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胃管的护理
胃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
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注]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
A.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若有阻力不可硬冲,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B.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胃壁,造成粘膜损伤出血。
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A.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若 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 予相应处理。B.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4.胃管护理
A.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洁鼻腔。
B.更換胶带時,須將脸部皮肤拭净再贴,並注意勿贴于同一皮肤部位。
C.鼻胃管外露部位須妥当安置,以免牽扯滑脫。
D.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脫出,应通知医务人员处理。
E.每日清洁口腔,以棉签清洁口腔;意识清楚合作的可以牙刷清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F.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的,需预防鼻胃管被拉出,必要时可將患者双手做适当的约束保护。
5.鼻饲的护理:
A.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 行鼻饲。
B.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况 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安置好。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C.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 室温相同。过热易烫伤胃壁粘膜,过凉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D.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病人适应后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注]:1)食道术后冲洗胃管 :用10ml注射器抽3—5ml生理盐水缓 慢冲洗。若遇有阻力,先回抽,抽出胃液表示胃管通畅。若冲洗阻力大或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2)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冲洗胃管:用5ml注射器抽1—2ml生理盐水,先回抽若有胃液抽出,再缓力冲洗胃管。冲洗后应将冲入生理盐水抽出。若冲洗阻力大或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3)结肠、直肠术后冲洗胃管:用5—10ml注射器抽5ml左右生理盐水缓力冲洗。若冲洗不畅,可适当调整胃管位置。4)幽门梗阻病人胃管冲洗:需洗胃病人应遵医嘱定时给予3%盐水每次200ml打入胃管,夹闭胃管半小时后用负压 吸引将胃内容物吸出。冲洗时若遇阻力,可稍用大力点冲,切记不可暴力冲洗。若胃管堵塞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胃管。
第二篇:胃管护理
胃管护理
目的:
利用负压作用,将胃肠道中积聚的气体、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压力。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减轻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性;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断。
护理
(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出,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一般置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
(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
(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液总量。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判断胃内有无出血情况,一般胃肠手术后24小时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天后逐渐减少。若有鲜红色液体吸出,说明术后有出血,应停止胃肠减压,并通知医生。引流装置每日应更换一次。
(5)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6)观察胃肠减压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12小时即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7)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以减少刺激,防止病人误吸。擦净鼻孔及面部胶布痕迹,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置。
注意事项
1.插管动作要轻稳,以免损伤黏膜。
2.插管过程中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3.胃肠减压期间,观察病人水、电解质情况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4、掌握正确的确定在胃内的方法。有三种方法。抽出胃液、胃管的开口端放入水中无气泡溢出、用听诊器在胃管开口端注入气体时在腹部胃部位听到气过水声。
5、根据不同的病人的病情掌握不同的置管长度。一般情况下如:鼻饲===45--55厘米;肠梗阻、胰腺炎、胃穿孔及胃癌、肝癌手术病人可置入60--70厘米;胰腺癌、高位胆管癌病人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病人需置入65--75厘米
6、根据不同的病人掌握不同的插管方法。如:快速插管法、饮水插管、侧位插管、辅助器具插管等
插胃管失败原因
1.胃管选择影响鼻胃管置管的准确性。鼻胃管过细往往因鼻甲肥厚、鼻道狭窄、喉头水肿、恶心、痰液多等食管阻力而弯曲反折或角度偏小而盘入口中导致置管失败;鼻胃管过粗又增加咽喉部刺激和食管阻力导致置管失败。
2.病情和体位影响置管成功率。脑卒中急性期,特别是昏迷病人,咳嗽、吞咽反应迟钝或消失,食道阻力增加,同时呼吸循环功能受累,机体乏氧,置管过程中由于刺激痰液增加,加大气道阻力,加重乏氧而导致误插,出现危象或死亡;脑卒中急性期颅内压高,头颈部过度后仰和前屈都会增加颅内压而危及生命;侧卧位常常会引起心率加 2 快、频发早搏、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肥胖体质的患者由于重力原因侧卧时舌和气管移位,操作时手法不熟练导致置管失败。
3、患者或家属的行为反应干预置管成功率。清醒的患者对治疗和操作不理解或是疾病本身造成理解能力差,过分焦躁、恐惧而增加喉上神经的反应,加恶心、呕吐等食管阻力;病情危重、昏迷的患者由于家属过分关心,对操作过分干涉,影响护士正常操作导致置管失败。
4.护士操作时的心理状态和技巧决定置管成功率。对于不同的病情的病人不同护士操作的方法也明显影响着置管的成功率
第三篇:胃管护理
胃管护理
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通过对胃肠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单纯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可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从而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运;也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非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时经胃肠减压管灌注去甲肾上腺素的冰生理盐水,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禁食和胃肠减压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一般为2~3周,通过胃肠减压可减少胰泌素和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的分泌,减少胰腺外分泌,并减轻胃潴留和腹胀.胃肠减压还可用于急性胃扩张、胃出血、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及腹部大、中型手术,尤其是作消化道吻合术者,可减轻胃肠道的张力,防止胃过度膨胀,减轻吻合口张力,促进吻合口的愈合。胃肠减压也是治疗急腹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减少胃肠液积聚,减少消化液自穿孔部位漏出,减轻腹胀,改善胃肠道供血,有利于胃肠蠕动的恢复,亦有利于麻醉和手术的安全。因此适用范围很广:
(一)上消化道出血之評估及處理。
(二)上消化道機械性阻塞、麻痺性腸阻塞之處理。
(三)誤食毒藥物之胃灌洗。
(四)手術後胃漲之預防或治療。
(五)意識障礙或吞嚥困難病患之灌食或給藥。
胃管的三重作用:进食、减压、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一般原则:妥善固定、防止感染、严密记录、保持通畅、严密观察、保持置管的功能。
一、不同患者置入胃管的方法
(一)新生儿插管方法
由于新生儿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因而加大了插管难度,贺雪琴提出改良新生儿插胃管法,即在插胃管过程中当胃管下至5~7cm时(快到达咽喉部)助手迅速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温度适宜的糖水或奶汁放入患儿口腔,使其安静并产生吸吮动作,此时操作者迅速将胃管往入插至胃内。
(二)小儿插管方法
对能配合的3岁以上小儿采取同服盐水法:当胃管到达咽部时助手用汤匙给患儿喂生理盐水,边喂边将胃管插至胃内。对昏迷、哭闹不合作小儿使用简易开口器法:患儿仰卧位,固定头部,将特制注射器(一次性5ml注射器去掉活塞,减去乳头及根部,修整切面使其平滑)插入口腔至舌根部,助手固定口腔外空筒柄部,操作者将胃管沿注射器内壁送下直至胃部。上述方法与常规法相比降低了患儿的痛苦,便于护士操作,提高了插管成功率。
(三)成年人一般插胃管法
从解剖学上看,咽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较敏感。采用常规法留置胃管时,当胃管通过咽部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因此,成功的关键是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快速插管法正是由于缩短喉上神经的刺激的时间,减轻插胃管时恶心呕吐症状而获成功。郭素珍[2]、庄雪珍则提出饮水插胃法:当胃管插入14~16cm时用小勺喂水并嘱其下咽,在下咽同时送入胃管。此法可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减轻胃管对咽喉部刺激,通过吞咽反射使胃管易进入食道而不易误入气管。石尚英等采用按摩耳部咽喉穴(耳屏内侧上1/2处)至耳部发热,有轻微痛感时迅速插入胃管,其目的也是减轻咽部对刺激的反应。也可在插管前在咽喉部喷局麻药,降低对胃管刺激的敏感性。
(四)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
a、为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插胃管方法
传统的给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是在插胃管前去枕,协助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通道弧度,便于管端后壁滑行,徐徐插入至预定长度。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此法为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插胃管往往难以奏效,其原因在于这类患者咽部组织松弛、舌根后坠堵塞了口咽部通道,将患者头部托起难以改善堵塞状况。徐亚金摸索出侧位拉舌插胃管法,患者侧卧位时舌向后坠的重力作用减少,舌后坠减轻,同时由于拉舌钳作用,口咽部不再受堵且比正常情况还要增大,所以便于胃管插入。该法节省材料,减轻护士工作量,避免常规法导致误吸、黏膜损伤等并发症。
b、浅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
由于昏迷患者不能配合做吞咽动作,常规法插胃管易进入气管而至失败。陈健春采用刺激法,即将胃管插入15cm时先用一些刺激手段使患者产生吞咽反射,在此一瞬间迅速送入胃管,此法成功率达94%。刘亚红采用侧位置胃管法:患者取侧卧位,操作者面对患者由一侧鼻孔将胃管插入。此法不依赖患者做吞咽动作,成功率达98%,且特别适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患者及颈强直患者。张金华介绍双枕垫头快速插胃法[3]:将双枕直接垫于患者头下,使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双方交替快速插管至胃内,此法可节省人力和术者体力,尤其可使躁动患者头部固定,方便夜班护士一人操作。用不锈钢细密弹簧丝支撑胃管法可增加胃管硬度顺利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从而提高插管成功率。
c、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插胃管法
昏迷且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气管套的压迫,使胃管插入受到阻力,因此苏素提出改进方法是[4]将患者保持头、颈、躯干水平位,当胃管置入16~18cm感阻力增加时由助手拔出气管套管0.5~1cm,操作者将胃管顺势插下,待胃管通过气管切开部位后再将气管套管返回原位,然后将胃管继续插至胃内。对气管切开清醒的患者置管关键在于有效的沟通、减轻对鼻部和咽部的刺激。李雪英报道[5]用润滑麻醉剂(2%利多卡因和适量石蜡油)滴0.3ml于一侧鼻孔、0.5ml于舌根部,并涂于胃管前10cm处,由于患者反应轻而获成功。赵禾欣等对15例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气管导管引导插胃管法获得100%成功。对机械通气患者插胃管方法也大有改进,传统观念认为卡弗充气会造成插管困难,往往放气后才插管,单此法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田永明的研究表明卡弗不放气直接插管与放气后插管相比其插管一次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建议不放卡弗直接插管对患者有利[6],以上各法解决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特殊情况下插胃管这一棘手的难题。
二、胃管护理
(一)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洁鼻腔。
(二)更換胶带時,須將脸部皮肤拭净再贴,並注意勿贴于同一皮肤部位。
(三)鼻胃管外露部位須妥当安置,以免牽扯滑脫。
(四)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脫出,应通知医务人员处理。
(五)每日清洁口腔,以棉签清洁口腔;意识清楚合作的可以牙刷清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六)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的,需预防鼻胃管被拉出,必要时可將患者双手做适当的约束保护。
三、留置胃管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插管时间
插胃管对没有颅内压增高的脑血管病患者有益,单对伴有颅内压增高的脑血管病患者插管可使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而死亡,因此插管前要了解患者颅内压情况,插管时间宜选择在采用降颅压措施后,在生命垂危、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时应避免插入胃管。
(二)判断胃管位置
胃管位置错误临床并不少见,易发生于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的患者。准确无误地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至关重要,在患者痰液较多时胃管盘曲在咽部也能抽出似胃液又似痰液的液体。陈泽红、陈丽芳分别报道没有认真验证胃管误入气管致呼吸困难、死亡的教训[7],应引起重视。插管后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需同时使用《基础护理学》所介绍的3种方法,缺一不可,若结合用pH值试纸检测会更稳妥,胃液pH值在1.5~3。
(三)胃管的固定
应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胃管牵拉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胃管的体外部分受压或折叠影响胃肠减压的效果。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胃管移位或脱出至食管内或口咽内。由于胃管粗、硬,加上患者面颊部出汗,采用常规固定胃管法,固定胶布易松脱导致胃管滑出。我院在临床上探索出一种新的固定方法,可明显减少以上不足。方法是用线在胃管近鼻翼处打一个外科结,在眉心处打第2个结,用一根1cm×1cm大小胶布固定线于鼻梁中段,一根2cm×2cm大小胶布固定第2结于眉心处,第3根胶布固定胃管于颊部,胶布最好用布胶布,不宜选用一次性微孔胶布
(四)胃管留置时间
按《护理学基础》要求,长期鼻饲患者7天更换1根胃管,改插另一侧鼻孔,以预防鼻、咽黏膜刺激性损伤。但车杰等研究表明硅胶胃管留置适宜时间是21~30天,可降低反复插管对鼻、咽黏膜的刺激,减少插管时患者的痛苦、材料的损耗及费用。
(五)鼻饲误吸问题
颅脑外伤、意识不清、脑血管意外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均有鼻饲误吸的危险,咳嗽、呕吐有可能会使胃管变更位置,增加误吸可能性,鼻饲过快引起大量胃残留和肠动力低下,胃排空延迟均可导致发生误吸。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为10%~77%。护士应掌握预防对策,首先每次鼻饲前均需验证胃管位置正确,吸尽气管内痰液防吸痰呛咳、憋气使腹内压增高引起反流。患者体位也是预防误吸的关键,鼻饲时应取半坐卧位,借重力作用可防止反流、误吸。注入食物前应将胃内残留液抽出,注意观察胃内容物残留情况,如鼻饲前抽出100ml,应适当延长间隔时间。鼻饲后30min内不可翻身,严密观察,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时,应警惕有无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出现误吸尽早处理以防意外发生。常见异常的应对措施:滑脱——做好评估、留足长度;堵塞——勤观察、勤挤捏、勤检查,调整有效负压,防打折、扭曲、受压;错误连接——加强责任心
四、胃管是腹部外科极为常用的引流管,长期应用也会引起并发症:
(一)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胃管引流可导致病人消化液大量丢失,使cl-、h+、k+减少,当胃管插至幽门以下的消化道,或有胆汁、胰液逆流时,na+可减少。
(二)呼吸道感染:胃管放置后,可干扰通气,影响咳嗽、咳痰,容易引起病人肺部感染。
(三)经口呼吸:因鼻孔内有胃管,使一侧鼻腔通道受阻,影响经鼻呼吸,患者不得已经口呼吸,可引起口咽部干燥,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腮腺炎等。
(四)鼻孔溃疡及坏死:如果胃管长期置于一侧鼻孔而不改变胃管的位置,可压迫侧鼻腔内黏膜或软组织,从而引起溃疡及坏死。
(五)胃内容物及胆汁反流:也会引起食管炎和食管狭窄,导管本身还会引起食管膜的侵蚀和糜烂,甚至出血。
五、禁忌症:
(一)意識不清的病人,需謹防病人嗆到嘔吐物,必要時可置放氣管內管。
(二)在懷疑有胃腸穿孔病人,應避免鼻胃管置入並灌食。
(三)誤食強酸強鹼或其他腐蝕性物質患者,不宜施行鼻胃管置入術來實施胃灌洗或灌食。
(四)嚴重鼻中隔彎曲,或正流鼻血者。
(五)臉部及顱底骨折者。
(六)食道狹窄者。
第四篇:胃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
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天天更换。
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注]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
水声。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
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搬动或翻动患者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小编推荐:胃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肠内营养胃癌术后应用及护理
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
A、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若有阻力不可硬冲,免得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B、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免得损伤胃壁,造成黏膜损伤出血。
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A、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若 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 予相应处理。
B、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水电
解质紊乱。
4、胃管护理
A、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洁鼻腔。
B、更換胶带時,須將脸部皮肤拭净再贴,並注意勿贴于同一皮肤部位。
C、鼻胃管外露部位須妥当安置,免得牽扯滑脫。
D、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脫出,应通知医务人员处理。
E、每日清洁口腔,以棉签清洁口腔;意识清楚合作的可以牙刷清洁。鼓励患者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或昏迷的患者给予口腔护理。
F、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的,需预防鼻胃管被拉出,必要时可將病人双手做适当的约束
保护。
5、鼻饲的护理:
A、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 行鼻饲。
B、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患者的消化吸收情况 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安置好。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
C、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 室温相同。过热易烫伤胃壁黏膜,过凉易造成消化不良、腹泄。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D、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患者适应后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
留置胃管的意事项:
1)食管手术后冲洗胃管 :
用10ml注射器抽3—5ml生理盐水缓 慢冲洗。若遇有阻力,先回抽,抽出胃液表示胃管通畅。若冲洗阻力大或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
2)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手术后冲洗胃管:
用5ml注射器抽1—2ml生理盐水,先回抽若有胃液抽出,再缓力冲洗胃管。冲洗后应将冲入生理盐水抽出。若冲洗阻力大或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
3)结肠、直肠手术后冲洗胃管:
用5—10ml注射器抽5ml左右生理盐水缓力冲洗。若冲洗不畅,可适当调整胃管位置。
4)幽门梗阻患者胃管冲洗:
需洗胃患者应遵医嘱定时给予3%盐水每次200ml打入胃管,夹闭胃管半小时后用负压 吸引将胃内容物吸出。冲洗时若遇阻力,可稍用大力点冲,切记不可暴力冲洗。若胃管堵塞
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胃管。
[上一页] 1 2
[
关键词:氧气雾化吸入疗法
护理
【目的】
1.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稀释痰液以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治疗急、慢性呼
吸道炎症。
2.解痉平喘,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用于治疗哮喘。
3.可用于吸入麻醉药以达到术前麻醉的作用。
【原理及作用机制】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悬液,再随呼吸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的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速氧气流通过毛细管口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相邻的管口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氧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成气雾状喷出,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用物准备】
1.必备物品
(1)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雾化吸入器(nebulizer)包括盛接药物的储药罐、吸入管口、雾化口含嘴三部分。雾化器储药罐下有连接氧气导管的入口,吸入管口有两个端口,一侧可接口含嘴,一侧便于释放多余的气体。雾化吸入器必须专人使用,常规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吸氧装置一套:氧气装置的湿化瓶内不加水。
(3)lOml注射器:用于抽吸药物。
(4)药品:按医嘱备药。
2.常用药物及其作用
(1)湿化祛痰药:黏稠分泌物是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诱发感染,常使肺功能损害加重。湿化祛痰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湿化祛痰,溶解液化痰液,利于痰液排出。如α-糜蛋白酶2.5~5mg加生理盐水lOml稀释后应用。
(2)支气管扩张药:能选择性激动β受体,常用于咳喘患者。如异丙肾上腺素O.25~O.5mg加生理盐水5~lOml;O.5%舒喘灵加生理盐水lOml;地塞米松2~5mg加生理盐水5~lOml。
(3)抗生素类药:因为许多患者的咳嗽、咳痰与感染有关,故雾化吸入在止咳化痰的同时需加入抗生素以消除炎症。常用药物有青霉素每次5万~10万U,加生理盐水5~10ml,注意应在皮试阴性的情况下应用;庆大霉素每次4万~8万U,加生理盐水lOml;以达到控制炎症的功效。
(4)肝素:是抗凝治疗的常用药物,雾化吸入此药后,药液缓慢地释放入血,抗凝效果可持续24h,可应用于抗血栓治疗。
(5)凝血酶:近年来在我国广泛用于对结扎有困难的小血管、毛细血管以及实质性脏器出血的止血,它具有确切迅速的止血作用。还可以采用喷射式雾化器把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咯血。
(6)中药。
(7)呋塞米。
(8)吸入麻醉药:利多卡因。
【操作方法】
1.按医嘱抽药液,用蒸馏水稀释或溶解药物在10ml以内,注入雾化器的储药罐内。
2.将雾化器储药罐与吸入管口旋紧连接,然后下端再与氧气装置的延长导管相连,注意连接应紧密,防止漏气。
3.将洁净的口含嘴取出,与雾化器的吸入管口一端相连。
4.调节氧气装置,储药罐有雾化液气出现,下端无药液漏出,即雾化器安装完毕。
【适应证】
1.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炎、鼻塞、打喷嚏、喉炎、咳嗽、声音嘶哑、急慢性咽炎、咽痛等。
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为主,咳黏稠脓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哮喘等。
3.术前吸入麻醉用药。
【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
第五篇:胃管的护理
留置胃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东台市中医院 何学兰
摘 要 目的:综述不同病人不同病情留置胃管的方法及护理,阐述了胃管的选择和插入深度及插入技巧,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提出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归纳总结。结论:不同病人胃管的选择,置管方法及护理亦不同。
关键词 留置胃管 护理
留置胃管是一项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其在临床上运用广泛,术前留置可预防腹胀,减轻术后吻合口张力,防止发生吻合口瘘、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留置胃管可引出胃肠内的气体及液体,降低胃肠道压力,减轻腹胀,改善肠壁血液供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经胃管鼻饲可为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病人提供营养,热量及胃内给药,是促进病人恢复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由于临床疾病的多样化和整体护理的发展要求,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护理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常规的胃管置入方法已显不足,为顺应这一需要的发展,通过广泛收集资料,现将胃管的选择、不同患者留置胃管方法及护理进行综述。1胃管的选择
1.1 硅胶胃管 硅胶胃管与橡胶胃管相比优点较多,与组织相容性大,硅胶胃管头端较硬,便于顺利插入,管壁柔软,对患者刺激小;末端连接一小塞子,灌注后只需将小塞子塞住末端开口,不必反折末端并包裹纱布,节约卫生材料;管道是透明的,便于观察管内情况;管前端侧孔较大,便于灌注食物或引流,且长度合适、刻度明显,易于掌握插入深度,已逐渐取代与组织相容性小的橡胶胃管;于莹等[1]对486例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8.44%,二次插管的成功率为1.56%。但彭桂花等[2]也提出了硅胶胃管的缺点,由于其内径大于8 mm,置管后对食管及贲门起到支撑作用,破坏了正常食管进食的闭合状态,易致食管反流而发生食管炎、食管溃疡。1.2聚氨酯胃管 此类胃管较为有代表性的为复尔凯鼻胃管[荷兰纽迪希亚医疗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食药监械(进)字2004第2660765号]。彭桂花[2]等研究表明,此类胃管管径小于3.3 mm,质软,内置的韧性超强导丝,可对胃管起到良好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插管成功率;其独特的防护帽设计,可防止压力刺激所致胃肠收缩引起食物反流;插管长度较长,增加了食物吸收和消化面积。吴桂华[3]对82例脑卒中昏迷需留置胃管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组41例留置复尔凯鼻胃管。对照组41例留置硅胶胃管,结果表明,复尔凯鼻胃管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5 一次性滴喷药胃管 刘志兰、赵红研究的一次性滴喷药物胃管是用小号硅胶管行胃管插入并将胃端制作多孔,置入胃贲门,另一端连接一次性输液器使药滴入,适当挤压莫菲氏滴管可使药液呈喷射状布满胃黏膜,可达到及时有效治疗的目的。 2.留置胃管长度 扈玉红等[5]认为,成人胃管减压时传统留置胃管的长度为45 cm-55 cm.该长度只能到达贲门最多达到胃体的上部不能充分引流,在此基础上增加10 cm可达到理想的引流效果。吕玉萍[6]认为,成人胃管减压置胃管的长度在45 cm-55 cm基础上增加10 cm-15 cm效果更好。陈雪茹等[7]根据英国Scalzo所提出的图表法鼻胃管插入长(cm)=6.7+[o.26×身高(cm)]比传统方法置管吸引效果更为理想和准确。郭永红,赖敏[8]认为早产儿置胃管最佳长度的体表测量法采用“眉工—剑突”的长度,取代传统以“耳垂—鼻尖—剑突“的长度。因为早产儿的食管始于第3-4颈椎,比成人高1-3个颈椎,止于10-11胸椎,且腹腔内食管不存在。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异,若采用成人传统的体表测量法则早产儿置于胃管长度偏长,过长的胃管在胃内盘曲打折可影响胃自身的紧张性收缩,降低胃腔内压力,影响胃蠕动,减慢胃排空,导致胃排空不良,出现胃潴留和呕吐现象。 3胃管的置管法 3.1新生儿置管法 新生儿由于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加大了插胃管的难度。在插管过程中,当胃管下至5cm-7cm时(即快到达咽部时),助手迅速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温度适宜的糖水或奶汁放入患儿口腔,使其产生有吮吸动作。此时操作者迅速将胃管往下插至胃内。 3.2小儿插管方法 对能配合的3岁以上小儿采取同服盐水法:当胃管到达咽部时助手用汤匙给患儿喂生理盐水,边喂边将胃管插至胃内。对昏迷、哭闹不合作小儿使用简易开口器法:患儿仰卧位,固定头部,将特制注射器(一次性5ml注射器去掉活塞,减去乳头及根部,修整切面使其平滑)插入口腔至舌根部,助手固定口腔外空筒柄部,操作者将胃管沿注射器内壁送下直至胃部。上述方法与常规法相比降低了患儿的痛苦,便于护士操作,提高了插管成功率。 3.3成年人一般插胃管法 从解剖学上看,咽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较敏感。采用常规法留置胃管时,当胃管通过咽部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因此,成功的关键是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郭素 珍、庄雪珍则提出饮水插胃法:当胃管插入14-16cm时用小勺喂水并嘱其下咽,在下咽同时送入胃管。此法可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减轻胃管对咽喉部刺激,通过吞咽反射使胃管易进入食道而不易误入气管,但对消化道穿孔、肠梗阻、不明诊断的腹痛、腹部外伤、昏迷无吞咽反射者禁用。石尚英等采用按摩耳部咽喉穴(耳屏内侧上1/2处)至耳部发热,有轻微痛感时迅速插入胃管,其目的也是减轻咽部对刺激的反应。亦有人提出麻醉润滑法,郑素娥等[9]用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10 ml,然后接上吸痰管,按常规法将胃管插至lO-15 cm时,协助者将吸痰管放人患者口腔内并缓慢推注已抽好的利多卡因5-10 ml,患者顺着口腔内的液体作吞咽动作,既达到局部麻醉的作用,又有润滑的效果,而且没有直接的血管扩张作用。此法较适用于反复多次插管失败、因精神紧张而不配合插管的患者。 3.4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 3.4.1 为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插胃管方法 传统的给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是在插胃管前去枕,协助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通道弧度,便于管端后壁滑行,徐徐插入至预定长度。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此法为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插胃管往往难以奏效,其原因在于这类患者咽部组织松弛、舌根后坠堵塞了口咽部通道,将患者头部托起难以改善堵塞状况。徐亚金摸索出侧位拉舌插胃管法,患者侧卧位时舌向后坠的重力作用减少,舌后坠减轻,同时由于拉舌钳作用,口咽部不再受堵且比正常情况还要增大,所以便于胃管插入。该法节省材料,减轻护士工作量,避免常规法导致误吸、黏膜损伤等并发症。3.4.2 浅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 由于昏迷患者不能配合做吞咽动作,常规法插胃管易进入气管而至失败。陈健春采用刺激法,即将胃管插入15cm时先用一些刺激手段使患者产生吞咽反射,在此一瞬间迅速送入胃管,此法成功率达94%。刘亚红采用侧位置胃管法:患者取侧卧位,操作者面对患者由一侧鼻孔将胃管插入。此法不依赖患者做吞咽动作,成功率达98%,且特别适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患者及颈强直患者。张金华介绍双枕垫头快速插胃法:将双枕直接垫于患者头下,使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双手交替快速插管至胃内,此法可节省人力和术者体力,尤其可使躁动患者头部固定,方便夜班护士一人操作。用不锈钢细密弹簧丝支撑胃管法可增加胃管硬度顺利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从而提高插管成功率。 3.5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插胃管法 人工气道患者喉部均有不同程度的黏膜水肿,导致食管上段的相对狭窄[10];且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反射迟钝或消失,给操作带来困难。张钰提出,先吸尽口咽及鼻腔内分泌物、测量所插长度后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托住胃管,右手拿住胃管前段,从鼻腔缓慢插人至咽喉部下2-4 cm(相当气管切口处),感阻力增加时,由助手抽尽卡佛套囊内气体或套管放气后再将气管导管轻轻向外拔出0.5-1 cm,操作者随即顺势将胃管向下插入至预计长度,确认无误后,助手将套囊位置还原并给予套囊内充气。对于卡佛放气后插管,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田永明的研究表明卡弗不放气直接插管与放气后插管相比其插管一次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建议不放卡弗直接插管对患者有利[11]。封苏平等[12]采用呼气相置入胃管法,即按常规法将胃管插到咽喉部14-16 cm时,将患 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操作者暂停送胃管,待患者屏气动作消除、呼吸转为呼气相时快速送入胃管,插入到预计长度;该法应用于人工呼吸道支持患者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上各法解决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特殊情况下插胃管这一棘手的难题。 3.6 食管狭窄的病人 可采用内镜介入法,将胃镜插至食管观察到食管狭窄处后,用扩张器扩张狭窄处5min-10min,内镜活检口插入导丝后拔出内镜,沿导丝送入胃管至胃内,拔导丝固定胃管。 3.7 口含维生素C片法插管 一般手术患者术前均会禁水8 h,口腔中唾液也会随之分泌减少。梁雪春[13]提出,在插管前约1分钟嘱患者口含维生素C片,因其诱发和刺激唾液分泌,待唾液分泌增多时,会诱发患者吞咽动作,此时即行插管,保证了插管的顺利。 4.留置胃管的检验 按《护理学基础》介绍3种检测方法外,即胃管开口置于清水中看有无气泡,抽取胃液,听气过水声,还可以用PH试纸测试。这样结果会更准确,胃液的PH值在1.53。胡玉梅则认为在插入胃管后,用汤匙或吸管饮水1-2匙,胃管接负压器,待2-4分钟后可观察有无水自胃管吸出,便可以判定是否在胃内,此法方便,亦可检验胃管是否通畅,5.留置胃管的护理 5.1一般护理 5.1.1插管前的护理 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插管前病人最容易紧张、恐惧,针对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利用支持性心理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插管前先清洁鼻腔,观察有无息肉、肿瘤、鼻粘膜有无充血、水肿、狭窄等,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对症处理。5.2.2插管时护理 置管同时不断鼓励、安慰病人增强信心,激发能动性,插管时若遇到阻力不可强行置入,应查明原因,特别是食管,贲门癌的病人,若管腔内有肿块堵塞,可向胃管内注入空气,若出现呃逆,说明管腔开口部在食管内,可将胃管向下试插。插管入鼻腔时,尽量靠近鼻中隔。5.2.3 插管后的护理 病人清醒者应多与病人沟通,加强健康教育及胃管护理知识的宣教;定期用含漱液漱口及擦拭口唇,涂以甘油等润唇剂,以减轻口渴,口唇干燥;每日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胃管,每次约30-50ml,观察引流液色、质、量;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水,须注药时,注药后需夹管30分钟,以免将药物吸出,影响疗效;咽干、喉痛可用凉开水漱口,痰液难咳出者,嘱其每日做深呼吸,给予雾化吸入,可预防肺部并发症。5.2.4 胃管的更换时间 根据传统要求,长期鼻饲病人每周更换1根胃管,其次数频繁,易损伤鼻咽粘膜,且破坏机体平衡,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机会,同时也导致病人精神紧张,但若胃管留置时间长,不仅降低了鼻粘膜正常生理功能,导致鼻粘膜水肿、溃疡。车杰等研究表明硅胶胃管留置适宜时间是21-30d,可降低反复插管对鼻、咽粘膜的刺激,减少插管时病人的痛苦、材料的损耗及费用。5.2.5 胃管的固定 采用常规固定胃管法,固定胶布易松脱导致胃管脱出。我院在临床上探索出一种新的固定方法:采用的胶布长6—8cm,宽2-3cm大小。一端贴于鼻部,一端剪开成二分之一,交叉固定于胃管。此法固定不易脱落,效果好。徐丽[14]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胃管固定方法,是将胶布的两端贴在同侧鼻翼及面颊部,这种方法胶布一端与胃管垂直,使胶布牢同地粘在胃管上,另一端对胃管产生了向内的拉力,胃管既不容易与胶布脱落,也不会从胶布与鼻孔间滑出。庞晓凤按常规法经 鼻行胃管插入,确知胃管在胃内后,用备好的细线在胃管靠近鼻孔处做环行缠绕两圈。然后打一死结(松紧以保持胃管内径自然空间为宜)。余下的长14 cm-16 cm双股细线上牵于病人额部,用1条胶布将线横向固定,末端可用剪刀沿胶布边缘剪去,另1条胶布离鼻翼l cm-2 cm处将胃管再做一横向固定。此固定方法较常规固定法更牢同。能承受相当大的拉力,取材方便,操作简单,非常适应危重操作、昏迷、烦躁、不配合的病人及家庭带管等病人。鼻尖耳垂双固定胃管法[15]按常规操作插胃管,证实在胃内后,用长约5 cm的胶布在胃管的鼻腔出口处先对粘后交叉定于鼻尖上,再用长约3 cm的胶布在外露胃管的15 cm处(以胃管略有弧度为宜),亦先对粘后再同定于耳垂前后两面,这是利用耳垂的弹性使固定后的胃管能承受一定的牵拉。有少许活动度,病人活动方便,减轻了不舒适感;另一方面克服了传统方法颊部油脂分泌,被胶布吸附而黏性降低,致使面部不整洁,不美观的缺点;同时胶布对粘后固定使胃管四周均粘合紧密,更加牢固,避免了留置后期胶布黏性降低。造成胃管松脱、滑出.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临床使用效果较好。喻玲芳等[16]提出的采用新法固定胃管,即在靠近病人唇边用消毒后的l根直径约2 mm、长8 cm-10 cm的棉线在胃管上系死结,打结后两端棉线长4 cm-5 cm,将棉线尾端分别乎放在口角两旁。靠唇边0.5-1.0cm分别在面颊处用两块3M敷贴(使用前将敷贴用剪刀一分为二,每块约2 cm×3 cm)盖住棉线贴在皮肤上固定胃管。由于棉线死结牢牢地同固定胃管,且棉线贴在面颊两侧均牵拉住胃管,避免了胃管的移动和脱落,即使病人口腔有分泌物也不会污染敷贴。敷贴防水性能强,因而没有出现因为敷贴松动使胃管移动。冯毕龙等[17]提出的固定胃管新方法:1条胶布一端先贴在鼻翼上(约3 cm长),另一端以重叠缠绕法固定胃管,重叠缠绕2或3圈;将棉布带在病人颈部围成大小合适的项圈,以能伸入4指为宜;将胃管用2条胶布固定予鼻翼同侧项圈处,鼻翼与项圈之间所留胃管长度以病人颈部向两侧旋转不受限为宜。该法固定牢同,不易松脱,方便病人洗脸刷牙以及男病人剃胡须。美观、舒适。 5.2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5.2.1 粘膜损伤 保持口鼻腔清洁,合理配置营养,增强抵抗力。留置胃管前期,可适当使用复方薄荷滴鼻剂,收缩粘膜血管,防止粘膜充血水肿。适量饮水及服用维锌合剂,预防口咽部感染。当胃肠减压压力过高导致胃粘膜损伤出血时,应立即放松,将胃管回抽至食管,休息胃粘膜,并予法莫替丁、泰胃美等粘膜保护剂。5.2.2 食管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食道化脓穿孔,此时可使用制酸剂,H2受体阻滞剂,促胃肠动力药可减轻症状,降低食管炎的发生率,增加病人的依从性。5.2.3 咳嗽、咳痰 协助病人排痰,避免受凉及胃管滑脱,排除肺部疾患等病理性因素的情况下,早期行a-糜蛋白酶加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加用祛痰止咳药。5.2.4 咽痛、咽喉部不适 操作前加强沟通,选择合适的胃管,操作熟练、轻柔、规范、掌握留置时间;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条件许可时及早拔管,拔管前给病人饮少许水。咽痛病人选择性应用激素预防咽喉部水肿。5.2.5不耐管 采用分散注意力,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逐渐放松肌肉等心理治疗并加用镇静剂逐步缓解。5.2.6 焦虑、睡眠型态紊乱 尽量解除诱因如疼痛,担心等,妥善固定胃管,勤巡视,提供宣泄焦虑的方法,病情允许时可适当使用镇静药。 总之,留置胃管虽是一项普通的护理操作,但医护人员对病人应进行全面评估,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护理措施,以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只要根据具体病情采用相应的操作方法,病人易接受,成功率也会相对提高。因此,留置胃管时心理支持必不可少,操作前通过宣教和疏导帮助病人提高认知水平,激发能动性,调动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抑制不良情绪,默契地配合插管,提高置管质量。 参考文献: [1]于莹,李玉洁,霍巍.胶胃管与橡胶胃管应用于鼻饲的效果观察[J].2008,29(10):808-809.[2]彭桂花等.复尔凯鼻胃管与普通硅胶胃管临床使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杂志,2008,6(12):3-4.[3]吴桂华.复尔凯鼻胃管在脑卒中昏迷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6(12):3-4 [4]王庆华,刘凤,陈强清,等.多孔胃管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30):2787-2788 [5]扈玉红,左东风,李东平.延长胃管置人K度对改善胃肠减压效果 的作用[J].中网实用护理杂忠。2006.22(11):42. [6]吕玉萍.胃管插入长度的探讨[J].现代中两医结合杂志.2004,13,(3):329.[7]陈雪茹,林建山,吴继红,等.200例胃肠减压留置胃管长度的研究 [J].临床医学.2006,26(7):20. [8]郭永红,赖敏.护理学杂志,2010,25(21):52.[9]郑素蛾,郑嫦娥,梁元,等.口服利多卡因提高胃管置管成功率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4:1005-1006.[10]王宁,孙平.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7,8(22):15 [11][田永明,机械通气病人安置胃管的对比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1,16(4):9-10.[12]封苏平,姜国英,郑妙玲,等.呼气相置入胃管法在难置性胃管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9,8(1):59-60.[13]梁雪春.插胃管的新方法[J].临床合理用药,2009,2(2):69.[14]徐丽.对胃肠减压护理中存在问题与胃管固定的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2009,2(11):45. [15]石惠玲,苏嫦娥.鼻尖耳垂双固定胃管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 杂志.2004,11(7):54. [16]喻玲芳,胡永琼.新生儿胃肠减压胃管固定新法[J].护理学杂志,2006.2l(19):2. [17]冯毕龙.艾新春,殷燕,等.胃管固定新法[J].护理学杂志.2005,2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