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共5篇]

时间:2019-05-15 01:0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第一篇: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范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行政处罚行为。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

(二公正、公开地行使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行政职权。(三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文明执法。第二章管辖

第四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辖区内发生的安全生产违法案件行政处罚。

伤亡事故案件的行政处罚,由组织事故调查的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实施。第五条涉及两个以上辖区的案件,由案件发生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处理,如发生管辖争议,报请共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裁定。

第六条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可根据工作需要,将自己管辖的案件交由下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理。

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对下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实行监督指导,必要时,可直接办理下一级管辖的案件。

第七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现所查处的案件不属于本部门管辖时,应填写《案件移送书》,及时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或其他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管辖。

第三章监督检查

第八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在实施监督检查时,应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安全生产监察员证》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证》等有效的监督检查证件,表明身份,说明监督检查的法律依据,检查的目的和内容,并对被检查单位明确指出需要提供的有关资料和配合检查的要求。

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为其保密。

第十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应当详细记录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填写《现场检查记录》,由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分别签字,存档备查。发现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的,按下列要求填发有关法律文书:(一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危及安全生产的设施、设备、器材,填发《查封(扣押决定书》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十五日内依法做出处理决定。

(二发现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当场改正的,应当责成其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发出《整改指令书》,责令限期整改。

(三发现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整改;对事故隐患不能立即整改的,发出《整改指令书》,责令被检查单位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

(四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者在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下达《强制措施决定书》,责令暂时停止作业,或停止危险设备、场所的使用,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整改指令书》、《强制措施决定书》等的执行情况,应当进行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在整改期限内应及时认真整改。对完成整改和整改到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整改指令书》、《强制措施决定书》等的执行情况进行复查,发出《整改情况复查意见书》。

第十二条对有关单位和人员拒绝监督检查,阻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的,依法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对情节严重的,及时提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违法事实清楚、情节简单,而且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律依据,对个人处以五十元以下罚款、对生产经营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填写《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事后应当及时报告,最迟在五日内报所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第四章立案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中,发现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调查:(一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伤或死亡的;(二未按规定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发证等,取得相应资质、资格而非法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

(三已取得安全生产有关事项的批准、认证,但已不再具备相应条件的;(四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五群众举报、投诉,有证据证实存在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六在行政监督检查中已认定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七有伪造、涂改、非法转让和出租安全生产有关证照行为的;(八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在安全生产服务工作中弄虚作假,超资质服务,或出具虚假证明的;(九发现有关单位及其人员在申报安全审批等有关事项中弄虚作假,或有欺诈行为的;(十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不报的;(十一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权立案查处的其他案件。

第十五条对拟立案查处的案件,监督检查人员应填写《立案审批表》,并附上相关的资料,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审批。经批准之日为立案时间。

第十六条已经批准立案的案件,不得随意终止、撤销。确实需要终止或撤销的,应写出书面报告,由批准立案的单位负责人审批。

第五章调查

第十七条对已立案的案件,应由两名以上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负责调查,调查应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掌握合法有效的证据,查清事实。

第十八条对于发生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的案件,具有案件管辖权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与事故调查组同时开展事故处罚的立案调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证据包括以下种类:(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记、现场笔录。

事故调查报告不能代替事故现场调查(如勘验笔录、现场调查笔录和询问证言等必须要具备的调查证据。

第十九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可以询问当事人及证明人。询问前应当告知其如实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询问时应做好《调查笔录》,询问结束后,笔录应交被调查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向其宣读。笔录如有差错、遗漏,应允许其更正或者补充,笔录涂改处应由被调查人签名或押印。经核对无误后,被调查人逐页在笔录上签名或者押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在笔录上签名。

第二十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与案件调查有关的证明材料,并由当事人在有关材料上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应在材料上注明。

第二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作为证据。调取原始证据有困难的,可以复制,复制件应标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并由出具证据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二条需要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或场所勘验检查时,应通知当事人到场,并做好《勘验检查笔录》;当事人拒绝到场的,可以请在场其他人作证,并应在《勘验检查笔录》中注明。

第二十三条因办案需要抽样调查的,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并填写《抽样取证凭证》,由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和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到场的,可由在场其他人作证并签名或盖章。

第二十四条对涉及专业问题的,应指派或聘请有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相应资格的单位或专家进行技术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

第二十五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并填写《证据登记保存通知书》,并在七日内做出以下处理决定:(一违法事实不成立,解除登记保存措施;(二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作出查封或者扣押决定。

第二十六条案件调查结束后,案件承办机构整理汇总案件证据,制作案件调查报告,并附案件的全部材料,报送案件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进行初步审核。

第六章审理

第二十七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设立案件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案审委,负责对本单位立案查处的案件进行集体审议。

第二十八条案审委设3~9名委员,其中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法律审查人员担任。

案审委成员必须取得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

第二十九条案审委应当设立案审委办公室(或法律审查专职人员,负责处理案审委日常事务。对案件材料齐全,具备审议条件的,案审委办公室即可提交案审委进行集体审议。

第三十条案审委办公室对案件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案件通过审核后,案件调查机构填写《行政处罚决定审批表》,由案审委办公室提交案审委进行集体审议。

第三十一条案审委审理案件实行集体审议制度。

案审委会议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召集。对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有关证照、较大数额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折合人民币三万元以上(含的行政处罚的案件,应当由半数以上审委会委员参加集体审议;对其他立案查处的案件,可以由3人以上(含委员参加集体审议。

第三十二条案审委实行民主集中制。案审委的决定必须获得半数以上的参加案件审查委员同意方能通过。少数人的意见可以保留并记录在卷。

第三十三条案件承办机构和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在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或者听证活动结束后的3日内,将有关情况及笔录报送案审委办公室,案审委办公室将上述情况报送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必要时,可以再次召集案审委进行审议。

第三十四条案审委对案件进行全面审议,并提出以下处理意见:(一经调查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予行政处罚;(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三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四违法案件依法不属于本部门管辖或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填写《案件移送书》,移送有关部门或者依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移送同级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违法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的,由案件承办机构补证。第七章处罚

第三十五条经立案审理,依法应当给予处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可根据其情节,遵守“先取证,后裁决”的原则,依照法定程序,分别给予以下种类的处罚:(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四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五关闭;(六吊销有关证照;(七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给予关闭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第三十六条按一般程序进行行政处罚的,在发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书应当载明当事人违法的事实、理由、法律依据。

第三十七条《行政处罚告知书》由案件调查部门送达,送达告知书时应当告知当事人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法律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和申辩权利,对符 合听证条件的(给予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有关证照、较大数额罚款和没 收违法所得折合人民币三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应当

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听证权利。当事人逾期未行使陈述、申辩权或未要求举行听证的,视为放弃上述权利。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进行陈述和申辩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应当认真听取,并将当事 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制成笔录。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应组织听证。并在听证七日前发出《听证会通知书》,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听证程序应符合《行政处罚法》和《浙江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第四十条 经过听证的,听证主持人依据听证情况,制作《听证会报告书》,提出处理 意见。第四十一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和法律审查人员应当及时对案件有关资料、当事人 的陈述和申辩的材料、听证会笔录和《听证会报告书》等进行审查核实。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当采纳。第四十二条 经告知、听证程序、案审委审查后,决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安全生产 监督检查人员制作《行政处罚决定审批表》,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 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第八章 送 达 第四十三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送达文书,应当采取以下方式:

(一)直接送达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由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向当事人宣告,并在宣告后当场交付 当事人。送达时,当事人不在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 政处罚决定书于七日内送达当事人。直接送达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有《行政处罚送达回执》,由受送达人在《行政处罚送达回 执》上注明收到日期,并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行政处罚送达回执》上签收日期为送 达日期。2.受送达人为公民的,本人不在时,可以将行政处罚决定书交与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并由其在《行政处罚送达回执》上注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3.受送达人为法人,经营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交法定代表人或 者负责人,或者该法人、其他组织的收发部门签收,并由其在《行政处罚送达回执》上注明 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4.受送达人已向行政机关指定代收人的,应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交代收人签收,并由 代收人在《行政处罚送达回执》上注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二)留置送达 被处罚当事人拒绝签收行政处罚决定书时,送达人应当邀请当地乡镇、街道或当地居民 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基层组织或者受送达人所

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行 政处罚送达回执》上注明拒收的事由和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将行政处 罚决定书留在当事人的住处或者收发部门。

(三)委托送达 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送达,受委托单位接受委托后应 立即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直接送达受送达人,以受送达人在《行政处罚送达回执》上的签收日 期为送达日期。

(四)邮寄送达 直接送达有困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由行政机关指派专人直接交付邮局挂号寄给受送 达人,挂号回执上注明的收到日期为送达日期。

(五)公告送达 采取上述几种方式无法送达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可以公告,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经过 六十日,即视为送达。第九章 执行 第四十四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执行的效力。当事人对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 规定的除外。第四十五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作出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后,必须监督有关单位和人 员履行。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期满之日起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对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的下列情况,发出《强制执行申请书》,依法申请人民 法院强制执行: 1.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未向人民法 院起诉的; 2.当事人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3.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作出维持行政处罚决定的判决或者裁定生效的。第四十六条 对经停产停业整顿,逾期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危险性较大的企业或经 营单位,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予以关闭。第十章 结 案 第四十七条 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结案:

(一)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完毕的;

(二)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执行的;

(三)免予行政处罚或者不予行政处罚的。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下列案件,应当向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报告、备案。

(一)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交办的案件;

(二)跨行政区域移送的案件;

(三)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四)行政复议的案件;

(五)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决的案件;

(六)向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本条所列

(四)、(五)、(六)案件,应同时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第四十九条 按照《浙江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执法

监管条例》的规定,县级以上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局作出下列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将处理决定按月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一)对公民处五千元以上、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五万元以上罚款;

(二)吊销许可证或者责令停产、停业。第五十条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在三十日内办理完毕;由于客观原 因不能完成的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九十日;特殊情况下不能办理完毕的,报经上一级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可延长至一百八十日。第五十一条 案件办理完毕后,执法人员应当填写《结案审批表》,报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负责人审批结案。案件调查人员应将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文书、图表、视听 资料等编目分类,并按省档案局《行政处罚案件档案管理规则》立卷归档、集中管理。第五十二条 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督促检查下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执法办案的 情况,并有权调阅下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理违法案件的卷宗。第十一章 执法纪律 第五十三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履行监督执法职责,并建立 执法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本部门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职责。第五十四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建立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依法行政的行为应及时予以纠正。第五十五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将执法依据、职责范围、执法程序予以公开。第五十六条 对符合立案要求的案件,必须立案处理;按规定应上报的案件,应在指定 的期限内上报。第五十七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的,应当回避:

(一)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二)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第五十八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依法行政,秉公执法。对不认真履行监督执法职

责,滥用职权,循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行政处罚的有关文书,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制定统一格式。行政执法文书的文号,由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一编制。第六十条 本办法中有关条款提到的“罚款数额较大”是指对个人罚款一万元以上及对 法人和其他单位罚款三万元以上。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负责解释。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对渔业船舶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渔业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渔区社会稳定,促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浙江省渔港渔业船舶管理条例》和《浙江省乡镇渔业船舶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渔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和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乡镇(街道)、村(社)、单位及业主所属的从事渔业生产和为渔业生产服务的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及相关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 渔业安全生产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度,按各自职责,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四条 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县(区)人民政府领导下,在市、县(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协调、监督下开展。

第二章 安全管理

第五条 市、县(区)海洋与渔业局负责对辖区内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一)负责渔业船舶的更新、建造、购置、报废、入渔 许可和船舶修造业的监督管理。

(二)负责渔业船舶登记发证、换证、年审和渔业船员的考试、发证,以及船舶进出港签证。

(三)负责传达、起草有关渔业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政策性文件。

(四)负责组织渔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查处渔业船舶的违规行为,对渔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跟踪督促落实。

(五)负责渔业船舶的监督检验,把好渔船质量关和救生、消防、信号设备的配备关。

(六)负责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七)负责监督实施本辖区内渔船动态报告制度。

(八)负责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上报工作。

(九)定期分析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及时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并深入基层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十一)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职责。

第六条 县(区)人民政府领导本县(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工作要求,履行渔业安全生产的领导职能,对辖区内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目标,有措施。

(二)督促乡镇(街道)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船舶安全管理站,落实专职人员,落实经费,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三)健全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与乡镇(街道)政府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对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有检查、有考核。

(四)开展经常性的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制订和落实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发生事故及时组织救援,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六)定期分析辖区内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及时研究和解决渔业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

(七)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职责。

第七条 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领导本辖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县(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工作要求,履行渔业安全生产的领导职能,对辖区内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目标,有措施。

(二)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渔船安全管理网络,完善渔业安全生产值班制度、通讯联络制度、安全会议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船舶安全管理站,配备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

(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渔业船员安全知识培训的组织工作。

(五)开展经常性的渔业安全生产自查,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全面掌握渔船、船员安全生产方面的情况,建立完善渔船、船员档案,协助查处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和渔船违规案件。

(六)落实整改。各级渔业生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辖区内渔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整改意见。

(七)认真、规范地做好渔业安全台帐工作。

(八)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职责。第八条 乡镇(街道)船舶安全管理站在乡镇(街道)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对本乡镇(街道)的渔业船舶实施安全管理。

(一)负责渔业安全法规的组织实施,对本乡镇(街道)渔业船舶进行日常性安全检查。

(二)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工作。

(三)督促并做好本乡镇(街道)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责任状的签订与落实工作。

(四)建立健全渔业安全通讯网络,落实安全值班制度,及时向海上渔业船舶通报气象信息。

(五)搞好编组生产工作,落实抢险救灾船只,制定相应的报酬政策。

(六)掌握海上渔业船舶动态,遇九级以上(含九级)大风,及时向县(区)海洋与渔业局报告船舶动态情况。

(七)负责本乡镇(街道)渔业船舶相关审核工作。

(八)协助做好本乡镇(街道)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事故和渔船违规案件的调查处理。

(九)负责本乡镇(街道)渔业船舶各类事故统计工作。

(十)协助做好本乡镇(街道)渔业船员培训的资格审查和组织工作。

(十一)劝阻渔业船舶非法搭客,如劝阻无效的,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十二)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职责。第九条 村(社)、公司对所属渔船的安全生产进行直接管理。

(一)负责本村(社)、公司渔民群众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二)组织本村(社)、公司渔业船舶实行“编组生产、互助互救”,建立和完善本村(社)、公司渔业生产安全通讯网络等各项安全保障制度。

(三)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所辖渔船的安全适航状况、持证情况、职务船员配备和安全设备配 备情况,随时掌握船员的变动情况及船舶进出的动态情况,并按规定上报渔船动态情况,建立各类安全台帐。

(四)对渔业船舶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应当及时上报,积极配合职能部门查处。

(五)对各级安全管理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应当督促渔民整改落实。

(六)严格管理雇用外来劳力,制止无资质劳力出海生产,做好村与各渔船船长《渔业安全责任状》签订工作,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七)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职责。第十条 渔业船舶的所有人或经营人对渔业船舶及船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负管理责任,船长对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渔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切实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航行生产作业,教育督促全体船员共同执行。

(二)服从乡镇(街道)、村(社)、公司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三)按规定及时办理渔业船舶及船员的各类证书、证件,配齐航行安全设施及消防、救生、通讯等设备,加大“三修”投入,保证船舶处于安全适航状态,按规定办理渔业船 舶航行签证。

(四)切实执行渔业船舶“编组生产、互助互救”制度,保持通讯联络的畅通,及时报告船舶动态。

(五)积极参加渔船、船员保险,提高抗灾自救能力。对雇用人员要签订雇工合同,不雇用无资质劳力上船作业。

(六)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第十一条 建立完善渔业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市级一年一议、县(区)级半年一议,乡镇(街道)级一季一议,渔业村一季一议,及时交流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切实消除渔业安全生产隐患。

第三章 安全生产

第十二条 乡镇(街道)、村(社)、公司要根据外海、近海、沿岸不同的生产海域和不同的作业种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组织管理体系。

第十三条 所有渔业船舶应编组生产,编组工作在乡镇(街道)、村(社)、公司的组织下实行。

第十四条 乡镇(街道)、村(社)、公司应通过民主推荐的方式,挑选思想品德好、责任心强、风格高、组织能力强、群众威信高、业务技术好的船长担任编组长,编组渔业船舶船长应服从编组长的指挥。

第十五条 市、县(区)海洋与渔业局、乡镇(街道)政府、渔业村(社)、公司的通讯岸台实行一天两次定时开机值班制度。根据通讯网络分工,及时向各生产作业单位提供气象、航行通告等安全信息,做好值班和记录工作,了解各编组渔船的安全生产进出港等动态。遇九级(含阵风八-九级)以上大风及其它特殊天气时,各级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保持通讯联络,落实各项安全应急措施,并按规定汇总上报渔船动态。

第十六条 生产渔船应按要求同岸台、编组长船保持正常的通讯联络,及时汇报本船动态;渔业运输船出港时,应同岸台保持正常联系,及时汇报本船的装载及动态;对无故不联系的渔业船舶的船长应当给予警告、批评教育。造成后果的,要追究船长的责任。

第十七条 渔业船舶生产应认真履行互助互救的义务,一旦发现有船舶遇险求助,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当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做好抢险救助工作,并及时向各级安全机构报告。抢险救助实行救助有效补偿原则。

第十八条 渔业船舶编组长应增强责任性,切实做好编组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掌握本组渔业船舶的动态并向岸台报告。

第十九条 渔业船舶在各级安全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应根据各自的作业特点及不同情况,切实做好各自的安全工作。

(一)木质渔船应加大“三修”投入,做到风前风后对本船灰缝水密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二)钢质渔船随着船龄的增加,应及时检查水线下、舱室内、肋骨底部的腐蚀及焊缝情况,不得擅自改变水密舱壁及排水口,确保舱室密封。

(三)捕捞渔船在作业过程中,船员必须戴安全帽、穿救生衣,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和作业流程作业。

(四)渔业运输船舶,必须严格按船舶检验部门核定的载重线标志装载,严禁超载,严禁违章搭客;不得从事营业性运输,如确需从事营业性运输的,应当向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营运手续。

(五)休闲渔船必须严格按照《浙江省休闲渔业船舶管理办法》航行作业和从事其他休闲活动。

(六)渔业船舶在航行、作业、抛锚时,应严格遵守安全值班了望制度,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

(七)渔业船舶应做好防台、防风工作,切实做到不抢风头、不抗风尾,应在安全时间内及早回港,严格按照各县(区)抗台预案的有关规定到指定锚地避风,严禁超航区、超风力航行生产。

(八)推广使用柴油气化灶具,杜绝液化气爆炸事故的发生。使用液化气灶具的渔业船舶,应经常检查钢瓶的检验和使用情况,对腐蚀严重或有怀疑的钢瓶,应及时送检。渔 业船舶一旦发生液化气泄漏,必须保持自然通风,严禁使用明火、电路开关及有可能产生静电的一切器件。

(九)渔业船舶应切实防止硫化氢中毒,应使用除臭消毒剂,船员在下舱作业前,舱室应进行通风,下舱作业时应戴防毒面具,舱口应有专人值班。

第四章 处理规定

第二十条 各级渔政渔港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职务船员的培训、教育和考核,实行渔船船长考核记分制度,对安全意识淡薄,业务技术素质差,屡次违反安全管理法规和制度的船长及其他职务船员给予相应处理,直至吊销职务证书。

第二十一条 各级渔业行政执法部门、乡镇(街道)政府、村(社)、公司等组织对渔业船舶违反下列禁令和规定之一的,应坚决予以禁止,并督促整改;对不听劝阻,擅自出海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移交司法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船长及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一)严禁无证及三证不齐的渔业船舶出海。

(二)严禁未按规定配齐职务船员及其他船员证书的渔业船舶出海。

(三)严禁未按规定配齐救生、消防、信号等安全设备和船舶处于不适航状态的渔业船舶出海。

(四)严禁未按规定配置有效通讯、导航设备的渔业船 舶出海。

(五)严禁擅自改变船体结构,影响船舶设计稳性的渔业船舶出海。

(六)严禁违章搭客、超载、超航区、超风力航行生产。

(七)严禁其他一切有碍或可能有碍航行安全生产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建立渔业船舶船长违规处理制度,切实落实船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有违章、违规情节并造成后果的船长,根据不同情况,可给予警告、罚款、吊销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各级政府、部门、乡镇(街道)船舶安全管理站、渔业村、公司及其工作人员要认真按照本规定履行职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敷衍塞职,失职、渎职,所辖范围内发生重特大渔业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切实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法规、政策和本实施办法,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先进单位、渔业船舶和船长要予以表扬奖励。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渔业船舶”是指渔业捕捞船舶、渔业运销船舶、渔业冷藏船舶、渔业供油船舶、渔业工 程船、拖轮、养殖船、休闲渔船、渔业公务船等。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海洋与渔业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浙江省林业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

浙江省林业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林业系统行政处罚行为,保障公平、公正地行使林业行政处罚裁量权,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林业系统的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省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依法受委托的林业执法单位(以下简称林业行政执法部门),实施林业行政处罚,适用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行政处罚裁量权,是指林业行政执法部门依照法定职权实施林业行政处罚时,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处罚种类、处罚幅度内,综合考虑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相关因素,合理确定处罚种类、处罚幅度或者不予处罚的权限。

第四条 各市、县(市、区)林业行政执法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在省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的基础上作出规定,经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后向社会公布,并作为规范性文件按程序报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和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一)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三)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四)违法行为超过法定2年追究时效的,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

第六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二)受他人胁迫、诱骗、教唆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四)积极配合行政执法部门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

第七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能够主动改正或者及时中止违法行为的;

(二)对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公共安全、社会安定、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安全造成危害影响较小,或者尚未产生社会危害后果的;

(三)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四)因残疾等原因,生活确实困难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五)其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

第八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一)隐匿、销毁违法证据;拒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或者篡改有关证据材料的,作虚假陈述的;

(二)妨碍林业执法人员查处违法行为、暴力抗法等尚未构成犯罪的;

(三)不听劝阻,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

(四)涉及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公共安全、社会安定、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等违法情节恶劣,造成危害后果的;

(五)胁迫、诱骗他人或者教唆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六)在共同实施违法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七)多次实施违法行为,屡教不改的;

(八)在发生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或其他非常情况下,实施违法行为的;

(九)擅自转移、隐匿已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物品的;

(十)对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

第九条 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没有减轻、从轻、从重情节的,应当对其予以一般行政处罚。

第十条 实施行政处罚时原则上应当按照《浙江省主要林业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或各地补充制定的《实施标准》行使自由裁量权,确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对降低或者提高处罚标准超出《实施标准》的行政处罚,应当特别报请本部门或者机构主要负责人(包括分管负责人)决定。

第十一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变化或者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修订或者完善本系统的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并按规定公布和备案。

第十二条 林业行政执法部门对于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决定在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内作出适用听证程序的林业行政处罚或者对具有本实施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情形决定从重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由林业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15日内将处罚决定书和必要的说明材料抄报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和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违法行为涉嫌构成刑事犯罪的,应当依法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第十四条 林业行政执法部门的办案机构建议采取不予行政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的,应当在处罚意见书、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决定书中说明理由,并附相应的证据材料。

审查机构认为办案机构在案件中未说明理由或者未附相应的证据材料,审查机构应作退卷处理,要求办案机构作补充说明或者补充相应的证据。

审查机构认为办案机构在案件中所建议的处罚档次缺少必要证据证明,应当要求办案机构补充调查有关证据或变更处理意见。

第十五条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不定期对下级林业主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的,有权按照本实施办法和《实施标准》责令纠正。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执法过错,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过错责任:

(一)因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当,造成行政处罚案件被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并被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列为错案的;

(二)因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当,造成行政处罚案件被复议机关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

(三)行政处罚案件在行政执法检查中被确认为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的;

(四)因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当,给当事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对有执法过错的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发证机关或持有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的人员可给予其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或暂扣执法证;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其执法证;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七条 各级林业行政执法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工作情况,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

第十八条 《实施标准》中有关裁量权的规定,所称“以下”不包括本数,所称“以上”包括本数;所称“至”,下限数包括本数,上限数不包括本数,若是最高一档处罚则包括上限数。

第十九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浙江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

浙江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

一、单项选择题

1、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A、各级交通主管部门; B、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C、各级交通管理部门; D、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

2、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A、各级交通主管部门; B、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C、各级交通管理部门; D、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

3、对严重违章的营运驾驶员要通过 进行再教育,重点进行监管。

A、一种方式; B、两种方式; C、三种方式; D、多种方式。

4、汽车客运站应设立车辆安全检查点,在车辆出站门口处设立车辆出站检查岗位,汽车客运站还应同时设立车辆技术检查岗位。

A、四级以上; B、四级; C、三级以上; D、三级。

5、按照 的原则,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责任监督机制。

A、属地管理、上下负责; B、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C、区域管理、分级负责; D、以上都不是。

6、对道路运输经营者进行开业审批和线路审批时,必须将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 和车辆管理等作为必备条件纳入审查内容,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制度。

A、措施、机构、驾驶员; B、制度、部门、驾驶员; C、制度、机构、安全员; D、制度、机构、驾驶员。

7、安全督查采取现场检查、、暗访等方式进行。A、明查; B、送检; C、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检查; D、以上都不是。

8、安全督查中予以通报批评,通报批评由。A、执行的督查人员直接作出; B、督查组组长批准;

C、安全督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D、相关单位按照管理权限审批。

9、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考核体系,对安全生产情况要进行。A、量化考核; B、考核; C、半年考核; D、信用考核。

10、以下不属于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考核内容的是。A、对春运、春游、“三防”、“五一”、“十一”等季节性运输安全工作有部署、有检查;

B、运输企业与承包经营者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C、运输企业必须与驾驶员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D、发生道路运输行车事故及时报告。

11、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报告形式,为 两种。A、普通报告和重点报告; B、一般报告和重点报告; C、普通报告和紧急报告; D、一般报告和紧急报告。

12、发生紧急事故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在接到报告后 内向经营者所属地和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告。

A、2小时; B、3小时; C、5小时; D、6小时。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指导思想的是。A、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B、强化对道路运输经营者、营运车辆、营运驾驶员和运输站(场)的监督管理;

C、督促检查事故隐患整改;

D、积极运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方法。

2、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A、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 B、把好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 C、把好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 D、搞好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

3、做好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的统计工作,地反映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情况。

A、准时; B、及时; C、准确; D、完整。

4、都必须自觉接受安全监督检查。A、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B、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企业; C、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个人; D、以上都是。

5、以下属于道路运输安全督查任务的是。A、内设安全管理部门及人员配备、安全管理经费和装备落实情况;

B、对申请从事班线客运经营的,审查运行方案、道路状况等是否符合开行条件;

C、督查提出的安全问题整改情况; D、以上都是。

6、道路运输安全督查的处理分为。A、批评教育; B、责令限期整改;

C、责成有关部门依照党纪政纪及有关法规规章作出相应的处分; D、通报批评。

三、判断题

1、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三关一监督”。

()

2、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得审批。()

3、凡无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可以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性活动。

()

4、在督查中发现安全隐患或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督查后能及时改正的,责令其限期整改。()

5、安全督查中被督查单位存在的问题一时难以改正的,予以当面批评教育。()

6、安全督查中发现被督查单位对因不及时整改安全隐患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情节特别严重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7、发生一般事故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在接到事故报告后4小时内向经营者所在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告。()

8、凡一次死亡(失踪)1-2人的行车事故为一般事故报告范围。

()

9、严格实行汽车客运站车辆安全检查制度,并按照《汽车客运站管理规定》的要求,督促其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完善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10、造成重特大道路运输责任事故的驾驶员,应取消其营运驾驶员的从业资格。()

11、道路运输企业档案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类别、经营资质、安全生产状况、检查记录、服务质量投拆记录、事故处理以及违章处罚记录等。()

12、已投入营运的、但技术性能不合格的车辆要强制其退出道路运输市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B;

3、D;

4、C;

5、B;

6、D;

7、C;

8、C;

9、A;

10、B;

二、多项选择

1、A、B、D;

23、B、C、D;

45、A、C; 6

三、判断题

1、√;

2、×;

5、×;

6、D; 79、√;

10、×;、D;

12、A、B、C、、A、B、C、、A、B、C、、×;

4、×;

8、√;

12、A。D; D; D。、×;、√;、√。

3 11

第五篇:浙江省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新)

浙江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

(浙交[2015]243号)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交通运输执法机构公正、公平、合理地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浙江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办法》和交通运输部《关于规范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若干意见》的规定,结合我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在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时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指行政处罚裁量权是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根据法律、法规、规章所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综合考量违法情节、违法手段、社会危害后果等因素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时裁量的权限。

第三条 行使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过罚相当、程序正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遵循综合裁量原则,全面分析违法行为的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等因素决定是否适用行政处罚以及适用的种类、幅度。

第四条

各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应当按照《浙江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以下简称《裁量基准》)确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作出行政处罚,适用本办法和《裁量基准》会导致个案显失公正的除外。

对于违法行为、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相同或类似的案件,在实施行政处罚时,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及处罚幅度应当相同或相近。

第五条

实施交通运输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限期改正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日,情况特殊经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延长。

第六条 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法定的权限与程序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处罚:

(一)经立案调查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

(二)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四)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

(五)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年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第八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三)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四)配合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五)其他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

(一)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二)配合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查处违法行为,如实交代违法行为的;

(三)主动中止违法行为的;

(四)违法所得较少的;

(五)其他依法可以从轻处罚的。

本办法所指的从轻处罚是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在法律、法规、规章设定的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选择较轻的处罚种类或者较小处罚幅度,但不得低于法定处罚幅度的最低限度。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

(一)情节较轻,社会影响和危害较小且能够主动纠正违法行为的;

(二)当事人家庭生活困难,无力按期缴纳罚款义务,且积极配合行政执法机构调查的;或者突发重大疾病等身体健康原因难以履行义务的;

(三)非现场执法的违法行为当事人接到通知后主动接受处理的;

(四)其他依法具有减轻行政处罚的理由和情况。本办法所指的减轻处罚是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在法律、法规、规章设定的法定处罚幅度最低限以下,对违法行为人作出的行政处罚;有法定处罚幅度最低限的,不得低于法定处罚幅度最低限的百分之三十,无法定处罚幅度最低限的,按裁量基准下档减轻处罚。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

(一)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二)群众多次举报,严重扰乱交通管理秩序的;

(三)拒绝、逃避、阻碍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

(四)提供虚假证据,转移、隐匿、销毁证据或者有关材料的,查证属实的;

(五)侵害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群体利益的;

(六)对举报人或者执法人员实施打击报复,查证属实的;

(七)国家机关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公告等方式专门禁止或告诫后,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

(八)一个自然内发生三次(含)以上交通运输违法行为的;

(九)具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法规定情形的。符合从重处罚情形的,罚款金额不得低于法定最高罚款数额百分之五十。

第十二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并处处罚的,可以选择是否适用并罚;规定应当并处处罚的,应当实行并罚。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选择是否适用并罚的,对轻微违法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的,一般应当选择单罚;对严重的违法行为,实施并罚。

符合从重处罚情形又符合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形的,不得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十三条 对当事人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从重处罚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必须收集和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第十四条 案件承办人员在案件调查终结后要对案件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提出建议,并说明行使裁量权的事实、理由、依据(含裁量基准)。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含裁量基准),并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予以阐明。

第十五条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应当通过公示栏、互

联网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本单位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名录、处罚基准、执法程序、监督方式、投诉渠道等。

交通运输行政处罚结果应当按要求在浙江省政务服务网上公布。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制定和执行的行政处罚裁量权制度应当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方便当事人查阅。

第十六条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要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作出下列重大行政处罚的,应当按月报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直接管理本机构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一)对公民处以一万元以上,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十万元以上的罚款;

(二)吊销证照或者责令停产停业。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应当集体讨论:

(一)情节复杂,对认定事实和证据有较大争议,或对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有较大争议的案件;

(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作出的对公民一万元、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十万元以上的罚款、吊销证照、责令停产停业等的行政处罚决定;

(三)对当事人减轻处罚的(《裁量基准》明确减轻处

罚的除外);

(四)适用本办法和《裁量基准》会导致个案显失公正的;

(五)行政执法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案件。第十八条 集体研究决定的案件实行登记制度,案件的具体情节、讨论过程和处理决定均应详细记录在案,收入执法案卷。

第十九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法制机构要加强对执法案件的审核工作,应当将办案机构的裁量权行使情况作为审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审核机构认为办案机构行使裁量权不当的,应当提出纠正建议。

第二十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通过行政执法检查、投诉、备案、案卷评查等形式加强对行政执法机构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时,应当将本办法和《裁量基准》作为判断行政处罚行为合理性的依据。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执法人员的过错责任:

(一)因处罚决定违法或不当,造成处罚案件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

(二)因处罚决定违法或不当,造成处罚案件被行政复议机关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

(三)因处罚决定违法或不当,造成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

(四)违法事实清楚,应当依法处罚而不予处罚的。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年,指自然;

(二)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在内。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起施行。《浙江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浙交〔2010〕272号)同时废止。

下载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省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合集)

    附件1 浙江省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 (试 行) 第一条 为规范和监督全省交通执法机构公正、公平、合理地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公民、法人和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小组组长岗位责任制 1对车间生产中存在严重隐患的,应立即制止生产,彻底消除隐患后可恢复生产。 2严把运输进厂关,对不符合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坚决制止进厂拉危......

    浙江省地税系统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

    浙江省地税系统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和正确行使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地税机关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根据《中......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依据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依据 第九条【《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政处罚】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一般事故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造成1人死亡,或者3人以下重伤(包括急......

    江苏省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江苏省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发文号:苏安办〔2011〕25号 发布单位:江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1-06-02 实施日期:2011-06-02 第一条为了建立......

    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令 第6号 《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已经2009年4月21日国家版权局第1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6月15日起施行。 国......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岗位责任制

    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岗位责任制 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海口市各区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生产安全工作,规范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司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依据《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