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口身心健康状况探析

时间:2019-05-15 00:5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贫困人口身心健康状况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贫困人口身心健康状况探析》。

第一篇:贫困人口身心健康状况探析

贫困人口身心健康状况探析

——以陕西省扶风县东坡村为例

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罹患的一种疾病。贫困人口是一类特殊的群体,由于疾病、残疾、上学、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因灾等原因造成家庭困难。今年以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探究贫困原因对制定精准扶贫措施具有治病治根的根本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杏林镇东坡村为例,试图用解剖麻雀的手法,以点及面,由小见大,从研究贫困户身心健康角度出发,分析贫困现状,探析深层次致贫原因,以期提出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有借鉴价值的对策建议。

一、东坡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及致贫原因、劳动力状况分析

扶风县杏林镇东坡村,位于关中地区,全村共649户2465人,土壤水利条件较好,分析东坡村的贫困状况对反映关中地区乃至全省范围内贫困村有其代表意义。全文使用数据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数据库,入户访问资料以及乡邻了解情况。2017年全村核实认定66户贫困户,共计208人,贫困发生率为8.4%。致贫原因主要是缺技术致贫24户81人,因残致贫21户58人,因病致贫9户44人,缺劳力致贫9户14人,因学致贫2户7人,因灾致贫1户4人。因残、因病、和缺劳力可归结为因身心健康问题,三者致贫户数合计达到39户,占贫困总户数的59.1%,身心健康问题已成为东坡村致贫的主要原因。

图1:东坡村致贫原因分析图

分析东坡村贫困户的劳动力状况,66户贫困户208人,其中有66人无劳动力占比31.7%,22人丧失劳动力占比10.6%,二者合计为42.3%,四成以上人群无劳动能力。村贫困户中有无劳动力或丧失劳动力的户数为51户,占比77.3%,缺乏劳动力的背后原因是健康状况或有劳动年龄外人口的问题。如扣除37名未成年无劳动力人数,仍有51人无劳动力或丧失劳动力。

图2:东坡村贫困人口劳动能力情况

二、贫困人口健康问题突出

1、健康状况总体分析

总体来看,东坡村贫困户中身体健康的人数为130人,占比62.5%,残疾人数为42人,占比20.2%,长期慢性病人数为31人,占比14.9%,患有大病人数为5人,占比2.4%。将残疾、患有长期慢性病和患有大病三类统称为身体不健康人群,人数达78人,占比37.5%。村贫困家庭中有病残人口的户数为37户,比例占到56.1%,超过一半。贫困户家庭人口身体不健康、身体无劳动能力是典型特征,反映该群体的特殊性。

图3:东坡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

2、贫困人口残疾情况分析

分析东坡村贫困人口残疾情况,42名残疾人群中有38名身体残疾者,4名精神残疾者。分析残疾原因,其中23人为老年疾病造成身体残疾,占残疾人群比重达54.8%,主要表现为年龄较长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瘫痪、半身不遂等身体残疾。9人为先天身体残疾,占残疾人群比重为21.4%,主要是耳聋、视力残疾、身体不平衡、罗锅等,有3人因未防疫造成腿部残疾,有2人因意外造成肢体残疾,有1人因严重类风湿造成身体残疾。4名精神残疾者均为先天原因所致。

图4:东坡村贫困残疾人口致残原因分析

3、贫困人口身体疾病情况

分析东坡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疾病情况,36名患有长期慢性病和大病的人群中,老年疾病患者有19人,占比52.8%,多体现为心脑血管疾病,身体疾病患者有13人,占比36.1%,主要有癌症、抑郁症、糖尿病、风湿病、肺结核、颈椎病等,因意外致病患者有2人,占比5.6%,先天脑瘫儿2人。

图5:东坡村贫困人口中身体疾病分类图

三、健康问题的根源在哪

贫困是一种现象,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个体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贫困人口中发生劳动能力欠缺,健康状况不佳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本文尝试梳理如下:

1、心脑血管等老年疾病困扰农村家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城市一样,农村地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严重困扰农村居民,从东坡村贫困人口中因老年病导致病残人数达42人,占身体不健康人数的57.5%,农村老人罹患此类病情的比例较高。身体患病,甚至瘫痪,影响个人劳动能力,子女为照顾老人不能外出打工,带来家庭负担。年老多病虽是亘古以来的规律,但近年来体现出的患病比例高、患者年轻化、患病程度深的特征不容忽视。

2、历史原因造成的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农村地区受医疗卫生条件限制,孕期产检、幼儿疾病预防和诊疗、医疗保障等存在欠账,是贫困发生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孕期检查意识上薄弱,受经济状况影响,实际执行率较低。再者过去幼儿时期未进行必要的疫病防疫,导致身体残疾。从东坡村贫困人口数据反映,由于先天导致病残贫困人数15人,未进行疫病防疫导致残疾人数3人,合计18人,占贫困不健康人口比例23.1%,育龄妇女在孕期未进行必要的检查,造成婴儿先天脑瘫、肢体残疾等,有些家庭为治疗先天脑瘫儿花费数十万元,造成严重经济困难。进而幼儿未进行必要的卫生防疫,造成肢体残疾,成为人一生的困扰,为未来家庭贫困埋下了祸根。此外,过去农村合作医疗在覆盖面上和报销范围两方面存在不足,个别家庭遗漏,报销范围受限,也引发了贫困现象。

3、农村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突出

农村地区,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精神问题较为突出,东坡村贫困人口中有4人患有先天精神残疾,有3人有患有抑郁症,后天发病主要是婚姻不幸、学习压力、家庭问题等。家中有一名精神残疾或精神疾病患者,都严重影响家庭正常生活,造成家庭贫困。部分精神残疾者,具有威胁性,对社会存在一定危害。后天精神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承受压力大、缺乏关爱,典型现象如留守农村妇女,未随丈夫外出打工,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也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生活艰辛、婆媳矛盾、家庭暴力等压力令农村妇女不堪重负。再比如农村男子婚姻失利后,女方离家,留下子女抚养,再婚面临巨额的彩礼、盖体面房子的费用等都造成家庭困难。还有因考学失利、学习压力大造成的精神问题,种种外在因素,心里想不开,容易导致精神疾病,家庭生活难以健康运行。

4、意外安全事故造成病残

东坡村贫困人口中还有因意外造成的身体不健康情况,共有4人,意外多在交通事故和生产活动中发生,东坡村的现象实际是农村地区的典型问题,一是交通意识淡薄和必要的交通设施不完善,如今乡村公路通到农户房前,方便出行的同时,农民的交通意识却急需跟进,农村街道入口处还没有必要的减速装置,儿童在门前玩耍时和行车距离很近,行驶在农村道路上的车辆,看似车少人稀,往往车速较快,但发生危险的可能随时发生;二是生产条件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农民打工从事的职业受学历技能限制,多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如建筑施工行业,很多建筑工地特别是乡村建筑施工,存在条件简易,安全防护不健全的问题,而且农民工多与用工单位未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更无工伤保险,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极易造成身体伤亡,且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

四、健康扶贫任重道远

梳理贫困问题的本质,是为了更好的关爱帮助贫困户脱贫,也是为了切除贫困病根,为了防止其他非贫困户进入贫困户群体,防止已脱贫户回退。总结历史原因,如过去医疗条件的欠缺,如今医疗水平的大大提高、卫生和防疫体系的完善,几乎全面杜绝了未防疫造成的身体残疾,孕期检查的日渐普及将多数先天残疾幼儿筛查出来,避免了出生后家庭和人生的悲剧,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农村人口的覆盖程度和报销范围比例提高,对保障患病人群看得起病发挥关键作用。但现实值得我们做的,我们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

1、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农村地区老人罹患心脑血管疾病,与城镇老人患病类型基本相同,反映了农村居民不用发愁吃饭问题,城乡饮食方式的接近,但共同的特点对于城乡老人和家庭来说,然而产生的影响却差距甚远,城市老人多有文化,经常进行身体检查,优质医疗条件比较便捷,对于如何控制病情,如何健康生活,相对农村地区老人文化基础差、认知能力有限,定期体检很少进行,小病基本靠扛,到大病时医治为时已晚的情况,还有明显不同,因此在农村地区宣传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很有必要,定期体检了解身体健康情况,病程初期开始控制,少油少盐改善重口味,膳食合理搭配,多运动、规律作息、健康生活。

2、关爱特殊人群心理健康

近年来贫困人口精神疾病高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隔辈教育的心理断裂等等农村居民心理问题非常突出,关心关爱特殊人群已是当今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留守儿童问题,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应该思考,如何让农民工进城务工,能带上家眷,保证孩子在打工地入学,接受和城里孩子平等的教育。目前仍与祖辈生活的留守儿童,就读的乡村学校应努力弥补隔辈教育的欠缺,给孩子多一些关爱,给老人多一些指导。还要对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予以特殊关注,妇女嫁到婆家无亲无靠,丈夫又不在身边,肩上的担子重生活压力大,有关部门要下大功夫,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了解她们的所急所需,把关爱温暖送到他们心中。对于因学失利的问题,当前学校分层严重,学生的学习压力没有减轻,学校把升学率当做唯一目标显然荒谬至极,回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追求。

3、健全安全保护设施,捍卫安全底线

意外对于社会而言是个比例问题,对于单个家庭却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农村居民交通意识淡薄属于历史问题,随着社会发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普及应会慢慢改善,农村道路基本交通设施仍需完善,添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如进村减速带,转弯镜,农舍与道路间设置护栏等等。安全生产无小事,需要各级有关部门把工作做到乡间,从小处着手防微杜渐,努力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扶风县为贫困人口购买的民生意外伤害保险的做法,增强了贫困户抗风险能力,是一项得力的保障措施,此类的社会保障工作值得进一步推广,捍卫群众安全底线,义不容辞。2017/12/12 9:52:00 陕西统计局

第二篇:身心健康状况证明样本.

XXXXXXXX单位

关于xxx同志身心健康状况的证明

Xxxxx单位xxx同志,性别,身份证号码为xxxxxxxxxxxxxxxx。该同志自xxxx年x月到我单位工作,xxxx年x月xx日,其在xx医院体检结论为合格。经xx单位综合考察,xxx同志身心健康,能胜任工作。

附:xxx同志健康体检报告结论页复印件

单位负责人(签名):

证明出具人(签名):

Xxxxx单位(公章)

Xxxx年x月xx日

第三篇: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院系:商学院

班别:11信管

学号:2011254103

姓名:阮仕杰

作为一名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深感荣幸,但同时也倍感压力。因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需要面临的东西太多太多,以至于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力不从心。所以,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够听到同学们的抱怨之声,看到很多大学生身心不健康的现象。因此,我们针对这些现象展开了一项有关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经过我们的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以下就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我们对身边的37名大学生(包括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0名男生和17名女生)进行了调查,最终得出了我们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大学生的身心状况不容乐观,有时很消极的人数为27人超过了2/3,非常健康,很乐观的人很少。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是自我实现,表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得不到满足,也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自我形象方面还是比较注重的。

通过对这一次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和总结,我得出了以下的结论(纯属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如何促使大学生心理日益成熟,使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青年中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此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职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进人大学后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随着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也加剧了大学生内心的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再加上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发现成绩优异的同学有很多,他们在高中时代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在思想上,大学生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学生在考大学前往往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学习考试的压力还是那么大,竞争更加激烈,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

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而在生活上,大学生要自己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如何与同学室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摆在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学习上,学习方法的改变同样困扰着一部分大学生,他们习惯了以往中学里老师手把手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老师的教育方式很不习惯,以致课业落后,自尊心受到打击,出现焦虑、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等心理问题。

2.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

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尤为显著,许多大学生在大四毕业前或毕业后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但相对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对能否就业就更为敏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比城镇学生相对更多一些。

3.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

这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后的报复心理等。随着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生理发育、两性关系、恋爱等方面也经常出现心理困惑和障碍。一些大学生因一时冲动,或早婚早恋而荒废学业,或未婚先孕而痛苦不堪,或触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而留下终生遗憾。

4.自我定位出现迷惑大学生心理渐趋成熟,开始积极地思考人生,不断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经历着种种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对于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生等问题的思索使大学生心理起伏很大,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究其原因,是什么造成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形健康问题的呢?我想,造成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教育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原因。

1、外部原因: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

(1)社会环境因素.一是不断涌动的改革大潮的影响.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嬗变与整合,给社会各阶层带来了日益强烈的刺激和影响.一贯以思想活跃,敏感热情而著称的大学生既对社会发展变革日新月异的速度和场景感到振奋鼓舞,又对迥异传统的社会变革和竞争感到紧张,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特别是思想常处于彷徨矛盾当中.一方面学习并接受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另一方面对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多元文化冲击,网络信息诱惑及其它社会负面因素缺乏辩证分析,冷静处理,坚决排斥的能力与意志,以至一些意志薄弱的同学一遇到挫折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二是扩招政策的影响.高校扩大招生,交费上学,自主择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必由之路,这对众多大学生而言,既感到机会多多,大有可为,又感到前途渺茫,压力巨大.所以在思想上他们欢迎社会的变革进步,主张平等竞争, 自由择业,反对特权腐败,但在行为上却又热衷于平静安稳,逃避竞争和严峻的就业现实。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父母的期望水平与大学生心理问题有一定的关系.一是溺爱.父母过分满足,过分保护孩子,这使许多孩子养成高傲,冷漠,懦弱,依赖,自我中心,自以为是的性格,自制能力,抗挫折能力差.二是期望过高,管教太严.父母把孩子看作自己的附属物,不惜一切代价将孩子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形象,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动不动强迫命令,批评指责.这样的孩子表面看老实听话,唯唯诺诺,但内心却很压抑,敏感.上大学后一旦没实现父母的要求和期望,害怕和自卑感就特别强烈,有的还会因怕父母责备和惩罚而离家出走或自杀.据报载,一位被父母寄予厚望,一直很要强的大学生班长,仅仅因最近一次班干部改选中落选,觉得没脸见父母,就跳楼自杀.三是放任自流,很少约束.父母离异或早亡,或者父母关系紧张而习惯把孩子当出气筒进行精神折磨虐待,这两种情况都易对孩子造成或深或浅的心灵上的创伤,使孩子逐渐形成孤僻的性格,畸形的心态,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3)学校环境因素.一是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这主要是进入大学后,亲情,友情和故乡自然之爱的缺失,遇到实际困难唤起他们的思家情绪.二是人际关系的影响.大学生来自大江南北,同居一室,不同的地域文化,心理特征,风俗习惯,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要是不能互相适应,心情自然烦恼,甚至会产生敌对,憎恶的态度.三是教育过程的影响.有的学校强调知识,专业教育,忽略道德,心理教育,特别是有极少数的教师教书育人思想淡薄,常在学生面前流露出消极悲观情绪.四是不健康校园文化的影响如追星,比阔,考试作弊,热衷花前月下等。

2、内部原因:

(1)真实自我引起的身心素质受阻.一是个体本身因生理素质,体力,外貌,性别等带来的限制,如生理缺陷,家境贫困,恋爱受挫,找工作难等,都可能产生心理挫折反应.一是由个体认识方面的误区,导致个体价值选择与价值实现受阻.如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等,都可能产生身心素质发展上的挫折.。

(2)现实自我引起的身心素质受阻.主要是指由个体的素质水平较低而引起的个体受阻状态,如因个体的交际能力低而引起的人际关系不和谐状态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就是我对于本次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的分析和总结,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希望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并且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努力做一名身心健康的优秀大学生!

第四篇:从当今社会公务员的身心健康状况想起

从当今社会公务员的身心健康状况想起。。。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的急剧变革和经济体质的渐进转变,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各个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心理压力。

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者和制度创新的主要力量,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务员的身心健康水平是直接影响“公共服务体系”质量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越来越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及越来越多元的价值取向,对公务员群体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心理和身体承受和调试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在今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度持续增加,矛盾、冲突、竞争加剧,家庭教育、人际交往、经济水平、文化素质以及公务员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等因素的汇聚,导致公务员群体承受了巨大压力,却又无所遁形无从释放。根据各权威调查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市民普遍呈现的心理健康水平已较为低下,而公务员这个重要、特殊而敏感的行业反映出的身心问题更加凸显

一、从心理健康层面分析:

公务员群体是执行新时期的各项政策的管理主体,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部分公务员存在着心理压力大、焦虑困惑多、适应环境和缓解压力的能力弱等问题。近年来,各地发生

了一连串官员自杀事件,设计到不同级别的官员,逐渐凸显出公务员群体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凸显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问题。在这些自杀身亡的公务员中,级别从省部级、厅局级到县处级、科级,从党委政府到金融、教育、税务、公安等,几乎涵盖了各个层级以及多个行业类别。既有突如其来的行为,也有深思熟虑的行动。这些自杀的公务员中,很大部分没有被证明与贪污腐败案件有关。这些现象进一步说明,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性的问题,应该引起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1、公务员队伍敬业度低下,工作倦怠情绪强烈

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感较为强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工作情感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敬业度指数偏低。出现了工作倦怠,敬业度低,人际关系敏感、职业成就期待、人格冲突,在工作情感上有得过且过、按部就班、不思进取,也有让组织和民众深受其扰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这已昭示了某些公务员已呈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

2、公务员队伍负面心态表现多样

公务员队伍所呈现的非健康心态形式多样化,冷漠、保守、盲从、迎合揣摩以及自私、攀比、嫉妒等多种心理交织,自然顽固地影响着整个机构的氛围,已成为各级政府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的“绊脚石”。传统的思想教育、行政管理和纪律手段治标不治本,公务员的心理亚健康现状让公务员自身深受其害,破坏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效应,阻碍了社会发展的健康和谐

3、公务员的职业特性与人性的分析:

由于公共性的特殊职业要求与公务员自然本性的冲突:公务员行使公共权力,维护公共利益,必然要求公务员摈弃私心,保持公共性,以公共利益为价值追求。但这种职业要求与公务员作为人的自然本性相冲突。现实中一个人不可能脱离他的个人利益而存在,自利性是人的自然本性。几乎所有的公务员都认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过在道德抉择上进退两难的难题”,由此导致的心理困境也就不可避免。

理性的”官僚制”要求与公务员个性发展的冲突:公务员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政府和国家,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更理性和谨慎,为保证公共行政有序运作,行业要求非常理性,近似非人格化。这也就阻碍了公务员的个性、情感发展。因此,公务员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循规蹈矩、刻板、僵化、不近人情,但这并不是公务员自己所希望的。在某种意义上,公共行政是在以牺牲公务员个人的个性和自由来换取整个“官僚制”的理性与规范,苦闷、压抑、抑郁等心理困境的存在也就不奇怪了。

重大的公共责任与公务员有限的个人能力的冲突:当今社会政府承担的公共责任也愈来愈大,这种责任很自然地转移到公务员身上,公务员在身兼公民和公务员两种角色时,更强调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更注重维护和追求后者。他们期望通过个人的能力,改变现状,为民众谋福,但一旦接触现实,就发现个人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公共责任的重大和个人能力有限之间的冲突,导致公务员苦闷、悲观、失望,甚至另谋高就。

二、从身体健康层面分析: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人民网和慈铭体检集团联合发布于2010年联合进行的中国首个针对公职人员的健康调查报告出炉:中国领导干部98%体检异常,公务员体检结果根据年龄、性别和职务不同存在着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公务员级别越高则健康状况越差,而男性体检的异常率要远远高于女性。近半数公务员每日感到疲惫。同时,公务员人群中约40.7%的人群超重,34%患有颈椎疾病,28%有咽喉炎,约1/4患有痔疮,1/5有慢性肠炎和脂肪肝。领导岗位的公务员身体健康情况更是令人堪忧,体检异常率高,其中血脂异常37.8%、血压增高18.9%、血糖增高10.3%、脂肪肝36.9%,这些都比普通公务员高出5%~10%左右。

三、从工作层面分析:

1、活动少“坐”出来的病:大多公务员上班静坐多,上班坐办公室,路上坐汽车,业余时间坐酒桌,普遍存在缺乏运动、伏案久坐的现象。

2、应酬多“喝”出来的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三种人被认为社会应酬最多,分别是:商人、企业家(82.6%),公务员(62.4%),演艺界人士(62.4%)。官员应酬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公务员在八小时之外,忙于奔波各种场合进行应酬,吃吃喝喝,不仅吃出脂肪肝等“富贵病”,而且也醉酒伤身

3、人际关系复杂“累”出来的病:很多官员身心疲惫,不是因为工作多,而是“事儿多”。在机关,人际关系复杂、敏感令很多公

务员长期处于自我保护状态,个人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竞争上岗、认识变动、个人升迁等,也让公务员长期处于焦虑状态。

当然,部分公务员也会面临一些特殊职位的工作压力,如机关工作,公务员除了要应付常规工作之外,还要面对突然而来的任务或是临时改变计划,这样只能通过加班加点来解决问题。此外,公务员中能够按法定假日休满假期的人很少,而且越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公务员的休假越少、压力越大。

四、从社会层面分析: 我国现存的公务员制度实行的是竞争原则、功绩原则和法制原则基本上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务人员选拔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我国现有的公务员制度至少有以下缺陷:

一、公权私用,缺少必要的民主监管机制。

二、鱼龙混杂,缺少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

三、缺少必须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

伴随着上述缺陷而来的是国家公务人员的特权膨胀。公务员成了名副其实的强势群体,这样的一个强势群体游离于普通群众的监督体制之外,自成一体。在民众缺乏话语权,公务员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公务员可以运用其自身掌握的资源谋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必要考虑民众观感。

公务员作为优势群体,拥有比一般民众更为优越的资源如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检制度和福利。现有的公务员制度仅仅赋予了公务员优越的资源,却缺乏相应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结果自然产生各种各样的“怪病”

中国公务员身体健康状况恰恰是这一现象让人产生联想的是其所患之疾病大都属于“三高”等富贵病慢性病。据了解,全国招待费用支出每年达数千亿元,远远超过国民教育支出。由于缺少监督,再加上既有的官场腐败风气,部分公务员的工作作风问题突出,公款吃喝玩乐,人际应酬、升迁和政绩考核压力从身心两个方面影响着公务员的健康。遗憾的是,这些病因却与服务民众无关。与其说是公务员身体有病,倒不如说是公务员制度有病。不从根本上解决制度缺失问题,就无法彻底根治病因。

第五篇:教职工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社会和谐的调研

教职工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社会和谐的调研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教师的社会地位、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改善,但与此同时,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本校及周边学校教师的调查了解,部分教师在身心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给和谐校园的构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教职工身心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通过对教职工的调查了解以及从体检情况看,患颈椎病、脂肪肝、结石病的人数居多,其次是咽炎与高血压。

(二)在调查访谈中,了解到教职工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承受压力大,心理疲劳,很多中老年教师不同程度的出现乏力、失眠、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不少教师出现了烦燥、焦虑紧张等心理现象,极少数教师心态失衡,出现体罚与变相体罚的极端行为。

二、教职工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的原因

1、由于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对自己健康关注程度不够,教师很少自己主动前往医院体检,有病也是能拖则拖,能抗则抗,往往贻误病情,小病拖成大病。另外,生活饮食的结构不合理,加之运动量少,也是患“职业病”的原因,通过对患有脂肪肝教师的了解,他们暴饮暴食、每天高脂肪食物摄入量大,运动量非常有限;通过对患有结石教师的了解,他们基本上没有吃早点的习惯,且喜欢吃油腻食品,不喜欢喝水,据了解,这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与此类疾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

2、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外界压力与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包括环境、工作、家庭等多个方面。一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社会转型、课程改革、学生减负、升学率以及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如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制、绩效考核等多重压力,教师心理负担过重;二是学生家长的过高期望。众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不仅对子女期望过高,同时也对教师寄予过高厚望;有的家长不理解教师工作的难处,学生稍有差池,就认定是教师的过失;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动辄就向教师兴师问罪,甚至向上级领导和媒体告发,面对着这种种的责难和要求,教师在工作辛苦之余还必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长期积累,就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心理疲劳;三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少数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职业道德滑坡,易心理失衡。四是缺乏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渠道。对于缓解压力,排除烦恼的平时,不少教师偶尔与人沟通交流或采取自己隐忍承受的态度。

三、教职工身心健康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社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自身和谐。其中,人的自身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最为重要。人的自身和谐主要是身体、思想心理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有健康的体魄,思想观念与时代发展同步,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健康的状态,工作上能争先创优,在生活上能知足常乐。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发展的基石,教职工作为校园的主体,社会的一员,教职工身心健康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保证。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塑造学生,发展学生。要能完成如此重任,教育者本身应是一个身心和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是教职工的体能锻炼、人格修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培养锻炼健全的体魄,人格发展以及各项工作实施的关键。教职工身心不健康不仅给自身和家庭带来不愉快和痛苦,还会把不良情绪带入教学工作中,轻则辱骂学生,重则体罚学生,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因此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在教师,那么每个教师运转的关键在于身心健康,教师身心健康是教师正常开展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实现的基础。教职工的身心建康,表现在教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言传身教、关爱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视

校园为事业成功的沃土,工作的乐园,教师们很少跳槽,职业倦怠几乎不存在,英年早逝的悲剧很少发生,形成教师和学生共同一起乐学、好学、善学、学有所成,身心和谐发展。师生互相尊重,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和合力,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健康的成长。教职工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教职工是完成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校园管理各项工作任务的生力军。只有保持身心健康,才能使教职工精力充沛,充满活力,才能让他们有理想,有自信,有追求,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士气高昂,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在工作和学习中有激情,有积极的创造性。人人都提倡团队合作精神,使得校园内充满着浓厚的团队合作氛围,并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力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是校园充满着安定团结的和谐氛围。这种和睦安定、祥和的环境使人们增进了愉悦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和精神又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增强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建议

1、建立教师健康年检制度,依法保障教师身心健康《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根据这一规定,建议学校建立起中小学教师身体健康

年检制度,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统一部署,依法保障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聘请医院有经验的医生为教职工进行身体健康教育。

2、加强心理疏导

针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可设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或心理健康咨询信箱,聘请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定期举行一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为广大教师宣讲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疏导,使广大教师掌握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学会自我调适,从而减少教师心理健康受损情况的发生,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3、注重健康,加强体育锻炼

要保持身体健康,就要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因此,每个教职工在紧张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切莫忘记了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与机会加强身体锻炼,保证始终以健康的体魄与充沛的精力去迎接各种挑战。每一个人都完全有可能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获得身体甚至心理上的健康。作为自身,要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早起晨练,积极参与各种文体活动;作为学校要保证体育运动器材的使用,经常举行教师之间的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球类或者趣味运动比赛,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太极拳、唱歌、跳舞等都可以使教师拥有健康的身心素质,不良情绪也能得有效的调控。

4、发挥工会组织职能作用,增强教职工身心健康,创建和谐校园

要发挥工会组织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社会调节职能,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一,工会应时刻把教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愿望,关心他们身体心理健康,同时为教职工创建和谐人文环境氛围。

第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给教职工提供一个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放松心情的平台,起到滋润心灵的“润滑剂”和“减压阀”作用,第三,应开展宣传活动,使学校的各项目标、决策、方案、政策、措施等,得到教职工的理解,达成共识,化作教职工的自觉行动。使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得到教职工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共创和谐美好的校园。

下载贫困人口身心健康状况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贫困人口身心健康状况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贫困人口慰问信

    贫困人口慰问信 贫困人口慰问信篇一贫困山区的朋友: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市委、市政府向奋斗在脱贫攻坚工作一线的各级脱贫攻坚工作者及你们......

    兵团监狱基层民警身心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本站推荐]

    兵团监狱基层民警身心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新形势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加重,我国监狱警察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监狱警察的身心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监狱队伍的稳......

    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报告

    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报告根据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文件《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回头看”的通知》的具体要求,镇高度重视,认真摸排,从2月26日至3月7日期间开展......

    贫困人口脱贫实施方案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我县第十一届四次全委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改善民生,关注弱......

    身心教育

    第一:要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 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促进其身心的发育。早期教育 主要是通过让孩子多看、多听、多玩以及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能力的训练,......

    健康状况确认书

    健康状况确认书 (70岁以上老年游客报名参加出境旅游时填写,作为《旅游合同》的附件) 游客姓名: 身份证号: 游客姓名: 身份证号: 游客姓名: 身份证号: 游客姓名: 身份证号: 应急联系方式......

    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健康状况调查报告1 一、幼儿心理健康现状在十几年前,“心理健康教育”一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字眼,直到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转轨,素质教育......

    2018贫困人口体检实施方案

    2018年头站中心卫生院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县卫计局《龙江县精准扶贫卫生计生政策》和《龙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