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饲料卫生:饲料卫生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饲料卫生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作为家畜日粮的饲料,其卫生与安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物性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以及自我保健的意识增强,人们对食品的卫生安全性越来越关注。饲料卫生与安全程度不仅对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而且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并控制饲料产品的卫生和安全是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的首要条件,也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所谓饲料卫生,是指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含量及其对畜禽的危害程度。因此饲料的卫生和安全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高效生产和动物产品的安全卫生。饲料的卫生与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物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不仅对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而且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关系到我们赖以生存 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铅、黄曲霉毒素B和沙门氏菌是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对饲养动物健康造成实际危害,在体内的残留还会造成动物食品的安全隐患,而且畜禽粪便排出后对人类环境造成污染。
2013年,丁景华等人对辽宁多家饲料生产厂家生产的饲料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现行饲料行业中饲料产品卫生安全的现状。结果表明:所测饲料样品中有21批次铅含量超过饲料卫生标准规定,合格率为76.9%。其中,生产环节和经营环节合格率分别为73.97%和88.89%。结果表明,饲料安全问题还是较为严重。又如,2014年11月,山东商河县几十家奶农生产出的2万斤原奶被查出黄曲霉素超标,超标物来自喂养奶牛的饲料。2014年6月,在内蒙古检测出部分企业生产的预混饲料镉超标。同是最近的2014年,在浙江,由于饲料问题,农户70多头猪离奇死亡。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在饲料卫生安全的监控方面已经逐步完善,饲料卫生安全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监控方面还存在部分问题,急需完善。饲料卫生质量监控的问题
1.1 我国饲料质量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初期,饲料标准化工重点放在基础性标准、饲料原料类标准及饲料添加剂产品标准上,先后制定了《饲料工业通用术语》基础标准、《饲料用大豆》等39项原料标准及《饲料添加剂维生素B》等30多项饲料添加剂产品标准,同时开始起草《饲料标签》标准及《饲料卫生标准》。进入9O年代后,重点突出了饲料工业基础管理、质量卫生标准及检测方法等饲料安全监管标准的制定。1991年、1993年,我国先后完成GB13078-91《饲料卫生标准》、GB10648-93《饲料标签》两项重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截至1994年,我国颁布实施的饲料工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146项。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导。以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基础的饲料工业标准体系。截至2012年底,我国现行有效的饲料质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520项,其中国家标准273项,行业标准247项。这些标准在饲料生产经营、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过分析我国当前饲料质量标准体系现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饲料质量标准体系仍需完善。例如,药物检测方法也已基本完成制定或立项,但药物检测方法标准的配套性还不够好,需要进一步完善,饲料产品中添加剂的检测方法标准还相当缺乏,急需加速制定;新饲料资源和新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使得建立评价方法标准尤其迫切;我国颁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共有260多种饲料添加剂产品而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113种仅占总数的44%左右。总的来说,我国饲料标准化工作应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总体要求,在做好完善检测方法标准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抓紧制定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和宠物食品(饲料)、水产饲料等产品标准,确保饲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1.2 监控体系不完善
饲料法规是我国饲料工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是完善饲料质量监督管理、保证饲料安全的法律措施。国务院颁布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部也颁布了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进口产品登记制度、饲料标签管理制度、新品种管理制度和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等管理制度。尽管如此,仍需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完善和制定专项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配套规章制度。
此外执法过程也存在漏洞。一是在某些环节的监管上存在职责不明确,有些环节多部门监管,多部门又不管,缺乏有效监管手段,互相推诿。如泔水猪、动物及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等环节的监管,仅靠卫生监督部门单独监管存在极大的困难。二是监督执法力量比较薄弱,一方面,是缺少监督执法取证工具,样品留验、案件分析等技术基础设施缺乏;另一方面,是执法人员少,执法装备缺乏。三是卫生监管对象环节多,层面广,从饲料生产、经营、运输、流通、养殖等各个环节,点多面广,导致监管工作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监管效率不高,使监督执法工作显得力不从心,难以面面俱到。1.3 企业的违规生产
为了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国家对饲料中添加药品的种类和用量都有明确的规定。然而,由于饲料生产企业的无序、恶意竞争,其利润空间非常有限,为了提高销售量,只有通过一些新亮点吸引养殖场。而我国大多数养殖场圈舍条件简陋、管理水平落后,以致畜禽生长缓慢且容易发生疾病。所以饲料生产企业在饲料中添加预防疾病的药物或者促生长剂等,都很好地迎合了养殖的需要,成为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从而衍生出饲料生产企业在饲料中违规或超标准添加药品的问题。更有甚者,不顾国家的明令禁止,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药品,酿成重大食品安全事件。2 解决措施
2.1 加快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
饲料工业标准体系包括强制性国家标准、饲料检测方法标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标准等。在做好国家强制性标准《饲料卫生标准》、《饲料标签》的制订工作的同时,要加快对饲料检测方法标准的制订。由于任何标准和方法都具有时效性,因此对饲料添加剂,尤其是药物饲料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应加大制标力度,增强标准的时效性,缩短标准制定周期,确保饲料检测有标可依。在完成有关标准制修订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新批准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宣推广、实施和监督工作。
2.2 健全监控体系
更一步完善监控体系,全面健全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畜产品残留监控计划的实施;加强对饲料和动物饮水中超量范围使用兽药的检测;加强饲料生产经营环节的统检和抽检。强化市场抽检和监管;开展动物性饲料产品质量检测和流向监测。国家在完善有关管理法规、标准的同时,要加快饲料监测体系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技术设备和监督方法等方面,保证饲料产品的安全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饲料产品质量主管部门加大了对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中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质量,特别是安全方面的监管,以保障食用畜产品安全。同时,鼓励饲料企业将 ISO、HACCP、GMP等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饲料生产质量控制过程。
2.3 加强饲料卫生安全意识
企业是饲料的生产者,也是饲料安全的第一道保障者,饲料生产企业应树立“饲料卫生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状况”的观念。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夸大了动物的解毒功能,把动物当成万能生物解毒器而忽视了饲料的卫生质量。事实上,动物只有有限的解毒功能,如饲料中的重金属铅并不是被解毒排出动物体外,而是被蓄积在动物的骨骼中;存在于动物性饲料中的疯牛病病毒并不是被喂养的牛杀死而是继续感染内脏和肌肉,人食用后,引发脑海绵体,导致脑瘫(克雅氏症);饲料中的农药残留也并不是完全能被动物分解,禽畜的脂肪组织能检测出较高含量的农残便是证明。2.4 加强饲料企业的建设
加强企业的自身建设,除了安全意识的建设,主要还有安全生产过程的建设。饲料原料和成品在贮存过程中因温度、湿度的影响,极易滋生黄曲霉和产生黄曲霉毒素,致使原料和成品变质,应建立良好的原料与成品贮存设施,保证饲料原料和成品的质量;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使用合格的饲料加工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原料和成本污染的机会,减少因机械加工而引起的重金属污染;采取必要的脱毒方式,对植物性饲料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饲料在贮存过程中被污染或微生物作用产生的有毒化学成份,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脱毒处理。3 总结
我国目前的饲料卫生安全监控已经较为完善,但是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饲料卫生安全问题不容放松,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保证饲料卫生、安全,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参 考 文 献 [1].任丽哲, 家畜饲料卫生与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控制.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7): 第15-16页.[2] 王西耀, 饲料卫生问题与提高安全性的措施.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7: 第18-20页.[3].丁景华与梁德春, 饲料产品卫生安全现状的调查.现代畜牧兽医, 2013(1): 第44-45页.[4].于炎湖, 我国饲料卫生标准的成效、问题与建议.中国饲料, 2003(5): 第28-30页.[5].页.[6].[7].苏晓鸥, 饲料检测与饲料安全.饲料工业, 2001.22(12): 第1-3页.陆子璇, 当前饲料和畜产品安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兽医导刊, 粟胜兰, 浅析我国饲料质量标准体系现状.中国饲料, 2013(4): 第6-72013(3).[8].[9].严控饲料卫生质量,确保“绿色食品”生产.王吉谭, 饲料产品卫生安全现状及其对策.饲料工业, 2005.26(7): 第4-6页.
第二篇:我国的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的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增强饲料安全观念
饲料的安全卫生直接关系到饲喂动物的安全和健康,间接影响到人类的卫生和安全。1991 年我国已经发布了部分饲料卫生标准,对常见的16种有毒有害物质在饲料中的允许量作了规定。农业部在1989年公布了20种畜禽饲料中允许使用的药物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1998 年又调整为30种。这些标准和规定对保证畜禽饲料的安全卫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饲料安全问题不容乐观,饲料卫生标准还很不完善,远不能满足对饲料安全管理的需要。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在饲料中的允许含量还没有制定标准,已制定的卫生标准也仅限于猪禽饲料,水产饲料的卫生标准至今仍属空白。调查显示部分企业为了商业目的,在饲料中长期使用某些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或化学药品,导致药物和化学药品残留增加;更有甚者,在水产饲料中添加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禁用的敌百虫。有些人为了牟取暴利,在饲料中添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基睾丸酮、雌二醇等激素类药物,动物产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例如1998年5月香港发生的食用大陆供港活猪,引起的B2兴奋剂中毒事件,就是某饲料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瘦肉率,在饲料中添加了该类添加剂造成的严重后果。1998年英国疯牛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饲料中使用动物加工副产品制成的肉骨粉;1999年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事件也是由于在饲料中使用了受污染的工业用油引发的。另外有些企业饲料原料配置不合理,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残留严重。由于药物等残留和卫生指标超标,造成我国畜禽及其产品出口困难,更增加了人们对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的怀疑,消费受到抑制,导致肉、蛋、鱼产品库存增加,销售不旺。活畜禽及其产品外销不旺,给养殖户、饲料企业和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提高饲料卫生观念,完善和制定饲料卫生标准和法规,加大宣传力度,用法律保证我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安全卫生,才能保障饲用动物产品的卫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类健康。
2.作物育种
通过作物育种,把天然饲料毒物或其前体物的含量降低到最低水平,虽然需要严密的科技手段和较长的培育时间,但可以从根本上除去饲料中的有毒有害因子。如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无色素腺体棉花新品种,经多年选育,棉仁中的棉酚含量由1.04%(4个老品种的平均值)降低到仅为0.02%(9个新品种的平均值)。其加工后的饼粕中,棉酚含量极少,营养价值不亚于豆饼,可以直接大量地饲喂动物。近年来,我国还引进和选育出低硫葡萄糖苷和低芥酸含量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提高了饼粕的品质和利用率。但新培育出的低毒品种仍存在着产量低、抗病力差和易出现品种退化等问题,需作进一步研究。
3.环境治理
环境污染以工业三废、农药和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过多为重要因素。因此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于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是防止环境污染,确保饲料卫生质量的根本措施。工业三废中可污染饲料的物质种类繁多,最重要的是矿藏开发及冶炼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扩散,轻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有机毒性物质,可造成工厂周围或沿河下游灌区的饲料污染,影响卫生质量。因而要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对三废进行净化回收处理,对农田进行污水灌溉和使用污泥、废渣时应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测,严格防止污染的管理制度。农药的大量使用或滥用,特别是那些残效期长或在环境中不易破坏的农药(如有机氯类),应停止生产、严禁使用,继续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加强饲料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和进行去污处理。
4.脱毒或灭活处理
我国饲料饼粕的产量占世界首位,对于饲料饼粕的脱毒利用研究,特别是有关脱毒工艺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十多年来饲料脱毒工作者逐渐达成共识,即在饲料脱毒的同时,必须兼顾保护饲料中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和降低饲料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饲料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饲料脱毒研究才能健康深入发展。如黄玉德等和李延云等分别采用微生物脱毒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棉籽饼中棉酚的含量,同时提高了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含量。另外采用ZR热喷技术进行有毒饼粕的工业化脱毒,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而且脱毒效果好。体内外脱毒添加剂的研制和应用也为饲料脱毒利用增添了新途径。在饲料中天然存在多种酶,一些酶能促进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利用;另一些酶可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减少或完全消失,或在营养物质转化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还有一些酶能使饲料中的毒素与抗营养因子失去活性或破坏。开展饲料中某些重要酶及酶抑制剂的研究,已经成为饲料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产生更多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饲料生产的巨大动力,从而保护动物健康,提高饲料营养价值.碱锌抗氧化性试验
一、试验目的:寻找合适的载体,添加剂,或者对碱锌/硫酸亚铁的品质、合成方法等进行改善,以期达到减缓亚铁变色的目的。
二、试验方法:将碱式氯化锌与硫酸亚铁等质量混合:10克:10克,若加1%的添加剂则加0.1克,先与碱锌混合均匀,再加入一水铁混匀,置于培养皿中,于室温敞开放置,观察变色情况。
第三篇:动物卫生监督所兽药饲料监督工作总结
动物卫生监督所兽药饲料监督工作总结
动物卫生监督所兽药饲料监督工作总结
2013年兽药饲料监督科在市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具体指导下,在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中心,以提高兽药饲料质量为主线,以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安全为宗旨,不断加强相关法律宣传、规范兽药饲料市场、统一宠物诊疗病历,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促进了我市兽药饲料监管工作全面开展。
一、201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市场监管
1、兽药、饲料市场监督管理力度强。
一是加大兽药饲料抽检频次。今年,我市共出动车辆876次,出动执法人员1581名,对我市的288个兽药饲料经营企业、2038家兽药饲料使用企业和97家动物诊疗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共抽检兽药35批次,饲料39批次。分别收缴销毁价值0.07万元的假冒伪劣生物制品80支,0.03万元的假冒伪劣兽药针剂150支和价值0.310万元固体制剂7公斤。取缔34个无证兽药经营企业,勒令13个兽药使用记录不规范完整的动物诊疗机构整改,对8家销售假冒伪劣兽药的经营户处以0.80万元罚款,对3家销售不符合饲料标准的经营户共计处以1万元的罚款。二是开展兽药和农资打击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省农业厅下发《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鄂农涵2013]83号文件精神)和市畜牧兽医局的安排部署,我们扎实的还开展了兽药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对畜牧投入品进检测,进一步打击使用和销售假冒伪劣兽药饲料等违法行为。三是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根据要求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抽检样品36474批次。检测养殖场249个检测样品17973个,屠宰场19个,检测样品18501个。另外,我们还向各县市配发“瘦肉精”检测卡11740份,要求他们派发给各大养殖场自行检测。四是认真做好兽药gsp的监管工作。为稳步推进我市兽药gsp工作,规范兽药经营质量管理。我们按照省、市文件要求,认真做好兽药gsp监管的宣传培训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已有274户通过兽药gsp认证。并按照gsp要求从事兽药经营活动,保证我市兽药市场安全。五是建立兽药安全用药责任制。我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与各县(市、区)签订了《XX市养殖场兽药安全用药责任书》,各县(市、区)同养殖户统一签订承诺书,各养殖场的法人为责任人,承担使用假冒伪劣兽药的责任。我市的兽药饲料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广大养殖户和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得到保障。我市共与养殖户签订责任书2611份。
2、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系数提高。今年我市畜产品安全抽送任务是588分,实际在养殖场、屠宰场、外阜市场、集贸市场和超市共抽检动物产品共计817批次,其中:送省农业厅64批次,省畜牧兽医局23批次,自检730批次,超额完成畜禽产品安全抽检任务。通过增加抽检频次,加大抽检力度,确保我市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
3、各环节生鲜乳的抽样监测工作深入开展。今年我科生鲜乳专项整治工作、省市监测抽样任务,认真开展生鲜乳抽样检查工作,共在生产、运输、交接环节抽取生鲜乳4批次,自检40批次,对生产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1份。通过严格的监测检查,我市生鲜乳质量得到保障。
4、宠物诊疗市场规范。强化对宠物诊疗美容市场的规范。我市共有宠物诊疗美容经营户97个,已经审核达标发证的84户,责令整改的13户。对正在营业的宠物诊疗经营户,我们统一制定了宠物门诊病历、宠物处方单、宠物免疫证等,宠物诊疗市场进一步规范。
(二)证件办理。
按照职能职责,我科室承担《兽药经营许可证》、《动物诊疗许可证》、《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和“三品一标”认真的初步审查工作。今年我们共计审查20家企业,新增9家。通过我们的初审,经局审核,今年我市共计办理《兽药经营许可证》、《动物诊疗许可证》、《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和“三品一标”认证。共办理《动物诊疗许可证》1份、《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1份、《动物防疫合格证》3份、“三品一标”企业9家。
(三)信息宣传。
1、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宣传培训。开展了多种形式、多渠道的法律宣传活动。一是开班培训班。我们针对养殖户举办安全用药培训班19期,培训1569人次,发放安全用药宣传资料5370余份;针对药物管理人员开办培训班11期,培训226人次。二是通过案件查处,对管理相对人进行法律宣传,共宣传群众52人次。三是通过接待来访群众,解答群众疑问宣传,共接待群众163人次。
2、信息材料报送。一是材料报送。我科室在积极配合市畜牧兽医局和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高质量的完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农资打假保春耕工作》、《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兽药饲料市场专项监管工作》、《生鲜乳专项治理工作》、《XX市奶牛布病监测情况汇报》、《清缴XX海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销售违禁兽药专项行动》等材料的上报。二是新闻报道。邀请新闻媒体报道蜂业市场监管、兽药饲料打假活动4次。三是信息报送。给省畜牧兽医网、市畜牧兽医网、市动物卫生监督网报送信息宣传40余篇,超额完成信息报送任务。
(四)亮点创新
一是动物产品抽样基础信息电子化管理。我们之前一直使用的省局统一制定的《畜产品质量监督抽样工作单》,容易将不同县市区来源不一的样品编出现同一样品编号。为解决上述问题,更好的做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抽样工作,通过实际工作总结,我们了制定电子版的《XX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样登记表,该表中按照不同抽样时间、地点、名称、数量、样品来源、编号和后期检验证书编号以及各县市区的顺序编码均作了统一设置。这项工作的开展主要确定了样品编号的唯一性,确保了样品信息的准确性,样品工作单与后期检验报告编号检索方便,查验快捷。二是开展兽药留样备案示范经营企业活动。我们在开展兽药留样备案工作是在推行兽药gsp工作的同时,由兽药经营企业向监管部门提供最小包装兽药产品,监管部门高标准建立兽药产品留样室,将兽药经营企业提供的最小包装兽药按序展示,并未展示的兽药产品建立电子档案,即时更新。监管部门根据兽药经营企业提供的产品目录进行核实,合格后颁发《兽药产品备案证》。通过建立兽药留样备案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解决由以前的兽药被动监管到主动监管,实时监管,不符合规定的兽药产品即时清理出XX市场,切实保障我市兽药产品质量,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
(五)创先争优
1、党建工作。认真开展“一诺三评创十星”活动、积极参加“道德大讲堂”活动和“十星级检疫员(监督员)”创评活动,今年科室内部召开4次民主生活会和4次党支部工作会。
2、综治计生和文明创建工作。今年,通过严格的管理,我科室无人违反综治、计生法律法规。文明创建和综合治理工作得到提升,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3、日常活动。积极参与局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我科室的王江红同志还在XX市总会会、XX市畜牧兽医局、XX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主办的比武大赛获得一等奖。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我科室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兽药抽检合格率低。2013年对我市兽药饲料经营店进行了抽检,抽检频率和抽检比例较小,抽检不合格的现象依然存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销售市场,提高产品的质量。
二是养殖环节监管工作不够深入。往往只注意经营市场监督管理,忽视了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养殖场自购自用药品的监管稍显薄弱,注重规模化养殖场的监管,忽视规模小、专业不强养殖户。今后将加大对兽药饲料使用档案记录监管,增加抽检次数。
三是对畜禽产品和生鲜乳的抽检率不高。受人员车辆所限,我们每年仅仅是完成了对省、市的抽检任务,没有进一步开展工作,提高抽检率。恳请监督所领导为我科室增加工作人员、配备专用车辆,以便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
三、2014年工作思路及重点。
在保障完成所领导安排的临时和科室正常工作的同时,兽药饲料监督科在2014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搞好各科室站的相关协调配合,保证相互交叉业务的正常开展;二是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执法办案的能力和质量;三是加大动物产品的抽样检测力度;四是加大兽药饲料和畜禽产品办案数量;五是进一步规范兽药gsp、饲料、宠物诊疗、兽用生物制剂等环节的经营行为;六是协助完成市局的工作安排;七是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监管相对人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八是加大兽药、饲料、动物产品的抽样检测频次,加大抽样检测数量。
第四篇:饲料加工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课程报告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养殖业和饲料加工行业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现代的畜牧业生产和发展必须要讲求的是效率和效益,饲料是发展养殖业的物质基础,饲料成本占养殖生产成本的70%左右。如何选用适宜的饲料原料,配制加工生产廉价质优的各种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等产品,失取得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生产中许多的饲料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单方面的追求效率、效益问忽视了饲料产品的质量。所以一些质量上有很大不足的饲料产品流入市场,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阻碍。
一个优质的饲料产品应该要有三个环节,首先要选用优质价廉的原料,其次是根据原料以及饲养的条件和要求对饲料进行合理有效的配方设计,最后才是将各种的饲料原料严格的按照饲料的配方中各个成分的比例来进行饲料的生产。
对于现代的饲料加工技术,饲料加工工厂都有能力加工出符合行业标准的饲料产品,但是为什么还有一些不合格的饲料产品,和一些违规添加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流入市场销售,这是一些素质不高的厂商为了谋取暴力,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造成现在的这种状况。
鉴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则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饲料质量检测体系,来控制并减少不合格饲料流入市场。
(一)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饲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混合物。因此,不通过系统化的分析,不通过物理化学的手段来对饲料的成分进行检测,就无法了解饲料中各个营养成分。从而也就无法确定饲料的真正的营养价值。但是仅仅知道饲料的化学组成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通过实验以确定饲料中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利用率,配合饲料也是如此。
饲料厂全价饲料全面质量控制、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前景分析
优质饲料;1能提供动物充足的养分2能使动物获得良好的私用效果。
饲料分析是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对饲料的各个营养成分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测定的一种手段。这是保证饲料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合格的饲料中往往含有违规的添加剂,或者是含有一些有害养殖的有毒物质。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对畜牧的危害会很严重。
现代的社会由于技术的进步,对饲料的检测有多种多样的检测手段,其主要的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测、点滴试验和快速试验、化学分析、近红外光谱分析、生物学分析检测等手段。
饲料分析的初步主要是进行样品的采集和制备。采集的样品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并且样品要具有一定容量,才能很好的反映出被检测饲料产品的质量。
饲料分析主要要测定饲料的物理性状、饲料中常规的成分、饲料的能量、氨基酸、矿元素、添加剂和有毒物质含量等等。
通过对饲料上述性状的测定,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饲料的质量,从而找出不符合行业标准的饲料产品。
并且企业在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基础上,应该加快食品安全的HACCP控制体系的建立,在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情况下把个加放心更加安全的产品带给社会,造福社会。
(二)饲料全面质量控制的程序
全面质量控制的含义
全面质量控制(TQC)包括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等。针对饲料,产品质量应从五个方面考核: 第一,营养性,指饲料产品对畜禽的营养价值; 第二,适口性,指畜禽对饲料产品的喜食程度;
第三,安全性,指饲料产品无毒、卫生、安全可靠; 第四,经济性;
第五,适用性:指产品对畜禽的适合程度及用户对饲料产品的接受程度等。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1)饲料配方控制
饲料配方就是将养分供给标准准确地体现在拟制的饲料中。保证饲料配方的质量,必须注意原料的养分含量、质量要求、价格、对动物的效价、卫生安全性以及原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等。(2)饲料加工控制
饲料加工设备(如粉碎系统、计量系统、搅拌系统等)要达到质量标准,应对工作技术参数进行优化、对饲料加工设备进行试运行、对饲料初产品进行检测,全部设备系统达到规定的标准后才开始投入生产运行。3.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对饲料产品使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的意义是检测饲料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要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第一,对饲料用户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第二,对饲料产品实际饲喂效果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客观认真的分析。
第三,对饲料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记录备案,而后逐一分析寻找原因。
全面质量控制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饲料产品的设计质量依赖于以下几点:(1)养分组成 包括供给养分的种类、数量及其比例。供给的养分应与动物营养需要相吻合。
(2)原料质量 所用原料要真、要纯,且生物学效价要高。
(3)加工标准 加工方面的标准包括加工系统设计和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等。
全面质量控制的程序
1.配方设计 配方是采购原料种类和数量、加工产品的依据,要从各个方面优化饲料配方。
2.采购和接收原料 对拟购的原料要进行有关指标检测,符合质量要求才能采购;接收原料时,要认真核查是否是已检测的那批原料。 3.原料清理与粉碎 原料清理是指清除原料中的金属杂质以及其他杂质,要每天检查粉碎系统的工作性能。
4.原料计量 对原料要精确称量,有专人负责。 5.配料 严格按饲料配方准确配料,须有专人审核。 6.混合 对混合系统性能要定期测试。
7.产品包装与标志 须符合饲料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的要求,要适于保存、方便运输和使用等。
8.产品的使用 对用户使用产品的方法、适用对象等要做必要的技术指导工作。
9.产品使用效果的评价和饲料产品质量的改进
在生产养殖过程中,经济效益是衡量动物生产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生产者必须认识到饲料分析及检测的实际意义。在质量管理上应严格遵循严把“三关”
即严把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三大关
保证产品的生产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到用户使用前,整个过程全部处于受控状态
养殖场对饲料质量监控从以下几点: 感官指标
色泽、气味、表面光洁度
物理指标
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水中稳定性等 营养指标(化学指标)
能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水分、必需氨基酸等 卫生指标
饲料中所包含的各种有害微生物、有害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棉酚、农药残留等)
在实际生产活动中,使用者也可根据饲料标签来鉴别:
饲料标签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是饲料生产企业给使用者的质量信息,内容包括产品的成分、质量、所执行的标准等。可以从以下l0个方面进行鉴别
(1)是否标有“本产品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字样。所有饲料产品必须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2)是否标注生产日期。如没有标注生产日期,很可能是过期的饲料。(3)是否标明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项目。对配合饲料必须标明“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钙、总磷、食盐、水分、赖氨酸”8个项目,有些饲料往往没有标注“赖氨酸”项目。
(4)是否标明生产该产品所执行的标准编号。生产企业应有产品的企业标准或行业标准,无标准编号的产品是绝对 不能生产的。
(5)是否标明原料组成。它是用来加工饲料产品使用的主要原料名称以及添加剂、载体和稀释剂名称(6)添加药物是否标注“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字样。在饲料中不得直接添加兽药,必须制成药物饲料添加剂后.方可添加,还必须标明其化学名称、含量、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7)一个标签是否只标示一个饲料产品。不可一个标签上同时标出数个饲料产品,需要指明饲喂对象和饲喂阶段的,还必须在饲料名称中予以表明。(8)饲料标签不得在流通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脱落。
(9)保质期的标注是否正确。一般而言,饲料的保质期至3个月,保质期标注过长是对用户的欺骗 还有的标签上的标注与包装袋说明不一致。
(10)对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产品是否标明有效的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批准文号。生产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的企业必须经农业部批准.取得生产许可证,许可证有效期5年,超过有效期限,视为违法生产。
(三)饲料质量检测的前景分析
近年来,各种违规向饲料中添加添加剂的事情时有发生。前一段时间的瘦肉精事件。瘦肉精(Clenbuterol,化学式为C12-H18-Cl2-N2-O)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药品,对于减少脂肪增加瘦肉(Lean Mass)作用非常好。瘦肉精让猪的单位经
济价值提升不少,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
瘦肉精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开始将其添加到饲料中,增加瘦肉率,但如果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剂量是人用药剂量的10倍以上,才能达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它用量大、使用的时间长、代谢慢,所以在屠宰前到上市,在猪体内的残留量都很大。这个残留量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就使人体渐渐地中毒,积蓄中毒。如果一次摄入量过大,就会产生异常生理反应的中毒现象,因此而被禁用。国内养猪户不顾农业部的规定,为了使猪肉不长肥膘,在饲料中掺入瘦肉精。猪食用后在代谢过程中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提高了猪肉的瘦肉率,因此称为瘦肉精。
瘦肉精,能使猪提高生长速度,增加瘦肉率,猪毛色红润光亮 瘦肉精,收腹,卖相好;屠宰后,肉色鲜红,脂肪层极薄,往往是皮贴着瘦肉,瘦肉丰满。肥猪饲喂瘦肉精后,逐渐发生四肢震颤无力,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等毒副作用。正是由于这些违规的添加剂在表面上看来能够促进一些好处,导致一些无量商家向饲料中添加该种成分。
这就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建立起饲料质量检测体系,导致这些商家有机可乘,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身边的一些有害身体的物质也无形的在向我们接近,为了我们人类自己的身体健康,国家有责任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来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
并且中国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后,食品等一些相关行业的卫生标准更加应该与国际水平接轨。近年来,许多的外贸出口视频多由于卫生原因被禁止出口,我国的蔬菜粮食出口,由于农药残留的问题,屡屡被亮起红灯。
所以有必要加强饲料的质量监管,从而来保证在饲料生产的过程中,一些有害的物质不会随着畜牧产品而流向人类。其主要原因:
1.检测机构地区间差异比较大,总体发展不平衡。
需加强省级以下饲料质检机构的建设。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直辖市饲料检测机构在技术、人才、设施、资金方面实力雄厚,西部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
与其他行业的质检机构相比,我国饲料检测体系的整体实力尚需加强。2.饲料产品质量标准亟待完善。
主要表现在:
一是违禁药物检测方法标准滞后,一些违禁、限用药物如莱克多巴胺等没有现行有效的检测标准,无确证和仲裁方法。
二是水产饲料缺乏卫生标准,给检测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三是饲料工业标准化水平较低,国际标准采用率低。3. 检测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加强基础建设,更新仪器设备,扩充检测项目,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要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许多饲料企业的质检形同虚设)
参考文献
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3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10 陈桂银.饲料分析与检测,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03
第五篇:党支部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党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党支部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一,党支部活动有“重形式、轻实效、重传统、轻创新”的倾向。以往党支部也开展过各种提高党员素质,丰富党组织生活的活动但大部分都流于表面形式,很少得到切实的落实。大部分活动也是针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临时组织,急于赶交材料等,以致活动存在急功近利的表现,实效较小。同时活动局限于开会、看电影、听讲座等传统形式,缺乏创新。活动的枯燥乏味,不仅不能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效果不大。
第二,支部组织生活缺乏规范,支部成员没有归属感。支部成员间分工不明确,没有明确的目标。支部活动较少,并且没有定期的组织活动,平时让大家感受不到他的存在。活动较少,相对的大家的沟通和交流就少,这样组织生活就容易导致恶性循环中,很难给大家一个组织大家庭的氛围。
第三,党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未能充分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党员自身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党员应该是先进的代表,所以必须要求党员具有很高的素质,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积极带头作用。在各项活动中,党员还不能完全做到带头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很少有人在活动中能够铭记自己党员的身份及其应该履行的职责。
第四,党员发展标准存在改进之处,缺乏可调节性。党员发展考核有明确的标准,如班级排名,四级通过等。但是也存在个别优秀同学由于客观原因不能通过考核。如,某同学各方面都很优秀,但由于四级考试失误未通过,进而不能继续发展党员。这种情况不是很多,但是却很可惜,这位同学也是优秀人才,但却因为客观原因不能被组织接收。
针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一,组织生活的形式化,主要原因还是活动的单一化,不能调动大家的参与度。活动的创新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通过头脑风暴等挖掘大家的创新能力,增强活动的多样化、开放性。例如,上党课,可以采取全体党员轮流上党课的活动方式,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变书记讲党员听,为大家讲大家听。党支部和基层党支部之间可以组织联谊活动,开展一些融唱歌、跳舞、游戏、知识问答于一体的支部活动,既增进支部党员间往来,又激发党员参与活动的热情。总之,通过不同的活动方法,起到对党员教育的综合效果。无论是什么活动,都要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和党员的思想、工作情况,党员素质,心理需要及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活动的作用。
第二,规范党组织生活,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让大家对近期组织生活进行汇报,并共同商讨制定下一期的组织生活。在各项组织活动中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预期目标。组织生活不要一味的迎合上级布置的任务,注重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各项贴近大学生的活动。活动中注重各项材料的保留,这样在上级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只要把材料整合就可以了,无需为了活动而活动,不仅实效不好,而且材料难以组织。
第三,提高党员素质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党组织增加大家共同学习的次数,另一方面党员自身注重素质的提高。党组织组织大家共同学习理论知识,进行时事探讨等。党员自身则加强自身先进性,牢记党的宗旨,明确自己的职责。通过党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促进大家的共同发展。让党员学会从我做起,学习生活中刻苦努力,文化活动中身先士卒,提高自己的同时就是提高别人。时刻铭记自己党员的身份,为集体、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第四,改善党员考核标准,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存在硬性标准的同时,也应该给更多的人一些机会,杜绝“一竿子打死人”的现象,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可以特殊考虑。组织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考核对象,进行特殊考核。存在特殊考核并不代表就是放宽党员的考核机制,他是党员考核更加人性化的表现,他将更加有利于党组织吸收各种优秀人才,促进党组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