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方案
荆州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强对城乡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力度,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切实保障城乡建设有序进行,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统一部署、属地管理、依法行政、着眼长效、标本兼治”的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依据,进一步落实《荆州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暂行办法》,建立违法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切实遏制违法建设行为,为荆州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组织领导
成立以区委书记为政委,区人民政府区长为指挥长,区纪委书记、区政府分管领导、区公安分局局长为副指挥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重点组织对东城、西城、城南街道办事处和郢城镇、纪南镇辖区内违法建设的巡查、监管和查处。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城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考核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
三、工作安排
l、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横幅、板报、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大力宣传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对优化荆州区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意义。
2、加强舆论监督,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对阻挠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区委、区政府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工作动态,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支持,拥护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3、镇,村(居)委会两级要落实包村包组责任,层层签订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责任书,于12月316前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4、各镇、街道办事处、各村(居)委会,区直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如实填报违法建设自查自纠情况登记表和不参与违法建设的承诺书,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把关审签后报区纪委监察局,按干部管理权限纳入各级纪委个人廉政建设档案。
(二)清查整改阶段(,012年1月1日至2月29日)
1、本轮违法建设的查处时间以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施行之日为界定点。
经规划和国土部门依法认定严重影响城乡规划且必须拆除的,不在此界定时间范围之内:
(1)在已出让的城市建设用地、重点项目及各类待开发地块范围内的违法建设。
(2)非法占用耕地的违法建设。
(3)其他严重影响城乡规划、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的违法建设。
2、各镇、街道办事处对2008年1月1日以后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全面清查,建立区、镇、村:级管理台账,锁定违法建设,实行一户一档,杜绝新的违法建设行为发生.对界定为违法建设的要在违法建设所在地的村(居)委会进行公告,并在媒体上予以曝光。
3、规划、土地部门要对所有镇,街道办事处提供的违法建设逐一审核界定。认定为违法建设或非法占地的,由规划、土地部门依法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并限期拆除。
4、对目前正在进行和新增的违法建设,查实后一律拆除。对规划或土地部门已经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违法建设,在2012年2月2g日前要自拆蓟位。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
(三)拆除处置阶段(2012年3月18至5月31日)
1、村(居)委会居民个人违法建设的分类处理意见:
唯一住宅设定基本占地面积和基本居住面积:基本占地面积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不超过100平方米,在城市规划区以外的不超过140平方米;基本居住面积(建筑面积)以
本村人均居住面积为准。对居民基本居住面积内的原旧房面积在城市建设拆迁时按政策评估补偿,超出部分不予补偿。
对原已经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村(居)两委集体认定符合“一户一宅”条件,但未经土地、规划许可新建住宅的,或擅自拆旧建新的,或批少建多的,由户主书面承诺违法建设拆迁时,按基本居住面积政策执行,该建筑可予保留。不签署书面承诺的,依法拆除.
2、在集体土地上开发小产权房的处理意见:
单位、个人在集体土地上开发小产权房,未经规划、国土部门许可,不符合消防安全、建筑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一律拆除;基本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且建筑质量经鉴定合格的一律没收。对违法违规经营小产权房的单位和个人,由司法机关或监察机关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法律、纪律责任,并没收非法所得。对非法购买小产权房的,一律清退。
3、在国有划拨土地和集体土地上的单位违法建设的处理意见:(1)未经规划许可且不符合规划的违法建设一律拆除。
(2)改变规划许可用途的,自行恢复原用途;不能恢复原用途的,对改变用途的部分依法限期自行拆除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纪律责任.
(3)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临时建筑超过使用期限的,由建设单位自行申报,限期拆除.对故意隐瞒、漏报的单位要追究主要责任人责任。
在程序上按自拆、帮拆、强拆三个环节展开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照行政处罚程序进行。
四、建立违法建设长效管理机制
(一)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各镇、街道办事处为本辖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内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违法建设进行调查摸底、分类查处和拆除的具体工作。各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要建立对违法建设巡查、监管的信息员制度.信息员要切实发,军作用,落实责任,如实记载、上报日巡查记录。
(二)建立社会监督制度。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建设情况,监督查违控违工作的落实情况。要组织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设立违法建设曝光台,对违法建设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并跟踪查处进度和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三)建立登记备案制度。各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要对辖区房屋建立完善的一房一档,对所有房屋的现状进行照相锁定,坚决杜绝新增违法建设。对拆除后的现场,要组织人员及时清理,避免垃圾积存和场地杂乱,防止违法建设死灰复燃,保证拆除一片,管住一片。
(四)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现的违法建设,进行基础施工的,由村(居)委会负责拆除;3米以下(未盖板或未封顶)的,由镇,街道办事处负责拆除;3米以上(已盖板或已封顶)的,由镇、街道办事处报请指挥部组织力量进行拆除。
对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行为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依照<荆州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进行查处。对辖区范围内在锁定的违法建设以外,连续发生3起一层以上,或者单体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违法建设且未能组织拆除的,给予黄牌警告,由区委、区政府对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在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五、工作要求
各镇、街道办事处要切实加强对违法建设查杜工作的领导,组建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深入做好恩想动员、政策宣传、安排部署和组织实施工作。区规划、国土、城管、公安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要围绕重点整治内容,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要积极探索拆违控违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措施,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违法建设控制和查处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程序。
中共荆州市荆州区委
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21日印发
第二篇: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总结
把握方向抓落实 重拳出击治违建
2013年,违法建设问题再次被列为全市“十个突出问题”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市控查违协调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区以拆除存量、严控增量为抓手,以“治庸问责”为动力,以兑现公开整改承诺为契机,全区上下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控查违工作强力推进。全年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0.5万平方米,坚决杜绝新增违法建设。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落实“三级责任”。一是强化领导,掌握规则。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控查违工作,成立了区级领导挂帅的全区控查违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区长办公会定期汇报工作制度,针对影响较大、具备典型意义的违建案例,区领导亲自上阵部署协调,在全区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拆违风暴,全年组织开展了13次大体量拆违行动,拆除了18万平方米存量违法建设,形成强大的拆违攻势和威慑力量。二是明确街道、部门的责任。针对违法建设问题,区长刘子清在《长江日报》上进行了公开承诺。区政府与各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承诺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分解,并明确了 1
整改时限和责任人。三是落实社区(大队)、执法中队的责任。各街明确职责和规则后,迅速落实,实行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点、社区干部包栋的包保责任制和网格化管理,下移管理重心、前移管理关口。同时区城管局调整充实了驻街城管执法力量,不断探索和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控查违运行机制,实现了控查违“无缝对接”。
(二)健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的基础作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街道是控查违工作的责任主体,街道在控查违工作中积极作为,全面落实了“五个及时”制度,即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及时追责,坚决将违建处置在萌芽状态。同时继续推进执法权下放和局街联合执法力度,进一步科学合理地配置行政资源,建立起了一支340余人的控违队伍,为控查违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保障。二是充分发挥区城管部门的牵头作用。区城管部门积极创建高效的查违工作协调平台,健全巡查控管、快速处置、举报有奖、责任追究等机制。在强拆中敢于碰硬,直接与违建当事人“对话”,同时又注重有情操作。如2013年11月26日,牵头组织区国土规划、将军路街等单位拆除了金苹果企业历史违建的 8层楼房,是全市拆违中单体最高的一块硬骨头; 2
在拆除舵落口大市场一处存量违建时,得知当事人亲属身患癌症且家中有智障兄弟后,区城管局组织大市场管委会、长青街为其开展募捐活动,并帮助其寻找到暂住处所,当事人受到感召主动要求对其搭建的棚房进行拆除。三是充分发挥考核奖惩机制的激励作用。区控查违工作办公室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并设立了专项奖励经费。按月对各责任单位进行考评,督促其积极履责,全区共对考核合格的单位颁发了8面流动红旗,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发放了4面流动黄旗;对17个达标单位发放了24万专项奖金,对考核不达标、整改问题不到位的4个单位进行了全区通报。四是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纪委等机构的监管作用。为进一步拓宽社会各届对查违工作的关注和参与,我区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主动邀请并积极配合市区人大、政协、治庸办、信访局和市查违办等单位对我区控查违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畅通了监督渠道,提高了监督效能。
(三)扩大控管力量,切实做到“两个发动”。一是发动巡查控管力量,落实网格管理全覆盖。不断健全区、街(办事处、管委会)、社区(大队)、专班、专人控管的多层级网络体系,建立了“一巡二守三堵四拆五追责”制度,进一步前移监管关口,有效控制违建源头,做到全方位、全时空控管。在违建易发地设路卡、哨棚值守,严禁违 3
建材料进入,将违建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发动市民群众参与,营造全民皆兵的查违声势。我区制定落实了有奖举报制度,通过新闻媒体、社区板报等形式公布了违建举报电话,只要举报属实,就根据违建体量大小给予奖励,2013年共奖励了26起有效举报,奖励金额3200元,对有些举报者不愿亲自领取奖励的情况,采取为举报电话充值话费的方式兑现奖励,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对违法建设的监管工作,使广大群众成为控管违建无处不在的“哨兵”。
(四)保持拆违攻势,紧紧扣住“三个节点”。一是抓住“重点”,集中开展重点道路和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根据整治违法建设公开承诺内容以及“十个突出问题”中查处违法建设的工作要求,依法拆除了以革新大道延伸线食品加工区核心区(0.11平方公里)为重点区域的违法建设1885平方米,以金银湖路(张公堤—中国联通大楼,长2100米)为重点道路周边的违法建设2226平方米,使区域景观得到较大改善。二是攻克“难点”,群策群力解决电视问政曝光违建难题。沿海赛洛城小区违建形成时间长、分布范围广,违建户对查违工作抵触情绪非常大。为抓住问题症结,区领导亲自督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判、调度。区城管局与径河街成立了50人的前线查违专班,逐门逐户下达执法文书,并对违建户实行包保到户动员自拆。在拆除手段 4
上,首先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拆除,带动群众接受自拆、帮拆;在拆除顺序上,先行拆除地面搭建的阳光房,然后拆除空中和立面的违建,先易后难,有序推进;在制定强拆计划时,提前锁定态度强横的“钉子户”,通过“先拆狠人”的强势态度威慑违建者。截止12月17日,216户违建已被全部拆除。三是打造“亮点”,开展专项查违工作促进舵落口大市场提档升级。自2013年2月起,我区大力开展舵落口大市场环境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针对乱搭乱盖问题,成立了整治工作专班,区领导亲自坐镇,依法拆除了各类违法搭建4.6万平方米;针对违建食用油罐问题,组织开展“拔罐行动”,经过2个月时间的艰苦奋战,运走食油2530吨,拔掉油罐36个。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步消除清理了安全隐患,整顿改善了环境问题,促进了大市场综合环境的“二次革命”。
(五)借势舆论宣传,灵活发挥“两个功能”。一是重视其正面的宣传功能,为我区拆违鼓劲造势。通过各类宣传平台,适时曝光违建典型和拆除案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查违工作深入人心。全年在《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等网络和报刊媒体上刊载了约20篇正面报道,并接受了武汉电视台“一诺千金”、经视直播等栏目对我区拆违工作的专访,不断传播着查违工作的正能量。二是正视其侧面的监督功能,对查违工作自我加压。2013年我区分 5
10批在《长江日报》等媒体上公布了52处违建点位,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自我加压,在规定时限内对公布的违建点位全部拆除到位。同时对媒体曝光的各类违建问题,积极开展整治,及时办理回复。
二、2014年工作思路
(一)坚决控制新增违法建设。进一步完善巡查发现、举报有奖、绩效考评、责任追究等机制。坚持防在先、控在前,进一步增强主动防控意识,落实快速反应机制,对新产生的违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依法坚决拆除。整合控违力量,加强部门联动,落实网络化管理,强化责任,有效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
(二)强力拆除存量违法建设。2014年计划拆除存量违法建设3万平方米,挑战值5万平方米。分步拆除排查登记的违法建设,重点拆除企业厂区、小区、农业租用地上的违法建设,对楼顶违建结合立面整治、“顶美”行动和旧城改造进行综合整治,持续组织开展集中拆违行动,不断减少历史存量违法建设。
(三)着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以点带面,实施板块整治,确定一条重点道路和一个重点区域作为违建整治的重点范围,逐步拆除重点道路和重点区域范围内的的乱搭乱盖。开展以“顶美行动”为契机的违建专项 6
整治试点行动,集中拆除楼顶违建,美化城市屋顶环境。
(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目标考核制度。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学习《武汉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办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查违执法队员和控违协管员队伍素质,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办案水平,提升工作效能。
(五)及时办理各类投诉件。高度重视群众投诉,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违法建设问题,对群众投诉的各类违法建设及时调查核实处置并回告,做到投诉一件,查处一件,取信于民,提高群众满意率。
东西湖区人民政府 2014年2月10日
第三篇:XX办事处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XX办事处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城市升级,维护城市规划建设秩序,努力打造和谐发展的城市建设环境,切实遏制私搭滥建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XX市城区D级危房安置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市控违查违办的工作要求,以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打造“宜居XX”为主题,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宣传造势,实行网络管理,充分发动群众,采取有力措施,务实工作实效,确保辖区内违法建设得到根本控制。
二、工作目标
各单位要及时发现辖区内违法建筑和乱搭乱建现象并及时向市控违查违办、办事处以及市城管执法局书面报告,协助市控违查违办和城管执法局搞好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
三、工作措施
1、组织领导。办事处组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主任XX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综治(维稳)办主任XX同志,党委组织委员、副主任XX同志为副组长,成员由办事处村社区线工作人员和各村、社区书记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村社区线,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控违查违工作的指导、督办、检查考核以及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各村、社区也要相应成立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书记专抓控违查违工作。
2、法律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居民的规划法律意识。落实《市政办关于印发XX市城区D级危房安置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广泛宣传控违查违工作的重要性,揭示违法建设的危害性,引导群众支持和拥护控违查违工作。对典型违法案例要公开曝光,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攻势,为控违查违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3、情况上报。村、社区具体负责所辖区域内危房的排查建档和排危,建立日常管理和巡查制度。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一名查违信息员,划分责任区域;每天开展违法建设巡查(含节假日)并做好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发现在建的违法建设要当场予以制止并立即向市控违查违办、办事处以及市城管执法局报告。
4、协助拆违。各单位接到违法建设报告后应立即安排人员到现场宣传政策法规,劝阻违建行为并在执法工作人员到场之前进行守控。待相关人员赶到现场进行初步核实,确属违法建设的,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市控违查违办和城管执法局搞好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
5、网格化管理。建立分工负责、重点突出、责任明晰、奖励分明的化管理机制。各村、社区要以居民小组和社区小区为单位,划分管理网格,确定责任人。办事处控违查违领导小组负责人全面协调和监督考核,各村、社区相应成立领导小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负责辖区内的违法建设巡查和信息上报,协助市控违查违办和城管执法局搞好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
四、责任追究
办事处:出现一起违法建设未及时上报,线块分管领导向书记、主任口头汇报、检讨;出现两起违法建设未及时上报,线块分管领导向书记、主任书面汇报、检讨;出现三起违法建设未及时上报,线块分管领导停职一个月专抓控违查违工作。
各村、社区:出现一起违法建设未及时上报,分管领导停职一个月专抓控违查违工作;出现两起违法建设未及时上报,分管领导撤职;出现三起违法建设未及时上报,书记停职一个月专抓控违查违工作,如在停职期内,又出现违法建设未及时上报,书记就地免职。
第四篇:连云港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办法
连云港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和规范违法建设控制和查处工作,维护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秩序,明确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在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中的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和住建部《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的建设,均属违法建设。
第三条 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县(区)人民政府、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连云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统称管委会)统一领导和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工作。
市城管、国土、规划、城建、住房、交通、水利、林业、公安、工商、法制、经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开展违法建设控制和查处的相关工作。实行联合执法的,由属地政府牵头,执法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对违法建设进行查处。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成立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委员会,市政
—1— 府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组织、宣传、监察、城管、国土、规划、城建、公安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控违办”),设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主任,市城管局局长任常务副主任,市城管局、市国土局分管副局长任副主任,并从城管、国土、公安、城建、规划、住房等部门抽调专职人员集中办公。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应相应成立禁控违工作委员会和办事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禁控违工作。
第五条
市控违办负责统筹协调全市禁控违工作的计划、监督、检查、考评等工作;研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和考核奖惩办法,加强对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禁控违工作的检查、指导;在市禁控违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指挥重大的违法建设查处工作。
第六条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是本辖区内禁控违工作的责任主体,县、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统筹负责本辖区禁控违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指导、督促各乡镇(街道)建立禁控违长效管理机制。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受理城管部门提出的强制拆除申请,并依法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强制拆除。
第七条 各乡镇(街道)是其管辖范围内禁控违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协调辖区范围内违法建设巡查、处置、督查、考核和依法组织开展违法建设拆除工作。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的违法建设建设,由
—2—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查处。第八条
各级政府(管委会)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控违法制教育活动,宣传禁控违工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加大对违法建设行为的跟踪曝光,正面引导社会舆论。
第九条
组织部门负责做好禁控违的组织保障工作,将禁控违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年终考核目标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调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考核排名实行奖优惩劣,对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主要领导要作出解释说明;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市对县、区(管委会)的领导,提高执行力;建立党员干部和国有单位“零违建”报告制度,依纪依规进行组织处置。
宣传部门负责做好禁控违的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指导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禁控违工作动态,定期公布拆除情况和违建“黑名单”,制定突发事件宣传预案,强化网上舆情监控力度。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违法建设案例的曝光力度,大力宣扬禁控违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案例,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禁控违工作进行监督,根据相关规定,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或参与违法建设或在禁控违工作中失职渎职、收受贿赂的案件。对查处违法建设措施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及时启动问责机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法制部门负责禁控违规范性文件审核、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全面指导行政执法工作,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程序。
城管部门负责查处已取得土地使用手续的未取得、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违反规划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的违法建设行为,并依法申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违法建设组织
—3— 强制拆除。
国土部门负责查处未取得土地手续、非法占用农田耕地、非法占用集体土地、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非法改变土地用途等违反土地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的违法建设行为,并对前述违法行为进行认定;及时提供航摄(卫拍)影像对比资料及动态巡查统计数据。
城建部门负责查处违反施工、住宅装饰装修和建筑工程质量等方面的违法建设行为,并对前述违法行为进行认定;查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为未经立项或未办理规划、用地手续等违法建设项目进行勘察、设计、施工的违法行为;对涉嫌犯罪的违法行为,依法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住房部门负责对物业服务企业履行劝阻、制止违法建设行为的监督管理,查处物业管理区域内违反物业管理规定 的违法建设行为和不按规定履行职责的物业服务企业,组织对违反物业管理规定违法建设的认定;组织对未按规定监管或制止不力、不作为,导致小区违建多发的物业服务企业,根据执法部门通报,依法给予处罚,并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记入企业信用信息档案,限制其参与投标活动;情节严重的降低企业资质等级,直至取消该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的从业资质。同时,配合执法部门对涉及违法建设的建筑物停止产权登记、抵押、转让、租赁等业务。
规划部门负责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负责建设工程的规划源头管控和过程监督工作,严把建设工程验线、核实关,发现建设项目违规问题及时函告相关执法部门,并就建筑物、构筑物、设施是否应当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否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违法建设是否违反技术规范、能否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提出意见,配合各
—4— 县、区政府(管委会)和相关执法部门做好违法建设控制和查处工作。
交通部门负责查处位于国、省、县道两侧控制红线内的违法建设,组织对其执法区域内违法建设的认定,下达处罚决定,并在属地政府统一组织下实施拆违等执法行动。
水利部门负责查处位于河道堤防管理范围和湖泊水域线内的违法建设,组织对其执法区域内违法建设的认定,下达处罚决定,并在属地政府统一组织下实施拆违等执法行动。
林业部门负责查处擅自占用、毁坏林地进行的违法建设, 组织对其执法区域内违法建设的认定,下达处罚决定,并在属地政府统一组织下实施拆违等执法行动。
公安部门负责禁控违工作中引发的治安、刑事案件查处、侦办和突发治安事件的处置,参与、指导禁控违涉稳情报信息收集、维稳风险评估,加强执法保障,警力前移,维护拆除违法建设现场秩序,确保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协助配合执法人员入户调查和强制拆除,确保执法部门查处禁控违工作的顺利实施。
环保部门对利用违法建设进行经营活动的,依法不予办理相关环境评价手续,不得通过竣工环评验收,不予颁发《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等。
消防部门负责查处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进行违法建设的行为,不得对不能提供合法手续的建筑物提供消防验收。
市场监督部门负责查处无证经营建筑材料的行为,查处房地产公司许诺违建欺诈销售的违法行为。工商、卫生、文化等部门在核发有关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时,要查验申请单位
—5— 或者个人使用房屋的合法手续,对利用违法建设从事、经营活动的,不予核发有关证照,已核发的依法予以注销、吊销。
供水、供电、供气等企业在受理用水、用电、用气报装申请时,应当按照行业规定的条件,将合法房屋纳入报装必备条件,明确程序,并将受理审批流程,下发至所属分支机构、营业网点,严格审核。对不能提供房屋合法手续、涉嫌违建的,不得办理报装手续。
经信、城建等部门及供水、供电、供气企业对私接、转供、盗窃用水、电力、燃气从事违法建设的,应依法予以处理、终止供应。
第三章 巡 查
第十条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应当制定巡查管控方案,建立县(区、管委会)、乡镇(街道)、社区(村组)三级管控网络,确定责任单位,划定责任区域,提高管控效率。设立驻村(社区)专职信息员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违法建设情况,设立举报违法建设短息平台,对经核实的举报信息给予奖励。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情况实行周报制,按时将周工作情况报所在县、区政府(管委会)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抄报市控违办。
第十一条 乡镇(街道)应组建专职禁控违工作队伍,并加大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参加执法业务考试,取得执法资质。禁控违巡查队伍要以社区和村组为单位,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发现并劝阻违法建设行为;及时对辖区内堆放的建筑材料进行核查,清理涉嫌违法建设的材料;对辖区内征收地块、“城中村”以及纳入旧城改造的区域,应当明确责任人,制订巡查措施,做
—6— 好巡查记录,强化巡查管控。
乡镇(街道)巡查情况实行周报制,每周将本辖区巡查情况报县、区(管委会)控违办。
第十二条 社区(村组)对重点地块要安排专人重点看守,在道路出入要口设立查报站,严格检查,严防从事违法建设的材料进社区(村组)入户;对已经发现的在建违建,属地巡查队伍要安排人员重点值守,防止突击偷建抢建。
社区、村组巡查情况实行日报制,每天将本辖区巡查情况报所在乡镇(街道)。
第十三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违法建设投诉接处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大对城区窗口地段、主次干道两侧临街违建巡查力度。
第十四条 国土、城建、交通、水利、林业等负有违建查处职能部门应当制定违法建设巡查管控方案,明确责任人、责任区域、巡查时段和巡查重点。
第十五条 市应急便民服务指挥中心应当安排信息采集员加强巡查,发现违法建设按本办法规定的职责分工及时分解任务至各有关单位和部门。
第十六条 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要及时将管理规约、装饰装修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告知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实行装饰装修登记制度,加强进入小区的材料和人员管理,禁止无合法建设手续的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等进入小区。加强巡查,做好巡查记录,及时发现和制止小区内违法建设,劝阻、制止无效的,及时报告属地乡镇(街道)和相关执法部门。
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由所在社区承担违法建设巡查责任。相关社区要制定巡查方案,明确责任人,加强巡查,—7— 发现违建,及时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及时报告属地乡镇(街道)和相关执法部门。
第十七条 各巡查部门应当依职责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巡查管控方案规定的时段和责任区域巡查,做好巡查记录;
(二)发现违法建设(包括开挖基坑、基础或主体施工等情形)应及时制止、报告,并采取影像记录或者现场勘验等方式取证;
(三)发现有堆放建筑材料的,及时登记上报并责令限期整改。对无法说明合理使用需求的,责令限期移除;逾期不处理的,由所在地乡镇、街道组织清除。
第十八条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市各相关部门违法建设管控方案应报市控违办备案,各街道、乡镇及区相关部门违法建设管控方案应报所在县区(管委会)控违办备案。
第四章 处 置
第十九条 对正在建设的违法建设,负有查处职责的执法部门应当实施快速处置机制,责令立即停止建设,并在调查取证后,以书面形式责令当事人自行拆除,由乡镇(街道)对建设现场实施监管,同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对违法建设施工中使用的物料、工具等证据实施先行登记保存。
(二)对经责令停止建设,当事人仍不停止建设的,申请政府采取查封施工现场的强制措施。
当事人破坏查封现场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三)由负有查处职责的行政执法主体书面通知供水、—8— 供电、供气、物业服务等企业依法停止供水、供电、供气和物业服务;已办理报装手续的,水、电、气、通讯等供应单位在接到执法部门协查函后,应在7个工作日内取消安装手续,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函告来函部门。已经安装水、电、气、通讯设施的,供应单位接函后也应配合查处。
(四)由县、区政府(管委会)责成相关部门或乡镇(街道)实施“即查即拆”等行政强制措施,防止违法行为继续扩大,及时消除在建违法建设。
第二十条 对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实施拆除后的违建现场,街道、乡镇应当安排专人实时监控,防止突击抢建。
第二十一条 违反规划方面法律法规的违法建设,由城管执法部门、乡镇政府依法查处,需强制拆除的,由县、区政府(管委会)组织或者责成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实施强制拆除。
违反土地、住房、水利、交通、林业、消防等方面法律法规的违法建设,由相关执法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查处,对可能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由国土、交通、水利、林业、消防等执法部门按照代履行程序实施强制拆除;需报属地政府强拆的,由属地政府制定拆除计划和方案,统一组织实施拆除行动。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无强拆权且不适用代履行程序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二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对违法建筑进行举报。行政执法部门对群众举报、上级交办的违法建设信息应当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
经核查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予
—9— 以立案并及时采取相关控制措施;经核查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将案件移送相关部门。受理部门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立案处理,处置结果及时反馈移送部门。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发生执法管辖不明或者有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或者报请同级人民政府裁决。
第二十三条 城管等执法部门需要查询、复制与违法建设有关资料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自收到协助函件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予以办理;在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中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专业认定意见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自收到协助函件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出具明确的专业认定意见并附相关依据。情况复杂不能按时提供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在上述期限内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并明确答复期限。
第二十四条 鼓励各基层组织牵头市场监督、公安、城管等部门实行联合执法,对无照经营、占道经营建筑材料,超载或利用非法改装车辆运输建筑材料实施违法建设的行为进行及时查处,条件成熟的区域可对建筑材料实行准运制度。
生产销售商品混凝土企业接到执法部门要求协助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书面通知之日起,不得向在建违法建设项目供应商品混凝土。
第二十五条 违法建设执法机关将违建信息及时报送至市信用管理部门,记入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由作出处罚的部门按有关规定列入“黑名单”,并由市信用管理部门通过“诚信连云港”网进行对外公示。
第二十六条 违法建设在房屋征收时不予补偿。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10— 第二十七条 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听取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汇报,讨论季度工作计划,研究决定重大拆违事项,协调处理禁控违工作相关事宜。
第二十八条 将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简称“禁控违”)工作纳入市政府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市、县区(管委会)、乡镇(街道)、社区(村庄)之间要建立目标考核和责任制度,逐级签订《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目标责任状》,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体系,责任状签订和完成情况作为各级考核、责任追究依据。
第二十九条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禁控违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对执法人员、装备等方面的投入,并将禁控违工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三十条
任何组织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当事人收取违法建设保证金等费用,默认、放任违法建设行为。
第三十一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居(村)民基于生活的合理住房需求。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二条
违法建设组织拆除后,违建当事人应当在15日内清理现场。逾期未清理的,可由乡镇、街道组织清理,所产生的清理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三十三条 对禁控违工作督查、通报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一事双查”的原则,除拆除违建外,根据《党政机关
—11— 工作人员问责暂行办法》,由问责决定机关进行责任追究,处理结果及时反馈通报部门。
第三十四条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从事违法建设的,逾期不拆除被强拆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调离岗位、停职、降职、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处理,并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诫勉谈话、给予党政纪处分。
第三十五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相关人员对辖区内发生的违建未及时发现、制止、报告,致违建建成的,支部书记负主要责任、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相关责任人负具体责任,由其主管机关、选举组织给予通报批评、调离岗位、停职、降职、免职、责令辞职等处理;构成违纪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政纪处分。
第三十六条 乡镇(街道)巡查中发现违建或者接社区、村庄违建报告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的,本辖区范围内连续出现两次(含)以上违建被通报的,党委书记负主要责任、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相关责任人负具体责任,由其主管机关、选举组织给予通报批评、调离岗位、停职、降职、免职、责令辞职等处理。构成违纪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政纪处分。需相关执法部门履行执法程序,相关执法部门接函后未及时履行执法程序的,街道、乡镇相关人员负次要责任,执法部门相关人员负主要责任。
第三十七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巡查,对小区内发生的违建及时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及时向乡镇、街道和执法部门报告。未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致违建建成的,物业服务企业负监管责任,承担后期强拆费用。
—12— 第三十八条 将为违法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纳入信用不良记录并公示,取消其参加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评优评先资格;情节严重的降低企业资质等级。
第三十九条 相关执法人员对相关组织、单位转来的违建,未及时立案、履行执法程序的,由其主管部门对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停职、降职、免职等处理;构成违纪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条 公安机关接到执法部门转来的工作函后,对违建人破坏查封现场、暴力抗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未及时立案处理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停职、降职、免职等处理;违反党纪的,由纪检机关给予党纪处分。
第四十一条 供电、供水、供气和生产销售商品混凝土企业应当提供协作和配合,向违法在建项目提供服务或者商品的,由城建等执法部门责令停止提供服务或者商品,没收违法所得;拒不停止提供服务或者商品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视情节严重,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
第四十二条 市控违办对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禁控违工作进行日常督查,对重点街道、乡镇进行抽查,定期按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通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
第四十三条 各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市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禁控违工作的组织领导。对查处不力、违规审批、放任和庇护违法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及直接责任人,按照干部管
—13— 理权限,由相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调离岗位、停职、降职、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处理,并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诫勉谈话、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四十四条 市、县(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禁控违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就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做好与责任单位或纪检监察部门的沟通,责任单位或纪检监察部门应依照相关规定对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在20个工作日内函复处理结果;20个工作日内未接到处理结果的,可在逾期后的3个工作日内呈交市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6年 月 日起施行。2013年2月17日颁发的《连云港市市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办法》(连政发〔2013〕1号)同时废止。
—14—
第五篇:武汉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办法
武汉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办法
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
武汉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办法
武汉市人民政府令
第189号
《武汉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办法》已经2008年6月30日市人民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二00八年七月二十五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及时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营造良好城市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武汉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下列区域:
(一)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二)蔡甸区、江夏区、东西湖区、汉南区、黄陂区、新洲区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区域。
本办法所称违法建设,是指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第三条 本市对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工作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各区人民政府和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区政府和管委会),以及市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并落实市人民政府下达的绩效考核目标。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建立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的协调机制,定期研究、通报违法建设综合治理情况,协调处理查处违法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协调办公室设在市、区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考核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
第五条 本市对违法建设的监督管理实行以区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突出重点,源头控制,快速处置,协作配合,依法追责,实施综合治理和长效管理。
第六条 各区政府和管委会负责在辖区和管理范围内组织实施本办法。
市规划、城管、国土资源、房产、建设、水务、交通、园林、公安、监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违法建设控制和查处相关工作,配合区政府和管委会做好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
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派出机构应当全力配合所在区政府和管委会,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单位应当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宣传工作。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七条 区政府和管委会是其辖区和管理范围内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全面组织领导辖区和管理范围内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明确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街道、乡镇)和所属相关部门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责任,确定本辖区和管理范围内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工作目标;
(二)督促街道、乡镇和所属相关部门制订具体的巡查和控管措施,开展巡查控管工作;对发现的违法建设,责成相关部门依法采取查封、拆除等相关措施;
(三)处理因查处违法建设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等问题;
(四)对辖区和管理范围内单位和居(村)民进行规划、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
(五)完成市人民政府下达的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绩效考核目标。
第八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依照规划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查处在建筑核位放线至规划验收前,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规定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负责依法查处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位于河道堤防管理范围和湖泊水域线内的违法建设,由水务部门负责依法查处;位于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的违法建设,由交通部门负责依法查处。
第九条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依法查处违法用地行为。
房产部门负责依法查处危房鉴定中的违法行为。
园林部门负责依法查处非法占用城市公园、单位绿地、绿化广场等绿地的行为。
建设部门负责依法查处无施工资质施工和违反施工资质管理的违法行为。
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维护拆除违法建设现场秩序,及时制止和查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等违法犯罪的行为。
工商、卫生、文化、环境保护等行政部门在核发有关许可证和执照时,应当严格审核把关,对利用违法建设开展经营、不能提供合法经营场所使用证明的,不予核发有关许可证、执照。
供水、供电、供气等企业在受理用水、用电、用气报装申请时,应当按照行业规定的条件严格审核,对不能提供规划许可证件的,不得办理报装手续。
第十条 监察部门负责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调查处理影响较大的行政过错责任案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监察对象参与违法建设的案件。
第三章 巡 查
第十一条 区政府和管委会应当建立由街道、乡镇、社区(村)和相关部门组成的巡查网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巡查控管效率。
区政府和管委会应当制订巡查控管方案,组织街道、乡镇按照路段具体划定责任单位和责任区域,分类别确定巡查时段和巡查重点。
第十二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的巡查,制订巡查控管方案,确定批后管理责任人,严把放线、验线、规划验收等各个建设环节,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建设行为。
第十三条 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违法建设巡查制度,并对下列区域实行重点巡查:
(一)主次干道,重要景观地带;
(二)党政机关和部队驻地、大专院校及重点工程项目周边;
(三)列入旧城改造和城中村综合改造的区域;
(四)区政府和管委会确定的其他区域。
第十四条 街道、乡镇应当以社区和村组为单位,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劝阻违法建设行为;对辖区内的国家重点项目和城中村以及纳入旧城改造的地区,应当制订巡查措施,落实巡查人员,强化巡查控管。
第十五条 国土资源、交通、水务、园林等相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管理范围内制订巡查控管方案,明确责任人、责任区域、巡查时段和巡查重点。
第十六条 负有违法建设巡查责任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巡查控管方案规定的时段和责任区域巡查,做好巡查记录;
(二)发现违法建设及时制止、报告并采取摄像、照相或者现场勘验等方式取证;
(三)对发现的违法建设,属于其他部门管辖的,在2个工作日内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四)发现堆有建筑材料的,及时登记并跟踪监控;发现有违法使用粘土砖的,及时通知建设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七条 市、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协调办公室应当建立违法建设控制和查处信息平台,负责收集、整理和通报相关信息。
负有违法建设管理控制和查处责任的单位,应当配合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协调办公室做好违法建设信息的收集工作,及时报送相关信息资料。
第十八条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和相关部门建立违法建设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做好举报记录,及时处理举报的问题,并将办理情况反馈举报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违法建设行为。对举报违法建设行为,经查证属实的,给予举报人适当奖励。
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部门对于群众举报、上级交办的违法建设信息应当在1日内进行核查。经核查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予以立案并及时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经核查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将案件移送相关部门。接受案件移送的部门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立案并及时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第四章 处 置
第二十条 违法建设一经发现,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制止,依法快速拆除。
第二十一条 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对发现的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应当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施工,并同时下达限期拆除通知书,责令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拆除。
逾期不自行拆除的,由区政府和管委会责成相关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强制拆除:
(一)违法建设建至一层尚未盖顶的,1至3日内拆除完毕;
(二)违法建设由一层建至二层的,3至6日内拆除完毕;
(三)违法建设建至二层以上的,6至10日内拆除完毕。
因特殊情况不能在前款规定期限内拆除完毕的,经区政府和管委会批准,可适当延长。无法拆除的,依法没收实物,可并处罚款。
第二十二条 对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对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责令当事人在规定限期内自行拆除;逾期不自行拆除的,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三款的规定处理;对确属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
是否可以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从严审核,建立集体会审制度提出意见,并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具体会审办法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 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对所查处的违法建设,涉及违反土地、建设、园林、房产等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通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及时依法处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城市管理执法部门。
国土资源、园林、房产等部门依法查处的违法行为涉及违法建设的,在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应当及时通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依法查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及时依法处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发生执法管辖不明或者有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或者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处理。
第二十四条 水务、交通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参照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程序,制订处置办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
第二十五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依法责令违法建设当事人停止施工,, 当事人拒不停止施工的,由区政府和管委会责成有关部门依法查封现场,必要时通知供电、供水企业停止施工用电用水。
第二十六条 因违法建设发生安全事故,区政府和管委会应当组织力量及时进行处置,并向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对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国务院制发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在当事人自拆期限内,相关部门应当明确专人实施跟踪监督检查,实时监控,防止发生抢建行为。
行政执法部门对违法建设依法实施强制拆除的费用,由违法当事人承担;拒不承担的,由作出强制拆除决定的行政执法部门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十八条 在征地拆迁中,对违法建设一律不予补偿。
对屡拆屡建或者有组织实施违法建设的行为依法从重处理;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理;对涉嫌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行政过错责任追究
第二十九条 区政府和管委会一年内4次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月度绩效考核不达标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取消当年绩效考核评先资格;情节严重的,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条 街道、乡镇、区政府和管委会所属相关部门,在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绩效考核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下列规定追究责任:
(一)1年内累计2次月度绩效考核不达标的,对分管领导予以诫勉谈话;
(二)1年内累计3次月度绩效考核不达标的,对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给予组织处理或者警告处分;
(三)1年内累计4次月度绩效考核不达标的,取消单位绩效考核评先资格,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
第三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不按照本办法规定协助、配合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不制定巡查控管方案和处置办法的,对单位予以通报批评;1年内受到3次通报批评的,取消单位当年绩效考核评先资格。
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派出机构不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接受所在区政府和管委会的组织、协调,造成违法建设控制和查处不力的,对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当年绩效考核评先资格,并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二条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武汉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的规定,单独或者合并给予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扣发奖金、诫勉谈话等组织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降级及以下行政处分:
(一)违法审批、越权审批、违法办理权属登记或者进行危房安全鉴定的;
(二)不按规定巡查的;
(三)对于举报或者巡查发现的违法建设,不按照规定报告、制止、移送或者立案处理的;
(四)对违法建设涉及的其他违法行为,未依法查处的;
(五)谎报、瞒报、拒报违法建设信息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行为。
对受到警告以上处分的人员,可以同时调离审批或者执法岗位。
第三十三条 违法建设行政过错责任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1年内出现2次以上应予追究行政过错情形的;
(二)干扰、阻碍、不配合对其行政过错行为进行调查的;
(三)对申诉人、控告人、检举人或者责任追究承办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四)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徇私舞弊行为或者收受当事人财物、接受当事人宴请、参加当事人提供的旅游或者娱乐活动的;
(五)其他严重的行政过错行为。
第三十四条 因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不力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者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对相关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
第三十五条 在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行政执法活动中,供水、供电、供气企业应当提供协作和配合而不提供的,对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文明单位评选资格并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六条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参与、包庇违法建设,阻挠违法建设查处工作的,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建议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机关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未按照前款规定处理的,取消文明单位评选资格。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所涉及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依照人事管理权限和行政处分审批权限的有关规定办理。各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管理权限,负责追究行政过错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蔡甸区、江夏区、东西湖区、汉南区、黄陂区、新洲区,未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区域内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具体办法由各区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