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业主单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业主单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管理方针,明确质量责任,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和住建部《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建、改建、扩建所有工程的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对工程的质量、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第四条 从事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活动的施工及监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要求,取得相应质量资格证书,并在资格证书许可范围内从事质量管理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质监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第五条
成立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公司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公司工程质量相关部门在质量委员会统一指挥协调下参与工程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委员会组成 质量委员会主任:公司董事长
质量委员会副主任:公司总经理、安全质量监管部分管领导、工程管理部分管领导 质量委员会成员:工程管理部、技术部、合约部、安全质量监管部部门负责人
(二)质量管理机构和职责
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监管部,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安全质量监管部分管领导担任。
(三)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1.领导公司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和质量管理考核办法。2.审定险性事件以上的质量事故(事件)处理决定。3.协调解决质量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四)质量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
1.出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公司各部门质量管理职责。
2.督促公司各部门按照国家、地方及行业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要求执行质量管理行为。
3.参与工程险性事件及以上质量事故(事件)的调查,配合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4.参与工程质量验收以及质量评优工作。
(五)公司质量各相关部门质量管理职责: 工程管理部质量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工程质量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作业规程以及质量技术措施等相关规定,落实公司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2.审核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时,须同时审查质量技术措施,并监督、检查质量技术措施落实情况;
3.对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管理工作和检测单位质量检测工作进行日常性监督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落实整改。
4.落实本部门内人员的质量责任,负责对本部门的质量职责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5.参与建设项目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对出现的施工质量不合格项督促相关责任单位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督促整改落实。
6.组织推进工程创优及质量改进工作,并指导开展创优质工程的活动; 7.负责质量问题改进和处理方案的落实工作;
8.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分管领导带领下,参与质量事故应急救援、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安全质量监管部质量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工程质量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作业规程以及质量技术措施等相关规定,监督落实公司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2.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组织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宣传、贯彻培训工作;
3.督促质量有关的部门行使管理权,落实质量管理责任,确保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施;
4.对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管理工作和检测单位质量检测工作进行日常性监督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落实整改;
5.监督质量问题改进和处理方案的落实工作;
6.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分管领导带领下,参与质量事故应急救援、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监督对工程质量不合格项的整改落实情况。
工程技术部质量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工程质量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作业规程以及质量技术措施等相关规定,落实公司管理业务范围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2.审定、批准公司制定的重要质量技术文件,审核建设项目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时,须同时审查质量技术措施,并监督、检查质量技术措施落实情况;
3.落实部门内人员的质量责任,负责对本部门的质量职责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建设项目相关业务范围内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
4.负责组织质量问题改进和处理方案的制定工作;
5.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分管领导带领下,参与质量事故应急救援、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合约部质量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工程质量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作业规程以及质量技术措施等相关规定,落实公司管理业务范围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2.落实部门内人员的质量责任,负责对本部门的质量职责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负责合同文件执行过程中关于工程质量条款的补充、修改、完善和评审; 4.对建设项目施工合同内的质量条款履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5.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分管领导带领下,参与质量事故应急救援、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公司各部门依据国家、地方和行业法律法规、公司相关质量管理制度以及各部门工作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承担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各阶段的具体工作。
(六)各承包商质量管理职责
各承包商应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和行业标准及规范、工程合同、设计文件以及公司质量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职责和义务,对所承担的工程建设项目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
第三章 质量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按规定办理开工手续;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实体工程和材料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责任;按规定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主动接受质量监督检查和质量鉴定;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交工验收,并做好竣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配合行业主管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第七条 设计单位对工程设计质量负直接责任。设计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复核、审核、会签和批准制度,明确各阶段的责任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的规定,组织开展设计工作;按公司要求派驻设计代表,参与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并及时对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提出评价意见。
第八条 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质量负监理责任。监理单位必须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向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相应的人员、设备,建立健全监理单位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岗位职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独立、客观、公平、公正的履行监理职责和义务;监理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具有公正、有效开展监理业务的能力和责任;应及时纠正不符合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和承包合同的工程和施工行为,提出或审查设计变更,参与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
第九条 检测单位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测工作。检测单位必须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向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相应的人员、设备,建立健全检测单位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岗位职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独立、客观、公平、公正的履行检测职责和义务;及时发布质量检测报告,对不符合专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法律法规要求的质量检测项目,及时进行制止并发出整改通知,事后跟踪验证,直至满足要求。参与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落实工程质量缺陷整改,参与工程交(竣)工验收等。
第十条 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质量负直接责任。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向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相应的人员、设备,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岗位职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的规定,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等组织施工,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工程发生质量事故,必须按规定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报告,并保护现场接受调查,认真进行事故处理;应按规定向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技术档案,试验检测成果及有关资料。
第四章 质量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质量监督检查的形式
质量监督检查分为日常巡检、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验收检查四种形式。
(一)日常巡检是质量监督检查的最主要的形式,主要由安全质量监管部及现场管理人员开展的日常质量监督检查。
(二)定期检查分为两级,公司质量委员会每季度组织一次质量监督抽查,工程管理部每月组织一次在建项目全覆盖的质量监督检查。
(三)专项检查主要由工程管理部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在工程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实施前、实施中和施工完成后进行的专项检查。
(四)验收检查是指公司各部门按职责划分在各阶段工程完工后,按照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验收管理办法对工程质量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分为建设基本程序、质量管理行为、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档案四个部分。
(一)建设基本程序检查主要包括建设管理手续的办理情况、各类文件的技术审查和行政备案情况以及各承包商的业务资质等级和经营范围情况。
(二)质量管理行为检查主要包括各参建方的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质量管理机构和主要人员的配置和到位情况、各类文件的签署和闭环情况以及各类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审批情况等。参照《建设工程质量检查表》进行监督检查。
(三)工程实体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工程实体质量的检测和验收情况、工程缺陷的整改情况以及工程设备、材料的检验和见证取样情况等。参照《建设工程质量检查表》进行监督检查。
(四)工程档案检查主要包括从工程项目提出、立项、审批,勘察设计、生产准备、施工、监理、验收等工程建设及工程管理过程形成并应归档保存的文字、表格、声像,图纸等各种工程质量佐证材料。
第十三条
质量监督检查要求
(一)各级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要有书面记录资料,或者以检查通报形式向有关单位和领导进行传阅。对查出的重大质量隐患,要督促责任单位逐项分析研究,并制定整改方案,实时跟进问题整改情况。
(二)公司安全质量监管部、工程管理部质量监督检查人员在履行质量监督检查职责时对发现的质量管理缺失和质量隐患须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质量隐患须下达《停工整改通知书》并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三)被检查单位对收到的《隐患整改通知书》或《停工整改通知书》的,须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分析核实,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处理情况经现场业主代表签认后,于7日内反馈给填发部门。
第五章 质量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 质量事故(事件)的划分
(一)质量事件
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含1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称为质量事件。质量事件共分为质量事件苗头、一般质量事件、险性质量事件3级。
1.质量事件苗头,是指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含1万元),不满10万元的事件。2.一般质量事件,是指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不满30万元的事件。
3.险性质量事件,指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不满100万元的事件。
(二)质量事故
根据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工程质量事故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四个等级:
1.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十五条 信息报送和调查处理
质量事故(事件)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同时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各参建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3.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6.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和该工程的施工、监理等单位,应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应采取拍照或录像等直录方式反映现场原状。
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报告期限的,故意破坏现场的,阻碍调查工作正常进行的,拒绝提供与事故有关情况、资料的,提供伪证的,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质量事故(事件)的处理
(一)工程质量事故(事件)发生后,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好现场,并按要求进行事故(事件)信息报送。
(二)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事件)调查处理单位应成立调查组,及时到达现场,开展事故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工程管理部责成相关单位完成处理方案,方案须经公司技术部、工程管理部审核签认后实施。
(三)处理方案的制定,原则上应委托原设计单位提出,特殊情况下,由其它单位提供的处理方案,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签认,必要时应委托法定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进行质量鉴定或进行专家论证。
(四)处理方案核签后,工程管理部应督促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必要时编制专项监理实施细则,对工程质量事故(事件)处理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对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进行旁站,并会同设计、建设单位等有关单位共同检查认可。
(五)处理完成后,事故(事件)单位应对进行处理结果进行技术鉴定,整理编写质量事故(事件)处理报告,报告应附上有关的证据材料,调查组成员签字确认,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核归档。工程管理部应组织有关各方对处理部分进行专项验收。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学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高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根据国家、甘肃省、武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类新建、改扩建、大型修缮等建设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工程)。
第三条 基建处作为学校基建项目的管理部门,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代表学校行使建设单位职权,负责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
第四条 参与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所承揽的工程。
第五条 建设工程依法实行工程监理制度,依法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第六条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坚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的有机统一。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投资控制、等参与各方应当贯彻国家和地方建设工程质量标准,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并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和特点,健全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第七条 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工程的手续办理、设计管理、招标管理、施工管理和工程保修等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建设单位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设计或者施工作业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降低工程质量。
第八条 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勘察、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安全标准、技术规范以及合同的约定。建筑勘察、设计单位不按照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进行勘察、设计,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及建设单位损失的,依法承担责任。
第九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监理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对工程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第十条 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或者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未能实现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对建筑安全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予以消除,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依法承担责任。
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工程质量由工程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应当对分包工程的质量与分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将勘察、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提交给勘察、设计单位,相关资料应真实、完整。
第十二条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并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注册执业人员应当在勘察、设计文件上签字,对勘察、设计文件负责。
第十三条 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测量、水文等勘察成果必须真实、准确,应能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达到勘察的深度要求,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
第十四条 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建设工程设计。设计文件应当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计算应准确,文字说明应清楚,图纸应清晰,并得到建设单位使用部门的确认。
第十五条 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应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许可审批,施工图设计文件应通过审图机构的审查。未通过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作为施工的依据。
第十六条 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咨询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开工前组织工程参建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单位应当就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做出详细说明,使施工单位熟悉、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和掌握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要求。通过图纸会审,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高设计质量。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向其他参建单位提供周边建筑物、管线和设施的相关调查资料和保护要求。
第十九条 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建立施工管理组织,配备相应的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质量要求编制施工方案,按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并落实建设工程的其他质量保证条件。
第二十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施工管理专业人员和操作工人的技术培训、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二十一条 监理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和规模及委托合同的约定配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
第二十二条 监理单位应做好开工条件的审核工作。施工单位应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经监理单位审核同意后开工。
第二十三条 拟用于工程的原材料、构配件、设备,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对进场的实物按照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在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进行取样复试,并及时报验其质量证明资料,经监理单位审核同意后使用,监理单位同时应做好平行检测工作。
第二十四条 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必须坚持科学性和严肃性,坚持有利于工程项目功能提升、质量优化、投资合理的原则。对确需变更的部分,在工程参与各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由设计单位出具正式的变更设计图纸或变更通知单后实施变更,变更程序应符合学校制定的有关工程变更的管理办法。
第二十五条
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提交的有关工程质量问题的监理通知单或监理报告,应给予充分重视和积极支持,督促监理单位根据建设程序落实施工单位整改,并在复查后对整改情况封闭。必要时,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及有关单位召开专题分析会确定整改方案,形成有关纪要,并按照合同约定对有关责任方追究违约责任。
第二十六条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执行工程报验程序。隐蔽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等,必须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并应在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第二十七条
建设工程的基础分部、结构分部或其他主要施工阶段完工后,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中间验收,并告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中间验收为不合格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第二十八条 施工单位按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合同规定的要求完成后,监理单位应检查竣工验收的条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三)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四)施工单位对监理单位提出的整改要求均已整改完毕,并经过监理单位的检查确认;
(五)工程防雷、消防、室内环境检测等必须取得合格证明文件;
(六)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七)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第二十九条 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在监理单位确认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后,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后按相关规定进行移交。
第三十条 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
第三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以及应当由规划、环保、卫生、民防、绿化、消防等部门出具的验收合格文件等资料报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第三十二条 建设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施工单位在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时,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质量保修书中应当明确建设工程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
第三十三条 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建设单位应督促监理单位进行检查和记录,监督实施修复,同时对工程质量缺陷进行调查,分析并确定责任归属。
第三十四条 施工中一旦出现质量事故(指违反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使工程产生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缺陷,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工程质量事故等级按国家及地方制定的有关标准划分),施工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采取事故控制及抢救措施。
建设单位接到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五条 工程参与各方应积极配合事故发生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授权或委托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调查,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事故承担责任。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基建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细则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
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工程业主工程质量控制及管理办法
工程业主工程质量控制及管理办法
第一条参与工程质量管理的人员和单位
1.1项目部作为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负责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质量管理和控制,项目部派驻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重视质量控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与建设主管部门质监站、设计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并按照合同 和规范的要求督促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认真履行合同,实现质量目标。
1.2 监理单位是现场质量、进度控制,安全文明管理和施工单位间协调的主要责任单位;同时,项目部需督促监理单位按照施工图和有关质量规范切实履行监理职责,认真监督工程质量。项目部要为监理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并对现场监理的工作能力和监理效果 的进行有效监控。
第二条开工前的质量准备工作
2.1监理人员的资格审查:项目部对进场的监理人员进行资格审查,核对监理人员名单是否与监理合同相符,检查和了解监理人员的职称证书、资格证书是否真实可靠。对进场的主要监理人员进行面试,符合要求才能进场开展监理工作,并定期对监理人员进行考核及评分,及时调整不合格的
1监理人员。
2.2总承包人员的资格审查:项目部应对进场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资格审查,核对总包人员名单是否与总包合同相符,不符合约定的一律要求总包单位更换。
2.3监理规划的审查:项目部应督促监理单位及时提交《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由项目部审核后开始实施。
2.4场地移交: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部应及时对满足条件的场地进行移交,包括场地(三通一平)、地下管线、红线点、坐标点、水准点等移交给施工单位,并办好相应的书面移交手续。
2.5建筑角点放桩:场地移交之后,由项目部组织相应的测绘单位进场对控制性的建筑角点进行放桩,督促总包负责予以保护,取得报告后予以归档。
2.6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项目部督促总包单位及时提交《施工组织设计》,由监理、项目部对施工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进行审批后实施。
2.7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合同交底制度、监理例会制度、质量例行检查和分析会制度。
2.8项目部应做好对各种准备工作的检查:施工图已会审;施工组织设计已审批; 施工现场的准备已具备开工条件;
施工单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已审核;场地内架空线及线杆已经迁移完毕。
第三条施工质量预控
3.1工程施工实行样板制,包括重要的部位、关键的节点、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等,特别是关于门窗安装、保温、装饰及渗漏方面的必须实行样板制。主要步骤如下:
3.1.1明确工艺流程:样板制作之前由项目部、监理单位牵头,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技术细则、相关的规范、法规等明确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
3.1.2制作统一样板:项目部根据工程情况,在开工前明确需要制作样板的清单,具体内容包括样板施工时间、施工部位、施工单位等,并由监理跟踪样板的施工进展。
3.1.3样板做法:施工工艺流程明确后由施工单位编写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要点,监理单位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和质量检查标准,经项目部审核后由施工单位实施,制作样板时要显示每道工艺的结果,由一系列样板组成,而不仅仅是显示完成面的情况。
3.1.4样板确认:样板成果的现场确认由项目部负责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参与确认,并办好书面手续。
3.1.5样板交底:样板确认以后,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班组进行交底,监理单位监督检查,并作好书面记
录,项目部对交底情况进行抽查。
3.2项目部督促监理单位分阶段提交有针对性、可操作的监理实施细则,由公司派驻的业主代表专业工程师进行审核。
3.3在各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监督监理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情况,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操作人员的上岗证,各种材料的质保书、出厂合格证、取样复试,机械器具的准用证。
3.4在整个样板的实施过程中,项目部督促监理按照样板制作工艺的要求,监督施工单位完成各项工程内容的实施,公司业主代表不定期进行巡检和抽查。
第四条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4.1加强对测量及定位放线的监控工作:项目部监督监理单位按合同要求的仪器对测量定位进行复核。
4.2对重要材料设备进行检查:项目部监督监理单位是否按合同和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和测试。不定期地抽查材料的准用证、质保书、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保材料。
4.3项目部监督检查监理人员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情况,对重要的分部和工艺必须参与验收,不定期的抽查监理人员对重点部位的旁站检查情况。
4.4项目部应坚持经常性的质量检查制度,掌握现
场质量的实际情况,检查、监督监理单位是否按合同和规范的要求进行质量监控。
4.5对隐蔽工程及重要和关键工序(如砼浇灌、防水工程、装修工程等)项目部应会同监理单位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4.6对已进场安装的材料、设备等,项目部应会同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予以检查。
4.7项目部应定期对现场的质量和安全文明进行检查,检查完成后对施工单位发送检查结果,并限期要求整改,由监理进行整改监督。如有重大质量问题,项目部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及有关单位召开专题分析会确定整改方案,形成有关纪要,并按照合同约定对有关责任方进行违约处罚。
第五条事后控制与成品保护
5.1对于重要分部分项工程,项目部在完工后要督促监理单位100%检查验收,并落实整改。
5.2项目部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采取预防的办法,并报公司存档。
5.3项目部应督促监理单位加强成品保护的管理工作并定期予以现场检查。
第六条工程验收
6.1隐蔽工程验收:施工单位自验后,通知监理验
收,监理验收通过后,在隐蔽工程验收单上签字,允许其进入下一道工序,项目部根据需要对隐蔽工程验收实行抽查。
6.2中间验收:项目部组织监理对分部工程进行验收评定,并在施工单位提交的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上签字。
6.3竣工验收:单位工程完工后,项目部组织监理、总包对单位工程进行检验评定,并在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上签字。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项目部会同施工单位上报质监站验收。
第四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修订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及定义)
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以下称质量检测),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设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以及工程实体质量、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确定其质量特性的活动。
第三条(管理部门)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负责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批。
市、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检测活动管理
第四条(机构行为要求)
检测机构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确保检测工作质量。检测机构对检测数据、检测结论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检测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五条(检测委托)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并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同一单位工程中的同一检测项目不得委托两家及两家以上检测机构。第六条(检测费用)
建设单位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支付、收取检测费用。没有收费标准的项目由双方协商确定。
建设单位应将检测费用列入工程概预算,专项用于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不得挪作它用。
第七条(检测见证及见证人员要求)
质量检测的取样、送检及现场检测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见证人员的监督下见证实施。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试样的真实性、代表性负责。
见证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建设工程施工试验知识,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考核认可。
第八条(检测回避制度)
检测机构不得与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不得推荐或者监制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第九条(禁止转包)检测机构不得转包检测业务。
对于检测项目中的个别参数,属于检测设备昂贵或使用频次低、需要由其他检测机构进行该项目参数检测业务的,不属于转包。
第十条(检测报告)
检测机构应当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检测审核人员、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者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检测报告经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由施工单位归档。
实行见证检测的,检测报告中应当注明见证人员的单位及姓名。
第十一条(禁止伪造数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数据。
第十二条(违规行为报告制度)
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以及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情况,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检测争议处理)
检测结果利害关系人对检测结果发生争议的,由双方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复检,复检结果由提出复检方报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跨省检测)
检测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检测业务的,应当向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检测档案管理)
检测机构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应当按统一编号,编号应当连续,不得随意抽撤、涂改。
检测机构应当单独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第十六条(信息管理)
检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受理检测业务、采集检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上传检测信息。
第十七条(人员行为要求)
检测人员应按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开展检测工作,做到方法正确、操作规范、记录真实、结论准确。
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第十八条(检测人员考试)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建设工程试验检测知识和能力,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检测人员考试的组织实施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第十九条(检测机构禁止行为)
检测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
(二)转包检测业务;
(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
(四)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
(五)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
(六)使用不符合条件的检测人员;
(七)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和检测不合格事项不按规定上报;
(八)不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
(九)档案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
第三章 检测机构资质管理
第二十条(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和机构性质)
从事本办法规定的质量检测活动的检测机构,应当依据本办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相应的检测业务。
检测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第二十一条(资质分类分级)
检测机构资质分为综合资质和专业资质。综合资质设甲级、乙级,专业资质设甲级、乙级和丙级。
检测机构资质等级标准和各类别等级资质机构承担检测业务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资质申请和主项)
检测机构可以申请一项或多项检测资质。申请多项资质的,应选择等级最高的一项资质为主项资质;申请有综合资质的,应选择综合资质为主项资质。
第二十三条(申请资质应提交的材料)申请检测机构资质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
(二)工商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三)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清单及满足检测工作的设施环境的有效证明;
(五)检测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费凭证和岗位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其中注册人员还应提供注册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六)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七)业绩证明材料;
(八)资质标准要求的其他有关材料。
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式样。第二十四条(资质受理和审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即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向申请人出具书面凭证;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受理资质申请后,应当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专家到现场对检测能力进行核查,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并作出书面决定。
第二十五条(首次申请资质)
检测机构首次申请资质或者增项申请新的资质,不考核检测机构业绩,其资质等级按照最低等级核定。
第二十六条(申请资质升级)
检测机构取得资质满三年,方可申请晋升上一个资质等级。
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升级,除提交本办法第七条所列资料外,还需提供机构原资质证书正、副本,机构的财务决算年报表。
第二十七条(合并、分立、改制的资质申请)
检测机构合并的,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立的检测机构可以承继合并前各方中较高的资质等级,但应当符合相应的资质等级条件。
检测机构分立的,分立后机构的资质等级,根据实际达到的资质条件,按照本办法的审批程序核定。
检测机构改制的,改制后不再符合原资质标准的,应按其实际达到的资质标准及本办法申请重新核定;资质条件符合原资质标准的,可承继改制前的资质。
第二十八条(有禁止行为不予许可)
申请资质升级、资质增项、重新核定资质的检测机构,在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内有第十九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
第二十九条(资质证书管理)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应当注明检测业务范围,分为正本和副本,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式样,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第三十条(证书延期)
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检测机构需要延续资质证书有效期的,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30个工作日前,申请办理资质延期手续。
对在资质有效期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等满足资质标准要求,信用档案中无不良记录,且无本办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的,经原审批机关审查同意,资质证书有效期延期3年,由原审批机关在其资质证书副本上加盖延期专用章。
第三十一条(资质变更)
检测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应当在3个月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监督检查制度。
第三十三条(监督检查内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主要检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资质标准;
(二)是否超出资质范围从事质量检测活动;
(三)是否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行为;
(四)是否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
(五)检测机构是否按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
(六)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第三十四条(监督检查措施)
建设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检测机构或者委托方及相关方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施工现场或检测机构的工作场地进行抽查;
(三)组织进行比对试验以验证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四)实施检测信息化监控;
(五)发现有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的检测行为时,责令改正。
第三十五条(监督检查取证)
建设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为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对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该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并应当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
第三十六条(日常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按规定权限进行处理,并将检测活动责任方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公布。
第三十七条(资质动态管理)
检测机构取得检测机构资质后,不再符合相应资质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撤回相应的资质证书。被撤回资质的检测机构,可以申请资质审批机关按照其实际达到的资质标准,重新核定资质。改正期间不得承接新的检测业务。
重新核定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第三十八条(投诉)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质量检测投诉受理和处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号码、通讯地址和电子邮件信箱。
检测机构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定进行检测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建设主管部门投诉。建设主管部门收到投诉后,应当及时核实并依据本办法对检测机构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于30日内将处理意见答复投诉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对无资质检测的处理)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相应资质擅自承担本办法规定的检测业务的,其检测报告无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对弄虚作假申请资质的处理)
检测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检测机构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
第四十一条(对以不正当手段骗取资质的处理)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撤销其资质证书,检测机构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对有禁止行为的处理)
检测机构有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二)、(三)、(四)、(六)、(七)、(八)、(九)项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改正期间检测机构不得承接新的检测业务;情节严重的,暂扣1年以下资质证书,暂扣期间检测机构不得从事检测业务。
第四十三条(对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处理)
检测机构篡改或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予以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改正,暂扣3个月以上、1年以下资质证书,资质证书暂扣期间检测机构不得从事检测业务;造成重大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撤销其资质证书;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对检测人员违规行为的处理)
检测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改正期间检测人员不得从事检测工作;情节严重的,收回其检测人员考试合格证:
(一)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二)篡改或伪造数据的;
(三)未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规定实施检测的;
(四)其他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行为。
第四十五条(对检测相关单位违规行为的处理)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委托未取得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
(二)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篡改或伪造检测报告的;
(三)弄虚作假送检试样的;
(四)未按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取样、制样和送检试样的;
(五)未按要求实施见证的;
(六)其他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行为。第四十六条(对违反回避制度的处理)
检测机构与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承担该项建设工程的检测业务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暂扣1年以下资质证书,暂扣期间不得从事检测业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检测机构违反以上条款规定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该工程的技术材料。第四十七条(对责任人员的处理)
依照本办法规定,给予责任单位罚款处罚的,对责任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收回检测人员考试合格证。
第四十八条(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规行为的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颁发资质证书的;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颁发资质证书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颁发资质证书的;
(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
(五)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专业工程检测)
水利工程、铁道工程、公路工程等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项目的质量检测按照有关规定,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条(地方可制定实施细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一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2005年9月28日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建设工程质量检查员管理办法
沈阳市市政、园林建设工程质量检查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开发)单位、施工企业对市政、园林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全面提高市政、园林建设工程质量检查员技术水平,强化对工程的质量检查,保证工程质量,根据《辽宁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查员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我市市政、园林建设工程管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建设(开发)单位、施工企业质量检查员,简称质检员。
第三条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本市质检员的资审、培训、定级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质检员分为一、二、三级;在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并根据级别和专业范围进行质量检查工作。
第五条质检员岗位资格证书是省总站颁发建设部统一印制的岗位证。质检员的证书编号由省站统一发放。监督员在质检员岗位资格证书中《持证上岗记录》一栏中填写该质检员承检的工程名称。
第二章 任职条件
第六条热爱本职工作,秉公办事,身体健康,男55岁、女45岁以下,具备履行相应职责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第七条各级质检员尚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一级质检员
1、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专以上(含中专)学历,从事相应技术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七年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从事相应技术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五年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从事相应技术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三年以上。
2、曾担任过一项以上一等工程或两项以上二等工程(含两项)(详见附表)施工管理或质检工作,工程质量验收合格。
3、具有相应专业工程师职称。
(二)二级质检员
1、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专以上(含中专)学历,从事相应技术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五年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从事相应技术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三年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从事相应技术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二年以上。﹑曾担任过一项以上二等工程或两项以上三等工程(含三项)(详见附表)施工管理或质检工作,工程质量验收合格。
3、具有相应助理工程师技术职称。
(三)三级质检员
1、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专以上(含中专)学历,从事相应技术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三年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从事相应技术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二年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从事相应技术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一年以上。﹑曾担任过一项以上(含一项)三等工程(详见附表)施工管理或质检工作,工程质量验收合格。
3、具有相应技术员职称。
(四)新考证的质检员必须经现场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才能参加理论考试;晋级的质检员必须经考试合格。
第三章承检范围
第八条质检员按承检工程分为以下专业:
道路与桥涵、排水、电气、职能、机械设备安装、电气仪表安装、园林等。
第九条一级质检员可承检一、二、三等工程,二级质检员可承检二、三等工程,三级质检员可承检三等工程(园林专业暂不分级别)。
第四章职责范围
第十条质检员的职责范围:
(一)贯彻上级有关工程质量方针、政策和施工质量标准、规范。
(二)按照质量验收标准、规范、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工艺标准和合同对工程(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并参与验收。
(三)核查操作人员资格和有关施工记录,检查班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对违章的班组、人员进行制止,直至建议上级对其责令停工或给予处理。
(四)参与工程质量事故调查与处理,协助有关人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第五章 申办程序及管理
第十一条申请人应填写登记表,并提供有关证件和证明到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第十二条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对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组织业务培训。
第十三条省总站负责岗位资格考试,考试合格人员由省总站进行注册、颁发证书。取得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十四条外埠质检员进入本市境内从事工程建设的,必须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负责质检员管理部门发的质检员岗位证书并应到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备案手续方可上岗。
第十五条市政质量监督站每年10月份对质检员进行审验,并对质检员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对审验、技能考核合格的,加盖审验合格印章,对审验、技能考核不合格和未参加审验、技能考核的,质检员证书自动作废。(每年年审由企业质检科向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申报)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年审不合格:
(一)承检工程出现过重大施工质量事故;
(二)承检工程出现过施工质量问题,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
(三)工作中不能认真履行质检员职责的;
(四)不按承检范围承检工程的;
(五)涂改、借用证件的;
(六)连续二年内未承检工程的。
第十六条审查不合格的“岗位证书”收回。因为第十五条
(一)至
(五)款原因审查不合格的一年内不得重新申办。
第十七条质检员验收工程使用的个人印章的形状和大小由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统一确定刻制,印章上要注明专业、姓名、编号,印章编号应与检查员编号一致。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沈阳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