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血液科工作计划大全

时间:2019-05-15 00:0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血液科工作计划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血液科工作计划大全》。

第一篇:2014血液科工作计划大全

2014年血液科工作计划

一、加强医生在职教育,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

(一)、按医疗规范化培训及医生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医生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低年资医师的考核,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工作计划以强化基础医疗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有试卷并由科主任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医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医师,在年内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医师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医护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文化,强化医护人员的现代医疗护理文化意识,达成共识后在全科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2、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医护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礼仪竞赛活动,利用每年“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活动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医护技术水平。随着医护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通过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科室组织医护查房及医护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医生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二:加强医护管理,严谨工作计划,提高管理水平

(一)、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医护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医护的服务需求,工作展望以及感情沟通交流等.(二)、加强科室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

三、加强医护质量过程控制,确保医护工作安全、有效

(一)、实行医护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品管圈等)开发提高医护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医护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意见,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医护病历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医护病历采取定期进行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医护病历不归档。

(四)加强医护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加强医护安全监控管理,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个人,追究个人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医护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医护操作用语,沟通技能,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医护服务需求信息,通过了解回访意见、与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工作表现突出者给予激励,调动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高年资医师以上职称的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教学评教会,听取带教医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二)、重视带教工作,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第二篇:肿瘤血液科工作计划

肿瘤血液科工作计划

一、加强医生在职教育,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

(一)、按医疗规范化培训及医生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医生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见习医生、低年资医师的考核,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工作计划以强化基础医疗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有试卷并由科主任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医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医师,在年内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医师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医护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医护人员的现代医疗护理文化意识,达成共识后在全科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2、争取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医护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礼仪竞赛活动,利用每年“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医护技术水平。随着医护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通过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科室组织医护查房及医护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医生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医护管理,严谨工作计划,提高管理水平

(一)、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医护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医护的服务需求,工作展望以及感情沟通交流等.(二)、加强科室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

三、加强医护质量过程控制,确保医护工作安全、有效

(一)、实行医护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医护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医护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意见,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医护病历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医护病历采取定期进行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医护病历不归档。

(四)加强医护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加强医护安全监控管理,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个人,追究个人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医护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医护操作用语,沟通技能,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医护服务需求信息,通过了解回访意见、与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工作表现突出者给予激励,调动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高年资医师以上职称的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教学评教会,听取带教医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二)、重视带教工作,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第三篇:2016年血液科宣传工作计划

2016年血液科宣传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宣传建设工作,扩大血液科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塑造科室的良好形象,增强科室的核心竞争力,认真做好科室在学科建设、专家与人才队伍、优势诊疗技术等方面的宣传工作至关重要。现根据医院相关要求,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2016年血液科宣传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医院的核心思想开展工作。重视文化建设与传承,大力弘扬“德术并举、病人至上”的医院精神,注重员工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培育,树立和宣扬科室的先进典型。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以服务患者为落脚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资源、宣传手册、健康教育、大型义诊活动等方式,通过全面、准确、适度、及时的报道,向同行医院及科室、广大就医患者、其他企事业单位、全员职工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对外应积极塑造科室品牌形象、弘扬医德风尚、宣传医疗特色、增进医患沟通、展示科室竞争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内应调动医护工作人员积极性、增强科室凝聚力、振奋精神。二.工作目标

宣传工作要实现从量变向质变的跨越,尽力达到以下几项目标:

1.强化宣传意识:加强科室职工对宣传重要性的认识,形成领导重视、员工积极参与,全科宣传齐抓共进的生动局面。

2.建立健全的宣传制度:规范科室宣传流程,做到各个病区专人负责宣传工作,并按时按要求收集宣传材料,做到积极、全面、仔细、规范。

3.建设系统的宣传队伍:在各个病区设立兼职宣传员,负责信息的收集和稿件撰写工作,夯实人才队伍建设的宣传基础。

4.营造良好的宣传环境:加强与院领导、宣传办的沟通,扩大宣传信息来源,扩宽宣传的方式及途径。

5.落实责任,形成分工协作的机制:根据各个病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宣传任务,并根据宣传结果可进行一定经济奖励。

三.具体计划:

1.强化意识,增强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宣传工作是科室向社会展示风采的窗口,向上级领导汇报的途径,应加强科室员工对宣传工作的认识,及时汇报科室医患和谐、职工工作不计个人利益认真负责等相关事迹、热点信息,通过宣传的语言,以最好的方式诠释给公众。

2.加强队伍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我科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江苏省优势学科(临床医学)、江苏省重点学科(内科)、江苏省兴卫工程重点学科(共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人民医院淋巴肿瘤创新团队,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药品临床研究机构血液病基地,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中华骨髓库首批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定点单位。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血液科医疗、教学、科研的综合水平迅速提高,已逐渐形成一支高水平、多技术、特色明显、合作密切、团结奋进的富有创新及开拓精神队伍。在复旦大学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连续2011、2012年2年获得提名。在疾病诊治方面,现全面采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结合临床对血液病诊断、分型、预后评估、病情监测,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采用规范化、标准化及个体化治疗策略。主要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淋巴肿瘤为发展重点,已负责或参加大多血液病专家共识或指南的制定。首先在国内开展JAK2V617F、Exon 12等突变检测诊断骨髓增殖性肿瘤;较早在国内开展DNMT3a、FLT3、c-KIT、NPM1、CEBP等基因突变判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并指导分层治疗,首先在国内开展标准IA方案诱导、FLAG巩固、IDA-BU预处理自体移植治疗AML,首先在国际上探讨了半量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AML取得显著疗效,并在国内广泛推广使用;近年完成各种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近500例,完成无关供者外周血干细胞采集150多例。年门诊量30000多人次,年出院5000多人次。在以上基础上,我科仍需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专家与人才队伍、优势诊疗技术及医学人文培养,通过多种形式将先进临床经验、科研成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3.加强宣传员业务培训,提高宣传能力:通过对科室宣传队伍的建设,全面深挖科室信息素材,从根源上丰富宣传内容。加强宣传业务培训,提高科室宣传队伍收集信息、宣传策划、撰写稿件的能力。提高新闻敏感度和宣传的能力。可邀请媒体记者对宣传员进行稿件撰写培训,从宣传目的、材料选取、重点把握和立场角度等方面切实提高宣传员的稿件撰写能力,从根本上提高队伍建设的执行力。

4.精心策划,不断加强宣传载体建设:对科室橱窗宣传栏、大型宣传活动展板、各式标牌等进行整体规划、总体布局、精心设计、规范管理,可使得广大患者对我科全面了解,也给广大患者、全体职工一个整洁温馨、文化浓郁的环境,不断升华科室的文化内涵。

第四篇:血液科

2008住院医师考试 第一阶段 血液科 考题1 简要病史:女性,24岁,主诉:“反复头晕、乏力、黄疸半年,加重1周”就诊 问题:尚需要询问哪些相关的病史?专科完整的体格检查包括哪些?需要哪些必要的检查并简单叙述这些检查项目在诊断或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陈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如何?

病史概要:患者,女性,24岁,未婚。主诉“反复头晕、乏力、黄疸半年,加重1周” 就诊,患者近半年来常有头晕乏力,皮肤粘膜轻度黄染,休息后可好转。1周来症状加重,同时有胸闷心悸,活动后加剧,胃纳差,尿色呈茶色,有低热,T37.5-37.8℃。无恶心呕吐,无右上腹痛,无牙龈出血及皮肤瘀斑。

既往史:自幼体健,无肝、肾等疾病史,无特殊药物服用史。个人家族史:父母健在,无遗传性疾病家族史。

体检:T37.5℃,全身皮肤粘膜轻度黄染,双睑结膜及口唇苍白,双眼巩膜轻度黄染。HR118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腋下传导,腹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0cm可触及,质中偏硬,无压痛,肝区叩诊(-),移动性浊音(-)

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11.3×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82 淋巴细胞0.18,未见到幼稚细胞。红细胞2.01×1012/L,血红蛋白67克/L,红细胞比容0.205,MCV,MCH,MCHC均正常。2.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正常,谷草转氨酶正常,碱性磷酸酶正常,总胆红素78μmol/L(参考值2-18μmol/L),直接胆红素14μmol/L(参考值0-4μmol/L),尿素氮、肌酐正常 3.血液特殊检查

网织红细胞计数17%(参考值0.5%~2%),游离血红蛋白68mg/L(参考值0-50mg/L),结合珠蛋白0.42克/L(参考值0.5~1.5克/L),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类风湿因子均阴性。血涂片:约10%球形红细胞,5%左右幼红细胞,可见少量红细胞碎片。4.溶血性贫血试验

直接Coombs试验(+)(IgG型),间接Coombs试验(-),酸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冷凝集素试验(-),冷溶血反应(-),渗透脆性试验增高,血红蛋白电泳无异常区带。5.骨髓象

呈增生象,粒/红比例倒置(1:1.5),红系明显增生,以幼红细胞为主。粒系增生,巨核系增生,可见产板巨核细胞及散在血小板 6.其它检查:尿胆原178μmol/L 尿胆红素(-),肝炎病毒(-),腹部B超:脾肋下3cm,肝、胆、双肾无异常。胸片:心肺无异常 腹部CT:脾肿大,未见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二.依据: 1.女性,24岁,慢性病程

2.以贫血、黄疸、脾肿大为临床特征

3.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血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4.直接Coombs试验(+)(IgG型),间接Coombs试验(-)5.骨髓象:幼红细胞显著增生

鉴别诊断: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主要临床表现也是贫血、黄疸、脾大。但因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有家族遗传史,Coombs(-),血中球形红细胞>10%,可以排除 2.冷凝集素综合征

可表现为贫血、黄疸。但脾肿大少见,冷凝集素试验(+)(IgM型)可继发于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恢复期,多发于中老年人,常于冬天发病,与寒冷环境有关。

3.Evans综合征

即同时或相继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综合征,国内报道以女性较多,儿童病例多呈急性,与病毒感染有关。多数以血小板减少起病,随后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继发性Evans与多种结缔组织病有关。特别是SLE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对继发性患者,最重要的治疗应该是根治原发病。只有当原发病得到控制,本病方可缓解

2.输血:尽可能避免输血(包括成分血)。非输血不可时,必须经过严格的交叉配血,输血前可给予适量抗过敏药,输血速度要慢,并密切观察输血反应。3.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多数本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4.细胞毒药物:对激素反应不好或有禁忌证,不适于切脾或切脾失败患者可试用硫唑嘌呤,CTX等药 5.切脾

6.其它:大剂量IVIg,环孢素A,达那唑等

学生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病史询问方向 10(1)起病时间(2)有无特征诱因(3)伴随症状(4)有无遗传病史(5)有无特殊服药史

2.体格检查 10 主要为贫血的体征,皮肤粘膜的改变和腹部体征 3.辅助检查 10(1)血常规(2)肝肾功能

(3)血液特殊检查:网织红,游离血红蛋白,抗双链DNA,RF(4)血涂片

(5)溶血性贫血试验(6)骨髓检查

(7)肝炎病毒

腹部B超,腹部CT等

4.诊断和诊断依据 15(1)诊断(5分)

(2)诊断依据(10分)

5.鉴别诊断(15分)

6.治疗原则(10分)

必须提到根治原发病,尽可能避免输血,激素,切脾,免疫抑制治疗

答辩(30分)任选5题,每题6分

(一)贫血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1)干细胞复制和分化异常 1多能干细胞性 ○2红系祖细胞性 ○3毒物 ○(2)细胞成熟障碍 1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2DNA合成障碍 ○3多因素所致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1红细胞膜缺陷 ○2红细胞酶缺陷 ○3血红蛋白异常 ○4卟啉代谢异常 ○5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3.失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和慢性失血性贫血

(二)黄疸的分类和病因诊断

1.溶血性黄疸

一般呈轻度黄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脾肿大,可出现寒战、发热、腰背部疼痛等急性溶血的临床表现。见于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2.肝细胞性黄疸

临床呈轻至中度黄疸,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腹胀等,严重者可有出血倾向。见于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浸润肝脏致肝功能损害。此外尚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织细胞增生症X,神经鞘磷脂病,葡萄糖脑苷脂病等也可产生黄疸。

3.胆汁淤积性黄疸

皮肤呈暗黄色,完全阻塞者颜色更深,甚至呈黄绿色并有皮肤瘙痒及心动过缓,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灰或呈白陶土色。胰头部位和肝门处的淋巴瘤可引起肝外型胆汁淤积性黄疸。

4.药物性黄疸

对氨水杨酸、异烟肼、非那西丁、利福平、磺胺药、奎宁等可引起溶血性黄疸;甲氨嘌呤、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洛莫司丁(环己亚硝脲)、门冬酰胺酶、甲基苄肼等可产生干细胞性黄疸;巯嘌呤、甲睾酮(甲基睾丸素)可造成胆汁淤积性黄疸。

(三)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诊断

1.大细胞性贫血:主要见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所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如营养性、妊娠性、婴儿期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此外,红细胞轻度巨幼样变可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2.正细胞性贫血:主要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疾病性贫血。3.小细胞性贫血: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

4.单纯小细胞性贫血:主要见于慢性感染、炎症、肝病、尿毒症、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等所致的贫血。

(四)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铁代谢、叶酸B12测定,Coomb试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1.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见于再障、MDS、低增生性白血病、恶组、脾亢、巨幼细胞贫血等。

2.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

提示溶贫,溶贫者网织红细胞大于5%。

3.贫血+铁代谢异常

缺铁性贫血铁代谢检查显示,血清铁、铁饱和度、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上升。

4.贫血+血清叶酸和(或)维生素B12降低

巨幼细胞贫血表现两者或两者之一减低。

5.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

提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继发性者除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尚可见于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五)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血红蛋白电泳,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Hams试验和血沉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

提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2.贫血+血红蛋白电泳异常

提示血红蛋白病

3.贫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增高

提示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4.贫血+酸溶血试验(Hams试验)、糖水溶血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阳性

提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5.贫血+血沉显著增快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风湿病活动者

(六)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中的机制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自身抗体产生、改变抗体与红细胞抗原亲和性及降低单核、巨噬细胞对结合了抗体的血细胞的清除率有关。

(七)自身免疫性溶贫患者输血治疗的原则

1必须经过严格的交叉配血;○2避开具有患者温此类输血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输血前可给予适量抗型自身红细胞抗体所针对的血型抗原,即不输有此抗原的红细胞;○4输血速度要慢,并密切观察输血反应。过敏药;○

(八)自身免疫性溶贫患者切脾的指征

对内科充足治疗 3~6个月无效、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禁忌症、脾脏溶血指数较高者可予切脾治疗。

(九)自身免疫性溶贫患者常可继发于何种疾病

可继发于下列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溃疡性结肠炎、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异常球蛋白血症、恶性贫血、免疫相关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2)肿瘤性疾病:淋巴瘤、白血病、浆细胞病、组织细胞增生症、某些实体瘤等。(3)感染:各种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病毒性疱疹等)、支原体肺炎、结核、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梅毒等。

第五篇:血液科工作总结

血液内科2012年下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的一年。根据卫生部、市卫生厅的统一部署,我院从2012起启动“创建三甲”活动。在近一年的三甲医院创建工作中,我院始终坚持“医疗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紧扣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防范医疗事故、转变服务作风等重点工作来展开。

一年来,在院党委和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医德医风监督员和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血液科行风建设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医疗服务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在全科职工中得到进一步强化,优质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我科主要做的工作如下:

一 端正态度,认识到创建三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科危重病人较多,平时工作量较大,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如何合理安排工作,既要保证科室日常工作的安全运行,又要如期保质保量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这对我们每位工作人员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当然,挑战带来压力,也带来动力。记得刚开始因为需要整理的材料很多,医疗工作任务又重,科室人员的思想有一些波动,后来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大家逐渐认识到,通过“创三甲”可提高科室管理水平、医疗与服务质量、使科室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是和谐社会的体现。同时创“三甲”是医院生存发展的新标准,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是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大好时机。思想得到统一后,科室每周三开会学习三甲文件,加班加点,认真对照“三甲”标准中的每一条、每一款,吃透精髓理清思路、制定计划、分解任务、整理资料,先从科室相关制度、职责、规范、质量管理标准、工作流程等开始,逐步完善书面材料、同时在医院的督导下将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工作环节进行了流程再造或流程重建。在完善各项相关制度、职责、规范、质量管理标准、工作流程的同时,狠抓落实,做到有制度必执行,对每一项规定都按高标准、严要求地去落实,工作热情得到空前提高。

二、调整充实创三甲组织体系、加强领导力量

为了确保创三甲工作责任到人、管理到位,结合科实际情况,年内对三甲领导小组成员重新作了充实调整,责任落实到人,领导小组成员,各自负责相关的医疗护理质量、服务态度、电话回访,科主任是本科室创三甲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抓本科室全面工作,负则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工作。进一步细化了目标责任,将三甲文件的学习落实情况纳入科室的月综合目标考核,实行精神和经济两挂钩,从而使科的三甲工作责任到人、层层有责任、工作有目标、上下配合、齐抓共管,从组织管理上杜绝了盲点和死角。

三、系统学习三甲文件

组织我科室人员集中背诵相关制度、职责、规范、质量管理标准、工作流程、医院文化建设等全体人员克服困难,利用休息时间,集中在医院背制度、练习操作、演练流程。一遍一遍,毫不含糊,上班时间完成不了的就舍弃中午、晚上、周末的时间来弥补在大家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充分准备保持自信”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检查,通过近半年的共同努力,大家都能熟练掌握医院的相关制度、岗位职责、急救流程等。在这期间,我科室形成了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互相考察、协同演练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2.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的管理,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的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治疗的合理性等。

3.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病历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每本病历均由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三级进行质控,每周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进行质量检查一次,每月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估,半年总结一次,检查处理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4.每月组织进行“三基”培训,每季度组织技能操作考核。5.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学习和领会,严格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书写医疗文书。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负责对科室病历归档前进行三级质量检查,查出缺陷及时反馈及改正。6.提高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保证业务学习的数量。每周进行业务学习1次,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1次,学习核心制度及评审要求2次,学习医学法律法规1次,每月进行运行病历检查1-2次。

五、改善就医环境,实行人性化服务

紧紧围绕“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态度”的活动主题,狠抓行风和服务质量,从细小环节入手,不断改进就环境,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切实让患者感受到了温馨、耐心、细心、爱心的“四心”服务。继续开展礼仪服务活动。今年,再次对人员进行了礼仪服务培训。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提升了人员的服务水平,让病人能切实感到待病人如亲人的感觉。始终不忘院训,努力打造出百姓满意、社会满意的医疗服务。

六、血液内科下一步工作计划

1.积极准备三级医院评审需要的各种材料和事项,为医院评审工作献言献策。

2.拟于2013年成立集血液病诊断、相关实验室检查于一体的血液病实验室,使我院的血液病诊疗工作上升至更高的层次。

3.将治疗性血细胞单采纳入血液科诊疗常。

在这次迎接检查的工作中,我们在院领导、评审办、质控办的统一部署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圆满完成全年的各项任务,思想上得到了统一,认识到检查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通过创“三甲”,使医院的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更为规范,全面提高了医院的内涵质量与服务水平。现在大家工作更有目标了,我科室认识到日常工作中对一些工作制度的细节落实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今后我们应对照评审标准理清思路明确工作目标找到工作差距,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与业务水平,用“内省”和“外求”的方法检查自己的不足。我们相信医院和科室的明天也就是我们的未来医院与我们的前途已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用我们的双手一定会创造医院更辉煌的明天。

血液科 2012-12-22

下载2014血液科工作计划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血液科工作计划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血液科简答题

    1,贫血的定义及分类 答: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学分类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

    血液科自我鉴定

    血液科自我鉴定 血液科自我鉴定1 一、加强医生在职教育,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一)、按医疗规范化培训及医生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医生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1、......

    血液科出科小结

    在血液内科1个月轮转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医师职责,努力做到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初到血液科时事事摸不着头脑,还好跟我一起轮转的还有本院呼吸......

    血液科实习自我鉴定

    血液科出科小结时光过的如流水般飞逝,在血液科的实习即将结束。在此,我非常感谢老师们在这期间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帮助。在老师的辛勤教导下,经过不断实践,我受益匪浅。回顾这......

    血液科护士工作总结

    血液科护士工作总结 血液科护士工作总结1 时光过的如流水般飞逝,在血液科的实习即将结束。在此,我非常感谢护士长和教员们在六周期间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帮助。在老师的辛勤......

    血液科实习心得

    血液内科实习 在结束的这一个月的临床内科实习中,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我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

    血液科2014年工作总结

    血液科2014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下,在科室护士姐妹的支持共同努力下,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安全、质量、服务为宗旨,不断强化基础管理、技术创......

    肿瘤血液科心得体会)

    肿瘤血液科实习心得体会 越来越感觉到生命的可贵,越来越感觉到生命的脆弱!这一路的实习生活中每到一站我都有着对生命的重新感悟。在病房里总是有病人或者病人家属询问我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