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术操作及并发症

时间:2019-05-15 01:4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导尿术操作及并发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导尿术操作及并发症》。

第一篇:导尿术操作及并发症

导尿术操作及并发症

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出尿液的方法。适应证:1)各种下尿路梗阻所致尿潴留。2)危重病人抢救。

3)膀胱疾病诊断与治疗。4)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5)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标本做细菌培养。6)产科手术前的常规导尿。7)膀胱内药物灌注或膀胱冲洗。

8)探查尿道有无狭窄,了解少尿或无尿原因。

目的:

1、为尿潴留病员放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2、直接从膀胱导出不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培养,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检查残余尿量,鉴别尿闭及尿潴留,以助诊断。

3、盆腔内器官手术前,为病员导尿,以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误伤。

4、昏迷、尿失禁或会阴部有损伤时,保留导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及切口的愈合,常需做留置导尿术。

5、抢救休克或垂危病员,正确记录尿量、比重,以观察肾功能。尿道特点:女性:尿道短,约4-6CM,富于扩张性,尿道位于阴蒂下方,阴道上方,呈矢状裂。

男性:尿道全长20CM左右,有两个弯曲:耻骨前弯和耻骨后弯;三个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操作流程:

女性:

1、携用物至床旁,向病员说明导尿目的,以取得合作。

2、能自理者嘱病员清洗外阴,不能起床者,护士协助洗净。

3、操作者站在病员右侧,病员取仰卧位,屈髋屈膝,双腿略向外展,脱去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上,对侧大腿用盖被遮盖,露出会阴。

4、将小橡胶单及治疗巾垫于病人臀下,弯盘置于近会阴处,换药碗与弯盘放于病员两腿之间,用一无菌纱布“8”字形缠绕左手拇指、食指,右手持止血钳夹0.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外阴(阴阜及大阴唇),再以左手拇、食指分开大阴唇,擦洗小阴唇及尿道口,自外向内,由上而下,每个棉球限用一次,擦洗尿道口时,在尿道口轻轻旋转向下擦洗,共擦洗两次,第二次的棉球向下擦洗至肛门,将污棉球放于弯盘内,取下左手指纱布置于换药碗内,撤去换药碗,弯盘置于床尾。

5、取下无菌导尿包置于病员两腿之间,打开导尿包,倒0.1%新洁尔灭于装干棉球小杯内戴无菌手套,铺孔巾,使孔巾与导尿包包布形成一无菌区。

6、取一弯盘置于病员左侧孔巾口旁,用石蜡油棉球润滑导尿管前端后放于孔巾口旁的弯盘内,以左手分开并固定小阴唇,右手用止血钳夹新洁尔灭棉球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分别消毒尿道口(在尿道口轻轻旋转消毒后向下擦洗,共两次)及小阴唇,每个棉球限用一次。

7、用另一止血钳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插入尿道约4-6厘米,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2厘米左右,松开左手,固定导尿管,擦洗完毕止血钳丢于污弯盘内将尿液引入无菌盘内。

8、若需做尿培养,用无菌标本瓶接取,盖好瓶盖。

9、导尿毕,拔出导尿管,脱去手套,放于弯盘内,撤下孔巾,擦洗外阴,协助病员穿裤。整理床铺,清理用物,作好记录后送验标本。男性:1.患者仰卧,两腿屈膝外展,臀下垫油布或中单。患者先用肥皂液清洗外阴;男患者翻开包皮清洗。

2.以2%红汞或0.1%新洁尔灭或0.1%洗必泰溶液由内向外环形消毒尿道口及外阴部。尔後外阴部盖无菌洞巾,男性则用消毒巾裹住阴茎,露出尿道口。

3.术者戴无菌手套站于患者右侧,以左手拇、示二指挟持阴茎,女性则分开小阴唇露出尿道口,右手将涂有无菌润滑油之导尿管慢慢插入尿道,导尿管外端用止血钳夹闭,将其开口置于消毒弯盘中。男性约进入20-22cm(相当于导尿管长度的1∕2),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cm。如因膀胱颈部肌肉收缩而产生阻力,可稍停片刻,嘱病人张口缓慢呼吸,再徐徐插入,切忌暴力。

4.需作细菌培养者,留取中段尿于无菌试管中送检。

5.术後将导尿管夹闭後再徐徐拔出,以免管内尿液流出污染衣物。如需留置导尿时,则以胶布固定尿管(气囊尿管则注入生理盐水10ml或空气10ml),以防脱出,外端以止血钳夹闭,管口以无菌纱布包好,以防尿液逸出和污染;或接上留尿无菌塑料袋,挂于床侧。

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

2.插入尿管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若插入时有阻挡感可更换方向再插见有尿液流出时再插入2cm,勿过深或过浅,尤忌反复抽动尿管。

3.选择导尿管的粗细要适宜,对小儿或疑有尿道狭窄者,尿管宜细。4.对膀胱过度充盈者,排尿宜缓慢以免骤然减压引起出血或晕厥。

对膀胱高度膨胀且又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导尿量不可超过1000ml,以防大量放尿,导致腹腔内压突然降低,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造成血压下降,产生虚脱,亦可因膀胱突然减压,导致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引起尿血。5.测定残馀尿时,嘱患者先自行排尿,然後导尿。残馀尿量一般为5—10m,如超过100m1,则应留置导尿。

6.留置导尿时,应经常检查尿管固定情况,有否脱出,必要时以无茵药液每日冲洗膀胱一次;每隔5—7日更换尿管一次,再次插入前应让尿道松弛数小时,再重新插入。

7、膀胱过度充盈患者导尿时速度不能过快,否则可以产生休克或膀胱出血,些时应缓慢分次的放出尿液,每次约150-200ml,反复多次,逐渐交膀胱放空。常见并发症:

1、尿道黏膜损伤

原因:1)男性尿道长,存在弯曲和狭窄部位,同时也存在个体差异,不易掌握插管深度;2)患者因害羞、担心、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造成精神高度紧张,致插尿管时可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3)下尿路有病变时,尿道解剖发生变化,如前列腺增生使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扭曲变形时插入导尿管易致尿道损伤;4)患者难以忍受导尿管所致的膀胱、尿道刺激而自行拉扯甚至强行拔管;5)使用尿管粗细不合适或使用质地僵硬的导尿管时易引起损伤,反复插管时引起尿道黏膜水肿、损伤出血;6)使用气囊尿管时,导尿管末端未进入或刚进入膀胱即向气囊内注水,此时虽有尿液流出,但气囊部分任位于后尿道部胀大的气囊压迫后尿道引起损伤;7)操作者不熟悉气囊导尿管常识及病理情况下男性尿道解剖。

临床表现:尿道外口出血,有时伴血块;尿道内口疼痛,排尿时加重伴局部压痛;部分有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有严重损伤时可出现会阴血肿,尿外渗,甚至直肠瘘;并发感染时出现尿道流脓或尿道周围脓肿。预防处理:为防止尿道黏膜损伤,操作者除需熟悉男性尿道解剖特点和严格按常规操作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插管前常规润滑导尿管,尤其是气囊处的润滑,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操作时手法宜轻柔,插入速度要缓慢,切忌强行插管,不要来回插及反复插管。2)对于下尿路不全梗阻的病人,导尿前可先用右手取已备好的润滑止痛胶,挤出少许润滑软管尖端及尿道外口,在轻柔的将尖嘴插入尿道,拇指用力一次性推压,促使软管内胶液进入尿道并达到尿道膜部,退出软管尖嘴后,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加压关闭尿道外口1-2分钟。(也可用取出针头的注射器将润滑剂注入尿道口,或在导尿管后端接润滑剂注射器,边插边注射润滑剂,易获得成功。)3)对于前列腺增生者,遇插管有阻力时,将预先吸入注射器的灭菌石蜡油5-10ML,由道管末端快速注入,插管者用左手将阴茎提起与腹壁呈60度角,右手稍用力将石蜡油注入,同时借助其润滑作用将尿管迅速插入,即可顺利通过增生部位。4)选择粗细合适且质地软的导尿管。5)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进5CM以上,充液后(或注入空气后)再轻轻拉回至有阻力感处,一般为2-3CM,可避免导尿管末端未进入膀胱,球囊膨胀而压迫损伤后尿道。6)耐心解释,做好心理护理。如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可遵医嘱插管前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1.0MG,待患者安静后再进行插管。7)尿道所致的黏膜损伤,轻者无需处理或经止血镇痛等对症治疗即可痊愈。偶有严重损伤者,需尿路改道、尿道修补等手术治疗。

2、尿路感染

发生原因:1)操作者无菌技术不符合要求,细菌逆行进入尿道和膀胱。2)导尿术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常可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屏障作用。3)所选用的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太硬。4)技术不熟练,导尿管插入不顺利而反复多次插管。5)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常有前列腺肥大,易发生尿潴留,增加了感染的机会。6)所采用的导尿管受细菌污染。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当感染累及上尿道时可有寒颤、发热,尿道口可有脓性分泌物。尿液检查可有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培养可见阳性结果。

预防及处理:1)用物必须严格灭菌,插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注意会阴部消毒,有认为可在置管前将2%碘伏溶液3-5ML从尿道口注入,以消毒尿道远端,同时可以起润滑作用。2)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尿失禁者可用吸水会阴垫或尿套。3)应用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代替过去的橡胶导尿管。用0.1%己烯雌酚无菌棉球作润滑剂涂擦导尿管,可减清泌尿系刺激症状;导尿管外涂上水杨酸可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阻止细菌和酵母菌战服到硅胶导尿管,预防泌尿系感染。4)当尿路感染发生时,必须尽可能拔除导尿管,并根据病情采用合适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3、尿道出血

发生原因:1)各种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的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尿道出血。2)凝血机制障碍。3)药物引起尿道黏膜充血、水肿,使尿道易致机械性损伤。4)严重尿潴留导致膀胱内压升高的病人,如大量放尿,膀胱内突然减压,使黏膜急剧充血、出血而发生血尿。

临床表现:导尿术后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同时排除血尿来自上尿道,即可考虑为尿道损伤所致。

预防及处理:1)因导尿所致的尿道出血几乎都发生在尿道黏膜损伤的基础上,所有防止尿道黏膜损伤的措施均适合于防止尿道出血。2)凝血机制严重障碍的病人,导尿术前应尽量予以纠正。3)对有尿道黏膜充血、水肿的患者,尽量选择口径较小的导尿管,插管前充分做好尿道润滑,操作轻柔,尽量避免损伤。4)插入导尿管后,放尿不宜过快,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5)镜下血尿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血尿较为严重,可适当使用止血药。

4、虚脱

发生原因:大量放尿,使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腹腔血管内,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

临床表现:病人突然出现恶心、头晕、面色苍白、呼吸表浅、全身出冷汗、肌肉松弛、周身无力、往往突然瘫倒在地,有的伴有意识不清。

预防及处理:1)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L。2)发现病人虚脱,应立即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3)给与温开水或糖水饮用,并用手指掐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或是针刺合谷,足三里等,都有助于急救病人。4)如经上述处理无效,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并立刻通知医生抢救。

5、暂时性性功能障碍

发生原因:1)患者可能有引起性功能障碍的原发病。2)所有其它导尿术并发症都可成为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原因。3)导尿术本身做为心理因素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

临床表现:男性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不射精,逆行射精、男性性欲低下、男性性欲亢进等,均可见于导尿后,但属少见情况。

预防及处理:1)导尿前反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清楚导尿本身并不会引起性功能障碍。2)熟练掌握导尿技术,动作轻柔,避免发生任何其他并发症。3)一旦发生性功能障碍,给与心理辅导,如无效,由男性科医生给予相应治疗。

6、尿道假性通道形成 发生原因:多见于脊髓损伤的病人,反复、间歇性插入尿管,损伤膜部尿道。临床表现:尿道疼痛、尿道口溢血。尿道镜检发现假性通道形成。

预防及处理:1)插入导尿管时手法要缓慢轻柔,并了解括约肌部位的阻力,当导尿管前端到达此处时,稍微停顿,再继续插入,必要时可向尿道内注入2%利多卡因。2)严格掌握间歇的时间,导尿次数为4-6小时一次,每日不超过六次,避免膀胱过度充盈,每次导尿时膀胱容量不超过500ML。3)已形成假性通道者,必须进行尿道镜检查,借冲洗液的压力找到正常通道,然后向膀胱内置入一导丝在导丝引导下将剪去头部的气囊导尿管送入膀胱,保留2-3周,待假通道愈合后再拔出,以防尿道狭窄。

7、误入阴道(是女性的特有的并发症)

发生原因:女性病人导尿通常无困难但在老年妇女也会出现导尿失败或误入阴道的情况。老年期由于会阴部肌肉松弛,阴道肌肉萎缩牵拉,使尿道口陷于阴道前壁中,造成尿道外口异位。

临床表现:导尿管插入后无尿液流出,而查体膀胱充盈,膨胀。

预防及处理:1)如为找不到尿道外口引起的导尿失败,则应仔细寻找尿道外口。寻找方法:常规消毒外阴,戴手套,左手食指、中指并拢,轻轻插入阴道1.5-2CM时,将指端关节屈曲,而后将阴道前壁拉紧、外翻,在外翻的粘膜中便可找到尿道口,变异的尿道口一般不深。

2)导尿管如误入阴道,应从新更换导尿管。

第二篇:导尿术操作并发症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

一、尿道黏膜损伤

(一)发生原因

1.男性尿道长,存在弯曲和狭窄部位,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不易掌握插管深度。

2.操作者不熟悉气囊导尿管常识及病理情况下男性尿道解剖。

3.患者因害羞、担心、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造成精神高度紧张,插尿管时可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

4.下尿路有病变时,尿道解剖发生变化,如前列腺增生症,由于前列腺各腺叶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使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扭曲变形,此时插入导尿管易致尿道损伤。

5.病人难以忍受导尿管所致的膀胱、尿道刺激而自行拉扯导尿管甚至强行拔管。

6.所使用的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或使用质地僵硬的橡胶导尿管,导尿管置入时易引起尿道黏膜的损伤,反复插管引起尿道黏膜水肿、损伤出血。

7.使用气囊导尿管时,导尿管末端未进入膀胱或刚进入膀胱,即向气囊内注水,此时,导尿管虽有尿液流出,但气囊部分仍位于后尿道部,胀大的气囊压迫后尿道。

(二)临床表现

尿道外口出血,有时伴血块;尿道内疼痛,排尿时加重,伴局部压痛;部分病例有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有严重损伤时,可有会阴血肿,尿外渗,甚至直肠瘘;并发感染时,出现尿道流脓或尿道周围脓肿。

(三)预防及处理

为防止尿道黏膜损伤,术者除需熟悉男性尿道解剖特点和严格按常规操作 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插管前常规润滑导尿管,尤其是气囊处的润滑,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操作时手法宜轻柔,插管速度要缓慢,切记强行插管,不要来回抽插及反复插管。

2.对于下尿道不全梗阻的病人导尿前可先用右手取已备好的润滑止痛胶,挤出少许润滑软管尖端及尿道外口,再轻柔地将尖嘴插入尿道,拇指用力一次性推压,促使软管内胶液进入尿道并达到尿道膜部,退出软管尖嘴后,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加压关闭尿道外口1-2分钟。亦可用去除针头的注射器将润滑剂注入尿道口,或在导尿管后端接润滑剂注射器,边插边注射润滑剂,易获成功。

3.对于前列腺增生者,遇插管有阻力时,将预先吸入注射器的灭菌石蜡油5-10毫升,由导尿管末端快速注入,插管者用左手将阴茎提起与腹壁成60度角,右手稍用力将石蜡油注入,同时借助其润滑作用将尿管迅速插入,即可顺利通过增生部位。

4.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

5.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进5厘米以上,充液后再轻轻拉回至有阻力感处,一般2-3厘米,这样可避免导尿管未进入膀胱,球囊充液膨胀而压迫,损伤后尿道。

6.耐心解释,如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可遵医嘱插管前肌肉注射安定10毫克、阿托品0.5-1毫克,待患者安静后再进行插管。

7.导尿所致的黏膜损伤,轻者无需处理或经止血镇痛等对症治疗即可痊愈。偶有严重损伤者,需要尿路改道、尿路修补等手术治疗。

二、尿路感染

(一)发生原因 1.术者的无菌技术不符合要求,细菌逆行侵入尿道和膀胱。

2.导尿术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常可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屏障作用。

3.所采用的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太硬。4.技术不熟练,导尿管插入不顺利而反复多次插管。

5.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常有前列腺肥大,易发生尿潴留,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6.所采用的导尿管受细菌污染。

(二)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当感染累及上尿道时可有寒颤、发热,尿道口可有脓性分泌物。尿液检查可有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培养可见阳性结。

(三)预防及处理

1.用物必须严格灭菌,插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注意会阴部消毒,有认为可在置管前将2%碘伏溶液3-5毫升从尿道口注入,以消毒导尿远端,同时可以起润滑作用。

2.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尿失禁者可用吸水会阴垫或尿套。

3.应用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代替过去的橡胶导尿管。用0.1%乙烯雌酚无菌棉球作润滑剂涂察导尿管,可减轻泌尿系刺激症状;导尿管外涂上水杨酸可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阻止细菌和哮母菌粘附到硅胶导尿管,预防泌尿系感染。

4.当尿路感染发生时,必须尽可能拔除导尿管,并根据病情采用合适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三、尿道出血(一)发生原因 1.前述各种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的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尿道出血。2.凝血机制障碍。

3.对有尿道黏膜充血、水肿的患者,使尿道易致机械性损伤。

4.严重尿潴留导致膀胱内压升高的病人,如大量放尿,膀胱内突然减压,使黏膜急剧充血、出血而发生血尿。

(二)临床表现

导尿术后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同时排除血尿来自上尿道,即可考虑为导尿损伤所致。

(三)预防及处理

1.因导尿所致的尿道出血几乎都发生在尿道黏膜损伤的基础上,所有防止尿道黏膜损伤的措施均适合于防止尿道出血。

2.凝血机制严重障碍的病人,导尿术前应尽量予以纠正。

3.对有尿道黏膜充血、水肿的患者,尽量选择口径较小的导尿管,插管前充分做好尿道润滑,操作轻柔,尽量避免损伤。

4.插入导尿管后,放尿不宜过快,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毫升。5.镜下血尿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血尿较为严重,可适当使用止血药。

四、虚脱

(一)发生原因

大量放尿,使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腹腔血管内,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

(二)临床表现

病人突然出现恶心、头晕、面色苍白、呼吸表浅、全身出冷汗、肌肉松弛、周身无力、往往突然瘫倒在地,有时伴有意识不清。

(三)预防及处理 1.对膀胱高度膨胀且又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毫升。2.发现病人虚脱,应立即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

3.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用,并用手指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或是针刺合谷、足三里等,都有助于急救病人。

4.如经上述处理无效,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并立刻通知医生抢救。五 暂时性性功能障碍

(一)发生原因

1.患者可能有引起性功能障碍的原发病。

2.所有其它导尿术并发症都可成为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原因。3.导尿术本身作为心里因素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

(二)临床表现

男性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不射精、逆行射精、男性性欲低下、男性性欲亢进等,均可见于导尿后,但属少见情况。

(三)预防及处理

1.导尿前反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清楚导尿本身并不会引起性功能障碍。

2.熟练掌握导尿技术,动作轻柔,避免发生任何其它并发症。

3.一旦发生性功能障碍,给与心理辅导,如无效,有男性科医生给予相应治疗。

六、尿道假性通道形成

(一)发生原因

多见于脊髓损伤病人,反复、间歇性插入尿管,损伤膜部尿道。

(二)临床表现

尿道疼痛、尿道口溢血。尿道镜检发现假性通道形成。

(三)预防及处理

1.插入导尿管时手法要缓慢轻柔,并了解括约肌部位的阻力,当导尿管前端到达此处时,稍稍停顿,再继续插入,必要时可向尿道内注入2%利多卡因。

2.严格掌握间歇的时间,导尿次数为4-6小时一次,每日不超过6次,避免膀胱过度充盈,每次导尿时膀胱容量不得超过500毫升。3.已形成假性通道者,必须进行尿道镜检查,借冲洗液的压力找到正常通道,然后向膀胱内置入一导丝,在导丝引导下将剪去头部的气囊导尿管送入膀胱,保留2-3周,待假通道愈合后再拔除,以防尿道狭窄。

七、误入阴道

误入阴道是女病人导尿术特有的并发症

(一)发生原因

女性病人导尿通常无困难,但在老年妇女也会出现导尿失败或误入阴道的情况。老年期由于会阴部肌肉松弛,阴道肌肉萎缩牵拉,使尿道口陷于阴道前壁中,造成尿道外口异位。

(二)临床表现

导尿管插入后无尿液流出,而查体患者膀胱充盈、膨胀。

(三)预防及处理

1.如为找不到尿道外口引起的导尿失败,则应仔细寻找尿道外口。寻找方法:常规消毒外阴,戴手套,左手食指、中指并拢,轻轻插入阴道1.5-2厘米时,将指端关节屈曲,而后将阴道前壁拉紧、外翻,在外翻的黏膜中便可找到尿道口,变异的尿道口一般不深。

2.导尿管误入阴道,应换管重新正确插入。

第三篇:导尿术操作规范

导尿术

导尿术(catheterization),常用于尿潴留,留尿作细菌培养,准确记录尿量,了解少尿或无尿原因,测定残馀尿量、膀胱容量及膀胱测压,注入造影剂,膀胱冲洗,探测尿道有无狭窄及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导尿术的目的

导尿术的目的:

1、直接从膀胱导出不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培养,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检查残余尿量,鉴别尿闭及尿潴留,以助诊断。

2、为尿潴留病员放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3、盆腔内器官手术前,为病员导尿,以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误伤。

4、昏迷、尿失禁或会阴部有损伤时,保留导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及切口的愈合,常需做留置导尿术。

5、抢救休克或垂危病员,正确记录尿量、比重,以观察肾功能。编辑本段导尿术的操作流程

导尿术的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床旁,向病员说明导尿目的,以取得合作。

2、能自理者嘱病员清洗外阴,不能起床者,护士协助洗净。

3、操作者站在病员右侧,病员取仰卧屈膝位,双腿略向外展,脱去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上,对侧大腿用盖被遮盖,露出会阴。

4、将小橡胶单及治疗巾垫于病人臀下,弯盘置于近会阴处,换药碗与弯盘放于病员两腿之间,用一无菌纱布“8”字形缠绕左手拇指、食指,右手持止血钳夹0.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外阴(阴阜及大阴唇),再以左手拇、食指分开大阴唇,擦洗小阴唇及尿道口,自外向内,由上而下,每个棉球限用一次,擦洗尿道口时,在尿道口轻轻旋转向下擦洗,共擦洗两次,第二次的棉球向下擦洗至肛门,将污棉球放于弯盘内,取下左手指纱布置于换药碗内,撤去换药碗,弯盘置于床尾。

5、取下无菌导尿包置于病员两腿之间,打开导尿包,倒0.1%新洁尔灭于装干棉球小杯内戴无菌手套,铺孔巾,使孔巾与导尿包包布形成一无菌区。

6、取一弯盘置于病员左侧孔巾口旁,用石蜡油棉球润滑导尿管前端后放于孔巾口旁的弯盘内,以左手分开并固定小阴唇,右手用止血钳夹新洁尔灭棉球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分别消毒尿道口(在尿道口轻轻旋转消毒后向下擦洗,共两次)及小阴唇,每个棉球限用一次。擦洗完毕将止血钳丢于污弯盘内。

7、用另一止血钳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累累插入尿道约4-6厘米,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厘米左右,松开左手,固定导尿管,将尿液引入无菌盘内。

8、若需做尿培养,用无菌标本瓶接取,盖好瓶盖。

9、导尿毕,拔出导尿管,脱去手套,放于弯盘内,撤下孔巾,擦洗外阴,协助病员穿裤。整理床铺,清理用物,作好记录后送验标本。编辑本段方法

1.患者仰卧,两腿屈膝外展,臀下垫油布或中单。患者先用肥皂液清洗外阴;男患者翻开包皮清洗。

2.以2%红汞或0.1%新洁尔灭或0.1%洗必泰溶液由内向外环形消毒尿道口及外阴部。尔後外阴部盖无菌洞巾,男性则用消毒巾裹住阴茎,露出尿道口。

3.术者戴无菌手套站于患者右侧,以左手拇、示二指挟持阴茎,女性则分开小阴唇露出尿道口,右手将涂有无菌润滑油之导尿管慢慢插入尿道,导尿管外端用止血钳夹闭,将其开口置于消毒弯盘中。男性约进入15—20cm,女性约入6—8cm,松开止血钳,尿液即可流出。

4.需作细菌培养者,留取中段尿于无菌试管中送检。

5.术後将导尿管夹闭後再徐徐拔出,以免管内尿液流出污染衣物。如需留置导尿时,则以胶布固定尿管,以防脱出,外端以止血钳夹闭,管口以无菌纱布包好,以防尿液逸出和污染;或接上留尿无菌塑料袋,挂于床侧。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

2.插入尿管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若插入时有阻挡感可更换方向再插见有尿液流出时再插入2cm,勿过深或过浅,尤忌反复抽动尿管。

3.选择导尿管的粗细要适宜,对小儿或疑有尿道狭窄者,尿管宜细。

4.对膀胱过度充盈者,排尿宜缓慢以免骤然减压引起出血或晕厥。

5.测定残馀尿时,嘱患者先自行排尿,然後导尿。残馀尿量一般为5—10m,如超过100m1,则应留置导尿。

6.留置导尿时,应经常检查尿管固定情况,有否脱出,必要时以无茵药液每日冲洗膀胱一次;每隔5—7日更换尿管一次,再次插入前应让尿道松弛数小时,再重新插入。

腹部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确切的名称应该是腹膜腔穿刺术。

一、目的:

①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找出病原,协助诊断。②适量的抽出腹水,以减轻病人腹腔内的压力,缓解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③向腹膜腔内注入药物。④注入广定量的空气(人工气扳)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减小肺活动帽废,促进肺空洞的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

编辑本段

二、禁忌症:

1、广泛腹膜粘连者。

2、有肝性脑病先兆、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

3、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水。

4、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

适应证:1.腹水原因不明,或疑有内出血者。2.大量腹水引起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及腹胀者。3.需腹腔内注药或腹水浓缩再输入者。

编辑本段

三、方法:

(一)术前指导

1、穿刺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腹穿一般无特殊不良反应。

2、穿刺时根据病人情况采取适当体位,如坐位、半坐卧位、平卧位、侧卧位,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

3、向病人解释一次放液量过多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诱发肝昏迷,因此要慎重。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而引起休克。放液前后遵医嘱测体重、量腹围,以便观察病情变化。

4、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二)术前准备

1、操作室消毒

2、核对病人姓名,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3、清洁双手(双手喷涂消毒液或洗手)

4、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消除病人顾虑,争取充分合作。

5、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6、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刺伤膀胱

7、准备好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口罩、帽子、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2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消毒用品、胶布、盛器、量杯、弯盘、500ml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所需药品、无菌试管数只(留取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多头腹带、靠背椅等。

8、戴好帽子、口罩。

9、引导病人进入操作室。

(三)操作步骤

1、部位选择(1)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cm、偏左或右1~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此处无重要脏器且容易愈合(2)左下腹部穿刺点 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3)侧卧位穿刺点 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

2、体位参考 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服,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实验性穿刺,取侧卧位为宜。

3、穿刺层次(1)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层次 皮肤、浅筋膜、腹白线或腹直肌内缘(如旁开2cm,也有可能涉及到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2)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3)侧卧位穿刺点层次 同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4、穿刺术 A 消毒、铺巾 a用碘伏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待碘伏晾干后,再重复消毒一次。b解开腹穿包包扎带,戴无菌手套,打开腹穿包(助手),铺无菌孔巾,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孔巾有孔部位。c术前检查腹腔穿刺包物品是否齐全:8或9号带有乳胶管的腹腔穿刺针、小镊子、止血钳、输液夹子、纱布、孔巾。B 局部麻醉 a术者核对麻药名称及药物浓度,助手撕开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装,术者取出无菌注射器,助手掰开麻约安瓿,术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药2ml,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麻醉皮肤局部应有皮丘,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血液、腹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C穿刺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助手戴手套后,用消毒血管钳协助固定针头,术者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化验检查。D术后处理 a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数分钟,用胶布固定,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捡查腹部体征。如无异常情况,送病人回病房.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术后反应。b书写穿刺记录。E 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 a对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选好穿刺点后,穿刺针垂直刺入即可。但对腹水量多者的放液,穿刺针自穿刺点斜行方向刺入皮下,然后再使穿刺针与腹壁呈垂直方向刺入腹膜腔,以防腹水自穿刺点滑出。b定做要准确,左下腹穿刺点不可偏内,避开腹壁下血管,但又不可过于偏外,以免伤及旋髂深血管。c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乙状结肠、空畅和回肠,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损伤膀胱。进针深度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d放腹水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要超过3000m1(但有腹水浓缩回输设备者不限此量),并在2小时以上的时间内缓慢放出,放液中逐渐紧缩已置于腹部的多头腹带。e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必要时停止放液并及时处理。f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以免引起穿刺伤口腹水外渗。

编辑本段

四、注意事项:

1、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卵巢囊肿,包虫病;禁忌腹腔性穿刺放腹水。

2、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

3、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放液过程中要注意腹水的颜色变化。

4、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5、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对腹水量较多者,为防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自皮肤到腹膜壁层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头,尔后再向腹腔刺入。如遇穿刺孔继续有腹水渗漏时,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6、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

7、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视察病情变化。

胸腔穿刺术

适应症

1.外伤性血气胸。

2.诊断性穿刺。

3.胸腔积液。

禁忌症

1.病情垂危者。

2.有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3.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方法步骤

1.患者反向坐在椅子上,健例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病例臂伸过头顶。或取斜坡卧位,病侧手上举、枕于头下或伸过头顶,以张大肋间。

2.穿刺部位宜取实音处。一般在肩胛角下第7~8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包裹性积液者,应根据叩诊实音区、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穿刺。

3.进针应沿下一根肋骨上缘缓慢刺入。当穿过壁层胸膜时,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然后接上注射器,放开夹佐胶管的钳子后即可抽液。注射器卸离乳胶管时,应将管子夹闭,以防空气进入。

4.抽液结束后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口盖固定。

注意:

1.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000ml。

2.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3.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气短时,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4.抽液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必要时复查胸透,观察有无气胸并发症。

胃肠减压术

胃肠减压术是胸外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其目的是引流胃内积液及胃肠道内积气,减轻腹胀及缝合口张力,利于伤口的愈合。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据临床观察,传统法插入深度为45~55 cm,术后胃肠减压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有腹胀不适感。针对这一问题,将260例胃肠减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改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5~68 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腹胀及引流等情况。结果:两组腹胀及引流液量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观察组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明显减轻腹胀。

有文献报道,插胃肠减压管直至导管侧孔全部进入胃内的深度为55~60 cm。亦证明要使导管侧孔完全达到胃内,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插管深度必须在55 cm以上。对以往插管回顾,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时仅抽出少量粘液而无胃液抽出,听诊胃中有气过水声,虽证明胃管在胃内,但术后减压效果不佳,患者出现腹胀,胃蠕动恢复慢,使置管时间延长。观察组将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增加10~13 cm,达到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胀明显减轻,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此方法可取。测量方法可由传统法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长度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为55~68 cm,术中观察胃管顶端正好在胃窦部,侧孔全部在胃内,有利于引流。

胃肠减压术适用于各型肠梗阻病人;胃部疾病需要排出胃内容物者。胃、食管、肠管手术后以及腹腔内或腹膜后的手术,引起暂时性肠麻痹者。

编辑本段胃肠减压术的原理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取坐位或斜坡位,清洁鼻孔,将胃管前段涂以润滑油,用止血钳夹闭胃管末端,顺鼻腔下鼻道缓缓插入。

2.胃管插至咽部时,嘱病人头稍向前倾并作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下。若恶心严重,嘱病人深呼吸,待平稳后在继续插入已量好的长度。用注射器抽净胃内容物,接上胃肠减压器。如系双腔管,待管吞至75cm时,由腔内抽出少量碱性液体,即表示管已进入幽门。此时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20ml空气,夹闭管口,其管端即靠肠蠕动滑至肠梗阻近段。

3.若抽不出胃液,应注意胃管是否盘曲鼻咽部,如没有盘曲,可注入少量盐水冲洗,观察是否通畅。或注入少量空气同时听诊上腹部,以证实管的位置是否已插入胃内。

4.最后用胶布将管固定于上唇颊部,连接胃肠减压器,无减压器者,用注射器每半小时抽吸一次。

5.操作时要经常检查胃管有无屈曲,是否畅通;若引起呛咳、呼吸不畅,应考虑是否误入气管,应拔出重插。

6.留置胃管期间,要做口腔护理。

7.保持负压吸引,直到腹胀消失。拔管时,应停止负压吸引后在拔出,以防损伤消化道粘膜。

8.近期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阻塞及身体极度衰弱者慎用。

灌肠术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解除便秘;降温;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稀释并清楚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一、操作前准备(1)评估病人的病情、合作程度、肛周情况。(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及用物:灌肠溶液为0.1~0.2%肥皂水、生理盐水。液体量为成人500~1000ml,小儿200~500ml。温度以39~41℃为宜,降温时用28~32℃,中暑病人用4℃生理盐水。(3)关闭门窗,适当遮挡。

二、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病人解释,嘱其排尿,屏风遮挡。(2)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于臀下,弯盘放于臀边。(3)挂灌肠筒于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连接玻璃接管,并排气,夹紧肛管。(4)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成人7~10cm,小儿4~7cm),松开夹子,使溶液缓慢灌入。(5)观察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筒,并嘱病人深呼吸。(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钟后排便。(7)清理用物,并做好记录,如1/E表示灌肠后大便一次。

三、注意事项(1)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如为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2)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禁忌证: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4)操作时尽量少暴露病人肢体,保护病人自尊心,并发防止受凉。(5)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钠水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编辑本段小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出积气,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以及危重、老幼病人及孕妇等。

一、操作前准备(1)评估病人、环境准备同大量不保留灌肠。(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及用物。溶液温度为38℃。选用“1、2、3”灌肠溶液,即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或选用油剂,即甘油或液体石蜡50ml加等量温开水;或各种植物油120~180ml。

二、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至病床边,病人准备及环境准备同大量不保留灌肠。(2)润滑肛管,将注洗器接于肛管,排气并夹紧肛管,插入肛管7~10cm,放松夹子使溶液全部流入。灌毕再注入温开水5~10ml。(3)捏紧肛管并拔出,嘱病人保留10~20分钟后再排便。(4)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并记录。

编辑本段保留灌肠

目的: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一、操作前准备(1)评估病人 的病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一般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肠道抗感染用2%小檗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等。灌肠液量不超过200ml。温度39~41℃。(3)关闭门窗,适当遮挡。

二、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解释,嘱病人先排便、排尿。(2)取适当卧位,臀部抬高10cm。(3)嘱病人深慢呼吸,轻轻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缓慢灌入药液。(4)拔出肛管后嘱病人至少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5)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观察病人反应和疗效,做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1)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排便失禁者均不宜做保留灌肠。(2)肠道病病人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3)慢性菌痢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取右侧卧位。

编辑本段清洁灌肠

目的: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中的粪便,常用于直肠、结肠X线摄片和手术前的肠道准备。

操作方法为首先用肥皂水灌肠,然后用生理盐水灌肠数次直至排出液清晰无粪便为止。灌肠时压力要低,每次灌肠后让病人休息片刻。每次灌肠的溶液量约500ml,液面距肛门高度不超过40cm。

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既可用于诊断又可用于治疗。为了安全有效地实施这项操作,医师需了解腰椎穿刺的禁忌证、相关的解剖学和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危险的方法。虽然腰椎穿刺极少发生危险,但一旦发生,可以很严重,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了解腰椎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可将危险发生率降至最低。

适应证

腰椎穿刺用于获得脑脊液(CSF)样本,以帮助诊断感染、炎症、肿瘤和代谢过程。其治疗性适应证包括给予化疗药、抗生素和麻醉剂。

禁忌证

腰椎穿刺时患者的体位可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因此有一定程度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避免接受腰椎穿刺。下列患者也应避免接受这项操作,包括有脑疝形成征兆的患者、因颅内压升高导致初期脑疝形成的患者、颅内压有可能升高和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如果医师对实施腰椎穿刺存在顾虑,应在开始该操作前对患者进行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但CT不一定能确定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升高的征象。凝血障碍可增加脊髓血肿的发生危险,但现在人们还不清楚什么程度的凝血障碍会增加脊髓血肿的发生危险。对于以前接受过腰部手术的患者,如果由介入放射科医师利用影像学技术对其进行腰椎穿刺,则可能增加操作的成功率。

编辑本段操作 腰椎穿刺器械

商品化腰椎穿刺包内包括进行腰椎穿刺的必需器件:一支带针芯的腰穿针、皮肤消毒液、手术巾、收集管和一个测压计。首选22-gauge穿刺针,因为穿刺孔较小可减少发生CSF渗漏的危险。一般说来,婴儿使用1.5英寸(3.8 cm)的针,儿童使用2.5英寸(6.3 cm)的针,成人使用3.5英寸(8.9 cm)的针。

体位

患者应采取侧卧位或坐位。为获得准确的开放压并减少穿刺后头痛的危险,侧卧位较好。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在任何体位接受腰椎穿刺,因此医师要学会在患者左侧、右侧卧位以及直立位时进行该操作。患者的基本姿势一旦确定后,医师应指导患者采取胎儿体位或“像猫一样”弓起腰部,以增加棘突间的间隙。当患者为坐位时,腰椎应与桌面垂直,当患者为侧卧位时,腰椎应与桌面平行。

界标

在两侧髂脊上缘之间划一条线,与经过L4棘突的中线相交。在L3与L4或L4与L5之间的间隙进针,因为这些位置点位于脊髓终末段的下方。医师应在消毒皮肤和注射局麻药之前摸清界标,因为这些操作有可能使界标模糊不清。使用皮肤标记笔标出正确的位置。

穿刺前准备

医师带上消毒手套后,用适当的消毒剂(聚维酮-碘或含氯己定的溶液)消毒皮肤,从中心开始,一圈一圈向外扩大。然后覆盖消毒巾。

止痛和镇静

腰椎穿刺可使患者感到疼痛和不安,适合使用最小剂量的局部麻醉药。如果时间允许,医师可在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前,为其局部使用麻醉药乳膏。在皮肤消毒并铺上消毒巾后,可以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也可以使用全身镇静药和止痛药。

腰椎穿刺

医师再一次摸清界标后,在中线位置、下一个棘突的上缘插入带针芯的穿刺针,针头朝向头部,约呈15度,似乎是向着患者脐部的方向。CSF漏可引起穿刺后头痛,最新资料提示,采用“铅笔头样”针头可降低头痛的发生危险,因为这种针头可使硬脊膜囊的纤维散开,而不会将其切断。如果使用较常用的斜面针头,针头的斜面应位于矢状面,这样也可以使与脊柱轴平行的纤维散开,而不会将其切断。

如果进针位置正确,穿刺针应依次通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突间的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其中包括内椎静脉丛、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并位于马尾神经根之间。当穿刺针通过黄韧带时,医师可感觉到一种突破感。此时,应将针芯拔出2 mm,观察是否有脑脊液流出。如果穿刺不成功,并碰到骨,将穿刺针退至皮下组织,但不要退出皮肤,调整好方向后再次进针。针头一旦进入蛛网膜下腔,就有CSF流出。如果穿刺时有创伤,CSF可能稍带血色。收集CSF时,CSF应清澈无血,除非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脑脊液流出不畅,可将针头旋转90度,因为针头开口处可能被神经根堵塞。

开放压

只有侧卧位患者可以测量开放压。用一根软管将测压计与穿刺针的针座相连。这项操作应在收集任何样本前完成。当液柱不再上升后,读出测量值。您有可能看到因心脏或呼吸运动引起的液面搏动。

样本收集

应让CSF滴入收集管内,不应进行抽吸,因为即使是很小的负压,也很易导致出血。收集的液量应限制在最小需要量,通常为3~4 ml。如果患者接受开放压测定,医师应将旋转阀转向患者,让测压计内的CSF流入收集管内,进行CSF样本收集。收集了足量样本后,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随访

应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用纱布覆盖。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卧床休息可降低腰穿后头痛发生率,但事实并非如此。

编辑本段并发症

肥胖患者的界标很难确定,这对于医师是一种挑战。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侧凸、腰部手术史、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可能使腰椎穿刺较难完成。对于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请麻醉科医师或介入放射科医师会诊,以提高腰椎穿刺的成功率。腰椎穿刺的并发症包括脑疝、心肺功能受损、局部或牵涉痛、头痛、出血、感染、蛛网膜下表皮囊肿和CSF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头痛,其在腰穿后48小时内的发生率高达36.5%。头痛的原因是CSF从穿刺部位渗漏的速度超过CSF的生成速度。头痛发生率的增加与所用腰穿针的粗细有关。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疝,如果颅腔与脊髓腔之间的压力差大,就有可能导致脑疝。在腰椎穿刺过程中,这种压力差可增加,导致脑干疝形成。医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神经系统体检,可以发现易发生脑疝的高危患者。如果医师对进行腰椎穿刺仍有顾虑,CT可能有帮助,但颅内压升高不一定都能被影像学检查发现。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接受CT检查,因为它可延误诊断和治疗。有出血性素质的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出血,出血可导致脊髓受压。关于凝血障碍程度与出血危险的关系,尚无绝对标准,所以医师必须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判断。蛛网膜下表皮囊肿是因皮肤栓子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采用有针芯的穿刺针就可避免其发生。

吸氧术

对弥漫性肺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纤维化、肺间质水肿、肺泡细胞癌及癌性淋巴管炎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弥散损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所致的缺氧,并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引起通气过度,PaCO2偏低,可给予吸较高氧流量浓度(35%一45%),纠正缺氧,通气随之改善。但晚期患者吸高浓度氧效果较差。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低氧血症患者来说,为了取得较好的氧疗效果,每日至少吸氧15小时以上;如果每日吸氧24小时,效果更好。重症缺氧病人应24小时持续给氧。这些病人应在监测下进行氧疗,避免发生氧中毒。用品

氧气装置一套、鼻导管、棉签、胶布、或用氧气面罩、扳钳、止血钳、漏斗各一。编辑本段操作方法

① 先检查流量表开关是否关紧。打开总开关,再慢慢打开流量表开关,连接鼻导管,观察氧气流出是否通畅,然后关闭流量表开关。

② 将氧气筒推至床旁,使流量表开关向着便于操作的方向。

③ 向病人解释,以便取得合作。

(-)鼻导管法:

1.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2.打开流量表先调节氧流量,后连接鼻导管,将鼻导管用水沿润后,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鼻咽部,长度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

3.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翼或鼻背及面颊部。

4.调节流量。缺氧伴有严重二氧化碳潴留者,1 ~2 L/分钟,无二氧化碳潴留患者,2~4L/分钟;心脏病、肺水肿患者,可用4~6L/分钟。(一般成人氧流量2-4L/min。严重缺氧者4-6L/min,小儿1-2L/min。)观察吸氧情况并记录吸氧时间。

5.停用氧气时,先分离鼻导管和玻璃接头,后关流量表小开关,取下鼻导管置于弯盘内,清洁面部并去除胶布痕迹,关闭总开关,重开小开关,放余氧关小开关,记录停氧时间。

此法节省氧气,但可刺激鼻腔粘膜,长时间应用,病人感觉不适。

(二)口罩法:

以漏斗代替鼻导管,多用于婴幼儿。将漏斗罩于患儿口鼻处,距离皮肤约l~3cm。也可用绷带适当固定,以防移动。一般流量4~5L/分钟。

(三)面罩法:

1.检查面罩各部功能是否良好。

2.放上面罩,使与患者面部密合,以橡皮带固定。

3.调节流量:一般3~4L/分钟,严重缺氧者7~8L/分钟。

4.本法适用于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

(四)鼻塞法:

适用于较长时间用氧者,无导管刺激粘膜缺点,患者舒适,使用方便。

1.试净鼻腔,将鼻塞塞入一只鼻孔,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严鼻孔为宜,勿深塞入鼻腔。

2.调节流量同鼻导管法。

编辑本段操作方法

(一)切实做到防火、防油、防震。氧气筒存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或放置易燃物品,禁止在简的螺旋处涂油。

(二)治疗过程中,经常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流量表指示与流量是否正确。调节流量时,应充分离导管或移动面罩后进行。以防高压氧冲入呼吸道损伤粘膜。

(三)持续用氧者,应经常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每 8~ 12h更换鼻导管一次,并更换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与压迫。

(四)简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493.3kPa(5kg/cm2)压力,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入简内,于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五)氧气筒要有标志,注明“满”或“空”字,以便于使用时鉴别。各班交接班时,应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有缺损、漏气、氧气量是否够用,如有缺损、漏气应及时补充及修理,以免影响急救和治疗。

编辑本段吸氧术-介绍

1.如何选择吸氧方法?

1)鼻导管给氧:插入较深,不易滑出,适合神志不清或昏迷病人

2)导气管给氧:适用于失去知觉者。

3)鼻塞法:适用于需较长时间给氧者,如心肌梗死,休克等。

3)面罩给氧。但适合于过度通气而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的给氧治疗。

4)面帐及氧气帐给氧(适用于小儿)。

5)环甲膜穿刺给氧:只能作为提供有效通气的暂时措施。

6)食道封闭导管:只宜作为对昏迷无自发呼吸者在不能作气管内插管时的一种暂时手段。

7)气管内插管:昏迷无自发呼吸者。

8)气管切开置管:为较理想的人工气道。

编辑本段吸氧术-注意问题

吸氧在流量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并存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若高流量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可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故掌握吸氧浓度至关重要。

吸氧在时间长短方面应注意哪些?

长时间吸高浓度氧可产生氧的毒性作用,影响到肺、中枢神经系统、红细胞生成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视网膜,其中最重要的是氧对呼吸器官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小时后,即可出现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咳嗽、胸痛;吸氧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吸纯氧1-4天后可发生进行呼吸困难。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

目前认为吸入60%~70%的氧在101.325kPa下可安全使用24h;40%~50%的氧则能继续使用24h;如吸氧浓度大于40%,2~3天后氧中毒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所以对需要氧疗的患者应有的放矢,不能因低氧血症而盲目提高氧浓度(如有肺内右向左分流的存在,提高吸氧浓度无效)。

第四篇:第二节导尿术并发症

一、尿道粘膜损伤(一)发生原因

1.男性尿道长,存在弯曲和狭窄部位,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不易掌握插管深度。2.操作者不熟悉气囊导尿管常识及病理情况下男性尿道解剖。

3.患者因害羞、担心、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造成精神高度紧张,插尿管时可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

4.下尿路有病变时,尿道解剖发生变化,如前列腺增生症,由于前列腺各腺叶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使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扭曲变形,此时插入导尿管易致尿道损伤。

5.病人难以忍受导尿管所致的膀胱、尿道刺激而目行拉扯导尿管甚至强行拔管。

6.所使用的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或使用质地僵硬的橡胶导泵管,导尿管置入时易引起尿道黏膜的损伤,反复插管引起尿道黏膜水肿、损伤出血。

7.使用气囊导尿管时,导尿管末端未进入膀胧或刚进入膀恍,即向气囊内注水,此时,导尿管虽有尿液流出,但气囊部分仍位于后尿道部,胀大的气囊压迫后尿道。(二)临床表现

尿道外口出血,有时伴血块;尿道内疼痛,排尿时加重,伴局部压痛;部分病例有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有严重损伤时,可有会阴血肿,尿外渗,甚至直肠瘘;并发感染时,出现尿道流脓或尿道周围脓肿。(三)预防及处理

为防止尿道黏膜损伤,术者除需熟悉男性尿道解剖特点和严格按常规操作外,还需注意以下各点:

1.插管前常规润滑导尿管,尤其是气囊处的润滑,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操作时手法宜轻柔,插入速度要缓慢,切忌强行插管,不要来回抽插及反复插管。

2.对于下尿路不全梗阻的病人,导尿前可先用右手取已备好的润滑止痛胶,挤出少许润滑软管尖端及尿道外口,再轻柔地将尖嘴插入尿道,拇指用力一次性推压,促使软管为胶液进入尿道并达到尿道膜部,退出软管尖嘴后,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加压关闭尿道外口1~2分钟。亦可用去除针头的注射器将润滑剂注入尿道口,或在导尿管后端 接润滑剂注射器,边插边注射润滑剂,易获成功。

3.对于前列腺增生者,遇插管有阻力时,将预先吸入注射器的灭菌石蜡油5~l0ml,由导尿管末端快速注入,插管者用左手将阴茎提起与腹壁成60˚角,右手稍用力将石蜡油注入,同时借助其润滑作用将尿管迅速插入,即可顺利通过增生部位。4.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5.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进5cm以上,充液后再轻轻拉回至有阻力感处,一般为2~3cm,这样可避免导尿管未进入膀胧,球囊充液膨胀而压迫,损伤后尿道。

6.耐心解释,如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可遵医嘱插管前肌肉注射安定l0mg、阿托品0.5~1mg,待患者安静后再进行插管。7.导尿所致的黏膜损伤,轻者无需处理或经止血镇痛等对症治疗即可痊愈。偶有严重损伤者,需要尿路改道、尿道修补等手术治疗。

二、尿路感染(一)发生原因

1.术者的无菌技术不符合要求,细菌逆行侵入尿道和膀胱。

2.导尿术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常可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屏障作用。3.所采用的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太硬。

4.技术不熟练,导尿管插入不顺利而反复多次插管。

5.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常有前列腺肥大,易发生尿潴留,增加了感染的机会。6.所采用的导尿管受细菌污染。

(二)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当感染累及上尿道时可有寒颤、发热,尿道口可有脓性分泌物。尿液检查可有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培养可见阳性结果。

(三)预防及处理

1.用物必须严格灭菌,插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注意会阴部消毒,有认为可在置管前将2%碘伏溶液3~5mI从尿道口注入,以消毒尿道远端,同时可以起润滑作用。

2.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尿失禁者可用吸水会阴垫或尿套。

3.应用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代替过去的橡胶导尿管。用0.1%己烯雌酚无菌棉球作润滑剂涂擦导尿管,可减轻泌尿系刺激症状;导尿管外涂上水杨酸可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阻止细菌和酵母菌粘附到硅胶导尿管,预防泌尿系感染。

4.当尿路感染发生时,必须尽可能拔除导尿管,并根据病情采用合适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三、尿道出血(一)发生原因

1.前述各种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的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尿道出血。2.凝血机制障碍。

3.药物引起尿道黏膜充血、水肿,使尿道易致机械性损伤。

4.严重尿潴留导致膀胱内压升高的病人,如大量放尿,膀胱内突然减压,使黏膜急剧充血、出血而发生血尿。

(二)临床表现

导尿术后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同时排除血尿来自上尿道,即可考虑为导尿损伤所致。

(三)预防及处理

1.因导尿所致的尿道出血几乎都发生在尿道黏膜损伤的基础上,所有防止尿道黏膜损伤的措施均适合于防止尿道出血。

2.凝血机制严重障碍的病人,导尿术前应尽量予以纠正。

3.对有尿道黏膜充血、水肿的患者,尽量选择口径较小的导尿管,插管前充分做好尿道润滑,操作轻柔,尽量避免损伤。

4.插入导尿管后,放尿不宜过快,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

5.镜下血尿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血尿较为严重,可适当使用止血药。

四、虚脱(一)发生原因

大量放尿,使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腹腔血管内,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二)临床表现

病人突然出现恶心、头晕、面色苍白、呼吸表浅、全身出冷汗、肌肉松弛、周身无力、往往突然瘫倒在地,有的伴有意识不清。

(三)预防及处理

1.对膀胧高度膨胀且又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1。2.发现病人虚脱,应立即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体位。

3.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用,并用手指掐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或是针刺合谷,足三里等,都有助于急救病人。

4.如经上述处理无效,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并立刻通知医生抢救。

五、暂时性性功能障碍(一)发生原因 1.患者可能有引起性功能障碍的原发病。

2.所有其它导尿术并发症都可成为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原因 3.导尿术本身作为心理因素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

(二)临床表现

男性性功能障碍如阳屡、早泄、不射精、逆行射精、男性性欲低下、男性性欲亢进等,均可见于导尿后,但属少见情况。

(三)预防及处理

1.导尿前反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清楚导尿本身并不会引起性功能障碍。2.熟练掌握导尿技术,动作轻柔,避免发生任何其它并发症。

3.一旦发生性功能障碍,给予心理辅导,如无效,由男性科医生给予相应治疗。

六、尿道假性通道形成(一)发生原因

多见于脊髓损伤病人,反复、间歇性插入尿管,损伤膜部尿道。(二)临床表现

尿道疼痛、尿道口溢血。尿道镜检发现假性通道形成。(三)预防及处理

1.插入导尿管时手法要缓慢轻柔,并了解括约肌部位的阻力,当导尿管前端到达此处时,稍稍停顿,再继续插入,必要时可向尿道内注入2%利多卡因。

2.严格掌握间歇的时间,导尿次数为4~6小时一次,每日不超过6次,避免膀胧过度充盈,每次导尿时膀胱容量不得超过500ml。

3.已形成假性通道者,必须进行尿道镜检查,借冲洗液的压力找到正常通道,然后向膀胱内置入一导丝,在导丝引导下将剪去头部的气囊导尿管送入膀胧,保留2--3周,待假通道愈合后再拔除,以防尿道狭窄。

七、误入阴道

误入阴道是女病人导尿术特有的并发症。(一)发生原因

女性病人导尿通常无困难,但在老年妇女也会出现导尿失败或误入阴道的情况。老年期由于会阴部肌肉松弛,阴道肌肉萎缩牵拉,使尿道口陷于阴道前壁中,造成尿道外口异位。

(二)临床表现

导尿管插入后无尿液流出,而查体患者膀胧充盈、膨胀。(三)预防及处理

1.如为找不到尿道外口引起的导尿失败,则应仔细寻找尿道外口。寻找方法:常规消毒外阴,戴手套,左手食指、中指并拢,轻轻插入阴道1.5一2cm时,将指端关节屈曲,而后将阴道前壁拉紧、外翻,在外翻的黏膜中便可找到尿道口,变异的尿道口一般不深。

2.导尿管误入阴道,应换管重新正确插入。

第三节 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

导尿管留置法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胧内,引流出尿液的方法。其目的是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时正确记录尿量,测尿比重,借以观察病情;盆腔内器官手术前引流尿液,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持续引流和冲洗,并可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有利于愈合;昏迷、截瘫或会阴部有伤口者保留导尿管以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导尿管留置后会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在此作一详述。

一、尿路感染(一)发生原因

1.术者的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技术不合要求。2.留置导尿管期间尿道外口清洁、消毒不彻底。

3.使用橡胶材料的、较硬的、劣质的、易老化的导尿管 4.引流装置的密闭性欠佳。5.尿道黏膜损伤。

6.导尿管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发生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多。

7.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8.留置导尿管既影响尿道正常的闭合状态,易逆行感染;又刺激尿道使黏膜分泌增多,且排出不畅,细菌容易繁殖。

9.导管和气囊的刺激,易引起膀胧痉挛发作,造成尿液从导管外排出,也是诱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

10.尿袋内尿液因位置过高导致尿液反流,也是造成感染的原因之一。(二)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当感染累及上尿道时可有寒颤、发热,尿道口可有脓性分泌物。尿液检查可有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培养可呈阳性结果。

(三)预防及处理

1.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尿失禁者用吸水会阴垫,阴茎套式导尿管等。必须留置导尿管时,尽量缩短留置时间。若需长时间留置,可采取耻骨上经皮穿刺置入尿管导尿或行膀胱造瘘。

2.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2次用2‰醋酸洗必泰或2%碘伏清洗外阴,同时用碘伏纱布包绕导管与尿道口衔接处。每次大便后应清洗会阴和尿道口,避免粪便中的细菌对尿路的感染。鼓励病人多次饮水,无特殊禁忌时,每天饮水量在2000m1以上。

3.尽量采用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采用0.1%己烯雌酚无菌棉球作润滑剂涂擦导尿管,可降低泌尿道刺激症状;在导尿管外涂上水杨酸可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阻止细菌和酵母粘附到硅胶导尿管,达到预防泌尿系感染的目的。

4.采用封闭式导尿回路,引流装置最好是一次性导尿袋,引流装置低于膀胧位置,防止尿液的逆流。

5.目前已生产出具有阻止细菌沿导尿管逆行功能的储尿器,初步应用认为可减少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有条件者可采用。

6.对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定时夹管、开放,训练膀胧的功能。

7.在留置导尿管中、拔管时、拔管后进行细菌学检查,必要时采用抗生素局部或全身用药,但不可滥用抗生素,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引发更难控制的感染。环丙沙星预防与导尿有关的尿路感染效果较好。

二、后尿道损伤(一)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亏尿道抬高、迂曲、变窄,导尿管不易插入膀胱,而导尿管头部至气囊的距离约有3cm,如果插管时一见尿液流出即向气囊注水,可因气囊仍位于前列腺部尿道而导致局部撕裂、出血;非泌尿专科人员使用金属导丝插管或者操作粗暴,均可导致膜部尿道穿透伤。

(二)临床表现 下腹部疼痛、血尿、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导尿管堵塞等。(三)预防及处理

1.尿道长短变化较大,与身高、体型、阴茎长短有关,老年前列腺肥大者后尿道延长。因此导尿管插入见尿后应再前送8~10cm,注水后牵拉导尿管能外滑2~3cm比较安全。

2.一旦发生后尿道损伤,如所采用为不带气囊导尿管,应尽早重新插入气囊导尿管,以便牵拉止血或作为支架防止尿道狭窄。后尿道损伤早期,局部充血、水肿尚不明显,在尿道黏膜麻醉及充分润滑下重新插管,一般都能顺利通过。

三、尿潴留(一)发生原因

1.长期留置导尿管开放引流,直到拔管前才训练膀胧充盈及排空一次,导致膀胧功能障碍。

2.泌尿系感染时,尿路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排尿致尿潴留。

3.气囊充盈不充分,在外力作用下导尿管容易向外滑脱离开膀胧而不能引流尿液。4.由于导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压迫,导致充血、水肿、排尿疼痛、括约肌敏感性增加,发生痉挛,导致导尿管拔除后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二)临床表现

病人有尿意,但无法排出。严重时,下腹疼痛难忍,膀胧明显充盈胀大。(三)预防及处理

1.长期留置导尿管者,采用个体化放尿的方法:即根据患者的尿意和(或)膀胱充盈度决定放尿时间。

2.尽可能早地去除导尿管。

3.对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除观察尿色、尿量外,还应定时检查患者膀胧区有无膨胀情况。

4.去除导尿管后及时做尿分析及培养,对有菌尿或脓尿的病人使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对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可予口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5.如病人二周后仍有尿潴留,可选用乌拉胆碱、酚苄明、αl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6.经上述措施,病人尿潴留仍无法解决者,需导尿或重新留置导尿管。

四、导尿管拔除困难(一)发生原因

1.气囊导尿管变性老化。2.气囊的注、排气接头与埋藏于导尿管壁内的约1.5~内径的细管相连,此细小通道经常可因脱落的橡皮屑或其它沉淀物堵塞而使气囊内空气或液体排出困难,易造成拔管困难。

3.气囊的注、排气口是根据活瓣原理设计的,如导尿前夫认真检查导尿管气囊的注、排气情况,将气囊排气不畅的导尿管插入,可造成拔管困难。

4.患者极度精神紧张,尿道平滑肌痉挛。5.尿垢形成使导尿管与尿道紧密粘贴。(二)临床表现

抽不出气囊内气体或液体,拔除导尿管时患者感尿道疼痛,常规方法不能顺利拔出导尿管。

(三)预防及处理

1.选择硅胶或乳胶材料导尿管,导尿前认真检查气囊的注、排气情况。2.女性病人可经阴道固定气囊,用麻醉套管针头刺破气囊,拔出导尿管。3.气囊腔堵塞致导尿管不能拔出可于尿道口处剪断导尿管,如气囊腔堵塞位于尿道口以外的尿管段,气囊内的水流出后即可顺利拔出,用指压迫气囊有助于排净气囊内水;如气囊腔因阀门作用,只能注入而不能回抽,则可强行注水胀破气囊,或在B超引导下行耻骨上膀胱穿刺,用细针刺破气囊拔出导尿管。

4.采用输尿管导管内置导丝经气囊导管插入刺破气囊将导尿管拔出,这种导丝较细,可以穿过橡皮屑堵塞部位刺破气囊壁,囊液流出而拔出尿管,在膀胱充盈状态下对膀胧无损伤。

5.对于极度精神紧张者,要稳定患者情绪,适当给予镇静剂,使患者尽量放松,或给予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痉挛后一般均能拔出。

6.尽量让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2500m1;采用硅胶导尿管;每次放尿前要按摩下腹部或让病人翻身,使沉渣浮起,利于排出。还可使用超滑导尿管,减少尿垢沉积。

五、尿道狭窄(一)发生原因

1.多发生在男性,与其球部尿道的解剖结构有关,留置导尿管后,导尿管在耻骨下弯前壁、耻骨前弯后壁压迫,可导致尿道豁膜缺血坏死,而患者休克或体外循环时,血容量降低,尿道黏膜供血量亦显著降低,此时尿道上皮细胞对插管更为敏感,即使短时间留置导尿也极易引起尿道狭窄。

2.导尿管过粗。3.尿路感染。(二)临床表现

排尿不畅,尿流变细,排尿无力,甚至引起急性或慢性尿潴留。合并感染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三)预防及处理

1.长期留置导尿管应定期更换,每次留置时间不应超过3周。2.选择导尿管不宜过粗。

3.患者尿道口用2%碘伏清洁1~2次/天,保持引流通畅,用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胧,1~2次/天。鼓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冲洗膀胱,每天更换1次引流袋,及时倒尿,同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已出现尿道狭窄者,行尿道扩张术。

六、引流不畅(一)发生原因

1.导尿管引流腔堵塞。2.导尿管在膀胧内“打结”。3.导尿管折断。

4.气囊充盈过度,压迫刺激膀胧三角区,引起膀胱痉挛,造成尿液外溢。5.引流袋位置过低,拉力过大,导尿管受牵拉变形,直接影响尿液流畅。(二)临床表现

无尿液引出或尿液引出减少,导致不同程度尿潴留。(三)预防及处理

1.留置尿管期间应指导病人活动,无心、肾功能不全者,应鼓励多饮水,成人饮水量每天1500~2000ml。

2.长期留置导尿管者,每天用生理盐水500ml+庆大霉素16万U或1:5000吠喃西林溶液250m1冲洗膀胱1次,每月更换导尿管1次。

3.用导尿管附带的塑料导丝疏通引流腔,如仍不通畅,则需更换导尿管。4.引流袋放置不宜过低,导尿管不宜牵拉过紧,中间要有缓冲的余地。5.导尿管在膀胱内“打结”,可在超声引导下细针刺破气囊,套结自动松解后拔出导尿管。亦可于尿道口处剪断导尿管,将残段插入膀胧,在膀胱镜下用Wolf硬异物钳松套结取出。

6.导尿管折断者,可经尿道镜用异物钳完整取出。

7.有膀胱痉挛者,给口服普鲁本辛或颠茄合剂等解痉药物。

七、血尿(一)发生原因

1.持续放尿使膀胧处于排空状态,增加了尿道顶端与膀胧内壁的接触,由于异物刺激,膀胱持续呈痉挛状态,造成缺血缺氧,形成应激溃疡。

2.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如导尿管过紧,气囊内充液少,患者翻身时导尿管过度牵拉,气囊变形嵌顿于尿道内造成尿道撕裂。

3.长期留置导尿管造成逆行感染,也是血尿的原因之一。(二)临床表现

尿道疼痛,尿液外观为洗肉水样、血样或有血凝块从尿道流出或滴出;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数每高倍镜视野多于5个。

(三)预防及处理

1.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采取间断放尿的方法,以减少导尿管对膀胧的刺激。2.气囊内注入液体要适量,以5~l5ml为宜,防止牵拉变形进入尿道。3.引流管应留出足以翻身的长度,防止患者翻身时过于牵拉导尿管,致尿道内口附近黏膜及肌肉受损伤。

4.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并行膀眺冲洗及使刃抗生素以预防泌尿系感染。

八、膀胱结石(一)发生原因

1.主要原因是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特别是长期卧床患者更容易发生。2.使用劣质尿管或注水量超过标识,可导致气囊自发破裂,若有碎片残留形成结石核心,可形成膀胱结石。

(二)临床表现

排尿时疼痛,常有终末血尿,少见大量全血尿;排尿时尿流突然中断,尿频。(三)预防及处理

1.长期留置导尿管应定期更换,每次留置时间不应超过3周,长期卧床者应多喝水,并定期行膀胧冲洗。

2.插管前仔细检查导尿管及气囊,并注水观察气囊容量。3.导尿管滑脱时应仔细检查气囊是否完整,以免异物残留于膀胱,形成结石核心。4.因留置导尿管而形成的膀胧结石,多为感染性结石,其生长速度比较快,所以比 较松散,运用各种方法碎石效果均良好。

5.如结石大于4cm者,可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

九、尿道瘘(一)发生原因

偶发生于男性截瘫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使具有抑菌作用的前列腺液流入尿道受阻,致尿道黏膜免疫力下降;患者在脊髓损伤后,皮肤、黏膜神经营养障碍;有些患者在骼尾部压疮修补术后长期采用俯卧位,尿道易在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处形成压疮,并发感染后长期不愈,终致尿道屡。

(二)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尿液外渗至阴囊、皮下等。(三)预防及处理 1.截瘫病人尽早采用间歇导尿以预防尿道压疮的发生。2.对于俯卧位者,将气囊导尿管用胶布固定于下腹一侧,以避免在尿道耻骨前弯处形成压疮。

3.已形成尿道屡者,可采用外科手术修复。

十、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一)发生原因

1.患者对乳胶过敏或过敏体质者。

2.乳胶尿管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二)临床表现

全身反应有尊麻疹、鼻炎、哮喘、结膜炎、休克及支气管痉挛;局部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痰痒、胶鳞屑、水疱及丘疹等。

(三)预防及处理

1.选用硅胶气囊导尿管。

2.发生过敏者,马上拔除导尿管,并换用其它材料导尿管。予以抗过敏的药物,如扑尔敏、克敏能等;出现休克者,按过敏性休克抢救。

十一、耻骨骨髓炎(一)发生原因

偶见于骨盆手术或创伤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二)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不明原因发热,脉快、乏力、纳差,可有寒战,严重者呈败血症表现。局部表现:早期患部疼痛、肿胀和压痛,骨质因炎症而变松,常伴有病理性骨折。病变部位常可发现窦道口,窦道口常有肉芽组织增生。

(三)预防及处理

1.对于需长期留置导尿管者,采用间歇导尿法。2.在急性期,宜早期、大剂量、联合使用抗生素。

3.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必要时少量多次输注新鲜血,提高机体抵抗力。

4.病灶的处理:摘除死骨,封闭死腔,有效引流。

十二、梗阻解除后利尿(一)发生原因

导尿后梗阻解除,大量的尿液丢失,可使血容量减少,电解质失衡。(二)临床表现

偶发生于慢性尿潴留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尿量明显增加,严重者可致低血压、昏迷、甚至死亡。

(三)预防及处理

导尿后应严密观察尿量及生命体征,根据尿量,适当补充水、电解质,以免发生低钠、低钾及血容量不足,但不宜按出入量对等补充以免延长利尿时间。

第五篇:导尿术操作考核标准

男导尿评分标准

项目

着装整齐,洗手

核对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自我介绍,告知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合作;签署知情同意书

评估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物品准备一次性导尿包(导尿管、石蜡油棉球、络合碘棉球、10ml

注射器、纱布、镊子

引流袋等),一次性中单。(少一样扣

0.5

分,扣完为止)、2

叩诊膀胱充盈度

站患者右侧,臀下垫防水中单

协助患者褪去一侧裤腿

取仰卧位,屈膝外展;充分暴露外阴

衣物或被褥覆盖双腿

打开导尿包外层,单手戴手套

依次消毒阴阜、阴茎、阴囊

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外口

自尿道口向外向后旋转擦拭尿道口、龟头、冠状沟、尿道口,每部位

个棉球

移去清洁外阴物品,脱手套置于医疗垃圾桶内

打开导尿包内层,带无菌手套

铺孔巾(2

分);依次消毒尿道口、龟头、冠状沟、尿道口,每部位

个棉球

检查导尿管球囊完好无漏气,接引流袋

石蜡油自前端润滑导尿管约

20-22cm

暴露尿道外口,将阴茎提高与腹壁呈

90°(60°)

嘱患者张口呼吸,持镊子将导尿管插入约

20-22cm

见尿液流出再插入

5-7cm?,(1-2

cm),向球囊注入

8-10cm

生理盐水

向外轻轻牵拉至稍有阻力,导尿成功后包皮复位,尿袋挂于床下

操作

后处

撤臀下中单,脱手套、洗手、贴标识

妥善安置患者,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

处理及垃圾分类处理,洗手,记录

全程质量

人文关怀: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沟通合理,体现人文关怀

无菌观念:操作前、更换手套前后分别洗手

得分

备注

女性导尿评分标准

项目

扣分

医师准备: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洗手(可口述)删除

核对床号、姓名,评估环境

自我介绍,告知操作目的,取得配合,签知情同意书

用物准备:一次性导尿包(导尿管、石蜡油棉球、络合碘棉球、10ml

注射器、纱布、镊子

引流袋等),一次性中单。检查有效期、3

臀下垫中单、患者褪去一侧裤腿,取仰卧位、屈膝外展暴露外阴,衣物、被褥覆盖双腿

检查导尿包包装

打开导尿包首层,单手带手套

消毒顺序:由外向内、由上向下

依次消毒阴阜、大、小阴唇、尿道口,最后一个棉球从尿道口、会阴消毒至肛门

消毒尿道时以手分开小阴唇,暴露尿道外口

每个棉球仅用于消毒一处、一次,不可重复

移去清洁外阴物品,脱手套置于医疗垃圾筒内

于适当位置打开导尿包内层,戴无菌手套,铺孔巾

检查导尿管球囊完好

无菌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前端至气囊上方

4-6cm

分开小阴唇,依次消毒尿道口、两侧小阴唇内侧、尿道口

嘱患者张口呼吸

持镊子将导尿管插入约

4-6cm

第一次插管见尿流出得

分,第二次插管见尿流出得

分,第三次及以上插管见尿流

出得

分,未见尿得

0

再插入

5-7cm((1cm)

向球囊注入适量生理盐水(8-10ml

或者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注入等量

生理盐水)

轻拉确定位于膀胱内(1

分),再向内插入

1cm(1

分)可删

无菌试管取

5ml

中段尿送尿检、尿培养(可口述)

引流袋下端封闭,连接导尿管并将引流袋固定于膀胱以下位置

撤臀下中单,脱手套(1

分),还原患者衣物、被褥(1

分)

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理(1

分),洗手(可口述),记录(1

分)

全程质量

保护患者隐私(男选手须有一名女性医务人员在场,女选手直接得分)

操作中要随时询问患者感觉

注意一次放尿不超过

500ml(口述)

操作后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

得分

备注

违反无菌原则每次扣

分,最多扣

分(无菌区物品不得污染,尿液不得污染非操作区

污染手套不得接触衣物、被褥等),

下载导尿术操作及并发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导尿术操作及并发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女患者留置导尿术操作流程

    操作项目:女患者留置导尿术 操作目的: 1.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尿液,减轻患者痛苦 2.留取尿标本,测量膀胱容积、压力及残余尿量,进行尿道及膀胱造影等,协助临床诊断 3.为抢救或危重患......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引流不畅 (一)临床表现 腹胀无缓解或加剧,检查负压引流装置,无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突然减少;引出的胃液量明显低于正常胃液分泌量;注射器回抽......

    女病人导尿操作

    女病人导尿操作 1.报告考官:“我今天操作的项目是女病人导尿术,准备完毕,请求开始” 2. 接到医嘱,核对,核对无误后到病房核对解释。走到床尾:“X床,XXX”,走到床头:“阿姨,您好请您告......

    女病人导尿术操作规程

    女病人导尿术操作规程 一、概念 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技术 二、目的 (1)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2)协助诊断、如留取未受污染的......

    男女导尿操作流程

    男女病人导尿操作流程 一、目的: 1、作细菌培养,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检查残余尿量,鉴别尿闭及尿潴留,协助诊断。 2、为尿潴留病人放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3、盆腔内器官手术前导......

    导尿技术操作流程及语言沟通

    导尿技术操作流程及语言沟通 一、 护士自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二、 用物准备:①治疗盘:一次性导尿包(弯盘2个、导尿管一根, 血管钳2把、小药杯、棉球数个、孔巾、......

    抽血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第一节 静脉抽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皮下出血 (一)发生原因 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不够5min。 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不对,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

    注射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第一章 注射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第一节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一、疼痛 (一).原因 1)病人精神紧张、恐惧。 2)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 3)操作者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