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写作

时间:2019-05-15 10:4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后感 写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后感 写作》。

第一篇:读后感 写作

《活着》读后感

这次必读书目的几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余华的《活着》,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总是时时刻刻煽动人心。

《活着》主要讲述了中国旧社会一个地主少爷富贵悲惨的人生遭遇。富贵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富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叮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了,却发现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富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富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后离他而去,一次次在绝望的边缘徘徊,但是他却有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当他发现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使自己昔日患难与共的春生是他选择了埋葬仇恨,他们之间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谁亚无法抛弃地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即使是在绝境面前他依旧劝解朋友要坚强地活着,只要活着,只为能够活着。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几度落泪,并不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多么煽情,事实上,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都一直用一种平实得近乎冷漠的笔调进行冷静的叙述。然而正是这种朴实、平淡的语言,却能带给人们一种极大地感染力和震撼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家珍病重,自知时日无多时对富贵说的话:“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不想死,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是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只是怕死后再也见不到他们。这朴实的话语所表达的,不正是最真实的最感人的情感吗? 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因此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无疑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也挫折,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很难以承受,然而每当我想当福贵他依旧感恩生活的时候我就会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与福贵的差距,或许我无法在经历这些苦难之后得到内心的升华,然而我却可以通过对福贵经历的观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样的感慨!

无论怎样,生活总要继续。只要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第二篇:读后感写作

读后感的写作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示例:

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听着孩子们在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泪来。妈妈见我落泪了,指着床头的书说:“轩轩,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看完了吗?”我再次把这本书翻阅,保

尔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对,我该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应该为家人分忧解难,决定下厨做饭菜。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你真是咱们家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我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说:“是它教会我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评语:这篇读后感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情感真挚。小作者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对保尔这一主人公产生了敬仰之情,称赞他是“强者的化身”。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用保尔这一榜样鞭策自我做生活中的男子汉。篇末紧扣文题,用“每当„„就„„”的句式表明了自己的抱负,是画龙点睛之笔。

第三篇:应用文写作读后感

应用文写作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本好书,或是看到一篇好文章,都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读书看文的感

受用文字表达出来。这种文字就是读后感。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一、读。也就是把你所读书的大致内容或故事梗概简要介绍一下。有时候为了让别人了

解得更清楚,可以附带地介绍一下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因为“读后感”显然是先读后感,“读”是“感”的基础,是为“感”作铺垫的。另外,世上书有千千万,你读过的书,别人不一定读过。所以,对你所读的书作个介绍,既能让你的“感”有所依托,让你的议论有的放矢,又能让别人在了解你所读书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你的感悟。介绍书的内容时,语言

一定要简洁。如果写得太过详细,则会本末倒置。因为读后感始终是以“感”为重心的。

二、感。介绍了书的大致内容后,就可以抒发感受了。一般最好先亮明自己的观点,亮

出你读这本书后感受最深的一点,作为本文的中心句,以免写起来杂乱无章。我们初写读后感,写自己的感受时不必面面俱到。比如写《〈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是我国的古典名著,内涵丰富,可写的方面很多,比如语言、结构、立意等,但是我们只需抓住我们感兴趣的一点来写就可以了。

在这一版的前言里,徐中玉老师就现在青年大学生对写作困难的埋怨提出了自我对写作的理解,和如何写好作文的看法。前言里针对几个常见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此,我还是大致比较同意徐老师的看法。

在第一段,一开始就指出了青年大学生的埋怨,其实确实如此,不止大学生,很多学生

都对写作有着或多或少的的惧怕心理。相信学生们一听到语文老师要布置作文肯定会哀呼声一片,基础写作如此头痛,就更不说应用文写作了。只能说,写作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事,确实是需要阅读的积累,生活的体验,感情的汇集,才能言之有物,有话可说,我的每一位语文老师也总是这样告诉我们。我觉得我努力了,有了一点进步,就不算白费时间和精力,继而鼓励我继续提高我的写作水平。

“用文字写成的文章,有不是为了应用而写的么?”对于这个观点,我没有像徐老师有这么多想法,“两者不存在绝对对立的情况。”我觉得写作说到底一种感情的抒发,将自我的感情,观点等用文字表达出来。另一种是记录现实,如科学研究,会议记录等有较学术性的文章。其实每篇文章写出来都有用。不能说科学研究文字等对人类进程有帮助就只有这类的文章有用;也不能认为文学大家的文章能唤醒人民的爱国心,揭露社会的黑暗就只认为他们的文章有用。我们写的日记记录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平时看似无病呻吟的随笔也许正是你此刻心情的写照„„„„文笔的的好坏,观点的深浅,内容的单薄或厚实等会影响着他人是否认同你的文章,但写作是自己的情感的抒发,最真实的反映了作者心理,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文笔等技巧类的可以通过学习提高。

由此,明白了写作的有用,适当的提高写作的能力也是该考虑的问题。这点我遇上的所

有的语文老师也和徐老师一样,表达的方法也许不同,但中心思想都是:写作无捷径,只有多读、多写、多思考、多观察、多实践。每次,不管课时多紧张,语文老师总不会将计划好的阅读课取消,每次去图书馆上课,书自己挑选,一个人安安静静的阅读,找到喜爱的语句或多或少的摘抄几句或几行,虽然,未必会真能领悟文学大家们的深意,掌握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但对写作的感受还是在这些过程中不断升华,技巧有时会可以去试着模仿,虽然不三不四,可也是每一次新的尝试,也算是对自己作文能力改变的创新。

不能说我的写作一定要达到如何如何的水平,我想将自己每时每刻的心境,将自己每次

或快乐或悲伤记录下来,写出真实的生活,对于我,或者其他青年学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篇:公文写作读后感

读《公文写作规范与例文解析》有感

在读了杨霞老师的《公文写作规范与例文解析》之后,通过对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的研读,我对“公文写作”也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系统的认识。

要了解公文写作,必须先了解何为公文。在上学期的学习下,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公文”、“文件”和“文书”的异同,三个概念从内涵上是一致的,都是管理活动的信息记录,在概念大小上,“文书=文件>公文”。而公文写作是通过书面形式,以语言文字为媒体,根据客观事物、社会生活以及管理职能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创作活动,其劳动成果为公文。

从公文写作的产生来看,我国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和强调公文写作的“致用性”,宋代的王安石说,“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明确的指出了公文写作的适用性;从社会现状来看,公文写作的内容和形式直接了当的说明了人们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传达意图。可见,实用性是公务写作的本质特征,根本区别于文学艺术写作。为了更好地表达公文的实用性,其外在形式采用了法定的或约定的规范体式,例如使用国家标准化的公文体式、公文专有词语等,所以对公文写作规范的掌握显得至关重要。

全书分为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各级各类组织中的通用公文、“信息材料”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上的电子公文写作活动四个部分。

前两个部分为公文撰稿者的基本素养,对于后者“信息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组织管理和社会发展中各种新经验、新问题、新趋势、新知识等情况的文字资料,是各种信息简报、大事记、消息、情报和参考参阅资料的总结。它虽不是正式公文,但随着信息材料对组织决策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信息材料写作成为一种常用的公文写作。信息材料的撰写者对丰富材料的提炼,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来源宽泛,表达灵活,是编写者凭借自身能力的开发“新鲜”信息,而正式的公文写作是撰稿人对于上级意图的表达,是被动的不可逾越自身职能、职权的去选择发文内容,态度鲜明意见明确。从给人的感觉可以形容为,信息材料为和你交谈,公文写作则是给你下达指令。

对于电子公文写作,电子公文存储体积小,检索速度快,远距离快速传输和能够同时满足多用户共享,是我国电子政务和商务的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过和动手实践过OA系统中的公文流转系统,同时也接触到了关于电子公文的书写,通过短暂的接触,可以了解到其快捷与便利。在逐渐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的进程中,电子文件起着很大的作用,这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的加以研究与学习。

该书整体是由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组成,杨霞老师在每一个知识点后面附加了多个案例分析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同时我们可以了解到,公文写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是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深刻的思想、庄重得体的规范格式和准确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公文撰稿人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同时,公文写作正在慢慢走向一个误区——华而不实。课堂上老师用一个小品的故事来

向我们展示了社会存在的有些华而不实的公文,同时网络上出现的“万能公文写作词语汇总”也反映了这个现象。毛泽东毛主席曾指出,“任何机关做决定、发指示,任何同志写文章,做演讲,一概要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要靠有用”,特别强调了公文写作应具有求真性和有用性。所以,我们对于公文写作,要紧紧扣住其实用性,不可以被华而无实的词藻所掩饰了其真正目的,同时与时俱进的进行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掌握新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文书写作的任务。

120150354 韦靓

2012档案学1班

人文与传播学院

第五篇:读后感写作指导

一、读后感写法指导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课标(实验稿)》要求一个高中生在高中三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50万字。高中生涉猎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读后必定会有些感触。此时,读后感便成为他们发表看法、表达思想的载体。因此,读后感的写作,对于处在语文课标下的高中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读后感的写法指导,也自然而然成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读后感的结构模式

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勾联。因此,读后感的一般结构模式可以如下图所示:

述读(前提)

发感(论证)

感点(桥梁)

结感(升华)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结构全文的纽带。“感点”承接“述读”。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结感”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三、读后感的写作步骤

这种结构模式,与一般议论文“引——议——联——结”的作文模式的一脉相承的。所以,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分为下面连贯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述读——引

在通常情况下,读后感的第一部分一般会是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根源,“感”是“引”的目的。所谓“引”就是指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假如要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开头就用三五万字来叙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那么又应该用多少的篇幅来论证感点呢?所以,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写作的一个规则。

第二步:感点——议

紧承“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很多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读完文章

后,没有述读,只抓住感点进行说理论证。这样的文章,并不能够算是完整意义上的“读后感”。

第三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需要强调的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四步:结感——结

结感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但不管这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也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

四、读后感写作案例剖析

以《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题》作文题为例,具体说明读后感的写作流程。

32.阅读下面文字,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700-800字的文章。

回 声

有一个小孩子,不如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 “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例文:

回声的启示

上海考生

对着小山尖声喊叫,便得到尖利刺耳的回声;而对它和和气气,便的到柔和温婉的回声。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

人们常说“世事难料”,其实并不如此。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这便是回声的启示。

面对他人,如果我们捧出“真诚”,就能收获“友情”;如果付出“猜妒”,比、便只能品尝“孤独”。《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其心计可谓举世无双,但过多的心眼纵然让她在贾母前落下个好名声,却终究摆脱不了寂寞无伴的悲哀。即使对贴身丫环平儿,她也一概以猜忌相对,这当然不能以心换心了。连曹雪芹也不由发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慨叹,其原因便在于她没有付出应有的“真”,便当然得不到“真”的回声。

面对人生,如果我们付出“努力”,便能收获“成功”;如果付出“享乐”,便只能得到“哀叹”。伟大文学家鲁迅一生的努力可谓光照史册,他不厌其烦地做着“一木一石”的工作,又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即便在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之后,他仍一刻不停地在努力。当我们翻阅《鲁迅全集》的鸿篇巨制,仰望先人的成就时,常常流连于先生的“回声”,却忘了看一看先生当初那一声声顽强、坚毅的奋斗的呐喊。有的人在临终之际,哀叹自己今生一

事无成,抱怨命运的不公,但他们却忘了这“平庸”的回声正是对他们青壮年时沉溺享乐,不思进去的最公正的回应。

回声是公正的。因此,它最“无情”,却又最“有情”:捧出“奋进”,便收获“成就”的回声;捧出“拼搏”,便收获“胜利”的回声;捧出“自信”,便收获“坚强”的回声,捧出“勇敢”便收获“坚毅”的回声。相反,若你付出的是自私、懦弱、沉沦……你便决计只能得到孤独、悲伤和失败的回声。

让我们记住那位母亲的话,捧出爱,捧出心,收获一曲“真、善、美”的回声。

写作分析:

综观全文,本文能很好地把握《回声》这篇材料的内涵,抓住回声的性质和“母亲”的话,准确定位感点: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在论证方面,也多种角度、多种方法、选取典型事例深入论证中心论点;文章也体现了作者相当的文化底蕴,平时没有对名著、对鲁迅有一定的了解,开卷论题是不可能信手拈来如此贴切的例子的。

本文第一节复述材料,是述读,用精简的一句话概括《回声》的内容,并紧扣材料,用“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为下文感点的提出蓄势、铺垫。

第二节,紧承述读,顺理成章地亮出感点——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四节是发感,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论证中心论点,从“面对他人”和“面对人生”两个角度,选取典型人物王熙凤、鲁迅的典型事例,分别从反面和正面来论证中心论点,论证充分,具有较大的说服力。

第五、六节概括强化中心,发出号召:让我们记住那位母亲的话,捧出爱,捧出心,收获一曲“真、善、美”的回声。

文章六节,按照“述感——感点——发感——结感”的写作流程,完密地构建了读后感的结构,本文在结构上堪称是一篇典型的读后感。

〖参考书目〗:

1、席永杰.作文新概念——高考满分采分点作文.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92、高长梅.中学议论文写作技巧.湖北辞书出版社.1998

下载读后感 写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后感 写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后感写作指导

    读后感写作指导(一) 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 《送东阳马生序》,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写给同乡太学生马君则的一篇赠序。他用自己求学时的艰难困苦勉励马君则珍惜今天的优越学习......

    毕业论文写作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写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对一个即将毕业的本科毕业生非常重要,因为毕业论文写作意味着大学的尾声。在读完how to write your undergraduate dissertation 一书后,我对如......

    如何写作读后感

    如何写作读后感 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李天梅 读后感也叫读书心得,指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是读书笔记的一种。下面我将针对同学们写作时出......

    读后感写作指导

    读后感写作指导 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想,把自己的收获或感想写出来,就是心得体会,也叫读后感。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

    读后感写作要领

    读后感重在“感”读后感或观后感,既要写“读”或“观”的内容,如读某篇文章、某本书等,又要写读后或观后的“感想”,重点不是读或观,应该是“感”。可是,我们有的小朋友,往往抓不住......

    读后感写作-11.6

    如何写读后感 阅读时,往往会由此及彼地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从而产生颇多感触、联想和体会,这就是读后的感觉,读后感这种文体也就应运而生。所以所谓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

    读后感写作讲解

    浅谈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长清五中王斌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以后写下的感想。“感”,所包括的范围很广,有的是读文章引起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产生的感受......

    小学生读后感写作

    读(观)《****》有感第一段:1、以“我最喜欢的是《****》(我最近看了一本/部《****》)” 做为开头来点题。 2、简要加上为什么喜欢这本书/部电影(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意义)。第二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