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避免“老好人型”的管理
如何避免“老好人型”的管理
近期,在一本管理的杂志中,看到关于“老好人型”的管理对企业的危害,心中感触颇深。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事管理工作至少也有3年多的时间,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典型的““老好人型”的管理者呢?在日常的工作中,过分体谅人性的弱点,遇到问题姑息迁就,掩饰弱点,实际上已经影响员工积极性发挥,职工之间表面和谐,工作时推诿扯皮,标准降低,处处强调客观,工作效率大幅下滑。要避免“老好人型“的管理思想,如何做到严格管理和考核,提升整体的管理效率,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规范完善工作标准,量化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标准,量化工作目标,是避免老好人现象的基础。每项工作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并且每项工作不可能只有一个人去完成,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对每项工作制定工作标准,即工作需要达到的程度,将一项工作分为若干不同的的部分,量化工作目标,将各项工作具体化,使每项工作都有据可依,有实施的目标,这样执行起来就简单明了。特别是作为一名年轻的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工作标准不明确,没有量化目标,遇到一些年龄加大的下属,在未认真工作完成的情况下说好话,碍于情面,领导可能还出现老好人的想象,结果造成有些工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不仅影响自己的发展,而且会阻碍个人的成长,长期以往,不仅会影响自己在一个部门执行力,而且会影响某部门内其他人的积极性发挥,助长不正之风。完善了标准,量化了工作目标,使每个人都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和目标,完不成任务时,没有“说好话”的余地,也避免了领导者做老好人。
二是组织分工详细,做到职责明确。分工详细,职责明确是避免老好人现象的保障。拿到一项工作时,事先要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根据部门人员的特点和职责,将工作进行详细的分配,明确各自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并将整项工作的分工在公共场合进行公示。分工明确是保证工作按时完成的基础,只有分工明确,大家才能各负其责,自觉办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整体工作才不会受影响。如果某部门的工作未及时完成时,由于分配和责任明确,也不会出现扯皮和推诿的现象,大家同时也能互相监督,避免了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老好型现象的发生。
三、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奖罚分明。严格制度,奖罚分明是避免老好人现象的手段。在执行和检查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各项制度和工作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对于进度达不到要求的员工要进行督促和惩罚,对于完成工作过较好的员要进行奖励。不管任何的工作都要做到奖罚分明,否则会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甚至会助长不规范的工作习惯。特别是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不能姑且和迁就任何的违规行为,如果在管理中存在老好型领导,放松对员工的管理,不自觉中会助长员工不正之风,让侥幸的违章成为习惯,虽然安全违章并不都一定造成事故,但违章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具备时,事故必然发生,那时的事故教训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对个人、对企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四、避免以和为贵,助长不良风气。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和谐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对于企业而和员工而言,和谐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体现在团队内工作氛围上的和气平稳,于是打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便成为了一些人“老好人”思想的挡箭牌。面对工作中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对于职工所犯的小错误,不能及时加以制止,而是任其发展、放任自流,以此换取小团体内部的“和睦”,表面上大家一团和气,其实是助长了大家不守纪律,不改正错误的花毛病,其结果造成团队整体实力下降,抵抗风险的能力减低,当遇到整整的困难时,团队就像在沙滩上建设高楼大厦一样,经不起大风浪的侵蚀而倒塌,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整体的利益。企业之间的和谐不是迁就一部分人的缺点,而损失大家整体的利益。所谓的和谐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因此,在损害企业整体利益上,我能不能做“老好人”。
“老好人型”管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降低工作效率,严重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对企业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要杜绝做“老好人型”领导,并通过一些手段杜绝 “老好人”想象的发生,企业和员工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第二篇:“老好人型店长”该如何浴火重生
“老好人型店长”该如何浴火重生?
门店店长,如果是“老好人型”、“好好先生型”,想不得罪人就把整个门店管理好,几乎不可能,应走出思想误区,人性化不等于无原则,要大胆地打击邪气,赢得员工的信赖,树立威望。另外,管理应以制度为主,坚持用制度管人,减少不必要的纠纷,适当的宽严相济,温和而不失原则。
【案例】
前段时间,我被总部派到一家门店当店长。来到药店后,我对员工客客气气,很少对员工发火,即使员工犯了错,也只是轻微批评几句,以“下不为例”结束。我以为这样给员工面子,他们会拥护我。没料到,此举反而助长了员工的恶习,大家越来越不怕我,店内纪律越发涣散,员工甚至敢与我顶撞。我就快被气疯了,可又无可奈何„„
专家点拨:
此类店长,可称之为“老好人型”、“好好先生型”店长。他们或是性格温和,脾气好,不愿意发火,不习惯管人;或是圆滑,过于精通人情世故,遇事不讲原则,不讲制度,只讲人情,对上对下,保持一团和气,从不树敌,以求得在团体中的人缘。“好好店长”认为,只要团队成员喜欢他,把他当作自己人,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因此,把“少得罪人”作为工作的重点,以求得工作顺利。然而,事实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永远是一对矛盾,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这种本质,那些不愿意得罪人的“好好店长”,可能永远无法做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管理不是要做个好人,相反,管理常是一件敢于、勇于得罪人的差事。人性化管理固然没错,但当正常工作受到不正常的人性化影响时,则会出现手下员工有恃无恐、肆无忌惮的现象。
如何才能避免做管理中的“好好店长”呢?
1、走出思想误区:
管理者面对不同性格的下属,想通过不得罪人来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大胆管理,走出“不得罪人”的思想误区。比如不敢对违纪员工进行批评,以为这样不会得罪人,但实际上等于向违纪者妥协,让大部分员工感到失望,其实是得罪了更多员工。店长只有大胆地打击邪气,才能赢得员工的信赖,树立威望。
当然,大胆管理并不是说要“好好先生”走向另一个极端。管理者要做到宽严相济,在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管理,才能达到管理的更高境界。
2、用制度管人
“好好店长”之所以搞不好管理,就在于忽视了制度这一有力的工具。用制度管人的优势在于,制度对事不对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触犯了制度的任何人,制度都是无情的。坚持制度管人,可减少许多纠纷和麻烦。
“好好店长”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店长,必然要经历一番磨练,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因为其中包括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浴火重生后的店长,应该是温和而不失原则,威严而不失人性化。
第三篇:不做安全管理的老好人”
不做安全管理的“老好人”
“作为安全员,我就要铁面无私,绝不做安全管理的 ‘老好人’,那是害了大家。”听到某安全员的肺腑之言,我很受触动。
我们常说:“严是爱,宽是害”。在安全管理上,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我们知道,石油石化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员工除了要遵守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外,更需要有执行力强、监管到位的安全管理层,对员工起到宣传教育、现场监督提醒、纠正违章行为等职责,才能尽可能的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达到安全管理预期的良好收益。
今年是中石化的“从严管理年”,为更好的提高油田安全管理水平,解决在安全环保上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作为安全管理层,首先要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更深刻更深入的认识,认识到“安全猛于虎”、“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认识到肩上承担的重任,本着“关爱员工、对员工负责、维护企业安定”的原则,认真扎实地做好安全管理的各项本工作。
其次,作为安全管理层,更要以身作则,正人先要正己,要对照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先自查自身的问题,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是否先做到了,又做到了多少?亏欠了多少?还有哪些需要纠正完善?安全管理者只有时刻警醒自己,自身树立起正面的形象,才能对员工起着最直接有效的效果。否则,安全管理者说的和做得两张皮,或者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又怎会让员工心服口服,自觉遵守呢? 最后,作为安全管理层,更要有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的态度和担当。想做“老好人”、怕“得罪”人,担心给自己工作带来不便,很容易潜意识地淡化和忽视工作上的小细节,认为管那些小违章小错误是“小题大做”,不值一提。对安全管理者来说,对员工纵容、手下留情容易滋生管理漏洞和短板,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从本质上说也是害了员工,更是对其不负责任。同时,安全管理者要开动脑筋,积极尝试转变创新更容易让员工接受的管理方式和新方法,为油田的从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第四篇:订单型工厂管理
一、订单型生产工厂特点:
1、产品品种繁多
2、需求波动大
3、订单多样少量
4、个性化需求;需求变更频繁
5、急单、插单生产多。
二、管理重难点:
市场营销:
1、如何确保销售订单客户期望交期及足够的生产时间
2、如何确保销售价格满足客户及订单利润保证
3、客户订单个性化产品需求满足
4、订单变更频繁增加执行控制难度,对生产计划形成冲击,变更处理各环节步调难以一致协调
5、由于急单、插单多、需投入大量人力、精力关注所有订单全程关联跟踪,以应对订单进度控制、协调交期及反馈客户订单各部门的执行状态,保证订单准时交付。(简单理解:做不好计划控制,就做好跟踪协调)及时跟客户协调订单交期。
生产计划控制:
1、制令单频繁变更、改制;增加了生产计划执行控制难度。
2、物料计划不完备或物料调度,造成缺料断线。
3、车间投产需兼顾订单紧张程度,生产能力,人员、工模制具、调度投入产出顺序。
供应链采购:
1、采购订单:综合考虑供应商物料的价格、质量、交期、服务、供货能力(产能)进行采
购下单;并跟催执行;保证物料计划执行。
2、采购策略:由于订单型生产模式,订单的专用料采取批对批策略,造成采购频次多;价
格波动大;重视采购价格控制;且会根据价格情况、供应情况的变化,执行供应商配额及替代料策略。
工程设计:
1、工程变更:个性化产品需求、造成BOM同步管理困难,工程变更频繁,容易造成生产
延误及物料更改造成呆存,及生产同步更改问题。
2、工程数据:需对物料编码、工艺、图纸、BOM清单进行统一的更新维护,提高生产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正确性。
成本管理:
1、订单报价利润分析:保证订单盈利。
2、订单成本核算:按订单进行成本控制及成本分析。
三、订单型生产工厂信息化关键功能需求:
成本BOM、订单BOM、工程变更、生产变更、改制、订单变更、投料单重取、投料变更、替代料、订单报价成本及利润分析、订单MTO跟踪、订单专用件MTO分解、通用件MRP计算、订单成本分析、异常情况跟催预警、订单模拟分析(交期展望、缺料)、备料管理、缺料复查、订单物料配套模拟、订单优先级管理、销售价格及采购价格管理、排程(调度)及看板、车间订单生产进度跟踪、以及通用ERP系统所具备的其他系统功能。
第五篇:管理中要避免“过度理由效应”
管理中要避免“过度理由效应”
迟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却会认为 “这个人乐于助人”。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这种现象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原因在于,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