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尿管护理
尿管护理
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h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2、妥善固定尿管和尿袋,防止管道脱落或意外拔管,尿管应用胶布将其固定于大腿皮肤(二次固定),尿袋固定在床缘,不能高于膀胱高度,搬动患者时要暂时关闭尿管,防止尿液逆流。注意保留足够的长度,方便患者翻身活动,避免因牵拉而脱出。
3、监测引流通畅程度:尽可能避免冲洗,除非预测发生阻塞采用密闭持续冲洗预防阻塞。为了解除由于血凝块、黏液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阻塞,可用0.9%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必要时更换尿管。
4、预防CAUTI:
(1)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会阴部消毒2次;
(2)定期更换尿袋及尿管,根据尿管和尿袋的不同材质而决定更换时间,普通尿管和尿袋宜每周更换1次,硅胶尿管及抗反流尿袋宜每月更换1次。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随着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呈显著性增加趋势,临床上应评估患者的情况,病情需要时才留置尿管,同时应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以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的几率。
5、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定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防止发生尿潴留:(1)膀胱功能训练时机:留置尿管>1周,且泌尿系统无感染或感染得到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泌尿系统手术或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应遵医嘱进行。(2)膀胱功能训练方法:①按需排尿:夹闭尿管,患者感膀胱胀满,有尿意时开放尿管30min,这一般用于清醒、合作的患者。开放尿管时,嘱其做排尿动作,或紧收下腹部,或用手掌按压下腹部,增加负压,促使尿液排空,减少残余尿量。在排尿间歇期可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肉训练。②定时放尿:夹闭尿管,1~2小时开放尿管一次,如无不适,3~4小时开放尿管1次。③夜间持续开放尿管,避免膀胱过度膨胀引起其他并发症。
6、关于拔尿管后的护理:拔管后应鼓励患者多喝水,观察患者自主排尿的情况,包括拔管后每次尿量及第一个24小时尿量,若每次排尿<300ml,或24h尿量<1000ml提示患者排尿不尽,应进行B超检查残余尿量,必要时进行一次性清洁导尿放出残余尿;有排尿困难者要及时处理。
第二篇:尿管护理
尿管的护理
尿管置入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必要护理措施。虽然大部分护士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上常因操作和导尿器的原因,仍存在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现象。近年来,常规的尿管置入方法已显不足,因此对尿管置入的研究更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多样化。
下面从导尿管的选择、导尿的方法、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尿路感染的途径及预防措施、护理和拔管困难时的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1 尿管的选择
在临床上,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正逐渐被橡胶导尿管代替。临床上现在常用气囊导尿管,它具有操作简便、减少漏尿现象和不易脱落等优点。常用的气囊导尿管有三腔气囊导尿管和双腔气囊导尿管。两者相比较,前者比后者多了接冲洗装置的一腔,可以形成密闭式膀胱冲洗引流系统,减少污染的机会。导尿管口径的大小选择应根据尿液的外观、导尿的目的、性别等综合考虑。如尿液澄清,可选择口径较小的尿管;尿液浑浊或有沉淀及凝块时,应选择口径较大的尿管;前列腺切除术的病人常规选用F18~20的尿管。2 导尿方法的选择
2.1 清醒病人应该向其解释导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配合的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积极,主动的配合。操作人员应该处于病人右侧,病人取仰卧位,在严格无菌操作的原则下将选好的尿管男性插入20~22cm,女性插入4~6cm。气囊导尿管因为其头部到气囊的距离为5~6cm,要将气囊完全送入膀胱,还应该见尿再插6厘米以上才能避免损伤尿道。在往气囊内注水的时候还应该试气囊内压力,如果压力太大,必须确定是否在膀胱内,应该再进一段再注水。
2.2 男性病人由于生理特点尿道长,有三个狭窄和两个弯曲,导尿时困难更大,病人的痛苦更明显,如果尿管刺激引起尿道痉挛完全可能造成插管困难甚至失败。可以使用利宁(利多卡因凝胶)由尿道口注入,起到松弛尿道肌肉,减轻疼痛及疼痛引起的尿道括约肌痉挛,减少阻力,减轻对尿道黏膜的刺激,避免损伤黏膜而导致出血,减轻病人痛苦,利于插管成功。
2.3前列腺肥大的病人导尿常不能顺利的插入,病人取侧卧位,垫高臀部呈30度角即可插入。个别用此办法不能插入的,也可将导尿管顶端自侧孔钻入5mm,取直径1.5mm、比导尿管长约50mm的针丝,距前端15mm处弯成约145°角,将导丝绷紧状固定于导管中,可克服金属导尿管太硬易损伤尿道以及橡皮导管太软不易插入的特点。
2.4 女病人由于生理的原因,更不容易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因此要求做好前期的准备,会阴的冲洗和两次消毒。高龄女病人由于肌肉结缔组织萎缩,萎缩的阴道牵拉尿道口使之陷于阴道壁之中,同时又因阴道黏膜缺乏雌激素作用而显的苍白,光滑,阴道口也变小,更使这些病人的尿道口暴露困难,对于这些病人应该在消毒好会阴之后戴好无菌手套,左手食指、中指并拢,伸于阴道2cm,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将阴道前壁拉紧外翻,并可以调整手指的位置,可以见到阴道前壁的所有黏膜,即可以找到尿道口,然后便可以插管。3拔除尿管的方法
拔除尿管也是留置导尿管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气囊尿管以固定牢靠、方便、置于会阴部清洁之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结构、质量、患者自身原因及护士操作技巧等因素,致使部分病人在留置气囊尿管拔管时发生困难,增加了病人痛苦。拔管时遇患者精神紧张,气囊回缩不良及尿垢形成等因素致拔管困难者,不得硬行拔出。应先安慰病人,使其情绪稳定。护士本身保持冷静,分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不要强行拔管从而损伤尿道。患者精神紧张导致尿道痉挛应该先让病人平静5~10min,或请示医生使用解痉剂。气囊回缩不良的可以在排空小便后使用石蜡油或者是利宁从尿管开口处往膀胱内注入,润滑尿道后用 拇指与食指将外露尿管拧搓数遍,然后将注射器乳头插于气囊外口部,注入5ml气体后再慢慢抽吸或者剪断尿管让气囊内液体或空气自行排出。拔管后应该早让病人自行解小便,避免尿储留 4 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预防
4.1 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
树立插管就会引起感染的观念,不能用留置尿管解决尿失禁和记录出入量问题。对于尿失禁者,应了解其原因,重视心理护理,耐心训练患者排尿。女性尿失禁患者可用尿不湿,男性患者采用男性尿袋或加长塑料袋接尿。对长期昏迷的男性患者采用100 cm×7 cm加长塑料袋接尿比男性尿袋更好。对泌尿系统疾病留置导尿的患者,嘱其进行提肛肌训练,训练自主排尿功能,对于截瘫病人留置尿管应定时夹闭尿管[2],根据病人膀胱充盈度等决定放尿时间。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可明显减少尿路感染。4.2 保持尿道口清洁、相对无菌
导尿前先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会阴部,再用0.05%碘伏消毒尿道口两遍,然后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留置导管后每天用0.05% 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周围、会阴部、尿管2次。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及尿道口,保持会阴部清洁相对无菌。4.3 腔内感染途径的预防 4.3.1采用密闭引流系统
尽量避免分离导尿与集尿袋接头,集尿袋每3天换一次较合理。需做尿检查时,以无菌操作从尿袋抽取。4.3.2避免膀胱冲洗
对留置导尿的患者,在病情许可下,鼓励患者多饮水,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每天饮水达3 000 ml以上。一般不主张进行膀胱冲洗,更不主张用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冲洗膀胱,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引发感染。如有血凝块,粘膜碎片阻塞尿管时应更换导尿管必须膀胱冲洗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最好用三腔导尿管,用输液装置在消毒的尿管尾端进行穿刺快
速滴入,避免连接处打开。有人研究应用单向冲洗式导尿管与单猪尾多孔导尿管,方便了留取尿标本及膀胱冲洗,解决了长期留置导尿引起的尿管堵塞 4.3.3严格无菌技术,遵守操作规程
进行尿管护理前,应洗净双手,避免交叉感染;导尿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表皮细菌的带入,造成尿道口内的感染 4.3.4保持尿液引流通畅
随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尿量,注意避免尿管、引流管弯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切忌高于膀胱位置,发生尿道口污染后应进行早期局部治疗,防止细菌逆行感染。5留置尿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插管时机
张穗等[12]认为全麻病人选择最佳置管时机,以减少导尿刺激所致的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血液动力学改变。研究表明导尿应在麻醉诱导后10 min进行,这对于原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是很有利的,可避免心血管意外的发生。5.2 判断尿管位置
置管位置错误在临床并不少见,插入气囊导尿管时,尿管的最低位是气囊的远侧端,经测量此端至尿管尖端长5 cm,若照传统导尿法的长度插入气囊导尿管,则气囊正好位于膜部尿道内,气囊充盈时必然造成尿道过度扩张,压迫和撕裂等并发症。因此,在使用气囊导尿管时,置入尿管的长度应为尿道长度加气囊远端至尿管尖端的长度(5 cm),女性病人用气囊导尿管导尿插入的长度约10 cm,男性病人长度为25 cm。因气囊导尿管无刻度标记,故在使用时,往往待气囊充盈后,顺尿道向外牵拉尿管有阻力时,即为该尿管插入的最佳长度。此时若膀胱内有尿,即可以自行流出,若无尿流出,则可在耻骨联合上方加压,或经尿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后回抽,以证实尿管置入的正确性。5.3 尿管的固定
气囊导尿管与传统橡皮尿管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不用在尿道外口的周围固定,只需将尿管与另一个密封尿袋的塑料管相接,然后将尿袋挂于床旁,注意床旁引流管勿固定太短、太紧,不利于病人的活动,或稍有翻动即牵拉尿管。自制约12 cm的铁钩挂于床旁,尿袋挂到铁钩上,比较方便、适用。保持一定长度,避免牵拉过紧,导致气囊变形进入尿道损伤尿道粘膜[1]。对于尿道损伤、尿道狭窄病人妥善固定尿管更显重要。可用布胶布将气囊尿管的尾端固定于大腿内侧,减少尿道张力,防止管道脱落[5]。5.4 尿管留置时间
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尿路感染发生率增加。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发生率呈正比关系。原因是导尿管插入尿道并长期留置尿道膀胱内,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破坏了正常的生理环境,削弱了尿道及膀胱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刘优珍[3]调查233例尿路感染病例显示:留置导尿管占院内尿路感染的66.52%。插管当天发生尿路感染率3.43%,留置尿管1 d、2 d,大于或等于14 d,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9%及91%。张美珍[4]调查61例留置导尿患者显示:尿管留置1 d、2 d、14 d,泌尿系统感染率分别为1%、5%及100%,与美国CDC的研究报告一致。因此需要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除正常饮食外,24 h饮水量应大于3 000 ml,达到自身冲洗的目的,以改善留置导尿所致的菌尿状态。5.5 尿管拔管时间的选择
为预防拔管后病人出现尿潴留,要合理选择留置导尿病人的拔管时机。通常认为在膀胱充盈时拔管较好,利于患者自行排尿的尽早恢复,可减少尿管的复插率,对预防院内泌尿系感染有积极的意义。拔管前经导尿管直接将开塞露注入膀胱,刺激膀胱壁收缩,促进排尿,可预防拔管后尿潴留。6.尿管护理
6.1 一般尿管护理常规
6.1.1.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尿管接无菌引流袋后,应用别针固定在床旁。6.2.保持引流通畅。
6.2.1 引流管不宜过长或过短,以1米为宜,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6.2.2 接管与引流管管腔均不宜过小。
6.2.3 血块、尿盐、脓团或坏死组织堵塞尿管时,可用生理盐水30-50毫升进行冲洗,必要时可保持持续冲洗。6.3.防止逆行感染。
6.3.1 引流管位置不可高于膀胱水平。
6.3.2 尿管每两周更换一次(尿道手术除外)。蕈形尿管每月更换一次。6.3.3 每三日更换尿袋。
6.3.4 保持会阴部清洁。可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会阴部及距尿道口5cm的尿管,去除分泌物,每日两次。
6.4 膀胱有感染时,可用抗生素加入生理盐水500ml冲洗,每日2次。6.5 耻骨上膀胱造瘘管护理常规
6.5.1.每日更换伤口敷料,清洗尿管周围分泌物。6.5.2.术后12天,腹壁瘘管形成,方可拔除膀胱造瘘管。6.5.3.拔管前,先作夹管实验,证实尿道通畅后,才除。
6.5.4.病情需要或造瘘管阻塞后可冲洗,冲洗液用无菌生理盐水,压力不能过猛,并应观察病人反应。6.6 肾盂造瘘管护理常规
6.6.1.严格无菌操作,并接无菌引流袋,每天更换。
6.6.2.一般不作常规冲洗。必须冲洗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冲洗量不超过10ml,病人有腰胀不适,立即停止冲洗。
6.6.3.手术后12天,试行夹管3天,无漏尿,无腰胀,不发烧,证实肾盂至膀胱引流通畅时,才能拔管。
参 考 文 献 [1] 吴索娟.气囊导尿插管方法的改进与护理.天津护理,2004,2:15.[2] 应霞艳,俞立农.气囊导尿管留置方法的改进与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3,1:24.[3] 刘优珍.剖宫产术孕妇留置导尿管长度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1):593.[4] 张美珍.双腔气囊导尿管两种充盈气囊方法病人不适感比较.护理研究,2004,11:59.[5] 张玉芬,冯蕾.气囊导尿管脱出原因与预防.中国乡村医药,2004,3:18.
第三篇:留置尿管的护理
留置尿管的护理
熊佳欣 一:留置尿管的定义:
指在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管插入膀胱内引出尿液,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二:留置尿管的目的:
⑴抢救危、休克重病人是正确记录24小时尿量、测量尿密度,以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⑵盆腔手术前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误伤。
⑶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尿管,以便于引流和冲洗,并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切口的愈合。
⑷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病人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⑸为尿失禁患者行膀胱功能训练。【评估】
⑴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留置尿管的目的等。⑵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⑶膀胱充盈度及局部皮肤情况。【计划】 目标
⑴病人能说出留置尿管的目的,主动配合。
⑵病人未因留置尿管发生泌尿系统的感染等并发症。⑶病人尿管引流通畅,局部皮肤清洁干燥。⑷病人及家属掌握留置尿管护理的相关知识。三:留置尿管病人的护理:
⑴在行导尿术中,用物严格灭菌,按无菌操作进行,预防尿路感染。
⑵在插管过程中,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插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失尿路粘膜。
⑶对膀胱高度膨胀且又极度虚脱的病人,第1次放尿不超过1000ml。因为大量放尿可是腹腔内压急剧下降,血液大量滞留在腹腔血管内,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又因膀胱内压突然下降,导致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
⑷引流管要牢固在床沿上,避免翻身时将尿管拉出,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而影响尿液流出。出现引流不畅时,应及时检查并调整尿管位置,酌情处理,使尿管保持通畅。
⑸倾倒尿液时,不可将引流袋提高于床沿,以防止逆行感染。
⑹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保持尿道口清洁:女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每日定时更换尿袋,及时排空尿袋,并记录尿量。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周期。
⑺鼓励患者多饮水,向病人解释多饮水的重要性,指导病人每天摄入液体2000-3000ml(开水瓶1瓶水),多饮水以利尿,达到膀胱冲洗的目的。
⑻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并观察尿液的颜色和性状。尿液突然减少应首先检查尿管是否通畅。如果尿液颜色和性状改变,应立即通知医生。⑼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取间歇性夹管方式。夹闭导管,每3-4h开放一次(患者想排尿时),是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使膀胱功能恢复。⑽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询问有无烧灼,疼痛等膀胱激惹症状。
⑾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卫生宣教,让病人和家属认识到留置尿管的意义及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护理。⑿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
第四篇:留置尿管的护理
留置尿管的护理 一、护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误插阴道或脱出立即更换 2)控制尿潴留患者放尿速度和量:勿快,放≤1000ml夹管 3)观察记录尿颜色量性质
(1)正常:1500-2000ml /24h 多尿>2500ml/24h 少尿<400ml/24h 无尿<50ml/24h 色 :正常无色透明或淡黄色
异常: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乳糜尿
4)妥善固定尿管
保持管道通常 堵塞时及时检查并调整尿管位置,反复冲洗必要时更换。固定好各种导尿管及集尿袋,防止牵拉和滑脱。尿道内置气囊导尿管者,气囊注水10~20ml可起到固定作用;肾、膀胱造瘘管于术后2周内严防脱落,否则尿液外渗到周围组织间隙而、引起感染,造成手术失败。 5)预防泌尿道感染
1.不必要每天行膀胱冲洗、需尿道口 擦洗二次
2.病情稳定早拔管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每日更换尿袋 4.长期留管者 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 5.留管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 6)膀胱功能锻炼: 每日夹管,每3-4h松管一次(用脱水药例外) 7)预防尿道出血渗尿:插入过浅,部分气囊紧贴后尿道易引起尿道出血,所以上尿管见尿再进4-5cm后充气或注水然后将尿管向外轻拉至不动即可 ;此时使气囊正好在膀胱颈部,可有效预防尿道出血或渗液。
二、特殊人群留置尿管的插入技巧 前列腺术后、外伤性尿道断裂
应持续冲洗2~ 3 天 术后早期注意冲洗速度, 过快可使创面大出血, 过慢内出血凝固易形成血块使引流不畅。引流液鲜红时应加快滴速, 及时冲出血液, 同时观察血压变化。如有血块或组织碎片阻塞管道时, 可用手指挤压管子, 如仍不通畅加用一定压力冲
洗, 使血块冲碎而排出。膀胱手术者每次注入量不宜超过50m l, 冲洗液注入后, 应全部抽出后再注入, 反复冲洗。
三、长期留置尿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留置尿管常见问题有尿路感染、引流不畅、自行脱落、拔管困难、尿道狭窄、膀胱痉挛或挛缩等,但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泌尿系感染。
1、并发症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约占整个医院感染的40%。有2%~4% 的患者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死率可高达l3%~30%。80%的医院内泌尿道感染与导尿有关。因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完整的黏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有力屏障,导尿管的插入,常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天然屏障。且导尿管是人体的异物,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同时的防御机制,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从而引起感染。
2、脱落
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如护理不当极易造成尿管脱落,其主要原因多为自行拔脱。、拔管难
造成拔管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尿管末端形成结石:导尿管作为异物长期滞留于膀胱内与尿液接触,易将结石盐沉积于尿管末端,形成结石。(2)气囊回缩不良,体积增大。(3)盲目拔管,致尿道痉挛,导致拔管困难。(4)气囊活塞失灵,导致气囊内液体不能抽出,引起拔管困难。
4、膀胱痉挛或挛缩
气囊对膀胱三角区的压迫刺激,尿管的部分堵塞、泌尿系感染等也是较为常见的因素。另外,长期留置尿管,使膀胱长期处于空虚状态,膀胱逼尿肌废用性萎缩,导致膀胱挛缩。
5、尿道狭窄
均发生于男性,由于尿管长期压迫尿道口致使局部缺血坏死。还有与尿管材料、尿道损伤、反复感染等有密切关系。
6、血尿
在临床工作中,往往由于个体差异、疾病影响因素导致置管长度不当而引起尿道损伤,或气囊回缩较差,拔管时致使尿道黏膜
出血;第一次放尿过快过多,引起撤退性膀胱出血。、处理对策、尿路感染
(1)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尽量缩短操作时间,避免反复多次插入。(2)合理选择尿管:选择光滑和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根据尿道内径于尿管直径的相关联系选择合适的导尿管。一般以14~16号硅胶尿管为佳。(3)避免反复插管,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可使感染率明显降低。(4)每日清洁尿道口2次,可在导尿管与尿道连接处喷洁悠神等。每3天至1周更换引流袋能更好地控制尿路感染。(5)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鼓励多喝水约 2000~3000ml。控制尿液的pH 值在6.5~7.0,可预防感染的发生。、尿管脱出
把好尿管质量关,规范操作程序,气囊内注水不宜过少,一般成人常规注入10~20 ml,儿童5~8ml,前列腺增生患者8~10ml。把尿管固定于一侧大腿外侧,避免尿管来回
移动,减轻尿管对尿道口的摩擦,减少水囊摩擦,避免引起脱管。
3、拔管困难
(1)留置尿管期间多饮水,以稀释尿液,冲洗膀胱。为避免长期停留尿管的结晶形成,造成拔管困难,囊内注入注射用水和呋喃西林为佳[8]。如有结石形成,可采取体外震波碎石,待结石粉碎后再拔除尿管。(2)如仍不能拔除,可将体外部分剪除,将尿管推入膀胱内,然后行膀胱大力碎石术。(3)对于气囊内的水或气不能完全抽出者,可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盐水或空气,直至气囊破裂;也可在超声定位下行膀胱细针穿刺刺破气囊,或经尿管末端插入导丝,刺破气囊。(4)用20ml注射器在抽取气囊内液体或气体时,感负压后,再向气囊内推注液体或气体0.4~0.5ml,然后将导尿管拔除,可提高拔管成功率[8]。、膀胱痉挛或挛缩
注意气囊注水不要太多, 常规8~10ml。膀胱冲洗时液体温度不宜过低,以20℃~30℃为宜。注意配合心理疗法,放松技
巧,转移分散注意力,对缓解膀胱痉挛能起到一定作用。、尿道狭窄
留置尿管期间定期更换尿管摆放位置,使尿管压力不长期作用在一个位置尤其可将尿管固定在下腹方向,使尿道口受力在龟头海绵体丰富的部位。如尿道狭窄形成,则定期行尿道扩张,必要时行尿道口切开术。
6、血尿
第一次放尿不可超过1000ml,正常可每2 h放尿1次,或插管困难时选择型号小、较坚韧的尿管,或冲洗膀胱时,速度要慢,压力要低。或导尿时尿道口注入利多卡因凝胶,减轻疼痛而引起的尿道括约肌痉挛,减轻对尿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而导致的出血,利于插管成功[9]。
结论
长期停留尿管引起诸多的并发症,护理的关键是熟悉并发症的情况,仔细观察,及时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长期停留尿管,不仅关系到患者躯体生理的变化,而且亦涉及患者心理的变化,患者从而不愿或
不敢参加社会活动或体育活动,影响患者工作或正常生活,从而产生自卑、焦虑、尴尬、沮丧、孤独等不良情绪。故长期留置尿管的护理不仅应从技术上进行改进,亦应充分与患者家属或陪护、患者本人充分沟通,从而从生理、心理上予以患者最佳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第五篇:留置尿管护理常规
留置尿管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妥善固定
1、气囊注水10~15ml可起到固定作用。
2、固导尿管及集尿袋低于耻骨联合,翻身及外出过程中防止牵拉和滑脱。
3、烦躁、欠合作病员,遵医嘱予以约束带约束双上肢,松紧适宜。
专科护理
定时观察
1、观察尿流情况。检查衔接部位是否紧密,尿道口有无溢尿。尿袋的位置,尿管有无曲折、压迫、闭塞、脱出。
2、根据病情定时观察尿的颜色、性状,记录每小时尿量,结算12小时及24小时尿量。
保持引流通畅
1、避免导尿管及引流管扭曲、受压。
2、引流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尿袋开放活塞接触未灭菌的集尿容器
预防感染
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来自患者的尿道口、导尿管与尿袋的衔接部位、尿袋的排尿口。
1、安置及更换导尿管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保持外阴及床单元清洁,每天2次外阴清洗。
3、定期更换尿管及尿袋,3天一次更换尿袋,14天更换导硅胶尿管。
4、防止尿液潴留、逆流,放置储尿袋时应低于膀胱,并及早发现导尿管扭曲阻塞等异常情况。
5、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适当多饮水,每天2000ml到3000ml以稀释尿液。
6、尽可能减少导尿管与储尿袋接口的安装次数。因此在尿液清亮和无尿路感染时,避免冲洗膀胱,也减少尿路感染机会。
留取尿标本
采集标本时应执行无菌原则。
1、如果只需要少量的标本行尿液检测(尿常规、尿培养),应在使用消毒剂清洁导尿管接头后,用去针头的注射器从导尿管接头处抽吸尿液。
2、如需大量尿液标本,则从尿袋中抽取尿液。
拔管
导尿管拔除时间根据病种、病情而定;
1、危重患者病情平稳后;
2、肾损伤病情稳定后即可拔除,恢复自行排尿;
3、膀胱破裂修补术后8~10日拔除;
4、前尿道吻合术后2~3周,后尿道会阴复位术后3~4周拔除 健康宣教
1、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目的和护理方法,使其认识到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
2、告知家属在外出检查时注意不要牵拉,使尿管脱出。
3、对于烦躁、欠合作病员,告知其约束的重要性,取得家属的理解及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