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晋政发〔2005〕36号)

时间:2019-05-15 00:4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晋政发〔2005〕36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晋政发〔2005〕36号)》。

第一篇:山西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晋政发〔2005〕36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5〕36号 【发布日期】2005-12-16 【生效日期】2005-12-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

(晋政发〔2005〕3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山西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山西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

近年来,通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懈的治理整顿,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保持基本稳定。但是,受利益驱动,一些地区非法违法采矿行为出现反弹;无证勘查和开采、乱采滥挖、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方还较严重;粗放型经营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矿山安全事故频发;矿山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以下简称《通知》),形成健康和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结合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各尽其责,主动配合,广泛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集中力量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全面实现我省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突出重点、立足治本、严格规范,切实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生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构建和谐健康的矿业经济。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到2007年底要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各项任务,以煤、铁、铝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走上规范、有序轨道。使无证勘查开采、乱采滥挖、破坏浪费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越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矿山安全事故及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明显减少;矿山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小矿比例明显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储量动态监测和核查工作逐步到位,资源开发进一步合理,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基层监管到位,投资环境改善,实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基本建立规范稳定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二、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内容和重点

(一)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以采代探等违法行为

要组织国土资源、煤炭、安监、公安、工商等部门对本行政区内的勘查开采情况进行详细排查。对持勘查许可证进行采矿的、对未取得勘查许可证或持过期失效勘查许可证进行勘查的、对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或持过期失效采矿许可证采矿的均按无证勘查开采论处,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批复许可的要依法处理;对取得勘查许可证不按期进行施工或不依法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国土资源部门要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处罚,拒不改正的,依法吊销其勘查许可证;对在责令停产整顿期间擅自采矿的,由决定停产整顿的部门进行查处;对证照不全的煤矿生产企业,有关部门要责令其停产整顿并依法查处;对吊销或注销相关证照的矿山企业,公安机关要停止其火工器材供应,电力部门要停止供电并拆除供电设施。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司法机关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对监管不力的,按《中共山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省监委、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关于对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晋纪发〔2003〕14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落实煤矿安全责任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的规定的通知》(晋政发〔2004〕44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煤矿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决定》(晋政发〔2005〕30号)和《中共山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违反〈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煤矿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决定〉组织处理和党纪处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晋纪发〔2005〕9号),追究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责任。对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中发现的涉黑、涉恶案件,公安机关要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对涉案人员要依法严惩。

(二)坚决关闭污染严重、破坏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

对在各类保护区和禁采区内进行开采的,对影响大矿生产的小矿,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关闭。对严重污染环境、严重破坏林木等自然植被、因采矿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治理不达标的,矿山企业在限期内没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对未经省煤炭工业局批准基建的矿井擅自进行基本建设的或以基建为名组织生产的由煤炭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情节严重的报当地政府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吊销相关证照;探矿权人不按勘查设计施工,采矿权人不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初步设计开采、回采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严重浪费资源的各类矿山企业,由国土资源、环保、煤炭、安监、煤矿安全监管等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对拒不停产、停而不整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关闭,有关部门要吊销或注销其相关证照。

(三)全面清查和纠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经委、环保、安监、煤炭、煤监、工商等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全面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行政行为。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项目核准、环评审查、安全许可、生产许可、企业设立等各项管理行为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地方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以入股、参股等方式参与办矿的,要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进行清理。对不撤出投资或者隐瞒事实真相,采取其他手段继续投资入股办矿的人员,一经查实,一律就地免职,并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违法违规审批、滥用职权、支持和包庇非法探矿、采矿以及有失职、渎职行为的,要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全面查处越层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越层越界勘查、采矿行为进行排查,对越层越界企业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进行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或拒不改正的依法吊销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吊销或注销相关证照。

(五)全面开展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得力措施,深入开展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煤炭资源回采标准和管理办法。凡设计回采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核准,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生产中凡达不到回采率标准的,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达不到标准的,要依法予以经济处罚,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

(六)严厉查处以承包、租赁等方式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行为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国土资源、煤炭、安监、工商等部门,核查探矿权、采矿权人与实际探、采经营者是否一致,核查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主体是否一致,核查矿山企业取得采矿权后是否发生合并、分立、合资、合作等情形,核查企业性质是否发生变化,核查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是否以承包、租赁等方式将探矿权、采矿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他人。凡未经国土资源部门批准擅自变更探矿权、采矿权主体的,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对其依法查处并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进行查处。对拒不改正且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有关部门依法吊销或注销其相关证照。

(七)集中解决采矿权布局不合理问题

依据省、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引导矿山企业向鼓励开采区聚集,在限制开采区收缩,从禁止开采区撤出,调整矿山企业的空间布局。对矿产开发集中区内大型矿山企业周边的小矿进行整合,采取收购、合并、兼并等方式进行。将我省煤矿企业整合的经验,推广到各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本着“关小、改中、建大”的原则,对共采一个矿体和相邻矿体较近的、对安全不能保证的,要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整合。整合后要做到一矿一井一面,对拒不整合的矿山企业当地政府要予以关闭。通过整顿和规范,切实扭转我省矿山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力争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压缩矿山企业总量,减少小矿比例,扶持和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开采工艺技术先进、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矿山企业。

(八)建立矿山环境恢复补偿制度和矿山环境年报制度

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局、省煤炭工业局、等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矿山环境恢复的有关规划和措施,加强采矿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和环境恢复,抓紧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投资机制,对废弃的矿山和老矿山的环境恢复治理,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多渠道融资。要建立和实施矿山环境年报制度,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的监督管理。

(九)进一步推进矿业权有偿取得和有偿使用制度,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

要组织进行排查摸底,对未缴纳矿业权价款的原有煤矿企业、非煤矿山企业分类解决。参照《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炭企业资源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晋国土资发〔2005〕247号)有关规定执行。

(十)完善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

进一步加强探矿权、采矿权公开出让力度,分类、分级规范出让行为。推进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建设,建立和规范二级市场,逐步使矿业权依法有序流转,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一)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准入管理

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资质管理办法和规定,对未达到资质标准的企业禁止其进入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市场。对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严格审查,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技术规范编制开发利用方案或设计。对编制开发利用方案或设计的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对资质不符合要求的单位,有关管理部门要取消其编制、设计资格。

(十二)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

要进一步强化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的监管职能,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检查、监管矿山企业的开发过程,建立和完善内部责任制度。对审批、采矿许可、核准、安全许可、生产许可、环评审查、企业立项等都要严格审查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制度、年度报告检查制度、图纸交换制度。

三、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措施

按照《通知》的具体要求,地方各级及各有关部门要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按照“疏堵结合、打防并举”的原则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行综合整治。工作中要注意做到四个结合,即:政府组织联合执法与部门单独执法相结合,依法整顿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治理相结合,集中整顿与注重长期维护相结合。在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市、县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落到实处。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搞好宣传工作

地方各级、各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真正实现“三个面向”(面向各级领导、面向采矿权人、面向基层群众)。要使宣传教育工作贯穿整个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始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扩大社会影响,把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重要意义,宣传到各个矿山企业,使之深入人心。各地宣传教育的组织形式、方法及内容要及时报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领导组办公室),省领导组办公室将适时对阶段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二)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机构,搞好协调配合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的成员单位,特别是涉及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任务的单位必须进入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要抽调专职人员集中地点办公,配备办公设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保障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落实责任,各负其责,力求实效

地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各负其责,主动协调,积极配合,防止推诿扯皮,共同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组成部门具体分工如下:

省国土资源厅:作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牵头单位,具体承担省领导组及其办公室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汇总、落实。检查指导各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矿产资源案件查处和各项措施的落实;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行为,严肃查处越层越界行为;完善打击非法违法采矿的规定;全面清查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审批,对违规行为要及时纠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煤矿回采率的全面检查;对严重浪费资源的矿山企业要从严依法查处;会同有关部门搞好资源整合工作,解决矿山企业布局不合理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有效监督管理制度。

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项目核准、批准书等管理行为进行全面检查,凡不符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的应及时予以纠正。省经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及行业准入制度,限期淘汰能耗高、污染重、资源耗大的落后工艺和设备。

省监委:参与有关重大案件的查办、督办;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以投资入股等方式参与办矿的行为进行清理和纠正,严肃查处有关部门和人员失职、渎职的行为以及支持、包庇非法探矿、采矿等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的行为。

省财政厅:组织各级财政部门保障、落实整顿和规范工作的经费,加强对矿业权价款、罚没款的管理。

省公安厅:加强火工品管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办、严厉打击私自制造、贩运火工品行为,依法惩处无证勘查开采、不按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及时扣押非法采矿设备。对吊销或注销矿业权的企业,要停止其火工器材的供应。

省煤炭工业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清查违规发放煤炭生产许可证的行为,参与煤炭资源回采率的检查。对达不到煤炭生产许可证要求的煤矿企业责令其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要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制定行业准入标准,负责新开办煤矿的审查,对达不到标准的煤矿坚决淘汰;制定指导目录,强制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及设备,全面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省安监局:加强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的管理,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实施监察,加强对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综合治理、监督,对不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特别是对大矿安全生产造成威胁的小矿,要依法责令停产并限期改正,同时函告原发证机关,由原发证照机关暂扣相关证照,经整顿验收仍不合格的或擅自生产的,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省工商局:会同有关部门检查矿山企业是否具备经营资格,检查登记主体是否按核准登记事项从事经营活动,对无照经营行为依法查处。

省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和各类保护区内的禁采区进行清查,加大监管力度。对未取得环境影响评价许可的项目,应要求补办环境影响评价。对认定为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选(洗)矿厂和矿山企业,提请当地政府坚决予以关闭;进一步加大污染整治力度,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省电力公司: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无证、被吊销或注销矿业权的企业停止供电,制止其他单位转供电。

(四)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网络,强化监控体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动态巡查制度、举报制度、定期报告制度、查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错案追究制度等;要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监控网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资源重点县(市、区)要建立快速网络反应机制、监控责任网络体系,坚持定期报告制度,及时处理各类非法采矿活动,特别加强末端网络的管理,切实准确掌握基层情况。要创办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简报,反映整顿和规范工作进展动态,及时报告重要信息、重大案件及查处情况。

(五)强化督查,注重质量,取得实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工作中要掌握进度、注重质量,对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各项任务,要逐项、逐矿彻底清查,达不到标准的该取缔的取缔,该没收的没收,该停业整顿的停业整顿。要加强对职能部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各项工作的督查指导,对态度不认真,整顿不得力,工作不到位的,要坚决纠正,并追究有关负责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六)立足长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集中整顿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与规范矿权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健全相关政策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研究有效的解决办法,做到标本兼治、疏堵结合。

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阶段任务和工作安排

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排查和自查自纠阶段(2005年9月―2005年12月)

主要任务是打击非法采矿,即“治乱”。各市、县(市、区)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搞好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完成对各种违法违规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排查工作,对正在实施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的检查工作,对矿产资源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清查工作;集中力量全面排查和查处无证勘查开采、以采代探和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对所有勘查项目全面检查;清理、纠正行政审批、许可、核准中的违规行为;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参与办矿的行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组织自查自纠,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第一阶段重点完成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任务中前三项内容)

第二阶段:全面治理阶段(2006年1月―2006年12月)

主要任务是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即“治散”。完成对越层越界矿的排查和查处工作;全面检查核定煤矿企业回采率;严肃查处严重破坏浪费资源问题;实施各矿种资源整合,着力解决需要规范的探矿权、采矿权布局不合理问题,压缩矿山企业数量,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严厉查处非法转让矿业权行为;处理第一阶段遗留的问题。(第二阶段重点完成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任务中四到七项内容)

第三阶段:规范验收阶段(2007年1月―2007年12月)

主要任务是构建长效机制,着力“治本”。严格规范矿业权管理;规范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制度;严格矿产勘查、开采准入管理;建立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完成全面验收工作。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基本结束后,各市要组织检查组对本行政区内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进行实地检查验收,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省人民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市、县进行检查验收,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限期重新整顿并通报全省。(第三阶段重点完成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任务中八至十二项内容)

上述各阶段工作要有机结合,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省人民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个阶段工作进行督查,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工作不力的,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市、县(市、区),要在全省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标准和验收办法,由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另行制定。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皖政〔2005〕95号)、《安徽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皖政办〔2005〕64号)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

为统领,通过全面整顿和规范,切实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步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矿产资源开发机制,全面实现我县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为振兴我县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目标任务:全面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到2007年底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的各项任务,使无证勘查和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以下简称矿业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矿山安全事故及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明显减少;矿山布局不合理的状况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矿产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基本建立。

二、整顿的内容和要求

(一)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和开采等违法行为。对无证或持过期失效许可证进行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查处,公安部门不得批准其购买、使用民用爆破器材,供电部门不得供电,工商部门不得发放营业执照,安全监管部门不得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对持勘查许可证采矿或开采矿种与采矿许可证不符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实施处罚,直至吊销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和其他证照。对证照不全的开采企业,有关部门要责令其停止违法生产行为,并依法予以查处。对无证勘查、开采的,要坚决予以取缔,有关部门要及时拆除违法工程的地面设施,查封设备,充填井筒;对拒不停止开采或取缔后又违法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二)全面查处越界开采和非法转让矿业权等违法行为。县政府将组织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对本辖区内越界开采和非法转让矿业权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对越界开采的,责令退回其矿区范围,并依法实施处罚,直至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和其他证照。要认真核查矿业权人与实际探矿、采矿经营者是否一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主体是否一致;矿山企业取得矿业权后是否发生合并、分立、合资、合作等情形;企业所有制性质是否发生变化;矿业权人是否以承包、租赁等方式将矿业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他人等。对非法转让矿业权的,要责令其限期改正,直至吊销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和其他证照,对受让方按无证勘查、开采予以处罚。对取得勘查许可证后不按期施工、圈而不探或未依法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要依法实施处罚,直至吊销勘查许可证。对吊销许可证的,要及时依法办理工商变更或注销登记手续,并予以公告。对未按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设计进行开采、开采回采率达不到设计要求、浪费破坏矿产资源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予以关闭。

(三)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矿山企业生产安全的监管力度,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重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环保、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有关部门要及时收回所有证照;逾期达不到要求的,有关部门要依法吊销所有证照,并予以关闭。

(四)全面清查和纠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按照谁审批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矿业权审批、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企业设立等各项管理行为进行全面检查。对违法违规审批和失职渎职行为,要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办矿的,要坚决进行清理和纠正,对拒不撤出投资的,一经查实,一律就地免职,再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对开采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进行专项整治。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无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开采的矿山一律予以取缔;对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以及铁路、重要公路沿线附近的采矿活动进行整治,对禁止开采区域内的矿山一律予以关闭,并依法注销有关证照。对《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59号令)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设的通知》(皖政办〔2005〕42号)规定属于关闭淘汰的生产粘土实心砖的窑厂,要坚决予以

关闭淘汰。2006年12月31日前,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原则上暂停发放新的普通建筑材料砂、石、粘土矿采矿许可证。

(六)全面整治独立选(洗)矿厂。各有关部门要本着“谁许可、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选(洗)矿厂进行综合清理整顿。对无合法矿石来源或未获得行政许可的选(洗)矿厂要坚决予以取缔;对未依法征用土地、无尾矿库或尾矿

库未经有资质设计单价设计、未经安全评价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污染环境、破坏耕地、河道、造成地质灾害的选(洗)矿厂,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取缔。

三、规范的内容与要求

(一)严格矿业权管理。要对矿业权设置、审批情况进行全面清理,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矿产资源规划设置矿业权,禁止非法干预设置矿业权的行为。要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申请、延续、变更、注销等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严格矿业权审批条件,规范审批程序。

(二)切实解决矿业权布局不合理问题。要严格按照我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抓紧制定部分矿种和矿产地密集地区矿业权设置方案,引导矿业投资人向鼓励探矿、采矿区聚集,切实调整和优化矿业权布局。要制定小矿关闭、整合方案,对矿产开发集中区的小矿,采取收购、合并、兼并、关闭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走集约、规模、联合开采的道路,切实减少小矿数量。对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凡能够与大矿进行资源整合的,由大矿采取合理补偿、整体收购或联合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到2006年底,凡达不到省国土资源厅颁布的《安徽省24个矿种小型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皖国土资〔2004〕179号)的小矿,一律予以关闭;凡达不到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十五”末减少小矿数量目标的市、县,不得恢复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颁发采矿许可证工作。

(三)完善矿业权市场。要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矿业权一级市场建设,完善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办法。规范矿业权二级市场,完善市场监管办法。坚决制止以招商引资为由,干扰矿业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工作。逐步解决矿业权无偿与有偿取得“双轨制”问题。凡规定可直接设置采矿权的矿种,不得设立探矿权。凡以有偿方式取得的矿业权,一律缴纳矿业权价款。凡过去未缴纳采矿权价款的,在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手续时,一律评估并按有关规定缴纳采矿权价款。

(四)逐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补偿制度。对矿山地质环境研究制定保护条例,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坚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与矿山建设同时设计、同时实施。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逐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废弃的矿山、政策性关闭的矿山和国有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力度。

(五)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准入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资质管理,严格市场准入标准。今后,凡勘查工作达不到开采要求,以及没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和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报告批复文件的,有关部门不得颁发采矿许可证和其他证照。矿山开采设计必须以审查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为依据,凡未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必须补编,否则不予办理采矿权延续、变更登记。

(六)加强勘查、设计单位和中介机构的监管。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勘查、开采设计单位和有关中介、咨询机构的监管,发现有违法违规、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利益行为的,要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有关资质审批管理机关要依法吊销其资质证书,取消其执业资格或评审资格。

四、工作安排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2005年10月下旬—12月中旬,为学习宣传和动员部署阶段。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国家和省矿产资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发〔2005〕28号文件和国土资源部等9部门《关于全面启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98号)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等。

2005年12月下旬—2006年底,为整顿阶段。各乡镇要组织有关部门和矿业权人,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开展自查自纠,严厉查处和纠正各种违法违纪行为。2005年底前,完成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紧急通知》(皖国土资〔2005〕171号)中规定的“三查”任务。

2007年1月—10月,为规范阶段。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对矿产资源开发市场监管、地质环境恢复补偿等进行规范,要着力解决矿业权设置不合理问题,加强资源整合,调整矿山布局,优化矿山规模结构,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规范矿业权审批行为,完善矿业权的市场配置和准入制度;制定和修订有关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建立矿产资源管理长效机制。

2007年11月至年底,为检查验收阶段。整顿和规范任务完成后,县政府将分阶段认真组织检查验收,并向市政府报告整顿和规范工作情况。

五、职责分工

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范围内的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

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要求,共同做好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整顿和规范工作的综合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清理矿业权审批情况,依法颁发、注销或吊销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清理矿产开发项目的核准工作;公安部部门负责监管矿山企业民用爆炸物品,查办矿产资源开发中设计的治安及刑事案件;监察部门负责查处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纪行为;财政部门负责保障有关经费;商务部门负责协调管理特定矿种矿产品的出口;工商部门负责清理矿山企业登记工作,查处无照经营行为,依法颁发、变更、注销或吊销营业执照;环保部门负责清理矿山企业环评审查工作,查处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安全监管部门按照职能,负责清理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工作,依法颁发、注销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供电部门负责对无证和关闭矿山采取停电措施。

第三篇:县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湘政发〔2005〕30号)、市人民政府《郴州市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暂行规定》(郴政发〔2005〕21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整顿和规范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切实解决当前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经县政府同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整顿与发展、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到2007年底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的各项任务,使无证勘查和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矿山安全事故及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明显减少;矿山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政府履行维护矿业秩序的法定职责明显加强,基层监管到位,投资环境改善,基本建立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根据我县实际,以整顿和规范煤炭、有色金属为重点,突出煤炭、钨、锡、锑、铅锌、硅灰石等重点矿种,把*****************矿区和行政区域交界地区作为重点区域,制定专项措施,全面落实各项工作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一)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主要任务

1、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和开采等违法行为。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无证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打击,严肃查处:①无证或持过期失效许可证进行勘查、开采的违法行为;②假联合、假改造挂靠井的违法行为;③持勘查许可证采矿或开采矿种与采矿许可证不符的违法行为;④停产整改期间擅自采矿的违法行为;⑤证照不齐的矿山企业。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并有效制止各类群发性无证开采行为的发生,对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

2、全面查处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各有关部门要对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排查,依法处理。①超越批准矿区范围开采的、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的;②取得勘查许可证后不按期进行施工或未依法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③国有和其他矿山企业通过各种形式擅自发包、租赁、转让的;④中介机构弄虚作假,编制假地质报告,骗取采矿许可证的;⑤未按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设计进行开采、开采回采率达不到设计要求、浪费破坏矿产资源的。

3、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整顿和关闭:①在各类保护区、禁采区内进行开采的矿山企业和影响大矿安全生产的小矿;②危及铁路及公路通行安全的露天开采矿山;③因采矿导致环境破坏严重、造成地质灾害重大隐患的生产矿山;④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废石、废渣、尾砂等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废气、废水未能达标排放且严重污染环境,噪声超标扰民的生产矿山及选厂;⑤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超通风能力生产、未按规定建立瓦斯抽放系统、未采取防突措施、未经“三同时”审查验收的矿山企业。

4、全面清查和纠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监察局、国土资源局、安监局、煤炭局、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局、环保局、工商局等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对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企业设立等各项管理行为中的不符合法定权限、程序、条件和要求的审批行为进行清查和纠正;对各类非法干预或越权处置矿业权的行为进行全面清理、排查、纠正、撤销;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参与矿山生产经营的行为进行清查和处理;对违法违规审批、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徇私舞弊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5、全面开展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全国煤炭回采率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61号)要求,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回采率专项检查工作力度。具体实施步骤和要求按照市国土资源局、市发改委、市煤炭局制定的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执行。

6、对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进行专项整治。对钨、锡、锑、稀土等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要从开采、选冶、加工、销售和出口等环节进行专项整治,切实解决超量开采、经营秩序混乱、生产结构失衡、缺乏监管等突出问题。继续对保护开采的特定矿种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并对控制指标执行情况进行清查。严禁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超计划开采和计划外出口。继续暂停审批和颁发钨矿采矿许可证。

(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主要任务

1、严格探矿权、采矿权管理。要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对全县的探矿权、采矿权审批

第四篇:甘肃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实施方案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甘肃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甘肃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甘肃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精神,认真组织开展我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切实解决当前我省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精神,坚持重点整治与全面规范相结合,集中治“乱”,突出治“散”,注重治“本”,全面开展以煤炭开发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工作目标:到2007年年底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的各项任务,使无证勘查和开采、乱采滥挖、破坏浪费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越权行政、擅自配臵资源行为得到有效纠正;矿山安全事故及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明显减少;矿山布局不合理状况得到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基层监管到位,投资环境改善,矿产资源管理加强,基本建立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现全省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高效永续利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严厉打击无证开采、无证勘查、以采代探等违法行为。各级政府要组织国土资源、公安、安全生产、工商等部门,采取联合执法、集中整治等措施,对勘查单位和矿山企业逐一进行清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无证勘查和开采、以采代探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打击,限期拆除违法工程地面设施,查封设备,充填井筒,坚决取缔和制止各种非法开采活动。对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或持过期失效采矿许可证采矿的以及在被责令停产整改期间擅自采矿的,要依法从重处罚。对持勘查许可证采矿或开采矿种与采矿许可证不符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按无证开采予以处罚,对拒不改正的,依法吊销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对无证、吊销或注销采矿许可证的矿山企业,公安机 关要停止供应火工器材,电力部门不得供电,其他有关部门要吊销或注销相关证照。对拒不停止开采或取缔后又违法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司法机关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二)全面查处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各级政府要组织国土资源等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对越界采矿的要责令退回其矿区范围,并没收违法所得,密封越界的井巷工程;拒不改正的,依法吊销或注销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探矿权人不按勘查设计施工,采矿权人不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回采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要坚决予以关闭,并由原发证机关注销或吊销其勘查或采矿许可证。

(三)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对在各类保护区的禁采区内进行开采的矿山企业和影响大矿安全生产的小矿,由当地政府予以关闭。对严重污染环境、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超通风能力生产、未按规定建立瓦斯抽放系统、未采取防突措施、未经“三同时”审查验收的矿山企业,环保、安监部门要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有关部门要及时收回相关证照,对拒不停产、停而不整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由当地政府依法关闭。

(四)严肃查处以承包、租赁等方式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 行为。各级政府要组织国土资源、安全生产、工商等部门,核查探矿权人采矿权人与实际探、采经营者是否一致;核查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营业执照的登记主体是否一致;核查企业性质是否发生变化;核查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是否以承包、租赁等方式将探矿权采矿权全部或部分转让他人。对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没收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没有改正的,依法吊销或注销其相关证照。对在企业重组改制中,未依法处臵采矿权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全面清查和纠正矿产开发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发展改革、安全生产、环保、工商、公安等部门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探矿权采矿权审批、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企业设立等各项管理行为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对违法违规审批、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等行为,依法进行严肃查处。凡国家工作人员以入股、参股等方式参与办矿的,一律先予免职,然后视情节按规定予以处理。对越权审批探矿权采矿权、擅自配臵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要认真纠正和查处,对隐瞒不报或拒不纠正的,由监察机关依法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六)全面开展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专项整治。严格执行煤炭资源回采率标准,凡设计回采 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核准,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生产矿山凡达不到回采率标准的,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标准的,要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煤炭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指导目录,强制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及设备,全面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对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钨、锑等特定矿种的勘查、开采、选冶、加工、销售和出口进行专项整治。各市州政府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对本行政区域内黄金、铅锌、铜、铁、钒等开发秩序问题突出的矿种的采矿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七)严格探矿权采矿权审批管理。各地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凡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一律停止执行;凡属越权、违规审批设臵探矿权采矿权的,要依法予以纠正。要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矿产资源规划,设臵探矿权采矿权。依法执行审批权限,规范审批程序。进一步完善探矿权采矿权申请、延续、变更、注销等相关管理制度。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门要对辖区内已经设臵的探矿权进行全面清理,加强审批后的监管。对探矿权人的以采代探、圈而不探、边探边采、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不提交地质勘查成果等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查处,限期整改,拒不改正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勘查许可证。

(八)集中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问题。依据省、市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引导矿山企业向鼓励开采区聚集,在限制开采区收缩,从禁止开采区撤出。以煤炭和有色金属为重点,对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内的小矿,采取收购、联合、兼并、关闭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要严格执行《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标准,逐步实现资源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要扶持和建造一批资源开发集约化程度高、开采工艺技术先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矿山企业。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小矿整合方案,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九)建立和完善探矿权采矿权市场。按照矿产资源分类、分级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公正、公平、公开和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大力推进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建设,积极推行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严格规范矿业权二级市场,制定和完善矿业权有序流转的相关制度,加强对探矿权采矿权流转的全程监管,防止违法操作矿业权和国有资产流失。

(十)建立矿山环境恢复补偿制度。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明确治理责任,保证治理资金和治理措施落实到位。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法,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多渠道融资,加快废弃矿山和老矿山的环境治理与恢复进程。建立矿山环境和采矿沉陷区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保证金收取标准及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财政、物价、国土和环保等部门研究制定。(十一)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准入管理。国土资源部门审批采矿许可证,必须依法对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凡不符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和技术规范以及开采回采率低、矿产资源不能合理利用、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未进行安全评估评价、不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准文件的,一律不予批准。对地勘单位转借、出租或变相出租资质证书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吊销其资质证书。对设计单位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编制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或方案不能指导生产的,资质管理部门要对其进行处罚直至吊销其资质证书。

(十二)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机制。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探矿权采矿权审批、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企业设立等各项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各个环节的监管并承担相应责任。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责任体系,建立矿产资源违法违规案件联合执法机制,提高矿产资源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水平。强化市州、县区市国土资源部门监管职能,充实监管力量,充分发挥执法监察队伍和矿产督察员队伍作用,实行任务到矿,责任到人,维护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正常秩序。

三、实施步骤

全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按照统一部署、依法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分四个阶段进行。(一)安排部署阶段(2005年11月至12月):各市州、县区市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于2005年年底前对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同时,要尽快组织开展“三查”工作(对各种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对所有矿产资源勘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矿产资源管理中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清查)。

(二)集中整顿阶段(2006年):以治“乱”为重点,集中治理整顿,全面完成整顿的各项任务,同时开展相关规范工作。

(三)全面规范阶段(2007年1月至6月):以治“散”、治“本”为重点,围绕全省规范工作主要任务,健全和完善有关法规、制度及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全面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秩序。

(四)总结验收阶段(2007年6月至12月):逐级搞好整顿和规范工作检查、抽查和总结验收工作。各市州于2007年9月底前向省政府上报工作总结,年底前完成检查验收。

四、组织领导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省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国土资源、发展改革、公安、监察、财政、商务、工商、环保、安监、煤矿安全监察、煤炭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甘肃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研究解决整顿和规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指导、协调和组织 实施全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各市州和县区市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深入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是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确保安全的重大举措,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市州、县区市要集中时间,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精神,广泛深入地宣传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宣传国务院开展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切实把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的思想统一到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上来。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集中开展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突出整治重点,确保工作实效。整顿和规范工作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见成效。要把解决无证勘查和开采、以采代探、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越权审批矿业权、违规配臵资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不力等突出问题作为重点,狠抓落实。各市州要结合自身实际,确定整顿和规范工作的重点地区、重点矿种和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抓好全面整 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

(三)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能,采取联合执法、集中整治、限期督办、公开处理等措施,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尤其是对一些矿业开发集中、秩序较乱、问题突出的地区,要实施重点整治。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法违纪的行为,要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在执法过程中,要坚决避免执法失之于软、失之以宽的现象。要通过严厉打击、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重大典型案件,有效遏制和震慑各类违法行为。

(四)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领导。各级政府是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责任主体,要将整顿和规范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协调行动,认真组织实施整顿和规范工作。对整顿规范工作不力、未完成整顿和规范任务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责任。各级整顿和规范工作领导小组要把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五)强化检查监督,促进工作落实。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采取自查自纠与上级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级政府要建立工作报告和通报制度,重大问题随时报告。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简报形式,不定期地通报交流各地区整顿工作情况。省、市州要适时组织检 查或抽查,及时组织或阶段工作验收。各级政府要将本地整顿和规范工作的安排部署、主要任务、整顿措施、有关要求向社会公开,县以上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促进整顿和规范工作的落实。

第五篇:海西州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实施方案

海西州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实施方案.txt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对付凶恶的人,就要比他更凶恶;对付卑鄙的人,就要比他更卑鄙没有情人味,哪来人情味

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收银员说:没零钱了,找你两个塑料袋吧!

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州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政办〔2006〕11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各行委、州政府各部门:

州国土资源管理局拟定的《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各地区、部门和单位认真按照《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的要求抓紧工作,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完成。

二○○六年二月十六日

海西州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实施方案

(海西州国土资源局 二○○六年二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通知的实施意见》(青政 [2005]72号)的部署和安排,切实解决好当前我州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努力促进全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海西州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

一、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矿产资源的基本国策,深入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通知的实施意见》的具体要求,突出重点,立足治本,全面整治,严格规范,切实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逐步建立依靠科技进步、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机制,全面实现我州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为振兴海西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工作目标: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突出运用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煤炭和盐湖矿产为重点,全面深入地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使海西矿山企业整合和规范任务顺利完成;通过此次整顿和规范活动,使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以采代探、圈而不探和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无证勘查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遏制;矿山安全事故及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明显减少;矿山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小矿比例明显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储量动态监测和核查工作全面到位,资源利用水平及矿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高,节约与保护资源意识进一步增强;投资环境得到改善,招商引资配置资源步入正轨,矿产资源管理得到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和服务大局能力得到加强,基本形成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的工作目标。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各地要在2007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以上各项整顿和规范任务。

二、整顿的重点内容

(一)严厉查处以采代探、圈而不探、越界开采、无证开采等违法行为。各市、县人民政府(行委)要组织国土资源、安全生产监管、工商、公安、经贸委等行业主管部门,对勘查项目、生产矿山和重要矿区、热点矿区进行逐个排查,重点查处以采代探、圈而不探、越界开采、无证开采违法行为。对探矿权人以采代探的,国土资源部门要责令其停止开采,并按无证开采从重予以处罚,对拒不改正的建议依法吊销其勘查许可证;对探矿权人圈而不探、不按期进行施工或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国土资源部门要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处罚,对拒不改正的建议吊销其勘查许可证;对采矿权人越界开采的,国土资源部门要责令其退回到批准的矿区范围内,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密封越界的井巷工程,对拒不改正的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对持过期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进行勘查、开采的,国土资源部门一律按无证勘查、开采从重予以处罚;对证照不全的,要责令其限期补办相关证照并予以处罚,逾期仍未补办或补办不全的,由有关部门吊销其所有证照;对吊销矿业权证或证照不全的,公安机关要停止其火工器材供应,对停产整顿的要严格火工器材供应管理,电业部门要停止供电;对拒不停止开采,情节严重,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二)全面查处非法转让矿业权等违法行为。各地要组织国土资源、工商、安全生产监管、经贸委等行业主管部门核查探矿权、采矿权人与实际探、采经营者是否一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主体是否一致,矿山企业取得采矿权后是否发生过合并;分立、合资、合作等行为,企业性质是否发生变化,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是否以承包、租赁等方式将探矿权、采矿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他人。凡是未经省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批准擅自变更探矿权、采矿权主体或未履行备案手续的,限于2006年6月底前到省国土资源厅补办转让变更登记、备案手续。对逾期不办理手续或新发现的非法转让行为,一律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对逾期仍不改正的,依法吊销其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和其他证照。同时,对受让方按无证勘查、开采予以处罚。对采矿权人以坐收管理费、承包费等方式买卖、出租或以其他形式转让矿产资源的,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定期核查矿区范围的工作制度和回采率核定、检查管理办法,对各类矿山回采率分期分批进行核查。要强化对开发方案、勘查设计执行情况的检查,对未按批准的开发方案、勘查设计进行勘查、开采或开采回采率达不到设计要求以及浪费破坏矿产资源的,要责令停止生产并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予以关闭。

(三)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环保、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对在国家禁止开采区域内开采的矿山企业和影响大矿安全生产的小矿,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对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草原等自然植被、因采矿造成水土流失、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山企业,各有关部门要依法责令其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收回所有证照;对拒不停产、停而不整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关闭,有关部门要依法吊销或注销其相关证照。同时,要继续贯彻落实在全省范围内禁采砂金的政策,把个别地区出现的开采砂金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巩固禁采砂金成果,防止反弹。

(四)全面清查和纠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各市、县人民政府(行委)及有关部门要依法行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行政行为,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企业设立等进行一次联合清理检查。对违法违规审批、滥用职权、失职、渎职行为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办矿、徇私舞弊等腐败现象,各级监察部门要依法进行严肃查处,情节严重者,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认真落实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整改措施。要抓紧落实对煤炭回采率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对回采率不合格矿井和其他基建、停产矿井要分别采取限期整改、严格验收和强化监督检查等措施实施分类管理。对不按期整改、整改无望和浪费、破坏煤炭资源的典型案件予以查处并进行曝光,坚决遏制浪费、破坏资源的势头。凡是设计回采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核准和颁发采矿许可证;对实际回采率达不到标准的煤矿,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标准的,要依法予以经济处罚,直至吊销所有证照。要强制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及设备,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要强化联合执法,做到依法处罚,依法吊销证照,依法关闭。

(六)专项整治盐湖矿产和铁路、公路沿线的矿产开采。盐湖矿产是我州乃至我省的优势矿产,专项整治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规模小和综合利用程度低的问题。要逐步探索开发生产标准并强制淘汰一批落后技术、工艺和装置,促进盐湖开发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铁路、公路沿线矿产资源专项整治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直接危及运输安全及破坏环境的问题。各市、县人民政府(行委)和州政府有关部门要对青藏铁路(海西段)及各等级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探矿权、采矿权进行排查,对影响安全运输、破坏环境的要依法整顿、关闭。

(七)严厉打击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的黑恶势力。公安机关要采取有力措施,对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中发现的涉黑、涉恶案件、无证野蛮开采案件要依法查办、严厉打击,对涉案人员要依法严惩。工商部门要依法及时扣押非法采矿的设备和工具。

(八)依法查处弄虚作假、瞒报少报储量消耗等问题。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储量动态监测,严格执行储量年报核查制度。凡未完成储量报告的,一律不予年检;对采取瞒报或少报储量消耗,偷、漏国家相关税费的要如数追缴,并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三、规范的重点内容

(一)加强宏观管理,严格矿权审批程序。各地要对矿权的审批权限、程序进行清理。凡与法律法规规定相抵触的,一律停止执行;凡属越权、违规审批颁发的许可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和《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予以纠正。要通过认真整改,切实做到矿业两权审批工作法制化、规范化。要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申请、延续、变更、注销、价款减免等制度,凡是与法律法规规定相抵触的,一律停止执行。要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统一编制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和国家、省煤炭规划矿区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矿产资源规划等设置矿业权。

(二)加强矿产资源集约利用工作,提高利用水平。要以煤炭资源和盐湖矿产为重点,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进行整合,限期达到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利用尾矿和废弃物,充分发挥资源效益。通过整合扶持和建造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开采工艺技术先进、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矿业集团;对矿产开发集中区内的小矿要采取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整合,鼓励小矿走联合发展的道路。要认真做好木里煤田的整顿、规范和整合工作,切实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努力延长产业链,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三)全面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矿业权市场,大力推进矿业权一级市场建设,规范二级市场有序流转,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推进矿业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逐步实行矿业权价款的全额缴纳。继续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实征率,促进矿山企业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益。

(四)强化矿山企业储量管理。全面实行储量动态监测制度,进一步完善储量实测、报告、监督体系,严格实行以储量消耗计征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加强矿产资源储量、采量的宏观监控,维护国家矿产资源的资产收益。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组织力量调研,制定相关管理规定。

(五)探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制度。各地要加强对本地区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有关部门要探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补偿费机制,力争有关政策尽快出台。要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明确治理责任,保证治理资金和有关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新建和已投产矿山企业要抓紧制定和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同时,对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应加快治理与恢复的进程。制定和完善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加强矿山开采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整治,引导矿山企业向鼓励开采区、矿产开发集中区聚集。

(六)加强对地勘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监管。对地勘单位没有履行地质勘查义务、转借和出租地质勘查单位资质证书的,按法定权限建议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建议吊销地质勘查单位资质证书;对设计单位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编制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或方案不能科学指导生产的,建议有关资质管理部门和机构要对其进行处罚直至吊销其资质证书。

(七)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各市、县人民政府(行委)及其相关部门在确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招商引资之前,必须征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同意。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审批采矿许可证时必须依法对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凡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一律不予批准。同时,要认真做好为重大资源开发项目服务的工作,确保依法、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八)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要按照矿产资源管理法定职能完善各级政府领导下的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发挥执法监察队伍和矿产督察员队伍的作用,建立监管责任体系,健全违法案件预防和查处机制。各市、县(行委)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按照属地原则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加强监管力量,实行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要积极探索对储量进行动态监管的有效办法。

四、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各市、县人民政府(行委)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成立本地区的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及相应的工作机构,在2月20日前将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组建情况报州国土资源局。要建立和落实整顿和规范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确保整顿和规范工作顺利开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水平,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目标任务。

一是建立违法案件举报制度。要开通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接受社会监督。举报案件要登记建档,及时移交给有关部门核查处理,同时要对举报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加以保护。要建立奖励制度,凡举报情况经核查属实的,要对第一举报人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二是建立重大案件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重大案件的查处,各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要进行督办,明确责任和结案期限,落实到人。对有案不查和查处不力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建立联络员制度。要确定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联络员,形成州、市(县、行委)联络员网,加强联络和沟通。

四是建立信息交流制度。要创办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简报,反映整顿和规范工作进展动态,及时报告重要信息、重大案件及查处情况。

五、工作进度安排

全州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实行政府负责制,按照统一部署、依法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市、县人民政府(行委)自查自纠为主,州级督导检查为辅方式进行,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06年2月)。

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宣传和发动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建立领导机构,抽调得力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和物质保障;制定本地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方案。

第二阶段:集中整顿规范阶段(2006年2月上旬一2007年9月底)。

主要工作是对本地区所有矿山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本地区矿产资源勘查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国土资源系统人员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清查。在此基础上,对无证、证照不全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各类群发性无证开采、矿业权人不能依法履行勘查开采义务、已关闭或停产整顿的矿山擅自恢复生产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各地要从2006年2月起全面落实整顿和规范的各项内容。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于2006年6月底前组织并完成联合执法工作,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执法行为进行全面清查,对查出的违法违规审批、滥用职权、失职、渎职、营私舞弊等行为,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凡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办矿的,一律先免职,然后视情节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到2006年年底前,对超层越界开采、以采代探、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或取得勘查许可证后不按期进行施工或未依法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要依法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不按期整改或整改后验收不合格的,依法吊销有关证照,并予以关闭。

从2007年年初至9月底,要全面完成省和州上提出的各项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任务。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07年10月一2007年年底)。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基本结末后,各市、县人民政府(行委)要组织检查组对本地区整顿和规范工作进行实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送州政府,由州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地整顿和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对检查验收不合格所在地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暂停办理采矿权审批手续,并限期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全面达到整顿和规范的要求。

各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探索改革矿产资源管理中不适应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强化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职能,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的依法保护、有效配置、综合开发和循环永续利用。

lar_213007

文件提供:vip.chinalawinfo.com 北大法宝 Tel:010-8268 9699

下载山西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晋政发〔2005〕36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晋政发〔2005〕36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