第一篇: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北京鑫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丹锡高速经锡公路锡盟项目部
2014年7月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我标段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工程施工中杜绝安全事故、消灭安全隐患,控制危险源的状态,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部工程施工实际状况,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项目部和施工班组所有人员 3 原则
3.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风险评估。
3.2根据生产际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4 职责及流程
4.1班组人员有熟知并依据本制度接受风险评估的责任。4.2班长(或技术员)为本班组的风险评估工作负责。4.3财务部门负责建立流程识别和应对会计法规、准则、制度的变化,评估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负责建立沟通渠道和流程参与项目部业务操作流程的变化,评估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4.4总工复核由安全部和工程部提交的项目部施工现场危险作业环境和重大危险源事项。负责建立经营环境监控体系,切实监控并记录内、外部经营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修正风险识别与评估。
4.5工程部研究、确定项目部重大风险事项及应对预案。4.6工程安全部负责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求各具体部门定
期提供数据,进行指标分析;对于超过风险预警值的指标,应确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识别的风险进行监控,发生变化时重新评估,并根据新辨识评估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的处理。
4.7项目经理负责审核风险清单、应对预案。
4.8项目部应有告知重大危险源的责任,具体见重大危险源告知制度。5 制度内容
5.1每次作业前,班长(或技术员)必须认真了解即将开展作业工作情况,分析它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对安全工作的影响。
5.2每次作业前,班长(或技术员)必须召开参加本次作业工作班组成员开展危险点风险评估,进行具体的分析预测。
5.3 围绕确定的危险点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向所有参加此次作业班组成员交底。
5.4班组成员必须熟知本次作业工作危险点风险评估详细内容及安全防范措施。
5.5开工前施工风险评估制度
(1)单位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经理应组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相关技术人员,对单位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消除风险的管理方法及代价进行评估,确定施工中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管理。
(2)风险评估和危险源管理是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已知某种危险的存在而研究
制定相关的管理、控制措施,提高项目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危险源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的状态,通过制订相关的管理、技术措施以保证危险源运行在一个可控、可预见的范围内,进行安全生产。
(3)项目部风险评估和危险源管理主要采取事前预防管理的方法:
一是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法规、标准、总公司制订的安全管理制度。2002年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作出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项目部是施工安全生产的主体,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二是强制实施许可证制度。劳务队伍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项目部主要领导具有安全培训证,安全工程师、安全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具有资质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培训上岗等。
三是执行多方位的安全培训制度。作业人员进场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并考试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培训,工程技术人员与领导干部必须参加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培训等。
四是定期对单位工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这是危险源管理的工作重点,在对各施工工点、环境、设备等进行全面辨识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危险源评价,制订出各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五是使用监控系统进行现场监测与控制。利用软件、硬件技术对
重点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做好事故的全面预防工作。
六是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可能发生的同类事故案例及预先事故评估模拟结果制订出预防事故、控制事故、展开救援的方案,为后续的事故控制与处理提供技术支持。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根据制订的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并指挥救援队伍快速有效地控制事故、对受伤人员进行有效的医疗处理、组织涉险人员疏散、事故灾后的清理与恢复生产等。最后根据“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逐项进行处理,并通过反馈机制加强和完善事故的事前预防措施。
5.6、施工中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
单位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经理应定期组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相关技术人员,对单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危险源进行评估及管理:
(1)项目部重点工程及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每月评估一次,确定施工中出现的新的危险源并制定落实预防措施。
(2)项目部一般工程及危险性较小的工程每季度评估一次,确定施工中出现的新的危险源并制定落实预防措施。
(3)项目部针对各种意外情况可组织临时的评估。
3、完工后风险和管理总结制度
各单位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相关技术人员,对单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危险源管理进行总结,并出具总结报告,为后续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管理经验。
5.7、项目部风险评估及危险源评估管理由安全技术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风险评估依据的内容
危险点风险评估应根据以下方面进行: 6.1现场工作人员的要求
6.1.1现场工作人员身体素质的要求; 6.1.2安全教育培训的要求; 6.1.3专业技能的要求; 6.1.4现场急救知识的要求; 6.1.5消防知识的要求。6.2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
工作人员从事工作期间,劳动保护用品必须按规定佩戴齐全并正确佩戴和使用。
6.3工作场地的要求 6.3.1照明的配备; 6.3.2消防器材的配备; 6.3.3应急救护设施的配备; 6.3.4安全防护设施的配置; 6.3.5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 6.4高处作业
凡是离地面2M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易发生人员坠落、落物伤人等危险的工作。
6.5周围环境和天气情况 7检查与考核
7.1班长负责对风险评估工作进行检查。
7.2项目部负责对风险评估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对不合格的施工班组进行相应的罚款。
7.3凡是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按公司有关规定处理。
8、附则:
8.1本制度未尽事宜,按上级相关规定执行。8.2本制度自发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第二篇:风险评估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市煤矿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决定实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进行分类监管,分类指导。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意义
进行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是对煤矿的自然条件、装备、管理水平进行细化和量化,全面分析掌握煤矿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隐患,实现分类监管、分类指导。对安全责任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好、多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合法矿井给予鼓励、支持、帮助;对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安全保障水平较低的矿井实行停产整顿,重点监管,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逐步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组织领导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分类监管、分类指导工作由矿、井两级统一领导,两级牵头组织,安监科、调度室、生产科、评估科、机电科等部门参加,坚持分工负责,公开、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原则组织进行。
三、安全管理要求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七部委《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全面提高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水平。
1、配置高素质的煤矿安全管理人员
矿长(井长),分管生产、机电、安全的副矿长(副井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必须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历;矿长(井长)还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岗位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必须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含中专)以上学历和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
2、配备合格的生产安全技术人员
必须按照主要生产环节和安全管理需求,配备采、掘、机、运、通、地质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以上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明确企业业主、法人代表、矿长、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矿井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办公会议制度,矿井每周至少由煤矿企业法人代表矿长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办公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健全“群众安全监督网络”,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各煤矿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煤矿企业安全群众监督委员会,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以企业、区队、班组三位一体的群众安全监督网络,要在煤矿的采掘班组聘任煤矿安全
群众监督员,监督员人数根据煤矿生产情况需要确定,原则上每个采掘班组和采掘工作面必须配备一名监督员。
4、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落实全员安全培训,稳定职工队伍
要严格依法进行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通过“联合招聘、先培后用、择优上岗、相对稳定、统一管理、适当储备”的管理办法,建立劳动用工管理培训新机制。在登记备案、合同签订、人员培训、参加工伤保险四个方面达到百分之百,并按规定办理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
新录用的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煤矿或煤矿委托培训机构参加的不少于72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就业准入培训。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煤矿安全规程》,反“三违”和重大事故案例教育,煤矿安全生产基本应知应会,瓦斯、水害、顶板等事故的预兆、预防措施和自救办法等知识。培训结束后,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考试,培训合格按隶属关系在煤炭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上岗。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的培训,培训合格并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要不断提高煤矿职工的工资和生活福利待遇,各矿要制定具体的稳定职工队伍的措施和方法。
5、加强生产技术资料管理
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并按照要求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等安全生产规章。要按规定编制矿井采掘计划。矿井每半个月至少实测一次
并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每月与所属主管部门交换相关图纸。对矿井地质情况、开采情况、周边矿井采空区情况等要由相关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分析,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形成完整的技术基础资料。
6、严格正规开采
生产和建设要严格执行“一矿一井一采两掘”规定,采用壁式采煤方法,严禁乱采滥挖、以掘代采、多头掘进。严禁超层越界开采,严禁擅自开采保安煤柱。
矿井要积极使用先进的支护方式(设备),加强采掘工作面的支护管理。现有生产矿井巷道支护应推广使用锚杆、锚网、锚索、锚喷、或金属支架等方式,采煤工作面取消木支护、金属摩擦支柱,采用悬移顶梁液压支架或综采液压支架等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的支护。
7、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完善瓦斯监控系统
必须设立“一通三防”(通风和防治瓦斯、火灾、煤尘)管理机构,按规定配备足够的通风管理和瓦斯管理、检查人员,严格落实通风管理和瓦斯管理、检查制度。掘进工作面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高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必须有效实现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瓦斯抽放标准的矿井必须实现“先抽后采”,经抽放达瓦斯抽采基本指标后方可继续生产。严格盲巷管理,防止瓦斯积聚;严格执行瓦斯超限,停电撤人制度;加强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对探头数量不够、探头位置不符合规定、探头校验超期、系统未
联网运行的煤矿要全面进行整改,监控系统必须有效实现超限报警和断电功能。
8、落实现场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井口检身制度,严禁人员酒后或带火种等下井。要建立各生产、辅助单位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必须坚持作业现场带班,加强现场检查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从严查处“三违”现象。现场存在安全重大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存在险情时必须立即将人员撤出到安全地点。对贯通巷道、排放瓦斯、处理自然发火、采掘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探水出现异常等情况,煤矿矿长、安全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要到现场指挥和管理。加强现场顶板管理,严禁无支护从事采掘活动。加强矿井机电管理,建立设备定期查验、检测、维护、保养和检修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电气设备失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加强爆破材料和放炮作业管理,建立健全爆破材料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篇: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制度1
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制度
一、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制度
(一)识别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危险源,针对危险源制定有效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二)项目部领导、技术员负责对危险源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的培训,并组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三)作业规程由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编制,在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在规程中要制定控制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四)当作业场所、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工作任务等发生变化时,各单位技术员必须组织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并制定通过审批的管理标准、管理措施,否则不准施工。
二、危险源辩识管理职责
(一)项目部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负责本单位生产活动、服务中的危险源辨识,分级分类。
(二)驻项目部安监站负责风险管理方法的培训,对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思路、方法给予相应指导。
(三)驻项目部安监站负责风险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指导。
(四)队长、班长及技术员负责组织本单位员工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及分级分类。
(五)对不同类型、级别的危险源,各单位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落实到相关的作业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安监站进行跟踪监管,使其始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中。
(六)根据各单位职责合理划分井下责任区,明确危险源管理责任。
(七)矿建队各班组和驻项目部安监站必须熟悉本部门监管的所有危险源,并负责对危险源的监测,督促各单位对危险源进行完善和补充。
三、工作前风险评估预警制度
(一)工作前风险评估是根据进入作业状态前,根据当班的工作任务、作业环境、设备设施、所使用的工器具、个人技能、个人防护等,评定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二)根据评估出的风险,对班组提出预警通知并制定相应改进或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三)工作前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在每天的班前会上进行,生产班由当班带班队长负责组织工作前的风险评估,辅助掘进班、机修班及其它作业班组,由机电副队长或技术员组织进行工作前的风险评估,评估后要认真填写风险评估记录。
(四)保留日常风险评估记录,必要时及时追加到正式风险概述中。
(五)经评估有危害人员及设备运行的重大隐患,要立即向项目部领导及矿方调度汇报,经相关业务部门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后方可进入现场进行作业。
第四篇:施工营地安全风险评估
XXX工程局有限公司XXX工程总承包部
施工营地安全评估
一、安全评估概述
(一)评估对象及范围:
评估对象:XXX工程局有限公司XXX市XXX工程总承包部。
评估范围:施工营地。
(二)评估依据:
评估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XX集团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项目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等。
二、评估对象概况
(一)工程施工内容:
XXX工程起于XXX,止于XXX,起讫里程为K0+000~18+620,全长约18.62km。整个工程由西南向东北延伸,途径赵家村、花溪村,张家沟、杨家坪,绕过武平乡后,经燕子沟,最后到G65高速XX出口。
(二)工程施工环境:
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海拔一般400~1200米,沿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据多年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16~17.4℃,极值气温-2.5~39.5℃,最热月平均气温在7月为27.3℃,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月为7.9℃。区内降水时间分布不均。据路线所在地气象局记录资料:平均相对湿度77~82%;雨季为5~9月,雨量占年平均雨量的75~80%,7~8月多暴雨;平均最低降雨量976~1033mm,最高年降雨量1303.6~1597.9mm;最大暴雨强度为115mm,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315.2mm,最大月降雨量为433.4mm。
(三)施工营地概况
XXX工程总承包部施工营地位于所建道路K8+540里程处,距离施工红线左边线约100m,紧邻XXX路。
该施工营地规划占地面积13247.9m,总建筑面积2154.4m,共设住房60间,办公室24间,满足100人办公生活需求,办公生活区和生产辅助区分级设置,生活区为砖房结构,办公区和辅助设施区为板房结构。
营地设横纵坡,分别以生活区中线和办公区中线为准向两侧设1%坡,由餐厅至试验室方向设2%纵坡,营地四周设坡度为1%排水沟,围墙外截水沟沟底坡度为2%,向螺简路方向汇集。
三、安全风险评估
(一)洪水灾害评估
施工营地所在位置距离河流较远,直线距离大于4km,综合评价认为汛期河水不会对营地构成威胁。
(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施工营地位于XXX市,区域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弱,历史上未发生过强烈地震,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属于稳定区。
22且营地附近无山地、沟壑等较恶劣地形。综合评价认为无潜在地质灾害威胁。
(三)火灾风险评估
施工营地生活区为砖房结构,办公区和辅助设施区为板房结构,且营区内人员居住相对集中,火灾隐患也相对突出。总承包部将该项列为重要危险源进行管理,建立了消防应急小组,制定了专项预防措施,增加了消防设施,健全了用电、住宿管理机制,并设专人对消防安全进行全天式监控,最大程度地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综合评估认为营区内火灾隐患处于可控状态,但需时刻注意,定期检查,加强消防教育和管控。
(四)台风灾害风险评估
施工营地位于西部山区,远离沿海,发生台风、大风的可能性较小。营地房屋结构坚固,抗风能力强。
综合评价认为台风灾害几率较小,几乎不存在破坏性。
(五)尘、毒、噪灾害风险评估
施工营地位于XXX市内,施工中对尘、噪控制较为严格,营地内受尘、噪影响较小。
职工食堂经卫生防疫部门定期检查,厨师进行健康体检,食堂内设置了冷藏、消毒设施,饮用水定期进行检验。
综合评价认为,营区尘、毒、噪灾害隐患很小。
(六)交通事故风险评估
施工营地紧邻XX路,该道路不仅社会车辆较多,而且工程重载车辆及通勤车辆过往频繁,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较大。根据施工现场道路状况,总承包部在施工营地周围及危险路段的两端设置安全警示牌,以提醒过往人员及车辆安全通过。
同时,为了施工营地内车辆使用安全,在营地大门设置了值班室和栏杆,主要防止非施工车辆及非机动车辆的进入。此外,总承包部还制定了具有针对性、适用性较强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开展安全交底工作,加强车辆驾驶人员的安全行车教育,并有效落实车辆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确保车辆交通安全。
综合评价认为,营地周围存在一定的交通事故隐患,应时刻注意,加强车辆安全检查和工作人员及驾驶人员的教育。
四、安全风险评估结论
通过对施工营地自然灾害、卫生状况、交通等方面的风险评估认为施工营地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安全风险发生概率较小。综合评价XXX工程局有限公司XXX总承包部施工营地安全风险评估良好,安全隐患整体可控,需加强消防、用电安全监控管理。
XXX工程局有限公司XXX工程总承包部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安全风险评估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风险
来源:交通运输部
作者:
日期:11-05-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
为加强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预控有效性,经研究,决定在施工阶段实行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一)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居高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在工程实施前,开展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这项工作也是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结果在施工阶段的落实和深化。
(二)列入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计划的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拆除、加固等高等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应按本通知要求,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其他公路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二、评估范围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可由各地根据工程建设条件、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管理模式,以及当地工程建设经验,并参考以下标准确定。
(一)桥梁工程。
1.多跨或跨径大于40m的石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15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350m的钢箱拱桥,钢桁架、钢管混凝土拱桥;
2.跨径大于或等于140m的梁式桥,跨径大于400m的斜拉桥,跨径大于1000m的悬索桥;
3.墩高或净空大于100m的桥梁工程;
4.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的特大桥、大桥工程;
5.特殊桥型或特殊结构桥梁的拆除或加固工程;
6.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桥梁工程。
(二)隧道工程。
1.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地层、采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土地区、水下或海底隧道工程;
2.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隧道工程;
3.长度3000m及以上的隧道工程,VI、V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50m或合计长度占隧道全长的30%及以上的隧道工程;
4.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工程;
5.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隧道工程;
6.隧道改扩建工程;
7.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隧道工程。
三、评估方法
(一)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
1.总体风险评估。桥梁或隧道工程开工前,根据桥梁或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桥梁或隧道工程施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其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
2.专项风险评估。当桥梁或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评估方法应根据被评估项目的工程特点,选择相应的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具体评估方法的选择,可参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见附件)。
四、评估步骤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包括制定评估计划、选择评估方法、开展风险分析、进行风险估测、确定风险等级、提出措施建议、编制评估报告等方面。评估步骤一般为:
(一)开展总体风险评估。根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结果(若有),以及类似结构工程安全事故情况,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分析本项目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施工中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项目总体风险等级。
(二)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桥梁或隧道工程,应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或隧道工程可视情况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三)开展专项风险评估。通过对施工作业活动(施工区段)中的风险源普查,在分析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基础上,确定重大风险源和一般风险源。宜采用指标体系法等定量评估方法,对重大风险源发生事故的概率及损失进行分析,评估其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对照相关风险等级标准,确定专项风险等级。
(四)确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接受准则的相关规定,对专项风险等级在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施工作业活动(施工区段),应明确重大风险源的监测、控制、预警措施以及应急预案。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隧道工程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照成本效益原则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五、评估组织与评估报告
(一)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原则上由项目施工单位具体负责。当被评估项目含多个合同段时,总体风险评估应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专项风险评估工作仍由合同施工单位具体实施。
当施工单位的施工经验或能力不足时,可委托行业内安全评估机构承担相关风险评估工作。
(二)评估工作负责人应当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管理经验,并有参与类似工程施工的经历。
(三)风险评估工作应形成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反映风险评估过程的主要工作。报告内容应包括评估依据、工程概况、评估方法、评估步骤、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及对策建议等。评估结论应当明确风险等级、可能发生事故的关键部位、区域或节点、事故可能性等级、规避或者降低风险的建议措施等内容。
六、实施要求
(一)施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结论,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对项目施工过程实施预警预控。专项风险等级在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施工作业活动(施工区段)的风险控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大风险源的监控与防治措施、应急预案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论证或复评估。
2.施工单位应建立重大风险源的监测及验收、日常巡查、定期报告等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3.施工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与交底;施工现场应设立相应的危险告知牌。
4.适时组织对典型重大风险源的应急救援演练。
5.当专项风险等级为Ⅳ级(极高风险)且无法降低时,必须提高现场防护标准,落实应急处置措施,视情况开展第三方施工监测;未采取有效措施的,不得施工。
(二)监理单位在审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时,应同时审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无风险评估报告,不得签发开工令。
工程开工后,监理单位应督查施工单位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予以记录。对施工中存在的重大隐患应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及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三)风险评估报告经监理单位审核后应向建设单位报备。建设单位应对极高风险(Ⅳ级)的施工作业,组织专家或安全评估机构进行论证或复评估,提出降低风险的措施建议;当风险无法降低时,应及时调整设计、施工方案,并向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四)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履行施工安全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将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情况纳入检查范围。对极高风险(Ⅳ级)的施工作业应切实加强重点督查。
(五)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当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队伍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六)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费用应在项目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
(七)鉴于此项工作是施工安全预控管理的一项新措施,各地均无成熟经验和做法,部将专门组织对施工、监理、建设、咨询、质监等单位的人员开展培训工作,请各地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培训工作将另行通知。
(八)施工阶段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及《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结合本地区和工程建设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并将评估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函告部质监总站,以便对《指南》进行修订和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章)
二〇一一年五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