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蔬菜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01:1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蔬菜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蔬菜调研报告》。

第一篇:2015年蔬菜调研报告

×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在“十二五”末,将我县建成x亩蔬菜基地。为进一步掌握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思路,促进我县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近期,我们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走访等形式,到全县各镇蔬菜种植户、蔬菜生产基地、农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我县蔬菜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x县蔬菜(含魔芋)产业的种植现状以及蔬菜销售情况的调查分析,从中发现梳理出近年来导致我县蔬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种植户效益不高的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以期达到提蔬菜种植户栽培效益和产业规模,再次推动我县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调查对象

县域x个镇部分种植蔬菜、魔芋的大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三)调查数据收集方法

x年x月x日-x日,县农业局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

(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设施蔬菜。主要种植区域为………………………………。由政府投资钢管镀锌设施大棚x座,面积x亩,由x户蔬菜种植户无偿使用,主要是这x个村蔬菜种植水平相对较高,海报高度在850米—900米之间,品种主要是……………………..。

2.露地蔬菜。全县露地蔬菜面积共x万亩,其中规模种植约x亩,农户房前屋后菜园约x亩。规模种植主要种植区域为…………………………………….,面积约x亩,海报高度在x米—x米之间,品种主要是………………………………。蔬菜主要推广技术是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蔬菜绿色控害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技术。

3.销售环节。目前,我县的蔬菜生产销售还是以农户和合作社外出联系销路为主,尚无蔬菜加工企业。

4.品牌建设,产地、质量认证。全县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村组织专业合作社共x个,有…………………村认证了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品种…………………..面积x公顷。

(二)魔芋产业发展现状

1.种植面积不断壮大,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在我县x个镇、x个行政村(除x村、x村、x村外)均有种植,面积x万亩,重点集中在xxxxxx镇,海拔高度在x米之间,x魔芋和x魔芋为主栽品种,两种品种种植对海拔区域无明显要求。因魔芋具有种植区域性和特殊性、以及产业链条长、加工升值高、应用前景广的

(一)发展优势

1.自然环境优越。x县地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温凉湿润,光照充足,耕地土壤以黄棕壤、棕壤为主,土层深厚肥沃,农田水利设施齐全,无工业污染,是高山无公害蔬菜的最佳适生区域之一。近年来,省、市内不少专家曾多次到x县,就蔬菜产业进行实地考察和论证,一致认为,x县魔芋、蔬菜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群众种植积极性高。蔬菜产业是x县传统主导产业。x县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采取措施,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菜篮子”工程的基础抓起,不但有力地促进了民生需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x县从2004年开始借鉴利用x县高山反季节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和品牌优势,将蔬菜产业列为全县x大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促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利用毗邻x县的优势,在xxxxxx等镇大力建设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成立蔬菜合作社x个,创建蔬菜示范园,扶持科技大户,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指导菜农操作生产,产品质量优良,效益良好,产销两旺,农民发展蔬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3.蔬菜生产潜力。一是国内外蔬菜市场消费发生重大转折。反季节蔬菜的需求量持续增长,转向多样化和特需化、多元化、高档化,质量要求转向优质化、营养化、无害化。随着城乡人

我县夏秋冷凉蔬菜正好弥补了上述城市的蔬菜供应。

四、发展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近几年蔬菜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与其他发展蔬菜的周边县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县蔬菜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生产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目前我县产业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蔬菜贮藏、营销、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业链条短,发展滞后,蔬菜产业化经营层次低,对结构调整的牵动力不强。农民种菜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蔬菜外销没有稳定的市场,蔬菜从产出到进入市场没有形成稳定的产业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形成品牌优势。

2.蔬菜生产基地分散。我县的蔬菜种植面积虽然规模不小,但从总体分布上看,真正形成集中连片规模的主要分布在x镇小x村;x镇xxx村;x镇x村一些蔬菜种植重点村,这些蔬菜重点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对蔬菜进行统一生产和销售。其余蔬菜种植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种植规模小,产业化组织程度低,产品安全质量没有保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影响了全县蔬菜产业的整体水平。

3.设施蔬菜规模比重偏小。我县的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近x万亩,但设施蔬菜仅仅x亩左右,大部分蔬菜种植还是露地菜。

市场。尚无吸纳蔬菜产品进行加工企业,生产的大部分蔬菜直接流向市场,缺乏加工转化增值环节,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收入不稳定。

6.品牌意识淡薄。我县在发挥品牌效益,实施品牌战略建设上,只有xxxx专业合作社对产地xxxxxxx村认证了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品种为xxxxxx个品种,面积x公顷。绿色蔬菜认证也只是x镇x村、x村的xxxx。力求在今后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上有所突破,为进一步提升和县蔬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7.体制机制不活。政府部门虽对发展蔬菜,但蔬菜产业占县域经济总量比重不高,群众受“靠山吃山”传统观念影响,对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订单公司、协会、农户之间结合程度低,履约率低,种植规模不稳;协会组织程度低,信息不畅,难以满足市场化的需求;各镇、村组没有充分进行资源调查、市场调查和区域优势分析,缺乏长远规划,发展目标不明确。

8.财政投入严重不足。x县属省级贫困县,地方财力有限,没有足够的专项资金投入扶持蔬菜产业发展,项目争取难度大,省市财政对我县蔬菜产业支持力度较小,相关项目资金、优惠政策远不能满足此项产业发展的需要。

9.蔬菜质量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出台的蔬菜标准化生产规程有待于进一步细化、量化,对农药的使用需进一步限制。农

3.农户重视不够。政府重视、部门重视,老百姓淡漠,受大鲵产业、猪苓产业高利润低劳力投入影响,对魔芋产业不够热心,管理不精细。技术员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农户嫌麻烦致使疏于防治。在魔芋生产和种芋储存环节,科学技术学而不用会而不用,造成产量降低,致使收入减少近一半。

4.与县情衔接不到位。没有加工企业,坐等商家上门收购商品魔芋,商品价值低。没有粗加工、精深加工项目。我县具有旅游资源品牌和市场,没有挖掘相关的特色产品或特色观光。

五、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二)蔬菜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1、加强宏观指导,科学规划布局,实施蔬菜产业发展战略。要把蔬菜产业放在我县农业主导产业更加突出位臵来抓,制定蔬菜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落实措施,扎实推进,将蔬菜产业培育成全县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要通过政府引导、典型带动,政策支持等形式,重点在x镇扶持更多村发展蔬菜产业,逐步实现蔬菜主产区的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在推进优势蔬菜产业带建设的过程中,要开拓思路,加强宏观指导,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争取发改、财政、金融、林业等部门大力支持,发挥部门职能,把规划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2.加大蔬菜产业建设扶持力度。要把设施蔬菜作为蔬菜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来抓,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跑项

1工程”培训,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发展蔬菜产业认识,提高农民种菜技术水平。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广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生产管理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等,为蔬菜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抓住重建机遇,健全镇农技综合服务站。建立村级专业服务站点,加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促进品质提升和产品转化增值,要强化基层技术服务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提高服务基地的能力;四是要继续做好绿色无公害蔬菜认证工作,组织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合作组织及个人申报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努力扩大认证品牌蔬菜的基地规模,形成规模效益,提升品牌效应。

5.营造环境,完善市场和流通体制。市场和流通在蔬菜产业发展壮大中起决定作用,由于缺乏市场、流通不畅,蔬菜生产中出现的淡旺季明显,价格不稳,收入没保障,严重制约着蔬菜生产的发展壮大,而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只靠农民种植结构的调节和市场利益的驱动来完善,很难再短期内形成。在这方面必须帮助建立市场体制、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扶持,建立产品集散地,吸引外埠蔬菜来此进行交易;组织人力开辟国内、国际市场;投入财力打造品牌,扩大影响;扶持农民专业作社和经纪人队伍参与流通经营,通过帮扶和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建成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的格局。

6.努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航母,3成为我县大鲵养殖、猪苓栽植高投入高风险产业的保障和补充。

2.基地建设。优化种源,选择种植面积小的高海拔镇村,生产无病种芋,安排品种选择比较试验,选出1-2个优良品种。全县范围种植商品魔芋,每户种植面积控制在1-3亩以内,便于轮作保留良好生产环境和保证科学高产栽培技术运用。观光旅游、旅游产品、自用、外销产品及半成品联动,精细规划,以镇为单位建基地,基地、企业、项目结合,与加工销售整体推进。

3.完善体系。形成良好技术推广氛围,配备镇村技术人员,与县农技中心一同进行品种选育、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组建机防队对全县魔芋进行统防统治,确保防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问题。县农业、科技部门与省市科研部门联合开展魔芋产品加工研发。

4.加工营销。引进龙头企业,结合县域经济及生态环境,紧密联系市场,为市县市场提供初加工产品,如魔芋精粉、魔芋干,魔芋豆腐,乃至鲜魔芋。摸准行情,联合省市企业,加工提取葡甘聚合物等创汇。

5.共同重视。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政府出台魔芋生产补助政策,营造引导魔芋产业发展环境。改变上面急下面农户不急的局面,在技术指导、政策保障到位的情况下,促进农户将技术、政策落到实处。从产值稳定、效益高的角度出发,与我县大鲵、猪苓产业并驾齐驱,作为两大高利润高风险产业

第二篇:蔬菜生产技术调研报告

《蔬菜生产技术》2011年暑期课程调研报告

园林科技学院

吴玉鹏

一、课程背景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是分院依托“一中心,三基地”可以进一步统筹和整合新疆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形成“领导推动,行业、部门指导,企业、种植户广泛参与,学院承担实施”的培训体系,为全区设施农业的大发展,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实用人才提高教学平台。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课程内容的组织,结合新疆蔬菜生产春提早、夏露地和秋延迟三大茬次生产实现教学,具有地方特色,课程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现了农业职业教育鲜明的服务地方经济的特点,把课程的建设发展融入到了新疆设施农业大发展的趋势中。

二、调研目标

1、了解相关企事业单位用人规划,以及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2、掌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具体素质和能力要求。

3、获取用人单位对本课程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建议。

4、反思本课程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提出课改的对策和举措。

三、调研方式及对象

利用在塔城基地指导生产的机会,通过走访农业部门和生产一线,了解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调研主要在塔城162团、163团、二宫镇和塔城地区农科所。

四、调研情况分析

用人单位及生产一线对本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有全方位的要求,归纳如下: 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能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制定当地主栽蔬菜周年生产计划,完成成本预算;会蔬菜育苗,并能制定蔬菜育苗技术规范;掌握绿色蔬菜生产的专项操作技术,会制定田间管理方案,并能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组织与实施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的能力。

五、问题及对策

问题:近几年,该课程实践教学虽有所加强,但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比较远,实践教学手段还比较落后,与理论教学结合还不够紧密,实践教学整体效果不佳,岗位操作知识比较贫乏。第二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当地蔬菜育苗存在较大的难题。

对策:

1、为创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通过调研大中型设施农业生产企业与毕业生,我们了解到,过去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强调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而使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因此我们依据对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在课程设计时融入了企业的技术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工作的毕业生的经验,按照“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为载体,以真实工作环境开展蔬菜课程的教育教学。

2、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本课程要以教育创新为目标,在课程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以岗位群中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讲授与实训相融合,课堂与基地相融合,教学与考证相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但具备良好的蔬菜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安全环保意识,在专业能力上达到会制定设施蔬菜生产计划,并能组织实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和敬业等方法和社会能力,从而培养出懂技术、懂管理、素质高的高技能人才。

3、根据新疆蔬菜生产主要规律,完善园艺技术专业设施方向的“二阶制,创业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 “一中心,三基地”为教学平台,重点进行组织生产能力学习,把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融合、教学进度与生产计划融合、技能考核与生产指标融合落到实处。

4、在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上,以生产季节为主线,根据生产需要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将理论课内容变为解决蔬菜生产实际问题的参考和指导。将蔬菜生产的关键技能融入到每一个生产项目当中,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氛围中完成技能培训,以管理效果(如成活率、产量等)来评价技能等级。蔬菜生产受季节限制,完成一个生产项目需要一个生长季的精心管理,让学生全程参与生产管理,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5、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改变单调的“说教式”,采用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教学法;教学手段上,借助于多媒体、生产性实训及真实的职业环境,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论学习和生产性技能培养的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现场答辩等),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同时,将技能证书课程内容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模块,结合技能鉴定考核标准进行技能岗位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取得专业技能证。围绕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及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式学习、角色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进行具体生产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教师的作用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以教学设计与组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指导、监控(激励、答疑、纠错)评估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6、在基地蔬菜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四阶段教学法

(1)确定任务要求。聚焦于学习者现有的主要学习障碍,学习小组确定学习任务,寻找相应的工具。

(2)小组生产。激发并连接原有经验;小组自行组织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行动和经历中进行学习。

(3)展示学习成果。以具体的工作产品来表现学习成果;深入讨论工作产品以及完成工作/学习的过程。

(4)反思学习过程,借助产品评价学习结果;检查并评价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原有经验和新的经验的重新组合,形成行动能力。在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教学方法,同学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公司间展开了比赛,都不敢落后,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在大家面前展示,公司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督促,学习氛围很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繁重的知识讲授压力转变成为学生直接面对新的知识、新结构的学习认知动力。教师重点设计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学生提交成果的多样性,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7、在塔城地区,蔬菜冬季育苗是为当地设施蔬菜春提早栽培准备的,该茬蔬菜是当地主要的茬口,经济效益明显,所以冬季育苗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冬季育苗困难较多,成本较大,冬季蔬菜标准化育苗技术的成熟,有利于把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蔬菜壮苗提供给广大菜农,同时利于降低育苗成本,增加菜农收入,确保蔬菜规模生产、规模上市。针对当地育苗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结合科研,开展冬季蔬菜标准化育苗关键技术的研究,着重在棚膜选用技术的研究、基质混配技术的研究、基质与穴盘消毒技术的研究、温度调控技术的研究、营养液肥简化配置技术的研究、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冬季蔬菜标准化育苗技术体系的研究、嫁接育苗技术的研究等方面入手。

第三篇:村蔬菜发展调研报告

村蔬菜发展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灵宝市吉家湾村积极探索土地有序流转新机制,让种田能手有用武之地,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全村1100多口人,有1000多个蔬菜大棚平均每人拥有一个蔬菜大棚,年人均收入近万元,被誉为“豫西蔬菜第一村”。

一吉家湾村蔬菜发展历史

以前吉家湾村贫穷落后,村民大多靠扁担打工维生(和重庆的棒棒差不多),被人称为“扁担村”。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吉家湾村实行“块块地,家家有”的分地方法,给耕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1987年,吉家湾村3组村民崔铁牛和该组8户群众自发通过“推磨转圈”互换了8分地,建起了第一座蔬菜大棚,当年收入XX多元。群众自发互换土地、发展蔬菜大棚的成功经验,让村干部受到很大的启发。之后,村组干部积极动员并组织协调群众进行土地互换发展蔬菜产业。

到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村民开始承包外出打工人员的地,吉家湾村的蔬菜种植面积大大增加,本村的土地被充分利用。于是,有条件的村民开始租种邻村的空闲土地,到XX年以后就有了大面积的从邻村进行租地,目前租地最多的是樊举文,他到临近乡镇租种了一百多亩地,建了二十七八个温室大棚,年收入达20多万元。

吉家湾村通过土地流转,即:租赁、转包、合伙经营土地,发展无公害蔬菜,目前全村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高达90%以上,成功申请注册了“吉家湾牌无公害蔬菜”商标,蔬菜亩产值在1.5万元以上的户达到60%以上,其产品销往国内5个省(市)30多个大中城市。

二、吉家湾村蔬菜发展战略

吉家湾村现任村支书崔鸿宾自XX年上任伊始就以提高群众科技意识和科技素养为根本,强力实施“科技兴菜,科技兴村”战略。和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提高科技水平,优化品种结构,使吉家湾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被命名为河南省“全省首批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三门峡蔬菜生产第一村”。

在蔬菜生产中,该村始终把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每年组织群众到全国最先进的蔬菜产区学习、取经。同时,经常邀请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专家进行培训指导,担任顾问,为该村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和农艺师。

村里原有的蔬菜大棚由于采光率低,温度不宜控制,产品质量差,效益低。村支书带领群众多次到外地学习新技术并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独创了“7315”型节能高效大棚建设法(即7米跨度、3米高度、1米宽度和正南偏西5度角),把普通大棚全部改造为高效日光温室,改建设法被专家总结后在各蔬菜产区推广。目前,该村的农民夜校已由过去的单纯培训向研讨为主转移。

此外,该村还成立了蔬菜协会,组织技术人员定期研讨,攻克技术难题;聘请省市知名专家教授到村授课,把培训班办到了大棚里,现场示范,实地指导;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栏及时发布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使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全村共有蔬菜农民技师55名,其中高级技师3名,中级技师52名,实现了家家都有技术员,一些技术骨干还被邀请到外地外省授课。国家在郑州举办西红柿管理学习班时,该村高级农艺师樊节增被请上讲台。

三、吉家湾村蔬菜品种及技术

吉家湾村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着力优化蔬菜品种、技术结构,先后引进太空一号、八号西红柿,法国冬玉一号、二号、三号、四号西葫芦和七彩椒等四大菜系30余个新特优品种。

一些科研部门主动联系,将吉家湾村作为新品种试验基地。在吉家湾村,一般的品种很难找到,群众通过报纸、杂志、信息网,发现新品种就及时引进,大胆实验,由于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成功率很高。有的品种连专家学者都称没见过或没听说过。同时,吉家湾村积极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使吉家湾村成了优质蔬菜品种、技术、信息的集散地,吸引了周围乡镇及外省群众前来参观学习。村支书用1000元购进XX课美12PS4094西葫芦新品种当年纯收入2万多元,当群众从中央7台“每日农经”节目看到介绍西葫芦栽培新技术时都说,这都是他们3年前就已采用过的技术。

四、远程教育造福吉家湾村

每天清晨,村支书崔鸿宾都会早早来到村远程教育活动室把门打开,因为每天都有很多群众到这里查询蔬菜价格和上市量。

吉家湾村作为灵宝市首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村,第一个接通了远程教育网站。2月份,外地市场西红柿批发价为每公斤3元,而客商收购时却人为压价,价格悬殊达0.8元,村两委及时从远程教育网络查询到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价格后,迫使客商提高了收购价,增加了菜农收入,群众一下子认识到远程教育网络的重要作用。有了网络,蔬菜销售就可以由过去的买主定价转变为菜农定价。从此以后,吉家湾群众每天劳动之余,都要聚在一起,收看远程教育网络上的农业实用技术,上网查询资料,发布蔬菜产品信息,远程教育让他们着了迷。

同时,大王镇镇政府建立了镇科技信息服务大厅,在这里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农经信息、观看农业知识录像。

五、吉家湾村蔬菜发展特点

1、过年照样忙农活

春节期间扔下地干活。如今这种现象在大王镇一些农村已很常见,但在几年前却只能在蔬菜名村——吉家湾才能看到。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对于吉家湾村的村民来说,虽然过得并不轻松,但却很充实。初四的一场大雪,让吉家湾村的村民从下午4点多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从事蔬菜种植就是这样,遇到刮风下雪就得特别费事。”村支书崔鸿宾说,下雪时如果不及时盖上草帘子,气温下降就容易冻坏蔬菜,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及时下地。

吉家湾村的菜农们每天早晚都需要下一次地,给蔬菜大棚上草帘、去草帘,遇到恶劣天气,他们更辛苦。“累是累了点,但是蔬菜让我们增加了收入,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所以我们也乐意在冬天里甚至春节里也忙活着。”村民崔师傅说。

“虽然累却也乐意”这是很多菜农的心声。如今在大王真的很多村庄,没一案清晨和傍晚,高高的站在蔬菜大棚上忙活的菜农们,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聊天不忘话增收

三五人聚在一起,聊的不再是琐碎家常,而是新年里如何增收,如何才能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好的收成。时下,这已经成为灵宝市大王镇吉家湾村农民在春节里聊天的一种新风尚。

过去亲朋好友坐在一起聊天,都是拉拉琐碎家常,议议奇闻轶事之类的。如今就不一样了,种植什么最见效益、如何提高蔬菜管理水平、如何增加收入成了农民闲暇聊天时议论最多的话题。很多菜农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尝到了甜头,所以他们希望利用春节这个机会向别人学习经验和知识,<>以期来年菜种得更好,收入增得更多。而我们也从村民聊天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进步。

3、足不出户把菜卖

面对日益扩大的蔬菜种植面积,存量为积极帮助群众搞好销售和服务,先后筹措资金3万余元,建设了一个高标准蔬菜市场,同时鼓励农民企业家投资建设蔬菜加工厂、蔬菜批发市场,有效减轻了农民以前卖菜难的问题。

4、蔬菜上市“挑”时间

吉家湾村的菜农现在种植蔬菜越来越讲究,市场需要什么,什么效益好,就种什么。已经成为吉家湾村蔬菜种植的的一条新路。村民每年都会记下当年的菜价一边来年作参考,通常,菜农们都会根据往年的菜价与时间做对比来进行新一年的蔬菜生产,同时按照产期倒算进行育苗、定植,使其可以按照菜农自己的预期上市。

六、总结

吉家湾村的蔬菜种植模式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大王镇党委书记这样说:“发展现代农业,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靠科技作支撑,走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路子。”

第四篇:大棚蔬菜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我乡大棚蔬菜发展的调研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晚上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我乡如何发展好大棚蔬菜产业,作为农林站的一名干部我的职责就是做好农林站的各项业务工作,推广示范新技术新品种,今天我就围绕我自身的工作及我乡的实际就如何发展我乡大棚蔬菜产业发展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塑料大棚产业现状:

我乡地处城郊,城郊地理位置突出,我乡耕地面积29778亩,粮食面积6988亩,制种面积13720亩,蔬菜面积9070亩,各类蔬菜面积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24.5%,大棚蔬菜仅占全乡蔬菜面积的27.5%,2011年我乡较为大棚蔬菜主要集中在果园沟村,高闸沟村及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内,其种植的品种主要有辣椒、西红柿、茄子、葫芦、弧笳、冬瓜、苦瓜等比较常见单一的蔬菜品种,比较集中的某一种蔬菜和面积比较缺少,大棚蔬菜形成多而不精的局面,难以形成比较大的规模优势。

二、问题及成因

在对我乡大棚种植户的调查过程中,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大棚蔬菜的集中统一效应,所有种植蔬菜大棚内缺少某一品种较为集中的引导示范,全乡除高效科技示范园区内胡笳、辣椒等蔬菜比较集中外,其余均为缺少引种示范及大面

积推广的蔬菜品种,在面积上始终无法破题,造成我乡大面积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瓶颈。大棚蔬菜产品布局分散,没有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仍然是“小而全”的局面。有的村组乃至农户,虽然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极大,但样样都种,样样都形不成规模,很难进入大市场、大流通。缺乏大棚蔬菜“农超对接”的连续性。

2.缺乏接受先进技术及新品种的思想观念。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极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但当前青壮劳力和知识农民大多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接受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能力低下。致使农业大棚蔬菜产业化发展跨越不到更高的台阶。

3、缺乏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对接。合作社和农户紧密度和结合力不强。专业合作社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不能与市场建立很好的衔接作用,造成大棚种植户与市场的断层。农户才有可能为企业坚守承诺,引导组建由种植户说了算的规范运作高标准专业合作组织,力求通过专业组织的规范运作和大力协调,从而有效地把企业和农户做好连接,充分调动企业形成产供销加一体化的产业模式。才能让特色商品蔬菜产业发展循序渐进。

三、主要采取的措施

1、积极引导帮扶建立统一品种的大棚蔬菜小区,在品种选型上求突破,以把握准确的市场信息为基础,引导扶持建立各具特色的大棚蔬菜小区,积极做到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区一优的为发展的蔬菜大棚小区。农林站以后将紧紧围绕本地地域市场需求指导先进品种及技术。

2、继续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示范;总结推广种植户耳熟能详的种植经验及技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继续做好示范作用实用效果展示,持续发展以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园区为窗口的示范带动效应,积极种植示范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措施,形成特色规模示范效应。

3、积极开拓市场加大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市场建设是整个蔬菜市场流通的重要环节,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积极开拓市场。一是抓好大棚蔬菜的品质。二是积极发展营销队伍,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本乡、外乡蔬菜运销户、经商贩贩运蔬菜,积极保护大棚户的合法权利,使他们大胆放手从事大棚蔬菜营销业务。同时大力兴办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蔬菜购销组织,支持他们在蔬菜销售中发挥龙头作用。

总之,要在我乡特色蔬菜发展品种上做文章,推广示范上下功夫,在围绕地域品牌上求突破,在提升果园形象上抓落实,在特色蔬菜发展上、增加农民收入上求突破。

我的发言完了,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五篇:松树林蔬菜调研报告

关于松树林社区

蔬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松树林社区距城区14公里,辖15个行政村,有农业人口1016户4274人,总流域面积13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00亩,其中川地4000亩,地理位臵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发展蔬菜产业前景广阔。近年来,松树林社区按照“三菜”并举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模式,蔬菜产业逐步走上了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增收致富。

2011年底,全社区蔬菜种植面积达亩(其中大棚种植亩,露地菜亩),蔬菜年总产量达到6000余吨,蔬菜纯收入750万元,主要甜瓜系列和“红秀208”辣椒为主。2012年新建大弓棚座、日光温室座,新增露地菜亩,蔬菜产业已成为松树林社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一、松树林发展蔬菜产业的具体做法

2011年以来,松树林社区坚持因地制宜、扩张规模、稳步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该社区地理优势和气侯环境优势,在温室大棚和大弓棚建设上大做文章,千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实施安臵了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维护了社会稳定。1

在调研中了解到该社区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该社区对土地进行有效流转,实行大户承包,集中解决产业村的用水、用电和道路问题。二是实行“公司+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即由驻地企业南泥湾钻采公司投资,松树林社区裕农专业合作社经营,农户生产种植,这样使得农民在蔬菜种植的产前、产中有保障,解决了农民产后不愁卖的困扰,切实保障了农民发展蔬菜产业的后顾之忧。三是充分发挥包扶单位的帮扶作用,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动员农民投资投劳,为蔬菜产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高质量生产种植,高科技配套设施,新建的72座日光温室大棚按照第五代改良棚的建设要求,高5.3米,宽9.5米,后背墙铺底 宽5米,顶宽1.8米;新建的座大弓棚按照最新的建设标准,棚高2.8米,棚内宽8米;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全部使用沼液沼渣肥料,最大限度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供放心、安全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在设施上,日光温室大棚全部使用自动卷帘机,棚顶使用保温板,所有温室和大弓棚均采用滴灌技术,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五是推行产销一条龙服务,由松树林社区积极协调,与南泥湾采油厂签订了有偿供菜协议,由合作社组织农民种植,为南泥湾采油厂干部职工提供安全、绿色、放心的蔬菜;与西安等一带客商进行联系,签订销售订单,让农民的产品有销路,彻底解决了农民发展蔬菜产业的后顾之忧,最大限

度的保障了农户利益。六是大力度扶持,在调研中得知,松树林社区在区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对项目示范区提高了补助标准,每新建一座日光温室补助5000元,每新建一座大弓棚补助3000元,每改造一座旧日光温室补助2000元,对发展露地菜的农户补助种子和肥料,并优先解决蔬菜专业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这样大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

二、松树林发展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松树林的蔬菜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使得一大批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但蔬菜产业发展中依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发展产业意识淡薄。蔬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产业。近年来,松树林社区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极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但当前青壮劳力好知识型农民大多外出务工,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一些群众有怕吃苦、怕麻烦、怕风险思想倾向,接受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能力低下,对一些高科新特品种存有市场顾虑,甚至部分农民即使免费也不愿意种大棚,对发展产业的意识淡薄,成为制约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二)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由于松树林社区目前还没有

龙头企业,致使典型带动力弱,农户的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主动承担风险的意识,农户与公司市场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的利益连接机制,急需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尽快发展壮大。

(三)配套设施比较薄弱。从蔬菜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要求来看,配套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如土地的集中连片整理、水源的保护和供给及节水节劳灌溉、电力设施的跟进以及沼气配套建设等。

(四)产业化水平相对滞后。由于目前产业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蔬菜加工企业,蔬菜产业化经营层次低,对结构调整的牵动力不强。企业、基地和农户没有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蔬菜加工没有稳定的原料基地,农民种菜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蔬菜外销没有稳定的市场,蔬菜从产出到进入市场没有形成稳定的产业链,对外难以形成品牌优势。

(五)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市场是种植户将产品变成现金的最终环节,松树林虽地处市场吞吐量很大宝塔区城郊,但可供交易的市场配臵不十分合理,一是全区蔬菜营销主要以二倒贩占摊和商家经营为主,菜农直接进入市场和超市相对较难。二是延安市内仅有两个大的蔬菜瓜果市场,而且收费相对偏高,无形中将一些菜农拒之门外,群众从思想上有了动摇,菜农“销售难”和“菜贱伤农”未能彻底解决。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指导,精心组织,按照全区产业发展规划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松树林实际,制定实施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发展指导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抓好落实。在推动优势蔬菜产业建设的过程中,开拓思路,加强宏观指导,切实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

(二)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讲、培训、考察学习、典型引导等手段广泛宣传,调动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民群众坚定做大做强设施蔬菜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充分认识到设施农业就是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以提高广大群众建设设施蔬菜的积极性,尽快投资配套生产。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蔬菜种植实用技术培训,使新菜农尽快掌握种植技术,争取建设一片、成功一片、利用一片,做出形象和亮点。

(三)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是注重同省、市、区有关部门联系和沟通,争取使蔬菜产业的项目和资金落户松树林,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二是加大试验示范经费的投入。主要解决名、优、特等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新技术推广以及对技术人员的培训费用;三是加大对新发展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要把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实行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配套蔬菜产业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继续打造蔬菜示范亮点工程,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实行集中开发,连片经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聚集效应,辐射带动周边群众。一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多的村有适宜发展蔬菜的地域而群众无心发展的,制定优惠政策,采取专业户、外来客商承包租赁、转让、向经营大户集中等方式,积极支持发展蔬菜种植大户,加快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步伐。二是组建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协会,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积极培养一批经纪人,为菜农提供市场信息,组织菜农进入市场,不断拓宽营销渠道,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三是鼓励发展种植大户。即日光温室每户至少种3棚,大弓棚每户至少种5-10棚,露地菜每户至少种植20亩,充分发挥大户示范带动的作用,加快菜农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五)努力拓展蔬菜营销渠道。一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注册商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加大宣传力度,唱响叫亮蔬菜和甜瓜品牌;二是进一步加强企地共建,不断加强与驻地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形成订单销售长效化机制;三是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平台,与全省有关蔬菜产区建立联系,实行内引外联,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有价值的产销信息,逐步建立蔬菜营销的交流平台。

下载2015年蔬菜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蔬菜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双柏县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双柏县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专题调研的通知》(楚府办明电„2011‟243号、楚机发1661号)的有关要求,组织我局有关股、......

    蔬菜市场条码追溯调研报告

    蔬菜市场条码追溯情况调研报告 1. 我国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建立 长期以来,我国肉类蔬菜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监管难度大,安全隐患多,尤其近年来,出现死猪......

    水塘镇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水塘镇蔬菜产业调研报告水塘镇是全省12个生态示范镇之一, 2010年,水塘镇把无公害蔬菜种植作为该镇今后三年内发展的产业来抓,以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现对无公害蔬菜产业......

    蔬菜瓜果流通情况调研报告

    一、果蔬供应和价格情况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二、蔬菜、瓜果流通环节收费情况根据调查,市果蔬的流通通常要经过4-5个环节,其发生的费用,由批发和零售两......

    吕梁市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吕梁市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蔬菜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的地位日益突出,蔬菜生产得到了蓬勃......

    大棚蔬菜种植调研报告(合集5篇)

    大棚蔬菜种植管理调研报告 采用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种植蔬菜,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多......

    寿光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初步整理)

    寿光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初步整理)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是全国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以及蔬菜集散中心。本次调研围绕寿光市蔬菜产业集......

    XX乡大棚蔬菜种植调研报告

    XX乡大棚蔬菜种植调研报告近年来,由于思茅城市扩容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挤占了以思茅镇、南屏镇为主的城郊蔬菜基地,造成主城区蔬菜供给严重不足,按照上级加大蔬菜基地建设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