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房监护措施操作规范
产房工作分配和流程
1、当孕妇到产房,首先由护士听胎心,有平车或轮椅推入待产室或分娩室(初产妇宫口开全或经产妇宫口开大4厘米),持续胎心监护,测量血压和体温,报告医生接诊。将需要陪产家属签字接进待产室,并进行陪产宣教。
2、产房医生对每个进入产房孕妇进行评估,并填写评估表格,将没有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孕妇纳入助产士管理,观察产程进展以及胎心监护,并填写产前记录单和绘制产程图,如发现异常请医生会诊和处理,对于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要医生管理,对于需要使用缩宫素孕妇,由医生管理。
3、产程中出现异常,由产房医生处理,如果医生不能处理白天请产房主任会诊,夜间需要请示总住院及总值班主任会诊,进行诊断和处理。产房医生要将上级医师会诊意见落实文书,进行病情交代签字。
4、助产士进行接产,需要侧切应该医生交代和签字,医生完成产时医嘱,护士完成分娩记录和新生儿记录,医生检查病志无误后签字。助产士在接产过程中,其管理的待产孕妇需要交给另外助产士或医生管理。
5、如果同时分娩孕妇较多,医生参与接产工作。不能独立接产医生,需要请示总住院和总值班主任。启动备班方案。
6、对于分娩中需要产钳或胎头吸引,臀位牵引,双胎接产,瘢痕子宫阴式分娩,一定有总住院以上医生在场。
7、如在产房出现任何医疗和护理孕妇不满意纠纷问题,医生要立即报告总住院及总值班主任,必要时向产房主任及科主任汇报。
第二篇:修改后产房水中分娩操作规范
产房水中分娩操作规范
水中分娩是一种特殊的分娩方式,操作前的准备必须充分。助产士在陪伴的过程中要认真积极的进行产程宣教指导,在分娩前对孕妇进行肝炎、艾滋病、梅毒、阴道清洁度检查, 如有传染性疾病劝其放弃水中分娩, 严防交叉感染发生;可以正常阴道分娩者排除水中分娩禁忌证后询问是否有水中分娩意向,对无意向者但阴道分娩条件优秀者给予解释, 鼓励。1.环境及物品准备
(1)水中分娩室提前30分钟将室内温度调至26—28℃并准备接产所需常规物品(如产包、胎心监护仪、新生儿辐射台等);
(2)再次清洗已经消毒待用的浴缸,分娩池内配备水温计,放好温水,水温调至35—38℃;
(3)浴巾铺在产床上,以备出水后产妇擦拭水迹;
(4)新生儿辐射台提前30分钟打开,铺上消毒后的浴巾,做好新生儿出生后保暖措施;
(5)除准备分娩接生常规用品外,准备拖鞋、浴袍、防滑垫。2.产妇的准备
(1)医师在临产前要求产妇及其家属签署水中分娩知情同意书, 使其明确水中分娩过程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当产妇宫口开大4-5 cm, 胎心音监护提示胎儿状况良好时, 产妇温水淋浴后进入分娩池,记录入水时间。产妇进入分娩池全身裸露, 坐位时分娩池的水位不超过产妇剑突, 半卧位时淹没产妇肚皮;
(3)未破膜者由医师行人工破膜, 了解羊水性状,再次评估。3.产程中的操作流程 第一产程
(1)鼓励产妇多饮水, 勤排尿, 给予饮食指导;(2)常规听胎心:宫口开3cm 前2 h一次、进水后5—10分钟给予听胎心一次,摸宫缩,了解子宫收缩的节律、频率和幅度, 及时记录产程;(3)评估胎儿大小及产妇阴道分娩条件, 并再次进行水中分娩宣教,突出水中分娩的优点, 并给产妇讲解配合要点;(4)指导产妇进行呼吸, 帮助产妇调整呼吸, 减轻分娩疼痛。
(5)入水2小时未分娩者,产妇需离开分娩缸出水休息10分钟,补充水分、能量等(如果汁、面包等),再次入水后继续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
第二产程
(1)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屏气, 宫缩间隙及时给予饮水;可按产妇需求选择不同体位躺、蹲、坐、跪;新生儿辐射台预热;5分钟一次胎心监测,需在宫缩过后1分钟听诊,持续约1分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出水:如胎心基线偏低减慢、羊水污染、第二产程停滞等;(2)待胎头拔露时,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必须提前到场,打开产包、戴手套, 准备接生;指导产妇用力, 胎头娩出后, 随即前肩、后肩、胎体自然娩出, 记录出生时间;遇前肩娩出困难给予助产;
(3)胎儿娩出后放在母亲的前胸给予充分的肌肤接触,同时立即处理第一口呼吸, 用吸耳球吸出新生儿口鼻黏液,断脐后移至辐射台常规复苏护理。
第三产程
(1)嘱产妇移至产床,注意产妇保暖,会阴部垫方巾后搀扶至产床上并安置好体位, 注射缩宫素, 预防产后出血,记录出水时间;
(2)更换手套、铺巾、消毒会阴和外露脐带、垫聚血器, 掌握胎盘剥离征象, 协助胎盘娩出, 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及会阴破裂情况;(3)正常缝合伤口。
第三产程异常情况处理
遇胎盘未娩出, 出血大于100mL 或第三产程达30 m in, 立即更换手套、消毒会阴、导尿, 给予人工剥离胎盘;按摩子宫, 开放静脉, 缩宫素静脉快速输注或舌下含服卡孕栓, 必要时静脉注射卡贝、宫体肌肉注射欣母沛、吸氧、心电监护并准确估计出血量。胎盘娩出后测血压、摸宫底做好记录;检查软产道, 遇撕裂及时修补;产后每隔30 min 按压宫底1 次, 观察阴道出血、子宫质地、膀胱充盈情况;协助产妇补充饮食和能量, 做好产后宣教指导, 产妇离开产房前帮助擦身, 更换清洁衣裤, 推车护送至产后观察室,认真完成分娩记录书写。4.分娩池处理
(1)分娩结束后分娩间按照《产房分娩间终末处置流程》做好终末处置。(2)分娩缸使用后, 放净污水,然后放满清水, 将含氯消毒剂按1L 水加入500 mg的比例放入, 浸泡0.5 h 后将水放净, 用清水冲洗干净, 并用紫外线灯管照射1h。每次用前再次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后清水冲洗。
(3)用75%的酒精擦拭出水口开关,花洒,多普勒探头及气枕。(4)每月定期做分娩缸表面细菌培养。
第三篇:产房接生操作流程
产房接生操作流程
1、产妇宫口开全、拨露准备(1)物品:产包
(2)病人 :取膀胱结石位或屈
膝外展仰卧位。
(3)助产士 :洗手穿手术衣,戴
手套,消毒外阴。
2、行会阴切开者术前麻醉,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或局部漫涧麻醉。
3、会阴切手术 胎头拨露,接生者保护会阴,左手助力俯屈,协助抬头复位,外旋,抬头娩出后,左手挤出口鼻内粘液和羊水,胎头娩出,前肩,后肩,身体相继娩出。5 结扎脐带 同时巡回者,注射缩宫素,记录胎儿娩出时间,擦净婴儿与分泌物及粘脂,给予Apgerr评分,交母亲看过新生儿,手腕带。胎盘处理、(1)确认胎盘以完全剥离(2)如出血>200ml或胎盘娩出>15分钟应汇报医生行人工玻璃胎盘术。8 检查软产道,有裂伤立即缝合,逐层缝合会阴切口,直肠指检。整理用物,清点器械与纱布,产妇与婴儿早接触。
第四篇:产房安全管理措施
产房安全管理措施
1、产房助产人员除具备护士任职水平和注册证明还需经过专门培训、考核获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方能正式上岗。非产房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产房。工作人员进入产房,须更换产房专用的衣、帽、口罩、鞋。
2、检查产妇前后要洗手(按七步洗手法)。
3、临产的产妇应在待产室待产,在分娩室分娩。
4、孕妇进入产房后,按规定听胎心,必要时行胎心监护,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生并做好记录。
5、高危孕产妇如先兆子痫、子痫、早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盘功能低下等,助产人员应详细了解病情,根据不同病种,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6、实行一对一的陪伴分娩,严密观察产程,进入分娩室需行连续监心监测到胎儿娩出。分娩时应通知产科医师到场,并酌情请新生儿科医师、麻醉师到场等待分娩,做好抢救新生儿准备,常规备1:10000肾上腺素及新生儿抢救物品。
7、胎儿娩出后应清洁呼吸道、断脐、处理脐带、擦干身体、Apgar评分、抱给母亲看性别、称体重、量身长、新生儿左足印和母亲左手拇指印于新生儿出生记录单上、做好肛探及检查婴儿是否有畸形或其它异常情况,如有应向产妇及家属交待清楚,并做好详细记录;在新生儿手腕系标明新生儿母亲姓名及床号,在胸牌上标明母亲姓名及床号、新生儿性别、体重、身长、出生时间。
8、胎儿娩出后30分钟内,医务人员帮助产妇和婴儿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并做好记录。
9、新生儿出生后,按医嘱肌肉注射维生素K12㎎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早产儿、低体重儿根据医嘱而定,并做好记录及交接班工作。
10、分娩后母婴在产房常规观察2小时,观察的内容包括宫缩情况,宫底的高度、血压、脉搏、阴道流血及膀胱是否充盈,每30分钟记录一次。如无特殊情况,母婴一同送往母婴同室,送往途中应加强保暖及安全措施,用婴儿车推送新生儿,并与病房护士做好床边的交接班工作。
11、每次分娩结束后用紫外线消毒空气,所有器械清洗、消毒及时打包。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并补充分娩间所缺的物品,保证分娩间随时备用状态。
12、接产人员应做好产程、分娩记录,新生儿出生记录等。遇有抢救情况必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3、每周五上午对产房的所有消毒无菌物品进行检查,由专人负责检查,凡消毒的物品超过一周,应重新消毒处理。消毒物品按消毒日期先后顺序排列。
14、设备和药品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15、对急救药品、物品,班班检查登记,用后随时补充,保证完好率100%。
第五篇:产房管理规范2
产房管理规范
产房管理要求:、一、非产房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产房。工作人员进入产房,须更换产房专用的衣、帽、口罩、鞋。
二、检查产妇前后要洗手。
三、一般产妇应在待产室待产,在分娩室分娩。
四、孕妇进入产房后,全产程行胎心连续监护,发现异常及时逐级上报并做好记录。
五、高危孕产妇如先兆子痫、子痫、早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盘功能低下等,助产人员应详细了解病情,根据不同病种,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六、严密观察产程,胎儿需行连续监护到胎儿娩出。分娩时应通知产科医师到场,并酌情请新生儿科医师、麻醉师到场等待分娩,抢救新生儿,常规备1:10000肾上腺素及新生儿抢救物品。
七、胎儿娩出后应清洁呼吸道、断脐、处理脐带、擦干身体、Apgar评分、抱给母亲看性别、称体重、量身长、打新生儿左足印和母亲左手拇指印于新生儿出生记录单上、做好肛探及检查婴儿是否有畸形或其它异常情况,如有应向产妇及家属交待清楚,并做好详细记录;在新生儿左手腕系标明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母亲姓名及床号的手腕带,并将同样的内容标明在腰牌上。
八、胎儿娩出后30分钟内,医务人员帮助产妇和婴儿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
九、新生儿出生后,按医嘱注射乙肝疫苗5ug,早产儿、低体重儿,根据医嘱而定,并做好记录及交接班工作。
十、分娩后母婴在产房常规观察2小时,观察的内容包括宫缩情况,宫底的高度、血压、脉搏、阴道流血及膀胱是否充盈,每30分钟记录一次。如无特殊情况,母婴一同送往母婴同室,送往途中应加强保暖及安全措施,用婴儿车推送新生儿,并与产休区护士做好床边的交接班工作。
十一、每次分娩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开紫外线灯照射一小时,所有器械要浸泡消毒后、再清洗。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及各种物品,并补充分娩间所缺的物品,保证分娩间随时可用状态。
十二、接产人员应做好产程、分娩记录,新生儿出生记录等。遇有抢救情况必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十三、每周五上午对产房的所有消毒无菌物品进行检查,由专人负责检查,凡消毒的物品超过一周,应重新消毒处理。已消毒的物品与未消毒的物品应分别放置,消毒物品按消毒日期先后顺序排列。
十四、设备和药品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十五、对急救药品、物品,班班检查登记,用后随时补充,保证完好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