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时间:2019-05-15 00:3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第一篇:试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试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越来越受到多方关注,预算绩效管理是优化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重要方法。本文从事业单位实际工作出发,系统分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面现实状况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提供帮助。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事业单位;管理;控制

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影响力在于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其资金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是提升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引入和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是加强和优化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预算绩效管理与单位内控制度紧密相连,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更侧重于提升事业单位组织的绩效,增强事业单位预算的贯彻力度,有效规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类风险。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1.预算编制更加科学

现阶段,多数事业单位都已经逐步开始引入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流程中,首先由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财政经费等预算资金;其次由财政主管部门审核拨款;最后预算单位完成项目支付等资金使用程序。如果期间事业单位的资金编制不合理或者资金使用存在着偏离绩效目标的情况,此时使用预算绩效管理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将资金使用绩效的责任传导到相关部门或预算单位,督促其检查发现其中可能偏离目标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纠正,就能切实做好事业单位预算的科学性的提升。

2.预算执行力更加有力

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方面,预算的执行力弱、执行刚性差、硬性要求缺失是单位预算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大问题。如果出现无预算、超预算等现象,即没有按要求使用预算资金,不仅使得预算资金违规违法的风险加大,同时也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其它业务的正常开展。财政部门通过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及时调整优化拨款金额,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力的提升。

二、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领导对预算绩效管理不重视、认识不充足

有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足,思想重视不够,仍然存在着“注重决算,轻视预算;看重结果,忽视过程;偏重收支、忽视绩效”等等已经不适应现代管理的旧的观念,多视预算绩效管理为新兴事物,往往束之高阁或敬而远之。况且当前许多事业单位仍把预算编制、预算绩效看成是财务部门自己的事情,实际工作中全由单位财务部门进行操作。而领导和执行人员没有全局观念,对于预算绩效的内涵认识仅停留在概念、定义上,往往由于编制时间上不同步,如预算年度初才形成年度工作计划,而预算绩效的编制工作一般是从上一年度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从而造成预算绩效与年度工作计划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大,从而使得预算绩效无法顺利实施或者管理起来较为困难。

2.预算的执行缺乏有效监控

单位领导思想上的轻视、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当前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事前事中等监督控制方面重视不够。虽然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及措施,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监控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但整体的绩效管理体系尚未构建完成,关于事前、事中监督,以及具体详细的操作工作流程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绩效评价结果报告质量普遍不高

现阶段,绩效评价的主要方式分委托第三方机构和财政主管部门进行评价分析,但目前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绩效评价结果报告质量不高的现象。主要是第三方机构大多是以审计监察的专业为多,他们接受财政部门委托进行项目专项评价,绩效报告较多以审计的角度针对项目支出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报告,而项目开展所形成的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分析较少或分析不够深入彻底。而由财政主管部门自主评价则往往由于评价人员业务水准、评价视角、专业经验素养等方面参差不一,从而出具报告的质量也往往参差不齐。

4.未能充分利用绩效结果

没有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结果的主要表现有:绩效评价与预算资金安排及预算政策调整等方面严重脱节;绩效结果的应用不合理,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绩效结果不全面,现有的评价体系侧重于项目评价,缺乏对部门的整体评价;绩效结果不科学。绩效评价指标往往流于形式,设置不科学,不具体,操作性不强。

5.绩效管理体系尚未形成

当前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制度的优点是政策性强、涉及面较广、专业性较强。但缺点更为集中,譬如: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等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科学的技术,尚未形成完善的控制体系;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目标不明确,绩效指标实际操作性有待改进等等。实际工作中,绩效评价目前也只是针对单个项目,存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绩效评价,未能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相似项目在不同单位之间的无法进行对比。科学、规范、合理、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尚未形成。

三、解决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方法

1.强化领导学习培训,健全绩效管理机制

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单位要加强领导,将相关部门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统一机制。强化相关人员学习培训,提升全局意识。全面设置绩效目标,将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责任传导到各部门和各个预算单位,开展绩效执行监控,特别是加强事前和事中管理,对偏离绩效目标的要及时纠正;在年度终了之后,通过绩效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2.加??对预算编制的管理及控制,强化对预算执行的实时监督控制

(1)预算编制要科学规范,绩效目标设定要合理全面。

(2)预算确定后,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始终要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如若遇到特殊情况必须调整预算,则调整预算的同时单位绩效目标也要做相应调整。

第二篇:事业单位预算的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一、事业单位员工绩效管‎理流程

事业单位员工绩效‎管理是一个闭环管理系统,由‎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个基本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首尾相连形成‎完整的绩效管理过程,不断反‎复运行、构成一个 PDCA‎ 循环的动态管理系统。

二、事业单位员工预‎算绩效管理现状

1‎.管理环节运行不够完整。事‎业单位员工绩效管理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把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只注重具体的考核办‎法、过程以及考核结果,绩效‎计划和绩效反馈环节的工作容‎易被忽视,没有形成闭环的绩‎效管理,与现代化绩效管理方‎式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绩‎效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使得事‎业单位管理层与员工间缺乏沟‎通和相互了解,无法及时让员‎工意识到工作绩效及表现中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通过绩效‎考核给予员工实质性的指导意‎见和帮助,无法真正实现通过‎绩效管理提升工作效益的目的‎,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考核标准制定不够具体。‎事业单位对员工的考核内容大‎部分集中在以 德能勤绩廉 ‎为基础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多数为定‎性指标,缺乏科学明细的评价‎标准,加上考核者本身也很难理解 德能勤绩廉 抽象的标‎‎准,难以客观、准确地把握评‎判尺度。考核标准过于笼统导‎致员工工作成绩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和测量,不利于提高员‎工考核质量。最终结果会是使‎考核结果失之毫厘而谬以千里,无法保证考核的信度与效度‎‎。3.考核主体选‎取不够全面。企业绩效考核的‎主体一般包括上级、同级、下‎级和顾客,而在不少事业单位‎中,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还只是传统的上级对下级考核,考评‎‎主体的局限性,容易导致个人‎观点和个人意志左右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使考核缺乏应有‎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 4.考核等级设定不够科学‎。目前不少事业单位将考核结‎果划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但实际‎上每不合格的总是极少数‎甚至没有,优秀的也只是按一‎定比例分配名额,且所占比例‎极小;大多数都集中在合格和‎基本合格这两个等级上。这种‎考评方式在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就很难对被考核者的能力‎、工作实绩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无法真正实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考核的激励‎功能更无从谈起。

三、事业单位员工绩效管理‎优化

1.完善绩效‎管理机制。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单位、科室两级‎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由‎单位领导任组长的综合目标管‎理委员会,下设目标管理办公‎室,由单位副职领导任办公室‎主任,财务科室负责综合目标‎管理的具体工作,各责任科室‎设核算员,负责本科室综合目‎标管理与科室成本核算的具体‎工作。目标管理办公室下设工‎作小组,由办公室、财务科、人事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拟定或调整绩效管理方‎案,提交综合目标管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后执行。

制订效‎率兼公平规定。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应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劳动、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和贡献大小、技术复杂‎状况及承担风险程度,适当拉‎开分配档次,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临床第一线倾斜、向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岗位‎‎倾斜、向苦脏累险等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在笔者单位,实‎施了多种体现公平的绩效考核‎规定,如: 对急诊科、‎各类ICU室、儿科、产房等‎科室或岗位实行特殊岗位津贴‎;对夜班岗位建立按当月累计‎上夜班次数分段制定夜班费补‎助标准的办法;制定科室二级‎分配指导原则,要求科室按专‎业技术职务等级系数、完成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主要内容分配绩效工‎资。

建立单项计件绩效工‎资制度,如采用 诊疗人次计‎件 和 手术计件 等方式,根据医生完成的门诊诊疗人次‎‎数和手术数计算单项计件绩效工资,‎激励临床科室医生多接‎诊门诊病人,多做手术,较好‎解决了 看病难、手术难‎ 等瓶颈问题,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临床一线专家的绩效工‎资水平。

在管理岗位建立‎业绩津贴和风险津贴制度。根‎据各管理岗位的责任和风险,‎制定风险津贴标准和业绩津贴‎分配系数,根据科室绩效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责任科室‎‎管理岗位的业绩津贴总额,按‎分配系数进行分配。

‎ 细化绩效考核标准。

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应同时采‎用综合考核和月度、季度‎绩效考核,月度、季度考核有‎助于各科室部门更好地了解自‎身工作进度和绩效水平,从而‎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目标设‎定,避免目标计划偏离实际。‎

考核。在笔者单位,‎考核指标设计采用平衡‎计分 原理,建立以工作量、‎工作质量、病人满意度和成本‎控制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目标管‎理体系。各科室标准分100‎分,其中工作量及成本管理4‎0分,工作质量与工作流程3‎5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1‎5分,医德医风与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考核级别按科室‎类别和考核得分排名,分为A‎AA级、AA级、A级和B级‎四个等级,按不同的标准分别‎对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其它人‎员进行奖励。

月度考核。主要考核科室当月基本工作量‎‎完成情况和成本管理情况,并‎实行按基本工作量计算当月绩‎效工资。以临床科室为例,基‎本工作量考核指标有门诊诊疗‎人次、实际占用床日数、收治‎病人数。

门诊人次与实际‎占用床日数工作量考核标准为‎: 门诊和病区采用 ‎一条龙 管理模式,在进行目‎标成本考核时,以住院床日数‎为标准核算单位,每三个门诊‎人次数折算一个住院床日,根‎据当月完成的门诊人次与占用‎床日数,计算科室当月每一工‎作量的成本。完成成本目标和‎收支结余目标的科室,按标准‎计绩效工资,成本超标或成本‎节约部分按一定比例提高或降‎低每一工作量的奖励标准。科‎室床日成本和收支结余目标,‎根据科室性质和前三年实际水‎平测算,收支结余目标可以是‎零或负数。

收治病人数工‎作量考核标准:

出院‎病人工作量奖=当月出院病人‎数 每人次标准,每人次标准‎=平均住院日标准 当月病例‎分型系数 N。病例分型系数‎是依据卫人委病例分型办法,‎将病人根据病情轻重分为A、‎B、C、D四个类型,分别取‎固定分值,计算科室每一出院‎病人的平均病例分型得分,即‎为科室 病例分型系数。此‎分值越高,说明科室收治的重‎病人越多,每一出院病人的奖‎励标准也越高,激励科室多收‎治重病人和加快病床周转。

‎ 3.加强全面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提升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笔者单位通过推行综合目标‎管理,采取一系列成本管理的‎战略和措施,实现不断提高医‎院效率和效益的管理目标。

管理战略。一体两翼 战‎‎略:

以医疗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和后勤社会化。健康产业有体‎检、特诊门诊、企业门诊、特‎诊病房;实行全方位后勤社会‎化,包括清洁、保安、餐饮、‎陪护等,省出的后勤编制用于‎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公务‎用车社会化,后勤仓库实行 ‎准时制 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库存,节约场地和仓储成本。‎

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战‎略:

医院领导班子做‎出规划,实行 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战略,狠抓药品比例‎控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药品费增长,控制病人总费用的过快增长。通过降低药品‎‎费比例,相对降低病人费用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严格‎控制正式职工人数增长,除专‎业技术的关键岗位外,其它岗‎位尽可能使用聘用人员或劳务‎派遣人员,近年内医院人均工‎作量高位运行且逐年增长。

工勤岗位原则上不增加聘用‎‎人员,逐步实现由第三方托管‎,院内挂号及部分文员岗位交‎由相关公司托管,医院实行劳‎务派遣的人员已近百人。

‎长年开设护士培训班,接收培‎训生、择优聘用,保证护理人‎员的质量,同时缓解临床护士‎紧张的矛盾。

提高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待遇,逐步实现同‎工同酬。聘用人员绩效工资分‎配与在编人员实行同工同酬,临床一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奖、过节费等项目也相应调‎整。此类措施,对稳定聘用员‎工队伍、调动聘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药品管理。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做好药品阳光采购、新‎药特药控制、药品比例控制、‎人均和日均药品费控制。对异‎动药品实行训导、限制使用和‎停止使用制度。

材料支出‎控制。严格执行材料支出比例‎控制、高质耗材专帐管理和审‎批控制相关制度,并将科室卫‎生材料支出占医疗收入的比例‎与科室绩效管理和奖金分配挂‎钩。

4.优化服务‎工作流程。

目前,事业单‎位机制不灵活、效率低下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优化服务工作‎流程对提升事业单位员工绩效‎有着重要意义。在笔者单位,‎施行了医疗、护理同步的临床‎路径管理,以护理服务全过程‎为主线,建立临床护理路径新‎标准,重点关注病人现存、潜‎在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关键环节‎,使医护配合高度协调,实现‎无缝衔接。

门诊实行预约‎挂号、分时段预约诊疗制度,‎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开设专病‎门诊,合理分流病人,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最大限度提升医‎院门诊接诊能力。同时,改造‎就医环境,提升患者就医感受‎。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对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绩效管理是改善企事‎业单位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的成功实‎‎施,对提高事业单位运营管理‎质量和效率、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近年来,全国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的要求,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各地预算绩效管理开‎展基本情况

组织机构逐步‎健全。截止目前,全国36省‎级财政部门,已有河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青岛、湖北、湖南、‎广东、海南、贵州、云南等1‎4个成立了单独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其他未单独设立机构‎的财政厅也由相关处室履行绩‎效管理职责,并有专门人员从‎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截‎止目前,北京、河北、浙江、‎江苏等9个省市区的市、县设‎立绩效管理机构,如黑龙江省‎13个市中有12个设立了专‎门机构,县有40%设立了专‎门机构,其余分别设在国资、‎预算、国库等不同部门。

‎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所有36‎个省级财政部门都制定了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和办‎法,并随着实践工作的开展不‎断补充和完善,其中,河北、‎青岛直接以政府的文件发文,‎天津、内蒙、上海、浙江、宁‎波、广东、贵州等7个地区以‎政府办公厅的文件转发,其他‎均以财政厅发文。在此基础上‎,各地还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文‎件,如内部工作流程、相关协‎调制度、规范性文本等等,如‎浙江省截止201X年底,全‎省各地共建立了相关制度30‎5项,其中,办法规程类21‎1项,内部协调类65项,绩‎效目标类7项,结果应用类9‎项,部门考核类5项,制度建‎设渐成体系。

绩效评价工‎作稳步开展。各地进行绩效评‎价的范围逐步扩大,评价项目‎逐年增多,涉及的资金量逐年‎扩大。如广东省省级全面铺开‎了对500万元以上项目或跨‎项目的绩效自评及其审核‎,并已常态化、规范化。同时‎,形成了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重大项目和民生保障‎等重点绩效评价项目的选取机‎制;四川省20xx年针对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础设施‎、行政运行四大支出,选取2‎01X年80个大类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涉及省级财政资金‎62亿元,占当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总额的20%;云南省‎20xx年共组织对41个关‎系民生、社会关注度高、资金‎数额较大的重点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其中:

评价‎201X实施的项目30‎个、20xx效能政府建‎设重点评价民生项目10个、水利抗旱资金项目1个,‎涉及‎农业、林业、水利、扶贫、少‎数民族发展、教育、卫生、旅‎游、社会保障、科技、行政等领域,评价资金总额逾27 ‎ 7.65亿元,其中:‎‎

中央预算资金10 4.35亿元,省财政‎‎资金6 95亿元,州‎市县财政资金

5.9‎0亿元,其他投入资金100‎.45亿元等等。不完全统计‎,20xx年全国省级部门纳‎入绩效评价的资金量约160‎0亿元。

预算绩效管理范‎围不断拓宽

一是强调绩效‎目标管理。如河北省以冀财预〔‎20xx〕58号要求省级所有项目全面编制绩效内容并‎‎编制《部门预算绩效计划》文‎本;江苏省开展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试点,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绩效目标评审与20‎xx年部门预算一并布置,整‎个 两上两下 过程同步进行‎;浙江省财政厅出台的实施办‎法明确要求部门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应申报明确的项目绩效‎目标,并尽量予以细化,邀请‎省政府研究室、大专院校、省‎级有关部门的人员组成专家组‎,进行实地调研和论证,形成项目绩效目标细化论证报告等‎‎。

二是进行综合评价试点‎。黑龙江省从201X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了市县财政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浙江省探索‎单位整体支出评价,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实施‎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广东‎省针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珠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等‎‎重大综合支出政策,建立财政‎综合性评价机制,促进政府执‎政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是完善资金分配‎机制。如广东省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绩效管理机制‎,截至201X年底,省级共‎有12个部门单位28个项目‎试行了竞争性分配改革,涉及‎省级财政资金共107亿元;‎实际完成竞争性分配的有22‎个项目,涉及省级财政资金近‎100亿元;北京市在年初选‎择了部分重点项目,由财政局‎采用委托第三方、聘请专家、‎社会调查等方式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绩效目标、‎项目内容、资金规模等事项进‎行事前评估,作为项目资金安‎排的参考依据。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方式多样

一是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如‎北京市将评价结果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公开,并上传‎至财政办公平台的专题网站,‎便于单位之间相互比较、借鉴‎和监督,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开‎、公正。广东省将项目绩效管‎理结果情况向省人大财经委、‎省审计厅、省监察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通报,‎并向相关省直部门和单位反馈‎,逐步建立绩效约束与激励机‎制。四川省政府对绩效评价结‎果予以通报,评价报告函送相‎关部门,同时选择部分具有典‎型意义的项目在公开媒体予以‎公示。

二是上报政府或人‎大,提供决策浙江省将评价结‎果向政府或人大等部门汇报,‎引起领导重视,为领导决策提‎供广东省将每省级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结果、绩效督‎查、重点绩效评价情况上报省‎政府,为省政府领导和相关综‎合部门,为相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提供绩效

三是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主要依据‎。山西省在编制年初项目支出‎预算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编制和安排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凡绩效考评不合格或较差‎的项目,相应核减或取消项目‎预算。浙江省将评价结果提供‎给预算编制部门,作为预算编‎制和审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将对评价项目总结的问题和建‎‎议抄送厅相关业务处和预算局‎,供预算审核

四是评价结‎果应用于行政问责。如北京市‎制定了12项专项考评实施细‎则,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政府‎行政问责体系;河北省制定了‎《河北省预算绩效管理问责办‎法》,明确对政府及其授权部‎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者过失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未达到相关要求,以致‎财政资金配置和执行绩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规定标准的下‎级政府、本级公共部门及其责‎任人员实行绩效问责。

五‎是完善和加强项目管理。浙江‎省将重点评价项目和自评抽查‎项目的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被评‎价单位,要求其针对评价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不断完‎善项目管理。四川省针对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督促省级相‎关部门完善管理办法,创新项‎目资金管理模式。

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不断创新

河北‎省提出 十二五 期间各级政‎府都要实行比较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并从十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设计。

江苏省提出‎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 四位一体‎ 财政管理新机制,建立健全‎ 当年预算编制、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跟踪管理、绩效评价‎、下年预算编制 良性循环闭‎合系统。

云南省提出把绩‎效管理融入财政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实行 三个结合 :

绩效目标审核与部门预‎‎算编制相结合,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相结合,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与行政问责相结‎合,实现 预算编制有绩效目‎标,项目执行有绩效监管,项‎目完成有绩效评价,预算安排有评价依据 全过程管理。‎ 绩效管理基础工作继续加强‎‎

一是建立和完善指标体系‎。如广东省根据 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由点及面 的原则‎,采取 定量指标 和 定性‎指标 相结合方式,建立动态‎指标库,所选用的指标既可从‎每类指标和备选指标库中选取‎,也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特性‎设置;江苏省财政厅主要是‎从 投入指标、产出与效‎果指标、能力和条件指标‎、满意率指标 等四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河‎北省分四个层次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绩效指‎标体系的建设原则、目标、结‎构、步骤、组织管理等方面对‎财政支出指标体系建设做出全‎面规划。上海市闵行区借鉴美‎国绩效评价实践,实行了PA‎RT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浙江省逐步构建信息系统‎,建立全省参与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库、评价专家库、绩效评‎价指标库、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福建省以20xx年以开展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为契机,开发了福建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系统;广东‎省研究开发 1平台、4子系‎统、4库 信息管理系统,即‎:

财政支出绩效信‎息管理平台,专家评审管理子‎系统、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子系统、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子系统、财政综合支‎出绩效管理子系统,评价指标‎及标准库、项目库、专家库、‎资料档案库。海南省面向省‎直部门单位和各专业团体公开‎征集绩效评价专家,并与政府‎采购专家库实现资源共享,形‎成600多人规模的绩效评价‎专家库。

市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继续推进。部分省市在‎健全市县绩效管理机构的同时‎,积极推进基层绩效管理工作‎开展。如安徽省出台《关于做好20xx年市县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市县绩效管理工作的指‎导。201X年选择2个市、‎10个县开展试点,20xx‎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市‎和全省一半的县。在评价项目‎数量上,要求201X年试点‎地区要在去年基础上,适当增‎加评价项目。20xx年新增‎试点地区至少选择2个不同类‎型的项目,以搭建评价框架为‎主,力求少而精。督促指导各‎试点市县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合理选报项目、完善制度等,‎报省厅备案。

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初步树立了绩效理念。通‎过绩效评价,预算部门开始重‎视财政支出的绩效问题,以绩‎效为目标、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理念正在逐步形成。同时,‎对财政支出的科学性、效益性‎、管理水平的评判,促进了部‎门不断完善内部管理,自觉加‎强对资金的监督,不断提高理‎财水平。

增强了部门的责‎任意识。通过设定绩效目标,‎部门清楚地了解实施项目所要‎取得的政治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职能和目标得到了进一步明确,部门自我约束‎‎意识及责任意识明显提高。

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将部门预‎算与部门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并进行跟‎踪问效,一方面有利于整合财‎政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最大限度的将有限资源配置到‎效益最佳的部门并发挥最大效‎益。另一方面监督预算单位合‎理高效使用财政资金,减少了‎财政资金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

增强了财政决策‎的科学性。绩效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省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为政府出台财政支持‎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促进了高效、透明绩效政‎府的建设。将评价结果在部门‎内部或一定范围适度公开,一‎方面强化了部门内部监督,增‎强预算透明度,另一方面强化‎了部门活动的社会监督,促进‎加快高效、透明政府的建设步伐。‎

三、地方反‎映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

‎绩效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经过多年推进,预算部门对‎绩效的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长期以来形成的 重安排,‎轻监督;重争取,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 的思想短期难‎以改变,重产出、重结果的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部分单位把大量精力花在跑‎资金、争项目上,认为只要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就行,忽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有的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缺乏主动性,应付的成分多于对管理问题的反思,‎没有将‎绩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日常性‎重要工作来抓。变 要我评价‎ 为 我要评价,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 瓶颈,‎既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预算绩效管理法制建设不‎完备。目前国家尚未出台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财‎政部印发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只可作为部‎门规章依据。各地区只有河北‎省、青岛市以政府文件形式要求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天‎‎津、内蒙等7个地区由政府办‎公厅转发财政部门关于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文件,其他地区‎则由财政部门发文。在这种情‎况下,绩效管理工作缺乏法制‎手段,面对各方利益博弈和多种阻力,难以有效发挥职能作‎‎用。

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目前全国只‎有14个地区省级财政部门设‎置了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名称不尽统一,职责也不尽‎明确;其他地区大多数将相关‎职能由预算处负责,少数地区‎由监督处牵头负责,人员数量‎较少。只有部分市县财政部门‎设置了预算绩效管理机构。另‎外,由于预算绩效管理的专业‎性、复杂性等特性,现有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还不能满足绩‎效管理工作要求,业务素质急‎需提高。

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预‎算编制过程中的绩效目标确定‎、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和问责等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还‎‎在探索之中。受条件限制,各‎地采取的模式不尽相同,重点‎推进方向也不一致,相关探索‎也只处于起步阶段。

预算‎绩效管理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完善,评价指标设定的‎科学性有待加强;其次是绩效‎评价方法相对单一,主要应用‎横向比较法、预定目标与实施‎效果比较法等,其他一些方法‎如因素分析法、专家评议与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要熟练掌握和应用还有一个过程;第三是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数据、基础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绩效评价质量有待提高。‎由于尚未建立全国统

一、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与标准缺乏可比性,‎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评价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造成绩效评价结果‎大多停留在反映情况和问题的‎层面,其权威性、公信力、实‎用性不足,加上绩效管理未与‎预算编制充分结合等原因,评‎价结果约束力不强,绩效评价‎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做到与规‎范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编制、加强部门管理以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真正有效衔接起来‎。

相关领域改革需要配套‎推进。一是财政管理责任制度‎尚未有效确立,不少预算主管‎部门片面以行政行为的重要性‎来渲染多花钱的 强势,对‎自身的财政管理职责认识不清‎晰、履行不到位,不遵守甚至‎藐视各项财政管理制度。二是‎政府预算构成尚不健全,四‎本 预算相对独立,政府尚未‎把全部资源特别是公共资产方‎面的资源都纳入预算管理,‎资产、资源、资金 管理没能‎实现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三‎是预算分配机制尚有缺陷,不‎少预算主管部门 零基预算 ‎意识不强,只以递增比例来度‎量政府对其的认可度。四是政‎府部门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预算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五是政府财政会计核算‎体系改革尚未到位。

四、各地提出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绩效理念。通过各种媒‎介、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大绩‎效管理理念宣传力度,不断提‎高部门的绩效意识,使社会公‎众也来了解支持绩效管理工作‎。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法制‎建设。提请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法‎制手段,一是在《预算法》修‎订中增加有关强调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二是制定全国统一‎的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办法‎,指导和推动各地工作,形成‎全国上下一盘棋,也有利于各‎省市间相互比较和借鉴。

‎发挥各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建立部门预算责‎任制度,强化部门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主体责任,形成 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 的‎制度,从预算编制到执行,部‎门都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绩‎效问责制度,把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纳入机关建设和效能‎建设的考核范围,进一步落实‎责任,提高单位对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视和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研究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基础信息系统。‎一是建立标准科学的指标体系‎,建议吸收全国经验,整合、‎分析现有成果,分别按行业、‎领域、项目等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全国评价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快建立专家库‎和中介机构库,增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完善绩效评价信息化手‎段,统一开发全国通用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将信‎息系统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四是搭建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将各省规章制度、指标体系、‎工作情况等及时在平台上反映‎,以供全国各省市借鉴。

‎强化评价结果应用。一是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逐‎步公开财政支出项目预算及绩‎效评价结果,加强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二‎是研究提出将项目绩效目标提‎交人大审议的方式方法,加强‎立法机构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三是根据评价结果,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评价‎报告提出的建议,督促预算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组织人员就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加强‎业务培训。一是加大预算绩效‎管理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统一‎培训力度,对各级财政部门、‎预算主管部门、预算单位和中‎介机构等多层次辅导和培训。‎二是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对‎绩效评价的范围、方法、技术‎手段进行探索和研究,形成理‎论和实践互为促进的良好局面。三是多提供一些学习的机会‎‎,包括到科研院所进修、到英‎美等发达国家考察预算绩效管‎理经验。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资金支持力度。建议财‎政部设立预算绩效管理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支持各地改革实‎践、宣传培训、信息系统建设、理论研究及工作激励。‎ ‎加强基础研究。一是提高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计划的‎能力,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部门‎和项目产出、结果的定性定量‎研究。二是加快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步伐,适时引入权责发生‎制,清晰、真实地反映公共部‎门和公共支出的成本与绩效。‎

【3】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20xx‎年,我省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我‎省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xx年省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做好20xx‎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和‎考核工作,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总结2‎0xx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开展20xx工作总‎结

对本部门20xx‎的相关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包‎括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思路以及相‎关工作建议等。工作总结要力‎求内容全面,数据详实,突出‎特色;反映问题真实客观,提‎出建议针对性强。填报工‎作推进情况统计表和机构人员‎情况表

按照《省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情况统计‎表》中的内容和要求,认真填‎报相应的数据信息,力求内容‎完整、数据真实、信息准确,以便我厅及时、全面、翔实掌‎‎握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情况。该统计表将作为20‎xx省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的重要基础。同时‎,为及时掌握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机构、人员情况,方便联系工作,请填写 预算绩效管‎‎理机构人员情况表,并确定‎联络员。

二、认‎真做好20xx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

按照《山西‎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要求,客观公正地对20x‎x各项考核内容逐项进行‎自我评分,如实填写 省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评分‎表,并对每项评分进行详细‎说明,提供必要的佐证材料。‎

三、报送方式和‎时间

请于20xx年12‎月20日前将总结以正式文件‎及电子文档形式报送我厅预算‎绩效管理处。附件 省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情况统‎计表、预算绩效管理机构‎人员情况表 和 省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评分表 ‎及相关材料随工作总结一起报‎送。

第三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是为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资正常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和各项社会事业有序发展,推进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创新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定的制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具体细则哪些?请阅读以下文章内容,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资正常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和各项社会事业有序发展,推进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创新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XX年财政部门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收支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结合各项财政改革,继续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收支及经费实行包干管理。其具体管理办法如下:

一、经费包干原则

结合当前财政改革和各预算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各项经费和非税收入在预算收支管理中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经费管理同人员编制管理相结合,严格按照人事审核、财政把关后的单位工资表进行人员工资的财政统发和包干单位日常公用经费的原则。

2、坚持预算内与非税收入收支脱钩,各单位的各项非税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原则。

3、按照突出重点,压缩一般的要求,坚持财政保工资发放、保机构运转、保社会稳定、保重点支出的原则。

4、坚持对事业单位实行定额(项)补助或差额管理,并按机构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对部分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并逐步推向市场的原则。

5、坚持包干经费按月和按进度拨付,超支自补,节余留用的原则。

二、预算内经费核拨内容

预算内经费由工资福利支出(原人员经费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原日常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专项经费支出等组成,具体分项核拨内容如下:

(一)工资福利支出的核拨内容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伙食费、伙食补助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二)商品和服务支出的核拨内容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专用材料费、装备购置费、工程建设费、作战费、军用油料费、军队其他运行维护费、被装购置费、专用燃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核算内容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医疗费、助学金、奖励金、生产补贴、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四)专项经费支出的核拨内容包括:年初经政府批转,人代会批准通过列入年初预算的各部门专项经费(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专项等);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和经县委、政府批准召开的大型会议等会议费(按批准的会议规模及开支标准经财政局审核后拨付)。

专项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用款单位要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规定,专款专用。拨付专项资金必须填写项目、用途和用款计划等,并报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签批后,财政方可拨付。

(五)其他相关规定:编制外机构、超编人员财政不安排工资及任何经费。预算内经费包干以1月份编制内实有人数为准。

三、预算内经费包干办法

(一)工资福利支出经费包干办法

1、全额拨款单位,编制内实有人员工资,按人事局工资股审核后的工资花名册按月由财政国库统发数列支;

2、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单位,编制内实有人员工资财政按差额比例补助,其余经费自理(包括合同工养老金等)。具体分为四类:第一类,对律师事务所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财政只负担70%的工资;第二类,对工人俱乐部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财政只负担50%的工资;第三类,对各乡镇卫生院,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财政只负担82%-95%的工资(具体差额比例为:虎跳峡卫生院负担82%,金江、上江卫生院负担85%,建塘、格咱、五境、三坝、尼西、小中甸、洛吉卫生院负担90%,东旺卫生院负担95%);第四类,对县公证处实行自收自支管理。

2、离退休人员工资包干办法:原离退休人员工资按有关政策规定的实际数核拨,资金先拨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再转拨社保局,由社保局统一发放。离退休人员原单位和社保局要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财政和社保要联合出台操作性强和实效性强的离退休人员管理办法,想方设法杜绝“活人吃死人工资”的现象;当年退休人员,退休前在县级单位(包括全额和差额单位)的,按组织和人事部门发文的退休工资标准和发放时间转至社保局发放,原单位不再发放;退休前在乡镇机关中的,根据县乡财政包干管理体制,当年退休人员工资由乡镇财政发放至年底,次年1月再转入社保局发放;行政事业单位合同工人员,退休后的工资由社保局从养老金专户中支付,财政不再单独安排经费。

3、当年病故职工的安葬费、抚恤费以及遗属补助,财政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的实际金额核拨给原单位后由单位兑现。

4、县级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合同工养老保险金单位承担部分,教育系统、环卫站财政全额解决,其他单位财政承担50%,其余50%各单位自行解决。

5、当年编制内新增人员(包括分配和调入人员),全额拨款单位,按人事局规定的工资发放执行时间和标准(新调入人员凭工资介绍信并按其注明的时限及工资标准,跨不予补发),造入当月工资花名册发放(当月的工资花名册上必须加盖编委的印鉴,以证明新增人员在编制内);差额拨款单位,按差额比例补助,并应出具新增人员未超编的证明,跨不予补助。

6、当年新增资(政策性全县范围内增资外),按人事局规定的时间和标准造入当月工资花名册发放,如在本出现补发,由人事局工资股造补发工资表纳入财政工资统发,跨一律不予补发。

7、由财政负担的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费按年初预算数先拨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再转拨给医保中心。中新增工资部份财政不再追加此经费。

8、离休人员的医疗费由原资金渠道列支,不参加医疗保险,资金先拨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再转拨医保中心,由医保中心按文件规定实报实销,对少报销者实行奖励。

9、县级各单位应缴县总工会工会经费的40%部分按一月份工资花名册单独测算并包干给各单位,年终统一由县财政局代缴给总工会。单位承担的工会经费60%部分,从单位包干经费中解决。

(二)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包干办法

1、行政单位分三类管理:第一类为五大机关,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2500元;第二类为行政单位总人数在10人以下(不含10人),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2100元;第三类为行政单位人员在10人以上(含10人)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1900元。

2、县级公、检、法、司(包括森林公安分局)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按照上级规定安排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县公安局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20500元;检察院、法院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14080元,县政法委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4000元,司法局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3500元)。

3、县级事业单位根据单位性质和收入情况实行分四类管理:第一类为享受人员在10人以下的,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XX元;第二类为享受人员在10人以上的,年人均公用经费为1900元;第三类,全县中学教师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1250元,城区红旗、民小教师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850元,东旺校区教师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800元,其余十个乡(镇)校区教师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700元。炊事员不安排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第四类,除上述单位和人员外,财政只保证工资,不安排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

4、对县级既有行政编制又有事业编制且具备一定“造血”条件和功能的单位,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对行政编制人员,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XX元;对事业编制人员,财政不安排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

5、年初包干时有公用经费的单位,包干后新增(或减少)人员一律不追加(减)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

四、非税收入管理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统一管理。结合我县当前各项非税收入仍按执收单位先缴入财政专户,再由财政专户统一上缴国库的管理实际,在收入方面,执收单位必须将所有的非税收入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全额缴入财政专户,不准截留、不准私设小金库,如有违反 “收支两条线”管理行为的将按有关规定严格处理。在没有全面推行部门预算之前,非税收入仍然按照《云南省预算外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规定》进行管理,并按财政部有关规定纳入预算统一管理。在支出安排方面,教育系统上缴的非税收入按规定应返还部分,由用款单位向政府书面请示,写明非税收入返还的具体明细用途,并按程序由财政审核签署意见后,报政府批准方可按规定从财政预算统筹安排或财政专户返还,其余各单位上缴的非税收入按有关规定需返还单位使用的部分,仍然由执收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并报县政府审批同意后再从财政预算统筹安排或财政专户返还。各单位经批准由财政安排的非税收入,必须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同时,对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收缴和使用管理严格按照云政办〔XX〕26号及云财综〔XX〕84号文件规定执行,不进行统筹;计生委所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包括乡镇征收的),支出由财政安排,专项用于解决农业人口及下岗职工独生子女保健费。

中若出台新的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等,按新规定执行。

五、罚没收入管理

罚款和没收财物是国家行政处罚的重要手段,罚没收入是各级财政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罚没财物管理,对于强化财政收入管理、维护正常的财政收支程序、促进执法机关廉政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县对罚没收入所执行的“罚缴分离”改革在管理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但部分执法单位执法不力,执法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罚没收入返还情况较为频繁。为充分调动执法部门的执法积极性,规范罚没收入的管理,对罚没收入在继续执行“罚缴分离”的基础上,采取对部分单位“核定收入入库基数,超基数比例返还”的管理办法。具体规定为:核定单位罚没收入上缴国库基数(县公安局30万元,县森林公安分局70万元),基数内不予返还,超过基数部分,财政按照超基数部分的30%以业务经费的方式在年终结算后安排给执法单位。对交警二中队的罚没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后,再通过预算支出安排给城市二中队,用于工资等相关费用。其余执收单位所上缴的罚没收入一律不予返还或经政府批准后从预算支出适当安排。

中若出台新的罚没收入管理规定等,按新规定执行。

六、严格制度,加强管理

(一)严格预算制度,硬化预算约束。上述包干办法,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用款单位要按规定的预算指标拟定分月用款计划,按月拨款,用款单位不得超计划、超进度拨款。

(二)强化支出管理。一是财政部门不再受理属于经费包干范围的经费申请,各单位必须在包干经费中调剂使用;二是对不属于包干的专项经费实行严格的审批和管理制度,必须专款专用,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门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跟踪检查;三是对会议费要实行严格管理,做到少开会、开短会,按会议费标准核拨经费,并纳入政府采购管理;四是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费用开支标准,在国家规定的有关费用开支标准范围内,可根据各自的实际,制定一些具体的包干措施,并报财政部门备案,但不得扩大开支标准和范围,不得虚列名目,胡乱开支;五是财政部门在当年11月以后,除特殊情况外,不再受理各单位的经费追加请示。

本办法由县财政局负责解释,执行期为XX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四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及预算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是指主要通过生产精神产品和提供各种劳务的形式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单位。

事业单位具体分为以下五类:工业、交通、商业事业单位;农业事业单位;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单位;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学位;其他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需的预算资金,国家采用“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1.核定收支。它是指事业单位要将全部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各项非财政补助收人与各项支出统一编报预算报告,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其预算收支的规模,其中包括财政补助的具体数额。

2.定额或定项补助。它是指对非财政补助收入不能满足支出的事业单位采用的补助办法。所谓定额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依据相应的标准确定一个总的补助数额,如对高校实行的人均定额补助。所谓定项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确定对其某些支出项目进行补助,如对某些事业单位的工资支出项目给子补助或对大型修缮及设备购置进行的补助。

3.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它是指事业单位的预算经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以后,由其自求平衡(除特殊情况外),其增加的支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给予补助;因增收节支形成的结余,可由事业单位留用。另外少数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按规定向国家上缴部分收入。

五、财政补助政策及补助基数核定方法

(一)分类核定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1)对现有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要按照精简机构、转变职能的要求,在严格清理和规范,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对其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业务费实行定项补助政策。其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等全额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对纯粹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无收入或收入额度较少以及具有民族特点的公益类事业单位,实行“定额补助”政策;对大专院校、科研、农业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调整布局、改善结构、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实行“核定基数,固定比例增长”的财政补助政策;对既承担社会公益职能,又有一定收入的准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定额补助”政策。(3)对技术与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实行“定额补助,逐年递减”的经费补助政策。(4)实行财政“零补助”政策,逐步退出财政供给范围。

(二)经费补助核定方法。综合考虑事业单位编制、人员、职能职责和财力可能等因素,对上述各类单位,按照“零基预算”的原则,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核定其定额或定项补助数。经费补助基数既包括财政拨款部分,也包括实施收支脱钩管理的非税收入。(1)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按编制、人员、非税收入、分类分档定额以及工作职责和任务核定定项补助基数,一年一定。(2)公益类事业单位。此类事业单位财政补助基数根据其工作任务、近三年的非税收入状况、以及相应的定额标准予以核定。对教育、科技和农业等按法定比例增长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按照“核定基数,固定比例增长”补助方式科学核定补助基数,并根据财力确定一个逐年增长比例,一定五年不变;其他社会公益类和准公益类事业单位实行“定额补助”方式,补助基数核定后,一定五年不变。对收入额较大且已基本具备自收自支能力的其他公益性事业单位和准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零补助”财政政策。(3)技术与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定额补助基数核定后,每年按20%的比例递减补助定额,第六年起实行“零补助”财政政策。(4)经营类事业单位,补助基数原则上每年递减1/3,三年内退出财政供给范围,第四年起实行“零补助”政策。按照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改革政策,经界定不属于财政供给范围的事业单位,要退出财政供给范围。

1、事业单位预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财务收支预算,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它反映了单位一个会计财务收支的规模。

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收入预算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支出预算包括:拨出经费、拨出专项、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结转自筹基建。2、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方法

原则:政策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统一性原则。

(l)政策性原则。事业单位编制预算要正确体现和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在坚持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前提下,既要保证国家确定的重点,又要兼顾一般。

(2)可靠性原则。事业单位编制预算要稳妥可靠,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收入预算要留有余地,对没有把握的收入项目和数额,不能打入收入预算;必要的支出预算要打紧打足,不能预留硬缺口。

(3)合理性原则。事业单位编制预算要做到合理安排各项资金,尤其是要合理安排各项支出项目。人员工资等刚性支出,必要的公务费、业务费和设备购置支出,必须优先予以保证。

(4)完整性原则。在编制预算时,必须将单位的一切财务收支全部反映在预算中,不得打埋伏或在预算之外另留收支项目。(5)统一性原则。各类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要按照国家统一设置的预算表格、口径、科目、程序和计算依据,填列有关收支数字指标。

方法:财政补助收入数,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定额和补助标准编列;事业收入数,根据上年完成情况及本年增收因素编列,其中从财政部门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核准后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可以参照上年上缴数、核拨数和留用数编列;经营收入,按本年经营业务计划及产品销售情况编列。

事业支出中的人员支出按有关标准和编制人数或在编的实有人数等计算编列;公用支出有定额的按定额计算编列,没有定额的根据实际情况测算编列;经营支出可按定额成本、上年成本和有关“增减因素”测算编列。、事业单位收支预算的编列程序

事业单位提出建议数;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事业单位依据预算控制数编报正式预算;财政部门正式下达批复预算。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一般不予调整。4、什么是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计划的一种国家预算方法。5、什么是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的一项重要程序,是指经过批准的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是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使原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改变。预算调整必须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6、什么是预算外收入?

预算外收入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第五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所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机制,促进预算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有效提高预算运行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预算是各部门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各部门编制、经财务部门审核汇总后提交批准的涵盖申报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计划。

第三条 本运管所所属各部门均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预算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共性原则。预算要充分体现公共财政要求,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性资金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转移。

(二)综合性原则。预算是覆盖部门所有资源的完整预算,囊括各部门的全部收入和支出。财务部门要坚持财政预算内外财力综合平衡,统筹安排预算内、外各项收支计划。

(三)真实性原则。预算应根据各部门履行的职责、发展目标和现有资源的配臵情况进行编制,各项收支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真实可靠的预算依据,不得隐瞒与虚列收支内容。

(四)绩效性原则。部门预算的编制以中心工作为目标,追求投入成本与效益产出的性价比,各项支出的安排要坚持科学、合理、必需原则,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条 编制和执行预算的责任主体是属各部门,其职责是保证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财务股是主管部门预算编制的职能部门,其职责是预算审核、定额确定、财力平衡以及组织预算执行。

第二章 预算编制

第六条 预算编制的内容。预算主要由一般收支预算和其他单列预算构成,包括:一般收入预算、一般支出预算、政府采购预算。

(一)一般收入预算。包括财政拨款、上级单位拨入专款和其他收入。

(二)一般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主要指各部门发生的工资福利支出(统一由人事处编制)、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项目支出主要指展品的维修、重大的商品和服务支出,以及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

(三)政府采购预算。预算部门根据《政府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在一般支出预算和其它单列预算基础上,将其中涉及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各类采购项目按照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要求进行细化。政府采购预算在时间上与其它支出预算同步编制。

第七条 预算编制的方法。预算依托财政业务处理系统,按照收支分类科目,自下而上编制,其中支出的功能分类列至项级科目,经济分类列至款级科目。

(一)收入预算的编制应以上年收入实绩和当年实际收入情况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剔除非正常的一次性收入因素,充分考虑政策性、管理性增减因素和收入变化趋势,由此核定本预算的收入计划。

(二)支出预算根据发展规划、本部门工作目标和重点,以及上年预算安排执行情况编制。支出预算的编制方法是零基预算。

(1)基本支出预算

预算应优先保障基本支出的合理需要,以保证机构正常运转。基本支出预算主要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人员经费有人事处按规定管理,公用经费支出实行分类分档办法。财务部门根据各部门日常工作任务的需要,结合社会物价水平和财力可能,对各项基本支出项目制定相应的指标额度。

定额标准的执行期限与预算一致,在预算执行中不作调整,当年影响预算执行的因素,原则上在确定下一预算定额标准时再作调整。

基本支出预算在规定时间内由财务部门统一编制。

(2)项目支出预算

项目支出是各部门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其特定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项目支出预算必须将支出内容分解细化到每一个最具体的可执行项目,明确具体用途,凡单项预算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应编制项目明细说明书。

项目支出预算实行项目库预算管理。项目库是对支出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部门预算确定的项目应从项目库中筛选,并按照项目实施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坚持量力而行,有保有压的原则。

对于列入绩效评价范围的财政性资金项目,用款部门还需编制项目绩效预算,进行前期论证,其内容包括:涉及项目立项的有关政策依据、项目具体内容、实施方式、项目概算、资金使用计划,以及项目实施的目标效果。项目绩效预算是项目实施和评价的依据。

第八条 部门预算编制的程序。为体现预算编制过程的公开透明,保证预算信息在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充分沟通,预算实行二上二下的预算编制程序。

(一)一上:各部门根据预算编制要求,编制和提出本部门的收支预算建议计划。

(1)财务部门应提早部署下预算编制工作,使各部门明确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具体要求;

(2)各部门完成预算信息和数据的采录、编制、汇总和审核工作,提交有关部门审核;

(3)有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初审和论证。

(二)一下:财务部门根据预算审核和财力平衡情况,下达预算控制数。

(1)财务部门完成预算财力的测算工作;

(2)财务部门确定预算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并组织前期论证;

(3)根据确定的投入方向和重点,结合预算财力状况,完成对各部门一上建议数的审核平衡工作,并将预算控制数下达至各部门。

(三)二上:各部门根据下达的预算控制指标,修正预算并上报财务部门。

(1)各部门对财务部门下达的部门预算控制数进行确认,或对项目支出内容进行适当修正;

(2)报经分管领导同意后,在规定时间内向财务部门提出调整申请,同时报送本部门的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3)预算修正原则上不得突破一下控制数。

(四)二下:财务部门将依照所长办公会议批准的预算批复到部门。

(1)财务部门完成对预算部门二上收支计划的核准和综合平衡工作;

(2)财务部门按程序将预算草案分别报送党委会、所长办公会议审议讨论,审查决定。

(3)财务部门在党委会和所长办公会议批准预算之日起一周内,将预算(包括政府采购预算)批复到各部门。

第三章 预算执行

第九条 财务部门根据批准的预算和部门用款计划,必须认真予以落实。对于部门项目支出,以及政府特定资金的支出,则依据预算和项目实施的时间进度付款。

第十条 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包括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严格限制各部门的授权支付范围和金额,凡政府采购项目、以及限额以上的其他各类项目支出和往来款项,均按市财政规定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同时,逐步推行公务卡现代消费制度,通过公务卡消费方式实现部门定额公用经费的直接支付。

第十一条 凡是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必须纳入政府采购程序,由财务部门(或采购职能部门)依据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确定采购方式,落实采购计划,各部门不得擅自购买或签订合同。

第十二条 对于预算安排的重大支出项目,应实行绩效评价制度。绩效评价的管理办法由财务部门负责制定,考评工作由

财务部门组织相关专业部门和项目专家,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施。

第十三条 预算一经有关会议通过,即具有制度约束效力,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指标执行,加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不得随意调整支出用途和改变用款方向。

(一)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项目发生变更、撤销、终止,或国家政策调整等特殊因素引起预算调整,应按照有关规定,重新申请立项或由财务部门调减支出预算。

(二)非因特殊情况,各部门在预算执行期间,原则上不得提出追加支出申请。以下情况除外:(1)涉及重大活动或项目;(2)市专项补贴要求配套;(3)其他不可预计的突发因素。

(三)财务部门在办理追加支出的审批中,必须严格审批程序,对于预算金额达到一定规模、有较大影响,或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以及预算追加数额不易确定的项目,应当组织实施预算追加听证,吸纳各方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各部门申请预算外支出项目追加,审批的条件、程序与预算内相同。

(五)支出预算追加批准后,对属于政府采购的项目,有关职能部门应依据追加通知书、及时调整政府采购预算,并纳入政府采购管理程序。

下载试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X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健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正常运行,促进我单位各项事业的稳......

    事业单位预算内控制度

    *****公司 预算业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预算的内部控制,规范预算编制及调整,严格预算执行与考核,提高年度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资金......

    浅谈储备系统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浅谈储备系统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广东储备物资管理局三五三处 杨燕预算管理是按法定程序编制 ,审查批准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反映一个国家,一级政府、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对年......

    事业单位预算政府采购申请报告

    xxx上级领导:为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凸显教育技术为基层教学服务的重要性,使后勤工作更好的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结合我单位的环境和基础建设发生的变化,急需......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最新】(5篇)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最新】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最新】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

    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预算编制是个系统工程, 它既要掌握单位本身的实际情况, 又要结合本系统、本行业状况,不止满足年度考核需求,还要考虑历史,预测未来; 既要满......

    浅议事业行政单位预算执行的管理与控

    浅议事业行政单位预算执行的管理与控制事业行政单位预算,是指事业行政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它反映着单位与财政之......

    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几点认识(★)

    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几点认识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社会各界对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越来越重视,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已经在积极的寻求发展途径和优化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