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大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管理办法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建立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和规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指高校依托企业建立的,为落实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的企业学习阶段的任务,由高校和企业密切合作开展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
第三条
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管理。对工程中心实行年度报告、定期评估、动态管理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 中心职责
第四条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1、参与制订培养方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合作高校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特别是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
2、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安排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收学生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
3、建设中心指导教师队伍。组织企业高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开设企业课程、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
4、参与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中心与合作高校共同制订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标准和考核要求,共同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
5、与合作院校共同做好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与劳动保护设备,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6、定期公布中心可提供课程、实习岗位、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
7、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应向所有“卓越计划”高校开放。根据实际接待能力,接受学生来企业学习。
第三章 申报认定
第五条 中心申报和认定程序:
1.高校和企业联合提出申请,提交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应根据高校的企业培养方案和认定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应包括工作现状、建设思路、组织管理体系、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2.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论证; 3.根据专家论证意见,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予以公布。
4.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根据建设方案进行建设和运行。5.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行动态管理。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定期对中心进行检查,对管理规范、建设成效显著、对高校人才培养贡献大的中心予以表彰,对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的中心将责令限期整改直至撤销“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第六条
中心认定条件:
1、企业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应在本行业中规模领先、技术水平先进,有较高的影响力。应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先进的企业文化,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社会责任感。
2、高校应是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具有优良的工科教育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积极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动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学校具有清晰的发展定位和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有良好的工程教育改革思路、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机制。
3.高校依托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双方签订合作建设协议并有效执行。高校和企业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4、企业和高校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企业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感受企业的先进文化,安排好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生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
5、企业和高校采取有效措施,按照企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落实了企业学习阶段的课程,实习、实训环节,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企业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良好。
6、合作企业每年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提供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或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课题,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具体指导。
7、高校和企业有支持和保障高校教师、学生到中心学习、培训,有支持和保障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高校学习、进修的具体政策、措施。
第四章
运行与管理
第七条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应加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第八条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日常运行由企业负责,负责人由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担任。
第九条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应按照依托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要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选派、教学安排、质量评价等关键环节的管理。
第十条
学生应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保守单位秘密,服从中心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的管理,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可终止其在中心的学习资格。
第十一条
在中心学习期间,高校应负责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委派指导教师与企业共同管理学生学习、生活。
第十二条
企业、高校和学生本人应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三方联合培养协议,对各方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
第五章 政策支持
第十三条
教育部支持“卓越计划”企业的工程师继续教育。支持“卓越计划”企业开展在职工程师培训,提高在职工程师的理论水平,协助企业掌握新技术、新装备。支持设立国家级和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企业提升在职工程师学历层次,在职工程师参加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或博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职工程师参加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在有关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设立国家级和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企业可委托具有博士招生资格的“卓越计划”高校在职培养博士层次的工程人才,受托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专门的招生名额。
第十四条
参与企业依据高校、企业、学生三方签订的联合培养协议,可以享有优先聘用权。
第十五条
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学生实习安全责任事故处理政策,制定参与企业的工程师承担高校学生培养任务的鼓励政策。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主管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教育部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建设工作进展报告
“重实践”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办学特色。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始终坚持把实践育人作为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采取多项举措,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建立健全了实践育人体系,并依托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以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为着力点,在校企联合实践育人工作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动实践育人的新发展。现将我校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概况
我校的2010版本科培养方案中要求,工科专业将现代工程教育CDOIO-A(Conceive, Design, Organize, Implement, Operate, Assess)理念贯穿到培养过程和课程内容中,加强专业实践教育,增强学生工程意识,增加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环节和范围。为此,学校决定在1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同时要求各工科专业在原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工作,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至少要建设1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一步深入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目前,我校已有14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截至2011年,我校建设有22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并且所有工科专业均建有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2年,我校“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等4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成立之初,各中心本着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突破口,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加强与行业骨干企业的密切合作,打造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
工程人才的综合实践教育平台。在未来的规划期间内,该平台将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我校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近两年来,围绕上述目标,在“校企联动、能力培养、储备人才、双向服务、机制创新、持续发展”建设思路的指引下,通过学院、中心与企业的协同努力,学校主管部门积极夯实建设任务,在制定企业培养方案、组织学生赴企业实践、加强课程实践环节和实验条件建设,以及邀请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建设稳定的企业导师队伍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各中心已聘任企业教师44人,参与开设课程26门,完成学时数129,承担毕设43人次,年接受学生实习人数400余人,具体详见附表。
二、建设工作进展
1.组织管理体系
为顺利推进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各项工作,我校成立了以主管本科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的管理领导机构(领导小组),日常管理则由教务处和学院(各中心)共同承担。教务处代表学校与企业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协调校企间的合作关系,调配学校优质资源,保证各实践任务的顺利进行。学院(各中心)领导小组由企业领导与学院领导共同担任,工作小组由企业研究院与学院系主任担任,主要负责日常实践教学工作,包括课程设置、场地设施建设、企业任课教师聘请、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安排等工作。
为保证教学运行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中心每半个月会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开一次教学研讨会,讨论中心建设和发展的规划、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中心师资队伍的配备及培养、中心实践条件建设等方面工作。
经费使用方面,各中心严格执行学校相关规定,使用范围主要以中心建设、运作相关工作为主,包括实践环境建设费、实践平台购置与建设费、易耗材料1
购置费、课酬和师资培训费、论文指导与答辩费、学生差旅与住宿费、教师在企业的生活补贴费和管理费等。
随着工程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我校的校企联合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日臻完善。图1所示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图。校企联合培养质量生成系统的关键是细化培养标准。体系运行之初,通过校企双方讨论来制定培养标准和实现途径。该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点是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践场所的建设。通过校企间的研讨,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的基础上,排出师资队伍培养的时间表,并对实践场所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
校企联合质 质量保障
质量管理
教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分专业培养目标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师资质量保障学生遴选教学管理队伍质量保障工程师培养经费投入企业教学设施投入实践场所建设课程建设制度保障校企管理体系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实践课程的管理教师教学过程管理授课生课程管理2
质量反馈与改进
校企联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质量评估系统、教学质量反馈与改进 提高教学质量激励机制教学质量问责制校企教学改进机制校企双方及时反馈制度校企教学条件保障评估企业授课工作水平评估专业与课程评估实践教学工作评估教学反馈学生评教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 图1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图 质量评估
质量监督
系统以及质量监督系统。这三个子系统是教学质量的检验系统,是检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其中质量监督系统的关键点是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和反馈。
该质量保障体系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行。首先,学校建立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在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学校会充分听取、吸纳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标准,满足业界及企业的基本要求;在校内和企业两阶段学习的培养过程方面,要求学生在企业有一年左右的学习过程,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参与企业工程开发和技术创新,企业会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实践教学职责。
其次,建立校企联动、多层次协调机制。在校企联动的多层次组织体系下,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培养目标,共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同时,学校相关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培养方案,指导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三,建立项目引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机制。工程教育离不开实践环节,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工程人才的培养。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应该跳出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强调面向工程实际,尤其要及时将新技术、新成果引进课堂,教学方法上要积极探索“干中学”,以项目为引领,重构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教师指导的新型教学过程。通过“项目驱动、实践驱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水平。
第四,建立“工程型”教师激励机制。通过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支持、鼓励、保证现有年轻教师到企业获得足够的工程实践经历,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将教师挂职期间的工作计入考核工作量,并支付相应的绩效工资和福利,3
支付教师往返企业的旅费。制定激励教师参与工程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政策,激发专任教师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建立有效的工程教育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学校在聘用教师和进行教师绩效考核时,将工程背景和企业经验作为教师从事工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将对工科教师的评聘和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转向侧重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同时,学校以教改项目的形式从政策和经费上支持教师进行工程教育课程内容、试验与实践、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平均每年立项5-10项。
2.教学改革情况
我校致力于建立分层次、多渠道的“2+4+X”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是:“2”年进行基础教育,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教育;“4”年强调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思考研究能力的培养。“4”年中的前2年是本科3、4年级,专业基础课要扎实,设置面向企业需求的集成化课程体系,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后2年工学硕士(工程硕士)阶段更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项目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能力,交往能力和领导能力等。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实现从以传授陈述性知识为主向获得过程性知识转变,主要包括思维过程、理解表达交流过程、探索过程、实验过程、制造过程、测试过程等。这种知识无法从书本上得到,只有通过系统实践才能掌握,有些是必需到企业实践才能学到。试点专业在本科3、4年级的专业课程中,逐步实现6-9门课程由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程经历的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主讲,结合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增强教学效果。在工程硕士的2年学习阶段中,要求累计在企业学习半年、做论文半年,鼓励学生的两次学习在不同的企业进行。学生在企业深入工程实际,充分认识工程的全过程,并通过实践工作的经历,4
了解生产实际,增强工程意识,感受企业文化,充分明确今后学习的目的和研究方向。“X”年博士阶段学习可采取更加灵活的培养方式。
我校的“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根据学校“高标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综合型、高素质”的要求,以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为依托,重型炼化装备设计为特色方向,培养学生重视其知识、能力、素质的协同发展。图2所示是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校企联合培养方案。该中心按照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标准,满足业界及企业基本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方案,评价培养质量。
图2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我校着重加强工程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营造职场环境,将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工程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尤其基于CDOIO工程教育理念,开设了“CDIO”类实践教学课程——项目设计。项目设计课程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将原有的以“课堂、5
教师、书本”为中心的架构变为以“项目、学生、应用”为中心的架构。通过项目这一载体,使学生在参与“产品”构思-设计-制作-运行的全过程中,受到较系统的工程训练,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实际动手能力,效果良好。
以我校“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例。2012年9月,该中心首次在2010级学生中开设了“CDIO”类实践教学课程-项目设计。为强化过程管理,中心专门出台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项目设计课程实施暂行办法”。2010级400余名学生在大三阶段以自由结合的方式组成90余个项目组,在教师指导下历时1年时间,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夏季小学期、寒暑假期等完成了所选项目,目前正在进行考核总结。
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与行业企业密切协同,制定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邀请企业高层和有成就的校友广泛参与,建言献策。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容纳入第一课堂,并从强调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转向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方案充分反映专业特色,坚持“加强基础、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注重创新”的本科教育改革方针,坚持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该学院工程实践教育培养成效包括:①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全国数字化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3项;②获批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一批)3本;③获批西安交通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14本;④《数控技术》获批省级教学团队;⑤获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赵升吨、陈花铃)、二等奖1项(毕宏彦);⑥获批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3项(陈花玲、刘吉轩、訾艳阳);⑦2个生产实习队获校优秀生产实习队。
在“卓越计划”课程体系建设中,机械工程学院重点开展了实验课程体系建6
设。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将CDIO课程设计作为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CDIO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通过课程设计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课程中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提高制图能力,学会应用有关资料进行计算设计的方法;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CDIO课程设计已累计参与学生400余人。在此基础上,教学实验中心开展了课内实验、CDIO实验、科研创新实践三个类别的实验条件建设,重新构建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验体系,该体系如图3所示。目前,每学年有100余个班级3000余名学生在该实验中心完成各类实验,年实验人时数近十万。
图3 重构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机械工程学院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坚持寓教于研,改革教学理念与方法,强调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具体措施包括:
(1)转变教育思想,破除传统的人才观,树立创新人才观。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必须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7
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
(2)与大型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紧密结合,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精简陈旧落后的课程内容,增加现代科技基本原理学习环节,介绍本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拓宽专业面;
(3)在教学方法上,变“满堂灌”为“启发式”,通过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PBL),寓教于研,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改进教师与学生的考核机制。对高校教师的评判如果过于强调数量化,特别是科研项目和论文的数量化考核,导致教师不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任务上,严重制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片面的追求论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并解决工程实践中的技术难题的热情,导致部分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缺乏,解决工程设计创新能力不足,理论脱离实际。在学生考核时,强调分数至上的考核方法已不能适应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该院在课程考核时,注重加大平时成绩和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利用分组讨论、实验项目设计答辩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企业培养方案执行情况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企业急需要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而高校目前培养的人才存在知识结构老化、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薄弱的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我校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重新思考、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在实施“2+4+X”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围绕校企联合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与学院(中心)共同制定每个专业的企业培养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各中心按照企业培养方案要求,教授学生理论与实际内容相结合,寓教于研。具体环节包括,独立讲授或与学校教师共同开设专业课程;开展各类讲座;联8
合指导学生的项目设计、校级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各类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仍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为例。该院每年都安排二年级学生暑假进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企业进行认知实习,通过学生参与到某一个具体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达到专业认知的目的,时间一般为1-2周。针对具体产品,根据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同协商确定实习方案。学生通过在企业参观、访谈,以及亲自见习劳动等方式,开展专题性的实习活动。实习主要包括:①机械零件或产品设计、加工的基本流程或工艺过程(要求针对某一具体对象进行);②生产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联系,以及对今后专业课学习的思考与建议;③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素质要求(要求针对某一具体岗位进行,如结构设计工程师);④产品研发、生产的过程管理、现场管理及质量管理;⑤企业或行业的发展目标、趋势及对未来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分析及比较。
该院同时要求三年级学生暑假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专业实习Ⅱ(生产实习)。以学院秦川发展有限公司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例,生产实习主要环节包括:
(1)学习了解机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根据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的产品,选定其中典型零件作为实践对象,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学习,了解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特点,了解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床、刀具、夹具、量具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2)参观机械加工自动线
了解自动线的组成及其控制形式;了解工件或随行夹具在自动线各工位上的定位、夹紧及传送方式;了解自动线的辅助装置。
(3)了解装配工艺线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熟悉典型机器的装配组织形式和装配过程;了解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自动化装配线的水平和自动化程度。
(4)聆听企业技术讲座,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座谈、交流。4.成效
开展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以来,我校扎实、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经过几年努力,学校的实践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的各项措施切实增强了工程教育的实效性。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实习、工程师系列讲座和授课、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等环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四年级的工程师系列讲座和授课,使学生能够及时接触到业内最新的生产情况、技术水平和发展动态,较好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以现有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基础,我校有效地整合了各种校内外资源,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截至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大量企业实践与实习基地,其中包括有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美国车桥公司(AAM)、西安陕鼓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机床公司、昆明机床公司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广汽丰田?
第二,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与“2+4+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统筹考虑工科专业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方案。例如,我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国内著名的机床制造企业培育领军人才,使得这些人才在大学毕业后10-15年之内成长为国内著名机床企业的技术骨干,成为国内机床制造的领军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机械工程学院精心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部“卓越计划”,统一思想,充分研讨,认识到了实施“卓越计划”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人人参与这项工作,并在“卓越计划”的实施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三,实践教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我校机械学院已建成分别以机床设计、10
制造与装配人才和汽车设计、制造与装配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与实践环境,改进和完善了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在中心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实践促创新,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了涵盖课内实验、CDOIO实验、科研创新实验及各种实习实践活动的多层次、多环节实践教学体系,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CDOIO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施。此外,各项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支撑。通过开设与实际产品结合的实践环节,如机床导轨精度测量等,提高了学生对实际机械类产品结构与精度间对应关系的认识程度。通过参观交流,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化工学院已完成活塞压缩机综合性能实验台、典型过程装备拆装模型及加工中心实践工作台的初步建设,完成了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智能仪表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及过程设备强度测试实践平台的搭建。这些实践条件的改善,必将进一步促进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的开展。
第四,进一步密切了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增强了高校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能力,一批中青年教师骨干得到锻炼成长。例如,我校机械学院与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项,与陕汽集团合作申报陕西省重大专项1项,另有其他校企合作项目15项。
第五,学校出台了企业导师聘任与管理相关政策(《西安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外聘企业教师管理办法》等),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企业导师队伍。在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过程中,我校重点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外聘企业教师队伍。化工学院截至目前已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专业会议及去其他高校进行实践基地建设调研共5人次,进行生产单位导师讲学计划。机械学院的企业导师已有15人,企业导师参与讲授的课程共计15门,指11
导毕业设计7项。能动学院组建了由校企双方32人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其中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相关专业教师16名,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16名。
第六,军地高校联合探讨,拓宽了校企联合培养视野。2012年11月,我校组织召开“西安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研讨会”,学校各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院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大学预警制导等六个教研部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会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晖教授、西安交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王昕红副教授、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赵升吨教授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三所高校的老师就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进行了研讨,分享了各自在具体专业开展相关工作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对空军工程大学关于军队院校实施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研讨会加强了军地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宽了相关院校的校企联合培养视野,为推进此项工作作了有益的探索。
第三篇:成都大学设备物资采购管理办法
成都大学设备物资采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校仪器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工作,规范仪器设备采购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和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成都市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办公仪器设备、教学家具、办公家具等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的物资采购行为。
第三条 学校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及其当事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自觉接受上级机关和学校纪检、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四条 学校设备采购有下列情形之一,经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同意,可以不适用本办法:
(一)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的;
(二)因自然灾害或其它不可抗力因素,需紧急采购的;
(三)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危险,需紧急采购的;
(四)特定的某些其它情况。
第二章 计 划
第五条 学校所有的设备物资采购活动,不论资金渠道,都将纳入学校财务预算,实行统一计划管理。各部门和单位应在每年10月下旬前,根据实际需 要,分别按教学仪器设备、行政办公设备和教学、办公家具三大类别,申报次年的设备采购计划。凡无计划、缺预算的项目,设备管理部门不予采购,财务管理部门不予报销。
第六条
设备采购计划实行“二上二下”的经费预算方式,即:各使用部门按实际需求填报申购计划,经相关职能部门初审汇总,由学校设备物资采购领导小组和主管校领导审查后集中报送市财政局审批;根据市财政局审批下达的经费额度,相关职能部门对申购计划再次进行调整,报经学校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同意,下达《成都大学设备购置经费项目计划书》,并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七条 学校教学、教辅、科研单位的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由教务处负责汇总审查;行政部门办公设备、教学及办公家具的申购计划,由国资处负责汇总审查;采购用款计划由计财处负责报送市财政局审批和备案。《成都大学设备购置经费项目计划书》一经发文,无特殊理由不得变更采购内容。
第八条
设备采购项目实行“计划在先、预算管理、合理配置、节俭办学”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行政办公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空调机、办公桌椅等通用设备,除有特殊要求之外,尽量统一标准配置,以便平衡资金和争取批量优惠采购,切忌“贪大求全”和“攀比求洋”。
对于单台件价值在人民币20万(含20万元)以上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申购项目,还应该通过学校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论证后列入采购计划。
第三章 采 购
第九条 学校设备采购,由设备采购部门根据市财政局和计划财务处批准下达的经费额度和《成都大学设备经费购置项目计划书》内容,并按设备使用性质,分类分批填报《成都市市级政府采购用款计划表》,报市财政局审定采 购方式,分批次统一组织实施。
第十条 我校设备采购限额标准和采购方式,严格执行《成都市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文件规定的政府采购项目。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招标、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协议供货等采购方式。
第十一条 凡是政府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明确规定的采购项目,必须实行政府招标采购,在确定采购项目时,应当优先考虑本国货物,无特殊需要不得指定采购品牌或供应商(确因需要指定的,须报市财政局审批);对政府采购目录以外的项目,预算总额超过20万元(含20万元)的,也必须实行政府招标采购;金额不及20万元的项目,可由学校设备采购部门汇同使用单位和监审部门,参照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实施采购;单项或批量金额一次性达到50万元以上的,必须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项目应报校领导批准,并取得法人代表授权后开展工作。公开招标信息应在市级以上政府采购网,同时在校园网上发布。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期,最短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评标应在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调3人以上组成专家委员会,中标结果在公示7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生效,发中标通知书。
第十二条 中标人凭中标通知书在三个工作日内,到学校设备采购主管部门签定设备购销合同。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和政府协议供货采购项目,应签定政府采购规定格式合同。
第十三条 采购工作程序包括:编制设备购置分类目录、采集设备项目技术参数、填报政府采购用款计划、确定采购方式、编印设备采购文件、发布招标信息、组织或参与评标、签定设备订货合同(包括政府采购)、办理合同付款财 务手续、组织设备安装验收、设备资产入帐等环节。进口设备还需开办信用证、外贸合同、免税申报、报关、商检等手续。
第十四条 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健全财务、税收和资产管理制度,原则上各使用单位不得自行拼装计算机。
第十五条 设备采购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政府采购,计划在先,专款专用,合理节约,监督管理。”的方针,自觉接受上级领导、学校纪委监察部门和全校师生的监督。
第十六条 设备采购部门要以政府采购财政预算为基础,按照经济适用原则确定采购需求,根据已经批复的《成都市市级政府采购用款计划表》实施采购;在进行采购时,应与设备供货商签订政府采购供货合同,加盖采购单位印章,同时加盖单位财务印章;供货采购的招标文件、各中标供应商的投标文件和供货承诺书等书面材料,均为采购合同的组成部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章 验 收
第十七条 设备使用部门应在新设备运到之前准备好安装场地,并指定专人负责配合设备供应厂商做好现场安装调试工作。
第十八条
设备使用单位和管理使用人,应严格按《设备购置合同》进行设备数量和质量的验收。
(一)数量验收:指设备到货后按照《设备购销合同清单》内容进行的实物验收。各使用部门应指定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到货3天内,根据合同附件清单,装箱单或产品说明书等资料载明的内容,开箱核对到货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数量、型号规格、生产厂商、出厂唯一机身号、以及附件情况和设备金额 进行实物验收,核对无误并填写《成都大学设备资产信息登记卡片》,办理入库手续。
(二)质量验收:指设备到货后安装调试完成,经试运行期间进行的技术验收。各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到货20天内进行开机安装调试;对小型设备,有技术力量的使用单位可自行安装调试;大、中型设备由供应商负责安装调试;安装调试期间,使用单位设备管理责任人应到安装现场配合供应商并参与验收,熟悉设备操作方法。要如实填写《成都大学设备验收报告》,并由设备管理责任人详细纪录设备主、附件情况、设备随机技术资料、开机验收和试机验收情况文字记录,《验收合格报告》原件交学校设备部门存档。质量验收一般应在20天内完成。质量验收合格即可办理设备资产出库领用手续;验收不合格应及时报告设备采购部门和供应商,办理退货或索赔手续,超过期限报告造成损失,应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九条 设备验收后要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协议供货商支付货款。其中,由政府采购中心实施的项目,由市财政局或学校财务部门按合同金额将资金划入“成都市政府采购资金专户”,按规定划入协议供货商帐户。单次采购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采购项目,由学校财务部门按合同约定自行付款。
第五章 机 构
第二十条 为加强对学校设备招标采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学校成立 “成都大学设备物资采购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和监督全校设备物资的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资产管理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纪委监察办、审计处、计财处、国资处、科研处和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
第二十一条 国资处作为学校设备采购职能部门,下设招标采购管理办公 室(科级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学校设备采购的具体工作事项。
第二十二条 根据招标采购内容及方式,凡由政府采购实施的招标采购项目,其评标专家的组成,由政府采购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落实;凡由学校实施的招标采购项目,其评标专家的组成,由学校招标采购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落实。
第二十三条 校内评标专家和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坚持回避制度和保密守则。
第六章 管 理
第二十四条 设备采购经费管理按教学设备、行政办公设备、教学和办公家具三大类别,由教务处负责教学单位专项设备的统筹安排和监督执行;由国资处负责行政单位仪器设备和教学、办公家具的统筹安排和监督执行;涉及建筑改造和装修项目经费,由基建规划处负责统筹安排和实施。
第二十五条 实验室建设项目由各教学单位填写《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报教务处核定。
第二十六条 为保证采购质量,在实施采购前,各申购部门应向国资处提供《仪器设备采购项目详细技术参数清单表》,经部门领导签字确认和由国资处审定后作为编写采购技术文件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 设备采购部门要做好采购项目统计、汇总、分类打包和提供技术参数工作,以便报市财政局确定采购方式和组织招标采购。
第二十八条 对于计划项目外急需的零星物资采购,由申购部门填写《仪器设备申购表》,列明经费出处,报主管校长审批后,交设备采购部门,并报市财政追加用款计划,方能实施采购。第二十九条 采购进口仪器设备的关税减免,由使用部门提交申请报告,并提供仪器设备详细技术资料,由设备采购部门进行免税项目申报工作。
第三十条 采购单价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贵重精密仪器,使用单位应填写《精密贵重仪器申购可行性报告书》,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才能进行采购。
第三十一条 合同谈判包括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技术谈判主要由用户单位负责,设备采购部门协助。商务谈判由设备采购部门负责,学校监察审计部门全程监督。技术谈判包括技术物资的规格、型号、性能、技术参数、选件配置等内容,并形成记录。商务谈判指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款、酬金、履行期限、地点、方式、违约责任、售后服务等内容,并形成记录。
第三十二条 学校统一组织的采购,由学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办理报销手续,计财处在审核购货发票、入账单据、合同书、设备验收报告单等凭证和经办人、验收人、保管人、设备部门负责人、审计和纪委监察部门负责人、主管校领导签字无误后,方可支付货款。
第三十三条 公开招标文件作为长期档案资料保存,存档期十五年;其它采购方式的文件资料,应整理后注重保存,存档期五年。
第七章 责 任
第三十四条 设备采购招标发生下列情形,视情给予相关责任人责令限期整改、警告、行政处分或交代司法机关处理:
(一)应当采取规定方式而擅自采取其他方式采购的;(二)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
(三)以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的;(四)在招标过程中违规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的;(五)拒绝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第三十五条 学校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在设备采购招标操作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形,视情给予给予警告、暂停代理业务、取消代理资格并追究赔偿责任:(一)未按规定在财政部门指定媒体上发布政府采购信息的;(二)按规定应当在财政部门指定媒体发布招标公告和中标公告而发布率不足95%的;
(三)按规定应当在财政部门备案的招标文件、招标结果和合同备案率不足90%的;
(四)未经财政部门批准擅自改变采购方式的;(五)质疑答复满意率、服务态度和质量满意度较低的。
第三十六条 在设备采购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视情节给予调离工作岗位岗、撤职、辞退或交司法机关处理:(一)与设备供应商恶意串通的;
(二)在采购过程中,接受贿赂或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三)违反政府采购及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有关规定的;(四)在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中提供虚假情况的;(五)由于个人工作失误,给采购人、供应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经学校党政联席会议批准后施行。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学校授权国资处负责解释。成 都 大 学 二零零六 年 四月三 日
第四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专利申请承诺书
专利申请承诺书
编号:
拟申请的专利名称:
申请专利类型:
我校著名为第名
职务发明人:
所在部门:
合作单位:
我保证提供的任何有关知识和技术均不侵犯任何人的知识产权,不得将属于校方的知识产权私自交付他人。若因此产生的法律纠纷,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
承诺人:
年 月 日
第五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证-英文版
3rd, July, 2009
Degree Certificate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Mr.xx xxx, male, born on 3rd, February, 1986 , has been studied in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rom September, 20xx to July, 20xx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He has completed all the courses prescribed in the Bachelor Program, and has passed all the exams necessary for graduation.Having fulfilled the requirements stipulated by the Academic Degree Regul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 is awarded the Bachelor Degree of Management(Science, Engineering, Arts).Lai TingQian
Chairman of the Degree Appraisal
Committe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ST, July, 2009
Certificate No.: 10621x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