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1:3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

第一篇: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

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

景区开发与管理093-1

曹裕梅

一、概 况 ㈠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2、地形地貌

3、水系河流

4、地质土壤

5、气候条件

6、生物资源

7、旅游资源 ㈡社会经济条件

1、城市沿革

2、成都园林绿化的历史发展

3、行政区划与人口

4、经济发展

二、城市绿地现状与分析 ㈠城市绿地发展概况

㈡城市绿地结构布局现状分析 ㈢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㈣绿地规划现状

三、现状主要存在问题

四、改进方案构想

㈠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㈡规划的依据 ㈢具体措施

五、参考文献资料

一、概 况 ㈠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02º54’~104º53’和北纬30º05’~31º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km,南北宽166km,幅员面积12390km²。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成都是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大陆地区机构、央企、外企西部或西南区域总部驻地主要城市之一。

2、地形地貌

全市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m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64m,相对高差在1000m左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750m上下,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仅海拔387m。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77m。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著,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市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为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水系河流

成都市市域范围内河流众多,主要分属岷江、沱江两大长江一级支流流域。岷江入口断面以上集雨面积23037km²,沱江入口断面以上集雨面积3403km²。市域内岷江流域面积10670km²,沱江流域面积1312km²,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85.8%和10.6%。除岷江正流、沱江正流从境外流入外,其余均发源于本市西部山区。境内河网主要由岷江、沱江两大水系组成,以岷江水系为主,呈复合的纺锤状,河网密度约1.22km/km²,居全省首位。西南部河流属岷江水系,河渠密如蛛网,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漫延至地势较低、地形较平坦的南部地区逐渐汇流,南河和府河分别从新津县和双流县出境。东北部河属沱江水系,由鸭子河、湔江等沱江支流组成,均发源于西部山地,进入平原后向东流,至金堂县与自广汉入境的北河汇流成沱江后,从五凤镇出境。两大水系之间,有毗河、青白江沟通,使岷江部分水源注入沱江。

成都市降水丰沛,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44.80亿m³。主要特点:一是河网密度大。有岷江、沱江等12条干流及几十条支流,河流纵横,沟渠交错,河网密度高达1.22km/km²,加上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库、塘、堰、渠星罗棋布。2001年有效灌溉面积达36.6万km²。全市水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61.5万kw。二是水质优良。成都地处长江流域主要由大气降水、地下潜流和融雪组成,在流入成都平原之前,河道主要在高山峡谷之间,受人为污染极小,因而水质格外优良,绝大部分指标都符合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

4、地质土壤

成都市土地类型多样。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地;按土壤类型可分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等11类,按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可分为耕地、园林地、牧草地等8类。平原面积比重大,达4971.4km²,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1%;丘陵面积占27.6%,山地面积占32.3%。土地垦殖指数高,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气候温和,灌溉方便,可利用面积的比重可达94.2%,全市平均土地垦殖指数达38.2%,其中平原地区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10.4%和四川省11.5%的水平。

5、气候条件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交接地带,属于中亚热带地区,具有自己特有的气候资源: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春秋宜人、风速低、日照少、湿度大、大气扩散能力弱。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2℃,年最高气温为37.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9℃,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月平均气温为25.4和25.0℃,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5.6℃;年总降水量为918.2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别为225和229毫米,降雨最少月份为12和1月,月降雨量分别为6毫米左右,暴雨期普遍出现在5~9月,常年暴雨出现的始终期分别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

6、生物资源

成都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区域内土质肥沃,自然生态环境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成都植物资源多样性特点明显, 特有种属丰富,高等植物约为3000种,其中裸子植物53种,被子植物2699种。珍稀植物全市有46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水杉等;二级保护植物有连香树、杜仲、银杏、水青树等;三级保护植物有银叶桂、天麻、黄连等。城市栽培植物种类丰富,可利用资源丰富, 引种驯化植物众多,成都市园林植物已达2798种,隶属193科802属。城区古树名木有银杏、皂荚、罗汉松、紫薇等38种,1576株。全市的陆栖脊椎动物有283种。其中哺乳类动物有51种;鸟类有210种;爬行动物有26种;两栖动物有20种。珍稀动物,成都市属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8种,其中属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牛羚、豹、云豹、金丝猴、灰鹤6种。属于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小熊猫、金猫、大灵猫、小灵猫等24种。

7、旅游资源

成都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由于四周高山环绕,又呈典型的盆地气候。春天来得早,通常在春节前后就春暖花开。夏天由于盆地原因比较闷热,秋天凉爽宜人,冬天无严寒霜冻。全年平均气温在16℃~18℃。7月、8月是雨季,春季和冬季少雨,冬天的气温极少低于5℃。一年四季日照少、多雾少风。因此,成都市一个比较理想的旅游目的地。成都最佳的旅游时间是3月至6月、9月至11月。但7、8月最热的时候,成都附近的青城山、西岭雪山、九龙沟、九峰山、天台山、龙池森林公园等都是最理想的避暑胜地。冬天上龙池森林公园、西岭雪山欣赏雪景也是南方省区难得的好时机。㈡社会经济条件

1、城市沿革

成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宝墩文化时期成都平原就已诞生文明,距今已有4500年以上的城市文明发展史。公元前311年,张仪筑成都城,是成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城市建设史实,至今已有2310年的城市建设发展史。汉代成都为益州和蜀郡以及成都县的治所。因蜀锦生产居全国首位,特在城西南建锦官城、车官城加以管理,故成都有“锦官城”、“锦城”之称。唐代时,成都为剑南川西道和成都府、成都县与华阳县的治所,与扬州齐名,号“杨一益二”,为“天下城镇之冠”。前后蜀时为五代蜀国都城,后蜀主孟昶在城周遍种芙蓉,繁花似锦,故成都有“芙蓉城”、“蓉城”和“锦城花阁”之称。宋代为成都府路治所,元代时设四川行中书省,这是成都为省治之始。明清时代,成都是四川省治、川西道治和成都府治治所。1922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立市,成立市政公所,县治保留。1928年建立成都市政府,成都市为省辖市。1949年12月,成都获得解放,始为川西行政公署驻地;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成为四川省的省会至今。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1993年国务院撤销省会城市计划单列);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通知(中编[1994]1号),成都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2、成都园林绿化的历史发展

成都园林绿化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成都古城是在成都平原扇形水系,也叫纺缍形水系之间的鱼脊形高地上发展起来的。三四千年前的成都平原水网密布、森林茂密、植被丰郁、一片沼泽。经古蜀人排水泄洪,把平原泽地整理出来,从而发展为定居都邑和文明诞生地。如锦如绣的锦江文明就是在这条生命线上,沿都江堰至锦江一线发展起来的。成都园林绿化依托古城和水系发展起来。

从唐代后期高骈改道府河,直到1949年以前,成都城市格局发展为“二江抱城”,城市绿化具有“锦城花阁”的特点,使成都成为一座绿树和花丛环绕的城市。最突出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象,一是遍城种芙蓉,后蜀主孟昶令环城垣种植芙蓉,成都因此而得名为“芙蓉城”(简称“蓉城”)。清代乾隆48年增修成都城,郭外重栽芙蓉,重新形成了“一扬二益古名都,禁得车尘半点无。四十里城花作郭,芙蓉围绕几千株”,“巍巍城雉足开襟,城外芙蓉密似林”)的景象。二是海棠“盛于蜀”为“天下第一”,“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红似猩猩血”(陆游诗),这是宋代成都情况。到清代仍数海棠最盛“垂丝贴梗一城芳,春海棠又秋海棠。如海秋花逢桂日,不馨香处也馨香。”

成都的园林名胜也得到很大发展。最著名的有,唐代的摩诃池、东湖、合江园,宋代的罨画池,明代的桂湖,清代的望江楼等。这些传统园林因地制宜,手法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们同成都平原上片片常绿阔叶林、市井河滨争奇斗艳的花木、田野民居宅旁的竹林林盘一起,形成了成都独特的园林绿化风貌,构成了成都园林绿化较好的发展基础。

3、行政区划与人口

成都市共辖9个区、6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1个独立核算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据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成都市常住人口有14047625人,与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最近10年里成都人口共增加280多万人,增长24.93%,人口年均增长2.25%。全市户籍人口为11426985人。在成都主城区生活有529.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37.7%。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20万余人,城镇化率为65.5%。

4、经济发展

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截止2010年末,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1.3亿元,增长15%,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中西部省会第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6.9亿元,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4255.4亿元,扣除灾后重建同比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7.6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05元,分别增长11.7%、15.1%。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受到国家充分肯定。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分别列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第三名和第一名。2010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4.1亿美元,增长43.2%,位居中西部第一。同时,出口规模在中西部城市中居第一位,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94个,同比增加37.4%。目前,落户成都市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189家,其中境外企业149家,居中西部首位。

二、城市绿地现状与分析 ㈠城市绿地发展概况

近年来,由于政府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因此,城市绿地相应来讲是发展得比较迅速的。成都市作为西部的重要城市之一,在此方面也是做得比较好的。

在政府主导的过程中,其城市绿地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在政府官方网站中,统计数据如下:

中心城:绿地8328.64hm2,绿地率29.34%,绿化覆盖率32.14%,人均公园绿地6.03m2; 主城区:绿地总面积10893.84hm2,绿地率30.39%,绿化覆盖率32.9%,人均公园绿地7.32m2;

总体评价:已具备多类型的绿地,布局较为合理,点线面结合,城乡结合,平面立体结合,绿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环境效益明显,景观较优美,形成初步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㈡城市绿地结构布局现状分析

成都市城乡规划工作紧紧围绕“两个率先”战略目标,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的总体要求,抓住成都西部新城建设重大机遇,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塑造生态田园特色风貌和品质,加快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同时在城市绿地系统方面也是十分重视的。

成都市共辖9个区、6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1个独立核算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些地区都采取了不同的方案进行绿地系统的改造与维护,总体来讲,成都市的绿地系统是比较完善的,布局也较为合理,环境效益明显。

1、总体现状

2、树种种植现状 内环路绿化现状以及典型绿化景观设计模式为行道树+分车带(乔木+灌木):女贞+广玉兰;行道树:法桐、银杏、女贞+海桐、柳树。(注:内环路的行道树法桐为两排,间距为7m女贞为两排,间距为6m,柳树为两排,间距为7m,银杏为两排,间距为8m。)

外环路是围绕成都市城郊结合部的环线高速公路,设计为两板三带式。其选择植物单一,仅中间分车带有金叶女贞与紫薇,两边护坡绿化仅为混播草坪。外环路绿化现状以及绿化景观设计模式为护坡+中央分车带(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混播草坪+金叶女贞+紫薇。

3、成都城市绿地景观总体结果分析

在成都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绿地景观面积共计83.29 km2,其中公园绿地18.39 km2,占总绿地面积的22.08%;附属绿地26.19km2,占总绿地面积的31.44%;防护绿地7.23 km2,占总绿地面积的8.68%;生产绿地11.16km2,占总绿地面积的13.40%;其它绿地(主要为风景林绿地和部分湿地)20.32km2,占总绿地面积的24.40%;绿化总覆盖率为32.90%,绿地率30.39%,人均公园绿地7.32 m2/ 人。

由此结果可见,成都中心城区附属绿地占该区绿地总量的三分之一多,而公园绿地和以风景林为主的其它绿地占有率仅为百分之二十左右。

4、结论

①绿地斑块数量不少,但分布与布局极不平衡,以附属绿地占绝对优势。②绿地斑块形状规则,缺乏自然形状,人工痕迹较重,复杂形不够。③绿量不高,缺乏乔木为主的复层群落结构,三维绿量(空间上来讲)较低。④绿地景观多样性较低,分布不平衡。

⑤总体上绿地斑块破碎度大,尤以附属和防护绿地突出,防护绿地没有很好发挥其防护作用。㈢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的主要自然因素,因此大力发展城市绿化,是减轻热岛影响的关键措施。绿地能吸收太阳辐射,而所吸收的辐射能量又有大部分用于植物蒸腾耗热和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增加环境温度的热量大大减少。

成都市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现状造成了热岛效应的分布格局如图示:

㈣绿地规划现状

1、规划布局

总体结构为:两核、两圈、两带、两网、多廊

两核:以成都市中心城区和都江堰城区作为市域绿地系统的核心。

两圈: 构筑中心城区绿色生态屏障。绕城高速两侧绿地,各宽500米,面积84km2。城郊公路联系成都市主城区的郫县等外围组团,两侧各宽50米绿带。两带:龙门山和龙泉山脉,构筑两条市域生态环境保护带 两网:河流水系,构筑“蓝脉绿网”

多廊:建立龙门山脉生态走廊,龙泉山脉生态廊道,沿白河以及下游的沱江建立市域北部的生态廊道、沿南河-牧马山-黄龙溪一线建立生态廊道,沿金马河建立纵贯市域西北-东南的生态廊道。

2、主城区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

总体布局为:组团隔离,在主城区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市之间,在主城区的主风方向,即新都-青白江组团和郫县组团之间,新都-青白江组团与龙泉驿组团之间,设置气流通道,形成城市绿系轴心地带和释氧源。五圈

第一圈是府南河环城公园;第二圈二环路;第三圈是三环路和铁路环线,第四圈是绕城高速绿带;第五圈是城郊公路圈绿地 蓝脉绿网

以景观河道-府河、南河、沙河、摸底河、浣花溪等形成绿色河网

3、公园绿地分类规划 ⑴综合公园 1)全市性公园 2)区域性公园 ⑵社区公园

新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内绿地率不低于30%,其中集中绿地人均1.5—2m²用于建社区小型公园,服务半径500m左右。每个公园0.5至2hm²左右,建设小型公园300个,总面积250hm²。1)居住区公园 2)小区游园

⑶专类公园

1)儿童公园2)动物园3)植物园4)历史名园5)风景名胜公园

⑷带状公园 ⑸街旁绿地

4、水系绿地规划 ⑴市域

在成都市域范围内,对水库、湖泊周边的林地、绿地进行保护,建设水源涵养林,尤其是市域东北部的湖泊、池塘作为广义的湿地资源,应加以重点保护,充分利用现有的坑塘、洼地,在此基础上形成水面。

除了要对水库、湖泊的周边进行保护外,还应当对市域重要河流水系加以保护。对重要河流水系的保护采取“绝对生态控制区”和“建设控制区”两级保护的措施:其中在绝对生态控制区,尽量以植被缓坡代替人工砌岸,主要布置生态绿地和园林绿化,除道路、桥梁、园林建筑小品之外,不进行其他性质的建设;在建设控制区,需对各类建设活动要进行严格审批,对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高度、密度等给予控制。⑵主城区

主城区水系格局保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护规划区范围内都江堰水系的走向、格局、水质、生态环境。

重点保护内容可概括为“五江七河”。其中五江指都江堰水系在规划区范围内的五条主要河流:青白江、毗河、清水河、江安河、金马河;七河指流经中心区(三环以内)的七条支流水系:府河、南河、沙河、西郊河、摸底河、浣花溪、东风渠。

对水系格局保护区采取“绝对生态控制区”和“建设控制区”两级保护的措施。具体控制要求为:五江七河在四环路以外的范围内,绝对生态控制区为两侧各100m,建设控制区为两侧各500米;在四环路以内的范围内,绝对生态控制区为两侧各50m,建设控制区为两侧各200m。⑶ 中心城

在四环路(绕城高速路)以内的府河、南河、沙河、西郊河、摸底河、浣花溪、东风渠等七条支流水系,两侧各设置50m的绝对生态控制区,主要为公园绿地和公园;并设置两侧各200m的建设控制区,进行低强度开发,建设控制区绿地率不低于40%。

结合水系保护格局和大型公园绿地,规划在主城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规划一处大型水面。其他公园绿地也应结合用地条件,设置大小不等的水面,从而在主城区形成河渠成网,湖泊棋布,具有成都平原特色的湿地园林绿化景观。规划主要大型水面有: ①青龙湖:位于城区东部明十陵历史文化公园,恢复历史上1000亩湖泊。②南湖:位于城区南部南湖公园,结合府河、江安河建设1000亩湖泊。③西湖:位于城区西北部上府河郊野森林公园,规划2000亩湖泊。④北湖:位于城区北部北郊森林公园,规划2000亩湖泊

三、现状主要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成都市绿地的形式、面积、设计理念等都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指标,但在个别方面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1绿地率总体水平稍低

成都市所辖面积较广,所需绿地类型也相应较广。但相对于各类绿地来说,绿地率相对较低,体现在道路上为老树小,灌木多,乔木小,道路绿地的指标不够,树种规格小,道路覆盖率低。绿地形式相对单一,未能充分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2绿化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不足

成都市在城市街道绿化树种选择上主要以常绿树种为主,落叶树种比较过小,植物季相变化体现不够充分;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也没有注意树种的生物多样性,造成成都市的绿化树种单一,缺乏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应结合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树种配置,同时,生物多样性不足的现状为病虫害提供了机会,影响了绿化树种的正常生长。而且,成都市市花芙蓉在绿化树种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未能充分体现市花芙蓉的影响力。

3缺乏统一规划

绿地系统的设置应与城市设计同步,即:需将绿地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力求绿地和城市和谐统一。但成都市的各类绿地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在城市建成后再建的,这样就难免会有一定的生硬之感。景观和城市的和谐程度未达到最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4街道绿化无特色

街道是一个城市最常见的公用设施,其形象代表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成都市城市街道绿化设计缺乏地域特色、地理差异性,形式较为单一:简单的绿化形式、单一的树种,无法表现成都市的特色。对于成都市城市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不够,没能充分的体现成都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5在绿化设计手法上,形式比较单一,趋同性比较严重

成都市城市街道绿化景观的设计植物配置层次结构过于简单,缺少变化。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往往对于乔木和灌木两个层次考虑较多,而对于中间层次的植物考虑较少,很难形成复层植物景观,植物群落的景观效益未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6地域标识性不足

成都市的道路景观绿化的标识性不足,不能让人很明确的透过植物的种植规模、大小、特色、高低、树种的配置方式等,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所以在道路景观的设计上应该充分用植物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四、改进方案构想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规划指导思想

以城市绿化可持续性发展,满足市民对环境的需求为目标,以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为宗旨,以城市发展需要为导向,坚持以乔木树种为主体,乔、灌、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植物造景原则,采用传统和现代园林设计手法构筑符合具有鲜明成都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风貌的城市街道绿化景观。(2)规划原则

1.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根据立地条件的状况合理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采用引进适合本地地理、气候条件的外来优良树种。

2.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使城市道路功能结构和规划布局有利于提高居民生存空间质量。

3.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改善和美化城市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增加道路景观、绿地斑块与生物的多样性,积极开展城市多样性保护,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质量与区域生态平衡为目标。

4.统一规划、合理安排的原则。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形成当地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有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须有生态方面的要求,根据周边环境及道路性质,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5.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6.地域性区域性特色原则。规划反映出成都市的地域特色,在规划设计上以地带性植被作为种植的理论模式,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资源。

(二)规划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通知》(2002)3.《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

4.《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2003-2020)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6.《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7.《关于加快发展我市文博事业的若干意见》(2004)8.《成都市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三)具体措施

通过对成都市绿地景观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对于如何进行城市绿地生态规划,有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1.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注重文化内涵

重视成都市内外自然山水地貌特征,发挥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同时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成都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对给类园林绿地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形成成都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与特色。因此在植物的选择以及种植方面就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在花卉的选择上也应该有此方面的考虑。

2.按照国家有关行业规定

应按照国家有关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规定,根据城市游憩要求,景观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城市避灾防灾等要求,考虑城市现状建设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各类园林绿地类型与规模。

3.均衡布置各类绿地

各类公园绿地应均衡布置,以满足不同居民的出游要求。各类带状绿地合理分布形成网络,公园绿地、生态绿地与绿色网络有机结合形成体系。

4.合理确定近期和远期规划

考虑城市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因素,合理制定分期建设规划,确保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水平的绿地规模,使各类绿地的增加速度不低于成都市的发展速度。

5.合理配置各类景观植物

树种规划要重视使用地带性树种,坚持以适应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引进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制定合理的乔、灌、花、草比例,以乔木和灌木为主,同时要考虑植物的观赏、生态和经济价值。在对树种的选择中,也应该考虑到防火、防噪等因素,尽量是其利益最大化。

6增强各类绿地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增加群落的成层性,以提高绿地系统功能 绿地系统在城市发展中占有极大的地位,如果在绿地的规划设计中有意识地注重其系统结构的发展,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的极其有益的。目前成都市的绿地规划在此方面做得不够好,应该努力向系统化方向发展。

五、参考文献资料 ﹙1﹚高素萍,等。成都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现状分析【M】中国园林网 ﹙2﹚《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3﹚沈清基,傅博.生态思维与城市生态规划[J].城市规划,2002 ﹙4﹚苏炜。浅析西部大开发中景观园林建筑的生态设计[J]科技风,2010

﹙5﹚程绪珂,胡运骅.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6﹚园林学习网http://www.xiexiebang.com/ ﹙7﹚中国园林建设网http://www.china-landscape.net

第二篇:工作总结与改进建议

工作总结

在¥¥年即将过去之际,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有欣慰也有遗憾。随着公司各项业务的蓬勃发展,我更多看到的是我们为成为职业的投融资专家团队而作出的努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认真、务实、创新、激情应该是客服中心岗位的关键词,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用具体的工作绩效来诠释这些词汇的真正内涵,用我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做的更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工作经验上的欠缺,我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虽然因此碰壁,但也得到了更多的魔力机会,受益匪浅。现对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日常Call-Center中心工作 日常客服(呼入、呼出服务、在线答复及留言处理)投诉及建议的协助处理 现场客户的分流接待 日常开户数据的统计

日常客服 我部客服中心2009年(截至2009月12月22日)日常客户服务工作整体运行状态良好,严格按照2008年8月25日总部客服咨询部发布的《XXXX客户服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开展日常客户

服务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营业部的实际情况等客观原因及日常管理等主观原因导致在日常工作中依旧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一、日常工作中,在客服电话接听、IQ在线答复及回复等与客户的沟通中还存在着口语化比较严重,专业性不强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口头禅现象、多余无用语气助词使用频繁等;

二、回访任务执行不畅,新开客户回访占用较多工时;

三、TQ留言回复不及时或没有按照客户说要求的方式进行回复;

四、IQ在线交流,由于系统原因,存在漏回复,无法正常回复等令客户不满情况发生。

投诉及建议的处理 按照营业部执行《XXXX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投诉处理实施办法》的实际情况,现对营业部日常投诉概述如下:

营业部在总部发布了《XXXX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投诉处理实施办法》后,迅速组织了营业部员工进行学习,并根据《办法》要求发布、公告了营业部、总部的投诉电话、电子邮箱等投诉方式。随后又结合营业部的实际情况对“一般投诉”的处理流程进行一定优化,在不违背《办法》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缩短客户投诉后等待反馈的时间。

1、一般投诉处理情况:采取一人一事跟踪到底处理完毕的方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或给与回复确定解决进度。

2、重大投诉处理情况:采取逐级反馈,坐席反馈到坐席班长,再有坐席班长反馈给上级领导,争取快速、高效处理客户问题。

我部客服中心在所有的投诉处理中,都坚决严格执行《XXXX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投诉处理实施办法》,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引导投资者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没有出现可能引发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信息

现场客户接待 客服中心自建立以来一直承担现场客户接待的重要功能,目前采取的是以未接听状态坐席优先接待客户的方法,争取使来到客服中心的客户都得到很好的接待,满意而归。

为了今后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并为公司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现对未来一年规划如下:

一、服从领导,服从安排,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做到了号令的高度统一,上下一心,客服一条心,部门一盘棋,成为前台营销的有效后盾。

二、遵章守纪,维护企业荣誉。一个单位如果没有严格的几率,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司规章制度的推行,不迟到、不早退,严格按照公司的请假休假制度进行相应审批,保证不因为个人原因影响部门总体工作规划。

三、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不断自我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为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夯实基础。

不管以后的工作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并且将更加的认真地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努力克服个性和年龄的弱点,推开障碍和阻力,抛弃“小我”,轻松上阵。我相信自己不管受岁月如何地磨砾而产生变化,但是追求完美、永不言败的个性永不会变。

我的信念是活到老,学到老,要自信一生,用学习的心态来支撑自己,才将使我以后在客服行业做得更有活力、更具创意和更加从容!

…… ……

2012-¥-¥

第三篇:爸爸的饮食评价及改进建议

爸爸的饮食评价及改进建议

姓名:李想 学号:1311411111 课程序号:76

摘要:目前,很多人都处于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大部分人都认为亚健康是由于生活方式不正确导致,平时的工作、生活压力过大等原因造成,与平常的饮食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其实不然,饮食对亚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健康正确的饮食习惯能帮你缓解亚健康甚至赶走亚健康,而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则会加重亚健康,或者使你从健康变成亚健康。此文是针对我父亲来写的一篇评价与建议。

关键词:行为饮食;营养;健康;建议;亚健康;中老年人健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而要使人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则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还必须考虑饮食的合理调配,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平衡且充足,并且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人体在进入中老年后,机体的合成代谢降低而分解代谢增高,导致原本的代谢失去平衡,细胞功能下降。人体会渐渐提现出衰老现象,这个年龄段,没有什么比拥有一副好身体更宝贵。虽然衰老是人体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我们坚信合理膳食、健康生活、保持运动、心情愉快可以有效推迟衰老的到来,让咱爸健康地活到耄耋之年。首先是一些父亲的饮食习惯: 1.不吃早餐 2.三餐不规律 3.吃饭速度快

4.饭后必抽烟,且两天一包烟

5.饭局应酬吃的太油腻或者只喝酒不吃饭 6.饮水不足 7.不吃水果

针对以上我先来分析一下害处: 1.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直到中午才进食,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造成胃酸

分泌过多,于是容易造成胃炎、胃溃疡。另外,长期不吃早餐还会使胆固醇、脂蛋白沉积于血管内壁,导致血管硬化。营养学家们的证实,早餐是每个人一天中最不容易转变成脂肪的一餐。如果每天不吃早餐只会让午餐吃得更多。德国埃朗根大学研究人员在对7000个男女的长期跟踪后发现,习惯不吃早餐的人占到了 40%,而他们的寿命比其余60%的人平均缩短了2.5岁。而另一所大学在一次对 80-90岁老年人的研究中发现,他们长寿的共同点之一是:每天吃一顿丰盛的早餐。

因此建议,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比例最好是3∶2∶1,这样子就能让一天内所吃的精华在体力最旺盛的时间内消耗掉。并且早餐一定要丰盛,但是不能油腻。2.三餐不规律

于饮食不规律,或经常不吃早餐,或饮食不均衡,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久而久之,会导致皮肤干燥、贫血、细胞衰老等营养缺乏症状。有调查指出,有饮食不规律不良习惯的人,骨骼密度远远低于规律饮食的人,对已发生骨质疏松的人来说,饮食不规律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建议:注意饮食规律。科学饮食规律即定时、定量进食,不要吃零食。科学地分配三餐热量,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注意饮食均衡,合理膳食;不合理、不科学的饮食或营养结构,会导致肥胖的发生。饮食与运动相结合,进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3.吃饭速度快

无法充分吸收食物营养,使身体发胖,加患慢性病的概率,大患癌症的风险。人体需要的营养是那些被吸收的食物,因此如果食物的吸收比例愈高,则吃进去的食物量就能减少。那些饭量愈来愈大的人,很大一部份都是囫囵吞式的吃饭习惯,大多数的 食物只是到身体里空跑一遭而已。身体一直无法吸收到充足的营养,只好不断的提高食欲增大食量,也愈来愈喜欢高能量的食物。

因此建议,吃饭细嚼慢咽,不要吃太快。4.饭后必抽烟,且两天一包烟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对吸烟者来说更是一种非常有害的误导。

饭后,血液循环量增加,尼古丁迅速地被吸收到血液,使人处于兴奋状态,脑袋飘飘然,就如同“ 烟民”们描述“神仙”一样的感觉。实际上,饭后吸一支烟,比平常吸十支的毒害还大。因为饭后人体热量大增,这时吸烟会使蛋白质和重碳酸盐的基础分泌受到抑制,妨碍食物消化,影响营养吸收。同时还给胃及十二指肠造成直接损害,使胃肠功能紊乱,胆汁分泌增加,容易引起腹部疼痛等症状。而且身体在对食物积极消化、吸收的同时,对香烟烟雾的吸收能力也增强,吸进的有害物质也增加。所以,可以这样说:饭后吸烟,祸害无边。除此之外,长期吸烟者肺部积聚大量毒素,吸烟的人首先危害到的就是肺,如果想要保护好肺这个“人体净化器”,最好就是戒烟。

因此建议,戒烟,因为无论挑适当的时间戒烟还是少抽烟,都没有不抽烟来的更好。

5.饭局应酬吃的太油腻或者只喝酒不吃饭

首先食用太多油腻食物会导致肥胖。其次食用太多油腻食物会引起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油腻食物是指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吃多了会加重肝脏负担,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所谓一胖百病生: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塞等富贵病就会随之而来。其次食用太多油腻食物会引起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油腻食物是指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吃多了会加重肝脏负担,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所谓一胖百病生: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塞等富贵病就会随之而来。并且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病;处于潜伏期的肝炎病人,大量饮酒可突发急性肝衰竭。除了损害肝脏,过量饮酒还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梗塞,诱发脑卒中,心脏病,中毒性脑萎缩,胰腺炎等。美国、日本的科学家经研究发现,过量饮酒还会出现健忘症等。但是少量饮酒,可减少动脉硬化。

因此建议多食用粗纤维的绿色食材,多吃粗粮,以及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但是可以少量的饮酒,温和的葡萄酒为最佳。6.饮水不足

饮水不足导致脑老化;诱发脑血管及心血管疾病;影响肾脏代谢功能。父亲因为长期坐办公室,所以平时多喝水,可抑制尿道中的细菌繁殖,避免膀胱炎。上午八九点钟,进入办公室后,马上倒一杯水,并在午餐前喝完;

到了下午三四点,补充一次水分,还能缓解紧张的情绪;下班前再喝一次水,以防路上身体缺水。并且父亲饭局多,喝酒自然也多,醉酒后嗓子不舒服,感觉发干,这主要是酒后失水引起的,建议喝几杯温开水,稀释酒精、保护肝脏、补充水分。还可以喝些新鲜的葡萄汁,能减轻酒后反胃、恶心的症状,达到醒酒的目的。7.不吃水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规定,每天要吃200~400g的水果才能达到个人每天对营养素的需求。蔬菜和水果虽然都含有微量元素,但是二者是完全不可替代的,水果中的很多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蔬菜所不能完全补充的,有些甚至是蔬菜中所不含有的,比如说果胶、某些膳食纤维和生物活性物质。长期不吃,身体不但会出现亚健康状态,还会因营养素缺乏而产生疾病。

因此建议多吃水果,但是因为父亲抽烟,而研究表明,吸烟者对维生素C的消耗量增大,维生素C是人体内最好的抗氧化物质,对消除体内尼古丁、提高细胞抵抗力、保持血管弹性具有很大作用,因此不妨多吃柑橘、草莓、猕猴桃、柠檬、番茄等。

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健康,拥有健康的体魄,远离疾病的侵袭,是每个人最大的愿望,有了健康,我们才有机会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有了健康,我们才有机会去实现我们的梦想,有了健康,我们才有机会和家人永远幸福的在一起。其实日常饮食和健康是密切联系着的。在平时应多注意身体的健康问题,多看一些养生的节目,在食物上注意营养均衡,这样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第四篇:总结评价与改进

教学反思第五:

午汲实验小学:刘亚红

总结评价:

根据各组学生的对话情况,完成小卡通贴的发放,选出本节课的优胜组。学生进行简短自评,老师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并小结本课知识点。

虽然课堂是按照原来的设计讲了下来,但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一.复习热身的过多,以至于后面的时间过于紧张;复习的时候老师说得过多了,因为是讲过的内容,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己说,学生已经非常熟悉这些内容,老师没必要讲的很多。

二.从“新词呈现”的活动设计来看,五个新词的呈现方式未免显得单调而乏味,学生没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亦步亦趋,显示出一种明显的机械式的“走马观花”。虽然我通过TPR动作来教授单词,但是缺乏生活化的语言活动却无法激发学生的课堂表现欲。因此,课堂缺少趣味性。

三.小学英语还是要强化汉义,注重词义,不要因为要达到全英教学就不许说汉语。

改进:

一.课堂上要多用英语夸奖孩子;

二.要多听录音,学生多跟读;

三.要教学生简单的发音法;

四.单词讲解忌平均用力。

小学英语的教学要善于把英语教学生活化、活动化、情趣化。利用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巧妙地设计一个个有效的语言信息沟,让学生在趣味中习得语言,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这样,语言的生成就水到渠成了。

第五篇: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壤与土地资源调查

第一章

1.工作底图:绘制土壤图的地形与遥感资料。

2.土壤草图:前提必须是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线划符号,通过制图综合,把测区土壤类型以及分布状况锁链成平面图。

比例尺的种类、特点(适用范围),影响因素?

① 详测比例尺1:200-5000适用于小型农、林、牧试验场、试验区林级调查工作。制图单位: 变种。②大比例尺1:1万-2.5万 适用于国营农场、乡镇、县级调查工作。制图单位:土种、变种或其复区 ③中比例尺 1:5万-20万 只用于县、市级中等河流流域。制图单元:土种或其复区④小比例尺<1:20万 适用于省级、全国级、大河流流域。制图单元:亚类或土属的复区

影响因素:①农业用地方式: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②地形切割程度和土壤复杂状况③ 调查面积大小

怎样选择工作底图?

① 外出调查之前,需根据调查任务的要求,向测绘部门收集有关比例尺的最新地形图。② 每幅相同图件至少要准备双份,供草侧和清绘使用。③为报据规程的具体要求准备好地形图,还需要了解各级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特点及我国地形图的分幅编号,以及侧图单位、方法和 时间,以把握住图件的质量。

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一)工作计划的制定:

1、确定调查任务

2、调查底图比例尺的确定

3、组织调查队伍

4、拟定工作计划

(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自然成土因素的收集

2、农业生产资料的收集

3、土壤资料的收集

4、资料的分析

(三)调查物质的准备:

1、图件的准备

2、遥感资料的准备3调查工具的准备

第二章

各成土因素需研究的内容和调查方法是什么?

1.地形因素研究: I)按形态特征划分的地形类型:山地、丘陵、平原。2)按成因划分的地形类型:流水地形、波浪作用地形、重力作用地形、岩溶作用地形、风沙地形与黄土地形。冰 川地形。

研究方法:1.现有地形地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2.进行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的分析3.典型的地貌类型调查和描述4.绘制综合断面示意图5.地形素描6.摄影方法7.新构造运动对地形影响的分析.2.母质研究:I)按风化壳类型划分:碎屑风化壳、碳放盐风化壳、硅铝型风化壳、富铝风化壳、含盐风化壳、还原系列2)按形成类型划分:残疾物、坡积物、洪积物、冲击物、湖积物、风积物、滨海沉积物、冰渍物 3)按成土母质分类: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中型结晶岩类风化物、基性结晶岩类风化物、石英岩类风化物、泥质盐类风化物、碳酸盐类风化物、红砂岩类风化物、基性结晶盐类风化物、紫色砂岩类风化物、紫色泥岩类风化物、炭质岩类风化物、第四纪红色粘土物质、第四纪黄土物质、洪积物、河流冲积物、湖积物、海积物、风化物质、泥炭物质。

研究方法:1首先查阅调查地区的地质资料及图件2确定成土母质的成因类型3.进行地层分析。4.研究成土母质的化学属性、岩石学属性和矿物学属性,5.了解母质的机械组成及其分层性

3.气候因素研究: 1)近代气候:光、温度、水。2)古气候:上新世、早更新世、晚更新世、全新世.研究方法:1.地理景观研究法2.小区域气候观察法3.土壤剖面形态景观及物质的地球化学迁移研究法4.指标分析法。

4.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研究:1)地表水:河流流域、河流2)地下水;地下水埋深等级划分:

深位地下水、中位地下水、高位地下水、地下水质类型划分:矿化度分级、地下水矿化类型 划分3)泉水:升泉、降泉。研究方法:1将地表水、地下水和地貌学统一起来进行研究2.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补给或排泄关系3.水文资料的收集4.径流特征的收集5.结合地貌研究潜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6.确定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壤影响的强度7.观测地下潜水的矿化成分、矿化度和地下潜水的埋深.5.生物因素的研究:植物:植物景计量、化学成分不同、指示植物、农作物长势。动物、微生 物。研究方法:1.植物的野外调查法2.土壤动物研究法3.土壤微生物研究法4.土坡生物综合研究法。

6.人为活动调研:非农业性建设对土壤的影响(如开矿、旅游区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对土壤的影响、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的影响(耕作、施肥)。研究方法:I群众调查2.区域对比法(选用两个条件相似的测区比较)3.对比法(本区域内不同年份的比较).用辩证的观点对成土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井举例说明?

I.在某一个特定地区对土壤的影响总有一个起主导作用,其它处于从属地位.例如:黄泛平原区的碱化土、碱土和盐土系列,主要受水文地质条件所支配,在含有不同盐分组成的情况下,便形成不同形制的盐渍土。

2.区域景观中任何一个因素对土壤的影响都不是孤立的,各因素间都是相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当某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其他因索变化。

例如:地表水、地下水与气候、地貌等景观因素的关系。地表水和地下潜水不仅是一定气候和地貌条件的综合反映,也是一定气候条件下区城地貌的塑造者。因此.必须将这些水体作为景观因素的组成部分来研究。

3.区域景观中各因素及土壤本身都不是静止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例如:地形发育对土壤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形响。由于地壳的上升或下降,不仅影响土壤的浸蚀和堆积过程,同时引起水文、植被等一系列变化,其结果是 改变了成土的方向,形成了新的土壤类型。

第三章

1、土壤剖面:指用来观察描述土壤的垂直切面。

2、单个土体:指我们能对之进行描述和采样从而能据以鉴定出某一土壤的特性和排列以及一系列特性变异的最小土体。

3、聚合土体:指在土体构型中具基本上相似的发生层的组合和排列的最小单位的土体。

4、主要剖面:为全面研究土壤形态特征与成土条件和改良利用特点之间关系的剖面。

5、检查剖面:为检查主要剖面土壤属性的变异程度和稳定性而设置的剖面。

6、定界剖面:为确定土壤边界而设置的土壤剖面。

7、土层:是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一些层次。

8、土壤发生层:经过成土过程形成的土层。

9、土壤发生型:土壤剖面的发生发育类型,是发生学土层的组合形式,是划分土壤高级分类单元的标志。

10、土体构型:在土壤范围内共有各种性质和形态的土层相互组合状况,且具有质和量的指

标,用以确定基本分类单元。

11、诊断层:经过一定的成图过程在剖面上发育而成能鉴定土壤类型特征标志的层次。

12、障碍层:对土壤利用和作物生长有特殊影响的土层。

怎样设置土壤剖面和工作路线?

土壤剖面点设置

(一)常规布点法:①中小比例尺剖面点设置:路线询查应考虑大中地貌类型,主要例面② 大比例尺的剖面点设置:应综合考虑大中小地貌,应注意微小地形的变化

(二)统计抽样法

工作路线的设置

工作路线:调查时所需要的路线

原则:用最短的距离穿过不同的地貌单元和地理景观,平原区要垂直穿过河流和水渠,山区要垂直穿过分水岭,应避免少走重复路,中小比例尺调查应注意间距

怎样用罗盘进行定点标图?

定向:罗盘仪,指针指向N,S极

定点(标图),交汇法,极坐标法、地物追踪法

①交汇法:前方交汇和后方交汇(选择两个地物点,角小于90度)通视条件好的地方使用 ②极坐标法:在通视条件差,无明显地物的情况下使用(根据地物的相对位置)选一个地物点:距离

③地物追踪法(多用于平原区)

土壤剖面描述的内容及方法是什么?

地表描述①地形 名称如山坡应记录(地形、坡长、坡向一用罗盘仪,读N针)

②母质 母质名称(沉淀物,坡积物,母质的特征)

③土壤的侵蚀及排水状况:侵蚀的类型、程度,排水状况(易/不易)

④植被与农业利用:群落植被,指示植被,农作物的种类,产量

土壤形态要素及其描述土壤颜色(反映土壤的物质组成和形成环境)

常用方法:目力描述,目力比色,比色计

为什么分折土壤生产特性要有地理和物理观点?

任何一种土壤利用与生产评价决不仅限于土壤本身,它与四周的生态环境条件是分不开的。例如:蒙金土土体结构类型在华北和西北的半湿润、半干早地区,它土体的水分保持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土体构型。但是,同样上砂下粘的土体构型出现在南方多雨的土壤中就成为一种不良的土体料构型。

第四章

土壤组合制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土壤类型由于比例尺的限制,每种土壤类型都不够上图面积,把这些无法单独构成图斑的类型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制图单元勾出,这样就形成了土壤组合制图。

土壤复区:在大比例尺制图中,与微地形相联系的不同土壤类型的斑块,呈镶嵌状分布,有规律更替的区域。

土壤复域:在中小比例尺制图中,与中地形相联系的不同土壤类型斑块,呈镶嵌状分布,有规律更替的区域。

大比例尺制图概查的任务是什么?

①了解和掌握测区的自然特点和农业生产情况

②了解测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拟定出初步的工作分类系统和制图单位

③制定详查的工作计划和技术操作规程

④检查工作底图的实用性,且提出补测内容

⑤如果使用航片,要建立航片影响判读标志

试述大中小比例尺制图的方法,并找出其异同点?

中小比例尺调查主要靠推侧,制图单位以高级分类为主,结合典型区调查,比例尺越小,(线路间距越宽)制图方法:线路调查法、放射调查法

大比例尺制图方法:对调查地区进行概括性的调查,任调查区内选择一、二条路线进行调查其土壤剖面等,成土条件,土壤状况,景观条件

土壤边界与成土条件的关系?

①地形与土壤边界:(一般情况下不能垂直于等高线)

垂直等高线(区分阴阳坡,母质类型)

平原区应注意河流,在制图中不能有直线,垂角

②母质类型与土坡边界:断层,褶皱

平原区应注意土体构型(河流的摆动引起层次多变化复杂)

③植被类型与土壤边界关系:指示植被,植物的长势情况

④农业利用方式与土壤边界关系:耕作方式的不同,类型不同

第五章

怎样勾绘航片的工作面积,意义何在?

航片判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试述应用遥感资料进行土壤调查的方法步骤?

①准备工作 ②野外概查与建标 ③室内预判 ④野外检查验证与调绘 ⑤成图与总结

第六章

室内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①料的审核整理(标本,记载表、土壤草图、评土比土、拼图补测)②组织分析化验 ③ 土壤图及其他图件绘制④编写工作报告

评土比土的意义何在?17

4全面比较各土壤类型之间的异同,是否出现“同土异名,异土同名”的现象。

通过评土比土,能够使野外资料和分析结果同群众生产经验结合起来,充实调查内容,加深对土壤类型分布、特性和生产问题的认识,为编写调查报告及成果应用奠定基础。土壤草图需审查哪些方面?

① 审查土壤界限 ②审查草图应有的内容 ③拼图 ④拼图补测

第七章

土地:是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各种自然因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同时也包括人类活动的作用和影响。

土地资源: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类型: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

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

土地资源类型: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且利用价值和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的集合.土地自然属性:是自然地理因素相互作用和制约的结果、赋予土地的固有特性.土地社会经济属性: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赋予土地的新的特性的综合.土地构成要素是?气候要素、地学要素、土壤要素、生物要素、社会经济要素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

(一)准备工作:1组织专业队伍 2制定工作计划 3调查资料准备 4工具、材料准备

(二)外业调绘:1线路勘察2制定工作分类系统3室内预判4地类调绘5补侧6样区调绘验证

(三)内业工作:1转会工作2量算面积3编图与图面整饰4成果整理

(四)检查验收

土地利用调查中外业调绘的一般方法?

①选好站立点(地势高,视野开阔)②确定调绘底图的方位③对底图进行判读(判读方法:由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先易后难,抓住明显地形特征和影像特征,同时边走边判读,判读结果在图上标识出来)④补侧(对一些新增地物随时及时补侧)⑤调绘整饰(当日调绘当日清理)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三种方法和技术方案?

(一)利用1:1万的影像图进行动态监测①按规范要求编制影像图②把影像图和土地详查图进行对比分析,把变化地类用铅笔勾出③野外检查验证④对新地类界进行整饰并修编现状图,在图上注明动态监侧的时间⑤量算变更土地面积

(二)利用航片进行动态监测①放大航摄影片至1:1万②在新航偏上要调绘地类界,按1:1万的详查图比较③野外检查④修编土地利用现状图⑤量算变更土地面积

(三)利用“3S”技术进行动态监测①购买近期高分辨率卫星图像②构建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数据库③进行卫星图像处理④对处理图像与数据库当中矢量数据进行叠加,形成矢量栅格影像图⑤在新的影像图中勾绘出变化地类⑥外业对图斑边界进行GPS定位⑦内业处理,建立土地利用变更的数据库.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制过程?

(一)设计:①明确地图的用途和要求②收集整理编图资料③要对本县地理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进行研究④确定地图的内容

(二)地图编绘:①确定地图的数学基础②转绘地图的内容③编绘地图内容的各要素④进行接边

(三)地图清绘:

(四)出版:

下载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土地资源调查中“外业调绘”之工作步骤的是() A. 量算面积B. 路线勘察C. 室内预判D. 地形调绘 2、和作物生长期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 积温B. 气温C.......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1、土壤调查与制图概念 (1)调查土壤资源 (2)研究其各种土壤类型发生、发育程度、演变规律、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及规律和区域性特征特性、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以及与生态、环境......

    一周学习与建议改进工作报告

    经营分析管理报告与改善 来到舜浦也有一周了,很高兴加入这个团队,这段时期非常感谢公司同事对于我的帮助,在这一周时间我对公司的人,物,材料,资料,设备,产能,工艺,等进行学习,查阅;现将......

    自我沟通能力评价与改进

    主题:自我沟通能力评价与改进 转眼间,我们都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就是就业,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就业......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书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书 第一部分前言一、调查地点:清宴园 二、调查时间:2013年5月10日 三、调查所用工具:照相机、录音笔、记录本、笔、旅游资源基本分类表等。 四、调查人......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引 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

    改进评价方案提高学生素质_美术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的实践与研究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

    安全工作自我评价及改进方案

    南大史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自我评价及改进方案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师生为宗旨,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