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国土资发[2011]80号_地票制度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完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
施意见
(成国土资发〔2011〕80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化农民土地资产的价值和权益,实现“还权赋能”,构建城市反哺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就完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发挥农民集体和农户的主体作用
(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申报主体为农民集体和农户。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立项,可由农民集体和农户以村为单位或者多村联合申报;也可由农民集体和农户委托投资者、政府土地整治专业机构等申报立项,但须出具授权委托书。
(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资金筹集方式由农民集体和农户自主决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立项批准后,农民集体和农户可以自行筹资实施,也可寻找投资者。
(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中的重大事项由农民集体和农户自主决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点位选址、建房方式、房屋户型、收益分配、权属调整等重大事项由农民集体和农户自主决定。
(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完成后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归属由农民集体和农户自主决定。农民集体和农户自行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节余建设用地指标全部归农民集体和农户所有;农民集体和农户委托投资者、政府土地整治专业机构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节余建设用地指标归属由双方合同约定。
二、完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
(五)建设用地指标的来源。通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理废弃农
村建设用地并复垦为耕地,扣除农民集中居住区占地、预留给农民集体的发展用地,经验收合格节余的建设用地面积,为建设用地指标。
(六)建设用地指标的用途。建设用地指标作为国有经营性建设用地首次出让的“准用”条件。成都市中心城区、二圈层区县(含青白江区)的国有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含工业用地)使用权首次出让,竞得人须持有相应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三圈层县(市)的国有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含工业用地)使用权首次出让,竞得人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须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当年最低保护价标准,缴纳竞买宗地相应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价款。成都市范围内城镇改造整理出的国有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非首次供应),竞得人不需持有建设用地指标,也不缴纳建设用地指标价款。
(七)建设用地指标的交易方式。建设用地指标可采取挂牌、拍卖等多种方式,在成都市土地(矿权)交易中心、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经登记生效。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后,不得再次转让,但可以分割、合并使用。
(八)建设用地指标的价格。建设用地指标的价格应以最低保护价为基础,按市场规则由交易双方决定。建设用地指标的最低保护价在考虑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成本,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农房建设的“四性”要求等基础上,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每年1月1日确定并公布。2011年建设用地指标的最低保护价为每亩18万元。
(九)建设用地指标的期限。建设用地指标自交易、登记生效之日起2年内有效。在规定期限内未使用的,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按建设用地指标当年最低保护价回购。
(十)建设用地指标的收益分配。农民集体和农户自行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收益归农民集体和农户所有;农民集体和农户委托投资者、政府土地整治专业机构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节余建设用地指标的收益由双方按合同约定分享。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后,由指标供给方按成交价款的10%缴纳基础设施配套费。
(十一)建设用地指标的登记管理。经立项、实施、验收合格的节余建设用
地指标,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登记并发放《建设用地指标证书》。指标证书载明验收合格证号,做到产生地、面积、验收项目等各项数据信息和档案资料完备,可溯源和复核。按规定直接使用节余集体建设用地的,不发放《建设用地指标证书》。
建设用地指标权利人可根据《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成交确认书》或《国有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成交确认书》,申请建设用地指标变更登记。
三、完善配套措施
(十二)健全指标交易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土地市场和指标市场信息化建设,及时公布土地及指标供需相关信息,确保政策、信息公开透明。
(十三)健全指标交易市场动态监管机制。对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市场进行动态监测,同时针对异常状况,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十四)促进指标市场与国有土地市场协调运行。根据指标市场供需情况,适时进行交易,实现指标交易常态化。考虑建设用地指标价格等因素,合理确定国有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起始价,确保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建设用地指标价款计入取得土地的总成本。
(十五)鼓励各类资金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投资者可在成都市范围内投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与农民集体和农户就整治规模、资金投入、补助金额、农房建设标准、指标归属等相关事项进行商谈。各区(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进一步做好项目规划、立项、推介、验收及法律等服务和监管工作,引导投资者与农民集体和农户直接签订投资协议。
(十六)建立健全指标交易指导协调机制。按照“严格审批、局部试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要求,做好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政策衔接。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的业务指导,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情况及时研判、沟通、协调和评估,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三日
第二篇:国土资发[2003]71号(推荐)
国土资源部
关于印发《矿产资源补偿费勘查项目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3]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总公司):
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用管理办法》(财建[2001]809号),为规范和加强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项目的管理,制定了《矿产资源补偿费勘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已经国土资源部第3次部长办公会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三年三月十三日
矿产资源补偿费勘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矿产资源补偿费勘查项目管理,科学合理地部署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根据《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用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勘查项目是指用中央分成所得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安排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以下简称勘查项目)。
第三条 国土资源部为勘查项目主管部门。
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中央部门(总公司)有关直属企事业单位为勘查项目主管单位(以下简称项目主管单位),负责管理、组织实施其所辖行政区域内企事业单位或隶属企事业单位承担的勘查项目。
承担勘查项目的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承担单位),应具有地质勘查资质。第四条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等要求,为培育探矿权采矿权市场、鼓励加快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普查或详查)和扶持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等重要地质勘查项目,国土资源部向项目主管单位发布勘查项目立项指南,明确立项申报的具体要求。
项目主管单位按照勘查项目立项指南及要求,组织项目承担单位的立项申报工作。
具备申报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根据勘查项目立项指南及要求,按照项目主管单位的布置,提出项目立项申请书。第五条 立项申请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立项依据、目标任务、施工方案、预期成果及资源量储量、主要实物工作量、经费概算、组织管理、工作范围及经纬度坐标、矿权登记、勘查单位资质情况及探矿权登记机关的相关证明等材料。
境外矿产资源勘查项目立项申请书还应包括:目标国政治、经济、法律等矿业投资环境研究报告,目标国合作方资信程度报告,我驻目标国外交机构意见等内容。
第六条 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承担单位申报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初审、排序后进行立项申报。
各省(区、市)所属的项目承担单位申报的项目,由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和财政厅(局)联合向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提出申请。
中央部门(总公司)所属的项目承担单位申报的项目,经项目所在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由主管单位向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提出申请。
第七条 项目主管单位向国土资源部申报立项时,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如下材料:
(一)项目主管单位申报文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起止年份、实物工作量及经费、预期成果、项目承担单位及参加单位等;
(二)项目的立项申请书及相应的磁介质文件;
(三)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立项申请书的初审意见书和项目勘查登记证书(复印件);
(四)其他规定的材料。
第八条 国土资源部组织专家对各主管单位申报的勘查项目进行技术论证、概算和探矿权审查,编制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资源勘查项目计划(草案),在指定媒体上公示30天,并据此提出预算安排建议报财政部,待财政部批复预算后,国土资源部下达勘查项目计划给各项目主管单位组织实施。
第九条 项目主管单位根据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勘查项目计划,向项目承担单位下达勘查项目任务书,组织项目承担单位编写设计。
第十条 勘查项目设计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工作程度、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实物工作量、经费预算、预期成果、保证措施及相关附图等内容。
第十一条 项目主管单位负责组织专家按照有关标准及要求对项目设计进行审查。项目承担单位应根据项目主管单位审查意见对设计进行修改。项目主管单位对修改后的项目设计书行文批准。
项目设计书中对于国土资源部下达的项目计划任务指标有重要调整的,承担单位应事先逐级上报至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批准。
项目主管单位完成设计审批工作后,应向国土资源部编报设计审查总结,并将修改后的项目设计书、设计审查批复及专家评审意见书报送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按照项目主管单位批复的勘查项目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开展项目施工,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监控制度,确保项目的工作质量。
第十三条 项目主管单位要建立勘查项目质量监督制度,组织专家按设计要求对勘查项目工作进度、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技术规范执行情况、工程质量特别是野外工作质量等进行监督,并提出监督报告。第十四条 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对项目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或抽查。对截留、挪用项目经费的,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处理。项目承担单位应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须向项目主管单位编报勘查项目季报、半年报和年报,项目主管单位向国土资源部编报年报,重大进展随时编报专项报告。
第十六条 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中间成果(或成果)实行阶段考评制度。野外工作结束时,项目承担单位应向项目主管单位提交勘查项目中间成果报告,项目主管单位组织专家对勘查项目中间成果进行考评。
第十七条 勘查项目按计划完成或者因阶段考评而终止,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要求编写勘查项目成果报告或结题总结。
项目承担单位应比照探矿权价款评估方法,对勘查项目成果报告进行勘查项目投资效益评估。
第十八条 项目主管单位组织专家对勘查项目成果报告及项目投资效益评估报告进行审查。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项目主管单位审查意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成果报告和投资效益评估报告进行修改。
勘查项目提交的资源储量按照有关规定审查。
最终成果报告或结题总结及投资效益评估报告由项目主管单位上报国土资源部。第十九条 国土资源部对勘查项目成果报告组织最终核收,对项目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和提交的资源量储量,按照项目计划任务要求进行最终考核。考核结果在媒体上公告。
第二十条 项目经费的支出要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及有关财经制度的规定执行,并按照《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制度》及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项目完成后应进行项目竣工决算,根据需要对重要项目进行审计。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对勘查项目形成的地质资料,除按国家有关规定汇交外,其成果地质资料还须同时报送项目主管单位和国土资源部。所报资料均应附数字化处理形成的光(磁)盘介质资料。
第二十二条 项目主管单位可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三篇:烟国土资党发[2010]5号
烟国土资党发[2010]5号
印发《中共烟台市国土资源局党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党委),市局各分局党组:根据省厅纪检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国土资源系统巡视工作,经局党委研究决定,现将《中共烟台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七日
主题词:加强改进巡视工作意见
烟台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2009年3月17日印发
(共印17份)
中共烟台市国土资源局党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意见
开展巡视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是坚持惩防并举,综合治理,注重预防方针,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从严管理、教育、监督,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保障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2008年市局党委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中纪委、中组部《巡视工作暂行规定》和省厅《山东省国土资源系统巡视工作暂行办法》,制定下发了《烟台市国土资源系统巡视工作暂行办法》,认真组织开展了巡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进一步提高巡视工作水平,增强巡视效果,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为进一步完善巡视制度,规范巡视工作,推进巡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巡视工作健康有序、富有成效地开展,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这是指导我们开展巡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全系统各级党组(党委)和纪检监察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巡视工作条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扎实推进全系统巡视工作的深入开展。全系统各级党组(党委)和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巡视工作是推动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国土资源系统的贯彻落实,保
证政令畅通的有效途径;是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从而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巡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真正做到认识、措施、工作三到位,扎实有效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巡视工作。
二、突出重点,务求巡视工作新成效
当前,开展巡视工作要牢牢把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紧密结合国土资源系统实际,突出四个重点,务求新成效。
1、要把加强对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巡视工作的根本。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中央和省、市委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关注民生,维护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重大决策的落实。严格执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并重,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确保政令畅通。
2、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巡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巡视工作必须突出反腐倡廉建设这个重点。要深入全面检查了解被巡视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
治,综合治理,注重预防的方针,构建惩防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执行和检查监督制度落实的情况,监督检查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特别是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情况。通过巡视对党员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保护和挽救干部,推进作风建设,做到廉洁勤政,树立良好形象。
3、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巡视工作的核心。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要重点监督检查落实民主集中制,民主决策,团结协作,规范权力运行,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情况;监督检查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情况;监督检查落实党政干部任用条例,选人用人情况和加强干部的管理、教育、监督的情况;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情况。对不适合在重要岗位的干部及时作出调整,真正做到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广大干部受到教育,队伍整体素质有新的提高,工作有明显改进。
4、要把解决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巡视工作的重点。重点监督检查依法行政、土地矿产执法、维护群众利益和信访工作等情况;贯彻落实“高效优质服务年”,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情况;合理利用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提高供地率和安全生产的情况;落实和完善党员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的情况;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公务车管理使用的情况和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小金库”治理情况。认真
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三、严格工作程序和要求
严格巡视工作程序,落实各项要求,对于保证巡视工作质量十分重要。
1、做好巡视的准备工作。巡视前要了解被巡视单位的有关情况、制定巡视工作方案、向被巡视单位通报巡视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明确巡视目的和任务、以及联系方式等;
2、做好巡视期间的有关工作和事项的报告。主要是发现被巡视单位的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单位主要负责人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的要及时报告。
3、做好巡视结束后的汇报工作;
4、做好对发现问题的处理和反馈工作;
5、严格执行巡视工作的9种基本方式。
以上工作程序,是开展巡视工作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各级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严格工作程序,保证巡视工作成效。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长期坚持
巡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扎实推进,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常抓不懈,市局计划年内把所管辖的县市区局(分局)和事业单位巡视一遍,并延伸巡视基层国土资源所。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联席会议统筹安排、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有关职能科室参加的巡视工作机制。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承担巡视工作任务。
要切实抓好巡视成果的运用。一是认真搞好整改。要在巡视的基础上,针对发现被巡视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把发现的问题讲透,苗头性问题要早打招呼,提出要求,个别比较严重问题,要认真调查,及时解决,被巡视单位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要及时进行整改。巡视结束后一定时期内,巡视组要对被巡视单位进行“回头看”。二是各级要建立巡视工作档案,把巡视结果和巡视整改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评先评优、奖励惩处和对干部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三是要认真总结巡视经验,注重对巡视工作的研究,积极创新巡视工作方式方法,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巡视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对发现的先进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要大力宣传和推广。
要落实责任追究。巡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巡视工作纪律,认真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特别对巡视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必须及时请示报告。对违反工作纪律,利用巡视工作的便利谋取私利或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被巡视单位领导班子及其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积极配合巡视组的工作。对不如实反映情况、弄虚作假、拒不纠正存在问题或干扰巡视工作的行为,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第四篇:国土资发[2011]17号(本站推荐)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国土资源系统开展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11]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现将《2011年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2011年2月28日
2011年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工作要点
2011年国土资源系统“两整治一改革”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造就一支廉洁从政、严格要求、严明纪律的干部队伍,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严格执法和监管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廉政风险点排查和自查自纠工作,探索建立适应国土资源管理特点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大对土地和矿业权审批、供应及市场交易突出问题治理力度,大力推进土地和矿业权出让网上交易和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持续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把“两整治一改革”有力推向深入,努力取得专项治理工作的新成效。
一、进一步深化廉政风险点排查和自查自纠工作
(一)认真进行廉政风险点排查和自查自纠情况的专题分析。采取召开专题会、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和制定的防控措施,认真进行全面梳理和再审视、再完善。围绕规范权力运行,以工作流程为线、工作岗位为点,审视和分析廉政风险点找得准不准、全不全、实不实,防控措施是否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结合2010年行风政风评议情况和案件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廉
/ 5
政风险防控措施。同时,按照自查自纠工作的要求,对照廉政准则和部党组“五项禁令”,深入查找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动整改。各地各单位深化完善廉政风险点排查和自查自纠工作专题分析情况,于2月底前报部“两整治一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专项办、机关党委)
(二)持续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围绕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和完善适应国土资源管理特点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研究制定国土资源部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对核心业务、关键岗位、重点环节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有效措施和办法;运用科技手段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部直属单位大额资金、重大专项资金运行的在线监管;完善预算编制的执行情况报告和通报制度,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加强部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责任单位:利用司、开发司、耕地司、专项办、信息办、机关党委、财务司、人事司、驻部纪检组监察局)
(三)深入开展廉洁从政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廉洁从政的先进典型和“两整治一改革”工作好的经验做法,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廉洁从政意识和廉政风险防范意识,自觉遵守各项廉政规定。组织开展市、县国土资源部门主要负责人廉政教育集中整训。(责任单位:机关党委、人事司、驻部纪检组监察局、专项办)
二、进一步加大对土地和矿业权市场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
(四)积极推进土地和矿业权出让网上交易和监管。总结推广各地土地和矿业权出让网上交易和监管的经验做法,建立统一的网上交易和监管的网络系统、基本制度和技术规程。10月底前,地(市)级以上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市场建成并运行网上交易和网上监管系统。已经实行土地和矿业权网上交易和监管的,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提高。土地和矿业权交易机构要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建立网上监督系统。(责任单位:利用司、开发司、专项办、信息办)
(五)开展土地招拍挂制度执行情况的清理检查。对2007年至2010年土地招拍挂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清理和查纠规避招拍挂、违反规定设置土地出让条件、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土地使用权出让审批、擅自调整修改土地出让条件、土地储备和土地供应、土地出让信息不公开不对称;房地产用地超面积出让、捆绑出让、“毛地”出让、住宅用地容积率小于
1、出让主体不合法、擅自改变保障性
/ 5
住房用地性质等突出问题,提出加强监管的措施和办法,改进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和操作程序。8月底前,各地各单位将清理检查情况报部“两整治一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利用司、专项办)
(六)严肃查纠矿业权审批出让制度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开展矿业权审批出让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清理的基础上,对清理出的问题逐个项目、逐个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加大对突出问题的查纠力度,着力整治应当通过招拍挂出让矿业权而采取协议等方式出让;采取泄露交易信息、进行不公正评估等手段帮助请托人获取矿业权;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矿业权出让审批;滥用自由裁量权,擅自决定缓交、减免资源补偿费;为不具备资质条件的申请人违规办理、颁发相关许可证书,以及矿业权出让公开竞争制度不健全、交易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10月底前,各地各单位将查纠整改情况报部“两整治一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开发司、专项办)
(七)进一步强化土地例行督察和执法监管。加强对土地审批、征转、出让、开发利用、抵押融资全过程例行督察和执法监管,深入分析涉土涉矿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治理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规范土地征收行为,加强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落实的监管;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后,擅自调整修改土地出让条件的,重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研究制定矿业权交易规则,规范矿业权交易机构交易范围、方式和程序,明确登记受理、信息发布、协调成交、交易签约等环节的规则与流程。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矿业权有形市场管理实施办法和矿业权交易细则。(责任单位:总督办、利用司、耕地司、开发司、执法监察局)
三、深化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
(八)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快转变管理职能,以土地和矿业权审批改革为重点,开展城市批次用地审批制度和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试点;针对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研究改进措施,提高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审批效率;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探索缩小征地范围的途径和方式,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规范矿业权协议出让,开展矿业权出让方式改革试点。加强对职能转变的监督考核,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制定并公开职能转变的具体工作目标,职能转变的情况纳入考核内容。(责任单位:调控司、规划司、耕地司、利用司、开发司、人事司)
(九)健全完善评估机构和土地储备机构管理制度。加强对土地整治、土地估价、3 / 5
储量评审、矿业权评估机构的管理,完善评估机构管理制度和信用记录制度,研究制定土地估价管理办法和加强矿业权评估行业管理的规定;建立评估机构准入退出机制、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评估机构和从业人员违规违法的责任追究力度,规范评估行为。行政管理人员不得在经营性事业单位或中介机构交叉任职,切实做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土地储备机构管理,3月底前,各地各单位完成土地储备机构与其下属和挂靠的从事土地开发相关业务的机构彻底脱钩工作;收购土地遴选价格评估机构应坚持公开、公正的选择方式,土地前期开发必须按规定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工程实施单位;严格执行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不得直接从事土地一级市场开发的规定。(责任单位:利用司、法规司、耕地司、储量司、人事司)
(十)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管理工作。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监管,严格实行土地整治项目验收终身责任制;耕地占补平衡需要异地补充的,必须报经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耕地开垦费收缴与补充耕地项目资金必须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各级土地整治管理机构不得从事项目实施、施工等经营活动,不得开办土地整治开发企业。(责任单位:耕地司)
(十一)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全面履行自身职责。要对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分析查找本单位、本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加强对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责任明确、考核到位、追究有力。对本单位、本部门腐败案件多发易发,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对有关责任人实施问责。(责任单位:驻部纪检组监察局、人事司)
四、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十二)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重点查处失职渎职侵权违法犯罪案件,查处土地和矿业权出让审批中,非法批准、低价出让、擅自批准改变用地性质,违规出让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或在招标拍卖挂牌中量身定做、滥设前置条件,擅自修改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等违纪违法案件。建立健全案件线索移送和案件协查机制。(责任单位:驻部纪检组监察局、机关纪委)
(十三)加强对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和规律的研究。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原因,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同时,4 / 5
运用典型案例大力开展以案说法和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责任单位:驻部纪检组监察局、机关纪委)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
(十四)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各地各单位要把“两整治一改革”工作作为今年国土资源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要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对工作抓的不紧、落实不够、问题较多又不能及时整改的,按照有关规定实施问责。要加强沟通协调,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部请示报告。部机关有关司局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有关工作。(责任单位:各有关司局及责任单位)
(十五)认真做好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要注重总结经验,不断深化提高对国土资源领域反腐倡廉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提高工作水平。6月底,分区片召开各地“两整治一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汇报会。10月中旬开始,组织开展工作情况检查和成果验收工作。11月底前,各有关司局和责任单位对所负责的工作,分别向部“两整治一改革”领导小组提交专题报告。各地各单位“两整治一改革”工作总结,请于11月底前报部“两整治一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年底前,部“两整治一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责任单位:各有关司局及责任单位)发布部门:国土资源部 发布日期:2011年02月28日 实施日期:2011年02月28日(中央法规)
/ 5
第五篇:陕国土资发[2007]37号总体方案
陕国土资发„2007‟37号 签发人:王登记
关于上报《陕西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
总体方案》的意见
省政府: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的精神,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我厅拟订了《陕西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总体方案》,并在征求省发改等10厅(局)的意见后进行了修改。现将“方案”报上,请审定。
附件:《陕西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总体方案》
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主题词:国土资源 矿产 整规 整合 意见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 2007年3月19日印发
共印20份 陕西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总体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精神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6]39号),现就全省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提出如下总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对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矿山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以大型矿业集团为骨干,大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的矿产开发新格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促进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依据矿产资源规划和矿权设置方案,结合矿区的资源条件,按照生产规模、服务年限与资源储量相匹配的要求,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二)坚持集约开发、规模办矿的原则。一个矿床(井田)原则上只设置一个采矿权主体,煤炭资源整合后只能有一个法人主体、一个矿区范围、一套生产系统。坚决杜绝大矿小开、一矿多开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有效控制和最大限度减少矿山企业数量,提升办矿规模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三)坚持并小扶大的原则。鼓励大中型矿山企业通过联营、兼并、参股、控股、收购等形式整合小矿,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道路,不断壮大企业竞争力;淘汰生产规模低于国家有关规定的小矿。
(四)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重点整合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小矿密集区、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要矿种和优势矿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矿种和矿山企业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做好矿产资源整合工作。
(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以资源储量为基础,以矿业权为纽带,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推进资源整合工作。
(六)坚持统筹兼顾、公开公正的原则。资源整合要与矿产资源规划、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等相结合,坚持公开公正,处理好国家、地方和矿业权人三者的利益,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关系,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整合目标
(一)减少矿山数量。1、2007年底,全省煤炭矿山数量较2005年减少25%以上,2010年减少30%以上。2、2007年底,全省非煤矿山数量较2005年减少20%以上,2008年减少30%以上,2010年减少40%以上。
(二)提高矿山生产能力。
1、煤矿、石煤:2007年底前陕北地区淘汰核定能力6万吨/年(含6万吨/年,下同)以下煤矿,其他地区淘汰核定能力3万吨/年以下煤矿,陕南地区淘汰核定能力1万吨/年以下石煤矿。2008年全省煤矿的单井平均生产能力接近30万吨/年。
2、非煤矿山:2008年底前淘汰生产能力低于国家规定同类矿山最低生产能力的非煤矿山,2010年全省非煤矿山平均生产能力接近中型矿山规模下限要求。
(三)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整合后的矿山要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开采,“三率”(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共伴生矿产得到综合利用,废石、尾矿等得到妥善存放或二次利用;整合区域内矿产资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
(四)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矿山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落实,装备水平、人员素质及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整合区域内矿山安全事故发生起数和伤亡人数下降10%以上。
(五)矿山环境明显改善。
矿山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建立健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使矿山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整合区域内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以上。
四、整合范围及方式
(一)整合的重要矿种。
根据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程度、矿山布局和矿产的重要程度及市场需求形势,确定煤、铁、钼、铅、锌、金、钒、石膏、水泥灰岩、建筑石材等矿种以及其他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矿种为整合的重要矿种,其他对当地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矿种的整合由各市、县自行确定。
(二)整合的重点矿区。
神府、榆神、榆横、渭北、彬长、子长、黄陵等煤矿区;洛(南)华(县)钼矿区、凤县铅锌矿区、旬阳铅锌矿区、略阳金矿区、小秦岭金矿区、山(阳)柞(水)铁矿区、山(阳)商(南)钒矿区、西乡石膏矿区等非煤矿区为整合的重点矿区。
(三)整合的对象。
1、按设计(核定)生产能力计算,剩余资源储量可开采2年以上且证照齐全的矿山;
2、一矿多开,大矿小开;同一矿床(井田)矿业权相互交错或相邻的也要按照确定的整合原则进行整合;
3、开采方法和技术设备落后,资源利用与管理水平低,存在安全隐患,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差的矿山。
(四)整合的方式。
1、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各市、县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矿区的资源情况、开发利用程度以及投资情况,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整合。对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矿区必须进行整合,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源赋存状况复杂的矿区,以资源条件为基础进行整合,不搞一刀切;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要坚决关闭。
2、资源整合与企业重组相结合。资源整合中,应结合矿山实际,通过联营、兼并、收购、股份制、租赁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开展整合工作。
3、推行两权分离。通过矿产资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分离,对无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低的矿山可由技术力量强和管理水平高的矿山企业进行经营管理。
五、工作安排
资源整合工作在省政府的领导下,由市、县两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2007年11月底前基本完成铅、锌、钼、石膏、煤等重要矿种及洛华钼矿区、凤县铅锌矿区、旬阳铅锌矿区、西乡石膏矿区、神府煤矿区、彬长煤矿区、黄陵煤矿区等重点矿区的整合工作。2008年11月底前完成本方案其它重点矿区以及市县自行确定的整合矿区的整合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编制、审批实施方案。
依据全省总体方案,以县为单位,编制整合实施方案,内容应包括整合矿区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矿权设置情况、整合目标、整合方案(拟整合采矿权主体、资源总量、生产能力)、具体措施及进度安排等内容。经市政府初审后,2007年4月底前报省整规办审查后报省政府审批。2007年5月底完成本方案确定的2007整合重要矿种和重点矿区整合实施方案的审批工作。2007年年底完成本方案确定的其他矿种和重点矿区整合实施方案审批工作。
(二)组织实施(2007年6月-2008年10月)。
1、列入2007年资源整合的重点矿种和7个重点矿区,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批准的资源整合实施方案,从6月份开始组织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实施。被整合的矿山要按照先关闭后整合的原则进行,有关部门要吊(注)有关证照,并及时为保留的矿山办理审批手续。整合后先由工商部门对整合的企业名称进行核准。
2、国土资源部门按照法定权限为整合后的企业划定矿区范围,组织审查开发利用方案,并依法颁发采矿许可证。
3、采矿权人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或设计进行建设(改造),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并取得相关证照后组织生产。
(三)检查验收。2007年12月和2008年12月,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市县自查的基础上,分别对2007度和2008整合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一)加强舆论宣传。
资源整合是针对目前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及安全生产管理现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矿产资源管理,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市、县要积极采取广播、电视、报纸、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资源整合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目标任务。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其他干扰,树立全局观念,扎扎实实做好资源整合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
资源整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的系统工程。市级人民政府是资源整合工作的责任主体,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成立整合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不等不靠,本着成熟一批,报批一批,实施一批的原则,抓紧时间,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资源整合工作。
(三)落实工作责任。
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保证资源整合工作顺利进行。具体分工如下: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调查摸清整合区域内的资源状况、开发现状和矿业权设置情况,组织审查矿区资源整合实施方案,依法划定矿区范围,颁发采矿许可证;
工商部门负责对拟设矿山企业依法办理企业名称预核准,颁发工商营业执照;
环保部门依法强化对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负责本级审批权限内整合后矿山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开采三年以上大型矿山的环境影响后评估报告的审批,对严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矿山企业依法进行查处,对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治理无望的矿山,可以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对整合后矿山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核,依法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煤炭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煤炭矿山竣工验收、生产能力核定,颁发煤炭生产许可证; 公安部门负责整合矿山爆炸物品管理工作,及时依法处置关闭矿山的爆炸物品,依法核定整合后矿山的爆炸物品用量。
供电部门负责切断关闭矿山生产用电,拆除供电设施,并负责整合后保留矿山的供电工作;
监察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对资源整合工作中存在的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制订优惠激励政策,促进资源整合。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职权范围内制订优惠政策,注重运用法律、经济手段,推进资源整合工作。
2、整合矿山原则上不予扩大范围,对整合矿区周边零星资源应本着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可采用协议出让方式配置给整合后的开发主体。
3、对整合后重新设置的采矿权,在办理有关证照时,国土资源、工商、环保、安全监管、煤炭等相关部门要简化程序,优先审批。
4、矿山重组后,保持原税费收益分配比例不变,维护地方经济稳定发展。
(五)切实加强管理。
1、整合期间,整合区域内暂停新设置探矿权、采矿权。整合后严格按法定权限进行审批。
2、资源整合前矿业权无偿取得的,整合后按照省政府陕政发[2004]121号文件规定执行。
3、下列矿山应在资源整合中予以关闭:(1)证照不齐的矿山;
(2)存在“楼上楼”的,整合后只保留一个,其余关闭;(3)国有矿山范围内影响大矿安全生产的小矿应当关闭。(4)凡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两次以上或违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规等有关规定应予以关闭的矿山;
(5)资源枯竭的矿山;
(6)凡被列入整合对象但拒不参加整合的矿山。
4、对不能按期完成整合和关闭矿山任务的县(市、区),暂停探矿权、采矿权及相关证照的审批。
(六)加强督导和责任追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问题,推动资源整合工作扎实开展,建立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严禁整合矿山弄虚作假,严禁“停而不关”,严防将距离较远的矿山整合,严防不按本方案审批程序非法生产或复采,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严查以权谋私、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对阻挠资源整合工作的人员,由公安机关依法按治安管理条例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