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方案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实施方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初中化学教材、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在不断地探索中渐趋完善。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进一步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优化化学作业设计,使化学作业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化学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
作业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的重复活动,是形成学生各种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转变观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学生的作业。作业不仅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学习,而且还是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作业,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究设计、讨论、实验、体验和交流等。因此,新课程下的化学作业,应该架起师生间心灵和信息交流的桥梁,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
二、化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是因材施教的弹性化原则,即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分成不同内容、不同标准、不同模式和不同分量的作业,也可以把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分成有一定难度梯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另外对作业的评价也要相应进行分层评价。
(二)是培养兴趣的人文化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三、化学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化学作业的设计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配合课堂教学,体现化学作业的新特点:
1、联系生活。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实践,在与生活实际的接触中开发智慧、提升认识、增长能力。化学知识要联系日常生活,应用到实践中,解决生活难题。如鉴别矿泉水和纯净水;如何除去锅垢、怎样降低水的硬度;怎样除去冰箱里的异味;为什么禁用含磷洗衣粉等。
2、因材施教。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对作业内容的设计自然就要有所不同。作业内容的设计要以自主为原则,因人而异,设计不同层次、多梯度的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比如,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单纯知识型的作业,布置一些应用型或探究型的作业。如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查阅资料写一份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报告。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则布置一些基础型、知识型的作业,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如背诵元素符号、化合价口诀、金属活动动性等识记性作业。
3、合作探究。新课标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合作与探究。化学作业设计也应与这种学习方式相匹配。探究性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化学作业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化学作业的重要作用,体现学生为主体,在化学作业设计的形式上要注意灵活性。除了常规的以基础知识为主的书面作业外,还可布置适量的探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作业。
五、化学作业的检查与评价
1、书面作业采用多种批阅方式。
(1)当面批阅。当面批阅要因人而异,作业做得较好的,教师应给予表扬,指出其优点,要求继续发扬;对于作业错误较多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应该给予关心爱护,重在鼓励,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使其及时解决困难;对做作业马马虎虎、不认真的学生,应在批评教育的基础上,耐心做工作,改正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
(2)分组批阅。将作业按学习小组分开,指定一名学习较好的学生任组长,共同讨论问题的解法及答案,教师综合各组意见后公布参考答案,并帮助他们进行订正。这样,学生在批阅中能够吸取别的同学好的解题方法。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防重蹈覆辙,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互帮互学的学习风气。
(3)集体批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挑选作业中的突出问题,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其他学生集体批阅,指出其错误。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减少错误。
2、口头作业可当堂做出评价,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基础差的给予提示,并以鼓励为主。
3、阅读作业可与实践作业相结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可各抒己见,并把学生的成果汇总,如有可能可在校刊上发表。也可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如辩论“化工厂的功与过”“电池的利与弊”。
4、探究作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班里或学校里举办小型展览,让学生评价,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九年级化学教研组 2014.8.28
第二篇: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学科:化学
课时:40分钟
课题名称 设计人 水分子的变化
实施人
教学对象分析(一般特征、起始能力、学习风格)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题引入
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的距离和排列方式,而“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这个事实始终没有改变,原因是水没有变为其他物质。如果在水中插入2电极通直流电会发生怎样的奇迹呢?
二、新授课
【师】请同学们观看视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完成教科书31页的表格(请大家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完成教科书31页的表格)
播放视屏(链接好装置并实验)
【师】同学们相互之间可以讨论,时间为两分钟。完成后我请同学与大家交流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
【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完成实验
【师】请这位同学说说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生】现象
1、通电后两电极都产生了气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泡多;产生气泡多与产生气泡少的气体体积比是2:1
现象
2、纯净的气体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倒罩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用手触摸烧杯感到发烫。
现象
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师】思考:水直接通电后得到的两种气体是什么? 【生】氢气、氧气(或者是其他答案)【师】水电解器的两个电极上都有气体,分别聚集在两侧玻璃管的上部,说明这些气体不是水蒸气。其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O2),能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的气体是氢气(H2)。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体积比)”。
【生】记笔记 【师】水通电生成两种物质—氢气和氧气。这一反应可表示为:
通电H2O2
通电
氢气
氧气
即有:
H2O水像这样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生】书上勾画
教学评价
反思(实施人)
完成时间:2014年
月
日
第三篇: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方案
一、明确复习目标,以便有针对性的阅读。
目标设计:
1、三点:知识点
能力点
德育点
2、教法学法
自学,引导,强化,巩固,扩展。
二、自学本章内容,学生设计知识网络。
学生自学后,当堂设计知识网络,并与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
三、自我检测,巩固知识点。
教师设计新颖的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的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扩充了知识面,并有兴趣高昂的完成自测。
四、指导,扩展并拔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强调重点,针对自测,适当指导,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五、练习,反馈复习效果。
每堂课学生练习不少于10分钟,并当堂反馈,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第四篇:初中化学作业
初中化学教师的学习指导
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学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时,比如,新磨的刀,刀口比起刀背更容易生锈;生石灰拌水后粉墙,墙面“结壳”后会“出汗”;白醋能去除水垢等,以此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其中的微妙与有趣,潜移默化地缩短其与化学学科的心理距离。
所以,尊重、分层、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化学教师要组织学生有效进行实验教学,启发学生实验假设,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获取知识与技能。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其一,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尊重学生的体验、分层评价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体验快乐。教师尊重学生不同感受,引导学生主动地有个性的实验,尊重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反思,评价实验。如S与O2反应,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有的观察到S粉先熔化再燃烧,有的观察到淡蓝色火焰,有的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等,应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反思自己不足。
其二,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培养正确的科学实验态度
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比实验本身更重要。如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实验操作中,常常由于装置的气密性和温度差等问题使红磷燃烧停止后需较长的时间冷却,或是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只有极少量的水进入集气瓶,甚至根本就不会出现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的情况,造成实验现象不准确甚至实验失败。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应该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并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促使实验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更别谈实验的有效性了。
其三,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择仪器。如在完成教材上的“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学习后,可以创设一个家庭小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利用废旧干电池设计实验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生可以利用家里的现成材料(废干电池、白醋、铁丝、剪刀、砂纸等)作为实验用品来完成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有利于他们提高以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特别是一些经典实验更是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优秀范例,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设计闪耀着科学家的智慧,体现了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引导,从模仿创新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原创实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
第五篇:《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研究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研究
刘友娴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对教师来说,布置作业就是检查教学效果和获得信息反馈、指导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学生来说,完成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优化化学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却依然关注不够。现在初中生的化学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评价单一,作业量与质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作业”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个忽视的环节,多数教师对这一环节重视得不够,研究得不深。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造成课业负担重的主要原因是不少教师在布置与处理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步入”题海”,其结果增加了学生负担,导致学生厌学。在新一轮的”减负”活动中,教研室建议,教师要精选课堂训练及作业,保证训练与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要适当采取分层作业的形式,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用;作业形式要多样,既有书面形式,又有口头训练、社会实践等。
基于此,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我们提出了《初中化学作业设计》这一课题,旨在从最基本的作业入手,认真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切实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化学作业“高耗低效”现象,提高作业质量,实现“减负提质”。
优化作业包括作业布置的量、布置的内容、布置方式、批改的方式、批改的频率、批语的表达等进行研究。其目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是不是有效教学,其衡量标准应该是 “学生成长”,而这种成长将不单单用成绩高低来作为衡量标准。我们所强调的教学有效性必须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其他的主要原因。
二、课题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我们的理论素养和某些能力还有所欠缺的。
2、学生参差不齐,很难科学地界定作业布置的量、布置的内容是否适合每个学生。这是一个研究的难点。
3、由于课题组成员都比较年轻,工作经验不够。教学观念、实验能力、研究手段等方面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方案设计:
(一)、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作业的数量、时间、评价、作业效果。通过调查了解到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分析,在具体理论研究的指导下,研究作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实验法:课题组成员即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有计划地创设条件,设置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以主动引起或改变某些客观对象,从而分析研究,主动揭示其因果关系。
4、行动研究法:运用具体的思路方法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和研究。
5、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追踪调查分析,了解作业的方式、效果,便于针对性研究。
(二)、研究主要思路:
1、本课题研究主题及主要目的:(1)、通过对初中化学作业内容的研究,加强作业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开发,促使作业贴近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校所学知识的价值。
(2)、通过对初中化学作业形式的研究,减轻学生学习上过重的负担,使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封闭走向开放,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
(3)、通过对初中化学作业评价的研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就感,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在评价方式上,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发挥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4)、通过研究,为学校的化学教学、优化化学作业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2、本课题拟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工作:
本课题计划从作业的形式、内容、评价等几方面入手研究,并采用以下三中具体措施开展研究工作。
其一、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学习化学情况。了解学生对化学的喜欢程度、化学作业的难度、作业量等,为帮助教师改进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讲评以及反馈等问题时提供依据。
其二、进行个案分析。通过与学生的个别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待化学作业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化学作业的有效性。
其三、控制习题的难度,习题难度要分层,体现从简单到复杂的思路。相似情景的习题、归纳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重点在对题目的表征,以促进学生对题目的评价和反思。加强学法的指导,即策略性知识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