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中小学生“四个激发”工作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5 01:0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和田地区中小学生“四个激发”工作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和田地区中小学生“四个激发”工作实施方案》。

第一篇:和田地区中小学生“四个激发”工作实施方案

和田地区中小学生“四个激发”

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3月1日地区教育工作推进会精神,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我成长、自我管理,提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建立养成教育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效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生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为核心,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我成长、自我管理和提升学习国语水平的能力,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学国语、讲国语、用国语”的习惯,使学生不断巩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效果,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覆盖。

二、任务措施(一)学校层面

1.营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氛围

学校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性作用,利用环境和建筑感染学生,积极营造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课程相适应的育人环境,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充分地利用起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责任单位:各县市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 完成时限:常态化落实

2.创设良好的学习风气

学校要采取各种措施,为学生创设相互促进、相互鼓励的良好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帮助学生主动、活泼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责任单位: 各级各类学校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3.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标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建 立学生成长档案,以不同的方式记录学生在校园的生活记录、生活过程、取得的成绩等,以综合指标来判定每名学生的品德 和素养。

责任单位: 各级各类学校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4.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

通过开展纪律、卫生评比,“学国语、讲国语、用国语”评比等活动,每周评选一次,将流动红旗挂在教室里,使每一位同学感受到集体荣誉是靠大家共同努力得来的,来之不易。各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学国话、讲国语,用国语”的优秀学生和班集体,评选表彰一次纪律好、卫生好的班集体、优秀班主任。

责任单位: 各级各类学校,班主任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5.创造条件开展各类竞赛活动

学校每月至少举办一次朗读比赛,作业展、黑板报、手抄报评比、书法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通过竞赛活动强化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责任单位:各级各类学校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6.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建立师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激励机制,在校内讲好普通话、书写规范汉字是每名师生的责任,教师的一言一行要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教师要引导好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相互促进、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责任单位: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学生 完成时限:2018年3月20日前,常态化落实

(二)班级层面

1.组建班级管理小组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状态、活动能力把本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活动小组,小组成员按照规则,一起参与学习、活动及班级管理,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帮互助,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责任单位: 班主任

完成时限: 2018年3月20 日前,动态管理,常态化落实

2.建立自我管理机制

教师根据学生分组,将班级日常工作分成学习、卫生、纪律等部分,每部分由一位同学负责(担任组长),组长每周一轮,人人参与,各司其职,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其在班级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提高整体素质。

责任单位: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完成时限: 2018年3月20 日前,常态化落实

(三)教师层面 1.宣传引导

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入手,想方设法阐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所学知识与他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发展的利益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社会、对自己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推动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责任单位: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2.志向教育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志向,进行理想教育。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意义,把当前的学习同社 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同集体利益联系起来,进而促进学生形成长远的、间接的、高尚的社会性动机,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度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从而按社会的要求进行学习。责任单位: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3.激励教育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目标卡”、“名言警句”、“收 获表”等内容使他们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多鼓励、多表扬,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责任单位: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4.激发求知欲

教师要创设能够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教学情境,多提开放式问题,让学生主动开口说,使学生形成认知兴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责任单位: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5.强化“五个认同”意识

通过课堂、教材、主题班会。加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进一步激发学生国家通用 言文字学习的热情。责任单位: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四)学生层面 1.管理目标

帮助指导学生建立小目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 标(理想),小目标可以是每天学会一句话、记住一个、理 解一个词的含义等,使学生在不断追求目标并实现目标的过 程,收获成长和希望。

责任单位: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学生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2.行为管理

教育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讲文明、树新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言语文明、讲究卫生、爱护公物、衣着得体、举止大方等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建立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改正等行为能力。

责任单位: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学生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3.自主学习管理

教育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开阔视野,每周到校图书馆(室)借阅一本自己喜欢的汉语书籍;每天在校园、家中大声朗读10 钟;每周六下午向同学叙述书中故事,通过与老师、同学谈心得、写读书笔记等方式,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学国语、讲国语、用国语”的习惯。一年级每天学会一个词语的认读和书写;二年级每天背会一句话并抄写两遍;三年级以上学生每天记日记,每周班会时间把优秀日记读给教师、同学听,每月学校评选优秀日记,每天中午通过校园广播读日记;每周写一份信并读给父母、包户住户干部听,通过不断积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责任单位: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学生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4.牢固树立国家意识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爱国电影、励志影视剧、儿童影视剧、健康动漫、学唱爱国歌曲等活动,学生每天回到家中给家长讲当天观看的爱国电影、影视剧内容,给父母唱当天学的国语歌曲、背诵国语课文,在增强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同时,学生与家长一同感受伟大祖国的强盛、中华优秀文化、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责任单位: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学生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五)社会层面 1.家庭激励

家长每天询问孩子在校学习情况,鼓励家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与孩子交流,孩子每天收听收看国家通用语言节目,督促孩子跟读,孩子每天用10分钟时间给家长、包户住户干部用国家通用语言讲学习情况,复述课文内容、读课文等。包户住户干部每学期给孩子购买一本儿童读物,每天用10分钟时间带孩子一起阅读。责任人: 学生家长,包户住户干部,学生 完成时限: 常态化落实 2.社会联动激励

利用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共资源,强化实物资料的直观教育、图书馆藏书的阅读教育、宣传橱窗的板报教育;发挥科技、司法、卫生、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的育人激励作用,结合学生卫生保健、生活常识的实际需要,举办各种文化、科技讲座、智力竞赛,激励学生健全道德、法律、理想、纪律等教育内容。责任单位: 各县市委、政府,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有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团体

完成时限: 立即安排部署,常态化落实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管理,督促落实。各县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切 实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对工作的统筹指导,每月进行两次专题 研究,解决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抓好整改。(二)树立典型,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各县市、各级各类学校,每学期召开总结表彰会,对“学国语、讲国语、用国语”表现突出的班级、班主任、学生进行表彰。要及时发掘和总结推进工作中的亮点和好的做法,加大宣传力度。

(三)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按照《和田地区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规范化办学(园)行为专项督导办法的通知》和行办发[2017]121号)要求,常态化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及落实情况督查工作,对工作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到位、措施棚架、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进行公示通报,落实追责问责。

第二篇:和田地区中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化学习方案

和田地区中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强化学习方案

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是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和自治区决策部署的战略之举,是事关和田地区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为认真贯彻落实3月1日地区教育工作推进会杨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和田地区存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加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教育,以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为核心,强化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巩固学校社会主义办学阵地,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莫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因材施教,动态管理,精细强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国语水平短板。实践和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说国语,促使学生养成说国语的习惯,营造校园浓厚国语氛團,使学生在校因内不断巩固国家通用语言文害效果,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覆盖

三、发展目标

重点强化存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确保到2018年9月,学生基本适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基本实现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覆盖,到2020年,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四、措施办法

(一)成立国语强化班

1.在每个年级成立一个国语强化班,各级各类学校要由语文学科教师对学生的国语水平进行分析,精准摸清学生的国语水平,将国语水平差的学生纳入国语强化班。

2.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国语水平分析结果由语文教研组组长,制定强化班国语强化教学计划,合理调配师资,由本年级语文学科教师负责本年级国语强化班教学。国语强化班每天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按照国语强化教学计划对国语强化班的学生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国语强化学习,重点强化学生国语短板。

责任单位: 各县市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

完成时限: 2018年3月4日,常态化落实(二)A、B班加授国语课时

严格执行按照《关于2018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课时的通知》有关规定,夯实学生的拼音、识宇、听说、读写基础,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学习效果,促进A、B班学生尽快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

责任单位: 各级各类学校

完成时限;立即部署落实,常态化实施(三)完善动态管理

实施ABC班学生动态管理,各县市教育局要制定A、B、C班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门槛要求,以期中、期末一张试卷成绩和平时学习效果为依据,参照A、B班门槛要求,适时调整教学班级,逐步消除三个班之间差距。确保到2020年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责任单位: 各县市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

完成时限: 2018年3月4日,常态化落实(四)强化C班在校学习

各级各类学校要针对C 班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差的现状,夯实学生的拼音、识字、听说、读写基础。由语文学科教师根据学生国语水平分析结果,针对性地强化C班学生国语基础学习。国语基础学习包括:拼音基础的补学、识字、字词典的使用、理科专用术语的讲解、国语听说读写等等。同时,结合学习帮扶督促小组,由A、B班学习好的学习,帮扶C班学生学习国语。通过多种形式强化C班学生在校学习,确保到2020年完成对C班学生的消化。

责任单位: 各级各类学校

完成时限: 2018年3月4日、常态化落实

五、相关要求

一是坚决坚定政治立场,聚焦总目标、落实总目标,充分发挥人力、财力、物力,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深刻、准确理解基本政策、根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严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政治纪律,全力排除一切干扰。二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按照《和田地区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规范化办学(园)行为专项督导办法的通知》(和行办发[2017121号)要求,常态化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及教师学习国语落实督查。

三是加强管理,做好监测。地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完善师生国语能力提升效果监测,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监测,做到常态化督导评估,实行公示通报,落实追责问责。四是树立典型,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完善奖惩措施,建设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示范校,评选地区级优秀国语授课教师,学国语用国语先进个人,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学校加快提升学生国语能力。

第三篇: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发展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坚决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有利于中小学发展素质教育的制度环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措施

(一)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

1.加强中小学校育人目标管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优化目标落实路径,强化学科、课程、活动、实践、环境育人综合功能。加强全面育人目标监测评估,为全面落实减负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正确导向。

2.加强中小学校教学管理。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禁擅自调整教育部和我市制定的课程计划,严禁挤占品德、艺术、体育、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国家要求开设的专题教育等课程。严格规范考试次数,小学只能组织期末考试(考查),初中只能组织期中、期末考试(考查)。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量,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摒弃机械性、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90分钟以内。高中要结合实际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规定,严禁使用未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备案的学习类APP。科学安排学生作息,严格控制在校学习时间,学生上午上课时间小学不早于08:30、中学不早于08:00,学生下午上课时间不早于14:00(边远山区学校可酌情调整)。不得强制性要求走读生参加早、晚自习,严禁利用晚自习统一教学。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每天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每天不少于8小时。

3.加强中小学校招生管理。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辖区内中小学招生入学统一管理,坚持免试就近划片入学原则,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开展招生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编班,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快慢班、重点班、尖子班和实验班等。

4.加强中小学校师资管理。强化中小学教师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技术,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处理办法,严禁组织学生有偿补课,严禁教师违规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教辅资料及报刊杂志。完善中小学教师考评制度,将落实中小学生减负工作情况纳入教师和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均衡配备任课教师,促进教育公平。

5.加强中小学校活动管理。各中小学校要大力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劳动生活技能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开展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指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禁止组织、动员学生参加未经市教委批准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6.加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管理。各区县要完善政策、加强保障,发挥义务教育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要充分挖掘师资和校舍条件的潜力,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采取多种恰当方式,有效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坚决防止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严禁为收费而强迫学生参加。人力社保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适当考虑课后服务因素,学校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予以适当倾斜。

(二)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监管

7.严格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监管。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依法依规实行属地化管理。未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市场主体不得以教育咨询、文化传播、艺体培训等名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文化教育培训业务。中小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校外培训机构。

8.严格校外培训机构教师聘用监管。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不得聘用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从事学科知识培训工作,不得聘用在职中小学教师。校外培训机构应与所聘人员依法签订聘用(劳动)合同,聘用外籍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9.严格校外培训机构教学监管。校外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办学许可证载明的培训项目及培训内容开设课程、组织教学,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培训进度不得超过当地中小学校同期进度,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不得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小学化”教学。校外培训机构不得面向社会举办或参与举办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对象、与升学或考试相关的学科及其延伸类竞赛活动或等级测试等变相竞赛活动。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以任何方式介入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

10.严格校外培训机构招生宣传监管。校外培训机构应实事求是制订招生简章、制作招生广告,严禁虚假宣传和夸大培训效果。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作出与升学、考试相关的保证性承诺,不得以任何形式邀请相关考试机构或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培训,不得到中小学校内进行宣传或招生。

(三)提升家校共育水平

11.指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促进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注重言传身教,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12.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和天性,做到因材施教。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安排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劳动观念。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不沉迷网络。根据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体育和艺术爱好,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避免盲目参加培训班。

13.推进家庭学校协同育人。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妇联以及民政、公安等部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按照职责密切配合,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中小学要开拓共育资源,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各种家校共育渠道,用好用活校园网络、qq群、微信等各种共育媒介,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营造良好家校共育氛围,形成减负共识和合力。

(四)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14.科学评价学校。各区县要坚持把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评估中小学办学质量的重点,不得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校长的工作成绩。市教委组织专门机构,加强对区县、学校办学评价的指导与管理,建立重庆市中小学办学水平报告制度,促进中小学规范办学。

15.科学评价教师。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坚持执行不得给任课教师下达升学任务,不得片面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依据对教师进行评职评优、评先考核等规定。

16.科学评价学生。探索建立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义务教育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逐步建立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新模式。

三、保障措施

17.强化组织领导。各区县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管理的统筹领导,制定减负工作具体落实措施,将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及教育管理干部考核重要内容,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市级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减负30条”工作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切实履行好对减负工作的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的工作职责。

18.加强督导评估。建立督学责任区减负工作月报告制度,责任区督学每月至少要对辖区内1—2所学校的减负工作实行明察暗访,并向上级督导机构报告。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采用多种形式对各区县开展减负工作督导,并作为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作为表彰奖励、行风评议、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力或违规的区县、学校、培训机构等,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消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等处罚,并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19.营造良好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各区县、学区、学校要设立减负举报箱,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切实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为中小学生减负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第四篇:2021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2021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切实解决小学生放学后托管问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区各小学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落脚点,以服务学生、家庭和社会为宗旨,着力破解学生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孩子难以接回、无人看护的问题。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和《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通知》(X教联〔20XX〕XX号)文件精神,着力破解“三点半难题”,解除群众后顾之忧,使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自愿参加。以服务学生、家长为宗旨,着力破解“三点半难题”。本着家长自愿参加的原则,充分尊重家长需要和意愿,由有需要的家长自愿报名,接受课后托管服务。

2.坚持以学校为主体。课后托管服务由学校组织实施,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和监督下进行,确保托管科学、规范、安全、有序。

3.坚持规范操作。各校在本方案指导下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规范操作。以学生自习、为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导,以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为主。坚决不允许利用课后托管时间进行集体授课、补课。

4.坚持以安全为主。加强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发挥学生校园保险作用,切实保证课后服务期间学生安全问题。

二、实施范围、课后托管时间及实施步骤

(一)实施范围

从2021年秋季开学开始,在城区各小学全面实施课后托管。

(二)托管时间

托管时间:星期一至星期四(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除外)下午3:30放学后至5:00(夏季可延长至5:30)。每周五下午3:30放学,3:30-5:00为教师集备或者政治、业务学习时间。

(三)实施步骤

1.调查动员阶段:

各个学校要成立课后托管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教师大会,做好教师动员工作,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

2.工作准备阶段:

学校制定课后托管工作实施方案及安全预案等各项制度,进一步明确托管工作职责分工,上报教育局审核。结合学校实际确定特色活动科目、教师、场所等,为实施课后托管服务做好准备。

3.实施阶段:

课后托管开始实施,学校课后托管工作领导小组对托管服务全程监督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责,确保托管服务安全运行。教育局也将加强对课后托管的过程性监管和指导,对学校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进行规范。

三、托管服务师资力量、课程内容、管理形式

(一)师资力量。

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要由校内教师自愿承担,要筛选身心健康、业务能力精专的教师负责具体工作,学校和教师要签订责任状。

(二)课程内容。

采取作业辅导加特色活动课的形式,其中特色活动以体育、艺术、社团活动为主,将琵琶社团活动纳入其中。不得利用课后托管时间进行集体授课、补课,不得将课后托管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

(三)管理形式。

以“静态辅导+动态活动”为基本托管运行模式,主要以学校为主,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

四、托管经费来源、使用、管理

(一)托管经费来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可根据课后服务性质,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设定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的,应当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按有关规定由省级教育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联合报省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执行。”基于我区实际,拟采用收取服务性费用的方式筹措课后服务经费。考虑我区的学校实际、教师工作量、家长承受能力等,同时借鉴其他县市的收费标准,我区收费标准拟暂定为每生每月80元,按月收取。将来省相关部门确定统一收费标准后,如有偏差再依据规定重新核算。

(二)托管经费的使用

课后服务经费专项用于保障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所产生的开支,如参与课后服务的一线教师、带班领导、后勤保障人员的补助费和因开展课后服务而产生的水电费、开展活动所用设备和耗材的购置、管理运行经费及集体培训等。各学校要定期公示托管经费的使用情况,经费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三)托管经费的管理

区教育局财务科、监察室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要确保托管经费专款专用。

五、托管服务程序

是否参与课后托管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参加托管服务的学生,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并公示确定后,学校与家长签订托管协议,按照本校工作方案实施。学校要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带班制度,每天由副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督促检查课后服务情况,同时设定专人以年组或者楼层为单位进行监管,做到全程有效监管,确保课后服务安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学生课后托管服务,事关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区教育局成立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生课后托管服务工作的谋划、指导和监督。局相关科室、直属部门、各小学校要统一思想,切实把学生课后服务作为民生工程抓实、抓好,积极稳妥推进。

(二)强化学校主体责任

学校要制定完善的服务方案和管理制度,负责学生课后托管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要成立组织机构,每学期要制定详细的课后服务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建立学生安全保障机制、家校联系制度、准入和退出机制、公示制度、课后看护日志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机制,做到集中有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保障工作安全有序开展,要建立信息平台,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托管的科学化水平。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学校要审核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并给予恰当的指导,确保课后托管服务让学生满意。要加强对参与课后托管服务教师的在岗培训,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

(三)加强安全管理

要加强课程设置、活动场所、设施设备的风险预评估,同时积极协调保险公司,将该时段纳入校方责任险和学生校园意外伤害险的承保范围。各学校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托管服务安全管理办法,做好活动安全预案,保障师生的安全,确保托管服务顺利实施。

(四)坚持利民惠民

课后托管服务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贫困家庭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给予适当的费用减免政策(以建档立卡为主的贫困学生,每月按收费标准减免一半费用),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托管服务,确保惠民实事落到实处。

(五)坚持家校协作

加大宣传力度,增进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学校要在每学期开学,通过发放告知书、信息提示、召开家长会、签订托管协议和责任书等形式,明确学校、社会、托管人员和学生的权利义务,切实界定清楚责任、保障各方知情权。定期征求家长意见,及时完善改进课后服务工作质量。要建立以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为主,社会评价机构参与的督导评估体系,切实加强课后托管的过程性监管和指导,对在检查和督导中发现的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2021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满足新时代中小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根据《关于做好全省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见》X教发〔20XX〕XX号文件要求,现就实施德兴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目标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中小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针对家长接送子女上下学难、节假日监管难和学生参加校外培训课业负担过重、家长经济负担过重等问题,发挥好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便民服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自愿选择。

课后服务应充分遵从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必须以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加为前提,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

(二)坚持公益惠民。

课后服务不得以盈利为目的,所需经费按照成本进行核算,通过家长承担、社会资助、财政适当补助等方式多渠道解决。

(三)坚持科学合理。

课后服务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合理确定服务内容,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三、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为我市初中、中心小学和规模较大的村完小在读中小学生,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需服务群体,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学习辅导帮助。

四、工作内容

(一)弹性上学服务。

各中小学校应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确保开齐开足课程的前提下,实行弹性上学,适当推迟上课时间,尽量早开校门,让家长能够从容送孩子上学。实行弹性上学后,学校要统筹安排好早到学生的管理工作,要统筹安排好学校门卫、值周老师、班主任、学科教师对早到学生的管理工作,根据学生实际,组织学生开展晨练、诵读、值日、上交作业等工作。使学生“早到可进校、进校有事做、做事有监管”。

(二)在校午餐服务。

午餐可由学校食堂统一供应或选择有合法资质的集体配餐企业进行配送。学校没有餐厅供学生集体用餐的,要利用教室等场所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的就餐环境,并指导学生做好午餐的自我管理。

(三)在校午休服务。

中小学校应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休服务。学生午休时间为午餐后至下午上课前,一般安排在本班教室,或经过改造具备午休条件的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室、体育馆等场所。结合本校的实际,安排好学生的阅读、体育、艺术表演等课程或活动,组织相关老师对学生活动进行指导,不能让

学生放任自流。未提供午休服务的学校,学生提前到校后,学校门卫、值周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值周队干要做好早到学生的管理工作。

(四)课后托管服务。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为有需求的学生家长提供课后托管服务。小学课后托管服务时间原则为下午放学后至

时前(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初中学校提供早晚自习课程服务,晚自习服务主要内容为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完成课外作业,不得超过每日的21

时。课后托管服务内容是:合理安排学生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指导学生做作业,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以及拓展训练,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等。严禁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非寄宿制中小学要充分利用课后托管服务安排学生完成作业,尽量让学生不带作业回家,切实减轻学生课后负担。

(五)课后兴趣活动服务。

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在双休日、寒暑假等假日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各类兴趣活动。课后兴趣活动服务主要是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活动、拓展训练等,坚决防止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家长、学生需求量较大、意愿较强烈且师资齐全的学校可提供此项服务。但学校应加强对辅导老师的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活动内容。并要求家长做好接送工作,排除一切安全隐患。

五、工作机制与工作步骤

(一)建立健全课后服务自愿公开机制。

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事先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公开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并明确双方职责和课后服务有关事项后组织实施。要定期听取家长意见,每学期向家长公开一次课后服务成本、收支、活动等有关情况。

(二)确定学校服务内容,建立健全课后服务日常管理机制。

通过收集家长、学生意愿,结合学校师资与场地的实际情况,各中小学确定提供的课后服务内容,并告知家长与学生。成立相应领导机构与管理团队,建立健全系列管理制度,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和班(团、队)干部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要充分挖掘学校师资和校舍、场地、器材等条件的潜力,鼓励学校教职工、退休教师以及社会热心人士、志愿者、家长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探索通过聘请符合条件的专业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工作制度,统筹解决学校人员不足问题。

(三)建立健全课后服务成本收费机制。

课后服务为社会服务行为,不属于免费义务教育范畴,开展课后服务所需成本,由政府、社会和家长共同分担。按照成本进行核算,在财政适当的补助以外,课后托管服务费按小学生每生每月不高于

元,初中生每生每月不高于

元的标准向家长收取。校内课后服务费可使用财政票据,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收取,全额上缴财政后,由财政全额返还给学校,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单独列支,专款专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予以适当减免。

(四)建立健全教职员工合理报酬机制。

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在按质按量完成正常职责工作任务前提下,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并取得相应的劳务报酬。教职工或其他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取酬标准,按参与课后服务的时间、服务内容、学生数等因素确定。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明确课后服务费用的发放教师、发放依据、发放标准,报市教育体育局审核,并抄报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同意后实施。

六、工作保障

(一)提高认识,明确方向。

课后服务工作要注意三个结合:一是课后延伸服务与常规教学相结合。以常规教学为主,课后服务为辅。二是课后服务与收费相结合。以提供家长、学生的服务为目的,服务性收费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三是课后服务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能提升课后服务的品质,能促进课后服务工作的良性发展。

(二)理性分析,优化方法。

深入认识到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对提升校外培训机构的品质、化解有偿家教的重要意义。明确课后服务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农村与城镇学校之间的区别,科学选择与安排本校课后服务的项目。

(三)加强领导,严格管理。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课后服务工作体制机制,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工作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要牵头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统筹管理和协调,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加强督导检查;各校每学期必须完善本校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与课时计划、师资安排、参与学生花名册、收费标准、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等相关材料,上交市教体局备案。发改(物价)、财政、人社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加强管理,大力支持,共同做好课后服务工作。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变相补课;对违规行为及时查处、严肃追责。

(四)落实责任,确保安全。

各校开展课后服务时,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要加强与综治、公安、卫生、食药监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消除在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五)加大宣传,凝聚共识。

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宣传,要大力宣传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是一项惠民生、得民心的民生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共识;要认真听取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要及时总结推广课后服务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根据县教育局减负文件精神,围绕学校工作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总校中小学“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二、具体工作。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我们摈弃应试教育和唯分数的教学质量的观念,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减轻学生负担的相关文件,深入讨论,理解内涵,明确要求,提高认识。教师深刻认识“减负”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减负”工作,对照规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切实提高40(45)分钟的课堂效率。向社会宣传“减负”意义,形成共识,全方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严格执行课程方案,规范教学秩序。坚持依法治教,根据市教育局《课程调整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校长室教导处及时、不定期地抽查教师执行课程计划和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杜绝私自停课或占课现象。

3、严格执行学校作息时间,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确保小学不超6小时。各校要在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的到校时间和放学时间作出明确规定,发放家长通知书,让家长学生明确在校时间,学校不利用双休日或休息日进行补课。行政值班检查教师执行情

况,并在校务日志上做好记录。

4、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低年级不留书面回家作业,三~六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控制在1.5小时以内。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通过量的控制来促进质的提高的做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整理、巩固知识的充裕时间,减少无谓的浪费。布置作业要求做到“三不准”:(1)不准留惩罚性作业;(2)不准留过量作业及重复性、机械性作业;(3)不准不批作业。同时要做到“三禁止”、“三控制”、“三加强”。“三禁止”:禁止把作业作为处罚过失学生的手段;禁止互相用作业去争夺学生的课余时间;禁止布置简单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三控制”:一是控制作业总量;二是严格控制非基础学科布置课后作业,课题实验年级政史地生的作业必须全部在课堂上解决;三是控制周六、周日布置的作业量。“三加强”:一是加强作业设计的把关。由各备课组统一把关,所设计作业习题做到五性:即典型性、层次性、针对性、综合性、多样性,体现“少而精”和“以一当十”的原则,尤其要分层次布置和提出要求,提倡“弹性作业”。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加强作业设计的管理并集思广益,尝试设计“校本作业”,适合我校学生的特点。二是加强作业负担监控。做到每月调查负担情况并进行评价(如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阅卷),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向校长室、教务处反映教师作业布置的有关情况,作为教师考核评价依据之一,课题实验年级教师要科学设计先学案,让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学习。

5、严格学生用书管理。未经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审核、批准的教辅用书坚决不订,除统一规定之外,学校教师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书籍、学具和其它学习用品,不得为学生集体订购各种复习资料、读物,不得违反规定要求学生征订各种报刊。一经发现,学校将作出严肃处理。

6、严格教学秩序,禁止节假日补课。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管理指导,不得随意改变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停课放假,不得参加非教育性的社会活动。全体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提高教学效益,不得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任何形式的文化补习,更不得进行有偿补课,禁止有偿家教。

7、禁止分快慢班,控制学科竞赛。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快慢班、重点班、实验班等。从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精心组织并严格控制各学科的竞赛。从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方面组织各类生动,有益的书画类、文体类比赛。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仔细倾听、专心读书、细心计算、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关注和帮助后进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有效时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开展美术,书法、文艺等小组。让学生走进图书室,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8、改变教学评价方法。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单一模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重结果,更重过程,重发展。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学校严格执行县

指导中心考试规定,每学期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以口试笔试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其它学科以平时考查为主,不进行期末考试。考核提倡方式的多样性,以口试笔试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学生学业成绩平定实行等级评价,用好学生成长记录袋。

三、保障措施。

1、转变观念。在师德培训、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中,明确“减负”的重要意义,联系实际进行反思,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益,确保“减负”落到实处。组织教师撰写“减负”教学论文和教学反思,提升实践经验。

2、强化管理。以备课为重点,上课为中心,强调有效的教学思想,控制单向的教学时间,重视有效的教学环节,体现在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文化的民主和谐平等,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实现教学效益的提高。

3、开展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把学校当成乐园。

A、语文:钢笔字比赛,学生阅读知识比赛。B、数学:小论文比赛。C、英语:阅读,故事比赛。D、书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书画竞赛。E、体育健教:抓好校田径队训练工作,组织学生广播操比赛,提高体育水平,增强学生体质。控制学生近视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F、综合实践:学生手抄报比赛、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

4、家校合作。通过告家长书,家长会等手段,向社会宣传,达成公识,全方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5、重视师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作为减负的治本措施来抓。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把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投身教育改革上来。

6、加强宣传。造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减负工作的社会环境。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广泛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把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要通过“家长学校”等方式,使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工作。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争取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社会团体的支持,治理学校内部和周边社会治安,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7、严肃督查。加强对中小学校认真进行检查,落实减负方案,确保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海原县七营镇教委

二〇一〇年三月

下载和田地区中小学生“四个激发”工作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和田地区中小学生“四个激发”工作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

    平山乡初级中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根据县教育局减负文件精神,围绕学校工......

    和田地区中小学C班强化学习实施方案

    和田地区中小学C班强化学习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和田地区存量年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重点强化义务教育阶段存量年级C班学生国家通用语言......

    “四个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桥山小学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 开展“四个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县纪委《关于在全县开展四个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系统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现......

    把握四个要点__激发督查活力

    把握四个要点 激发督查活力 做好督查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于督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运用督查手段促进政府决策落实中,要把激发督查人员的内在活力,调动督查人员的......

    四个年实施方案

    广场南社区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民生保障年”、“社会管理年”、“矛盾化解年”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哈密市“作风建设年”、“民生保障年”、“社会管理年”、......

    进一步加强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实施方案

    进一步加强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XX县应急委员会办公室针对中小学生防溺水紧急通知要求(X应急办〔2021〕X号......

    2021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二

    2021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探......

    2021中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2021中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实施方案为妥善解决部分家庭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照管的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根据XX市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优化小学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