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基础知识
安全基础知识
1.1安全术语 1.1.1安全的概念
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1.1.2安全生产:
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1.1.3安全管理
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1.1.4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1.1.5事故的概念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的总称
事故隐患:引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治理缺陷。1.1.6职业安全的定义
指人们进行生产过程中没有职员伤亡、职业病、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发生的状态,是一种带有特定含义和范畴的“安全”。1.1.7危险的定义
指可以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现存或潜伏的状态。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1.1.8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1.9安全生产“三同时”
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1.1.10安全生产“三级教育”
公司教育、部门教育、班组教育 1.1.11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未查清楚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接受教育不放过。1.1.12安全生产“三不伤害”
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1.1.13安全生产“三违章”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1.14新员工安全教育的原因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1.2安全标志
1.2.1安全标志的意义和作用
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所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此外,还有补充标志,它是安全标志的文字说明,必须与安全标志同时使用。安全标志的作用,主要在于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发生。但不能代替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航空、海运、内河航运上的安全标志,不属于这个范畴。
1.2.2安全标志的类别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等四类。现将其情况,分述如下;
(1)禁止标志的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为带斜杠的圆形框。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2)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边框。三角形边框及图形为黑色,衬底为黄色。
(3)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蓝色。
(4)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方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绿色。1.3劳动保护用品须知 1.3.1工作服的穿着要求
(1)工厂内穿指定的工作服,且要佩戴胸卡。(2)穿合身的工作服。(3)袖口、裤脚要扎紧。
(4)工作服要时常清洗保持清洁。尤其是沾上油污的工作服容易着火,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要及时清洗除去油污。(5)不要在口袋里放置利器及易燃品。1.3.2安全帽
1.3.2.1安全帽的防护作用(1)防止物体打击伤害(2)防止高处坠落伤害头部(3)防止机械性损伤(4)防止污染毛发伤害 1.3.2.2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项
(1)要有下颌带和后帽箍并拴系牢固,以防帽子滑落与碰掉;
(2)热塑性安全帽可用清水冲洗,不得用热水浸泡,不能放在暖气片上、火炉上烘烤,以防帽体变形;
(3)安全帽使用超过规定限值,或者受过较严重的冲击后,虽然肉眼看不到裂纹,也应予以更换。一般塑料安全帽使用期限为三年;
(4)佩戴安全帽前,应检查各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绳带是否系紧等,确信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1.3.3防护眼镜和面罩 1.3.3.1防护眼镜和面罩的作用(1)防止异物进入眼睛(2)防止化学性物品的伤害(3)防止强光
(4)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伤害(5)防止微波
(6)激光和电离辐射的伤害 1.3.3.2防护眼镜和面罩使用注意事项
(1)选用的护目镜要选用经产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2)护目镜的宽窄和大小要适合使用者的脸型;
(3)镜片磨损粗糙、镜架损坏,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视力,应及时调换;(4)护目镜要专人使用,防止传染眼病;
(5)焊接护目镜的滤光片和保护片要按规定作业需要选用和更换;(6)防止重摔重压,防止坚硬的物体磨擦镜片和面罩。1.3.4耳塞、耳罩
1.3.4.1耳塞、耳罩的作用
(1)防止机械(机加车间空压机、水源热泵、风机)噪声的危害。由机械0(2)防止空气动力噪声的危害。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等产生的噪声。(3)防止电磁噪声的危害。如发电机、变压器发出的声音。1.3.4.2耳塞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1)各种耳塞在佩戴时.要先将耳廓向上提拉,使耳甲腔呈平直状态,然后手持耳塞柄,将耳塞帽体部分轻轻推向外耳道内,并尽可能地使耳塞体与耳甲腔相贴合。但不要用劲过猛过急或插得太深,以自我感觉适度为宜。
(2)戴后感到隔声不良时,可将耳塞稍事缓慢转动,调整到效果最佳位置为止。如果经反复调整仍然效果不佳时,应考虑改用其他型号规格的耳塞反复试用,以选择最佳者定型使用。
(3)佩戴泡沫塑料耳塞时,应将圆柱体揉成锥形体后再塞入耳道,让塞体自行回弹,充满耳道。(4)佩戴硅橡胶自行成型的耳塞,应分清左右塞,不能弄错;插入耳道时,要稍事转动放正位置,使之紧贴耳甲腔内。
(5)使用耳罩时,应先检查罩壳有无裂纹和漏气现象,佩戴时应注意罩壳的方法,顺着耳廓的形状戴好。
(6)将连接弓架放在头顶适当位置,尽量使耳罩软垫圈与周围皮肤相互密合。如不合适时,应稍事移动耳罩或弓架,使调整到合适位置。1.3.5防护手套 1.3.5.1防护手套的作用
(1)防止火与高温、低温(液氩)的伤害。(2)防止电磁与电离辐射的伤害。(3)防止电、化学物质的伤害。
(4)防止撞击、切割、擦伤、微生物侵害以及感染。1.3.5.2防护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1)防护手套的品种很多,根据防护功能来选用。首先应明确防护对象,然后再仔细选用。如耐酸碱手套,有耐强酸(碱)的、有耐低浓度酸(碱),而耐低浓度酸(碱)手套不能用于接触高浓度酸(碱)。切记勿误用,以免发生意外。(2)防水、耐酸碱手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观察表面是否有破损,采取简易办法是向手套内吹口气,用手捏紧套口,观察是否漏气。漏气则不能使用。(3)绝缘手套应定期检验电绝缘性能,不符合规定的不能使用。
(4)橡胶、塑料等类防护手套用后应冲洗干净、凉干,保存时避免高温,并在制品上撒上滑石粉以防粘连。(5)操作旋转机床禁止戴手套作业。1.3.6防护鞋
1.3.6.1防护鞋的作用
(1)防止物体砸伤或剌割伤害。如高处坠落物品及铁钉、锐利的物品散落在地面,这样就可能引起砸伤或刺伤。
(2)防止高低温伤害。如在冶金等行业,不仅环境气温高,而且有强辐射热,灼烤足部,灼热的物料喷溅到足面或掉入鞋内引起烧伤。另一方面,冬季在室外施工作业,可能发生冻伤。(3)防止酸碱(纯水制备化学物品)性化学品伤害。在作业过程中接触到酸碱性化学品,可能发生足部被酸碱灼伤的事故。
(4)防止触电伤害。在作业过程中接触到带电体造成触电伤害。
(5)防止静电伤害。静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引起心理障碍,产生恐惧心理或引起从高处坠落等二次事故。
1.3.6.2绝缘鞋(靴)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
(1)应根据作业场所电压高低正确选用绝缘鞋,低压绝缘鞋禁止在高压电气设备上作为安全辅助用具使用,高压绝缘鞋(靴)可以作为高压和低压电气设备上辅助安全用具使用。但不论是穿低压或高压绝缘鞋(靴),均不得直接用手接触电气设备。
(2)布面绝缘鞋只能在干燥环境下使用,避免布面潮湿。
(3)穿用绝缘靴时,应将裤管套入靴简内。穿用绝缘鞋时,裤管不宜长及鞋底外沿条高度,更不能长及地面,保持布帮干燥。
(4)非耐酸碱油的橡胶底,不可与酸碱油类物物质接触,并应防止尖锐物刺伤。低压绝缘鞋若鞋底花纹被磨光,露出内部颜色时则不能作为绝缘鞋使用。(5)在使用绝缘鞋(靴)时,应查验鞋上是否有绝缘永久标记,如红色闪电符号,鞋底有耐电压多少伏,等表示;鞋内有否合格证,安全鉴定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1.3.7安全带
1.3.7.1安全带的作用:预防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 1.3.7.2安全带的使用注意事项
(1)在使用安全带时,应检查安全带的部件是否完整,有无损伤,金属配件的各种环不得是焊接件,边缘光滑,产品上应有“安鉴证”。
(2)使用围杆安全带时,围杆绳上有保护套,不允许在地面上随意拖着绳走,以免损伤绳套,影响主绳。
(3)悬挂安全带不得低挂高用,因为低挂高用在坠落时受到的冲击力大,对人体伤害也大。1.4作业安全 1.4.1工作须知: 1.4.1.1弄清工作才开始工作,要请教上级直至弄懂为止,然后实践,要求别人指正,尽早掌握要领。
1.4.1.2遵守作业规则及作业流程。1.4.1.3一旦工作就不要胡思乱想。1.4.1.4不要过于乐观,盲目行事。1.4.1.5不能擅自进入他人的工作场所。
1.4.1.6除自己所管辖的机械与工具外,不能擅自使用。1.4.1.7尽量不要向作业中的人员靠近或搭话。1.4.1.8一起工作时,要步调一致,充分沟通。1.4.1.9进行危险作业时,必须挂上危险标识。
1.4.1.10交接工具、材料时,要小心处理,绝对不能抛掷。
1.4.1.11机械进行检查、清洁、加油等,换齿轮、换刀片等时必须把机械的运动停止。1.4.2电气作业
1.4.2.1从事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电气的基本知识,学徒工、实习生不得单独作业;非电气人员禁止从事电气作业。
1.4.2.2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如刀闸、电灯开关的绝缘或外壳破裂等,应及时报告,请电工检修,不要擅自拆卸修理。
1.4.2.3在生产中,如遇照明灯坏了或熔断器熔体熔断等情况,应请电工来调换或修理,调换熔体,粗细应适当,不能随意调大或调小,更不能用铁丝、钢丝代替。
1.4.2.4使用的电气设备,其外壳应按安全规程,必须进行保护性接地或接零。1.4.2.5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用电动工具,应有漏电保护器,其导线、插销、插座必须符合三相四线的要求,要有接零(接地)保护。不得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孔内使用。
1.4.2.6在清扫环境时,不要用水冲洗电器开关箱或电器设备,更不要用碱水揩拭,以免使设备受潮受蚀,造成短路和触电事故。
1.4.2.7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以内,以免有雷击时发生雷电流入产生跨步电压触电。1.4.2.8严禁带负荷拉隔离开关和闸刀开关。
1.4.2.9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在明显处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
1.4.2.10高低压配电室设备和电机,检修后检查无误,人员应站到安全区域方可送电试车。
1.4.2.11检修人员工作完毕后,应清点工具防止遗忘在设备上面造成事故。1.4.2.12如工作人员两侧、后方有带电部分,应特别加设防护遮栏
1.4.2.13对地电压250V以上,禁止带电作业:250V以下,需带电作业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1.4.2.14在己停电但未装地线设备上工作时,应先将设备对地放电。1.4.3机械作业
1.4.3.1禁止擅自使用他人管理的机械。1.4.3.2禁止擅自拆散机械。
1.4.3.3未经许可,不可擅自拆卸安全防护装置。
1.4.3.4作业前,要在规定的位置加油,然后空机运转后才开始正式操作。1.4.3.5不懂得机械的操作方法,不能使用机械。1.4.3.6机械在运行时禁止清洁、安装、拆卸工具材料。
1.4.3.7作业中,禁止用手或用烂布清除碎屑,必须使用扫帚等来清除。1.4.3.8机械在运行中人不能擅自离开岗位。
1.4.3.9除固定的作业外,其它操作不能使用手套(尤其旋转设备)。1.4.3.10机械若有异常状况时,要立即停机,向上司报告。1.4.4使用安全装置的注意事项
1.4.4.1禁止擅自拆卸,改造安全装置及改变其位置。1.4.4.2理解安全装置的原因,充分掌握其性能和有效利用。
1.4.4.3若使用安全装置时,无论如何也不能顺利完成工作,要向上司提出报告,服从监督人员的指示,绝对不能擅自拆卸安全装置。
1.4.4.4若安全装置坏了,发生故障时,要立即向监督人员报告,听从指令修理好。
1.4.4.5若希望设置安全装置时,可向监督人员提出申请。1.4.4.6安全装置每天开工前进行检查,确认没有问题才开始工作。1.4.5搬运作业
1.4.5.1目测重量,确认一个人是否提起,持续作业的时候搬运上限(男子约25㎏,女子约15 ㎏,30 ㎏以上必须两人一起搬)。
1.4.5.2要搬起重物时,腰要坐低,背要挺直,手放低,然后慢慢把它提起。1.4.5.3一起搬运时,要互相沟通,合作。
1.4.5.4搬运物品时要注意手旁脚边。另外,在横过通路或转弯时,先停下来,看看前后作业。
1.4.5.5不安稳的东西必须用绳子捆牢固,或者用保护工具使其保持平衡。1.4.5.6手推车不能拉。
1.4.5.7卸载物品时要按顺序执行,不能从中间抽出。1.4.5.8搬运车不能放在通道上或者通道的拐弯处。
1.4.5.9用肩膀搬运细长形状物品时,要使前比自己的身高高出一点。转弯时不要碰到墙壁。
1.4.5.10使用盐酸、硫酸等化学品时,必须佩戴好耐酸胶手套、胶围裙、保护眼睛、长靴等保护工具。
1.4.5.11存放不同重量的东西时,要把重的东西放在下面。1.4.6工具使用要求
1.4.6.1使用工具之前必须先检查,决定不能使用不完好的工具。
1.4.6.2使用工具,可能会出现工具损坏现象,损坏的工具要立即维修好。1.4.6.3工具必须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能散乱放置在工作场所。1.4.6.4禁止把工具放置在机械上面和容易掉落的地方。
1.4.6.5手动工具各自的用途都是有规定的,且大小也是各种各样。使用时必须挑选合适、正确地使用。
1.4.6.6若手动工具沾上油污了,要拭刷干净才能使用。1.4.7高空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4.7.1凡在高地面2米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凡能在地面上预先作好的工作,都必须在地面上作,尽量减少高处作业。1.4.7.2担任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的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业。凡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登高作业。
1.4.7.3高处作业均须先搭建脚手架或采取防止坠落措施,方可进行。1.4.7.4在坝顶、陡坡、屋顶、悬崖、杆塔、吊桥以及其他危险的边沿进行工作,临空一面应装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否则工作人员须使用安全带。
1.4.7.5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米,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1.4.7.6安全带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应定期(每隔6个月)进行静荷重试验,试验荷重为225公斤,试验时间为5分钟,试验后检查是否有变形、破裂等,并做好试验记录。不合格的安全带应及时处理。
1.4.7.7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丝绳上。禁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1.4.7.8高处工作应一律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以防止从高空坠落发生事故。
1.4.7.9在进行高处工作时,除有关人员处,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行或逗留,工作地点下面应围栏或装设其他保护装置,防止落物伤人。
1.4.7.10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要用绳系牢后往下或往上吊送,以免打伤下方工作人员或击毁脚手架。
1.4.7.11上下层同时进行工作时,中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板,罩棚或其他隔离设施,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1.4.7.12在6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1.4.8事故现场急救方法
(1)触电急救:断电,对伤者施以心肺复苏术;
(2)一氧化碳中毒急救:立即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流通较好区域;(3)外伤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4)创伤救护:切割伤、擦伤、刺伤、砸伤;(5)烧伤救护:热力烧伤、酸碱烧伤;(6)毒害物品中毒救护:立即大量给水并催吐;(7)中暑救护:立即对中暑者施以物理降温;(8)坠落救护:四肢骨折、脊椎骨折;
注:上述方法仅作为急救使用,在对伤者施以上述急救方案的同时,应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尽快就医。
第二篇:安全基础知识
安全基础知识
一、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强三基 反三违是指什么?
“三基”: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三、“四不伤害”是指什么?
“四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四、燃烧的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五、安全标志分类与颜色
禁止标志(红色)、警告标志(黄色)、指令标志(蓝色)、提示标志(绿色)
六、预防火灾爆炸的基本原则(1)防止爆炸混合物的形成(2)严格控制着火源
七、报火警时的主要步骤
(1)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名称、地址、门牌号;
(2)要说清是什么东西着火和火势大小,以便消防部门调出相应的消防车辆;(3)说清楚报警人的姓名和使用的电话号码;
(4)要注意听清消防队的询问,正确简洁地予以回答,待对方明确说明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电话;
(5)报警后要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示消防车到火场的道路。
八、消防的四懂四会四能
四懂:1.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2.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3.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4.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
四会:1.会使用消防器材;2.会报警;3.会扑救初起火灾;4.会组织疏散逃生。
四能:1.能宣传;2.能检查;3.能及时发现和整改火险;4.能有效扑救初起火灾
九、简述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步骤。
1、检查灭火器是否处于安全压力范围;
2、拔下保险销;
3、站在上风口左手提起灭火器,右手握住灭火器软管;
4、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左右扫射。
十、安全“三同时”指什么?
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十一、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调查的“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十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一、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
二、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
三、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
四、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五、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六、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十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六条禁令”
1、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
2、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3、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
4、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
5、严禁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
6、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
十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原则
1、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
2、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
3、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
4、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
5、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健康安全环境审核;
6、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
7、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8、所有事故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
9、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健康安全环境标准;
十五、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
一、必须在企业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在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分别标明本企业、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二、必须在重大危险源、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场所设置明显标志,标明风险内容、危险程度、安全距离、防控办法、应急措施等内容。
三、必须在有重大事故隐患和较大危险的场所和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标志,标明治理责任、期限及应急措施。
四、必须在工作岗位标明安全操作要点。
五、必须及时向员工公开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决定、执行情况和整改结果。
六、必须及时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内容,建立档案。
十六、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
一、必须依法设立、证照齐全有效。
二、必须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
三、必须确保从业人员符合录用条件并培训合格,依法持证上岗。
四、必须严格管控重大危险源,严格变更管理,遇险科学施救。
五、必须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要求排查治理隐患。
六、严禁设备设施带病运行和未经审批停用报警联锁系统。
七、严禁可燃和有毒气体泄漏等报警系统处于非正常状态。
八、严禁未经审批进行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检维修、盲板抽堵等作业。
九、严禁违章指挥和强令他人冒险作业。
十、严禁违章作业、脱岗和在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
一、必须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严禁责任不落实违法违规生产。
二、必须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严禁在职业病危害超标环境中作业。
三、必须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保证有效运行,严禁不设置不使用。
四、必须为劳动者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配发假冒伪劣防护用品。
五、必须在工作场所与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严禁隐瞒职业病危害。
六、必须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严禁弄虚作假或少检漏检。
七、必须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严禁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上岗。
八、必须组织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监护档案,严禁不体检不建档。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一、必须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二、必须依法设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三、必须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物资,危险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
四、必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相衔接的应急预案,重点岗位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五、必须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六、必须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岗位、场所危险因素和险情处置要点,高风险区域和重大危险源必须设立明显标识,并确保逃生通道畅通。
七、必须落实从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的权利。
八、必须在险情或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好先期处置,及时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并按规定立即如实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九、必须每年对应急投入、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十四、特种作业“十禁止”
1、未指定现场施工作业方案,禁止作业;
2、未办理作业票证,禁止作业;
3、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禁止作业;
4、未进行现场技术交底,禁止作业;
5、未进行风险识别,禁止作业;
6、未制定现场作业应急处置方案,禁止作业;
7、现场监护人未到位,禁止作业;
8、现场作业条件与作业方案不符,禁止作业;
9、现场作业技术参数未受控,禁止作业;
10、作业过程中作业条件发生变化未重新确认,禁止作业。
十五、加气作业“十禁止”
1、禁止给改装手续不合格(未检验或超期)的车辆加气;
2、禁止给未进行漏气检测的车辆加气;
3、禁止给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车辆加气;
4、禁止给司乘人员未离开的车辆加气;
5、禁止给未熄火并关闭电路的车辆加气;
6、禁止给气瓶无余压的车辆加气;
7、禁止非岗位操作人员操作加气;
8、禁止气瓶超压、超量加气;
9、禁止给未静电接地的车辆(LNG)加气;
10、禁止无操作人员监护的情况下加气。
十六、简述LNG的特点。
LNG的特点:1.低温、气液膨胀比大、能效高,易于运输和储存;2.安全性能高,气化后比空气轻,无色、无嗅、无毒;3.燃点较高,自燃温度约为650℃;爆炸范围较窄:5%-15%;轻于空气、易于扩散。
十七、简述LNG的危险特性
1、火灾、爆炸特性;
2、低温特性;
3、溢出和扩散性;
4、窒息性
十八、人员进入LNG工厂前应该做什么?
1、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必须着长袖长裤工装,安全帽带需系好,以免安全帽脱落;
2、公司人员佩戴工作证,外来人员佩戴临时出入证;
3、将打火机、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等火种及非防爆器材放于门卫处,由值班人员暂时保管。
十九、发生中暑如何急救?
1、迅速将患者移至稍凉通风的地方;
2、脱去和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盐0.1%-0.3%的凉水,用凉水或酒精擦身。
二十、发生触电该怎么办?
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
2、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选择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待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二十一、分析自己所在岗位常见的危险因素有那些?一般采取什么预防措施?
第三篇: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安全知识
一、电气基本常识
(一)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电流强度简称为电流。电流的常用单位是安培(A)或毫安(mA),即1A=1000mA。开关电器是负载的控制设备,如刀开关、断路器、电磁开关、减压起动器等都属于开关电器。辅助设备包括各种继电器、熔断器以及测量仪表等。辅助设备用于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分配、保护及测量。
(二)保险丝的作用
保险丝又称熔丝,主要是用于防止因电流过大而烧坏电线的一道保险。保险丝是一种容易烧断的细合金丝,它只能通过正常用电电流,当电流量超过一定的数值时,它就会发热熔断而切断电源,从而保护电线不被烧坏,特别是当电线短路时,如不很快切断电源,电线在瞬间就会被烧坏,甚至发生火灾。保险丝的大小应视用电量大小而定,一般1安培的保险丝可以正常使用100-200瓦的电器。太大起不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太小又会经常烧断,影响正常用电。
(三)安全电压
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50V。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额定值有42V、36V、24V、12V、和6V。
(四)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禁止启动禁止合闸禁止触摸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电”、“注意安全”、“当心电缆”等。
当心触电注意安全当心电缆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等。
在此工作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必须带防护手套”等。
必须带安全帽必须带防护手套
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第四篇: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发生电击时,所触及的带电体为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时,称为直接接触电击。
1、当电气设备发生事故,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称为间接接触电击。
2、导致人员死亡的最大原因为电流直接流过人体。
3、电力系统由发电厂、送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网和电力负荷组成。
4、送电线路是指电压为35KV及其以上的电力线路,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其作用是将电能输送到各个地区的区域变电所和大型企业的用户变电所。
5、在皮肤干燥时,人体工频总阻抗一般可按1000-3000欧姆考虑;潮湿情况下,可按500-800欧姆考虑。25V电压可致命,25V以下不要考虑防止电击。
6、电击致命的原因主要有三种:1):心室颤动 2):窒息 3):电休克。
7、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种类等多种因素有关。感知阈值为0.5mA,摆脱阈值10 mA,室颤阈值50 mA。
8、室颤电流是指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室颤电流即致命电流,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仅为50mA左右;当电流持续时间小于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为数百毫安。当持续时间小于0.1s时,只有电击发生在心脏易损期,500mA以上乃至数安的电流才能够引起心室颤动。)
9、接地电流:凡从接地点流入地下的电流即属于接地电流。
10、接地电流入地后自接入地体向四周流散,这个自接地体向四周流散的电流叫做流散电流。流散电流在土壤中遇到的全部土壤电阻叫做流散电阻。
11、接触电动势是指接地电流自接地体流散,在大地表面形成不同电位时,与接地体相连设备外壳与水平距离0.8m处之间的电位差。接触电压是指施加于人体某两点之间的电压。
12、等点位联结是一种以降低接触电压为目标的“场所”电击防护措施,是指保护导体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生产用的金属装备以及允许用做保护导体的金属管道等用于其他目的的正常的不带导体之间的联结。(分为总等点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
13、剩余电流:是指低压配电线路中各相(含中性线)电流矢量和不为零的电流。
14、一级负荷:这类负荷如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或造成重大设备损坏且难以修复,或给国民经济带来极大损失。凡符合下例条件之一的电力负荷属于一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15、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作用:它是一种低压安全保护器,主要是防止人身电击,防止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灾。(三相负载不平衡的情况下出现电流。)原理在P118-P119
16、漏电保护器是用来防止人身触电和漏电引起火灾的一种接地保护装置。
17、长期在高频辐射电磁情况下工作会破坏睾丸的生精能力,引起心血管功能改变,生物钟调节紊乱及身体疲劳。
18、静电的特点:电压高、能量低、尖端放电、静电感应放电、绝缘体上静电泄露很慢。
19、静电的危害:引发火灾和爆炸、电击和妨碍生产。
20、静电的起电方式:1)接触-分离起电 2)感应起电 3)破裂起电 4)剥离起电 5)电荷迁移
21、电线火灾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无电时可选用水灭。(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都是不导电的,可用于带电灭火。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剂【水溶液】不宜用于带电灭火。)P295
22、红线代表火线、黑线代表零线;绿白线:保护接地。零线与地线不等同。
23、跨步电动势是指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的两点之间的电位差。跨步电压是指人站在流过电流的地面上,加于人的两脚之间的电压。
24、高压线接地有电的范围为20m,跨步电动势指0.8m之间的电位差。
25、绝缘安全用具包括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具体安全用具包括绝缘杆、绝缘夹钳;辅助安全用具包括绝缘鞋、绝缘手套、绝缘垫和绝缘站台等。(安全用具的作用是直接触碰磁带电导线,进行长时间操作。辅助安全用具的作用是降低触电的危险性。)绝缘工具作用在P375 【带电作业使用绝缘梯,使用电站需装漏电保护器。】
26、电器长期不维修保养有灰尘进入时会导致散热功能下降,发生触电危险一般从65V开始。
27、电器防护等级(IP代码)书本P175页,记熟四个表格。
28、电气防护等级,P272-277,记住表7-12表格。
29、检修高压设备和电气设备时最好停电。
30、标示牌的作用是提示人们注意安全,防止出现不安全行为。如在护栏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在送电或设备的送电操作手柄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示牌;在检修点悬挂“在此工作!”提示牌等。
31、当触电时,触电人员出现停止呼吸或者心脏停止时的救护手段是胸压及人工呼吸。
32、油电火灾时沙土扑灭,电器设备忌放在有火、有水、粉尘多和光照强的地方。
33、特低电压防护:特低电压又称安全特低电压,是属于能防范直接接触电击,也能防范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保护原理:通过对系统中可能会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进行限制,从而使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受到抑制,将触电危险控制在没有危险的范围内。(书本P112页)
34、TN系统分为TN-C,TN-S,TN-C-S,YN-S系统的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是完全分开的;TN-C-S系统干线部分的前一部分保护零线是与工作零线共用的;TN-C的干线部分保护零线是与工作零线完全共用的。分清楚区别与要求(要求见书本P75。)
35、雷电的危害:雷电具有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三方面的破坏作用。其中1)电性质的破坏作用:电性质的破坏作用表现为数百万伏乃至更高的冲击电压,可能毁坏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绝缘,烧断电线,造成大规模停电;绝缘损坏可引起短路,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二次放电的电火花也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2)热性质的破坏作用:闪电击中地面的物体,雷电流产生的焦耳-楞次热效应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其破坏作用表现在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能直接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3)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表现为强大的雷电通过被击物时,被击中物体中的水分急剧蒸发而产生气体,因气体剧烈膨胀的机械作用致使被击
物毁坏和爆炸。
36、高压带电作业应注意的措施:
1)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满足安全距离要求时,必须采取可靠的绝缘隔离措施。
2)绝缘杆、绝缘承力工具和绝缘绳等绝缘工具必须具有足够的长度。3)高低压同杆架设,在低压线路工作时,应注意与高压线的距离,并采取防止接触高压线的措施。
4)带电部分职能在工作人员的一侧
5)带电作业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检修人员分散注意力而发生事故。6)工作人员要采取必要的个体防护措施。
37、常见的架空线路故障有倒杆、断线、污闪、接地、相间短路等。P151 倒杆的原因:杆塔基础诱蚀、腐朽或当风力等外力超过线路杆塔的稳定度或机械强度时,就会使杆塔歪倒或损坏。
断线的原因:导线、避雷线覆冰或者雷电击中线路、低温使线路张力增大而导致断线等。
污闪的原因:绝缘子表面脏污引起。
雷电击中线路时,使绝缘子发生闪络或击穿,导致短路或接地故障。雨水使脏污的绝缘子发生闪络,引起短路或接地故障,高温季节,导线因气温升高,孤垂加大而发生导线间短路或接地故障。
38、根据所防范的接触方式的不同,防止点击事故的措施分为三类:(1)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主要有绝缘、屏护、间距等。(三者概念见P41-P51)
(2)间接接触点击防护措施:主要措施是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非导电环境、等点位联结、电气隔离、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安全特地电压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食防止间接接触点击的基本技术措施)(3)兼防直接接触点击和间接接触点击的防护措施:措施主要有特低电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等。
39、绝缘的破坏:(1)绝缘击穿:1)气体电介质的击穿 2)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3)固体电介质的击穿(包括电击穿、热击穿、电化学击穿、放电击穿等)
(2):绝缘老化:1)热老化 2)电老化 3)绝缘破坏
40、零线与地线的区别:零线是在供电端(发电厂、变电站、变压器)接地,或在入户前重复接地,是工作接地线,是输电线路的一部分,电流经电厂→火线→负载→零线反回电厂。地线在用户端接地,和用电电器的金属外壳或人体可触部位连接,使机壳与大地等电位,保护人体不触电。地线不与输电线路构成回路,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注意两者的区别: 重要术语:
接地电流P59, 室颤电流P23 流散电阻P59
接触电动势P61 直接接触电击P35 触电方式(跨步电压触电原理,跨步电动势)P13 P61 等电位联结P87
剩余电流P117
一级负荷P7
讨论:
高压架空传输可能出现的故障、事故及其原因(电气线路安全一章)污闪产生原因P152
雷电危害、注意什么、措施、破坏P307 绝缘破坏形式P42 高压带电操作的安全措施P391 综合题:
1)TT、TN、IT系统中三相某一相碰到了外壳,应画图分析触电原因及触电原理画出电气原理图。
2)分析题:带有继电器、熔断器,正常启动、关停、故障时如何保护的电动机,分析保护的工作原理并画图,图例P213 P203 P207 以分析为重点 Q为隔离开关
第五篇: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在生产劳动中,生产环境和机器设备、劳动工具等存在着某些对劳动者安全、健康不利因素。为了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每个劳动者都必须自觉遵守各种安全制度和操作规范。
一、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有关制度章程
制定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规章、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主要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企业消防安全制度等。
二、全面推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四级台帐”制度
1、企业层层分解、落实,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消防安全体系和分层责任制,横向到边,纵向到人。
2、建立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或专职、群众义务消防队;
3、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防火方案,落实火灾、爆炸、坍塌、中毒等事故发生时保护人员疏散、撤离、抢救等安全措施,并确定专门的负责人;
4、配备安全设施、消防器材,落实定期维护、保养措施,改善安全条件,经常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有记录;
5、建立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应急救援演练,使其提高安全意识,掌握预防事故、扑救火灾及逃生自救互救的一般知识;
6、组织事故自救,保护事故现场,协助事故原因调查。
三、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特点,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1、生产车间、场所、作业现场要遵循“轮加罩、轴带套、台加栏、洞加盖”,防止轮、轴、洞、台等处的被卷入、甩落、滑倒等事故的发生;
2、窖池、阴井、下水道、发酵池、化浆池、水井等可能有气体沉积的场所、场地,施工、作业时要采取防毒措施,注意使用防毒面具,并做好通风等工作。如发现有人中毒,切不可在无任何防范保护措施情况下盲目施救;
3、锅、容、管、特等特种设备、设施的安全必须符合检验、维修、使用等有关规定,经常检查保养,专人持证操作;
4、自备发电机组操作人员要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机房、配电房内不得存放柴油、汽油等;废气必须排放在室外;
5、气焊作业的单位,乙炔、煤气等气瓶必须与氧气瓶隔离;
6、不得将未经处理的带空气、水等容器类金属投入熔炉冶炼;
7、不得把220V电源直接接入各类机床照明设备;
8、油库设置必须符合消防规范,严禁用汽油直接清洗金属产品;
9、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得移动、维修带电设备;
10、严禁制造、安装、使用、乘坐土制货梯(升降机)。
四、从事故发生的要素中查找原因,落实防范措施
(一)造成事故原因主要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是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①无防护装置。包括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无安全标志;无防护栅栏或防护栏损坏;风扇无消音装置、噪声大;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等。
②防护不当。包括机械外露的转动部件无防护罩,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松动或调整不当;放炮作业时,隐蔽所的安全距离不够或有缺陷;防爆装置失效或安装不当。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失去绝缘,或电线接口不牢松动造成搭壳漏电等。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①设计布局不当,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包括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欠;安全间距不够;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设备、设施上有锋利倒刺等。
②强度或稳定性不够。包括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安全要求;承重设备稳定性不够,承重时失稳等。
③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j包括设备带“病”运行,超速、超负荷运行等。
④维修、调试、校正不良。包括设备失修,保养不当,设备失灵;厂房失修,作业场所地面不平等。
(3)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包括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绝缘鞋等
①没有发放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具、用品。
②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起不到防护作用。
(4)生产(施工)场地作业环境不良
①照明不良。包括照度不足或光线过强,作业场所粉尘、烟雾弥漫,视物不清等。
②通风不良。包括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风流短路;车间有毒有害物质(气态、粉尘等)超标,未经排放、处理,仍继续作业等。
③危房内作业,作业场所狭窄,通道不畅。露天采石场没有剥离、宕面外倾、危石未清理;人员过于密集,安全出口不足或堵塞;生产、贮存危险品的车间与宿舍同在一座建筑物内(三合一等)。
④作业场地杂乱。包括电气线路、管道布置不当,随意乱拉乱放;工具、制品、材料等堆放不安全。
⑤交通运输线路的配置不安全。如车辆等运输工具平行时,无法分道;交会时,无法避让;弯道或交叉时,无信号或警告标志等。
⑥作业场所的温度、湿度、噪音、粉尘等环境指标不当,影响正常作业。
⑦地面滑。包括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质,地面材质不防滑等。
⑧贮存方法不安全。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品物质贮存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足等。
⑨操作工序、工艺设计不当或配置不齐全。如工艺参数中的温度、压力、湿度、电流、电压、时间等参数、施工点的高度、深度、水上、地下等位置的选择不当;工艺流程、设备、设施选择不当等。
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包括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通气或泄漏等;忘记关闭设备;精力不集中,忽视警告标志、信号,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行走不当,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器超速运转;违章驾驶机动车辆;升降设备提升速度过快,超载及客货混载;冲压剪切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区;工件紧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扫铁屑等违章行为。
(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包括拆除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或调整不当造成安全装置失效等。
(3)使用不安全设备。包括临时使用不牢固的提升、起重设备,登高设备、设施,搬运装载设备;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等。
(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包括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直接拿工件进行加工;搬运物体姿势不当等。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生活等用品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包括未经安全人员允许就进入油灌或井中,冒险进入涵洞,无安全设施接近漏料处;堆集、运输及装车时,未撤离危险区;冒险进入警示危险信号及标志牌指示的危险区域:调车场超速上下车;易燃易爆场所动火;进入矿山采场;擅自违章搭乘矿(货)车等。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攀、坐在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等高处及可移动的部位等。
(8)在起吊物、危险悬挂物下作业、停留、休息;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无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等。
(9)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工作中,作业人员有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如酒后作业,带病作业,疲劳作业;思想负担过重,带严重不满的情绪作业等。
(11)在必须使用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所中,忽视使用或未正确使用。如未戴护目镜或面罩,未穿绝缘鞋,未戴防护手套、安全帽、呼吸护具、安全带、工作帽等。
(12)不安全装束。如在有外露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肥大服装;长头发不戴进工作帽内;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设备时戴手套等。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接触和处理错误等。
2、事故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如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上存在问题;设备失修,未正常检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设备设施没有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未进行安全评价等。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职工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等。
(3)劳动组织不合理。如作业场所的人员过于密集;交接班或作业程序不当等。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如违章指挥,事故抢救指挥不当等。
(5)没有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规程、使用说明),或者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规程)不健全,无章可循等。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经费不落实等。
(二)严肃安全事故责任追究
1、凡是发生下述伤亡事故的,应首先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
(1)工人未经过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就上岗位工作,特种作业人员未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就独立作业,而造成重大事故的;
(2)缺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造成伤亡事故的;
(3)安全设施、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等不全、不齐、不清,造成伤亡事故的;
(4)设备严重失修,严重超负荷,造成事故;
(5)对事故熟视无睹,不认真采取措施,重复发生同类伤亡事故;
(6)违章指挥、强令或亲自冒险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
(7)由于不安排安全技术措施经费,不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改善劳动条件,造成伤亡事故的;
(8)由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有关安全设施未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而交付使用,造成伤亡事故的;
(9)对“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监察意见书”和有关部门“整改指令书”等执行不力,限期内不整改,造成伤亡事故的。
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追究肇事者或有关人员的责任:
(1)由于违章指挥或违章、冒险作业,造成伤亡事故的;
(2)由于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有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作业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
(3)发现有发生事故危险的紧急情况,不立即报告或不积极采取措施,因而未能避免事故或减轻伤亡事故的;
(4)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擅离职守或擅自启动机器设备,拆除安全防护装置,造成伤亡事故的。
3、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对有关人员从严处罚:
(1)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后,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
(2)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的;
(3)事故发生后,由于不负责任,不积极组织抢救或抢救不力造成更大伤亡的;
(4)发生事故后,不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
(5)违反上级规定的程序,滥用职权,擅自处理或袒护、包庇事故责任者的。
对事故责任者在以教育为主的同时,要根据事故的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三)常见事故伤害的预防
1、事故伤害预防的主要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企业要坚持依法监督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必须具备基本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知识,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2)建立和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严格劳动纪律。
(3)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并根据企业的特点和有关要求,配备或聘用一定数量有资格的企业注册安全主任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解决企业“有人管安全、有人会管安全”的问题。
(4)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及时采取整改和监控措施,力争早日消除事故隐患。在安排企业财务计划时,应留有一定的经费,用于整改事故隐患,改善劳动条件。
(5)在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工程项目时,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和报批安全卫生工程设计资料,按规定,委托有资格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保证职业安全卫生工程和设备设施与其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国外引进的设备、工艺及其原材料和产品等,要同时引进安全卫生的配套设施和保障技术,确保安全生产,防止职业危害。
(6)加快对工艺、设备的技术改造,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按规定委托有资格的单位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定期检验。
(7)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8)参加工伤保险和财产保险,分散重大事故损失可能对企业经营管理造成的风险。
2、伤害事故预防的基本要求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厂房设计标准化,各种间距、通道、标志、照明等符合国家规范。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厂内各级各部门要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认真做好各自的安全生产工作。
(3)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设备、特种设备、安全设备等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有毒有害气体、粉尘车间安装通风排毒设施,使车间内的有毒物质,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
(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从业人员必须及时、正确使用、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6)从业人员进厂、换岗、操作使用新设备上岗前,必须经过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上级指定单位专门培训,理论、实践考核合格后,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
(8)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严防“三违”现象的发生。
(9)从业人员要仔细寻找自己身边的事故隐患,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及时消除,确保安全。
五、按国家有关规定配置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设置安全、防火等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
l、企业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和防火、灭火管理制度以及实施细则并公布上墙告知职工。
2、企业建筑工程和内装修防火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建筑工程和内装修防火设计,送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且不得私自改动。施工完成后,向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3、企业施工应落实安全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和灭火器具,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消防工作。
4、企业内下列场所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紧急照明装置和必要的消防设施:
1)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生产房、储存场地;
2)高层建筑、地下人防工程、原材料及成品仓库;
3)车队、油库(加油站)、液化气站、变电站、发电机房等;
4)医务所、子弟学校、招待所、饭店;
5)临时搭建的房屋、商店、农贸市场、展销会场。
5、企业使用的安全防护设施、消防器具和设备必须是有国家生产许可证和产品质量认证证书的产品。使用的电器设备的质量,必须符合安全要求。电器设备的安装和电气线路的设计、敷设,必须符合电气安全技术规定,并定期检修。
6、禁止在火灾危险场所擅自动用明火。需要使用明火器具应事先提出申请,说明安全措施,经安保部批准后予以使用。
7、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对电焊、气割、砂轮切割、煤气燃烧以及其他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必须依照有关安全要求操作。
8、不在办公和宿舍地使用自制或外购电炉取暖或饮事。
9、划定禁烟区,员工不得在禁烟区、集体宿舍等场地吸烟。
10、企业根据现有安全设施状况和财力状况,合理配置安全、消防器材。不得擅自移动、损坏、挪用,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11、员工自行车、摩托车、企业车辆按指定区域、地点有序存放,物品有序堆放,废旧物品及时处理。
12、企业下列人员须接受安全生产和消防知识培训:
1)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或分管负责人;
2)企业安全管理人员;
3)危险性较大设备的安装、操作、维修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4)易燃易爆品仓库管理人员。
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是各类企业特别是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
“三同时”审核)。
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必须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有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二楼以上场所必须有两个以上出口,门必须朝外方向开,应急门在生产经营时不得上锁。
七、企业不得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劳动密集型单位必须消除
“三合一”现象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不得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不得与员工宿舍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严格执行与本企业相适应的建筑工程包括消防设施在内的安全生产强制标准。
八、企业“三级安全教育”
对进人工厂从事生产劳动的新工人或调动岗位的人员,要进行入厂安全教育、车间安全教育和工作岗位安全教育的“三级安全教育”。只有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才能进入生产岗位进行操作。
(一)厂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安全生产意义,党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本企业的生产特点以及安全生产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2、本企业安全生产的一般规定以及安全操作常识等。
(二)车间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l、本车间的生产特点;本车间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本车间的机械设备状况、危险区域以及有毒害作业的措施;
3、本车间的安全生产情况,以及预防事故的措施。
(三)工作岗位(班组)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l、本岗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
2、岗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经验;
3、岗位各种工、器具及安全装置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本岗位发生过的事故及教训;
5、本岗位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和保管方法。
九、企业员工的安全职责
l、努力学习劳动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自觉遵守各项劳动纪律和管理制度;
2、遵守各工种的劳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冒险蛮干;
3、爱护并正确使用生产设备、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
4、拒绝违章指挥,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正确使用劳动保护、防护用品等;
6、参加各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十、岗位操作安全
l、上岗操作前要
“一想、二查、三严”
一想:当天生产中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以及如何处理。
二查:查工作场所、机械设备、工具材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有无隐患;再查自己的操作是否会影响周围人的安全。
三严: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2、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是工人操作机械设备和高精度仪器仪表,以及从事其它作业必须遵守的程序,它是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重要内容(具体的规章由企业根据设备说明书或行业标准自行制定)。
3、严禁违章作业,拒绝冒险作业
(1)机械设备转动部位必须装好防护罩才允许工作;机械运转状态下,不得擅自离开,置机械于无人管理状态。不准对运转的机械装置进行清理、加油或修理。清理、加油或修理机械装置、电器等装置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机后进行。
(2)不得将手伸入压力机械施压部位(特别是冲床);操作旋转机床不允许戴手套或用物代替规定的工具作业。
(3)及时报废更新工具。
(4)不准用汽油清洗工作台;学会使用灭火器械。
(5)不穿戴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文明生产)
(6)下班离岗时要仔细清查岗位有关电源、产品、半成品、原料等的安全状况。要把易燃物品搬离电动机、照明灯、热源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