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款接待制度的弊端与解决的办法
公款接待制度的弊端与解决的办法
弊端:
一、公款接待制度与党的优良传统不符。我党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公款接待一说,即使是被人们提起来就义愤填膺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也不允许公款接待,当时即使是出席国家级的会议,从中央领导人到普通工作人员,都要自己交伙食费。因为公私分明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质好坏的起码标记。
二、公款接待制度与国际惯例不符。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象我们这样搞公款接待的。我们天天喊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在这个问题上也应该与国际惯例接轨。
三、公款接待制度本身就是腐败。有谁能有资格享受公款接待?只有公职人员。又是谁能够有权力决定公款接待,依然只有公职人员。公职人员拿着国家发给的工资、享受着国家规定的出差补贴后,到了一个地方,还要享受公款接待,或者用公款接待私人的客人。这是明目张胆地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特权或者说是私利。这不是腐败又是什么?
四、公款接待制度还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腐败:
(一)使奢侈浪费越来越厉害
公款接待,也就是走到哪里,就吃到那里,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源于“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的大串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写成文件,规定可以用工作餐来接待国内客人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期。赤裸裸的作为财务制度是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财政部1990年出台的会计制度正式出现了接待费的会计核算科目)。据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及2007年3月18日的《中国法制报》的报道,全国公款吃喝开支数1989年为370亿元,1990年达到400亿元,1992年超过8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2年达到2000亿元,2004年为3700亿元,2005年为6000亿元。
6000亿元是个什么样的数字呢?可以用来建立三个三峡,相当于国家财政2007年政府在直接涉及老百姓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上的总开支。6000亿元如果按人分摊,13亿人人平459元,16岁以上、65岁以下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约8亿人)分摊,人平750元,按全国5000万吃财政拨款的人数计算,人平12000元。
应该指出的是,这个数字并不准确。因为据笔者所知,统计部门没有专门安排人对接待费进行过统计,显然,这个数字来自财政部门。而财政部门的数字来自于各个地方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关于接待费的数字是缩小了的。笔者对一个县级局的会计报表审核。该报表反映全年的接待费只有42万元,但实际有265万元。这个单位的帐目还是由财政局的会计核算中心做的。
(二)使社会风气越来越变坏
中国人讲究礼貌待客,但中国人更加讲究君子之交淡如水。然而,公
款吃喝撕开了罩在人们面前的温文尔雅的面纱,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纯粹的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所谓“兵马未动,酒肉先行。个个灌醉,路路打通。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酒足饭停,不行也行。饭饱酒醉,不对也对。嘴上抹油,原则全丢。滋溜一响,有话好讲。小吃小办,大吃大办,好吃好办,不吃不办”,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不仅如此,还使官本位也越来越厉害。查阅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直到村民委员会自行制定的接待费制度,都有一个按照级别、对等、对口接待的规定。这一套,应该说不是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否则,周总理下去视察,不会吃饭自已掏腰包。朱总理参加一个会议,不屑摆满美酒佳肴的酒宴大厅,径直走到宴会大厅的一个小角落里,要设宴人就在此只为他和他的秘书另设一小桌,吃一顿简单的工作餐。温总理就不会对“吃”提出了“三条标准”。第一,不让任何人陪吃,自已默默地进食;第二,要求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关于饭菜质量有十二字经:“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出台的接待费制度改革,依旧遵循的是官本位这一套。实行的是“分档定标、指标到人、节约有奖、超支自负”的原则。不难看出,和车改补贴一样,公务接待费节约归己也遵循的是一个赎买式的改革逻辑:以承认官员相当部分公款吃喝的合理性并向他们支付一定费用为代价,来换取他们少点公款吃喝——显然,这种改革逻辑在现实层面具有某种合理性,但在本质上与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原则是不能吻合的。说白了,依旧是官本位思想的作祟。
(三)使腐败更加恶劣
如果认为,接待费仅仅只是吃喝款,或者仅仅是超过了规定,存在损失浪费的问题,那未免就太天真了。其实,老百姓是最聪
明的,早就总结了这样的顺口溜:“接待费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首先,从接待的内容看,胡吃海喝之后,轻微的,仅仅唱唱歌、洗洗脚,按摩按摩,中等的,先洗洗澡,轻松轻松,然后找几个人把牌艺“切磋切磋”。高档的,除上述外,还要找小姐舒服快乐。“切磋”牌艺输了的,由公家出,赢了的,归个人拿。至于找小姐等的费用,一律由公家埋单。这还不算,有的人吃了、喝了、玩了,还要拿。所以,接待费就不光是吃喝款,还有赌款、嫖妓款和贪污或者多占的赃款。
其次,从接待费的实际情况看,也存在许多腐败行为。从手法上总结,有这样几种:
一是虚报。如,本来只用200元的接待,开发票时开成400元,或者上千元,然后要么私分,要么独占。
二是侵占。不属于单位接待的对象,一律由单位接待。或者不是接待,而是个人的家庭赈酒。赈酒收的人情款归了个人,而赈酒用的酒宴款却由单位埋单。这主要是有一定权力的领导。普通干部是难做到的。
三是掠夺。这也是只有一定权力的人才能做得到。就是拿一大把属于个人的开支开成接待费的单据,拿到属下单位或者自己的权力可以影响的单位报销。
四是造假。一些领导要跑官买官,如拜年拜节,找些理由给领导送礼,也有的确实要争上项目、跑资金,都必须用钱开路。这个钱,绝对不是拿的个人的工资,而是公款或者贪污款、受贿款。属于公款的,跑回来后,要找财务报销。用了大笔钱,说是用于
购置了固定资产或者购置其他物品,审计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审计、检查,一验证就要漏兜,只有接待费不好查,要查,也无非是接待费超额。于是,就开接待费的单据报帐。
五是洗钱。目前许多地方的财政资金的管理没有严格按照《预算法》和相关法规实行,有一定权力的人都可以随便拨付财政资金。有的人通过关系,得到了财政资金。先是拨到某单位(大多都不拨付到本单位),然后,用接待费单据全部领走。并美其名曰,我的包干接待费做不到,找某某地方要的钱。于是,财政资金就变成了他个人或者拨付给他的人员共同的个人资金。
总之,接待费中存在着许多腐败行为,接待费不光是吃喝款,赌款、嫖妓款和贪污或者多占的赃款,还有行贿款。可以不夸张的说,接待费制度为腐败分子、败家子不仅是打开了而且是大开了方便之门。公款接待制度不废除,损失浪费和腐败现象等坏的风气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制止。废除公款接待制度就是具体的反腐行为,不废除公款接待制度也就不能真正的反腐!同时要废除公款接待制度必须全国统一行动。仅一个地方做,是很难奏效的。
解决办法:
一、废除财政部及国家其他部委发布的可以用公款接(招)待国内客人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国内任何人(含中央领导人)到外地出差、视察、考察、检查,都不得接受任何单位的公款接待,其食宿等费用一律自理。任何国有或集体单位的帐面一律不允许列支国内客人(含中央领导人)的接待费。
第二篇:计划财务处关于公款接待的通知
海南大学公务接待管理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央 《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海南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办发〔2013〕22号)、《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发〔2013〕13号)和海南省委办公厅《关于公款报销接待费用的若干规定》(琼办发〔2013〕33号、海南省财政厅《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若干财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本办法所称公务接待,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接待费是指公务接待中所产生的接待用餐、住宿和交通等费用。
一、公务接待的原则
(一)热情周到、勤俭节约的原则。自觉遵守接待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及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二)对等接待、归口管理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学校领导和对口单位参加接待。学校接待归口校长办公室管理。
二、公务接待的范围和对象
(一)上级及主管部门领导来校视察、检查工作,由学校主要领导出面接待的,具体事宜由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归口安排,费用由学校接待费开支。
(二)兄弟院校领导来校考察、交流,由校领导出面接待,对口部门负责人陪同,其费用由学校接待费开支。
(三)凡对口到校内各单位(部门)检查、访问或洽谈工作,或由各单位(部门)邀请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属于专项工作检查、交流或工作会议的,应从各单位经费中列支。
(四)由各单位(部门)承办的各类会议请校领导出面招待参会人员的,费用从会议专项经费中开支,不得列入学校接待费开支。
三、公务接待的标准
(一)迎送。国内公务接待不得在机场、车站、码头组织迎送,不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得铺设迎宾地毯。严格控制陪同人数,不得层层多人陪同。
(二)用车。国内公务接待的出行活动应当安排集中乘车,合理使用车型,严格控制随行车辆。
(三)住宿。来宾住宿费用自理。接待住宿应当严格执行差旅、会议管理的有关规定,安排在学校内部接待场所或者定点饭店。出差人员住宿费应当回本单位凭据报销,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校级领导可安排大床房,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房。不得超标准安排接待住房。
(四)用餐。接待用餐分工作餐和宴请两种规格,原则上均安排在校内餐厅,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1、工作餐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早餐10元/人,中、晚餐各45元/人);宴请标准为:每人每餐150元。
2、每餐超过1000元的接待费用报销应附饭店结算清单。
3、同一批客人在校期间,原则上只安排一次宴请,其他用餐按工作餐接待。
四、公务接待审批权限
(一)学校公务接待分校级层面和各二级单位层面,校级层面的接待由校长办公室统筹安排,由参与接待的校领导作为接待费用的审批责任人。
(二)各职能部门、学院等二级单位层面的接待,由各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部门)接待费用的审批责任人。费用由各单位支出。接待费报销凭证应当包括财务票据和接待审批单。
五、公务接待审批流程
凡因工作需要进行公务接待的,须事先审批,如实填报接待审批单(见范本),写明接待事由、来访单位名称、主要来宾、职务、接待人数、联系人电话、陪餐人数、行程安排及用餐、住宿标准和接待用车安排计划等内容,经接待单位领导批准同意后,校级层面的接待交由校长办公室统一安排。各职能部门、学院等二级单位层面的接待由各二级单位负责。
六、其他规定
(一)领导干部在参加会议、学习、培训期间,严禁用公款相互宴请,不得以总结会、研讨会、座谈会等名义,变相公款报销接待费用。
(二)接待单位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考察,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纪念品和土特产等。
七、公务接待费用公示制度
学校每季度将公款报销接待消费情况进行公示,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公示内容包括公款接待的批次、单位、人数、经费总额等。每次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八、学校外事以及教学、科研等学术交流活动的接待,参照本规定执行。
九、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由校长办公室负责解释。2010年6月8日印发的《海南大学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海大办〔2010〕23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接待制度
一、来人接待
1、来人时,要按照一起身、二让坐、三倒水、四询问、五解答或办理、六送客“六个环节”的顺序操作,态度热情,语气平和。
2、需引见领导的,经报告后予以引见。未能与领导取得联系的,于当日内报告领导。
二、接打电话
1、办公室及值班科室要坚守岗位,确保办公室电话畅通。
2、接打电话时,要使用文明用语,语调高低适中,态度谦虚,语言清晰,简单明快。要将来话单位、来话人、来话时间、内容记清并及时通知有关领导及个人。凡会议通知,要记清会议时间、地点、内容、会期、参加人员及要求,及时告知办公室人员,由办公室处理。
三、来人招待
1、招待标准本着厉行节约、严禁浪费、杜绝不正之风的原则,对来客确需招待的,从严掌握,严格按市里规定的招待标准办理。
2、招待安排:单位来人时,经主要领导批准后,由办公室按要求安排,并将餐后明细送主要领导审阅,严禁假公济私、损公肥。凡违反规定,私自安排的自行负责。
3、确因工作原因耽误就餐,经主要领导批准,安排加班餐,标准按每人8元执行。
第四篇:接待制度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严禁用公款宴请和有关工作餐的规定》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不得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建立和健全反腐保廉监督约束机制,特修订水利局接待制度:
一、在来往接待中坚持热情而不过分,好客而不铺张的原则。
二、实行对口接待。在接待中坚持工作餐制,一般情况下接待来人在食堂用餐。确需在外接待的人员,一般情况下到指定地点就餐,坚持四菜一汤,不准上海参、鲍鱼、燕窝;不准喝洋酒,每围席控制在叁佰元以下。陪席人员一般不得超过2人。
三、不准到上级领导机关所在地利用公款宴请领导机关工作人员。
四、不准利用各种学习、培训之机用公款宴请其他单位人员。
五、在接待过程中不准利用公款进入歌舞厅、发廊和一切娱乐场所。
六、严禁变换手法请客送礼和接受礼品。
第五篇:信访制度的弊端
信访制度的弊端
中国的信访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一部分。但近些年来,信访制度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信访制度中存在的弊病也显露出来。那么信访制度的弊端究竟有哪些?请阅读以下文章内容,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
进入21世纪后,民主政治成为全球各国所追求的目标,更成为我国政府在政治建设中所大力主张和推广的模式。在这一政治建设过程中,信访无论就其地位还是就其作用而言都体现出其独特的重要地位。同时又因为信访工作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一种政策制度,所以党中央对它也是格外重视,把他列为日常政治工作中的重要项目。XX年,中国政治遭遇了罕见的信访洪峰。对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中国信访工作乃至中国信访制度的现状,探讨一下信访所存在的弊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以及信访未来的发展要求和趋势。
一、中国目前信访的现状
信访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制度设置,在历史与现实中起到了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维护社会正义的作用。但是现如今,信访制度之所以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中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是因为它已经进入了两难的困境。据统计:“XX年中国进入了信访洪峰时期,仅从当年7月1日至8月20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到北京市委门前上访的人数就达万人,群体上访达347批;到中纪委门前上访的人员达1万多人次,群体上访达453批,平均每天100多人,最多的一天达到152人,创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新高。”“在这些上访案件中,40%是反映公检法机关问题的,33%和政府行政工作有关,13%反映单位腐败,11%反映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而与此高上访率相反的是极低的信访解决率。据社科院调查显示,实际上通过上访解决的问题只占总问题的2%,这无疑是凤毛麟角。尽管解决的比例极其低,但人们的上访热情仍然不减,上访案件仍居高不下。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信访工作及信访制度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和谐的脱节,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更适应不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在对信访工作及信访制度提出合理化的改革意见之前,我们必须先把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来,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整治。
二、信访工作及信访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针对以上所论述的我国信访的现状,可以从权利、沟通、作用、人员素质和社会等几个角度发现以下问题。
1.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在信访案件的处理权限和权利大小的分配上存在着权利划分不合理、权限模糊的问题。我国于1982年制定了《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在《条例》中规定指出在中央一级设置专门的信访机构称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各省、市、自治区一直到县分别设置信访局、信访办公室,相当县一级的企事业单位设立相应的信访工作机构或配备专职信访干部。虽然《条例》明确的划分了各级设置的信访机构,但对每个机构应管辖的范围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群众反应的问题在管理范围上属于本级信访部门,但本级信访部门要么没有处理这类问题的权利,相应的权利在上一级信访部门的手中,要么就是涉及到其他部门如司法或经济部门,没有跨部门作业的权利。这不仅使信访部门发挥不了其原本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无用的摆设。这种情况同时也是群众越级上访现象产生的根源。这样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央信访部门的负担越来越不堪重负,地方信访部门无事可做。人民群众的问题因为过分集中到中央而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致使群众不满,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社会稳定受到威胁,进而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信访举报系统和受理机关结构复杂,权利范围交叉,信访程序存在严重的缺失。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设置了信访举报系统,这样做固然是为人民群众反映问题检举控告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在无形中加大了检举信访的难度,提高了检举信访的门槛。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二:一是宪法和党章的有关内容规定了党员和公民可以依自己的意愿直接向不同层级的各部门中的任何一个反映问题,提出意见。但在实际的信访工作中实行的是“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即检举的问题是由下到上逐级层层上传的,如此一来不仅耗时浪费时间,而且沟通的层面过多,会对原始问题的真实表述产生失真,甚至是信访原件的丢失。这种情况下,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二是从信访举报的受理者来看。”我国有权利受理信访案件的机关部门不仅仅是一个信访局,而且包括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权利机关、人民政府、政府主管部门、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上述部门机关都只是单一的负责自己应管辖的范围,细微琐碎的划分让上访的群众晕头转向,摸不着该到哪个部门检举。至于那种涉及多个部门管辖范围的检举案件,要想得到最终的解决是遥遥无期。
3.信访部门官僚作风严重,信访工作人员在工作态度和工作素质上存在着不踏实和严重欠缺等问题。个别地区的信访部门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更好的更快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上,而是对上访的群众采取处罚手段,希望借此减少上访的人数。这种防民之口的做法,无异于画饼充饥,剜肉补疮,只会造成更大更广更坏的结果和影响。这会大大的降低信访部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还会使人民群众对中央形成误解。当然了,信访部门的官僚作风和信访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素质密切相关的。“现如今的信访工作人员,无论是上级的领导还是下级的办事人员在思想上都对信访工作有一种潜意识的误解,认为信访就是人民群众到处告状、惹是生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信访就是应该致力于减少信访的人数和次数。因此,他们便以为对群众的检举不予理睬或相互推委就可以不了了之。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不仅给中央造成更大的麻烦,还会激起人民群众更大的不满,从而使更多的人民群众把问题的解决寄托在诸级越级上访上,地方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央能够给予解决。信访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水平不高,也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4.民间信访组织严重干扰了正规信访部门对于问题的解决。实事求是的讲,民间信访组织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在当事人双方之间穿针引线,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了问题;有时他还代人民群众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能比较容易的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使相关问题得到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民间信访组织调解处理的事情无论是其程序还是方法都没有正规的法律依据,甚至是民间信访组织自身就是不合法的。这样一来,被解决的问题就没有任何的法律保护可言。人民群众的利益自然也无法得到正规的法律保护和援助。
三、信访困境的解决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解决途径:
1.明确权利归属,进行系统内部的部门整合,加大信访部门的权利。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基层的信访部门拥有的自主权利太少,上级主管部门和中央手中集中了过多的权利,而且从我国整体的权利划分上来看,信访这部分所拥有的权利实在是太小了,以至于使信访工作一直处于公检法工作的附庸。中央和层次较高的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放权于基层的信访部门,加强基层信访部门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加大对信访程序的设置力度,这样可以把大部分问题在基层就解决掉,而中央和高层次的主管部门只需批阅事件的最终解决结果并备案即可。中央和高层次的主管部门只保留对重特大事件的直接处理权。对信访检举系统中各部门各自管辖、各扫门前雪的现象,美国白宫的信访部门设置具有很大的可借鉴性。白宫只设有一个专门处理信访的部门,下设四处,分别是分析处、答复处、问候卡处和有关官僚福利等问题的针对处。我国的信访检举机构也可以只设一个信访局,下面也可以只设分析处,用来对信访检举案件进行分析归类,对涉及相关单位的检举可以转发给相关的单位,再设一个答复处,负责将调查的结果和做出的处理意见一一答复给相关的人民群众。这样设置部门不仅可以方便人民群众检举,而且可以防止相互推委扯皮,达到政令统一的效果。
2.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支业务水平高,专业素质精的信访工作队伍对作好信访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从哪几个方面来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素质呢?第一良好的政治素质。一名称职的信访干部首先要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将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而且还要能正确的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政廉洁、勤政为民、秉公办事,不徇私枉法不受贿,同时还要在政治思想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的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信访工作。第二要有浓厚的群众感情。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信访工作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群众工作,这也就要求一名信访工作者要想称职,必须要有浓厚的群众感情,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在信访系统内部加大教育力度,彻底整改官僚作风。在信访系统内开展大规模的整风运动,通过政治学习、经验交流会和批评自我批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使信访工作人员深刻意识到官僚作风的危害,从自身的思想上、言行上来抵制官僚作风。另外,还应该加大人民群众对信访部门的监督力度,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为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监督意识不强,用于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太少,才助长了官僚作风的形成。应该通过普法教育来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维权意识,努力扩大人民群众监督的渠道,让其自觉的把对信访部门的监督当成一种权利来行使。
4.在信访工作中实行首长负责制,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上级领导干部对工作是否用心,对下属督促是否严格是直接影响工作进程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信访工作更是如此。应大力主张实行首长负责制,由上到下的抓工作。最好的例子是河南省公安部在XX年11月中对上级交办的160起信访案件的处理。为了处理好这160起案件,河南省公安厅采取超常规的办法,由省厅每个领导直接分片包案督办,省直辖市、县直辖区公安机关领导分包到案,亲自解决;涉案县市区公安局长作为第一负责人也是责任人,承包具体的案件,具体落实工作措施;对每起案件逐案定办案单位,定办案人员,定工作责任,定结案时间,坚持“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信访人不停访息诉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从上级领导开始就加大督办力度,这样解决问题的速度自然就快。
5.妥善利用民间信访组织,实现信访部门在角色上的转变。民间信访组织可以秉承自古已经有之的调解传统,充当新时期的“民间调解员”.信访部门可以适当的运用民间信访组织,使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必经过正规部门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信访部门的工作量,节约时间来处理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对提高信访部门的工作效率也有一定的作用.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即问题由民间信访组织解决的过程中,正规信访部门应当加大对民间信访组织的指导,使其工作方向一直保持正确,另外还应加大法律和社会舆论对这一过程的监督力度.四、信访的未来及其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信访的现状,学术界主要存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信访取消论和信访强化论。强化论认为当前信访的问题是因为信访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造成的。因此,要解决信访问题就必须赋予信访机构以更多更大的权利并将信访立法。而取消论认为,信访容易导致人治,给信访以法治地位有很大的风险。应该取消不起作用的信访部门而单一的实行法治。
在中国现在的情况下,要想将信访完全取消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将法治引入到信访工作中则是信访工作在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很多学术界的学者所期望的。如果这样的改革措施能够有效的运行起来,不仅对当前非常猖獗的行政侵权行为是一个有力的遏制,对司法腐败都有很大的威慑作用,顺便还可以吸纳相当数量的法律专业的学生就业。
执法为民,执政为民。这是我党政治建设的目标。信访是这个目标是否真正实现的一个衡量的标尺,也是人民群众衡量党中央工作的一个标尺。作好信访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信访的定义
法人、公民或是其他的组织运用电话、书信、传真、走访及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或是各个地级的人民政府表达不满,提出有关的意见、建议或是投诉的请求,相关的行政机关部门依照法律进行的活动过程。新中国的信访制度是成立之后设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年来,信访制度一直坚持服务大局的信念,在传达群众的意愿上,合法保护了人民群众的权益,加强了人民群众同党及政府的沟通交流,为我国的社会的稳定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二、中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
(1)信访机构多而杂乱且协调能力不足。中国信访的主要机构有人大、政府、党、法院与检察院,五大部门都设立了供群众信访的机构,并且每个系统都在实际的工作中,制定了相关的法规。信访架构的多样性能有效的知晓人民群众的疾苦,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不过也会有信访群众同时把一个问题寻找多个机构处理,得到的结果与解决的措施均不一致,可能还会出现互相矛盾的状况。因此制度的复杂便影响了沟通的效率,降低了沟通的质量;再者信访机构间并无隶属的关系,因此信访部门间的关系同所属的部门关系并不一样,便导致信访的系统缺少一致性与完整性;信访的系统内部管制的协调能力也有局限性,容易引起各类矛盾向中央与省级汇集,因而也是近些年群众越过地级的信访机构,导致上访的数量逐渐上涨。(2)信访制度无程序性的规定。信访制度没有程序性的规定,也是导致信访困难的原因之一。首先是信访的程序,虽然有制定相关文件,而且普通的信访也会有先登记。此外,接谈、立案等步骤无程序性的规定,因而导致实际工作无法依据法律信访与处理;其次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面临解决信访的形式与程序不符合法律的问题。例如,应是上级解决的信访问题,但实际工作中,并未按时上报、转送至相关的行政机关进行处理;部分信访的机构对下级附属机关或者是其他的相关部门反复批转同一个案件,相互推脱的现象依然还有;再者现有的信访制度没有明确规定信访机构处理事件的时限,导致在实际中群众信访的行为很随意,信访机构也缺少相应监督机制,操作性不强,不能确保信访在处理时的公平性。(3)信访机构权力不受限制。从法律角度而言,信访机构还没有行使行政的权力与职能,在解决信访事项的职能上仍存在局限性。以现在的信访模式而言,信访机构在不具备行使行政的权力的时候,权力大以及不受约束,工作范围扩展至社会的每个领域,以致超出了国家机关赋予的职能与范围。
三、减少信访困境的措施
(1)增加法律的服务意识。提高法律的服务意识。首先应把法律的服务系统渗透进信访的机制里,鼓舞社会责任感强的律师与其他的法律工作者都能参加信访接待的工作。融入其他的中介组织,共同思索信访的制度,通过这样的途径不但让政府的政策透过中介组织使公民顺利的接受,而且让公民寻求了合理有效的途径,消除了与政府的对立情绪,进而有利于化解矛盾,实现公民的合法权益。因而扶持与激励各种没有政府背景的中介组织加入信访代理的领域,是很有必要的。(2)促进司法独立及提高司法的权威性。促进司法独立,提高司法的权威性也是解决信访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一定要落实好法院在群众信访事件上的审判权力,其他的行政机关不应干扰法院裁决;其次是司法机关不但需踏实、公正,还应走合法的程序、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
四、结语
我国的信访制度的发展已经迈进一个新时期,信访是党与群众在工作中组成的重要部分,是社会建设中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信访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特定的一个机构的工作,更是影响全局的工作,只依附信访机构本身,是无法较好地处理信访问题的。因此,应为完善新阶段的信访工作,真正促进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
参 考 文 献
赵育健.浅析中国信访制度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政建设.XX(8):345~341
罗三奎.当前我国信访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XX(3):9~12
张红霞,孙翠.我国信访制度的现实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XX(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