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汇报: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
敬爱的党组织:
在党课培训中,听了老师讲的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这一章后,我对共产党的认识更深刻了。实现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共产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联系老师讲的内容和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我想到了许多许多,如何才能使我国形成自由而全面发挥在哪的社会呢。
马克思认为共产党*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里的自由的含义很广,不仅包括物质方面,更包括精神方面。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类为了解决温饱而忙碌。那时候的人严重受到物质的制约,对物质有着强烈的依赖,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的需求。现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了,我们基本上可以摆脱物质的束缚,转而去追求宝贵的精神层面的财富。这是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主观需求的。
现在中国的经济已经赶超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二,这时候国家的“十二五”适时提出了要增加国民的幸福指数。共产党总理也说“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尊严”。我们党和政府正一步一步按照这样的纲领要求去做,想努力实现每个公民自由全面的发展。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个社会还是存在很多不好的现象。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提高了,但却有不少数人的思想并没有得到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增加了,但有些人民的素质却没有同步跟上。
他们的思想还是很狭隘,只关注到自己的利益或周围的小群体,而没有站在更高的位置。这样的根本原因在教育。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就是要培养个性独立,思想先进,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在教育方面更加重视,因为要做到精神自由思想自由必须要靠教育。
当全体社会成员都获得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城乡之间,各种不同阶级之间的差别不复存在时,每个人的思想和个性都不被其他因素束缚和限制,整个社会就是自由平等的,这时候人才是幸福的。我们党的纲领就是要实现共产党*,帮助人民逐步达到共产党*的状态。共产党主席就曾经在建党80周年时说“共产党*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我认为当我们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做到了真正的自由,真正的不受其他因素的束缚和限制,我们就能做到像温总理说的活的幸福,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最终逐步实现共产党*!
汇报人:好范文
第二篇:党课学习思想汇报: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
若对思想汇报总结的写作遇到困难不知道怎么写,那么下面这篇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敬爱的党组织:
在党课培训中,听了老师讲的中国***的纲领这一章后,我对***的认识更深刻了。实现****是中国***的最高纲领,****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联系老师讲的内容和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我想到了许多许多,如何才能使我国形成自由而全面发挥在哪的社会呢。马克思认为****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里的自由的含义很广,不仅包括物质方面,更包括精神方面。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类为了解决温饱而忙碌。那时候的人严重受到物质的制约,对物质有着强烈的依赖,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的需求。现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了,我们基本上可以摆脱物质的束缚,转而去追求宝贵的精神层面的财富。这是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主观需求的。现在中国的经济已经赶超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二,这时候国家的“十二五”适时提出了要增加国民的幸福指数。***总理也说“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尊严”。我们党和政府正一步一步按照这样的纲领要求去做,想努力实现每个公民自由全面的发展。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个社会还是存在很多不好的现象。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提高了,但却有不少数人的思想并没有得到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增加了,但有些人民的素质却没有同步跟上。他们的思想还是很狭隘,只关注到自己的利益或周围的小群体,而没有站在更高的位置。这样的根本原因在教育。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就是要培养个性独立,思想先进,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在教育方面更加重视,因为要做到精神自由思想自由必须要靠教育。当全体社会成员都获得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城乡之间,各种不同阶级之间的差别不复存在时,每个人的思想和个性都不被其他因素束缚和限制,整个社会就是自由平等的,这时候人才是幸福的。我们党的纲领就是要实现****,帮助人民逐步达到****的状态。***主席就曾经在建党80周年时说“****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我认为当我们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做到了真正的自由,真正的不受其他因素的束缚和限制,我们就能做到像温总理说的活的幸福,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最终逐步实现****!汇报人:xiexiebang2012年7月27日其他的思想汇报文章推荐阅读:思想汇报范文:浅谈如何端正入党思想汇报范文: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汇报范文:生命之花当坚强地第三篇:思想汇报:为国家为社会而学习
敬爱的党组织: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转眼间,八十年已然过去,思想汇报:为国家为社会而学习。细雨迷蒙,烟扫墙垣,中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只有他的会址静静地立在武昌都府堤二十号,任凭风吹日晒,雪打雨淋。
我不知道现存的会址是否是按原样仿造,但是那青砖灰瓦仿佛真的能让人嗅到古早的味道。从入口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茂盛的苜蓿草生机勃勃的绿色到处彰显着春的气息。正中的会场里面展示了五大召开时的布置情况以及主要与会人的坐位。置身会场仿佛切身感受到了召开五大时的情形,坐在板凳上,朦胧中似乎看到了毛泽东、陈独秀、周恩来、恽代英等在那里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一个个,在为着党,为着国家,挥洒着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热情,甚至于自己的生命。中国***这支新生的革命力量在五大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也了解了五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和一些其他情况,深刻了解了这支优秀队伍在革命中的艰难的成长过程,感悟到一种革命所必需的牺牲精神和坚持的毅力,思想汇报《思想汇报:为国家为社会而学习》。**五大的胜利召开,再次为中国***的努力指明了方向,为后来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现实的平静常常让我们忘记过去的辛酸与血泪,不看看过去的艰辛,怎知现在幸福的得来不易?我们常常在现实平常淡漠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觉得生活如此无味,前途如此迷茫,并因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但是想想那些先人们,他们的环境比我们差了那么多,他们却不曾抱怨,只是心怀着祖国一心一意的奋斗。相形之下,我们那些埋怨和疲惫就如同无病呻吟。因此在这次参观的启示下,我顿时被注入了一种新的动力;我的学习,不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
第四篇: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自学笔记 李容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形成背景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他深切地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他在论述了人的本质需要之后,并没有理想化的认为,在每个历史时期都能够实现这个根本需要,他回到现实的人这个出发点,对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做了现实的分析。
首先,他看到需要的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总是在基本需要满足之后才被引起的。在为基本需要挣扎的时代,人们对较高层次需要的渴望并没有被提上日程。其次,即使人们有着对根本需要的渴望,但是需要的满足仍然不可能超越现实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这就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演进的五形态和三形态说,分析了各个不同形态中人的发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以及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最高形式-------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渊源
1、理论渊源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在爱北斐特的演说》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1845年恩格斯在《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指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其才能”,“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称作“全新的人”。这种全新的人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以便于全面发展的人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个人全面发展”作了更完善、更科学的论述。他指出,旧分工“压抑工作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培植工人的片面技巧”,致使“智力和身体上的畸形化”,“从根本上侵袭了个人的劳动力”。我们从中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把“人的全面发展”限定在劳动能力(才能)的范围内,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和智力的尽可能的、自由的、充分的、统一的发展。在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表述中,我们也有意识地注意到,其中并未涉及道德因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中为什么没有考虑道德因素呢?对此,华东师大冯建军同志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证。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正是从考察人的片面发展开始,并以劳动为逻辑起点,层层分析,进而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的。鲁洁教授也认为:“在全面发展的理论中,马克思、恩格斯是把人的发展规律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规律来做出分析的,是把人作为一种生产力要素,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人类考察的,着重解剖了在这一过程中人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及其发展的历史,也即是人的劳动生产能力(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及其发展的问题。很显然,马、恩的全面发展理论,它并不着意于去分析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全部特征和属性。”
从以上分析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经济学范畴的理论。而作为教育方针所培养的社会人,其发展状况,除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中特定的内容外,还包括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故此,反映社会人的规格的教育方针,就不能只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唯一的理论基础,还必须考虑到导致其它因素的理论基础。
2、理论渊源之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论述也并无专门论述,而是含在对其它问题的论述之中。早在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里就已包含着人要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思想;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搞》中又提出个体是社会的存在,“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则更明确地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又进一步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也常常把人的体力,智力和道德并列,但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这三者并列时,并没有用片面发展或全面发展的概念来表述,而是在论述人的问题。如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曾高兴地指出:十小时工作日法案,“对于工厂工人在体力、道德和智力方面引起的非常良好的后果„„现在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了”。在他所拟订的“收集关于工人阶级情况的统计材料”的十一条“调查大纲”中。“道德状况”便是其中一条。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曾谈到,他之所以“相当详细地考察了英国城市工人的生活条件”,其目的就是要“来看一看,生活在这种条件下的工人本身变成了什么样子„„他们在体格方面、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的面貌是怎样的”,并且指出:工人不仅在身体和智力方面,而且在道德方面,都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摒弃和忽视。” 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的论述还有许多,上面所列的,仅仅是较有代表性的论述。从上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论述是全面的,它希望“培养社会人的一切属性”,它比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要广泛得多。事实上,当前我国 “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的道德因素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论述为理论基础的。
3、理论渊源之三: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论述”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 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渊源之一。
在现已发表的毛泽东的著作中未出现过“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但这并不是说毛泽东对此没有研究。实际上,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有关人的本质的论述的基础上,对青年提出过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要求。后来又根据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提出了党的教育方针, 即“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实践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加以实际化、现实化。
在新形势下,邓小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 而且把“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具体化,提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特别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他多次强调要重视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 学用一致, 全面发展的新人”,邓小平认为, “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不仅如此,邓小平还重申了塑造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1978 年, 邓小平明确指出: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 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 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为此, 新的教育方针将“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得到发展”一句改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从而使教育方针更具备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江泽民同志第一次集中提出和突出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明确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继“七一”讲话提出的我们“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之后,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过程中,如何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内涵,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所做出的深入、系统、全面的阐述,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形成过程
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到《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孕育和萌芽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人的自由、解放等问题。
马克思在 1835 年 8 月写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达了为人类的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这包含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最初萌芽。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考察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发展的片面性,指出私有财产是人的片面发展的现实前提,认为只有积极地扬弃私有财产,才能使劳动丧失异化性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最终实现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飞跃。此外,马克思还基于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如:“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等。可见,尽管马克思当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还是不系统的、不成熟的,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萌芽已然破土而出。
2、形成和发展时期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1845 年春,马克思完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这里,马克思把实践作为全部哲学的基础,并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提纲》中明确提出了对对象、现实、感性,应“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人的活动本身”也应当“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唯物史观出发,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他们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这些论述说明,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自己的责任和可能。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也明确地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同生产力的发展,同分工的消灭相联系等观点。这些都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具有了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
此后,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以及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马克思从生产的技术特性证明了用全面发展的个人代替片面发展的个人的客观必然性。此外,恩格斯不仅进一步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概括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而且还在《共产党宣言》中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指出了共产主义联合体的基本特征,认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还提出要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与教育和生产劳动联系起来,揭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即大工业的高度发展和彻底废除私有制并由社会掌管全部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成熟时期
三部经济学手稿以及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著作中更加深刻、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的成熟和深化时期。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1863-1865 年)》三部手稿中深入阐述和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 年)》中,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的发展概括为三个历史形态。第一个历史形态即前资本主义社会,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表现为“原始的丰富”;第二个历史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表现为“人的片面发展”;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以“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为基础,表现为“自由个性”。
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 年)》中,马克思不仅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分工与生产机构内部分工的区别和联系,而且从生产机构内部分工的角度考察了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第一次提出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协作、分工、机器。以上手稿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建立这种“联合体”的前提条件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并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论述。他宣布共产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基本完成了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科学考察,实现了人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认识从空想到科学的重大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通过对共产主义的深入思考,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阶段和途径上作了更进一步的探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虽然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在这个阶段上还不能不承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这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上还不充分具备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在很高程度上全面发展的条件。而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随着普遍教育与普遍劳动的结合,这时候,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才最终从理想变为现实。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更是进一步阐述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时期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深入思考及有关论述包含着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补充和深化。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中还继续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的具体内容。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定义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关于人的全面本质,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是:作为类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其主要表现是劳动;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现实个人,人的本质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精神因素等多种属性的统一体。
由此出发,马克思认为: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实质化。这个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交往关系、家庭关系等。马克思还在《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批判了以物为依赖的社会中,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的物化,反对以金钱为纽带的人与人的关系,提倡正常的纯粹的交往。这种交往将使人由贫乏变得丰富,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由地域的人变为世界历史的人。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将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个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以及知、情、意等,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权利,也是人之为人的使命。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它不再受到压抑,不再只是局限在少数人或某些阶层身上,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得到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完善。
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地位
1、首先,它显示了科学共产主义作为21世纪时代精神精华的光辉。马思思、恩格斯逝世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行动都集中在当时面临的迫切的社会革命和建设任务—— — 改变客观世界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 — 改变作为主体的人自身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
进入21 世纪,一方面,高科技和生产力迅速发展,财富大量涌现,展示了人类文明新的图景,正在为社会变革和进步提供物质前提;另一方面:,世界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两重性越来越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和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民族、宗教等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更加尖锐;战争、暴力、疾病及各种自然灾害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凭借经济军事优势公然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行强权政治等一系列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党立足现实又放眼世界和人类前途,提出了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其中包括重新提出人自身发展这样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向全世界显示了科学共产主义作为21 世纪时代精神精华的光辉。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推动人类向光明的未来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2、第二,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重大创新。研究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述,可以看到,它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坚持与时俱进,是在更高的实践和理论水平上提出的新论断,因而内容比过去更加丰富和深刻。
一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江泽民同志说: “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二是从理论上提出并阐明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这两个过程不是彼此脱离的,而是互为前提、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向前发展的。三是提出了 “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论”,并把它贯彻到人的发展问题上。党的纲领是党的旗织。
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前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人的全面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来看,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人的社会化程度,也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目前国内研究这一问题的论者大多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即在社会关系方面向全面性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和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等。我国学界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研究,主要有这样的几个观点: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上阐述人的全 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生 态自然和谐、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2、国外研究现状 世纪启蒙思想家从人性出发肯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 权利平等出发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人的本质问题研究不足,无法找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途径 和方法,因此成为空想;马克思恩格斯时期,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针对资本主 义条件下人的不自由发展和不平等发展现象提出来的,并进一步提出每个人的 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原则。
第五篇:要为自由而战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卓别林的有关情况
2、掌握演讲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自主赏读课文
2、体会文章富有感情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作者要为自由而战斗的进步思想和鲜明的爱憎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紧扣中心,层层深入的写作结构
2、了解文章议论中渗透感情,说理中融进形象的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教学,讨论交流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世界喜剧电影里有这样一个经典形象,不知大家有没有见过:头戴圆顶硬礼 貌,身穿窄小的礼服、特大的裤子,手持一根竹手杖,留一撇小胡子,足登大皮靴,走路象鸭子。你知道这一形象是谁创造的吗?(卓别林)
这一形象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主要代表,引起了很多人的模仿。
简要介绍卓别林的情况。在代表作《大独裁者》中,卓别林以以敏锐的洞察力大胆地将讽刺的矛头直指向德国纳粹元首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并借影片中的演讲发出呼喊:“为了民主,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对现实的透彻理解使卓别林突破沉默后喷涌而出的语言具有决堤怒潮般的气势。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文章就是《大独裁者》中的一段演讲。
二、揭示教学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1、整理文章中需要注意的字词: 卓别林鄙视富饶贪婪无辜发泄独裁 奴役诺言履行弊政霓虹丰衣足食
2、思考:文章号召战士们要为自由而战斗,这里的“自由”指的是什么?(这里的自由是民主,每个人都很幸福的新社会)
3、自由朗读文章第三、四两节,思考:文章深刻揭露聊资本主义社会在发达的科技掩盖下的哪些罪恶?
4、指名个别朗读课文第五节,思考:战士们如果不为自由而战斗,那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5、齐读课文六、七、八三节,思考:作者要建设的一个新世界是什么样的?
6、整理文章结构,看看文章是如何层层深入展开演讲的?
四、再读课文,体味真情,体会文章跃动的炽烈情感
作为一篇演讲词,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感情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感情之火,引起共鸣;以自己的炽烈的情感之手拨动听众的心弦,从而使其动情,引起共鸣,达到影响听众,征服听众的目的,那这篇文章表达了演讲者怎样的的情感?
(表达了演讲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罪恶的憎恨和对民主、对所有人都获得幸福的新社会的无比追求、向往之情。)文章为了增强讲演的感染力,强烈表达情感,在议论中渗透情感,在说理中融进形象,你能结合文章中具体的语句谈谈这一特点吗?(学生讨论交流)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注意朗读时的语音语调,仔细体味演讲者的这种情感。
五、拓展延伸,掌握演讲词的特点,学写演讲词 作为演讲词,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2、主题突出,态度鲜明,有强烈的针对性。
3、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点,然后便围绕主题,逐层深入,最后结尾再加以重申,使听众对全篇讲话能获得清晰的感受。
4、语言形象,生动,凝练,严密。
5、感情要真挚。
了解了演讲词的特点后,同学们能不能抓住这些特点,以“珍惜时间”为话题,写一篇演讲词呢?
(学生写作,交流)
六、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世界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演讲“要为自由而战斗”,体会到了作者的进步思想和鲜明的爱憎,同时也学习了演讲词的特点,希望今天这节课能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附板书:
要为自由而战斗 卓别林
一、主题突出,态度鲜明——标题
二、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三、语言形象,生动,凝练,严密
四、感情要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