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时间:2019-05-15 01:2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第一篇: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孩子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担任起了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个重要角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弗洛姆说过:“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是通过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 由此可见,家庭对幼儿性格影响的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接触社会和认识社会的媒介,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为其提供了生理和物质的需要,而且也提供了心理需要。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性格。

一、家庭教养方式和性格的界定

根据资料表明:“所谓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当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也从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规范中传递体现。

性格是一种心理特征,陈帼眉教授认为:“性格主要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幼儿性格是在先天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在幼儿与父母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

幼儿性格形成起源于婴幼儿期的生活。每位父母都以自己独特的教

养方式教养幼儿,使幼儿产生固定性反应,即形成了习惯,每个习惯统一起来,作为一种素质存在,便构成了幼儿的性格特征。

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起着制约和导向的作用,它与幼儿的性格有密切联系。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

据调查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根据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可分为常见的以下几种类型:专制型、溺爱型、严厉型、保护型、民主型这五种类型。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是不同的。

1、专制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这种类型的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一切听自己的,并用权利强制孩子听自己的,孩子没有绝对的自由,父母已经为孩子勾画出了他们“理想”的蓝图,只要孩子照做就行了,父母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永远加以保护和监督。他们对孩子的理解和温暖少、强制作风比较多、批评多于表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两代人之间有一层隔阂,有一条代沟。实际上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也都是为了孩子,可是孩子并不能够理解和接受家长的所有做法。

(2)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这种类型的父母们,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可是岂不知长期受父母的高压影响下的孩子,他们一般都比较容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他们没有什么独立性和自主性,创造力也较差,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主见、懦弱。有的则更加反抗、暴烈;有的不接受纪律和社会行为准则的约束。

六•一,许多人都会说这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可是事实上,这个节日并不属于孩子们。家长们并没有把这个节日还给孩子们,他们用各种方式限制着孩子们,让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但是家长们有没有考虑到,六•一这一天是专门为孩子而设的,这一天应该是孩子们的假日,他们有权利支配这一天的所有时间,在这一天里他们可以尽情的与同伴一起玩耍、嬉戏。家长们的“剥夺”让孩子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交流的机会,无法享受与同龄人游戏的快乐。他们没有了欢笑,有的只是孤独、胆怯,并且慢慢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上的孤僻。

2、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现在的家庭中,大多数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在溺爱型的家庭里,独生子女自然而然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小祖宗”,这些父母对孩子事事依着,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常会无条件的满足:他们要吃什么父母就买什么,穿的要华贵、要名牌,用的要高档。要星星不会摘月亮,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更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

案例一:有位大班老师想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环境布置时,让幼儿回家找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有些家长很不理解地说:“我的孩子是来上学的,可不是来劳动的!”这里不得不感叹与其说是教小孩难,倒不如说家长难教。

案例二:有这样一则漫画:一个孩子在值日当天,他自己没有动手值日,而是站在教室的中间,指挥着他的爸爸妈妈为他擦桌子,扫地… 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的发展会是怎样呢?(2)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这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利己的温床。在这种类型中长大的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都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以至于从小不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有情绪波动或攻击性行为,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更不容易被别人所接受,而且还会使他们“在家如虎,出门如鼠”养成名副其实的窝囊废性格,更容易产生不信任、依赖、神经质等心理特征。他们只懂得获得,不懂得付出;只有被爱、被关怀,不知道去爱父母和长辈,更谈不上去关心他人;他们对父母麻木不仁,认为这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不知道爱的回报;不能明辨是非,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大小事都依赖别人,胆小怕事,碰到任何问题解决能力很差。

3、严厉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严厉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认为必须全力以赴地保证孩子完成学业才行。他们忽视了孩子独立性与自主性,而是用许多规矩来束缚孩子,让

孩子过多和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正规的学业教育。通常这类父母把孩子当成他们实现梦想的工具。

案例:美国西部有个叫尤尼斯的八岁男孩,他是家庭的独生子,他的父母对他要求很高,他也很优秀。但是尤尼斯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优秀,更不能容忍别人在他面前低声耳语,表现为神经质,他整个人显得比较压抑。一次他和同伴玩耍,同伴说他的玩具汽车太旧了,他没有任何反驳也没有做出其他举动,只是一味的尖叫。这个小男孩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主要是因为他的父母对他的教养方式太过严厉造成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我们对儿童有两个极端心理都是对儿童有害的,其中之一就是希望太切,希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2)严厉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严厉型的父母太过严厉,要求过高,致使孩子非常努力也不能达到目标,不但如此,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如果父母再责备、训斥几句,孩子便会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做什么事都缺乏自信心,而且变得非常胆怯,甚至没有勇气面对社会,面对人生。

4、保护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保护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怕孩子吃亏,就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怕孩子摔倒就为孩子扫清路上一切障碍。这样做的结果会对孩子今后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案例:4岁的莎莉和妈妈一起到公园里去玩。莎莉想荡秋千,妈妈同意了并带着她从秋千后面小心地绕过去,深怕莎莉被秋千打到。莎莉

坐在秋千上要自己荡,可是妈妈不肯却要推她,因为妈妈怕莎莉从秋千上掉下来。不一会儿莎莉就玩累了,她看到单杠就请求妈妈让她去玩,妈妈不同意,认为那太危险。妈妈带着莎莉去玩滑滑梯……过了一会莎莉就厌倦了,于是莎莉拉着妈妈的手要回家。大家可以看到在整个过程中莎莉没有大声叫过,放开嗓子笑过,也没有跑过、跳过,而是非常的安静。

你认为莎莉正常吗?这应该是一个4岁小女孩的表现吗?不是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父母太过保护她所造成的!(2)保护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保护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下,父母过度保护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使孩子缺乏闯劲;社会能力差,怕吃苦,贪图安逸和舒适,生活和学习上惰性较大;沉默、自卑,甚至连一点点小的挫折、困难都不敢面对。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陈鹤琴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多留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有独立机会,给他们树立自信心,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成为真正人格健全的人。

5、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父母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他们与孩子之间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和意见;他们对孩子的某些不成熟的观点进行限制,并坚持正确的观点;使平等与限制相结合,让孩子更好地锻炼自己,发展其所长。(2)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比较民主,有利于孩子独立性、自信心、自尊心和动手能力的养成。这些孩子的性格比较直爽、亲切;知道关心他人;会和他人合作;喜欢交朋友、谦虚、礼貌、待人诚恳并且懂得互相尊重;具有探索意识。

三、父母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不同,幼儿的性格表现也不同。那么针对幼儿的不良性格特征怎样才能培养出幼儿的良好性格呢?以下是本人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让孩子学会关心、分享自己的快乐

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宝贝,父母们整天围着他们转,他们在家中有一定的“地位”,时间长了便养成了孩子自私、孤独、不合群、不关心别人等不良性格。

为了改变这一性格特征,家长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让孩子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上得到情感和行为上的熏陶。比如在吃东西时,让孩子把东西分给长辈吃,让孩子明白自私独霸的行为不好,懂得与他人分享是很快乐的。当孩子第一次这样做时,父母、长辈们一定要吃,并且要对他说:“谢谢”。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时,要让他学会关心比自己小的幼儿,并把玩具与他们一起玩…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懂得关心、友爱、谦让,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关心别人,并与他人分享的种子。

(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天性,但是父母在爱的同时,有没有向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呢?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会提出很多不合理的需求,如

果父母对孩子过多的溺爱和迁就,他们要什么给什么,时间长了,孩子大了,一旦某天提出更高的物质要求而得不到满足时,因为孩子缺乏判断是非的标准,而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会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所以孩子的正确言行和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给予支持和鼓励,如果要求不合理,言行不正确,不但不能给予满足还要给予耐心说教,使孩子懂得道理,学会做人。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三)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与自信是人的精神支柱,不管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差,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予鼓励,他就有成功的一天。对于他的一点点进步都给予表扬,就可以发挥他内心无限的潜能。

作为家长更应该尊重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小就没有被尊重的权利,切记在公众场合,不要批评孩子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自信。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不能用打骂或说些难听的话来刺激孩子,反之应该抓住某一些长处和优点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有信心自己可以做好。

(四)家庭中多些幽默和玩笑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偶尔开些玩笑,可以使家庭气氛比较活泼、融洽。如果每天都有开怀大笑一次的话,孩子的情绪就能得到有效的调节,久而久之开朗的性格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案例:多多的父母都非常内向,为了营造一个活跃的氛围,多多的父母刻意地用搞笑的语气讲故事,用夸张的动作扮怪相等,还特意购买了有关幽默方面的书籍和杂志等。家庭的气氛变了,孩子也渐渐地变的

活泼了,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趣闻趣事,并且模仿这些趣闻趣事,把它们有声有色的讲出来。

(五)全家人一起做游戏

有些家长认为游戏是孩子们才会玩的。其实如果家长能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更容易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学会本领。比如玩捉迷藏、纸牌、摸鼻子等游戏,在家庭中玩就比较有趣。父母在游戏中“频繁”失手,孩子从中看到他们所犯的一些可笑的错误,并进行反思,孩子便会产生想胜过父母的冲动。如果父母能带孩子在游戏中捕捉到欢乐,那么欢乐就会在孩子的心中生根,良好的性格也就随之而来。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形成的、屈服的,长大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因此家长要抓住孩子性格的雏形,为孩子奠定良好的时机,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结论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责任重大,从以上五种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中可以看到,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最好。这种类型的父母懂得爱孩子,理解孩子并用合理、科学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来对待孩子。父母尊重孩子并与孩子游戏、玩耍,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得到良好的培养。

教育家纪伯伦说过:“孩子们来自你的身体,但是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爱,但不能塑造他们的思想,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弓是发出的生命和箭失。”

年轻的父母们,为了您的孩子请尽量努力做到吧!

第二篇: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自信影响的调研报告

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自信影响的调研报告

“协爱出行,彩绘人生”赴河源上坪中学“自强之花”服务队

焦尚春

调研目的:获得关于当地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与自信的关系

调研对象:河源市连平县上坪中学在校中学生

调研时间:2009年8月20日——2009年8月23日

调研问卷:见附件

调研方式:问卷调研

指导老师:陈启山

摘要:目的 为了研究家庭教养方式与自信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取对160名初中生进行了自信与家庭教养方式的测量。结果①发现男生与女生自信程度差异不显著;②男生与女生在家庭教养方式各个维度得分差异不显著;③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信任鼓励和情感温暖与自信成显著的正相关,忽视维度则与自信成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中学生 家庭教养方式 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们常常谈到的话题。但什么是自信呢?自信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自信是一种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它表现为自我有能力、能胜任的感觉。自信有其积极的内涵:第一、自信使人肯定自己的价值,缺乏自信者反之;第二、自信包含了积极乐观的情绪;第三、自信与良好的意识品质紧密相连。自信有这多的优点,同时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其自信心也备受关注。家庭教养方式是一个重要因素。于是我们这次调研就针对自信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做了一次探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抽取上坪中学160名学生,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8份,其中剔除废卷6,有效卷152份。其中女生87人,男生65人,平均年龄15.4岁。

1.2 方法采用罗森伯格自信量表和西南师范大学龚艺华编制的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罗森伯格自信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1】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伯格(M.Rosenberg)制订,它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测量个人自信心的量表。它共有10个测题,用以测量个人对自我感觉的好坏程度。该量表具有简单易懂、操作作方便、可信度高等特点。受测者在4点评尺上对测题作答:1=非常同意(stronglyagree),2=同意(agree),3=不同意(disagree),4=非常不同意(stronglydisagree)。因此,其最低得分为10分,最高得分为40分。在10个条目中,第3、5、8、9、10五个条目的算分是反向的(即1分算做4分,4分算做1分;2分算做3分,3分算做2分)。

家庭教养方式量【2】表由5个维度构成,分别是信任鼓励、情感温暖、溺爱、专制、忽视。问卷除忽视型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47之外,其余各个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5以上,且集中在0.65-0.78之间。此外各个因素的分半信度也达到了显著水平。总体来说,这份量表用来测量家庭教养方式是稳定可靠的。

2 结果

2.1不同性别初中生自信比较 女生的自信平均得分要比男生高,但是两者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见表一.表一不同性别初中生自信得分平均值(x(_)±s)

因素

男生(n=65)

女生(n=87)

T

p

自信

27.29±3.70

127.94±3.229

1.1

540.250

2.2不同性别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比较 男生与女生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见表二.表二不同性别初中生教养方式各个维度比较(x(_)±s)

维度

男生(n=65)

女生(n=87)

T

p

信任鼓励

15.48±3.147

16.03±2.560

1.19

30.235

情感温暖

11.72±2.348

12.17±2.249

1.20

20.231

溺爱

5.81±2.109

5,78±2.015

-0.088

0.930

忽视

4.785±4.785

14.58±4.620

-1.536

0.127

专制

9.06±2.829

8.40±2.701

-1.448

0.150

2·3初中生自信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信任鼓励和情感温暖两个维度与学生自信成正相关,并且达到非常显著水平。忽视则与自信成负相关,并且达到显著水平。同时溺爱和专制与自信也成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见表三.表三初中生自信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系数(r值)

因素

信任鼓励

情感温暖

溺爱

专制

忽视

自信

0.221**

0.209**

-0.136

-0.142

-0.193*

注:* p<0.05 , **p<0.01

2讨论

在许多前人的研究中,男生与女生在自信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3,4】。但在此次研究中,并未发现男生与女生存在显著差异。男女自信差异不显著这个结论可能犯取伪错误。针对这种原因,国外学者认为,男性喜欢吹嘘,高估自己(Bailey,1974)[5];国内则认为受传统文化影响,抑制了女孩的自信心[6]。父母对待男孩与女孩的教养方式在此次调查中,并为表现出预期的差异显著。这可能是当地父母对待男孩与女孩的方式在总体上逐渐趋于公平。但也可能是量表的不同导致测量的差异,大部分前人的研究是利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7,8,9]。EMBU是将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分开测量,此次调研采用量表将父母教养方式合并为家庭教养方式,可能因而未能测出这些差异。但其实很多前人的研究都是分开测量,也并未真正测量家庭这个整体。对于自信与家庭教养方式相关的测量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信任鼓励与情感温暖会促进初中生的自信心,同时忽视对初中生的自信产生消极影响。这部分结论跟前人相关研究基本一致。同时虽然溺爱与专制虽未与自信成显著的负相关,但我们也可以得出溺爱与专制并不利于自信心的形成。

3结论

人的自信心的形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与被试距离最近的因素,因而家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从这次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家庭教养方式依然是影响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作为家长有必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对孩子给予更好的信任与鼓励,更多的情感与温暖,以及更少的批评责骂或不闻不问。

5 参考文献

1.罗森伯格. 罗森伯格自信量表.http://www.xiexiebang.com/diary/3820/ , 2009-09-09

2.龚艺华.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硕士论文.重庆:西南示范大学,2005.3.张秀阁. 初中生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4,1:82-83

4.宋耀武,李宝芬.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河北大学学报,2005,2:69-72.5.David·F·R.A comparison of Boy’s and Girl’s Feeling ofself-confidence in Arithetic Comptation.Canadian Journal ofEducation.1977,2(2):15-22.6.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7.张秀阁.农村青少年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3:168-169,172

8.彭丽华,李洋.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和成绩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8:1005-1007

9.王志梅.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6:87-93.附件:

中学学生自我描述与家庭教养方式问卷

本问卷由基本信息和问卷主题构成。其中问卷主题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基本信息部分,我们采用不记名形式,所以请放心作答,不必担心其相关信息泄露。主体部分都有相应的指导语,同学们只需按照指导语的要求作答即可。

基本信息

1、性别0)女1)男

2、年龄年级

3、家庭月经济收入

1)500元以下2)500—3000元3)3000元以上

4、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

1)小学或小学以下2)初中

3)高中、职高、技校或其他相等学历4)大学及大学以上

5、父亲的职业母亲的职业

1)农民2)工人

3)知识分子4)干部

5)商业6)个体户

7)其他

6、留守儿童1)是2)否

7、单亲家庭1)是2)否

8、你现在和谁一起居住

1)父母2)父亲或母亲

3)只有祖辈(爷爷、奶奶、外公等)4)其他亲戚或熟人

9、躯体障碍是否存在

1)有2)没有

10、在班级平时成绩

1)好2)中上3)中4)中下5)差

第一部分

指示:以下是一组有关自我感觉的句子,请按你的情况作答。你可以选择1、2、3、4这几个选项,并在你选定选项做上标记“√”,每题只选一个答案。其中1=很不同意 2=不同意 3=同意 4=很同意

题号

题目

很不同意

不同意

同意

很同意

我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基本上是与别人相等的。

我觉得我有很多优点。

总括来说,我觉得我是一个失败者。®

我做事的能力和大部份人一样好。

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骄傲。®

我对于自己是抱着肯定的态度。

总而言之,我对自己感到满意。

我希望我能够更多的尊重自己。®

有时候我确实觉得自己很无用。®

有时候我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

第二部分

指导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让您确切回忆父母对您说教的每一个细节是很困难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对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有深刻印象。回答这一问卷,就是请您努力回想留下的这些印象。如何某一程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请在相应栏内做上标记“√”

题号

题目

非常

不符合比较

不符合不清楚

比较

符合非常

符合1

我能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感到他们对我的爱

父母从来不允许我做一些其他孩子可以做的事情

我觉得自己完全处于父母的控制之中

当我取得成功时,父母由衷地为我感到自豪

父母经常把我错误的责任归咎于别人

父母从不参加我的活动

没达到父母的要求,他们会大声责骂我1

父母经常鼓励我要不断有所进步

父母从不知道我在做什么

大多数时候都是父母帮我做决定

我觉得父母是值得信赖的1

父母很少允许我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

父母从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

父母经常窥探我的隐私

在制定家中的规则时,父母会征求我的意见

父母允许我独立去完成某些事情

我觉得容易与我的父母沟通

在家里我经常感到孤单

我觉得父母干涉我做到的每一件事

当我碰到不顺心的事时,父母会安慰我1

任何事情父母都不允许我和他们争辩

第三篇:论文试论家长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试论家长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说:有的人勤奋、正直、慷慨、谦虚,而有的人懒惰、偏私、吝啬、骄傲;有的人赤胆忠心、见义勇为,而有的人见异思迁、见利忘义,如此等等,这里所说的一些特点就是人的性格特征。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三字经》开篇的十八个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概括得很精辟。

人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家庭里,家庭是社会的天然细胞,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因此,幼儿首先是通过家庭进入社会的,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庭都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启蒙教师,孩子的生理素质是在父母的培养下发育的,智慧的启迪是父母诱导的结果,最初的语言是父母教给的,最初的行为表现是从父母身上模仿而得到的,幼儿最初的生活常规是父母传授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教育着幼儿,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幼儿性格的形成与我们家长的教育、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家长溺爱、娇惯孩子,则孩子的性格多表现为娇气、任性、固执、没有坚韧;倘若家长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则会使他们依赖性强、懒惰、缺乏主动性和独立能力,形成软弱无能,消极服从的性格特征;如果家长对孩子过分严厉,孩子就会表现出反叛或逃避,粗暴或胆怯、懦弱、冷淡和依赖的性格。也有些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的做法,只顾自己工 作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照顾,这样的孩子会想方设法引起他人的注意,惹事生非、嫉妒、攻击别人;还有些家长是凭自己的情绪来对待孩子,高兴了就对孩子好,生气了就拿孩子撒气,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其结果也会使孩子情绪不稳定,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美国的心理学家通过观察研究说,孩子的性格可能在六岁以前便决定了,因此幼儿期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有一项研究显示。美国孩子和日本孩子之间之所以有不同的行为素质。乃是由于幼儿期的照顾方式不同的行为素质。一般而言,美国孩子比较多话,对生活充满好奇,因为他们的妈妈经常让孩子自我发表。相反的,日本的孩子比较被动,沉静。这是因为日本孩子在小时侯跟母亲有较多的身体接触,比较依附。研究发现假使从小就将日本孩子带到美国抚养,这孩子比较美国化。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不难看到,一个孩子摔倒了,他的母亲会赶快把他扶起来.并说:坏地板,害宝宝摔倒。

而在美国,一个孩子摔倒了,他的母亲会跟着他一起摔倒,并且说:来,孩子,像妈妈这样,站起来。

同一个问题两位母亲采取的处理方式和方法是迥然不同的,孩子的性格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截然不同的。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人格能否完善发展。目前我国家庭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青少年心智障碍、逃课厌学、考试压力、亲子冲突、离家出走、网络成瘾、毒品滥用、就业困惑、性问题、自虐杀人、单亲(或隔代)教育、团体斗殴、伤害事故、青少年犯罪等教育问题。而家长对于教育孩子的困惑和烦恼,更是普遍现象。调查显示,不少家庭不懂或不完全懂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甚至有的父母用惩罚、体罚作为主要教育手段,亲子矛盾和冲突日益严重。中国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正受到严重挑战,成为影响创建和谐家庭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识之士指出,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家长的竞争。无数事实证明,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家长问题少了,孩子就变好了。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先解决家长的问题。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好家庭教育,如何使孩子成材,已经成为每一位家长必须学习的课程。

那么,家庭中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家庭这种社会最微小最基本的社会细胞,虽然比起幼儿园,学校或其他社会团体来,规模小的多,关系也简单的多,但是,家庭教育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为家庭生活的内容是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多重的,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对幼儿实施教育,能不能顺利进行,教育效果如何,幼儿的身心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发展水平能有多高,朝 什么方向发展,最后能不能成才,这一切,绝不仅仅是由家庭的某一个有关因素(或条件)所决定的,而是各种有关因素都在发挥作用,是多种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加强了解家庭教育,挖掘家庭教育,要想实现资源共享,做好家园共育,就必须了解在家庭教育中,究竟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起什么样的作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才能在家园互动中根据家庭状况去指导家长,使家庭教育更好的发展,使家园共育更加完善。首先,我们从家长自身的素质来看:

一、家长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是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

从幼儿出生到高中毕业,至少要在家庭中生活19年,这段时间有2/3是在父母身边度过的,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家长的影响和教育,学龄前,父母主要对幼儿进行一些启蒙教育,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小学,中学阶段,则根据学生的需要,在学业上加以辅导和帮助,在生活上锻炼自理能力,在他们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或走向社会后,家长主要通过自己的社会经验来教育和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以看出,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幼儿的成长过程,首先,从小的方面说,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幼儿,如果家长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真正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在具体遇到事情的时候,能 够做孩子的榜样,去影响幼儿,去塑造幼儿的灵魂,家长在与人相处,待人接物等言行举止中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受到周围人的爱戴和肯定,那么家长往往就会按照这种标准去教导孩子,使孩子成为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其次,从大的方面来说,在一个家庭里,家长对人生有正确地认识,深知社会发展将来需要的人才是哪些类型的,家长就会一味的按照社会需要的人才来培养,教育孩子,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像有些家长,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很深刻,面对如此竞争的社会,使他们孩子不断学习,向更高层次的大学迈进,甚至出国留学深造,将来能够在多元化,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可见,家长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对于在他们身边生活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二、家长的文化素养

家长的文化素养是影响家庭教育实施和效果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一方面,家长的文化素质高,他们就会重视孩子的教育,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所拥有的文化对他们带来的好处,以及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就是有文化的人才,不仅要有文化,还要有继续学习的思想认识,有更高的文化素质,所以家长就会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也会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家长的文化素养高,一般还有广泛的学习兴趣,有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像现在很多家长,他们都在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比如学习钢琴,舞蹈,各种乐器,体育等多种艺术方面的发展方向,使孩子有多种技能,不但发展他们的智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使孩子有良好的意志力,交往能力,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所以家长也就能够指导,辅导孩子学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心理素质

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健康的身体是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使幼儿有充分的精力进行学习与活动,除了家长为幼儿提供他们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结构合理的食品外,还要督促教育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然而,除了生理健康,与其同等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在很长时期内,许多家长只注意到了幼儿生理上的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认为只要身体强健,就是健康的,才能真正称为健康,从我国目前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来看,令人担忧,从生理上看,我国幼儿身体发育的各项指标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国的儿童,由于我国传统饮食结构的影响及家长缺乏营养结构知识,使“豆芽型”和“胖墩型”孩子越来越多,与同为黄种人的日本人相比,男孩身高比日本低4.5,只是到成人才赶上来,并超过日本人。从心理上看,我国幼儿与其他 国家的幼儿一样,同样存在一些缺陷,如遇事漠不关心,胆怯,懦弱,依赖性强,意志薄弱,贪慕虚荣,自私,任性等等。儿童出现这样的种种心理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影响的。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造成孩子在与人交往遇事如何处理上退缩,胆怯,渐渐造成心理障碍,缺陷等问题,然而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教育,给予帮助和矫正,将会出现不良后果,所以,家长应该把孩子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同等对待。

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性格的形成有以下的影响: 支配型的父母——孩子多为服从、无自发性、消极、依赖、温和的性格。

过分照顾型的父母——孩子多为幼稚、依赖、神经质、被动、懦弱的性格

保护型的父母——孩子多为缺乏社会性、思虑深沉、亲切、情绪稳定的性格

娇宠型的父母——孩子多为任性、反抗性、幼稚、神经质的性格

服从型的父母——孩子多为无责任心、不顺从、攻击性强、蛮横的性格

忽视型的父母——孩子多为冷酷、攻击性强、情绪不稳定、富有创造性的性格

拒绝型的父母——孩子多为神经质、蛮横、恶作剧、冷 淡的性格

残酷型的父母——孩子多为固执、冷酷、神经质、逃避、独立的性格

民主型的父母——孩子多为独立、直率、乐于助人、善于社交的性格

专制型的父母——孩子多为依赖性、反抗、以自我为中心、胆大性格

在当代,许多的父母已有专制型等转向民主型的父母,但仍存在着其他类型的父母,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的在生活中、工作中、社会中、感情中的负担和压力确实也很大,家长很难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稳定的情绪,有的家长则把这些情绪带给孩子,拿孩子出气,给孩子教育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直接影响了孩子良好的性格培养。

由此可见,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十分重要。在整个幼儿时期,家长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但家长应关心重视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孩子在1-3岁前,父母关爱有加,这阶段可任其发展。宝宝如偏爱某些玩具,可让其在玩中学。对宝宝力所能及的劳动适时放手,鼓励宝宝的第一次“我自己来”;逐渐训练他从地上拣起小东西、取报纸、拿拖鞋,玩完后收拾玩具、帮助喂养小动物,把塑料杯子、碟子收好,折叠围巾,把定量东西放进不同碗里,用小扫把扫地,收拾扫帚和垃圾箱;慢慢学会拖小块地,整理杂志、沙发垫,刷 牙、洗脸、穿衣、脱衣,擦掉家具上的灰尘,倒空小垃圾箱,把衣服放进洗衣机,把衣服从甩干机中取出,把一堆堆衣服运到房间里,叠衣服,起床时叠好被子等行为。3-5岁时,语言和思维能力有一定发展。这阶段应引导、限制发展,从小严格要求,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早慧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书。从小爱书的孩子会更专注,并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时教育孩子爱书,就等于交给了孩子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因此在婴幼儿时期,多给孩子买一些内容多样化小人书,订阅一些涉及范围广的婴幼儿报刊,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先让孩子自己看一看,能翻多少翻多少,能看多少看多少,不必强求。这阶段应引导孩子怎样看,看哪些。并且诱导孩子讲小故事、唱儿歌,动手填图、手工制作,小测验、背浅显的诗歌,不一定非要知道全部意义,重在培养他们求知的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在婴幼儿时期,父母要从小鼓励孩子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经常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思考解答;开阔孩子视野:常常带孩子到外面去接受新事物,增长见识;锻炼孩子记忆力:给孩子讲完故事后,让孩子组织语言,进行复述,随时随地讲,而且要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发音清晰。激发鼓励孩子的学习情绪:要求孩子答简单的问题,并且做到有问必答,决不敷衍。培养提高观察能力:有时父母可以故意做一些违反常理的小事,让孩子来纠正。不浪费幼儿智力:当幼儿咿呀学语时,就教他语言规范,比如不要把小猫说成“小猫猫”等等。

对孩子不能过于溺爱,不能事事都替孩子去做,是孩子养成依赖。溺爱播下的是甜蜜的种子,收获的却是苦涩的果实。身教重与言教,家长要为孩子做出表率。总之,好的家长教育方式浓缩为三句话就是: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参考文献: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心理学》

王占伟著《父母做对才不累》

卡尔·威特著《卡尔·威特的教育》

彭聃龄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

孙进进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概论 》

陈帼眉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幼儿心理学》

曹中平主编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

《幼儿教育心理学》

洋 主编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父母必须知道的教育心理学》

第四篇:论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作者:杨艳霞

摘要:儿童期是人生的奠基期,是对孩子善良人格和诚实等优秀品质进行培养和造就的关键时期。交互作用理论的创立者伯恩说过: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王子或公主,后来在父母的亲吻中成了青蛙。换言之,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这个阶段中,家庭的教养方式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小就应使儿童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一、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分类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自交往的实质。

在心理学中,把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接受—拒绝维度和控制—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忽视型。

在多数情况下,权威型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父母为孩子设立恰当的目标,对孩子的行为作出适当限制,并且奖惩分明。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喜欢与人交往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专断型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稍有不顺,非打即罚。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长此以往,将会与父母关系疏远,产生叛逆心理;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但对孩子缺乏控制和要求,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父母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信、恒心、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对父母缺乏孝心;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有时会对孩子流露出厌烦、不愿搭理的态度。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种极端的忽略也可以视为对孩子的一种虐待,这是对孩子情感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剥夺。它会使孩子出现适应障碍,对学校生活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差,具有较高的攻击性,感情冷漠,并且在长大后会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

在现代家庭教育活动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大致可分成四种,即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溺爱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二、各种教养方式对幼儿人格的影响

(一)父母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幼儿人格的影响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十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棍棒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棍棒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棍棒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斯守父母身边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培养的是”奴才”.另一种专制是父母对孩子提供过度的保护环境,什么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则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入园,拒绝上小学,形成儿童退缩行为。过度保护还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易造成挫折感,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乃至采取攻击报复行为,人际关系紧张造成情绪问题等。

个案描述:磊磊,十岁,小学三年级,邻居家的小孩,父母的经济水平较好,都是个体户,因为是自己勤劳致富,本身比较优秀,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也比较高,平时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兴趣班一大堆,对孩子总是很苛刻,磊磊与同龄的小孩比起来显得十分内向,让人感觉总是怯生生的,与人交谈只是点头或者摇头,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专制的父母常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干涉过多,管教过于严厉。教育中对孩子态度生硬、方式方法简单,只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愿望,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心理感受,用命令式的言行使孩子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经常以打骂、体罚来使孩子就范。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经常处于被动、压抑状态,缺乏自制能力,往往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一种表现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另一种表现为逆反心理强、冷酷无情、有暴力行为。通常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被动,成绩很差。

(二)父母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父母,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这类父母存在着典型的角色问题,他们或性格内向或缺乏权威意识和责任感或社交能力差。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根据研究,行为越轨的大多数儿童与这类父母有关, 都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管教放松或过严或前后不一致、父母对孩子缺乏感情、听任自由活动而不予指导和约束、家庭缺乏亲密性等。实际上亲子间正常接触和交流是缓解青少年恐惧焦虑、不安的精神良药,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信赖感、温馨感,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育、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竞争的剧烈化和家庭生活电视化,父母对孩子的放任会越来越多,而这与科学的儿童教育是相背的。

个案描述:天天,长得非常聪明可爱,父母经常外出工作管的很少,乖的时候不知道多招人疼爱,但是大多数时候非常让人头疼,已经上小学的孩子,简直就是家庭物品粉碎机,家里电脑多次遭他“袭击”,非常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像有天生的破坏性,被发现做错事时道歉态度之诚恳令人感动,可是再次犯错的速度更是惊人。

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容易形成冷漠、自我控制力差、易冲动、不遵守纪律、具有攻击性、情绪不安定等不良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发生不良行为问题。由于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很少,这种成长环境中的孩子出现适应障碍的可能性很高。他们对学校生活没有什么兴趣学习成绩较差,并在长大后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也有许多孩子表现为性格内向、情绪不安、对人冷淡、兴趣狭窄、缺乏理想。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二)父母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调查发现,学业不良儿童的父母中更多的是使用专制及放任的教养方式,而正常儿童,特别是优秀学生的父母,更多的是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民主教养不等于什么事情都是协商,有民主还要有集中,孩子由于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看问题不会深刻与全面,所以对有些重大问题要由家庭全体成员来讨论,父母可以事先统一口径,要求少数服从多数,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个案描述:西西,五岁,表姐家的小孩,聪明活泼可爱有同情心,小家伙学什么会什么,写字、画画、跳舞都很优秀,做起事情来有模有样。西西从小由父母自己亲自教养,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格外重视,平时对待孩子给予十分平等的地位,学什么兴趣班必须是孩子说“我要学”才进行培养,并且特别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必要时给予帮助,对孩子有一定的纪律和要求,让孩子参与家庭大事,如家里买车选什么颜色啊,给爷爷买什么生日礼物啊等等。

这种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这种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易于形成健全的个性,身心发展都会比较健全,自我接纳程度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容易形成敢想敢说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可以这样认为,与民主型父母对应的是性格积极、友好的幼儿。

(三)父母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溺爱型父母一般很少向子女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 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即使子女提出过分的要求, 往往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一类型的父母对子女怀有过多的期望与爱, 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姑息迁就、怂恿包庇。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与缺点既不制止,也不纠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无拘无束,任性胡为,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个案描述:裕轩,八岁,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住,因为父母都是独生子,又因为家庭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所以长辈的宠爱与娇纵可想而知。大半夜要想吃肯德基就打的带过去,在家里砸掉东西外婆还说好叫他继续砸。在班上捣乱发脾气是正常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总是欺负别人,骂脏话更是不在话下,可一旁的妈妈却笑眯眯的看着,毫不制止„„

长期的溺爱型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形成极度懒惰的作风,自理能力极差,养成对旁人指手划脚、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求进取,不努力的不良个性。这种抚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尤其差,当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与愿望相背时他们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于父母他们也表现出很强的依赖和无尽的需求,而在任务面前则缺乏恒心和毅力。

三、总结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好多父母忙于工作而较少顾及孩子的教育,孩子全交给老师,老师既要担当“慈母”的角色、又要担当“严父”的角色,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又要担当“严师”的角色,多重角色的混合会使孩子莫名其妙,对学习形成复杂情感、对社会形成歪曲认知,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崇尚民主,反对专制和放任。只有作为幼儿的抚育者和教养者多给幼儿创造鼓励的、公平的、安全的、赞许的环境,注意在倾听、理解的基础上,在留意孩子的情感与真实的需求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在最恰当的时机对孩子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孩子完整人格,幼儿的性格才能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完整人格儿童!

[参考文献]:

[1]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4).[2]茹正淇,谭钊安,曾彦英.父母养育方式与犯罪青年人格障碍形成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24).[3]刘文,杨丽珠.社会抑制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4]林崇德.幼儿的心理发展[J].发展心理学,2009,(2).

第五篇:家庭教养方式对海南省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海南省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影响

作者:刘玉梅 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人文社科部,海南 海口 571100)

【摘要】 目的:探索吸毒青少年家庭的教养方式、亲密度以及适应性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对330例吸毒青少年进行评定。结果:在教养方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吸毒青少年的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评分较低,父亲的惩罚严厉及母亲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因子评分较高(P<0.05)。在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吸毒青少年家庭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亲密度和理想适应性均比对照组低(P<0.01)。吸毒青少年的家庭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控制性以及高矛盾性(P<0.01)。结论:吸毒青少年家庭在教养方式、亲密度以及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吸毒;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海南省

Impact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on adolescent's drug taking behavior in Hainan provinceLIU Yumei(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Hainan Medical College, Haikou 571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of drug taking teenagers' family.Method: Three hundred and thirty adolescent drug users were evaluated with 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and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Chinese Version)(FACESIICV).Result: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s,the score of the parental emotional warmth factor was lower, while the scores of the punishment from father,over interference and over protection from mother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real and ideal scores of the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scores of factors of the cohesion,expressiveness and control of the adolescent drug use dependence were lower,but the score of conflict was higher(P<0.01).Conclusion: There are problems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in the drug taking teenagers' family which has the important negative effects on adolescent's drug taking behaviors.[KEY WORDS] Drug abuse;Adolescent;Parental rearing pattern;Hainan province

当今全球的吸毒现象已被及到社会的许多阶层,吸毒的种类日益繁多,吸毒方式越来越危险,吸毒人口日趋低龄化。青少年吸毒的成瘾行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环境、人格和家庭等因素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过程中通常所运用的方法和形式。父母的教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特别是对子女个性心理发展、人格形成乃至整个一生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人格特征。通过对吸毒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探索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吸毒成瘾行为的影响,从而思考有效地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方法。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组以海南省第一劳教所、海南省第二劳教所、海南省精神戒毒中心收治的352名吸毒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来源于海南省海口、乐东、临高、陵水、保亭、定安、三亚、屯昌、通什、文昌、东方、琼中、儋州、白沙、昌江、澄迈、琼海、万宁等地区。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2份,回收率为97.8%,有效问卷330份,有效率为93.8 %。对照组 按照1∶1配对的原则,从海口琼山华侨中学以及海口府城中学(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随机抽取360名青少年学生。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6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330份,有效率为91.7%。

1.2 方法

测量工具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包括父亲养育方式的58个条目,6个因子:即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及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母亲养育方式57个条目,5个因子:即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及过度保护、拒绝与否认、惩罚与严厉、偏爱被试,让受试者对幼年时父母的教养方式分别进行评定,即按从不、偶尔、经常及总是4个等级评分,分别记为1、2、3、4分。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包括2个分量表,即亲密度和适应性,共3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答案得分为1~5分:不是=1分,偶尔=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总是=5分。对于家庭亲密度的介定标准为:<55.90为松散家庭,55.90~63.90为自由家庭,64.00~71.90为亲密家庭,>71.90为缠结家庭。对于适应性的介定标准为:<44.70为僵硬家庭,44.70~50.90为有规律家庭,51.00~57.10为灵活家庭,>57.10为无规律家庭[2]。

1.3 统计学处理

1.5统计软件,组数据间采用t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2.1 两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分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吸毒青少年父亲的惩罚严厉及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分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毒青少年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评分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分结果比较注:*P<0.05。

2.2 两组亲密度和适应性FACESIICV评分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吸毒青少年家庭的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和理想适应性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2。

2.3 两组亲密度与适应性分值分布之间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吸毒青少年家庭的亲密度分布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53,P<0.05)。见表3、4。表2 两组FACESIICV评分结果比较注: *P<0.01。表3 两组亲密度分值分布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02,P<0.05)。表4 两组适应性分值分布比较 n(%)讨论

父母养育方式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是个复杂、涉及因素多,又不易界定的概念。我国岳冬梅等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1980年由瑞典心理学家Perris等编制的EMBU进行了修订,确定了中国父母养育方式的维度。修订后的EMBU的维度与原量表的维度有较高的一致性。修订后的EMBU经测试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

在教养方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海南省吸毒青少年家庭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评分较低,而父亲的惩罚严厉及母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因子分较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吸毒青少年普遍接受着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父母不能给予子女充分的情感温暖,缺乏对子女的关心、理解、信任和鼓励。相反,代之以高惩罚、严厉,这些是吸毒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共性。母亲的过分干涉与保护,父亲的过分惩罚,阻碍了个体独立性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往往会造成子女做事过于拘谨和小心翼翼,惟恐做错事而受罚,做错事后往往采取掩饰性的手段进行自我保护、说谎,骗取家长的信任;父母缺乏对子女的关心、理解、信任和鼓励,他们将会更多地表现出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子女缺乏关注、爱心和肯定,将使子女很难产生对最初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随着儿童的成长而发展、延续,直至泛化为对周围的人和世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从而影响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而出现孤独、不安全感;若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示愤怒、相互攻击、矛盾重重、脱离常规的道德观或默守成规、追求完美,容易造成子女心理冲突,做事犹豫不决,无所适从。这些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势必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3]。

在亲密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海南省吸毒青少年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及控制性3个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矛盾性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家庭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亲密度和理想适应性均比对照组低;在家庭亲密度这一维度上,更多地表现为家庭成员松散的情感距离,而松散的情感距离说明家庭成员之间冷漠、疏远、拒绝,在这样的家庭中体验不到温暖,无法得到关爱,从而形成孤独感,并认为人际关系是不可靠的,造成疏离感增强。

在适应性方面,海南省吸毒青少年的家庭具有僵硬、缺乏灵活性特点。适应性反映家庭势力结构,过于僵硬的家庭结构说明家庭内的偏斜和独裁,惩罚成为家庭的一种惯用约束工具,造成子女不安全感。孤独感及不安全感,使个体在面对社会时感到自己渺小、无助和无能。当他们遭受生活或工作中的压力等应激事件时,其情绪无法在家庭中得到疏导和解决,加上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极易染上吸毒等不良行为,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些不良家庭因素在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发生中起着重要影响作用。

家庭环境是指一个家庭所处的情况和条件,包括生活条件、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等因素,在这一环境中,各成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的任何个体出现了心理或行为问题,都不应孤立看待,而应视为家庭系统运行障碍所导致的症状。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子女的情感生活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遗憾的是,研究数据表明:吸毒者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许多缺憾。我们在开展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的同时,应加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引导与培训。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以及整个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子女的理解、关心、尊重及恰当的指导、管教可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而缺乏关心、放任或过分严厉、处罚不当,则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4]。本次调查显示,吸毒者父母之间的关系紧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吸毒者父母的榜样作用差,教养方式多溺爱,与子女之间缺乏感情交流,不能平等对待子女和理解子女,或一方严厉而另一方溺爱。不良教养方式会使子女在与父母的交流互动中得不到应有的良性支持,子女与父母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少,导致子女与父母缺乏亲近感,成年后与父母疏远。对照组中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明显高于研究组,父亲给予子女的温暖理解多,子女深刻感到了家庭的温暖,与父母关系密切。

父母对子女有3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完全忽略型,表现为对子女漠不关心;自由放任型,表现为过多溺爱,却又不理解子女;轻视型,表现为父亲武断专横,母亲过多干涉。调查结果显示,以上3种不良教养方式在青少年吸毒组中均占有相当比例。多数吸毒人员的父母要么对子女过分溺爱,关注过多,但又缺乏理解,要么对子女漠不关心,这样势必导致子女人格不良发展、社会化不足,抵御不住毒品的诱惑而走上吸毒的道路。如果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娇惯溺爱、纵容放纵,简单粗暴、动辄打骂等,也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不正常现象,这样就很容易出现通过吸毒来缓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在开展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的同时,应加强父母教育子女方式方法的引导与培训。

家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课堂,青少年基本的社会化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和谐的家庭关系和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不健康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往往会导致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家庭关系紧张,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感情饥荒状态;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要么过于专制,要么过于溺爱、放纵,使个性发展失范,最终导致行为失范;家长期望或者过高,使子女有被圈在牢笼里的感觉,从而产生逃脱的欲望;或者过低,使子女产生无人问津的失落感。这两种极端的期望都会使子女产生极端行为,从而用极端的方式渲泄心理的失衡。父母应该给予子女更多关心,倾注更多温暖、理解,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并教育子女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父母养育方式可影响人格的正常发展,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不当的教养方式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参考文献】

岳冬梅.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161167.费立鹏,郑延平,邹定辉.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增刊):101109.王珑玲.我国青少年涉毒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中国青少年研究,2000,(6):5960.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9294.

下载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关家庭教养方式和幼儿社会化的问卷调查

    有关家庭教养方式和幼儿社会化的问卷调查 亲爱的家长: 您好!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完成此问卷。父母的育儿态度和育儿方式对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更好的教......

    家庭气氛对孩子性格的影响.docx

    聪明与否看睡姿小宝宝诞生了,年轻人看了一大堆育儿须知,发现专家都推荐趴着睡,宝宝的头型才会漂亮。老人家则生气地说,宝宝该躺着睡,因为中国人都是这样躺着睡,还不是照样出了周润......

    论家庭环境对幼儿性格发育的影响

    论家庭环境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易读宝浙江杭州鹤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键谈早教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于是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教育模......

    论家庭环境对幼儿性格的影响论文

    毕 业 论 文 论家庭环境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姓名:刘雪婷 指导教师:罗晓红 所属系部:学前教育系 专业: 学前教育 年级: 2012级 班级、学号: 01011230853 完成日期: 2015年05月 论家庭......

    家庭指导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影响

    家庭指导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影响 罗玲 05-13班 2005421088 摘要研究早期阅读以及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家庭指导幼儿早期阅读存在的问题。家长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幼......

    单亲家庭环境对在园幼儿性格影响的个案研究

    单亲家庭环境对在园幼儿性格影响的个案研究 施雅倩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泰州 2253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以婚姻为纽带连接起来的家庭关系正承受着越来越......

    幼儿性格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幼儿性格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摘要: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为之相适应的惯常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是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个性心理特点,是个人个性最重......

    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摘要 本文通过在阐述家庭氛围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说明了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