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质课教案张朝鹏
羚羊木雕说课
一、教材分析:
《羚羊木雕》是人版七年级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要求在整体感情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本文写了一个孩子被父母逼迫着要回已经送出的贵重礼物的故事。所写的家庭故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这一家庭纠纷矛盾重重,悬念跌宕,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本课在第五单元“亲情”单元中,所以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和友情的关系更为重要,也符合教材编写者的真实意图。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文体,在学习中根考虑到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兴趣。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学生比较乐意从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舆论、人生有益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根据以上分析,确定目标如下:
三、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
2、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友情。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教学难点: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友情。
三、说学习方法:快速默读法,圈画批注、分角色朗读法、讨论法。
四、说教学方法:问题启发,教师点拨,分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
根据“导入——整体感悟——问题探究——延伸训练”的教学模式,自学互助理论及郑州教研室提出的课堂常规进行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
1、熟读,扫清字词障碍,复述故事,思考产生冲突的原因。
2、初步揣摩人物性格特征。
3、揣摩人物语言,为分角色朗读做准备。
羚羊木雕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
2、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友情。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教学难点: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友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拥有真诚友情无疑是幸福的,而亲情更是值的珍重的财富。可是现实中偶然的冲突分歧使得纯真的友情承受无奈的伤害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因羚羊木雕而引发的故事,感受我的无奈伤心甚至泪水。
一、迅速默读课文:(自学)
1、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围绕羚羊木雕,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读一读,写一写。
本文用大量对话来表现人物的冲突矛盾,非常生动。下面我们学习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
二、分角色朗读:
1、提出要求、例句指导。
2、各自练读。
3、分好角色
妈妈
爸爸
我万芳 万芳妈妈
奶奶 故事叙述者
4、分角色倾听、评论
听了这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各评论,同学们或许对文章中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那么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问题。
三、问题探究:
1、对于羚羊木雕,爸妈看重的是什么,我看重的是什么?
2、文章结尾写道,“可是,这全怪我吗?”,这事怪谁?无论如何我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如何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 两种观点:怪我,事前与父母商量
(要避免)遇事多沟通多商量
怪父母,事前没交代,不能送人
四、课文小结
作为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另一面,我们做事要跟大人多商量,推而广之,遇事多与父母交流、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五、拓展,深化主旨
想像“我”要回羚羊木雕到家后的情形,以“我”或“爸妈”的角度续写“我”回家后的情形。(写出语言,心理。)
中岳初中 张朝鹏
第二篇:张朝老师
张 朝
▲ <家庭教育>著名导师 ▲ 青少年成长教育专家
▲ 国际青少年成长训练营主训导师 ▲ 重庆悦凯教育首席讲师
▲ 榜样家长、学习家长、智慧家长、快乐家长、幸福家长。五个家长的倡导人 ▲ 2010年创建<百万幸福家庭联盟>平台
张朝老师的使命:帮助 1亿家庭重视起教育孩子的观念,帮助1千万青少年生命亮起来,人生更精彩,帮助1百万青少年明确目标,放飞梦想,成就未来!
第三篇:第一书记(张鹏)
第一书记观后感
下午,我们组织村两委以及一些党员代表观看影片《第一书记》。作为工作人员,自己也有幸目睹这位引起全国强烈反响的基层干部的风采。
影片在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平淡无奇的机关生活中开始了,随着沈浩响应组织部门的号召来到凤阳小岗村任第一书记,村民的风凉话、强行收回村集体财产、送奶羊、冒雨修大包干纪念馆、铁道部为小岗架桥开绿灯......节节引人入胜。
“我不图名不为利有好多话说的是那么的朴实。为了收回被人霸占的集体财产遭人毒打,为了图利,来到小岗,吃苦受累”,“我是书记,就是要担当”......沈浩同志引进项目整合土地顺利迁坟带头披麻戴孝,为了小岗面貌的改变他三留小岗,为了小岗的经济腾飞村民富裕他将生命留在了小岗......感人的场面一幕一幕,好几次深深地撞击着自己,当沈浩女儿一袭黑纱泪流满面的在自己钢琴考级仪式上说出: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够一起坐在观众席上聆听她演奏时,我的泪水再也在眼眶呆不住了。
作为一名省直机关的公务员,沈浩可谓衣食无忧、待遇优厚,但是就是沈浩说的那就话“在机关都呆了12年了,还是老样子,再不抓紧时间干点事,这辈子就真完了”。其实,沈浩留给我们的就是这种不甘平淡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就是这种不计名利甘于吃苦的无私和奉献,就是这种扎根基层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气度。这是永远都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四篇:新闻稿-张鹏
4月27日,工商八班全体同学在A4-303教室召开了“祈福雅安,爱心募捐”主题班会。会议旨在针对时下雅安发生的重大地震灾情,倡议同学们伸出援助之手,献出我们的爱心,为缓解灾区人民困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贡献微薄之力。
募捐活动在主持人一番讲话后拉开了帷幕,首先,在主持人的安排下,我们观看了雅安灾区视频。同学们的眼角流露出对灾区人民深深的牵挂与同情,并为灾区人民默默的祈福的情愫,希望他们能坚强的面对灾难,重建家园。之后,募捐活动开始,同学们以宿舍为单位,请宿舍长代表本宿舍上台募捐。募捐活动在紧张有序的十几分钟后结束,主持词人致词,宣布本次募捐活动圆满完成。
通过这次募捐主题班会,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的爱心奉献,人人送上一片爱心,涓涓细流汇成爱之河。并且同学们发扬了爱国主义情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着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同学们的爱心募捐是冬天里的阳光,是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第五篇:张海鹏 德育论文
德育论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如何体现德育与心育的有机统一
土城子中学
张海鹏
积极探索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成功实施心育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方面,是如何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重要途径,它极大地影响着教学的成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心育的有效性体现在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帮助德育实效性的提高。而提高个人心理品质与进行品格修养,重点在于解决学生心理和品德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从而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自觉地去做。这也说明了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也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课程,目的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知识,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主要不是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教师完全可以放下“学生学不到知识”的思想包袱而致力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寻求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因而,教师可以借鉴心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信、自省,从而优化心理品质。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去体验的过程。无独有偶,心育也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有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的一些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感受,以达到实际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研究与实践也证明,实现心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所以,在思想品德课的心育中要突出体验式教学,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体验作为重点,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情境体验、活动体验、阅读体验等教学方式,从而不仅使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及情感体验,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笔者重点论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心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开展:
情境体验法。它是指在心育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心理体验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性质”。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引起学生的新鲜感,进而产生对所要学习的问题的接纳感乃至认同感。这种情境的设置,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师生与教材之间的情感渗透创造条件,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互动和渗透,课堂教学才更富有活力,如果缺失了这样的活力,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便难以实现。谢维成老师说得好:“课堂教学不只是为学生的成长而付出,也不仅仅是完成别人交付的任务,它同时也是自己的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如果一个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就不会让自己生命的园地荒芜,他会倾情耕耘,他会在课堂上充分感受生活的完满和意义的充盈,这样,激情就会在他胸中澎湃,诗意就会在他心中流淌。有了教师的激情,有了教师的诗意,才能唤醒
学生的激情和诗意。”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互动与共鸣。
1、启发探究的问题情境。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和思维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学习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学习情境中的过程,这一过程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例如在教学《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教师引用一则正好在网上看到的新闻报道:郝劲松是京城一法律硕士,在某些单位和管理部门眼里,这人是继王海之后的又一难缠无比的“刁民”,继不久前以收费厕所没有发票为由把北京地铁公司告上法庭后,他最近又以火车餐车无发票侵犯乘客合法权益为由,把北京铁路分局起诉到了法院。郝劲松是第一个“因火车销售商品不开发票”将中国铁路告上法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火车站退票不开发票;第一个因地铁收费厕所不开发票向税务部门举报的人……。听着教师对案例的介绍,学生全神贯注。在学生听得正酣时,教师趁机提问:郝劲松是不是“刁民”?这一提问犹如催化剂,让学生“炸开了花”。当学生讨论得情绪热烈时,教师又顺水推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郝劲松用“小人物”的“大行动”,挑战着某些垄断行业的“霸权”,他这样接二连三地打官司,有人说他是在炒作自己,你是这样认为的吗?现在社会上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是否都用得着像他这样去较真?整个课堂成了一片澎湃的海洋,即便是再慵懒的大脑也愿意思考了,潜心设计的这些问题激发了学
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轻松快乐的愉悦情境。能让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求知的教学,有趣与轻松的学习氛围必不可少。因此,创设愉悦情境,寓教于乐,唤起学生亢奋的心情,使大脑皮层出现“优势兴奋中心”,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觉得“乐在其中”,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不断获取新知,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创设愉悦情境的手段有许多,比如音乐引入,利用漫画、广告、幽默笑话、游戏、竞赛等。其中,幽默在保持人的心理健康上有独特的功效,它可以放松紧张的心理,解除被压抑的情绪,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运用幽默,能有效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如沐春风的课堂氛围中陶冶健康心理。例如在教学《追寻高雅生活情趣》时,教师以“见到苍蝇后”为题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情景表演。内容是:几个不同国家的顾客在某餐厅里喝啤酒,突然发现啤酒杯里有几只苍蝇,便出现了几种处理方式——英国人以绅士的口气吩咐服务员:“请换一杯啤酒来!”日本人命令业务员叫来经理,训斥到:“你就是这样做生意的吗?”沙特阿拉伯人则叫来服务员:“我让你喝……。”美国人却向服务员微笑说:“以后请把啤酒与苍蝇分开放置,让喜欢苍蝇的客人自行把它放到啤酒里,你觉得怎样?”这则幽默在学生夸张而逼真的表演过程中,令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幽默的魅力,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犹如心灵的催化剂,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乐观豁达、热情开朗的健康心理。
3、形象逼真的模拟情境。模拟情景不仅与真实事物有很大的相似
性,而且可以融入丰富的情感,它比真实的事物更具有启发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模拟情境的创设可以运用音乐、图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仿佛亲临现场。例如在教学《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时,教师播放了刘翔在雅典奥运会比赛前自信的讲话和他在比赛时精彩的场面,引起了学生情境上的震撼和共鸣,确信自信将让我们获得成功。类似的视听情境对学生还起到暗示的作用,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还可以运用小品、表演等方式创设模拟情景,利用角色体验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又例如在学习《受人尊重的奥秘》时,教师采用了活动“盲行游戏”:让一个同学扮演盲人,另一人为盲人的拐杖,“拐杖”用丝巾把“盲人”的眼睛蒙住,让其在原地转三圈,然后“拐杖”带领其穿越有障碍的路线,“拐杖”不可说话,只可用肢体语言给对方暗示,完成后交换角色进行游戏。通过这一教学片段让学生充分体会了一个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别人对其态度,从中明白只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的道理。
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各种教学情境都是为学习而创设的。只有学生走进情境,去感知、领悟、体验,综合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所以,创设情境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代主题。
在思想品德课的心育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用完全敞开的心灵去阅读,去感受,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成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
生命的对话。这些语言文字中饱含着前人的生命体验,蕴藏着生活的哲理与智慧,流淌着生命的血液”。运用富有哲理和源自现实生活的故事时,要注意采用真实、新颖、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故事,从而会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从中悟出道理,受到启迪,达到增强他们良好心理品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