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新时期军队管理要坚持以人为

时间:2019-05-15 01:5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新时期军队管理要坚持以人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新时期军队管理要坚持以人为》。

第一篇:【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新时期军队管理要坚持以人为

新时期军队管理要坚持以人为

内 容 摘 要:军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单元。努力构建和谐军营,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密切官兵关系。总的来说,在新时期军队的风气是好的,内部关系是融洽的,但在一些单位也存在着少数干部骨干不能公正待兵、真心爱兵的问题。[找我一**五一五六九七,100%保你成功]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密切官兵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建设发展。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应当把解决官兵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整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军队严格管理的同时也应坚持以人为本。

【关键词】新时期,军队,管理,以人为本

排版要求:页边距上、下、右都是2厘米,左边距2.5厘米。1.5倍行间距。

Abstract(行政管理本科论文需要有英文摘要)The militar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society, a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element.Efforts to build a harmonious camp,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is to vigorously carry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s of our military officers and men,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officers and men.Overall, the military culture in the new period is good, the internal relations are harmonious, but there are some units can not just be a small number of cadres and soldiers, the backbone, really love soldiers.These problems are not conducive to closer relations between officers and men, to some extent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construction.Keep the educational campaign should be to solve the exis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officers and men of the issu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ctification, the army should be accompanied by strict management adhere to people-oriented.Keywords : in the new period, the military, management, people-oriented

目 录

一、新时期军队管理中问题的来源与形成„„„„„„„„„„„„„„„„„„1

(一)家庭情况影响人的观念问题„„„„„„„„„„„„„„„„„„„„„„1

(二)不同的时期士兵的思想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2

(三)新老观念的并存,影响了管理工作中的协同效应„„„„„„„„„„„„„2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2

二、新时期军队的管理,应解决的几个问题„„„„„„„„„„„„„„„„„2

(一)解决“高兵一等”的问题„„„„„„„„„„„„„„„„„„„„„„„3

(二)解决“急于求成”的问题„„„„„„„„„„„„„„„„„„„„„„„3

(三)解决“亲疏有别”的问题„„„„„„„„„„„„„„„„„„„„„„„3

(四)解决“短期行为”的问题„„„„„„„„„„„„„„„„„„„„„„„4

三、新时期军队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4

(一)切实转变思维方式,使以人为本理念成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准则„„„„„4

(二)切实提升工作层次,使以人为本理念成为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标尺„„„„„„5

(三)切实维护官兵利益,把以人为本理念转化为服务基层官兵的具体行动„„„„6

参考文献„„„„„„„„„„„„„„„„„„„„„„„„„„„„„„„„„8

(目录文字宋体小四号字)新时期军队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我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形成,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崇高目标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及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充分反映和体现了执政的共产党人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本质要求,不仅对破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而且对我军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实现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指导意义。部队肩负着保卫祖国的重任,在和平年代,部队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重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部队成为保卫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如何使这只部队很好的发挥作用,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管理工作作为目前部队工作的主项之一有着它独有的特点,正确认识部队管理的新特点,是把握管理规律,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任何事物任何形式的管理都离不开人,对人的管理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管理工作的难点。所以管理工作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如何正确认识和开展管理工作,把握管理规律,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成为部队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军队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立足时代的高度,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到领导部队建设的工作实践中去。下面就新时期军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在新时期如何管理好军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时期军队管理中问题的来源与形成家庭、社会、工作在不同的时期、环境、观念等条件中对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同时造成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一)家庭情况影响人的观念问题现在的兵员情况复杂,且受家庭影响和教育的情况不一样,多为独生子女,家庭背景复杂,社会关系繁多,牵扯精力较大,造成个人思想受影响,是形成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目前的兵员中,富裕的家庭娇生惯养,孩子不能吃苦,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孩子相对享受的较少;有的家庭幸福、和睦,有的家庭困难重重、支离破碎;有的社会关系复杂,有较强的依靠心理,有的要独立面对生活。他们之间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消费观,造成了管理的复杂性。

(二)不同的时期士兵的思想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人的思想,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成的,由于经历的环境和事情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士兵的思想变化要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来分析。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基本观念,对个人和社会、对权利和义务相互关系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社会变革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了官兵的衷心拥护。从而要求管理要从实际出发。

(三)新老观念的并存,影响了管理工作中的协同效应协同反映是不同事物、系统之间要素和要素之间保持统一性、合作性和集体性的状态或趋势,有序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管理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一种协同效应。就管理而言,旧的、不适应形势要求的也就是“老一套”,是影响现代管理效应的的主要根源。新时期,人们的行为自主权日益扩大,人们的自我意识也日益增强,影响着人们自我思考、自我决策、自我行动,培育了个人的开拓创新意识、超前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现代士兵的平等意识、自尊意识、参与意识都比较强。这些都要求我们的管理观念、管理方法要及时相应更新。但至今管理中仍存在部份不尽人情,不够人性的方面。往往由于对人管理的不当造成管理中的矛盾,所以管理中必须以人为本。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随着人们对社会认识的提高,社会的某些消极因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追求完美的心态太强,工作中的不适当,管理中的强迫性,造成了人们对待生活、社会、工作的消极心理。然而这些存在社会上的问题,对士兵的思想和行为的侵蚀越来越大。从军营外部看,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增大。社会上的灯红酒绿,家庭中的繁多琐事。有的感到部队生活辛苦,不如地方轻松自在,对部队生活产生了厌倦情绪,工作无精打采,有的感觉愧对家庭,而不安心在部队工作。同时独生子女在部队占较大比例,独生子女在文化程度、接受能力以及经济条件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很多弱点。从小在优越的环境生活,脾气古怪、性格任性,且吃苦和自理能力、适应能力较弱,如果心理或生理的压力超负荷,就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同时内部也出现了新变化:将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原则在部队中有膨胀之势,做点什么,就期待给予等量的回报;重人情而轻原则,原则性不强,对上搞通融,对下讲人情,抹不开情面。给部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新时期军队的管理,应解决的几个问题(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

(一)解决“高兵一等”的问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现在的战士在价值观念、民主意识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尊重和信任,渴望实现自身价值。但一些干部骨干往往对此视而不见,总是习惯于用老眼光、旧观念看人,用老方式、老套路带兵,引起战士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因此,必须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转变思想观念。要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发扬优良传统、密切官兵关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学习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和相关政策规定,充分认清端正对待士兵的根本态度既是保持我军性质宗旨的政治要求,又是尊重人、理解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既是法规制度的基本规定,又是对干部骨干履行职责的明确要求。各级领导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官兵,主动在调查研究、指导帮建过程中察兵情、解兵难、暖兵心。基层干部骨干一定要克服“离兵”现象,自觉与战士实行“五同”,在相互接触和彼此交流中树立威信。通过开展“交知心朋友、结帮学对子、解思想疙瘩”等活动,掌握战士的真实思想,真正使干部骨干人人头脑中都有一份战士思想变化的“晴雨表”,都有一本为战士排忧解难的“备忘录”。

(二)解决“急于求成”的问题基层官兵关系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很多源于带兵方法不科学。如有的不讲究科学性,随意加大训练强度;有的无视战士身体状况,一味鼓励带病参加工作;有的方法简单粗暴,特别是对少数接受能力较弱战士的进步有急躁情绪。带兵方法不当势必影响团结,造成官兵关系紧张。作为干部骨干,在带兵问题上必须注重解决一厢情愿的问题,遵循规律,坚持科学训管。强化科学带兵的观念,训练要考虑战士的接受能力,不搞超负荷运转,不随意更改内容、增大强度;工作要做到张弛有度,保证战士在紧张训练和工作之余能够及时缓解压力、调整身心。强化依法带兵的观念,坚持以条令法规为依据,做到严格不“出格”;清理并废止土规定、土政策,切实做到严之有度、严之有理;要注重把说服教育、关心爱护与法规制约、法规引导结合起来,把教育干部尊重士兵、依法带兵与教育士兵依法服役、依法尊干爱兵结合起来,使法规制度真正成为维护内部关系的有力保障。要正视差异,正确看待战士在性格、身体、智力、爱好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做到因人而异,不搞一概而论、同一标准。要区分层次类别,为每名战士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做人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舍得下苦功夫、慢功夫,不怕麻烦、不怕反复;要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引导战士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勇于战胜自我,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既定目标。

(三)解决“亲疏有别”的问题在如何看待当今战士这个问题上,有的干部骨干观念不够正确,如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对经过商、打过工、出过国的同志一律看成经历复杂;把战士到部队谋出路、求发展当作是入伍动机不纯;对家庭条件好、有背景、会来事的战士情有独钟。这些做法,往往使原本纯洁的战友关系变得复杂起来。看待士兵应顺应时代发展,有正确的观念。要看到,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给年轻战士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行为呈现出双重特征。有的想在部队求作为,却又害怕艰苦;有的既对不正之风很反感,又常常为达到个人目的而为之,等等。这就要求带兵人必须打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因势利导地做好工作。同时,要保持积极健康的交往心态,充分认清庸俗关系的危害,不搞有亲有疏、嫌贫爱富、厚此薄彼,真正实现做人与管人的统一。要切实把珍视情谊、真心相待作为与战士交往的基本准则,多从对战士成长进步负责的角度想问题,少从背景因素来考虑,做到不以私人感情分亲疏、不以个人好恶分彼此、不以是否“听话”分厚薄、不以家境贫富分远近、不以先进后进分高低、不以阅历深浅分是非,真正让战士感受到没有“关系”没关系、不会“来事”不碍事,自觉靠努力工作赢得佳绩和信任。

(四)解决“短期行为”的问题一些干部骨干缺少“带兵一阵子,为兵一辈子”的责任感,存在临时观念,以让战士“安全度过服役期”为标准,这显然不是对战士成长进步负责任的态度。在这方面,应努力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教育干部骨干切实站在为部队长远建设、为战士未来发展负责的高度,培养战士、塑造战士,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帮助战士学有所获、学有所长。二是强化育人意识。把打牢战士立身做人的思想根基作为首要任务,帮助战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战士立足本职、苦练精兵,依托军事舞台成才;不断改善育才环境,拓宽学习渠道,搞好设施建设,努力为战士学习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三是强化维权意识。始终把维护战士的基本权益,作为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在满足战士基本需求的同时,通过科学计划安排,保障战士的正常休息;坚持以情带兵,尊重战士的人格尊严;畅通民主渠道,保护战士的民主意识,调动他们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促进部队建设的和谐发展。

三、新时期军队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

(一)切实转变思维方式,使以人为本理念成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准则(正文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字)一是要把人作为领导工作的逻辑起点,遵循官兵的思想和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工作筹划。对党委、领导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广大官兵作为领导工作的逻辑起点,切实遵循人的身体心理和思想发展的规律来开展工作。要按照认识发生论原理来分析官兵思想问题,切实从主体需求、客观诱因、周期波动、个体差异等多方面来把握官兵的思想变化,科学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遵从官兵的身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知识接受规律来制定军事训练和素质培养目标,使官兵“跳一跳,够得到”,防止急于求成制定不切实际的高标准。要遵照官兵的接受心理组织开展工作,启发自觉,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能不顾实际,片面地靠命令、靠权力去强迫执行。二是要把人作为领导工作的第一资源,依靠官兵的才智和渗能发挥来推动工作落实。领导资源是开展领导工作所必须的各种积极因素、能量及其来源,包括物质资源、精神资源、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对领导资源的利用归结起来可分为对人的使用和对物的配置。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部队建设的决定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人作为领导工作的第一资源,把人的建设作为部队建设的第一要务,以人的发展促进部队的发展。为此,要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用爱才的感情、容才的气魄、用才的胆略不拘一格选用人才,通过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抓好工作落实。要善于调动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部队,通过教育引导官兵,最大限度地激发官兵建设部队的热情和潜能。三是要把人作为领导工作的价值目标,根据官兵的评判和受益多少来衡量工作成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领导干部工作价值的最终裁决者。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实现人的利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领导工作的最终价值目标,评价工作成效要以广大官兵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态度为尺度,切实把部队发展多少、官兵受益多少作为评价工作成果的依据,把官兵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实现广大官兵作为部队建设者与部队建设成果享有者的统一,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兵。

(二)切实提升工作层次,使以人为本理念成为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标尺(正文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字)在部队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关键是要搞好与部队实际的结合,按照促进部队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确立工作的新标准,提高工作层次和水平,开创部队建设的崭新局面。一方面,要用科学发展的要求来规划部队长远建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实到规划部队建设上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为此,要严格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部队全面发展。要自觉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善于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速度相宜和效益质量兼顾的发展形态,促进部队协调发展。要始终把功夫下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把发展摆在第一位,又考虑部队自身对发展的承受能力,在实现当前目标的同时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增强部队发展后劲和潜力,保证部队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用全面发展的目标来定位官兵素质培养。马克思认为,人的素质是影响人成为自己主人的最根本因素,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总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建设部队,必须把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为此,要把提高官兵思想政治素质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统一起来,把增强体力与增强智力统一起来,把提高知识水平与提高实际能力统一起来,促进官兵德、智、体、能全面提高。要允许官兵在法律范围内建立积极健康的朋友、同事、婚恋、家庭关系,通过扩大社会交往程度,使官兵在广阔的社会中接受教育、增长见识,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学习提高、成长进步,促进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要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新时期一些官兵身上反映出来的所谓“前卫”、“先锋”、“另类”的个性追求,积极培养官兵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做敢为的创新精神,并积极加以引导,使之为部队建设服务。

(三)切实维护官兵利益,把以人为本理念转化为服务基层官兵的具体行动在劳动还未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而是谋生手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部队官兵的共同利益是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同时,作为官兵个体又有他们自身的利益,这些是他们活动的动力,也是部队建设的动力。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要正确看待、充分尊重他们的利益,尽可能地反映并实现他们正当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切实把维护好、实现好官兵的切身利益作为领导工作的落脚点。一是要保障好官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要推行办事公开,尊重和维护官兵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证官兵应有的民主权利,确保官兵的政治权益。要坚持义利的辩证统一,正确看待、努力满足官兵的合法、合理、合情的物质需求,确保官兵的经济权益。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军营文化环境,允许官兵积极的文化追求,确保官兵的文化权益。二是要解决好官兵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困难。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在政治上关心人、思想上教育人、精神上激励人、工作上理解人,还要在生活中体贴人、关爱人。要以师长之心、兄长之情,想官兵之所虑、急官兵之所难、帮官兵之所需,尽可能地为官兵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好官兵的个人及家庭困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官兵的切身利益。对医疗保健、休假探亲、家属就业、家庭涉法、子女入学入托等实际问题,一定要心想到、话说到、力尽到,切实把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事做好、做细、做实。三是要保护好官兵的名誉、人身和人格权利。要切实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把官兵当作平等的主体,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要加强人权和法制意识,充分尊重和维护法律法规和条令条例明文规定的官兵个人名誉权、隐私权和私人财产自主权。要坚决杜绝打骂体罚等歪风,尊重和维护官兵的名誉、人身和人格权利,防止侵犯官兵合法权利的行为。总之,军队管理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在部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部队各级干部要管好部队,带好兵,必须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部属作好样子,要求部属作好的自己必须首先作好。只有这样,部队管理才能有好的效果,才能出现新的局面。在新时期下部队管理者只有认真研究、把握和解决部队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对人的管理是整个管理活动的核心,贯穿于所有工作之中。加强对人的意识引导,搞好对人的思想教育,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全面推进管理工作的正规化和人性化,推进“以人为本”的现代的管理理念。我军肩负着对外反侵略、对内反颠覆的重要任务,认真学习和运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军事思想,切实加强军队的科学管理,使我军成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威武之师。

第二篇:试论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时期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试论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 新时期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要以人为根本,以人为目的。这里的“人”是指“自然――人――社会”视野下的“人”,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就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关注人的各种需求,指导人的精神生活,调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与塑造人,来挖掘、保护、调动、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使部队这个人的群体和组织体系整体运行高效通畅,内部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一、新时期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一)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其意义。第一方面,从这一命题本身的意义看,它包含三层意思。其一,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是“每一个人的发展”。所以,它不允许存在一种以牺牲多数人利益而保障少数人特权的社会制度。其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活生生的个人的“自由发展”,它要求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和独立性最大限度地“不受阻碍的发展”。其三,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同时还是人的政治权利的充分实现。第二个方面,从这一命题的社会政治意义来看,可以说,共产党人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就是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政治、经济和文化保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也是我们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而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价值和最高命题。

(二)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是实现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基本要求

坚持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千方百计搞“和平演变”,对我军实行分化与西化,通过网络、电台、电影等媒体对我军官兵进行渗透,企图削弱党对部队的领导和改变我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原苏联军队正是因此在一夜之间倒戈相向的。其教训深刻地告诉我们: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能切实抓牢人的思想,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这一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中,我军官兵成为了共同所指。因此,要想在这场斗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武装每个官兵的头脑,以此来抵制敌对势力腐朽思想的进攻。只有使每个官兵都能自觉抵制外来侵袭,永远忠于党和人民,才能确保我军永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和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不变。

(三)坚持以人为本是提高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必然要求

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主体意识明显增强,自我实现的愿望更为强烈,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更加直观。这些变化在部队官兵身上也有明显体现。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官兵们对奉献与索取、付出与回报、权利与义务有了与过去不一样的理解。在付出的同时希望得到回报,谈义务的同时也讲求属于自己的权利。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在一定程度上仍采取过去那种你说我听,高、大、全,“一刀切”,“一锅煮”,满堂灌的教育方式,过于强调牺牲奉献,忽视官兵合理的物质利益要求。导致许多官兵从内心排斥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近年来,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呈下降趋势。这直接影响到了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要改变这一现状,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官兵的自主意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以此来调动官兵参与部队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只有这样,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由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人类自身,而这些活动又都要由人去操作控制,靠人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思想政治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人既是工作的主体,也是工作的客体。因此,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符合人的本质和工作本身的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让官兵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为自己服务的工作,感受到自己在这项工作中是受益者,才能真正激发其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军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的总结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军的优势,也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建军以来我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表明: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与人的需求结合起来去做,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劳苦群众受尽了地主和土豪劣绅的欺压,渴望社会公平,渴望翻身做主人。因此,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政治主张,从而受到了全社会和广大红军指战员的热烈欢迎。抗日战争时期开展的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及朝鲜战争时期提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随后开展的杀敌立功运动,都是顺应全社会和广大官兵的共同需求而提出的。从而使我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成为了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反之,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与人的需求不相符,就达不到期望的效果。文化大革命期间,包括部队在内的全社会大肆宣扬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政治挂帅,违背了广大人民要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搞乱了人的思想,使部队建设也遭受了很大损失。改革开放以来,部队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一些部队由于没有很好研究官兵的新需要、新想法,思想政治工作仍沿用传统的做法,一味用假、大、空的所谓理论去灌输,结果不但未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使官兵产生了厌烦心理。这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无不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

(六)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部队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今后的发展战略。国家的建设需要大批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高科技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人才成为事业成败的关键。因此,新一届党中央在原来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并把“以民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执政方略,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注与对人才的重视。军人角色的双重性对军人提出了比一般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作为军人,其本职工作是履行军事职责。这就要求军人必须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业务能力。尤其是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进行,各种智能武器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作之中,实现人和武器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高科技的效能,将是取胜未来战争的关键。另一方面,军人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对于大多数军人而言,还面临第二次就业。这又要求军人要具备谋生能力和从事社会性工作的能力。因此,新时期部队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和军事发展的需要,必须按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人才。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就其本质而言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担负着培养人和塑造人的重任。它既要确保部队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完成好自己的历史使命,又要确保广大官兵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以培养人、塑造人为目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使广大官兵既能适应部队建设需要,也能适应地方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需要。

二、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着力点

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我想,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着力于尊重人

尊重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尊重,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基本情感和态度。

1、要尊重工作对象的地位,摆正“主人”和“公仆”的位置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当工作对象是战士或下级时,有些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领导者的位置上,以一副教育者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见面先数落一通。结果要么是受教育者口服心不服,要么是使思想疙瘩拧得更紧。有的战士曾这样说:不怕队长给批评,就怕指导员做工作。试想,为什么会出现工作对象害怕政工干部的情形呢?我想主要是因为部分政工干部自身位置摆得不正所致。要改变这种情形,一是政工干部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思想政治工作是为部队其它各项工作服务的,政工干部也是为广大官兵服务的。只有时时处处注意这一点,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其作为思想武器的作用,政工干部也才会被广大官兵认同。二是政工干部要切实增强平等意识。官兵在政治上是一律平等的。因此,政工干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放下架子,以朋友和服务者的身份出现,采取寓情于理和交心的办法,才能激发工作对象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2、要尊重官兵的人格

人格,就是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资格,是一个人立身处事的根本。一个人一旦丧失了人格,也就丧失了在同类中生存的权力。因此,人格是不容侵犯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侵犯官兵人格的事却屡见不鲜。如污辱他人,人身攻击,随意揭短、亮丑,打骂体罚等现象时有发生。要切实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一是要把尊重他人人格作为一项严格规定,从制度上予以保证。要鼓励官兵对随意侵犯他人人格的情况进行检举揭发,并及时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处理。二是要切实提高政工干部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修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消除和缓解部队内部的各种矛盾,维护稳定团结。

3、要尊重官兵的民主权利

当前,在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侵犯或剥夺官兵民主权利的现象还很普遍,也因此极大地伤害了广大官兵献身部队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个别部队在财务开支、伙食管理、干部任免、重大建设项目等问题上搞假民主,名为集体讨论或投票,实际暗箱操作;名为征求意见或事先公示,实际是走过场。广大官兵因此不愿参与相关讨论,不愿发表真实意见。部队各级党委在官兵中的威信也大打折扣。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除少数不宜公开谈论的问题外,要允许官兵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要切实发挥好军人大会、军人委员会等民主渠道的作用。二是对一些重大问题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公开决策过程。三是凡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非保密事项要公开,如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发放情况等。四是对犯错误的军人做出处罚前要允许其对有关事实进行分辩等。总之,要充分保障官兵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

(二)要着力于理解人

理解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实际工作中,战士一旦被干部理解,就能积极去完成交给的工作任务,表现出一种积极上进的心态。因此,理解人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种工作技巧。

1、要宽容人

宽容也是一种理解。宽容人是理解人的一种表现,是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人性化的基本要求。部队是一个主要由青年人组成的集体。而青年人往往存在以下缺点与不足:一是性格缺陷。表现出不够稳重,易冲动;二是心理缺陷。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差;三是能力缺陷。由于自身学识、见识、经验所限,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易出现过错。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培养人、教育人和提高人的工作。虽然部队强调整齐划一,强调纪律严明,但这并不等于不允许人有过失,关键是要看引发过失的原因。在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

(1)要宽容人的缺陷与不足

宽容人的缺陷不等于听之任之和迁就,而是要给存在缺点与不足的年轻官兵提供改正和提高的机会。如有个别官兵存在心理缺陷,天生胆小,因而在执行任务中一旦碰到危险性高的工作,往往心存恐惧,犹豫退缩,有时甚至因此耽误工作。碰到这种情形,除了给当事人以适当的批评教育外,更应采取宽容态度,加强心理疏导,使其克服心理障碍。又如有的官兵性格上存在问题,粗枝大叶,易冲动,喜欢意气用事。对存在这种性格的人,主要应加强引导,结合实例讲明危害,使其慢慢转变,不能急于求成。还有的官兵由于能力有限,虽然在工作中很努力,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这种情况,不能一味地求全责备,更不能因此而把他们全盘否定。而应该承认人的能力有高低这个客观事实。一方面,要加强培养,努力提高其素质;另一方面,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工作难度与接受任务的人的能力大小,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

(2)要宽容人的过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毛泽东同志也曾讲:犯了错误有什么要紧,改了就好。当然,说要宽容人的过失,并不是说不管过失性质和大小,一概不予追究,而是要对犯下过失的人采取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不能动不动就点人的“死穴”。然而,在部队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领导过于求稳,生怕出点乱子而影响自己的政绩。因此,对犯了一定错误的官兵,往往采取极端的作法,要么息事宁人,想方设法隐瞒、掩饰;要么动不动就把人弄走,免得再生乱子。

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做好人的工作,努力消除和缓解各种矛盾。如果一发现某人的缺点和过失,就采取极端作法,那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文化大革命中因此造成的很多冤假错案就是血的教训。因此,宽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当然,这种宽容不能超过原则和法规制度的限度。在教育人和处理人的过程中,必须按法规、制度和原则办事,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发挥应有的威力。

2、要理解官兵正当的需求

(1)要正视官兵渴求物质利益的需要

从利益动因上认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生活中仍居于重要位置。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对人们思想行为的驱动作用明显加大,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成为引发官兵一些倾向性思想问题的根源,成为影响官兵内在动力的实质性因素。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不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官兵的影响,不善于从利益动因上分析官兵的思想变化,就难于摸清官兵的真实思想,也就难于增强针对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2)要正视官兵渴求精神生活的需要

当前部队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官兵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关系到官兵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也会影响部队的稳定团结和战斗力的提高,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之一。因此,一是要加强教育引导。防止当前在社会上漫延泛滥的黄、赌、毒等腐朽文化侵袭官兵,增强官兵的免疫力。二是要努力改善部队内部的文化设施。如搞好军人俱乐部、图书室、局域网等建设,为官兵提供各种有益的精神食粮。三是要丰富部队文化娱乐活动。通过经常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竞赛、晚会等活动来排除官兵心中的枯燥感和寂寞感。只有用高尚先进、体现现代特色的军营文化才能吸引官兵,才能更好地拴心留人。

(3)要正视官兵渴求自我实现的需要

现代西方社会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类,按由低到高的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可见,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的高层次的需求,是不容忽视的。据前不久某部就入伍动机问题对100名新战士的问卷调查显示:31%的人当兵为了考军校;27%的人为了学技术;21%的人为了使自己在部队得到各种锻炼;7%的人为了尽义务;还有14%的人为了其它。可见,战士们到部队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新时期官兵的突出特点是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注重个人目标的实现,并且这些目标都很实际具体。如考学、入党、学技术等,这实际上就是他们渴望个人价值的具体表现。因此,要抓住官兵的这个“兴奋点”,对其因势利导,使其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同频共振。

人的需要是一种必然的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它。但部队是一个执行特殊任务的集体,有自己特殊的纪律和要求。同时,由于当前各方面的条件所限,对官兵的各种需求还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面对官兵的各种需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区分正当需求与不正当需求。对于官兵合理合法的正当需求,必须加以正视、重视、满足和利用;反之,则应加以教育和制止。

二要合理运用“义”、“利”结合原则。精神鼓励和利益驱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两种重要手段。当前,我们既要大力宣扬“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又要充分肯定和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既要大力开展“牺牲奉献”、“艰苦奋斗”教育,又要及时倾听、理解官兵合理的物质利益需求,帮助官兵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三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财力有限,部队建设也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把改善官兵的物质、文化待遇和工作、生活环境作为重要事情去落实,又要加强引导,使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防止官兵物欲膨胀和贪图享乐。

(三)要着力于关心人

关心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手段。人是一种重感情的动物。心理学研究表明,他人的情感态度往往能影响和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取向。因此,情感激励是思想政治工作惯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事实证明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关心人正是运用情感激励的具体做法。

1、要关心官兵的思想倾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军官兵思想上的迷茫、困惑和疑问增多,且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其中最突出、最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问题。如:共产主义到底能否实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到底谁优谁劣?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贫富差别和分配不公现象?等等。二是军人道德问题。如: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要求军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是不容许军人关心和考虑个人利益?军人怎样才能做到既无私奉献又能实现和维护自己正当的个人利益?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是不是必然要吃亏?应不应当让牺牲奉献精神强的同志吃亏?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自觉牺牲奉献精神。

2、要关心官兵的成长进步

成长进步不仅能给人带来成就感,更能激发人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际工作中,一些官兵因为感觉自己前程黯淡而精神委靡,工作缺乏动力。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带着一定目标来到部队的,一旦发现自己目标实现受阻,必然产生这样的结果。因此,一是要为官兵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如尽可能为官兵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二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官兵进行各种技术培训。三是要对后进官兵进行耐心帮助,使其恢复自信心。四是对表现出色的官兵进行重点培养,为其它官兵树立榜样。五是要认真做好官兵的警衔和职务晋升工作,做到及时准确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3、要关心和帮助解决官兵的实际困难

当前,官兵的实际困难如:生活过于艰苦;缺乏必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家属没有工作或下岗失业,家庭负担过重;担心自己不能胜任二次就业后要面对的新工作,心理负担过重;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住房问题无力解决等等。大量事实表明,实际困难得不到解决,是导致官兵工作积极性不高和精力外移的重要原因,而且每当此时,说得再多再好,往往还不如为官兵做一件实事产生的作用大。因此,要想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必须从关心和帮助解决官兵的实际困难入手,努力帮助他们消除后顾之忧,使其从中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部队的温暖,从而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和部队建设。

(四)要着力于培养和塑造人

培养和塑造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全面提高官兵的素质发挥作用。

1、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官兵,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

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我们在用它武装官兵的过程中,一是要帮助官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二是要帮助官兵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划清同一切违反党性原则立场的界限。三是要使官兵具备严明的政治纪律,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只有切实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确保官兵的思想和行动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2、要加强思想道德和作风教育,提高官兵的品德作风素质

一是要经常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官兵,大力提倡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精神,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权力观、荣辱观、美丑观、善恶观、伦理观和理想观,培养官兵高尚的道德品质。二是要培养官兵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3、要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

当今已步入知识化和信息化时代,我们各项事业的成败直接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广大官兵作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掌握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很好地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培养人和塑造人的工作,必须把科学文化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努力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这样,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

4、要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官兵的业务素质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政治工作者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素质普遍偏低,这已成为制约部队政治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尽快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是要转变对政治工作的认识,切实加以重视,把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吸引到政治工作岗位上来。二是要建立健全政工人才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采取在职培训、代职锻炼、交叉任职、送院校代培等多种途径,使每个政治工作者真正成为专家型、学习型、知识型的人才。三是要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激励他们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只有切实提高每个政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要抓好心理教育疏导,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竞争加剧,官兵的压力增大,思想负担加重,各种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层出不穷,对官兵的健康和部队建设事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加强对官兵心理的研究,掌握官兵的思想动态。二是要对官兵普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使官兵能正确认识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三是要培养一批懂专业,会做心理疏导工作的政工干部。四是要及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官兵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五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更好地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总之,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真正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培养人,才能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履行好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三篇:企业,要学会军队式管理[定稿]

企业,要学会军队式管理

新作战模式变革

在最近几年的军事大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节:一支人数有限,但是受过非常严格训练的战斗小部队,可以称之为“战斗小分队”或“特种部队”,乘着机动性能非常好的直升机或运输机,长途跋涉,远距离空投,潜入敌方阵地,通过望远镜,寻找敌人的重要目标,然后,通过军用GPS或卫星通讯系统,将方位和指令传到后方指挥中心,然后,在十几秒或几十秒内,导弹或从飞机或从航空母舰或从阵地上呼啸而出,直击目标而去!这是一种新的现代作战方式,有两个特点: 第一、模式创新:对整个作战系统的高度依赖,远远超过对个人能力的依赖。传统的作战,高度依赖的是战士的个体作战能力,而这种作战新模式,是一种基于大量资金的长期投入形成的高科技作战能力、依赖整体系统的高效能而形成的战斗模式。这种作战新模式,在经济落后、科技落后的国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作战模式上的高度创新,使两支战斗部队的战斗力,从一开始就远远地拉开了差距。这是一种基于体系的竞争力,给你看到了,告诉你了,你也学不会,做不到,只能望洋兴叹。一句话,是体系和系统的核心竞争力,主导了战场的优势。

第二、对士兵个体的充分和严格的培训,提高战士个体的素质,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降低消耗提高效能。在这种新模式下,在一个战士身上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时间,让他们接受比以前多得多的严格培训,使战士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当然,同时还要给他们更高的工资和福利。从表面上看起来,这是提高了作战单位的个体成本,好像有点不合算。但是,由于一场战争的胜负最终的决定因素是人,所以,如果每个成员的素质大大提高,用更少的、更低的消耗、损失和成本,去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的可能性就提高了。而且,从每个成员消灭对方、保存自己、获得胜利的回报角度看,每个个体成员的“投资回报率”是大大提高了,从而在整体上,降低了消耗(成本)提高了效能(效率)。

这种新作战模式的两个特点是硬币的两面,不仅存在于军事组织中,在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我们也能看到这样新模式的“市场版”。

跨国公司在全世界,是非常注重投入公司资源,包括投入自己公司内部的资金、人员、时间,以及聘请专门的外脑——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软件外包公司等,以此来建立全公司的体系化的核心能力。这种体系化的核心能力建立,表现在建立公司内部的全球统一的ERP系统、CRM系统、SCM系统,也还表现在建立公司外部的全球统一的供应商体系、合作伙伴联盟、大客户服务体系、专利共享互换体系、品牌管理体系等。这样的一种专注和投资,最终的结果是,公司体系资源的积累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对员工个人,甚至包括董事长和CEO的依赖越来越小,使整个公司成为一个管理健全,体系完善的大平台,谁来了都能管,谁走了也还照常运转的具有独立生命的社会组织生命体。而且,这种管理平台的改进是持续的,每年有预算,真的可以说做到了“年年改、月月改、日日改”的程度,天长日久、日积月累,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告诉你,你也学不到,做不好。

而同时,跨国公司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这种注重是从公司品牌在大学校园里的建设开始的。以宝洁公司为例,这家外资企业从人才招聘的角度,就把当年毕业的22岁大学生和25岁硕士生里的学生,全部挑最优秀的,招了进去。那它是如何招聘的呢?做广告,是用最好的印刷品;去演讲的人,坐豪华的汽车(虽然可能是租来的);面试,是包租学校附近最高档的饭店;进入公司的起步工资,要比一般的大学生高出20%~30%;来了公司以后,集中统一的严格培训;明明是普通的员工在内部的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轮岗,却可能会给你一个“管理培训生”的头衔,给大学生一个荣誉感;还三天两头给你点新的洗发液拿回家让你孝敬老爸老妈——实际上那又值几个钱呢? 陆军中的“班”:大型组织中的最小管理单位

在新作战模式中,体系竞争力至为关键,那么军队是如何构建一个班、一个连、一个军团以达成体系的呢? 先问一个小问题:陆军部队最基层的战斗单位“班”的正常人数编制,为什么是12个人?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军队,皆如此。

这是因为陆军部队在无数次的训练和实战中,逐渐总结发现,一个有战斗力的基层战斗集体,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战斗人员。但是,这种最小战斗单位中战士的数量,又不能太多。士兵们在战场上是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作战,所以需要对相互掩护、协同、配合的战斗伙伴们,相互非常熟悉。大家不仅要相互认识,而且还要对对方的各种动作和眼神非常熟悉,熟悉到默契,这样才能在战斗中相互掩护对方。这样一来,这个被称为“班”的最小战斗单位,就需要限制规模,以达到成员之间的相互熟悉和默契。可以料到,开始的时候,军队的最小战斗单位“班”的编制也不是12个人,或多或少。但是,随着在实际战斗中的不断检验和调整,最后逐渐形成了一个班12个人的稳定编制。12个人一个班,一个班长,一个副班长,总共有两个团队领导,平均一下,每个团队领导管理5个人。一个人管五个人,这和一个部门经理的管理跨度是不谋而合的。

更进一步,在真的打仗的时候,有时一个普通班可以被加强成为一个“加强班”。一个加强班又有多少人呢?一般是有18个战士编制。其中还是有一个班长,一个副班长。总共还是有两个团队领导。平均一下,每个团队领导管理8个战士。

军队打仗是远在有现代市场经济和MBA管理之前的事情,最早的军队编制的设立的时候,肯定没有考虑后来那些MBA玩意儿。但是,在流血和死亡实践中总结和摸索出来的军队,最后被广泛采用在稳定的组织结构中。

支部建在连队上:抓住大型组织执行力的关键点 对于大型组织,管理的一个难点是组织的执行力。原因在于,一个大型组织,天然存在着由于内部层级而产生的内部损耗和衰减,存在着官僚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土壤。这是客观存在,不管谁当头,都一样要面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史得到一点启发。

在我们党和军队的历史上,有一次重要的会议,叫“古田会议”。我们军队的执行力,或者叫在党领导下的战斗力,以这次会议为分界线,水准大为不同。

在1920年代~1930年代的大革命时期,从南昌起义开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斗争的发展历程中,一开始的时候,红军也同样存在着其他军队类似的问题:打了败仗就有军官大批士兵开小差,下级不听上级的命令等现象。当时我党我军的很多领导人,是行伍出身,在国民党军队或其他军阀的军队中带过兵,打过很多胜仗,非常富有战斗经验,但是,对于这样的问题,从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上,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或者说,没有找到一个系统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那么,“古田会议”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这个会议就确立了一条简单的原则:党的支部,建在连队。为什么党的支部不建在营一级、团一级,而要建立在连呢?这和现代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层级和跨度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一个支部,一般有5个支部委员,少的也有3个支部委员。在支部下面,有党小组,一般是3~5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有3~5个党员。这样一来,全连就有10~20个党员。这10~20个党员,都是什么人呢?都是当团队领导的,老百姓俗称“当官”的。他们是连长、副连长、指导员、3个排长(一个连一般有3个排)、9个班长(一个排一般有3个班,一个连一般有9个班)。不是党员,就不能当这样的领导,要当,先要入党。领导看中一个有潜力的小伙子,想提拔他,先考虑要解决他的入党问题,然后才能提拔他。这成为了军队的组织管理原则。就是这样的组织管理原则,把整个部队就管住了,把执行力也就是战斗力的问题,从组织制度上解决了。

在一个大型组织中,建立另外一个小型组织,用小型组织来管理大型组织,用少数领导来管理多数人,成为这个有几百万人的大型组织的一个重要组织原则。

在现在的公司中,如果是上市公司,中层以上干部,有的时候还包括不是中层干部的一些重要(技术、销售或管理)骨干,通常会有期股权,这个有期股权的员工名单,其实就是建立了另外一个小型组织。那么,那些不是上市公司的公司又如何呢?通常是有其他类型的组织:中层干部会议啦,后备干部培训班啦,等等。还有的公司,是通过享受不同的福利待遇(例如住房标准、配备司机、配备秘书、培训权利、休假权利、车贴标准,手机标准)来在大型组织中形成小型组织。虽然用的办法不同,名目繁多,但是,本质上来讲,是一样的。

跨级任命:避免失控的灵丹妙药 一个大型组织,由于人数太多,所以,经常会出现“山头主义”,而一旦形成“山头主义”,接下来就是容易失控。一个组织的二级或三级单位,不忠诚于这个组织,而是忠诚于二级或三级单位的领导个人,这个问题在大型企业里也是广泛存在的。

那么,军队是如何解决的呢? 军队解决的办法就是:跨级任命。

举个例子,以当今军队的主要组织形式——旅为例。在一个旅中,营长的任命权,不是在团长手中,而是在旅长手中。但是,营长是由团长提名的,也就是说,团长有提名权,旅长有决定权。这样一来,就把提名权和决定权分离了。

为什么是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呢?原因是从两个方面找的:如果营长不听团长的,那么团长就没有威信,就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战斗力。但是,如果营长只听团长的,那么,如果团长要哗变了,那么危险就非常大。由于军人手中有枪,所以,一旦一个营长听了一个哗变的团长的话,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旅长要对营长要有影响力,营长应该还对旅长要有沟通渠道。当任命是由旅长(背后是旅党委)签发的时候,这种沟通渠道天然就建立起来了。

在我们的军队中,这种“跨级管理”不仅体现在任命上,还体现在很多其他方面。例如,调动部队上,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有段时间里,调动正规军的一个排,都是要报中央军委,总参谋长的,要经过中央军委副主席一级的批准的。

这种“跨级任命”的原则,不仅在军队中使用,也体现在我们政府的管理中。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在部长下面的一个层级是局长。局长在工作中,是直接听命于部长的。但是,局长的任命书,又是谁签发的呢?不是部长,而是国务院总理。不要小看这张任命状,这是一种任命决定权的象征。这同样表明了政府部门的一种提名权和批准权(决策权)的分离。

这样的原则,对于一个公司的董事会,是应该非常有启发意义的:董事会不仅要熟悉、了解、认识和任命一个公司的总经理、CEO,还要比较了解和任命这个公司的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这样,就可以在董事会成员和公司管理层之间形成一种沟通的渠道。这种沟通渠道,在一个公司正常发展的时候,是没有太多和太大的意义的。但是,当一个公司的总经理或CEO不能很好的经营这个企业的时候,此时,这种沟通渠道就非常有用和非常重要了。

面向战场的组织变革

新作战模式的核心在于整合与协同,在现代化的战场环境下,把一个班,一个连,一个军团整合协调以应对体系化的战争,这是一种复杂的组织变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最近10多年的军队改革中,一个重大的改革措施是,把战场上的主力——单一的陆军军队,改革成为包含有多个兵种的综合性的合成集团军。

按照我的观察,这是整个军队,从整体的组织结构,按照军事战场的需要而采取的一个重大的组织结构调整措施:从平时的管理开始,从训练开始,就把真实打仗需要的各个兵种整合在一起,协同配合,以提高和增强胜利的概率。

原来一般的陆军,部队的主要构成都是陆军师、旅、团,虽然也配备有炮兵、工兵等各种兵种,但是都属于辅助、支持的性质,从理念到战略、从战术到配置,从训练到战斗,都不是作为作战整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环节,所以,真正的“合成”和“协同”并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也并没有落实到组织结构中,更多的还是在战术训练中强调。现在的合成军,则是从编制开始,就注重在战场上需要协同的各个兵种之间人数上的科学配备,注重平时作为一个作战整体来进行调动投放。

这种变化,是面向战场需要的组织结构调整。

从专业的管理来看,当然是按照各个兵种来独立管理更好,但是,这是在战场形态比较简单,或者说,战争双方使用的军队种类都比较简单的时候适用。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这已经不能适应战场的需要。这个时候,不仅在战略思想上要变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来落实这种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的发展和变革。

军队的这种变革,对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具有同样的借鉴意义。我们中国现在很多行业的一些企业,尤其是国有垄断企业,虽然在眼睛里面已经看到了消费者力量的不断崛起,看到了同行业的跨国大公司在很多方面的新变化,虽然嘴里也口口声声说“客户是上帝”,但是,在具体的组织结构上,并没有站在方便消费者的角度上来进行调整。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民航的客户投诉部门的地址安排:现在各个航空公司服务乘客的“主战场”是在各个城市的机场,所以,我们在各个机场都能看到各家大航空公司自己单独设立的,为头等舱、商务舱、金卡和银卡乘客提供的单独换登机牌的柜台,休息候机的专用的休息厅。但是,为什么要把飞机晚点后赔偿的理赔服务窗口,设到非常不方便的城市中心的民航大楼,例如,在北京是要到西单民航大厦去办理,而且,办理的时候,不仅要填一大堆内容繁琐的表格,而且还一定要本人去?可不可以把航空公司办理乘客赔偿的服务窗口,设到机场来? 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商场就是战场,机场就是战场,机场就是比拼服务、争夺乘客、留住优质客户的战场,而其中处理乘客投诉、保障消费者在误点以后获得足额赔偿的民航投诉部门的办公地点,从远离机场的地方搬到机场出口处,并简化赔偿手续,就是像军队的合成军一样,进行组织结构调整,进行变革,把让“乘客第一、为乘客服务、让乘客满意”的口号和理念落实到组织结构的一个具体措施。

第四篇: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社区管理建设研究)[推荐]

社区管理建设研究

学院: 专业: 年级: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日期:

社区管理建设

【摘要】本文以社区管理主体的权利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某小区停车位改建工作为例,分析我国城市社区推进公共事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权利关系的分析,以某小区停车位改建的例子为切入,城市社区中类似于停车位改建的公共事务难以开展,过程中有重重困难,究其原因,是社区管理主体即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三者之间权利关系错综复杂,推诿扯皮;而社区居民(业主)缺乏”主人翁”意识,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知识与能力都很匮乏。这两重原因导致了社区即便有资金也难以有效率的展开工作,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真正地推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因此要在理顺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者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明确分工,完善社区管理主体的管理服务功能;并且鼓励居民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当中去,提高居民的自治意识和能力。保障居民的有序互动和管理主体的高效协同是实现社区善治的根本,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城市社区的良性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社区 权利关系 停车位改建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subject's rights relat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es the parking space reconstruction work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urban community.Through analysis of China's urban community right relation to a residential parking spaces reconstruction examples as the breakthrough, urban communities in similar to the parking space renovation of public affair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the process is difficult, the reason is the complex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the main body of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that the residents committee, industry committee and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ies, shuffle disputes over trifles;and community residents(owners)lack “masters” consciousnes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public affairs knowledge and ability are very scarce.This dual reason led to the community even if there are funds are difficult to work efficiency, to play their own management function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So in relation to straighten out the neighborhood committees, industry authority and property companies,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espective roles,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improve the service management function of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subject;and to encourage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public affairs, improve the residents of the autonomous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To ensure the orderly intera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to achieve good governance of the community, I hope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management of urban communities.[Key words] urban community, right relation, parking space reconstruction

目录

社区管理建设......................................................................................................................................................II 引

言................................................................................................................................................................1 社区管理主体的权利关系..................................................................................................................................1

(一)参与社区管理的主体....................................................................................................................1

(二)社区管理主体的权责范围..............................................................................................................2

1.居民委员会的职权...........................................................................................................................2 2.业主委员会的职权。.......................................................................................................................2 3.物业管理公司的职权定位。...........................................................................................................3

(三)社区事务管理原则..........................................................................................................................4

(四)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冲突..............................................................................4 社区停车位改建的流程与难处..........................................................................................................................5

(一)F小区的停车管理现状...................................................................................................................5

1.F小区的基本情况............................................................................................................................5 2.停车位管理办法急需改革...............................................................................................................5

(二)社区实施停车位改建的办法及流程..............................................................................................5

1.社区实施停车位改建的实际做法...................................................................................................5 2.小区停车位改建的流程...................................................................................................................6

(三)社区停车位改建面对的困难..........................................................................................................7

1.社区管理主体分工不明,互相推诿...............................................................................................7 2.社区自治建设度较低.......................................................................................................................8 3.改建效果差强人意...........................................................................................................................9

社区停车位改建的建议....................................................................................................................................10

(一)明确三者的职责,专职专管专办..............................................................................................10

(二)提升社区自制度,加强业主委员会的建设.................................................................................11

(三)设立监督反馈机制,培养社区居民自治意识与能力.................................................................11 结

语..............................................................................................................................................................13 参 考 文 献......................................................................................................................................................14 致谢....................................................................................................................................................................16

本文以社区管理主体的权利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某小区停车位改建工作为例,分析我国城市社区推进公共事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权利关系的分析,以某小区停车位改建的例子为切入,城市社区中类似于停车位改建的公共事务难以开展,过程中有重重困难,究其原因,是社区管理主体即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三者之间权利关系错综复杂,推诿扯皮;而社区居民(业主)缺乏”主人翁”意识,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知识与能力都很匮乏。这两重原因导致了社区即便有资金也难以有效率的展开工作,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真正地推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因此要在理顺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者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明确分工,完善社区管理主体的管理服务功能;并且鼓励居民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当中去,提高居民的自治意识和能力。保障居民的有序互动和管理主体的高效协同是实现社区善治的根本,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城市社区的良性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社区管理主体的权利关系

(一)参与社区管理的主体

居民委员会: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委会是由居住本区域内的全体的居民参加并且由他们秉持自愿的原则而组成的,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指导和领导下,对本辖区或者本组织内的相关事务进行管理,并且享有独立性的社会组织。

业主委员会:根据我国的《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委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履行以下职责:负责召开业主大会,向业主报告物业公司物业管理的相关情况;代表社区的业主与业主大会所聘请的物业公司签订有关于物业服务的民事合同;及时地了解业主及物业设施使用者的意见,并监督和协助物业公司履行双方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及业主大会赋予业主委员会的其他相关职责。

物业管理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并且对居住物业实施专业化、社会化、企业化管理。

②① ①②《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9)第1条

张晓栋:《社区治理中的“三角关系”之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

物业管理是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专业化的机构,受社区业主和使用者的托管,依照签订的合同及契约,以经营的方式物业及其附属设施和场地进行统一管理,为业主和物业设施使用者提供服务,使物业设施发挥其使用价值,并令物业设施尽量地保值并且增值。

居民是指那些固定居住在某个地方的人。所以,居民与业主不能混为一谈前者不一定会是业主,后者不一定会是居民。②

(二)社区管理主体的权责范围 1.居民委员会的职权。

定位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是指居委会位于城市管理系统最低层次,由本居住区域内的全体居民自愿组成,在共产党和国家政府的指导和领导下,针对本居住区域内的事务进行管理,并且享有独立性,是实际上对社区进行操作的机构,此外,拥有引导居民思想的作用;民事纠纷调解权;向有关部门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和相关要求的权力;以及对物业公司所履行的社区公共事务相关职责的监督权。然而居委会的角色和功能在现实的定位中往往处在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具体地表现有:按照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居委会是社区组织,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但在实际的运作当中,居委会却承担了过多的各政府部门及街道党政所委派的任务,这部分工作能占到全部工作量的七成。如此一来,居委会工作不堪重负,疲于应付,难以将社区中的居民组织起来实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而事实上,居委会正在演变成为政府的另一个派出机构,它承担了太多的政府的行政任务。与此同时,居委会作为自治组织的功能却一步步的退化。在对居委会工作的考察中发现其日常工作是承担政府委派或者要求协助的许多工作,还有就参与政府的各种检查评比,而没有调动居民参与社区自治中去的积极性。这样就致使居民委员会的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实际扮演角色的冲突。居委会法律地位和其现实地位的不一致,导致了其角色模糊,职能错位等问题。

2.业主委员会的职权。

业主委员会是由于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物业管理的产生而出现的。根据《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委会是物业公司管理区域内代表着全体业主对物业实施自治管理的组织,这是从法律上将业主委员会界定为物业区域内的一个代表机构。2003年新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其中第十一条是这样规定的:业主大会履行下列职责:第一,制定及修改业主公约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第二,①②③

⑤ 林尚立主编:《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59页

轩明飞: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 —对社会学 概念关系的界定与阐述[J].科技与经济,2000(4).③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8条 ④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9)第2条 ⑤ 刘哗:公共参与社区自治与协商民主——对一个城市社区公共交往行为的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选举及更换业主委员会委员,并对业主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监督;第三,选聘以及解聘物业公司;第四,决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的相关方案,并监督其具体实施;第五,制定及修改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公用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维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第六,法律和法规或者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规定的其他有关于物业管理的职责。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社区居民长期身份是从属于单位的,而非从属于城市社区。因此居民不但缺乏民主自治意识,也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及归属感。而到了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为特点的城市管理新体制下,居民作为小区建设和管理的一大主体,要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公益意识,对其所居住小区产生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使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具有足够坚实的基础,才能让社区自治组织更好地发挥其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

3.物业管理公司的职权定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而居民的生活需求也日益多元化。这个过程中,居民的职业生活与社会生活相区别,再加上城市住房的商品化,商品房产权的私有化进程,使得传统以行政化为特点的公房管理模式失去了效果。在城市社区在中建立起一种新的社区物业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而我国目前的物业管理机构大致上有这么几种类型:第一类是是开发商的下属机构;第二类则是计划经济时代,于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直属的房屋管理机构演变而来;最后一类是物业公司,其具有专业性质和强调独立性的自主经营的权利。物业管理是指物业的经营者(一般是物业公司)受物业所有者(一般是业主)的委托,在国家法律范围内按照所签订的民事合同社区内物业设施进行统一化地管理,对小区物业设施包括社区绿化,健身设施安全保卫工作和社区的卫生工作实施统一的专业化的管理。还有就是向物业所有者和使用者提供相关的服务。物业公司要针对小区里的物业设施进行统一的专业化的管理,这包括了:对社区房屋的维护;队社区道路、绿化、健身设施等公用设施的作用进行维护;负责打扫社区属于公共区域的卫生;管理社区内车辆,包括对停车场的管理;公共秩序、治安保卫工作;此外还包括政府部门所规定和委托管理的民事合同中所规定的其他事项。物业公司是单元性房地产专业管理者的通称,其作为社区内物业设施管理的客体,包括社区内建造完成,以及能够投入使用的存在的各个种类的房屋及其附属的设施。而物业管理公司就是物业管理的主体之一,它按性质来划分是属于企业的,一般是有本社区的房地产开发商组建或者由原来的房屋管理所转换制度过来从事物业管理的企业。①②

①②③

④⑤

⑥ 《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例》(2003)年 第12条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浙江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第9页 ③ 左万其:《对社区物业管理公司角色定位的思考》,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4卷 第 4期 Vol.24 No.4 2007年 12月 ④ 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2003)第15条 ⑤ 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2003)第9、10条 ⑥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基于宁波市社区案例研究》,公共管理学报

(三)社区事务管理原则 1.社区自治原则。

社区自治是我国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社区自治才能实现社区管理的真正意义,缺失居民自治的社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社区管理中贯彻社区自治的原则,才能真正符合社区发展的原则。

2.以人为本原则。

社区管理中,将人置于首位,是现代管理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作为基层管理的社区管理的重要内涵。因此,社区管理的内在要求就是社区居民的个人权利及其个人意愿予以足够的尊重。

3.效率原则。

社区出现诸如“停车难”等问题,却迟迟难以得到相关管理主体及时有效的回应,关键在于当前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致使其严重缺乏效率。因此效率问题是在理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者关系时需要极为重视的。在考虑协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这三大城市社区管理主体的时候,重视效率是一大原则。

(四)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冲突

居民委员会作为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是以居民为服务对象的,它所调节的更多的是人与人关系,居委会进行管理的权力的来源是居民进行选举所赋予的。居委会承担着宣传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社区居民依法履行义务,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业主委员会是小区中的业主大会的常设机构,业委会也是一个自治组织,它的服务对象不同,是以业主为服务对象的。它的管理更多的偏向于物权,调整的时社区内的财产所有权及使用权方面的关系。业主委员会的权力来源是业主进行选举所赋予的,它只对业主负责,其重要职责包括了制定,修改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公用的设施设备的使用、公共秩序以及环境卫生维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而物业管理公司是一种专业服务单位,是业主委员会聘请对社区的物业进行专业化管理的。居民委员会本质上和物业管理公司并不存在着任何直接的关系。因为物业公司只对业主委员会和业主负责,它的权力是业主委员会授予的,后者根据业主代表大会的决议而给予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物业管理活动的授权。

但在社区实际的管理中,业委会与物业公司,相互干扰,影响小区的管理,在诸如维持社区的公共 ①②②

③④ 曹广存、刘钰、曹春梅:《城市社区管理主体权利的协调》,《城市问题》总第136期

张晓栋:《社区治理中的“三角关系”之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3页 ③ 城市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模式研究问题研究 ④ 郭风英: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机制探析-以宁波市江东区社区服务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0,7(11):124-125.秩序以及环境卫生等问题中,业主大会形式上委托物业公司进行管理,然而实际情况是部分业主自己违反业主公约,物业难以管理,物业服务差业主投诉无门;居委会与业委会存在着部门职能重叠的情况,部分小区存在着重居委会而轻业委会或者轻居委会而中业委会的极端情况;物业公司与居委会,双方针很多事务存在多头管理,很多社区出现了好事大家一起抢着做,坏事无人问津的尴嘎局面,在经济利益,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争夺的现象。以上矛盾的出现,既有社区关于主体权力关系和职权分配的相关制度存在着不足的原因,也有居民自治体系发展落后的原因。如此看来,只有理顺这三者关系,协调三者的共同发展,并且构建成熟的居民自治体系才能走出当今社区管理的困境。

社区停车位改建的流程与难处

(一)F小区的停车管理现状 1.F小区的基本情况

F小区是一个拆迁安置小区,是N第一批农民征地的安置小区。小区建成于2003年,当时车子少,因此小区的设计没有包含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也只有一百余个。小区中除了主干道较为宽阔,小区内其他道路都相对较窄。从2008年开始,小区的汽车保有量开始快速增长,而到2010年,汽车保有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停车难形势日益严峻,发展到了如今,不仅是居民感到头疼,小区的管理者也觉得相当棘手。

2.停车位管理办法急需改革

如今F小区共有住户800余户,而小区内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300辆。超高的私家车数量囿于停车位的不足,便只能随意的停放在路边,塞得满满当当。这给F小区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地不便,也容易造成邻里纠纷,更因堵塞消防通道而影响了小区的安全。因此F小区停车位改建势在必行,F小区的居委会数次向建设局反映自身的困难,期待政府给予支持。2015年F小区得到了用于停车场改建的专项拨款,但改建工作却在筹备阶段遇到了巨大的问题,诸如业委会建设仍不成熟,没有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居委会任务太过繁重,还要在很大程度上扮演居委会加业委会的双重角色,所有工作一肩挑;物业公司缺乏来自业委会的资金以及授权的支持,无法对小区停车问题进行专业化管理。

(二)社区实施停车位改建的办法及流程 1.社区实施停车位改建的实际做法

居委会在具体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在小区的停车位改建工作中,住建部门的政策是改建的前提。只有在得到住建部门的批准和财政支持之后,改建工作才能得以实施。因此,长期以来承担了海量行政任务的居民委员会因为其有着成熟的管理体制和稳定的管理人员并且和政府更亲近的

关系,成为了改建工作的主导者。所有相关政策都由街道转达给居委会。另外,社区中建设不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没有自主参与到社区事务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就停车场改建工作,按照法律规定,业主委员会是管理小区物业的自治组织,相关改建工作需要业主委员会在召开业主大会获得一致通过后,由业主委员会草拟改建申请书并签字,交至住建部门。然而在实际中,业主委员会没有自主开展自治的能力,因此实际上都是居委会在负责工作,包括召开业主大会,事前与相关业主就停车场改建事件进行沟通以及事后调节停车场改建而出现的纠纷和矛盾。这些统统都是居委会在负责并实施,业主委员会成为了一个只负责敲章签字的傀儡。

而到了设计和招标环节。按照规定应是业主委员会向物业管理公司授意其进行招标,并在具体的改建工作中进行监督和管理。但这些在小区中依然是居委会在负责,甚至掌控着用于社区停车场改建的财政拨款,因此F小区可以说是完全处于居委会的管理之下。这种管理,与其说是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的居委会的自治式管理,倒不如说是扮演着行政组织机构角色的居委会的行政领导。

改建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时,物业公司开始承担更多的专业性事务。停车场作为物业的一种,是物业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的一大内容,因此它将参与到具体的改建工作中去。而这个过程中,居委会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主要负责调解居民因与自己相关的停车场改建工作产生的纠纷。小区停车位改建的空间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清理绿化带和利用闲置用地,另外其产生的泥泞和噪音等问题是必然存在的,因此难免会导致居民的纠纷,在这个过程中,仍旧依赖于发展更成熟,人手更充分的居委会。

2.小区停车位改建的流程

社区从发现停车难问题,到停车位改建工程开工,大体上可以分为四步骤:

第一步,居委会向住建部门反映本小区的停车困难问题及改建需要。当某个小区出现停车困难时,社区居委会或主动了解社区居民的停车困难,或被动地接受居民关于停车问题的反映。当明确本社区出现了停车困难问题并需要展开改建工作后,居委会通过街道办事处向上汇报。这个过程是社区总结自身状况并向相关部门反映的过程,是主管社区改建的住建部门了解相关情况以作为政策依据的过程。因为居委会与政府长期以来的亲近关系,成为了联结社区和政府的纽带。

第二步,住建部门了解到社区的改建需求,当这种需求成为许多小区的普遍需求时,即出现了相对普遍的停车困难问题时,住建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为社区的停车场改建提供财政支持,这种支持通常是以改建车位的数量给予财政补贴的方式实现的。这个过程住建部门派出调研人员,对曾经反映过停车困难和改建需求的相关小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确定哪些小区确实需要进行停车改建工作,最后将名单确定下来。

第三步,当某小区因严重的停车问题和切实的改建需求而进入到住建部门的改建名单后,作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讲在收到上级通知后负责将相关消息告知社区的居委会。居委会在

收到消息后,负责通知其他两大社区管理主体即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因为业主委员会是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全体业主对物业实施自治管理的组织,因此它对社区内的相关物权负有责任。业主委员会将召开业主大会,投票表决是否进行社区停车场改建工作。在获得肯定后,由社区业主委员会向住建部门提交具体的改建申请。

第四步,在获得住建部门的批复和停车场改建专项资金之后,业主委员会将委托物业公司进行具体的改建操作。因为物业公司是业主委员会委托对社区内业主的物业进行管理的专业性服务机构。将由物业公司进行社区停车场改建的工程项目招标和委托相关机构进行社区停车场改建工程的图纸设计。这一步骤之后,社区改建工作就进入到了具体的实施阶段,因为本论文是针对停车场改建筹备工作中存在的社区各管理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纠葛,所以后续的具体工作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

(三)社区停车位改建面对的困难 1.社区管理主体分工不明,互相推诿

当前的社区,虽然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对社区各主体的权利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规定,但城市社区不断发展,新情况的不断出现,使得相关打法律法规始终处于后知后觉的状态。更由于社区各主体本身也存在自身的利益追求,因为管理的本质是人在管,所以会出现“好事人人抢,坏事人人逃”的状况,于是社区管理三主体的工作分配和权利划分就有着重要问题。

首先,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是存在着工作内容重叠和职能冲突。居委会和业委会都是社区自治管理组织,针对法律的关系来说,居委会负责的是管理和全体小区居民有关的公共事务,业委会负责的是管理和物业相关的公共事务;就管理的对象来说,居委会管理的是小区居民,而业委会管理的是小区的业主;就管理的内容来说,居委会管理的是全体小区居民相关的公共性事务,这是涵盖了业委会管理的范围与物业有关的公共事务,所以说这两个组织在工作的内容中存在一部分职能相互交叉的情况。然而,就现实情况来说,许多小区的居民委员会承担了相当多的行政工作,看起来已不像是一个群众自治性组织了,如今的居委会所呈现的面貌更多是基层的行政组织了。在F小区中,居委会经过长期的发展,其工作模式成熟,而且其居委会干事往往长期为社区服务,与社区居民的联系强。更因为居委会扮演着政府派出机构的角色,居民自治意识缺乏,往往更偏向被动地于接受居委会的领导。这些导致了居委会的泛行政化。这可以从居委会工作者被称为“居委干部”这一混淆了社区工作者和政府公务人员的称谓看出。这样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居委会大事小事一起抓,表现强势,而F小区作为农民征地的拆迁安置小区,农民们的业主意识极度匮乏,反而将居委会默认为是农村的村委会。对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建设很落后,很不成熟,再加上业委会的工作人员由社区业主兼职担任,缺乏稳定性,①

① 朱健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J].战略与管理,2012.也难以将主要的经精力投入到社区工作当中去,因此业委会在公共事务中难以发挥作用,只能听从于居委会的意见。业委会的工作甚至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在做。

而物业管理公司相对于居委会和业委会而言,它则是根据合同契约为业主提供相应服务,主要管理小区的物业相关设施,首先是一个盈利性机构。物业公司相比于居委会,并不能取代后者。因为它无法行使自治组织的职能。前者是是居民自治组织,它对于物业公司有就小区纠纷进行协调的权力。这样看来,这两者的关可以说是是居民自治管理机制和物业公司专业化管理机制有机的结合。

因此,小区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事务,应该是由业主大会或者作为业主大会常设机构的业主委员会作出决策再以签订民事合同的这么一种方式,委托物业管理公司去实施。例如,制止社区居民的违规违制行为、制止社区居民私自搭建违章建筑、管理社区中随意停放的车辆、以及公共设施遭受损害和后续的维修管理等工作。物业公司要进行社区管理时,在双方签订的物业管理合同中,相关事项应当有着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明确授权。F小区的停车管理一直未曾真正展开,原因在于居民不愿意缴纳相关的物业费用用于停车管理。而业委会则无力做出决议,督促社区业主缴纳用于停车管理物业费用,更何况在F小区缺乏停车管理的空间。因此小区中的私家车处于一种三不管状态。而业主在社区生活中时常投诉管理乱,小偷旁无若人的进入小区中偷盗;服务差,社区楼道常年无人打扫,臭气熏天;环境差,社区里的绿化和健身设施缺胳膊少腿,无人管理。而物业则抱怨业主没素质,不守规矩,乱丢垃圾,私自搭建违章建筑等等。以上这些问题比较集中反映社区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然而业主却无力通过业主委员会对物业公司进行监管,最后只能向居委会反映,物业也难以和业主沟通。而居委会对于物业公司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在事务管理上乏力。总的来说,物业管理是小区建设与管理的基础性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要切实维护好诸多业主的切身利益,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比较大的难度。总的来说,作为业主自治机构的业主委员会建设不足,难以发挥自身作用,居委会对小区进行物业专业管理的物业公司,在工作的某些内容和范围等方面却又缺乏明确的规范和界定,使得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矛盾不断,这种情况对小区的管理与建设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

2.社区自治建设度较低

提高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内公共事务的参与度,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实现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在小区停车场改建进程中,居民的参与严重不足,这既是城市社区居民自治 体制构建存在问题,也关乎居民自治意识与自治能力尚且薄弱有关。

首先在社区筹备停车场改建工作中,居委会和业委会作为城市社区的自治机构,前者过多的承担了街道办的行政事务,演变成了街道办事处下属的基层行政组织,没有做到实现居民自治。居民委员 ①

② 夏建中:城市新型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实证研究[J].学海,2005(3)

②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基于宁波市社区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0,2(01):16-17.会的日常工作没有立足于社区自治,将引导居民的有效地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区,却将承担政府的行政工作以及各种评比和接受政府的检查作为了自身的主要工作。这样就出现了居民委员会的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实际扮演的角色的冲突。而其在法律地位上和现实中的地位的不一致,更致使其职能出现错位,角色的定位模糊不清。于是最终居委会成为各个等级的党委、人民政府及其相关工作部门的的统一下属机构。居委会的工作过于繁重,因此它很难将社区中的居民组织起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而业委会则在许多老旧小区中形同虚设,只是小区业主兼职担任着相关职务,没有管理日常事务的工作人员,只能在居委会的带头和协助下参与到社区相关事务当中去,自身甚至都无法独立召开业主大会,更遑论为小区业主进行自治提供相关的有效的渠道了。单就停车场改建而言,因为停车改建工程的实施一定会影响到小区业主的日常生活,所以小区内的业主对于具体的改建规划会存在异议,业委会要使小区业主同意相关的改建工作,单单依靠业主大会根本无法实现,关键在于事先事后与业主的沟通协调,这毫无疑问,这不是只是由业主兼职拼凑而成的业主委员会能做到的。

其次,居民在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体制下,始终处于被动管理的地位,完全是被管理者。而长期以来的城市社区中管理体制是直线性质的,因而小区成员之间的横向的联系不够,社区意识很薄弱。进入新时代以后,很多居民依然缺乏“主人翁”意识。而社区的业主们,很多对于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漠不关心,根本不太清楚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定位,也对参与业主大会表达自身的已经不感兴趣。同时受到长期以来形成的所以事务都依赖于政府的各级组织的习惯和观念的影响,业主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参与公益事务的意识都较差,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业主委员会在社区事务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社区业主委员会的本身存在的自治意识薄弱,缺乏自主开展的工作的能力,业主缺乏自治的平台等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物业公司的监督。物业公司作为受物业所有者即业主的委托对社区内的物业设施进行统一化管理并向物业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提供服务的这么一个主体,其管理工作是否达标需要业主委员会通过自身的职权对其进行监督。现今社区中存在着物业公司不作为,服务意识差,管理能力落后的问题,一方面其缺少监督,另一方面物业公司面临着物业费率低的难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一个完整有力自主的业主委员会所致。

3.改建效果差强人意

社区是一个综合体,由较多的居民共同组成,各方的利益会因为某一事件而发生冲突,最终影响到社区管理的实际效果。从当前的社区管理来看,产生异议较多的诸如社区卫生、治安、噪音控制和人们的日常出行。而停车位改建则关系到人们日常出行,因此对于停车位改建的工作时提升社区局面满意度和完善社区管理的重要途径。当前的社区改建实际结果跟居民所期许的改制效果,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就导致了社区管理水平迟迟不能有所发展和改变。存在的问题是各方位利益难以均衡。①

① 张晓栋:《社区治理中的“三角关系”之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在社区的改建当中,居民意见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障。部分居民因为自身利益得不到满足,就反而不支持社区的停车位改建。部分居民因为自身的维权意识淡薄,就不参与停车位改建的相关事宜。部分居民发现了停车位改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良好的途径得到解决而丧失话语权。因此,虽然社区停车位改建工作时一个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工作,但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因为机制的原因以及居民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社区停车位改建工作最终因为居民不能够有效地反应自己的诉求、维权意识淡薄而后觉后醒、缺乏良好的反馈机制而最终不能实际表达自己的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停车位改建工作的实际效果差强人意,不能够满足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

社区停车位改建的建议

(一)明确三者的职责,专职专管专办

居委员与业委会之间,建立协调与监督关系。这两者之间,除了前文所述的存在职能交叉的问题,另外服务的范围及其对象都有着相似性。首先地域上都是居住小区,所有管理活动都是在居住小区内进行,围绕着居住小区开展。其次服务的对象都是居住小区内的居民和业主,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一种重叠。因此,居委会与业委会两者首先是一种相互监督的关系”另外,因为居委会和业委会在调整的区域和对象以及两者自身组织的形式三个方面很相似,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居民(或者业主)的切实利益,以及建设文明的社区这个共同的目标,因此居委会和业委会之间简历协调统一的关系很有必要。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两者的关系中,切忌走向极端,或者只重视居委会的发展而忽视业委会的建设,亦或者只推崇居委会的作用而轻视业委会的地位。

居委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要建立互相协调的关系。首先应该明确,物业公司理应成为小区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主体,在关于全面负责环卫清扫、防卫治安、房屋整修、绿化养护这些工作中发挥专业性的作用。而居委会则将主要的工作转到力抓小区内面向居民的宣传教育、民事纠纷的调解等工作上来,对于并不属于自身的事事务,居委会理应主动地让权退出。总的来说,在管理相关的主体来说,要防止居委会与物业公司这两者的纠纷,就一定要理清这两者不同的职能,才能在这两者之间创造出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

强化业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民事合同关系。首先,要确认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之间的民事合同关系。双方签订了服务合同,因此要更充分地发挥好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相关功能。双方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是物业公司与业委会两者联结的唯一的纽带,这份合同的内容将是物业公司进行物业管理的核心,物业公司就仅仅只对这份合同里所规定的内容负起责任。所以,业委会与物业公司两者之间, 10

就只是一种平等的民事合同的关系。

(二)提升社区自制度,加强业主委员会的建设

必须将业主委员会作为社区管理建设的重点。一要加强业主自治意识的教育,居委会、社区党组织要发展基础民主,就一定要广泛开展业主自治意识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要扭转小区居民只知道居委会不知到业委会的状态。二要更重视业委会的工作人员组成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对其他业主进行政治引导,带动业主参与到自治中来。三要主动作为,集聚人才。党组织、业委会和居委会要将社会上有影响力,素质较高的业主参加,共同实施业主委员会人才建设计划。

使得业主委员会成为能够独立开展工作,有效参与社区管理的社区自治组织。

在面对居委会越来越泛行政化,其自治功能日益减退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组织形式更自由,工作羁绊更少的业委会很有必要。公民在参与到社区的政治生活中去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民主意识的过程。而这一点,对于社区管理的未来很重要。

(三)设立监督反馈机制,培养社区居民自治意识与能力

从停车改建工作来看,虽然社区工作者深入居民中去听取居民的意见,调节居民的纠纷。然而这种做法只是为了让居民同意相关的改建工作,是管理主体以及拿出了方案再去说服居民服从的一个过程,这是本末倒置。这种做法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做法,跟当前我们社区的居民自治意识淡薄,自治能力能力欠缺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广泛有效的开展居民自治才是社区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社区居民难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有嫌麻烦的心态,他们往往只对切实利益的事情有所触动,而采取的做法也往往不恰当。而要使社区内的居民能够积极有序地参与到社区的公共事务中区,第一要转变的是社区工作者们的陈旧观念,他们自身唉开展工作中完全没有意识到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重要性。因此,先要让社区工作者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当作一项极重要的工作。不能是社区需要居民的意见了就问一问,不需要就无视居民的意见。

人性本善理论认为,人们有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源动力,愿意为集体目标努力,愿意为工作尽力,愿意发挥创造力和才智。另外社区讲座是培养居民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意识不错的形式,可以邀请一些相关专业的老师来社区里讲解有关与社区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引导居民增强自身意识、明自身民责任,引倒社区居民将思想观念扭转过来,将自身看成社区的一部分,积极主动的参与社区、服务社区、奉献社区,将那种把社区参与视作是政府的工作而漠视政治参与的思想剔除。这样,社区的居民 ①② 杨中宣:《城市建设中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季斌:《拆迁安置社区的管理研究—以张家港市徐丰社区为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②

将会在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中体会到自豪感与幸福感。还可帮助居民挑选一项他本人力所能及的公共事务,并由他进行参与管理,来发挥他自身的作用,并在社区公共事务参与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就能逐渐地实现社区居民由个体地参与再转变为广泛地参与社区事务,从被动地参与变成主动地参与社区事务①。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数量和社区管理事务不断增多。因此,社区管理的好坏显得至关重要,关系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秩序。本文以社区停车位改建为例,探讨城市社区的权利关系,为我国的社区管理提供借鉴。首先阐述了参与社区管理的主体界定以及对应的职权范围,其次分析了F小区的停车位改建的具体事例,包括了社区停车位改建的方法和流程以及改建所面对的困难。最后,针对社区停车位的困难提出社区管理的一些建议。

参 考 文 献

[1] 轩明飞: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 —对社会学 概念关系的界定与阐述[J].科技与经济,2000(4).[2] 崔凤,王龙: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转变[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7(1):73.[3] 崔运武:论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的地位及其目标[J].学术探索,2013,5(6):35.[4] 沈荣华,赵利:合作共治: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J].社会科学,2008,1(10):85.[5] 俞楠:张辉.自治与共治:合作主义视角下的社区治理模式[J].理论与改革,2006,3(06):25.[6] 何海兵: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刍议[J].天府新论,2007,2(3):87.[7]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 奥斯特罗姆: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0(73).[9] C·Wright Mills.The Power Elite.Oxford Univer sity Pre s [M],1956.[10]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基于宁波市社区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0,2(01):16-17.[11] 郭风英: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机制探析-以宁波市江东区社区服务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0,7(11):124-125.[12] 陈宁:共同体的幻象—对近年来社区建设与社区研究的反思[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1(3):30-33.[13] 陈伟东: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衔接-中国社区发展战略[J].社会主义研究,2010,4(05):102-103.[14] 魏静:中国地方政府购买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15] 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00.[16] 何金晖:中国城市社区权力结构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 社,2010.[17] 潘晓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7.[18] 费孝通:社会自理开篇[J].社会,2010(10).[19] 刘哗:公共参与社区自治与协商民主——对一个城市社区公共交往行为的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0] 夏建中:城市新型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实证研究[J].学海,2005(3).[2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8).[22] 朱健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J].战略与管理,2012.[23] 张晓栋:《社区治理中的“三角关系”之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24]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浙江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25] Lukes,S.:Power and authority ,in Bottomore, T.and Nisbet, R.(eds), A.History of Sociological Analysis[M].Longdon: Heinemann,2010.[26] Rossi,P.H.: Power and Community Structure[J],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IV, Nov,2011.[27] Alexis,T.:Journey to England and Ireland[M] ,Translated by Lawremce , G.and Mayer ,K.P.London,2012.致谢

毕业设计是对我们知识运用能力的一次全面的考核,也是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和更好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名本科生,由于经验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想要完成毕业论文是不易的。

感谢

教授在本人选题、选材、修改、定稿等一系列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评委老师对我论文提出的意见;另外还要感谢老师几年来对我的栽培和教育。

第五篇:经济与行政管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撰写安排

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撰写、指导等工作安排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必要的基础训练和从业、创业的适应阶段。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利用文献等综合技能。

一、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1.毕业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可在“经济管理专业论文选题方向及参考举例”416道题中选,也可自选)必须以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而不应脱离专业范围,选题要具体,不宜过大,要尽可能结合社会调查的成果,同时鼓励创新,避免选已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

2.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数据精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基本符合专业科研论文的写作条例,论文篇幅4000~5000字;

3.学生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必须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一律不得从网上下载文章充数,杂志、报纸文章可以参考,不可照抄,论文使用网上下载的资料不得超过论文篇幅的40%,即不超过1600字。

4.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不得拖延。

5.时间安排。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从2010年12月1日起12周,工作进程要求如下:

(1)收集资料、确定论文题目——1周(2)整理汇总资料、写出论文大纲——1周(3)撰写论文初稿——6周(4)修改论文——3周(5)论文定稿、打印、装订——1周学生必须于第11周内将完成的毕业论文送交指导老师(论文提交时,须同时提交论文正式文本一份和论文正式文本的电子文档一份)。

(6)第12周(即2月底)各教学点汇总上交我院毕业论文,提交论文正式文本纸质稿(装订好的)一份和论文正式文本的电子文档一份。

(7)论文写作格式要求:详见“毕业论文写作格式指导

(四)”。

论文打印排版格式要求:详见“毕业论文排版格式要求(学员必须做到的)”。

论文装订格式要求:论文封面(第一页)、目录(第二页:装订在论文封面后)、正文(从正文第1页开始设置页码)、指导老师评语、空白封底。论文封面和封底要塑印,不用装订机装订,应用塑胶装订。

毕业论文打印格式要求:

另毕业论文正文要分页,正文打印的的页边距:上 2.54cm、下2.54 cm左 3.17 cm右2.00 cm

二、毕业论文的主要环节

(一)选题

选题(可在“经济管理专业论文选题方向及参考举例”416道题中选,也可自选)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开端。能否选择恰当的题目,对于整篇毕业论文写作是否顺利,关系极大。好比走路,这开始的第一步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迈向何方,需要慎重考虑。否则,就可能走许多弯路,费许多周折,甚至南辕北辙,难以到达目的地。指导学生选题,要遵循这样两条基本原则:

第一条是价值原则,即论文的选题要有价值。论文价值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之分,选题时,要把应用价值摆在首位。学生写的毕业论文不是毫无实际意义的“空对空”的文字游戏,而是来源于现实,并为现实服务的。衡量一篇论文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之大小,应当首先看它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如何。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题目,写出的文章来最好能指导现实,为当前的现实服务。

第二条是可行原则。选题时要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主要是写作的时间、地点、环境;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的才能、学识和所掌握的材料等。学生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必须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量力而行。即要选择那些客观上需要,主观上又有能力完成的题目。

(二)调查研究

1.调查研究准备

(1)明确调查目的;(2)根据论文选题确定调查题目;(3)确定调查对象;(4)搜集相关资料;(5)拟定调研方案;(6)设计必要的调查表格和问卷。

2.调查研究的实施

(1)实地考察;(2)问卷调查;(3)个别访问;(4)补充调查。

3.调查材料的分析

(1)调查资料的编校、分类、汇总;

(2)调查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

a)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分析。

b)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对事物质的方面分析。如比较分析法、类型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三)拟定写作提纲

编写提纲是写作前的逻辑思维过程。拟定一个较为详细的提纲是写好论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的分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在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时还要注意:

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

这种方法编写。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给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四)数据整理或搜集、整理、分析、研究、评价资料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应注意资料、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实用性,并努力使之系统化。论文研究方案的设计,因研究的问题不同,选择的具体研究方法不同,设计的研究方案也不同。许多研究采用的方法是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配合。必要时应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

(五)理论分析、论证

论文分析构思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对论点的分析和论证的构思。毕业论文的分析构思,应该建立在毕业专业实习的日记、报告、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指导思想是: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调查研究和毕业实习中,应尽可能将研究观点与结论或初步建议再回到实践中进行印证,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吸收各种有益建议,继续不断地精炼自己的基本论点,充实论据,完善论证方法,增强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六)撰写论文

论文的结构通常应包括目录、标题、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与参考文献、附录、索引、感谢等。毕业论文可以根据其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选择,但至少应包括目录、标题、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七)修改定稿

通过这—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三、指导教师资格与职责

(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

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本科以上和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经济管理类专职教师或具有中级(含)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工作者,外聘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

(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选题——收集资料数据——分析构思——确定论文题目——拟定写作题纲——论文初稿——反复修改——定稿等整个论文写作过程进行指导。要求学生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定,按时完成论文。

2.指导教师负责对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写出评语,并给出论文成绩。

四、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认真思考,刻苦研究,勤于实践,敢干创新。

2.必须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

3.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写作任务,严禁抄袭他人作品和请人代笔。

4.学生应对本人的毕业论文质量负责,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化要求完成给定的毕业论文写作任务。

五、毕业论文评定

毕业论文只要求指导教师写出评语,不要求给出成绩或打分。

六、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论文撰写期间各阶段工作的时间进程安排

1.第1—2周毕业论文选题调研,拟定论文提纲;

2.第3—7周完成论文初稿;

3.第8—10周完成论文修改稿;

4.第 11周论文定稿,打印一份装进资料袋并提交及电子文档。

七、选题要求及选题参考范围

(一)毕业论文选题要求

1.实用性和科学性是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本专业全面综合训练。

2.选题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在校所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任务或社会热点问题。

3.选题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应在教学计划规定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4.鼓励并提倡学生发挥主动性,提出自己的设想,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商定选题。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参考范围

经济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必须具有专业特色,活动内容应当在经济管理范围内。为方便学生选题,考生除了在“经济管理专业论文选题方向及参考举例”416道题中选外,也可在如下题目中选(以下论文题目仅是一个选题参考方向,同学在确定某一方面论文题目时,题目要具体化,或是做其中一个子项目,对经济管理区域的某一方面中的某个项目(问题)进行一些“试论”、“初探”、“建设性意见”。)另外考生也可在领导思想方法、领导艺术;企业管理、企业财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经济法;社会保障;社区管理与新农村建设;公共行政管理;县乡级财政管理等各个层面和社会热点问题中选题。

A:金融方面

1.票据市场发展与票据法的完善;

2.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3.人民币升值后的利弊及风险防范;

4.试论房地产金融的发展与风险;

5.试论金融创新及我国银行的发展;

6.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7.货币政策的历史回顾与评价;

8.试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超势(中间业务具体化);

9.现行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10.试论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问题及对策;

11.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12.试论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约束问题;

13.人民币汇率问题(我国汇率机制的改革历程及未来展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构想、人民币升值空间的模型分析、央行抑制人民币升值的措施及其绩效等。)(对某一方面、某一部门);

14.股市问题(保险基金入市对股市的影响、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几点建议等)。(对某一问题,建议性意见,简单化);

15.国有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的发展;

16.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及创新;

17.商业银行经营创新与风险管理问题;

18.论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

19.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研究。

B:企业、行业、区域方面

20.企业与市场关系问题研究;

21.诚信与房地产业的发展;

22.城市公用事业(具体化、改革初探)改革问题研究;

23.中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的利弊;

24.企业发展与再就业;

25.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26.工业重镇(再创业的一些问题)〔初探〕;

27.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28.经济体制转轨与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

29.当前MBO(管理者收购)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30.国有资产流失途径及其解决办法;

31.职业经理人素质的提高与管理的规范化;

32.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研究;

33.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34.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5.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研究;

36.机动车辆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C:宏观经济方面

37.规范市场秩序,为经济发展创造好的经济环境;

38.诚信(用)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39.西部大开发(所遇到的某问题,建议性意见,简单化)问题研究;

40.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建;

41.税收制度改革之我见;

42.私营经济的性质与特点。

下载【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新时期军队管理要坚持以人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新时期军队管理要坚持以人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