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5年咸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3月28日在咸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咸阳市市长 张立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建设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为目标,加快推进“四化”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年少有的好势头。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38.6亿元,比上年净增50亿元,增长13.1%,增速创近8年新高,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7亿元,增长37.8%;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47.2亿元,增长53.1%,高出全省平均增长速度29.8个百分点。区域财政总收入32.2亿元,同口径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12.6亿元,同口径增长16.4%。其它经济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
改革开放全方位推进。东靠西联战略稳步实施,西·咸经济一体化进入新阶段,西安咸阳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西安咸阳大同城票据交换系统运营良好,两市电话升位并网得到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复。与杨凌示范区的合作不断深入,先后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65个,为我市注入农业发展资金1.7亿元,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38项,建成了一批农科专家示范基地。国企改革取得新突破,80户市属企业退出国有序列,西北医疗器械厂整体出售,市天然气公司和自来水公司国有股权成功转让。完成了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企业并联审批试点。财税、金融、住房、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迈出新步伐。招商引资再创新高,全年引进合同项目800个,合同引进资金183.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3.3亿元,较上年增长77.7%,签约项目开工率91%。招商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1.1%,拉动全市GDP1.8个百分点。
“三农”问题得到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对旱腰带地区特困户减免农业税,增加支农资金,设立支农贷款贴息,落实粮食生产直补,加快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农民得到实惠之多,是多年来少有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市粮食、果业、蔬菜、乳品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一。全市安排财政支农资金2.1亿元。减免两税直接为农民减负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10%,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首次出现的两位数增长,整个农村一片丰收景象!
工业化迈出新步伐。能化、电子、医药、食品、纺织五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91.1亿元,增长18.2%。能化工业实现产值95.5亿元,增长27.6%,总量和增速均居五大支柱产业之首,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引擎。彬长煤田开发步伐加快,当年完成投资13.4亿元。彬县下沟煤矿300万吨和旬邑燕家河煤矿90万吨技改工程已经完成,彬县火石咀煤矿300万吨二期技改工程、年产120万吨的长武亭南煤矿、年产400万吨的彬县大佛寺煤矿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原煤产量达到750万吨,成为全省第二大产煤市!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年新修城市道路、桥梁24.3公里,完成投资6.8亿元,相当于前十年的投资总和。渭河(咸阳湖)、沣河综合治理工程进展顺利。渭河1号、2号橡胶坝基础工程已经完成,两岸护坡及河道疏浚正在紧张施工,沣河治理工程与渭河同步抓紧进行。玉泉西路、迎宾大道、人民西路、文林北路、世纪西路、渭河三号桥、咸通路立交桥、世纪大道沣河桥等八路三桥城市重点工程建成通车。阳光大道、崇文路、钓台路、河南街路、段家路及相关跨桥正在加紧施工。长虹路、果子市街等13条背街小巷改造如期完工,城市亮化、绿化、气化、净化任务全面完成。新增城市绿地42.2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7.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6.7%。新增天然气用户1.1万户,市区天然气覆盖率达到90%。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5万平方米,城市居民集中供热率达到40%。城市公交增加投资2200万元,新增公交车67辆。人民路上行驶的双层公交车成为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旬邑、兴平、武功、三原、彬县等县市小城镇建设力度大、效果好。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5%,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服务业出现新亮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有66户企业被列为省级信息化示范企业,市县两级政务公众信息网站全部建成,17个市级部门的网站开通。特色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5亿元,增长11%。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36万人次,较上年增加197万人次。足疗产业发展到340家,从业人员9500人,向外地输送足疗保健技师900人。餐饮业发展空前活跃,市区初步形成了新兴路、人民西路、团结路、中华广场等4个餐饮企业聚集区。房地产开发增势强劲,完成投资16.6亿元,增长28.9%;城镇商品房竣工面积95万平方米,增长4%。房屋空置率0.3%。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完成总产值467亿元,增长13%。商贸流通日益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0.3亿元,增长12.6%。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净增19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57元,增长8.9%。为市民、农民和残疾人办的10件实事基本落实。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累计解决了23.6万人的温饱问题,39.5万人摆脱了贫困,旱腰带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200元。全年劳务输出51.9万人次,在外务工人员达到90万人次,年创收36亿元。以为城乡困难群众办好10件实事为重点,在全市集中开展了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社会弱势群体得到高度关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在全省率先开辟“田间工厂”,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全年新增就业人员4.8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2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5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推进,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和中小学危漏校舍改造完成计划任务,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启用,三原县成为全省第二个教育强县。全市初中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升学率达到78%,万人拥有大学生115名,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名列第3位。高考升入本科院校学生突破万人。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彬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成功。全市医疗机构病床数达到1.27万张,千人拥有病床数2.63张,在全国同等城市中排名第11位。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文化市场管理特别是网吧整治得到加强,秦都、兴平、乾县、旬邑被省政府命名为文化先进县。引智工作成效显著,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实施重大科技产业项目143个,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700户。全民健身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市被确定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市,人口自然增长率3.57‰。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市民生活质量位居全省十城市之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魅力城市评比大赛中,我市从全国600个中小城市中脱颖而出,被评为首届中国魅力城市!也是西北地区惟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四五”普法扎实推进,依法治市迈出新步伐。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成绩。市政府坚持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到100%。实行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领导包抓信访案件和干部下访制度,配合省上妥善处理了咸阳华润群体性事件,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信访量明显下降。清理历年拖欠工程款2.62亿元,兑现农民工工资3456万元。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安全形势不断好转。围绕创建“安全咸阳”,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社会秩序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
新型政府建设初显成效。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强行政许可层级监督制度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大力精文减会,2004年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比上年减少56次,精简47%;以市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减少32个,精简32%。市县两级共节约会议、文件、检查经费1470万元。建设透明政府,开放市政府常务会议,从去年6月份以来,先后有6次、135名市民到会旁听,所提48条建议和意见全部办理完毕。建设廉政、勤政政府,制定并严格执行了市政府领导班子不超标准配车、副职不配秘书、外出乘飞机坐经济舱等勤政廉政十条禁令,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一批案件得到查处。
此外,审计、统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事务、气象、地震、人防、工商管理、技术监督、烟草、邮政、电信、档案、地方志、老龄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咸阳发生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新变化,全市形成了政通人和、团结稳定、加快发展的大好局面。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凝结着全市人民的辛劳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机关干部、教师、医务人员、文化艺术工作者和离退休老同志、青少年朋友,向人民解放军驻咸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中省驻咸各单位及所有来咸投资者,向一直关注、支持咸阳发展的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总结2004年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内在机制和基础还不牢固;建设资金短缺,重点项目资金缺口达8亿元;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偏少;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财政状况依然困难。二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长期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2:44:34,第一产业比例偏大,工业构成中电子工业产品单一,能化、纺织工业产业链不长,医药、食品工业缺乏规模优势。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不鲜明。三是社会发展仍不够均衡。城乡群众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部分城乡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生活还比较困难;全市还有4.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未能实现再就业;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116.5,尚未得到有力控制;部分学校布点不合理,一些乡村学校缺少英语教师,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群众子女就学难问题依然存在;县市区历年欠发干部职工和教师的工资仍有1.98亿元没有兑现;城市环卫、文化、体育等设施不完善;城市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市容卫生、广告管理、交通秩序还不令人满意,尤其是一些城镇和城乡接合部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蔬菜果品安全检测点不多,存在质量问题的豆制品、小食品在市场上仍时有发现,一些饮食摊点卫生状况不好;社会治安状况仍不尽如人意。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缺点和不足: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够充分;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开拓创新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还不强;一些部门和单位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铺张浪费甚至吃拿卡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和投资商还不满意;一些公务员缺乏群众意识,工作上敷衍了事,方法上简单粗暴,对待群众态度冷漠。
还有,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为市民办的10件实事中,市广播电视中心、孤儿生活服务中心、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市区18座二类以上公厕,因为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如期完成。这里专此给人民代表大会报告,请予批评。
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继续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我们真诚期望各位代表和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给予批评和监督,帮助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把咱们咸阳的事情办得更好!
二、加压奋进,拼搏争先,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2005年是三年之后看咸阳的关键一年,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高举党的旗帜,强化区位优势,加速“四化”进程,构建西部强市,加压紧逼,跨越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招商引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城乡人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相统筹,努力构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咸阳。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和调控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380亿元,增长12.5%,力争13.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增长1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55亿元,同口径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2270元,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必须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切实加强“三农”工作
为农村和农民办好20件实事。⑴全市免征农业税,为农民减负13249万元。⑵对5个粮食主产县种粮农民直接补贴2381万元,对40万亩春播地膜玉米种植农民直接补贴400万元,结合种子工程实行良种补贴。⑶国家、省、市、县补助配套资金4500万元,支持秦都、渭城、武功、兴平、三原、泾阳、乾县、礼泉等8个县市区优质小麦基地县建设。⑷实施退耕还林25万亩,兑现农户种苗费、补助资金1730万元,全面兑现1999—2004年退耕还林补助资金9472万元。⑸对4个县区农民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补贴200万元,扶持农民更新大中型农机具200台(套)。⑹投资1200万元,用于旱腰带地区扶贫开发。⑺采取专业短期培训、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讲师团授课等方式,培训农村技术骨干1600名,培训农民20万人(次)。⑻建设100个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其中粮食10个、果业40个、畜牧30个、蔬菜20个。⑼市财政安排贷款贴息300万元,帮助农民贷款1亿多元,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⑽新建9个县级农业信息专业网站、50个基层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站。⑾新建13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使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个农村科普示范点。⑿投资1450万元,完成1560户、7000人的移民搬迁任务。⒀投资32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其中新打和修复机井200眼,新修机耕路150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1万亩。⒁以南部县区为重点,投资200万元,新增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机械1000台(套),完成玉米秸秆综合利用100万亩。⒂投资3590万元,建成各类引水工程77处,解决147个村、12万人的饮水困难。⒃投资1000万元,新建、改建村级公路200公里,解决100个行政村的行路难问题。⒄投资1070万元,新建沼气池8000口、改厕15000个。⒅全市农村劳务输出新增20万人,在外务工人员稳定在9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以上。⒆投资240万元,在全市推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给农村身患大病群众提供医疗救助。⒇投资200万元,利用臭氧高科技方法治疗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疾患,使发病率降低到40%以下。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80万吨。推进果业生产标准化、畜牧生产工厂化、蔬菜生产无害化,基本完成优质出口苹果基地、时令鲜果基地和干杂果基地、优质牧草基地和肉牛肉羊基地、优质蔬菜基地等5个“100万亩”基地建设任务。巩固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重视做好重大动植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监测点30个。继续扶持光明乳业,蒙牛乳品,神果奶粉,张裕葡萄酒,锦丰、白象、华丰方便面,鲁洲糖,娃哈哈、通达、汇源、海升、富安、安德利果汁等现有龙头企业;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再新建一批产业化骨干企业,带动农民增收。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完成黑松林水库、冯村水库、杨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争取今明两年完成投资1.06亿元,解决26.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节水灌溉15万亩,新修“四田”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抓好生态工程建设,建设绿色家园示范村300个。
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实施整村推进,突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畜牧、杂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稳定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和增收问题。高度重视旱腰带地区扶贫开发,实施公路通达和找水工程,着力解决水、路两大制约瓶颈。落实省、市对重点县和旱腰带地区的扶持政策,抓好50个扶贫开发样板村建设,高标准完成100个重点村建设和移民搬迁任务。
全市各级政府都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不断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科技支持力度,更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村活起来、农民富起来!
(二)全面落实工业为先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快工业重型化。按照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要求,加快推进彬长旬东煤田综合开发,争取在煤电、煤化工等项目以及矿区后续资源的勘探上实现较大突破。重点抓好彬长矿区年产400万吨孟村煤矿、8×60万KW大唐彬长电厂、3亿立方米亭口水库煤电水一体化项目,150万吨甲醇、煤矸石电厂等煤化工和煤电转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大佛寺、亭南煤矿建设,继续实施火石咀、台家山煤矿等8个技改项目,全年原煤产量达到900万吨,力争1000万吨。同时,全力争取80万吨乙烯项目落户我市。抓好彩虹集团超大屏幕玻壳配套生产线、长庆石化500万吨原油扩建、兴化集团热电联产、西橡轮胎生产线以及西郊热电厂等项目建设。积极规划建设兴平机械加工及西部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加快武功四达汽车项目引资重组。支持彩虹集团、长庆石化、渭电集团、金山电器、宝塔山油漆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发展配套经济,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
强力推进国企改革。继续坚持“真改、深改、快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以国有退出为主要实现形式,灵活运用股份制、出售、买断经营、破产等方式,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年内完成秦龙泵业公司、财苑宾馆、咸阳纸厂等剩余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改造和重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建设科技强市。继续推进“一线两带”咸阳段建设,抓好三原、泾阳、武功、乾县、兴平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区,以66户省级示范企业为重点,加强中小企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力争取咸阳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项目批准实施,积极培育信息设备制造业和软件产业。实施重大科技产业项目100个,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20个,新培育科技企业50家。加快推进秦都、三原、泾阳、礼泉、乾县等国家和省级星火密集区建设。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年内争创省级名牌3—5个。抓好咸阳华润设备更新、陕西蓝星浮法玻璃生产线等48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35亿元。
大力推进民营崛起战略。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坚定不移地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立市经济、主体经济、富民经济来抓,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新跨越。坚持一手抓“招商”,一手抓“造商”,鼓励全民创业、全民致富,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民本位”和“商本位”氛围。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基金,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下大气力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问题。大力推进体制、科技、管理创新,建立健全技术支持、市场信息、人才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守法经营、诚信纳税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在政治上关心爱护,在精神、物质上奖励支持,在影视报刊上加强宣传,使全社会对他们高看一眼,厚待三分,保护和调动好他们的创业积极性,激发全社会创造财富的热情。年内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突破60亿元。
(三)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务不动摇,努力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
强化产业项目招商。坚定不移地实施全员招商、叩门招商两大战略,重点引进煤炭深加工、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等规模大、产出高、带动强的产业项目,着力引进上亿元大项目和世界500强企业。加快高新区“二次创业”步伐,加强区内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化工区、纺织工业基地、空港产业基地建设,使之尽快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新平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招商引资产业项目要达到70%以上。认真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储备工作,确保今年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明年有新的项目接续。
全力打造第三大台商聚集区。抓住台资企业由珠三角、长三角向西部进行第三次产业转移的机遇,把吸引台资作为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来抓,通过积极努力,使我市尽快成为继东莞、昆山之后第三个台商投资聚集区。依托毗邻西安的优越区位、充足的能源供应等优势,出台优惠政策,统一产业规划,重点在电子、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加强对接。要组团赴台湾考察、招商、交朋友,要在东莞、苏州、昆山、厦门等地设立办事处等专门招商机构,要强化宣传,广造舆论,强力推介,千方百计把台商吸引到咸阳来。
着力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加快咸阳至陕甘界高速公路、关中公路环线咸阳段、渭河一号桥改造等重点公路桥梁项目建设。实施县际公路改建项目,改造建设一批汽车客货运输场站。要继续努力,推动西平铁路项目早日开工,打造招商引资硬环境。要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党政机关干部管理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暂行规定》,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从严查处“三乱”行为和破坏投资环境的案件,既追究当事人责任,更要追究领导的责任,并重奖举报人。认真落实企业20个平静工作日制度,加快建立执法预警机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以诚招商,以信留商,塑造咸阳人“重承守诺、一言九鼎”的新形象。向来咸投资者颁发“咸阳市中外友人绿色通道证”,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四)以“三个创建”为总抓手,为魅力城市增添新的魅力
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开展“三城同创”活动,是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优化人居和创业发展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粪便处理场以及公厕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创建工作硬件任务。同时抓好体现咸阳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的规划建设,丰富完善城市景观和街景小品,提升魅力城市品位。二是突出环境保护。全力打好水、气、渣、噪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五个硬仗。坚决关闭搬迁重点污染企业,坚决关停“五小”企业,严肃查处乱排污、超标排污,确保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率、城市水质达标率等关键指标达标。三是突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行属地负责制、专项承包制,拉网过筛,集中治理,努力改善小饮食、小网吧、小理发、小舞厅、小旅馆、小浴室等“六小”行业的卫生状况。以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等卫生死角为重点,采取拆、改、建等形式,彻底消除违章搭建、占道经营、乱涂乱画、乱倒垃圾等现象,使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观。四是突出群众参与。坚持紧紧依靠、大力宣传、充分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全民“三创”知识和以“改陋习、树新风、共建美好家园”为重点的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广泛深入开展“住小区、爱小区、管小区”等活动,争创文明家庭、文明楼道、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市场。要通过扎实认真的创建活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洁空气,使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城更美,人更靓!
规划、建设和管理好中心城市。一是加强城市规划工作,提升城市发展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围绕把中心城市“做大、做优、做强”,突出“大绿、大水、大气”,着力体现“秦风、秦韵、秦文化”,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咸阳总体规划及沣河新区、明城保护、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等专项规划。切实抓好规划执法,确保规划严格执行。二是加快以渭河、沣河综合治理工程为重点的“两河一区”建设,打造加快发展的新平台。加快渭河、沣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5月底前完成渭河工程水工部分和沣河工程堤防建设任务,并抓紧做好两岸拆迁及景观建设。三是加快以路桥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开工建设渭河上林苑大桥及上林苑路,新建崇文路上跨西宝高速公路大桥。打通河南街路南段、里仁路南段、西华路北段、渭阳西路西延段、建设路西段、彩虹路北段等6条断头路,加快阳光大道、钓台路、崇文路工程进度。精心抓好为市民所办实事项目的落实。对文汇东路、新兴北路、宝泉路转盘、毕原路西段、珠泉路东段、马家院巷、甜水井巷、勤俭北巷、勤俭东巷、货场路等17条城市道路和背街小巷实施路面及排水改造;修补安定路、胜利街、咸通路、玉泉东路、渭阳西路、联盟三路、中山街、法院街、仪凤街、县门巷、易俗巷、辘轳把巷等22条道路人行道,方便群众出行。开展街景整治,重点对人民路、渭阳路、乐育路、团结路、西兰路等5条城市道路和城市广场,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改造。抓好永绥街、北大街、胜利街、西宁街等旧城区和新字村、西工地、清泰街等一批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形象。狠抓天然气二期气化工程、自来水全面通达工程以及北区、沣河新区集中供热续建工程,新建天然气汽车加气站3座,加快使用天然气燃料车辆改装工作。四是加快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构建巩固“三创”成果的长效机制。要深化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经营城市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绿线意识,抓好城区绿化,拆墙透绿、见缝插绿,使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8.4%以上。
重视小城镇建设。坚持城乡联动和城镇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产业集聚、功能互补、快捷便利的区域城镇体系。在重视县城建设的同时,继续抓好秦都马庄、渭城底张、三原西阳、泾阳云阳、武功苏坊、兴平马嵬、礼泉阡东、乾县峰阳、永寿仪井、彬县新民、淳化方里、旬邑张洪、长武相公等18个国家和省市县试点镇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完善功能布局,规范土地配置,提高小城镇产业聚集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五)狠抓服务业现代化,促进区域经济大融合
加快服务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会计中介、法律服务、信息传媒、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服务企业落户。积极支持家世界、人人乐、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爱家公司、晶众家乐等企业加快发展。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开展农资、日用品等连锁配送业务。大力深化“西咸一体化,安居在咸阳”主题,鼓励房地产规模开发,着力打造“人居咸阳”品牌。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0亿元,开工住宅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实施外贸多元化战略,全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2亿美元。
加快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和咸·杨农业产业一体化。着手规划与西安连接的城市地铁和轻轨。争取西安铁路枢纽北环线及郑西客运专线咸阳段项目早日开工建设。高起点编制完成西咸共建区规划,并尽快启动实施。年内力争实现咸阳、西安两地电话升位并网。开通咸阳火车站—西安大雁塔西咸公交1号线。深化我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市校合作”,办好泾阳、乾县、彬县三个专家大院,建设西宝高速和咸宋路沿线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及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打造咸阳·杨凌农业特色品牌。
加快建设旅游强市。依托周陵、秦王宫、阳陵、茂陵、昭陵、乾陵等资源,全力打造周秦汉唐文化精品,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爷台山、郑国渠、石门山、后稷教稼台等资源,推出生态观光、果品采摘、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不断提升绿色生态旅游水平。依托云阳红军总部旧址、安吴青训班、马栏革命旧址等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加快推进西咸“旅游同线”,强化宣传促销,与西安、宝鸡、天水、平凉五市联动,拓展旅游市场。完成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复核验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9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
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全力抓好教育10件实事。一是对全市农村贫困学生、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35万人次,总金额1800万元;二是投资5000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0万平方米;三是投资1050万元,年内改造薄弱中小学校100所,建设寄宿制学校和学生食堂饮水项目20个,撤并农村中小学100所;四是投资7000万元,实施高中标准化建设和职教中心建设项目16个,全市高职中招生规模扩大1万名以上,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升学率达到80%以上;五是市本级新增教育投入332万元,各县市区教育经费比上年增加0.5—1个百分点,确保教育财政投资、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并设立教育专项资金专户;六是培训中小学校长330名,教师8000名,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素质教育能力;七是新建、升级市教育信息中心和市教育电视台,集中进行信息化培训,使全市7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掌握教育信息技术,85%以上的中小学生受益;八是完成实验小学综合教学楼、西藏民院附属中学、滨河学校等新建工程,完成天王、金山等学校教学楼改扩建工程,缓解城区学生就学压力;九是开工建设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十是做好实验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开工。同时,要积极创建教育强县区、强乡镇。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民办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加强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整治。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多方努力,力争用两年时间解决县市区教师工资陈欠问题!此外,要深入开展“百名高层次人才咸阳行”活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人民需要的卫生事业。一是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管理工作。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完成9个县区10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二是巩固彬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扩大受益面。抓好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三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成各县市区疾控中心项目、11个县市传染病区和市二院门诊综合楼建设任务,市疾控中心、市传染病医院、市急救中心年内投入使用。四是切实规范各类医疗服务,遏制药价虚高,降低医疗费用。五是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和中澳农村卫生合作项目建设。通过努力,使群众病有所医、医有所保、费能承受,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咸阳这个大家庭的温馨!
健全人民企盼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学生就业、复转军人安置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落实财政扶持、小额贷款和费用减免等就业再就业促进政策,进一步扩大足疗等产业规模,大力开发大棚菜种植等农业就业岗位,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全年新增就业人数3.4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3800人。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加快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做到分类施保、应保尽保。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80%。为市级农民劳模、离退休劳模发放荣誉津贴和困难补助金。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生活安置,逐步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劳动执法监察,所有在咸施工企业必须向农民工支付不低于咸阳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月工资。要严肃查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逐步实现农民工工资由银行代发。
满怀深情地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多方筹措资金,确保“五保户”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一般村民。进一步扩大社会弱势群体法律援助覆盖面。各县市区成立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加快阳光一村廉租房收尾工程建设,确保200户居民按期入住。继续抓好《妇女儿童规划》的实施,关心妇女、儿童的生活,积极防范和化解家庭暴力。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严厉惩处容留未成年人的不法网吧,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加强老龄工作,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按时发放高龄老人保健费,积极探索特困老人长效救助办法。为残疾人办好10件实事,帮助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切实改善残疾人生存状态。⑴投资10万元,扶持1.5万名残疾人解决温饱问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000名,指导700名残疾人就业。⑵投资62.5万元,改善250名农村残疾人住房条件。⑶投资4万元,创建残疾人“温馨家园”社区2个。⑷投资 20.8万元,实施白内障复明工程,使2000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⑸投资16万元,为100名聋儿免费配发助听器,资助60名特困聋儿进行语言训练。⑹投资11.4万元,在礼泉、兴平开展社会化、综合化、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工作。⑺投资31.5万元,免费为全市18周岁以下肢体残疾人装配假肢,为60名特困成年残疾人减半费用装配假肢。⑻投资20万元,筹建市康复教育学校。⑼投资17万元,资助160名贫困残疾少年儿童入学,对今年新考入大中专院校的贫困残疾学生,给予一次性无偿资助。⑽投资39万元,为各县市区残联配备工作服务用车。
大力发展内涵丰富的先进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推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具有咸阳特色的文化精品。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挖掘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举办咸阳首届文化艺术节。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大对市、县两级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社区文化活动室、农村基层文化站建设,创建先进文化乡镇20个。积极抢救保护咸阳民间文化,支持皮影、陶塑、剪纸等民间工艺和唢呐、牛拉鼓、蛟龙转鼓等民间艺术发展。强化文物保护和综合开发,积极组织文物外展,提高咸阳知名度和影响力。抓好广播电视工作,建设市广电中心。年内解决119个自然村通广播电视问题。开展数字电视业务,加快小城镇及农村有线电视入网工程。做好第二届市县两级续修志工作,编纂出版《咸阳年鉴》和《咸阳大辞典》。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化进程。成功举办咸阳市第八届运动会,认真备战省第十三届运动会。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鼓励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在咸阳”行动,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开展无痛人流,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推广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从严查处食品和蔬菜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促进我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以打假治劣为主线,继续整顿规范经济秩序。全面完成第一次经济普查,重视和加强县域经济考核以及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以及20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的安全咸阳。加强依法治市,推进“四五”普法。加强小区管理,建设和谐小区。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就业、保障、入托入学、看病、养老等问题入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使居民难有所帮、残有所助、孤有所托、老有所养。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抓好煤矿和非煤矿山、交通、学校、公众场所、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安全工作,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别要把煤矿安全作为突出任务,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加大投入,切实改善煤炭生产安全状况。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健全完善地质、气象灾害监测预防体系,减轻灾害损失。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集中开展以抢劫抢夺、入室盗窃和赌博等为重点的专项治理活动。完善社会治安中心户长工作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排查、调解。健全应急处置工作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理好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抓好人防工作,支持驻咸部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建设。做好全市第一次社区居委会换届和第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重视做好对台和侨务工作。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动员各族各界群众建设安全咸阳、平安咸阳、和谐咸阳!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良好的形象凝聚人心,以扎实的工作鼓舞斗志,是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是建设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加快职能转变,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提高加快发展的能力。要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保持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谋发展,埋头苦干比奉献。要不断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努力做到科学发展。要做好上情与下情、机遇与优势的对接,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继续大力精文减会,把各项任务细化、实化,一抓到底,务求实效。今年市政府会议再压缩20%,文件压缩30%,市级部门和县区的会议、文件分别压缩30%,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压缩60%。
提高改革创新的能力。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职能,精减机构和人员编制,分流富余人员,加强乡镇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不断减轻财政负担。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创新用人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各级政府要不断创新思想观念和行政方式,坚持一事之前先问市场,凡能交给市场去办的事情,政府决不包揽;凡能花钱直接办的事情,决不拿钱“养人”去办。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做到用招商引资的钱发展经济、用市场化运作的钱搞城市建设、用财政的钱改善人民生活!
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坚持维护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关心群众疾苦重于一切,解决群众困难先于一切!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的必须环节,把社情民意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努力做到问政于民,议政从民,实政益民。政策出台之前要听公众意见,出台之后要听公众的反映,彻底打开老百姓的利益诉求之门!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行政府工作网上公开。要完善开放市政府常务会议制度,欢迎市民旁听政府常务会议,直接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领导干部出庭应诉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要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决贯彻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思想、工作、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提高廉洁从政的能力。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教育为先、制度为重、监督为实。坚持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强化监察、审计,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充分发挥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强化制度约束,堵塞管理漏洞,降低行政成本,力戒奢侈浪费,带头过紧日子。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办事,不做老百姓看不惯、不满意的事!市政府全体组成人员向大会、向代表、向全市人民保证,决不违规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决不跑官要官,决不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违规从业,决不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决不参与赌博!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建设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的关键时期,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开创咸阳改革开放和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篇:咸阳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
咸阳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省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决策,按照“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总体思路,突出“三保九抓渡难关、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工作重点,以经济工作“三提升”活动为抓手,共克时艰,砥砺奋进,不但超额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而且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873亿元,增长14.2%;完成财政总收入100.3亿元,增长66.7%;地方财政收入31.7亿元,增长31.6%。
一是坚持工业主导,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工业经济持续增长。针对工业经济增速一度下滑的严峻局面,及时成立协调指挥中心,出台了保工业增长的九条意见和扶持大企业发展的八条措施,制定了《咸阳市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争取中、省各项工业扶持资金4700万元,落实各类贴息和技改扶持资金4800多万元。完成了华星电子、陕西玻璃厂等16户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任务。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2户,总数达到543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76.2亿元,增长20.4%;增加值完成332.7亿元,增长16.3%。
二是坚持项目支撑,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1.5亿元,增长40.7%。10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7.2亿元,占计划的138.9%。争取国家和省上扩内需保增长项目投资20.6亿元,全年新增贷款 102.5亿元,首次成功发行企业债券17.5亿元。大唐彬长电厂、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天宏多晶硅等35个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风电设备、青岗坪煤矿、咸旬高速等68个项目进展顺利。全市引进招商合同项目247个,合同引资67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03.8亿元,增长6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3个。投资35亿元的文家坡煤矿、40亿元的孟村煤矿、43亿元的海螺水泥等一批大项目顺利开工。我市荣获2009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一等奖,秦都、兴平荣获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县市区奖。
三是坚持产业富民,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群众收入显著提高。粮食总产208.1万吨,实现六年连续丰收。水果总产458.2万吨,其中苹果378万吨,产量居全省第一;新增设施蔬菜2.2万亩,蔬菜、肉、奶、禽蛋总产分别达到315.5万吨、16.6万吨、62.6万吨和8.6万吨。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3万人,常年在外务工95万人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6元,增长19.8%。在彬县全县及其它县市区的12个乡镇启动了新农保试点工作,这标志着全市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将逐步实现“养老不发愁”!
四是坚持内需拉动,多措促进三产发展,城乡消费日趋旺盛。积极开展节庆促销,发放各类消费券2178万元,拉动消费4562万元。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向农民兑付补贴5690万元。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和“信福”工程,建设改造“农家店”750个。成功举办了首届“花馍艺术节”、“中华养生节”。接待国内外游客125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0.6亿元,增长19.6%。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原市商业银行顺利并入长安银行。
五是坚持统筹发展,推动县区争先进位,县域经济实力增强。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6家、“一村一品”示范村66个,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59家。县域工业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1.6亿元,实现产值600亿元,增长17%。省政府确定的11个重点镇已开工项目34个,完成投资1.6亿元;21个建制镇被列入“关中百镇”项目。深入开展县域经济争先进位竞赛活动,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达到50.2亿元,8个县市区的地方财政收入超过亿元。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营业收入990亿元,增长15.3%;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48.1%。
六是坚持城镇带动,加快建设咸阳大城市,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制定了贯彻《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的《实施意见》,泾渭新区、沣渭新区已提升到省级层面快速推进。城建“十大工程”进展顺利,上林大桥提前建成,兰池大道路基工程完工,咸兴大道顺利开工。“植万棵树、造千亩林”工程共栽植树木2.8万棵,成活率达到97%,城市造林1000亩,建成渭河近堤绿化带82.3公里。旧城改造工作完成了16个城中村和52万平方米棚户区拆迁任务。集中供热西郊热源项目提前完工,城区新增供热面积64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43%。西咸公交顺利对接,全市乘坐公交出行突破1亿人次。“气化咸阳”工作有序推进,市区气化率达到96%,实现了县县通气目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省级考核鉴定,武功县通过省级卫生县城验收。
七是坚持永续发展,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8%,COD削减1.8万吨,SO2削减1.85万吨,超额完成省上考核目标。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完成造林面积56.2万亩。各县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运,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彬县、淳化、泾阳等县垃圾填埋场建成运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成效明显。“七河一渠”水环境持续好转,渭河咸阳段提前3年完成了渭河五年治理规划,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15天。
八是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城乡群众得到更多福祉。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就业的十条意见》,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04元,增长24.2%。全年安排民生八大工程项目3003个,建成1700个,完成总投资31.5亿元。引石过渭工程建成通水,建成农村人饮工程410处,解决了40.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1594.3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标。廉租房施工面积23.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完成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基本实现。150个乡镇机关卫生厕所建设和干部洗澡问题得到解决。建成扶贫开发重点村182个,16万群众实现脱贫,“三告别”工程顺利实施。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争取中省教育基础设施投资16.1亿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成110.6万平方米,“蛋奶工程”覆盖面达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56.7%,位居全省第一;全市高考一、二本上线人数12491人,较上年增加422人,增幅居关中四市之首。1332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前完成。市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成开通,咸阳门户网站名列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政府网站第33名。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建成规范化农村卫生室2135个,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5%,为112.3万农民报销医药费3.1亿元。农村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率达到9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我市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评为全国首批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永寿县被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九是坚持和谐发展,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制定出台了《市级领导干部接访工作意见》,实行市长信访问题季度协调制度,开展县市区和市级部门主要领导大接访活动。全市进京非正常访下降8.4%,赴省集体访批数和人数分别下降27%和61%。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到91.5%。应急管理工作居于全省前列。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1.1%。我市被评为全国军转安置工作先进集体,市政府被评为全省第六届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旬邑县政府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十是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870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8.2%。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到位,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修订了市政府常务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制定了精文减会有关规定,实行了两次“无会月”制度。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行政工作“三促进”和“千名年轻干部进企业”等活动,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同时,司法、国土、体育、统计、民族宗教、人防、地震、盐务、地方志、外事与接待、物价、工商、质监、电力、气象、烟草、邮政、通讯、侨务和对台事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一年的实践启示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必须科学研判,积极应对,果断决策,找准宏观政策与全市发展的对接点,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坚定信心,突出重点,迎难而上,按照“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总体思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步伐;必须贴近民心,保障民生,凝聚民力,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求真务实,提高效能,狠抓落实,以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作风和科学规范、高效严明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驻咸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量更小;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二、三产不强,在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咸阳三次产业比例为18:51.6:30.4);三是招商项目和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尤其是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偏少;四是城乡群众增收难度大、就业困难多、住房压力大等问题比较明显;五是社会稳定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方面还存在不确定因素;六是在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效能提高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关之年,也是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开局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紧紧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生产总值过千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过千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过千亿元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壮大产业为支撑、以健全机制为保障,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切实做到思想境界有新提升、结构调整有新成效、项目建设有新突破、城市面貌有新变化、群众生活有新改善、干部作风有新气象,奋力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开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完成1000亿元,增速超过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30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0亿元,增长30%;财政总收入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2%;农业总产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COD、SO2排放量分别控制在3.68万吨、10.85万吨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更加注重调结构与保增长相结合,更加注重改革开放与增强内生动力相统一,更加注重自主创新与新型产业相推进,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节能环保相协调,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促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一)以推进西咸一体化为重点,积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及省政府《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的相继出台,把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提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我们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整合发展优势提供了强大支持,咸阳发展的比较优势更加凸显,积聚国际国内现代产业、先进技术和各类生产要素的能力显著增强,咸阳已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我们将以开展国际化大都市主题教育为抓手,引导各级公务人员牢固树立大都市意识、大产业意识和大局意识,以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方式和国际化的标准,审视全局,谋划发展,推动工作,努力开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
全面启动泾渭新区建设。坚持“规划引领、板块启动、基础突破、产业支撑、体制创新”,加快泾渭新区发展。上半年完成泾渭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开工建设“两桥三路一带”等六大基础设施;年内兰池大道全面建成通车、渭河横桥主体完工,形成“三纵两横”道路主骨架。围绕空港物流产业园、五陵塬历史文化聚集区、现代产业聚集区、渭河生态景观带四大板块和渭北综合商务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到位资金超过30亿元。
积极推进沣渭新区建设。主动与西安一起做好新区规划编制和开发建设工作。围绕产业发展继续加强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启动沣渭生态新城项目,加快建设一泓碧水、两岸绿林的特色水岸新城。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努力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特色功能区、高校园区和新型都市商务中心。
着力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全面启动“万亩水面、万亩绿林、万亩花卉”工程,打造城市景观新亮点。进一步维护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建设过双路等城市南北干道,畅通市区南北交通。完成市广电中心建设任务和实验中学新校区建设任务。启动市青少年宫、体育中心、博物院建设工作。抓好旧城改造,新建高层建筑60栋以上。深入推进“双创”工作,启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验收。开展“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提高城市竞争力。
加速推进县域城镇化。做好新一轮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1个县城总体规划、95个建制镇规划修编和300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启动彬县-长武-旬邑和礼泉-乾县两个城乡统筹重点示范区建设。支持淳化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县城。加快县城、重点镇和县城特色街区建设,每个省级重点镇完成基础设施投入超过 3000万元。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支持重点镇发展住宅商品房,引导农民进入城镇买房、经商、办厂。年内力争南部6县市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北部5县提高1.5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2%以上。
(二)以壮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不断扩张工业经济规模
做大重点企业。加强对长庆石化、兴化集团、彩虹集团、西北橡胶、彬煤集团、彬长矿业、步长制药、西北石油陕西销售公司等优势企业的服务,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争创名牌产品、发展配套产业等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形成一批产值过50亿元、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做强主导产业。加快雅店、小庄、旬峰、胡家河等煤矿和长武煤基二甲醚等项目建设,加强与神华集团、国电集团、陕西煤业、中石油等大企业的衔接引进,扩张能化工业产能。加快风润新能源、咸阳钢管钢绳厂迁建等项目建设,推动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推进彩虹液晶玻璃基板和光伏玻璃二期等项目建设,支持电子企业提升竞争力。抓好泾阳冀东、礼泉海螺、乾县众喜等水泥生产项目,稳步发展建材产业。实施华润纺织、西北二棉高档服装面料生产线等技改项目,推进纺织业向服装业转化升级。抓好金龙鱼、步长君寿堂二期等食品医药项目,支持医药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
发展新兴产业。依托半导体照明和多晶硅产品优势,发展下游产业,培育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等产业。争取大型客机改货机、航空零部件维修基地、支线飞机维修基地等项目落户,支持中航起落架公司、西航公司、秦岭电气等企业加快发展,打造航空产业新基地。支持陕船重工风电设备总装和核应急发电组集群建设,着力壮大新能源产业。制定全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大型环保和节能设备,支持礼泉微量重金属吸附材料生产项目建设,发展适应低碳经济需要的设备制造产业和新型洁净产品,环保产业增速保持在30%以上。实施建筑企业品牌战略,支持建筑和房地产业发展壮大,年内建筑业完成产值350亿元以上。
做优产业园区。完善泾渭新区、沣渭新区、高新区、彬长旬能化基地等3个省级、1个市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全面落实《咸阳市彬长旬能源化工基地(2009—2020)发展规划纲要》,争取彬长旬能化基地早日列入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扶持省上认定的10个县级园区,加大对县市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壮大县域工业。制定出台《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机制。再筹措1亿元,充实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资本金。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组建县级小额贷款公司。市本级安排8000万元、南部县市区各安排500万元、北部县各安排300万元用于工业建设投入。年内各县市区工业经济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力争提高2个百分点。
同时,深入开展县域经济争先进位竞赛活动,力争彬县进入全省十强县,其余各县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的位次不断前移,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超过55亿元。
(三)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狠抓项目建设。今年安排重点项目100个,总投资1254亿元,计划投资329亿元。做好征地拆迁、环境保障工作,确保机场二期扩建、西铜公路改扩建、西宝高速扩建、西平铁路等项目顺利实施。抓好信贷资金配套和相关审批,促进咸旬高速、亭口水库、柏岭寺水库和红岩河水库加快建设,确保兴化技改、丰益粮油、子午轮胎、彬长矿区服务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西电变压器、法士特100万套同步器、中电投4×100千瓦电厂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扩大招商引资。围绕新能源、现代中医药、环保产业、商贸物流和重大基础设施,积极策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市财政继续拿出1000万元支持招商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央企、省属大中型企业的衔接,争取这些企业在咸阳建立和扩大生产基地。新设立三个招商分局,紧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招商活动。力争年内秦都、渭城、彬县、兴平在引进投资20亿元的项目,武功、永寿、淳化在引进投资5亿元的项目,其余各县在引进投资10亿元的项目上实现突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200亿元。
(四)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始终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继续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积极承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的辐射带动,狠抓粮食高产创建、果业提质增效、百万亩设施蔬菜、畜牧收入倍增四大工程。大力扶持粮食生产,粮食总产稳定在180万吨以上;努力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等特色高效农业,新增果园10万亩、大棚蔬菜2万亩、奶牛5万头、生猪100万头。加快雨润集团10万头肉牛屠宰、西瑞粮油等产业化项目建设,支持光明乳业、康师傅等企业加快发展,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超过20户。壮大各类农产品销售经纪人队伍,健全交易市场体系,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抓好“一村一品”。以北部及旱腰带地区为重点,实施百万亩经济林工程,发展葡萄、石榴、核桃、柿子等杂果生产;以沿渭河县市区为重点,发展清水莲菜、辣蒜、花卉等无公害设施蔬菜、特色种植养殖专业村和专业乡镇;以民间工艺和食品加工为重点,培育一批手织布、草编、刺绣专业村镇,建设“一村一品”达标示范村50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12个。支持武功、乾县等地与杨凌共建各类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积极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战略,新建扶贫开发重点村100个。投资6000万元,加快“三告别”工程建设进度,完成3000户特困户搬迁任务,总体搬迁户数达到5000户。继续抓好旱腰带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产业开发。推进互助资金试点村工作,帮助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大力推进农村水电气路房建设,再为农民办好20件实事。投资60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1万亩;投资1.6亿元,解决30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发展节水灌溉11万亩。投资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100%。鼓励县市区加快村间道路改造。实施农民安居工程,解决2.6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加快829个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建设。抓好新农村“百村示范”创建,确保实现“五通、五配套”。加大旧村庄整治和土地复垦力度,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保持耕地占补平衡。
(五)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着力扩大城乡消费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和“社区菜市场标准化建设”工程,推进农超对接。加快西部商贸物流基地、明珠原点新城、酒钢物流基地、旬邑商业水街等建设进度。鼓励知名物流公司在咸阳设立采购中心,探索建立租赁、速递、运输等分销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提升餐饮、宾馆、酒店等服务业水平,鼓励发展节庆会展、电子商务、信用评估、广告创意等新兴产业和拍卖、典当、家政等特色服务业。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咸阳设立分支机构,培育壮大金融业。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动周、秦、汉、唐文化旅游精品区建设和泾、渭、沣三河自然景观休闲产业带发展。编制《五陵塬秦汉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规划》,策划、包装、推介一批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加大乾陵、昭陵开发建设力度,加快茂陵、大佛寺等申遗步伐,推动文化演出进景区。依托“中华养生文化名城”品牌,提升温泉洗浴、养生保健等特色服务业水平。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继续抓好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具下乡工作。开发社区商业、物业、文化等服务性消费。强化市场监管,抓好“放心肉”、“放心奶”、“放心油”市场工程和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工程。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机电产品、鲜活农产品的出口份额,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5亿美元。
(六)以建设生态文明为重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重视生态治理。抓好植树造林,推进中心城区、主干道路、重点河流、景区和景观林带建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完成造林32.5万亩,新建绿色家园生态示范村100个。完成国家水保工程和省级水保专项资金项目,治理水土流失350平方公里。
加强环境保护。强化对重点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和持续减排。建成市南郊污水处理厂。县级垃圾填埋场上半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超过311天。实施农村环保“双百工程”,建成3—5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0个省级生态村。
狠抓节能降耗。扎实开展节能降耗全民行动。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能源统计监测和节能计量工作,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实施节能建筑和绿色照明示范工程,推进企业内部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建设。
(七)以深化各项改革为重点,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成风轮公司、方圆集团等4户企业资产重组、咸阳氮肥厂等4户企业比照政策性破产、兴平造纸厂等3户企业依法破产和陕西粮油机械厂等4户企业公司制改造。全面完成县属49户国有企业改革任务。
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和改进乡镇工作,完善乡镇干部激励机制和财力保障机制,解决乡镇干部“三难”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扩大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加大农户小额贷款投放,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和联户贷款,努力满足农民信贷需求。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年内完成秦都、渭城、永寿、长武、旬邑、淳化6个县区的改革任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参合率巩固在90%以上。简化报销手续,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原则上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政府补偿机制,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减轻群众负担。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保证用药安全。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互联互通。
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公共预算编制,积极开展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试点。强化银企和银政对接,加快金融创新,增加信贷投入。扩大市城投公司融资规模,加快泾渭新区、沣渭新区融资平台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机制,拓展融资渠道。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市电影公司等10个经营性单位改制成5户文化企业,把市群众艺术馆等10家公益性单位整合为7个文化事业单位,成立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全面完成市级文化体制改革任务。推进县市区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大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实施“咸阳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计划”,投资1.3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亿元以上,培训农村劳动力21.8万人次,扶持创业30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转移就业规模达到100万人次。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促进城镇新增劳动力、大学生充分就业,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援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
加快民生八大工程建设。按照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确保初步安排投资35亿元的民生项目早开工、快推进、收效好。继续抓好“蛋奶工程”,不断扩大覆盖面。农村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率达到80%、治疗率达到90%、治愈率达到75%以上。加快各县市区中心敬老院建设,其中6个县年底前“五保户”入住。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50%以上的建设任务。实施120个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7个县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完成5所县医院、22所乡镇中心卫生院、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抓好7个地震受灾县卫生服务机构的灾后重建和641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成2.9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大中专学生等群体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做好城镇职工医疗市级统筹,提高城镇职工、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启动秦都新农保省级试点,继续抓好彬县全县和其余11个县市区的11个乡镇新农保试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20元左右。市区低保标准人均月增加到200元,其它县市低保标准人均月增加到180元;将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1196元的25万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认真开展65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检查活动。
抓好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4.5亿元,建设经济适用住房4000套、30万平方米。投资3.4亿元,建设廉租住房4000套、20万平方米。新增租赁补贴保障家庭1356户。规范物业市场秩序,依法维护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规范民办教育管理,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大力扶持学前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放到位。足额落实科技三项经费,提升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抓好大戏、大剧、大作的创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做好第二轮方志编纂工作。切实维护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完善助残服务体系。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九)以创建“平安咸阳”为重点,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抓好信访工作。建立一站式接待群众来访、一条龙办理信访事项、一揽子解决实际问题的信访工作新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实行更严格的信访考核机制,加大信访责任追究,确保实现“一控双降”目标。
狠抓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健全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机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行业安全监管责任,突出道路交通、建设工程、石油化工、煤矿、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隐患排查,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落实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严厉打击以“两抢一盗”为重点的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平安咸阳”创建,扩大平安社区、平安村镇、平安企业的创建覆盖面,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应急预案体系、救援队伍和指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重视双拥共建和民族宗教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重视民兵预备役建设,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发挥驻军在咸阳建设中的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
(十)以编制十二五规划为重点,科学谋划咸阳未来发展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规划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对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及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等一系列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认真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提升规划编制理念,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扩大社会参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重点策划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搞好大配套,形成大格局,努力使“十二五”规划成为我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纲领性文件。
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依法行政,提升法治水平。加快法治政府建设,集中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及时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科学理政,提升行政效能。完善重大事项民主科学决策机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全面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尽心尽力地为公民、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对象搞好服务。推广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落实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投资环境。
求真务实,提升执政能力。贯彻群众路线,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解民忧,尽职尽责保平安。加强公务员能力素质建设,提高项目运作和资本运作水平。建立政府、企业、干部、群众之间的互促互动机制,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从严治政,提升政府形象。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坚持教育、预防、监督、惩治相结合,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责任审计,监督权力运行,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大力建设清正廉洁的政府。
第三篇:咸阳市教育局
咸阳市教育局“双高双普”调研组莅临我校检查
指导工作
2014年3月25日下午,咸阳市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教育局副局长吴胜利、调研员石高明,在县教育局局长刘志斌的陪同下,对我校的“双高双普”工作进行调研。通过听汇报,实地查看、翻阅资料等形式,对我校的“操场建设、教师办公条件、部室改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他们要求:学校领导要认真学习“双高双普”验收评估标准,全力以赴配合好上级部门搞好落实工作,为创建“双高双普”合格县而共同努力。
(供稿:黄修业、图片:宋卫刚)
第四篇:咸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咸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实施意见》
(2004年7月23日 咸质监办〔2004〕92号)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了规范我市质量监督检查及后处理工作,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计划性、有效性、互动性和统一性,根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全面落实“两抓两提高”要求,结合我市监督检查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二、本实施意见所称的监督检查包括:
(一)统一监督检查;
(二)监督抽查:
(三)定期监督检查;
(四)强制性复查及其他形式监督检查。
三、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后处理是指对监督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公告,对不合格产品和拒检的生产(经销)企业依法进行处罚,督促企业整改并组织复查或加严检验的过程。
四、职责
(一)市局负责全市监督检查的计划编制,组织协调全市监督检查工作,并对全市监督检查情况及企业情况进行汇总、分类,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企业质量档案库。
(二)县区局根据省、市局的监督检查计划,负责调查本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基本条件和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日常监管,与质检机构共同配合开展辖区内监督检 检查和后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库。
(三)质检机构要依据市局的监督检查计划安排,与县区局配合进行监督检查抽样,承担检验工作,负责解释监督检查工作中所涉及的抽样和检验的具体技术问题,汇总检验结果,按程序及时上报监督检查情况,建立完善的检查企业检验数据库。
五、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实行五项原则:
(一)统一抽样规则,包括抽样依据、抽样方法、抽样数量;
(二)统一检验,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仪器设备。检验项目主要是产品安全项目和重要性能指标或理化指标项目;
(三)统一判定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和综合判定原则,产品检测结果不合格程度分为一般不合格和严重不合格。上述要求将在重点产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中详细规定;
(四)统一信息平台,包括抽查结果统计软件和后处理结果统计软件。
(五)统一后处理做法,主要是根据不合格严重程度,统一后处理尺度及统一的后处理工作程序,对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按不合格严重程度分类监管。
六、凡经上级监督部门监督检查过的产品,自抽样之日起六个月内,下级监督部门不得另行重复进行监督检查。
七、对获得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资格的产品的监督管理按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要求执行;
八、从事和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及其后处理工作必须遵守本实施意见。受理投诉、举报及行政执法的抽样检验不受本实施意见的限制。
第二章 监督检查计划
一、安排监督检查的产品一般是指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环保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和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二、依据省局批准的《定检目录》,市局将进行市级定期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的编制、受检产品的确定和检查任务的下达,并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全市监督抽查产品计划经市局研究,报省局批准后,市局将下发到各县区局,由市局统一安排,组织实施。
三、各县区局制订的监督抽查计划不得与省、市监督检查计划重复,须报经市局批准后,方可由各县区局组织实施。
四、各县区局要在职责范围内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建立监督检查企业质量档案,未经计划安排,不得随意对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章 抽 样
一、质检机构应严格按照产品标准和检验要求制订抽样规则。抽样规则的内容包括:
(一)抽样依据;
(二)抽样基数;
(三)抽样数量;
(四)抽样方法;
(五)封存方法;
(六)抽样时间和地点;
(七)注意事项。
二、在进行监督抽查和定期监督检查时,质检机构人员应携带有关文件、证书向所在县区局报到,由县区局安排检查人员参与抽样,并由检查人员作好现场检查记录,对样品进行编号并签名,以利于抽样的公正性。
三、抽样应采取突击抽查的方式,事先不得告知被检单位,样品签封必须严密、耐久,在样品封条上要加盖质检机构的公章。
四、样品应当从市场上或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抽取的样品应当具有代表性。
五、抽样时抽样人员要认真、仔细地填写抽样单,抽样单上必须有质检机构、县区局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有关负责人签名加盖。
六、对因转产、停产等原因导致无样品可抽的企业,应出具书面材料,并经抽样人员予以确认。
七、抽样时,如遭到被检单位无理拒绝,应避免冲突,应报告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督促,被检单位仍拒绝的,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予以处理。
第四章 检 验
一、样品应当及时进行检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遇到样品失效或其它情况致使检验无法进行时,要有充分的证明材料。
二、检验结束后,质检机构要及时出具检验报告(一式三份),报送市局,市局审核后负责转送所辖县区局,县区局负责将检验报告及时送达被检企业。
三、对监督检查的受检产品都应当出具检验报告。未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批准或安排,质检机构不得擅自到生产或经销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擅自出具监督检查性质的检验报告。
四、被检单位对监督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通过组织监督检查的质监部门向质检机构提出申请复检,质检机构应及时予以处理,处理结果要抄报市局。
五、监督检查工作必须按照计划安排,按时完成。质检机构应在规定完成日期前向市局上报检验结果汇总表和检验工作总结。
第五章 后处理
一、市级组织的监督检查的结果由市局通报全系统,将检查情况汇总后上报省局,并根据需要报经省局同意后,适时进行公告。
二、经省、市局同意可对在监督抽查中产品质量严重不合格产品及其相关企业执行曝光。
三、对所有在监督检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必须后处理,进行整改复查,产品未经复检合格不得出厂销售。
四、对存在行业性或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的现象要落实召开质量分析会、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等整改分析会。
五、县区局负责辖区内监督检查不合格企业检查整改、复查工作以及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和复查结果均应及时上报市局。
六、复查申请自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出整改决定书之日起,一般不应超过一个月。复查检验项目必须与原监督检查项目一致。
七、对直接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和存在致使缺陷的产品实施强制收回。
八、对监督检查中不合格产品及其企业执行跟踪抽查制度。
九、拒检企业的复查工作由企业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强制抽查或委托承检机构进行。
十、到期无正当理由仍不申请复查的企业,由负责后处理的质量技术局组织强制复查。
十一、对监督检查中涉及的质量问题的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十二、对于监督检查不合格、复查后仍不合格的产品生产企业,由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会同当地有关部门责令企业停产整顿。整改期满后,经复查产品质量仍不合格的,由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议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十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企业在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监督检查中质量安全指标连续2次抽查检验不合格的;企业拒绝接受监督检查,后果和情节严重的,由发证部门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
十四、通过有组织的监督检查,切实做到:摸清一批企业底数(摸清所抽产品全市生产企业情况和质量状况的底数);宣传一批产品质量过硬,经得起严格质量检验的A类企业(本次检查质量合格,前两次检查质量合格);帮扶一批产品质量不稳定的B类企业(本次检查质量不合格,经整改后产品质量合格);警告一批产品质量较差的C类企业(本次检查质量不合格,整改后质量仍不合格,未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整改验收,列入“黑名单”且黄牌警告。黄牌警告之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适时(10-15天)对企业产品质量进行强制性复查,根据复检结论确定企业的归类);取缔(建议吊销)一批不具备生产能力的D类企业(本次检查、整改后复检、警告后检验产品质量均不合格,且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
第六章 收 费
一、定期监督检查检验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严禁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和擅自变更收费标准。
二、凡监督抽查一律不得向被检单位收取检验费用。
三、监督检查不合格企业的复查检验费用、加严检验费用,按照国家、省上有关规定执行。
四、被检单位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复检申请,复检一般由原检验机构进行,其检验费用由责任方(被检单位或承检机构)承担。
第七章 工作纪律
一、参加监督检查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行政,树立质量技术监督“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行业形象,不得借工作之便向被检单位“吃、拿、卡、要”,增加企业负担。
二、严格落实监管失职失察责任,对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职责,未认真落实各项后处理措施,致使假冒伪劣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三、各县区局要依据有关规定依法加强对辖区内生产企业的监管,除政策规定外,未经国家、省、市局同意不得擅自对生产企业进行随意的监督检查。
四、进行监督检查的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超计划或不按计划随意开展监督检查,如有违反,应严肃查处。
五、各县区局与质检机构必须相互配合、各司其责开展监督检查的抽样工作,对单方面擅自进行抽样和不积极配合的单位,要严肃处理。
六、对不积极配合质检机构进行抽样工作的县区工作人员,取消参加抽样工作的资格,并通报批评。
七、质检机构应严格按照监督检查工作有关规定,科学、公正地进行抽样和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八、质检机构应及时如实上报检验结果,不得瞒报,上报的检验结果应准确无误。
九、质检机构未经市局同意,任何时候不得擅自将抽检结果及有关材料对外泄露,违犯规定将予以严肃处理。
十、对擅自下到企业,假借监督检查名义向企业乱收检验费的工作人员,一经发现,将上报市局纪检组立案查处。
十一、每月月底前,质检机构和县区局都应将本月内监督检查和后处理情况及时上报市局法制科,对抽查产品涉及人身健康、国计民生不合格的企业的后处理情况,应详细加以说明。
十二、市局对全市监督检查和后处理进行督办,定期将全市监督检查和后处理工作情况通报,并将各单位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终考评。
第八章 附 则
一、本实施意见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法制科负责解释。
二、本实施意见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市局原制定的有关规定与本实施意见不一致的,依本实施意见为准。
三、本实施意见中未涉及到的质量监督检查管理方面的内容,依照国家和省上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篇:咸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咸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直通车报销管理办法(修订版)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直通车报销管理工作,简化报销程序,方便参合农民,引导参合农民合理就医,根据省、市有关新农合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立新农合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直通车报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新农合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直通车报销制度在市合疗办的领导下,由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和各县(市区)合疗管理经办机构共同组织实施。
第三条 对新农合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按照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进行分类管理。
第二章 报销方式和标准
第四条 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分单病种定额补助和非单病种按比例补助两类报销方式。
第五条 单病种实行定额补助。
严格按照《咸阳市新农合住院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标准》执行(2012版)(如遇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标准调整,按调整后的最新版本执行)。同时,执行下列规定:
1、凡确诊为单病种的参合住院患者,入院时只需足额交纳自付费用,其余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暂行垫付。
2、符合《咸阳市新农合住院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服务纲要》(另文下发)。
3、患者确诊为单病种但合并其它严重疾病的,按非单病种的补
总 则 助标准执行。
4、属住院单病种的病种,在同一定点医院入院前门诊检查并连续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住院前一周内住院患者本人与本疾病有关的门诊检查化验费用按票据总额的60%予以补助。
第六条 非单病种实行按比例补助。
1、设臵补助起付线。市级三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为800元,二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为400元。
2、补助比例。市级三级医院补助比例为60%(含中药提高补助比例),二级医院补助比例为70%(含中药提高补助比例)注:秦都区、渭城区三级医院补助比例为55%,二级补助比例为65%。
3、入院前门诊检查费用报销。参合农民入院前一周内在该院连续的门诊检查化验费用纳入住院报销范围。
4、急诊急救病人抢救费用报销。急诊急救病人由急诊科转入同一所医院住院后,急诊抢救时发生的抢救费用纳入住院报销费用。
5、医疗康复项目费用报销。以治疗性康复为目的的运动疗法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费用纳入住院报销范围(按卫生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卫农卫发„2010‟80号文件规定执行)。
6、大型设备检查检验费用报销。对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检验费用(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是指三级医院单项单次检查费用在150元以上的检查,二级医院单项单次检查费用在100元以上的检查)先由患者自付30%费用,余额纳入合疗报销范围进行核算。
7、外院大型设备检查、检验费用报销。住院期间,因本院不具备条件,经本院合疗科报请业务院长审核同意在其他医院产生的大型仪器设备检查、检验费用列入本院住院报销范围。
8、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管理及费用报销。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在使用高值医用耗材,应首选国产产品,执行卫生行政部门的采购规定与价格。国产高值医用耗材全部纳入新农合补助范围,合资进口高值医用耗材费用的60%纳入新农合补助范围。医疗机构使用特殊高值医用耗材,要落实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利,事先告知参合患者,并签订告知同意书。
9、外伤患者住院管理及报销。外伤患者在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定点医院首诊医师接诊时应详细询问患者,如实书写致伤过程,在入院记录、出院小结上必须对外伤患者事发时间、地点、原因、受伤经过描述清楚,在病历书写中不应出现“不慎摔伤”、“因外伤所致”等模糊用词。出院时由医院负责提供合疗报销规定的相关完整资料,由患者回户籍所在县新农合经办中心调查认定,对确无第三者责任方的按市级定点医院住院补助标准予以报销。具体办法为,对无明确第三者责任方的外伤患者住院费用,在剔除其它不予报销范围的费用后,先由患者自付30%费用,余额纳入合疗报销范围进行核算。
10、新生儿住院费用报销。新生儿可随参合母亲享受新农合各项补偿。享受时间从出生起至当年12月31日止。下必须以家庭成员身份参加新农合,方可继续享受新农合各项补偿。新生儿住院补偿只包括住院、诊疗、检查、药品等基本医疗费用,不包含生活(奶粉、尿不湿等)及与生活相关(宝宝纪念册、纪念币、照片、摄像、剪脐带、脐带血保存、胎毛纪念品等)和预防保健类的其它费用。新生儿随参合母亲享受新农合住院补偿费用与参合母亲分别结算。各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在办理新生儿住院直通车报销费用后须向新生儿所属的县市区合疗经办机构提供新生儿母亲合疗证复印件(户主姓名栏、家庭成员姓名栏、当年参合交费栏、本次享受报销登记栏);新生儿母亲身份证复印件(或户籍证明);病历复印件(加盖医院公章);住院费用清单;住院医疗费用结算收据(医保联)及入院前门诊检查费用收据(报销联);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书复印件(新生儿死亡病例提供死亡证明);新农合住院报销审核审批表。
11、提高高龄老人新农合补助比例。参合农民中80周岁以上、90周岁以上住院患者在市级定点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升到80%、90%。
12、提高中药汤剂和针灸项目补助水平。中药汤剂和针灸项目提高的补助均已包含在各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之中。
13、跨住院病人报销。对于跨住院的新农合住院病人,其住院费用在报销中可跨连续计算,按新的新农合住院补助规定标准执行。
第七条 新农合补偿封顶线。新农合补偿封顶线是指参合患者个人获得新农合各类补偿的总和,包含住院补偿、一般门诊补偿、门诊特殊慢病及二次补偿。全市确定为每人每年新农合补助累计不超过15万元(其中,新农合住院补助封顶线提高到每人每年13万元)。各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在对参合农民住院进行报销结算时,必须认真详细核对合疗证上的报销记录。对已获得人/年最高住院报销封顶线13万元的,合作医疗不再予以报销。
第三章 住院管理及费用控制
第八条 加强参合患者的确认和住院的管理。
1、参合患者持合疗证、有效身份证明(户口簿或身份证)和住院证办理住院手续,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要坚持经治医师初审负责制和合疗经办人员复核认定制度,负责审核患者身份,杜绝借证住院违规问题发生。
2、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疾病、病情以及病人的意愿接诊病人,在收治病人时必须告知病人有关合疗报销政策、程序。各县(市区)合疗经办机构要做好参合农民患者住院咨询服务,引导病人合理就医。
3、接诊科室对需收治住院者按病情确定病种类型,由首诊医师开具住院证,同时要告知患者到医疗机构合疗科办理相关手续;医疗机构合疗科对参合患者确认登记后,在病历或其它资料上加注“农合患者()”(括弧内注明“单”、“非单”字样),通知住院科室和结算处。
第九条 规范急诊(观察室)、住院部协调的服务行为。
1、根据病情需要确实具备住院条件的参合农民,在入急诊室后72小时内必须转入住院治疗,具备住院条件的参合患者,在急诊科留观时间超过72小时后,患者产生的医疗费用由接诊医院承担。因参合患者自身原因不能入院的,医院要落实责任人向患者解释并签知情同意书,内容载明一切费用无法列入新农合补助,并请患者或者家属签字。
2、对病情确定不需要住院的入住急诊(观察室)患者,入住24小时之内,医院要落实责任人向患者或家属做出解释,与病人签订知情同意书,内容载明产生的医疗费用无法列入新农合补助,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字。
第十条 新农合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要健全质量控制和费用控制措施,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须达到以下控制指标:
1、所有参合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不高于全院住院患者次均费用;
2、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中的三级医院药品费用不得超过住院总费用的38%,二级医院药品费用不得超过住院总费用的45%;自费药品费用不得超过住院药品总费用的5%;
3、严格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使用和大型设备检查治疗的范围,凡《陕西省新农合省级定点医院一次性医用材料管理办法》、《陕西省新农合省级定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管理办法》规定外的费用不得超过10%;
4、参合农民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不得超过4.5天。
5、参合农民的年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幅度应控制在市级新农合主管部门确定的标准之内。
第十一条 参合患者出院当天,医院必须办结所有手续,不允许留臵患者家属等候或要求在约定时间领取出院手续等加重患者负担的行为,否则由定点医院承担产生的相关费用。第十二条 下列情况不得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1、超出《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范围的药品费用(在《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未出台前暂仍执行《陕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0版)》);
2、违法犯罪、打架斗殴、酗酒、自杀、自残造成的伤害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3、交通事故、职业病、工伤事故、医疗事故等有明确第三者责任的各类外伤及疾病所发生的费用;
4、参合农民住院普通病床床位费在每人每天床位费20元(含20元)以下全部纳入报销范围,超出部分由医院先期告知患者同意后自付,合疗基金不予承担;
5、超出一般疾病限三天、慢性病限七天的出院带药费用(特殊病种除外);
6、除特殊情况外同一病种住院间隔未达到两周的再次住院费用;
7、输血费(住院手术、急诊抢救及临床必须输血治疗的患者用血除外)、专家点名费、优质加价费(如医疗机构开设的特诊及优质优价病房)、挂号费、院外会诊费、出诊费、伙食费、营养费、住院陪人(护)费、电话费、取暖费、空调费、损害公物赔偿费、就医交通费(含救护车接送费用)、新生儿费用中的生活和与生活相关的费用等;
8、各种预防、保健、体检、健美、美容(含口腔美容)、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项目及各种减肥、增胖、增高等项目的一切费用;
9、安臵、使用各种自用的保健、按摩、检查、诊疗器械,如:按摩器、轮椅车、磁疗器具、保护矫治用垫、带(袋、仗)、药枕(垫、带、袋)等,各种牵挂带,各种专用检测治疗仪器。
10、安臵和使用眼镜、义眼、义齿(新农合规定的老年人全口义齿除外)、义肢、助听器等康复性器具,眼科的验光费及镜片检测费,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的费用;
11、各类医疗鉴定费(含医疗事故鉴定费)、医疗咨询费、健康教育费、健康档案费、康复功能评定及功能训练费(本办法第六条第5项内容除外),不孕不育症及计划生育手术费,产后恢复期体疗费,非疾病治疗需要的高压氧仓费;
12、各类器官或组织移植的器官源、组织源以及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
13、尸体整容费、尸体存放费、离体残肢处理(包括死婴处理)费;
14、治疗期间凡与病情无关的医药费用,无医嘱的药品费、治疗费、检查费;
15、各类科研性、临床验证性的一次性医用材料、质检部门监测不合格的一次性医用材料及未在合疗管理部门备案的一次性医用材料;
16、物价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规定不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
第四章 报销和结算
第十三条 各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对参合患者实施直通车报销,出院时由医疗机构合疗科按规定进行核算,必须在患者出院后两小时内办结报销手续。定点医院合疗科经办人员在合疗证上如实填写报销金额,新农合报销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自付部分由患者结清。
医疗机构负责提供参合患者报销必须资料,填写“新农合住院患者报销审核审批表”(见附表1),每月定期集中转至患者所在县(市区)合疗经办中心。核算报销计算公式为:
单病种补助费用=定额补助费用+入院前连续门诊检查费用×60%非单病种补助费用=(住院总费用+入院前连续门诊检查费用-不予报销费用-起付线)×补助比例(秦都、渭城非单病种按第六条第二项规定比例补助)
第十四条 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按月与患者所在县(市区)合疗经办机构定期结算。经治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填写“咸阳 医院新农合住院患者报销统计表”(表2)、咸阳市 县市区新农合住院统筹基金报销汇总申报(反馈)表(表3)连同出院患者报销相关资料,于每月5日前以上门申报、电子邮件、挂号邮寄等形式将上月本院新农合全部住院患者报销资料送至患者所在县(市区)合疗经办机构;患者所在县(市区)合疗经办机构接收资料后应及时审核,于次月20日前将医院该月垫付补助资金一次性拨付经治市级定点医疗机构。
第十五条 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与各县(市区)合疗经办机构结算时须提供每例出院患者的材料:
1、患者合疗证复印件(包括户主姓名栏、家庭成员姓名栏、当年参合基金交费栏、住院费用补偿登记栏);
2、身份证或户籍薄复印件(若身份证、户籍薄均不能提供的,需提供由所在地户籍管理机构出具的本人户籍证明);
3、病历复印件(加盖医院公章),包括病历首页、入院记录、出院小结、长期医嘱、临时医嘱;
4、住院费用清单;
5、住院医疗费用结算收据及入院前一周内门诊检查化验费用收据(住院票据为医保联,门诊票据为报销联);
6、新农合住院患者报销审核审批表。
7、住院分娩属二胎的需提供计生部门核发的准生证。第十六条 参合患者需要进行商业医疗保险报销时,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提供患者住院相关病历资料复印件(复印件要加盖医院公章)及住院医疗费用结算收据(报销联)进行商业医疗保险报销。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市合疗办负责对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政策制定、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签订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书,对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及各县(市区)合疗管理经办机构执行政策情况进行检查和违规行为调查处理。
第十八条 各县(市区)合疗经办机构负责对各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病历资料和报销资料进行审核,监督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对中、省、市新农合政策和服务协议执行情况,做好合疗报销资金审核和拨付。
第十九条 各县市区合疗管理经办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和名义向市级定点医院收取保证金。
第二十条 各县市区合疗管理经办机构对定点医院不合理收费、用药、治疗、检查及不合规报销费用扣减时要有书面的费用核销扣减通知单,注明扣减原因,经县市区合疗经办中心负责人审签并加盖公章后与本次回款同时送达被扣减医院,经办中心应留底联备查。被扣减医院对扣减问题必须在15日内书面确认回复,若无异议,由县市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在下月拨款时予以扣减(附表3)。同时,各县市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在审核市级定点医疗机构送审的住院病历时,对发现的一些严重违规问题或屡次发生的违规问题要及时上报市合疗办,由市合疗办按服务协议书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
各县(市区)合疗经办机构要及时向经治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拨付补助资金,不得随意拖延和刁难。无特殊正当理由不按期拨付补助资金的,县(市区)合疗经办机构须向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每日支付拖欠资金总额5%0的滞纳金,滞纳金从工作经费中支付。
第二十一条 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实行直通车报销后,要加强医疗机构内部财务管理,及时改革和完善医疗机构收费管理系统。报销程序应简捷明了,方便患者。医疗机构对新农合直通车报销的标准、程序等进行公示。
第二十二条 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应自觉执行新农合政策规定,严格落实门、急诊管理规定和住院病人管理制度,加强合疗政策宣传和人员培训,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直通车报销的顺利实施。第二十三条 对于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审核把关不严造成合疗基金流失的,县(市区)合疗经办机构从其垫付的合疗补助资金中予以扣回;对于超收患者费用的,县(市区)合疗经办机构从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助资金中扣除并负责退还患者;对于弄虚作假套取合疗基金的,上报市合疗办按有关政策规定严肃查处。
第二十四条 建立新农合运行机制报告制度。各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每季度要向市合疗办上报一次新农合工作监督管理自查总结。
第二十五条 各县市区新农合经办中心与市级定点医院在直通车报销工作中遇到矛盾时,双方先沟通协商解决,确实难以解决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上报市合疗办,由市合疗办协调解决。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合疗办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今后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在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办法统一按本办法规定执行。以往文件(包括各县市区新农合补偿方案)中与本办法规定不符的内容,统一以本规定为准。各县(市区)合疗管理经办机构及定点医疗机构在执行中应及时向市合疗办反馈情况,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