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破产兼并的财务问题研究(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0:1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企业破产兼并的财务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企业破产兼并的财务问题研究》。

第一篇:中小企业破产兼并的财务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破产兼并的财务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问题的研究,讨论中小企业破产兼并应采取的形式。探讨已濒临破产企业作为目标企业如何进行价值评估及会计处理。最后通过对兼并后企业管理和整合工作的详细介绍,使兼并后企业通过兼并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经营和财务协同效应等。

本文认为在破产兼并实践中,当被兼并企业在评估调账后仍处于资不抵债、净资产为负数的情况,会计上应将资不抵债的数额列为递延支出核算,这种处理方法有利于鼓励优势企业兼并资不抵债的企业,减少因破产而增加的社会压力。

在我国,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统计数据表明,在工业领域,2007年乡及乡以上企业的企业数和总产值中,中小企业分别占98.7%和65%,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中小企业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题从如何让更多的濒临破产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生存,以及以何种形式继续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而避开劣势这个角度来谈破产兼并。中小企业破产兼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破产兼并作为长期存在的事项,其财务问题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尽管破产兼并个案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是其财务方面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就中小企业破产兼并实践中遇到的财务问题及改进设想做了相关思考。

关键字:破产 兼并 整合

近年来,破产兼并活动时有发生。但是,多数未完全体现破产兼并的优势效应。纵观世界各国破产兼并失败的案例,尽管造成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忽视破产兼并财务方面的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破产兼并中存在的财务问题主要有:破产界限的确立问题、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问题、企业破产兼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对目标企业财务报表与财务问题分析。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问题的研究,讨论中小企业破产兼并应采取的形式。

一、中小企业的概况及破产兼并财务现状

1.中小企业的含义企业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现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就是由一个个企业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根据企业规模可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中小型企业是指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即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集中程度较低的企业。它的主要特点:(1)基本建设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可满足国民经济的迫切需要;(2)技术要求较为简单,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创办企业的积极性;(3)生产上比较灵活机动,适应性强,能更好地为大企业协调配套服务;(4)就地加工并销售,有利于改善地区工业布局。总之,中小型企业虽然在技术上较为薄弱,一般在技术指标上不如同类大中型企业好,但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依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同大中型企业分工协作,长期并存。

关于企业规模的划分问题,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我国划分中小型企业的标志为:(1)用产品生产能力表示,如汽车制造商:年产0.5~5万辆的为中型企业,0.5万辆以下的为小型企业;(2)用装机容量或设备数量表示,如发电厂:装机容量在2.5~25千瓦之间的为中型企业,小于2.5千瓦的为小型企业:(3)用固定资产原值表示,如通用设备制造厂:在800~3000万元之间的为中型企业,在8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

2.研究意义在我国,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统计数据表明,在工业领域,1997年乡及乡以上企业的企业数和总产值中,中小企业分别占98.7%和65%,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中小企业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在商品零售业中,中小企业占据了90%的就业份额。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小企业创造着国民生产新增部分的大部分份额,提供着绝大部分的就业机会这一事实开始受到各方面关注。因此,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课题从如何让更多的濒临破产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生存,以及以何种形式继续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而避开劣势这个角度来谈破产兼并。中小企业破产兼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破产兼并作为长期存在 的事项,其财务问题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尽管破产兼并个案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是其财务方面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从事“中小企业破产兼并财务问题”这一课题的研究,至少具有以下意义:

(1)在对中小企业破产兼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合乎实际判断的基础上,了解企业破产界限实务操作上的困境,力图从财务角度,为企业的破产界限提供依据。

(2)研究中小企业破产兼并的财务问题,了解作为目标企业的中小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及财务缺陷,在对财务报告和财务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此类企业的估价方法、会计处理方法以及建立兼并此类企业后进行整合工作的参考资料。

3.研究现状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建立,企业的破产兼并活动越来越多,成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为了规范这种经济行为,我国相继制定了一些法规。

通过对破产兼并财务问题的研究与破产兼并有关的规范及实施情况的回顾,尽管我国中小企业破产兼并的历史不长,但与破产兼并有关的理论研究,实务研究及规范都是紧扣破产兼并实践的,在借鉴西方破产兼并财务理论和实务并将其运用到我国破产兼并的理论与实务方面也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中小企业破产兼并的财务问题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对其提出的要求;

(2)有关破产界限等方面的规定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实务操作陷入困境:

(3)有关破产兼并的会计规范体系不健全,使企业有些破产兼并方式的会计处理出现无章可循的局面;

(4)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破产兼并后不重视兼并后的整合工作,进而无法发挥兼并效应,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二、企业破产兼并概述

1.企业破产概述

1.1破产界限我国企业破产法所规定的破产界限为:“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本法规定宣告破产。”

(1)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①企业亏损必须是经营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分清经营者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性质,从而分清经营责任。除此之外形成的亏损,无论多么严重,均不在破产之列,也不可能破产,如政策性亏损可以获得国家政策性补贴。②企业亏损必须是严重亏损。这里“严重”是一个定性概念,一是亏损额较大,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而不是略有亏损;二是连续亏损,且亏损额有逐年上升趋势,而不是一时性、偶然性的亏损。

(2)不能清偿到期债务①资产界限。“不能清偿”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资不抵债,即资产总额小于债务总额,资产负债率10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已失去偿还债务的能力;二是资大于债,但偿债资产小于应偿债务,如速动比率在100以下。在这种情况下,若硬性偿还债务,将不得不动用长期资产,这样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陷入更严重的“不能清偿”,从而导致企业坠入破产界限。

②信用界限,指企业信用状况恶化,甚至难以筹措新债还旧债的境地。

③时间界限。债务人不能清偿的必须是到期债务。

④空间界限。债务人不能清偿的到期债务必须是所有到期债务,即任何己到期的债务均无力支付,而不是个别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无法偿付。

1.2破产程序破产清算从狭义来看,仅指企业被宣告破产以后的清算;从广义来看,还包括破产申请、和解整顿两部分。我国企业破产法采用的是广义的破产概念,为了保持与法律上的一致性,这里也采用广义的概念。其程序包括三个步骤:

(1)破产申请破产申请的申请人可以是债权人,也可以是债务人。当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破 产;债务人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破产法第8条)债务人申请破产的理由是债务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债务人申请的主要理由,一是经营管理不善而严重亏损:二是财务状况形成恶性循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即债务人达到了破产界限(《破产法案第3条》)。提出申请后,法院接到破产申请后便进行受理与否的审查、监督。受理后,通知债权人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债权。

(2)和解整顿和解是通过“和平方式”(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和解协议),而非通告(宣告债务人破产偿债)解决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债务纠纷的一种债务结算办法。整顿是针对企业亏损严重、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况,在债务人与债权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通过人民法院认可的基础,对债务人的生产、技术、管理等诸方面所进行的调整、改进和改善,以达到扭亏增盈、恢复正常偿债能力的目的,由于破产申请的提出需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故此只有债权人所提出的宣告债务人破产的申请,才可能产生和解整顿问题。

(3)破产清算法院宣告破产,组建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然后清算组就进行破产企业财产保管、清算、估价、变卖、分配、决定是否履行未履行完毕的合同等。编制财产分配方案,偿债等。

2.企业兼并概述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企业兼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独立的公司、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从定义上看,兼并的特点是:(1)企业财产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同时有偿转让,企业资产实物形态随交易的确立而整体流动;(2)被兼并企业放弃法人资格并转让资产,兼并企业接受产权、义务和责任,并保持企业原有名称而成为存续企业;(3)企业兼并是有偿的,通过有偿转让,使一方所有权转让给另一方;(4)从兼并企业看,兼并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得协同价值,重组价值等:(5)兼并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联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我国1989年颁布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规定》指出:“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它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

三、中小企业破产兼并中的财务问题

1.破产界限的确定问题破产界限是指法院据以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法律标准,也称破产原因。在立法方式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列举主义,即在法律中列举达到破产标准的具体破产行为,凡实施者既认为达到破产界限。另一种是概括主义,即对破产界限作抽象的概括规定。我国在破产法律中使用的是概括主义。

在概括主义规定中一般也有两种概念:既“资不抵债”和“不能清偿”。“资不低债”又称债务超过,指债务人负债数额超过实有资产;而“不能清偿”是指债务人对请求偿还的到期债务,因丧失清偿能力而无法偿还。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说如果企业不能清偿时,往往其财务状况己经是资不抵债。但企业资不低债并不能说企业己丧失偿还能力。因为“资不抵债”仅仅考察企业的资债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对于企业能否偿还债务仅以企业实有资产为限,而对债务则考虑其全部债务,无论是否到期。而“不能清偿”的重点在于企业的债务关系是否正常。企业由于资金展转困难而短期不能按时支付债务不属于“不能清偿”的范畴。正如前面概念所说的我国的破产界限使用的是“不能清偿”并且是符合破产概述“不能清偿”的特征。

我国采用“不能清偿”作为破产界限是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企业负债经营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虽然企业资不抵债,如果经营的好就不会出现不能清偿的情况,而且有可能逐渐改变资不抵债的状况。但我国的破产界限规定还存在一些问题,使我国企业的破产实务陷入困境。

虽然我国采用的是“不能清偿”破产界限,但在法律中又加入了一个限定条件“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也就是说企业只有因为经营严重亏损造成的不能清偿才算达到了破产界限。这一规定作为法律用语是很不科学的。首先,企业亏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很难分清企业的亏损是由于经营管理还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而且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就使政府可以直接干预企业应否破产的问题,只要政府承认企业的亏损是政策性的或是由于政府的指挥所造成的就可以使原本应该破产的企业因不符合破产界限而不能破产。

第二,由于只有严重亏损的企业才能破产,这样就使在中国破产的企业往往都是负债累累,其债务超过自有资产几倍甚至几十倍。事实上,债权人的利益已 6 无法保证。而破产制度的基本目的就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在债权人的利益己丧失待尽的情况下再实施破产已没有实际意义。

第三,法律没有对“严重亏损”做出明确规定。究竟亏损到何种程度为严重亏损,在实践上只能是见仁见智,没有一定之规。

2.破产兼并中存在的价值评估方法及会计处理问题2.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问题企业的兼并行为实质只是一种投资行为,它必须讲究经济效益。一项成功的企业兼并活动,可以产生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对市场的控制能力、进入新的行业或新的市场产生多种协同效应,在企业兼并谈判中,双方谈判的焦点是目标企业兼并价格的确定,而企业兼并价格确定的基础是兼并前兼并双方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认定。

企业进行兼并的目的和动因是多种多样的。与兼并目的相适应,兼并企业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有所不同,目前实务上常见的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途径有三条:收益途径、资产途径、市场途径。与之对应主要方法有四种。其具体的目标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可概括为下图情形。

2.2破产兼并中的会计处理2.2.1被兼并方会计处理被兼并方在旧准则中存在利润调节问题,即对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资产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等,先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并相应调整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佚杳明原因,办理手续后再进行核销和转账。在新准则己修改,不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存在该问题。

尽管被兼并方会计处理较完善,但为破产兼并会计处理的完整性,故简要介绍。经批准被兼并的企业,应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资产以及其他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编造财产清册,同时对各项资产损失以及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核对查实,对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资产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等,计入当期损益。对尚未处理的潜亏、产成品清查损失和亏损挂账,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冲减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不足部分冲销资本。借记“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在此基础上,被兼并企业应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连同财产清册上报有关部门并为资产评估作准备。

破产兼并过程中被兼并方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应按评估的结果调整账面价值。资产类如流动资产、长期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应按评估确认的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固定资产,应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原值与原账面原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按照两者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累计折旧”科目。

2.2.2兼并方会计处理

企业兼并作为一种市场化行为是一种产权有偿转让行为,这种产权转让以被兼并方的资产具有可买性为基础。但从我国企业兼并的实例看,存在着以下问题:①交易价格以评估价值为依据但并不完全等于评估价值。也就是说交易即可能等于评估价,也有可能高于或低于评估价;②我国目前存在着政府行为的兼并或政府导向型的兼并,这种兼并可能是有偿的,也可能是无偿的:③在政府行为或政府导向型的兼并中,当被兼并企业在评估调账后仍处于资不抵债,净资产为负数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这一点制度上未做规定,但它确实是破产兼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与此相应,兼并方会计处理的焦点在于回答上述三个问题。

(1)采取有偿方式兼并。有偿兼并中如果成交价与评估价同,则兼并所付出的代价恰好与所取得的净资产相同,会计处理较简单。如果成交价与评估价不一致,差额的处理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调整兼并方的所有者权益,即成交价高于评估价的差额作为兼并方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成交价低于评估价的差额作为兼并方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二是作为商誉入账,即成交价高于评估价的差额作为商誉,而成交价低于评估价的差额作为负商誉。第一种方法在西方合伙企业是一种惯例做法,其理由是成交价高于评估价的差额是对原股东的额外补偿,成交价低于评估价的差额是对持续经营方股东的补偿。合伙企业之所以采用此种做法,是由其承担无限责任和非独立纳税主体这一特征所决定的,对我国企业的兼并并不适用。我国《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定》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将成交价高于评估价的差额列入“无形资产一商誉”科目,但该规定并未提到负商誉问题,有学者认为,对于兼并中因交易价格低于评估而出现的负商誉,应列入“递延收益”科目,然后摊销转入各期收益。

(2)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兼并。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兼并不存在成交价的问题,更不存在成交价与评估价的差额问题,会计处理中按各项资产、负债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贷记所有负债科目,两者之间差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东”科日。

(3)净资产为负数。被兼并企业净资产为负数在我国目前并非个别现象,但在会计处理中都没有可供参考的准则和法则。净资产为负数的情况卜不存在商誉的问题,会计上不能将资不抵债的数额列作无形资产,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是作为递延支出或者抵减兼并方的资本公积。相比之下,前一种方法较好,因为作为递延支出从理论上讲必须以未来取得超额收益为基础,而接受资不抵债的企业通常不存在未来超额收益的基础,但从实践中看,确认递延支出并在一定期限内计入损益,实际上是用兼并企业以后的税前利润弥补了以往被兼并方的亏损。无论是政府行为或政府导向型兼并,还是市场行为的兼并,这种处理方法有利于鼓励绩优企业兼并资不抵债的企业,减少因破产而增加的社会压力,而抵消资本公积则意味着完全由兼并方的股东承担这一差额。

3.企业兼并后的财务整合3.1资产整合资产整合是指以兼并企业为主体,对兼并双方(主要是被兼并企业)的资产进行分析、整合和内部优化的重组活动。它是兼并后企业整合的核心。

3.1.1资产的整合兼并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分析各类资产的适用性和效率性,并考虑各类资产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吸收整合或剥离出售。其中,吸收被兼并企业的固定资产时应考虑以卜因素:①生产经营体系的完整性,即要使兼并后企业具有一系列相互配套的完整的固定资产,它应能满足以主营业务为核心的采购、生产、销售、科研等环节的需要。①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即整合后的固定资产应适应企业近期的生产经营计划和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③效益,即在短期内能产生预期的兼并效益,减轻兼并后企业的财务压力。

对固定资产的整合还可以采取剥离出售的方式。公司通过剥离不适于企业长期战略,没有成长潜力或影响公司业务发展的生产线、固定资产等,可使资源集中于经营重点,从而更具有竞争力。兼并后企业剥离出售的资产主要是指长期无效益的、与总体发展战略不相适应的,以及难以被兼并后企业吸收的固定资产。

3.1.2流动资产的整合通过流动资产的整合应达到流动资产质量得以控制、流动资产质量得以提高、流动资产结构得以改善以及流动资产周转不断加快的目的。

(1)流动资产的存量控制。兼并后企业流动资产总量加人后,能降低企业偿债风险,但可能会导致总资产收益率下降,因此企业要分析和核定与生产经营规模及与固定资产总量相匹配的流动资产存量,消除多余和不适用的流动资产,合理选择资产组合策略。依照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不同比例关系,以及流动资产的存量及保险存量的大小,资产组合策略有保守型、正常型、冒险型三种,不同的资产组合策略会带来不同的偿债风险和资产收益率。兼并后企业在资产整合阶段,一切工作尚未完全走上正常轨道,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因此,此时企业宜采用保守型或正常型资产组合策略,而不适合采用冒险型策略。如果采用正常型的策略,在流动资产的存量构成中,除了为保证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最低流动资产数量外,还需要一部分流动资产的保险储备量,如果采用保守型的策略,还必须再额外增加一部分保险存量。因此,兼并后企业在对流动资产存量进行整合时,应根据当前选用的资产组合策略,通过风险与收益的均衡,来科学确定流动资产存量标准,多余的存量可以出售、置换或投资。

(2)提高流动资产质量。通过资产整合应有利于资产质量的提高。当前我国企业资产质量普遍不高,这是事实。对破产兼并交易来说,经常是优势企业去兼并劣势企业,兼并后企业可能并入了被兼并企业的不良资产甚至劣质资产,如何处置这些资产,改善企业资产的质量结构,这在兼并后企业的资产整合必须加以解决。从流动资产来看,主要的不良资产多集中在应收账款和存货上,应收账款表现为账龄长,坏账可能性大,对此可采用让售变现,加大催收力度、债权转股权等方式进行处理,存货中陈旧、过时、变质的部分,应将其剔除出来,通过拍卖变现,将“死物”变成“活钱”,既改善了存货质量,又节省了存货仓储费和资金占用费,降低了存货资金占用量。

3.2负债整合兼并后企业由于接管了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并为筹集兼并资金采用了借款和发行债券等负债形式,可能会使得兼并后企业的债务负担加重,财务状况恶化,资本结构严重不合理。对此,企业有必要进行兼并后的负债整合,以改善财务状况,优化资产负债率。所谓负债整合是将兼并后企业的负债通过偿 10 债义务的转移和负债转为股权等调整工作的总称。通过负债整合,企业原有的应该在一定时期偿还的债务就变成企业的股权,或者转移到了其他的法人实体,企业对债务的偿还责任被免除。因此,负债整合从企业内部来看是一种资产与负债的转移,从企业外部来看是一种权益的变动,负债整合工作应实现债务人和债权人“双赢”的目的,也就是说,即有利于增强债权人权益的保护程度,又能使兼并后企业债务人稳定健康发展,不至于被高额债务拖垮。负债整合主要采用“负债随资产”和“负债转股权”两种形式,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下有着具体的整合途径。

(1)负债随资产。即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全部由兼并企业承担。承债式兼并中,按照“负债随资产”的原则,兼并企业在承担债务的同时,也控制了被兼并企业的资产。所以整合过程必须按照“资产组合与负债结构应保持对称性和匹配”的要求进行,资产被剥离出售的变现款可用来支付近期计划应偿还的债务。负债整合力求与资产整合同步进行,以利于随时评估资产与负债的对称关系的合理性,并有效地控制资产经营风险和负债筹资风险。

(2)负债转股权。它是指为了减轻兼并企业的债务负担,将被兼并企业的负债转化为股权的形式。如果由兼并企业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全部债务,将会造成兼并企业未来偿债压力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一部分债务转为股权,将债权人转移为企业的股东,从而使企业负债率降低,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3.3财务管理与制度的整合

一些企业从成立开始时,就由于组织机构设置不当,管理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健全,抑或形同虚设,执行不力等原因,使一个原本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企业,走向衰退,导致控制权的易手。兼并企业兼并目标企业后,必须对兼并后企业的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重新调整和匹配,并通过输入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机制,使兼并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走上高效、规范的轨道。兼并后财务管理工作的整合,关键是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这两个方面,整合时要站在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的高度,从财务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一体化角度考虑,以避免局部调整与原体系的不协调。

第二篇:企业破产的财务问题

企业破产若干的财务问题

摘要:从如何让更多的濒临破产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生存,以及以何种形式继续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而避开劣势这个角度来谈破产清算。企业破产清算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破产清算作为长期存在的事项,其财务问题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合伙企业的财务问题的研究,讨论企业破产清算应采取的形式,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及法律法规,使清算后企业通过清算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经营和财务协同效应等。本文认为在破产清算实践中,当被清算企业在评估调账后仍处于资不抵债、净资产为负数的情况,会计上应将资不抵债的数额列为递延支出核算,这种处理方法有利于鼓励优势企业清算资不抵债的企业,减少因破产而增加的社会压力。

关键词:破产;清算;企业

一、引言

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统计数据表明,在工业领域乡以上企业的企业数和总产值中,企业分别占98.7%和65%,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企业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在商品零售业中,企业占据了90%的就业份额。在我省各个行业中,中小企业占有较大的比重。然而,部分企业因为经营不善,造成严重的财务问题,同时,面临各种实际问题时,这些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处理程序,从而导致不公平不合理事件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浪费。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谈一下对合伙企业破产的财务问题和改进思想。

二、企业破产概述

我国企业破产法所规定的破产界限为:“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本法规定宣告破产。”

(一).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

1.企业亏损必须是经营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分清经营者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性质,从而分清经营责任。除此之外形成的亏损,无论多么严重,均不在破产之列,也不可能破产,如政策性亏损可以获得国家政策性补贴。

2.企业亏损必须是严重亏损。这里“严重”是一个定性概念,一是亏损额较大,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而不是略有亏损;二是连续亏损,且亏损额有逐年上升趋势,而不是一时性、偶然性的亏损。

(二)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1.资产界限。“不能清偿”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资不抵债,即资产总额小于债务总额,资产负债率10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已失去偿还债务的能力;二是资大于债,但偿债资产小于应偿债务,如速动比率在100以下。在这种情况下,若硬性偿还债务,将不得不动用长期资产,这样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陷入更严重的“不能清偿”,从而导致企业坠入破产界限。

2.信用界限。指企业信用状况恶化,甚至难以筹措新债还旧债的境地。

3.时间界限。债务人不能清偿的必须是到期债务。

4.空间界限。债务人不能清偿的到期债务必须是所有到期债务,即任何己到期的债务均无力支付,而不是个别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无法偿付。

三、中小企业破产的财务问题研究

(一)中小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定义

中小企业的含义企业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现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中

2小型企业是指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即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集中程度较低的企业。它的主要特点:

1.基本建设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可满足国民经济的迫切需要;

2.技术要求较为简单,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创办企业的积极性;

3.生产上比较灵活机动,适应性强,能更好地为大企业协调配套服务;

4.就地加工并销售,有利于改善地区工业布局。

总之,中小型企业虽然在技术上较为薄弱,一般在技术指标上不如同类大中型企业好,但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依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同大中型企业分工协作,长期并存。

(二)中小企业在破产清算过程中遇到的实际财务问题1.日常经营资金不足:

首先表现在合伙企业的日常现金总额难以达到支付要求,日积月累,合伙企业的支付风险增加,日常经营业务和流动资产运营难以正常进行,严重者,会使企业融资能力下降,企业信用问题激增,给企业的日常生产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引发财务危机。所以,在兼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偿付问题,以及是否有利于将来的结构调整。

2.资产总额虚高:

这种问题几乎是每个合伙企业沦为破产或者被兼并结果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账面资产总额居高,但是应收账款占有较大的资金、低效或者无效资产占有较大资源、各种资产在结构上分布严重不均等问题凸显,使得合伙人在表面资产的虚高的光环下,很难认识到潜在的资金紧张危机。在破产兼并过程中,就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出售、盘活、置换等方法,解决原合伙企业的遗留问题。如要兼并,必须是整合收益大于投资成本,这样的兼并方式才是值得的。

3.费用居高不下:

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不同,会有不同等级的费用支出。若产品或者服务处于衰退期,则如要兼并,各种费用居高不下,必定导致低盈利或者无盈利,甚至是赔本的买卖。所以,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兼并则是不明智的,就要进行破产来适应市场规则。如果产品正处于前三个时期,破产则会给人以将利润拱手让人的感觉,此时,应优先考虑兼并。对于企业处于

3成熟期向衰退期过渡阶段时,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对原合伙企业进行转型,如果有价值,则进行兼并、企业已无利用价值则将原合伙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三)、合伙企业破产兼并财务问题解决步骤:

1、确定破产或者被兼并企业的价值:

一般比较合理的测算方式则是估算此合伙企业的市场价值,更进一步说是对实际成本的估计。可以采用现金流量法或收益率法进行。但是,在现实情况中,由于内外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诸如国家的政策法规、合伙企业的社会声誉、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企业的品牌价值、社会影响力等因素是正值还是负值,都会对企业的价值评估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必须充分考虑多方的因素,综合评价。

2.当前,对破产兼并的合伙企业的交易方式,主要有三种情况:

(1)现金交易方式——当合伙企业的价值已经合理估算,并且兼并方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进行现金交易,是最高效的的方式了。

(2)股权交易方式——这种方式与劳动力市场上的要素劳动力有些类似,当合伙企业无法偿还债务时,兼并方通过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有效地生产营销方法,可以实现为此合伙企业偿还部分债务,股权交易则是一明智之举。

(3)债务易主方式——当双方的企业性质不同,兼并方如果有雄厚的资金可以承担被兼并方的债务,或者兼并方的资金不足,但是可以与被兼并方合作、并且具有很大的利润提升潜力时,一般采用债务易主方式为宜。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美国的莱特兄弟银行,以破世界纪录的最低收购价卖出,伴随着也是债务的转移。

四、国外企业对于处理破产程序中财务问题的分析、借鉴

(一)管理人

在英国破产法(1986)相关规定中,企业在濒临破产时可由法庭或股东指认管理人。两种任命方式有所区别。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大量案例表面合格的管

4理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弥补损失。管理人有权

1.否决法庭、股东大会解散公司的决议

2.接收、变现公司资产,清偿公司债务3.管理人在得到法庭同意后,可售公司各项资产,并用以偿还债务。

4.管理员可裁员。

5.管理人有权召开债权人大会并汇报债权清偿情况6.管理人可优先支付优先债权人的债务,有权清偿无担保债权人的债务。

由此可见,英国法律对于管理人权限的设定有益于股东和债权人。对于股东而言,接管期间股权得到保护,在接管有效的情况下,股东的权益得到保护。对于债权人而言,首先有权任命管理人接管并保护拥有固定抵押的资产,在得到法庭同意后可出售以偿还债务。

(二)无效抵押权

英国破产法中对于无效抵押权的界定十分细致。

1.获得抵押权后21日内未到相关机构登记注册,抵押权无效。

2.低价交易所获得的抵押权无效

3.在清算过程中可能从中获利的抵押权无效

4.公司关联方在两年内得到的抵押权无效

5.非公司管理方在6个月内获得的抵押权无效

英国破产法中对于抵押权无效的规定,保证了公司在破产、清算中清偿债务的优先顺序,有效杜绝了清偿混乱、从中获利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保护公司财务的透明、公正。

参考文献[1]唐腾翔、唐向.论国际税收筹划,载2010年第5期《税务》;

[2]邵晓平《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初探》,载2010年第9期《财经贸易》; [3]熊铁军、焦一曼《论我国企业的税收筹划》,载2010年第3期《河北财经学院 学报》;

[4]王珏《关于税收筹划的理论探讨》,载2011年第4期《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5]刘旭东《关于我国开展税收筹划的理论思考》,载2011年第5期《理论前沿》;

[6]陈宏伟《企业纳税筹划探析》,载2010年第6期《东北大学学报》;

[7]贾康《关于纳税筹划的探讨》,载2011年第9期《中国总会计师》;

[8]李萍《关于企业税收筹划的探讨》,载《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9]杨成志、杨丽平《浅谈税收筹划的目标》,载2010年第2期《辽宁科技学院 学报》;

[10]王守昆《正确定位目标才能有效开展筹划》,载2010年10月9日《中国税务 报》;

[11]汤琼《谈税收筹划的内容与特点》,载2011年第9期《山西财税》第9期;

[12]任晓英《浅谈税收筹划与企业理财目标》,载2011年第7期《青海金融》;

[13]侯振宇《纳税筹划的目标辨析》,载2011年第10期《财会月刊(综合版)》;

第三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7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会计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找扣扣 八 0 五 九九 零 七4 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研究 某公司的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小微企业筹资问题的研究

我国验资制度与虚假验资问题的探讨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低碳经济下xx公司成本管理的分析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对策 11 会计诚信缺失的分析与对策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问题 13 对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弱化问题的分析探讨 14 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保险会计的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G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16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17 某公司模式研究 某公司现金流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9 会计诚信问题的研究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21 浅论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2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3 房地产调控下的某建设公司财务分析 经济增加值(EVA)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2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以某集团为例 27 我国高校筹资渠道分析 某智能系统公司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29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31 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制药行业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以某制药为例 33 房地产上市公司利益分配实证分析 34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财务策略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存在的问题与选择途径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的改进及其运用――以xx公司为例 37 缺陷产品召回及其会计处理探析 38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探讨

某纺织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有效性研究 40 某集团资产减值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41 某公司绿色厂房投资项目研究 42 重新审视我国商业银行的存差扩大现象 43 浅谈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 45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46 民营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48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49 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探讨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基于企业投资行为的分析 51 某冶金制造公司的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52 某科技公司信用政策设计 53 完善内部控制预防舞弊行为

汽车行业预算管理的初探----上海大众公司成本预算的案例分析 55 关于环境管理会计应用的探讨 56 浅谈如何提高餐饮企业营业收入

宏观调控政策下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58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59 探讨在中小型企业的运用与完善 6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我国集团型企业的财务战略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62 某公司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63 增值税的相关会计问题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问题及对策 65 金融行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66 某公司负债经营与风险控制研究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 68 反倾销会计的相关问题研究

浅议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70 商业银行引入民间资本问题的研究 71 云南绿大地会计舞弊案分析 72 某公司筹资的创新设计

合并会计报表与母公司会计报表的有用性探究 7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企业投资价值的研究 76 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研究 77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 78 论我国个人收入差距与税收调控 79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8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81 国有银行A+H模式上市及其结果研究 82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分析—以沪市A股钢铁类上市公司为例

民营房地产企业境外买壳上市研究—以金地集团为例 85 论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控制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案例分析—以长虹公司为例 87 EVA在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以某食品公司为例 89 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的问题研究 90 某再生资源公司内部成本控制研究 91 关于新借款费用准则执行的探讨 92 浙江东方光学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93 企业资产减值准则实施问题研究 9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95 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以xx公司为例 97 我国银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研究 98 某科技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99 关于合并商誉的会计思考 100 新存货准则的特点研究

第四篇:中小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赵惠(1990-),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在读研究生,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不合理、财务治理效率低下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的研究意义入手,针对中小企业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提出了完善企业财务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治理;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效率

一、财务治理研究的意义

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其他国家,中小企业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可以短期内转型且前期投入成本不高,而且将措施应用于企业中,实行起来是方便的,并且不会对企业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如果建立有效的财务治理机制,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有利于推动所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对中小企业财务治理探究具有一定可行性,并且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

二、中小企业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管理思想落后,照搬其他公司的模式,致使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治理方面也遇到了阻碍。公司财务治理效率低下,财务治理结构不合理,资产的管理混乱并且资金的筹资投资过程不完善。

1.财务治理结构不合理

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就是层次很简单的一条线管理,总经理,副经理,下设的就是各部门,在财务这方面,互相之间的牵制不是很强,公司遵循的就是股东至上,而且公司的股东都是直接参与管理的。很难保证治理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2.财务治理效率低下

财务治理效率是企业财务治理的关键部分,企业的治理效率低下具体表现如下:企业的财务治理的制度建设不完善,资产管理混乱:①存货控制环节薄弱,资金的收支的时效性差。②对现金没有足够的重视。中小企业公司的现金收入比例不高,经常会出现支付一些必须需要现金的项目时,感觉现金不够用。往往要去贴现,由于公司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基本上是接近6个月,所以贴现息的损失是比较高的;中小企业对销售商的信用管理水平低,不使用信用政策。中小企业对应收账款更是缺少有力的催收措施,产生较多的呆坏账,从而使得资金的流动性是比较差的。

目前,中小企业发展所用的资金非常大一部分是企业销售和自己投入流入的。中小企业的投资能力差,也缺乏相关的优秀的管理人才,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的不当运用,筹资渠道窄、资金不足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阻碍。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这块包括材料,人工成本,间接成本,可以说企业的成本管理这块几乎是空白,相关的会计人员只是有意识的明白必须要节省开支,大部分是对管理费用的控制,尤其是报销这一块,但是生产过程的控制是很差的,并没有相关的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方法。而且会计内部一些互相牵制也是有限的,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

三、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的措施

上文我们已经探究了中小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下面我们就针对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问题,具体介绍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的措施。

1.完善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

针对中小企业的现状完善治理结构需要首先有正确的财务治理目标,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层。要让企业的领导们意识到:①管理层应该有财务风险意识。对于企业的负债,要意识到企业是否能够到期偿还,借来的资金所创作的价值是不是高于成本即收益是不是大于资本成本率。②要让领导层充分意识到现金流是一个企业经营的关键。中小企业要摒弃“家族式”管理理念,应该勇于任用有才的外部人员,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从而可以改善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

2.加强资产管理

中小企业应增大财产管理和财产记录方面的透明度,企业应及时调研评定赊销客户的信用,定期核对应收账款数额,严格控制账龄。对于不同过期的收款方式不同,对于过期较短的,不宜过多打扰,对于过期稍长的客户,因写信催缴,对于过期很长的客户,则要频繁催款,且措辞严厉。中小企业公司对于长期有客户往来的公司,可以设置专门的人员负责收款。

3.改善中小企业的筹资投资

中小企业也应该提高自己的信用和筹资能力,并意识到自身的问题。首先在筹资方面企业应在以下方面有所改善:①为了争取外部的融资,可以加强建设企业的担保体系。②在遭遇资金比较紧缺的情况时,不应该只把目光定在银行,可以鼓励企业自己的内部员工入股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激情,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使企业获得大的收益。

4.建立合理的机制体系,严格财务控制,规范会计工作

针对中小企业财务控制薄弱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中小企业应该制定相关的内部政策,最重要的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出企业财务治理上的薄弱环节,才好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计划,同时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设定一个客观的考核标准。对于会计部门,公司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对于高层的会计主管人员要选择有经验,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人员进行聘用。其次,在财务治理相关岗位,尤其是公司的财务部门,应该注意要应聘外界的相关人员。

目前,只靠中小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应该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监管。在国家监督方面,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加强监督管理;在社会监督中,当会计师在执业时发现不合理的情形要及时报告给相关单位,并对公司进行严肃处理。

5.政府和相关机构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过程中,相应的政策制定或完善必将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具体措施如下:①政府和相关的部门可以为小企业提供一定的担保。②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的建设。这需要工商部门,财政部门等机构一起融入社会综合的评定体系。③保证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银行不应该局限于企业有限的资产,可以考虑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于中小企业可以放宽他们贷款的门槛,可以对他们进行的信用评级,比如信誉较好的企业,可以减少补偿余额,减低企业的贷款利息,增加企业的授信额度。鼓励企业进行票据支付,在为企业办理相关票据业务时,可以降低企业的办理的受限条件等措施。④财政援助和税收优惠。政府的介入及相关的有利扶持措施的引入,必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进环.上市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2(6):174-176

[2]张显国.关于财务治理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张婧.公司财务治理结构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1(1):119.[4]涂彦.中小企业财务治理机制浅探[J].财会通讯,2011(2):79-80.[5]靳春旭.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8(1):72-73.[6]姚晓民,何存花.企业财务治理效率: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J].财贸经济,2003(4):56-58.

第五篇: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研究

论文大纲:

1.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面临着严重的财务的风险,对企

业的发展影具有重大影响.2.从两方面说明企业财务风险:

(1)经营中面临的财务风险

a.购买材料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价格相对较高,使成本增加

b.生产过程中,不具备生产规模效益,影响收入,资源不合理利用使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不高

c.销售过程,不能垄断价格,价格竞争激烈,同时有很重的税负影响税后利润

d.分配不均衡,影响企业资金链

(2)融资中的财务风险:

a.融资渠道狭窄,向银行贷款要求高,向民间贷款利息高,成本高

b.加强对企业现金流的管理,形成良好的资金链

3.针对以上中小企业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1)经营中:

a.关注信息,提高对信息的管理,注重财务杠杆效应

b.调整生产规模,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制定合理的制度

c.关注价格动向,有效地进行税务筹划

d.合理分配,调整企业留存收益,使企业资金能正常运作

(2)融资中:

a.增加企业融资渠道,根据自己的情况公司上市,调整债券与股权的结构比例,增加融资手段,同时注重融资中的风险.b.关注金融市场,适当运用期货,期权,利率互换,套期保值方法,减少财务风险

4.总结,说明此次研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及加强财务风险的重要性

下载中小企业破产兼并的财务问题研究(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企业破产兼并的财务问题研究(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提纲-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论文提纲---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一 中小企业的界定(概念) 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对各行各业中小企业进行界定. 二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企业欲达到期望的经营目标,即目标利润,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原有......

    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企业科技创新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1、中小企业界定 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

    中小企业会计监管问题研究论文

    中小企业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会计基础规范不健全、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为低下、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措施等问题已经严重地影......

    企业兼并重组时期管理沟通问题研究五篇

    企业兼并重组时期管理沟通问题研究摘要:组织管理沟通对组织的重要性犹如组织的生命线,它对于提高组织效率、确保组织正常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公司在兼并重组时......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共五篇)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向纵深发展,给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支持。因自身普遍存在着 资金不足、人才缺少、管......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5篇)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要:民营中小企业由于其内控制度薄弱,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大、融资难、产权关系不明晰、利益分配机制失灵,难以向国内外市场拓展。分析民营中小......

    中小企业管理----财务基础知识

    中小企业管理----财务基础知识 一、有必要了解的税务知识。 1、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