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一个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一、思想政治素质
作为政治教师,首先要增强信心;坚定意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情操。其次要使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和教育理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过硬的政治教师素质是做好教书育人的基础。有了这些素质,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同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产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教育教学责任感,才能自觉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革命传统等教育;让其做一个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人。
二、道德品质素质
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发,明确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而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应有更高的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塑造学生灵魂的政治教师,其道德品质自然就应高于一般的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和设计者,同时也是全民族道德规范的促进者,这就决定了政治教师道德品质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热爱思想政治课教育,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诲人不倦,公正廉洁是教师道德品质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说过:“谁要是没有强烈的感情,就不会具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之上。”一名教师,如果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不愿以自身全部的心血、智慧和品质情操去灌输和培养学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其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言行一致,率先垂范。这是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规范,有位哲人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在**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以身作则,表里如一,才能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三、文化专业素质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既是通晓专业的“行家”,又是具有广博知识的“通才”。
首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起码条件。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知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等。掌握这些理论要做到“精”“新”结合。所谓“精”,就是要系统、全面、完整地掌握这些理论知识。所谓“新”,就是要正确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其次,要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方面的知识,教师只有掌握了教育学,才能懂的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要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实际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政治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十分重要的。因为教师要想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就必须对学生心理活动,个性差异和年龄进行分析了解。教师如果不懂得教学规律和方法是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因为教师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只是具备了上好课的前提条件,还必须通晓教学艺术,钻研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可见,政治教师只有通过勤奋学习,努力钻研相关学科知识,建立起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才能在当代和未来教育事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业务能力素质
当今教育战线用人机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已是潮流,不可阻挡。业务能力素质是教师渊博的知识,执教的热忱得以充分发挥的实际工作本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保证。
首先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常听学生说,思品课枯燥乏味,没兴趣。这除了教师的教法选择不当外,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曾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化的、静止的学间,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这说明提高政治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其次是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现代教学方法的特征表现为以学为重,以培养能力为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妥当,是教师教学才能高低的体现。随着政治学科内容的调整,考试方式的改革,政治教师必须选择开放式教学方法,使思品课上得生动、有趣,意味无穷。再次是教研、教改能力。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教而不研则浅”。教学研究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而不改则旧”。如果把教研成果,教改成功的实践上升成为理论,写成经验文章,推而广之,就会产生教育教学的效益。
综上所述,政治教师的工作能力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取决于教师的文化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素质,而教师的道德品质则是教师工作有无成效的重要因素。愿新时期的所有教师都具备这几个方面的素质,尽快成为教育的“行家”,“能手”。只有这样,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有希望,才能培养和造就一代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人才。
第二篇: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
这应该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必要条件。要有充分的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正规还不失独特的教学方法。
要达到这种境界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十分丰富,怕真是空谈。这就要求要求老师要“学无止境”,要终身与书为伴,跟着时代的节拍,走在时代前沿,让internet成为你的血液,帮你更新营养,这样才能给学生永不枯竭的新知识。
还不止如此,教师除了博学多才外,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教师会和让学生会是两码事,不管教师的知识水平多高都不代表他的学生水平高低。教法是联系教师知识和学生头脑桥梁,让学生学会是教师必须做到的事情,对于教师来讲教和教法尤其重要。一堂课课是不是一堂好课,关键看老师上课的方式是否能被学生乐于接受,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口味,是不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风趣幽默的话语,新颖的授课方式,化繁琐为简单、死板为生动的能力,必将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易掌握。这是大多老师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种境界。没有这样的课的老师说是好老师,怕是有些牵强。
其次:教师自己应该有健康的心理
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很难想象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怎么能教好学生。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部分教师自私心理严重,合作精神差。本人是教师,说这些有些大逆不道,但我还要说,不说不为快,不妨把本人也算一份,免得大家群起而攻之。
有资料表明,个别教师把学生打成残废有之,让学生相互打耳光者有之,罚学生抄作业几十遍者有之,要学生吃屎者有之,等等。也许教师是有很多委屈,但我们面对的是正处花季的儿童、青少年啊,我们得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得给他们作榜样。如果老师因为自身原因而去体罚学生,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些都是教师自己心理有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即使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为那些和学生无关,这点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还是合格的老师吗?
那和好老师更是无缘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把不该带入课堂的在教室外就消化掉教师其实你是学生优良心理的大部分,是他们真正的榜样,话说回来学生学生和你一样心里不健康,你说怪谁呢?虽不能说全是你的错,难道你没影响他吗?
再次: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健康
我们都说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从哪里来呢?教师如果把教学活动简单理解为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那么会出那样的人才吗?所以除此之外,更应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充分条件。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再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岂非多余,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爱护。而且老师的关心往往更理性,也更让学生接受。更何况越是生活物质无忧学生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越能使得心理问题突出。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觉到长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也会让学生家长更加理解老师,和老师形成合力,教育好学生。而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在社会犯罪低龄化,大多是因为其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至。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服众的威而有信的老师;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有了错不管不问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有了错就劈头盖脸的不讲方式不讲场合的批评反倒会起反作用。我们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让我们的管理是学生更愿意在护自己的形象,而不是把学生的形象当众撕毁。让学生自觉地去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主动努力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第三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老师应当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好教师的眼睛是带着感情的,那是母亲般温暖的目光,每一个孩子在他的视野中应该是平等的。在日常工作中,老师会用自己的眼睛寻找孩子,关注他们在做些什么;课堂上,老师会用自己的眼睛注视着孩子,捕捉孩子对知识学习的每一个信息,以调控自己的教学进程;生活中,老师的眼睛能给孩子温暖,孩子能在老师关切的目光中勇敢地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好教师的眼睛是会笑的。无声的语言里充满了关爱,充满了赏识,充满了热情。它要每天微笑着面对孩子,面对自己,面对生活每一天!一个老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尊重和理解孩子,每天微笑着面对孩子,孩子就会消除学习中的紧张感,消除对知识的恐惧感,消除对老师的距离感。同样,老师能勇于面对自己,就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以良好的心态来勤奋工作,这样,每天就能感受工作生活中的乐趣和获得新的生活体验。
二、老师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曾经夸奖过的地方,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曾经批评过的地方,我们至今还没有涉足的领域,也是当年我们初次涉猎,遭遇失败被他人抱怨或者嘲笑的地方。所以一个老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孩子。在评价孩子中,你要能保持鼓励性的倾向,使孩子时刻感到自信,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老师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教师潜在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感染孩子,真诚的赞美、友善的态度中时刻不忘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三、老师要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课堂。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好教师应能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挖掘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展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追求成功”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一个好老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注重塑造幼儿完整健全的人格。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是民主的、平等的,知识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孩子成绩的评价是全方位的。
每个老师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概念都不同,但出发点都只有一个,为了孩子。你是不是一个好老师,我想家长、孩子都会感受得到。当一个老师能做到胸怀坦荡、豁达宽容、教书育人,他就成为一个好教师了!
第四篇:合格教师具备的素质
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
作者:威特克尔
⒈优秀教师永远记得,决定学校质量的是人,不是方案。⒉优秀教师在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就明确对学生的期望,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坚持贯彻这些要求。
⒊学生捣乱时,优秀的教师有一个目标:避免这种行为再度发生。⒋优秀教师对学生期望很高,但对自己期望更高。
⒌优秀教师知道谁是课堂的主导:他们自己。好的教师努力改进,他们集中于他们能够控制的东西——他们自己的表现。
⒍优秀教师在课堂和学校创造出一种积极的气氛。他们以尊敬的态度对待每个人。他们尤其懂得赞扬的力量。
⒎优秀教师经常过滤掉不太重要的负面因素,用积极的态度感染别人。
⒏优秀教师努力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伤害学生的感情,并且及时弥补任何可能造成的损害。
⒐优秀教师有能力忽略细小的干扰,能够正确应对不当行为,不使情况恶化。⒑优秀教师做任何事情都有计划,有目的。如果事情没有按照他们设想得那样发展,他们会反省自己可以采取哪些不同的方式,并对计划做出相应调整。
⒒在做出任何决定或试图进行某种改变之前,优秀教师问自己一个核心问题:最优秀的人怎样?
⒓优秀教师每做出一项决定都要问自己:这个决定会使谁最舒服,谁最不舒服。他们把每个人都当作好人对待。⒔优秀教师辩证地看待标准化测试;他们关注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这个实质性问题。
⒕优秀教师关心学生。他们懂得,行为、信念与情感相连,他们理解情感启动变化的力量。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 听模块三有感
作为首次参加国培,刚开始感觉神秘,不知怎么培训,听了这么多专家的讲座,收获很大,感受也很深,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这一模块,我觉得合格的教师不只是教好书,更重要的还是育人,特别是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素质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1、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当一名人民教师,具备最基本的素质就是热爱儿童,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这种神圣的爱正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总会犯各种错误。这时,我们就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给他们讲清道理。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爱孩子,还要学会信任和鼓励孩子,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用自己的温暖与真心打动每一个孩子,要相信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2、严于律己,做好表率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道德修养以及处事方法,无时无刻不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更应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给学生做好表率,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师德修养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修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热情工作,态度积极
由于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过高,再加上我们教师自身工作任务的繁重,工作压力过大,导致我们教师对工作产生了倦怠情绪,热情不高,工作态度不积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质量,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作为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时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以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积极的氛围,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实现教师价值与学生成长的双赢。
作为一个合格的作文教师,本身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1、一个合格的作文教师必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他应该有足够的古今中外的文学知识的储备,只能这样到了课堂才能做到信手拈来,无论学生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应对自如。
2、一个合格的作文教师必须要有三心:责任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即为要对学生负责,不仅仅对家长负责,更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想的、做的都应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出发点。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护生如子。
3、一个合格的作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呢?良好的书面及口语表达能力,一手好字,包括粉笔字、钢笔字,粉笔字面对的是学生,钢笔字面向的是家长,推而广之,这些面向的是社会,代表的是学校的形象及个人的素养。
4、教师的个人仪表:忌露背的衣服,艳丽的服饰,不涂指甲油,不留长指甲,衣服颜色多以孩子们喜欢的浅色为主。
5、作文教师的用语:一个作文老师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用语,对学生是赞扬、欣赏、是发现、是成长。
对家长是换位思考,比如:为了您的孩子的„„;语气和用词要表现出对于孩子无限的爱,我们有的老师在给家长打电话或者当面交谈的时候,总喜欢这样说:“
你的孩子太不听话了„„ 你的孩子作文底子太差了,„„ 你的孩子字写得太潦草了,„„ 你的孩子总是上课迟到,„„ „„
如此种种责备家长做得不位的话,这种话常常会伤害到家长的内心,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又把孩子交到你的手里,你就应该以一个家长的心态去对待。对同事:应该是帮、赞。体现团体协作的精神。
比如:有家长过来问:**老师上课上得怎么样?你能不能说这个老师上得不好?
又比如:有家长过来问:你能不能交﹡年级呀?而你并不交这个年级时,你又将怎么说?
6、教师的教学
a、须知每堂课都是新的,都需要认真对待,一定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备。b、面向整体、关爱每生。c、教学上因材施教,分层要求。d、家校互动,功夫在外。e、按要求写教学计划及小结。f、听评课,取经成长。
“ 四心”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国培《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学习心得
国培在线学习时,我按要求认真学习了所有课程,很受教益,尤其是在《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学习中感触良多。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责任的重大,认识到提高肩负培养下一代重任的教师的思想品德,对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认为,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重在培养教师的“四心”。
一、要有甘于清贫,献身教育的事业心。
教师的劳动是塑造灵魂的劳动,教师的职责不光是教书,还要育人。班上五六十名学生,总有部分学生或这或那地出现某些问题,要想把这类学生个个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教师,可能光靠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还要利用课余时间,甚至走进学生家庭,去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这种劳动除了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外,还要付出老师全部的智慧。这种打破8小时上班时间和工作界限的劳动,是与教师每月工资卡的千把元钱是远远不能划等号的。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眼睛只盯着微薄的经济收入,更应看重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收获学生成才、收获师生真挚情感和收获自己创造性劳动的喜悦,绝不能再抱怨自己报酬低时,懈怠了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而热衷于家教或第二职业。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教师虽然生活清苦,绝大多数教师以为国家分忧为荣,以为人民吃苦为乐,情系祖国未来,心付颗颗童心,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表达了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我想,既然选择做教师,就应具有献身教育,甘清贫的事业心,就是应有宽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要有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念。
二、要有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工作主要依靠教育事业的承担,这就是我们教师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所要肩负的责任。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拯救落后的旧中国,抛弃高官厚禄;宁守清贫,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如今党和国家给了人民教师崇高的荣誉和良好的待遇,我们更应为了“太阳底下最美好的事业”肩负起责任。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亿万个孩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希望。因此,教师要时刻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去工作,就要很好的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要始终把理想和信念锁定在“把终生献给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誓言上,落实在教书的一言一行中,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默默耕耘。“天下兴亡,教师有责”。我们的教师只有从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去认识自己的职业,教育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前进的要求,跟上世界变革的潮流。
三、要有无私、平等,普爱众生的公正心。
师爱是一种平等的爱,这种平等不仅指师生人格的平等,也指教师平等的对待全体学生,课堂上不应再有“我讲你听”、“我管你从”的为师是从的专制,而应是师生平等教育,共同研讨的民主探究。师爱更应是一种公正的爱,是惠及全体没差异的爱,在现实的教育中,确实存在师爱不公的现象。有的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关爱有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另眼相看;有的老师在学生与别班的孩子发生冲突时,总是偏袒自己班里的学生;还有的教师视学生的家庭差异对其关爱也有所差别。如此种种缺乏公正的爱,在滋润了少数学生的同时,却伤害了更多的心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既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操作的珍品,有时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如果教师的语言、行为稍不考虑,就很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致影响他们的一生。不论出生贵贱,不论学习好差,不论是否本班学生,我们当老师的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四、要有为人师表,永做时代先锋的进取心。
古人云:“师者,范也,言行动静,皆可为式”,在学生心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因此,教师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教师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和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原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所以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查自己,他应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过这样严格的监督。”所以,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坚决不做。这就像大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师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今春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做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应该躬身实践,争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先锋,使学校这方净土培育出更多不仅有知识,有文化,还要讲公德、守纪律的社会公民。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
这应该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必要条件。要有充分的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正规还不失独特的教学方法。
有人看到这些后会说,别说了空谈自相矛盾。稍加解释一下,我说的正规是要完成国家对教学要求,教育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但又不要成为教条的奴隶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教学中,具有自己的的特点,使你的教学从容不迫,就像高山流水般自然流畅,给学生艺术般的体验。
要达到这种境界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十分丰富,怕真是空谈。这就要求要求老师要“学无止境”,要终身与书为伴,跟着时代的节拍,走在时代前沿,让internet成为你的血液,帮你更新营养,这样才能给学生永不枯竭的新知识。如果育人的我们不如正教学生更能融入社会,更能接受新知识,更能跟上时代的脉搏,我们都落后了,我们还去教谁啊?
还不止如此,教师除了博学多才外,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教师会和让学生会是两码事,不管教师的知识水平多高都不代表他的学生水平高低。教法是联系教师知识和学生头脑桥梁,让学生学会是教师必须做到的事情,对于教师来讲教和教法尤其重要。一堂课课是不是一堂好课,关键看老师上课的方式是否能被学生乐于接受,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口味,是不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风趣幽默的话语,新颖的授课方式,化繁琐为简单、死板为生动的能力,必将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易掌握。这是大多老师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种境界。没有这样的课的老师说是好老师,怕是有些牵强。
其次:教师自己应该有健康的心理
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很难想象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怎么能教好学生。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部分教师自私心理严重,合作精神差。本人是教师,说这些有些大逆不道,但我还要说,不说不为快,不妨把本人也算一份,免得大家群起而攻之。
有资料表明,个别教师把学生打成残废有之,让学生相互打耳光者有之,罚学生抄作业几十遍者有之,要学生吃屎者有之,等等。也许教师是有很多委屈,但我们面对的是正处花季的儿童、青少年啊,我们得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得给他们作榜样。如果老师因为自身原因而去体罚学生,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些都是教师自己心理有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即使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为那些和学生无关,这点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还是合格的老师吗?那和好老师更是无缘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把不该带入课堂的在教室外就消化掉教师其实你是学生优良心理的大部分,是他们真正的榜样,话说回来学生学生和你一样心里不健康,你说怪谁呢?虽不能说全是你的错,难道你没影响他吗?
再次: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健康
我们都说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从哪里来呢?教师如果把教学活动简单理解为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那么会出那样的人才吗?所以除此之外,更应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充分条件。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再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岂非多余,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爱护。而且老师的关心往往更理性,也更让学生接受。更何况越是生活物质无忧学生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越能使得心理问题突出。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觉到长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也会让学生家长更加理解老师,和老师形成合力,教育好学生。而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在社会犯罪低龄化,大多是因为其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至。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服众的威而有信的老师;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有了错不管不问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有了错就劈头盖脸的不讲方式不讲场合的批评反倒会起反作用。我们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让我们的管理是学生更愿意在护自己的形象,而不是把学生的形象当众撕毁。让学生自觉地去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主动努力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第五篇: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1.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一)职业道德素养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就能够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研究、探索教育规律,奉行教书育人的宗旨,积极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当前,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不同程度的检验,作为教师应义无反顾地献身于教育事业,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培育学生身上,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
(2)热爱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并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以自己坚定的信仰去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求做真人,求做真事;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影响学生热爱知识,热爱生活;以自己乐观的精神去培育学生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质。无数实践证明,具有高尚品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道德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学生;具有渊博知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学生。
(3)热爱学校。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校,关心学校的发展,教师之间要谦虚礼让,团结协作。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卫生等习惯,为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劳动习惯、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个体劳动成果、人才培养依赖于教师群体的长期努力,教师个人的劳动常被隐没在群体的成功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博大的胸怀,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而喜,为集体获得成功而乐。
(4)热爱所教学科。教师要热爱所教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熟悉和精通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方面知识,如在追求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上,在探寻最科学、最有效的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与受到思想教育的途径上,在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知识与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诸多矛盾上,都要作出不懈的努力。为了胜任所教学科,教师还要自觉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刻苦钻研,勤于思考,虚心求教,博采众长,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成果,不断充实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二)文化科学素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只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一个全心全意做好工作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决定着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那么,数学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包括哪些呢?
(1)数学专业知识。这是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才能正确地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熟知各年级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内在联系,较好地掌握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及数量关系的确切含义。
要想当好小学数学教师,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初等数学知识、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以及一些数学史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小学数学教师才能透彻地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为数学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育基本理论。这是教师专业科学知识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观念源于正确的理论,它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应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以提升教育理论修养。
(3)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发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立足于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如何确定,如何选择研究与论证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教师要着重学习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方法、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有关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
(4)相关学科知识。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应具备数学专业知识、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具有与数学学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既有数学专长,又广泛涉猎其他知识领域,其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生活常识及新兴学科等。总之,教师在这些知识结构中,对于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与信息,都要有所涉略。有条件的教师,还应该使用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既可以扩大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建立起教师在知识方面的权威性,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信赖,使教师成为学生探求知识与追求真理的楷模。
(三)业务能力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的业务能力素养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能力。
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小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兴趣、特长、志向等各方面都是千差万别的,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与情感、动机、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都不尽相同。教育要取得成效,就一定要了解和研究他们。教师要有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要善于从学生细微的表现中,洞察他们的知识、能力、智力与个性发展的真实状况。教师在各种场合,能通过学生的表情、动作、姿态、语言等外在表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开导与教育。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和关键,也是教师业务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能力。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用辩证的、客观的、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克服片面性和主观性,并要持之以恒。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
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接受能力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应用的广泛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可以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以及一些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可以通过概念间的联系,如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做到有意(自觉)、有机(自然)、有效(针对性、实效性),不要离开教学内容另搞一套,而是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
(3)钻研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能力。
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好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与难点,熟悉各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全册教科书乃至全套教科书中所处的位置,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规律与实际智能水平,规划好学期、单元、每课时的具体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要有独立处理教科书的能力,为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补充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造性地把教科书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使教学活动做到概念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知识系统、训练有素。
(4)课堂教学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数学教师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而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来源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所以说,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文化科学知识、业务能力、心理素质与教学艺术的集中表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课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引人入胜,有的课却是平淡无奇,无精打采,令人乏味。究其原因,这既与教案设计有关,又与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有关。
(5)组织数学课外活动的能力。
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意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施展学生的数学才能与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都是极为有益的,它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可以结合数学课本的某些内容适当地加深拓宽,可以结合某些数学知识,介绍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数学史料和数学家的故事,可以结合教学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开展社会调查,收集数据和统计资料,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与事实,也可以解答数学趣味题,做数学游戏,猜数学谜语,唱数学歌谣,走数学迷宫,举行数学文艺会等,形式可以是组织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数学竞赛、建立数学园地等,规模可以是个别的、小组的、班级的、年级的,也可以是全校性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指导地将学生组织起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6)教研与科研的能力。
在教学领域中,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的目的、要求、过程、方法、手段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与兼顾个别,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的问题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除了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选择课题,积极地参加到校本教研、学科科研活动中去,最终能够写出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或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用以指导实践,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
(四)教育心理素养
教师的工作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与内容上的复杂多样性,需要消耗教师大量的精力与体力。小学数学教师要想适应工作的需要,就应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教师需要把预定的教学方案实施到流动的教学状态中去。在实施时,教师要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调整原定教案,这里固然要体现执教者的职业道德、文化科学知识、业务能力等素养,但又不尽然。比如,学生学习情绪突然受到外界消极因素的干扰,学生质疑的问题超出了正常范围,课前没有估计到的情况意外发生等,教师面对种种突如其来的情况,该如何处置?如果教师因紧张而导致情绪失控,便会显得不知所措,使情况向更加难以控制的方向发展,如果教师沉着应对,便能“化险为夷”。教师的不同心态,会决定他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其效果也就会大相径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坦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唤起学生融洽的情感交流,又要做到“不露声色”,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2.如何与学生谈话?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沟通师生关系是关键。要使师生关系融洽,与学生谈话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谈话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这一门艺术并且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才能达到交流思想、交流感情、教育和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在一个班级中有几十名学生,同每一个学生都谈话是很难做得到的,时间上也是不容许的。因此,先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然后根据各类学生的特点,选择典型的学生谈话,以点带面,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谈话方法,使谈话针对性强,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与优等生谈话,注重稳定和提高优等率
一个班级中,优等生约占20%左右。许多老师错误地认为,优等生各方面表现较好,同他们谈话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其实,优秀生在班级中是一面旗帜,影响力是很大的。因此,经常与优秀生谈话,稳定优秀生情绪,扩大优秀生面,树立正气,对做好班级工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是对优秀生的帮助和爱护,让他们进步更快。优秀生的特点是比较自信,也比较自负,往往看不到自身的缺点。同他们谈话,可以采用提醒的方式,在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的基础上,使用一些暗示的言辞,含蓄的语言,旁敲侧击的办法,在和风细雨的交谈中,让他们懂得自己的不足,正确评价自己,正确地对待自身的缺点,扬长避短,向更高的目标奋进,确保优秀生全面发展。
二、与中等生谈话,注重鼓励他们树立更高的目标
中等生在班级中占绝大多数,比例最大,大约有70%的学生。他们都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有拼搏精神,也没有前进的动力,对什么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反正表扬不沾边,批评也没有份。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先稳定他们的情绪,千方百计地把他们发展成为优秀生,扩大优秀生队伍,防止他们掉队,滑入后进生行列,这是同他们谈话的目的。对中等生,应以表扬为主,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说明他们在各方面都很有潜力,只要有好的学习方法,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有坚强的毅力,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鼓励他们树立更高的目标。同时,在谈话时也说清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永远站在中间是不可能的,学习也一样,不进步就会落后。
三、与后进生谈话,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在班级中占比重不大,仅有10%左右,但是他们的能量却很大,一个班有两三个纪律差的学生,可以使全班不得安宁。也有一部分后进生在班级中抬不起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少言少语,认为自己天生愚笨,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也看不到希望。班主任的工作是为了转变学生思想,特别是转变后进生的思想。同后进生谈话,要区分两种情况,对那些捣乱的学生,不仅要严肃批评他们的捣乱行为,让他们认识到捣乱行为的危害性,而且要找出他们的闪光点,说明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改正缺点就是好学生,就有希望。对那些认为自己生来就笨,自卑感很强的学生,要想方设法证明他们并不是天生愚笨,鼓励他们正视自我,抬头走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决不能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通过谈话,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3.如何做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个人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就要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如同阳光一样能够温暖人,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只要老师充满爱,学生们一定会喜欢。
精心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尽量精讲多练,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课上,努力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提问时,把难度比较低的问题留给基础比较差或不敢举手的学生,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让他们更多地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与经验,因为现在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会判断老师的水平。
所以要想做一名好老师,就要不断的增长自己的知识。一个教师最能吸引学生的是他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最能体现教师的个性魅力。在课堂上,教师既要恰当发挥自己的才智,又要尊重学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使学生更喜欢你。
4.班主任如何处理在校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
当前,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头等大事,虽然安全措施不断规范,安全意识大大增强,但在这个交通发达、交往频繁、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未成年学生在校意外伤害事故总是难免发生。那么,当事故发生后,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如何正确全面地思考,如何公正合理地处理呢?根据有关理论法规,结合处理事故的经验,我们认为,处理在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尽早发现,及时救护
在校学生事故发生后,我们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觉得学生撞了一下或碰破点皮,没什么大不了,因此不当回事。其实,有的事故虽然表面看没造成什么伤害,却有可能隐含着像“内脏出血”等生命危险,因此,我们每一个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所有在校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不管小伤大伤,都要高度警惕,高度负责,尽早发现伤害情况,尽快组织送医院治疗或抢救。因为老师不是医生,不能准确判断伤情,所以该不该治,怎样治,要由医生说了算。如果发生的是重大事故,那
么在抢救的过程中,学校还要派教师守护,以便及时了解抢救情况。这既关系到抢救效果,也关系到日后对事件的处理。如果因为人为的原因而延误了抢救的最佳时间,造成小伤变大伤等其他严重后果,则学校是要负责任的。
二、通知家长,报告上级
未成年学生在校出了事,在抢救的同时,我们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千万不能隐瞒事实或迟迟不告知家长。如果是学生之间引起的伤害事故,那么当事人的家长都应立即通知到。在通知家长是还要注意通知的方式,要考虑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事关伤残、甚至死亡的事,放在谁身上都会无法接受。因此,通报家长之前要研究通报的方式、通报的措辞以及请谁去通报等问题,以便让家长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其次,学生在校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班主任还要主动逐级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保护现场,调查取证
在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后,教师、学生往往都忙着抢救受伤学生,而顾不上考虑现场保护问题。作为学校领导,首先应提醒并组织师生,在保证抢救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完整地保护好现场,造成不能为了推卸责任,破坏现场,甚至伪造现场。因破坏或依靠现场而想推卸责任,到头来唑使事态更加复杂化,从而使学校承受更大的责任,遭受更大的损失。其次,事态严重的要请公安局或其他政府有关部门的贱卖一起参加调查取证。
四、各方协调,防止新伤
在校学生重大伤害甚至死亡事故发生,无论落在谁头上,都无法冷静,家长情绪激动,说话不讲道理,甚至动手动脚都在情理之中。因此,在处理事件时,要保护好与伤害事故有关的教师和学生,对被伤害学生家长进行晓之以法,动之以情的规劝、协调和教育,促其冷静理智地思考问题,谨防新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果是有双方学生纠纷,那么在处理时要分开协调。
五、在情动人,以法处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后,作为学校不能对事故或受伤害方冷淡低调、漠不关心。有的领导和老师认为,如果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学生,则学校还是少管为佳。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校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管是大是小,不管学校是否有责任,学校都应该对次事故和当事人热情关心,对受害方表示同情和慰问,对受害学生家长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劝导工作,以便更好地处理好事故,这也是我们学校和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如果学生因在校出事住院,学校领导或班主任和有关教师,一定要组织去医院看望,了解病情,给受害学生应能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有时即使学校或教师有一定过错,家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原谅学校和教师,从而为日后顺利平和地处理事故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事故发生后,学校和教师不闻不问,冷漠处之,原本家长对事故的发生表示理解和原谅的,也会因情感受到冷落和伤害,而把责任强加到学校和教师头上,进而三番五次到学校大吵大闹,或在社会上妥善处理,又影响了学校的教育秩序和社会声誉,消耗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5.当学生遇到意外伤害事故时,我们该怎么办?
(一)学生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及时救治
当学生出事时是否及时救治,既关系到救治效果,又关系到日后事故的处理。因此一旦发现学生出了事,要马上采取救治措施。对磕伤、撞伤等会处理的及时处理,不会处理的请有经验的老师帮忙,不能处理的就及时送往医院。在处理的同时,要想方设法立刻通知家长。因为有家长一起商量,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学校应由相关人员陪同到医院。
(二)学校和家长双方要互相理解
学生在学校出了事故,受打击最大的是学生家长。孩子身体上要忍受痛苦,学业也因此受到影响,家长难免会想不通,处理过程中双方家长的沟通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双方沟通得好事情会顺利处理,沟通不好就非常棘手。在沟通过程中应耐心倾听,及时沟通,消除误解;换位思考,达成谅解;以礼相待,以理服人,把工作做细、做到位,使事情能够顺利协商解决。
(三)加强对学生进行防范意识的教育、及时总结
意外伤害事件往往是比较孤立的事件,常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但处理时却要作眼于大多数,着眼于教育的效能。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有危险的行为要及时的发现与制止并及时的给学生做好教育与引导。
在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中,开展安全与防范意识教育,通过具体的事例让他们意识到事故发生的不可预见性与结果的严重性,从而为防止和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建立起高度的预见性、敏感性、主动性和警惕性等综合防范意识,学生也树立起强烈的自我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平时做个有心人,真实记录意外伤害事件处理过程,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四)经常检查学校的各种安全设施,排查安全隐患。在校内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大部分是由学校的安全设施损坏、质量低劣或安装不妥所致。因此,学校应提高安全设施管理者的警惕与责任心,要求他们定期对各种安全设施及校舍的安全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将管理这些设施的责任落实到个人,以便及时排除隐患。
(五)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学校制定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象上面案例中,因为一清洁工人打扫防盗网外的窗台卫生后,忘了把防盗门的锁锁上,造成学生有机会爬出去摔伤的意外事故,这位清洁工人应付相当责任。
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在平时树立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积极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沉着应对,及时救治,以诚相待,妥善沟通,积极处理安全事故;事发后及时总结,杜绝下次相同事故的发生一定能让安全事故绝迹在我们的校园。
6.怎么理解“先学后教,以学论教”,教师如何以此理论来上课?
首先看“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讲话,不干扰学生自学。
再看“后教”,不是教师漫天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具体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理解“先学后教”
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并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离开素质教育的高度就会掉入应试教育的泥潭;离开“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服务”的目标,教育就失去了意义。“先学后教”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的人才,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
二、“先学”如何学
(一)围绕目标学 “先学”是围绕明确的可检测的分层次的目标而学,整堂课不能脱离目标、也不能偏离目标,目标是整堂“学”和“教”的中心和灵魂。
(二)独立地学
体现“生本”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并采用灵活的方法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充分调动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敢于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其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
(三)合作地学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有团队合作意识,积极参与课堂的交流讨论,多角度获取知识,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成果要通过形式多样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合作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师教生、生教师、生教生”。教师既是合作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
(四)在教师指导下学
“先学”环节并不是单纯让学生去看书、理解,而是在教师已给出的自学指导下,让学生明确任务,在一定的时空下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题。在自学指导中明确了自学时间、内容、标准、学法、验收办法,并不是几道简单的预习提示题。该环节中教师的“教”是隐含的。
三、“后教”怎样教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后教”之前有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独立、合作“先学”,“导学”时教师要快速地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明确目标。教学目标应符合三个特点:
第一,符合课标和教材要求,有机整合“三维目标”。第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难易适度,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第三,目标要细化,易于操作、便于检测。
(二)精准的点拨辅导 1.放手发动自学,充分了解学情
教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学生能做的教师坚决不讲.不能将学生困得过死,对学生总不放心。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后,教师要及时检查,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做到心中有数。让大部分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板演不同的结果、答案,将学生的答案、思想、方法完全展示在同学面前。2.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注重方法引领
教师在课堂上出现最多的语言应该是“为什么”和“说说你的方法”,不应该是机械地、死板地背诵和操练。在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时去开导他,在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全表达出来时去启发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方法的同时,还锻炼了能力,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积极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积极”是说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在课堂上体现出其优越性,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采用。“恰当”是说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能在课堂上体现其优越性的时候不可滥用、搞花架子。
(四)及时地强化提高 1.加强当堂练习,尽量面批作业
作业布置和问题设计要适合本班学情,有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价值,面批作业可以使反馈、讲评及时且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把握好练习活动的整体组织调控,使教师忙而不乱,让学生紧张有序。
2.“错误”是动态的学习资源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优、中、差三层次学生资源,不要怕“错误”,要让学生从答案、思想、方法中类比异同,寻找最好的方法、思路,多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错,让知识得到细化,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正确方法。凡是他们能讲明白的观点,教师绝不参与,只做补充、更正、讲解、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克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提高课堂效率。
3.允许有学习差别,不搞“一刀切”
分层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做高难度深层次的训练,以利于培养拔尖人才。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让差生也能有成就感,树立学习信心,这样学生的总体成绩才有明显的提高。
(五)过硬的教师素质
1.基本功扎实,有良好的学科专业素养
要让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一般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
2.善于捕捉动态学习资源
课堂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需要不断捕捉动态的学习资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实现“高效”。3.善于营造“愤悱”情景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达到“愤”“悱”的状态,则不利于教师的引导。只有在学生“心愤口悱”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启而发之,并收到举一反三之效。灵活运用“先学后教”。
全国很多学校和很多优秀的教师先后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先学后教”模式,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等等。别人的模式只是别人的模式,不能照搬照抄,尤其是不能每节课都一个面孔、一种招式,这样反倒被“模式”束缚了手脚。“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总而言之,探讨“先学后教”理论并付诸实践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必须提高教育技术、掌握教育艺术,在必胜的课堂中勇猛前进,坚决彻底地教育好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