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时间:2019-05-15 10:4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一篇: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自学笔记 李容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形成背景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他深切地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他在论述了人的本质需要之后,并没有理想化的认为,在每个历史时期都能够实现这个根本需要,他回到现实的人这个出发点,对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做了现实的分析。

首先,他看到需要的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总是在基本需要满足之后才被引起的。在为基本需要挣扎的时代,人们对较高层次需要的渴望并没有被提上日程。其次,即使人们有着对根本需要的渴望,但是需要的满足仍然不可能超越现实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这就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演进的五形态和三形态说,分析了各个不同形态中人的发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以及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最高形式-------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渊源

1、理论渊源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在爱北斐特的演说》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1845年恩格斯在《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指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其才能”,“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称作“全新的人”。这种全新的人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以便于全面发展的人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个人全面发展”作了更完善、更科学的论述。他指出,旧分工“压抑工作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培植工人的片面技巧”,致使“智力和身体上的畸形化”,“从根本上侵袭了个人的劳动力”。我们从中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把“人的全面发展”限定在劳动能力(才能)的范围内,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和智力的尽可能的、自由的、充分的、统一的发展。在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表述中,我们也有意识地注意到,其中并未涉及道德因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中为什么没有考虑道德因素呢?对此,华东师大冯建军同志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证。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正是从考察人的片面发展开始,并以劳动为逻辑起点,层层分析,进而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的。鲁洁教授也认为:“在全面发展的理论中,马克思、恩格斯是把人的发展规律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规律来做出分析的,是把人作为一种生产力要素,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人类考察的,着重解剖了在这一过程中人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及其发展的历史,也即是人的劳动生产能力(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及其发展的问题。很显然,马、恩的全面发展理论,它并不着意于去分析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全部特征和属性。”

从以上分析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经济学范畴的理论。而作为教育方针所培养的社会人,其发展状况,除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中特定的内容外,还包括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故此,反映社会人的规格的教育方针,就不能只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唯一的理论基础,还必须考虑到导致其它因素的理论基础。

2、理论渊源之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论述也并无专门论述,而是含在对其它问题的论述之中。早在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里就已包含着人要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思想;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搞》中又提出个体是社会的存在,“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则更明确地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又进一步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也常常把人的体力,智力和道德并列,但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这三者并列时,并没有用片面发展或全面发展的概念来表述,而是在论述人的问题。如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曾高兴地指出:十小时工作日法案,“对于工厂工人在体力、道德和智力方面引起的非常良好的后果„„现在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了”。在他所拟订的“收集关于工人阶级情况的统计材料”的十一条“调查大纲”中。“道德状况”便是其中一条。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曾谈到,他之所以“相当详细地考察了英国城市工人的生活条件”,其目的就是要“来看一看,生活在这种条件下的工人本身变成了什么样子„„他们在体格方面、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的面貌是怎样的”,并且指出:工人不仅在身体和智力方面,而且在道德方面,都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摒弃和忽视。” 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的论述还有许多,上面所列的,仅仅是较有代表性的论述。从上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论述是全面的,它希望“培养社会人的一切属性”,它比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要广泛得多。事实上,当前我国 “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的道德因素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论述为理论基础的。

3、理论渊源之三: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论述”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 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渊源之一。

在现已发表的毛泽东的著作中未出现过“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但这并不是说毛泽东对此没有研究。实际上,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有关人的本质的论述的基础上,对青年提出过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要求。后来又根据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提出了党的教育方针, 即“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实践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加以实际化、现实化。

在新形势下,邓小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 而且把“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具体化,提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特别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他多次强调要重视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 学用一致, 全面发展的新人”,邓小平认为, “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不仅如此,邓小平还重申了塑造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1978 年, 邓小平明确指出: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 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 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为此, 新的教育方针将“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得到发展”一句改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从而使教育方针更具备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江泽民同志第一次集中提出和突出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明确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继“七一”讲话提出的我们“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之后,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过程中,如何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内涵,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所做出的深入、系统、全面的阐述,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形成过程

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到《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孕育和萌芽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人的自由、解放等问题。

马克思在 1835 年 8 月写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达了为人类的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这包含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最初萌芽。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考察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发展的片面性,指出私有财产是人的片面发展的现实前提,认为只有积极地扬弃私有财产,才能使劳动丧失异化性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最终实现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飞跃。此外,马克思还基于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如:“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等。可见,尽管马克思当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还是不系统的、不成熟的,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萌芽已然破土而出。

2、形成和发展时期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1845 年春,马克思完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这里,马克思把实践作为全部哲学的基础,并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提纲》中明确提出了对对象、现实、感性,应“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人的活动本身”也应当“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唯物史观出发,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他们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这些论述说明,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自己的责任和可能。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也明确地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同生产力的发展,同分工的消灭相联系等观点。这些都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具有了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

此后,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以及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马克思从生产的技术特性证明了用全面发展的个人代替片面发展的个人的客观必然性。此外,恩格斯不仅进一步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概括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而且还在《共产党宣言》中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指出了共产主义联合体的基本特征,认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还提出要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与教育和生产劳动联系起来,揭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即大工业的高度发展和彻底废除私有制并由社会掌管全部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成熟时期

三部经济学手稿以及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著作中更加深刻、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的成熟和深化时期。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1863-1865 年)》三部手稿中深入阐述和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 年)》中,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的发展概括为三个历史形态。第一个历史形态即前资本主义社会,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表现为“原始的丰富”;第二个历史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表现为“人的片面发展”;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以“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为基础,表现为“自由个性”。

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 年)》中,马克思不仅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分工与生产机构内部分工的区别和联系,而且从生产机构内部分工的角度考察了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第一次提出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协作、分工、机器。以上手稿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建立这种“联合体”的前提条件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并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论述。他宣布共产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基本完成了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科学考察,实现了人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认识从空想到科学的重大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通过对共产主义的深入思考,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阶段和途径上作了更进一步的探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虽然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在这个阶段上还不能不承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这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上还不充分具备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在很高程度上全面发展的条件。而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随着普遍教育与普遍劳动的结合,这时候,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才最终从理想变为现实。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更是进一步阐述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时期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深入思考及有关论述包含着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补充和深化。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中还继续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的具体内容。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定义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关于人的全面本质,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是:作为类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其主要表现是劳动;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现实个人,人的本质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精神因素等多种属性的统一体。

由此出发,马克思认为: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实质化。这个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交往关系、家庭关系等。马克思还在《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批判了以物为依赖的社会中,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的物化,反对以金钱为纽带的人与人的关系,提倡正常的纯粹的交往。这种交往将使人由贫乏变得丰富,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由地域的人变为世界历史的人。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将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个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以及知、情、意等,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权利,也是人之为人的使命。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它不再受到压抑,不再只是局限在少数人或某些阶层身上,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得到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完善。

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地位

1、首先,它显示了科学共产主义作为21世纪时代精神精华的光辉。马思思、恩格斯逝世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行动都集中在当时面临的迫切的社会革命和建设任务—— — 改变客观世界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 — 改变作为主体的人自身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

进入21 世纪,一方面,高科技和生产力迅速发展,财富大量涌现,展示了人类文明新的图景,正在为社会变革和进步提供物质前提;另一方面:,世界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两重性越来越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和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民族、宗教等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更加尖锐;战争、暴力、疾病及各种自然灾害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凭借经济军事优势公然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行强权政治等一系列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党立足现实又放眼世界和人类前途,提出了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其中包括重新提出人自身发展这样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向全世界显示了科学共产主义作为21 世纪时代精神精华的光辉。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推动人类向光明的未来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2、第二,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重大创新。研究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述,可以看到,它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坚持与时俱进,是在更高的实践和理论水平上提出的新论断,因而内容比过去更加丰富和深刻。

一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江泽民同志说: “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二是从理论上提出并阐明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这两个过程不是彼此脱离的,而是互为前提、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向前发展的。三是提出了 “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论”,并把它贯彻到人的发展问题上。党的纲领是党的旗织。

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前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人的全面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来看,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人的社会化程度,也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目前国内研究这一问题的论者大多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即在社会关系方面向全面性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和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等。我国学界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研究,主要有这样的几个观点: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上阐述人的全 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生 态自然和谐、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2、国外研究现状 世纪启蒙思想家从人性出发肯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 权利平等出发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人的本质问题研究不足,无法找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途径 和方法,因此成为空想;马克思恩格斯时期,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针对资本主 义条件下人的不自由发展和不平等发展现象提出来的,并进一步提出每个人的 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原则。

第二篇:马克思交往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交往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摘要]交往是人类特有的生存和活动方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作用、互动发展。文章阐述了交往的历史演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分析了交往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希望从理论最终回归实践。诠释马克思交往理论对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人;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交往的不断扩大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深刻揭示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于科学交往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疑具有双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渊源:交往历史演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历史过程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曾指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其作为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更高级的社会,既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也是“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首先,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离不开社会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越丰富,人就越能发展自我、展现自我,从而在更宽阔的交往合作中,不断释放自身的能量,使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第二,人的本质力量即人的素质的不断提升。人的能力和素质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以体力和智力为核心的多方面能力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以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为标志。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通过劳动,人们不但可以全面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而且在劳动过程中的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也让人的能力发展越全面,自主性越强。第三,人的个体需要的全面满足和发展。人是有生命有需要的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是人追求目标和实现自我的本质力量和超级动力。人的所有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本性的需要,所以需要的丰富和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第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就是社会交往与个人相适应,个人对社会有自主性。马克思所讲的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强调人的平等发展、自由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使人的个性发展不再受到社会的压制。

“交往”是贯穿于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范畴。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反复提到“同别人的实际交往”,又从人对自然的依赖问题上提到“人与自然交往”,把人与自然的交往视为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但这部著作没有对交往范畴作出具体界定。在1845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大量笔墨研究了交往问题,多处提到交往、交往形式、交往关系、普遍交往等范畴,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交往与生产、分工的相互关系,以及交往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中的作用,并先后使用了“个人之间的交往”、“和他人交往”、“普遍交往”、“世界交往”等术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频繁使用了交往范畴。可见,交往范畴的内涵非常广泛,将其概括起来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这种活动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从内容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精神、人员等等交往;从方式上看,包括生活中的、生产中的、分配中的、消费中的交往;从范围上看,包括一切个人、民族、国家等处在社会中的相互间的交往。

对交往与人的发展问题的特别关注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是多样的,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对于马克思交往理论内容表述基本一致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交往是人的本质体现,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在人的社会关系中,交往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内容。“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生活在一定的交往关系中,自然地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人们通过交往建立起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这些社会关系又会不断促进或抑制人的自身发展,成为人们交往的动力因素。“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为了实现利益,彼此之间要发生多角度、多层次的交往,并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现实生活中的人通过社会关系网,去实现物质、精神、文化、信息等资源的交换和互动。所以从马克思交往理论关于交往与人的发展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人这样一个主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至高无上的主体作用,也突出了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提醒。

正是从交往的存在方式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视角出发,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类交往的三大历史形态,并通过分析交往的历史演化展示了人的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展的)是最初的交往形态。”这是以人的依赖关系或个人之间的统治和服从关系为基础的交往。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种人与自然界的狭隘关系约束着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表现在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尚处稚嫩状态,个体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的,比如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家庭和更大的氏族。在这一交往形态中,维系交往关系的纽带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封建等级制。这种交往“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限制的规定性”。马克思把第二种交往形态概括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这种交往形态中,人的交往是依赖于物质的。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所以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劳动和生产在这一阶段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发展的助推器。对资本来说,唯一有直接意义的使用价值就是使它自身增值,具有这种使用价值的特殊商品就是工人的活的劳动力。所以资本家通过工人的辛苦劳动获得大量的物质满足需要,而工人却一无所有。这就是资产阶级血的剥削阶段,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人类交往。第三种交往形态是自觉联合起来的个人之间的自由交换,这是马克思设想的人类理想的交往形式。马克思把它概括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很显然,它与第一阶段有相似之处,但它不是简单的对第一种交往形式的复归,它以物质和精神条件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在这种交往形态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劳动本身也摆脱了谋生的手段,产生了人对物质的高度满足和对精神的高度需求,从而使人的交往实践活动表现出人类活动的完整性,表现出人全面发展的丰富性,成为自主活动、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这一阶段的交往活动不再具有约束性,而真正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活动,实现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完整人”的理想人格。

二、必要条件:交往发展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交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的一致性表明,交往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要生存首先就是要物质满足的需要,物质满足自然就离不开生产活动,而生产活动的不断扩大必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更加频繁。有了人与人之间不断频繁的交往,才会让人在交往中得到不断发展,使人的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的需要层次不断发展,人的追求目标、自身发展都要不断适应社会关系的需要,从而在这种交往中不断提高。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人自身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其体力、智力等各种能力不得不全面发展,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自身修养等也不得不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全面提高。同时,社会交往的发展更加强调了人的发展,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不断张扬,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全面发展。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交往能够有序进行的有力后盾。人是普遍交往的实践主体,所以交往发展的范围、发展的水平都与人自身的发展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人的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为普遍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人们产生的社会关系也就不断完善,人们的自身素质也不断提高,人们普遍交往也就成为可能。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交往不断扩大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自身各个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断扩大、不断提高,因为这种需求,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也在不断丰富,随之人们的交往面也在不断扩大。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自由个性的不断张扬也是交往得以有序进行不可忽缺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日益复杂化,人们之间的交往也在不断丰富化和复杂化,只有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这种越来越复杂的交往才能和谐有序地进行下去。

最后,随着人自身发展的进步,社会交往已经跨越到全球性交往。“历史”也转变为“世界历史”。全球性的交往将进一步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全球性的经济交往将使生产力发展世界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在全球性的经济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国际化。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全球性的政治交往也丰富化,政治民主更加成为可能,为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提供政治保障。只有在全球性政治交往中,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才能更有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才更具有现实性。全球性的文化交往融合了各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精华,让人们更全面、更灵活地选择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实现人的知识水平、精神境界、思想素质的国际性发展。同时全球性的文化交往让人们了解了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间的理解和融合成为一种可能,也使得全球性交往成为现实。全球性的交往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的普遍现象,这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平台,同时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深入,全球性交往也必将更加丰富和完善。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和谐人类也将成为一种可能。总之,交往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有机统一的。随着交往的日益普遍化,人的全面发展也在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三、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交往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回归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新阐释新概括,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看,科学发展观是交往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是否充满活力,是否生机勃勃,依赖于交往的发展程度。人类交往历史告诉我们,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靠人们之间的积极交往实现的。没有人们之间丰富多彩的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人类社会是不可能达到今天如此发达程度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并且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切正是适应了交往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全新开放的交往和交往观念打破一潭死水般的社会状态,使全社会的人,组织、机构、部门在一种全新的观念中高速度、高效率地运转起来,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同步,和世界一起发展,让中国沿着文明、科学、进步的大道阔步前进。另一方面,在未来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将会显著提高。这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和极大满足,人们的健康水平、思想素质明显提高,而且还表现在人们因为摆脱了传统的劳动分工的限制,可以支配更多的闲暇时间。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岗位,精神需求可能上升到首要地位,人类整个社会交往活动的品位和层次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的交往活动空间进一步扩大。在这种局面下,随着人们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在未来社会中的不断发展,精神交往关系越来越显得重要也是合乎逻辑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走向缓和、平等、和睦也是必然的。否则,理想社会的实现就是不可思议的。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的精神领域的发展,人的全面解放。这是共产主义理想的需要,也对人类交往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让人的全面解放、构建一个和谐世界成为一种可能。

科学发展观还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就是为了人民,强调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总之一切的发展只有一个宗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发展要依靠人民,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社会的主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的主观能力,发挥人民的创造水平,集中全社会全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成果分配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同享有,走共同富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修养也不断上升,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权益都得到了更全面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惠及到了发展成果,中国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一切问题的中心都集中在人的身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具体内容就是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这个理想并不是空想,而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必然走向。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告诉人们,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健康全面地向前发展,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理想。实现社会和谐,主体是人。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最主要的就是涉及人的交往,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人交往的活跃,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成为人与社会交往的基础与动力;在人与社会交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推动着人与自然的交往。这个交往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大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也是推动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健全民主法治,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由和安全;追求公平正义,是为了实现人的平等;提倡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是为了保障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保障力量。

第三篇:论自由

梅尔吉布森的电影《勇敢的心》,当威廉华莱士宁肯被弯刀剖腹也依然喊出那声振馈发聋的“freedom”让人久久不能放下思想。当一个人为积威之所劫时,选择的是奋起反抗而不是逆来顺受;当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被盟友所出卖时,选择的是继续战斗而不是从此妥协;当一个人在接受酷刑时喊出的是自己的追求而不是“开恩”时,他的心中必定存在着一种信念,一种渴望得到人类最基本生存要求的信念,一种追求自由信念„„ 自由

何为自由,就以其一般意义来说所谓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自由既有为所欲为的权力又有不损害他人责任义务。也就是说自由不止是一种权利,其中也包含了义务。自由不只是一些人认为的为所欲为,也应该包含了自我的约束以及道德和法律规则对我们的约束。

康德说:“自由是我不要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这才是真正的自由。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不是自由,乃是野蛮鲁莽,放纵情欲。比如说我们不可能有伤害别人身体的自由,也不可能有掠夺别人财产的自由。因为一旦自己拥有了这种自由,也就宣告着在社会中的其他人也具有同样的自由。一旦他人拥有强过自己的力量之后,那我们自然也就成为了待宰的羔羊了。这样连最基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难以保障有如何说能免于恐惧、奴役、伤害呢,更不要说要实现自我价值了。应该如康德所说,自由不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不要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

自由的内涵相当丰富,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经济自由、政治自由和思想自由。经济自由指的是在财产、契约上的自由,它是其他自由的基础。只有经济自由了,才会有独立的尊严和人格,才会有与众不同的政治诉求和思想主张,进而才能在精神上真正达到自由。政治自由是指选举、被选举、言论等表达政治意愿的自由,它是经济自由在政治上的反映,是其他自由的保障。思想自由表现为道德上、理性上的自立,其是整个自由的灵魂,是人类追求的核心价值

只有对权力进行制约,才能使我们免遭权力被滥用的侵害。民主国家普遍采用了三权分立政治架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掌握在不同的人或者机构手中,这三种权力分开行使就能有效的避免权力的滥用。

孟德斯鸠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者同一机构之手,自由就不存在了。因为人们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强行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独立于立法权和行政权,自由同样也就不存在了。司法权同立法权和在一起,就会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实行专断,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欲行证券和在一起,法官便掌握了压迫的力量。最糟糕的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构行使以上所有的三种权力,这时自由将彻底的毁灭。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有“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说法;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而且他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对于怎样才能建设一个公正、廉洁的政府,他们的结论是:分散与限制公权力。在他们之后,甚至有人将政府的公权力比做老虎,限制公权力就等于将老虎关在笼子里。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可以给人表演、为人观赏,却不会伤人。

我们知道,民主国家的行政权力是受到多方限制的。以美国为例,美国总统行使公权力要受到议会的限制,其个人行为要受到司法体系的制约,其一切活动都置于媒体的舆论监督之下,其私生活要受到多方的关注,几乎无个人隐私可

言,此外,其还要考虑民意调查的结果,顾忌民众的选票。由于存在这么多的约束与限制,保证了美国总统的行为基本上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甚至存在着谁当美国总统其国内外政策都相差不多的情况。

实际上,公权力本身不是什么坏东西。社会产生政府,由一些人利用公权力为人民办事情,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要限制公权力。有时,对公权力不但不能限制,反而要经过特定的法律程序赋予政府更大的公权力才能保证公民的只有。我们须要限制的,是其危害人民的行为,是其对公权力的滥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中国目前的问题并不在于限制公权力本身,而在于怎样限制公权力,如何使用公权力。这才是须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行使公权力保护公民的自由方面现代政府应做到:第一,承认并维护公民个人的自由。这是政府的首要职责,具体体现为政府要正确运用公权力对公民的个人自由进行保护。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禁止滥用公权力对公民的自由造成损害,恰如密尔在《论自由》一书中所说的那样:“所谓自由,是指对于政治统治者暴虐的防御。”另一方面,防止他人或组织侵害公民的自由。政府作为公权力的执掌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证公民的自由,允许公民有不受他人侵犯的巨大的活动范围。第二,政府决策应得到公民的同意、要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或必要的事宜直接由公民自己做决策。政府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它要维持国家内外生存而进行必要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必须充分体现公民的自由决策或参与。

第四篇:论自由

(一)密尔言论自由思想的合理性

密尔关于自由的论述,不但激荡了当时的政治思潮,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

是巨大的。因为我们与密尔所处的国情、时代背景都不相同,所以我们吸收密 尔的自由思想只限于合理的部分,要本着取精用宏、取长补短的精神,加以扬 弃,进而促进我国言论自由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言论自由对人探索真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具有极大的作用。密尔顿说:“让我有自由来识,发抒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这才能“更符合于真理、学术和祖国的利益”。密尔顿认为真理不是上帝施舍也不是君主或政府制定出来的,而是人类自由地进行精神活动,是思想交流、力交锋的结果。密尔继承并发展了密尔顿言论自由思想。他的言论自由理论被为是这方面更完善的经典理论。密尔并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真理,他更多关注是在探索真理过程中言论自由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如果我们要发现真理,就须听取可能有的所有观点;言论的自由不应受到干预,因为这种干预会妨碍人把可能有的所有观点表达出来,因而也就妨碍了对真理的讨论和发现。密尔特指出的是,所有可能有的观点包括无法肯定是正确或错误的观点以及几乎肯定正确的观点。密尔认为即使人们不能确定一个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也不应该它进行压制,因为任何权威对这样一个观点的压制,都表明它假设了自己的绝正确性,可是任何人或团体都可能犯错,权威也是如此,它不能用自己认为绝

正确无需挑战的观点去镇压其它的不同观点。密尔认为也不应该禁止对几乎肯 是正确的观点的质疑和挑战。对正确观点表示异议的言论会挑战那些持有正确 点的人们,使他们不断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样真理的生命力才不会衰减,真 也才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当人们不再挑战一个观点的正确性时,该观点的生命 就在减退。错误的观点是清楚理解和不断发展一个正确观点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因此,密尔认为,如果要想探索真理,就应该赋予言论充分的自由,让所有不 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观点都得到发表,这对探索真理有百益而无一害。由此可 密尔言论自由思想具有正反观念相冲突的进步辩证法思想。这种真理说也成为 现代新闻自由概念的哲学基础,使得言论自由也由此被界定为基本人权之一。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任何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社会,无不将言论自由

为实现和健全民主制度的重要一环。只有容许不同观点的言论以平等的地位进 辩论和争鸣,容许相反观点的言论相互反驳,才能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博采众 集思广益,也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地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名副其实地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言论自由既 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种基本权利。如果人 群众不能自由发表言论借以表达自己的意志,那么也就无法通过国家机构行使 人的权力,并直接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因此,没有言论自由便没 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民主意味着公共决策最终取决于多数意见,然而多数意 的形成不仅要具有大致相同的利益基础,而且应当有公共讨论的空间,在这个 论的空间,人人都有发表意见、批评时弊、提出建议、参与决策并监督执行的 力。这是把政治权力从少数代表人物手中扩大到人民群众手中,让人民群众真 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也是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 面。同时,言论自由对政府权力的运行具有舆论监督功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家一向重视并高度评价言论自由在民主政治运作中的监督作用。马克思指出: “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在马克思看来,报刊对国家与社会具有监督、制约和调节的功能,而这些功能主要是通过对政府的监督来实现的。在一个民主社会里,公民享有了解政府事务的权利,享有揭露和批评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自由,这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可以起到一种监督与制约的作用。政府及其官员若违反宪法、法律或其他规定甚或违反社会公德,皆可能构成不当行为。当一个公民认为政府官员行为不当时,他可以将之揭露于众,并加以谴责,唤起公众对这些行为的注意和反对。言论自由在舆论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甚至是主要的作用。当言论自由被消除,民主的脉管就会立刻僵化,自由制度就会变成一个没生命的躯壳。密尔认为一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范围,才是真自由。这种自由是属于法律下的自由,任何人追求自由都不能违法乱纪,当然包括言论自由。马克思认为,自由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而是法律范围内,在理性指导下的自由。如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缺乏法律保障,那么不仅其他的公民权利将受到影响,而且也将使公民在权利遭到侵犯时束手无策。因此,没有言论自由便没有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在言论自由方面,密尔不仅提醒人们警惕舆论对个性自由的压抑,也从另外一方面指出个人积极行动的必要性和“义务”,“一到他们确信了的时候,若还畏怯退缩而不本着自己的意见去行动,并且听任一些自己真诚认为对于人类此种生活或他种生活的福利确有危险的教义毫无约束地向外散布,那就不是忠于良心而是怯懦了。” 在密尔的思想中,言论自由不

仅包含一个公共的交流平台,还包括那些积极地发表意见、参与论战的人,这 些人不仅是为自己而战,同时也是在为社会利益而战。密尔虽是完全的个人主 义者,他却没有忽视社会的利益。密尔一再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乃幸福的主 要因素之一;它不仅是与文明、教养、教育、文化同为幸福的因素,而且本身 就是所有那些事物的必要部分与条件。” 对于言论自由问题,我国宪法就其与其它自由的行使作了合理的限制。我国宪法一方面充分地保障了公民享有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广泛的表达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一切以无限制的自由为幌子而践踏他人、集体、国家权益的极端自由化和无政府主义的行为。此外,我们不仅要考虑对言论自由的限制,而且要考虑对这种限制的限制历史表明,限制的滥用与自由的滥用一样有害,甚至更为有害,而且人类有关滥用限制的历史要比滥用自由的历史长得多,有关限制自由的经验要比保护自由的经验多得多。这是因为,人们担心过分的自由远甚于担心过分的限制,限制总是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对自由的戕害。因此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也是需要有限度的。有关的制度建设不仅需要限制言论自由的滥用,而且要保护言论自由的正当权利不受侵害。保护与限制都应当依法治的原则进行。政府按照既定的公开的规则行使公共权力,受法律约束,不能把言论自由排除在法治事业的中取消出版自由,因为法律上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因此,出版法就是出版自由在法律上的认可”这意味着,有宪法和一 些基本的法律规定和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政府对公民言论自由的限制性 权力仅限于法律的授权范围,任何没有法律根据的限制都是非法的,应被撤消 的;法律对于言论自由的限制性条款或对于政府的授权性条款都必须做到用语 清晰、明确,不能过于含糊和宽泛;对于言论自由的非法损害可以获得经由独 立司法依正当程度所提供的救济。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 义法制也在不断的完备之中,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宪法进一步完善有关保障言论 自由的法律,诸如新闻法、出版法、广播电影电视法、演出法和其他关于信息 传播的法律,使这些领域的从业人员之间,他们与听众、观众、读者之间的法 定权利与义务关系进一步明晰,平时有所遵循,发生纠纷和解决纠纷时有法律 依据。使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整个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保障法律化、制度化,使这些权利一旦被侵犯就能得到及时救济。中国保障言论自由的法律有待完善 并不能否定20年来中国在保障言论自由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历史性进展 可以肯定的说,充分的言论自由将进一步体现中国公民的民主和人权意识,从 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向前发展。而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将会享有更加充分的言论自由。

(二)密尔言论自由思想的局限性

密尔的学说固然有其精彩独到之处,但并非是绝对完美的。无论是就其理

论本身而言,或是站在时代意义上来讲,仍有不少引起争议的地方。因为思想 往往因时空的改变,而有不同的价值尺度。就是密尔本人也承认进步是相对的 尺度,不是绝对的说法。我们不能说某一种思想一定是进步的,另一种思想一 定是落伍的,而只能说在某个社会中的某一种思想一定是进步的。密尔说:“事 实非常明显,并且也不须多作说明的,就是时代并不比个人不易犯错;每一时 代所坚持的很多意见,都会为以后的时代认为不但错误,而且可笑。我们可以 确定的,是今天为一般人所公认的很多意见,也必然会如过去许多意见受到现 时的排斥那样,受到未来时代地排斥。”我们不妨以这个信念,对密尔言论自 由提出客观的评论。密尔不同意给予言论自由完全的保护,并试图在保护言论自由时可能带来的利益与不保护这种自由时可能带来的利益之间做出平衡,并在这种权衡的基础上来决定是不是对某种特定的表达是不是做出限制。密尔说:“一切意见是应当允许其自由发表的,但条件是方式上须有节制,不要超出公平讨论的界限”在密尔看来所谓无节制的讨论是指谩骂、讽刺、人身攻击以及诸如此类之事而言。如果在辩论中反对者表明强烈的情感触犯了对方,使之难以作答,那就容易被对方当作无节制的反对者。密尔强调辩论方式上的公正性,在情绪上不应带有恶意、执迷和不宽容,而应冷静诚实的看待对方意见。这一切决不意味着 因为不同意对方所持的观点本身而有权压制其发表。应当加以惩罚的是发表的 意见足以导致某种祸害的积极煽动。因此在密尔那里言论自由必须限制在这样 一个范围之内,即不能对他人造成危害和妨碍,此原则被称之为伤害原则或密 尔原则。这样矛盾就显露出来了:当我们面对任何一种表达性的意见时,我们 都无法确定其结果会如何。这种结果需要时间来证明和验证,因为我们不可能 在一个意见表达出来之前或者表达出来的当下就知道它必然会带来的结果。而 且还会存在一种情况,即一种意见的表达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无益甚至有损于 社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这种意见的真理性才逐渐呈 显出来。那么我们如何对待这样的言论和意见呢?密尔显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 一问题。密尔将行为自由分为涉己的与涉人的两部分的论点,乃是长久以来为学者们所批评或讨论的焦点。其实,就如每一个我们所做的行为一样,既可能影响我们自己也会或可能影响别人。同样,人的言论总是会影响到别人的。如果我们的思想不能够通过积极的方式让别人得知,那么我们的思想自由仅仅是头脑中的自由事实上,密尔知道,区分涉己与涉人行为是有缺点的。密尔说:“一个人所做的对于自己的祸害会通过其亲近的人们的交感作用或利害关系而严重地影响到他们,也会在较小的程度上一般地影响到社会。”他又说:“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自己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密尔折中、不连贯的态度。可能密尔对于涉己的与涉人的区分,或许有其不得已的理由。因为他确定社会权威与个人自由权利界线时,一定要作如此的划分,才能把其具体化。总之,密尔自由原则的应用,其基本立场就是:若确定了损害与伤害他人时,其行为就应该被干涉或惩罚,但若只是不确定的伤害时,为了更大的利益或自由应该被容忍。他曾举了一个具体例子说明:“没有人应该单为喝醉酒遭受处罚;然而一个士兵或警察在值勤时喝醉酒却该受罚。” 我们知道人都是社会中人,他总会通过这种或者那种方式去影响他人。若是影响了他人,那这种自由本身就不成立,在密尔看来,因为社会可能会以影响他人为借口而对个人进行合理的干涉。所以,他才把自由分成两方面对个人的正当自由进行保护,但是所有的种种都会以影响他人而化为乌有。试问,我们还剩下哪些自由呢?密尔对自由的适度领域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如思想与讨论自由、个性自由以及联合的自由。正如他讲的,思想自由应该同言论的自由连在一起,否则自由名存实亡。在第三章《论个性为人类的福祉的因素之一》中有这样的一个例子,讲一个粮商使穷人受饿或者说私有财产是一种掠夺,你可以通过报纸宣传,但是不能对这一群聚在粮商门前愤怒的群众宣传。我们每个人试图占领自己的独立空间而不去影响别人和不被别人影响,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自由?有的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自由罢了。即使我们认为密尔同意有报刊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也名存实亡的。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认为,报刊不只是文字而且应该是有声的、它作为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必须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同时,密尔所举的例子,从现在的角度看来,或许显示更加无法区别言论自由和行为自由。因为现在的集会、游行基本上是人民的权利,而且也很难去规定不能用口头方式宣讲什么样的内容,或者标语方式宣传什么样的讯息。不过,或许有一个比较恰当的例子,那就是任何人不应该有任意在拥挤的电影院内高喊“失火了”的自由。

密尔言论自由学说也是有限的、狭隘的,且其言论自由并非人人适用。之

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并非人人都有言论自由,而是有其一定的范围的。像儿童及 未成年人应受保护,只有情感成熟的成年人才适用自由的原则。他说:“这种理 论只适用于智力上已经成熟的人。我们所谈的,并不是儿童或未达法定年龄的 男女青年。那些在各方面仍需要别人照料的人,就必须在其自身的行动和外来 的伤害方面同样受到保护。”

同时,密尔认为落后的社会不应该享有他所主张的言论自由。他说:“基于同样的理由;我们也可以不考虑那些落后的社会,因为那里的人种就可被认为没有成熟。”接着他说:“作为一个原则,自由在人类能够籍自由而平等的讨论改进自己以前,就不能适用于任何事情。” 对于这些落后地方的人民,密尔认为以专制的政府统治他们最适合。他们对言论自由是

不会理解与运用的,并主张如何统治这些落后民族的殖民政策,公然为殖民帝 国主义鼓吹。由此可见,他是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做辩护,是为特殊阶级和霸权 主义服务的。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系统阐发了报刊的人 民性思想,并呼吁废除书报检查制度,还给“人民”真正的自由与民主。他说:“自 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同国 家和世界联结起来的有声的纽带,是使物质斗争升华为精神斗争,并且把斗争 的粗糙物质形式观念化的一种获得体现的文化。”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慧眼,人民精神的体现,是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第三因素”,出版自由就是要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制定出版法,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使人民有真正充分的自由。由此可见,密尔的自由理论是缺乏普遍性的。既然密尔认为思想及言论的自由是一切自由的前提,并将其视为一种自然权利,那么人人都应该有言论自由。但他同时又对自由的范围做出限定,这就使这种自由成为了一些等级或阶级言论自由而剥夺另一个或另一些等级和阶级的言论自由。这种自由只不过是少数特权分子独享的利益,真正的言论自由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一个真正的言论自由的社会,应该是人人都有发言权的社会,人人享有言论自由的社会而不应该是允许某些人有绝对的发言权而迫使另外一些人保持沉默。也就是说,法律需要防止某些人的言论妨碍他人说话权利的情况发生法律需要保证人人都享有话语权。

第四章密尔言论自由思想的应用

从上文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密尔这样的哲学家对于言论自由的态

还是非常明确的,他认定言论自由属于现代社会公民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如果 人的言论没有对他人产生明显而直接的伤害,那么社会就无权对此进行干预或 罚。只有当人们的言论会直接且非常必然地导致某些违法行为的发生时,政府 有权以合法的手段对此进行干涉,但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干涉的是行动而非 论的内容,在密尔看来,仅就内容而言,不会直接对他人产生任何直接而且明 的伤害。因此,政府对此无权干涉。不过,这只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理论,如 将之应用于实际,就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事实上,密尔也己想了到这点 所以他会在文中说,他所提出来的原则更多的只是给人们提供“怎样应用的 本。”l在现实中,我们还是需要对每一个特殊事件进行仔细的判别。这正如对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深有研究的学者哈里·卡尔文所说的那样,与密尔《 自由》那样的言论自由哲学讨论绘制的图景进行比较,现实世界中的对言论自 问题所绘制的问题图景早己变得“面目全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言论自由的关注点更着重于法律层面。更关注于

府是否有权借由法律的途径对公民的言论自由进行干涉。虽然我们可以明确地 到,基本上所有文明国家都将言论自由列为受宪法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但是 实际上,公民并不能完全地享有宪法意义上所明文规定的那些自由。仍有很多 因言获罪,而言论的审查制度在有些国家中也较为凸现,公民根本就无法通过 当的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来自由获知信息。人们关于 论自由的种种争论总是不绝于耳。美国,一个将自由主义作为其价值理念的国家 第一个将言论自由列入宪法予以保障的国家,这么多年来,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对于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言论的范围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进行修正。参考 些大法官们多年来围绕言论自由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与所作的判决,或许能帮助 们更好地看到言论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上的麻烦,在实践层面上促进我们 于理论问题的思考。由于美国的宪法学家对于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言论范 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例如,在法学家米克尔约翰看来,宪法第一修正案更多的 是保护与公共利益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言论‘,所以,为了能让讨论更为清晰,这 里,将主要针对公民的言论自由与政府利益之间的关系挑选出一些经典案例进行 讨论。

第一节诽谤案

对于是否可以因为言论内容的而判定为犯罪,关于诽谤案的讨论可以说不失 为一个极好的例证。在美国的普通法之所以将诽谤列为一个罪名,理由是因为当 事人所写或所说的内容是对别人的恶意攻击,并且使对方受到了可以被证实的伤 害。这种观点与密尔限制言论自由的理由基本一致。我们不能因为言论的内容而 对其进行限制,只有当这种言论可以被证明能够对他人造成伤害时,这种言论才 能够被限制。但是,这似乎又和密尔的言论自由思想有所不同,因为密尔认为,单纯的言论是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的。那就让我们来看美国的大法官们对此是怎 么看的。在1952年,博阿内诉伊利诺伊州案中(Beauhamaisv.Illinois)2,最高法院就遭遇过诽谤问题。在这个案件中,一个白人至上主义组织的主席博阿内印制传单,宣传抵制黑人侵入白人社区。于是,他被伊利诺伊州按照诽谤罪予以处罚。博阿内不服,向最高法院上诉,但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表决结果维持了伊利诺伊州的判决。称诽谤言论不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但是,道格拉斯大法官在却在一份否决异议书中说,’这项判决所秉持是一种 与《宪法第一修正案》格格不入的哲学。他预言道:“如果今天我们借用不得体 的语言而将一位白人绳之以法,那么,明天,我们就可能以使用激烈言辞抨击私 刑制度而将一位黑人投入监狱”3在道格拉斯大法官看来,我们不能因为言论的 内容而将人判定为有罪。但是,当时更多的大法官却认为诽谤性言论是有罪的。也就是说,大法官们是在对一种言论的内容进行了道德判断后作出了支持诽谤罪 成立的判决,而不像密尔所要求的那样,对言论内容保持中立。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最高法院对于诽谤罪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了1964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NewyorkTimesv.Sullivan),最高法院第 次对诽谤问题实行宪法审查,首次将普通法中盘根错节的诽谤问题纳入宪法第 修正案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个审查所针对的问题是,人们在对公共问题的讨论 不时会夹杂着一些与事实有出入的评价,这时候,该如何协调名誉与言论自由 间的利益问题。也就是,我们是否能因为言论的真实性而判定犯罪。另外,因 这起案件的原告是政府,也就使案件显得更为特殊。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政府 该允许公民充分发表对其的看法,如果政府能够因公民的某些言论中含有一些 恶意的不真实内容而提出控诉,并将之置于法律的监控之下,这在很大程度上 对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理念的背叛。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NewYorkTimesv.Sulhvan)大致案情如下:《

约时报》刊登了一则由某民间组织赞助的名为“关注他们的抗议之声”的广告 广告内容为马丁·路德·金博士及其追随者在南方某市所遭遇的种种不幸,指 某市的警察局对他们所采取的残暴行径,从而号召人们为该组织捐款,但广告 含有某些不实之处。并且,虽然在广告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所提到的城市为蒙哥 利,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据此推出。所以,蒙哥马利市警察局长沙利文向 拉巴马州法院提出诉讼,指控《纽约时报》所刊登的广告侵犯的他的名誉。亚 巴马州法院裁决诽谤罪成立,并以广告内容不属实为由,并判决被告《纽约时报 支付原告沙利文50万美元赔偿金,并拒绝被告对事实真相的辩护。被告《纽 时报》对此判决不服,向最高法院提出违宪审查。

当这个案件被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之后,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一致否定了 拉巴马州法院的判决。指出,亚拉巴马州违反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因为它 说话人要为自己所说内容的真实性负严格的责任的方式,意图压制人们对于政 官员的严厉批评。

布伦南大法官在1964年3月9号发布的宣判书中说到:“对于公共问题的 论是不应该受到禁止的,应该是开放的。”’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必需品。“ 国人民都坚信这样一项原则:人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完全开放地讨论公共问题 可以对政府和政府官员进行猛烈甚至是令人不悦的抨击。”2如果因此就要求公 政策的批评者必须保证其言论中的所有情节均为真实,那就是必将导致严格 “自我审查”,从而阻碍人们对于公共问题的自由讨论。这会对言论自由造成根 本性的打击。

通过这起案件,美国最高法院为言论自由的理论做出了很好的辩护,并正式 宣布煽动性诽谤违宪。明确指出地方法院不能因为公民并非出于恶意的不真实言 论而宣判其有罪,即不能根据言论的内容对言论进行干涉。这对之后类似案件的 判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在实践层面上为密尔的言论自由原则提供了佐证。第二节颠覆性宣传

在言论自由的司法实践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案件莫过于颠覆性宣传,即对 一种作为政治政策来煽动人们采取违法或暴力行为的言论是否需要限制。一般来 说,在这个领域,主张对言论进行审查显得最具说服力,因为这种言论可能会对 我们的社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在事实上,像密尔那样立场如此坚定的言论自由拥 护者也会说,可以允许用法律对向在粮商门口聚集的群情激愤的群众发动反对粮 商的言论的人进行惩罚。那么,让我们来看美国的司法界对此类案件是如何理解 的。事实上,对于这类案件,美国的司法界对此的意见也并非始终一致,也是经 过了一个漫长而充满争议的过程后,才逐渐对该类问题达成统一。在这,我们选 取两件最具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案件来解释最高法院对于该类问题的认识历程。惠特尼诉加利福尼亚州案(认飞itueyv.ealifomia)‘

此案发生于1927年,被告惠特尼小姐是激进的共产主义劳动党党员,因触 犯加利福尼亚州《工团主义犯罪法》,被指控犯宣传、教唆支持以犯罪为目的组 成的集会、团体而被判入狱。惠特尼向美国最高法院上诉加利福尼亚州《工团主 义犯罪法》违宪,最高法院维持原判,但不久后惠特尼被保释出狱。

最高法院对此案的判决意见为:“惠妮特所加入的工团主义团体是以主张通 过罢工和破坏活动而达到工人掌管工厂,这种集团所实行的行动会危害到公众平与国家安全,所以,不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之列。”因而维持原判 但是在此案的附和意见书中,一些大法官对言论自由作出了一些细致的

析。布兰代斯大法官所发表的那份被后世称为成绩斐然的意见书中提到:“政 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们的才能得到自由发展,所以,我们的政府理应具有审慎的 力,他们应该珍视自由,相信自由乃是幸福之源。他们还相信,发现和传播真 的最重要的手段是让人们能够思其所思,想其所想,言其所欲言。如果没有言 与集会的自由,那么也就不会存在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只有通过讨论,们才能有效地抵御有害思想的侵袭,所以,公共讨论对公民来说是一项政治义务 是我们立国的基本原则。”“‘钳制人们的思想和言论对于我们来说是有百害而 一利的,畏惧会带来压抑,而压抑则会带来仇恨,仇恨则会威胁到社会的安全 稳定。社会真正的安全只能依靠人们有机会自由地表达他们的不满与诉求。我 的政府相信理性的力量,现行通过理性能够击败谬误。所以,我们应该避免使 法律来压制言论,避免直接将言论看作为是一种暴力。我们的政府之所以修改 法2,就是为了保障言论和集会的自由。”3 对于言论是否会产生明显的危害,布兰代斯大法官是这样理解的:“对于

主的政府来说,我们应该相信理性的力量,我们不能将言论中包含的潜藏的危 视作为现实和明显的危险,”这两者之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政府当局应 信仰自由,这是美国宪法的基本要求。挽救言论所造成的危害的良方是允许更 的言论。只有处于紧急状态下我们才能有理由压制言论,但是,美国人民总是 够通过证明并不存在所谓的紧急状态,来质疑那些企图剥夺公民言论自由的 律。在自由的人看来,用来防止犯罪的最常用的方法是教育和惩治违法行为,非剥夺言论自由。‘

虽然,惠特尼最终还是被宣判为有罪,但是,这份意见书中所称的理由却

后来的相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有力有理的支持。所以,在之后的布兰登伯格诉 亥俄州案中,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就对性质相同的案件作出了不同的判决,为公民的言论自由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布兰登伯格诉俄亥俄州案”(Brandenbu笔v.Ohio)此案发生于1969年,被告布兰登伯格(ClarenceBrandenburg)是俄亥俄州 三K党(Ku心uxKlan)的一个首领,该党成员在辛辛那提市郊一个农场里举行 集会,并将集会内容拍摄下来通过电视媒体播放。电视画面中出现了机枪和熊熊 燃烧的十字架。布兰登伯格在电视中辱骂黑人和犹太人,并且还扬言“我们不属 于报复性组织,不过,如果我们的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继续压制白种人的话,我们就将采取某些报复性的行动。”‘俄亥俄州立法院以控违反了《组织犯罪防 治法》,判处布兰登伯格10年监禁和1000美元的罚款。于是,布兰登伯格以《组 织犯罪防治法》违宪为由,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1969年6月9号,最高法院作出裁决,认定俄亥俄州此项法律违宪,推翻

了州立法院对于勃兰登伯格的判决。裁决书指出:“宪法保证言论自由,除非言 论宣传的目的是能够立即引起非法行为的煽动,或者以产生即刻的非法行为为目 标,否则,州政府就不得限制或惩罚任何主张暴力或提倡不遵守法律的言论。”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最高法院对于是否应该允许所谓的具有危险 性的颠覆性言论的发表已经取得了一致的意见,那就是,政府不得对言论的内容 进行限制,即使它可能含有危险的元素。但是,除非这种言论的目的是能够立即 引起非法行为,或者以即刻的非法行为为目标,否则,公民的言论就不应该受到 限制。结语

言论自由是一个较能引起大家兴趣的话题,但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少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言论自由问题的讨论。但是,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合 的,能够置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也许,我们只能诉求于政治哲学,诉求于伦理学,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个

为适用的标准,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密尔顿、克到密尔,这些在西方思想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都为言论自由提供了有力 辩护。他们告诉我们,言论自由属于人们生来就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任 个人或者政府都无权侵犯,他们也告诉我们,言论自由能够维护真理,只有允 各种言论都能被无所限制地发表,允许各种言论都能被自由地讨论,真理才能 以出现。似乎,言论自由应该得到绝对的保护。不过,密尔也说到,并非所有 言论都可以被无所限制地发表,如果言论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被表达出来的话 比如说用一种带有攻击性的,或者诬蔑性的方式来表达,那,它就有理由被限制 但是,后来的研究者也告诉我们,密尔的这种说法会导致言论自由原则的自我 解。密尔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对言论的内容进行道德判断,我们要对此保持中立 只有当一种言论会直接导致某种犯罪行为的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性联 时,我们才能对这种言论进行干预,也就是说,我们干预的其实是一种特殊意 上的,更接近于一种行为的言论。后来的法律界也逐渐将密尔的这种观点作为 案的依据,但是,事实上,要对言论内容做到完全的中立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 而且,这种道德上的中立要求是否合理呢?也许,这在自由主义思想家们看来 合理的,但是,德沃金却会说,这样不行,有时候我们不能对言论保持完全的 立。如果我们对言论内容不作任何价值判断,那么我们就可能会允许一群纳粹 义者到犹太人聚集地举行游行示威,大肆宣传反犹口号,这,在法律上似乎是 理的,不过,我们是否考虑到了犹太人的感受了呢?这种情感上的伤害是否能 作是一种实质性的侵害呢?淫秽作品亦是如此虽然我们可以说对于淫秽作品 们拥有不选择它的权利,所以,我们可以允许它被自由发表,但是,也有人会 出这是一种对妇女地位的损害,会间接地对某些种群的人造成一种伤害。这些,都让我们对该在何种程度上划定言论自由的界限产生了困惑。

当然,现实总非完美,对于言论自由的性质、限度等问题的讨论势必还将继 续,或许这也正是这一问题吸引人的地方,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对这问题作出一 个非常完美的解释,但是,我们应该相信,人们会在言论自由问题上慢慢得到一 个共识,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会越来越少。未来应该是美好的。

第五篇:论自由

本书共五章,探讨自由的含义,论证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个性自由发展、社会权威的限度等问题,其主要意义在于阐明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之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个人自由与社会限制之间的界限。他强调个人自由,强调个性发展,并且认为完全的个人自由和充分的个性发展不仅是个人幸福所系,而且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之一。

密尔在论证自由主义的观点时,出发点是功利,其自由学说的核心是公民自由。密尔认为,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时,无论在任何制度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他人利益的损失。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

全书近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讨论了思想自由。思想自由是进行思考,形成一定主张、意见和想法的权利。书中写道:“还不是单单为着或者主要为着形成伟大思想家才需要思想自由。相反,为着使一般人都能获致他们所能达到的精神力量,思想自由是同样或者甚至更加必不可少。在精神奴役的一般气氛之中,曾经有过而且也会再有伟大的个人思想家。可是在那种气氛之中,从来没有而且也永不会有一种智力活跃的人民” 中国为什么一直在强调要进行素质教育,就是因为那些只会死读书,会考试的学生并不一定能创造出多大的社会价值,老师教,学生学,确实传输了知识,但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而自己不思考的学生实际上是用老师的思想束缚了自己的思想自由,从而使自己的思想仅仅局限于老师教的范围内,根本没有一点创新能力。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词,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只有思想走远了,人类社会才能进步。在科学、道德、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问题上,人民有形成、阐述和坚持自己意见的自由。很多人都认为迷信是不对的,但是我们并不能一竿子打倒一批人,虽然说不存在什么菩萨或佛祖听到你的祷告就来帮你,但是这却能在心理上给予人积极的暗示。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报道,一个老爷爷建了一个像椰子一样的东西,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但他却觉得这是个能驱邪避魔的玩意,结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以前的一些老毛病真的没有犯了,最后那个东西经过专家鉴定其实就是牛吃草后 残留的废物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硬壳。

与思想自由相配套的,是言论自由

任何一个人或人类团体,从最伟大的政治家、宗教领袖,到某一个集团、阶级、党派、社群直至国家、社会都不可能一贯正确人的认识能力毕竟存在有限性而且每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因此,即使大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意见,也不应该抹杀少数意见的存在。那样的话,人类就丧失了一次获取正确意见的机会。不是有句话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吗。

当然,最大限度的倡导思想自由并不意味着人们想说啥就说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必须为公众的自由设定一个围拦,即不允许他假借思想自由而恶意攻击他人、攻击社会。

把自己说的快乐建立在别人听的痛苦上肯定是不对的。

自由在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就是个性,密尔认为在并非根本涉及他人的事情上,个性应该张扬,这是可取的。而且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

书中写道:“生活应当有多种不同的试验;对于各式各样的性格只要对他人没有损害应当给以自由发展的余地;不同生活方式的价值应当予以实践的证明,只要有人认为宜于一试。”

社会永远需要有人去不断发现新的真理和创造新的事物

个性一词在现时代已经非常明确,张扬个性成为新一代的时髦,反对个性压制自然是青少年们的必然要求。密尔认为,虽然能进行首创的人只是极少数,但为了他们,我们必须保持能让他们生长的土壤,即给他们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允许他们有个性。凡是首创性的人,往往都有极强的个性,同社会格格不入,在别人的眼里甚至是怪物。但通过对人类历史的考察发现,正是他们首先带来了社会的进步,然后其余平凡的人们模仿他们,社会发展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进行的。评价

我想每本书的存在都有其价值,我们不能一味的去否定它或肯定它,否则也就是犯了激进主义了。由于时代的不同,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再加上个人对同一事物看法的不同,因此对同一本书的评价也就不同了。自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人们在追求它,历代思想家在关注它,对它的争论没有定论并且还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下载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自由

    《论自由》 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是每一个人都追求的,很多人都为之奋斗,流血。法国的《人权宣言》中有一项规定是:“在......

    论自由

    讲稿《论自由》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已经从一个高度封闭的社会,开始过渡到开放现代社会,正在向民主自由演进或是构建中。中国处于一个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非常类似于西方的......

    论自由

    《论自由》读后感 周国平讲,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暴露了很多问题,从中发现中国人民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一是信仰,二是法治。现在,中国的法治建设正在不断进行中,我相信法治建设终归......

    论自由

    论自由——从自由的定义与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来看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路径选择 作者: 陈舰平鉴古可以知今。回顾一下自由的定义与西方自由观与自由主义传统,对了解当代中国......

    论人的全面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论人的全面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正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的科学内涵,把人的全面......

    思想汇报: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

    敬爱的党组织:在党课培训中,听了老师讲的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这一章后,我对共产党的认识更深刻了。实现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共产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

    网络让人更不自由 驳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经过刚才的一番激烈的交锋,现在请允许我指出对方辩友在论证之中的几点不妥之处:首先对方辩友今天的逻辑成立前提在于:一个人拥有更多的选择意味着他更自由,而且......

    从“人生而自由”论真正的自由

    从“人生而自由”论真正的自由从“人生而自由”论真正的自由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的开场白是“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对于“自由”,古往今来有几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