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01:4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第一篇: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附件:

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切实打好和不断深化工程质量上水平攻坚战,确保大幅度提高用户满意率,降低质量投诉率目标顺利实现,促进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现结合全省建筑业工作总体部署,提出全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职能、创新机制为动力,以保证重点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住宅工程社会满意为目标,以落实建设主体责任、规范质量行为为手段,以进一步打好工程质量上水平攻坚战为载体,通过完善巡查抽查等各项管理制度,强化质量通病防控,提高监督战线队伍素质,突出监督机构的执法地位,实现全面推进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大幅度提高用户满意率,降低质量投诉率目标顺利实现,为促进我省经济建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和谐、进步提供质量保障。

(二)总体思路

2011年全省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总体思路是:“巩固、提高、深化、发展”。按照这个思路,围绕重点工作,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才能突破目前的质量管理瓶颈,才能提高工程质量

—1— 水平,才能确保工程内实外美,才能打造精品工程

——巩固。质量监管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此,2011年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要巩固2010年质量上水平攻坚战已经取得的成果,坚持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确保工程质量监管水平和工程实体质量水平再迈新台阶。

——提高。提高就是要改进以往质量监管工作中的不足,再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监管水平和工程实体质量水平。

——深化。就是要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深化。首先是要向科学化深化,积极推广使用10项新技术,向科技要力量,向科技要成效,向科学要提高;其次是向“规范化”深化,全面贯彻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第三是向“精细化”深化,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要努力实现精细到每一个岗位,精细到每一个人,精细到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

——发展。发展就是要向“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要当成一项责任工程,始终如一,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实、抓好,使先进有效地科学管理手段措施成为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标准、制度和模式。

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重点

(一)贯彻落实住建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改进方法,实现监督职能的根本转变

各级监督机构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监 —2— 督管理规定》),明确监督工作属性和监督职能定位,按规定要求调整监督工作思路,改进监督工作方法。对此要突出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认真组织学习,做好宣贯工作。各级监督机构要利用冬闲季节集中组织学习和讨论,使每一位监督岗位人员都要深刻领会并准确把握《监督管理规定》的精神实质,提高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出台配套文件。各地要根据《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对现行有关监督工作文件、制度、监督内容进行清理,凡是与《监督管理规定》不一致的要进行调整和修改,并结合本地情况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和文件;三是按《监督管理规定》要求调整监督工作方法。各地要把监管重点从项目转变到重点对行业、对企业的监管,逐步取消定点监督方式,建立以巡查、抽查为主要手段,以执法处罚为特征的监管模式。四是监督方法的转变要突出差别化管理。对质量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和项目,可直接取消定点监督的方法,对差的企业和项目以及质量管理基础差的地区,要逐步过度,尤其是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及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环节可采取定点巡查的方式,经过一到两年的过度,待行业适应新的监管模式后再彻底取消定点监督方法。五是要提高监督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层级监督检查和指导,认真贯彻《黑龙江省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层级监督管理规定》,切实解决当前一些监督机构存在的对上级文件不转发、行政执法地位不突出、监督档案不规范、监督检测不到位、对投诉处理不重视等问题;通过控制非专业人员的比例、继续教育和法律法规培训,不断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监督工作质量、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监督队伍建设和管理;通过聘用社会

—3— 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监管力量的补充,解决部分监督机构面临的监督力量不足问题;通过加大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与财政等部门亲自协调力度,解决监督经费不能满足监督工作需要的问题,保证质量监督工作顺利进行。

(二)抓好保障性住房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保证政府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2011年我省保障性住房仍将具有政策性突出,工程量巨大,时间紧,造价低,参建企业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工程质量监管难度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直接损害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社会影响大。而目前我省保障性住房的质量水平不容乐观,对此,各级质量监管机构要提高认识,把保障性住房的质量监管工作上升到政治高度、民生的高度、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去认识,要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定必胜信心、发挥聪明才智、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方法,在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管工作中为政府把好关,为百姓做好主,体现质量监管工作的崇高责任感。今后几年要继续把保障性住房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重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决不允许单纯为推进建设速度或降低造价而忽视质量现象发生,保障性住房必须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必须纳入正常质量监管范围。各级监督机构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巡查力度,强化质量通病防控工作,强化节能材料质量和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控制,强化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工作,保证分户验收率达到100%。通过监督交底落实质量责任,通过分户验收、竣工验收和备案等重要环节把好关口,以此保证保障性住房的总体质量水平。

—4—

(三)深入开展质量通病防控三年攻坚活动,大幅度降低质量投诉率

根据统计结果,2010年全省质量投诉中质量通病投诉占81.3%,由此可见质量通病防控三年攻坚活动的重要意义。质量通病攻坚三年活动已经开展一年,已经有了较好的开局和基础,在未来两年我们要按照三年攻坚活动方案总体安排,进一步完善制度,落实责任,深入推进,抓出成效,并形成常态化管理。各地要通过调整深化治理工作,使质量通病防控工作进入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2011年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工作要以贯彻实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为切入点。从2011年新开工的第一个工程开始,必须严格执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要在项目监督注册、监督计划交底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责任单位。各级巡查凡是遇到住宅工程,都要检查质量通病防控规范落实情况,责任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利和违规现象要加大整改、处罚力度,严肃追查质量责任。各市(行署)、县(市)在2011年都要选择质量通病防控工作基础好的项目作出示范,通过现场观摩会、现场推进会等形式,推动质量通病防控工作,力争通过三年攻坚活动,使社会关注的住宅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和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控制。

(四)集中力量,抓好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工程、政府投资重点项目的质量监督和指导服务工作

地方政府为加大建设项目推进力度,经常采取一些超常措施加快建设速度,使我们质量监管工作难度加大,对此我们更要加强监管、加强服务。监管工作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历史

—5— 负责的精神,把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政府投资重点项目作为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确保这些工程的投资效益和全寿命周期质量安全。一是要杜绝弱化质量监管行为,严防豆腐渣工程,提高投资效益;二是要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政府投资项目必须纳入质量监督范畴;三是要监督指导建设单位履行法定基本建设程序,科学处理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的关系。

各市(地)要根据重点工程投资方向和工程特点,及时整合监督资源,抽调精兵强将进行重点指导和监督,并适时调整监督方式、方法。要加强质量检查人员和项目总监的差别管理,对重大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要从职称、专业工作年限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加强上岗资格的管理。要不断加强对施工和监理等单位的指导工作,对经常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指导施工和监理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时,研究并提出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要监督监理单位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各项措施针对性强,详实可行,同时做到技术交底“三落实”,即落实到班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为加强预见性指导工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可针对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关键施工环节,提前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落实,保证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加强对检测机构质量行为及检测市场的监管,保证检测成果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一是要规范检测市场行为。发挥建筑业协会质量监督与检测专业委员会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自律方法控制检测机构不合理低价竞争的行为,同时启动检测取费标准的编制工作;二是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虚假报告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开展 —6— 检测机构质量行为专项巡查、突击检查和鼓励社会举报发现的问题,严格执法,严肃处罚;三是要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预拌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试验室管理暂行规定》。适时对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和试验室落实暂行规定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业务指导,通过提高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水平,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源头质量。

(六)不断探索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确保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我省旅游名镇建设、百镇建设、撤屯并村等建设项目的实施,未来几年我省村镇建设工程量将大幅度增加,这些工程要确保规模以上的全部纳入工程质量监管范围,并作为重点监管内容。对没有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没有纳入质量监管的项目不予备案,不得投入使用,并严格按规定进行整改和处罚。对规模以下的乡镇建设工程和农民自建房屋,各地可在监督机构设置、发挥乡镇乡建助理作用、聘用兼职和社会监督员、对乡建助理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建立乡镇建设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方式、方法,开展村镇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确保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全年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一)完善工程质量巡查制度,调整监督工作方法,把巡查、抽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当前各地开展的工程质量巡查工作存在巡查特点不突出的问题,有的巡查还是沿袭质量大检查的方法,多数市(地)还是以定点监督的方式为主开展监督工作。为此,结合贯彻落

—7— 实《监督管理规定》,2011年要在制度上实现工程质量监督方式、方法的转变,要进一步规范巡查方法,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巡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省、市、县(市、区)三级巡查体系,并做到一次巡查覆盖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工程实体质量、材料监督检测、质量通病治理和质量验收等多方面。

巡查工作中要突出“三个重点”,即巡查的项目突出重点建设项目、保障性住房、建筑节能工程;巡查的对象突出质量管理薄弱的企业和地区;巡查的内容突出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巡查工作中要做到“四个结合”:

1、工程质量巡查和监督检测相结合。通过监督检测掌握主体结构和主要建筑材料质量情况,坚持用数据说话,增强巡查工作的威慑作用;

2、工程质量巡查和不良行为记录管理相结合。坚持查纠并举,查处并重,对参建各方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记录通报,并与资质管理、招投标管理联动,对工程建设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和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行为进行查处;

3、工程质量巡查和差别化管理相结合。对工程质量控制较好的地区、责任主体和工程项目,减少巡查频次,对工程质量控制较差的地区、责任主体和工程项目,列入重点监管对象,进行重点巡查;

4、工程质量巡查和项目监督相结合。巡查中发现的重要问题要纳入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作为工程能否备案的主要依据。

(二)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业主参与质量管理制度 业主参与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已经在部分市(地)全面推开,但还有部分市(地)没有施行。要充分认识到业主参与管理不仅是一种工程质量监督形式的创新,还是保 —8— 证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减少质量投诉的有效办法,是对政府监管资源的有益补充。今后凡是具备条件的棚户区改造项目都要实行业主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已经实施业主参与监督的市(地)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制度,逐步将业主参与监督工作规范化,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要注意指导业主代表履行质量监督职责,赋予其监督的权利,项目开工前可通过座谈会或短期培训等形式向业主代表讲解基本建设程序,讲解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和各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业主代表的聘任工作可以更加灵活多样,既可以由建设单位聘任也可以由棚户区改造办公室聘任;被聘任的人员既可以是回迁户、优秀管理干部和群众代表,也可以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既可以义务参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也可以由聘任单位发放适当的补贴。

(三)做好质量通病防控规范的宣贯落实工作,抓典型、抓推进,深化质量通病治理工作

大力宣贯《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是质量通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措施,贯彻《规范》,实施通病防控,要充分发挥“六个作用”:

——发挥建设单位的带动作用。牢牢锁定建设单位是质量通病防控第一责任人,发挥建设单位带动作用;

——发挥多种载体推动作用。各市(地)要利用今冬明春冬闲季节,认真学习宣贯《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和行业统一培训,通过经验介绍和QC小组活动等多种载体,将培训范围从质量检查员扩大到项目经理、技术员、监理工程师和部分设计人员;

—9— ——发挥典型工程拉动作用。各市(地)要认真抓好典型项目,推出典型经验,召开现场推进会议,全面推动质量通病防控工作。同时提倡各市(地)之间开展学习、交流和观摩活动。省质量监督总站将根据各地的典型经验情况,适时召开全省质量通病防控现场推进会议,把质量通病防控工作引向深入,抓出实效;

——发挥责任制度促动作用。各市(地)要全面落实质量通病防控责任,责任没落实不许开工。要将质量通病防控工作与工程质量巡查、不良记录管理、评比先进、分户验收等工作相结合,对因质量通病防控不力而造成重大投诉的,要追究责任主体责任,追究分户验收责任;

——要发挥部门之间联动作用。通过部门联动,形成通病治理的合力,实现通病防控工作高位启动、高调宣贯,高规格领导,高限处罚,确保《规范》宣贯、通病治理全面展开,扎实推进,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高;

——发挥市对县(市)的辐射作用。各地要加强对县(市)质量通病防控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尤其对质量管理相对薄弱的县(市)和质量投诉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重点指导和帮助,保证质量通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不留死角。

(四)提高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工作质量,严防走形式、虚假分户验收行为

各地要牢固树立不开展分户验收工作就是违法的观念,坚定推进分户验收工作的决心和信心。监督机构要积极开展对分户验收情况的抽查,紧紧抓住建设单位分户验收的责任,既要防止分户验收走形式、走过场,又要防止抽查工作走形式、走 —10— 过场;监督机构对虚假分户验收行为要及时暴光、严肃查处,实行分户验收问责制,并与质量投诉责任追究和不良行为记录管理相结合;监督机构要以监督交底等方式落实责任,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见性指导,同时适时召开分户验收现场推进会,进行典型引路,样板示范。各地要发挥分户验收对质量通病和用户投诉的防控作用,通过分户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并在验收前解决问题,降低质量投诉率,提高用户满意率;对不能解决的,应书面告知购买人,在双方知情并认可的情况下,达成买卖协议,从而避免事后质量纠纷。

(五)实施检测人员岗位考核,建立检测机构信用管理机制

以规范检测机构质量行为,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检测单位的质量信用为目的,建立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信用档案,促进检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首先,结合岗位培训和检测机构信用评价,开展对检测人员的岗位考核工作,通过岗位培训和考核,提高检测人员对检测规范标准的理解应用能力和岗位试验操作能力,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准确;其次,开展检测机构信用评价工作,制定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信用评价实施方案,通过信用评价,提高检测机构遵守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的自觉性。同时将信用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将检测机构和人员的信用档案作为检测机构资质年检、增项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从而积极打造诚信检测市场,使信用度高的检测机构占据检测市场的主导地位,使信用度差、不规范的检测机构逐步失去市场。

(六)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维持高压态势

—11— 行政执法处罚是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手段,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为监督机构创造良好的执法条件。一是要明确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执法属性,突出监督机构的执法地位。要树立对违法违规行为不按有关法律法规实施处罚就是行政不作为的观念,今后要对阻碍执法不许处罚的现象进行纠正,以此不断改善执法环境,发挥行政处罚的惩戒威慑作用;二是要实事求是确定行政处罚罚款基数。各地要认真学习和分析《2009年全国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行政处罚统计情况》,借鉴相关经验和作法,使行政处罚更具操作性;三是要发挥地方法规作用。在按国务院《条例》实施处罚时,要注意发挥《省条例》的作用,哈尔滨市还可以发挥《哈尔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作用;四是要行政处罚和不良记录相互补充。受执法环境影响,暂时不能实施行政处罚时,可通过对责任主体记不良记录发挥警示作用,并要进一步完善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制度,对被记质量不良行为记录的责任主体实行投标扣分惩罚;五是要实施质量投诉责任追究制度。经投诉暴露的质量问题不但要追究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还要通过招投标扣分方法对企业进行惩戒;六是要程序合法,卷宗齐全。要取得法规部门的支持、指导,确保行政处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进一步完善执法处罚程序和档案管理工作。

(七)积极配合建管部门深入开展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规范企业质量行为

2010年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排查结果证明,凡是存在建设领域突出问题较多的项目,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往往不规范,工程实体质量也都存在很多问题,由此可见,深入开展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力手段。在 —12— 2011年的专项治理工作中,一要紧紧抓住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严格质量监督注册制度,严格施工图审查制度,严格质量验收监督制度,严防不合理工期、不合理造价导致粗制烂造,严防违法分包、肢解发包造成质量责任不清;二要加强对施工、监理企业的监管,避免越级承包、岗位人员无证上岗、挂靠经营等行为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

(八)进一步做好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工作,发挥鉴定机构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1、进一步做好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工作,是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做好质量投诉处理工作,要求切实做到“掌握实情、态度热情”:

——掌握实情。质量投诉处理要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最真实情况,杜绝投诉处理过程中“三种倾向”,即处理之前更多地关注经济纠纷,忽视工程本身确有问题存在;处理过程中不深入现场调查问题是否存在、程度如何;处理后不到现场检查验收,过分相信了责任主体的汇报。

——态度热情。对待群众投诉态度上要热情、同情,方式上要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以此赢得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2、进一步发挥工程质量鉴定机构在质量问题处理、质量投诉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所有的质量问题处理、质量投诉处理需要的问题定性、原因分析、范围界定、责任划分、实体加固处理方案等都要依托于鉴定机构的鉴定,以此指导质量问题和质量投诉处理工作。今后要通过对鉴定机构检查,进一步规范鉴定机构行为,提高鉴定工作质量,对没有开展鉴定工作的机构要取消备案资格,对鉴定工作不规范的机构要进行整改。

—13—

第二篇:《2017年苏州市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附件

2017年苏州市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第十三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最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和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部署,以“强化质量责任,提高监管效能,保障民生实事,引导工程创优,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为工作目标,紧密结合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实际,提升我市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效能,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突出住宅工程和轨道交通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质量管理,不断提升我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巩固提升工程质量两年行动成果。巩固工程质量专项治理两年行动成果,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一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工程参建各方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水平。二是落实项目执业人员责任。严格执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规定,进一步强化项目负责人的质量责任。三是落实质量终身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永久性标牌、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四是加大责任追究

-1- 力度。定期组织专项督查活动,以在建农民安置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住宅工程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项目为检查重点,突出参建各方主体市场行为、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等检查内容,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严重质量问题予以严肃查处并通报曝光。

二、切实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效能。不断改进监管方式,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监管重点,加大抽查力度,强化对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竣工等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节点的监督检查,切实履行政府监管职责。积极运用“苏州市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监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监管水平,提升质量监管效能。按照省住建厅发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行为执法检查手册》等有关规定,充分发挥质量监督机构作用,加强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加大对相关责任单位及人员的处罚力度。着力抓好监督人员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质量监督执法水平。坚持工程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对工程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推动本地区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例的曝光力度,加强行业自律,强化社会共治。

三、继续深化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以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指导企业建立包括日常质量管理、施工现场质量

-2-过程管控等各环节、各流程、各工序的责任制度、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工程项目质量管控能力建设,推进施工企业的质量行为规范化、质量管理程序化和质量控制标准化,预防和减少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的发生。针对住宅工程中存在的渗漏、开裂、节能保温、水暖电气安装、预拌混凝土和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等常见质量问题,要按照新版《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落实治理工作措施,并及时总结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工艺,确保治理质量通病取得实效。严格工程竣工验收环节监管,积极开展分户验收比对性复核,查处分户验收走过场、流于形式和弄虚作假行为,及时发现纠正质量问题和隐患。按照省厅部署,积极探索研究适合我市实际的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有效减少质量投诉,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四、加强工程材料(含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管理。狠抓主要建筑材料及半成品质量控制环节,认真执行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和复检制度,对涉及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和材料严格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全市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严格查验相关钢材供货厂家提供的铭牌、质量保证书、质量合格证明材料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资料。凡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钢材制品,一律不得投入使用,并按照《关于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建质〔2008〕56号)等规定进行处理,杜绝“地条钢”用于实体工程,确保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要积极加强部门联动,及时获悉被淘汰、不合规的砖瓦企业名录;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建筑工地现场使用砖瓦情况的监督检查

-3- 力度,督促工程项目参建各方有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防止被淘汰、不合规的砖瓦企业产品进入建筑工地;对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违规使用被淘汰、不合规的砖瓦企业产品的工程项目,要严肃追究相关企业及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要按照《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质量管理的通知》(苏住建规〔2013〕6号)等有关规定,加强预制桩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五、抓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督促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按照《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DB42/T 104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及江苏省地方标准《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省住建厅公告〔2016〕第31号)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水平。加强对装配式结构工程的监管,制定针对性的监督方案,加大技术支持和服务力度,加大质量监督巡查力度,督促相关企业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着力构建质量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动态消除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隐患,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加强与同级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工作沟通、协调,构建联合执法机制,切实落实预制构件生产单位的质量责任;必要时,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可采用驻厂监督的方式强化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管控,坚决杜绝不合格的预制构件进入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把好工程质量安全源头关。

六、全力抓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管。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督促轨道交通工程参建各方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建(构)筑物进行调

-4-查,做好相关材料保全工作;对工程本身和周边环境带来的质量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做好风险识别和界定工作。不断完善质量监管工作程序和相关制度,采取差别化监管方式,督促参建单位执行有关标准规定,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保证施工各项工艺措施落实到位。加强轨道交通工程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等的专项检查,强化对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防治。加强对参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检测、监测单位的日常监管。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严格把好程序验收关,规范抓好验收工作。坚持月度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工作交流,研究分析并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不断推动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完善轨道交通工程应急程序与保障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切实发挥监理机构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把关作用。监理机构要落实工程项目总监负责制,配备足够的、专业配套的合格监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到岗履职,充分发挥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一线监理人员的现场监管作用。工程监理机构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各地住建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对监理企业和执业人员的监督和指导,落实质量责任制度,落实工程监理质量月报制度,促进监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八、积极扶持企业争创优质工程。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工程质量创优意识,建立创优目标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对创优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从完善施工现场质保体系、落实各方质量管

-5- 理责任、采取有效质量控制措施入手,为工程质量创优提供基础保障。落实《关于苏州市“姑苏杯”优质工程奖评审组织实施工作专题会议纪要》精神,不断优化苏州市“姑苏杯”优质工程奖评审组织实施流程,加强对评审过程相关工作的监督。做好国家级、省级优质工程奖项目的遴选和推荐工作。同时,要深入开展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创建活动,促进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九、深化 “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总结争创“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的经验做法,继续在我市工程质量领域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配合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做好争创“质量强省”的有关工作。按照《苏州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积极指导全市建筑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争创“苏州市市长质量奖”。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切实将在建建筑工程纳入依法建设的轨道。加强质量监督检查,着力规范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和违规违法行为的施工、监理单位严肃处理,督促其限期整改闭合,确保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满足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

十、不断加强检测行业管理工作。一是深化检测机构的随机监督检查。开展半飞行检查,针对轨道交通工程等民生工程检测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重点检查检测机构的人员资格、原始记录、设备使用、检测环境和档案管理等情况,坚决纠正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出具虚假报告的检测机构要向社会公开曝光,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清出检测市场。

-6-二是开展我市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比对试验活动。选定检测比对项目,组织全市范围内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全数参加,保证工程质量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不断提高检测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并将比对试验考核情况作为检测机构信用等级的申报、评优评先、资质增扩项等管理的重要依据。三是做好对上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统计和报告工作。研究分析本市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回顾总结日常监督检查、能力验证等方面工作,着力消除不利因素,推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7-

第三篇: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工作实施细则

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建部5号令)等规定,制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以便更好的贯彻、落实住建部5号部令,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水平。具体内容如下:

一、受理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登记

由我站稽查管理科负责接件受理,并组织核查现场开工 情况及法定建设程序的履行情况(五个工作日完成)。经站内工作流程确定监督工作小组后,由稽查管理科转达到相关监督管理职能科室,及时开展监管工作。

(一)受理的三种情况: 1.手续齐全正常介入 2.有报建号介入 3.需特殊介入

(二)现场复核的两种情况: 1.未开工工程,复核后正常介入

2.已有形象进度的工程,上报分管站长,经站领导研究后稽查科进行受理,受理后送职能科室科长提名监督小组工作人员,经分管站长及站长审核批准后,由稽查科转送相关职能科室及时开展监督工作。

二、制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由监督职能科室科长负责下达到监督工作小组,受理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

1.由质量监督工作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负责执法监督工作计划书(方案)的编制。

2.进入现场召开首次执法监督管理工作会,要求建设单位组织参建五方及检测机构参加,根据工程的重要性,进行差别化管理,确定质监站参会人员:

(1)政府投资、政府确定的重点大型公用项目,需分管站长带队参加;政府投资的其他项目,由副总工带队参加。

(2)10万平方米以上的报监项目由站长或分管站长带队参加;3万平方米至10万平方米的项目由副总工带队参加;3万平方米以下1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由科长、副科长带队参加;1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由监督小组组长带队参加。

3.监督工作计划的审核由监督科室科长或副科长初步审核,最终报总工室审定批准,监督工作小组组织实施。

4.由监督工作小组组长通知建设单位告知参建五方及检测机构召开首次执法监督管理工作会;监督职能科室科长提前三个工作日通知站内参会人员。

三、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实施

1.介入前有形象进度的工程,约谈建设单位,要求其对已完成的形象部位限期出具验收记录并进行结构整体安全

性鉴定,根据实际情况监督工作小组提出处理建议,经监督职能科室(副)科长审核,以书面形式上报分管站长审定作出处理决定。

2.对工程项目实体质量进行随机抽查抽测工作(正常情况下监督小组对每个项目至少抽查抽测五次,科长至少参与二次),站内抽查由总工室牵头,对各科室所监督的项目进行随机抽查,对抽查结果汇总总结后,对参建单位召开通报会。总工室所监督的项目,由总工组织相关职能科室进行抽查。所有抽查意见都要及时录入信息平台。

3.局部暂停施工或全面停工: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局部暂停施工;图审及招投标未办理的全面停工;其他情况。对相关单位进行约谈并处罚,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4.日常监督工作中,监督抽查的主要项目,由监督小组参照下述项目随机抽查:

(1)参建单位质量行为;

(2)安装工程中涉及安全及重要使用功能的项目及部位;

(3)重要部位及关键环节;

(4)影响实体质量结构安全的部位;

(5)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建筑构配件、建筑主要材料;

(6)重要结构混凝土构件强度;

(7)主要受力钢筋数量、位置及钢筋保护层厚度;(8)现浇楼板厚度;

(9)砌体结构承重墙砌筑砂浆强度;(10)钢结构工程中的重要连接部位;(11)参建各方形成的技术资料及相关文件;(12)其他认为必要的检测项目。5.工程质量监督抽测应遵守以下规定:

(1)抽测重点是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关键部位和主要使用功能。

(2)抽测项目和部位,应根据工程的性质、特点、规模、结构形式、施工进度和质量状况等因素确定。

(3)经抽测对工程质量确有怀疑的,由我站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规范标准的,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处理。

(4)每次监督抽测后,应填写《工程质量监督抽测记录》。

6.对在监工程项目要实施差别化、分类监督管理。要重点加强保障性住房及具有“高、难、深、大、杂”等特点的工程项目的监管。要根据工程类别、重要性及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业绩、信誉、工程质量保证能力等情况实施分类监督。对重要工程和信誉差、质量保证能力弱的企业加大监管工作

力度。

7.监督管理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对在监工程质量监督抽查的频次,应根据差别化、分类监督管理的原则来确定,但至少不低于五次:工程开工时一次,基础工程施工阶段一次,主体结构工程施工阶段二次,装饰装修工程施工阶段一次。每次检查、抽查工作记录表及处理意见书要报监督科长或副科长,并在科室留存,以备监督验收跟踪、复核。

8.站总工室牵头对在监工程项目的抽查、巡查工作。以保障性住房项目和重点的、重要的、质量保证能力弱的工程项目为主。对每个工程项目在主要施工阶段的抽查次数至少一次。监督管理职能科室科长(副科长),牵头对管辖区内所有在监工程项目在主要施工阶段至少抽查一次。抽查、检查工作记录表及处理意见书要报站综合办留存。综合办要传分管站长、站长阅知。站长、分管站长要督促、指导、参与总工室及相关监督职能科室的抽查、巡查工作。

9.监督管理工作小组要对检测单位的质量行为实施监督抽查。依据住建部5号令及《内蒙古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抽查内容,以报监工程项目为单位,至少抽查一次。

10.监督管理工作小组除全体参加的抽查、抽测工作外,还要开展常态的监管工作(跟踪、复核、落实抽查处理意见),在监管工作小组组长同意后,小组成员到施工现场履行质监

工作职责,履职时不少于两人。

四、质量行为的抽查

1.监督机构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抽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办理质量监督登记、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证情况;

(2)组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情况;

(3)必须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依法可以不实施监理的,配备质量管理人员情况;

(4)组织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情况;(5)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情况;(6)其他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行为。

2.监督机构对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抽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参加地基验槽、基础、主体结构和有关重要部位工程质量验收以及工程竣工验收情况;

(2)设计修改变更、技术洽商签发情况;(3)施工前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纸技术交底情况;

(4)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情况;

(5)其他影响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的行为。3.监督机构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抽查应当包

括以下内容:

(1)项目管理机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资格、配备和到位情况以及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资格、配备情况;

(2)编制、审批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方案执行情况;(3)施工现场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配备情况;

(4)使用检验合格的建筑材料、设备、构配件和预拌混凝土等情况;

(5)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按规定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情况;

(6)施工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

(7)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以及隐蔽工程质量的检验情况;

(8)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9)工程竣工验收提交工程竣工报告情况;(10)其他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行为。

4.监督机构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抽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资格、授权文件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资格、配备以及到位情况;

(2)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关键部位和工序的

确定及措施)的编制、审批和执行情况;

(3)按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合同以及设计文件的规定,采取现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情况;

(4)执行材料、设备见证取样、送检情况;(5)发现使用不合格材料、设备和发生质量事故的组织处理以及上报主管部门情况;

(6)质量问题通知单签发和问题整改结果的复查情况;

(7)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8)监理日记、监理档案是否真实、完整;(9)工程竣工验收提交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情况;(10)其他影响工程监理质量的行为。

5.监督机构对检测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抽查包括以下内容:

(1)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等级并在其资质等级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情况;

(2)检测试验人员持证上岗情况;(3)检测内容、方法规范情况;

(4)检测中发现有涉及影响结构安全的试验样品,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5)检测试验数据、结论及报告签发情况;

(6)其它影响检测试验质量的行为。

五、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及形成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1.监督分户验收(最少不得少于三套),建设单位上报分户验收汇总表,分管站长根据建筑规模指派科长及监督人员复核分户验收情况(五万平米以下由科长组织,五万平米以上由总工室组织)。

2.对监督分户验收抽查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参建各方全面排查限期整改。

3.建设单位填写竣工验收通知单上报分管站长后,确定监督验收工作小组成员。工程竣工验收监督工作由站内成立监督验收工作小组负责完成。小组成员构成如下:分管站长、总工室成员(总工或副总工至少一人)、相关监督管理科室科长或副科长、稽查管理科(至少一人)及监督管理工作小组全体成员。

4.建设单位上报五方汇签单及监督竣工模式,由分管站长统一留存。

5.监督竣工验收指令回复和整改情况的落实,监督验收重点是对验收的组织形式、参加人员、程序和引用的标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进行监督,在监督竣工验收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

6.监督机构对竣工验收的监督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督查建设单位组织形成验收组和制定竣工验收

方案情况;

(2)核查施工单位出具的工程竣工报告情况;(3)核查勘察、设计单位出具的工程质量检查报告情况;

(4)核查监理单位出具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情况。7.监督机构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7个工作日内,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机关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质量监督概况;

(2)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抽查情况;(3)工程实体质量和资料的抽查情况;

(4)工程质量问题的整改和质量事故处理情况;(5)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情况;(6)主要使用功能抽查情况;(7)分户验收抽查情况。

8.工程质量监督抽测的具体部位(构件)和抽测数量,由监督工作小组或其他抽查部门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类型和工程监督检查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基础、主体结构工程的主要受力构件;(2)住宅工程分户验收的室内空间尺寸;

(3)监督检查中发现有质量缺陷的结构构件和不合格报告所代表的楼层、部位构件;

(4)抽测构件及抽测点随机选定,受力构件抽测数量不

少于3个,且同一设计强度等级的构件抽测不少于2个;住宅工程分户验收监督抽测数量不少于3套。

9.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由监督管理工作小组组长牵头负责,全体组员参与编制并形成书面报告,签字确认后报监督科长(副科长)审查,再报总工室审核,转综合办确认。具备存档条件后,由分管站长审核,最后站长签发,转综合办存档,并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机关提交。

六、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

监督机构应当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管理制度,将能够反映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过程的文字记录、图像等形成监督档案。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应及时整理,并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工程质量监督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质量监督登记和相关资料;

(二)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及相关人员的质量行为记录及不良行为记录;

(三)工程实体质量抽查记录;

(四)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的整改和质量事故处理的有关资料;

(五)竣工验收监督记录;

(六)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字、影像等资料;

(七)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八)其它有关资料。

此项工作主要由监管工作小组负责完成。报监督科科长

审核并签发意见后,转总工室(总工或副总工)审核并签发意见后,报分管站长审核,具备存档条件和要求。分管站长同意并签发后,转站长签阅。最终转综合办存档。

七、其它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1.稽查管理科负责对全市在监工程的法定建设程序履行情况及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实施依法监督,进行随机抽查。并负责实施行政处罚工作。

2.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督促建设单位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工程质量主体的名称和主要负责人姓名。

3.对各科监管区域内的建设工程,由科长(副科长)牵头对所属工作区域内未报监的在建工程进行定期巡查,发现未报监的工程应下达停工令及时上报分管领导。经站领导班子研究,确定处理意见后,进行下步工作。

4.在办理质量监督介入手续时,建设单位要提供施工图审查及招投标手续,否则在其开工后,必须要进行约谈,并做询问笔录,及时上报站领导。

5.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建设单位擅自更改规划,增加楼层及建筑面积。

6.对参建各方的质量制落实情况的抽查: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及现场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资格必须一一对应,并要在施工现场

履行职责。

7.对工程项目资料的抽查:

(1)抽查重点是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关键部位和主要使用功能;

(2)抽查项目和部位,应根据工程的性质、特点、规模、结构形式、施工进度和质量状况等因素确定。

8.监督小组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发现存在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质量问题时,责令建设单位牵头组织施工、监理等责任单位改正。责令改正可以采用责令整改、责令局部停工整改或责令全部停工整改等方式,并同时向监督科室领导汇报,问题严重的要向分管站长及站长及时逐级汇报。

9.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督抽测的主要项目应包括:承重砌体工程的砌筑砂浆强度;现浇梁、板、墙、柱等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现浇楼板结构厚度和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结构的重要连接部位;主要受力构件的尺寸、轴线、标高、垂直度误差等;安装工程中涉及安全及功能的重要项目;住宅工程分户验收,严格按照包头市《住宅分户验收》实施指南执行。

10.施工中搅拌后台计量管理严格执行《关于施工现场搅拌砂浆保证拌制砂浆质量的紧急通知》(包建工2011第38号文件),否则不准进行砂浆搅拌,现场不许进行相关工序 的施工。

11.现场抽测过程中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应派人见证,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协助工作。

12.对工程质量文件(资料)进行审查,发现有关检测试验资料不齐全、不真实的,应责令施工单位委托有资质、信誉好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或鉴定。监督抽测结果不符合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的,监督小组应责令施工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按有关规定重新进行检测。经检测结构不符合技术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工程,我站应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处理,对监督抽测发现的问题未妥善处理的不得进行相关分部验收。

13.每次监督抽测后,质监工作人员应认真填写《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抽测记录》,监督抽测数据作为我站出具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的依据。

第四篇:工程质量监督中心鉴定意见

工程质量监督中心鉴定意见

鉴定单位(章)

****年**月**日

使用单位意见:

单位(章)

****年**月**日

省煤管局(厅、公司)或直管矿务局、直管基建公司意见:

单位(章)

****年**月**日

评审组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批准单位意见:

(公章)

****年**月**日

第五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发布单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发布文号】交办安监〔2017〕162号 【发布日期】2017-11-13 【生效日期】2017-11-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交办安监〔2017〕162号

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近年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不断完善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政府监督管理机制,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也要看到,当前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工程建设市场管理仍有待加强,部分参建单位重经营、轻质量现象仍较为突出,违法违规行为仍履禁不止;随着投资模式的多元化,利益格局日趋复杂,违法违规行为更加隐蔽,监管难度不断增大;部分地区存在麻痹松懈思想,对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视程度有所下降,监督管理条件不能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有弱化趋势。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交通强国、质量强国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5号)、《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8号)等要求,全面加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升质量监督工作保障能力,建立完善专业化、职业化的专家型质量监督队伍,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经交通运输部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一、落实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责任

(一)落实行业质量监督管理责任。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责任,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规范基本建设程序,坚持科学论证、科学决策,保证合理的设计周期和施工工期,为工程质量提供基本保障。要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于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授权或委托质量监督机构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要保障质量监督机构依法独立公正行使监督权,依法依规完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对质量监督机构履职情况开展绩效考核。

(二)强化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责任。

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确保公路水运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全覆盖。地方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在建设期内要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每年至少对所有监督的在建项目开展一次监督检查。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切实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二、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

(三)健全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法规制度。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国家和行业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地方立法工作,为切实做好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法规和政策依据。制定本地区的质量发展纲要,明确质量发展目标,健全公路水运工程项目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落实行政执法听证和复议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四)制修订工程质量安全标准规范。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结合地方特色和发展实际加快完善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及时总结、推广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成效明显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积极制定地方标准,鼓励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的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为工程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有利于加强行业管理的技术和工艺等,要尽快纳入行业技术标准体系。

三、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五)推行工程项目监督组制度。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其所属的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实行工程项目监督组责任制。质量监督机构应结合实际,设立工程项目监督组,建立健全项目监督工作责任制度,落实监督管理职责。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受理通知书中应当明确工程项目监督负责人和工程项目监督组组成人员,工程项目监督组一般不少于2名质量监督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可聘请行业技术专家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制定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计划,确定检查内容、方式、频次以及工作要求等。施工现场应公告监督单位、监督负责人和联系方式,接受社会举报和投诉建议。

(六)强化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检查。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地区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其所属的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制定质量监督工作规则,规范质量监督工作。结合工程特点、专业属性、质量安全风险领域,采取暗查暗访、突击检查、专项督查、信息化监督、双随机等多种监督检查方式,重点加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影响结构安全及耐久性的关键部位和工序、合同履约、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等的抽查抽检工作。健全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及公布制度,加大行政处罚等政府信息公开力度。通过通报、约谈、处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参建单位和人员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七)加强工程项目信用管理。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行业公路水运工程信用管理体系,完善工程信用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参建单位信用评价信息征集、更新、发布、管理等工作,完善工程项目信用档案,推动信用信息共享,按规定将有关信用信息纳入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四、加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八)推进品质工程建设。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督促和引导公路水运工程项目按照“品质工程”创建活动的总体要求,大力推广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四新”技术,着力提高工程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加强施工班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立班组人员实名制和班组质量责任制。研究制定落后淘汰工艺工法目录,不断提升工程建设技术水平。

(九)深化平安工地建设。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督促公路水运工程项目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督促从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实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强化工程项目全过程风险防控,严格执行风险等级告知制度,在重点部位设置风险告知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加强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监控。深入推行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认真组织开展平安工地达标考核工作。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完善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高隐患排查针对性,落实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合管理,落实责任,巩固治理成效。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要建立兼职的应急队伍,开展各类应急演练。

五、推动工程监管机制创新

(十)创新工程质量监督方式。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所属质量监督机构要针对质量安全薄弱环节实行差别化监督管理,对工程管理薄弱的项目、合同段和信用较差的市场主体应加大监督检查频率,增强监管针对性。选择特许经营等PPP项目开展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向质量监督机构报告工程质量安全情况的试点工作。各地可结合实际视情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专业力量配合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程检测。

(十一)探索特许经营项目的监管方式。

针对特许经营等PPP项目的项目公司与施工单位存在特定关系的特点,细化PPP项目管理要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有关单位可以接受政府授权作为项目实施机构,可以采取对项目监理单位或中心试验室试验检测服务进行直接招标等措施,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明确界定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与项目公司、施工单位在项目中的管理关系和管理职责。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强化与安监、财政、审计、环保等部门的协同监管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十二)加强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

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推行“互联网+监管”,建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工程项目“智慧工地”建设,推动工程项目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积极推广工程监测、安全预警、机械设备监测、隐蔽工程数据采集、远程视频监控等信息化设施设备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六、提升监督保障能力

(十三)强化质量监督体系建设。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依法完善省、市、县三级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明确监督管理范围和监督管理职责,根据工程投资额、建设规模等配足监督力量。结合实际,采取属地监管、分级监管、协同联合监管等方式,切实履行质量监督工作职责。建立完善质量监督机构工作考核机制,强化对基层监督工作尤其是县级质量监督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强业务指导与技术交流。

(十四)提升质量监督管理能力。

地方各级质量监督机构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应不少于本单位职工总数的70%,且专业结构配置合理,满足监督管理工作专业需要。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质量监督队伍的稳定。鼓励和提倡上下级质量监督机构人员交流,促进质量监督人员业务水平提高。制定质量监督人员培训计划,开展质量监督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原则上每3年对质量监督人员轮训一次,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推进监督工作标准化、执法检查规范化,提高质量监督工作水平。

(十五)强化质量监督工作保障。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协调有关部门解决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并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和信息化以及聘请行业技术专家等专项经费。保障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质量监督执法用车,配备手持执法仪、笔录室等执法装备和设施。加强对质量监督机构经费和车辆使用情况等的检查,规范经费使用管理,严禁经费摊派或挪作他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7年11月13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