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会

时间:2019-05-15 01:3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会》。

第一篇: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会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介绍

中国环境状况等方面情况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主持人 华清]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6月5日就是“世界环境日”。今天我们特意请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先生同中外记者见面。张部长这几年连续多次出席国新办的发布会,大家对张部长已经很熟悉了。张部长今天将向大家介绍中国的环境保护及环境状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现在先请张部长介绍情况。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张力军]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是公布2009年全国环境状况,有关材料已经印发给大家,详情请参阅《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先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张力军]2009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为5.1毫克/升,比上年下降10.5%,比2005年下降29.2%;全国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35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上年基本持平,比2005年下降16.7%。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保任务仍然相当繁重,突出表现为:一是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二是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三是部分城市和酸雨污染仍较重;四是道路两侧区 域夜间噪声污染较重;五是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张力军]2009年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污染防治继续深化,生态保护逐步强化,核与辐射安全处于受控状态,主要得益于环保工作的扎实推进。

[张力军]一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去年,环境保护部共批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400个,总投资达2.7万亿元。对总投资1905亿元的49个项目环评文件做出退回报告书、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的决定。有序推进规划环评,把区域规划环评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环评文件的前提。开展高污染行业专项执法活动,查处未批先建项目1824个、未落实“三同时”要求的项目3167个,并督促整改到位。

[张力军]二是污染减排取得好于预期的明显成效。去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30万吨/日,新增燃煤脱硫机组1.02亿千瓦。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张力军]三是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全面建立,成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截至2009年年底,“十一五”规划安排的2714个治污项目中,已完成1762 个,占64.9%;总计划投资1691.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987.4亿元,占58.4%;156个水质监测考核断面中,125个断面水质达标,占80.1%。完成九大湖库生态安全评估,获取数据82万个,明确4000多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对象。组织开展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行动,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联防联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张力军]四是一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得以解决。去年,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务院九部门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9123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183家,取缔关闭231家,停产整治641家。联合发改委等八部门,深入开展2009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各地出动环境执法人员242万多人次,检查企业98万多家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万多件,挂牌督办2587件,119名责任人被追究责任。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后督察,检查饮用水水源地3177个,取缔关闭企业831家、直接排污口220个,拆除违法建设项目780个。

[张力军]五是“以奖促治”政策带动农村环保工作广泛开展。中央财政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投入15亿元,支持2160多个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带动地方投资达25亿元,直接受益农民达1300万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已完成30个省(区、市)数据接收入库和初步审核工作。[张力军]六是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获得丰硕成果。第一次 全国污染源普查顺利完成,共组织动员57万多人,调查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大类普查对象592万多个,全面掌握了我国污染源排放的基本情况。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完成既定任务,形成了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等一系列重要成果,提出了继续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等重大命题。水专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所有项目和课题立项论证工作基本完成,启动32个项目,230个课题,占“十一五”拟启动课题的96.6%。

[张力军]七是环保规划实施与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主要规划目标有望首次如期实现,是截至目前执行得较好的一个环境保护五年规划。2007年以来,累计安排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设资金60.6亿元,配备监测执法设备110501台(套),交通工具(车、船、艇)6114辆(艘),信息设备31668台(套)。建成污染源监控中心306个,对1.2万多家企业实施自动在线监控。

[华清]现在请大家提问,提问时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现在还有几个月的时间,现在减排面临着什么样的形势?另外,国务院刚开完全国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之后环保部将采取哪些行动确保“十一五”减排指标的完成?

[张力军]经过四年来全国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国的污染减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张力军]但是,进入今年以来,由于我国资源性工业产品产量过快增长,西南地区的特大旱情、一些减排工程进展缓慢和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出现的松懈情绪,都给减排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困难。特别是今年一季度,从环保部调度各省的情况看,二氧化硫自2007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了不降反升的局面,二氧化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这给我们的减排工作敲响了警钟,说明减排的形势不容乐观。[张力军]针对节能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务院于今年5月5日召开了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随后环境保护部立即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研究部署了贯彻落实工作,审议通过了2009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结果。

[张力军]5月13日,环保部召开了全国环保系统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部署的电视电话会议,认真分析了污染减排的形势,部署了加大减排工作力度的措施,同时在会议上公布了对2009年污染减排考核中存在问题的部分地区和企业所采取的处罚措施,并对减排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或者差 距较大的省份进行了点名,要求及时制定实施预警调控方案。

[张力军]严格的考核和点名通报引起了各地的强烈反响,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震动,纷纷表示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只争朝夕,全力以赴地做好冲刺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十一五”减排目标的全面完成。环境保护部将继续按照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全力督促各地抓好落实工作。谢谢。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我们在报告中看到了,中国官方就污染减排做了一些工作,您能不能谈一下中国的环保人士做的一些非官方的工作,他们在减少水、土地和空气的污染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力军]中国的环保工作历来都是由中国政府、企业、人民团体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来做的。非官方组织,也就是一些社团组织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例如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就湖泊问题专门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向政府提出解决湖库富营养化问题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绿色和平组织还向环保部就电子垃圾污染的一些问题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广大人民群众也都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更多的是监督企业的违法排污问题,为我们环境执法提供了很多线索。同时,在新建项目中,广大群众的参与,使得环保部门在环境问题的把握上更加准确,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谢谢。[凤凰卫视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垃圾焚烧的,一方面,北京有一家曾经遭到过居民反对的垃圾焚烧厂,有消息说它要开工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东莞又发生了600多个村民因为反对建垃圾焚烧厂而集体散步。请问环保部门是用怎样的思路处理环评与公众意见不符的问题,会有怎样的措施,有什么样的对策?谢谢。

[张力军]垃圾的问题是记者朋友们都很关心的问题,我记得每次新闻发布会上,好像大家都有这类问题提出。应该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垃圾产生量确实在不断增长。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和污染防治水平还相对滞后,因此在这方面产生了一些问题和矛盾,也包括产生刚才凤凰卫视记者朋友提出的一些群体性的事件。

[张力军]产生这些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土地开发利益的驱动,使得垃圾处理厂周边土地过度开发,也包括公众对垃圾的心理排斥和群众对垃圾处理与环境影响的认识问题。当然,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和透明度不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张力军]对于垃圾问题的处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近期国务院领导有重要批示,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宣传等手段,从加强行业管理和环境执法监督、完善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强规划统筹、严格责任落实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我国生活垃圾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张力军]这个文件形成以后,我们将在环境保护部的网站和《中国环境报》上全文予以发布,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修改后下发,以指导全国的垃圾处理工作。谢谢。[新京报记者]有一个可能发生的情况想请教一下张部长,我们知道,为了实现“十一五”减排的指标,引入了问责制,各省省长和国务院签订了责任书。但是我们注意到,最近地方的省长发生了一些职务变动,比如到别的地方做省长或者有其他的职务变动,省内市长、县长的变动也很多,如果发生了某个省没有完成减排目标的情况,这个问责制应该怎么样落实?谢谢。

[张力军]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十一五”减排能有现在的成果,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制度就是问责制。这个问责制重要的是由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来承担减排责任,问责也是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张力军]行政问责是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由监察部来实施的。我的理解,这个问责,由于每年都进行严格的考核,每个领导在他的任期内完成的情况都是明确的,所以追究责任,谁该承担什么责任也是明确 的,这个责任不会随着职务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当然,也有一些省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明确规定了在这期间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职务不予变动的规定。谢谢。

[卫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比较技术性的问题,您刚才没有介绍关于土壤尤其是草原的污染情况,我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环保情况,目前是比较稳定还是在恶化?第二个问题是接着CNN记者问的,是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我们看到,最近有一些环保人士参加了青藏地区以及太湖地区的污染清理工作,目前很多人在中国也去过很多地方,他们看到当地的环保人士面临着一些行动上的困难,中国政府有没有办法更好地帮助这些环保人士进行工作,因为一些地方官员不喜欢这些环保人士所从事的活动.[张力军]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土壤、草原的污染问题,实际上我在开始介绍情况的时候,已经做了说明。中国正在进行土壤的污染防治情况调查,现在已经完成了30个省市区的数据收集和审核工作。完成任务之后,我们将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新闻界的朋友们公开通报。

[张力军]关于青藏高原的问题,青藏高原总体生态环境是稳定的。为了保护好青藏高原,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了在青海设立三江源保护区,重点保护青海的生态环境。对于西藏,也制定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现在正在组织实施。[张力军]第二个问题,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对于任何组织,只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各级环保部门都会给予支持。谢谢。

[华尔街日报记者]我们都知道,环保部面临着几个困难,就是资金不足、人手不够、没有足够有效的手段来惩罚这些污染者,且罚金过低。在一些地方上,环保部门可能不是在惩罚那些违法的企业,而是在保护违法的企业。我们现在又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很可能使过去环保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被一笔勾销,环保部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比如会不会增加人手,提高罚金,加强惩罚的程度或者其他手段来处理这个艰难的问题?

[张力军]您提的这个问题,在一些地方是存在的。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确实存在着人手不够、处罚不力或者因受发展经济的一些影响,出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得不好的问题。为了监督地方各级政府严格执行环保的法律法规,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国务院已经在环境保护部内设立了六个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这些督查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监督地方各级政府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的情况。

[张力军]这六个督查中心成立到现在,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检查企业的环境行为来看地方政府在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意见。[张力军]环境保护部根据各督查中心反馈的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划标准的落实情况,提出监察建议和督办意见。问题严重的,环境保护部还会对这些地区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域限批。监察部也将根据检查的情况,对地方政府的行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通过上述措施来保障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划标准的落实。谢谢。

[华清]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张部长,谢谢大家。[ 2010-06-03 11:03:19 ]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第二篇: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森林/草地

中国网 | 时间: 2006-01-18| 文章来源: 国家环保总局网站

状况

森林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589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24.9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4666.7万公顷,居世界之首。20多年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82.2亿人次,完成义务植树398.4亿株。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但森林覆盖率只有16.55%,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61%。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0.6公顷)的五分之一,人均森林蓄积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积(72立方米)的八分之一,仍属森林资源贫乏国家。

中国人均年木材消耗量为0.29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年木材消耗量(0.58立方米)的二分之一,是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但供需矛盾仍很突出。现有森林资源的年合理供给量为2.2亿立方米,仅占需求量的40%。

草原全国天然草原近4.0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1.7%,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占有草原只有0.33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国天然草原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东北西部和南方草山草坡区。牧区有草原19315.9万公顷,半农半牧区有草原5852.6万公顷,农区和林区有草原12114.8万公顷,湖滨、河滩、海岸带有草地2000万公顷,分别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49.2%、14.9%和30.8%、5.1%。

病、虫、鼠害2003年,全国森林病虫鼠害发生总面积为878.5万公顷,防治面积为574.2万公顷,占发生面积的65.36%,与上年相比,发生面积增加了54.9万公顷,防治面积增加了17.7万公顷。其中主要病虫鼠害为松毛虫,2003年松毛虫发生面积139.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了10.3万公顷。2003年红脂大小蠹发生面积21.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了13.8万公顷。

2003年,全国草原鼠害成灾面积3900万公顷,其中严重危害面积近2000万公顷,仅春季就发生草原鼠害面积达1800万公顷,严重危害面积近900万公顷。被鼠类危害造成的“鼠荒地”或叫“黑土滩”面积达800万公顷,占北方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3.6%。全年防治面积为666.7万公顷,占成灾面积的17.5%,挽回经济损失约6.2亿多元。

2003年,草原虫灾发生面积近2666.7万公顷,其中草原蝗虫危害面积达0.18万公顷。亚洲飞蝗从哈萨克斯坦再次迁入我国新疆为害,西藏阿里地区飞蝗起飞危害草原和农区,内蒙古草原蝗虫大规模扩散迁飞,袭击了呼和浩特、二连浩特等8个城镇,前沿已达北京延庆地区。2003年累计防治草原虫害483万公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4亿元。

火灾2003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0463起,比上年增加39%。其中,森林火警5582起,比上年增加25.4%;一般森林火险4860起,比上年增加59.6%;重大森林火险14起,比上年减少41.7%;特大森林火灾7起,与上年持平。受害森林面积45.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846.9%。因扑救森林火灾死亡39人,比上年增长77%。2003年,国家共安排森林防火资金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2003年,全国共发生草原火灾387起。其中火警318起,一般草原火灾60起,重大草原火灾6起,特大草原火灾3起。受害草原面积8.97万公顷,扑火中伤2人,烧死伤牲畜129头(只)。火灾涉及内蒙古、新疆、黑龙江、青海、四川、甘肃、河北、吉林、辽宁、宁夏、陕西、山西12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草原退化情况中国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全国退化草原的面积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扩张,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约65~70万公顷。草原质量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方主要草原分布区产草量平均下降幅度为17.6%,下降幅度最大的荒漠草原达40%左右,典型草原的下降幅度在20%左右。产草量下降幅度较大的省区主要是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和甘肃,分别达27.6%、25.3%、24.4%、24.6%、20.2%。

措施与行动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2003年,全国造林面积911.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26%,其中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826.3万公顷,占总造林面积的90.6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03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木材产量继续调减,工程区公益林建设成就显著。自1998年试点以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71.0万公顷,飞播造林197.7万公顷,新封山育林843.3万公顷。其中,2003年完成造林面积68.8万公顷,包括人工造林18.2万公顷,飞播造林50.6万公顷,新封山育林61.4万公顷。

退耕还林工程2003年是《退耕还林条例》正式施行、退耕还林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的第一年。从1999年至2003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219.4万公顷,包括退耕地造林586.0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33.4万公顷。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3年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各项建设任务最重,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截止2003年底,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累计完成治理任务307.7万公顷,其中,完成林业建设任务293.2万公顷。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14.5万公顷。在林业建设任务中完成营造林227.6万公顷。完成草地治理65.6万公顷。2003年,5省(区、市)共完成治理任务132.2万公顷,包括林业建设任务111.2万公顷,草地治理任务15.2万公顷,小流域治理任务5.8万公顷。2003年共完成造林82.4万公顷,完成水利工程5380处。

三北及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03年,三北及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共完成造林53.4万公顷,包括人工造林48.7万公顷,飞播造林4.7万公顷。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27.5万公顷,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11.3万公顷,沿海防护林工程3.4万公顷,珠江防护林工程4.5万公顷,太行山绿化工程5.0万公顷,平原绿化工程1.6万公顷。工程区完成新封山育林32.5万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

4.4万公顷。新建农田防护林带折合面积5.9万公顷。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2003年,全国速生丰产林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共完成各种地类造林5.9万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2.1万公顷,迹地造林2.5万公顷,非林业用地造林1.3万公顷,改培面积1.1万公顷。按培养目的划分,人造板工业原料林、浆纸林、大径级用材林所占比重较高,其中仅人造板原料林一项就占43.6%。从树种上看,北方依然是杨树、泡桐为主,南方则是桉树、相思树,分别占全部造林的32.38%和27.46%。

重大草地保护工程2003年,重点实施了西部牧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等重大项目。中央西部国债投资17.5亿元。其中,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建设3亿元,牧草种子生产繁育基地建设2亿元,退牧还草工程项目12.5亿元。建成人工饲草料基地99.75万亩,围栏改良215.52万亩,棚圈18.635万平方米,鼠虫害治理25.2万亩,种子扩繁田21.96万亩,完成禁牧休牧围栏1亿亩。项目区的草原植被覆盖度普遍比建设前提高10~15个百分点,产草量普遍增加100公斤/亩左右,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据四川省项目区测定,每亩减少水土流失190公斤。

创建园林城市截止2003年,已有43个城市(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区)”。中国人居环境奖截止2003年,共有深圳、大连、杭州、南宁、石河子、青岛、厦门和三亚8个城市获得建设部设立的“中国人居环境奖”。有89个城市或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有力地推动了城市政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工作。

第三篇:《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读后感

中国环保部4日发布《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2014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达标城市不足10%。中国空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治霾”之路任重道远。

环保部4日发布环境状况公报,耐人寻味。因为发布公报的次日就是世界环境日,而今年中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显然,环保部在世界环境日前发布《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就是要提醒每个人关注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采取必要的措施,践行绿色生活才能反哺生态环境。

161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不足10%,值得反思。在当前铁腕治污的形势下,环境质量依然严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客观因素所致,目前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太大,远超出环境容量,且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不够;另一方面与人的主观因素息息相关,面对有图有真相的环境污染,大家可能为之震惊、为之疾呼,可是面对冰冷的污染数据,很多人恐怕只是熟视无睹、消极应对乃至放任不管、得过且过。我们总是强调身边的环境应当舒适、清新、宜居,可是我们总是忘记,自己可以为环境做什么。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我们理应通过践行绿色生活反哺生态环境。

践行绿色生活,还需避免误区。绿色生活,不应该成为一种逃避环境污染的方式,而是一种向环境污染抗争的方式。面对身边的环境污染,很多人希望过一日绿色、田园生活,期待着从工业区、平原区脱离开来,进入山区、林区享受片刻的安宁、享受阳光与绿色。这种想法本没有错,只是当大家都向往的时候,已然成为一种有效的逃避方式。然而践行绿色生活,本不该在逃避中度过,而应当在积极作为中营造绿色生活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反哺生态环境是一个注重细节的过程。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继续铁腕治污,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同时,需要人人行动起来。首先需要树立绿色消费意识,改变熟视无睹的麻木状态,多一些将心比心,不要只顾着向环境诉求什么,而是扪心自问可以为环境做些什么。其次,需要从小事做起,减少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再次,需要主动参与环保监督,主动对身边的环境污染说不,主动监督和举报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

践行绿色生活,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责任。践行绿色生活,不是逃避环境污染,而是直面环境污染问题,通过积极的行动,为环境减压,向环境污染说不,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共织一张绿色环保大网。

第四篇:辽宁省环境状况公报

辽宁省环境状况公报

(20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辽宁省2002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状况

(一)水环境

1、主要河流水质

全省有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大凌河、鸭绿江六条主要河流。其中鸭绿江水质较好,符合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其它河流城市河段水质污染较重,有22个断面为劣Ⅴ类水质,占61.1%。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分别有38.9%、58.3%的断面超国家Ⅴ类水质标准。与上年相比,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虽然由于持续干旱,缺少环境水,但水质没有恶化,部分河段有所好转,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辽河水系包括辽河、浑河、太子河和大辽河四条主要河流。辽河铁岭、沈阳、盘锦三个河段均为劣Ⅴ类水质,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分别超过国家Ⅴ类水质标准0.8倍、0.1倍和0.8倍。由于境外污水排入,对辽河铁岭段水质影响较大。与上年相比,铁岭段水质有所改善。

浑河、太子河和大辽河的18个监测断面中,Ⅳ类和劣Ⅴ类水质分别占27.7%和66.7%。其中浑河抚顺段为Ⅳ类,沈阳段为劣Ⅴ类;太子河本溪段为Ⅴ类,辽阳段为Ⅳ类,鞍山段为劣Ⅴ类;大辽河盘锦段、营口段均为劣Ⅴ类水质。氨氮污染突出,最高断面超过国家Ⅴ类水质标准6.9倍。各断面中,沈阳七台子、于家房、本溪兴安和盘锦三岔河断面污染严重。与上年相比,浑河化学需氧量浓度有所降低。

大凌河水系大凌河是全省水质污染最重的河流。全河段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浓度均值分别超国家Ⅴ类水质标准3.6倍和7.4倍,其中锦州西八千断面污染最严重。与上年相比,锦州段水质有较明显改善,主要由于金城造纸厂废水治理取得成效。

鸭绿江水系鸭绿江在全省主要河流中水质最好,丹东段水质符合国家Ⅲ类标准。与上年相比,水质进一步好转。

2、主要大中型水库水质

在13座主要大中型水库中,汤河水库和铁甲水库符合国家Ⅲ类标准,水质较好,大伙房、石门、宫山咀、闹德海、清河、柴河、乌金塘7座水库为Ⅳ类水质;其它水库为Ⅴ类或劣Ⅴ类,水质较差。

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其次是总磷和石油类。与上年相比,乌金塘、宫山咀水库总磷、总氮浓度值上升,其它水库总磷、总氮浓度基本保持稳定。

3、近岸海域水质

2002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75.4%,其中葫芦岛、丹东海域为100%,大连海域为97.7%,盘锦、营口、锦州海域受近岸淤泥型底质影响达标率很低。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等,盘锦、营口、锦州三个海域无机氮分别超国家Ⅳ类海域水质标准2.0倍、1.0倍和0.8倍。

2002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上好于上年,无机氮和石油类污染有所减轻。

海水浴场2002年夏季,大连、锦州、葫芦岛、营口市首次开展海水浴场水质监测,在监测的7个海水浴场中,5个浴场水质为优良级。

4、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2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18.9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9.2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9.7亿吨。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59.3万吨,其中,工业排放21.8万吨,占36.8%,生活排放37.5万吨,占63.2%。石油类排放1882吨,氨氮排放1.45万吨。与2001年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0.8亿吨,工业化学需氧量减少5.8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占总废水排放量比例首次超过50%。

(二)空气环境

1、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2002年我省大连、丹东、营口、辽阳和盘锦5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较好;鞍山、铁岭、抚顺、本溪和朝阳5城市符合三级标准;沈阳、锦州、阜新和葫芦岛4城市超过三级标准,空气污染较重。在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9个城市中,葫芦岛市首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其它8个城市均为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与上年比较,符合二级标准的城市增加3个,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减少4个,全省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降尘全省降尘平均值为19.2吨/平方公里·月,超过省控标准1.4倍,各市均超过标准。全省降尘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中部地区降尘量最大,为24.9吨/平方公里·月,其次是西部地区,为18.1吨/平方公里·月,沿海城市降尘量最小,平均为14.2吨/平方公里·月。2002年我省继续受到扬沙浮尘天气影响,其中沈阳市出现扬沙浮尘天气累计162小时,大连市累计时间209小时,分别比上年增加96小时和136小时,其特点是,一次持续时间长。

颗粒物沈阳、大连、阜新和葫芦岛4市可吸入颗粒物平均值为0.141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4倍,仅大连市符合标准;其它10个市总悬浮颗粒物平均值为0.241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2倍,盘锦、营口、辽阳和丹东市符合标准。

二氧化硫全省二氧化硫平均值为0.047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在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锦州、阜新、辽阳和葫芦岛9个二氧化硫控制区的地级市中,葫芦岛、锦州、本溪3市二氧化硫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全省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平均值分别为0.032毫克/立方米和1.63毫克/立方米,各市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降水酸度2002年,全省城市降水pH值范围在4.07-8.91之间,酸性降水的频率为1.7%。葫芦岛、铁岭、抚顺和阜新4个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酸性降水,其中葫芦岛市降水 pH年均值为5.38(小于酸雨临界值pH5.6)。pH降水离子组份主要为SO2—4,主要是燃煤及工业源排放造成的。与上年相比,酸性降水的频率无明显变化。

2、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2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0462亿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总量79.3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57.3万吨,占72.3%,生活二氧化硫排放22.0万吨,占27.7%。烟尘排放总量63.6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42.4万吨,占66.7%,生活烟尘排放21.2万吨,占33.3%。工业粉尘排放量为33.9万吨。与2001年相比,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5.5%,烟尘排放总量下降10.3%。

(三)城市声环境

2002年全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9.6分贝,符合国家标准。道路交通噪声超标干线长594.6公里,占监测干线总长度的52.4%。近年在车流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道路交通噪声呈下降趋势。城市各类功能区环境噪声达标率为67.8%,夜间噪声污染重于昼间,4类(交通道路两侧)功能区污染较重,有12个市夜间噪声超标。沈阳、大连、抚顺、丹东、营口和盘锦等8个城市的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5.8分贝,符合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标准(56分贝)。

(四)固体废物

2002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146万吨,其中危险废物68.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35.4万吨,其中危险废物排放1.2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8.3%,排放率0.43%,处置率16.1%,贮存率45.7%。

2002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清运量784万吨,无害化处理率42%。

(五)辐射环境

全省各地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保持在天然本底范围内,未受到放射性污染,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在原有水平。四座大型60Co辐照源和北方铀业有限公司周边地区辐射水平无变化,周围环境的γ外照剂量率、大气中氡浓度、土壤和外排水中α、β比活度均为本底值,并符合国家标准。

全省电磁波辐射污染源主要为移动通信基站、超高压输变电线,以及工科医高频、射频发射设备等。2002年全省监测了5464个移动通讯基站,合格率99.5%。

(六)生态环境

2002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520.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25%。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23.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62%。辽河干流福德店断面断流83天。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十三座大中型水库设计库容总量为128.50亿立方米,2002年实际库容仅为45.24亿立方米,平均蓄水率为35.2%。全省地下水资源量70.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33%。地下水超采严重,超采面积达1495.9平方公里。

全省现有湿地面积204.54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占42.3%;而且面积正逐渐减少,生态调节功能有所下降。2002年卧龙湖湿地保护区基本干涸,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态功能已经丧失。

至2002年底,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408.8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27.7%。水土流失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834吨/平方公里·年。全省现有沙化土地87.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辽宁西北部地区。

我省植被类型多样,森林覆盖率达31%,有高等植物2200余种,低等植物8000余种。代表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人参、野大豆等,双蕊兰、三桠钓樟等在我省已面临绝迹。

全省有脊椎动物827种,无脊椎动物4000余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代表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二级保护动物斑海豹、大型哺乳动物黑熊等。我省鸟类物种丰富,有365种鸟类,其中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62种。黑嘴鸥、蛇岛蝮蛇等已成为我省的濒危动物物种。

在我省已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包括豚草等13种植物、松材线虫等6种动物。

二、措施与行动

2002年,全省认真贯彻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精神,把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进一步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加快辽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率先在全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全面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各项环保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工业污染防治

2002年全省共投入28.15亿元,对357个老工业污染源的项目进行了治理。全省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10419家工业企业中,有10254家实现了达标排放。394家重点企业实施了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向控制,铁岭电厂、北票电厂等一批企业实现了废水“零排放”,鞍钢集团废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1%。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关闭了辽阳灯塔、铁岭开原等5家年产2万吨以下草浆造纸的制浆工段,每年减排污水1848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0.6万吨。加强新建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竣工环保验收制度,全省共有9647个新建项目通过环保审批,4550个项目通过环保验收。

(二)流域污染防治

2002年2月,省政府批复实施了《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到2002年底,全省14个地级市中除丹东、朝阳2市外,建成或基本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7座,处理能力达到226.8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41.6%,辽河流域内重点工业污染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省控61个重点畜禽屠宰废水治理项目,完成54个。取缔了22家乡镇屠宰点,每年减排化学需氧量5192吨。沈抚灌渠综合整治进展顺利,污水排放量从28万吨/日,减少到13万吨/日。实施条子河昌图段打井集中供水工程,打井8口,解决了8800人和2000余头大牲畜饮水问题。编制完成《鸭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大凌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2002年全省14个市中心城区取缔1吨以下燃煤锅炉2490台,拆除烟囱2543根,其中沈阳市拆除1000根。全省共搬迁污染企业112家,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289.6平方公里。基本建立了机动车尾气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开展了年检和路(抽)检工作。浑河沈阳段经过综合整治,基本消除了黑臭。沈阳、鞍山、丹东、盘锦和葫芦岛5市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创建活动,70%指标达到标准要求。

全省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化面积达48586公顷,比去年增加了7.1%。建成区绿地率为29.3%。燃气普及率82.0%。集中供热面积为24963万平方米,比去年增加了11.7%。燃煤总量为3068.01万吨,比去年下降了25.6%,其中型煤量为58.17万吨,比去年增加了36.1%。

(四)生态环境保护

开展植树造林,实施“倍增计划”,全省完成植树成活近8.2亿株。人工生态公益林保护达3302万亩,人工造林574.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20.5万亩。新封山育林面积391.3万亩。2002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9万亩。

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省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工作。积极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大连旅顺口区、海城市、清原县、宽甸县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2002年新建10个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70个,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实施《辽宁省有机食品发展工作方案》,全省有机认证(含转换认证)产品达到13个,生产(含转换)基地增加到26万亩,盘锦市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国家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

全省建立了21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试点,海城西柳镇成为首批14个全国环境优美镇之一。

(五)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2002年125家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截至2002年底,全省共计230家重点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方案3933个,总投资10.86亿元,累计实现经济效益9.02亿元,年节水1.11亿吨,节电1.12亿千瓦小时,年减排废水1.10亿吨,化学需氧量1.2万吨,二氧化硫1.22万吨,尘1.86万吨。2002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批复我省为全国循环经济建设试点省。6月省政府印发了《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方案》,并在第五次全省环境保护会议上做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计划用5年时间在我省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几个资源循环型城市,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区域性的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倡导循环经济理念,营造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社会氛围,初步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框架。到年底,全省14个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方案,共确定试点项目260多个,部分项目正在实施。

(六)海洋环境保护

省政府批准实施《辽宁省碧海行动计划》,全面启动海域污染防治。商港和航运船舶、大型渔船废水基本实现达标排放,11家污水直排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进一步巩固禁磷成果,洗涤用品已基本实现无磷化。

(七)环保投入

2002年全省环保投入132.4亿元,占全省 G DP的2.43%,其中:污染源治理投资37.9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5.4亿元,生态建设投资28.2亿元,环保能力建设投资0.9亿元。

(八)环境法制

2002年为适应入世要求,对全省现有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建议省政府保留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21件;建议废止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13件;建议修改的地方性法规2件。继续开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遏止污染反弹”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42026人次,检查企业24104家,立案2535起,罚款800万元。在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情况专项检查中,共检查建设项目1.2万多个。开展土法选金专项整治工作,全省共取缔土法选金点87个。全省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6件、政协提案169件;共受理环境污染类群众来信23789件,已处理22125件,占93%;接待群众来访4448人次,已处理4294批次,占96.5%。开展了冬季烟尘专项整治工作。全省14个市全部开通了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电话,大连市启用了环境监察指挥中心。

(九)环境科技与环保产业

围绕重大环境问题积极组织科研攻关,全省生态环境遥感调查、大凌河及鸭绿江污染防治等研究取得重要成果。2002年全省科研课题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全省环保系统科研单位创收1.01亿元,比1997年增加2倍。

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形成了以消烟除尘、工业废水治理为主的产业体系,全省共有环保产业单位793个,职工总数96883人,环保产业年产值65.3亿元。全省20家企业通过 ISO14000认证,建材、家电两大类10个产品获得国家环境标志认证。

(十)环境宣传与教育

制作了十余部反映全省环保工作和欧盟项目成果的专题片,警示教育片《辽宁我们共有的家园》荣获国家科教片评比二等奖和省人大“中华环保世纪行在辽宁”活动特别奖;举办了全国暨辽宁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巡回展;配合省人大等单位开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首次开展创建省级绿色家庭活动,与省妇联联合评选出100个省级绿色家庭、1万户市级绿色家庭;继续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推荐11所学校参加国家级绿色学校评选;与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启动了“创建省级绿色社区”活动;与团省委等部门合作,发动学生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活动,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达95%;与省教委联合编写发行84万册《初中、小学专题教育读本》、5万册《环境教育教学》;全省累计刊(播)发环境新闻稿首次突破1万篇。

(十一)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2年全省环境项目利用外资1.17亿元。中国-欧盟辽宁综合环境项目各子项目达到设计预期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果。2002年6月,由欧盟总部委托的项目中期评估小组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做出积极评价;辽河流域一、二期环境项目已通过世行专家组2001年和2002年的评估,其中1亿美元的辽河流域一期环境治理项目已开始进入建设期。2002年9月,由辽宁省政府、欧洲联盟和世界银行联合在大连召开了辽宁城市环境与结构调整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4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取得圆满成功。2002年共接待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十多个国家210人次的访问与交流,并有8个团组、29人次出访日本、澳大利亚、欧洲等地。

(十二)能力建设

2002年全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总投资8724.0万元,其中:环保行政部门基础建设2384.6万元,环保事业单位基础建设6339.4万元。全省有8个市达到了国家环境监理机构标准化的要求。新建设9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使投入运行的总数达到34个,实现了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周报,首次在电视台向公众发布;新建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辽河流域总数达到4个,实现了水质周报;在东北制药总厂等13家企业安装了16套污染源COD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在4家电厂安装了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沈阳和大连市安装了17套烟尘高空监视仪。全省新增3台大气移动监测车、2台污染源移动监测车,配备了气质联机等大型实验室分析仪器和常规的分析仪器212套。建成全省环境监测数据库系统和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具备了对全省空气、水质、污染源自动监测站的实时监控能力,11个市的市级环保部门完成了局域网建设。

第五篇: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大气环境[定稿]

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大气环境

中国网 | 时间: 2007-06-18 | 文章来源: 国家环保总局网站

状 况

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较上年有所好转,部分城市污染依然严重。

2006 年监测的559 个城市中,地级及以上城市(含地、州、盟首府所在地,以下同)322个,县级城市237个。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4个(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325个(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159个(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51个(占9.1%)。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与上年相比(可比城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城市比例增加4.7 个百分点;劣于三级的城市比例减少2.1 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 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全国66.5%的城市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7.0%的城市颗粒物年均浓度劣于三级标准。

与上年相比(可比城市),62.8%的城市颗粒物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增加3.3 个百分点;5.3%的城市超过三级标准,减少0.2 个百分点。颗粒物污染状况比上年有所好转。

颗粒物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新疆、甘肃、北京、陕西、宁夏、四川、内蒙古、河北、湖南、辽宁、河南、重庆、天津、江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2006 年,全国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城市占86.8%,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占3.6%。与上年相比(可比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提高4.3 个百分点;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比例减少2.1 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污染水平有所降低。

二氧化硫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云南、新疆、贵州、甘肃、河北、湖北、广西、湖南、四川、辽宁、河南、重庆、天津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所有统计城市的二氧化氮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87.4%的城市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但广州、北京、乌鲁木齐、深圳、兰州等大城市二氧化氮浓度相对较高。二氧化氮的空气质量级别分布与上年相比变化很小。

[ 打印文章 ] [ 大 中 小 ]

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大气环境

中国网 | 时间: 2007-06-18 | 文章来源: 国家环保总局网站

重点城市空气质量 113 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50 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44.2%)、55 个城市为三级(占48.7%)、8 个城市为劣三级(占7.1%)。与上年相比,达标城市比例增加1.7个百分点,劣三级城市增加0.9 个百分点。重点城市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比上年略有降低,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基本持平,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保持稳定。

酸 雨 2006年,全国参加酸雨监测统计的524个城市(县)中,出现至少1次以上酸雨的城市283个(占54.0%),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198个(占37.8%),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87个(占16.6%)。浙江建德市、象山县、湖州市、安吉县、嵊泗县,重庆江津市酸雨频率为100%。

与上年相比,全国出现酸雨城市的比例降低3.1 个百分点,发生较重酸雨的城市(降水pH 值<5.0)比例略有增加,发生重酸雨的城市(降水pH 值<4.5)比例略有下降。

2006 年,全国酸雨发生频率在5%以上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32.6%,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区域占国土面积的15.4%。

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四川、云南以东的区域。主要包括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贵州、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上年相比,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

3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6 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8 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78.4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807.5 万吨。

措施与行动

【机动车污染防治】 2006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保持高速增长,全年生产汽车728万辆,比上年增长27.6%,其中轿车384万辆,增长39.7%。全年销售汽车722万辆,比上年增长25.1%。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4985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汽车1399万辆),比上年年末增长15.2%,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925万辆,增长23.7%。民用轿车保有量1545万辆,增长27.2%,其中私人轿车1149万辆,增长33.5%。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进一步强化对新车、在用车和车用燃料的监督管理。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共发布国家环保达标车型公告12批。截止到2006年末,共核准达到国家第二阶段排放标准的新车(发动机)型47966个,达到国家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的新车(发动机)型4953个,其中带车载诊断系统(OBD,On-board Diagnostics)的新车型854个。2006年7月1日起全面强制实施国家第二阶段排放标准,禁止生产、销售仅达到国家第一阶段排放标准的各种机动车和发动机。同时加大对机动车生产企业的环保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对23家汽车(发动机)企业、10家摩托车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将检查结果向全社会公告,要求检查不合格企业进行限期整改。

2006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广州市在全国提前实施国家机动车第三阶段排放标准,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个提前实施国家下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城市。

【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控制计划】 截止2006年底,实施《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多边基金执委会已批准中国15个行业控制计划,其中已完成4个行业计划,11个正在执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削减行业计划稳步推进,2006年,多边基金执委会共批准中国行业计划资金4750万美元,新签合同169个,完成资金支付5364万美元,完成ODS生产和消费削减共约25000(ODP,Ozone Depleting Potential,消耗臭氧潜能值)吨。海关总署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开展了打击ODS 非法贸易的“补天专项行动”,查获6起ODS非法进出口案件;质检总局查获三批非法进口含全氯氟烃(CFCs)的工商制冷设备案件;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地方政府查处5起非法生产和使用ODS案件。新颁布了甲烷氯化物产业发展政策,严格新建项目审批;积极推广四氯化碳转化技术,确定了资金补偿原则等,全国四氯化碳生产企业已全部动工建设四氯化碳处置转化装置,中国对四氯化碳不履约的风险已得到明显缓解。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 继续推进能源结构改善,控制煤烟型污染。2006 年,全市天然气使用量增加到38 亿立方米,完成20吨以下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1479台,对2500户平房居民采暖小煤炉实施了煤改电;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更新淘汰1.5万辆老旧出租车和2335辆老旧公交车,推动4000辆天然气公交车投入运营,启动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示范工程;首钢部分焦炉停产,北京炼焦化学厂全面停产,减少污染排放,加快全市五大燃煤电厂脱硫、脱氮和除尘的深度治理工程,加强控制施工工地的扬尘污染;落实二氧化硫总量减排工作,实现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总量削减;积极做好奥运会环保筹备工作,开展“少开一天车”活动。实现大气环境质量连续八年改善。

下载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年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

    一、综 述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工作任务,谋划“十三五”工作思路的关键之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宁波”大局......

    2012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2012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

    1999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1999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深圳市环境保护局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十条规定,现将1999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告如下:综述 1999年,我市整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部分指......

    2009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本文由Leonz02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09年度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00年辽宁省环境状况公报

    辽宁省环境状况公报 2000年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规定,现......

    2009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2009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2010-07-30 http://www.xiexiebang.com/tabid/75/InfoID/17876/Default.aspx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

    2003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3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一、总述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战胜了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

    2006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2006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 2006年,我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环境保护、生态省建设取得新成效。在社会经济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