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消防官兵灭火救援中的紧急避险(马泽军)
浅谈灭火救援行动中的紧急避险
摘要:消防部队肩负着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的重任,可在履行这一光荣使命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危险情况,如化学危险品爆炸、泄漏可燃气体爆燃、毒气扩散、建筑物倒塌,甚至接警出动途中交通事故等,有时造成消防队员的伤亡。通过介绍爆炸和倒塌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进一步提高基层指战员的紧急避险能力,进而减少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中不必要的伤亡。
关键词:灭火救援 爆炸 倒塌 紧急避险
姓
名:马 泽 军
部职别:奉节大队竹枝路中队中队长 证件号:武渝消字第1574号
武警重庆市奉节县消防大队
多年来,灭火救援行动安全一直是消防部队倍受关注的话题,上至部局,下至总队、大队围绕这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官兵在灭火救援行动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伤亡。就灭火救援救援中的紧急避险问题,减少消防官兵意外伤亡,顺利完成灭火救援任务、抢救人民生命财产,根据自身的灭火救援经验谈几点浅见:
一、灭火救援中消防官兵伤亡概况
近年来,消防官兵在参加灭火救援当中牺牲和受伤人数呈一定的上升趋势。据统计,1980-2013年全国共有160余名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中牺牲。其中,建筑坍塌造成的人员伤亡所占比例较大,占总数的36%。涉油罐,液化气及花炮厂爆炸等事故伤亡的消防官兵占总数的24%,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有:1989年8月12日黄岛油库爆炸,造成14名消防官兵牺牲;1998年3月5日陕西西安石油气所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7名消防官兵牺牲:2003年11月3日湖南衡阳居民楼特大火灾,造成20名消防官兵牺牲;2005年3月21日山东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2人受伤;2008年7月17日上海市雷盛德奎公司塑料车间火灾,车间一根50米长的主梁突然倒塌,3名救火消防官兵被压,当场牺牲。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中安全意识较为淡薄,遇到突发事故紧急避险能力较弱,部分官兵对灭火救援现场情况掌握得不够全面,不能随时了解和评估现场动态,准确研判现场存在的风险和后果,导致官兵不必要的伤亡。
二、灭火救援中消防官兵伤亡主要原因
灭火救援中造成官兵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主观人为因素所致。结合近期部局组织收看的《灭火救援安全专题讲座》和平时学习的各种事故案例,总结了以下几点主要原因:
(一)战训基础工作不实
作为灭火救援的指挥人员,对灾害现场情况不明,平时六熟悉”工作不到位,对于救援现场的建筑结构、消火栓情况、安全出口等不能心中有数;实战演练没有结合实际火灾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战术进行演练;平时开展“六熟悉”工作只局限于辖区内的重点单位,忽略了一般单位和一般建筑内部结构情况的熟悉,而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居多的事故现场都是发生在一般单位和建筑物内。
(二)灾害现场侦察不细
现在基层中队的有很多指挥员由于实战经验不足,到达灾害现场后,不能真正履行一名指挥员应尽的职责。不是按照灭火救援行动程序,认真细致地进行火情侦察,而是见到情况后盲目冲动地带领人员进入内部实施灭火救援或救人等作业。不是将火情侦察贯穿于灭火救援的全过程,而是顾前不顾后,甚至充当战斗员,顾此失彼。2004年8月13日,某县城一栋3层居民楼火灾,整楼被浓烟笼罩,看不清明火,但楼内有人呼救,中队指挥员迅速带领战士冲进火场,发现2名群众被困闷顶,指挥员立即找来木梯爬上闷顶抢救,由于地形不熟,烟雾弥漫,能见度低,指挥员一脚踩穿天花板,从闷顶跌入2楼摔成重伤。
(三)个人防护措施不当
由于消防部队经常处置一些小火(垃圾火、电表火、饭锅火等),很多战斗员都淡化了自我保护意识,致使一些消防官兵的个人防护器材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程序进行。进入火灾现场时,经常不佩戴空气呼吸器、阻燃头套、导向绳等防护器材;进行抢险救援时,很多官兵也忘记头灯、佩戴护目镜、救援手套等器材。2005年8月8日广东汕头在扑救一化工火灾中,许晓宾就是在救人途中不慎摔倒,损坏空气呼吸器,导致中毒牺牲,献出了年仅20岁的年轻生命。
(四)现场指挥方法不慎
目前消防部队吸收了很多大学生干部,缺少实战经验,只经过了一年的培训锻炼,就分配到基层中队充当指挥员角色。独立作战的救援现场,部分指挥员分析潜在危险的能力不强,片面强调勇敢精神,不能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置和防护措施。只知道指挥同志们进攻,却不知道指挥同志们何时需要防守,何时需要撤退,盲目指挥,遇有险情产生恐慌导致人员伤亡。2011年8月17日,云阳消防中队官兵在深入峡谷解救2名遇险群众时,冒然进入险象环生的溪流,结果造成1名战士(张清)陷入激流最终溺亡,就是由于指挥员对救援现场情况判断不明而导致。
(五)现场安全意识淡薄
灭火救援过程中,官兵时刻面临触电、高温、毒气、缺氧、浓烟、黑暗、爆炸、坍塌等危险环境和突发情况的考验,但部分参战官兵对灭火救援基础知识、灾害事故特点及处置过程的危险性了解不足,对灾害事故发展过程中的突发情况预见性不够,造成人员伤亡。如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液氯泄漏事故,由于指挥员对液氯的化学性质不熟悉,一些战士没有佩戴任何防护装备前往火场,导致10多名消防官兵吸入氯气中毒入院。
三、灭火救援中常见危险及预防措施
(一)爆炸危害性 1.可能发生爆炸的场合
(1)爆炸品直接发生爆炸可能出现的场合: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及运输爆炸品的企业;废旧弹药或烟花爆竹销毁作业现场;挖掘出历史遗留爆炸物品的现场。
(2)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发生爆炸的场所: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沼气池等气体平衡系统遭到破坏导致爆炸。
(3)悬浮的可燃粉尘达到一定浓度发生一次或多次爆炸的场合:生产(碾磨、振动、过滤、织造等)中产生可燃悬浮粉尘,如麻、棉、纺织厂,面粉加工厂,铝、镁、锌等金属加工厂等;因搬运或水枪射流不当导致可燃粉尘飞扬悬浮。
(4)性质相互抵触的化学物品混放导致爆炸,如氧化剂与易燃品混放等。(5)化工反应装置超温、超压、火焰烘烤,以及压力容器受热超压发生爆炸。
2.预防爆炸危害的措施(1)侦察检测
爆炸前的征兆:重质油品或原油在发生沸溢或喷溅前的几分钟,油面呈现蠕动涌涨现象,出现油沫3-4次,火焰逐渐增大、发亮、变白,烟色由浓变淡,发出刺耳的“嘶、嘶„„”声;可燃气体发生爆炸前,罐内压力急剧增大,罐体抖动,放空阀门、安全阀门的火势发生突变,压力超过安全阀门正常泄压能力,火焰由红变白,并逐渐变得刺眼,且发出异常的声音。
(2)安全防护
减少皮肤外露,穿着全棉内衣、棉头套,必要时进行全身气密防护,防止爆炸时造成全身性烧伤;规范佩戴空气呼吸器防止呼吸道灼伤;系紧头盔帽带防止冲击波造成头部撞击伤害。
(3)警戒控制
对易燃易爆现场,要从最不利局面、最大危害结果综合判断,取其最大影响范围实施警戒:必须协调公安、联防等力量严格设置多重警戒。外部主要由公安实施,必要时消防派出得力人员协助,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内部要坚持以我为主,对进出人员实施严格的防护检查。
(4)控制能量源
明火,如烟头、焊割作业等;电气设备火花,如各种开关、电气设备动作等;静电火花,如设备接地不良、介质流速过快、化纤衣物摩擦等;各类火星,如机械打火、车辆排气管火星、使用铁器火星、鞋钉磨擦地面火星,使用不防爆通讯器材等.(5)阵地设置
坚持从上风或侧上风通道进入现场;坚持从上风方向取水;坚持在上风和侧上风建立进攻阵地;坚持在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进入下风现场展开战斗。
(6)人员站位
要避免正对建筑门、窗等爆炸泄压口和井盖上方等位置;在侦察、射水时尽可能利用承重结构作为掩体;避免站在可燃液体及气体容器压力释放方向的两端。
(7)冷却稀释
对于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事故,即使没有泄漏,也应在第一时间出水冷却;组织精干人员分批展开,架设移动炮实施冷却控制;要合理射水,禁止向高温钢水、炉膛内直接射水,防止发生蒸汽爆炸;对于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引发的燃烧,在无法实施堵漏或堵漏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应先保持其稳定燃烧,避免灭火后形成爆炸性气体;要注意发挥固定消防灭火设施在稀释冷却中的作用;事故处置完毕后,要对可燃气体聚集或易燃液体流经部位实施稀释吹扫;事先明确联络信号,发现爆炸前兆,要果断下达撤离命令,待险情排除后重新组织进攻。
(二)倒塌危害性 1.发生倒塌的影响因素及场所(1)发生倒塌的影响因素 ①高温作用
在火灾中由于高温作用,木质结构的建筑材料表层炭化,钢结构的建筑材料发生变形,以硅酸盐制品为原料的建筑材料发生爆裂等因素会使得建筑结构不能承受原有的荷载,造成建筑结构局部或整体倒塌。此时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现象,如门窗不能开启、钢结构弯曲、墙面起包、墙体裂缝等。如2003年11月3日湖南衡阳居民楼特大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近5h,而一般居民楼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耐火极限仅为1h,楼板经不住长时间炙热的高温烘烤及大量高密度直流水的冲击,造成楼板坍塌。
②爆炸破坏
在存储有爆炸物质的建筑内发生火灾时,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和震荡会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造成建筑物结构局部或整体倒塌。如2005年3月21日山东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造成有10个筒节组成的尿素合成塔塔底断为3段,爆炸产生的强烈冲击波使尿素车间主框架遭到严重破坏。
③附加荷载
在火灾扑救中,如果建筑物内储存大量吸水性的物质,如棉花、纸张等,大量的灭火用水会被吸收,致使建筑物内大量积水未能及时排除,导致建筑物荷载加重。超过建筑物承载能力时,建筑物便会发生倒塌。建筑物倒塌破坏前,发出会“咯吱咯吱”的声响,且声音由小到大,直到建筑物到他破坏。
④消防射水
处于高温状态下的建筑物结构材料受到水流的强烈冲击和冷却,会造成建筑结构表面收缩开裂或疏松、变形,甚至建筑物倒塌。如以大理石、花岗岩为主要原料的砖块,在高温下遇冷水喷射容易爆裂。混凝土在高温后受冷水喷射易碎裂,过热的钢结构遇冷水会立刻变形坍塌。通常,钢屋架结构的工业厂房在火灾时容易发生屋架的整体倒塌,而在一般的民用建筑中,火灾时多发生局部坍塌,如2004年7月28日的浙江绍兴三羊植绒厂火灾,起火后1.5h北面墙体突然倒塌;2005年10月26日重庆东方塑料厂房整体坍塌;2005年12月15日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门诊大楼的屋顶坍塌等。
(2)可能发生倒塌的场合
砖木结构建筑墙体倒塌、木质楼板和楼梯坍陷、横梁、屋面砖瓦掉落伤人;钢结构建筑承重钢柱、钢梁在全负荷情况下,500℃失去静态平衡易倒塌;混凝土承重构件在高温作用下结构受损造成建筑垮塌,400℃时氢氧化钙晶体失水引起破坏,混凝土强度大大降低,600℃时石英体积膨胀,混凝土强度急剧下降,700℃时碳酸钙发生分解,混凝土粉末化;建筑梁在火灾中受热膨胀伸展,挤压梁两端的建筑构件导致塌落;预制楼板、装配式钢混结构在火灾中容易发生倒塌、掉落;堆垛或金属货架在火灾中发生倾覆、垮塌埋压伤人;在扑救楼层火灾中,大量灭火用水无法排出可能造成楼板塌陷。
2.预防倒塌危害的措施(1)安全观察
倒塌的前兆一般有:裂缝短时间内扩大;梁柱严重受损歪斜,尤其梁柱结合部发生明显的脱落断裂或变形倾斜;楼板下沉造成墙体倾斜、玻璃幕墙大面积破碎;墙面外鼓,两面墙体交界墙角出现明显向外倾斜裂缝;建筑变形发出刺耳的声响,且声音由小到大。
(2)现场警戒
对可能发生倒塌的区域,其地面水平警戒距离一般不小于目测建筑高度的1.2倍,在警戒区域边界外,要安排专人负责看护提示,禁止人员进入。确因作战需要进入时,安排少量人员快进快出,降低风险。
(3)科学内攻
“要不要内攻”,对于无人员被困,失去保护价值的现场,不能冒险内攻。美国消防部门认为:只有确认具有生命体征的人员被困时,才能让消防员承担风险实施内攻救人;如果确认或基本确认没有人员被困或建筑已无使用价值,不应该让消防员实施内攻行动;任何财产都不及消防人员的生命宝贵;“能不能内攻”,在燃烧猛烈、倒塌迹象明显等人身安全很难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坚决避免盲目深入危险区域。当官兵经验、能力、装备难以胜任攻坚要求或指挥员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要慎重实施内攻;“如何进行内攻”,在确定实施内攻后,要合理规划内攻路径,明确紧急避险措施,避免使用大口径水枪长时间、高强度冲击承重结构,防止结构受损垮塌。
(4)人员站位
在建筑内部作战时,要合理选择站位:进入砖木结构建筑,要避免站立于木梁、木屋架下方;进入已局部坍塌区域,尽量站立于顶部已经坍陷的空当处;在钢混结构建筑内部,应站立于承重梁下方或承重柱附近;进入高架库房,原则上应站立于货架端部防止货架倒塌压人。
(5)消除险情
对存在倒塌危险的现场,一方面要积极冷却防止倒塌,另一方面可根据实际实施局部破拆,消除倒塌风险;对建筑的承重柱、梁实施射水保护,防止高温破坏结构稳定性;进入砖木结构建筑前,要用射流消除顶部坠落物,防止掉落伤害;对某些已经开裂、倾斜的女儿墙、雨水槽、棚架等构件,直接使用大型机械予以拆除,消除隐患。
四、灭火救援现场紧急避险能力的提高
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中发生伤亡,受种种因素影响,有时难以避免,但有些是可以避免的,只是由于没有及时发现或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而未能避免。从大量火灾伤亡案例可以看出,多数是官兵对现场情况掌握的不够全面,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在何时该进攻、何时该撤退等诸多问题上不能作出准确判断,不能及时预测火场的风险。
(一)强化学习,提高指挥能力
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各类新型建筑层出不穷,致使火灾和各类灾害事故发生的平率迅速加大,处置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指挥员不断加强有关防火、灭火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在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时,火场指挥员才能妥善、合理地运用各种方法,采取各种措施,准确、快速地掌握火势发展蔓延的信息和出现各类险情征兆,尤其在掌握表象信息的基础上,捕捉更为深层次、决定火势发展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出决策,制定出科学的技战术,从而赢得灭火作战主动权,减少因错误决策而引发的灾害事故,不断提高灭火救援指挥能力。
(二)加强警戒,设立现场监察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火灾中建筑物承重构件的承重能力下降,随时会造成建筑物坍塌。因此,火灾现场必须设立观察员,在建筑周围实施警戒,对建筑整体情况进行不断地观察,发现坍塌征兆及时报告,为指挥员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三)科学分析,合理部署兵力
在救援和灭火过程中,火场指挥员要根据现场情况,有重点地把参战的主要力量投入到火场重点部位,同时也要考虑到战斗力量的构成因素,要尽可能地不给战斗经验少、体质较弱的人员指派危险任务,要因人定岗定位,保证战斗力量部署合理,确保短时间内扑灭火灾。
(四)统筹安排,减少人员进入 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进入火灾。现场,如遇人员被困,火灾现场要实施统一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安排灭火攻坚小组进入火灾现场,在灭火救援的同时,对受到火势威胁的承重部位要进行全面冷却,防止建筑构件受到高温作用而被破坏,造成建筑物坍塌。
(五)严格防范,降低建筑负荷
灭火救援的第一原则是营救被困人员,待被困人员得到安全疏散后,要积极疏散可燃物尤其是建筑承重构件周围的可燃物,减少其火灾荷载,防止承重部件快速升温有效阻止火势的扩大蔓延。火灾条件下,建筑的超负荷承载也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如超量装载货物,安全系数相对降低,势必加快建筑的坍塌速度,尤其是大跨度的厂房、库房、超市或闷顶,在大火的直接烘烤下,承重部件性能指数下降,如超量承载或过量打水则会加快坍塌的速度。
(六)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阵地
在水枪阵地选择上,要充分利用现场的地形物作掩护,如依托建筑物就近的墙体、窗户、承重构件等作为水枪阵地,阻止火势沿可燃物蔓延,力量充足时,可采取四面包围战术,尽快结束战斗。同时也可充分发挥现代装备的作用,结合现场条件优先使用移动水炮、固定水炮、遥控水炮等设备近了距离灭火作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危险系数。
(七)小心谨慎,避免外力作用
对于有坍塌的建筑物,要尽可能地避免外力冲击,尤其不能用重型破拆工具或机械对建筑主体及承重部位进行撞击、推拉和震动。清除可能局部脱落的物品时,切忌动作过大,确保安全。
(八)加强救护,减少人员伤亡
在重大火灾预案中应增加伤员救护科目,明确救护前提、救护的方法和措施,制定行之有效的现场救护的行动预案。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和实地演练等形式,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同时不断总结灭火救援现场的经验教训,组织官兵认真学习国内外现场救护的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急救中心的业务联系,依托相关部门,培养现场救护人员,普及专业救护知识,不断提高一线官兵的救护能力。
五、结论
我们只要通过平时不懈的教育学习训练,使官兵牢固树立“科学施救、安全第一”的理念,养成安全防护的良好习惯,变成自觉行为,并始终贯彻在执勤训练和灭火抢险救援行动的全过程中,从客观实际出发,严密组织科学指挥,就能有效避免官兵伤亡。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消防官兵的灭火救援作战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消防官兵的灭火救援作战心理素质
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09-08-26 | 文章来源: 云南消防总队红河支队 | 作者: 蔡皓
消防部队是一支承担灭火和抢险救援艰巨任务的部队,火灾和各类事故处置的成败,一方面取决于先进技术装备,但更主要的是人的因素,提高消防官兵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成为提高灭火抢险战斗力的关键和必经之路。个旧市消防大队作为全州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较重的大队,大队官兵在从事危险灭火作战行动中心理活动的变化,容易影响到灭火作战行动的成败。本人2009年5月来到个旧消防大队实习期间,与大队官兵共同处置多起灭火和抢险救援事故,针对战斗员在事故现场心理状态和工作情况,研究和掌握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活动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特点及规律,结合自己所学,浅谈官兵在处置事故时心理状态问题,以便于采取正确的对策来预防和矫正消极心理因素,保障和促进积极因素的发展。
一、影响消防官兵行动的主要心理因素
从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工作的特点来看,影响消防官兵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因素,主要指人的生理方面的因素,包括年龄、体质、经历和智力等,中队战士来自祖国五湖四海,在家中是独生子女,且年龄相对较小,一些新同志对火场和救援现场经历较少,经验不足,处置中容易出现紧张慌乱情况;二是外部因素,主要指火场作战环境的影响。从人的心理实质看,火场环境复杂程度及危险性大小,对消防官兵心理产生直接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温的影响。2009年6月8日21时许,个旧市金湖西路69号鸿海物资公司4间铺面突发大火,严重威胁附近楼房,大队紧急出动进行处置,消防官兵在高温作战状态下,一些新同志出现慌乱、不知如何处置的情况。据生理学科学研究表明,吸进的热气温度高于37℃以上时,人身体的生理热积蓄就会增大,使人产生幻觉、烦躁等不良心理反应,心理状况的变化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灭火工作顺利进行。二是燃烧产物的影响。烟雾刺激人的器官,遮挡人的视线,使呼吸困难,行动受阻。四间店铺中不断涌出的滚滚浓烟严重影响战斗员开展灭火工作,而当烟雾刺激和威胁人生命时,就会使人心理紧张,反映迟钝,不知所措。三是噪音的影响。噪音会使人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产生听觉阻碍,造成心理疲劳等,店铺大火不断燃烧,火势蔓延发出的巨响和伴随天花板和油漆经过燃烧不断发出的爆炸声,对经验不足的新同志心理产生了巨大压力,直接影响官兵的作战能力。四是登高的影响。2009年6月18日14时,大队紧急出动进行社会救助,于金湖南路民房10楼顶下降到8楼房间进行开门,由于是高空作业,一些同志在登高过程中心率和呼吸过速,心理反应较大,战斗结束后出现心慌等反应。五是救援情形的影响。2009年6月6日,个旧乍甸电影院花坛钢筋穿刺男孩事故处置中,由于钢筋穿过男孩心脏和头部,男孩当场死亡,对于看到男孩双目瞪大,直立于花台钢筋上的情景,官兵心理产生惧怕和紧张心理,处置结束后一些同志甚至出现脸色发白、心慌手抖的情形,心理产生巨大压力。六是战斗状态的影响。战斗顺利时消防官兵容易产生麻痹侥幸心理,因而注意力降低,警惕性不够,对一些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情况缺乏预见性和必要的措施;战斗受阻时容易急躁,当几次进攻未能成功时又易产生泄气情绪。五是群体行为的影响。群体作战时,官兵们积极进言献策,对事故处置提出个人建议,而当个人意见同群体中多数成员的意见不一致时,就会感到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即群体压力。这种压力容易使个体发生个人行为,如不听指挥,擅自蛮干等等,互相间不能有效支持和配合,影响了整体作战行动。
二、培养消防战斗员火场心理素质的对策 培养消防战斗员积极的心理素质,我个人认为必须针对在火场容易产生的心理因素特点,事先培养和激发战斗员积极心理的潜入从而减少和消除消极心理因素对作战行动的不良影响。
(一)培养团队精神,发挥整体效应
消防官兵是消防队伍中的一员,个人的活动受到集体行动的制约,同时又影响整体行动。个人的活动与集体的活动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要把单个人的作用变为整体的力量,就必须从个人的心理活动抓起,用群体动力来调整和消除群体压力与群众冲突,使个人的意志与群体意志有机的结合起来,搞好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最佳组合,发挥好整体的效应。针对个旧大队火灾和抢险救援任务重的情况,各类火灾和抢险救援事故的发生极易从不同环节上影响到群体动力最大效能的发挥,只有及时通过日常生活、学习、训练、战评总结等活动,有意识的培养消防官兵的集体情感和荣誉感,引导和调动消防官兵心理积极性,定期开展心理教育,消除心理消极情绪,引导战士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和沟通习惯,不定期请心理咨询师对官兵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调查分析的形式,使官兵了解自身心理问题,心理方面形成统一意识,培育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千方百计地去完成好各项战斗任务。
(二)强化体能训练,改善生理机能
从运动生理学来看,经常从事体力活动训练有素的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强。人的体质好,其机体的稳定性也好,可以增强人的自制力和耐力,具有稳定心理活动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在高温、严寒、高速、深潜、颠簸、旋转等状况下的适应能力。所以要改善和提高人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肢体的灵活性和心理的稳定性,就应当经常组织开展体能训练和体育训练出发,大队除了日常业务训练之外额外增加半小时体能训练,加上每日晚饭后的军体和健身房训练及每周安排两次长跑,以此提高大队官兵的生理机能和心理适应能力,为掌握和发挥消防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深化业务训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活动是人的感知在头脑中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感知越多越深,认识和掌握事物的程度就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这就是“艺高人胆大”的道理所在。大队消防官兵作为从事抢险和灭火救援工作的人员,承担着个旧市平安和谐建设的重要任务,必须具备过硬的消防业务技能,即适应火场作战的技能。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不断增加感知收获,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和有关科技知识,把动作技能训练与智力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业务过硬,才能促进和保障心理成熟度和稳定性,增大对危险环境的承受能力。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对战士要以动作技能训练为主,通过完善各类假象场景的训练,组织各类战斗编程,在强化细节上下功夫,及时进行每训必评,评完再训,在总结各种细节的基础上再次完成训练,以此培养完成复杂任务的行动与作业水平;对干部要以智力技能训练为主,加强业务理论研究,经常性组织假定战术考核,每周开展对不同火灾性质深化学习,通过学习来学会科学地判断与决策,提高组织指挥能力。
(四)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增强火场作战适应能力
开展消防官兵心理素质训练,目的是为了消除慌乱、恐惧的情绪,培养勇敢、顽强、坚韧不拨、灵活应变的意志品质,针对大队一些同志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引起原因是心理素质不过硬。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假设爆炸、倒塌、浓烟、高温、有毒、高空等危险条件培养、提高消防官兵的胆量。二是让消防官兵重复完成单调的运动、劳动或训练,磨练对抗心理疲劳的能力,以及在高温、高寒和饥渴状态下连续训练,磨练战斗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三是经常性对官兵进行心理素质教育,通过一些灭火和抢险救援影视教材,使官兵对不同事故处置有一定的认识,形成对事故有了解的心理状态,提高官兵在自身面对事故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四是通过让消防官兵拟听建筑物倒塌前,设备爆炸前和油罐喷沸前的声音,观察建筑物倒塌,设备爆炸,油罐喷沸的全过程,提高消防官兵在有危险征兆时的观察能力。五是开展有一定高度、难度和危险性的高层训练,以及通过辨别物质燃烧时的火焰状态、颜色、燃烧产物的浓度等,经过各种难度较大的煅练,提高的快速反应能力;六是开展必要的模拟火场避险训练,掌握避难的有关知识,体验危险情境,增强沉着冷静和自制能力,提高消防官兵在紧急情况下的避险能力,保证灭火抢险任务的完成。
浅谈如何提高消防官兵心理素质 保障心理健康
------------------
彭朝显
消防部队是公安现役部队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现代灭火救援条件下,各种危险因素的刺激会造成消防队员心理紧张、恐惧、急躁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加上相对封闭的生活工作环境,繁重的消防安全保卫任务,使消防官兵时时处于战备应激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消防官兵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因此提高消防官兵的心理素质,保证心理健康发展,对加强公安消防部队的队伍建设和提高其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消防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员,应具有足以应付各种特殊情况和突发事件随机心理素质和应变操作能力。也只有如此,才能在灭火和社会抢险救援战斗中有效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握有利时机,最大限地减少伤亡和损失而取得胜利。官兵的心理状况不仅关系到官兵本人的健康,而且关系到部队的团结和战斗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着部队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的开展和成效。
1、消防官兵心理健康是安全防事故的重要保证
安全防事故工作是部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除了通过加强教育、狠抓落实、突出重点等途径和方法来做好安全防事故工作外,培养官兵健康的心理则成为避免人为重大事故的重要保证。就部队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故分析看,许多事故表面上看起来是由管理不当造成的,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当事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比如,车辆事故的发生,往往与驾驶员的情绪不稳定、惊慌失措的心理特点有直接关系;执勤、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很大程度上是由当事人的恐惧、胆怯、紧张引发的等等。假如这些官兵都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则会使人为重大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
2、消防官兵心理健康是密切官兵关系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官兵关系需要官兵共同维系,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干部应该首先保证自身心理健康。而在干部队伍中,少数性情古怪、脾气暴躁、办事草率、待人冷漠的管理者要与士兵建立良好的内部关系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个人性格的问题其实属于人格异常的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只能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改善与士兵的关系,促进部队管理工作。而对于士兵来说,心理健康的程度不同,也直接影响着与管理者的关系。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士兵能够正确理解管理者的意图,感受管理者的关怀与爱心,并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教育和管理,即使出现错误也能够正确对待管理者的批评与帮助。而心理异常的士兵则往往会出现敏感多疑、固执己见、对人怀有敌意、心胸狭隘、过分自尊、追求权力、忌妒心强的特点,管理者要与他们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
3、消防官兵心理健康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
消防部队的各项工作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艰巨性和危险性,这样容易使官兵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虽属这些心理正常,但往往会影响官兵正常行为的进行。在日常生活中,有心理问题的人则很难与他人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导致问题不断而影响工作,矛盾激化而引发事故案件;在训练过程中,心理素质较差的人,不但难以完成训练任务,而且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受损;尤其是在灭火执勤和抢险救援过程中,在熊熊烈火和突发事件面前,消防官兵更是面临着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很可能行为表现失常,在关键时刻导致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
二、保障消防官兵心理健康的几项举措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素质不全是由遗传决定的,只要经过合理的训练,都可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人在各种环境下的心理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1、健全教育组织,积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部队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它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部队全面、持久、健康地开展。首先必须要健全教育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在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带头重视当前消防官兵心理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负责抓好教育的部署和落实。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从教育战士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讲起,围绕如何树立正确理想、如何适应警营生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入手指导,不断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培养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正确引导官兵处理人生矛盾,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前进道路上受挫时的矛盾、婚恋家庭发生变故时的矛盾、部队内部环境与外部社会环境差别的矛盾等。通过随时教育,掌握官兵现实思想倾向,在集中搞好教育疏导的同时,要注意启发官兵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适,以此提高官兵心理承受力,消除思想压力,克服各种不良心态,净化他们的心理环境。
2、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增强科学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频繁,影响官兵精神卫生的因素日趋复杂,因此,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迫在眉睫。一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针对青年官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青年官兵比较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除了要普及一般的心理卫生知识外,应注重挫折教育、恋爱观教育、性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二是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手段,在网上开辟心理健康常识、心理疾病防治、心理健康咨询等栏目,让心理健康知识真正入心入脑。三是利用地方资源,主动聘请地方心理专家到部队定期办班、讲课,或聘请地方从事心理研究的心理医生帮助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或选派骨干到心理疾病防治部门进行培训、学习,以提高官兵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领导干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3、开展心理训练科目,提高官兵的心理和生理的耐受力
对在灭火救援前后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其心理疏导工作不能简单的用“谈心”来完成,还须通过外界的训练辅助来改变心理疏导工作对象的心理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生理机能。因此,要进一步强化“一切从实战出发”、“练为战”的思想,充分设想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根据情况设置不同的场景、条件,尽可能地使消防官兵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摔打,使之经受各方面的心理刺激和考验,强化消防官兵对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处置适应心理。一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仿真模拟训练,利用声、光、电、温、烟等模拟手段来营造火场气氛,通过模拟听建筑物倒塌前,设备、容器爆炸前和油罐沸溢喷前溅的声音,观察建筑物倒塌,设备爆炸,油罐沸溢喷溅的全过程来提高官兵的胆量,增强官兵的临场适应力;二是观看各类火灾扑救抢险救灾的实况录像来增强心理感染力;三是在不超过心理、身体极限的情况下,有意识地逐步增大体能、技能训练的强度和难度,使消防官兵在不断挑战心理、身体极限中树立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四是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和有关科技知识,把动作技能训练与智力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业务过硬,才能促进和保障心理的稳定性,增大对危险环境的承受能力。总之,官兵们只有亲身感受和体验到火灾和救援事件处置的紧迫性、严酷性,才能锻炼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做到“见怪不怪”,“处变不惊”。
4、加强心理辅导,合理泄放官兵的心理负担
有重点的开展谈心,进行心理交流,是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之一。心理学主张“合理宣泄”,正常人的哭和笑是保持心理平衡、进行情感宣泄所采用的生理手段。因此在与官兵交心谈心时,要多鼓励官兵说出内心感受、苦闷和矛盾,借此达到减轻压力、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目的,或是通过书写、听音乐、运动、喊叫、哭泣等方法,发泄被压抑的情感,让其获得心理上的舒解。同时,开展丰富的警营文化生活,也是心理辅导的重要辅助手段和途径。消防部队相对于其他兵种,人员编制少,任务日趋繁重,官兵对警营文娱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培养官兵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道德情操,调剂生活情趣,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影响消防官兵心理,培养乐观开朗、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的目的。
5、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官兵的心理发展趋势
中队应建立好官兵心理健康档案,将每个人的诸如个性特点、性格类型、能力特长、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及心理承受能力等记录入档,并且不间断地进行心理状态的监测。这样,平时通过查阅档案,结合研究一时一事官兵的心理变化特征和现实思想状况,就能随时把握每个人的心理发展趋势,为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利于对人格异常、心理承受力差的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当然,建立心理档案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加之心理档案又涉及官兵的个人隐私,因此,一定要严谨、认真对待,特别是要严格管理,专人负责,责任明确,防止扩散后的带来负面影响。
总之,消防官兵的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复杂工作,仍需要部队内部及消防官兵自身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配合。只有真正把心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体现出心理工作的优越性,才能保证每一名消防官兵都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从而为顺利完成以灭火救援为主要任务的各项工作奠定夯实的基础。
第三篇:人员应急疏散救援及紧急避险措施
人员应急疏散救援及紧急避险措施
1、民爆物品在储存中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民爆物品在仓库发生爆炸后,保管员、护卫人员或企业在场人员应立即封锁现场,撤出所有人员,并将事故简要情况报告企业总经理,企业经理视具体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示联络员通知救援队,具体处理。
2、若因电、自燃明火、雷击等起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切断火路,立即报告消防部门(电话:119),同时报告企业总经理。企业视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如发现有爆炸的可能时,组长立即命令全体队员撤离现场,到避险处避险。撤离现场时,各救援队员相互兼顾照应,发现缺员应向组长报告所缺人员的姓名和事前所处位置,来不及撤退时,应就地卧倒。待判断无再发生爆炸的前提下,再按上述预案实施救援工作。
3、若发生爆炸物品失窃、仓库人员应立即对现场进行保护,报告企业领导和公安机关(电话:110)。企业各级人员应协助公安机关进行破案,按上述要求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自然灾害(洪水、地震)事故(险情)应急预案
(1)、如遇连日绵雨和特大暴雨,对有可能造成洪水灾害事故,危及仓库建筑物(围墙垮塌),或库内陡坡覆土滑坡险情,应立即报告企业领导,启动相关预案,防止事故发生。
(2)、仓库所在地如发生强震,将可能造成建筑物及各种设施毁坏或受损,还可能造成库房垮塌引爆库存产品。
1)发生地震,人员应撤离建筑物至安全地带,并抢救伤者;
2)按可能爆炸的情况布置警戒线,阻止人员接近;
3)向企业和当地政府报告,等待救援;
4)地震及以后均不能进入库区,防止余震发生;
5)在有关部门和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清理善后工作;
6)灾后对事故及损失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分析对策。
5、民爆物品仓库围墙外周边山林发生火灾,若有蔓延威胁到库区安全时,仓库保管员、警卫人员立即打开消防栓将围墙周边树林,草丛喷水淋湿,形成一道自然防火带,同时立即向企业报告,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按上述程序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工作。
6、民爆物品运输车辆在运输途中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1)、若民爆物品运输车辆在运输途中失火,驾驶员和押运员应立即制动车辆,停在人口较少地方,利用自带的消防器材和采用就地取材等方式尽力灭火,报告当地119或派出所求救,封锁现场,疏散周边人员,同时向企业总经理报告,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若运输民爆物品车辆在途中出现故障以及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和押运员应及时封锁现场,将民爆物品转移到安全位置,派专人看守,并在前后安全距离范围内设立警示牌,迅速采取有效抢修措施,尽快使车辆恢复良好状态。发生交通事故时,立即向交警部门和企业报告,企业立即派得力人员前往出事地点进行处理。
(3)、若民爆物品在运输途中丢失、失窃时,驾驶员、押运员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电话:110)和企业报告,企业及时派员会同公安机关了解情
况,协助尽快破案,企业经理按上述要求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第四条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及分工
1、组织机构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成立总经理任组长、常务副总、总工程师任副组长,企业其他高层、各部门负责人、企业安全员、保卫机构长等组成的企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企业安全部门。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地方人民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应急救援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制定、修订应急救援预案;
(3)、根据本单位事故(险情)应急救援的需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和器材,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
(4)、发生事故时,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险救灾,人员疏散、现场控制与保护、医疗救护等应急救援工作,及时上报事故信息和应急救援情况;
(5)、本单位救援力量不足控制事态时,及时向社会救援机构求助;
(6)、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就随时保证通讯畅通,具体联系方式见后表。
2、设立各职能组
后勤保障组:准备必要的车辆、医务与生活等。责任部门:
物资供应组:负责及时供应事件处置所需物资。责任部门:
材料运输组:负责事件处置所需运输车辆具体落实,责任部门:
救护组:负责现场救护工作,责任部门:
秩序维护组:负责事故现场秩序维护。责任部门:
善后处理组:负责对事故的善后处理,伤亡赔付等,责任部门:
第五条
重特大安全事故(险情)的响应
1、安全事故(险情)发生后,当事人或在场人立即向企业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势态发展,尽力自救。企业领导接到发生事故(险情)报告后,立即命令启动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事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全力控制势态的扩大。
2、安全事故(险情)发生后,企业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应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方式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视其情况与市矿山救护队、防队、县人民医院等部门联系救援,并及时做好情况的续报工作。
3、报告方式和内容。可以先采用口头报告方式,随后用书面形式上报。
第六条
事故的调查处理
1、事故现场救援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做好企业的稳定工作,加强伤员的治疗,协调好伤亡人员的处置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2、积极配合政府或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工作,在事故救援及事故调查期间,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与事故相关及知情人员不得离开岗位,并保证联系方式的畅通。
3、企业参加政府调查或企业自行组织调查的人选和调查程序等有关事项按照企业制定的《安全事故调查制度》规定办理。
4、严格按照“四不放过”进行调查处理。
第七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培训、演练和修订
1、企业总经理负责,要求以安全部门牵头,各部门共同参加完成应急预
案的编制工作。
2、企业安全部门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培训工作。
3、企业每年组织一次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第八条:奖励与责任
1、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所在单位、上级管理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2、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
3、对不服从指挥部调遣、临阵脱逃、谎报情况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九条
本预案解释权
本预案由企业负责解释。
第10条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应急救援演练总结报告
煤矿紧急避险系统总结报告应急救援演练
一、演练目的
为了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在井下发生煤尘与瓦斯爆炸事故时,人员在撤退时避免发生恐慌、混乱,造成人员伤亡和事故扩大,以最大限度降低危害影响程度,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同时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矿井突发事故时的应变和指挥能力,有效发挥《寺湾井紧急避险系统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依据《预案》要求,于2013年6月4日实施了纳雍县焦硐紧急避险系统应急救援演练。
二、演练内容
1、假设二采区行人下山掘进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
2、设立“紧急避险”事故演习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地点设在矿调度室。
指 挥 长:张青雄
副指挥长:胡大红 陈传凤 谭明望 曹孙武
成员:朱苇苇、向伦辉、向伦银、代 爽、毛士平、张长久、朱
勇
3、指挥人员职责:
1)矿 长:指挥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在矿井发生重大事故时,立即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在总工程师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计划,下达抢险救灾命令;
2)总工程师:协助指挥长制定抢险救灾方案、措施,是指挥长的第一助手;
3)副矿长:根据矿长指令和“计划”规定,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并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及时调集救灾必需的设备材料和严格控制入井人员,负责清点井下人员数量,对没持有指挥长签发的入井许可证人员严禁入井;
4)基层区队队长:是本单位处理灾害事故的现场第一责任人,负责指挥现场救灾,组织营救遇难人员,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并根据救援指挥长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负责将遇险人员及时运往井上,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能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及其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
5)跟班队长:一旦发生灾害后,及时向矿调度和值班矿领导汇报,配合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各技术小组组织营救遇难人员,查对留在本区域工作地点内的工作人员人数,将在现场看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随时接受指挥长的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
6)调度室主任:负责及时通知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协调领导组成员,及时通知纳雍县救护大队,通报灾区灾情,汇报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及时传达指挥长命令,并按照指挥长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7)通防科长:根据事故性质,及时掌握事故地点通风状况,为指挥长详细汇报事故影响的地点和波及的范围。并提出相应的通风方案,按照指挥部命令调整矿井或局部通风系统;
8)安检科长:根据救灾指挥部确定的计划及《规程》规定,对抢救工作的各项安全措施实行有效地监督,并对入井人员进行控制;
9)机运科长:根据指挥长命令,负责矿井通风、提升、排水、压风、供电、通讯等系统的安全运行。及时向指挥长汇报事故波及的地点和范围,并掌握矿井局部停送电工作, 及时抢救和安装机电设备;
10)生产科长:协助总工程师制定抢险救灾方案,提供必要的图纸和资料,指导救护队抢险救灾;
11)地测科长: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向指挥长汇报事故所波及地点和影响的范围。负责提供灾区地质资料及相关图纸,并对于水灾要对出水水量及有关因素进行观测、分析,负责检查督促各项防治水措施的落实情况;
12)保卫科长: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无关人员逗留、围观。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妥善安置救灾人员的食宿及其它生活事宜,调用各种车辆;
14)矿值班调度员:负责用专用事故应急记录本,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及时下达指挥部命令,随时统计掌握井下人员情况;
15)行政科长: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并根据矿长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三、演练过程
14:30掘进一队邹成国在二采区行人下山掘进工作面向调度汇报发生透水事故。
14:32调度员代华平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指挥长,告知现场情况。
14:33指挥长张青雄命令调度员启动紧急救援预案,通知二采区行人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管子道掘进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至永久避难硐室。
14:35调度员代华平通知避难硐室管理人员做好准备工作,等候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
14:37调度员代华平按应急预案事故通知程序,通知指挥部所有成员立即赶到矿调度室集合。
14:40调度员袁国庆向监测监控微机员询问永久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室内外有毒有害气体是否异常,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14:41掘进二队跟班队长龙忠平汇报:二采区管子道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4人全部撤到永久避难硐室内,无人员伤亡。
14:42掘进一队跟班队长邹成国汇报二采区行人下山掘进工作面共有4人现场作业,全部撤到永久避难硐室,无人员伤亡。
14:43 应急预案指挥长及成员全部就位。
14:45 避难硐室管理员代华平,用直拨电话向调度汇报进入避难硐室人数为10人,掘进一队4人,掘进二队4人、安检科2人,无人员伤亡请指示。
14:45 指挥长张青雄向调度员袁国庆下达检验避难硐室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14:50 避难硐室管理员代华平按照操作程序,先后试验了气幕和喷淋装置正常。
14:54 生产矿长陈传凤下达CO气体超限试验命令,硐室管理员代华平指导现场静候人员,从座椅下拿出CO吸附剂,放入空调左侧凹槽内,进行空气对流吸附CO有害气体。
15:13 硐室管理员代华平向调度汇报硐室CO有害气体,下降至0.0024%以下。
15:15 硐室管理员代华平向调度汇报硐室温度21.5度,向调度指挥请示。
15:17 经调度员袁国庆向指挥长请示后,向硐室管理员代华平下达开启制冷系统指令。
15:25 地面瓦斯监控值班员曹圆圆向调度汇报,永久避难硐室二氧化碳超限0.5%。
15:28 副指挥长胡大红下达检查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是否存在泄露。
15:32 避难硐室管理员代华平进入二氧化碳耳硐,进行检查。
15:35 避难硐室管理员代华平向调度汇报,经检查二氧化碳气瓶连接装置漏气。
15:40 副指挥长胡大红下达处理泄露部位,进行二氧化碳吸附,待硐室底部二氧化碳不超过2.5%时,再进入耳室处理泄露。
15:45 避难硐室管理员代华平进入二氧化碳耳硐,进行处理正常后并向调度汇报。
16:30 地面总指挥张青雄下达演习结束命令,恢复生产。
四、演练评估分析报告
整个演习是在没有预先通知相关单位的情况下进行的,是一次很好的实战演练,检验了发生瓦斯、煤尘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抢险救灾的反应能力。矿工能按照正确的避灾路线进行撤离,整个演习过程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有条不紊,取得了圆满成功。整个演练活动,人员配备到位,应急程序启动正常充分。应急启动程序、实施救援、恢复生产、以及信息沟通、人员反应、组织配合等情况能够满足应急救援需要。通过演习,进一步提高了矿工在紧急状态下的应变处置能力和避险、救助、救护的能力,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五、存在问题
1.人员撤离期间不能够相互照应。
2.避难硐室竣工后,没有进行全方面检验,造成二氧化碳气瓶连接管路漏气。
3.硐室管理人员操作知识方面培训不够,现场操作不熟练。
六、今后整改措施
1.加大应急演练知识培训力度,加强系统救灾演练,在发生灾害撤退期间要服从指挥,有“抱团”意识,做到相互照应,严禁盲目行动。
2.做到应急避险系统设施定期检验,确保设施完好,在应急期间能够正常使用。
3.加强实操培训,在避难硐室启用时,做到熟练操作。
第五篇:灭火救援中如何做好消防员
灭火救援中如何做好消防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关键词:消防员 代价 人身安全 安全防护措施
摘要:在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的过程中,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方法对保护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如何做好消防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在每次的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中,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的消防官兵所表现出的奋不顾身、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总是令人肃然起敬。但在处理事故中所付出的惨重代价更发人深思。1989年8月12日,青岛市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中,油品的突然喷溅导致14名消防官兵牺牲,12辆消防车未及时撤出被烧毁;2003年11月3日,湖南衡阳居民楼火灾中,持续4个多小时的火场扑救过程中,被烧楼房的突然倒塌致使20名消防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05年8月7日,汕头消防员在处置一化学储存站火灾中,由于搜救时间过长,消防官兵佩带的空气呼吸器失效,10名参与火灾扑救的消防官兵吸入散发的毒气而不同程度地中毒,其中1人抢救无效壮烈牺牲。一个个消防官兵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壮烈的为民执法诗篇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在处理各种事故中存在的问题。危险意识不够,防护措施不到位让消防官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灭火救援事故不断增多,因此保护好消防员的人身生命安全,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要做好消防员在火场和事故现场的防护工作,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1、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做好平时的安全教育,加强个人安全防护。要不断完善执勤战备制度,做好消防器材的保养工作,做好事故现场上器材的使用工作。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照明灯具、呼救器要认真保养调试。在浓烟及有毒救援现场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避免人员中毒;手套、安全带、安全钩、安全绳、胶靴、头盔、呼救器必须按制度要求随身携带,无论处理大小事故,在未佩带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得上火场,未穿防火服上火场的现象坚决杜绝。
2、火场组织指挥必须严密,控制进入火场内部人员的数量和时间。对进入地下室、危房、有毒区域及其它较危险场合内部的消防人员数量和活动时间必须严格控制。要保证充足的战斗力,对长时间作业的战斗人员应适时更换,火场指挥员要利用通讯设备随时掌握内部情况,并能够判断现场的危险性,对长时间不能处置的事故及可能出现的危险应及时作出撤离的决定。
3、化学危险品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有毒气体发生泄漏时,进入现场的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装备,以备不测。要设立警戒区域,消除火源,检测浓度,官兵和装备要处于上风或侧风方向,避免官兵吸入中毒或皮肤接触中毒,处置完毕后一定要对人员和装备进行洗消。在易燃易爆化工原料储罐火灾扑救中,要观察罐体和火焰变化,当罐体发生颤动,火焰变白、增亮,或者沸喷性油品浓烟变淡,并发出“嘶嘶”呼叫声等沸溢、喷溅前兆时,指挥员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否则就会造成人员伤亡。
4、应对建筑物火灾时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扑救建筑物火灾的过程中,消防员要从侧面或远距离灭火,防止室内高温热浪灼伤;进入火场内部时,要防止建筑物受热冷却后建筑承重能力下降,导致建筑物倒塌或有屋顶坠落物伤人;在登高射水灭火时,要有专人保护,消防员必须跨坐窗台或梯子上,并用水带挂钩固定水带,同时防止滑下或踩空,以保证安全。当建筑物长时间经受大火时,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撤离现场,防止建筑物倒塌造成的严重后果。
5、扑救带电火灾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处置带电火灾的过程中,参战官兵必须按规定着装(穿胶靴),戴绝缘手套,射水之前要切断电源,确保断电的情况下才能采取灭火措施,架梯登高作业时要防止碰触电线,尤其是裸线和高压线,不能靠得太近,要保持安全距离。
6、处置交通事故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交通事故救援工作中,首先要分清事故的类别,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于车辆来往频繁的公路,一定要划定事故范围,防止来往车辆对消防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更要避免来往车辆带来的新的危险。在扑救车辆火灾中要时刻观察油箱的变化情况,如油箱泄漏或着火时,首先对油箱进行冷却,防止油箱燃烧爆炸,造成参战官兵伤亡。同时,在实施救援过程中,参战官兵要特别注意对超载货物的安全防范,防止货物下落埋压人员。对于特殊性的化学危险品槽车翻车泄漏的交通事故,则按化学危险品泄漏及火灾处置时的要求加强参战官兵的个人安全防范。
7、水上救生时的安全防护措施。由于很多消防人员缺少水中救人的经验和方法,救援器材也比较有限,因此在救援的过程中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进行水上救生是耗体能、耗时长的救援行动,特别是在缺少救生器材徒手救人的情况下,指挥人员在组织救助溺水人员时,要根据消防官兵的水中习性和身体素质成立若干救人小组,救援行动中要适时轮换,不可耗时太长,防止救援官兵出现抽筋、体力透支现象。救援官兵在水中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溺水者抓住,一旦被抓住或被拖住,要及时想方设法摆脱溺水者,否则就会造成无谓的人员伤亡。
8、处置行为失控人员时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对轻生人员如跳楼、自杀等人员实施救助时,首先要做好个人防范和装备防护措施,防止轻生者使用利刃、玻璃、硬物袭击消防人员和救生器材(如救生气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救援装备损坏。在实施高空救助时,利用绳索等器材加强安全防护,防止摔伤。在下面的人员要注意高空物体的坠落,以免砸伤。
导语:和平年代,用生命去保障国家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与人民生命才产的安全是全体消防官兵的神圣职责,如何确保灭火救援和训练中消防官兵的生命安全,实现“零死亡率”是消防技术的一种追求,更是新时代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
文/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石景山支队副支队长 刘少如
导语:和平年代,用生命去保障国家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与人民生命才产的安全是全体消防官兵的神圣职责,如何确保灭火救援和训练中消防官兵的生命安全,实现“零死亡率”是消防技术的一种追求,更是新时代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致灾因素大量增加,传统与非传统、自然与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火灾及其它灾害事故呈现出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和残酷性,消防部队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时刻面临着巨大风险,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官兵的伤亡。
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灭火与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近年来消防部队深入开展了高空、地下、泄漏、爆炸、烟火等高强度、高仿真的实战训练,一旦安全措施不到位,也易导致伤亡。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1996至2008的13年间,全国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行动和业务训练中共牺牲184人、受伤2724人。其中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牺牲148人、受伤1304人,业务训练中牺牲36人、受伤1420人;“十五”与“九五”期间相比官兵伤亡总数上升30%,2006至2008年的三年与同期相比又上升了18%,由此可见训练和灭火救援处置中消防员伤亡事故呈现出逐年攀升、高发的严峻态势。
一、从官兵灭火救援行动事故案例分析危险存在要素
(一)交通事故案例
2011年10月20日8时20分,黄山支队黄山区中队8名官兵,乘坐格拉曼8吨水罐消防车(WJ11X6803)前往休宁县参加支队举行的“打造铁军比武竞赛”活动。当车辆行驶至合铜黄高速公路距休宁县出口10公里处时,右后侧一只轮胎突然爆胎,一名随车干部被摔出车外受伤,经送黄山市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建筑及房屋构件倒塌案例
2003年11月3日凌晨,湖南省衡阳市衡州大厦发生大灾,衡阳市公安消防支队政委张晓成等20名消防官兵在灭火过程中壮烈牺牲。
2007年6月18日晚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一家具店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在进行扑救时,家具店的天花板突然坍塌,9名消防员不幸殉职。
2008年7月17日12时许,上海市奉贤区雷盛德奎有限公司塑胶车间着火,过火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扑救过程中建筑构件突然倒塌,3名官兵牺牲。
2010年3月8日,香港长沙湾一针织厂发生四级大火,扑救中,工厦天花及堆积的货物突然塌下夺去了一名救火英雄的性命。
(三)烟、有毒气体窒息中毒案例
2008年1月2日乌鲁木齐德汇国际广场火灾造成5人死亡,其中3名消防官兵牺牲,2名群众遇难。
2009年2月9日央视新址火灾一名消防员因吸入过量毒气英勇牺牲,多人因烟熏导致呼吸系统损伤。
2010年2月12日21时许,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城关镇三角坪流金广场烟花爆竹销售摊位发生爆炸,引燃毗邻的劳保公司大楼和商都宾馆。在灭火救援战斗中,2名公安消防战士和1名合同制消防员牺牲。2005年8月8日,广东汕头消防官兵在参加该市珠池路75号一家储存化工原料的门市起火救援时,造成9名消防官兵中毒,另有1人牺牲。
2009年7月3日,北京通州消防支队新华街中队在处置地下污水池被困群众事故中,由于一名战士空气呼吸器面罩被被救者挣扎时拽掉而中毒牺牲。
(四)爆炸(轰燃)伤亡案例
2010年1月26日湖南岳阳市临湘“1.26”长春花炮厂爆炸事故,3名失踪的战士不幸牺牲,1人重伤。
2008年3月4日,突发山火引燃萍乡市上栗北泰花炮厂药料库并发生爆炸,2名官兵牺牲。
2008年8月10日,加拿大多伦多西北部一个丙烷仓库发生大爆炸,一名经验丰富的25岁消防员在扑救丙烷仓库大火中遇难。
1989年8月12日上午9时55分,山东黄岛油库5号储罐遭雷击,引发大爆炸,罐内储存的上万吨原油烈焰冲天,高达100多米,炽热的高温相继引爆了1、2、3、4号油罐,整个黄岛陷入一片火海,战斗中,14名消防官兵和5名油库职工壮烈牺牲,80多人光荣负伤。
2009年7月2日,江苏省泰州市消防在处置抢险救援中由于当事人的女儿救父心切,在关闭燃气灶开关时打火引发爆燃,造成现场17人不同程度灼伤,其中5名消防官兵受伤,1人伤势较重。
2009年7月2日20时40分左右,北京平谷消防支队和平街中队在扑救一6平方米砖混结构建筑(内存危险化学品和杂物)时,房间内突发爆燃,造成门外的6名战士烧伤及1名供电局员工灼伤,其中2名战士伤势较重,呈轻二度烧伤。
2009年1月23日23时许,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一民宅内一女子因室内煤气发生爆燃不幸身亡,赶赴事发现场的5名消防队员和2名民警在处置过程中不同程度受伤。
(五)触电伤亡案例
2009年8月2日,浙江省诸暨市公安消防大队城东中队战士王熙智在袁家灯具厂火灾扑救中,深入着火车间内攻灭火时被突然脱落的带电导线击倒,经送医抢救无效牺牲。
2009年8月19日,河北省廊坊市公安消防支队三中队在处置一起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驾驶员贾新东被电击倒。战士王朝晖跑至距车尾部约1米处实施救助时被击倒,受轻微灼伤。贾新东经送医抢救无效牺牲。
(六)高空坠落案例
2011年11月4日晚22时50分许,山西总队阳泉支队警卫班战士焦旭东,在从支队五楼单身宿舍外窗到隔壁警卫班学习室取钥匙时,不慎坠落,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七)溺水案例
1999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四支队一战士在勇救一名落水者因体力不支导致死亡。
二、灭火救援行动官兵伤亡的原因分析
在灭火救援活动的现场,也有一些不可抗拒的物的危险因素经常引诱事故的发生;但是,“安全”、“准确”、“迅速”是活动的基本原则,缺一不可。
(一)作战组织指挥不当。通过对灭火救援战斗伤亡案例的分析,反映出有的基层指挥员火场侦察意识缺乏,对作战对象建筑结构、内部布局、工艺流程等情况掌握不够准确,不能预判灾害发展的潜在危险,未进行侦察就展开战斗行动。盲目内攻、见火打火,片面强调速战速决,忽略安全防范,不能正确处理进攻与撤退的关系,甚至在无保护、无防护条件下作战,在小火中犯低级错误,造成伤亡。现有基层中队指挥员三分之一是近几年新入警的地方大学生,实战经验严重不足,临机处置能力较差,在实战中要么缩手缩脚、错失良机,要么简单行事、冒险进攻,一旦突发险情,极易造成伤亡。灭火救援指挥即:决策、判断、控制和传递信息。大凡灭火救援行动官兵伤亡案例,都离不开指挥无序、指挥失误失策、现场失控、指挥员可以预见没有预见,极少数属于预料之外。
(二)训战脱节,防护不力。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是保障消防员灭火救援行动的最重要防护装备,然而我们在灭火救援实践中是否正确使用,是否精心养护,是否教育到位。
一是安全训练科目与实战不配套。譬如训练时个人防护装备和灭火救援装备的数量和质量相比较是否一致,空气呼吸器、绝缘装备、防化服、隔热服等平时是否训练,与训练的科目是否配套等。二是灭火救援现场佩戴空气呼吸器犹如开车要系安全带一样难,不见烟雾不带“面罩”,烟雾不大不带面罩,感觉不适才佩戴,战友戴时我也戴,好像戴一个面罩是做给他人看的,火场回来弄的像野战军似的两鼻孔黑碳,看不清脸才显得光荣和勇敢。三是内攻人员安全导向绳、水带(枪)没有一步到位,有的战斗行为受各种因素干扰而任意改变原来的战斗部署,小组成员在烟雾中走失,没有遵循“右进左出”原则。四是平时缺乏防御性科目训练,当火场发生突变时来不及撤退或根本没有撤退意识和信号,酿成惨痛教训。五是安全防护意识不足。由于平时缺乏系统的安全防护训练,在进入密闭燃烧空间、有毒气(液)体场所、易燃气体泄漏等灭火救援现场中容易发生偏差,导致战斗员无畏的中毒、触电、灼伤等事故的发生。
(三)情况不熟,侦察不细。
部分事故教训与现场环境不熟、单位及其存储物品性质、周边水源和建筑物特性不了解不掌握有关,有些不起眼的灾害对象在处置过程中与侦察不细致不到位有关。一是单位情况不熟。信息掌握与否是现代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消防部队如果对辖区情况不掌握,灭火救援对象不了解,重点单位周边水源不清楚,灭火救援作战预案不制订,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首战部队如何应对?初战如何告捷?难免会束手束脚,甚至发生意外事故。二是侦察不到位。不论是扑救火灾,还是抢险救援,指挥员到达现场后的首要任务是外部观察、询问知情人和深入内部侦察,全面掌握现场情况,并根据侦察情况确定处置方案,有效地实施灭火救援。战斗全面展开的建筑类火灾决不能孤立的进行侦察,侦察小组除携带必备装备外,还应有攻坚小组同步出水(泡沫)跟进,“后院起火”可能对侦察人员的安全是致命的。三是装备运用不灵活。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的燃烧对象需要使用不同的灭火剂,燃烧对象可以是在“六熟悉”中得知,也可以在灭火救援作战预案中了解,更可以在侦察环节通过燃烧强度、烟雾颜色、声光变化以及询问知情人得知。针对不同的处置对象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器材装备,并一步到位,防止延误战机,不因装备、灭火剂选用不合理不灵活造成官兵伤亡。
(四)应急避险技能不强。面对多样化的灭火救援任务,部分基层官兵还缺少对各类灾害事故特点和规律、危害程度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的全面了解,只注重处置的快速性,而忽视了科学性和安全性。部分总队、支队缺乏烟热、燃烧、火幕墙、化工装置等模拟训练设施,高温、缺氧、浓烟、高空、垮塌等仿真实战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处置技术、战术训练开展地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基层官兵应急避险技能亟待提升。一旦在现场遇到危急生命的情况,往往是无从下手、躲闪不及,导致伤亡。仅“十五”期间,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在各类灭火救援行动中就有26名官兵因建筑物垮塌而牺牲,占牺牲总数的51%。2005年安徽马鞍山支队一中队3名战士在参与扑救一钢结构冷库火灾中,被垮塌的库顶埋压而牺牲。2007年辽宁大连庄河中队一名班长在参与扑救一起居民住宅火灾中,利用绳索从楼顶下滑至起火窗口破拆实施内攻灭火时,因轰燃导致安全绳被烧断坠地牺牲。
三、预防灭火救援行动官兵伤亡事故的对策措施
(一)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工作责任在领导,制度是保障,关键在落实。一是要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各级军政主官是安全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责无旁贷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建立并完善安全组织机构,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指挥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任务明确,形成党委统揽、主官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官兵自觉防范的工作格局。二是要落实安全分析评估制。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形势分析,全面评估基层安全工作状况,认真查找事故安全隐患,分析隐患成因及根源,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消除事故苗头,堵塞安全漏洞,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三是要落实安全检查督导制。要通过专项督察、交叉督察、跟踪检查等方式,深入基层检查指导,谨小慎微、细查严抠,对发现的问题要一抓到底,做到整改问题不过夜、件件都要落实,消除不安全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四是要落实责任倒查制。必须坚决摒弃回避问题、掩饰错误、推脱责任、“丧事”当作“喜事”办的不良风气,把安全工作纳入班子建设、队伍考评体系,与领导责任相挂钩,与单位和个人的评先创优、晋职晋衔、立功奖励相挂钩,落实“事故一票否决”制,并严肃追究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
(二)必须深化安全科学训练。俗话说“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正确理解“抓训练”与“抓安全”的辩证关系。一是要树立“抓训练就是抓安全”的观念。训练是“不流血的战斗”,只有训练与实战贴得紧,我们才能提前预见实战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才能通过针对性训练提高应对能力,确保实战中的安全。如果一味回避训练风险,片面追求“零伤亡”,人为地降低训练难度、强度,以牺牲战斗力来保安全是不可取的,那么将来在实战中可能带来“大伤亡”。二是要树立“严格训练出安全”的观念。只有从难从严,按照操作规程训练,才能使官兵掌握处置的要领,了解手中装备的性能,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摔打磨练,才能提高整体素质,才能为安全防事故打牢基础。三是要树立“抓训练需要抓安全”的观念。在训练中抓安全,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更好的训练。如果安全问题不断、事故频发,训练也就无法得到保障。实践证明,训练质量越高,安全工作就越有保障。安全工作做好了,就能为扎实有效地组织训练创造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把训练与安全统一起来,而不能“对立”起来,从而实现安全率与战斗力的共赢。
(三)必须强化“精确指挥”。实战中,指挥员的因素往往决定着安全工作的成与败。因此,我们就要抓住这个关键环节,不断提高科学决策和精确指挥的能力与水平。一是要注重提高指挥员的综合素质。瞬息万变的灾害事故现场要求我们各级指挥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理论、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敏锐的判断能力。要把指挥员培训作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专业培训体系,明确初、中、高级指挥员练兵内容,通过集中培训、战例研讨、实战演练等方式和途径,推行指挥能力考评,大力提升各级指挥员的实战决策能力。二是要把火情侦察作为指挥决策、确保安全的基础。火情侦察是否全面深入直接影响着能否有效实施精确指挥。各级指挥员要第一时间开展火情侦察,利用外部观察、内部侦察、询问知情人等多种途径,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切实做到心中有数。三是要充分借助各类信息资源。指挥员要充分利用灾害综合信息查询、灾害风险模拟评估分析等辅助决策系统,把各种关系灭火救援的信息作为实施决策的重要基础,增强预见性和科学性。要充分发挥已经成立的专家组作用,借助外力、利用外脑,辅助决策,尤其是在建筑结构复杂和石油化工火灾扑救中,一定要把专家的意见作为重要依据。四是要具备果敢的应变能力。实战中,指挥员要统揽全局、以变制变,敢于定下决心、实现决心,敢于取舍、“丢卒保车”,正确把握防御、进攻与撤退的关系。强攻近战时,要组织官兵敢打敢拼,危急时刻要果断撤退、以利再战,尤其是在部署深入内部攻坚的灭火力量时,要少而精,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和突发情况的应急措施。进攻点选择上要首先选好能够回旋和撤离的路线,并安排小组接应;进攻方式上要采取梯次推进、逐点消灭的方法。正在开展的攻坚组内攻梯次进攻操就是解决既要攻得进、又要保安全的训练项目,以避免因爆炸、沸溢、倒塌、毒气等险情发生时造成官兵伤亡。同时,也要留有轮换力量,防止疲劳作业而造成伤亡。(文/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石景山支队副支队长 刘少如)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中伤亡情况的预防
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08-10-13 | 文章来源: 重庆总队巴南消防支队 | 作者: 李磊 李彬
消防部队肩负着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的重任,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赋予的光荣使命。但是,在履行这一光荣使命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危险情况,如化学危险品爆炸、泄漏可燃气体爆燃、毒气扩散、建筑物倒塌等,有时造成消防队员的伤亡。如何既能完成好灭火救援任务,又避免发生消防队员伤亡,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中伤亡的原因
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中发生伤亡,受种种因素影响,有时难以避免,但有些是可以避免的,只是由于没有及时发现或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而未能避免。纵观近年来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中发生的伤亡情况,细分析有以下主要原因:
1、缺乏经验,盲目指挥,采取措施不当
灭火救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场指挥员所实施的指挥,就是要根据客观情况和战术原则、方法,争取主动,力避被动,使部队保持有利态势,顺利完成灭火救援战斗任务。指挥员不论大小,只要到了事故现场,就得担负起组织指挥的重任。指挥的好,就能迅速解救被困人员、扑灭火灾、处置事故,减少灾害损失,不发生伤亡事故。指挥的不好,结果正好相反。
灭火救援要求各级指挥员不仅要有勇敢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大无畏献身精神,更要有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战经验。如果只有勇敢精神而缺乏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在实施指挥中就容易盲目指挥,因采取措施不当而造成消防队员的伤亡。如1999年4月1日23时50分,某市一百纺储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消防队火速到场时火势猛烈,东西两侧主体房顶塌落。为防止火势蔓延,中队指挥员带领5名战士用二节拉梯攀到着火建筑物20米长的雨篷上,从上部进攻火点。突然,雨篷与砖柱突然向外倒塌,约15吨重的雨篷把灭火的官兵全部砸在下面,5名官兵当即牺牲,1名战士负重伤。由于该指挥员缺乏经验,没有意识到着火建筑物存在的倒塌危险性,将水枪阵地设在了雨篷上,使5名官兵(包括本人)献出了年青生命。
灭火救援出现盲目指挥的主要原因:
⑴指挥员缺乏灭火救援专业知识和实践,在实施组织指挥时心中无数,不知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处于盲然;
⑵指挥员对现场情况不甚了解,或对事故现场情况判断有误,所作的决策和行动方案不符合客观实际;
⑶指挥员安全意识淡薄,在指挥中只考虑如何灭火,而对事故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观察少、考虑少,意外情况突发毫无准备。
2、火情侦察不细,现场情况不明
不论是扑救火灾,还是抢险救援,指挥员到达现场后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火情侦察,全面掌握现场情况,然后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处置方案,有效地灭火救援。火情侦察认真与否,直接影响侦察到的情况是否准确、全面、可靠;关系到指挥员决策、作战方案和战斗部署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灭火救援战斗的成败;甚至关系到消防队员的人身安全。
灭火救援的实践证明,在火情侦察不细、现场情况不清的情况下部署战斗,极易发生意外,造成参战消防队员的伤亡。如 2000年1月31日14时30分,某市一居民楼地下室发生火灾,消防队到场后面对火势凶猛、浓烟滚滚在大火,迅速展开战斗。灭火战斗刚持续了10分钟,地下室内一个容量为300升的汽油桶突然发生爆炸,1名战士当场牺牲,2名战士被烧伤。又如2001年2月13日18时许,某县城一栋3层居民楼发生火灾。消防队到场后,楼被浓烟笼罩,看不清明火,但楼内有人被困。中队指挥员迅速带领战士冲进火场抢救被困群众。当冲到3楼时,发现有2人在闷顶,便找来木梯由队干爬上闷顶。由于闷顶内烟雾大,能见度低,加之地形不熟,这位队干一脚踩破天花板,从闷顶跌至2楼,摔成重伤。
造成火情侦察不细的主要原因:
⑴火情侦察意识淡薄,认为侦察不侦察对灭火救援战斗成败关系不大,即使进行侦察也是走马观花,应付差事;
⑵到达现场后救人、灭火心切,未进行火情侦察就急于展开战斗,甚至只顾灭火忘记了进行火情侦察;
⑶有一定灭火救援经验的指挥员思想麻痹,认为自己有灭火救援经验,没必要进行火情侦察,到了现场就投入战斗;
⑷派出班长或战士进行火情侦察,干部不参加,致使火情侦察不全面、不细致,侦察的情况不准确。
3、思想麻痹,对危险性认识不足
灭火救援中诸如爆炸、中毒、腐蚀、倒塌等危险性存在于战斗的始终,指挥员对此应有高度的警惕。如果参战人员思想麻痹,对客观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意外。如1998年10月26日14时37分,某市一商厦发生火灾,消防队迅速到场,于17时将大火扑灭,大部分参战人员撤离,只留辖区中队消灭残火。官兵们正在楼外消灭残火时,发现有商户要进入现场抢运自家商品,便上前阻拦。就在此时,北楼东侧的3层楼突然坍塌,5名战士被埋在废墟里,其中3名战士当场牺牲、2名战士负重伤。血的教训告诉我们,灭火救援战斗尚未结束,指挥员的安全之弦就不能放松。特别是战斗临近结束时,更要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出现思想麻痹的主要原因:
⑴安全意识淡薄,对灭火救援现场客观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⑵长时间战斗,参战人员体力消耗大,精疲力尽,无意识地放松了警惕,把安全丢在了脑后;
⑶灭火救援战斗临近尾声,参战人员急于结束战斗。此时,指战员的安全意识淡化,很少想到意外情况的发生;
⑷对灭火救援现场的不安全因素缺乏不间断的观察,对危险情况心中无数。
4、个人防护装备缺,防护意识差
消防员防护装备是消防员在进行灭火救援时为了有效地保护自身各部免受危害而必须穿着和佩戴的个人装备。在灭火救援战斗中,有了这些装备,消防队员的人身安全就有保障;没有这些装备,消防队员的人身安全则无保障。
近年来,由于一些单位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不足,致使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出现伤亡。如2000年1月9日20时20分,某市一大酒店发生特大火灾,造成12人死亡,16人受伤,其中有5名消防战士中毒。因缺少防护装备,灭火救人战斗中,官兵们只得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凭勇敢与火魔抗衡,终使5名战士由于吸入大量有毒气体中毒休克。
造成消防员防护装备缺乏的主要原因:
⑴一些领导缺乏对消防员防护装备在灭火救援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投资少,补充慢,不能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配备;
⑵对配备的消防员防护装备管理不善,维护保养差,不能按操作规程使用,损坏严重,人为造成短缺。
5、盲目冒险,缺少避险措施
灭火救援的每次战斗都有潜在的危险,指挥员要善于合理冒险,不能单凭侥幸,鲁莽从事,任何战斗行动都要建立在勇敢和科学的基础上。
在灭火救援战斗中,合理冒险是必要的,但在实施时要有紧急避险措施,以防不策。如果指挥员明知现场有危险,又没有紧急避险措施,只报着侥幸心理那就很危险。如2000年7月19日晚,埃及一家制衣厂发生大火,经过7个多小时被扑灭。该市消防队长与几名队员急于进现场查找失火原因。这时,六层楼高的制衣厂突然倒塌,5名队员不幸丧生,队长和他的副手全被压在瓦砾下,2辆消防车被砸毁。据称,该大楼曾发生火灾已不稳固,消防队对此清楚。
出现盲目冒险的主要原因:
⑴缺乏必要的灭火救援知识,在实施指挥或战斗行动中不知正确的做法;
⑵对灭火救援现场情况了解不全面,掌握的信息不准确;
⑶对灭火救援现场潜在的危险性缺乏连续观察,或毫无察觉,或有所察觉但不以为是;
⑷在没有或缺少消防员防护装备,又未制定紧急避险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危及消防员人身安全的环境作战。
二、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中伤亡的预防措施
古人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中的伤亡,除特殊情况外,只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些是可以避免的。为了有效地预防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中的伤亡,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灭火救援能力
在进入“知识经济”的新世纪后,我们正面临各种高科技、新材料、新知识不断产生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新时代。如今城市建设突飞猛进,高层建筑到处矗立,石油化工企业日益增多,地下建筑广泛使用,新兴产业大量涌现,致使火灾和各种灾害事故发生的频率迅速加大,危险程度不断增加,处置难度越来越大。面对这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各级指挥员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更新观念,紧跟形势,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灭火救援组织指挥能力,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初中级指挥员应重点学习和研究灭火战术理论、消防技术装备、现代火灾扑救和常见化学灾害事故的处置,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通过学习和研究,能够掌握灭火战术方法和各种火灾的扑救,掌握所配装备的性能、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特别是消防员防护装备的操作程序和维护保养。还要学习和研究在灭火救援中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置,如可能发生的爆炸、毒气扩散引起中毒、建筑物倒塌、易燃气体泄漏等,提高指挥员现场处置的应变能力。
战斗人员应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如一般火灾的扑救方法、灭火救援战斗行动要则、随车器材装备的性能和操作,特别是消防员防护装备的操作使用和养护,掌握在处置各种灾害事故中遇到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等。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就能在灭火救援中多一些科学性,减少盲目性,从而有效的避免伤亡。
2、加强应用性训练,提高终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训练是提高官兵终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严格而又贴近实战的多形式、多内容、多科目、多组合的技术、战术训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官兵驾驭处置各种火灾和复杂灾害事故的能力。
首先,训练要从实战需要出发,灭火救援需要什么,就训练什么。要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训练观,把操场训练和现场演练有机的结合,要突出基地训练;把单兵训练和战斗班(小组)训练有机的结合,要突出组合训练;把技能训练和应用性训练有机的结合,要突出应用性训练。不管什么训练都要贴近实战,如在灭火救援中如何进行侦察、如何进行破拆、如何选择救人方法和途径、如何设置水枪阵地、如何观察建筑物是否倒塌、如何避免爆炸或中毒等,通过训练不断提高官兵的终合素质和现场应变能力。
其次,训练要从装备出发,有什么装备,就训练什么操法。人和武器装备的最有效结合生成战斗力。近年来新装备、新器材、新技术广泛应用消防部队,这对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新配备的装备、器材、技术,要认真研究,积极消化,编成操法,组织训练,使作战人员熟练掌握其性能,会操作使用,让新装备、新器材尽快形成战斗力。太原市消防支队近年来投巨资2000多万元装备部队,购置了大量科技含量高的新装备、新器材。为了使这些装备能迅速形成战斗力,他们及时编写了几十种操法,组织部队训练,大大提高了部队作战能力,在许多危险情况下,有效地避免了消防队员的伤亡。
3、加强消防员防护装备建设,增强抵御危险情况的能力
防护装备是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进行危险作业用于保护自身安全的必备装备,是部队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处置现代条件下各种复杂火灾和化学灾害事故,抵御危险情况的重要武器,各级领导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必须强化建设。一是要投入必要的资金,购置配备必须的消防员防护装备,如空气呼吸器、防火隔热服、防化服、避火服、自救报警器、各种消防手套等。二是要求参战官兵会熟练操作消防员防护装备,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能运用自如,使这些装备在保护消防队员自身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要精心保养消防员防护装备,每次使用之后都要按规定进行擦拭保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灭火救援的实践证明,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是必须的,但日常的精心维护保养更为重要。因此,在保养时必须认真、细心、全面,不得有半点马虎,否则,它会危及使用者的安全。如某市消防队在扑救一次冷库火灾中,几名官兵急于灭火,在未认真检查空气呼吸器状态的情况下,便佩戴进入浓烟弥漫的冷库内查看火情。由于空呼器气瓶压力不足,他们进入冷库没几分钟就感到呼吸困难,结果使数名官兵因大量缺氧而伤亡。
4、加强灭火救援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灭火救援中发生消防队员伤亡,很多情况是由于参战官兵安全意识淡薄所致。如在有易燃液体或蒸汽、可燃气体泄漏的事故现场,未关阀断料就将明火扑灭,导致二次爆燃造成伤亡;在处置易燃易爆场所事故时,没有实施检测就冒然进入现场而造成伤亡;在不了解建筑结构的情况下,设立水枪阵地不当或进攻路线选择不当,因建筑物坍塌造成伤亡;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消防队员进入浓烟、有毒或缺氧的环境进行灭火救援战斗,造成中毒、窒息等伤亡。因此,对消防官兵进行灭火救援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5、重视火情侦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作战
作为指挥员,必须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去实施灭火救援指挥,正如古代军事家所言:“三情(敌情、我情和地情)明,仗必赢。”反之,火情判断无基础,战术决策无根据,力量部署无方案,组织指挥无程序,就必然要打盲目之仗,要么以侥幸取胜,要么以失败告终。要做到知己知彼,就必须全面、认真、不间断地实施火情侦察,及时获取真实、可靠、最新的信息。火情侦察时要做到:
⑴选派精干队员,由干部带领进行。侦察时,对关系灭火救援作战行动、灾情发展蔓延的情况,如火势蔓延途径、火场主要方面、战斗进攻路线、水枪阵地位置、消防水源等要侦察清楚,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⑵利用多种手段,获取准确情况。侦察时,除了采用外部观察、内部侦察、询问知情人常规的方法外,还要用建筑内部监控系统观察,运用各种侦检、监测、探视等仪器进行侦察,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资料和信息;
⑶派出多个侦察组,掌握全面情况。对于特别大的灭火救援现场,要多选派几个侦察小组,从不同方面搜集信息,以掌握全面情况;
⑷火情侦察要贯穿灭火救援战斗行动的始终。越是在战斗临近结束,越要注意观察现场情况变化,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