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19-05-15 10:5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篇: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乔卫民 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 草碾总校

电话:

邮箱: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现行的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无论是从篇幅,还是内容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探索开发地方性教学资源,以完善统编教材的不足,为校本课程的开设提供实践依据。关键词: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生活实际

教学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综合实践活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综合实践教材已把实践活动列入教学内容,但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无论是从篇幅,还是内容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探索开发地方性教学资源,以完善统编教材的不足,为校本课程的开设提供实践依据。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合理的利用是我们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思考: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1、因地制宜选择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充分挖掘当地现有的校内外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我们农村的农副产业,孩子们耳濡目染,对水果蔬菜水果的种植方面的理论知识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有了这样的先决条件,更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在校园内开发了许多种植蔬菜的领域,班级内都布置了绿化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更为学生们提供了研究观察的实践基地。在栽种下这些秧苗后,就号召动员有兴趣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观察讨论,丈量生长高度,做好相应的记录。当学生在研究中碰到技术性困难时,老师给予技术指导,使学生在活动中能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这样的选题很有实效性,贴近生活。这些活动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都可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不仅密切了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也满足了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2、灵活地选择教学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功能确定了教学策略上应采取调查、参观、访问、实验观察、演示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收集和加工信息、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3、鼓励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创新的教学方法,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则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只是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社会环境和周边的人文环境、自然风物经过自主选择,结合自己的知识程度实行社会实践,知识探究等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确定学习内容、自己设计安排调查计划、学生自我活动、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实践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例如:七(1)班开展的《寻找蕨类植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引起了很大反响。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对身边的植物密集区进行探寻和评价,找到了多片蕨菜生长地等,学生们用他们独特的眼光看到了自己的收获,更坚定了他们继续探寻自然奥秘的信心。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利用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如结合语文的阅读教学可开展阅读实践: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阅读材料、开展大量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各类读物和新闻记者活动的强烈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优良的阅读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可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供阅读素材展开阅读。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如开展赏识活动课: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赏识活动课,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赏识自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能力、树立自信心,赏识别人,让孩子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饲养、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

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再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

5、与学校教育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相互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考虑到要依托社区资源,建立比较稳固的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综合实践活动小基地。我校有很好的周边资源对面是学校实验田,东面邻近村庄。这类地区优势对初次步入研究之门的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实践活动是非常合适的。实践活动的方式对那些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课题的学生显得非常有效。学校的环境、条件和大型活动的气氛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学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启发。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生事物,在探究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尤其是在师资、设施、升学压力、家长支持力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身无教材、无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下,开展难度更大,但只要我们明确它的意义,给自己以准确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扎实地开展工作,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实践中反思,在探究中成长,相信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会久远。

参考文献:

1、《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

2、《初中教材生物》

河北版

3、《新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第二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指导意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指导意见

为落实长研训发[2008]9号文件精神,认真开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年”活动,把省级立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开发与研究》做出成效,推动全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合理设岗、健全队伍

1、学校要在从教多年有丰富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确立学科牵头人。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综合实践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相对集中,避免与某一学学段科教师雷同,学校要充分发挥历届专家组成员的作用。学科牵头人、综合实践(含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共同组成学科研修小组。

2、综合实践学科组可以作为独立研修组存在,也可以与其他学科共同组成研修组进行校本研修活动。研修组应积极配合学校调整研修时间,以保证兼职教师,特别是兼任多门学科教师的研修时间。研修组的成员要积极为学生小组活动担任指导老师。

3、学校要培养自己的校内名师,在外出培训、学习上给予支持。积极代表学校参加各级组织的竞赛、评比活动。

4、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有自己最成功的活动案例,要有代表作品。

二、规范课型,强化流程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活动课的形式展开的,要把握好活动前准备、活动中指导、活动后评价三个阶段,同时强化四类课型:即主题生成课、分组活动课、中期报馈课、成果展示课。根据目前全县各校课时开设不均等实际情况,活动时间一般以四至六周时间为一个活动时间为宜,室内课和室外活动相结合,每学期完成3~5个活动。

2、主题生成课要展现出学生提出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主要是把大的主题分解成一个个可以研究的问题。比如“滑轮的研究”、“香烟的研究”、“茶叶的研究”等这类围绕实物展开的活动一般可以从“起源、分类、功用、实现意义”等方面提从不同的研究问题;再如“走进春天”就可以从“植物、动物、人物”等方面比研究;再如“清江河”、“丹水河”、“老资丘”就可以从“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方面去探访;再如“土家菜”这样不好细分的,就不

如确定几个感兴趣的作平行研究,然后在组内以“菜的得名、有关故事、做一做尝一尝、商业推广”等细化研究过程。

这个环节一是要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成可以研究的小问题;二是合理分组,按问题分解要小组,以便拟定活动计划。分组可以是个人选择研究问题,以研究问题划分小组,也可以先分成自然组,由小组共同确定想研究的一个或多个问题,小问题比较少或难于分解的可以采用小组平行式研究同样的问题。

3、分组活动课。本环节既是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为确保活动实施,要细化小组活动方案,精心设计表格,聘请负责任的指导教师。必要和时间充裕时可以交流计划,在室内课上优化。分组是为合作和研究服务的,一定要体现分工和合作的关系,避免个人任务的简单组合。

本环节要着力发展指导老师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图书、基地、家长和本地名人等资源,以课内活动和放学时间等多种形式完成小组研究任务。

4、活动反馈课和成果展示课。这类课主要在室内课堂进行,不同之处一个是中期一个是尾期,基本都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也可采用闯关、竞赛、答记者问、辩论会等多彩形式。中期反馈主要是活动过程中有室内课时进行,交流活动计划、交流活动进程和计划执行情况、交流活动中的收获和小组的基本做法,这个过程中对不合理的方案进行调整,对新的发现进行补充规划到下一轮的分组活动中,还可以交流将要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展示你的成果。成果展示课在分组活动取得一定成果时举行,主要是作品、实物、标本、制作、图片、声像等最终的小组成果展示与评比,同时也可以交流心得与体会,感悟与收获。

这两个环节中交流汇报的过程一定要让全班参与,要通过参与交流让各研究小组形成一个活动的整体,避免一人发言全班听式的汇报,必须重视中心发言人与其他学生的交流,观众以赞许、置疑、意见建议等形式参与其他组的活动,各小组在应用别人的建议时必须进行必要的说明。活动结束,还必须对组员的活动态度、活动情况和活动成果进行评价。

三、优化资源,合理利用

1、综合实践活动是有纲可依的,2008年秋全国项目组对纲要进行了一次修改,要认真再学习,以纲要为依据作为课程开发的立足点。新纲要下载地址:

http:///jxzy/zhsj/1236931839.doc2、目前综合实践活动3-9年级学生活动资源包有两种版本,一是郭元祥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是刘芳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前者设计有“活动参考主题”后者设计有研究性调查表格,建议教师参考使用。

配发教材《劳动技术》一书中,能够使用的资源建议用一个主题活动4-6周的时间完成全册,例如《编织》这一本书,可以设计一个以编织相关的综合活动,研究编织的起源、材料、分类、技法、商业价值等,既让学生能动手实践又让学生能综合性地研究某一事物,避免一节一上的单纯手工课。无法使用的可以自主开发本地资源包或者选用上述两种资源包中某个资源展开活动。

新版综合实践之《信息技术》已经以活动的形式重新安排了教材,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要向综合方向发展,以分组活动、小组研究、任务驱动和成果展演的形式展开课程,必要时可以考虑开发以信息技术为支点的活动资源包,例如小学四年级幻灯片的制作就换作了《我们的服装》,可以安排学生先分组准备相关的图片,小组研究用幻灯片的形式来对其分类,最后用电子展播的形式展示出作品。这样用多节课和课余时间来整合一个小型活动,突出活动的研究性和自主性。

3、学校开发和选用资源要根据纲要全面照顾,其来源可以在两种资源包中选取、可以整合信息技术新编教材、可以使用部分劳技教材、可以在全国教师继教网下载成功的案例、可以利用本校周边资源自主开发、还可以参考历次竞赛课获奖资源„„总之活动要做精而不要做多,三个活动既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全面延伸又要考虑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信息技术四大领域综合应用,不可以偏概全。

四、课题研究及校本研修

1、课题点学校要健全课题研究组织网络,制定并认真落实课题研究方案,每学期课题研究要有新的进展和收获,每学期有阶段性总结报告,课题组成员要有反思文章、案例、资源包等成果集。把课题开展的情况纳入考查范围,研修组要以学期为单位整理好课题研究成果。

2、学科组要充分利用综合研修时间和课题研究时间,提高研修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要从过去纯理论性的学习转化到应用上来,以实例的形式展开研修。同时各校要在校内开展听评课活动。

3、转岗教师、一人多头教师是本门课程研修人员的难点,要协调好研修时间,避免未培训就上岗的现象。

4、各学校须征订一套经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活动资源包》供教师参考。已征订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录光盘的学校,要组织综合实践教师和综合实践指导教师学习,掌握活动全程和四类课型近几年出现的新变化。

5、本综合实践活动研修问题可从以下方面考虑:“以探访清江河为例说说活动的流程”、“以研究轮滑谈谈如何拟定分组活动的小问题”、“两种分方法、确定小组长和分配研究主题的比较”、“汇报课的形式举例与分析”、“劳技教材、信息技术教材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资源包的比较和利用”、“利用同一个资源在新三课中如何体现不同的课程要求”、“利用节例日参加综合实例活动有效性的研究”等。

6、继续贯彻落实《3-9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各校要力争在2010年底建成有体系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集,按照一个年级每期三个,初中段建立18个,小学段24个资源包。已形成规模的学校,应在广度和深度,覆盖面上对照纲要下功夫,不断动态调整资源集。

五、本期相关工作

1、综合实践课程优质课评比及优秀活动资源包评比:活动时间暂订于2010年10月底到大堰乡报到,活动两天时间。内容为现场课竞赛和媒体课展示,要求各乡镇各推一节课程参赛。活动同时将本校成功的活动资源包装订成册送交评审,单位不限,每位任课教师限交一本。

2、加强网络研修,提倡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建立个人学科博客,欢迎各位教师加入QQ研修群:7727242

二O一0年九月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与资源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与资源利用

—— “三农调查”主题实践活动有感 寨子明德小学-刘凤艳 邮编:061501电话:0317-8712676

21世纪初,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而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由此应运而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的趋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为此我校不断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以本土教育资源为载体,吸纳本土知识进课程,突破学科单一性,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延伸、综合、提升和重组,优化了学科知识自身的知识结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发了大量的课程资源。总结学校开展的以“三农调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我认为“三农调查”活动为学生跨越书本、走出校门,尝试以独立自主的小主人翁姿态走进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世界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给学校教育工作注入新的血液,增强新的教育活力,丰富新的教育内容。更为可喜的是,可实现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四大领域有机整合并开发利用,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取得最明显的成效,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一、精心策划组织,确保“三农调查”活动顺利开展 这里所指的“三农调查”,实质是一次连续的系列活动,其简要流程为:步行参观我镇麦田——考察调研三农问题——成果展示。该活动以本土教育资源为载体,以参观农耕田为主要内容,以农村社会调查、考察为体验,通过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实践,深度体验。活动具体过程:从学校出发,走到田间地头亲身体会,并分小组进村入户考察调研,然后到田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返校后总结交流,写出相关的一句话,画出一副农耕图。

在活动中通过体验农家生活、课题研究、查阅资料、参观访问、考察调研、多媒体制作交流展示、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和探究过程,迎合了学生学习的需要,提高了他们理性的认识,使他们学会了勇敢自信,团结合作,人际交流,掌握了社会调查的方法及怎样撰写调查报告,懂得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开了广阔的视野,增长了社会经验。可见“三农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有着诸多优势,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范例。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务必要做细做好,应先制定出相关的方案,学习相关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书,进行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的培训,完成研究性学习选题工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分工合作,制订班级、小组、个人活动计划,同时将考察调研的课题融入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如何采访,如何调查、书写调查报告,如何摄影摄像,如何安排好整个活动过程。

除此,还一定要考虑安全保障:如交通安全、场地安全、采访考察安全等。而加强纪律是安全的前提保证,特别要进行强化教育,同时还要配好校医、生活车,获得当地政府、乡村领导、村民以及家长的支持。二、四大领域整合,突显活动教育功能

(一)“三农调查”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品位较高。几公里的路程,是砥砺意志的“长征”,既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一次考验,又能锻炼学生的毅力,磨炼学生的意志。途中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领略大自然的奇异风光,陶冶情操的同时又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战胜惰性和娇气,真正体会到团结力量大的威力,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摄影、摄像,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一项易实施而又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内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与实践的快乐。

(二)三农问题的考察调研富有时代意义,是研究性学习的好题材

考察、调研地点在农村,农民在中国是占大多数人口的弱势群体,温家宝总理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三农问题。通过此项活动,学生深入农村,深切感受农村的状况,调查农村的种养业以及农民生活需求等状况,从中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国家大事,把国家的利益与个人的成长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现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看到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更加体会珍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粮食,养成勤劳、勤俭的良好习惯。

(三)发挥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获得两个提高

多媒体汇报课件全部由学生自行制作,把信息技术与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地整合起来。每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用多媒体汇报展示三农问题的考察调研情况和整个活动中的心得体会等,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已经凸显,而且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同时应用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师生观念转变,“三农调查”活动功不可没

(一)对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有较大促进作用

通过参与这次活动实践,为教师拓宽教学视野,释放教学潜力,凸现个人鲜明教学风格,提升自身发展品位,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发挥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明显转变,沟通了师生的联系,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增强了教师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信心。

(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大大增强,活动征文由师生共同点评,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加强了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

(三)让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学校的育人理念是正确而坚定的,那就是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中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一位家长这样说:“学校举办这一活动使我的孩子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她以前从未参加过此类活动,我们家长建议学校多组织类似的活动。”随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作为学校,更要思索如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做人的道理从简单的说教转化为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四、实现多方整合,达成综合实践活动最佳目标

我校自05年以来就将“三农调查”活动作为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曾四次组织每五、六年级学生共620人次开展了“三农调查”活动。我们充分感觉到选择“三农调查”主题活动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内容,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资金投入少,时间紧凑,效果好且又安全,不仅符合学校的实际,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可以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的完全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不再是人类经验的现成堆积,它已成为师生双方共同构建课程的过程,而课程的展开则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课程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以及课程与教学的内在统一,为学生与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创造出广阔的空间,促进对教育理念更多的思考。“三农调查”是 浸润在本土文化清泉里的学校特色活动,目标达成多且好、层次高,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从中提取综合性学习主题,灵活有效地利用学生身边的本土的、地域的文化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学生生活、社会交际有机整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开展有效的活动,亲历有效的实践,自主生成有效的校本课程,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髓。

第四篇:多元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  多元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 

2011-6-1 浏览(240)【大 中 小】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詹兆华

兴化市板桥初中自2002年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已整整走过了八年历程。作为国家规定、学校实施的课程,由于没有现成的教科书,课程资源就必须依靠学校自主开发。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力量,几年来,学校充分依靠广大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大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使课程资源似源水般不断涌出。

一、利用本土优势,开发课程资源

兴化拥有丰厚的地域文化和环境资源优势,兴化古称昭阳,又名楚水,春秋、战国时期为吴楚之地,周慎靓王时为楚将昭阳食邑,五代杨吴武义二年(公元920年)划海陵县北设招远场,不久改招远场为兴化县,故有“昭阳古邑”、“海陵旧址”之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先后涌现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被誉为“东方黑格尔”的文学理论家刘熙载、“后七子”之一宗臣、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诗书画三绝奇才郑板桥、扬州学派早期代表人物任大椿、化学家钮经义、现代著名作家毕飞羽等一大批古今文化名人。历史名胜众多,有郑板桥纪念馆、郑板桥故居、四牌楼、刘熙载故居、赵海仙洋楼、施耐庵陵园、“昭阳十二景” 和明代古城墙等。有江苏最大的水上森林公园和享誉海内外的千岛菜花风景区、大纵湖风光、乌巾荡生态公园、上方寺、八字桥广场和金东门古城风貌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组织教师通过调查研究、走访名人、实地考察、查阅史料等方式,先后开发出一大批极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设计并实施了一大批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如“走进自然,体验家乡优越的自然环境”、“走近名人,了解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进历史,体会家乡的风雨沧桑”、“寻访板桥足迹”、“古昭阳名胜古迹的研究”“关于家乡古桥文化的研究”、“印象·兴化”、“ 踏雪访拱极”等等。

二、立足学生生活,开发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经验性课程。据此,我校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强调一定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收集素材。作为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文化,代表的不仅是当地的特色,而且反映了兴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包含着现代科技的运用,如城区四周的防洪墙、刚刚改造的“引江河工程”、鱼虾蟹等淡水养殖、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等都进入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库。相继开发并实施了源自学生生活又服务于学生生活的活动主题,如“守望家乡水资源”、“鱼圆的制作”、“垛田香葱飘四海”、“中日饮食文化趣探”、“走进海池社区,欢度新春佳节”等。在社区的居民小区出板报、打扫环境卫生,学生们带着自己书写的对联到社区弱势群体家中慰问,在乡间田头调查、在工厂访问考察、在淡水养殖基地参观、在污水工程施工现场参加劳动、在农贸市场和酒店厨房等场所经常会看到我们板桥初中学生的身影,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非常高涨,家长、社会给予了极高评价。

三、关注社会热点,开发课程资源。

以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可以改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国内许多城市如火如荼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抓住这一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与同学们一起设计并实施了“激情在校园点燃,梦想在手中传递”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同学们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进一步了解的同时,也从活动中体验到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了百年奥运梦想,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日趋强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激发了热爱伟大祖国的热情。

2008年3月16日晚6:00许,在兴化城“快乐老家”网吧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名16岁某校学生持刀猛砍另一学校17岁学生,致使这名中学生出血过多死亡,一度成为整个兴化街头巷尾议论的热点。为了进一步了解事件的全过程以及兴化青少年犯罪的现实情况,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专门深入兴化市人民法院、兴化市公安局和兴化市看守所进行调查,自2001年12月至2007年6月,兴化市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高达328件,判处未成年人罪犯454人,这一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学校与兴化市关工委、兴化市人民法院、兴化市看守所和海池社区、并邀请了一批学生家长开展了“探访高墙深处,接受法制教育”、“ 走进少年法庭,增强法制观念”两个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调查兴化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参加青少年庭审现场、走访青少年罪犯家庭、与青少年罪犯零距离面对面交流、参观青少年罪犯失去自由生活的环境等一系列活动,同学们心灵得到了洗礼,家长们也接受了深刻的教育。

四、整合学科知识,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教研组将课本中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将七个学科实践活动整合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从保护鸟类做起”两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数学教研组把数学实践活动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如八年级数学课本中有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的实践活动,他们把这一活动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设计成从分组、调查、观察、访问、数据统计、分析和结论到撰写调查报告、成果展示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英语教研组把学科活动整合成多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如牛津英语Starter Unit2 My family“家庭照片介绍”,整合成 “全家福之今昔”的综合实践活动。地理教研组将书本知识与兴化乡土地理有机整合,开发出若干个课题,最终形成了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兴化地理》。……各学科教师的全面参与,将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巧妙整合,使得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百花齐放春满园”,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收到了显著效果。几年来的实践摸索,学校开发积累的课程资源已经较为丰厚,并形成了可供教师、学生参考利用的资源包。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园地的盎然生机、满园春色,2011年我校将更加奋发努力,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方面有所作为。

第五篇:如何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生,是一门“新”学科,国家只着眼于对课程的宏观指导,而不作统一的具体规定,各地区、各学校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确定具体合适的学习内容。于是,如何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摆在众多学校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基于此,我认为:

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首先就需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最有活力的资源,是发展潜力最大的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和水平不仅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实效性,而且影响着这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和水平。(1)开发利用校内人力资源

校内人力资源主要是教师、学生。

教师资源

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人既是一种课程资源,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开设的课,过去不仅没有专职教师,而且缺乏课程资源的积累。因此,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角度讲,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培训,让教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策略、评价方式等。认识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逐步推进的必然结果,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是这门课程的主要设计和实施者,应勇敢地肩负起这一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更重要的还要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涉及许多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要让学生运用或获取这些知识,教师首先要了解熟悉这些知识。综合实践活动提倡自主探究大胆创新,一旦学生有什么新想法或新发现而教师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就难以鉴定评价。因此,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知识,还应熟悉其他学科的知识,了解社会和生活知识。综合实践活动有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模式、新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这门课程,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提倡自主学习,教师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极积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和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相应的能力,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会十分棘手。利用教师这一人力资源,就是要合理使用,使每位教师都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学生资源

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来说,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一种课程资源,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学生由于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和各种各样的家庭成员以及方方面面的社会人士有联系,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他们开发的课程资源在涉及的范围上,在品类的多样性上,都是教师难以达到的。

开发与利用学生这一人力资源,首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明白,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经历体验,积累经验;有助于他们认识自然、社会、自身和三者的关系;有助于他们获取新知,增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张扬个性,弘扬创新精神;有助于他们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个性品质。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展开课程的合作者,让他们参与资源的开发,参与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享有确定活动目标、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活动成果展示方式的决策权,使他们感到自己确实是活动的主人,参与活动是快乐的,是能够成功的。其次,使综合实践活动既有挑战性又有适应性。活动的主题有挑战性才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但是,如果目标太高或者设计不切合学生或学校现有条件的实际,学生一开始就看不到胜利的曙光,尽最大努力又仍然难有收获,那必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要积极评价学生。

(2)开发利用校外人力资源

校外人力资源主要有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

家长、社会人士,队伍庞大,构成复杂,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个性、兴趣爱好千差万别,拥有不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有的拥有特殊才能,有的拥有稀缺资料。这种特点,在满足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适切性上,是校内人力资源不可企及的。2.开发利用物力资源

物力资源是一种条件性资源。这种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很大影响。物力资源受制于学校、社区条件,开发必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最大努力。

(1)开发利用校内物力资源

校内物力资源主要有综合实践活动展开需要的资料、设施、设备、环境等。的。

学校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使校园环境便于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宽敞、整洁、美观,丰富多彩,人文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这是对校园环境的基本要求。利用用校内物力资源,最重要的是做到物尽其用,不要让已经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闲置不用或少用,更不能让其毁损或流失。还要慎重选择,使物力资源服务于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话动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运用所学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社会、自然及其三者的关系。

(2)开发利用校外物力资源

校外物力资源主要有县、市、省、国家图书馆,大中小学图书馆,各地的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档案馆、陈列室,机关、团体、社会人士的资料室、收藏室,单位或个人的实施、设备、工具或用品等,本地的乡镇、村、组、街道、厂矿、机关、企事业单位是活动开展的重要场地。校外的物力资源丰富多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在场地、工具和材料方面的需要,尤其是一些稀缺的用品、器材、工具的需要。

开发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要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下载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活动课程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活动课程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发利用活动课程中的情感教育资源 实践性是活动课程活动性所表现出的突出特征,而人的情感总是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中逐步产生、发展并表现......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文实践活动课)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设作文实践活动课之一得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人物物质和人力,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语文课......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作者:李冲锋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点击数:757 更新时间:2009-1-17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教师教育教......

    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内容很少,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采取平铺直叙的讲课法进行教学,只需很......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袁剑梅内容提要:一、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二、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三、如何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关键词: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重积累。打开现代......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历史课程资源有物质的(课本、等)和人力的资源两类(老师、学生、家长只要经过历史的人)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必要性物质的资源充分利用教材的资......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应该充分发挥本地社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它的设置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