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摘要:
为保证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严肃处理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乡镇(街道)、村(社区)、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在调查摸底过程中工作失职,导致基础数据填报不真实;
(二)对拟申报享受强农惠农资金的对象及标准,未按照规定予以公示;
(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未按照规定及时调查处理;
(四)因工作失职,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或者未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
(五)以虚报、冒领等手段套取、骗取或者截留、私分强农惠农资金;
(六)用强农惠农资金充抵债务或其他款项;
(七)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
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财政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强农惠农政策公开不及时、不全面;
(二)对基础数据审核不严格或故意弄虚作假,导致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
(三)未按规定对强农惠农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直达账户;
(四)未按规定及时足额开具拨付指令,拖欠延压强农惠农资金;
(五)不按照有关规定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对发现的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行为不进行调查处理;
(七)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和直达农户的强农惠农资金“一本(卡)通”没有按规定及时发放到户;
(八)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
原文
恩施州农机办关于转发《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
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农机化办:
现将省纪委监察厅发布的《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转发给你们。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各级农机部门的重要职责。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学习《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领会精神实质,对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定,认真自查工作中不到位或存在的薄弱环节,追加措施,扎实整改,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经得起检查、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附件: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二〇一一年九月一日
附件:
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保证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严肃处理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强农惠农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政策性资金,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资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等。
第三条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规定中的有关职责。
第五条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乡镇(街道)、村(社区)、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在调查摸底过程中工作失职,导致基础数据填报不真实;
(二)对拟申报享受强农惠农资金的对象及标准,未按照规定予以公示;
(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未按照规定及时调查处理;
(四)因工作失职,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或者未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
(五)以虚报、冒领等手段套取、骗取或者截留、私分强农惠农资金;
(六)用强农惠农资金充抵债务或其他款项;
(七)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财政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强农惠农政策公开不及时、不全面;
(二)对基础数据审核不严格或故意弄虚作假,导致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
(三)未按规定对强农惠农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直达账户;
(四)未按规定及时足额开具拨付指令,拖欠延压强农惠农资金;
(五)不按照有关规定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对发现的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行为不进行调查处理;
(七)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和直达农户的强农惠农资金“一本(卡)通”没有按规定及时发放到户;
(八)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七条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未建立有效管用的资金监管制度;
(二)未将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三)在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分配、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项目管理过程中工作失职;
(四)以虚报、冒领等手段套取、骗取或者截留、私分强农惠农资金;
(五)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或者为单位、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六)违反规定将专项资金用于人员工资、津贴补贴及奖金和公务车辆、办公用房购建等其他支出;
(七)未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档案和资金发放记录;
(八)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八条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受委托承担强农惠农资金发放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政策性保险经办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无故拖延、拒付、占压、挪用强农惠农资金本金、利息或保险赔偿金,资金未按规定直达农户;
(二)违反规定收取手续费;
(三)向客户强行推介金融产品或其他有偿服务;
(四)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存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资料;
(五)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代扣、代缴有关费用,代领资金;
(六)其他违反规定对客户造成较大损害的行为。
第九条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应当根据责任人的错误事实、情节、后果及态度,作出下列处理:
(一)批评教育。包括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公开道歉、诫勉谈话、通报批评。
(二)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的情况,应当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三)纪律处分和刑事处理。有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以上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十条违反本规定获取的不正当经济利益,应当依法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给国家、集体或者村民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责令赔偿。
第十一条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责任追究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或者上一级机关应当依据有关规定,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受理并作出处理。
申诉期间,不停止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
第十二条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两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同时受到纪律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
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
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保证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严肃处理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强农惠农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政策性资金,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资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等。
第三条 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 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规定中的有关职责。
第五条 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乡镇(街道)、村(社区)、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在调查摸底过程中工作失职,导致基础数据填报不真实;
(二)对拟申报享受强农惠农资金的对象及标准,未按照规定予以公示;
(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未按照规定及时调查处理;
(四)因工作失职,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或者未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
(五)以虚报、冒领等手段套取、骗取或者截留、私分强农惠农资金;
(六)用强农惠农资金充抵债务或其他款项;
(七)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 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财政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强农惠农政策公开不及时、不全面;
(二)对基础数据审核不严格或故意弄虚作假,导致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
(三)未按规定对强农惠农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直达账户;
(四)未按规定及时足额开具拨付指令,拖欠延压强农惠农资金;
(五)不按照有关规定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对发现的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行为不进行调查处理;
(七)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和直达农户的强农惠农资金
“一本(卡)通”没有按规定及时发放到户;
(八)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七条 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未建立有效管用的资金监管制度;
(二)未将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三)在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分配、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项目管理过程中工作失职;
(四)以虚报、冒领等手段套取、骗取或者截留、私分强农惠农资金;
(五)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或者为单位、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六)违反规定将专项资金用于人员工资、津贴补贴及奖金和公务车辆、办公用房购建等其他支出;
(七)未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档案和资金发放记录;
(八)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八条 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受委托承担强农惠农资金发放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政策性保险经办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无故拖延、拒付、占压、挪用强农惠农资金本金、利息或保险赔偿金,资金未按规定直达农户;
(二)违反规定收取手续费;
(三)向客户强行推介金融产品或其他有偿服务;
(四)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存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资料;
(五)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代扣、代缴有关费用,代领资金;
(六)其他违反规定对客户造成较大损害的行为。
第九条 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应当根据责任人的错误事实、情节、后果及态度,作出下列处理:
(一)批评教育。包括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公开道歉、诫勉谈话、通报批评。
(二)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的情况,应当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三)纪律处分和刑事处理。有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以上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十条 违反本规定获取的不正当经济利益,应当依法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给国家、集体或者村民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责令赔偿。
第十一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责任追究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或者上一级机关应当依据有关规定,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受理并作
出处理。
申诉期间,不停止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
第十二条 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两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同时受到纪律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兢兢业业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依照《暂行规定》严肃问责,充分发挥问责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暂行规定》过程中的情况和建议,要及时报告中央。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促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
第三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二章 问责的情形、方式及适用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一)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二)因工作失职,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四)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
(五)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
(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七)其他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行为的。
第六条 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出现问题的,按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
第七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分为: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
第八条 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本规定第五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一)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三)对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四)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九条 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本规定第五条所列情形,并且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第十条 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由党委(党组)、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第三章 实行问责的程序
第十一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规定中的有关职责。第十二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对因检举、控告、处理重大事故事件、查办案件、审计或者其他方式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二)对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三)问责决定机关可以根据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四)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事宜,或者由问责决定机关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事宜。
第十三条 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提出问责建议,应当同时向问责决定机关提供有关事实材料和情况说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十五条 对于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问责调查的,问责决定机关可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
第十六条 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政领导干部作出的问责决定,应当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七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应当制作《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由负责调查的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代问责决定机关草拟。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问责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批准机关、生效时间、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作出责令公开道歉决定的,还应当写明公开道歉的方式、范围等。第十八条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本人及其所在单位。
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应当派专人与被问责的党政领导
干部谈话,做好其思想工作,督促其做好工作交接等后续工作。第十九条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及时将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有关问责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并且将执行情况报告问责决定机关,回复问责建议机关。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情况应当报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第二十条 问责决定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一条 对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人员实行问责,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二条 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第二十三条 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对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成员实行问责,适用本规定。对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领导人员实行问责,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
鄂办文„2011‟69号
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8月11日
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保证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严肃处理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强农惠农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政策性资金,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资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等。第三条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规定中的有关职责。
第五条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乡镇(街道)、村(社区)、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在调查摸底过程中工作失职,导致基础数据填报不真实;
(二)对拟申报享受强农惠农资金的对象及标准,未按照规定予以公示;
(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未按照规定及时调查处理;
(四)因工作失职,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或者未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
(五)以虚报、冒领等手段套取、骗取或者截留、私分强农惠农资金;
(六)用强农惠农资金充抵债务或其他款项;
(七)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第六条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财政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强农惠农政策公开不及时、不全面;
(二)对基础数据审核不严格或故意弄虚作假,导致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申报范围;
(三)未按规定对强农惠农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直达账户;
(四)未按规定及时足额开具拨付指令,拖欠延压强农惠农资金;
(五)不按照有关规定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对发现的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行为不进行调查处理;
(七)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和直达农户的强农惠农资金“一本(卡)通”没有按规定及时发放到户;
(八)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第七条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未建立有效管用的资金监管制度;
(二)未将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三)在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分配、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项目管理过程中工作失职;
(四)以虚报、冒领等手段套取、骗取或者截留、私分强农惠农资金;
(五)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或者为单位、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六)违反规定将专项资金用于人员工资、津贴补贴及奖金和公务车辆、办公用房购建等其他支出;
(七)未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档案和资金发放记录;
(八)其他违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第八条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受委托承担强农惠农资金发放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政策性保险经办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无故拖延、拒付、占压、挪用强农惠农资金本金、利息或保险赔偿金,资金未按规定直达农户;
(二)违反规定收取手续费;
(三)向客户强行推介金融产品或其他有偿服务;
(四)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存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资料;
(五)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代扣、代缴有关费用,代领资金;
(六)其他违反规定对客户造成较大损害的行为。第九条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应当根据责任人的错误事实、情节、后果及态度,作出下列处理:
(一)批评教育。包括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公开道歉、诫勉谈话、通报批评。
(二)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的情况,应当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三)纪律处分和刑事处理。有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以上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十条违反本规定获取的不正当经济利益,应当依法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给国家、集体或者村民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责令赔偿。
第十一条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责任追究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或者上一级机关应当依据有关规定,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受理并作出处理。
申诉期间,不停止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
第十二条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两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同时受到纪律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强农惠农资金使用情况汇报
根据**市财政局[2009]15号会议精神。我镇对2008年以来各级财政下发的“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等20项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自查,并将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从自查情况显示,我所对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始终坚持了“一足、二督、三公、四专、五不准”,即
一足:各级财政下拨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都及时足额到
位。
二督:一是督办,每接到一项惠农资金下发通知,所主要领导立即督促分管领导及办事人员按相关规定迅速办理;二是督查,对各项资金的落实到户情况,镇都派有专门督查组跟踪督查。
三公:镇村组三级干部对粮补面积、低保、贫困等救济救助对象都能公布、公平的确定,并将政务、村务张榜公开。
四专:对涉及到的强农惠农资金落实均针对性的配有专抓人员,做到了专款专用,建立了专账,并利用“一卡通”打入了享受者的专户账号。
五不准:在落实惠农资金中镇党委、政府反复强调各级干部和经办人员对所有涉及的强农惠农资金不准滞留、不准挪用、不准挤占、不准代扣任何款项,不准优亲厚友,并定为纪律在督查时重点督查,若有行私舞弊,一经查实,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由于领导重视,各级干部纪律严明,到目前未出现因强农惠农资金不到位而上访的现象。
具体到位资金如下:
1、扶贫资金15万元。
2、粮补资金。上级财政下发我镇2008年综合直补资金1765691元,粮食直补509631元、良种早稻91948.4元,中稻435737.4元,综合直补追加247093.82元合计金额为5496101.23元。
我所采取先二次核实水稻种植面积,后按无异议的核实面积计算出各农户应补资金然后录入微机,另一方将应补资金计算出花名表交信用社直接打入各农户的“一卡通”。
3、油菜种植补贴资金。去年该项资金360246元按据实面积亩补10元,如数打入了种户的“一卡通”。
4、母猪饲养补助。按兽医人员逐户调查核实能繁母猪的存栏数100元/头直接打入养户“一卡通”,共补216000元。
5、退耕还林资金。该项资金的发放由镇林业员协同上级林业部门按成活率要求和造林效果进行实地验收的面积直接打入造林、营林者的“一卡通”,08年共给林权者退耕还林补偿金1064299.5元。
6、五保资金。08年发放五保资金521800元全部打入“一卡通”。
7、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08年全镇合计下拨小农水资金129000元。强农惠农政策涉及各个行业,千家万户,全面认真的贯彻执行惠农政策是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人民的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工作,因此在自查中我镇坚持边总结边完善,边提高,使涉及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的每个环节工作都落到实处。一是强化责任。成立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监督检查组。建立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责任制。二是全面公示。进一步增强强农惠农资金发放使用的透明度。三是彻底纠改。信用社对惠农资金有时打“卡”不及时,少数享受者不能及时领到资金,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公示,公正、公平、公开的管好用好各项惠农资金,使农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并建议强农惠农政策适当侧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利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村交通条件。
第五篇:强农惠农资金使用备案制度
强农惠农资金使用备案制度
1、强农惠农补贴资金的发放,必须严格把握四关两到位,即基础数据采集关、补贴资金公示关、补贴资金审核关、补贴资金拨付关、补贴资金兑付落实到位、补贴资金发放督查到位。
2、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禁止截留、滞留、抵扣、挪用、贪占强农惠农的各项补贴资金。
3、强农惠农资金,在正式拨付后15个工作日内,资金发放和项目管理主管部门要将强农惠农资金项目名称、资金来源、项目安排、资金分配方案、拨款文件等情况报各级纠风、减负部门备案。
4、强农惠农资金发放和项目主管部门负有直接监管责任,应加强监管,搞好配合,杜绝漏洞,确保强农惠农资金按政策落实。
5、各级纠风、减负部门要强化监督、跟踪管理、跟踪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