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计
审计第二次讨论
1.我是一名公司老总。我公司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每年报表时都要提供相关审计报告。我觉得找事务所很麻烦,他们有时又不是很听话,再者,我发现事务所也比较赚钱,所以我们公司想自己投资成立一家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每年我就可以让我们自己的事务所出报告了。你看这方法行吗? 答:不行。
审计独立性要求你职业判断不依赖和不屈服于外界 的压力和影响,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主观袒护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应使自己的结论受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和人士的影响。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没有任何的特殊利益关系,例如不能持有被审计单位的股票或在被审计单位担任高级职务,不能是被审计单位 的主要贷款人、资产受托人或与管理当局有亲属关系等等。自己投资成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不符合审计独立性原则,注册会计师只有与委托单位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才能够以客观、公正的心态表示意见;对第三者而言,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
所以不可行。
2.注册会计师是以自己的名义承接业务还是以事务所的名义承接业务? 答:不可以。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承办的业务,包括鉴证业务和非鉴证业务,都应由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统一受理并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合同,会计师事务所再行委派注册会计师实施相关业务(审计教材中的“注册会计师”指的是“执业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不能以个人的名义承接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
如果不是注册会计师而是一般的会计人员,则可以在有关的单位或咨询机构承接会计咨询和服务业务,但只要以注册会计师的名义,就必须加入会计师事务所之后以会计师事务所的名义承接业务。
3、注册会计师是否能同时在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任职? 答:不能。
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客观上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核算,自收自支,能否竞争到较多的客户,关系到一家事务所的生存。注册会计师不得以个人名义同时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以不正当手段与同行争揽业务。
注册会计师因故离开原事务所,加入(或拟加入)另一家事务所时,必须办理转所手续。
4、注册会计师王宾的老婆是被审计单位的办公室打字员,王宾是否需要回避? 答:不需要回避
1、与审计小组成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是被审计单位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
2、被审计单位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审计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前高级管理人员;
3、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签字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长期交往;
4、接受被审计单位或其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审计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的贵重礼品或超出社会礼仪的款待。但王宾的老婆只是被审计单位的办公室打字员,与王宾不存在利害关系,所以不需要回避。
5、注册会计师有处理被审计单位的权利吗?如果没有,审计出问题怎么办? 答:没有,注册会计师的职能是经济鉴定,经济评价,经济监督。没有行政和司法职能!
注册会计师的职能:
1、制定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对违反行业自律管规范行为予以惩戒。
2、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和执业情况进年度检查。
3、组织和推动会员培训工作。
4、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支持会员依法执业,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等级。一般只有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和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来对审计负责,至于公司有错,只需在报表中做出说明,这是重大错报,不让使用者决策失误。如果公司经营违法交由司法,税务局来给与相应处罚。
审计发现了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和督促被审计单位采取整改措施。
如不整改,则分析对方不整改的原因,并披露该事实;重新审视整改建议,是否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可行。对于将严重影响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整改项目,且整改措施是妥当适切的,如果被审计单位仍未行动,则需要向高层持续报告。同时审计部门要注意审计整改意见尽可能取得被审计单位实施具体措施的承诺,以便后续监督和划分责任。被审计单位往往对于得到自己认可的承诺事项更易主动进行。
6、你认为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一般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答: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应当包括针对下列要素而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二)职业道德规范;
(三)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四)人力资源;
(五)业务执行;
(六)业务工作底稿;
(七)监控。
第二篇:审计工作总结
二○一二审计工作总结
监察审计科在厂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审计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年初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以进一步促进规范管理为核心,以专项审计为抓手,以全面审计“回头看”抓整改落实为重点,狠抓流程建设和制度执行,以全面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为依托,认真探索审计监督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强化内审服务意识,加强日常审计监督,实现审计工作战略性转变”的总体目标,突出抓好严管理、促规范、突重点、强素质各项工作落实。以“着力提高日常监督能力、着力提高创新工作能力、着力提高队伍建设能力”为首要任务,注重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强化服务大局意识,较好地履行了监督与服务职能,在突出抓好全面审计工作、扎实开展工程项目审计、强化日常审计监督和提高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2012审计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今年我科把着力抓好全面审计整改落实作为一件头等大事,全力以赴做好我厂的全面审计整改落实工作。全年完成各项审计任务62项,其中:开展全面审计“回头看”检查和职工食堂经营审计及工会经费收支审计等专项审计5项,开展预算资金申报审核和工程投资预结算审计等日常审计57项;参与工程项目和物资采购招投标、询价、价格谈判164次,参加物资采购和工程项目验收134次,审核登记备案各类经济合同184项,发表各类宣传报道47篇,参加各类培训15 人次。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审计工作呈现出“四大亮点”
第一,各级领导更加重视审计工作。历时一年多来的全面审计工作,规模大、范围广、任务重、要求高,各级领导重视是搞好全面审计工作的关键。厂长亲自担任全面审计自查工作第一责任人,厂领导班子亲自抓部署、亲自抓督促、亲自抓落实,高位推动给力,是确保我厂全面审计工作遵照国家局和公司要求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厂今后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不竭动力。
第二,内审人员团队建设明显进步。厂部今年新配置了4名原销售公司人员到监察审计科工作,为了让他们早日熟悉监察审计工作,我科每个星期利用两个半天时间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使新同事逐步掌握了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和企业体系建设及审计工作职能等方面的知识,并能较好地融入到工作中去。我科在一如既往抓好内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积极鼓励审计人员参加我厂的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我科二名同志表现优秀并入围组织考察,一名选拔为监察审计科副科长,一名确定为业务骨干和后备人才。
第三,基建维修结算审计成效显著。针对部分基建维修结算送审单价采用估价、签证价或市场价,规避工程造价定额,造成结算金额偏高等不合理情况的出现,我科及时向厂领导汇报并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经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要求相关部门对部分项目进行复验。我科多次同施工方沟通,把部分估价、签证价明显偏高的项目改为套 2 用定额计价或重新估价(议价),促使施工单位将22项零星基建维修项目结算原送审金额84.59万元降至63.09万元重新报送审计,核减21.5万元(核减率达25.42%)。这些成效的取得,主要是我科对基建工程项目结算审计的方式方法上创造性地进行了大胆尝试与探索。一是取得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为这项工作的创新性开展提供了前提保障;二是通过与施工方多次沟通形成共识,把以往工程审计结果的强制性执行转化为施工方的认同和自觉性遵循,有效地避免了同类问题反复出现。
第四,审计理论研究取得新的突破。一是审计论文发表上取得了零的突破,我科今年在《江西烟草》上发表了“浅谈如何做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专业学术论文。二是宣传报道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全年发表宣传报道四十七篇(其中审计报道十余篇),进一步提高了业务部门对审计工作的认知度与认同感。三是课题创新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我科充分发挥监察、审计资源整合优势,将工程投资、物资采购项目按概(预)算金额进行ABC科学分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实施项目化分级管理。将监管流程以图表形式直观地表述,促使各职能部门的权力运行固化到业务流程,使流程信息化,通过对各业务流程信息化再监督,从而加强了权力部门和责任人的自律意识,确保了权力运行的规范。
(二)审计工作上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
1、突出抓好全面审计工作。全面审计工作仍然是今年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抓好了全面审计工作的三件事。一是认真开展全面 审计“回头看”检查工作。按照审计部通知要求,我科及时组织开展了全面审计“回头看”检查工作,主要检查全面审计工作是否到位、存在的问题是否充分暴露、有无遗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和监督方面是否有效杜绝,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和整改效果。对“回头看”检查中发现的二个遗漏问题,要求相关部门落实整改措施。二是结合国家局全面审计重点检查方案开展全面审计再检查工作。为切实巩固全面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果。我科会同财务管理科联合开展了以结合国家局全面审计重点检查方案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审计再检查工作。从检查情况来看,我厂全面审计工作成效明显,内控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员工规范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三是全力以赴抓好全面审计整改落实工作。为确保全面审计工作取得实效,我厂始终高度并认真按照公司复查要求,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审计整改落实工作。在狠抓落实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严格对照《全面审计自查工作部门承诺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二是建立整改落实督办制度,针对查摆的问题进行梳理剖析,下达全面审计复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督办函,要求各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整改,明确整改限期,落实相关责任人,对尚未整改落实的问题实行月报制,直至所有查摆问题全部整改落实到位。目前,除历史遗留欠款问题一时难以整改到位外,其他查摆问题均能得到有效整改落实。
2、扎实开展专项审计工作。一是对职工食堂二○一一经营状况进行了审计。主要从食堂内部控制、经营状况、财务管理等方面展开审计,对职工食堂提出了“加强财务审核工作,杜绝假发票、原 料食品集中采购,并进行招投标、严把原料食品采购的市场询价、验收关、加强原料仓库管理,避免食品原料霉烂变质、规范流程,完善制度、完善膳委会制度,履行膳委会职责”等六项审计意见,审计建议得到了后勤管理科的重视,并认真组织整改落实。并由于后勤管理科负责人调离,对职工食堂今年1-7月份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审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审计管理建议八条,促进了职工食堂经营行为的进一步规范。二是对工会二○一一经费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提出审计管理建议三条,进一步规范了工会经费的使用管理。
3、积极开展“两项工作”执行情况检查工作。根据厂部“两项工作”执行督导实施方案的要求,由整顿办、监察审计科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对我厂今年实施的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和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等事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为企业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不断健全制度、完善内控,提供审计服务。
4、加强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全面加强企业基建工程项目、零星维修项目审计工作。监察审计科始终把严管理、促规范贯穿到基建项目审计工作中,以规范项目流程、加强招投标监督、控制价审核、监督隐蔽工程验收、项目预结算审计等为重点,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提高服务质量;在重大基建工程项目实行“五环节”(概算审计、招标控制、过程监督、业务初审、结算审计)审计模式。全年完成基建工程项目和零星维修项目审计45项,送审金额383.26万元,累计核减35.16万元,核减率9.17%。
5、强化日常审计监督与服务。一是注重预算资金的审核质量。每月月初对当月预算资金申报和上月预算资金执行情况进行审核。注重预算资金申报依据、申报进度和申报合理性;注重预算资金执行情况的偏差和执行率;确保资金预算的严肃性,为企业预算资金管理提供内审服务。二是加强对企业招投标和物资验收事项的监督。对企业招投标和物资验收事项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注重流程、注重细节、注重执行、注重效率。全年参与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和零星工程定价等监督活动164次,参与基建工程和物资采购验收监督活动134次。三是审查各类经济合同,防范企业潜在风险。按照合同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对企业各类经济合同的签订进行审计登记备案。全年审核各类经济合同184项,累计审核合同总价款达2573.56万元。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企业发展对审计工作的需求,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与完善。
存在问题一:在处理规范与效率二者关系上有待更为准确的把握。
改进措施一:一是加强制度学习,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及业务流程要求,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做好审计优质化服务,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工作重心前移,及时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四是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从而进一步深入构建严格规范、管理有序、注重效率、高效执行的监管体系。
存在问题二:在提高内审人员整体工作水平上尚需更为有力的举 措。
改进措施二:一是加强自身学习与专业培训,二是通过实战练兵提高审计工作能力,三是借助上饶市内审协会平台,加强与当地政府审计机构的技术交流,四是做好“传、帮、带”工作,不断提升内审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
总的来说,我科今年围绕积极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把握审计工作方向、提升审计工作水平等方面扎实做好了各项审计工作,并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加强业务学习与经验积累,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了审计的优质化服务作用,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审计保障。
监察审计科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审计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看着日历又翻过一页,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在事务所工作的第二个年头已在不知不觉间到了尾声,在岁末之际,我就一年以来的工作做一下认真的总结。总体来说,我的20**年,工作十分顺利,成长较为迅速!
充实而富有挑战的工作使我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得到了不小的提高,良好的工作氛围也使我能够寓工作于快乐,在遇到难题时,不再一筹莫展,而是学会了接受和适应,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竟慢慢发现,原来换位思考是如此简单而又神奇的东西,当你感到快乐时,工作也就很自然的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当你热爱一份工作时,你会完全投入,工作的激情也会让你更有效率地完成整个计划。我欣喜于自己小小的变化的同时也更加热爱我的工作。
这一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公司年报审计工作及***公司的专项审计工作,企业范围主要涉及**业、**业及**业。这些项目记载着我一步一步成长的轨迹,每一个项目都使我积累了一定的独立审计经验。跟第一年比较,虽然工作中仍然会遇到难题,但不同的是我面对难题的态度,我始终相信保持一份向上的进取的心态,任何难题都可迎刃而解。
在工作中,我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和所里制定的审计手册的要求执行,保持着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与虚心上进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注重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把握自己应有的谨慎和责任,力争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随着经济的的发展,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理论知识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完善,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我深深地意识到要作为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能融入不断进步的社会潮流中,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专业分析与判断能力,培养和各类客户沟通的交际能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注意积累,工作之余则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充实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我从事审计工作时间仍然较短,经验也有所不足,虽然在同事的帮助下完成了一定的工作,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际方面都有所欠缺,在项目操作上己成为一名更专业的审计人员。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做一名更加优秀的审计人员。
第四篇:审计程序
一、工程分包招标审计
工程分包招标是新形势下提高施工总承包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扩大企业市场份额,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总承包企业经济效益,遏制分包交易中滋生腐败现象的关键环节,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当建立切实可行的工程
分包招标工作管理制度,并加强工程分包招标环节的内部审计。
工程分包招标范围的审计。审计人员应获取企业工程分包管理制度、总承包合同书、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资料,审核企业分包管理制度制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审核拟进行工程分包招标的范围、分包形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业主合同约定及本企业管理制度的规定,确认是否存在违规分包、违法转包或规避招标等行为,审查是否存在对本单位具备施工能力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了分包招标。
工程分包招标方式的审计。工程分包招标可以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方式,公开招标应依照规定程序在公开出版物或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邀请招标应向合格分包单位发送投标邀请书。审计人员应获取企业刊登招标公告的公开出版物,审核招标公告发布的媒介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管理制度的规定,招标公告的具体内容是否符合招标范围及管理制度的规定;获取邀请投标文书,审核所邀请的分包单位条件、分包单位家数是否符合规定,确定招标方式及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工程分包招标文件的审计。审计人员应获取招标文件,审核招标程序规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完整性,审核招标文件中对投标人资格、技术标准、交易条件、报价要求、评标标准、主要合同条件等要素是否完备、明确,审核标底的编制程序、方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审核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是否做到了“四统一”,即统一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审核招标文件中是否存在对潜在投标人的不合理的限制性条款,审核对招标文件澄清或修改的文书形式及时间是否符合规定,审核对投标文件报送时间的要求是否合理,审核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工程的划分是否符合规定,工期要求是否符合总包合同的约定。工程分包投标人资格的审计。审计人员应获取投标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财务状况资信证明等资料,审核投标人在资金、技术、人员、装备等方面是否具备招标文件及总包合同要求的能力或条件,投标人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承包
企业资质或者劳务分包企业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参加投标。
工程分包开标评标的审计。开标时间和地点应当在招标文件中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公开进行,审计人员应审核投标文件提交时间是否符合规定,约定的投标保函(保证金)是否及时足额提交;监督开标程序是否符合企业管理制度以及招标文件的规定,获取评标人员资料,审核评标委员会的组成是否符合制度规定,成员人数及资历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注意审查评标人员是否与投标人存在利害关系,获取评标标准和方法的文件资料,审核其是否与招标文
件规定的内容相一致,评标委员会是否依据评审标准和程序对投标文件进行了评审;审核合格中标候选人的推荐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审查开标、评标、定标过程记录的完整性,确定开标、评标、定标等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分析是否存在舞弊的可能性;监督中标公示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公示结束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向投标人发送中标通知书,审计人员应监督中标
通知书的发放。
实施本环节的内部审计后,审计人员应着重对工程分包招标环节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对不完善的控制环节及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提出改进和
提高的建议。
二、工程分包合同审计
在发出中标通知书后,施工总承包企业应要求中标的分包单位提供银行履约保函(或保证金),同时准备合同文件文本,着手进行合同谈判,签订工程分包合同是明确合同主体权利义务,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未签合同先上场的情况,一些敏感的经济条款不能及时进行书面约定,施工过程中出现超拨款现象,完工后发生扯皮和经济纠纷,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在合同签订前实施内部审计是加强
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必要而且有效的管理手段。
分包合同合法性的审计。审计人员应获取分包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财务状况资信证明、经营业绩证明等资料,确定分包单位是否具备与分包工程内容相适应的资质和能力;获取分包单位提供的公证文书,审核分包单位法人委托书的真实性,确定是否存在挂靠等违规现象;审核分包合同的签订是否遵循了公平合理的原则,是否充分体现了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分包合同条款的审计。招标文件中所包括的合同条件是签订工程分包合同的基础,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合同条款的订立是否与招标、投标过程中形成的要约与承诺保持一致。通过获取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分包合同文本,审核分包工程承包范围是否与其资质和能力相适应,合同工期、工程质量标准是否符合总包合同的约定,审查工程量清单是否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相一致,安全文明施工等措施项目的投入、验收标准、程序及安全生产责任是否明确;审核是否约定了履约保函(保证金)的提交数额,合同签订前是否已经足额收取;合同价款的计算是否准确,结算方式和支付程序的约定是否明确;审查是否约定工程材料供应范围、供应方式、结算程序,是否约定材料预算价格及材料价差调整标准及程序,是否约定分包工程材料节超的处理原则、方法及程序;审核是否约定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超出风险范围时的综合单价调整方法是否明确;审核各类工程变更价款的调整方法是否进行了约定,是否约定了工程量变更超过一定幅度或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准确而引起的对综合单价进行调整的程序和方法;重点审核隐蔽工程、工程变更签证程序及手续的约定是否明确,即应明确在什么时点签证、应该具备哪些手续、必须由哪些人签认才能作为结算的依据,对
单张签证的权力限制和对累积签证价款的总量达到一定限额的限制都应予以明确;审核工程验收程序的确定是否符合规范;违约、索赔及争议处理的原则程序是否合法、合理。分包合同管理的审计。审核本企业是否建立了分包合同管理制度,对分包合同管理是否安排专人负责,是否建立合同管理台账并进行跟踪管理;获取分包合同文件,审核其组成是否完整,合同文件组成主要包括:分包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及其附件、除总包合同工程价款之外的总包合同文件、分包合同专用条款及通用条款、工程建设标准、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合同履行过程中总承包方和分包人协商一致的其它书面文件等;对于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的情况变化,是否及时签订补充协议并进行登记,审计人员应着重审查补充协议与
原合同是否存在实质性背离。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在合同审签过程中严格把关,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未明确、可能存在争议的事项应建议合同管理部门在专用条款中加以完善,以便在合同执行和竣工结算
过程中更好地维护合同双方的权益。
三、工程分包施工过程审计
上场阶段的审计。审计人员应审查分包单位是否已经签订分包合同,获取分包单位上场设备、人员清单及资格证书,现场观察并审核实际到场设备、人员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判断其是否具备完成合同工程的履约能力;着重审查分包单位是否存在违规分包、层层转包等行为;获取分包单位授权委托书,审核现场负责人执行合同、办理具体事务的合法性、有效
性。
款项支付的审计。审查分包合同是否约定了各类保函的提交,是否约定了预付款条件。没有提交开工预付款保函的,不得支付工程预付款;没有提交履约保函的,不得支付工程进度款;审核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是否依据期间计量办理,并履行相关的内部控制审批手续。施工过程的审计。获取分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审核施工方案是否经过批准;现场观察驻地建设、施工临设等是否满足合同要求;获取月度施工计划,结合实际完成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因管理问题造成返工、窝工等情况,分析其履行合同的能力;获取技术交底、隐蔽工程验收等资料,审核质量控制体系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监督项目部切实履行总包单位的管理职能,杜绝“包而不管”或“以包代管”的现象;审核安全设施、用具投入以及安全生产人员培训情况,确定是否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规范要求;获取中间计量资料,审核中间计量工程量是否依据分包单位提交的已完工程量报告,是否由主管工程师进行现场验工盘点并经相关负责人审核批准签认,审批手续是否及时、完整;获取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控制台账,与期间验收工程量相核对,对于审计发现超出合同约定的计量项目,查证属实的,应提示项目部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并要求其签订补充协议,完善相关手续;对于设计变更增加的工程量,应审核工程变更是否基于以下变化:工程量增减,质量及特性的变更,工程标高、基线、尺寸等变更,工程的删除,施工顺序的改变,永久工程的附加工作、设备、材料和服务的变更等。以设计单位签发的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监理单位签发的设计变更指令作为执行的依据,同时注意审核设计变更及签证管理控制体系的关键环节,即:操作流程、流程环节中的责任人、责任人的管理权限、流程环节的确认时限、否决等是否与合同约定相一致,确定变更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同时注意工程变更减少工程量的核减。因为各类签证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基于审计资源有限的考虑,应督促项目部加强工程签证的管理。审核各项工程材料领用、款项拨付及转账是否及时,是否实行限额发料以控制消耗,各项费用负担是否明确并切实执行,经办人员是否符合合同的约定,签字手续是否完备;审核质量保证金是否按合同约定及
时、足额扣留;审核营业税费是否按税法规定代扣代缴并履行相关手续。
四、工程分包结算审计
工程分包结算审计是总承包企业分包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口,对于保障总承包企业的合法权益,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包结算审计主要是对各类资料的审计,审计人员应仔细阅读工程分包合同,厘清分包工程范围和内容,以图纸、技术联系单、设计变更单、现场签证单等技术资料为基础,重点审查结算依据的合法性、完整性、有效性。结算工程量的审计。获取图纸以及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按规定方法和程序对分包工程细目进行逐项计算、汇总,然后与分包结算工程量进行比对,审核其是否存在差异。以经过计算审核的实际完成工程量为依据,与项目部提供的合同内工程量进行对比,审核其完整性、准确性。对于实际完成工程量与合同清单量之间的差异,审计人员应获取技术联系单、设计变更单、现场签证单等各类技术资料,审核其完整性,确认各种签字手续、程序是否完备,是否与分包合同条款的约定相一致,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重要的变更项目还应进一步审查验收记录,必要时实地勘察变更部位,确定变更工程内容的真实性、变更工程量的准确性。审计人员还应重点审查工程量清单漏项、多余项等错误的调整以及设计变更减少项目工程量扣除的正确性。因为工程变更构成原因复杂,规律性较差,发生时间长,而且可能存在分包合同条款签订不严谨等因素,因此,加强工程变更签证的审计监督也就显得尤为重
要。
结算单价或总价的审计。审计人员应审查结算综合单价与分包合同约定是否一致,除合同另有约定外,综合单价的调整应参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原则确定,即:工程量清单漏项或由于设计变更引起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相应综合单价由分包人提出,经总承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由于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量数量有误或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量增减,属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应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属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或减少后剩余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由分包人提出,经总承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审计人员可以依据上述原则审查综合单价调整依据是否充分,计算是否准确,是否履行了相应的审批手续并签订了补充协议。同时注意审查因清单多余项目或变更减少的项目,结算中是否扣除相应价款。对于分包合同中没有的、变更的项目,应审核其综合单价确定的合理性、计算的准确性。对于措施费等总价项目,应结合分包合同、施工方案等审查结算金额的合理
性、准确性。
合同外计量的审计。本文所指合同外计量是指未纳入合同清单的、不属于工程变更的项目的计量,合同外计量是总承包企业效益流失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强项目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合同外计量项目的合理性,是否与合同工程量清单的工作内容有重
复,审查签证时间的及时性、签证手续的完整性,审核单价确定依据的合理性。
主要工程材料的审计。获取物资采购、供应计划资料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审查材料费核销或转账的准确性,获取施工期间材料价格信息资料,结合合同约定及预算价格,分析节超原因,对于材料节余比例超过一定范围的,应分析其真实性及是否存在工程质量隐患,对于超支比例超过一定范围的,结合预算价格与实际价格信息进行分析,审核其是否存在倒卖
工程材料、套取资金等情况,重点审查确定材料节超处理结果的合理性。
分包往来账目的审计。获取有关会计账簿、凭证资料,审核工程款的支付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是否存在超拨款情况;审核各项往来款项是否及时、足额转账,分包营业税费是否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审核是否扣留质量保证金,扣留金额和支付时间是否符合合同的约定。施工总承包企业应逐步推行工程分包跟踪审计,加大事前介入审计的力度,以及时发现工程分包招标、合同管理、施工期间以及结算等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执行的有效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进一步完善和整改,铲
除腐败土壤,堵塞管理漏洞,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第五篇:审计毕业论文
行业知识、行业专门化与独立审计风险的控制
<摘要> 在独立性既定的条件下, 注册会计师掌握客户所在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特殊会计规则等知识对保证独立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在西方国家, 许多大型会计公司在注重行业知识的基础上已形成了显著的行业专门化的特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将增强对行业知识的掌握作为审计质量和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而积极培育行业审计专长, 以努力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 降低出现审计失败的风险。
<关键词> 行业特长 专业判断 学习效应 审计质量 风险控制
在审计独立性既定的条件下, 注册会计师掌握客户所在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正常经济技术指标、特殊会计规则等知识, 对增强其专业判断能力及搜集、综合审计证据以确定客户会计报表真实、公允性的技能, 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意义日趋重要。事实上, 国内外许多审计失败案件之所以发生,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审计业务的执行或复核人员缺乏对客户所在行业相关知识的了解。基于对行业知识审计价值的高度重视, 以及为了在一些行业的审计市场上塑造独特的竞争优势, 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型会计公司已进一步形成了行业专门化的显著特征。本文拟对行业知识、行业专门化与独立审计风险控制的关系进行剖析, 以便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设计审计质量保证体系和审计风险控制系统提供参考。
一、行业知识的内涵及其审计价值
1.行业知识的内涵
本文所说的行业知识是指与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鉴证职能密切相关的客户所在行业的一般性知识。我们认为, 这些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特点, 如工艺流程、生产组织、经营惯例等;行业的平均或正常经济技术指标, 如行业的总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状况、产品的投入产出率、产品的市场价格及变动趋势、毛利率等及与此有关的客户的市场占有率、竞争地位等。注册会计师掌握客户所在行业的上述基本知识应成为其必备的业务素质。
2.行业知识的审计价值
(1)按照独立审计的正常程序, 行业知识的重要价值首先体现在评估客户的可接受性上。在业务承接阶段, 注册会计师掌握行业的平均或正常经济技术指标、面临的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等, 有利于分析企业损益的大体合理性和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从而尽量避免与过高风险的审计客户打交道, 或者对拟接受的高风险客户调高审计收费水平, 以使这种风险溢价得到适当的补偿, 并保证在随后实施的审计测试中能够投入必要的审计资源, 搜集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 更好地控制检查风险。
(2)在制定审计计划阶段, 掌握行业知识有利于评估客户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识别客户的特殊固有风险、确定计划的检查风险, 并设计拟执行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安排和重点。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于1997 年2 月和2002 年12 月制定的题为会计报表审计中对欺诈的考虑0的第82 号和第99 号审计准则说明书, 在就如何评估客户发
布欺诈性财务报告的风险时, 都曾明确地指出: 注册会计师有责任规划审计工作, 以便为查出会计报表的欺诈性错报提供合理的保证。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存在明显的风险因素, 则应修改审计计划, 详细核查涉及高层管理当局的交易、质疑会计原则是否正被滥用、增加对大额和非常交易的测试范围、追查重大的未预期的帐户波动、检查凭证记录丢失或不适当的交易、获得对交易的独立验证等。
(3)在审计实施阶段, 熟悉行业知识有助于搜集和鉴别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为了确定财务报表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 必须了解行业特定的会计要求。在注册会计师搜集审计证据的可用手段十分有限, 且审计工作又受到成本效益原则和时效性约束较大的情况下, 要尽量搜集确凿的审计证据, 进而保证审计质量, 掌握行业知识是非常有效的捷径。多掌握一些行业知识, 对有效地执行分析性复核, 鉴别审计证据十分有益, 可以促使被审单位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它的市场占有率、产品毛利率和经营业绩是可信的。
(4)最后在审计结束阶段, 应用所掌握的行业知识对评价企业会计报表的总体合理性、评估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及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 最终选择适当的审计意见类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假如客户的会计报表显示其主营业务连年亏损、营运资本为负值, 审计过程中又了解到其所在行业的市场严重饱和, 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同时正遭遇国外的反倾销调查等情况, 注册会计师就要对该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高度关注, 甚至要考虑其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写的会计报表是否已不再合理。
二、注册会计师掌握行业知识的主要途径
鉴于行业知识的重要审计价值, 注册会计师必须设法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为此, 除一般意义上加强培训、丰富注册会计师个体的知识外, 最重要的是应采取以下途径:
1.充分调查客户的行业背景和状况。审计项目的执行和复核人员应高度重视通过与以前负责该项业务的审计师进行讨论(在审计师实行定期轮换制下)、与目前从事同类业务的审计师进行讨论、与客户的雇员座谈、搜集和查阅行业资料、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有关培训和交流活动、查阅事务所的客户永久性档案等多种方式, 充分地调查客户的行业背景, 分析客户的行业现实状况。
2.优化审计人员的结构。要确保审计人员尽量多掌握行业知识, 还要实现审计人员的优化组合,即必须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单一财会型人才的人员结构, 注重聘用一些诸如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法律等非会计审计专业领域的人才, 并在审计项目小组配备时确保有熟悉行业知识的人员参加。
3.培育行业审计专才。国外大型会计公司十分注重鼓励一些审计人员专攻特定行业的审计工作, 成为行业审计的专才。这一作法对增强审计人员对企业会计报表中异常情况的鉴别能力, 更好地评估和控制审计风险非常有利。正是基于对客户行业知识的重视及对培育行业竞争优势的追求, 美国许多大型会计公司在20 世纪90 年代已对传统的按业务类型设立其组织机构的模式进行了战略重构,转而采取按行业服务线(Industuy Service Line)设立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的新模式。如毕马威会计公司率先于1993 年将公司业务的组织改为以下五
大行业部门: 金融服务, 保健和生命科学, 制造、零售和分销, 信息、通讯和娱乐, 公共服务。按行业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 自然有利于会计公司更好地了解客户的业务特征, 进而提高审计的质量, 并有竞争力地提供定价弹性大、边际利润高的附加服务。
4.积极利用专家意见。虽然许多会计师事务所都招聘了多种领域的专业人才、一些事务所甚至在某些行业还形成了行业专门化的优势, 但由于审计对象越来越复杂, 注册会计师仍然可能遇到特殊的、高深的对会计报表具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对这些事项, 仅依靠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或本所专业人员则无法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 以支持拟发表的审计意见。况且事务所聘用过多的特殊专业人才也不符合经济性原则。因而, 会计师事务所总存在着利用专家工作、来获取特殊行业知识的客观需要。
三、审计市场上行业专门化的特征及其发展
1.行业专门化的度量
行业专门化是会计公司基于对行业知识和行业审计专长的高度重视而采取的一种经营战略和市场竞争策略。随着审计对象和审计业务的日趋复杂化, 国外一些大型会计公司已不仅仅只是重视对行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而是更进一步地形成了行业专门化的特点, 即在某种或少数几种行业的审计业务中培育了特殊专长;而且,按行业审计市场份额测度的行业专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据美国一些会计学家研究, 早在20 世纪70年代, 按客户数量统计, Price Waterhouse 会计公司在娱乐业、办公设备制造业、石油业、钢铁和煤炭业的审计市场中就分别占有了48104%、70142%、44120% 和60179%的份额;Deloit te Haskins & Sells会计公司在天然气公用事业审计市场占据了46146% 的份额;Touch Ross & Co 会计公司审计了38195%的零售业客户;Coopers & Lybrand 则在金属采掘业和电话公司审计业务中分别达到了41185% 和62118%的市场占有率。
2.行业专门化对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控制的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实行行业专门化, 培育了行业审计的专门技能, 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特点和交易流程、运营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行业的市场竞争地位、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等, 从而能更好地鉴别客户会计报表的错报风险, 采取有效的审计程序、搜集适当的审计证据, 更准确地评估客户会计估计和财务表达的合理性;能加强对特定行业审计技术、物质设施、人力资源和组织控制系统方面的投资, 同时也有条件和激励聘请行业技术专家, 所有这些都将有利于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 进而有利于防范和控制审计失败的风险。正是出于对行业专门化对审计质量积极作用的认识, Shockley 和Holt 甚至将以行业审计市场份额表示的行业专门化的水准作为度量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审计质量的一个替代指标。
3.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行业专门化的状况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很短, 具有证券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普遍较小,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集中度很低(按客户资产总额计算, 1999、2000 年, 前/ 十大0 事务所的市场集中度CR10 分别只有30166%和32172% ,(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办公室, 2000、2001)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的/ 六大0 会计公司在1991 年的市场集中度分别为7615%、8316%、5615%、8114%、9015%、8319%、8617%、7712%、7318%、8817%, 十个国家的平均集中度高达7919%(MunSoo Choi, Daniel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