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准则练习题

时间:2019-05-15 01:3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审计准则练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审计准则练习题》。

第一篇:国家审计准则练习题

《国家审计准则》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中指导性条款()。A、应当 B、不得 C、可以 D、需要

2、()是指反映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A、真实性 B、合法性 C、效益性 D、合规性

3、()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

A、相关性 B、可靠性 C、适当性 D、充分性

4、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保持应有的审计()A、独立性 B、合法性 C、客观性 D、公正性

5、审计机关对(),可以不进行可行性研究。

A、必选审计项目 B、初选审计项目 C、自选审计项目 D、年度计划项目

6、审计组实行()负责制。

A、组长 B、主审 C、协审 D、副组长

7、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需要持续关注标准的()。A、适用性 B、相关性 C、可靠性 D、适当性

8、审计人员应当运用职业判断,根据可能存在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具体环境,判断其()。

A、重要性 B、必要性 C、严重性 D、有效性

9、某项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能够防止重要问题的发生,应当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

A、可行性 B、健全性C、效率性 D、有效性

10、()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A、一般项目 B、必审项目 C、重要项目 D、备选项目

11、不同来源和不同形式的审计证据存在不一致或者不能相互印证时,审计人员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措施,确定审计证据的()。

A、适当性 B、可靠性 C、适用性 D、真实性

12、审计人员在检查重大违法行为时,应当关注重大违法行为的高发领域和()。A、过程 B、原因 C、环节 D、后果

13、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不包括下列基本要素:

A、标题 B、文号 C、被审计单位名称D、审计项目名称

14、专题报告应当()。

A、主题突出、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建议适当。

B、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内容精炼、格式规范、反映及时。C、主题突出、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内容精炼 D、定性准确、内容精炼、格式规范、反映及时

15、新准则废除了旧准则()个。A、30 B、28 C、20 D、26

16、新准则于()起施行。

A、2011年1月1日 B、2010年10月1日 C、2011年3月1日 D、2010年6月1日

17、审计机关应当对其()实行审计业务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

A、业务部门、派出机构 B、业务部门和下级审计机关 B、派出机构和下级审计机关 C、下级审计机关

18、审计机关实行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制度,对其()的审计业务质量进行检查。A、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和下级审计机关 B、业务部门、派出机构 C、业务部门和下级审计机关 D、业务部门

19、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当征求()。A、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的意见

B、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的意见和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 C、被审计人员的意见 D、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20、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漏洞或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当责成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整改。

A、内部控制 B、会计核算 C、财务管理 D、信息系统

21、审计组实施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后,应当提出审计报告,按照审计机关规定的程序审批后,以的()名义征求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和拟处罚的有关责任人员的意见。

A、审计组 B、业务部门 C、审计组长 D、审计机关

22、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直接提出处理处罚意见,不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A、不提意见 B、保留意见 C、不反映 D、提出移送处理意见

23、审计组应当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以确定审计事项和审计应对措施。A、严重性 B、可能性C、相对性 D、相关性

24、审计对控制的监督,即对各项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A、设计的有效性 B、职责及其履行情况 C、设计、职责及其履行情况 D、责权利的到位情况

25、审计范围,即审计项目涉及的()。A、审计期间 B、审计项目

C、被审计对象审计单位 D、具体单位、事项和所属期间

二、多项选择题目

1、准则要求审计人员应恪守()。

A、严格依法 B、正直坦诚 C、客观公正 D、勤勉尽责 E、保守秘密

2、“严格依法”是指审计人员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的()进行审计监督,规范审计行为。A、审计职责 B、审计权限 C、审计程序 D、审计方法

3、准则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是指()。

A、履行法定职责 B、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C、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 D、按照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报财务会计报告 E、保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A、真实性 B、合法性 C、效益性 D、合规性

─2─

5、审计机关对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进行审计。A、单位 B、项目 C、资金 D、经济责任

6、审计机关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A、符合法定的审计职责和权限;B、有职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C、建立适当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D、必需的经费和其他工作条件。

7、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依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A、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B、获取审计证据 C、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D、作出审计结论

8、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从下列方面保持与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关系(): A、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并听取其意见;B、客观公正地作出审计结论,尊重并维护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C、严格执行审计纪律;D、坚持文明审计,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

9、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审计业务相适应的()。

A、专业知识 B、职业能力 C、工作经验 D、职业道德

10、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应当()。

A、服务大局 B、围绕政府工作中心 C、突出审计工作重点 D、合理安排审计资源 E、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审计

11、应当向审计机关报告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情形的():

A、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主管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B、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C、对曾经管理或者直接办理过的相关业务进行审计;D、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的其他情形。

12、审计计划中的必选审计项目()A、法律法规规定每年应当审计的项目;B、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要求审计的项目;C、上级审计机关安排或者授权的审计项目。D、群众举报或反映的问题。

13、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A、审计目标;B、审计范围;C、审计内容和重点;D、审计工作组织安排;E、审计工作要求。

14、审计通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A、被审计单位名称 B、审计依据 C、审计范围 D、审计起始时间 E、审计组组长及其他成员名单和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F、应当向被审计单位告知审计组的审计纪律要求。

15、职业判断所选择的标准应当具有()。

A、客观性 B、适用性 C、相关性 D、公认性。

16、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依据()。

A、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B、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预算、计划和合同;C、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D、公认的业务惯例或者良好实务;专业机构或者专家的意见;E、其他标准。

─3─

17、审计组应当调整审计实施方案的情形(): A、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发生变化的;B、审计目标和重要审计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C、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D、审计组人员及其分工发生重大变化的;E、需要调整的其他情形。

18、审计组调整审计实施方案中的下列事项,应当报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A、审计目标 B、审计组组长 C、审计重点 D、现场审计结束时间

19、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包括()。A、审计人员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 B、对确定的审计事项进行审查所获取的证据。20、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A、检查 B、观察 C、询问,D、外部调查 E、重新计算 F、重新操作 E、分析

21、审计人员对于重要问题,可以围绕()方面获取审计证据。A、标准 B、事实 C、影响 D、原因

22、审计记录包括()。

A、调查了解记录 B、审计工作底稿 C、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D、审理会议记录

23、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的()事项进行审核。A、具体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措施是否有效执行 B、事实是否 C、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 D、得出的审计结论及其相关标准是否适当 E、其他有关重要事项

24、审计组组长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意见。A、予以认可 B、责成采取进一步审计措施,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 C、纠正或者责成纠正不恰当的审计结论 D、不予以认可

25、审计人员检查重大违法行为,应当评估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实施重大违法行为的()。

A、动机 B、性质 C、后果 D、违法构成。

26、发现重大违法行为的线索,审计组或者审计机关可以采取()应对措施: A、增派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人员

B、避免让有关单位和人员事先知晓检查的时间、事项、范围和方式 C、扩大检查范围,使其能够覆盖重大违法行为可能涉及的领域;D、获取必要的外部证据;依法采取保全措施

E、提请有关机关予以协助和配合;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F、其他必要的应对措施

27、审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A、审计依据,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B、审计评价意见

C、以往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审计建议采纳情况

─4─ D、审计发现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和其他重要问题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意见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E、审计发现的移送处理事项的事实和移送处理意见,但是涉嫌犯罪等不宜让被审计单位知悉的事项除外

F、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根据需要提出的改进建议

28、审计决定书的内容主要包括()。A、审计的依据、内容和时间

B、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法律法规依据

C、处理处罚决定执行的期限和被审计单位书面报告审计决定执行结果等要求 D、依法提请政府裁决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29、审计移送处理书的内容主要包括()。A、审计的时间和内容

B、依法需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或者单位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事项的事实、定性及其依据和审计机关的意见

C、移送的依据和移送处理说明,包括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审计机关的说明 D、所附的审计证据材料

30、审理机构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重点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主要审理下列内容()。

A、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 B、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C、主要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 D、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 E、评价、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 F、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31、审理机构审理后,可以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A、要求审计组补充重要审计证据 B、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进行修改

C、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同意后,审理机构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D、审理机构审理后,应当出具审理意见书。

32、检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A、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包括检查时间、范围、对象、和方式等 B、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的整改情况

C、没有整改或者没有完全整改事项的原因和建议 D、审计建议采纳情况

33、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包括():

A、遵守本准则,保持审计独立性 B、按照分工完成审计任务,获取审计证据 C、如实记录实施的审计工作并报告工作结果 D、完成分配的其他工作

34、审计组成员应当对()事项承担责任: A、未按审计实施方案实施审计导致重大问题未被发现的

B、未按照本准则的要求获取审计证据导致审计证据不适当、不充分的 C、审计记录不真实、不完整的

D、对发现的重要问题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报告的

─5─

35、审计组组长的工作职责包括():

A、编制或者审定审计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审计工作、督导审计组成员的工作 B、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

C、组织编制并审核审计组起草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专题报告、审计信息

D、配置和管理审计组的资源 E、审计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36、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项目的总体质量负责,并对()事项承担责任:

A、审计实施方案编制或者组织实施不当,造成审计目标未实现或者重要问题未被发现的 B、审核未发现或者未纠正审计证据不适当、不充分问题的,审计工作底稿不真实、不完整问题的

C、得出的审计结论不正确的

D、审计组起草的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反映的问题严重失实的E、提出的审计处理处罚意见或者移送处理意见不正确的

F、对审计组发现的重要问题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报告的,违反法定审计程序的

37、根据工作需要,审计组可以设立主审。主审根据审计分工和审计组组长的委托,主要履行()职责:

A、起草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

B、对主要审计事项进行审计查证,协助组织实施审计,督导审计组成员的工作 C、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组织审计项目归档工作 D、完成审计组组长委托的其他工作

38、审计机关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包括():

A、提出审计组组长人选 B、确定聘请外部人员事宜 C、指导、监督审计组的审计工作

D、复核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 E、审计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39、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应当及时发现和纠正审计组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对()事项承担责任:

A、对审计组请示的问题未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导致严重后果的

B、复核未发现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的 C、复核意见不正确的

D、要求审计组不在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中反映重要问题的。40、审计机关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包括(): A、审查修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 B、提出审理意见 C、执行审计决定

D、审计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41、审计机关审理机构对()事项承担责任: A、审理意见不正确的

B、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作出的修改不正确的 C、审理时应当发现而未发现重要问题的

─6─ D、未提出合理建议

42、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开展()工作,不适用本准则的规定: A、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案件

B、与有关部门共同办理检查事项

C、接受交办或者接受委托办理不属于法定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

43、审计组组长应当从()方面督导审计组成员的工作:

A、将具体审计事项和审计措施等信息告知审计组成员,并与其讨论

B、检查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进展,评估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质量,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C、给予审计组成员必要的培训和指导。D、遵守审计纪律情况。

44、审计人员可以从()方面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控制情况: A、一般控制 B、应用控制 C、自动控制 D、内部控制

45、审计工作要求,包括()。

A、项目审计进度安排 B、审计组内部重要管理事项 C、职责分工 D、遵守审计纪律

三、判断题

1、准则只适应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2、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可以区分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和审计机关的责任。()

3、依据法律法规和本准则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而实施审计并作出审计结论,是审计机关的责任。()

4、真实性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遵守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情况。()

5、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未遵守准则约束性条款和指导性条款的,应当说明原因。()

6、审计机关依法对预算管理或者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7、审计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公开审计结果,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8、审计人员不得参加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活动,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

9、审计机关对必选审计项目,可以不进行可行性研究()

10、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跟踪审计的具体方式和要求;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专项审计调查的要求。()

11、职业判断所选择的标准不一致时,审计人员应当采用权威的和公认的标准。()

12、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

13、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获取的能够为审计结论提供合理、合法、合规基础的全部事实。()

14、原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比复制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15、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抽样时,可以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有关规定。()

16、重大违法行为是指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涉及金额比较大、造成国家重大经济损失或者对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行为。()

17、审理机构审理后,视情况可出具审理意见书。()

18、审理机构可以参加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的会议,或者向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

─7─ 了解相关情况。()

19、审计组组长将其工作职责委托给主审或者审计组其他成员的,仍应当对委托事项承担责任。受委托的成员在受托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20、业务部门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可承担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组织、协调审计实施和汇总审计结果的职责。()

21、业务部门对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汇总审计结果出现重大错误、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事项承担责任。()

22、审计机关在审计业务质量检查中,发现被检查的派出机构或者下级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应当依法直接或者责成其在规定期限内变更、撤销审计决定。()

23、审计项目归档工作实行主审负责制,审计组组长应当确定立卷责任人。()

24、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机构、总审计师和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业务的分级质量控制。()

25、审计机关统一组织不同级次审计机关参加的审计项目,其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可分级对外公布。()

26、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应当根据需要汇总审计情况和结果,编制审计综合报告。必要时,审计综合报告应当征求有关主管机关的意见。()

27、审理机构以审计报告为基础,重点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

28、审计报告中涉及的重大经济案件调查等特殊事项,可以不征求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的意见。()

29、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可在审计报告中一并反映。()30、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可以使用被审计单位承诺书。()

31、一个审计事项可以根据需要编制多份审计工作底稿。()

32、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的,可以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审计取证单,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

33、审计机关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因行使职权受到限制而无法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或者无法制止违法行为对国家利益的侵害时,根据需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或者相关单位予以协助和配合。()

34、采集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作为审计证据的,审计人员应当记录电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

35、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建立和实施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统计制度。()

─8─

第二篇:以新国家审计准则为标准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读

——以新视觉贯彻《国家审计准则》以标准化管理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 孝感市审计局 李建平定稿于2011年2月10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新《国家审计准则》今年1月1日起就要施行了,这是审计机关的一件大事。作为规范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规章,上级对新准则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审计署在举办了全国厅长、法规处长培训后、接着举办了全国视频培训,省厅也进行了培训。今天我们局机关也组织培训,这体现了我局新的领导班子对审计准则的重视,在讲稿准备的过程中,阳局长也有明确指示,他要求把这次培训搞好,做到三个弄清楚:即把准则主要精神弄清楚,把薄弱环节弄清楚,把贯彻实施要求弄清楚。根据这个要求,我讲十个方面内容,讲解形式上采取把准则200个条款,转化为观念化、实务化、操作化的东西,使大家尽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准则上来,做好贯彻的准备工作。下面我就新准则学习作个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新<国家准则解读>——以新视觉贯彻国家审计准则 以标准化管理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一、审计基本问题的规定变化

(一)准则执行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1.今后审计机关只有一个国家审计准则,就是审计署8号令。

(1)审计准则的含义。是指审计署根据审计法律法规的规定, 为保障审计监督功能的发挥, 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而制定的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规范和技术标准。

——这次修订的准则是约束性和指导性结合、具有较强包容性和灵活性、预留了一定空间和余地。原则性规定,有利于统一全国审计工作的标准,灵活性规定有利于结合实际贯彻。同时审计署规定,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我今天的讲稿也是为将来制定实施细则做准备的。

——新准则的起草背景。原来的旧准则是一个基本审计准则加28个专业审计准则加《国家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审计署6号令)。由于它门类庞杂、不单一,学习和运用都很不便利,加上6号令规定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写审计日记,无端增加的工作量使审计人员对准则的认识停留在审计日记上,没能起到准则应有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审计署用了三年时间,组织了多方面的专家,总结20多年的审计经验,考察了20多个国家和国际审计组织,借鉴了美国和印度的做法,将原来的国家基本审计准则加28个专业准则和审计署6号令合并,才形成了今天的准则。这就是新的《国家审计准则》,今后审计机关只有一个审计准则,统称为审计署8号令,或200条。它是中国政府审计的行业标准。

(2)明确了执行不了(准则)约束规定的,必须作出说明。

——哪些事项作说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对准则规定的“应当”、“不得”等约束性条款必须执行。不能执行的要做说明。

准则中有“可以”词汇的条款,为指导性条款,是对良好审计实务的推介。有人统计准则200条中约束性条款有171处,指导性条款有12处。也就是说准则绝大部分是约束性条款。既然准则绝大部分的规定是必须执行的,所以我们系统全面地掌握准则。

——为什么要“说明”?

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因条件不具备而执行不了的情况。执行不了约束性条款要作说明,这不仅是新准则的硬要求,还因为一旦审计机关遇到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它是 审计组参加复议和诉讼的审计理由和划清责任的依据,它还是审计机关遇到行政败诉和国家赔偿等审计风险避险工具,是审计机关自我保护的机制。

——如何说明?下面我举几个例子:如,审计人员取得审计证据应当要求证据提供者签字盖章,对方不签字盖章的,在审计证据记录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上同时说明。又如审计罚款符合听证条件,告知了听证,在向被审计单位出具了书面告知文书,对方不要求听证的情况下,要在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上加以说明。还有遇到审计法规定的特殊情形,不能提前三天送达审计通知书的,经政府批准,直接带审计通知书审计,要在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上加以说明。还有涉及经济案件不宜告诉被审计单位的,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同意不上审计报告的,也要在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上加以说明。不仅如此,准则有大量的这些情况,涉及到再讲。这里举例是提供思路,举一反三。要记住管总一句话,执行不了准则约束规定的要在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上作出说明。

(3)施行新准则后,告知审计听证条件不变。

——为什么提出告知审计听证的问题?行政处罚法和审计署行政处罚规定,规定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达到一定数额应当告知被处罚人,被处罚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举行听证会。

同时这次审计署“废改立”的是审计准则,不是审计规范。在废除的审计准则中,不包括审计听证、审计复议等10几个规定,他们是审计规范的范畴,仍然有效,没有作废。我们在今后审计中仍然要执行这个规定。所以准则修改后,大家还会遇到,审计处罚告知听证的问题,告知和举行审计听证条件变不变的问题?在此明确,施行新准则后,告知审计听证条件规定不变。

——审计机关的行政处罚符合什么条件,应当告知和举行听证?根据新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罚款10万元以上,且罚款金额占违规金额的比重达到5%以上;对个人罚款2万元。审计机关应当告知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力。注意:这里告知听证是指罚款,不包括没收和收缴。

2.准则在国家审计法律规范体系中处于第四层次。我国国家审计法律规范体系:

宪法:确立了审计监督基本制度。

审计法:规定了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程序和法律责任。

审计法实施条例:对审计法进行细化,并提出了贯彻实施的要求。

审计准则:规范了审计业务流程和执行审计业务应当达到的质量标准。

审计指南:为相关审计业务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引。

审计法律规范与审计准则是种属关系、总分关系。它们的法律效力级次是依次递减关系。

——审计监督简易程序就是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的程序。针对修订准则中各地要求制定审计简易程序的问题,审计署回答:要说简易程序,审计法规定就是简易程序。审计署不可能凌驾于法律,再搞一个比审计法更简易的程序。审计监督不同于部门监管,是专业监督,程序不可能不规范。

——准则是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派生的。不要认为,准则只有送达审计通知书的规定,没有规定提前三天的时间,是不是有变化,不是的。因为,准则是按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上位法规定,下位法就不重复规定的原则设计的。这是大家在学习贯彻准则中要注意的问题。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3.国家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1)适用范围。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适用本准则。——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审计机关的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加审计业务,也应当适用本准则。

(2)不适用范围。

—— 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案件(如协助纪检工作按照纪检程序办理);

——与有关部门共同办理检查事项(如与财政监察联合开展“小金库”清查,按照协商程序办理);

——接受交办或者接受委托办理不属于法定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按照政府交办事项程序办理)。

注意:判断适用和不适用的标准,就看属不属与法定的审计职责范围,判断依据要在审计法中找答案。

(二)准则对审计机关公共责任的规定。1.国家审计与审计公共责任的含义。

(1)国家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审查,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督促被审计对象整改的行政行为。

——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关键词:国家单位、国有资金、管辖范围。

——对审计组而言,一个项目出报告、下决定才算完成一半任务,督促整改到位才算完成全部任务。我之所以要讲这个问题,是准则有要求,我局拟以市政府的名义出台《孝感市审计结论落实管理办法》。

(2)审计公共责任。

——从宏观方面说,审计机关使用了纳税人的钱,就要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尽责任;

——从微观方面说,审计目标就是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三性”就是审计目标。它有四种表现形式:单位、项目、资金,经济责任,准则统称为“被审计单位”。审计的两个作用:制约性作用(揭露问题),建设性作用(保护“三性”)。

主要审计形式:

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审计,是审计监督的基本形式。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责任”的审计,是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的“人格化”。

专项审计调查,是指对“预算管理或者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的情况”的审计,是掌握财政经济数据的一种审计形式。

——从被审计单位方面说,审计使其做到了“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中,应当履行法定职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按照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保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是审计尽责了。

2.对与审计目标相关审计知识的两点重要提示。

(1)审计目标在不同项目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在世界各国的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三驾马车中,是有各自的社会分工的。“会计报表”真实性鉴证审计,这是社会审计的主要目标;(注意财务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不是一码事,财务收支审计比财务审计含义更广)、加强管理、提高效益,这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监督国家财经法规执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政府审计的主要目标。而这次修订的准则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设计的。把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合法性审计和效益性审计方面(注意准则突出合法性审 计和效益性审计,不是不关注真实性,而是在确认真实性的前提下,审计把主要的工作任务放在了揭露查违法乱纪行为、效益低下的问题上),这是当今中国政府审计的主要任务和审计特色。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体会准则的总体思想。

(2)审计目标既是审计实施的检查事项(通称为“审计事项”),也是审计报告要反映的结果。这是学准则要注意的。认识这个原理很重要,它可以找到了多年来困扰我们的、许多疑惑和难题的解决办法。审计机关要求抓质量,但是不能告诉审计人员解决难题的思路和办法,工作很难抓上去。如,如何把政策法规转化为审计人员查证能力的问题,又如,审计组长如何把实施方案做实、做科学问题。这是很现实的、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3)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审计人员要学会把审计目标(就是国家财经法规关于真实、合法、效益管理规定,转化为审计事项的技能,并努力提高这个能力。我编写的省审计厅印发全省审计机关执行的《违反财经法规行为处理处罚应用指南》就是起这种作用的。——以合法性审计为例,审计目标转化为审计事项的公式为:提出审计目标——将审计目标转化为会计政策——针对审计需要具体条款(一般以“禁止”、“不得”、“不允许”表示)——设定审计事项,用“是否”表示。

如,涉及会计法、预算法。

收入审计目标,就可以用“收入是否入账”、“规费收入是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无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的问题”、“有无挪用赈灾、救济款问题”等审计事项来表述;

支出审计目标,可以用“重大开支是否作了预算”、“人员工资及其福利费、工会经费是否按照国家的规定标准进行发放和计提”、“有无超标准、超范围发放的问题” 等审计事项来表述;

如,涉及现金管理条例。

资金审计目标,“有无大额使用现金的问题”、“有无多立帐户”、“违规出借帐户问题” 等审计事项来表述。等等不一而足。

如,涉及现金管理条例。

资金审计目标,“有无大额使用现金的问题”、“有无多立帐户”、“违规出借帐户问题” 等审计事项来表述。等等不一而足。

如,涉及现金管理条例。

资金审计目标,“有无大额使用现金的问题”、“有无多立帐户”、“违规出借帐户问题” 等审计事项来表述。等等不一而足。

注意:审计事项本身还有层次性。这就像是会计设立总账、明细账、科目汇总表等。审计事项也有层次性。如,我们经常“漏提漏缴”税款,实际上,税法上,未提未缴为偷税,提而不缴为漏缴,二者是有区别的。另外,税是收入的反映,对涉税问题我们还要作有无隐瞒截留收入、设立小金库、私分财政资金或其他公款的延伸。这就是涉税审计事项的子、孙事项。

——增强将审计目标转化为会计政策、将会计政策转化审计事项的能力,是提高审计查证能力的基础,是提高审计实施方案质量的基础。

——审计组长提高了这个能力,他编制的实施方案就会思路清晰,内容详细,安排科学、措施具体,方案的指导操作性就强,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就越充分。

——审计人员提高了这个能力,审计任务就越明确,操作就越便捷,检查问题就越深入,工作就越具体,实现审计目标的概率就越大。

它的直接效果是提高质量,间接效果提高效率。

(三)审计机关实现公共责任的管理途径。

由于审计公共责任是审计机关全体人员的共同责任,所以准则对审计质量控制设计的 是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包括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和审计机关的领导。具体来讲:

1.以审计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树立国家利益之上的审计理念。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准则规定的“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审计基本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和考评。

——严格依法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的审计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规范审计行为。

——正直坦诚就是审计人员应当坚持原则,不屈从于外部压力;不歪曲事实,不隐瞒审计发现的问题;廉洁自律,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客观公正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态度,以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结论,实事求是地作出审计评价和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

——勤勉尽责就是审计人员应当爱岗敬业,勤勉高效,严谨细致,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保守秘密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保守其在执行审计业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对于执行审计业务取得的资料、形成的审计记录和掌握的相关情况,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和披露,不得用于与审计工作无关的目的。

当今国际审计界都把“正直坦诚”,当作评判审计人员资格首要标准。如果做不到,就解除合约,劝其离开。

正直坦诚的核心是,要信奉和崇尚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至上的公职理念。其含义是:在被审计单位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面前,公共利益优先;在审计机关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面前,公共利益优先;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面前,社会公共利益优先。还要有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为了国家和公共利益敢于说真话,不屈从压力,不隐瞒问题,不搞徇私舞弊。这是审计行业人员特殊的职业品质要求。审计署领导在谈到准则指导思想时,讲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事情是由人来做的。准则不能就方法谈方法,管理要从人的思想解决问题。职业道德是优于技术标准的、是管总的东西。从根本上讲,一个人没有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心灵控制,没有道德底线,是搞不好审计的。他们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同志在审计中,为了能够到他审计的那个单位去工作,与被审计单位私下沟通,不惜将所掌握的重要问题“放水”,出卖公共利益。审计署领导说,像这种私欲膨胀、品质低下的人,本事越大对审计的危害越大。

2.加强保障审计独立性的制度建设。遇有损害审计独立性的情形,审计人员应当主动报告,提出回避。审计机关应采取诸如限制业务范围、对其工作追加必要的复核程序等临时应对措施。为保证独立性,准则规定,审计机关要加强人员岗位交流、业务交叉等制度建设。这不仅是保护审计独立性,也是保护审计干部。

3.加强审计人员审计职业胜任能力建设。

关于审计组职业胜任能力,准则规定,审计机关在配置审计组成员时要作两个考虑:一是审计组人员数量和能力要与项目难易程度相匹配;二是被审计单位交易数据电算化的,要配置熟悉信息技术的人员参与审计。

——判断一个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主要看两点:一是掌握政策法规的能力;二是获取审计资料的能力或审计突破能力,有的叫查证能力。

提高这两个能力,除了懂财务、会看账之外,就是要大量地掌握财经法规,财经法规是孙行者的“火眼金睛”,是判断是非的标准;计算机审计能力是“金箍棒”,是审计查证的武器。没有“火眼金睛”就会像猪能净那样,乱打一气;没有“金箍棒”,也制服不了“妖怪”。对审计人员来讲,二者相辅相成,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关于职业胜任能力,审计署孙总和刘绍统司长都讲了刘审计长的一个观点,就是业务能力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人的品质问题。这句话很重,值得警醒。刘审计长说,署 里有些同志为什么干了多年,就是工作没有起色,但从下面抽调上来的特派员到他那个部门负责,工作立即就有了起色?还有为什么对同一个单位审计,这个审计组查不出问题,换一个审计组进去情况就大不一样。他说,这说明是敬业精神和工作干劲在起作用。审计机关是讲实事求是的,在干部使用上也要讲实事求是,要把有热情、有能力、干出成绩的干部放在更重要位置上,引导和保护干工作的积极性,这要成为审计机关评价干部、使用干部的导向。干部用不好,审计部门就很难有所作为。

4.牢固树立审计职业谨慎理念。

“职业怀疑”和“职业警觉”应成为审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应有之义。

——审计理念接轨。就是我国政府审计要遵循国际通行的审计职业理念,审计人员要有“职业怀疑”和“职业警觉”的职业理念和职业素养。在审计中要有怀疑态度,对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保持警觉。只有通过审计能够排除了怀疑,才能解除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责任。这是审计职业素质的应有之义。

因此,准则给出的审计职业谨慎的定义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合理运用职业判断,保持职业谨慎,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保持警觉,并审慎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得出恰当的审计结论。

——明确了审计体系的社会分工。就是在我国,政府审计做什么?社会审计做什么?应当有各自的定位。基于这个理念,这次修订准则中,大量删除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业务。如,财务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重要性水平测试等。对重要性问题,是不搞过去那种定量测试,但定性上更加关注了重要性,准则通篇都贯穿防风险的内容,并配置了审计程序,增加了持续关注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增加了重大违法行为检查环节规定,保留了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审计方法等。

——值得指出,政府审计不搞会计报表一类的财务鉴证审计,也称财务审计,并不是不搞财务收支审计,它们二者不是一回事,财务收支审计面更广。

——应当明确政府审计主抓重点是什么?

就是要在真实、合法基础上,拿出主要精力抓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抓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这是当前经济生活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审计重点的战略性转移,也会带来风险防控重点的转移。这样使得政府审计重点更加突出,审计程序更加简洁实用。对政府审计风险防控重点更加明确。政府审计重点发生战略转移后,执行财经法规和效益情况审计评价及其建议就是今后风险防控的重点。更直接的说,除了人为的廉政风险之外,质量方面重点防控下列两个风险:一个是误受风险,一个是误拒风险。

——误受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业已存在的问题没有查出来或被隐瞒,导致审计机关把有问题当作没有问题作结论。

——误拒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把不是问题的当问题,导致审计机关把没有问题的当问题作结论。

关于审计职业谨慎,我提示三点。

——慎重评价。审计一个单位就相当于是银行对承兑汇票的“背书”,确认了汇票的真实性。评价就是确认。但现实很复杂,有时审计掌握的“活”情况不如纪委、检察院多;帐内了解的情况不如帐外多;审计范围内的情况不如范围外多。这是审计组长应该考虑到的。这种情形下,审计谨慎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审计中要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多渠道获取信息证明审计结论的正确性之外,还要在评价方面留有余地、不作出夸大其词的评价,不让错误评价成为违法者的保护伞,这是政府审计应有职业谨慎。不要因为不客观的结论导致风险。因为审计机关不仅是要靠法律权威执法,更是靠社会公信力执法。

——要有慎重的态度。审与被审是和平式的“斗法”。你检查他,他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你检查不出他的问题来还说外行话,他就更瞧不起你。这是任何社会形态下“被监 督者”的共有心态。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这就是上级审计机关反复强调防控审计风险的原因。从审计环境讲,审计发现经济案件的难度大。主要是:(1)我国还处在社会转型期,制度不健全、管理市场经济经验缺乏,利益调整不断深化,各种利益的博弈增加了审计环境的复杂性。(2)信息不对称。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接触社会现实并不多,很多账面上的情况并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全部。在获取审计信息、审计调查手段受限制的情况下我们更要谨慎。切实防止“审计前脚出门,警察后脚抓人”的情况发生。(3)“知己知彼”审计没有长处。法制越健全,犯罪分子越狡猾,违法手段越高明。这是无数经济案件证明了的“铁律”。我们还要看到,被审计对象比我们更熟悉自己行业的条法;他们对财务处理工具(包括计算机方面)比我们熟;对管理薄弱环节比我们了解得透。这都是外部审计的先天不足。如果要作案,审计在明处,他们在暗处,“问题”是他们制造出来的,出在哪里他比谁都清楚,他就看着你查不查得出来。这就是我们的审计环境。所以我们审计人员要练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本事。今天的培训就是在练本事。我们加强职业警示,加强职业能力建设,就是要防止“鼠逗猫”的情况发生,防止屡查屡犯的情况发生,不使审计权威受到挑战,审计威慑功能丧失。

——对策。职业谨慎须牢记,重要线索不放过,勤勉尽责捉蛀虫,国家安康慰心灵。夸大缩小引火上身,如实反映是根本;“人情”评价要不得,客观公正是“防火墙”。

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对一个单位要么不审,审了就要彻底、全面。

审计人员要有不惧权贵、不媚权贵的品质。有问题,不以权高位重而不揭露;有成绩,不以权低位轻而不肯定。这种审计观是正直坦诚、客观公正的“试金石”。

审计评价一定要围绕审计职责权限进行(后面介绍)。不越权,不夸大缩小,不“人情”评价,评价留有余地。

未经审计的、没有审计证据的、审计拿不准的,不评价,不作结论,只作其他情况说明。如确需结论但无法定性的,就用“记述法”如实描述事实,不加议论,替代结论。

小组报告征求意见前,一定要在审计小组内集体讨论,小组要有共识,一定要经过分管局长的审查。对问题向审计机关全盘托出。依法依规和实事求是的提出审计意见。

5.要编制一个好的审计项目计划。在审计资源有限,审计需求旺盛,社会期望值高的情况下,如何驾驭局面、适应审计环境、合理调用资源、统筹谋划任务,这是准则要求计划编制者要思考的问题。

——有

一、两个可预期的效果,这是立项的基本思路。选好一个项目,可抵“千军万马”;选好一个项目,可以“盆满钵满”。审计机关一年不可能解决很多问题,但要解决

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在立项方面的指导思想。

关于“盆满钵满”,我是说保障问题。审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保障,这是审计独立性决定的。对保障不重视就是对事业不重视。保障包括人力资源、装备设施、工作经费三个方面。目前审计人员年龄老化、执法理念陈旧、知识更新慢,审计装备设施落后明显现象突出。这一切都有赖于加强审计自身建设。自身建设抓好了就能促进严格执法,严格执法做好了就能发挥审计作用,审计作用发挥好了,保障问题就迎刃而解。审计事业才能步入良性循环。这是审计的规律。希望取得大家的共识。

准则规定,审计机关立项要求是:调查需求;可行研究;评估资源三道程序。具体来讲,作为市县以下的审计机关,实际执行中,有三类立项形式:法律规定、授权项目、自定项目。其中前两个不搞立项评估,自定项目可以搞。

今后,审计机关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自定项目计划,应当按规定报经本级政府行政首长批准并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

二是法律规定、上级授权的项目可以不纳入本级政府行政首长批准的计划中;如果 要纳入的,在计划书中要注明这些计划是法律规定、上级授权的。计划仅起告知的意思。

三是审计计划、审计通知书等要按照审计法规定的提法起项目名称。计划项目名称、项目审计内容,不要出现“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这种混合提法,二者必居其一。这是新的审计法的规定。现在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不是理解概念,是审计法概念。依法划定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类型,决定着审计通知书、审计方案、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一系列审计执法文书适用法律正确性的问题;决定着审计机关正确告知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个人不服审计决定的,启用政府裁决、行政复议或还是提起行政诉讼救济途径的问题。

6.应当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前置条件。

准则规定,审计项目计划确定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多个审计组共同实施一个审计项目或者分别实施同一类审计项目的,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应当编制审计工作方案。这些情况主要出现在行业审计、专项审计调查、跟踪审计中,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用得较多。如果是上级机关授权项目有审计工作方案的,下面直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就行了。

建议:市局对像县市长(书记)经济责任审计这样的项目也要编制审计工作方案。7.审计通知书应明确审计组执行廉政纪律“八不准”的内容。审计通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依据、审计范围、审计起始时间、审计组组长及其他成员名单和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准则增加了,还应当向被审计单位告知审计组的审计纪律要求。

——参考语句:审计组在审计期间将严格遵守审计署“八不准”的廉政规定和审计保密纪律要求,请贵单位监督执行。(2011年一月一日起,送达审计通知书应附带审计“八不准”,在局纪检室领取。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跟踪审计的具体方式和要求。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专项审计调查的要求。

8.增加了审计实施方案的审定、批准权限调整的规定。一般项目,审计实施方案由审计组长审定,报业务部门备案。重要项目,审计实施方案由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鉴于省厅分管法制的刘厅长在全省会议上已经明确省审计厅不执行这个规定,实施方案仍然由分管厅长批准后才能执行。那么,我们孝感在实施方案的审批权上也照原来的分管局长签批规定执行不变。但要注意,对审计实施方案涉及调整了审计目标,审计组组长,审计重点,现场审计结束时间的,应当按照“由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的规定执行。

二、审计实施发生了重大调整

审计实施是准则的核心内容。这部分与其说是讲规定,不如说是准则在教我们如何做业务,干审计“活”路。它直接涉及准则贯彻的具体问题。专业性强,内容具体,但对审计实施很重要。以下我逐个介绍。

(一)预审前后应做的三项工作。

1.组成审计组。审计机关应当在项目实施审计前组成审计组。审计组实行审计组组长负责制。审计组组长由审计机关确定,审计组组长可以根据需要在审计组成员中确定主审。

2.送达审计通知书。注意,过去审计署6号令可以允许在送达审计通知书之前到被审计单位开展审前调查,现在不行。准则规定,应在送达审计通知书后才能开展审计。为什么,因为在调查环节也有取证问题,如果不发通知书就取证,它是违反审计法,违反《行政处罚法》的行政执法程序。所以,准则做出了修改。今后不提审前调查。那么,原来编制方案前的审前调查工作在什么环节做呢?就是在送达审计通知书满三天后、审计组进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前可以实行预审程序,在预审期间调查了解掌握情况,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这是准则在审计程序上的硬性规定,今后,复核和质量都要列为检查内容。

3.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二)审计实施理念发生了重大调整。

——把揭示问题作为审计实施的第一要务;

——把获取适当、充分的证据作为审计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

——以实施方案规定的审计事项 “应查已查”为标准控制现场质量;

——以组长为中心建立现场实施控制系统,以“有问题全部予以了揭露”为标准检验项目的成败和审计质量。

这是准则确立的新质量观。我们应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个精神上来,尽快适应这个变化。

2.把实施方案提升到了必要的重要地位。准则把实施方案提高到了行政执行力的高度,把它作为实现审计机关审计意图的行动方案。过去审计机关普遍存在方案与执行脱节,方案一批就搁置一边,无人问津,方案是方案,审计是审计,审计和方案成了“两张皮”,这次准则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改变。我们也不能照老办法搞了。

现在,制定方案前审计机关负责人要将审计的意图、任务目标明确告知审计组长,审计组长要根据上级意图自己审计实施的工作思路,编制实施方案。

——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1)审计目标;(2)审计范围;(3)审计内容、重点及审计措施,包括审计事项和根据本准则第七十三条确定的审计应对措施;(4)审计工作要求,包括项目审计进度安排、审计组内部重要管理事项及职责分工等。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对整个跟踪审计工作作出统筹安排。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列明专项审计调查的要求。

审计前,审计组要学习实施方案。审计组长要将审计意图,调查了解的情况、审计的具体环境,审什么?如何审?谁来审?什么时间完成,廉政纪律等,统统向审计人员讲清楚。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明确责任。同时按照以下要求执行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就是部队作战计划,要强调执行方案的严肃性,现场质量控制把重点放在考核方案的执行上;

——无论是预审期间还是审计实施全过程都要把不断完善实施方案作为审计组长的首要任务;

——方案对现场实施要有绝对的指导地位和权威,一切现场实施都要围绕实施方案进行,确保方案贴近审计目标、贴近审计事项,贴近现场实际,让任何人看到方案就可以看到审计组开展审计的真实轨迹;

——调查与确认不仅是制定方案的必经程序,在审计全过程都要对调查与确认的情况进行持续关注和评估。否则,就要随时调整方案,用实施方案控制现场审计。这就是审计署对审计实施工作的重大调整。

3.审计实施要把谋“局”和谋“势”结合起来。

——谋“局”。是指在审计监督工作中,做好具体项目,发挥审计微观作用。同时准则贯穿了一条红线,就是谋“局”要为政府决策服务。要求审计不仅要做好谋“局”工作,发挥微观作用,还要做好谋“势”的工作,发挥服务宏观的作用。

——谋“势”。就是按照审计服从和服务政府工作中心的要求,通过微观审计服务政府的宏观决策。具体来讲,就是审计机关要积极做好微观审计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对项目审计成果的梳理归纳、总结分析,找出经济工作中的倾向性、普遍性问题;通过向党委政府提交专项报告、综合报告、情况专报、包括完善法规政策等提出审计建议;通过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通报被审计单位整改结果、信息宣传报道等,寻找政府和审计的结合点,达到微观审计与宏观决策的“契合”,实现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净化环境,增强威慑,扩大影响的审计效果。这是审计署审时度势,对全国审计机关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最近,经中共中央常委会讨论决定、中央两办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 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二十九条就规定,要求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呈送给政府的行政首长,必要时报送本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提交委托审计的组织部门,抄送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这些有关规定是党和国家重大举措,对审计机关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春节后还要组织规定的学习。我这讲完后,春节期间还要准备规定的课件。

(三)审计实施。

前面讲到,准则是不可能详尽审计实施中所有问题的,各地要结合实务开展准则培训。根据这个要求,下面,我接着讲审计实施。准则把“三项调查”与“五项确认”作为审计实施的主要工作。准则还将重大违法行为检查作为审计实施的补充环节。从而构建了审计实施的总体要求。

第一,“三项调查”及其内容。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 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控制情况。

(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对以下十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和审计取证:(一)单位性质、组织结构;(二)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四)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五)适用的业绩指标体系以及业绩评价情况;(六)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七)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八)经济环境、行业状况及其他外部因素;(九)以往接受审计和监管及其整改情况;(十)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

(2)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和进行审计取证:(一)控制环境,即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责权配置、人力资源制度等;(二)风险评估,即被审计单位确定、分析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三)控制活动,即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资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业绩分析和绩效考评控制等;(四)信息与沟通,即收集、处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能有效沟通的情况;(五)对控制的监督,即对各项内部控制设计、职责及其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3)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控制情况。围绕被审计单位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等调查掌握其一般控制情况;围绕保障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等调查掌握其应用控制情况。

关于审计调查我们要掌握以下几点:

——“三项调查”就是做调查摸底的工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调查就是摸对方“底”,使自己心中有“数”。“三个调查”是准则在指引审计人员从哪些重点方面入手寻找审计的切入点。从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入手,掌握其业务链;从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入手,掌握其管理链;从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入手,掌握其数据链(会计学也叫“交易”)。

——设置了审计实施的新流程。准则按照业务是“因”,财务是“果”,业务为“本源”,数据为基础,审计为手段,全方位开展审计的思路,设计了先业务、后财务的审计实施流程。要求通过检查经济活动与交易数据的呼应关系,寻找管理的薄弱环节,寻找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不对接、不呼应的线索作为审计突破口,进行审计。过去我们也推荐过这种方法,现在准则规定审计实施要按照这个要求执行。今后审计工作要逐步克服过去的到单位拿着账本就看,沉溺于账册、沉溺于几个简单事项、沉溺于局部,不关注业务,不关注全局的错误习惯。

—— 明确要求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要进行审计取证。前面讲过,现在的“三项调查”不仅是编制实施方案的必经环节,也是“预审”和审计实施全过程要做的工作。这是现在 的“三项调查”与过去的审前调查完全不同的地方。

——“三项调查”具有实质性的工作任务。如,通过获取单位性质、组织结构信息,可以掌握划分财政收支、还是财务收支的根据;获取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可以掌握有否行政收费许可权(证),为界定“三乱”问题提供根据;获取以往接受审计和监管及其整改情况,可以掌握被审计单位容发案件的线索。

案例:业务流审计法。查处商业贿赂和“小金库”是审计的一个难点,其根本原因就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对付检查,改变策略,采用了收入不入账,在业务环节使用移花接木手法,隐瞒、截取了非法收入,造成审计人员很难从账面上发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审计人员以业务流为导向,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所有与经营业务活动有关的业务纪录,特别是要关注其主营业务、附营业务、“三产”甚至与下属单位和关联单位的经济往来,以及基本建设和对外投资等情况,通过审查这些业务活动资料的异常情况,追踪经济案件线索。如,我们在对某单位的审计中,发现该单位签订的部分主营业务合同中“要约”部分有不合常理的问题,表现在该单位与某生产厂商在签订供销合同的标准方面与其他厂家不同,让利过大。通过延伸调查对方厂家,证实了该生产厂商当年向该单位提供商业回扣上百万元,而且这笔收入单位未入账的事实。

物资流审计法。化大集体为小集体,这是当前国有企业侵占国有资产的突出现象。这类案件的特点是其不通过财务账面反映、没有资金流的痕迹,是通过物资流通的环节作弊,达到非法侵占国有资产、转移国有利润的目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以物资流为导向,对被审计单位所发生的与物资流有关的记录资料予以关注,包括土地、设备、厂房、存货等,通过追踪这些物资流的异动、流向情况开展审计。如,我们在对某单位的审计中,就是通过对该单位存货量在某个时期奇高奇低、变动异常的疑点,进行追踪审计,从而证实了该单位违规设立“三产”,将国家专营商品多次无偿拨给了下属“三产”经营,非法侵占国家特殊行业利润数百万元为集体所有的问题。

第二、“五项确认”及其内容。确认审计范围、程度及其重点; 确定职业判断依据;

判断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

确定对可能存在重要问题的应对措施; 确认调查方法。

注意“三项调查”和“五个确认”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是同时进行的。我分开,是讲解的需要。

1.确认审计范围、程度及其重点。

审计范围是指检查的会计,一般审计计划会明确审计范围,但根据审计需要、有的审计通知书可以提出对审计范围进行前后的延伸;所谓程度,是指审计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如开展盘点现金库存、函调、外调、银行查询、提请司法协助、审计保全措施等都是审计程度的表现形式;所谓重点,是指重要问题或重大违法行为。

2.确定职业判断依据。

职业判断依据,是指判定被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效益的依据。准则提供了以下十个方面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二)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四)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五)预算、计划和合同;(六)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七)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八)公认的业务惯例或者良好实务;(九)专业机构或者专家的意见;(十)其他标准。

审计人员如何收集和适用审计职业判断依据,准则提出了两个要求: 一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需要持续关注标准的适用性。

二是职业判断所选择的标准应当具有客观性、适用性、相关性、公认性。标准不一致时,审计人员应当采用权威的和公认程度高的标准。

——提示之一:关于判断依据的效力认可。按照立法法精神,法律效力依次为:法律(全国人代会制定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条例)、省市自治区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性规章。

——提示之二:准则给出的十个判断依据指引,它们的效力级次从上而下是依次递减的关系,也就是说,越往上走公认性越高,越往下走公认性越低。

——提示之三:关于判断依据的相关性认可,也是权限认可。在我国行政分权是通过立法实现的。关键要搞清楚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形式将国家的哪项公权力授予了哪个行政机关。如,会计、预算等财经法律财政部负责;货币政策法律人民银行负责的;税收方面法律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建设方面的住建部负责的;物价方面的国家发改委和物价总局负责的;党的纪律方面纪委负责的;审计监督审计署负责,等等,依此类推。审计实践中,相关法规政策就可以依照上述权限划分原理上互联网搜索收集和运用。

——提示之四:关于判断依据的适用性认可,或者说针对性认可。要做到“三个对应”。

一是判断依据与审计事项要相互对应。审计不同,选择依据也不同。审计人员要根据审计事项选择判断依据。如,合法性,多是选择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真实性,多是选择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效益和管理(包括政府投资审计)多是选择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预算、计划和合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

二是判断依据与审计事项的性质要相互对应。

——如,要认定审减建设项目的造价额,就用建设方面的适用“定额”作依据。如果要认定建设单位违规虚列投资,则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号),关于虚列建设成本的规定。

——定性依据只能在管理规定中找,不能在处罚规定中找,处罚规定是不能用作定性依据的。如,不能用财政部、审计署、发改委等六部委的《基本建设项目违反财经法规的处理处罚规定》、《财政违法行为出发处分条例》等作为定性依据。因为处罚规定不是行业管理性规定。

——罚则不能用作定性依据。在一个法律、法规中,只有管理部分的章节条款,使用了诸如 “不得”、“禁止”等词汇或词义条款,叫管理性条款,才能用作定性。在同一部法律、法规中,前面是管理性条款,在后面是罚则条款,罚则条款不能用作定性。审理中常遇到用湖南审计厅的那本书,对发票问题用发票管理办法的第三十六条罚则定性,这是错误的。应当用该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我们对发票问题也要加以区分,不然引用法律也会出错。

如,经济事项是真实合法的,仅仅用了白条、收据、非专用发票报账,只是发票使用问题,用《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作为不合规发票报账定性。

但对虚开发票、套取现金问题,就不能与不合规发票报账等同,他们不是一个性质的问题。本质上是虚假经济事项。就应当用《会计法》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作定性依据。处理处罚上也更严些。我之所以讲这些,是希望大家对适用定性依据要注意甄别,防止错用,以符合准则的要求。

三是判断依据与审计事项的时间要相互对应。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阶段,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国家处于宏观调控的考虑,经常对经济社会等方面政策做出调整,以保证国家各项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有些过去不允许的后来放开了,有些过去放开的后来禁止了。这就需要审计人员不断加强政策法规学习,及时跟上变化。不能使用过时、作废的依据,如废除了专控商品规定,增加了政府采购规定,等等。

四是要区分审计依据类别,掌握运用审计依据的正确方法。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将审计依据划分为五类:

1.审计主体资格依据 2.审计监督范围依据 3.判断审计结论依据 4.审计执法权限依据 5.审计处理处罚依据。

——审计主体资格依据。是指审计监督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根据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目前,我国能够以审计法名义独立执法的只有:中央审计署、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设立的审计机关(审计法授权),以及审计署设立在全国的各个特派办(审计法实施条例授权)。除此之外,无论其级别高低都没有独立的执法权。这是行政权“法授”原则决定的。

那么,怎样看待我们的经济责任审计局、固定资产投资中心、今后还可能成立的市开发区审计局执法资格呢?他们没有独立的执法权。他们只能以接受孝感市审计局委托的形式执法,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出具审计执法文书,审计执法文书只能以孝感市审计局的名义出具才具有法律效力。

——审计监督范围依据。是指审计机关可以实施审计监督范围的法律依据。

按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审计监督的职责范围包括以下十一个方面: 一是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的财政决算进行审计(16条); 二是对本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审计法17条);

三是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对中央银行财务收支,地方审计机关受审计署委托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18条);

四是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19条);

五是对国有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20条)、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21条);

六是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22条);

七是对政府部门管理和社会团体受政府委托管理的基金和社会公共资金进行审计(23条);

八是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24条); 九是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法25条);以上是2006年全国人大修改的审计法。十是审计机关对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审计法实施条例15条)。十一是对预算管理或者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法第27条以及2010年国务院修改的审计法实施条例23条)。

——那是不是可以直接引用上述条款作为审计依据呢?一般来讲,是的。但是,要注意下列几个特例:

一是审计法没有授权、但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授权了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权限。那么,审计依据 = 审计法第26条 + 有关授权审计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对应条款;

二是经济责任审计。按道理应该直接引用审计法第25条,但是,由于全国人大在修改审计法时,启用了临时动议,增加了一条,对行政机关财政收支审计不服的,不搞行政复议和诉讼,由本级政府裁决就可以了。政府部门之间在法院对簿公堂,不成体统,也占用了司法资源。县(市、区)党委书记长、行政首长(或代理)经济责任审计,政府部门及其直属单位、人民团体、法院、检察院的经济责任审计,在本质上它是财政收支审计 +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所以审计依据 = 审计法第16条 + 审计法第25条;涉及到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依据 =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条款 + 审计法第25条。

三是专项审计调查的,用审计法第27条。如果遇到审计 + 专项审计调查的,则应选用对应审计条款 + 专项审计调查的第27条。

四是跟踪审计的,用审计法实施条例15条。如果是,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的跟踪审计则用审计法第17条 + 审计法实施条例15条。

另外,审计监督范围依据,还必须在下列审计文书中得以反映: 一是审计通知书(现在的要求); 二是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

三是审计报告(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俗称白皮书报告);

四是审计决定书,再加审计法第41条,现在还有用40条的。今后,不能再用40条。——审计评价依据。(已经讲了,略。)

——审计执法权限依据。与审计机关执法权限有关的9个。

一是要求承诺权。包括:提供资料真实完整、如实提供情况,配合审计(审计法31条);

二是审计查证、咨询权(包括对公和涉公的个人银行存款)(审计法33条); 三是采取强制措施权(包括封存账册财产、冻结银行存款、暂停拨付财政资金)(审计法34条);

四是建议有关部门纠正不当规定权(审计法35条);

五是提请有关部门以及司法机关和纪检机关协助办理案件权(审计法37条);

六是审计处理、处罚和对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资金扣缴权(审计法45、46、47条); 七是通报和公告审计结果权(审计法36条);

八是提出对责任人行政、纪律处分建议权(审计法49条);

九是对涉及刑事、行政、纪律案件的移送权(审计法49、50条)。——审计处理处罚依据。

一是要掌握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处理优先原则。

其原理是违法行为破坏了原有的秩序和状态,行政执法应当以首先恢复秩序和状态为前提,再实施对违法行为或者违法行为人的处罚。如,对侵占、挪用、贪污国有财产,首先要归还原财产所有者(这就是看门狗之说),不致因违法行为而使本应属于国家的财产发生所有权的转移,沦为小团体或者个人“腰包”的私人财产。

二是要掌握审计法规定的审计机关处理处罚权限,及其处罚种类。审计处理种类:五种。

第四十五条 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违反预算的行为或者其他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审计机关、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区别情况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一)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

(二)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

(三)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四)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其他处理措施。

《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区别情况采取审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处理措施,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处分的,向有关主管机关、单位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行政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处理、处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审计处罚种类:四种。1.通报批评; 2.警告;

3.没收违法所得; 4.罚款。

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是掌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合理、公平原则。具体来讲:就是根据从轻或减轻、从重、加重处罚的条件,正确适用省政府法制办和省审计厅联合行文的《全省审计机关实施自由裁量权指导意见》。自由裁量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管理相对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时有在法定种类、法定幅度内选择的权力。

对于自由裁量还要掌握以下几点:

——自由裁量合法性原则。就是在法定处罚种类(1.通报批评; 2.警告; 3.没收违法所得; 4.罚款。)、法定处罚幅度内(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选择。不是在处理和处罚之间选择。

——自由裁量合理性原则。就是在同类问题、同样情形、同一情节要同样对待,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有所歧视,显失公平。

——可预见性原则。就是在审计决定书上,对处罚的理由、原因,从轻或减轻、从重或加重处罚的法定情节要具体、详细的表述,让其感受到行政处罚的严肃性,给被处罚人以心理暗示,今后应该遵纪守法,再违法就会犹豫再

三、考虑后果。这就是自由裁量应该达到的境界。

五是掌握处理处罚依据的运用原则和顺序:

1.要用针对性的专门法律和行政法规。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处理、处罚另有规定的,应当从其规定。遵照这一精神,那么,属于预算和税收问题,要用预算法和税收征管法;属于税收收入票据管理方面的违法行为,依照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处罚;属于基本建设中采购、招标投标等,要用《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属于行政性收费方面的违法行为,《行政许可法》、《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属于发票方面的,要用《发票管理办法》。

2.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除上述有关情况外,应当普用处罚处分条例。3.审计法第四十五条处理,新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处罚。第三种情况是实在没有可用的情况下,才可以用。这在法律上叫“替代条款”或叫“兜底条款”。应当少用。

六是掌握违法行为两年未被发现不再给予处罚原则。违法行为中断了两年的,不连续,行政处罚法规定还是应当处理的,但不能处罚。至于判断行为是否连续,要区别两种状态:实质性连续和状态性连续。实质性连续是指行为在两年内连续发生未中止,可以处罚。状态性连续是指行为在两年前发生后至审计时止一直再未发生过。则不可以处罚。

七是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原则。也就是,审计处罚过的,或者审计发现其他执法单位已经处罚过的,不得再处罚。但是,对处罚过再次新发生的同一问题不仅可以处罚,而且要加重处罚。

3.判断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

检查、判断、确认重要问题是审计实施最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工作没做好,整个项目就废了。什么是重要问题?那些是重要问题?准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通过列举方式、给出了判断重要问题的八种线索提示和表现形式,请审计人员记住它:

(一)是否属于涉嫌犯罪的问题;

(二)是否属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的问题;(三)是否属于故意行为所产生的问题;(四)可能存在问题涉及的数量或者金额;

(五)是否涉及政策、体制或者机制的严重缺陷;(六)是否属于信息系统设计缺陷;

(七)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及公众的关注程度;(八)需要关注的其他因素。

下面,我根据准则规定讲查证重要问题思路和方法:

检查和判断重要问题方法。一是根据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具体环境判断。二是依靠法律政策和职业判断能力(公理)判断。三是遇到问题比较严重,自己能查则查,查不了,则应逐级汇报,不可贻误战机。审计组解决不了的,应当向审计机关负责人汇报,通过审计机关的力量查实问题。一定要防止对重要问题线索不提出疑问,不追根索源,对重要性考虑不够,线索从手边溜掉的问题,防止检查风险。

——重要问题提示之一:是否属于涉嫌犯罪的问题这里不讲,放在重大违法行为检查一起讲。

——重要问题提示之二:是否属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的问题。

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问题,是指在政策法规规定条款中用“应当”怎么样,但不作为的,以及用“不得”、“禁止”等辞藻表示国家禁止的,但违反了的。《湖北省审计机关财经违法违纪行为定性及处理处分指南》就是指导审计人员查证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问题的很好的工具。

准则首次把故意作为判断重要问题的标准。判断故意对确定是有意或无意、过失,违法情节是有帮助的。故意与无意相比,故意动机更明显,性质更严重、危害更大、处罚力度也更大;无意造成了损失,属于过失,一般危害程度相对较轻、处罚力度明显轻于故意。在这方面,刑法和行政法对二者需要加以区分的要求是一样的。这也是准则把故意作为“重要问题”的原因。

故意是相对于无意而言的,判断故意要以动机为前提。违法行为未发生之前动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存在于人意识之中的,法律不能追究。但行为发生之后,审计人员可以、也应当能够根据客体受侵害的结果及其程度判断动机,判断是故意、无意或者过失。

故意和涉嫌故意的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县市发生的真实案例。某公路项目办(实行报账制单位)的经济案件。具体情况是,某公路项目办报账员利用县公路管理处财务人员工作疏忽,误把两笔2万多元报销单据开出了24多万元的转账支票,面对多出的22万多元的资金,报账员起了贪心,在沉寂几个月后,先后分五次通过虚列经济事项的手段,套取了多报的全部资金,分三次以个人名义将资金转移到外地银行存储。审计机关查出后移交给了检察机关。

案例分析:剔除县公路管理处财务责任外,该案件用四个字概括:故意侵吞。其行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虚列经济事项及其凭证的手段,套取了多报的全部资金(有非法侵占国有财产企图和行为,通过这一手段已经将国家财产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由“公”变“私”);二是通过到外地存款转移资金(有销赃和侵吞国有财产的行为);三是有违法所得及其去向。

——重要问题提示之四:可能存在问题涉及的数量或者金额。

确认可能存在问题涉及的数量或者金额既是判断重要问题的标准,也是司法机关判定是否涉嫌犯罪的立案标准。这一部分很重要。但由于准则在第四章审计实施第四节专门增加了重大违法行为检查一节。为了避免重复,我在这里不讲,放在后面一起来讲。

——重要问题提示之五:是否涉及政策、体制或机制的严重缺陷。对于本地而言,有几个与此相近的案例。

《某某小学乱收费严重,财政拨入教师工资严重不足》审计专报。20多个调入教师在岗无编制、财政无预算保障。乱收费300多万元。经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亲自督办从根本上解决了乱收费问题。

公积金缴提比例同地区差距大的问题。中省在本地企业工资基数大,缴存比例高,最高差距在3000元以上,针对这一问题,审计发了转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提高了本地的缴提公积金的比例,在逐步缩小分配差距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法院诉讼费的问题。我局受托开展法院审计,发现诉讼费的征收、管理使用方面问题严重,通过审计系统层层上报,最后最高法院出台了诉讼费的专门规定,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

——重要问题提示之六:是否属于信息系统设计缺陷。准则规定对信息系统检查的重点。

信息系统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数据合成缺陷,重点是业务与财务电子数据接口不对应等。

关注重点,一是软件设计本身有无缺陷;二是有无人为修改参数“舞弊”情况,防止数据不真实导致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结果错误。

——重要问题提示之七: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及公众的关注程度。对于本地而言,有几个与此相近的案例。

开发区建设公务员集资审计、后湖公园建设资金审计、援建四川汉源抗震救灾资金审计、四四零四厂改制审计等(发现了借改制浑水摸鱼,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前三个进行了审计结果公告。

(4)确定对可能存在重要问题的应对措施。

确定对可能存在重要问题的应对措施。说到底,就是对重要事项的审计,实施方案都 要有应对措施。准则给出了以下五个应对措施:

(一)评估对内部控制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二)评估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

(三)确定主要审计步骤和方法;(四)确定审计时间;

(五)确定执行的审计人员;(六)其他必要措施。

——应对措施一:评估对内部控制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前面讲到新准则已经放弃了审计风险测试和重要性水平测试,但要关注重要性,内部控制测试就成为审计实施的唯一测试,我们不仅要掌握它,而且要发挥它的作用。它是审计质量考核的重点。

1.内部控制是什么?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经济活动真实、合法、效益,防止舞弊、纠正错误制定和实施的规章制度。一般以文件、表格、流程图等形式表现。

2.内控测试的作用是什么?是指确定是否依靠内控制度开展审计。就是通过摸清被审计单位的制度健全性和执行有效性,掌握其管理状况(如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考察哪些业务值得信赖,哪些业务不值得依赖,进而确定是用制度基础审计(在内控制制度测试基础上进行的审计)、还是实质性审计(直接进行审计),并为审计报告提供结论。

——无论是进行制度基础审计还是直接进行实质性审计,都要关注内部控制情况,这是准则要求。因为内控制度不仅是确定重要性和确定审计方法的基础,还是审计评价的三大内容之一:提供资料真实完整、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内部控制健全有效。准则规定,所有审计都要回答内控制度情况。省厅还规定内控制度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的重点内容。

3.内部控制测试是什么?五个方面内容:(一)控制环境,即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责权配置、人力资源制度等;(二)风险评估,即被审计单位确定、分析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三)控制活动,即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会计出纳岗位分设、钱账分管),授权审批控制(哪一级可以决定的事,其他的就不能决定)、资产保护控制(购置、处置、报废等需经有权批准)、预算控制(编制、审批、执行、监督以及效果评估),业绩分析和绩效考评控制等;(四)信息与沟通,即收集、处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能有效沟通的情况;(五)对控制的监督,即对各项内部控制设计、职责及其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应当进行测试和可以不进行测试的情形。

——应当进行测试的情形。一是某项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能够防止重要问题的发生;二是仅实施实质性审查不足以为发现重要问题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仅依靠实质性审查找不出任何问题,也要确认内部控制是不是确实做得很好,还是存在造假情形,审计署驻哈尔滨特派办在哈尔滨农业银行审计中就发现过第二种情形,提供审计的是假帐)。在这两种情形下,准则规定都必须开展内部控制的测试。

——可以不进行测试的情形。被审计单位规模较小、业务比较简单的,审计人员可以对审计事项直接进行实质性审查。

5.如何进行测试?借助调查问卷调查表和测试流程图,通过询问、重新操作等方法获取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的审计结论。在审计实践中,测试事项要围绕审计重点进行。

如,预算编制管理测试,可以采取借助被审计单位管理流程图,通过追踪业务进行测 试,用“是”、“否” 表示。预算编制是计算机管理的,可以由被审计单位的系统管理员在审计人员的监督下,在被审计单位财务电子软件备份系统内测试。

总预算会计管理流程测试,可以采取借助被审计单位管理流程图,通过追踪典型业务进行,用“是”、“否” 表示。

如,这样单笔支出业务的测试,可以采取这种方框图,加描述的方法进行测试。通过下载带有问卷题目的审计工作底稿的测试,可以与前面介绍结合测试结合进行,可以得出内部控制更全面、准确的结论。

——对整个项目的内控测试结论,还需要审计组长(或主审)在审核、汇总所有审计组成员的测试底稿后才能形成。

——对测试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或重大违法行为审计人员一定要在底稿上作出详细记录,并进行审计取证、获取相关证据;

——遇到不进行测试的情形,对不进行测试的原因审计组长要在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中作出记录说明。

案例。不相容职务分离方面。

会计出纳不相容职务分离问题。通过进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测试,审计人员曾经发现某单位出纳人员通过调取会计账簿、涂改银行对账单、篡改银行帐等手段,在两年时间里,先后三次挪用公款120万元外借他人从事经营活动,部分资金难以收回,从中非法获益6万元被判刑。究其原因,该单位主要财务漏洞有:会计出纳岗位两人经常私下对换,空白支票和印鉴没有分开专门保管,单位与银行对账制度形同虚设,单位既没有实行内部审计也没有开展过财务检查。

行政负责、财务审批和经手一人当刚。某机构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隶属于同部门省、市两级机关管理。审计人员审计时发现,该机构仅有本级主管部门的拨款、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极不正常。经采取审计措施,该机构主要负责人不得不交代他在担任市本级XX办主任同时,还担任着省在孝XX中心主任职务,省拨经费那一块他个人单独管理着。经查实,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他采取隐瞒职工、造假虚报职工工资、奖金花名册,由他一人经手、审批、领取,共贪污省拨经费近20万元,部分款项用于挥霍、部分款项用于行贿,后被判刑。

资产保护方面。

固定资产处置保护。通过进行资产保护测试,审计发现某单位变卖使用过车辆、设备等不入账,单独管理,成为该单位财务室人员过年过节分钱分物的“小钱柜”。两年下来,仅财务室主任就分得公款2万元。究其原因,该单位财务漏洞有: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极不严格,大量固定资产未登记固定,漏记现象严重,处置、变卖固定资产随意,没有批准手续,处置、变卖固定资产没有经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重点关注:单位房屋自营出租收入,变卖旧车辆、设备收入,有价证券增值收益不入账等问题。

固定资产购置方面。

信息流审计法。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资产这些违法案件常常做得很隐蔽,不留痕迹,账面上很难发现。审计人员查处这类案件就得出新招,要以审计事项为中心,以信息流为导向,广泛发动群众,全面收集信息,通过对所有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信息流的综合分析,发现案件线索。信息流审计法,要求审计人员全面、广泛地收集信息,包括财务信息,社会信息,如群众反映、公民举报,向有关部门查询和调查信息,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座谈、询问情况信息,以及审计人员的观察、专业判断等。审计人员对这些信息掌握得越充分、越完整,对审计查证工作越有利。如,我们在对某单位的审计中,就是通过对该单位人员集体座谈和个别询问方式,取得审计线索,从而证实了该单位负责人受贿5万元的事实。具体情况是:在审计座谈中,审计人员感到该单位工作人员缄言寡语,有避讳审计的现象。经过审计组张贴审计公示,多层次地开展座谈,宣讲政策,终于有2名工作人员用匿名信的方式,向审计组反映单位负责人在购建新办公楼的2座电梯中,有虚高提价、向供货单位多付购货款的嫌疑。审计人员掌握这一线索后,迅速审计了与电梯采购相关的财务资料,包括产品型号、厂家、单价、安装费用等明细情况,发现该电梯与某审计局购进的是同类同型号的产品,而每台费用却比审计局高出了2.5万元。掌握这一线索后,审计组迅速向对方供货商组织了调查,经证实是该单位负责人为了贪污公款,主动要求供货方按照每台高于实际价2.5万元的金额开具发票,并按照发票金额给予付款,对方还证实多收的5万元资金已被该单位负责人领走了。该负责人已被司法机关判刑。

——应对措施二:评估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

1.应当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情形。

一是仅审计电子数据不足以为发现重要问题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二是电子数据中频繁出现某类差异。审计人员应当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

注意:审计人员应当掌握计算机审计,但对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审计组长应当通过请示,由审计机关的信息工程人员进行。

2.检查信息系统的作用。

处理业务和财务数据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不仅影响财务结果,还影响审计结果。这是电算时代的特点。在非电算时代,帐、证、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及衔接关系,审计人员是通过对纸质资料记载数据的复算、分析性复核等 “试算平衡”完成的,以此寻找审计突破口。电算时代,信息系统检查就如同非电算时代的“试算平衡”,是从计算工具和计算规范两个方面寻找审计突破口。这是电算时代审计特点,也是审计组需要信息工程人员的原因。

3.信息系统检查的内容。

——信息系统是否健全和专业软件是否优良;

——信息系统或者软件参数能否被轻易改变和调整;

——业务系统、财务系统是否健全,对业务数据游离于财务数据之外的情况,两大数据系统对接不正常的问题要作为检查重点。

4.检查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审计人员在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时,可以利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现有功能或者采用其他计算机技术和工具,检查中应当避免对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造成不良影响。

——计算机能力强的审计人员可以根据信息系统的技术文档和操作手册进行电子交易数据测试。但是,应当在备份系统内测试。

可以在审计人员监督下,由被审计单位信息人员按照审计意图进行电子交易数据测试。

——审计人员还可以借助AO审计现场实施系统的功能进行相关检查。

应对措施三:确定主要审计步骤和方法。就是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方法步骤:审计目标+审计事项+审计思路+方法步骤。

举例。审计署住哈尔滨特派办对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审计的审计方案。1.审计方法

——审计技术方法。进行业务流程内部控制调查和测试。重点是银行信用评级、统一授信、发放贷快、不良资产处置和责任追究等内控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注意发现银行在内控机制和操作手段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在此基础上核实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计工作方法。开展以省农行为龙头、锁定部分重点基层行、充分运用计算机审计方法外,要有所创新,在灵活运用审阅法、核对法、复算法、查询法、监盘法、延伸审计和调查等多种方法的基础上,要加强分析性复核,通过科学的分析,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线索。

——计算机审计运用方法。一是搭建现场审计局域网,实行审计结果数据共享;二是审计中80%的审计人员要用电子数据审计;三是计算机组要帮助审计人员针对贷款业务、大额对公存款业务、非信贷资产业务、表外业务、财务收支等主要审计事项,编制切实可行的审计模块,全面掌握主要业务的情况,注意发现案件线索。„„

2.重点业务审计步骤

——贷款业务的审计。通过查看贷款档案、审贷会议记录、延伸调查以及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审计贷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

(1)关注关联企业担保贷款和同一法人成立多家公司贷款的情况。(2)关注抵押贷款中抵押物的真实性、有效性、抵押物估值的合理性、有无重复抵押的情况。(3)关注信用贷款企业是否符合条件,落实信用贷款逾期的原因。(4)关注个人消费贷款中,有无企业以职工的名义从银行骗贷的行为。

——大额对公存款业务的审计。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和延伸调查结合,核实账户金额的真实性,对存款增加较快的分支机构,审核利息支付的真实性、合规性,注意揭露高息揽储、虚存实取、转移挪用存款资金等重大违规问题和涉嫌犯罪线索。

——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审计。通过采取询问、调阅账、表、凭证等方式,重点检查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重点揭露无贸易背景开票开证、以新证换旧证、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和利用信用证、承兑汇票骗取资金以及违规贴现等问题;对形成的各项垫款,应查明原因,明确责任。

——财务收支审计。通过编制计算机模块,对财务报表、会计账簿及凭证,进行银行损益真实性分析、重点科目变动情况分析、收入和费用配比分析、利息收入和相关贷款及税金分析,确定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分行的重点审计环节和重点审计单位。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以下审计事项为重点:(1)重点关注通过人为将表外利息转为表内、将表内利息转为表外,费用挂账等人为调节利润的问题。(2)审查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核实各项费用开支的真实性、合规性,检查有无弄虚作假多记、少记、截留、转移收入,虚列支出以及私设小金库等问题。(2)审查固定资产购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违规购置固定资产、“以租代购”,将抵贷(债)实物资产转为自用等问题。

3.审计实施方案调整。

在实施中,该审计组根据现场情况作了四次实施方案调整。

第一次调整,是针对审计发现某集团公司大量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垫款金额巨大达到3.2个亿,而该单位不良贷款余额6.45亿元。向特派员汇报后,审计组长按照特派员“突出重点,重在揭露问题,有保有舍”的指示,决定修改方案,安排两个小组对两个贷款大户进行审计延伸,以弄清大额贷款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还贷能力等问题。

第二次调整,在审计中发现,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有60%贷款指标是由哈尔滨直属支行完成的,审计组研究认为,如果不对哈尔滨直属支行进行直接审计,就不能完整掌握省分行的贷款情况,于是审计组决定进行重点转移,留下三分之一的人员完成省农行审计,其余审计人员全部转向哈尔滨支行开展资产负债损益全面审计。这是第二次修改方案。

第三次调整,审计组组长接到特派员指示,要抽调审计组9人参与另外一个项目。于是针对人员变化第三次修改方案。

第四次调整,是针对特派办接到审计署举报中心转来的案件举报信,审计组组长决定派4人就哈尔滨直属支行下面办事处的住房按揭贷款和挪用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的情况 进行审计。

——审计实施方案调整形式。根据审计署经验,调整审计方案只就调整事项作出记录即可,不必动整个实施方案。举例文本附在原有审计实施方案后面即可。

点评:

启示一。上面我仅引述了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对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实施方案的部分重要内容。大家可能说,我们是小地方不可能有那复杂,这只说对了一半,往往“审计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些细节”。这就如同“解剖白鼠就如同解剖人体”的医学道理一样,必须严谨。还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项目的大小,遇到这样的情况,新准则规定都必须这样做。

启示二。我们看到最初方案还是比较严密的,技术方法、工作方法、计算机方法一应俱全,六个步骤,还有15页的人员分工,可谓机关算尽。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起初的方案对很多问题还是没有预计到。作出四次方案调整也是形势使然。审计中我们也应要学会顺其自然,随机而动。这个项目最终获得审计署多项奖励。查出6起窝案,查出违规资金16亿,收缴违法所得5200万元,判刑12人,3人逃亡国外,成为震惊全国的农行金融案件。

——应对措施四:确定审计时间。

审计时间是指实施审计项目的起止时间。在实施审计中对需要延伸审计、调查事项应当作出一定的时间安排。按照准则规定“应当为重要审计事项安排充足的审计时间。”

——应对措施五:确定执行的审计人员。

审计组人员数量和能力要与审计项目难易程度相匹配,重要审计项目要配备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审计组组长和主审,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电算化的,审计机关考虑审计组成员要配置熟悉信息技术的人员。

——应对措施六:确定其他必要措施。涉及重要审计项目经济案件线索的,要考虑审计保全措施、银行查询、函证、外调、审计座谈、请求其他机关协助审计手段的使用等。

(5)确认调查方法。

准则规定: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下列方法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一)书面或者口头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相关人员;(二)检查有关文件、报告、内部管理手册、信息系统的技术文档和操作手册;(三)观察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场所、设施和有关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四)追踪有关业务的处理过程;(五)分析相关数据。

今后,“三项调查”和“五个确认”就成为关注审计实施质量的重点。

三、重大违法行为检查是审计实施重要环节

在总结我国审计机关多年来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准则对检查重大违法行为作出了特别规定。

1、如何发现重大违法行为。

——发现重大违法行为要围绕高发领域和高发环节进行检查。1.监管部门已经发现和了解的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重大违法行为的事实或者线索; 2.经济活动中的异常事项;3.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中反映出的异常变化;4.有关部门提供的线索和群众举报;5.公众、媒体的反映和报道。

——重大违法行为检查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

即动机(故意或是过失出于什么目的)、性质(是违纪违规还是涉嫌犯罪)、后果(社会危害和财产损失)和违法构成(违法事实和证据)。

——违法构成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检查。

(1)查清违法事实。通过检查,掌握违法活动的来龙去脉和违法手段,获取有关违 法活动的事实材料并进行审计取证。

(2)查证受害客体及其经济损失(或者叫侵害客体和违法行为)。所谓客体,就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财政经济秩序。查证受害客体就是要查证违法行为是违反了国家的什么规定?查证受害客体的经济损失就是要查证国有财产遭受到了什么损失。在检查中,不仅要查清受损失财产的种类、数量,而且要计算确定经济损失的总价值。他是司法机关确定立案与否的重要标准。够立案标准的,就审计移送。不够标准的,就作审计处理处罚。

(3)查证违法所得。因为违法者的企图就是为了获取所得。不能弄清楚违法者的非法所得数额与受害客体的经济损失数额,就不能掌握违法者的动机和主要违法事实。而且在审计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违法者个人所得(小)往往与国家财产损失数额(大)相差很大。也就是说,违法者不惜以损害国家巨大利益换取个人的利益(这就是为违法动机和违法的事实要件)。另外,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查证违法者个人的非法所得这个线索,查清整个违法事实的全部,甚至还能查出团伙经济“窝案”,进一步落实整个案件的全部违法所得。例如,私分倒卖土地获取的非法收入,私分小金库等。

(4)查证违法所得去向。有违法所得,必有赃款赃物的去向。查证赃款赃物去向,也查处经济案件的重要环节和工作任务,它也是构成重大违法行为的事实要件,掌握赃款赃物的去向,既可全面掌握违法构成要件,也可查实违法所得金额,落实案件提供充分的证据。

2.介绍6种审计常见经济案件的立案标准。

为了避免审计中把违法案件当成一般违规案件,下面我介绍6种审计常见的经济案件及其刑法的立案标准:

(1)涉嫌贪污;(2)涉嫌受贿;

(3)涉嫌私分国有资产;(4)涉嫌挪用公款;(5)涉嫌行贿;(6)涉嫌失职渎。

掌握立案标准,对于指导审计人员开展重大违法行为检查,提高移送经济案件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讲六个与审计关系密切的经济案件的刑法的立案标准:贪污案、受贿案、涉嫌私分国有资产案、挪用公款案、行贿案、失职渎职案。

1.涉嫌贪污罪以5000元为立案标准。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三)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四)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2.涉嫌受贿罪以5000元为立案标准。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罪以累计数额在10万元上为立案标准。

根据1999年9月l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私分“小金库”资金应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对待。

4.涉嫌挪用公款以资金5000元起点、时间超过3个月为立案标准。

涉嫌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地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人、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人使用。

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数额认定。

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5.涉嫌行贿罪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行贿罪立案标准解释2000年版:涉嫌个人行贿罪,对个人行贿1万元为立案标准;涉嫌单位行贿罪,对个人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对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为立案标准。

6.涉嫌失职渎职罪立案标准。

涉嫌失职渎职罪的构成要件:一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机关聘用、借用人员(后者为修改刑法的);二是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滥用职权案(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玩忽职守案(第三百九十七条):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造成 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3.发现重大违法行为后怎么办

(1)增派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人员;(2)注意保密;

(3)扩大检查范围;(4)依法采取保全措施;

(5)提请有关机关予以协助和配合;(6)移送有关部门处理;(7)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四、审计证据要求

(一)审计证据要求

1.审计证据的基本要求。应当具有适当性、充分性。

(1)相关性要求。一种审计证据可能只能证明一个问题的侧面,不能证明问题的全部;一种审计证据可能只能证明一个问题的侧面,不能反映全部事实时,审计人员应当增加取证,从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查证问题、获取证据,以保证“审计证据与审计事项及其具体审计目标之间具有实质性联系。”

例如,我们从下级单位调查中发现该单位以“上交管理费”的名义、通过银行转账拨了一笔资金给了上级机关(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取得了转账支票的复印件。以此你能不能证明被审计单位有“小金库”,不能确定。你还要检查这钱到账没有?是否入单位法定账目?如果“是”的话,还要作是否属于“乱收费”的判断。如果没有入单位法定账目,还要作资金的去向延伸调查。是单位另外有个小包包账,还是存放于某科室,单位领导知不知道这件事?存放于帐外是不是只有这笔资金,收支情况怎样?都要取得证据。判断小金库的标准是:财政资金或其他公款存放在法定账目外;单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账外管理资金;资金收支事项违法。达到上述任何一条,都可以作为小金库定性和处理。

又如,行政事业单位出租房屋漏提漏缴税金。

——出租公房事实。取得房产证明、租赁协议或合同、租金收据。

——租赁收入在账上反映(全部、部分反映)。取得租金收据副联,有关记账凭证。——偷税漏税的事实。“应交税金”科目有提税记录、缴税记录,完税凭证。未提未缴为偷税,只提未缴为漏税。

如果发现单位出租房屋,账面没有出租房屋收入记录,也没有对应的“应交税金”记录,那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可能有“小金库”疑点上。

审计组长对审计人员提交的证据和底稿就要按照上述思路进行审核。现在发现一个情况,就是有的组长对底稿复核不认真,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加分析就将底稿内容往审计报告上“粘贴”,不知反映什么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审理人员和分管局长是负不了责的,只有组长负责。因为审计需要的证据和现场环境掌控权在审计组长的手上,别人说了不算数。有权必有责,所以准则规定,证据、底稿出问题责任在组长。

(2)可靠性要求。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可靠型证据?准则给出了五种比较方法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从被审计单位外部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内部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内部控制健全有效情况下形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缺失或者无效情况下形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从被审计单位财务会计资料中直接采集的审计证据比经被审计单位加工处理后提交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原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比复制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准则还规定,遇到“不同来源和不同形式的审计证据存在不一致或者不能相互印证时,审计人员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措施,确定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2.电子审计证据取证要求。审计人员获取的电子审计证据应当包括与信息系统控制相关的配置参数、反映交易记录的电子数据等。采集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作为审计证据的,审计人员应当记录电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

3.重要问题审计证据要求。对重要问题取证要做到标准、事实、影响、原因四种证据齐全。达不到要求的,审计组长应当要求有关审计人员重新取证。

4.审计取证手续要求。审计人员应取得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提供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书面承诺。审计证据材料,应当由提供证据的有关人员、单位签名或者盖章;不能取得签名或者盖章不影响事实存在的,该审计证据仍然有效,但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的,可以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审计取证单,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

(二)审计取证形式和方法要求。1.审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审计事项中选取全部项目或者部分特定项目进行审查,也可以进行审计抽样,以获取审计证据。

(1)全部项目审计的情形。

——审计事项由少量大额项目构成的;

——审计事项可能存在重要问题,而选取其中部分项目进行审查无法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的;

——对审计事项中的全部项目进行审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2)允许特定项目审计的情形。——大额或者重要项目;

——数量或者金额符合设定标准的项目; ——其他特定项目。

特定项目审计,不允许用该审计结果于推断整个审计事项。在审计报告中使用特定项目审计结论的,不允许使用“大量存在”、“广泛存在”的辞藻,应当用“在一定范围存在”、“如”,这种表述个例、程度的保留性修辞语言。

(3)允许审计抽样的情形。

在审计事项包含的项目数量较多,需要对审计事项某一方面的总体特征作出结论时,审计人员可以进行审计抽样。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抽样时,可以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有关规定。在审计实践中,主要会遇到诸如,收据、发票、税票等清查。可以用审计抽样方法。也可以通过运用审计现场实施系统(AO)功能进行,编制几个SQL语句,或者叫审计小模块即可。

(4)审计取证方法。

——审计取证技术方法。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分析。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可以使用上述方法及其以外的其他方法。

——审计取证特殊方法。获取证据遇到障碍,审计机关应当采取证据保全与提请协助的应对措施。审计中,遇到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资产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并影响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相应的证据保全措施。

——提请有权协助。审计机关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因行使职权受到限制而无法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或者无法制止违法行为对国家利益的侵害时,根据需要,可以 按照有关规定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或者相关单位予以协助和配合。

(三)审计证据评估与使用原则。

1.审计组长应当对审计证据进行核查和评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退还或者另外安排审计人员重新取证。

2.利用外聘和外部结果作为审计证据应当进行审查。

——审计人员需要利用所聘请外部人员的专业咨询和专业鉴定作为审计证据的,应当审查;

——需要使用有关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等已经形成的工作结果作为审计证据的,应当审查。

3.审计证据动态评估与不可运用的情形。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应当持续评价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已采取的审计措施难以获取适当、充分审计证据的,审计人员应当采取替代审计措施;仍无法获取审计证据的,由审计组报请审计机关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或者不作出审计结论。

五、审计记录要求。

准则明确审计记录的三种形式: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准则废除审计日记,增加了调查了解记录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一)调查了解审计记录。是审计组在编制和形成审计实施方案中,对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作出记录。是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主要记录以下内容:

——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的调查了解情况; ——对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可能性的评估情况; ——确定的审计事项及其应对措施。

在调查了解中遇到重要问题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的,审计人员应当进行审计取证。

(二)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组执行实施方案、检查审计事项的措施和结论记录。是审计人员按照方案规定的任务、目标、措施检查审计事项的结论性证明,是以相关审计证据为支撑的。审计工作底稿是编制审计报告的重要基础。主要记录以下内容:

——审计实施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取得的审计证据名称和来源、审计认定的事实摘要、得出的审计结论及依据的标准。

——记录的要求:

对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每一审计事项,不论审计是否发现问题,均应当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按照本准则第一百零七条写)。

改变了过去“一事一稿”的规定,允许实行“一事多稿”。并对下列情形要求按照“一事多稿”规定办理:一是一个项目涉及多个单位存在同一问题,应当分别按照单位编制底稿。二是一个审计事项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应当按照问题的多样性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前者揭示问题的普遍性,后者揭示问题的多样性。)

要提交审计组长审核:

在起草审计报告前,审计组长应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并提出明确的审核三种意见:(一)予以认可;(二)责成采取进一步审计措施,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三)纠正或者责成纠正不恰当的审计结论。

证据与调查了解记录和底稿的配置关系。审计证据材料应当作为调查了解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的附件。一份审计证据材料对应多个审计记录时,审计人员可以将审计证据材料附在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审计记录后面,并在其他审计记录中予以注明。

——审计记录要符合“起作用、看得懂”的要求。“起作用”就是:调查了解记录要 起支持编制审计方案的作用;审计工作底稿及其审计证据要起支持审计报告的作用;重要管理事项记录要起审计人员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准则的证明作用。“看得懂”就是:复核、审理、政府裁决、复议、行政诉讼的有关人员要看得懂。

审计工作底稿实例。

(三)重要管理事项记录要求。主要记录以下内容:

(一)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的情形及采取的措施;(二)所聘请外部人员的相关情况;(三)被审计单位承诺情况;(四)征求被审计对象或者相关单位及人员意见的情况、被审计对象或者相关单位及人员反馈的意见及审计组的采纳情况;(五)审计组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和审计报告讨论的过程及结论;(六)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的复核情况和意见;(七)审理机构对审计项目的审理情况和意见;(八)审计机关对审计报告的审定过程和结论;(九)审计人员未能遵守本准则规定的约束性条款及其原因;(十)因外部因素使审计任务无法完成的原因及影响;(十一)其他重要管理事项。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可以使用被审计单位承诺书、审计机关内部审批文稿、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审理意见书或者其他书面形式。

记录要求

在审计署文书格式未下达之前,对我市审计项目重要管理事项记录的文本格式做如下明确:被审计单位承诺情况使用《被审计单位承诺书》;在审计署文书格式未下达之前,对我市审计项目重要管理事项记录的文本格式做如下明确: 被审计单位承诺情况使用《被审计单位承诺书》;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审查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并征求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意见使用《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被审计对象或者相关单位及人员反馈的意见,材料由对方提供;审计组的采纳意见情况使用《审计组对反馈意见的说明》;被审计对象或者相关单位及人员反馈的意见,材料由对方提供;审计组的采纳意见情况使用《审计组对反馈意见的说明》;审计组对审计发现重大问题和小组报告的讨论结果、分别使用《审计组会议对的重大问题讨论记录》和《审计组会议讨论审计报告初稿记录》;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的复核意见使用《业务部门复核书》;审理机构对审计项目的审理意见使用《审计机关审理意见书》;审计机关对审计报告等审定决定,使用《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会议纪要》。对其他未尽事宜可先使用带标题的“重要管理事项记录”文稿形式办理。

六、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专题报告等要求

(一)审计报告。

1.“审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统一为“审计报告”。

2.审计组讨论形成审计报告,审计组讨论情况及其结果要作出书面记录。审计组在起草审计报告前,应讨论确定下列事项: ——审计目标是否实现;

——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 ——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 ——提出审计评价意见;

——根据重要性原则和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要求,确定应写入审计报告的内容; ——提出处理处罚意见。

3.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白皮书报告)内容。保留了审计依据、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增加了审计报告是其他所有形式审计报告基础的规定,明确审计报告评价意见要根据审计目标以审计证据为基础发表,涉嫌犯罪等不宜让被审计单位知 悉的事项可以不上审计报告、以往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和审计建议采纳情况应当写入审计报告,明确审计建议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已经整改的也要将整改情况写入审计报告,审计涉及借用社会审计机构审计报告的对审计核查发现的问题应当写入在审计报告的规定。

审计报告的评价要有事实根据,按照谨慎原则,围绕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评价,围绕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评价,围绕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执行有效性评价。明确要求,审计组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适当或者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得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增加了跟踪审计报告编审程序要求。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组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及时向被审计单位通报,并要求其整改。跟踪审计实施工作全部结束后,应当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当反映审计发现但尚未整改的问题,以及已经整改的重要问题及其整改情况。

增加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报告的要求。专项审计调查报告除符合审计报告的要素和内容要求外,还应当根据专项审计调查目标重点分析宏观性、普遍性、政策性或者体制、机制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明确外资审计报告按照审计机关的相关规定执行不变。

增加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组对发现的问题应当界定被审计人员承担的责任规定。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存在重大漏洞或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当责成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整改。

5.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

——以审计机关名义征求意见; ——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后,审计机关决定加重处罚的,要实行再次告知(单位和个人)程序;

——审计中涉及处罚个人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本人;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应征求被审计人员意见或有关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

——对重大经济案件调查等特殊事项,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不征求意见。

6.对反馈意见的处理

(1)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审计组必须核实。

(2)经核实,被审计对象的回复意见确有道理的,审计组根据核实情况对审计报告作出必要的修改。

(3)经核实,被审计对象的回复意见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的,审计组要作出书面说明。

(4)被审计对象未在法定时间提出书面意见的,审计组也应作出书面说明。

(二)审计决定书增加了审计依据内容。过去审计决定书没有审计依据的规定,只有审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现在增加了审计依据规定,增加了被审计单位书面报告审计决定执行结果要求。(见审计决定书参考文本)

注意:由于准则专门规定了审计机关要加强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我局已报经市政府同意、准备起草《孝感市落实审计结论管理办法》以市政府名义颁布执行。因此,今后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审计处理、处罚意见一定到具体到位。如,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由公款支付的,应当提出“由公款列支的应由个人负担的XX费用,你单位应向个人收回,并冲减相关支出。”如,漏提漏缴税金,你单位应于X月X日前向市地方税务局清缴完毕。应拨未拨专款,你单位应于X月X日前,将应拨未拨XX专款拨付到X项目或者项目单位。等等。审计处理意见不能用“责令纠正”这个抽象语句,审计处理处罚意见必须写具体、让对方可以操作。不具体的话,后面的人大报告、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就无法出来。今年,在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鉴于《审计法实施条例》刚修改不久,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决定救济途径有的单位还不清楚,我再次明确:

财政收支审计决定书的行政救济文字表述内容:以孝感市审计局为例:本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如果对本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之日起60日内,提请孝感市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裁决期间,本决定照常执行。但有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可以停止执行。本决定在 * * * * 年 * * 月 * * 日前执行完毕。

财务收支审计决定书的行政救济文字表述内容:以孝感市审计局为例:本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如果对本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孝感市人民政府或者湖北省审计厅申请复议或者在90日内向孝南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复议或诉讼期间,本决定照常执行。本决定在 * * * * 年 * * 月 * * 日前执行完毕。

根据中央两办《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审计机关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可以提出申诉的规定。今后审计机关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白皮书)结尾上应当有如下表述: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审计机关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0日内向出具审计报告的审计机关申诉。”

审计机关复查后,复查决定书结尾仍应当写明: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复查决定仍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复查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上一级审计机关申请复核。”

上一级审计机关复核后,复核决定书应当写明:“本复核决定为审计机关的最终决定。”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送给谁?被审计单位的主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白皮书)送给谁?送达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送给谁?必须送达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委托审计的组织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送达本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抄送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

(三)专题报告等审计工作报告的要求。明确了审计机关审计工作报告的五种类型。

1.专题报告适用范围和报送对象。审计机关对在审计中发现的:(一)涉嫌重大违法犯罪的问题;(二)与国家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政策及其执行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四)关系国家信息安全的重大问题;(五)影响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重大问题;(六)其他重大事项。采用专题报告、审计信息等方式向本级政府、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

2.综合报告的适用范围和报送对象。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可以根据需要汇总审计情况和结果,编制审计综合报告。必要时,审计综合报告应当征求有关主管机关的意见。审计综合报告按照审计机关规定的程序审定后,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送,或者向有关部门通报。

3.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报送对象。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后,向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有关干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4.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报告报送对象。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每年汇总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形成审计结果报告,报送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5.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编制程序和报告对象。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代本级政府起草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稿),经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审定后,受本级政府委托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七、审计整改检查。

审计整改检查检查审计机关要围绕下列重点进行:(一)执行审计机关作出的处理处罚决定情况;(二)对审计机关要求自行纠正事项采取措施的情况;(三)根据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采取措施的情况;(四)对审计机关移送处理事项采取措施的情况。

1.审计机关要建立审计整改检查机制。2.审计整改检查应由专门部门负责。

一般可指定审计业务部门负责整改检查工作,整改检查情况由财政审计部门汇总,形成审计机关的审计整改检查报告,报同级人民政府,代表同级人民政府报同级人大常委会。

3.采取多种方式检查了解整改情况。检查了解整改情况应当取得相关证明材料。

4.采取必要措施促进整改

八、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

(一)三级复核---审核、复核、审理

1、审计组组长审核

(1)审核什么

对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进行审核。

(2)什么时候审核

审计组起草审计报告前。

(3)审核之后如何处理

予以认可;责成进一步取证;纠正或责成纠正结论。

2、业务部门复核

(1)复核什么: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事实是否清楚、数据是否准确;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意见是否恰当,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恰当;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合理意见是否采纳。

(2)什么时候复核

审计组组长已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完毕,审计组起草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后。

(3)复核后如何处理

予以认可;责成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纠正或责成纠正结论。

3、审理机构审理

(1)审计审理是审计法实施条例的法律规定

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实行审理制度。(2)审计审理是国家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3)全省审计审理工作开展要求

省厅制定了审计项目审理办法,已经全面开展审计审理工作。2011年,省厅全面推行网上审理,除了审计证据材料等必须以纸质载体出现的审计资料外,不再受理书面资料。

2011年,市、州审计机关要全面开展审理工作。

(二)审计质量控制

1.针对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审计质量监控5个要素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2.实行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机构、总审计师和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业务的分级质量控制

3.以排查风险、防控风险为着眼点来强化审计质量控制

九、准则的几个特殊要求

(一)专项审计调查的特殊要求

1.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要向被调查对象送达审计通知书。如果专项审计调查对象涉及很多的,只送主管单位。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写明专项审计调查要求。

2.专项审计调查报告除符合审计报告的要素和内容外,与其他审计报告基本一致,还应根据专项审计调查目标重点分析宏观性、普遍性、政策性或者体制、机制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专项调查后,一般情况下审计机关应向被调查单位出具专项审计调查报告。遇有特殊情况,也可以不向被调查单位出具专项审计调查报告。

4.专项审计调查发现审计监督对象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可以直接作出处理处罚决定;需要移送的,再出具审计移送处理书。

(二)跟踪审计的特殊要求

1.跟踪审计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纳入项目计划。审计项目计划应列明跟踪的具体方式和要求。跟踪审计要发通知书,要出跟踪审计报告。

2.开展跟踪审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为单位确定审计项目,也可将整个跟踪审计内容作为一个审计项目。

(1)跟踪审计以为单位

——每年发送审计通知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结论性文书。

——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及时向被审计单位通报,并要求其整改。

——审计内容作为一个项目归档。(2)跟踪审计以项目为单位

——发送一份审计通知书,列明跟踪的具体方式、审计期间和其他要求。——编制一份总的审计实施方案,对整个跟踪审计工作作出统筹安排;也可以分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跟踪审计实施工作全部结束后,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结论性文书。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及时向被审计单位通报,并要求其整改。

——整个跟踪审计内容作为一个项目归档。

十、施行新准则后的审计项目操作流程

审计机关组织审计项目实施应当执行下列流程:

综合计划部门向审计组下达项目审计计划 ——组成审计组

——送达审计通知书及审计“八不准”廉政纪律

——审计组进点(实施预审程序,进行初步调查和确认)——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书面承诺(收集审计资料)

——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机关领导审签 ——启用审计实施程序(开展正式的调查与确认工作)——进行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组组长复核审计证据与底稿

——遇有重大问题审计组长向审计机关分管领导报告 ——提出完善审计程序等应对措施、修改审计实施方案 ——跟踪检查重大违法行为

——审计组长或主审编写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审计决定稿 ——审计小组集体讨论征求意见稿 ——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审阅签名

——征求意见稿送达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

——审计罚款符合条件,应告知或举行听证;

——收回征求意见稿及其反馈意见,讨论反馈意见或修改审计报告; ——提交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的说明

——业务部门负责人复核、提出业务部门复核意见书 ——法制部门审理,并提出法制部门审理意见书

——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审查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审计决定稿 ——分管领导向局长请示是否召开审计报告审议会议

——审计机关决定加重处罚的应当再次告知被审计单位和被处罚人 ——分管领导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授权签发审计报告等审计执法文书 ——审计组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报告等审计执法文书、做好送达回证记录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送给政府行政首长、委托审计的组织部门,必要时报送本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抄送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30天后,审计组进行审计结论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

——起草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必答题: 1.审计实施方案调整形式是怎样的?直接将调整方案附在原方案之后.2.重要问题审计证据的四要素是什么?标准、事实、影响、原因。

3.审计工作底稿四要素是什么?方法步骤、审计证据名称和来源、事实摘要、审计结论及依据的标准。

4.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属于法定项目、上级授权、自定项目中的那一个?法定项目。5.审计机关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该送给谁?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委托组织部门。

6.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审计机关决定加重处罚的,是否还要告知被处罚对象?是。

7.最初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在什么阶段完成?在审计预审阶段完成。

8.被审计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存在异议的),申诉途径在什么审计文书上表述?在审计机关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上表述。

9.审计调查了解阶段发现的问题,应不应该进行审计取证?应该及时取证。10.实施新的国家审计准则审计处罚听证条件是否改变了?不变。

11.新的国家审计准则将什么测试保留下来了?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测试。12.今后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复查应当由上一级审计机关完成对吗?否,由本局完成。只有在本局复查后,仍有异议要求申诉的,还应当在复查决定书上告知可以向上一级审计

机关申请复核。

第三篇:审计练习题[最终版]

在测试未记录的报废资产时,注册会计师最可能()。A.从账簿记录中选取设备项目,并在参观工厂时确认它们的存在

B.将累计折旧明细账分录与以前的累计折旧明细账分录相比较,以寻找已提足折旧的设备

C.审查在参观工厂中观察到的设备项目,并追查它们至设备主文件

D.审阅总账中异常的设备增加项目以及修理和维护费用借方金额的变化

3.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下列程序中,可能对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无效的是()。

A.从供应商发票、验收报告或入库单追查至应付账款明细账

B.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关购货发票等凭证

C.从财务部门获取被审计单位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对账单并与应付账款进行核对

D.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付款项目,检查银行对账单及有关付款凭证(如银行划款通知、供应商收据等)

4.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足的迹象是()。

A.经常发生大额的固定资产清理损失 B.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较大 C.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庞大 D.固定资产保险额大于其账面价值

5.在对L公司在建工程进行审计时,A注册会计师注意到下列四项在建工程未结转到固定资产中,其中处理正确的是()。

A.甲在建工程已经试运行,且已经能够生产合格产品,但产量尚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B.乙在建工程已经试运行,产量已经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但生产的产品中仅有少量合格产品

C.丙在建工程不需试运行,其实体建造和安装工程全部完成,并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验收手续

D.丁在建工程不需试运行,其实体建造和安装工程全部完成,并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资产负债表日后尚发生少量的购建支出

6.A公司从银行专门借入一笔款项,于2008年2月1日采用出包方式开工兴建一栋办公楼,2009年10月5日,工程按照合同要求全部完工,10月31日工程验收合格,11月10日办理工程竣工决算,11月20日完成全部资产移交手续,12月1日办公楼正式投入使用。则注册会计师审计时认为该公司专门借款利息停止资本化的时点应当为2009年()。A.10月5日 B.10月31日 C.11月10日 D.12月1日

7.被审计单位因付款后退货及预付货款等原因,导致应付账款借方余额过大时,注册会计师应()。A.提请被审计单位编制重分类的分录,并将其借方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为资产

B.提请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说明 C.提请被审计单位将其借方余额冲抵应付账款,并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说明

D.在工作底稿中编制建议调整的重分类调整分录,以便将其借方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为资产

8.应付账款函证对象的选择标准是()。A.较大金额的债权人 B.金额为零且不是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 C.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不小但不是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

D.金额较小且不是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

9.为了防止企业低估负债,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故意漏记应付账款行为,下列举例中,不属于这种情形的是()。

A.结合存货监盘,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存在有原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

B.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关注购货发票的日期,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C.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D.注册会计师还可以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和采购人员,查阅资本预算、工作通知单和基建合同来进行

10.下列不属于审计预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的是(). A.获取或编制预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B.结合应付账款明细账,检查有无重复付款或将同一笔已付清的账款在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这两个项目同时挂账的情况

C.检查预付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

D.检查对预付账款的授权与批准控制是否有效运行

二、多项选择题

1.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包括()。A.请购商品和劳务 B.对外订购 C.验收商品 D.储存商品 E.付款、记账

2.注册会计师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对应付账款进行分析程序,主要包括()。

A.对本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与上期期末余额进行比较,分析其波动原因

B.对本期末应付账款构成、账龄与上期期末进行比较,分析其波动原因

C.分析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要求被审计单位作出解释,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缺乏偿债能力或利用应付账款隐瞒利润

D.计算应付账款对存货的比率、应付账款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对比分析,评价应付账款整体的合理性

E.比较当年及以前应付账款支付期的变动情况

3.下列各类凭证中,属于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到的主要凭证的有()。A.请购单 B.订购单 C.验收单 D.付款凭单 E.销售发票

4.注册会计师在验证资产负债表日应付账款是否真实存在,通常实施的审计程序有()。A.将应付账款清单加总

B.从应付账款清单追查卖方发票和卖方对账单 C.函证应付账款,重点是大额、异常项目 D.对未列入本期的负债进行测试

E.从应付账款的原始凭证追查至其账簿记录

5.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应包括()。A.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

B.确定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增减变动是否完整 C.确定固定资产预算是否合理

D.确定固定资产计价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E.确定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6.注册会计师针对被审计单位的下列固定资产,认为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有()。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B.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C.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D.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E.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7.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A.确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是否恰当 B.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 C.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分类是否正确

D.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E.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8.下列审计程序中,属于审计在建工程的实质性程序的有()。

A.获取或编制在建工程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B.检查本期在建工程的增加数 C.检查本期在建工程的减少数

D.结合银行借款等的检查,了解在建工程是否存在抵押、担保情况

E.确定在建工程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9.下列审计程序中,属于审计固定资产清理的实质性程序的有()。

A.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清理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B.检查固定资产清理的发生是否有正当理由,是否经过有关技术部门鉴定,固定资产清理的发生和转销是否经授权批准,相应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C.检查固定资产清理是否长期挂账,如有,应作出记录,必要时建议做适当调整

D.检查固定资产清理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E.检查固定资产清理的授权和批准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10.下列审计程序中,属于对累计折旧实施的分析程序的有()。

A.检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其所采用的折旧方法能否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合理分摊其成本,前后期是否一致

B.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分析本期折旧计提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C.结合固定资产进行审计

D.计算本期累计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评估固定资产的老化率,并估计因闲置、报废等原因可能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结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析其是否合理

E.对折旧计提的总体合理性进行复核,是测试折旧正确与否的一个有效办法

三、综合题

1.B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产品采购以B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B公司目前主要采用手工会计系统。C和D注册会计师负责于2009年10月25日至11月10日对B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测试与评价。(1)对需要购买的已经列入存货清单的项目由仓库负责填写请购单,对未列入存货清单的由相关需求部门填写请购单。请购单未设置编号,但每张请购单须由对该类采购支出负责预算的主管人员签字批准。(2)采购部收到经批准的请购单后,由其职员E进行询价并确定供应商,再由其职员F负责编制和发出预先连续编号的订购单。订购单一式四联,经被授权的采购人员签字后,分别送交供应商、负责验收的部门、提交请购单的部门和负责采购业务结算的应付凭单部门。

(3)验收部门根据订购单上的要求对所采购的材料进行验收,完成验收后,将原材料交由仓库人员存入库房,并编制预先连续编号的验收单交仓库人员签字确认。验收单一式三联,其中两联分送应付凭单部门和仓库部门,一联留存验收部门。

(4)应付凭单部门核对供应商发票、验收单和订购单,并编制预先连续编号的付款凭单。会计部门收到附有供应商发票的付款凭单后即应及时编制有关的记账凭证,并登记原材料和应付账款账簿。

要求:针对资料中第(1)至第(4)项,判断B公司的内部控制程序在设计上是否存在缺陷。请分别予以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存在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房屋的原值:75 000×50%=37 500(万元)

房屋每年计提的折旧:37 500÷30=1 250(万元)2009年减少的部分房屋不应该计提的折旧: 8 000÷30÷12×6=133(万元)房屋在2009年计提折旧总金额: 1 250-133=1 117(万元)机器设备每年计提的折旧: 37 500÷10=3 750(万元)

2009年增加的机器设备应该计提的折旧: 20 000÷10÷12×3=500(万元)机器设备在2009年计提折旧总金额: 3 750+500=4 250(万元)企业2009年的折旧费用总额: 1 117+4 250=5 367(万元)故本题答案为B。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从账簿查至实物可以发现“名存实亡”的情况。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对账单应从非财务部门获取。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折旧计提不足的实质是所计提的折旧额比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小,其结果将导致在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原值-累计折旧)不为零时,固定资产已报废,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这一差额将计入固定资产清理,应选择A;选项B恰好相反,该选项有折旧计提过高的迹象。5.【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选项ACD均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以应结转;该工程项目仅能生产少量合格产品,说明未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以选项B不能结转为固定资产。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当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应当停止其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以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此题2009年10月5日工程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正确答案】 D 8.【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对应付账款进行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选择较大金额的债权人,以及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作为函证对象。参考教材P190(3)中的相关介绍。9.【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A,正确的表述应该是:结合存货监盘,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有原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详见教材P190中的相关介绍。10.【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D属于控制测试。参考教材P196中的相关介绍。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参考教材P184~185中的相关介绍。2.【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参考教材P190中的相关介绍。3.【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销售发票属于销售与收款循环中涉及到的主要凭证。详见教材P185~186中的相关介绍。4.【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选项A不能证明应付账款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选项D E是测试应付账款的完整性。5.【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选项C,预算是管理层的责任,且与审计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无直接关系,故不正确。参考教材P191中的相关介绍。6.【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一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核算,不再计提折旧。7.【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固定资产清理是与资产负债表相关的报表项目,因此其相关的审计目标应该是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但是分类是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故选项C是不正确的。参考教材P197中的相关介绍。8.【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参考教材P198中的相关介绍。9.【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选项E属于控制测试。参考教材P199中的相关介绍。10.【正确答案】 BDE 【答案解析】 参考教材P195中的相关介绍。

三、名词解释。(1).【正确答案】 付款凭单是采购方企业根据订货单、验收单、卖方发票等编制的,用以载明已收到商品、资产或接受劳务的厂商、应付账款金额和付款日期的凭证。付款凭单是企业内部记录和支付负债的授权证明文件。付款凭单应预先编号,并须后附订购单、验收单和供应商发票等支持性凭证。【提示】参考教材P186中的相关介绍。(2).【正确答案】 订购单是由采购部门填写,向另一企业购买订购单上所指定商品、劳务或其他资产的书面凭证。

【提示】参考教材P185中的相关介绍。

四、简答题 1.【正确答案】 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应付账款的真实性;确定应付账款的发生和偿还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应付账款是否应由被审计单位承担;确定应付账款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应付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提示】参考教材P189最后一段中的相关介绍。2.【正确答案】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包括:(1)检查企业有关岗位责任制度等文件,了解购货和付款循环的业务分工,评价分工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起到自动复核的作用,并通过实地观察判断这些分工是否得到了执行。

(2)检查采购部门是否有专人审批购货价格,检查订货单上的采购单价是否都经过事先授权批准。(3)检查采购制度中是否规定大额采购应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供货商,并且检查这一制度是否得到了执行。(4)检查订货单和验收单是否都已经预先编号,检查作废的单据是否有注销的痕迹并保存良好。(5)从存货增加的明细账上抽取一定的业务,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以及后附的请购单、订货单、验收单和卖方发票等原始凭证,将这些凭证一一核对,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上的授权批准标识和内部审核标识需要特别注意。

(6)检查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判断企业会计制度的合理性和严密性。

(7)检查存货和应付账款的明细账,检查会计记录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

(8)检查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明细账的日期,判断企业的会计核算是否及时。

(9)获取某月末卖方对账单,检查是否进行了核对,注意对不相符的内容的处理程序。

(10)检查对编制的会计报表有无独立审核程序,并对应披露事项的核对检查。

(11)检查企业有无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是否定期进行了审计和报告。

【提示】参考教材P189中的相关介绍。

五、综合题 1.【正确答案】 第(1)项没有缺陷。

理由:仓库负责对列入清单的货物填写请购单,同时如果没有列入存货清单,则可以由其他部门根据需要填写。但是每张请购单要由经过该类支出负责预算的主管人员签字批准。

第(2)项有缺陷:由采购部的职员E进行询价并确定供应商。

理由:询价与确定供应商是不相容的岗位。建议: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应该由不同岗位的人员来实施。

第(3)项没有缺陷。

理由:对于验收单应当是一式多联,而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三联是正确的。

第(4)项有缺陷:会计部门根据只附有供应商发票的付款凭单进行账务处理。

理由:如果会计部门仅根据付款凭单和供应商发票记录存货和应付账款,而不需同时核对验收单和订购单,会计部门将无法核查材料采购的真实性。从而可能记录错误的存货数量和金额。

建议:应付凭单部门应将经批准的付款凭单连同验收单、订购单和供应商发票送会计部门,会计部门应在核对收到的付款结算单以及后附的验收单、订购单和供应商发票后记录存货和应付账款。

第四篇:审计练习题9-13

第9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确保所有发出的货物均已开具发票,注册会计师应从本的(A)中抽取样本,与相关的发票核对。

A.货运文件

B.销售合同

C.销售订单

D.销售记账凭证 2.为了证实已发生的销售业务是否均已登记入账,有效的作法是(D)。A.只审查销售日记账

B.由日记账追查有关原始凭证 C.只审查有关原始凭证

D.由有关原始凭证追查销售日记账 3.下列内容不属于应收账款实质性程序的是(C)A.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

B.分析应收账款账龄

C.核对货运文件样本与相关的销售发票

D.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 4.进行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有助于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A)A.了解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

B.发现销售业务中发生的差错或舞弊行为 C.确信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 D.分析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 5.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积极式函证(C)。

A.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

B.预期不存在大量的错误 C.有理由相信被询证者不认真对待函证

D.涉及大量余额较小的账户 6.应收账款询证函应当由(A)发送。

A.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

B.被审计单位财会人员 C.被审计单位应收款专管员

D.被审计单位财务主管 7.下列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适当增加函证量的是(B)。

A.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B.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较为薄弱 C.以前期间函证中未发现过重大差异

D.采用消极式函证而非积极式函证 8.销售与收款循环业务的起点是(A)A.顾客提出订货要求

B.向顾客提供商品或劳务 C.商品或劳务转化为应收账款

D.收入货币资金

9.为了确保销售收入截止的正确性,注册会计师最希望被审计单位(D)。A.建立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

B.发运单连续编号并顺序签发 C.经常与顾客对账核对

D.年初及年末停止销售业务

10.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实施销货业务的截止测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C)。A.年底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B.是否存在过多的销货折扣 C.销货业务的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D.销货退回是否已经核准

11.收入截止测试的关键所在是检查发票开具日期或收款日期、记账日期、发货日期是否(D)。

A.在同一天

B.相差不超过15天

C.相差不超过30天

D.在同一适当会计期间

12.对大额逾期应收账款如无法获取询证函回函,则注册会计师应(C)。

A.检查所审计期间应收账款回收情况

B.了解大额应收账款客户的信用情况 C.检查与销货有关的销售订单、发票、发运凭证等文件 D.提请被审计单位提高坏账准备提取比例 13.如果大额逾期的应收账款经第二次乃至第三函证仍未回函,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的审计程序是(D)A.增加对应收账款的控制测试

B.提请被审计单位多提坏账准备 C.检查应收账款明细账

D.检查顾客订货单、销售发票及产品出库记录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应收票据实质性程序的审计目标的是(A)A.确定应收票据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有效且得到一贯遵循 B.确定应收票据是否存在、完整和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C.确定应收票据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D.确定应收票据在财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 15.注册会计师审计应收账款的目的,不应包括(C)A.确定应收账款的存在性

B.确定应收账款记录的完整性

C.确定应收账款的回收期

D.确定应收账款在财务报表上列报的恰当性

二、多项选择

1.被审计单位在销售及收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有(ABCD)。A.批准赊销

B.按销售单装运货物

C.办理和记录现金收入

D.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 2.销售与收款循环业务包括的利润表项目主要有(AB)。

A.主营业务收入

B.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所得税费用 3.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实施营业收入的截止测试的起点有(ABD)。

A.以销售发票为起点

B.以账簿记录为起点C.以报表为起点

D.以发运凭证为起点 4.由于购销双方登记入账的时间不同而使注册会计师收回的询证函产生差异,其主要表现包括(ABD)。

A.货物仍在途中,债务人尚未收到货物或未经验收入库

B.债务人对收到货物的数量、质量及价格等有争议而全部或部分拒付货款

C.记账错误

D.债务人在函证日前已付款,而被审计单位在函证日前尚未收到款项 5.当债务符合下列哪些条件时,注册会计师不应采用消极式函证方式。(CD)A.预计差错率较低

B.有理由相信大多数被函证者能认真对待询证函 C.相关的内部控制不存在或没有得到遵循

D.欠款金额较大的客户 6.下列(BC)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采用积极式的询证函

A.上的积极式函证回复率特别低

B.少数几个大额账户占应收账款总额比重大 C.余额较大的债务人

D.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效 7.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BD)A.作为测试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抽样总体

B.作为核对应收账款总账金额的依据

C.作为控制应收账款回函的依据

D.作为分析坏账准备是否足够的依据 8.销货及收款循环中所使用的重要凭证和记录有(ABCD)。

A.销货单

B.库存现金日记账

C.应收账款明细账

D.往来对账单

9.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已发生的销货业务是否均已登记入账进行审计时,常用的控制测试程序有(ABCD)。

A.检查发运凭证连续编号的完整性 B.检查赊销业务是否经适当的授权批准 C.检查销售发票连续编号的完整性 D.观察已经寄出的对账单的完整性

10.注册会计师确定应收账款函证数量的大小、范围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AC)A.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重要性

B.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 C.以前的函证结果

D.函证方式的选择 11.在对特定会计期间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的与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有密切关系的日期包括(BCD)。

A.销售截止测试实施日期

B.发票开具日期或者收款日期 C.记账日期

D.发货日期或提供劳务日期 12.登记入账的销货业务是真实的,对这一目标,注册会计师一般关心错误类型有(BCD)。A.未曾发货却已将销货业务登记入账

B.销货业务重复入账 C.向虚构的顾客发货

D.销货业务发生不入账

三、判断(正确的在题后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对期末余额较大的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往往应采取积极式函证方式。(√)2.注册会计师通过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可以对有关债权回收的可能性做出合理的结论。3.函证应收账款的时间,最好选择与资产负债表日最接近的时间,同时也要考虑对方复函的时间。(√)

4.应收账款在资产总额中的重要性越高,所需函证数量越大。(×)5.如果函证的应收账款无差异,则表明全部应收账款余额正确。(×)6.同应收账款不同的是,其他应收款往往数额不大,因此,注册会计师可以不函证相关余额。(√)7.开票职能不能由销售部门负责,一般由会计部门办理。(√)8.对于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可以运用分析程序的方法,发现有重要问题的领域。(×)9.主营业务收入截止测试,注册会计师应当以该的销售发票为起点,以检查是否高估主营业务收入。(√)10.对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实施截止测试,其目的主要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纪录归属其是否正确;应计入本期或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有否被推迟到下期或提前至本期。

(×)11.在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在核实应收票据明细账实有数与总账余额相符的基础上,函证应收票据余额,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审计。

(√)12.由原始凭证追查至明细账是用来测试完整性目标,从明细账追查至原始凭证是用来测试真实性目标。

(×)13.采用委托其他单位代销产品的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应提请其在代销产品发出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14.询证函由注册会计师利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名称及地址编制,并由被审计单位寄发;回函也应直接寄给被审计单位并由其转交给会计师事务所。(×)第10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能防止和发现采购与付款循环中发生错误或舞弊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是()。A.采购部门在收到经批准的请购单后由采购部门职员询价并确定供应商 B.验收后验收部门应编制一式多联事先连续编号的验收单 C.收到购货发票后,应与订购单、验收单核对相符 D.应由授权的财务部门的人员签署支票 【答案】A 【解析】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属于不相容职务,由采购人员同时询价和确定供应商很容易产生舞弊。

2.采购与付款循环中属于采购交易的“完整性”认定的关键内部控制是()。A.验收单均经事先连续编号并以登记入账 B.采购经适当级别批准 C.采购的价格和折扣均经适当批准 D.注销凭证以防止重复使用 【答案】A 【解析】A属于采购交易的“完整性”认定的关键内部控制;B授权批准与“发生”认定相关;C属于采购交易的“准确性”认定的关键内部控制 ;D重复使用就是重复入账与采购交易的“发生”认定相关。

3.员工未经批准就购置个人用品违背了采购与付款循环的()认定。A.发生 B.完整性 C.计价和分摊 D.截止 【答案】A 【解析】员工未经批准就购置个人用品属于不真实的采购,因此违背的是采购交易的发生认定。

4.针对可能向未经批准的供应商采购,注册会计师执行的控制测试是()。A.询问和检查授权批准和授权越权的文件,同时检查订购单并确定其是否在授权批准的范围之内

B.检查复核例外报告的证据,以及批准越权控制的人工处理的恰当签名 C.询问并检查文件,以证实对未执行的订单的跟进情况

D.询问、观察商品实物并与订购单进行核对,检查打印文件以获取复核和跟进的证据 【答案】B 【解析】选项A,是针对采购可能由未经授权的员工执行的风险;选项C,是针对订购的商品或劳务可能未被提供的风险;选项D,是针对收到的商品可能不符合订购单的要求或可能已被损坏的风险。

5.以下关于应付账款的审计说法正确的有()。

A.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应付账款进行函证 B.函证能查出所有未记录的应付账款 C.对于余额为零的应付账款,注册会计师也需要函证 D.函证应付账款如果未收到回函则应视为一项错报 【答案】C 【解析】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并不是必须对应付账款进行函证;函证不能保证查出未记录的应付账款;函证应付账款如果未收到回函则应考虑再次函证或实施替代的审计程序。6.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采购与付款交易实施截止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A.年底应付账款的真实性 B.是否存在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C.采购业务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D.应付账款是否全部登记入账 【答案】C 【解析】截止测试的目的是保证已发生交易是否计入正确的会计期间。

7.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应付账款时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将应付给甲公司的包装物押金100万元计入到了应付账款明细科目,注册会计师应认定其违背了应付账款的()认定。A.存在 B.完整性 C.计价和分摊 D.分类 【答案】A 【解析】应付给甲公司的包装物押金100万元应计入其他应付款。也就说明应账面上记录的这笔应付账款是不存的,因此违背了应付账款的存在认定。

8.注册会计师如果对应付账款进行函证,通常采用的函证方式为()。

A.积极式 B.消极式 C.积极式和消极式的结合 D.积极式或消极式均可 【答案】A 【解析】注册会计师之所以要对应付账款进行函证,主要是为了获得债权人的对账单,所以应采用积极式函证。

9.A注册会计师在审查W公司2010应付账款项目时,发现W公司应付账款明细账中存在确实无法支付的巨额应付账款。对此,A注册会计师应提请W公司管理层作()的会计处理。

A.借记“应付账款”,贷记“营业外收入” B.借记“坏账准备”,贷记“营业外收入” C.借记“应付账款”,贷记“资本公积” D.借记“坏账准备”,贷记“资本公积” 【答案】A 【解析】对企业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按规定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中。

10.以下审计程序最能证实固定资产的存在认定的是()。A.以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为起点,追查至采购合同和发票 B.以固定资产实物为起点,追查至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 C.以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为起点,追查至固定资产实物 D.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明细表,符合加计是否正确 【答案】C 【解析】选项A证实的是固定资产的权利和义务认定;选项B证实的是固定资产的完整性认定;选项D证实的是固定资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

11.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010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2010年3月初购入设备一台,实际支付买价50万元,增值税8.5万元,支付运杂费3万元,途中保险费5万元。该设备估计可使用5年,净残值为8万元。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由于操作不当,该设备于2010年年末报废,责成有关人员赔偿2万元,收回变价收入1万元,则注册会计师认为该设备的报废净损失()万元。

A.36 B.37.6 C.40 D.43.55 【答案】B 【解析】该固定资产原入账价值=50+3+5=58(万元);已提折旧=58×2/5×9/12=17.4(万元);报废净损失=58-17.4-2-1=37.6(万元)。

12.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认为不会引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化的是()。A.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B.发生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C.发生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支出 D.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答案】C 【解析】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发生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资本化,将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增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将减少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支出应计入当期费用,不影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3.下列分析程序测试比率中可能发现已减少固定资产未在账上注销的是()。A.本年各月间和本年与以前各间的修理及维护费用之比较

B.固定资产总成本/全年产品产量 C.本年与以前各的固定资产增减之比较 D.本年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总成本 【答案】B 【解析】选项A旨在发现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在区分上可能存在错误;选项C中注册会计师可由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趋势判断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否合理;选项D旨在发现累计折旧核算上的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1.在采购与付款循环交易中形成的下列单据,需要进行事先连续编号的有()A.请购单 B.订购单 C.应付凭单 D.支票 【答案】BCD 【解析】请购单是由产品制造、资产使用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填写。由于填写人员不单一,不便事先进行连续编号。

2.采购与付款循环中属于采购交易的“发生”认定的关键内部控制有()。A.采购经适当级别批准 B.采用适当的会计科目 C.要求收到商品后及时记录采购交易 D.对卖方发票、验收单、请购单和订购单作内部核查 【答案】AD 【解析】B采用适当的会计科目与采购交易的分类认定有关;C及时记录采购交易与采购的截止认定有关。

3.下列属于采购与付款交易的不相容岗位的有()。

A.请购与审批 B.采购与验收 C.请购与验收 D.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 【答案】ABD 【解析】请购与验收相容。

4.影响采购与付款交易和余额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有()。

A.管理层错报费用支出的偏好和动因 B.舞弊和盗窃的固有风险 C.采用不正确的费用支出截止期 D.费用支出的复杂性 【答案】ABCD 【解析】以上因素均可以影响采购与付款交易和余额重大错报风险。

5.当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具有高估利润的动机时,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

A.费用支出低估 B.收入低估 C.应收账款低估 D.应付账款低估 【答案】AD 【解析】收入和应收账款低估导致的结果是低估利润。6.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甲公司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准备对其实施控制测试,下列控制测试中与所记录的采购都确已收到物品或已接受劳务最直接相关的有()。A.检查验收单连续编号的完整性 B.检查批准采购标记 C.查验付款凭单后是否附有完整的相关单据 D.检查注销凭证的标记 【答案】BCD 【解析】选项A与采购交易完整性目标相联系。7.下列各项属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测试的有()。

A.固定资产的取得是否与预算相符 B.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否与其磨损程度相符 C.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支出的区分是否与企业有关规定相符 D.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是否与相关原始凭证相符 【答案】AC 【解析】B并非控制测试内容,D程序的目的在于验证固定资产项目的余额,属于实质性程序。

8.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应付账款时,实施的审计程序对查找未入账应付账款有效的有()。A.从供应商发票、验收报告或入库单追查至应付账款明细账 B.结合存货监盘程序,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存货入库资料

C.从财务部门获取被审计单位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对账单并与应付账款明细账进行核对 D.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付款项目,检查银行对账单及有关付款凭证 【答案】ABD 【解析】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对账单应从非财务部门获取。

9.注册会计师在验证应付账款是否真实存在,通常实施的程序有()。

A.获取应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B.选择应付账款的重要项目函证其余额和交易条款 C.从应付账款明细账追查至卖方发票等相关原始凭证

D.关注账龄超过3年的大额应付账款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偿还,检查偿还记录及单据 【答案】BCD 【解析】选项A证实的是应付账款的计价和分摊认定。

10.在审计应付账款时,注册会计师往往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应付账款进行实质性分析。一般来说,实质性分析的内容包括()。A.将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与期初余额进行比较,分析波动原因

B.计算应付账款与存货以及应付账款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相关比率对比分析 C.分析应付账款出现借方余额的项目,查明原因,必要时建议作重分类调整 D.根据存货、营业成本的增减变动,判断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 【答案】ABD 【解析】分析应付账款出现借方余额的项目,查明原因,必要时建议作重分类调整属于细节测试。

11.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固定资产时,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有()。A.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B.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C.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D.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ABCD 【解析】以上选项均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12.在对被审计单位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审计时,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为审计目标的有()。

A.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完整 B.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是否恰当 C.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 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答案】ABCD 【解析】以上均属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目标。

第11章 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应当确认被审计单位负责永续盘存记录的部门是()。

A.会计部门 B.仓储部门 C.验收部门 D.采购部门 【答案】A 【解析】永续盘存记录应由会计部门负责。

2.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东湖电脑公司2008年财务报表时发现:东湖电脑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8年9月26日东湖电脑公司与M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东湖电脑公司于2009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000台,每台1.5万元。2008年12月31日东湖电脑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13000台,单位成本1.4万元。2008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05万元。东湖电脑公司2008年12月31日该笔记本的账面价值为18200万元,则A注册会计师应建议东湖电脑公司做如下调整()。

A.调增账面价值50万元 B.调减账面价值450万元 C.调增账面价值500万元 D.调减账面价值1950万元 【答案】B 【解析】根据《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由于东湖公司持有的笔记本电脑数量13000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10000台。因此,销售合同约定数量10000台,其可变现净值=10000×1.5-10000×0.05=14500(万元),成本为14000万元,账面价值为14000万元;超过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0×1.3-3000×0.05=3750(万元),其成本为4200万元,账面价值为3750万元。该批笔记本电脑账面价值=14000+3750=17750(万元)。故应调整18200-17750=450(万元)。

3.与采购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是()。

A.所有的交易都已经做出了适当的记录 B.所有交易都已经获得适当的授权与批准 C.确保与存货的接触必须得到管理层的指示和批准 D.所有收到的商品都已得到记录 【答案】B 【解析】与采购相关的内部控制总体目标是所有交易都已经获得适当的授权与批准。4.下列哪项不属于存货监盘计划应当包括的内容()。

A.存货监盘的目标、范围及时间安排 B.产品成本的计算 C.参加存货监盘人员的分工 D.检查存货的范围 【答案】B 【解析】 存货监盘计划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存货监盘的目标、范围及时间安排。(2)存货监盘的要点及关注事项。(3)参加存货监盘人员的分工。(4)检查存货的范围。5.对存货进行定期盘点是管理当局的责任,盘点计划应由()负责制定。

A.注册会计师 B.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C.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 D.会计师事务所 【答案】B 【解析】存货期末盘点,是存货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是管理层的责任,但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参与企业的盘点工作,并进行适当的监盘和抽点,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同企业一起,进行规划和组织。

6.在执行存货监盘程序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未将受托代管的存货纳入存货的盘点范围

B.对于存在放在公共仓库中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应通过函证进行查验 C.对于在途存货注册会计师将其排除在盘点范围之外

D.对于由于性质特殊而无法实施监盘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替代的审计程序 【答案】C 【解析】在途存货属于企业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应将其纳入盘点范围,只是由于这部分存货存放位置的特殊性,注册会计师可以不进行盘点,而是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7.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占总资产的5%,注册会计师无法对其实施存货监盘,也没有可以依赖的替代程序,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为()。

A.标准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无法表示意见 【答案】B 【解析】注册会计师无法获取存货的审计证据,而存货有只占总资产的5%,属于审计范围受到局部限制,并不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无法表示意见,而应对此发表保留意见。8.关于存货的监盘程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存货盘点日不是资产负债表日,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确定盘点日与资产负债表日之间存货的变动是否已得到恰当的记录

B.如果被审计单位通过实地盘存制确定存货数量,则注册会计师参加此种盘点

C.在实施观察程序后,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良好且得到有效实施、存货盘点组织良好,可以相应缩小实施检查程序的范围 D.如果被审计单位采用永续盘存制,注册会计师只需在年末参加盘点 【答案】D 【解析】如果被审计单位采用永续盘存制,注册会计师在中一次或多次参加盘点。9.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存货计价测试中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抽样方法一般采用分层抽样法,抽样规模应足以推断总体的情况 B.被审计单位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在同一会计内不得随意变动 C.选择样本时应着重选择结存余额较小且价格变动很小的项目 D.选择样本时应着重选择结存余额较大且价格变化比较频繁的项目 【答案】C 【解析】选择样本时应着重选择结存余额较大且价格变化比较频繁的项目。

10.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发现被审计单位销售了一批存货,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0万元,取得的销售价款为130万元,则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该销售应该结转的成本为()万元。

A.100 B.130 C.110 D.80 【答案】D 【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销售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时,应同时冲减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库存商品 100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与存货循环所涉及的凭证和记录主要包括()。

A.生产指令、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 B.工薪汇总表及工薪费用分配表 C.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 D.成本计算单、存货明细账 【答案】ABCD 2.Y公司共有十个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生产任务由计划部门通过连续编号的生产通知单下达。具体规定如下,其中你认为存在缺陷的有()。A.生产车间根据生产通知单,提出材料需求报告

B.生产人员根据材料需求报告填写没有连续编号的领料单,经车间负责人签字后到仓库领料 C.各车间根据领料单编制本车间连续编号的直接材料汇总分配表,交会计部门进行实物流转记录和成本核算

D.会计部门根据车间交来的材料费用汇总分配表、直接人工汇总分配表和制造费用汇总分配表核算产品成本 【答案】ABCD 【解析】A:材料需求报告应由计划部门根据生产通知单下达;B:生产人员应根据被分派的具体任务填写领料单;C:会计部门的工作依据应当包括仓库交来的领料单;D:三张汇总分配表应由会计部门自己编制。

3.导致存货审计复杂的主要原因有()。

A.存货存放于不同的地点 B.存货的多样性 C.存货本身的陈旧D.存货计价方法的多样性【答案】ABCD 【解析】以上均属于导致存货审计复杂的原因。

4.为了获取有关存货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实施监盘程序主要是针对存货的()认定。

A.存在 B.完整性 C.权利和义务 D.计价和分摊 【答案】ABC 【解析】存货监盘针对的主要是存货的存在认定、完整性认定以及权利和义务认定。5.在编制存货监盘计划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的事项有()。

A.与存货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B.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性质 C.存货盘点的时间安排 D.是否需要专家协助 【答案】ABCD 【解析】以上均属于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存货监盘计划时需要考虑的事项。6.被审计单位与存货实地盘点相关的内部控制通常包括()。

A.制定合理的存货盘点计划,B.配备相应的监督人员

C.将盘点结果与实地盘存记录进行独立的调节 D.对盘点表和盘点标签进行充分控制 【答案】ABD 【解析】应将盘点结果与永续存货记录进行独立的调节。7.存货监盘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B.存货的性质 C.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 D.存货盘点的次数 【答案】ABC 【解析】存货监盘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存货的内容、性质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8.在对存货进行监盘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A..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关注存货的状况,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恰当区分所有毁损、陈旧、过时及残次的存货 B.在检查已盘点的存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以测试盘点记录的完整性

C.注册会计师还应当从存货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盘点记录,以测试存货盘点记录的完整性

D.注册会计师无须特别关注存货的移动情况 【答案】BD 【解析】在检查已盘点的存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以测试盘点记录的准确性;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关注存货的移动情况,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

9.A公司是一家连锁经营的大型零售企业,在全国各地设有1300家零售商场。Y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其2010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下说法中,你不认可的是()。A.与零售商场负责人沟通以确定年底监盘的具体时间和范围 B.注册会计师只选择了一定数目的分店进行监盘

C.要求各零售商场各自选择日期,在下班后由各柜台销售人员自行盘点并填写盘点清单 D.将所有的商品进行分类,每个工作日盘点一类 【答案】ACD 【解析】监盘的范围不能与管理层沟通 ;各零售点不能各自选择日期盘点,应明确为同一天进行盘点;各类存货应当同时进行盘点。

第12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关注的下列现象中,应在投资与筹资循环中审计的是()。A.分配给关联方的利润多于其应得利润 B.以不正常的低价向顾客开账单 C.支付不当的货款 D.为虚列的购货业务付款 【答案】A 【解析】A正确。B在销售与收款循环中审计,C和D在采购与付款循环中审计。

2.注册会计师甲在审计乙公司2010的审计业务时,为确认被审计单位借款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及其利息和股利已登记入账这一认定目标,应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是()。A.检查股东是否已按合同、协议、章程约定时间缴付出资额,其出资额是否经注册会计师审验

B.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债券包销人函证,并与账面余额核对

C.检查内借款和所有者权益增减的原始凭证,核实变动的真实性、合规性,检查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完备,入账是否及时准确

D.确定借款和所有者权益的披露是否恰当,注意一年内到期的借款是否列入流动负债 【答案】C 【解析】选项AB属于为实现借款和所有者权益权利和义务认定而执行的程序;选项D为实现借款和所有者权益列报和披露认定的程序;选项C顺查相关凭证属于实现借款和所有者权益完整性认定目标的程序。

3.注册会计师在对应付债券执行以下程序时,其中属于控制测试的是()。

A.检查企业发行债券所收入现金的收据、汇款通知单、送款登记簿及相关的银行对账单 B.检查用以偿还债券的支票存根,并检查利息费用的计算

C.如果企业发行债券时已作抵押或担保,注册会计师还应检查相关契约的履行情况

D.取得债券偿还和回购时的董事会决议,检查债券的偿还和回购是否按董事会的授权进行 【正确】D 【答案】选项ABC属于实质性审计程序。

4.授权批准是投资与筹资循环内部控制目标中()的关键内部控制程序。

A.存在 B.完整性 C.计价和分摊 D.权利和义务 【答案】A 【解析】授权批准是投资与筹资存在的前提。5.在对短期借款实施相关审计程序后,需对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评价。以下有关短期借款审计证据可靠性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独立第三方获取的有关短期借款的证据比直接从被审计单位获得的相关证据更可靠 B.短期借款的重大错报风险为低水平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比重大错报风险为高水平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更为可靠

C.短期借款的重大风险为高水平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比重大错报风险为低水平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更为可靠

D.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短期借款合同尽管有借贷双方的签章,但如果没有其他证据佐证,也不可靠

【答案】 C 【解析】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风险低时产生的证据较控制风险高时产生的证据可靠,C不正确

6.甲公司以下关于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中,注册会计师认为需要调整的是()。

A.甲公司将发行的公司股票佣金计入借款费用 B.甲公司将发行公司债券佣金计入借款费用 C.甲公司将借款手续费计入借款费用 D.甲公司将借款利息计入借款费用 【答案】A 【解析】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发行股票的佣金不属于借款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投资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包括()。

A.投资交易的发生 B.有价证券的收取和保存C.投资收益的取得 D.监控程序 【答案】ABCD 2.企业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

A.职责分工 B.资产保管制度 C.会计核算制度 D.定期盘点制度 【答案】ABCD 【解析】除此之外,企业还需制定严格的记名登记制度等措施以完善其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3.在以下关于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为确保对外投资决策合理,应当对投资建议的提出、分析、论证、立项、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B.单位应当通过投资合同的签订、投资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等对资产投出业务实施控制 C.单位应针对不同的投资种类和方式拟定一套共同的管理方法,以加强对持有投资项目的安全完整、会计核算等环节的统一控制

D.单位应当加强对外投资处置的控制,对投资收回、转让、核销等的授权批准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

【答案】ABD 【解析】C选项单位应针对不同的投资种类和方式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

4.在对被审计单位长期借款进行实质性测试时,注册会计师一般应获取的审计证据包括 A.长期借款明细表 B.长期借款合同和授权批准文件 C.相关抵押资产的所有权证明文件 D.重大长期借款的函证回函、逾期长期借款的展期协议 【答案】ABCD 【解析】与长期借款进行实质性测试相关的凭单和文件有:长期借款明细表、长期借款合同和授权批准文件、重大长期借款的函证回函、逾期长期借款的展期协议、相关抵押资产的所有权证明文件。

5.甲注册会计师在对乙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进行审计时,注意到以下事项,其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A.甲公司将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外币专门借款的汇兑差额,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计入固定资产购建成本

B.甲公司的某项在建工程根据建造工艺的要求需暂停施工4个月,在此期间,甲公司停止了借款费用资本化

C.甲公司将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产生的金额较小的专门借款手续费,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计入期间费用

D.甲公司对为购建固定资产而溢价发行的公司债券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债券溢价,并以实际利率作为资本化率 【答案】AD 【解析】对于正常原因造成的中断不能停止资本化,所以选项B不正确;专门借款手续费,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计入到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所以选项C不正确。6.以下关于应付债券的内部控制,正确的有()。

A.应付债券的发行要有正式的授权程序,每次均要由股东会授权 B.记录应付债券业务的会计人员可以参与债券的发行

C.债券的承销、包销必须签订有关协议 D.未发行的债券必须由专人保管 【答案】CD 【解析】应付债券的发行要有正式的授权程序,每次均要由董事会授权;记录应付债券业务的会计人员不得参与债券的发行。

第13章 货币资金审计(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情形中,不违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的是()。

A.出纳人员兼任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B.出纳人员保管签发支票所需全部印章 C.出纳人员兼任收入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D.出纳人员兼任固定资产明细账及总账的登记工作 【答案】D 【解析】按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2.下列与现金业务有关的职责可以不分离的是()。

A.现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 B.现金保管与现金日记账的记录 C.现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 D.现金保管与现金总分类账的记录 【答案】B 【解析】出纳员的职责就是负责现金的保管和现金日记账的登记。3.企业一般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现金,因特殊情况需要支付现金的,应事先报经()审查批准。

A.董事长 B.总经理 C.开户银行 D.财务总监 【答案】C 【解析】企业一般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现金,因特殊情况需要支付现金的,应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

4.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以下实质性程序中属于审查企业收到的现金是否已经全部登记入账的是()。

A.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与总账金额是否相符

B.检查库存现金是否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的列报

C.从被审计单位当期收据存根中抽取大额现金收入追查到相关的凭证和账薄记录

D.从现金日记账中选取项目追查至与现金收付相关的原始凭证 【答案】C 【解析】选项A审查的是计价和分摊认定;选项B审查的是库存现金的列报认定;选项D审查的是存在认定。

5.盘点库存现金,不能实现的审计目标是()。

A.确定现金的余额是否正确 B.确定现金在财务报表日是否确实存在 C.确定在特定期间内发生的现金收支业务是否均已记录 D.确定现金在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 【答案】D 【解析】盘点库存现金能实现真实性、完整性、所有权、金额准确性的目的。但通过盘点现金无法验证现金在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因此,备选答案中D不是通过盘点能实现的审计目标。

6.注册会计师为证实资产负债表所列现金是否真实存在,下列程序中必须执行的是()。A.盘点库存现金B.编制现金预算表C.函证银行存款余额D.取得并审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答案】A 【解析】选项B不是注册会计师所应执行的程序;选项C和D属于银行存款的审计程序 7.对监盘库存现金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企业盘点库存现金,通常包括对已收到但未存入银行的现金、零用金、找换金等的盘点 B.库存现金监盘表中应注明冲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支票和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 C.对库存现金的监盘最好实施突击性的检查,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上班前或下午下班时 D.如被审计单位库存现金存放部门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应分不同的时间进行盘点 【答案】D 【解析】如果企业现金存放部门有两处或两处以上者,应同时进行盘点。

8.X公司某银行账户的银行对账单余额为585000元。在审查X公司编制的该账户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A注册会计师注意到以下事项:X公司已收、银行尚未入账的某公司销货款100000元;X公司已付、银行尚未入账的预付某公司材料款50000元;银行已收、X公司尚未入账的某公司退回的押金35000元;银行代扣、X公司尚未入账的水电费25000元。假定不考虑审计重要性水平,•A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确认该账户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应是()元。

A.625000 B.635000 C.575000 D.595000 【答案】B 【解析】在编制X公司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A注册会计师应在银行对账单余额585000元的基础上加“企业已收、银行尚未入账金额”100000元、减去“企业已付、银行尚未入账金额”50000元,从而得到调整后的银行对账单金额585000+100000-50000=635000元。由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金额应与银行存款对账单余额相等,故A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确认该账户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应是635000元。

9.以下与银行存款相关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如果在同一银行开立多个账户,应针对每一账户分别编制对应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如果在不同银行开户,应针对每一银行的每一账户分别编制对应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如果在同一银行存有不同币种的存款,应按当日汇率折合后编制在同一张调节表中 D.取得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证实银行存款是否存在的重要程序

【答案】C 【解析】余额调节表是针对每个账户单独编制的,应当“一户一表”,故A、B正确,C不正确。

10.一年以上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存款应在资产负债表的()项目下反映。

A.货币资金 B.银行存款 C.其他流动资产 D.其他非流动资产 【答案】D 【解析】一年以上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存款不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应列示于其他非流动资产下。

二、多项选择题

1.甲公司为防范货币资金支付过程中发生错报,对于货币资金支付有关的印鉴管理制定了下列严格的规范。注册会计师认为存在缺陷的有()。

A.财务专用章由专门指定的人员保管 B.审批支出用的个人名章由审批人员个人保管 C.每天下班后,签发支票使用的全部印鉴都集中存放在财务处的保险箱中 D.保管财务专用章的人员出差时应将财务专用章交由财务负责人保管 【答案】CD 【解析】选项C相当于将所有印鉴交由持保险柜钥匙的人员保管,D有可能导致所有印鉴均交给财务主管,都不符合“不能由一人掌管全部印章”的规定。2.一个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要求有()。

A.货币资金收支与记账的岗位分离 B.按月盘点现金,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控制现金坐支,当日收入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 D.加强对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内部审计 【答案】ABCD 【解析】上述均属于一个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要求。

3.监盘库存现金是注册会计师证实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所列现金是否存在的一项重要程序,被审计单位必须参加盘点的人员有()。

A.出纳员 B.会计主管人员 C.财务总监 D.内部审计人员 【答案】AB 【解析】盘点人员应包括出纳、会计主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与库存现金直接相关的人员是出纳员和会计主管人员。

4.监盘库存现金可以证实的认定有()。

A.存在 B.截止 C.计价和分摊 D.权利和义务 【答案】ACD 【解析】监盘库存现金能够实现的审计目标有存在、完整性、权利和义务、计价和分摊认定。5.关于库存现金的盘点,以下说法中不恰当的有()。

A.注册会计师无须亲自盘点 B.库存现金监盘表只能由出纳人员签字,以明确责任 C.库存现金存放于两处或两处以上的,也要同时盘点

D.盘点前就盘点时间与被审计单位会计主管沟通,要求其配合好相关的盘点工作 【答案】BD 【解析】库存现金监盘表除出纳员签字外,还应由会计主管、注册会计师签字;对库存现金的监盘最好实施突击性的检查,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上班前或下午下班时。

6.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甲公司2010财务报表时,监盘了甲公司的库存现金,之后监盘了甲公司的存货。这两种程序的不同之处包括()。

A.盘点时间安排不同 B.盘点计划中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沟通程度不同 C.因盘点对象特点而执行的盘点方式不同 D.盘点的参与人员不同 【答案】ABCD 【解析】对存货的监盘往往在年前,对现金的盘点往往在年后的外勤工作中;现金盘点时间应对被审计单位保密实行突击性盘点,而存货的盘点时间需要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对于存货如果因其性质和特性无法实施盘点时可以执行替代程序,而现金盘点无有效的替代程序;现金盘点需要出纳和会计主管参与,而存货需要库房保管员及存货会计等人员参与。

7.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下列各项实质性审计程序中,能够证明银行存款是否存在的有()。A.检查银行存单 B.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函证银行存款余额 D.获取或编制银行存款余额明细表 【答案】ABC 【解析】选项D证明的是计价和分摊认定。

8.以下关于函证银行存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函证对象包括零余额账户和已经结清的银行存款账户 B.要求银行直接回函至会计师事务所 C.是以被审计单位的名义发往开户银行

D.目的是验证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是否真实、合法、完整 【答案】ABCD 【解析】以上说法均正确。

第五篇:中国政府审计练习题

中国政府审计练习题

第一章 政府审计概述

一、判断题

1.政府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重点地区、部门设立派出机构,进行审计监督。

()

2.政府审计机关无权审查财政预算的执行和财政决算。()

3.在我国,民间审计早于政府审计产生。()

4.1983年我国成立了政府审计的最高机关---审计署,在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政府也设置各级审计机构,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5.审计组织的独立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二、连线题

请用连线的方式,标出下列这些国家的审计模式:

美国

法国立法型

意大利

英国行政型

泰国

瑞典司法型

日本

加拿独立型

印度

德国其它

韩国

三、简答题

1.我国政府审计的特点。

2.政府审计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3.我国政府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4.政府审计在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 审计机关组织与审计管理

一、判断题

1.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最高审计机关与地方审计机关之间一般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没有业务指导关系。()

2.审计署是国务院28个组成部门之一,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A、人大常委会 B、财政部 C、全国财经委员会 D、国务院

2.()不是以本部门的收益为目标,它的惟一目标就是维护政府和全体人民的利益。

A、内部审计 B、民间审计 C、政府审计 D、国际审计

三、辨析题

1、下列审计事项中,哪些属于南京市审计局的审计职责?对目前不属于该市局审计职责的审计事项,请分别充分说明理由。

(1)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2)高淳县人民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3)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征收管理情况审计;(4)市中国银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5)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审计;(6)南京商业银行的审计;(7)市人民法院的财务收支审计;(8)南京市财政决算审计;(9)南京熊猫集团;(10)南京雨润集团;(11)国际组织对市政府的援助贷款项目;(12)三峡建设项目。

2、K省审计厅的审计管辖范围有哪些?对不属于该审计厅审计管辖范围的,请具体进行分析。

⑴ K省D县地方税务局;

⑵ K省H市建设银行;

⑶ K省境内科级海关;

⑷ K省人民检察院。

3、L县审计局可直接进行审计的有哪些事项?对不属于该审计局职责的,请具体进行分析。

⑴ L县财政决算审计 ;

⑵ L县下属A镇财政决算审计;

⑶ L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⑷ L县国家税务局税收征收管理审计。

四、简答题

1、简述现阶段世界各国政府审计体制的类型,各自的特点,以及每一种类型的审计体制代表国家。

2、简述我国政府审计组织体系的构成。

3、简述政府审计机关的主要权限。

4、阐述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与社会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的关系?

5.审计项目管理涉及哪些主要内容

下载国家审计准则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审计准则练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审计练习题

    第一章 概述 1、建设项目分类 2、工程项目审计的基本概念 3、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程序 4、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内容 5、建筑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常用方法 6、建筑项目决算工程量审......

    审计练习题(一)

    审计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审计的主体不同,审计可以分为( )。 A.整体审计和局部审计 B.财务报表审计和合规性审计 C.详细审计和资产负债表审计 D.政府审计、内部审......

    审计练习题[精选]

    1.审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A.经济评价B.经济监察C.经济监督D.经济司法 2. 关于审计独立性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讲,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都具有较强的独......

    审计方法练习题

    审计方法练习题: (审阅法)一、审计人员检查华兴公司2006年度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资料时发现: 2008年8月2日第5号记账凭证如表:记账凭证会计主管:王进审核:王进记账:制单:丁健 附发票2......

    审计补充练习题

    1、审计业务涉及的三方关系人是指( )。C A、注册会计师、委托人、被审计单位B、注册会计师、委托人、责任方 C、注册会计师、责任方、预期使用者D、注册会计师、委托人、预期......

    国家审计观后感

    《国家审计》观后感 《国家审计》这部电视剧正值国家反腐如火如荼的关键时期推出,意义重大。该片以一家国有企业主要领导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为主线,突出反映了在审计过程中,审......

    国家审计参考文献

    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J].中国审计,2011. 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 俞可平.国家治理评估: 中国与世界[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1. ......

    国家审计观后感

    《国家审计》连续剧观后感 临漳县香菜营中学 司智慧近期,一部反腐力作26集电视连续剧《国家审计》在河北电视台热播,塑造了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