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方面同步推进,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在高职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改善课堂学习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已经获得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英语口语的互动和交际性特点决定了它需要团队的协作互助来完成。因此,将合作学习的方法运用到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合作学习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尤其是教师开展口语教学活动时,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深入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从而确保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职英语 口语教学 应用分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无法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和感情交流,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教师将合作学习渗透到口语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不足,这需要教师认真对待,深入探讨。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于美国兴起,并且在二十世纪中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由于合作学习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学习成绩,促进了学生形成非认知品质,因此受到普遍关注。通过合作学习,让几个学生共同完成某个特定的学习任务,提升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能够让学生最大程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一种学习手段和教学方式。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心理学及社会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理论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二,认知发展理论;第三,群体动力理论。显而易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充分地体现出该理论在学习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群体动力理论是依据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对于奖罚及目标构成层次而提出来的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比较相似,教师对该理论的重视是确保合作学习可以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
二、合作学习理论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合理分组。由于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学习成员和成员之间保持亲密的联系,从而可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对这些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的时候,需要依据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合理的划分。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语言能力、知识掌握、男女比例等方面具体细分小组成员,最大程度促使小组成员在学习水平、认知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不能存在明显的区别,也就是“组内异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小组成员的学习程度都能够在同一水平上进行合作学习。例如,教师以“Talking about weather”为话题进行口语教学的时候,需要将“sun太阳-sunny晴朗的、rain雨-rainy下雨的、snow雪-snowy下雪的、wind风-windy有风的、fog雾-foggy有雾的”等词语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然后通过小组对话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讨论,进而完成教师规定的课堂教学任务。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应当围绕着“天气”这个主题,做到相互呼应的原则,最大程度帮助学生认知并熟练使用这些词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推动教学水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精心分配任务。在高职院校口语课堂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通常使用的最佳方式是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将教学任务认真地分配到每一个学生。比如:教师在讲授“What’s your hobby?”这个话题的时候,在分成的若干个小组的成员中,每个组分别选择一个成员担任小组组长,教师将所有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告诉每个组的组长,然后通过他们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身的角色和任务:组长、中心发言人、发言人、记录员等,每个角色都很重要。组长的任务是将所有的教学任务认真的分配到每一个成员头上,中心发言人的任务是总结“My hobby is...或者是My hobbies are...”;而发言人的任务的是对中心发言人说出来的语句进行适当的补充,记录员需要把本组成员所有讨论、学习和发言的内容都记载下来,最后由小组长上报给教师。这样,就每个成员都有学习的机会和展示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最大程度确保课堂教学活动能够积极而正常有序的运行。
3.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比如,以“junketing(旅游,郊
游)”为话题的一节英语口语课的教学为例,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最大程度体现出合作学习所具有的优势。
第一,呈现阶段。当教师在设计“junketing”这一话题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提前呈现出一些旅游景点,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带着兴趣进入到口语教学活动中。
第二,练习阶段。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布置好教学任务:比如,拿着自己在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到课堂上进行展示,或者安排学生将自己的旅游照片带到班级,让每一个组对照片进行讲述和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到不同的组去旁听、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表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讨论结束后组长收集照片上交给老师。当进入到课堂训练的环节时,每个组推荐一名学生为大家讲述自己在某个地方旅游时的经历和感受。
第三,展示阶段。每个组经过热烈的讨论以后,就可以进入展示阶段了。每一个小组的代表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自己外出旅游照片的过程中,?M可能用英语表达,教师应该全程关注,必要时给予恰当的支持与帮助。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给每一个发言的学生进行拍照或增加平时成绩的计分记载,以便当作期末总结的参考资料。
第四,课堂评价阶段。公正恰当的评价在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尤其在合作学习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般来说,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小组合作成果的评价,也就是对该小组的总体评价;另一个是对小组成员在小组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互相评价。就小组合作成果评价而言,无论是哪个小组,都需要对小组开展活动的具体目标及其完成的具体状况进行评价。组内成员和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团结是确保整体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正常开展的关键,对于小组成员的互评来说,既应该客观地评价他人,更应该监督自身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为小组的集体荣誉积极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堂教学在经过这几个环节以后,时间所剩不多。教师应当利用课堂最后的几分钟,为所有的学生发放《小组成员互评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对本次合作学习的课堂活动进行相互评价。一般情况下,评价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学习态度;第二,团队合作精神;第三,管理能力。
三、结语
教师在开展英语口语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对听、说、读、写几个环节进行必要的兼顾,灵活地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到口语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使教学水平达到理想的效果。高职英语的教学的不只是为了学生应对各种英语考试,而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学生步入社会以后能够将英语知识和英语能力尽可能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和工作实践中,最大程度地将自身综合水平发挥出来并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思佳.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9):201.[2]王峥.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高职英语口语隐形分层教学探索[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30-32.[3]吕岩.合作学习模式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4,(04):39-40+86.[4]舒云.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01):112-113.
第二篇: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在英语教学中,我国的口语教学一直是一大薄弱环节,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高职英语教育中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之一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如何将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下去,以解决大多数学生语法知识有余,而严重缺乏交际能力的问题。为了能够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少的英语教育者都在不断地努力探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简称CLT)的引进就是不少学者努力取得的成果,对我们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交际教学法 高职教育 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2.053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N Chirong
(Changsha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Hu'nan 410021)
Abstract In English teaching,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has been a weak point.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our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Therefore,one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nglish need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problems will naturally fall on how to proceed vocational teaching spoken English,to address more than most students knowledge of grammar,but a serious lack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To be able to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a lot of English educators who are constantly trying to explore,but also made a lot of achievements,the introduc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alled CLT)is the effort made by many scholars,has a very large reference on our vocational teaching English.Key words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oral English teaching
在外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3P教学法,即Presentation(讲授)、Practice(操练)和Production(产生)。教师愿意采用该方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能够把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来掌控整堂课程的顺利进行。在这种课堂上,任课教师就成了课堂的中心,而学生就变成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脱节,课堂教学也就变成了没有互动的过程。如此一来,学生会越来越不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就会把英语学习仅仅视为记住老师要求他们记住的词汇或语法规则,以便通过各种类型的考试。这也就从人力上、精力上削减了口语教学的投入。交际法的教育基础
“英语口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其教学过程,实质也是交际过程(王才仁,1995:36)。”在语言习得的这个过程中,作为交际工具和认识工具的英语,就需要在语言习得的整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作为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利用英语教与学的交际过程,使得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语言的习得。高职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高职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主要依赖于其所设专业的实用性以及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同时,她主要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上应该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英语教学上,就要以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然而,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知识轻能力,“哑巴英语”的学生居多,听说训练不够,实际英语交流少,使得学生听不懂教师所说的,说不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这是应试教育的恶果,而且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较单一,学生把重点放在记忆一条条单词意思和语法,无暇顾及这些词的实际应用。同时,在高职英语教材中,口语教学的内容与学生日后在工作岗位上需要用到的知识不相吻合,这就很难调动学生口语交流的兴趣。而随着国际大企业的进入,高职学生日后成为高级技工的机率增大,他们只有掌握了流利的英语口语,才能在工作中流利、准确地和外国专家和外国同事交流,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和学习先进经验。在这种要求之下,教学方法肯定要与时俱进,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职学生今后的工作要求,在考虑到工作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的情况下,交际教学法应运而生。
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中的应用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主要功能之一,学习一种语言,只有学会了如何利用这种语言与人交流,才能算是达到了学习这种语言的目的。交际教学法把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把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交际技巧作为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并且能够运用语言与人交流,从而在此过程中使得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得以实现。
在交际法教学的理论中,口语交际一向是口语教学的突破口,它能把英语学习穿插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体验到交际成功的乐趣,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有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堂气氛也才会是热烈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与愿望,将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复杂的交际任务。正如英语专家陆谷孙教授指出:“英语学习需要有pressure与pleasure的结合。”在促进交际的基础上,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利用在语言环境中英语的交际性和真实应用性,提高学习者在特定语境中应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但是现在英语教材的口语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应当把课外材料适当补充进去,这样教学内容才会更灵活、更丰富、更符合时代的需要。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英语口语教学分成模块来进行,这也有助于学生集中学习某一场合的相关口语表达,通过多多训练,多多交际,让所学的内容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这样在以后的运用中才会真正地起作用。同时,教学内容分模块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这样有利于口语交际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在当代交际法教学理论的指引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某些任务,使英语学习者自然地习得语言、扩展交际词汇和促进英语学习进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方说,在怎样预订房间这次口语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如下一个场景,把要包含的关键内容和要求告诉他们,也就是要订好房间,当他们碰到陌生的词汇的时候适当给予帮助,然后给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与自己的搭档,把这次任务完成。
以下是两个学生组合的作品:
学生A:Good morning,can I help you?
学生B:Good morning.I want to book a double room in your hotel from Monday to Thursday.学生A:Ok.Let me check.Oh,yes,there is a double room available.Please show me your ID card.学生B:Ok.学生A:Thank you.The bellman will show you the way.Enjoy your stay here.学生B:Thank you.学生A:You are welcome.以下是三个学生组合的作品:
学生A:Good morning.Welcome to Huatian Hotel.Can I help you?
学生B:Good morning.I want to book a room in your hotel.学生A:Ok,what kind of room do you want to book?
学生B:(To student C)What kind of room do you want to stay in?
学生C:It’s up to your choice as long as having a shower.学生B:(To student A)Ok,two single rooms with showers.学生A:Ok,how long will you stay?
学生B:Two days.学生A:Ok,Please show me your ID cards and fill in the forms.Room 213 and Room 214.The bellman will show you the way.学生B and C :Thank you.学生A:You are welcome and enjoy your stay here.这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学生们分角色把这个场景演绎了出来,既锻炼了他们作为顾客的口语能力,也锻炼了他们作为前台服务员的接待能力,让学生自己参与,丰富了教学形式,也让内容更加生动,切合生活实际。摆脱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把该教的内容融入进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到了教学目标,不失为口语教学的一个好方法。结语
综上所述,交际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非常实用,也符合高职英语教学大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要求,充分运用这种实践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和热情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来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并加以运用的好的教学方法。
本文为湖南省教科院“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分层教学下的交际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xjk013czy1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Canale,M.& Swain,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80.1(1):1-42.[2] 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Teaching Spoken English.Cambridge?Education Press,532-533,539.[3] 王才仁.外语教学交际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4] 高红.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何自然.英语教学交际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第三篇: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综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综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语言故事”引导学习者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语言学习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的过程。任务型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特定的交际场景和语言环境,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语言表达任务,进而通过语言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口语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法中基本的任务设计类型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活动为主要形式来指导英语课堂,将教学任务具体为各种任务活动。任务型教学法基本的任务设计类型有:
合作型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主张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高合作能力,实现共同进步的培养目标。近年来,这种学习方法已经逐渐进入英语口语课堂,并备受关注。
总结型任务。这种设计类型对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要求较高,主张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来表达观点。在这种任务类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能力组织各种形式的辩论赛,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在比赛中发现自己口语的薄弱点。
交际型任务。对话和交际是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最直接的方式。教师可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创设各种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口语交际任务。
探索型任务。这种任务类型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教师可以在口语课堂中引导学生用英语口语讨论贴近生活的话题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形成口语交际动力。
二、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优点
首先,任务型教学法倡导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建相应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相应的语境中进行课外词汇补充和口语训练。学生练习之后教师还要进行相应的点评,对其中的优点给予肯定鼓励,对其中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指出,让学生了解自己口语表达上的问题,课后及时补充学习,填补口语表达中的空白和漏洞。
其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个语境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查找课外资料,针对课本上没有的信息,彼此合作寻找答案。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安排口语训练,还可以根据学校教育条件为学生安排各种形式的“英语角”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外国留学生,并与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将口语交际融入到生活中。这一方面可以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同学之间相互督促、相互鼓励,使口语学习更有趣味性。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学习中的设计原则
首先,激发兴趣原则。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安排趣味性较强的口语训练话题。在保证话题真实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要注重语境的创设方式,注意采用活泼新颖的训练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选取学生兴趣较高的西方风俗文化、近期热门话题、中西方文化差异、穿衣技巧等口语话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让学生在训练中逐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目标。
其次,营造氛围原则。传统口语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影响了口语教学效果。因此,任务型教学法要注重营造口语交际氛围,丰富口语教学形式,摆脱生搬硬套的练习方法,推动口语教学朝着生活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为英语口语教学查找相关的图片、音频和影视资料,使口语训练图文并茂。还可以用Flash技术使口语训练更加生动直观,帮助教师营造更加逼真有趣的口语交际语境,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再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原则。任务型教学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口语教学任务的同时,给予学生积极有效的评价。教师一方面要控制口语训练的进度和尺度,另一方面又要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实践,用英语口语自由表达。
最后,评价纠正原则。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并注意评价方式和内容。一方面,学生在完成各类口语交际任务时,害怕出错,不敢张口,需要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后,也急需得到老师的指导和肯定,进而确立口语交际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口语交际过程,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口语交际中更加自信积极。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更关注学生的参与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口语表达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教学,一方面更加强调口语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也符合语言运用的本质。任务型教学法集合作、自主、探究为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添了英语口语课堂的活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责编 李亚婷)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对教学质量和目标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教师们就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尝试性改革,它试图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整个班级内的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内的学生的水平各不相同,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为了让学生自己更好地自我监督与自我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学习小组,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成绩、班级纪律以及班级内的各项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评量化。每周选出1-2个小组为优秀学习小组,被选为优秀小组的同时,组长随之被选为优秀小组长;每月在优秀小组里再选出1个优秀小组,并对优秀小组及小组长给予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小组内的学生们必须团结一致攻克学习难关,才能在每周和每月的量化考评中脱颖而出,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小组内学生的凝聚力,还可以调动小组长组织和管理组内成员的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实际语文教学当中,需要通过如下几个步骤实现。
(一)通过变换学生座次,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勒温认为:“团体的本质是其成员基于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互赖,由此促使团体成为一个整体,若团体中的任何成员或次团体的状态产生改变,将会影响其他团体成员或其他次团体产生改变;而且团体成员内在的紧张状态,会引发完成共同目标的动机。”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中,尊重更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学校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激发教师授课激情的一把钥匙。那么,如何在实际行动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首先,打破传统的一排一排的秧式座次,让学生面对面围坐在一周,在座次上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般情况下,4-6人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一班平均分成10个小组。在分组过程中,班主任的划分依据和原则至关重要,它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成败,但也需要与学生共同商量。按照“同组不同质、异组不异质”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性别比例等因素重新优化组合,使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均衡分部于每个小组,目的是形成小组间的竞争。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每个小组成员为某一学科的科代表,小组内成员各有职责分工,一般是每个小组长负责行政管理,科代表具体分管学科记录等。
(二)在自主与合作中预习课程 预习是学好一节课的重要开始。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先有小组学生集体预习,然后由老师批阅,这样就防止了部分学生懒于动手动脑的习惯。预习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关键在于预习流程。只有设计好预习流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预习效果。首先,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体意思。期间,通过让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培养其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其次,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设计课文导入语,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深入认真地读课文,又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三,自行设计导入语后,小组长带领组内成员展示各自的设计,并进行交流,最后选出组内设计最好的导入语在全班展示。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听、边改,充实自己的设计。第四,小组合作解决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期间,需要小组长给组内成员分工,具体由谁负责哪一部分,并在短时间内通过听写等方法巩固小组内已经解决的生字词。最后,小组成员将自己的预习笔记进行整理完善,并查漏补缺,交由小组长检查。检查后,将预习笔记交由老师批阅,并适当打分。
(三)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入的了解,内心就会充满自信,小组之间有一种谁也不服谁的竞争架势,课堂展示充满了竞争,让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在课堂展示中,甚至教师也会有自愧不如的地方,反而倒逼着教师必须时刻要充电,否则就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四)在争先恐后的态势中合作复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系统的、有结构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注意到了这一点。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各个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组长带领组员或听写,或提问,或检查,或指点,或讲解,都想把自己小组的序号第一个写到黑板上,复习进度在紧张而有序中不断推进。而且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自己也在进行调整。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适应了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实现了语文教学民主化由师生观向生生观的转化,体现了教学民主化得整体性和发展性;尊重和落实了学生主体地位,遵循着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但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弊端是学生无效参与,教学效率不高。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与纠正。实践证明,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很有实效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关键词: 中小学语文 小组合作 教学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探究性学习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往往取决于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高低。近几年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很有实效的,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主要活动形式,以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为主体,以小组活动任务完成为标准。小组合作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交往互动,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一般做法是,把班中学生按照他们的学习水平、认知倾向、个性差异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不同组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最好三五人。在小组合作中,每小组成员都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还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所有成员共同实现学习目标。
但是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其中最大的弊端是学生无效参与,教学效率不高。如果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所给的交流时间远远不够,合作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式,草草收场。在众多语文课上,我们只看到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教学环节,但是这种学习方式是低效的,只是搞形式主义。有些时候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是为了形式上的追求,而并非教学需要。所以会出现学生还没有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就草草收场了事的情况,这就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低效。学生学习水平不同,所以小组合作中会出现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过于依赖或盲从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甚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并不是所以成员都参与探讨,优秀学生成了合作学习的主角,而学困生则成了默默无闻的旁听生,同时我们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就无法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无效。
由此可见,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有效,就要进行有效的补救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一、明确合作学习任务,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才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我们要明确本次合作学习的任务和目标,使学生明确小组活动任务,再开展小组活动,就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的阅读进行一一指导,而对于阅读能力好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这时就能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帮助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布置小组里阅读分析情况,并让他们进行小组评价。在小组活动前,我们一定要明确小组活动的要求;在小组阅读分析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听,边听边思考,他的分析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等他阅读分析完后其他组员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对阅读分析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其他学生要及时在做好笔记。这样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要做些什么,小组活动就会组织得更有效。
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从而在整个课堂中始终拥有积极的参与性。与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授课中一些孩子由于没有参与的机会而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为全体成员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把“追求每一个孩子的进步和提高”作为小组评价的目标,把个体之间的竞争变为活动小组的竞争,构建小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小组结构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共同的任务和目标,消除学生对竞争失败的恐惧,使学生在一种平和、轻松的氛围中有效学习,很好地参与小组活动,同时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乐于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效分工,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学生不能只善于提出问题,还要更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思考,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并向其他同学学习更多的知识,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
小组合作学习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对小组成员进行有效分工,要求所有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时都承担相应的工作,如小组中要有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助理等角色,让他们在小组中担当不同的角色。经过小组分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大大提高。另外,如果课堂活动中要求学生增长知识,就要提前为学生布置,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每个都负责一定的任务。这样在课堂小组活动时,学生就能带着自己的成果进行交流,从而做到学习资源的有效共享,起到有效互补的作用,使课堂教学资源变得更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大大提高语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