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全人发展”班级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以坚定地树立“乐观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笔者以自身实际班主任工作为例,探讨创建“全人发展”班级文化的途径。
of “Pluralistic lntelligence” and furth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all-person development ”.After analyzing, we can adopt the fire.、对班集体、对学习没有多大好感,甚至讨厌上学,怕进校园。究其原因有来自学校学业上过重的负担和竞争压力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心理重负,有来完成任务的学生则加大训练量甚至达到摧残学生身心的地步。有人这样形容现在的青少年学生——“迷失的乐园”,“生命涌动已被消解,创造精神已被桎梏的紧急通知》。
班集体或班级文化建设的理念及其实践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关系到学生能否实现“全面、自由、和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其它七种智力,它们是视觉——空间关系智力(Visual/Spatial Intelligenaturalist Intelligence)、存在智力(Existential Intelligence)。即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8种或9种基本智力(注:人们对“存在智力”有争分地发展起来。因此,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儿童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使儿童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相同的智力,而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如果考虑这些差异,如果考虑学生个人的强项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强项的话,教育如果以最教育”。惟有如此,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同样好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按他的个性特征得到良好的发展。即“全人发展”的理念。
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征决定了他们不是以一般的平常方式学习学校的功课。如果一笔抹杀他们与一般学生的差异,那么这对于超常儿童和弱智儿童一样都是扼杀其个性(或人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强弱不仅仅来自于军事,同时也来自于经济、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其中观念和制度的竞争是根本、科学技发展人”也就成了我们基础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获得全面且自由的发展,这正是新课程体系的基本理念之一。
全球化要求所做出的调整。
理念的提出与实践必将极大地推进教育工作的育人实践。
动发展而提出的”(朱开轩)传统的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的片面发展模式,属于精英主义教育。那只能有少量的成功者,而制造出大量的失败者。要。不论是1993年中日两国儿童夏令营远足拉练所引发的《夏令营的较量》,还是1998年9月中美儿童夏令营引发的《梦想•激情•敏感•体验》都反映展或自主发展既是一种个性化教育,又是一种创新教育。自主发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内驱力,使学生树立理想和目标,产有才华的学生,使他们具备不断发展的竞争能力。因此教师应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育方式。点,来构建最适合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这要求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价值取向,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发展的不平均,容忍学生存在着某些强项和追求每个人都能按他的个体特征自由且自主发展;全人发展要求社会及教育工作者既关注超常儿童或天才儿童的发展又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发展。全人发展展的“家园”。因此,要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谐发展,并赢得人生的成功!”,班级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全人发展”不仅是一种习惯不良,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缺乏自控能力。甚至有些同学粘了社会不良习性。很多人认为这样的班级是没有前途的。然而在教师职业习惯及都得以完善,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注:37位同学有30位考上了大学。)势。因此,如果一味从某一方面要求学生势必会扼杀他们在其他方面潜能。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最基本的活动,但决不能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一点上是难以与其相比的。如果我们教师一味以分数衡量学生,那只能有少量的成功者,而制造出大量的失败者,结果只会使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一蹶不导,使不同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提高了学生校园生活及班级生活的质量。在班集体建设中,人人公平参与、没有局外人、人人得到充分发展。如定期开展寝室、教室设计大赛等;鼓励同学参加校园社团、到学生会与团委锻炼。组织引导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并通过活动真正有所获、有所悟。在活动中、自由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班级目标,建立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班级管理体制既是制度保障又是一个操作的平台。、和谐、尊重,或主宰、逆反、漠视;……班主任认为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班委必须由自主、公开、民主竞选产生。在第一次新班委成立前表决通过《高X(Y)班集体公约》,并规定这是所有同学和班主任行动的指南。其中,班委工作宗旨中明确规定了班委的服务功能、维护“每主决定,并在整个选举过程中班主任不在场。班主任退场前,曾对同学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最终是你们的。从今天开始,我把高X(Y)班性和参与性深受学生好评。
学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奋斗目标;在班级各项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监督。
(每周10分钟)、学习小组制度等,师生共同构建班级制度体系。
以往“仅是少数能言善辩者参与”的弊端。班会制度设专人负责;方式有学习小组专题论坛、辩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小组比赛等。、卫生、学习常规、行为规范的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和措施,使每个同学成为班级建设的真正主人,并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以拼搏”!拔功能,但是当今高考重负下学生学力发展与个性培养(或人格完善)的矛盾比较尖锐。因此确立“学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班级目标,实现“让每个个性充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能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学力;所谓发展性学力就是以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等为主要内容,能够使学生在未来持续发展的能力;所谓创造性学造性学力。
善为代价,以单纯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为发展目标;或片面地把学生学业的成败理解为学生发展的惟一内容和最高标准的错误倾向,致使学生因学业发展迟中促进学业顺利,高效、优质地完成学业任务,最大限度地提升学力,培养创新能力与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学生活没有好感,对生活没有兴趣,也没有什么爱好,更没有特长,甚至讨厌自己的班级;并且据观察发现有些高年级学生甚至已发展成为厌倦学习生活的学习内容更难更多了,一些学生却没有获得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和能力。2、高中生思想更复杂、心理负担更重了,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分心旁鹜”。3果导致“学力与人格发展”不能和谐。
人交往、与人合作)。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应为今后几十年发展夯实人生基础。在“全人发展”新理念的指导下,创建新型的班级文化,促进“学力与人格的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处、与人合作、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这些能力的获得必将有效地提高其在校园的生活质量及其今后的生命质量。举过程全由学生自主解决,师生共同制订班集体民主管理制度;值日班长与学习小组值周制度;每日的才艺表演)。
与成长经历都是不同的,心理素质、智力水平也各不相同,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从不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的起点——因为他们还年青!
温暖。
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际交往顺畅。学生都以自己所在班级为自豪,以母校为自豪。大家都把班集体看作是自己成长的家园——有同学称呼我为“Stepfather”。同学们的潜主、自由、和谐的发展”不仅仅是理念,更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第二篇: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本学科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及其客观基础;
2、熟悉: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3、掌握:企业文化发展阶段
教学教具:课堂教学
课时:
教学难点与重点:企业文化发展阶段
教学过程:
一、“文化”与“企业文化”
近年,“文化”在中国显得很火。各种文化,诸如企业文化、商业文化、休闲文化、网络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旅游文化、装潢文化乃至茶文化、酒文化等等之类的文化,令人眼花缭乱。
(一)“文化”的含义
1.“文化”一词的由来
最初,“文”和“化”是各自单独使用的,“文”有“文”的意义,“化”有“化”的意义。从有关辞书的述证看,“文”有20 多种含义。《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像交文。”按照《殷周文字释丛》的作者朱芳圃的解释,“文即文身之文”,“文”和“纹”相通。“文”是因为“纹身”而起的,它是先民们在胸前刻画线条的一种象形。因为刻画会有一定的轨迹,所以“文”又具备了“条理”的意义。“化”最初是就生育现象而言。《殷周文字释丛》说,“化像人一正一倒之形”,这符合母产子的情况。《吕氏春秋》云:“(纣)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视其心。”高诱注:“化,育也。”在词义上,“生”和“育”可以互释。既然如此,“化”便是“生”的一种标志,故有“化生”一词行世。在中国古代,所谓“化”还有“教化”、“感化”的内涵。由于“化”与“文”存在着某种相互沟通之处,古人便渐渐把它们联系起来使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观察大自然纹理征兆之情状、寒暑阴阳之更替,可以知道四季的变化规律;观察人类社会伦理关系,‘成乎文章’,可以教化天下,成就大治之业。”由此可知,所谓“文化”即
由“人文以化成”缩略而来。
2.“文化”的含义
“文化”,按《辞海》解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按它的拉丁词Cultus溯源,是说它是耕种出来的东西。此外还有其他种种解释。归纳这些说法,“文化”大致含有如下意思:是人类在“耕种”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时创造的;是与社会发生交往中形成的;被体现的“人工创造”中,基本核心是价值观念。文化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物质自然以外的一切都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含了三层层次,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属于表层,指体现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产品方面的文化层次,具体如:×社会产品和生产经营产品的物质条件,如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销售售后服务,以及厂房、机器设备、生产作业线等;
×人们生活的物质环境,如城市建设、住宅、交通、商业设施等。
×文化设施和娱乐场所。
精神文化:属于核心层,指呈现于人的内心世界的文化层次,表现为人们的各种精神活动,即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民族习性等,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
制度文化属于中间层,指体现于社会管理者认可和规定的交往方式的文化层次,即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法律、纪律、规则和组织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明确的权威性。
狭义的文化: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现象及其产物。包括意识形态,诸如思想、道德、风尚、哲学、宗教、文艺、科学技术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制度和组织。
3.全面把握“文化”的含义
1.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
2.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群体生活方式,也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环境。
3.文化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黑格尔说过:文化“不是一块不动的石头,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
4.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可交流性。
5.文化的评判与继承。
(二)“企业文化”的含义
1.“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日本将文化概念引入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至今,这种科学管理理论已经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企业成功的根本保证。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对企业文化大致有两种看法。第一种是狭义的,认为企业文化的意识范畴,仅仅包括企业的思想、意识、习惯、感情领域。第二种是广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企业管理中的硬件与软件,外显文化和隐形文化(或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两部分。简单地说企业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共同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企业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本。
2.企业文化的结构
企业文化的结构划分有多种观点,我们把企业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1)精神层。主要是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包括六个方面:(1)企业最高目标。它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是企业全体员工凝聚力的焦点,是企业共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反映了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追求层次和理想抱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属。(2)企业哲学。又称为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领导者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在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基本信念,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生产经营方针、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哲学思考。
(3)企业精神。是企业有意识地提倡、培养员工群体人优良风貌,是对企业现有的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及倡导的结果,是全体员工有意识地实践所体现出来的。(4)企业风气。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重复出现且相对稳定的行为心理状态,是影响整个企业生活的重要因素。(5)企业道德。是指企业内部调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就其内容结构来看,主要包含调节职工与职工、职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三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6)企业宗旨。是指企业存在的价值及其人微言轻经济单位对社会的承诺。
(2)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企业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制度层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一般制度。指企业中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意义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各种责任制度。B.特殊制度。主要是指企业的非程序化制度。与一般制度相比,特殊制度更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点。C.企业风俗。是指企业长期相沿、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行为、习惯、节日、活动等。
(3)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企业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层和
制度层的条件。它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A.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B.企业外貌,如自然环境、建筑风格、办公室和车间的设计和布置方式、绿化美化情况、污染的治理等。
C.产品的特点、式样、外观和包装。D.技术工艺设备特性。E.厂徽、厂旗、厂歌、厂服、厂花。F.企业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G.企业造型和纪念性建筑。H.企业纪念品。I.企业的文化传播网络,如自办的报刊、有线广播、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宣传栏(宣传册)、广告牌、招贴画等。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则约束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建设无从谈起;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例:微软的企业文化:员工不戴领带
有一个流传很久的笑话,说是一次IBM和微软要举行谈判,为了缓和气氛,IBM的人特意去商店买了牛仔裤和T-shirt,而微软的人也特意穿上了西服,打上了蹩脚的领带。我挺喜欢这个故事。其实微软成功和伟大之处,就在于一群普通的员工,能够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努力着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正确的精神一旦在人们灵魂中、一个组织中形成,作为理想、信念、价值观,就会产生巨大的有形力量。以军事作战为例,公元1140年,南宋名将岳飞与金兀术在偃城对垒,金人以“铁浮图”担任正面冲锋。浮图,塔;铁浮图,铁塔。“铁浮图”三骑为一组,人马披铠甲,形似铁塔,另派1.5万人拐子马为左右两翼,向岳军发起进攻。“铁浮图”是当时的“重武器”,“铁浮图”与拐子马是很有杀伤力的。可是岳飞凭借“还我河山”这般浩然正气,壮怀激烈,全军同仇敌忾,形成一种“岳家军”精神态势,硬是把金兀术的“铁浮图”、“拐子马”杀得人仰马翻。
本世纪60年代初,我国大庆油田会战成功,威震寰宇。伟力在哪里?显然不是依靠先进的机器设备。那时大庆的生产手段落后得很;也不是依靠丰厚的工资报酬,那是我国外有他人欺侮,内有自然灾害侵袭,经济相当困难。大庆,荒野一片,冰天雪地,职工生活十分艰苦,伟大在精神。大庆职工有艰苦创业的品德,有自强自立的气概,有报国之心,效国之志,有为甩掉被人讥为“贫油国”帽子的英雄抱负,一句话,靠的是被马列主义热力偎依出来的大庆精神。
(课本第1页:“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人心、激发潜能、引导和协调人们为一个共同目标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的功能”——“文化力”。第2页:“企业文化都具有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从而能唤起人性中那种神圣的做人的自尊和尊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偏重于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重视对人的管理。玛丽·凯·阿什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女企业家,1984年出版了她的《用人之道》一书。充分论述了重视人、尊重人的人本思想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中占据首要地位。)企业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企业广泛的重视,“能够快乐的工作已超过薪水的地位成为人才去留的衡量标志,企业文化将代替资金和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 “任何企业要为员工创造一种文化环境,让他们有成就感,实现经济的和文化的目的。工作要开心,有时比物质更重要。”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成优秀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在积极健康、进取和谐的精神氛围中,员工有主人翁意识,实事求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热情和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服务,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所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后指出,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
此外,企业文化的功能还表现在它能解决企业的具体问题。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教授曾经指出,“企业文化不是搞给外人看的,而是重在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企业发现自身问题,顺应时代潮流,调整不适合企业发展的思想观念,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的过程。
资料1惠普“尊重个人价值”的精神
美国的惠普电子仪器公司,在40多年前还只是一个只有7名职工,538美元资本,设在私人汽车库里的小作坊,现在它已成为拥有遍及全球的40多个分公司,200个销售服务点的国际性大企业,职工已达7万名,生产5千多种产品,年销售额为近50亿美元,堪称美国当代企业高速发展的典型。
在一项调查中,20位惠普高级主管中的18位都认为公司的成功靠的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这套宗旨又叫“惠普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1)实行弹性工作制给职工以充分自由,使每个人得以按其本人认为最有利于完成工作的时间、方式,达到本公司的总体目标。
(2)不拘礼仪直呼其名,不冠头衔。
(3)走动式经营,主管们不拘形式的上下左右沟通方式进行管理,如“巡视管理”、“唱咖啡聊天”等沟通方式。许多问题就这样不拘形式志以非正规方式解决了。
(4)实行终身雇用,在经济衰退期间不减员,而采取全员减薪20%,减工作量20%的办法,总经理也不例外。
(5)实行“开放实验室备用品库制度”。一切备用品,工程师们为了搞实验,可以任意拿回家中个人使用,而且备用品库门一直开放。
(6)公司宗旨明白写着:“组织之成就乃系每位同仁共同努力之结果。”
资料2硅谷之团体文化
《硅谷成功之路》的作者杰弗里詹姆斯认为,硅谷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是该地众多高科技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硅谷完全是一种自由、进取、乐趣的创业气氛。硅谷的团体文化被总结为八点:交易是一种经济方式,而不是一场斗争。在这里独树一帜的公司最有可能繁荣发展。公司是一个共有体,而不是机器。在硅谷,公司被视为共同体,共存共荣,目的是让每个员工实现自己的理想。管理是一种服务,而不是控制。在硅谷,经理们只是确定方向、拥有资产,这种可以让每个员工自由地完成工作。员工是创业者的同事,而不是子民。创业家视员工为同仁,平等、相互尊重,能够人尽其才。以理想为动力,而不是用恐惧作动力。在硅谷的高技术创业公司的动力:实现宏伟目标以后,可以获得丰厚的经济上的报偿。变革是发展的形式,而不是对人的折磨。变革在硅谷的创业公司是一种乐意接受的过程,借此可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计算机是奴隶,不是主人。在硅谷的创业公司中,计算机被当作有用的奴隶,以此来避免重复.枯燥的劳动。让工作使人产生兴趣。
――――――――――――――――――――――――――――――――――
第三篇:实践全人教育理念
实践全人教育理念
——提升明德小学办学质量
赤城县白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明德小学
明德小学是世界500强企业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在贫困地区所创办的一个助学项目。我镇的明德小学始建于2005年。建校以来彻底解决了贫困山区,学生入学难的问题。从此我镇分散、落后的复式教学办学模式被配套齐全、设施良好的集学制取代。
当家长们把孩童从十里八村,乃至几十里的山村,送进这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时,他们的心理充满了感恩与希望,当老师们走进这教学楼上第一堂课时,他们的心理充满激情与责任,为了放飞山村孩子的梦想,为了把明德小学办成理想的名校,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研讨明德小学全人教育理念,为提升明德教育教学质量而勤恳耕耘着。
一、明德小学的建校宗旨及全人教育理念。明德小学是为了解决贫困山区儿童入学难的问题而创立的一个新教学项目。旨在使贫困山区的儿童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能成为服务大众,贡献社会的人才。全人教育强调教育的范畴,应该是整体性的、全面性的,同时也是发展性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方面都能够健全、均衡的发展,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接受正确的道德观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并启发学生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拥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标。这样将来学生就会懂得如何走正确之路,做正确之事,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危机,并懂得把握人生中的各种机会,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愿意服务大众,贡献社会。
二、明德小学教育机制配置。过去我们山区小学是一人一校,上
至校长、下至炊事员都由一个教师充当,并担任1—5年级的所有课程,附加学前班。教师的工作量是何等的大,可想教师是何等的忙碌吧!可是教学成绩还是难保理想。
如今有了明德小学办学条件改善了,教学机制与人员配置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从任课教师分配上做了大量调整。首先从青年教师中选拔出专业教师。如英语、音乐、计算机、体育、美术等专业课都由专业学校毕业生任教。这些课程在过去的大复式班里从来没开过。现在开足、开全了专业课。其次,语文、数学由过去的包班制改为单科、双轨制教学,这样便于钻研教材,减轻教师的备课工作量。此外,学校还设有教导处、德育处、后勤处,分工明确,管理系统化。过去只有校长和教导主任,学校的一切工作都由这两个人管,顾此失彼。现在教导处主抓教学和教师培训;德育处抓学生思想安全教育工作,处理日常生活事件;后勤处负责师生生活,服务前勤,特别是集学制的学生生活问题,包括宿舍区的管理工作。这样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为提升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师资培训。我校的师资培训与普通的师资培训不同,因为我们是明德小学,我们在尊重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培训教师,重在培养教师的教育新理念。同时把明德小学的全人教育理念让教师们学懂,会用,融入教学中去。因此,我们请教研室、进修校专家为我校全员培训。使老师们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很好地驾驭教材,提升教学质量。在本校范围内,掀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热潮,精诚合作,共同进取。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传统教育以及管理方法;老教师向青年教师学习现代化教学方法,特别是电化教学操作等。学校还安排每两周一次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抽出一定的时间,研究明德小学全人教育理念,并指定教师作公开课,而后大家
结合本校实际,遵照新课标精神和全人教育理念评课。通过以上几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我校的师资水平。
四、课堂教学改革。由于我们的集学制托生于上世纪的大复式教学。一些中老年教师已习惯于大复式的“精讲多练”教学而对单式班的单科教学一时不太适应,很难做到“讲 练结合”更体现不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这一陈旧的教学模式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大打攻坚战,不分老、中、青人人过关,个个公开,按着课堂教学评估方案。逐项打分,发现谁在哪方面不过关,结对帮扶,定期达标。那些课堂教学达标教师,以及在县、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奖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做观摩课、示范课,并鼓励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以带动全校教师把课堂教学改革推向高潮。
五、努力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教学是上世纪提倡的,但时至今日,它还具有勃勃生机,特别是在山区农村,由于学生家境贫困,对外接触面窄,但在他们身边有些传统的文化知识,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了,而且有的东西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对于那些个别的学生来说,他们身上又潜藏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因素,如果对那些特殊的因素不能特殊对待,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引导,都以从众目标要求,就会有一些孩子的才能被磨灭。如在一次听课时发现我校四年级的郭建伟同学,平时学习差,上课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因为他怕错了。可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让学生们做这样一道题:“一堵墙中间塌了一个窟窿,老师让学生观察没塌部分的砖缝,算出需要多少块砖把窟窿补上”。五分钟过去了没人举手发言,两分钟又过去了,郭建伟同学举手了,老师惊喜地说:“嗬!从不举手的郭建伟举手了,你说说你的答案!”当郭建伟说出答案后,教室里所有的目光都惊奇地投向了他,同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原来郭建伟同学的父亲是搞建筑的泥瓦匠,他经常在课余时间到父亲砌墙的工地去帮忙。这说明人各有所长,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从此,我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辟了第二课堂——珠算。虽然计算机取代了算盘,但我们祖先发明的这个简单又科学的计算器不能失传。书法、经典诵读、模型制作、智能竞赛、文体活动等各项活动填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发挥了每个人的特长。
六、充分发挥校本教材的作用。我校专门抽调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从白草的历史写起,分章、分节的编写到现代教育。从中渗透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名人成功之路。以及学校发展史等,结合现代学生的特点,综合各科教学要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知识指导,人生观教育,特别结合全人教育理念,把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如真、善、美的追求)融入教学中,使家长、学生、教师形成共识,全面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明德小学这种教育理念能给学生带来生机和希望,我们几年来通过学习、实践、创新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大见成效的。
第四篇: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探索(写写帮整理)
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探索
内容摘要: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但是现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却走进了一些误区,要想走出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的误区,建设完善的、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企业文化,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研究了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原因分析,对一些成功企业文化的剖析,从而提出科学有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希望对企业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企业文化 理论 实践
I Think on some problems about cash flows —Discuss the change for accountant institution Abstract: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spiri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philosophy and business core, pool employees a sense of belonging,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of the people of this management theory.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corporate cultur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growing role a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the key factors determine the success of enterprise.But now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orporate culture has entered a number of errors, in order to get out on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enterprise culture to build a sophisticated and needs to adapt to market competition, corporate culture, long way to go.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cept of enterprise culture, enterprise cultur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in the enterprise,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d the reasons of misunderstanding on some Chenggong analysis of corporate culture, Conger made Conducting Scientific and Valid enterprise culture measures in the hope of the enterprises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Keywords: creditor interests capital cash flows
II
目 录
一、企业文化概述.........................................................1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1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1
1、企业精神文化...................................................2
2、企业制度文化...................................................2
3、企业行为文化...................................................2
4、企业物质文化...................................................2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3
(一)凝聚功能........................................................3
(二)导向功能........................................................3
(三)激励功能........................................................3
(四)约束功能........................................................3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原因分析.........................................4
(一)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4
(二)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5
(三)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5
(四)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5
四、对一些成功企业文化的剖析.............................................6
五、科学有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8
(一)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8
(二)宣传倡导,贯彻落实..............................................9
1.广泛宣传,形成共识..............................................9 2.领导带头,身体力行..............................................9 3.完善制度,体制保证..............................................9 4.树立榜样,典型引导.............................................10 5.加强培训,提高素质.............................................10
(三)积极强化,持之以恒.............................................10 结论....................................................................11 参考文献................................................................12
III
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探索
前言: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但是现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却走进了一些误区,比如:只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要想走出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的误区,建设完善的、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企业文化,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对企业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科学性考察和实践的操作性探讨就非常具有时代意义。
一、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经营的产品及服务,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等,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化的生长点。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产生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对企业文化作如下定义: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通常来说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等四个层次构成的。
1、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企业精神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是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也是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企业精神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经营优势和精神财富,它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
2、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
(1)企业法规。企业法规是调整国家与企业,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不同国家的企业法规,都是以国家的性质、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为基础制定的,对本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2)企业的经营制度。企业的经营制度是指通过划分生产权和经营权,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情况下,强化企业的经营责任,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责任制度,是企业制度文化的组织形态。
(3)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一般来说,企业法规和企业经营制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促使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但真正制约和影响企业文化个性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
3、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4、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企业文化不仅体现在产品服务以及技术进步这些物质载体上,还通过厂区建设,包括生产环境的改造,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来体现企业的物质文化。
企业文化的内涵涉及到企业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它的重要性也恰恰体现了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
(一)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二)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四)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以上论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过去部分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走进了一些误区,走了不少弯路,这就需要我们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原因分析
早在五十年代,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梏中觉醒起来,这些“企业文化”也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了。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中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许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星辰坠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地思考时,就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走入的几个误区:
(一)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 4 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二)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三)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找准其中许多具体的联系。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家庭的归属、对权力的依赖,重感情、重面子,突出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等,将这些文化因素和传统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应该说突出了中国特色。企业文化不是对社会文化的玩赏,而是用文化的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四)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 5 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顾客至上;这说明,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四、对一些成功企业文化的剖析
通俗地说:一个企业的个性就是这家企业的文化。可见,企业文化的形成在不同企业的表现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成功的企业总是具备自己的独到之处,我们知道MOTOROLA、TOYATA、MICROSOFT、IBM„„它们的文化氛围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它们是有个性的企业,但它们都是成功的企业。虽然不同的企业拥有不同的文化,但是在这些文化内涵中包含着共同的哲学理念:公正、仁爱、正直、诚信、服务和耐性,而这些都是人类探索世界、追求真理所形成的美德。这些美德是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实践中获得的真知,永远具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它引导着企业管理者把企业的精神发扬光大,把企业推向深远。
企业文化通常是通过组织、群体、个体的行为和语言表现出来的,但企业文化设计与创建往往需要管理者来进行。企业管理者的品质和人格往往是影响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
我们常常把企业原则和企业精神当作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罗列若干条口号式的概念,让员工在每天的工作开始之前诵读,这似乎是对企业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但是这样对企业文化的设计可能有着先天的不足。一般来讲,企业原则和企业精神的设计富有特色一些、简明扼要一些、实用一些所收到的社会效果会更好一些。比如,北京天九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企业精神为“至诚至信,天长地久”。仅仅8个字,却道出了公司追求的诚信原则。这种高度的概括,可谓气势磅礴,这种精练的语言,体现了好识好记,是公司全体员工的基本价值观的写照。再如,株洲时代集团公司的企业精神为“团结和谐、求实创新、拼搏奉献”。也只有12个字,却体现了株洲时代集团公司创业者和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共同铸就优秀企业的态度和精神。这些优秀的企业,尽管在企业精神的设计中,各有特色,但更富内涵,他们利用企业精神这一概念的自身就是把企业人格化了,把企业精神看作是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 6 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也是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这是优秀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把企业的管理者的品质和人格渗透在企业个性中的淋漓尽致的体现。正如IBM的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所说: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相比较取得何等成就,主要决定于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这些比技术水平、经济资源及组织机构、革新和选择时机等重要得多。
当然,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并不仅是设计别具特色、含意丰富的企业精神,而且也非常重视确立和推行自己的价值理念。北京天九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卢俊卿先生说:“价值观高于利润,只有用天九价值观创造利润的人,才是天九事业最需要的人才。对违背天九价值观而一时创造利润的人不可重用。”而IBM公司中国地区人力资源总监白文杰女士也说,IBM的校园招聘着重考察学生的价值理念、专业技能及知识结构三个方面。IBM认为对于一个优秀的毕业生而言,知识结构和技能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磨炼得到提高,IBM更倾向于认同、具备IBM价值观特质的学生。这是“天九”、IBM等公司把企业的价值理念当作企业的用人标准。而企业的用人,往往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不难看出,优秀企业把企业的价值观放在了企业发展中多么重要的位置。那么,优秀企业是如何推行自己的价值理念呢?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产生一套和企业的价值理念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行之有效的规范。
几乎所有企业都编写过《员工手册》一类的文件汇编,并把是否遵守《员工手册》的各项制度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组成部分,力争使其起到公司规章制度的统帅作用。但往往是当这种手册印刷出来以后,不知如何贯彻下去。也就是说,企业把自己的价值理念的理论往往不能转化为经营的实践。在此,我们就必须了解企业的执行力。作为已经确立价值理念和运作规范的企业,在解决执行力问题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文化有没有形成凝聚力,或者说企业文化有没有能有效地取得大家的认同。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是解决企业执行力的基础性问题。假如一个企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如果有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文化不符,就会有人提醒他,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这种善意的提醒就是一种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监督,有利于企业的执行力的实现;否则,对企业执行力的实现就具有一定的阻碍因素。2.在执行的过程中,执行流程是关键,要看执行流程是否繁琐,不合理。研究表明,处理一个文件一般只需要7分钟,但耽搁在中间环节的时间却能多达3-4天。有时一项工作需要好几个部门进行协调处理,导致具体执行人员失去耐心而影响了执行的最终效果。因而,简单、快速、敏捷、高效的执行流程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要素之一,缩短非必要部门的中间审批环节,提高作业效率,设计和 7 优化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使企业内部的信息传输更快捷是制度得以有效贯彻执行的必要措施。3.要看所执行的制度本身是否合理,是否缺少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企业为了约束员工的行为而要求员工填写各种报表,书写各种计划和心得,或通过各种考核制度企图达到改善企业执行力的目的,但往往事与愿违。企业每出台一项制度无疑是给执行者头上戴了一个紧箍,约束了执行者的思维,羁束了执行者的行为,从而也增强了执行者的逆反心理。导致员工对工作的内容敷衍了事,使企业各种规定的执行流于形式。所以,企业在设计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时,一定要考虑到各种制度和规定的出台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实现工作的目的,能够使工作过程更加规范、提高工作效率,是企业规范、高效运行的必要手段和强有力运行机制的保障。
五、科学有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抓好以下主要环节:
(一)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
在确定企业文化内容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家、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文化模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进步,必然导致人们心理及行为模式的发展和变异。文化的渐进是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实现民族的、企业的新目标、新任务的必然要求。
第二,根据企业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形成企业的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例如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协作精神、严格的纪律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商品经济要求与用户搞好关系,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这些都是不以民族和企业特点为转移的。但各企业在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人员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客观上会产生和要求不同的文化特点。例如投资大、见效慢、风险性较大的企业,一般需要远见卓识、深思熟虑、严谨的态度和作风,而生产生活消费品的企业则要求灵活、机敏的作风。
第三,对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和现有的企业文化采取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取辩证分析的方法,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特别要善于发扬本企业的优良传统。
第四,博采众长,借鉴吸收其他民族和企业的优秀文化。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就十分注重荟萃世界优秀企业文化。它规定在国外的子公司有研究各国企业文化的使命,子公司领导人回国述职或参加培训,首先要报告所在国家和地区企业文化的特点。对于外来 8 的企业文化,也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而应持认真鉴别,分析研究,有选择吸收的态度。要搞清楚哪些是优秀的,哪些是适用于自己的。同时,采借别人的长处、精华,还必须进行一番改造,才能适用于自己的企业。如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给日本企业家传授产品质量管理的考评和测量技术,很快被改造成世界著名的QC小组活动。
第五,重视个性发展。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的企业。同是美国文化区内的企业,惠普公司文化便表现出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倡导团体主义,主张建立轻松、信赖、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司宗旨明确写着:“组织成就乃系每位同仁共同努力之结果。”我国企业自觉的文化建设刚刚开始,一般企业还不具备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更需要重视企业文化个性的发展。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特点,发挥本企业及其文化素质的某种优势,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发展本企业的文化个性。
第六,着眼企业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企业文化要配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为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精神的内容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例如,40年来,株洲时代集团公司员工辛勤耕耘,铸就了“团结和谐,求实创新,拼搏奉献”的企业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株洲时代集团公司事业的发展才有了不竭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二)宣传倡导,贯彻落实
1.广泛宣传,形成共识
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是“铁人”王进喜生前领导的钻井队,以后虽换过不少届领导班子,员工也不断更新,但由于坚持对工人进行艰苦创业传统的宣传,“铁人精神”一直保持并发扬光大。
2.领导带头,身体力行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龙头,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应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其次,要表率示范,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体现企业的价值观。
3.完善制度,体制保证
企业文化是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软硬”兼施,相辅相成。在培育企业职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 9 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同时,在建设企业文化时,要调整好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形成文化建设所要求的组织体系。
4.树立榜样,典型引导
发挥榜样的作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把那些最能体现价值观念的个人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激励方法,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迪尔和肯尼迪在其合著的《公司文化》一书中,把英雄楷模人物作为企业文化五大构成要素之一,认为没有英雄人物的企业文化是不完备的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文化。
5.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一个企业若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生产力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必须首先接受职业道德、经营思想、集体意识、自我修养的集训,进行语言、待人接物的礼节教育,考试合格后才被录用。
(三)积极强化,持之以恒
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信条、口号、作风、习俗、礼仪等文化要素,是不断进行积极强化的产物。强化指的是人们的某种行为因受到一定刺激而获得继续或中断的过程。获得行为继续下去的结果的强化,叫做正强化或积极强化;使行为中断或中止的强化,叫做负强化或消极强化。积极强化的刺激使人们获得奖赏性情绪体验,而消极强化的刺激带给人们惩罚性情绪体验。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法则,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应遵循这些法则,对员工行为给以积极强化。
企业文化建设应是企业的长期行为,靠短期突击不能奏效,而且是有害的。由组织的少数人创造、倡导的某种文化质,传播到组织的每个团体,再由一个个团体传播给每一个人,使之在企业的每个角落里生根、开花、结果,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变企业文化的模式,不仅要长期积累新文化质,而且要同旧文化质的“惰性”作反复较量、长期斗争。学习、采借别的文化质,不仅要经过鉴别,以决定取舍,而且要经过长时间的加工制作、消化领会,才能把它吸收进自己的文化里。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长期努力,持之以恒。
结论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以上通过对企业文化的论述,一方面对企业文化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对现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比较准确地把握。笔者期待能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当然笔者所述,仅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片面认识,只能是管中窥豹、冰山一角。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其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定位和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对更多的企业来讲可以根据成功企业的发展轨迹探索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只能借鉴,不可照搬,更搬不来。闭门造车固然不对,全盘移植也不行。只有根据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走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特色道路!
参考文献
[1] 杨刚:《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9。[2] 王长根:《学习型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01。[3] 农贵新:《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超择林:《21世纪企业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中外企业文化,2006。[5] 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6] 刘志耀:《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6。
第五篇:关注教育细节 促进全人发展
关注教育细节
促进全人发展
——香港中小学考察学习心得
西乡中学 彭 锐
2011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我们后备干部班在香港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我们参观了天水围香岛中学、港澳信义会慕德中学、培侨小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聆听了四场专家讲座,这让我对香港的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经历百年沧桑的香港,如今融会了中西古今文化,其教育散发着独特光芒,下面谈一下自己一个星期的心得体会。
一周所得
一、学校办学形式多元,管理自主。香港的办学方式分为三种:官立学校、资助学校、私立学校。而就私立学校而言又分为了完全独立私立校、直接资助校、国际学校。办学形式的多元化,有效的促进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对广泛吸纳不同的办学思想,丰富学校文化,充实学校的教学语言等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教育署或办学团体的督导下,办学权的充分自主,让学校的管理者能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办学,也能充分的实现学校真正意义的个性化发展。
二、学校管理宽松、民主。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主要是以引导他们自律为主,对教师的评价注意保护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办公室里会有一个休息室,里面还有一个小厨房,为老师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在这样以信赖为主的比较宽松的氛围下,教师们每周接近30节课,工作虽然很累,但他们总的来说都积极向上,提升文凭、为后进生补课这些都是自觉行为,据专家对比分析,与内地教师比较起来,是身累与心累的区别。
三、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国民教育。香港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的一代新人。他们十分强调国民身份认同和为社会服务,重视公民素质在教学中的渗透。非常注重学生共通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我们感受到学生的自信与乐观;在课间,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文明有礼;在操场上,我们听到的是学生自在的嬉戏声。
四、校本课程多元化。校本课程全面开发,已成当前香港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课题。据说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就进行了运作,且成果显著。其目标为:使学校课程更能符合学生的个别需要;鼓励学校对课程进行调整,减少课程设计与实践的差距;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激发教师潜能;提供教师课程弹性空间,使学校适应社会的变迁。时至今日,各中小学都有了自己的校本教材。香港校本课程在教育署课程发展处指导下,有的本校教师编写,有的校际联合开发,有的请高校帮忙或与之合作。丰富多元,同存共荣。
五、家校联系密切,共同教育孩子。每一所学校都很注重家校合作,做好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呈现出一派家校和谐的局面,如很多家长安排时间到学校做义工,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通过家校合作,使教学、学生、家长的关系更融洽和谐,共同享受教育的快乐。
一周所思
一、香港的教育模式比较灵活自由,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过多地干涉学校的教育教学,而是在财力上加以支持,在管理上加以指引,在科研上加以指导,让学校始终处在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大氛围中,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小班制教学全面实行,并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要求学校严格执行,防止争夺生源。招生制度健全,采用电脑程序自动筛选和学生自愿选择学校的方法相结合有效遏制拉关系走后门现象。
二、每位教师都充满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香港教师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究竟从何而来,我想除高工资外,教师对教育充满着理想和信念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香港学校,对教师的职业和道德要求摆在很重要的位置,而教师的这种职业道德和信念在社会、文化和学校的大环境影响下,已经转化为了教师的自觉行为,甚至成为了一种习惯,这也对内地的师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香港对教师专业化理解带给我们的启发。香港政府每年会给予一些学校一定的经费用于聘请临时教师,以缓解教师工作量大的问题,我们参观的学校有些聘请了不少专业人员在学校任教,例如青年画家教学生画画,著名跆拳道运动员教学生跆拳道等,我们教育界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与之存在差异,差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我们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始终未能脱离现有的师范教育体制。
四、重新审视对学生的“教”与“罚”。相比香港的公民教育,我们的德育有些方面需要进行重新审视,过多地运用成人的理性思维来要求学生,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一个明显问题,例如,我们的老师往往认为学生看得懂中国字,就应该能理解一些条文和规定,所以会要求学生背诵《校规》、《日常行为规范》等条理性规章,背了再犯就是“明知故犯”,却忽略了将条款性的要求转化为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在德育要求的细化和全员参与方面更与香港学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香港教育与内地教育有许多共同之处,但香港教育同时也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的特点,“以学生为本”和“务实”的教育原则及方式值得借鉴,进一步加强两地的交流,从而不断改进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机制,共同推动我们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