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及对策
浅谈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及对策
网吧作为人们交流思想、联络感情、陶冶情操、休闲娱乐的一种高雅性文化娱乐场所在一些中小城市骤然兴起,每个网吧中,网民们来来往往,中青年男女、中小学生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座无虚席,一派热闹场景,然而这些场所的消防安全却令人担忧。笔者通过对网吧、网城的走访调查,谈谈个人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网吧存在火灾隐患的成因分析
(一)消防执法不严是导致火灾隐患存在的主要原因。网吧属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场所内人员高度集中,易燃材料多,电器设备多,用电量大,发生火灾后伤亡大、损失大,是防火工作不容忽视的场所之一。2000年国务院有关部委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等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对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并作为一项强制的措施。而作为消防执法部门,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在网吧、网城等场所的选址和审批环节上不慎重,搞一言堂,在执法过程中,收两个培训费就认为过了关,却因见“小利”而忽视了火灾隐患这个“大利”的存在,出现“执法为利”的不正常现象,或困惑于“关系”和“人情”之中,权钱交易,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导致执法不严,从而影响消防执法的严肃、公正性。
(二)场所的先天性火灾隐患比较严重。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如果在选址、审核环节上不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把关,会给日常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不少麻烦。笔者通过对几家网吧、网城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网吧、网城均为一个安全疏散门,有的安全疏散门向内开启不利于人员疏散;有的场所虽有第二安全疏散门却由“铁将军”把守;有的安全疏散楼梯和疏散门的宽度均达不到规范要求;有的网吧、网城设置在建筑的地下室或地上三、四层,但自动消防设施不到位;大部分网吧、网城的营业场所、楼梯过道等处未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场所内电器线路未穿管,敷设紊乱,灭火器配置量少质差,法人及网管人员对消防安全基础知识了解过少,不会使用灭火器材,消防安全管理跟不上,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三)场所内人为火灾隐患时隐时现。网吧、网城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均属公众聚集的娱乐场所,尽管在开办前履行了消防审批程序,有的网吧、网城已完全符合消防安全使用条件,但由于业主消防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在网吧、网城内不严格按照消防部门核定的数量要求经营管理,擅自增加微机台数,占用消防安全疏散通道、改变室内安全布局,第二安全疏散门长期被铁将军把守,在营业场所内擅自增设临时电器线路和取暖设施,乱堆乱放可燃杂物,抽烟现象较为普遍,在消防安全方面留下了新的火灾隐患。
(四)场所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虽然每个网吧、网城内都制定并悬挂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牌,但这都是为了迎合公安消防部门的检查验收。由于网吧、网城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因此业主们在制定制度的内容上过于简单,不切合实际,甚至于原原本本从其他场所抄袭而来,不加任何修改,在制度的管理和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笔者通过对几个网吧、网城的走访调查情况看,大多数网吧、网城都是由网管负责经营,而网吧、网城的业主(老板们)根本不在经营场所,有的老板不知去向,有的老板在原单位上班,这样既不利于制度的贯彻执行,也不利于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使消防安全失控漏管,发生火灾事故后又无人组织和引导人员安全疏散,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具备的基本防火要求
(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对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防火要求:(4)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楼梯口应当设置符合标准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指示标志应当设在门的顶部、疏散通道和转角处距地面一米以下的墙面上。设在走道上的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得大于二十米。
(5)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内应当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照明供电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分钟。
2、对场所日常管理方面的防火要求:
(1)新建、改建、扩建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或者变更公共娱乐场所内部装修的,建设或者经营者应当依法将消防设计图纸报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经审核同意方可施工;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公众聚集的娱乐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必须具备消防安全条件,依法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检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发给《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方可使用或者开业。
(2)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在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中确定一名本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在消防安全责任人确定或者变更时,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3)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负责检查和落实本场所防火措施、灭火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以及建筑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电源和火源管理等。
(4)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必须确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
(5)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必须加强电气防火安全管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不得超负荷用电,不得擅自拉接临时电线。
(6)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照明。
(8)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人数。
(9)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紧急安全疏散方案。在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
(10)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全员防火安全责任制度,全体员工都应当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11)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应当配置规定数量的灭火器材,设置报警电话,1、对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建筑面积的要求:此场所宜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不应设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当必须设置在建筑的其他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②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
③应设置防烟、排烟设施。对于地下房间、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的疏散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2、对安全疏散的要求:
①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时,可设置1个疏散出口,其疏散出口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按不小于1.0m/百人计算确定。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建筑面积按0.5人/m2计算。
②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超过3层的地上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设在地下建筑时,当其地下层为三层及三层以上,以及地下层数为一层或二层且其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均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其他设有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可设置封闭间,其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3、对建筑构件的要求: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隔开,当墙上必须开门时应设置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4、对消防设施的要求:
⑴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①设置在地下、半地下;
②设置在建筑的首层、二层和三层,且建筑面积超过300m2;
③设置在建筑的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
⑵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①设置地地下、半地下;
②设置在建筑的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
5、对疏散指示标志的要求: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上应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二)《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对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的防火要求:
1、对建筑本身的防火要求:
(1)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宜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在文物古建筑和博物馆、图书馆建筑内,不得毗连重要仓库或者危险物品仓库;不得在居民住宅楼内改建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
(2)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与其他建筑毗连或者附设在其他建筑物内时,应当按照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商住楼内设置的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与居民住宅的安全出口应当分开设置。
(3)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台阶,疏散门应向外开启,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门口不得设置门帘、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三、预防措施及对策
(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然而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却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往往一把火,可以吞噬掉大片的森林或草原,使宝贵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一把火,使人们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转瞬间化为灰烬,造成无端的毁灭;一把火,有时还会夺取人们的生命,损害人们的健康,给人们在肉体上、精神上带来无穷的痛苦。2002年6月16日北京市“蓝极速”网吧发生特大火灾,导致25人死亡、多人受伤的火灾事故;2006年6月4日,河南省平顶山市皓月网吧发生火灾,烧伤27人,5人伤势严重,其教训极其深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负责,高度重视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加大对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执法力度。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单位内部建立执法质量监督制约机制,上级部门要加大对下级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督察力度,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和道德修养,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心态,依法办事,切实消除火灾隐患,要坚决抵制“执法为利”的不正常现象,或困惑于“关系”和“人情”之中,权钱交易,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从而影响消防执法的严肃、公正性。(责任编辑:admin)
(二)部门联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全力确保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8号)〈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对娱乐场所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公安部门负责对娱乐场所消防、治安状况的监督管理。这一条是对文化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的明确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一定要相互配合,在业务审批环节上既要相互依赖,又要相互制约。受理申请的文化主管部门在审批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之前,其场所的消防、治安状况必须经过公安、消防部门的审核同意后方可办理;对于新建、扩建、改建和内部装修的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公安消防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审核;对于未经审核、或者已经审核、验收,但仍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文化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一定要密切配合,加大对其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单位(场所)限期整改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对于确实难以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其场所该搬迁的一定要搬迁,该停业的要坚决停业,绝不姑息迁就,并完善有关审批、审核等法律手续,以确保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绝对消防安全。
(三)加大经营场所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力度。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经营期间人员繁杂,用电量骤增,吸烟现象较为普遍,管理混乱,加之法人、负责人和网管人员及网民们未经消防安全培训,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束手无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公安消防机构必须对其场所法人、负责人和网管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给他们教知识、教技能、教方法,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火灾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熟知本场所的基本情况和火灾危险性,掌握一定的消防常识和灭火知识,懂得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后会积极组织和引导在场人员进行安全疏散,不断增强经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从根本上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四)健全制度,使消防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法宝,没有规矩不成方园。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从开始营业那天起就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公安消防机构在对网吧进行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环节上就应当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检查落实,帮助和引导网吧场所管理人员完善充实,建立一套切合实际,并能确保场所消防安全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规范和管理人,使各项工作走向正常化、规范化。
(五)加强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的动态管理。从我们的平时检查情况发现,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人为火灾隐患时隐时现,有的网吧中本没有多少火灾隐患,但由于业主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不强,重经营而轻视消防安全。在经营过程中,网吧场所中本有两个安全疏散门,业主确因防盗问题而关闭了第二安全疏散门,有的业主经常不在岗,平时多由网管支应,有的场所负责人和网管人员经常变动而不经消防安全培训,甚至于有的网吧场所中乱拉乱接临时电器线路,乱设取暖设施和电热器具,随意增设上网机组扩大经营等,上述种种因素都是导致网吧场所中火灾隐患存在的重要原因,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大对网吧场所的动态管理力度,定时不定时对其场所进行消防监督抽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进行经济处罚,使网吧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责任编辑:admin)
第二篇: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
摘 要: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客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际,就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相应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火灾隐患 对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也随之剧增,而高层建筑历来是重特大火灾事故的高发区,也是消防监督管理的难点区,更是灭火救援的难题区。因此分析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分析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对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高层建筑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
一是设计、施工不规范,“先天性”火灾隐患严重。有的高层建筑物未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进行设计,有的高层建筑物虽按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进行了设计,但为了节省投资,擅自更改设计,减少建筑消防设施,从而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如:防火防烟分区不当,分隔不严,无防排烟设施,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问问题较多。
二是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维修保养管理不到位。由于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建筑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隐患整改经费落实困难,致使一些安装在建筑内的固定消防设施年久失修,不能正常投入使用,形同虚设。系统一旦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隐患积累后,整改成本加大,另一方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相关产品为电子产品,保养不到位,还会缩短使用周期,系统瘫痪后,整改成本更大,使本就紧张的消防经费雪上加霜,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职责制度不明确,安全管理不到位。高层建筑内部功能复杂,使用单位多,相互之间各自为政,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消防安全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如有的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管理分为几部分,消防设施管理、维护保养无章可循。高层建筑物业公司管理人员消防业务素质普遍不高,达不到高层公共建筑消防设施专业维修管理人员的标准,没有一套规范的运作程序和管理队伍,尤其是消防控制室人员变动较快,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值班人员业务不熟悉、未取得上岗资格,日常的防火巡查检查流于形式、甚至不落实,不会利用末端试水装臵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检查等问题。
四是采用可燃易燃材料,增加火灾荷载。建筑物使用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已成为一类新的、危害性很大的火灾隐患,并且呈多发势头,上海胶州路唐民楼火灾、北京央视火灾、南京中环国际广场火灾、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火灾等都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有关。高层建筑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存在的火灾隐患较为突出,尤其是宾馆、酒店等高层建筑不断改建装修,新建的多功能高层建筑装修采用大量可燃装饰材料,这样既增加了高层建筑室内火灾荷载,又降低了建筑的耐火等级。而且装材料里有不少塑料高分子材料,不但易于燃烧产生:轰燃现象,且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分解出大量的CO、NO2〃及少量的H2S、SO2等烟气和毒气,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五是公众消防意识薄弱,隐患整改难度较大。由于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还不高,没有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常识,不具备正确疏散、逃生自救的常识,对身边的消防隐患臵若罔闻。如在小区主干道或出入口设臵限高限宽的障碍物,限制了消防车的通行;在消防车通道上设臵停车位,堵塞消防车通道;在屋顶疏散平台违章搭建,影响疏散;装修中破坏室内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圈占室外消火栓等违法行为比较普遍。而隐患的整改涉及多方利益,整改难度较大、整改不能彻底,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进入、消防设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人员疏散困难,延误最佳灭火时机,势必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六是监管部门检查不够,隐患不能及时整改。目前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的日常监管重点在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公共建筑等,而高层居民住宅的物业公司普遍未列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高层居民住宅的监督检查频次没有明确的规定。按照现行的管理体制,高层居民住宅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公安派出所负责,派出所人少事多的矛盾突出,用于消防监督检查的时间有限,对高层居民住宅的监管力度不够,同时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消防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决定了火灾隐患的发现和督改能力,派出所民警不会检查消防设施,导致火灾隐患不能及时发现。
二、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存在着不同的火灾隐患,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工作,预防火灾的重点应放在防患于未然,在火灾发生前采取消除或 善的措施,降低火灾发生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是加强消防法制建设,认真实施消防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要明确各级政府、建设、房管等部门以及建设单位、物业公司的消防安全职责。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强化消防管理力度,加强消防监督,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火灾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推动责任制的落实,并组织做好经常性的防火检查和督促整顿工作。物业公司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未委托物业公司对高层建筑物业进行管理的,乡镇(街道)、社区(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业主、使用人签订防火协议,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维护管理,将设有消控中心的高层建筑强制接入城市火灾远程报警监控系统,建立远程监管的保障平台。
二是严把消防设计源头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高层建筑因为其建筑本身面积大,功能复杂,装修易燃材料多,火灾隐患相对来说比低层建筑要大,因此高层建筑在设计上的防火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做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必须强调几个问题:1.合理布臵高层建筑总体布局和防火分区,降低火势蔓延速度,控制火灾燃烧面积;2.确保建筑物耐火能力,杜绝和减少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的使用;3.加强自然排烟设计及安全疏散设施设臵,为人员疏散赢得时间,减少火灾损失;4.高层建筑必须在固定消防设施开通后方能进行二次装修,由于高层建筑装修中极易引发火灾,而发生火灾后,主要依靠高层建筑内部的固定消防设施进行扑救,单靠外部消防设施扑救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消防法规,高层建筑土建结束后,必须经消防验收合格方能装修或使用。
三是实行多警联勤,协力消除隐患。公安内部各警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高层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停用、停车占用消防通道、妨碍消防设施使用等违法行为的监督执法工作,通过开展综合治理、联合执法,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消防、交警等警种和派出所要开展联合治理,指导高层建筑物业公司依据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已建成的高层建筑的道路进行甄别,合理施划停车泊位,对属于消防通道的,高层公用建筑及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以及消火栓附近l0m之内,要划定禁止停车的道路范围,并设臵明显的警示标志标线。
四是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根据小区规模,调整确定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明确其消防安全责任入、消防安全管理人,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消防部门的培训。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频次,由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和派出所开展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提高火灾隐患发现和整改率。督促指导物业公司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开展日常防火检查、巡查及隐患整改工作。明确消控中心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组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其业务水平,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全面开展消防宣传“五进”系列活动,指导物业公司在
高层建筑内设立固定的消防宣传栏,将流动消防咨询点开设在大厦内,开展面对面的消防培训,组织成立义务消防宣传队、参加消防志愿者等活动,全面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自觉减少消防违法行为,整改火灾隐患。
参考文献 [1]新编消防设计规范汇编{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第三篇:网吧火灾隐患危险性透析及其防火对策
一、网吧的火灾危险性
1、机器数量多,用电量大,电器线路过载现象严重。一台电脑的起动功率是150瓦到200瓦,正常运行功率也在80瓦左右,而一般的网吧至少有20台电脑,再加上夏季使用电风扇、空调,冬季使用电暖器、电炉子等,使原本就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用电线路很容易由于过载而发生火灾。还有一部分网吧在开业时未对原有电气线路进行检查、维修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擅自私拉乱接电线,甚至违章用电,将闸刀开关安装在可燃材料上,缺少保护盖以及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如果电气线路长期超负荷使用,极易引起火灾事故。
2、场地面积小,机器数量多,人员密度大,疏散通道不畅通,发生火灾后疏散逃生困难。按照《建规》规定,公共娱乐场所人员密度不应超过0.5人[台]/M2,而实际上,极少数网吧能达到这个标准,有的在仅有的40M2房间内竟有50台微机;与此同时,疏散通道不畅通,缺少安全疏散出口,达不到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规定,仅一个安全出口;有的是商业经营与网吧同在一起,门口处作为经营场地,经营各种电脑等机器设备,后面开设网吧,在疏散通道内堆放了大量可燃物,出口狭小。
3、网吧内各种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网吧应当配备足够的作为扑灭初期火灾的主要灭火工具——手提灭火器,如二氧化碳灭火器或者是1211灭火器等。而我们在检查中发现,一部分单位没有配备灭火器,一部分单位虽配备了灭火器,但也是为应付检查,灭火器过期不维修保养,或是所配灭火器的类型与配置场所不相符,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初期火灾的扑救,酿成大火。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网吧,没有按《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并且这些场所晚上上网人员多易困乏,万一发生火灾,由于没有应急照明灯和安全疏散标志灯,在黑暗和烟气中不宜找到疏散通道和出口,极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4、上网人员以学生和年轻的上班族居多,消防安全意识低。年轻人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希望,通过上网可以学习到很多国内外的新知识、新信息,拓宽视野。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阅历浅,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尤其是消防逃生知识缺乏,遇到火灾时的心理素质差,应对能力相对较低。一旦发生火灾,易形成混乱的局面,以致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5、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网吧内工作人员安全防患意识差。检查中发现,大部分网吧没有按《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和紧急安全疏散方案,消防安全制度相当不健全。在营业中没有专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散场时也不能全面清查。内部人员消防意识十分淡薄,不懂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甚至连灭火器放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更不会安全疏散群众。
二、防火安全对策
1、网吧的建筑耐火等级和安全疏散设施一定要达到《建规》的要求。根据《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共娱乐场所宜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物内;已经核准设置在三级建筑物的网吧,应当符合特定的防火安全要求。要保证疏散通道和安全通道畅通,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方面也要达到《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2、网吧内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的要求。由正式电工进行安装布线。在网吧内严禁用铜丝、铝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严禁使用电炉子、电热杯、电水壶等电加热器具。场所内也应设置“禁止吸烟”标志,以防因吸烟而引起火灾事故。
3、网吧要严格控制人数和营业时间,不得超过设计的额定人数。微机布排要保证0.9m宽的排距(疏散通道),营业时间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防止上网人员困乏,通过严格控制上网人数和上网时间来增加消防系数,减少不安全因素。
4、积极指导网吧、游乐场所搞好消防设施建设。要严格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督促这些场所配备足够数量和相应型号的灭火器材,放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位置,保证定期检测和维修,使之灵敏好用,并对各类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用途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防自救能力,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5、加强对网吧从业人员的消防教育培训。使之深刻认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工作人员要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公共娱乐场所应组织员工进行有关消防法规知识的学习,以增强法制观念,使其了解和掌握一般的消防常识,落实消防责任制。做到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6、明确一名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责任人在确定或变更时,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按照《消防法》第十四条和第十六条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责任,负责检查和督促落实本单位防火措施,制定灭火疏散预案,组织灭火和逃生演练。加强建筑消防设施、器材和电源、货源的管理等。
7、消防监督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对辖区内的网吧、游乐场所等,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要做好消防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火场逃生的自救能力。可以利用所在市最大的网吧作为“培训基地”,制定符合实际的灭火疏散预案,定期开展灭火和疏散逃生演练,以保证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和扑灭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一些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并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网吧、游乐场所,要坚决予以查封或取缔,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篇:宗教活动场所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
宗教活动场所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
宗教活动场所历来是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区域,及时消除宗教活动场所内的火灾隐患,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创造稳定有序的宗教活动环境,是广大信教群众极为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各级消防监督机构、宗教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宗教活动场所火灾隐患的特点
1、宗教活动场所火灾隐患多,火源难控制。因生产、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灾,如住在寺庙内的僧尼烧火做饭、取暖时不慎引起的火灾;因电线老化、设备陈旧造成电线短路,或负载过荷产生过热或火花、电弧引发的火灾;有些寺观教堂没有安装避雷设备,或虽安装但没有起到保护作用由此而引起雷击火灾;因烧香、焚纸、点蜡等动用明火时
引发的火灾;因对宗教活动场所或对信徒有矛盾而人为破坏,纵火引起的火灾(如1998年7月,江西省萍乡市宝积寺因纵火犯放火,使天王殿全部烧烬)。此外,作为旅游景点的宗教活动场所,因游客吸烟常用的打火机、火柴,扔下的烟头,从而增大了发生火灾的几率和危害。
2、可燃、易燃物多,火灾荷载大。我国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寺观教堂具有独特的构造,建筑物多数为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场所内的绸缎、经幡等易燃物品随处可见,稍有疏忽,就会引起火灾;因生产、生活使用点灯照明的植物油,烧饭使用的液化气,香客送来供奉的鞭炮、香、烛、纸等都属于易燃物品;场所内各种可燃装修材料、纤维织品、电线电缆等,如遇火源极易引发火灾。
3、建筑毗连,火灾蔓延速度快。由于宗教活动场所的特殊性,在寺院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等建筑物,且相互毗邻;有些清真寺、教
堂地处闹市区,还有的毗连居民住宅区;既无防火墙,又无防火间距,一旦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因宗教活动的需要,一些教堂建筑布局大,建筑高,跨度大,易形成“烟囱效应”,造成大面积燃烧。
4、道路不畅通,消防救援困难。寺院、宫观等宗教活动场所多数建筑在偏远山区,有的建在高山峻岭,有的地处深山峡谷,俗语“深山藏古寺”就道出了场所所处的环境;山区多为雷区,容易引发雷击起火,且道路崎岖,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难以及时赶到起火点,即使消防车辆到达但因缺乏消防给水,也难以有效扑灭火灾。有些清真寺、教堂多数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城镇,但道路拥挤,弄巷狭窄,人山人海,难于疏散,严重影响消防车的通行,也不利于扑救初起火灾。
5、消防设施、器材、水源缺乏,难以及时有效扑救燃烧初起阶段火灾。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一些宗教团体的房产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自给自养较
困难,经济拮据,因此,在消防设施方面投入少,重要活动场所没有安装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自动感烟、感温等现代防火设施。有的寺观地处悬崖峭壁,水位落差大,供水压力不足,难以保障消防车用水;在城镇人员相对集中的一些清真寺、教堂,没有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没有安装室内(外)消防栓、没有连网消防给水系统;发生火灾后,不能及时取用消防器村、消防水源,就难以将大火扑灭在初起阶段,而将小火酿成大火。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宗教文化积淀博大、精深,场所内有的字、画、经卷、雕塑已成为古董,有的场所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各宗教建筑构造风格独具特色,造型精致,线条流畅,殿内雀替斗拱,精雕细琢堪称国宝;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代艺术中最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既是中华民
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文明进程标志的代表和见证,也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文化宝贵财富;宗教文化独特的内涵具有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失之不可再得,毁之不可重来;一旦失火,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损,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损失,其文化价值损失和影响不可估量。因此,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二、宗教活动场所预防火灾的对策
1、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对宗教活动场所预防火灾重要性的认识。一些寺观教堂存在诸多火灾隐患,主要是因认识不足、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所造成。因此,我们要加强《消防法》、《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宣传、教育,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认真开展消防基本常识的宣传,开展消防业务知识培训,普及消防常识,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增强防火、灭火意识;要请当地公安消防大队进行消防业务指导,制定灭火作战计划,进行灭火预演,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要教
育宗教工作干部、宗教教职人员及广大信教群众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正确认识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宗教活动场所管理重要内容;要时刻牢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警示;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寺观教堂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的宗教艺术品安全。对发展旅游事业促进经济建设,对研究历史、宗教、天文、星算、文化、医学、艺术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制,切实控制并消除火灾隐患。要建立义务消防队组织并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成立由专(兼)职的宗教工作干部、宗教教职人员义务消防队,并确定一名负责人。一旦失火,确保义务消防队员招之则来、来之则战、战之则胜;要建立值班巡逻制度,因宗教活动多数在白天进行,夜晚留守的人员少,因此要加强对寺观教堂的夜间巡逻,切实做到早发现火情、早报警、早扑灭火灾。如布
达拉宫管理处设立了保卫科、消防队,成立了由干部、电工、消防人员组成的联防队;有6名喇嘛消防员,主要负责防火工作,每日巡查2次以上,各佛殿还有夜间值班员。布达拉宫在94年就安装了电视监控系统,对重要佛殿和文物仓库及布达拉宫全貌进行24小时监控,且配备了灭火冲枪等先进灭火设备。此外,要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积极推进宗教活动场所消防管理工作社会化,建立并明示报警电话及火警电话119、火情报告制度、交接班制度、奖惩制度,确保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顺利进行。
3、消除明火,从源头上控制并消除引火源。有些宗教活动场所集活动、烧饭、取暖、仓储、零售于一体,大大增加了用火、用电的火灾险情。因此,我们要严格控制在场所内进行生产、生活用火,尽量避免在场所内炊厨、取暖等。要加强对焚香、烧纸、点烛等明火源的管理,将香炉远离可燃物并有隔离
措施,尤其在天旱、物燥季节,要加强对香炉飞溅火星的管理,尽量做到人去火灭。要加强对周围建筑物及寺观周边森林火情的了望,发现火灾及时进行有效的消防破拆或隔离,确保场所的安全。要加强对电气线路、设备的管理,在场所内安装应急照明,以利火灾时引导人员疏散,应急照明灯其最低照度不小于,照明时间不小于20min;设置疏散通道,其疏散出口不小于2个,疏散出口净宽不小于,疏散巷道宽不小于3m,紧靠门口以内不应设置踏步,严禁出口处上锁、堵塞;安装疏散指示灯标志要规范清晰;严禁擅自乱拉、乱接电气线路,严禁超负荷用电,避免过热或短路产生火花而引发电气火灾。
4、加强对可燃、易燃物的管理,从燃烧条件上控制并清除燃烧物。一方面要做好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消防监督部门,并制定有效整改措施,要不等、不靠依法整改到位,决不姑息迁就;对消防工作要有检查、有
评比、有总结、有奖惩,把它纳入社会综合治理及宗教活动场所创“五好”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场所可燃物品特别是绸缎、经幡、香、纸、烛、鞭炮、植物油、液化气的管理;在装饰选择材料时要尽量采用氧指数值高的难燃或不燃材料,装饰后要及时清除装饰用的油漆、纤维、泡沫塑料等有机溶剂,以减少现场的可燃、易燃物品,降低现场的火灾荷载。
5、重点加强对宗教活动节日的消防监督管理。在宗教活动节日里,活动形势多样,内容丰富,且用火用电频繁。如每月初一、十五到寺观烧香、拜佛,每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等宗教节日活动时,芸芸众生,人流混杂,容易出乱子,并引发火灾事故。因此,我们要制定活动预案,一有火灾情况,要保证报警电话畅通,并有专人引导疏散,引导消防力量救援;统战、民宗部门要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严防死守,确保在节日里活动顺利进行。
6、更新消防装备,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及时有效扑灭初起火灾。有的寺观教堂自养乏力、艰难度日,有的则对经济财物管理不善,在消防安全方面投入甚微,消防设施严重不足且相对落后。因此,我们要切实改善宗教活动场所的消防装备,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对宗教活动重点场所、重点部位既有条件又有消防安全工作需要的要安装电视监控系统及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感烟、感温系统,自动灭火喷淋系统。要安装防雷、防静电设备,防直接雷装置,其引下线不小于2根,以增加保护半径。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寺观教堂,要严格执行政策审批制度。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雷区、消防通道、消防给水、防火间距、安全疏散、消防装备等消防安全因素,并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起过800人的场所要安装室内消防栓,并设置环形消防车道。要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对场所配备必要的泡
沫、干粉、1211灭火器,添置消防用桶、用沙、水带、水枪、蓄水池。同时要加强对灭火器的检查、维修保养,及时更换消防药品;以便及时将火灾扑灭在燃烧初起阶段,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五篇:宗教活动场所火灾隐患及防治对策
宗教活动场所历来是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区域,及时消除宗教活动场所内的火灾隐患,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创造稳定有序的宗教活动环境,是广大信教群众极为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各级消防监督机构、宗教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宗教活动场所火灾隐患的特点
1、宗教活动场所火灾隐患多,火源难控制。因生产、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灾,如住在寺庙内的僧
尼烧火做饭、取暖时不慎引起的火灾;因电线老化、设备陈旧造成电线短路,或负载过荷产生过热或火花、电弧引发的火灾;有些寺观教堂没有安装避雷设备,或虽安装但没有起到保护作用由此而引起雷击火灾;因烧香、焚纸、点蜡等动用明火时引发的火灾;因对宗教活动场所或对信徒有矛盾而人为破坏,纵火引起的火灾(如1998年7月,江西省萍乡市宝积寺因纵火犯放火,使天王殿全部烧烬)。此外,作为旅游景点的宗教活动场所,因游客吸烟常用的打火机、火柴,扔下的烟头,从而增大了发生火灾的几率和危害。
2、可燃、易燃物多,火灾荷载大。我国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寺观教堂具有独特的构造,建筑物多数为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场所内的绸缎、经幡等易燃物品随处可见,稍有疏忽,就会引起火灾;因生产、生活使用点灯照明的植物油,烧饭使用的液化气,香客送来供奉的鞭炮、香、烛、纸等都属于易燃物品;场所内各种可燃装修材料、纤维织品、电线电缆等,如遇火源极易引发火灾。
3、建筑毗连,火灾蔓延速度快。由于宗教活动场所的特殊性,在寺院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等建筑物,且相互毗邻;有些清真寺、教堂地处闹市区,还有的毗连居民住宅区;既无防火墙,又无防火间距,一旦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因宗教活动的需要,一些教堂建筑布局大,建筑高,跨度大,易形成“烟囱效应”,造成大面积燃烧。
4、道路不畅通,消防救援困难。寺院、宫观等宗教活动场所多数建筑在偏远山区,有的建在高山峻岭,有的地处深山峡谷,俗语“深山藏古寺”就道出了场所所处的环境;山区多为雷区,容易引发雷击起火,且道路崎岖,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难以及时赶到起火点,即使消防车辆到达但因缺乏消防给水,也难以有效扑灭火灾。有些清真寺、教堂多数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城镇,但道路拥挤,弄巷狭窄,人山人海,难于疏散,严重影响消防车的通行,也不利于扑救初起火灾。
5、消防设施、器材、水源缺乏,难以及时有效扑救燃烧初起阶段火灾。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一些宗教团体的房产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自给自养较困难,经济拮据,因此,在消防设施方面投入少,重要活动场所没有安装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自动感烟、感温等现代防火设施。有的寺观地处悬崖峭壁,水位落差大,供水压力不足,难以保障消防车用水;在城镇人员相对集中的一些清真寺、教堂,没有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没有安装室内(外)消防栓、没有连网消防给水系统;发生火灾后,不能及时取用消防器村、消防水源,就难以将大火扑灭在初起阶段,而将小火酿成大火。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宗教文化积淀博大、精深,场所内有的字、画、经卷、雕塑已成为古董,有的场所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各宗教建筑构造风格独具特色,造型精致,线条流畅,殿内雀替斗拱,精雕细琢堪称国宝;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代艺术中最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文明进程标志的代表和见证,也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文化宝贵财富;宗教文化独特的内涵具有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失之不可再得,毁之不可重来;一旦失火,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损,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损失,其文化价值损失和影响不可估量。因此,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二、宗教活动场所预防火灾的对策
1、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对宗教活动场所预防火灾重要性的认识。一些寺观教堂存在诸多火灾隐患,主要是因认识不足、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所造成。因此,我们要加强《消防法》、《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宣传、教育,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认真开展消防基本常识的宣传,开展消防业务知识培训,普及消防常识,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增强防火、灭火意识;要请当地公安消防大队进行消防业务指导,制定灭火作战计划,进行灭火预演,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要教育宗教工作干部、宗教教职人员及广大信教群众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正确认识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宗教活动场所管理重要内容;要时刻牢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警示;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寺观教堂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的宗教艺术品安全。对发展旅游事业促进经济建设,对研究历史、宗教、天文、星算、文化、医学、艺术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制,切实控制并消除火灾隐患。要建立义务消防队组织并向当地公安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