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村官的监督与管理2
进一步加强对村官的监督与管理
摘要:村干部队伍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建设一支善于治村理政的村干部队伍,既是农村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又是农村党群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文从村干部的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谈起,进而分析现象产生根源,并提出进一步加强村干部监督与管理对策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村干部 监督 管理 建议
村官即村干部,是通过村民自治机制选举产生的、在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及其配套组织担任一定职务、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并享受一定政治经济待遇的工作人员。村干部区别于国家公务员的特殊群体,是游离于国家行政干部体制之外的、不再编、不脱产的边缘化干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村干部作为农村中的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带头人,其重要职能是办理好农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带领广大农民发展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因为村干部是国家庞大行政机器中的“末梢神经”,直接面对着基层的农民,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农村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村干部。村干部队伍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因此,建设一支善于治村理政的村干部队伍,既是农村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又是农村党群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一、村干部工作现状
(一)村干部队伍整体年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我乡共有14个行政村,配有71名村干部,其中村主干28人。在全乡71名村干部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有30人,占42.3%; 28名村主干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只有5人,比例相对太低。全乡各村村主干平均年龄达47岁左右,30岁以下的0人,大部分集中在40岁至55岁期间。村干部年龄老化,思想不开放,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更是心有余力不足。
(二)个别村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个别村班子不团结,主干间不合,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又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在群众中威信不高,村中各项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有些村干部长期在外,处理村内事务不能及时到位。个别村小组对党支部、党员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处理村内事务方面很少主动找党支部、党员沟通、协调,征求意见,影响和削弱了党对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后备干部队伍培养难,村干部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有的村长期培养不出后备干部,许多村主干反映,村里有本事的年青人基本上都外出工作或经商,好不容易找来的年青干部,在村里也做不久,干了几个月或一年多,外面有更好的发展,也走了。有的村,主要干部已到退休年龄,但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接替,之前培养好的后备干部,往往都留不住。
(四)集体经济薄弱,难以干出成绩。一直以来发展村集体经济难,落实事项、开展工作有时受经济条件限制许多工作难以到位,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工作成效难以体现。部分村民文化素质低,村里的一些工作得不到支持甚至会遭到误解,引起群体事件,致使各项工作开展难度加大。
二、村干部工作中存在问题
1、村干部自身问题
有些村干部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整体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个别村干部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思想不够解放。有些村两委之间工作不协调,尤其是村书记和主任之间矛盾时有发生,在工作上相互扯皮,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有些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不实,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村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办事不够公开,不是把村务公开当成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促进农村和谐发展、融洽干群关系的必要举措来加以落实,而是把其作为一种应付形式,被动性地、甚至不情愿地操作,因而出现了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等问题。一些村干部工作动力不足,心态不好。村干部普遍反映,工作中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哪边拽的紧,就给哪边干”,不干无法对上级交待,真干有时群众又接受不了,强干就会得罪人,得罪人就会引起上访。完不成任务上级找你,不办实事群众告你,工作出问题部门查你,使农村干部的地位得不到有效保证。
2、干部群众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淡化,习惯于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二是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不够,干部、群众间形成有一层看不见的“墙”隔着。三是部分群众对基层干部工作的辛劳不理解。四是部分群众集体观念淡薄,连公民的基本义务都不尽,村里工作难以推动。五是部分卸任干部思想有情绪,对工作有一定阻力。
3、村干部干事难问题
集体经济薄弱,资金严重缺乏,实事兴办难。据调查,个别村集体经济均为空白,致使村里正常的开支无法保证,“无钱办事”的问题日显突出,干部工作有心办事,苦于资金问题,实事兴办艰难。建新村、改校舍、修柏油路、建花园式广场、通水电、搞绿化以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这些资金全部依靠市、县立项、职能部门配套、包扶单位捐助,如果争取不到资金,为群众办实事就成为一句空话。
4、后备干部培养难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有文化的青年在城市安家落户,选拔年轻干部的余地越来越小。另外,在广大农村,大量的优秀人才通过考取大中专院校输送出去,回到农村的几乎为零。由于青年人才的流失影响了农村干部、党员队伍的“输送新鲜血液”,造成一些地方出现村干部难培养、难选拔,队伍建设后继乏人的现象。另外,村干部在离任后保障措施不优厚,“劳多酬少,出路不广,退路不宽”,也是后备干部难培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村干部工作存在问题的根源
1、党员干部教育不到位。
在新形势下,对党员干部教育认识不力,重视不够,缺乏统筹性、计划性,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教育培训方式仍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局限于以会代训、集中办班、外出参观学习等传统模式,缺乏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教育培训的内容与农村实际结合不紧密,对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增长干事创业本领效果不突出。
2、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在基层乡镇,尽管是设立了监督机构,但缺乏配套专职干部,多头管理现象严重,致使乡纪委对各项工作监督乏力,对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难以及时解决,致使给腐败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加强村干部的监督与管理对策建议
一、把好入口关,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村干部廉政勤政意识。坚持把好入口关,避免能力差、品德劣的人进入村委会领导班子。完善村委换届办法,竞选村主任的候选人必须具备任副职干部二年以上,特殊情况经上级党委审核批准后可破例选用。坚持把农村基层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工程摆上重要日程。每年举办一期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对有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讲解,教育广大基层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预防和减少职务违法犯罪的发生。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向各村党支部发放《警钟长鸣》VCD,设立“廉政教育大家谈”专题,设立“廉政建设”电子短信平台,在村干部中全面开展“结贫思廉,牵手帮扶”活动,抓教育强素质。重视利用身边典型案件抓好警示教育,将本地本单位查处的人和事进行剖析,或请本人现身说法,结合党政纪条规学习,进行以案论纪。同时要重视对村干部的个别谈话教育,对反映有问题的村干部,要及时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谈话教育,指出问题和不足,制止蔓延和扩大。
二、健全规章制度,注重村干部监督管理规范化。
贯彻执行“一定三有”制度,通过建立村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关爱机制,解决村干部队伍人心不稳、动力不足和后继乏人的问题,激发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强化民主监督,积极推动“村监会”的建立,贯彻实施“保廉工程”,逐步建立起村干部保廉制度体系。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注重从容易发生违纪问题的环节入手,建章建制,堵塞漏洞。针对村干部在集体领导、民主决策、财务管理、奖金分配等方面,制订一系列责任明确、奖惩分明的制度,并切实抓好落实。平时由各片片长负责对村干部进行督查,并每半年集中组织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回头看。对规模调整的行政村重新完善了干部值班、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工资报酬等有关制度。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的经济责任或离任审计工作,积极推进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每月各村村民理财小组集体对票据会审,审核合格并记录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结报,审核员把票据实行交叉审核,增强相互之间的监督。
三、抓监督促自律、抓惩处促守纪,重视信访督办,加大制度落实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力度。
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抓手,确保社会和谐安定。积极推行纪检监察来访“双向承诺制”和纪检信访工作协调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定期汇报交流。建立信访工作责任考核制、大额工程款支付集体审核制、任用干部规范制等,以规范干部行为。镇、村两级分别设立举报箱,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选准重点开展监督检查。对村党支部实行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以片为单位开展对《村干部廉政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并从财务审计、信访监督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对村“一把手”的监督管理。
监督不能空对空,要有针对性。一是乡镇要善于监督。不能只抓工作不抓监督和管理,要定期组织对各村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违纪行为要及时指出,责令纠改,不能放任自流。二是村本级两委班子成员要敢于监督。班子成员之间情况最了解,最容易发现问题,要引导教育他们,敢于坚持原则,有违规行为要坚决抵制,同时要有相配套规定,知情不报也是失职,也要追究相关责任。三是监督面要拓宽。进一步规范“两会”操作程序,发挥村监会、和评议监督会的作用。同时要积极推行村干部述廉评廉制度。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情况,执行制度情况,个人廉政情况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汇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努力提高村干部严格自律自觉性。惩处的作用是教育挽救违纪者,警示教育他人,促进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一是要明确查办案件的重点。严肃查处村干部利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侵吞集体资产的案件;与民争利,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违反财经纪律、挪用公款、挥霍公款的案件;村主任领导重大事项不经集体讨论造成决策失误的案件;以及欺压百姓、横行霸道、腐化堕落的案件。二要严肃执纪,对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偏袒。三要公开处理。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较大,且有共性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要采取公开处理办法,以惩戒违纪者,警示教育其他村干部,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引以为戒。建立谈话诫勉制度。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对村级干部在工作中有失职行为、违反政策、工作作风不实、廉洁自律差、搞不团结等情况的,由镇党委指定专人进行谈话,经谈话后认定被谈话人确有轻微违纪行为的,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要求限期纠正并书面报告纠错情况;对思想、工作等方面存在不正之风或者苗头性问题的,进行告诫,要求其防微杜渐。经谈话或诫勉后全面整改的,依照有关程序进行调整处理。
加强对村级干部的监督管理,提高村级干部的执政能力,是减少农村矛盾纠纷,保持农村稳定,提供农民生活水品的大事,也是各级党委、特别是乡镇党委的当务之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等措施,加强村干部的监督与管理,稳定村干部队伍,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011年7月21日
第二篇: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村官的监督与管理2
重预防、强惩处、抓建设
―――加强对村(居)干部
监督与管理的几点看法
去年以来各级纪委、检察等办案部门查处了一大批贪官,打掉了象徐才厚、万庆良等这样的几只大老虎,可以说是大快人心。近期还听说,中央巡视组已经决定下一步就要对苍蝇采取行动了。他们是老虎要打、苍蝇也要打。可以说,加强对对村官的管理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众所周知,老百姓真正面对面的官不是徐才厚,也不是万庆良,是村官,是村干部。因为这些村官会直接带领他们致富,会为他们谋福利。但这些村官也会直接剥夺、侵犯他们的利益。村官的“好与坏”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加强对村官的管理、监督是维护村民利益的最直接途径。我现在就如何加强村官管理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农村干部队伍存在问题
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少数害群之马,他们在位不为民,只是为一己私利,以权谋私,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资”管理存在漏洞。
1、农村集体资产处臵不规范。例如土地管理。农村干部把集体土地当做是自己发财的机会。个别村书记、主任一上任就疯狂租地,卖地,而且他们连形式主义的村民代表大会都不开,就把土地贱卖出去。
2、资源管理出现监守自盗现象。近年很多有矿产资源的乡村,出现调查现象屡禁不止。这或许存在是由于暴利影响违纪、违法问
民办好事、实事的战略方针。他们名义上是搞基础实施建设,但工程发包、、质量验收、工程款结算都有很大随意性,有很多没有经过一定的程序。有的最多也是村召开二委会就算条例决定。这些都是村书记、主任说了算。这就给很多动机不纯的人钻了漏洞。程序不合法的建设成为个别人谋取私利的途径。
(二)干部不团结。村两委之间工作不协调,尤其是村书记和主任之间矛盾时有发生,在工作上相互扯皮,为了反对而反对,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或故意不闻不问,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差。
(三)干群关系紧张。有些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不实,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村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办事不够公开,不是把村务公开当成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促进农村和谐发展、融洽干群关系的必要举措来加以落实,而是把其作为一种应付形式,被动性地、甚至不情愿地操作,因而出现了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等问题。
三、村干部工作存在问题的根源
1、村干部为官动机不纯
村民委员会实行直选以来,许多村干部原来都是没有在村任过职务的,这些人大多数到村工作是想为村民谋幸福,但也不乏一些人是为了个人目的,甚至是为了发财,为了土地而竞选村干部的,这些动机不纯的人一旦进入村干部队伍,他们就会不择手段的谋私利。
2、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在基层乡镇,尽管是设立了监督机构,镇纪委。但受农村干部体制、纪检干部权力、地位影响,多头管理现象严重,致使镇纪委对各项工作监督乏力,有时可以说是难以开展工作。对群众反映的
工程”,逐步建立起村干部保廉制度体系。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注重从容易发生违纪问题的环节入手,建章建制,堵塞漏洞。针对村干部在集体领导、民主决策、财务管理、奖金分配等方面,制订一系列责任明确、奖惩分明的制度,并切实抓好落实。加强对村干部的经济责任或离任审计工作,积极推进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每月各村村民理财小组集体对票据会审,审核合格并记录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结报,审核员把票据实行交叉审核,增强相互之间的监督。
三、强化监督促力度
(一)监督方面
一是要切实加强对村“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对村党支部实行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并从财务审计、信访监督等方面入手,建议进行审计,审计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并有纪委进行问责。从而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二是镇要定期组织对各村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违纪行为要及时指出,对有问题、有违纪线索的,村党政一把手要先停职等候处理。对确有问题的一定要追究责任。
三是拓宽监督面,建立村干部述廉评廉制度。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情况,执行制度情况,个人廉政情况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汇报,汇报时镇纪委要派员参加并进行记录存档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努力提高村干部严格自律自觉性。
四是建立党委责任追究制。对一个镇(街)如果在一定时期内连续三次发生村(居)书记、主任侵犯群众合法权益案件的而且当事人受到党政纪处分的,要对党委书记、镇长进行问责。
四、抓惩处促守纪
一是要明确查办案件的重点。严肃查处村干部利用职权,以权
第三篇:加强对村官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对“村官”的监督和管理
(调研人:潘锐、张步乾)
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民主和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政府从微观管理逐渐转向宏观调控,将部分职能下放。在这种放权的形势下,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地位、职责范围等也更为重要。村委会属于基层群众自治形组织,由此被我们称为“村官”的村委会干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官,但是“村官”的权力却不容小视。当这种权力滥用时,将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屡屡接到农民举报村干部贪污案件,令人吃惊。可以说,“村官”腐败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内伤”,严重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尤其在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加强“村官”的监督和管理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性问题。因此,积极对“村官”监督管理模式的思考,构建科学有效符合当前形势发展需要的“村官”监督管理机制,对于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村官”腐败的特点及其犯罪根源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乡共收到群众举报村干部腐败违纪9例,经核实查处5例。从查处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农村“村官”腐败现象已经相当严重,长期大肆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大吃大喝,损害了村民的利益,败坏了党风民风,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在和田少数民族聚集区,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腐败多发生在截留扶贫物资、侵吞国家下拨款物等方面。
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产生有着复杂的根源,具体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村干部自身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不讲原则,不顾大局,这是造成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个人内在因素。
二是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是村干部职务犯罪的重要根源。当前个别村委会现金管理混乱,财会人员配备不齐全、没标准,帐簿设臵、帐务处理不规范,没有建立并实施整套的财务收支审批和经办制度。
三是村干部的权力过大,缺乏监督。由于村级组织相对独立,村党支部书记和会计等个别人集领导决策和资金支配权于一身,大小事情自己说了算,村组内部不敢监督,上级部门无法监督。如尤木拉克库勒村原支部书记与水会计共同贪污案,全是村支书阿布拉提一个人说了算,村财务成了糊涂帐。
四是村民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尚不成熟。在目前农村民主选举中,家族势力的影响、拉票、贿选等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时,村民大会作为农村的最高决策机构往往也被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所取代,管理权被一小部分人控制,村内各项制度也是有名无实,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村民根本没有审查事项、发表意见、行使监督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村民民主监督意识也很薄弱,不能形成有效监督。
五是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指导不到位。乡镇政府负有指导、监督村委会工作的职责,但在实践中,乡镇领导往往重使用、轻管理,疏于对村干部的指导和监督,对村干部中违法违纪的问题,处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六是司法机关对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查办难度较大。由于农村帐务混乱,办案费时费力,证据难以固定,调查的多,成案的少,能否起诉的风险较高。实践中,农村村干部职务犯罪的资金性质难以界定,案件定性不好把握,管辖不明确,这些立法的缺陷导致打击不力。
二、构建科学有效符合当前形势发展需要的“村官”监管机制
“良医治未病”,毫无疑问,从源头上防治“村官”腐败问题最为有效。我们应及时将防治“村官”腐败工作的中心从“惩治腐败”转移到“预防腐败”上来,做到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其中关键在于,需要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村官”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村干部的队伍建设。首先,把好选举关,抓好民主选举制度的落实,真正做到选好人,用好人。其次,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包括文化素质的教育、权力观的教育和法治教育。第三,加强对村干部的任用和管理,改革和完善基层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提高村干部的素质。
二是切实加强村民民主自治制度建设,保障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要真正发挥村民大会最高决策的权力,实现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议事日程、程序、内容固定化;要明确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大会、村民小组以及村民个人的职责范围,实行决策、执行、监督分离,加强监督制约;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全面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群众公布。乡镇政府要帮助各村成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三是建立健全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要由村民大会决定聘用有相关资格的财务人员,对没有资格的财务人员,应由财政部门组织进行培训,实现财务人员的专业化和专职化;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本人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财务人员;有条件的乡镇,严格执行“村财乡管”模式,各村的财务人员由乡镇政府统一聘任,工资由乡镇政府发放,避免村财务人员唯村委会是从、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二是要实行帐、钱、物分开管理,资金收支必须有原始合法凭证,手续要齐备;党支部书记、治保主任、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共同对村开支项目进行审核和签署,防止“一支笔”随意审批收支和报帐。三是要规范财务管理,统一帐册、统一科目、统一帐簿、单据、记帐凭证和报表,设立现金日记帐、总分类帐和明细帐。严格财务管理,实行“三重一大”
和“三不直接”制度,确定审批额度,数额较大的由集体讨论决定,严把费用审批报销关,杜绝白条报帐、少支多报等不正常现象发生。四是要加强现金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严禁设立小金库,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防止资产流失。对把关不严造成资金流失、浪费的行为,要从严追究当事人责任。
四是加强上级党政机关对村委会工作的指导监督。乡镇党政机关应加强指导和监督,积极引导村委会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加强对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及民主理财小组的工作指导。通过对村干部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评议考核制、离任审计制,使他们能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注意通过村务公开、检查、审计等形式,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对村党支部及村委会成员拒不公开村务的,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强监督,对基层组织成员涉嫌违法违纪的,纪检监察部门要坚决予以查处。县、乡两级农村农经部门,要切实组织好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工作,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公布。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时必须审计,在审计中查出侵占集体资产和资金、多吃多占的,要责令其如数退赔;涉及村干部违法违纪的,需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是加大对“村官”职务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力度。首先要加强公安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协调配合,解决查处“村官”职务犯罪管辖权的冲突和司法缺位问题,有效形成合力。其次是司法机关对农村职务犯罪要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结合办案提出建议,帮助有关单位完善管理制度,健全防范机制;及时以案说法,震慑犯罪。第三各级党政及纪检部门要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农村延伸,加大对“村官”腐败的打击力度。第四是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始终把维护农村稳定作为查办案件的出发点。对于群众反映强烈、民愤极大的,坚决予以查处;对于一些犯罪情节不严重,涉案金额不大的案件,敦促其投案自首,交当地党委政府处理。
六是提倡和谐观念,倾注人文关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各级党委、政府应该设身处地地关爱“村官”,要把胡锦涛总书记
提出的“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的要求落到实处。要注意提高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他们创造一些学习和培训的条件。要结合实际,采用“县乡(镇)财政分担,村委会资助,个人按规定比例缴费”的办法,为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解决“村官”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倚。在工资发放上,按时足额发放村干部工资,全面实行“基础工资+考核工资+绩效工资”工资制,提高绩效工资在村干部工资结构中所占份额,同时对年纯收入达到一定数额以上的村,实行村干部报酬工薪制。在经济激励的同时,针对村干部长期以来有职无编的状况,推出“政治上给予出路”的举措,采取组织考核和公开选拔的方式,将工作年限较长、综合素质较高、工作成绩优异的村级主要干部进入乡镇机关,甚至县直部门,疏通村干部转变“身份”的渠道。同时,通过积极推荐,使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当选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中共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纪委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
纪检监察
调
研
报
告
2011年7月
第四篇:加强对“村官”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对“村官”的监督和管理
一、问题提出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 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这一战略决策既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广阔的大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又有利于大学生村官磨练意志、锤炼品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从而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而要贯彻好、落实好这一决策,走出一条科学化管理、人性化关怀的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新路子,在认真分析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监督和管理。
在大学生村官组织管理方面,有些地方虽然出台了管理考核办法,但服务管理和考核机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大学生村官的归属性问题依然处于有定性无深入的状态。因为缺乏有效的后续管理、考核培养,导致个别大学生村官长期不在基层,不熟悉当地的情况,长久不能进入工作角色。大学生村官资源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造成相当一部分村官感到除了日常性工作之外,无工作可做,感到前途茫然。政府如果不能很好地制定大学生村官今后的归属性问题,势必导致大量工作满三年的大学生走向其他社会岗位。因此,设计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对大学生村官长期扎根农村尤为重要。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08 年,中央作出连续5年共选聘20万名大学生村官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大力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这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拓宽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来源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还面临一些难题亟待破解。
蒲江县朝阳湖镇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人才、土地、资源比较缺乏,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南岭的客观条件,我们探索总结出了“三建一带一规范”的管理模式,即:建立一个生活平台、建立一个学习的平台、建立一个工作平台,每位班子成员帮带一名大学生村官,规范健全一套管理制度。
三、走出大学生村官管理困境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村官是中央“长期性”、“战略性”举措。中央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2009年在全国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上指出,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当前, 大学生村官管理面临的困境带有普遍性,既要积极应对,也要对症下药, 综合施治。从根本上看,走出大学生村官管理困境, 关键是要把中央“长期战略”上升到全社会的“战略高度”。一方面, 要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动员党政部门、高校、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 形成管理合力。另一方面,要创新管理技术, 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能力,激发队伍活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的目标,着力在激发管理主体动力、提高大学生村官能力、激发队伍活力、优化环境上狠下功夫,促使大学生村官工作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一)要健全管理责任机制, 在激发管理主体的内在动力上下功夫。大学生村官管理成效,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主体的积极作为。因此,要健全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评机制,把大学生村官管理由“软任务”变为“硬指标 ”, 使这项工作由靠管理主体的自觉行动变为靠制度性措施来推动。一是要建立完善分级分层、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市指导、县负责、乡镇为主、村协助”的责制,形成联动联管的工作机制。省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宏观管理;市级管理部门侧重综合协调、指导督查;县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教育培养规划、方案, 加强考核管理;乡镇主要承担教育培养责任;村级负责具体培养。进一步细化县区委组织部长“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组织委员“具体责任人 ”的相关职责要求,并作为考核依据。要加强对各级管理者尤其是具体管理者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二是要建立考核机制, 把大学生村官管理与政绩考核相挂钩。要把大学生村官管理纳入县级以下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目标考核, 细化考核指标, 逐步加大考核权重。要注意考察了解帮扶人员工作情况, 将其作为评先评优的内容。要建立健全
相应的激励机制, 做到专项资金划拨、评选表彰名额分配向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先进地区倾斜。三是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大学生村官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党政合力、社会参与。一方面,要利用好“体制内”力量。坚持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吸收地方高校、相关经济部门作为成员单位, 赋予其联系帮扶、创业扶持等责任, 使大学生村官管理与党政后备人才培养、创业富民工程等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编制范围内, 可设立大学生村官管理专门机构。另一方面, 要挖掘“体制外” 的社会力量。比如,动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探索企业与大学生村官挂钩帮扶机制;鼓励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志愿者组织;鼓励有条件的社会中介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生村官工作。
(二)要健全科学合理的选拔培养机制, 在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实践能力上下功夫。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基础在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大学生。从源头上说,应当结合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机制,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工作,选择部分高校开设村官课程,在村(社区)建立实习基地,以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实用人才,使优秀毕业生“下得去”。当前,要遵循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规律,健全选拔培养机制,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成长期,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履职能力。一是要完善科学选聘机制, 促进人岗相适。针对大学生村官选拔中仍然存在“高分低能 ”、“人岗不适”的弊端, 一要科学设置条件, 解决“选什么人”的问题。开展专业需求调查, 尽量以农学、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法学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为主。同等条件下, 应向具有党员身份的、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专业适宜农村发展的、本地生源倾斜。二要科学设置选聘程序, 解决“怎么选人”的问题。坚持和完善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选拔方式, 提高面试科学化水平。考试以笔试、面试为主, 成绩可按照5: 5 合成, 也可增加“进村蹲点调研”环节, 加强实践能力的考核。加强和改进考察工作, 采取面谈、到毕业院校溯源考察等方式, 把有志向、有奉献精神的大学生选拔出来。二是要推行递进培养模式, 提高履职能力。一要科学设岗定责。针对“特岗”身份定位较模糊的问题, 采取个人申报、村级审核、镇级审定方法进行设岗定责,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确定大学生村官任务,这样既可增强培养的针对性,也为考核提供依
据。二要创新培养模式。任职初始阶段着重抓好适应性培养,履职阶段着重抓好提高性培养。可实行“三步”培养法,即: 1.整理档案资料,熟悉村情;2.下村组见习,参与中心工作;3.逐步交担压担,参与村级决策,相对独立处理村务。建立大学生村官培养档案,确定个性化培养方向,一般每年报县级管理部门备案。三要突出实践锻炼。要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以思想品德、作风教育、基层工作实务等为重点, 把组织需要、岗位需求、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注重案例式、体验式培训,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县级管理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实践锻炼意见,明确实践锻炼的形式、期限、目标和要求,有计划地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三是要完善科学考核机制, 推动干事创业。考核是“指挥棒”。由于大学生村官既非乡镇公务员, 也与在职村干部不同, 为此, 要探索立体现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 提高大学生村官考核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一要科学设定指标, 解决“考什么”的问题。应以设岗定责目标、村级组织建设、创业富民、基层干群满意度为主要指标, 合理设置指标权重, 以考核引导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二要改进考核方式, 解决“怎么考”的问题。按照知情度、关联度等原则, 注意听取直接管理人员、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坚持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 采取定期述职察其言、个别访谈汇民意、实地走访观其效等方式, 增强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三要注重结果运用, 解决“为何考”的问题。考核结果作为教育培养、激励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给予物质奖励, 在提拔任职、定向招考、评选表彰、发展党员上予以倾斜, 优先列为镇、村领导班子后备人才;对考核不称职的, 也要批评教育、适度惩戒、加强跟踪培养。
(三)要强化激励约束,在激发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活力上下功夫。大学生村官虽然思维活跃、可塑性强的优势,但也有抗挫折能力差、娇气较重等不足。因此,在坚持“适当的待遇留人”的同时, 还要更加注重关爱激励等“软”手段在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一是要加强待遇保障,注重物质激励。从芜湖市情况看,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均比照乡镇新录用公务员的标准,保障性较好。下一步,要按照岗位职业化、报酬工薪化、养老保险制度化的方向, 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绩效与工资待遇相挂钩的激励机制,出台续聘大学生村官工资、补贴浮动的办法。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比照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标准,建立大学生村官住房公积
金缴存制度。二是要加强人文关怀,强化精神激励。这是增强大学生村官归属感的必须要求。要坚持和完善定期走访慰问和谈心制度,帮助大学生村官解思想疙瘩、除后顾之忧;开设热线电话、建立QQ 群,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论坛、联谊会等活动,安排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基层干部与其“结对子”,加强情感沟通和思想引导。要建立心理关怀机制,聘请心理健康顾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化解大学生村官因恋爱、生活等产生的心理问题。三是要建立约束机制, 重视负向激励。目前聘用合同对大学生村官还只是“软约束”,一方面,各级管理部门花费很大成本选拔的大学生村官,有的轻易就“跑槽”;而另一方面,少数不胜任岗位的大学生村官,却很难退出。对此,一要规定最低服务年限,一般服务期至少两年, 防止大学生村官随意解除合同。二要建立正常退出机制, 制定不胜任岗位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办法,明确不胜任岗位的情形、处置办法。对于考核不称职、群众满意度低、工作能力差、工作作风不实的,经组织考察确认后予以解聘。
(四)要优化管理环境,在营造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上下功夫。消除大学生村官管理环境的障碍,必须加大舆论引导的效度,加大政策制度创新的力度,形成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一是要加强教育宣传,着力优化舆论环境。一要抓主体教育。采取多种方多种方式,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真正重视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二要抓政策宣传。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大学生村官相关政策, 使全社会真正理解、自觉支持大学生村官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要抓典型教育。各级管理部门要及时总结和宣传能吃苦、讲奉献、有作为的大学生村官典型和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典型, 增加社会认可度。二是要加强制度创新, 形成整体有序流动的政策环境。期满后有序流动是大学生村官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 要给大学生村官出路,但不能包出路, 必须体现竞争择优,打通多向流动的“出口”。一要建立扶持机制,“自主创业”一批。创业富民,既为流得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有效避免大学生村官期满“挤官桥”的现象。因此,各级管理部门要把大力扶持自主创业作为工作重点,坚持适当政策倾斜和市场机制的办法,探索建立集项目筛选、技术指导、资金帮扶、政策激励于一体的创业帮扶机制。相关部门要筛选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适合农村创业的项目,组建以成功企业家和政府部门领导、专家为主体的导师团, 在注册资金、土地租
赁、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对县、镇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建设予以政策倾斜, 探索实行“大户+ 基地+ 大学生村官”、“龙头企业+ 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 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等形式, 积极畅通大学生村官融资“绿色渠道”, 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二要制定鼓励政策,“定向招考”一批。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大从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工作人员的力度,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多拿出指标,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聘人员或招考研究生。要完善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选拔办法,增加考核权重,促使大学生村官干得好的出得来。三要突破政策瓶颈,“民主选任”一批。要制定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具体办法, 有计划地将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纳入村“两委”班子。建议在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时,允许大学生村官参与村委会工作。省级在制定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意见时, 也可探索村干部职数实行“X+ 1”(即大学生村官不占职数),鼓励优秀大学生村官留村任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留住人才。三是要健全基层干部培养选拔链, 拓展大学生村官成长空间。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面向基层干部尤其是优秀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的长效机制, 形成人才到基层培养、干部在一线选拔的良性机制。进一步完善选调生制度,改为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择优考录选调生,从而引导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一线锻炼成长。
第五篇:对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XX乡对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为不断提升到我乡任职大学生村官的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切实加强全乡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的技术和水平,科学地评定大学生村官一年的工作实绩,我乡严格按照《中共OO省委办公厅 OO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OO省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和市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考核方案要求,认真开展2010年XX乡大学生村官考核工作,现将一年来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来到我乡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共有5人,分别安排在XX4个行政村工作,其中一村委会分派2人,一人任书记助理,一人任主任助理。
二、组织健全,成立大学生村官管理领导小组。
我乡成立以党委副书记王玉玲为组长,宣传干事、组织干事等为成员的大学生村官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生活进行指导、关心。
三、明确要求,加强监管,引导村官进行工作。
一、加强培训。自大学生村官来到XX,我乡首先对村 官们进行工作座谈,让他们了解各村的实际情况,培训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技能,沟通联系群众,强调在村里工作的注意事项。此外,还定期专门召开村官培训,解决各个村
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为其提供解决思路、解决办法。
二、严格监管。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村官前期不熟悉村 务,在工作中显得随意性较大,根据乡政府的各项要求,对村官行为进行监督考核,严肃工作态度,保证工作质量。同时,在平常的会议学习及理论学习中,及时查看考核村官平时的考勤、学习和工作有关资料并登记在册。此外,对村官进行个别谈话,整合他们的思想,询问各村官分属的各村实际情况,强化他们的工作意识和认识水平。
三、引导村官进村入户进行工作。自大学生村官参加水 田乡工作后,领导小组成员在工作中就有意引导各个村官参加各项工作任务。在2009年的计生台账摸底,今年年初的村“两委”换届选举、11月份开展的人口普查和年底进行的XX产业培植等工作中,我乡都要求各村委会对村官分配、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并安排专人对村官工作进行辅助,让各个村官能顺利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通过这些工作举措,使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比当初有很大提升。村官的加入也使得这些工作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各村委会的工作也显得非常集束、有条理。
四、关心支持,了解思想,服务村官。
我乡领导十分关心村官的日常生活情况,要求各村委会 为村官安排食宿,不让他们在物质上有短缺,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由于大学生村官刚走出校门,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处理上不是很得体,所以在工作中往往会受到村民的不
理解,造成他们工作情绪低落,影响工作进展。为此,我乡领导及村官管理小组成员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支持他们的工作思路,并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联系各村委会领导做好村官的服务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1、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各村都不同程度存在对村官的急于求成的思想。由于他们工作经验较少,处理很多问题不能得心应手,所以期望与实际相差较大,造成村官与村领导干部都不太满意。
2、村官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工作中积极向有经验的村干部学习,尽快掌握工作技能与方法。生活上,注重自身形象,树立良好的大学生村官形象。
3、个别村官思想负担较重。由于大学生村官不是正式的国家工作人员、收入不高,个别村官对今后找工作、考公务员等存在较大的思想负担。
总体来说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但不排除还有个别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尽如人意,工作中也比较有个性,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村务工作中。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进管理办法,加强村官的自我管理。尝试以村官管理村官的方法来促进大学生村官自我约束意识的养成。
2、加强奖惩机制的完善。比如通过年终考核的办法,使这些大学生村官们工作起来更有干劲,并且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与价值。
3、多举办一些文体活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大学生村官的业余文化生活。
4、组织经验交流活动,比如乡内交流、乡外交流或者和其它乡镇结对子等等。
XX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