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升小学2014学年少先队重点工作推进计划
东升小学2014学年少先队重点工作推进计
划
东升小学2014学年少先队重点工作推进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少代会精神,进一步明确“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重点任务,推进少先队各项工作深入发展,在全队进行工作调研和各省级少工委填写的《2014年-2016年少先队重点工作推进进度表》的基础上,制定本推进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制定和实施本推进计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党赋予少先队的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根本任务,按照第五次全国少代会提出的“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抓基层、抓落实要坚持以少年儿童为本,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深入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突出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提高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能力。在实施本推进计划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根据地区差异分类指导。照顾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异和城市、农村的不同特点,制定有差别的推进目标,坚持与基层实际相符合,分类指导,分类推进。
--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按照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少先队工作的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具体的推进措施,采取积极的工作步骤,稳步推进本计划的实施。
--突出少先队的组织特色。抓基层、抓落实要特别重视少先队文化建设,突出少先队的礼仪、标记和规范,营造有利于陶冶少先队员情操、彰显少先队特色的文化氛围。
--在不断创新中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把抓基层、抓落实与创造性的工作结合起来,坚持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上不断创新,使工作富有鲜明特点,取得显著成效。
二、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
今后5年,全队上下要始终坚持抓基层、抓落实的工作思路,通过不懈努力,把少先队的各项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少先队大队、中队,使尽可能多的少先队员受到少先队组织的帮助与教育;提高少先队辅导员和少先队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加强基层少先队组织建设,使每一个基层少先队组织都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各级少先队组织都能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创造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切实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
实施本推进计划,要以贯彻落实《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和团中央、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农业部、文化部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为基本内容,以逐步解决少先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努力为少先队创造更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社会环境。
(一)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
1.完善学校少先队组织建设。按照《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的规定,所有初中、小学都要成立少先队大队,班级成立中队,中队下设小队。队干部实行民主选举和定期轮换制度。要把大、中、小队建设成快乐、自主、友爱、向上的少先队集体。少先队各基层组织要积极参加全队统一开展的活动,并针对队员实际与需求,经常自主开展队的活动。力争到2014年底消除队建“空白点”(含民办中小学校)。
2.强化农村少先队组织建设。要按照“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的基本标准健全乡镇中心校少先队大队,以此带动区域内基层队组织建设,推进“手拉手”、“争当科技小能手”、“争当文明小使者”等活动的开展。
3.推进社区少先队工作。社区发育完善、党团组织健全的城市要普遍建立社区少工委,条件不成熟的要积极推动,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力争到2014年底全国50%以上的社区都成立社区少工委。暂时不能成立社区少工委的地方,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骨干志愿辅导员的作用,开展雏鹰假日小队、红领巾小社团等社区少先队活动,丰富队员的课外生活。
4.健全中学队组织,活跃中学队的工作。要集中力量加强中学队组织建设,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并能根据中学少先队员特点和成长需求,开展具有中学生特色的少先队活动。围绕引导中学少先队员争取加入共青团,加强团队衔接,做好推荐优秀
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的工作。
5.扩大少先队工作覆盖面,把少先队的要求落实到每一名队员身上。通过5年的努力,使少先队的教育覆盖、影响到绝大多数少先队员,特别是使他们都能经过规范程序加入少先队,在队组织中至少有过一个手拉手小伙伴,参加过雏鹰争章活动并获得过“雏鹰奖章”,在少先队的岗位上担任过职务,在少先队的帮助下解决过一个困难(或烦恼),通过庄重的仪式离开少先队并珍藏红领巾。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1.推进在各级少工委设立总辅导员的工作。省级少工委要在积极争取设立省级总辅导员的同时,推动有条件的市、县设立总辅导员,力争2014年省、市、县三级少工委设总辅导员的比例达到60%以上,2015年达到80%左右。
2.健全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区、县少工委要争取学校按照中层或中层以上人员进行管理的要求,配备、配强大队辅导员,并落实相应待遇;落实有关中队辅导员的各项规定,特别是要把兼任中队辅导员作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予以明确。在教育部门支持下,加强对优秀辅导员的表彰力度,对辅导员的工作成果、成绩和受表彰情况予以认定,积极创造有利于辅导员成长发展的条件。到2014年要争取实现80%的城市学校、70%的农村学校达到要求,到2015年分别达到90%、80%左右。
3.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加强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到2014年努力实现80%以上的大队辅导员都经过培训上岗或在岗期间至少接受过一次培训,90%以上的中队辅导员接受过不同形式的培训的目标。致力于普遍提高辅导员素质的同时,发挥优秀骨干辅导员的带动作用,运用“一帮一”、导师带徒、送培训上门等方式,重点抓好西部和农村地区辅导员的培训,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4.少先队辅导员能全面贯彻实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辅导员能全面领会《纲要》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重点围绕分年级工作内容、建立健全“雏鹰奖章”体系、关注队员身心发展、发挥队员主动性、开展体验教育活动等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经过2013年的全面准备、文本普及和试点推进,到2014年要争取使60%的城市学校、40%的农村学校能比较全面地贯彻《纲要》,2015年分别达到70%、55%,2015年分别达到80%、65%,2010年分别达到90%、70%左右。
5.壮大志愿辅导员队伍。区、县和社区少工委要积极吸纳家长、青年志愿者、“五老”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志愿辅导员队伍,力争到2015年志愿辅导员数量有较大增长,70%的城市少先队中队、80%的农村少先队大队至少有一名志愿辅导员能经常辅导队员开展活动,每一个社区少工委形成相对稳定的志愿辅导员队伍。
(三)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
1.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做好“三纳入”工作。按照中央8号文件关于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把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范畴的要求,与教育部门建立沟通、协商机制,推进“三纳入”的实施。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在年度工作要点中写入少先队组织的主要任务与工作项目,逐步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中纳入少先队工作指标。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对少先队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2.要求学校把少先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德育工作考核目标。学校在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时要对少先队工作提出要求,每学期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少先队工作,使少先队工作和新课改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开展体验教育、强化实践环节、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作用,并保障少先队活动的时间、经费和阵地。经过5年的努力,力争到2015年85%的城市学校达到这一要求,70%的农村学校达到要求。
(四)强化少先队的工作保障
1.加强各级少先队组织的工作机制和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少工委、少先队基层组织的工作制度、管理规范和运行机制,保障少先队的各项工作和建设顺利进行。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参与全队统一部署的教育活动,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进一步推动各级团组织加强“全团带队”工作。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明确少先队工作在团的事业中的基础地位,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共青团工作的规划、考核体系。特别是还没有单独设立少年部的省级团委和副省级城市团委,要按照团中央的要求,尽快单独设立少年部,加强少先队工作力量。要为少先队工作创造条件,尤其要把同级团费的10%用于对辅导员的培训和奖励,要对少先队的重点活动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3.争取财政部门不断加大对少先队工作的投入力度。积极落实八部委文件中关于各级财政按照分级负担原则不断加大投入的要求,争取省、市、县三级财政支持的比例逐年增加。
4.创造有利于少先队工作的外部环境。争取各级党政的支持,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当地社会事业和创建工作的发展规划。围绕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推动文件精神的具体落实。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不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少先队事业向前发展。
三、推进方式和实施要求
实施本推进计划是一项长期任务,各级少工委要注重把握科学方法,充分运用有效方式予以推进。
1.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地掌握推进情况。各级少工委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抓基层、抓落实,推进本计划实施的重要方式,经常深入基层队组织和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员之间,及时了解推进的情况,查找不足,加强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具体问题。
2.重点示范,带动全面实施。实施本计划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具有较好基础、基础较为薄弱、条件不太具备等不同情况,分别确定重点工作对象,做好重点区域、单位的工作,通过示范带动本地区推进计划的落实。
3.对口帮扶,共同发展。要组织经济发达、少先队工作基础好的市、县与经济欠发达、少先队工作基础薄弱的市、县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尤其要推动建立城市与农村少先队组织的帮扶关系,通过少先队组织、辅导员、少先队员之间结对互助等形式,促进少先队工作区域内的平衡发展。
4.检查考核,确保年度目标的实现。全国少工委每年将依据各地提出的推进进度,以抽查、调研、组织各地互观互检等方式对各地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各级少工委也要制定具体的推进计划,层层考核,逐级落实,不留空白点,把推进计划落到实处。
为了使本推进计划的各项工作目标得以实现,各级少先队组织在工作中要做到以下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少先队组织要充分认识“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这一工作思路的重要意义,本着对祖国未来负责、对少先队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保证本计划各项目标的实现。
2.全面推进,整体活跃。抓基层、抓落实涉及的是少先队的整体工作,本计划只就今后5年需要重点推进的方面作出要求,并没有涵盖少先队工作的全部内容。实施中要在抓好这些工作的同时,全面推进少先队的文化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理论研究等各方面工作,促进少先队工作的整体发展。
3.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实施本推进计划,推进重点工作的落实需要长期努力,以恒久的耐力抓紧抓好。要注重工作的连续性,把这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4.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各地在实施推进计划过程中,要把长远目标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从大处着眼,从小事抓起,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短期行为。
5.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各地在推进重点工作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优势和特长,大胆探索和创新加强农村、社区、中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的特色模式,探索和创新更为新颖、活泼、有效的活动形式。要把少先队的重点工作和共青团、青年工作有机结合,依托城市和农村的青年中心、青年社团、青少年活动阵地等载体开展队的工作。
/ 首页 上一页 2
第二篇:重点工作推进计划121116
泰安市教育局“幸福学校”建设重点工作推进计划
根据泰安市“幸福学校”建设工程的总体安排,共分为6个阶段,现将各个阶段的工作理念、目标任务、重点活动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提升学校质量,培育幸福文化
㈠基本理念
“泰安市幸福学校建设工程”以文化引领作为突破,在第一阶段要特别注重提升学校的校园精神。项目组坚信:提升一所学校首先要提升这所学校的校园精神,提升一位教师首先要提升教师的价值追求,提升一个学生首先要提升学生的人生目标。只有学校具有了强烈的变革的动力,形成了“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文化,学校的快速发展才可以期待并成为可能,质量效益“双高”工程的落实才有保障。
提升学校的精神,在本质上就是提升学校的发展动力。它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
㈡工作目标
在上述理念指导下,确定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这一阶段的工作目标:
⒈教师发展的主动性、专业素养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⒉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学业成就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⒊幸福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确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㈢主要举措
在本阶段,所有项目学校要展开“全面教育质量观与教育质量标准”的讨论;要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制定 “学校质量提升计划”;与此同时,项目学校的教职员工要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学生制定个人成才计划。
⒈专家报告与专题研讨
根据本阶段工作的需要,项目组将安排3场专题报告:
⑴幸福学校建设的理念与操作;
⑵学校发展规划、教师发展计划、学生成才计划的编制技术培训;
⑶增值评价、质量保障、学校特色与品牌建设。
2.专家指导与规划制定
专家组深入学校指导学校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学生成才计划,以及组织教育质量观与质量标准的讨论,努力引导和加深对幸福教育工程提出的“学生快乐成长,教师爱生乐业,家长满意提升,教育内涵推进”的理解。
学校发展规划重点在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学校改进的方案。突出问题解决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质量效益提升的举措。
学校发展规划、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与学生成才计划的制定重在过程,按照“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校本研究要求,学校要把这3个计划的制定当作提升与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精神追求的突破口和质量效益全面提升的出发点。
3.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质量是幸福学校建设的根本与生命,通过教育质量观与质量标准的讨论,学校要建立“质量是学校发展生命线”为核心的质量文化,树立“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工作态度,将自己的工作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振奋精神,提升自己,让学校、教师、学生、质量增值发展,让教师享受教育,让学生享受学习,提升师生幸福指数。
㈣活动要点
⒈学校规划的制定必须在认真分析学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必须在认真分析自己长短之处之后制定,这样才能使学校和教师在发展过程中,能针对性地解决现存的问题,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⒉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要立足于学校教职员工的充分讨论,只有在此基础上,学校发展规划才能凝聚人心,起到引领学校发展的作用。
第二阶段 诊断学校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㈠基本理念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每一步的发展得到保障,学生才能快乐成长,学生最终成才才能得到保障,同样,只有学校教学每一环节的质量得到保障,教学最终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任何学校在前进与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时期都会遇到一些关键性的障碍因素,正是这些障碍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提高,影响了学校教育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准确地把握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学校质量效益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这是深化与巩固我市“质量效益双高工程”的应然选择。
㈡目标指向
1.学校能准确地把握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对教师在专业发展与日常工作中的挫折感、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与认知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能及时地加以了解,对学校领导与干群关系发展的状态的变化有真实的把握;
2.学校能对存在问题的真实原因有基本的了解,从而能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举措,改进工作;
3.学校能建立规范化的预警机制,对学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能随时给出提示,并制定整改措施。
㈢主要工作
问题诊断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资深校长会诊等多种方式进行。
1.问卷调查。主要有学生、教师情绪调查、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调查、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调查。在项目开展初期,这一调查被称为“前测”,在项目进行一个阶段后,这一调查被称为“后测”。这些评价诊断活动一方面为诊断学校问题、建立学校内部课程改革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也为评价项目的进展提供依据。
2.深度访谈。主要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与关键,与此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的与最佳的途径。深度访谈可以通过小范围的教师、学生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也可以个别访问的方式开展。
3.资深校长会诊。项目组将聘请省内外著名中学校长到有关学校会诊学校教育与管理问题,提出改进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建议,帮带项目学校校长,提升校长水平,促进学校发展。
4.结果的反馈与通报。项目组在问题诊断的基础上,要及时地将发现的问题以适当的方式向项目学校领导与有关人员沟通,以便学校进一步深入研究,采取措施,改变现状。
㈣活动要点
学校发展问题诊断是为学校自我提升而开展的活动,为此,学校要尽可能地采取各种宽松的举措,让教师与学生表达出真实的感受。任何形式的“修饰”对学校未来的发展都有害无益,都会远离建设幸福学校的宗旨。
第三阶段 增强专业能力,促进教师发展
㈠基本理念
教育是一充满智慧的幸福事业,因为,教育传递的就是智慧,它是把一代人的智慧传递给下一代人的活动。传递智慧的事业需要有智慧的手段与智慧的方法。教师作为人类智慧的传递者,是人生幸福的奠基人,他不应该只是一个教书匠,不应该年复一年地重复陈旧的教案。教师应当
成为一个教育的创造者,拥有开阔的眼界、开放的胸襟、开明的心态,善于学习他人,敏于反思自己,在交流与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教育能力,用幸福教育成就幸福人生。
㈡目标指向
1.教师专业标准融入教师生活,专业视野得到明显的开阔;
2.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3.教师学科专业素养、课堂教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教师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5.校长课程领导意识得到加强、能力得到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与创新力进一步提高。㈢主要活动
为实现这些目标,拟安排下述方面的活动:
1.专家报告
在本阶段,项目组将安排4场专家报告,举办1期业务校长、中层干部研修:
⑴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策略
⑵校本课程开发——途径与方法
⑶课堂教学与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研究
⑷教学案编制、课堂教学观察与反思
2.教师同行间听课与评课。项目组将组织优秀教师到项目学校开展听课、讲课与评课活动。每位示教教师到项目学校进课堂听课、给学生讲课,之后,与项目学校教师一起就各自的教学特点进行交流。
3.教师异地交流、学习与研讨。项目组将组织项目学校的骨干教师到省内、江苏、浙江等地的著名中学进行课堂观摩、开展教学研讨;
4.教学反思与校本研修。教师在每个月内反思自己的一堂课,这一反思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的教训。为配合教师的教学反思。项目组将指导学校建立“教师发展学校”。“教师发展学校”将通过定期开设教师教学论坛、优秀教师成果展示、共性问题研讨、教师教学反思体会交流等形式,为教师发展提供舞台。
5.教学小课题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组将协助学校组织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专业,针对学生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开展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标的课堂教学的研究。这一研究一方面旨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技能,另一方面,在于持续提升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能力。
这一研究要求项目学校每一教研组必须确定一个以上的课题,在为期一年的时间内切实解决1-2个影响学校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以及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与素质提高的最重要的问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水平,保证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㈣活动要点
教师教学研究一定要结合学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而展开,让教师在解决学生问题中体会成功的愉悦,提升专业发展的成就感。切忌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搞成脱离学生实际,只从教师自身兴趣出发的“自娱自乐”活动。脱离课堂,脱离学生实际,学校教学研究只会事倍功半,是难以服务与支撑教学并取得实效的。
第四阶段 改革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
㈠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推进项目学校课程改革的高效进行,是贯穿全部项目活动的重要工作。本阶段,项目活动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深化项目学校的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事实上,它涉及人才培养的全部方面,是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教育主体“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与课程融合生长的过程。它包括课程与各种教育活动体系的重新设计和制度重建,重点是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创
建、指导学生自学能力提升的方法体系的创立、家校共建共育制度与运行机制的建立,以及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研制与建立等等。
㈡目标指向
⒈教师投身课程改革的积极性、质量责任意识有明显提高;
⒉教师课程意识有显著的增强;
⒊国家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与课程标准在项目学校得到有力的贯彻;
⒋学校初步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校本课程体系;
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明显进展,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能得到切实的落实;
⒍学校积极探索适应课改需要的评价方法,形成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多元化学生发展评价体系;
⒎学校初步建成富有特色的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㈢主要举措
⒈专家报告
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与典型案例分享
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⑶中小学课程编制技术
⑷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⑸发展性教育评价
⑹学校课程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研究
⒉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所谓“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就是使国家课程更符合学校的特色与学生的特点。在这一活动中,项目组将推介山东省创新教育课题组课程创新的经验做法,指导有关项目学校根据项目学校的主要学科,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盲点(即空白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对学校教学活动作出科学指导和合理安排。
学生一个阶段知识与技能的盲点是影响下一阶段学习最重要的障碍。因此,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扫清知识与技能的盲点,对学生顺利地成长有重要意义。准确地把握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盲点,需要有专门的试卷诊断与分析的技术。项目组将聘请有关专家在这一方面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持。
⒊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需要从自身的优势学科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开发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以达到特色化办学的目标。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学校要从“微型课程”的开发入手,逐步建立完整的校本课程的体系。
⒋培养模式的改革。为构建学生“双基扎实、思维活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的教学模式,项目组将与有关学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引领地方课程改革的中学人才培养模式。
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研制。评价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课程改革呼唤评价体系的改革,没有评价体系的改革,课程改革很难深入进行。积极开发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项目组将帮助有关学校精心研制与课改目标相配套,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⒍开发学校课程改革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为保障项目学校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组将协助与指导有关学校逐步建立能有效促进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以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㈣活动要点
在这一过程中,项目活动应紧紧把握住以下方面:
⒈创新培养模式要充分尊重学校的历史。学校的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是今天的发展。为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应也不能脱离学校的发展现实轨迹,渐进与逐步的改革,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
⒉创新培养模式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宗旨。为了学生身心的健康,为了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创新培养模式,培育学校办学特色只是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为创新而创新,这一创新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他们的兴趣、爱好,或者说,他们的强势智慧,使他们的潜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才是办学模式创建的意义所在,同样,这也是办学模式创建能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⒊创新培养模式就要认真研究教师的特长。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育人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要形成学校特色,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教师工作连接着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要使学生学有所长,教师必须做到教有所长。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指学校教师的群体特长,是他们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升华,这是创办特色学校的真正财富。
第五阶段 凝练教育理念,形成办学特色
㈠基本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办出一流学校的关键,也是形成学校鲜明办学特色的基础。纵观世界名校办学特色的形成都是以理念领先,实践跟进为基本途径的。
在凝练教育理念过程中,学校要特别注意提炼与办学特色相适应的核心教育理念,并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从而为办学特色的提出奠定坚实的基础。
㈡目标指向
⒈每所学校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办学理念,并以此为指导逐步办出自己的特色; ⒉学校要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大多数教职员工的共同追求,并切实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㈢主要工作
⒈专家报告
⑴培育办学特色,建设一流学校
⑵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理念研究
⒉新时期教育观研讨
在这一活动中,项目组将指导有关学校的教职员工开展新时期教育观的讨论。凝练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确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价值观与教育过程观。教育观的讨论将围绕下述两个问题:
⑴学校要培养怎样的人;
⑵怎样培养这些人。
⒊办学特色创建规划方案研制。在对新时期教育观有清晰认识基础上,项目组将指导学校研制办学特色创建规划方案。
师生员工是学校的主人,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学校,为此,学校办学特色创建规划方案的研制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学校办学特色的提炼。这一过程大体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采用“发散”的方式,不一定从办学特色开始,而是发动每个师生员工从自己的体会出发,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第二步,学校将大家提出的各种“想法”收集起来,进行整理,将比较集中的一些“想法”印发给大家。师生员工根据办学特色具有独特性(本校特有的)、优质性(优于其他学校的)、稳定性(长期起作用并得到社会公认的)等显著特点进行讨论,归纳出若干条学校办学特色。
第三步,学校领导集中大家的智慧,明确提出几条学校未来办学的基本思路,印发全校,发动全校教职员工进行讨论,然后,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创建规划方案初稿。
⒋学校办学特色创建规划方案论证。在对有关学校未来发展思路进行充分讨论、形成文字初稿的基础上,项目专家组将组织三场会议:
第一,研讨会。根据各个项目学校提炼的办学特色,项目组将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学校提供的文本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
第二,答辩会。由项目学校汇报提炼的基本思路,相关专家就有关问题提出质疑,并由项目学校当场作出解答。通过这一过程,深化项目学校对自身提炼办学特色与未来发展方向、主要举措的认识;
第三,交流会。在项目学校形成比较成熟的“学校创建办学特色规划方案”的情况下,由市教育局与项目组联合召开项目学校办学特色规划方案交流会。
㈣活动要点
⒈在凝练学校办学理念的过程中,校长作为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引领者,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理念的先进性水平。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校长是作为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要培育办学特色,就要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办学思想。校长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并能在自己独特的教育见解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这样才能形成办学特色。因此,校长要能根据学校的实际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办学主张,找到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从而扬长避短,创造出学校的特色。
校长的思想是重要的,然而,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只是校长的办学理念。校长的理念应当是学校最优秀理念的代表,校长要善于吸收与集中学校优秀教师的理念,并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不断地引领全体教师的理念;校长的理念也不是现任校长一个人的理念,他要善于继承学校历任校长办学理念以及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精华,继承学校优良的历史传统,保持学校发展的持续稳定。
要动员师生员工广泛参与。学校的师生员工是办学特色的实践者、继承者、弘扬者和发展者,他们的积极参与必不可少。要认识到总结办学特色的过程是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重新认识学校、总结学校、谋划学校发展的过程。在方法方面,要将师生员工广泛参与和学校领导科学决策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⒉学校办学特色必须落实在学校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之中,为此,学校要认真研究办学特色与课程体系的关系,研究办学特色与教学模式的关系,把办学特色的研究与学校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校这两方面工作的同步发展。
第六阶段 扩大社会影响,争取社会公认
家长满意、社会公认是“幸福教育工程”的重要目标,是学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也是学校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广泛认同,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教师的信心,获得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就为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提供了保障。为此,学校要积极争取社会的认同,提升学校的品牌,不断扩大学校的无形资产。
㈠目标指向
本阶段项目工作的目标为:
⒈学校的美誉度有明显的提高,成为当地人民满意,学生向往的名校;
⒉学校在省内外的知名度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㈡主要工作
⒈举办名师名校长泰山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校长与会,与项目学校校长同台研讨,将项目学校的办学成果推向全省、全国。
⒉成果展示。项目组协助学校利用开学新生报到,校庆校友参加庆典,学生获得各种奖项等机会充分展示学校在培育办学特色方面的成就。
⒊文集出版。项目组协助学校将创建办学特色的经验、成果与对未来工作的设想作出充分的提炼,形成文稿。这些文稿要到达公开出版的水平,经专家审定后,公开出版。
⒋经验介绍。项目组将积极争取在《中国教育报》与《人民教育》等知名教育媒体上宣传,使项目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学校的知名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整体推出泰安市“幸福学校”建设经验,努力建设泰安幸福教育品牌。
第三篇:开发区小学重点工作推进自查报告
开发区小学重点工作推进自查报告
王延泰 2011、12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将自主合作教学实验作为我校的重点工作,本学期推进三个月以来,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与特色工作:以“小组合作”教学研究为突破点,推进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简介:
(一)以“小组合作”教学研究为突破点,推进课程建设,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我校的校本课程有两大主题: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和小组合作学习),让校本课程与学校的重点工作相配套,真正解决小组合作的突出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落实“合作、闯关、评价”,使综合实践活动常规化,课程化,制度化。
(二)以小组合作为切入点,逐步探索“合作展示的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对话、思维、和谐、高效”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互助能力。
(三)教师的互助合作能力:通过同级部,同学科或跨级部跨学科教研的互助合作、青年教师骨干团队的互助合作共同提升。
(四)教学管理渗透合作理念: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合作文化,研究“自主、互助”的管理策略,推行级部管理的“竞争、合作、互助”的管理模式。
(五)初步形成良好的互助合作文化,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
二、本学期推进策略:
分工合作、团队引领、级部捆绑考核。
(一)管理推进
1.领导团队管理:在领导干部团队中开展“自主管理”研究和实践。根据领导干部自身分工,将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改变了每周领导团队例会中布臵工作的局面,改为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研究,将每周分管工作安排、推进策略、工作反馈、一周总结及时发布在FTP上,校长看后进行指导,领导、教师及时研读,及时安排工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例会上讨论,集思广益,这样,既有分工,又有互助,既有创新,又有合作。
2.骨干教师团队引领。上学期,我们成立骨干教师团队,并成功举行了两次LDC活动。老师们真正体验到了LDC教研活动带来的好处:教研活动有实效;增强了凝聚力。
本学期,因学区合并,增加了骨干团队的人员,修订了团队章程和活动计划,他们的活动完全自主,本学期他们组织的活动完全围绕学校的重点工作,教师骨干团队的建设,弥补了领导管理团队的不足,也增强了教师的积极性,(二)教研推进
1.即时教研。在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即时研究解决,今天能解决的,决不拖过明天。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和骨干团队成员的自主活动,及时解决在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问题教研。我们本着问题即课题的教研思路,首先在学期初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计划安排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小组合作的学生讨论无效的问题,我们发现,以往的学生讨论,只是在小组里的你说,我说,他说……一个一个发言,没有达到真正的讨论,有的甚至一个也不发言。于是我们提出了如何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互助问题:讨论中有争论、议论、辩论和臵疑,最后达成共识。如何让学生讲完整的、有逻辑的话语,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在解决学生展示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小组合作互助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互助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习惯培养问题又成了我们新的研究课题。
(三)评价推进
1.学生层面: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小组合作评价体系的上继续充实:单项星——阳光少年——阳光小组——阳光班级系列评价体系。
2.学校层面:
及时展评。从上学期我们开始实行的展评活动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提高了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本学期三次展评:常规管理月、开放活动的档案盒常规展评,期末常规展评。
级部捆绑评价:继续采取学科加级部的管理模式,修定了《开发区小学级部管理实施方案》,核心内容:将学校全体教师分到级部,所有工作采取级部捆绑评价,促进了重点工作的推进力度。
开放活动:家长会是一次对家长全面开放的活动,家长全天候的参与听课、评课、参与学生的活动,与任课教师互动。
本学期基教科组织的开放活动,对我校小组合作的提高是一次推动,对我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也是一次检验。
3.教师层面:人人参与管理,领导教师包学科、包级部、包班级。教师参与评价,展评活动时,领导和骨干团队成员参加检查评价,其他教师只找优点。
三、重点工作取得的成效: 课程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卓有成效
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由我校骨干教师团队开发的校本课程《小组合作》和《学习习惯培养》一套十册,现已编辑完成,并印刷交由班主任开始上课,纪静、姜桂珍主编的《教海拾贝》、徐守旭主编的校刊《新芽报》张山松主持的体育《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修荣荣主持的音乐的一套校本教材,开发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本学期开展的丰富多彩,也注重了总结提升,像王艳萍老师指导的“布贴艺术”,本学年还申请了省级课题;姜桂珍老师的“树叶贴画”,纪静老师的毛线编织,也很有特色。几位骨干老师还将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整理编成校本教材,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我校校本教材的体例,校本教材形成了学力提升、科学阅读、习惯培养、小组合作、综合实践的范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提升了教师的眼界。
自主合作课堂教学稳步推进
在自主合作课堂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各学科修改完善了学科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互助合作环节去除了形式主义,学生在小组里能尽情的讨论、交流、辩论、质疑、纠正,达成共识,做到了实效;展示环节初步做到了教师让出讲台,让学生当老师,实现了角色的转变,学生的课堂语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老师,我……”变成了现在的“同学们……”,学生的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经过第一阶段骨干团队的研讨、磨课、立标、辐射,推出了优质课,进行了全校的公开观摩,将这些课刻录成光盘,参加全市的成果展。第一阶段的推进取得了一些成果,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如标准不统一;发展不平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差距太大;个别学科滞后。教研室小学组也在11月下旬对我校的自主合作教学实验进行了调研和指导,姜萍主任对我校的突出问题展开了专题讲座,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针对这些及时的指导和前一阶段的问题,我们展开了第二轮的课堂推进活动:将前一阶段的问题集中整理成册,发给每一个领导和教师,发挥级部捆绑评价的良好效果,由级部主任主持研读,展开第二轮听课,要求带领级部同学科教师互听,逐项落实各学科针对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修订的课堂教学模式,克服小组合作课堂前一阶段出现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学校再抽听该级部教师是否达标决定本级部教师是否达标或达标比例。经过第二轮推进,前一阶段一些明显的问题得以缓解,和纠正。自主合作课堂推进一个明显的成果是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在11月中旬教体局组织的学校开放活动中,这一点也得到了来参观的兄弟学校的领导教师们的认可。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有声有色
小组合作互助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互助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前期,由于我们没有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训练,也由于学区逐班合并打工子女的流动性很大,给习惯培养在成了很大困难,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成了制约自主合作课堂推进的瓶颈。本学期我们分年级、分层次进行了良好习惯训练,学校有总体的目标,每周有训练重点,以级部为单位制定了阶段训练目标和展示项目。10月中旬推出了周彩霞老师的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观摩课,11月初进行了全校性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展示活动,14个班级,28个小组,152名学生展示了不同层次的学习习惯培养效果,以良好习惯培养为基础,自主互助课堂效率进一步得到了提升。我们修改了课堂教学学生习惯评价表,标准为100分,专门评价学生当堂的学习习惯,并且让其与课堂授课评价表并重。校本教材《小组合作》和《学习习惯培养》列入学校的校本课程计划,进一步提升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成效。
青年教师骨干团队互助合作共同提升
本学期团队成员对自主合作教学实验的推进作用很大:除了读书,他们还自主地搞了一些研究活动:如,小组合作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学生记忆力训练的小策略,学生注意力训练的小策略等训练,成果以LDC的形式展示,并在课堂推进活动得以推广。他们还接受了开发和编辑校本教材的任务,骨干团队成员互助合作,共同提升,也增强了凝聚力。本学期,王秀芝老师、刘亚平老师参加烟台市优质课评选,王艳萍老师参加省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王秀梅、周彩霞、李敏、丁燕燕老师的优质课磨课活动,都得到了骨干团队成员的一遍又一遍的、辛苦的帮助和指导。
学生读书活动丰富多彩
读书活动充分利用了我校小组合作的有力条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学生的《与书相约》小栏目,每天中午准时与同学们见面。他们利用校园小广播,将近一阶段的读书心得、体会与全校同学交流,每天一个班级的一个小组,天天不断,学生们非常喜欢,现已将稿件编辑印刷成书。学校还在学期初退出了读书指导课和读书交流课,对全校的读书活动进行了引领和指导。
分层布置练习作业在部分班级得到了应用和推广;星级评价制度得到了体现,组内、班级、学校有层次的评价体系初步建立。
四、存在问题
1、忽视了各科常规,重点工作的推进根基不牢。对各项教学常规抓的不牢,要求不细,教师之间不平衡,差距大。非骨干团队教师问题多,整改不及时。对计划中的每周级部查,双周学科查没有落实好。也没有很好落实级部团队的作用。对非骨干团队教师要求过松,紧靠几个素质较高的教师支撑,造成工作推进的迟滞,不协调。
2、部分教师不认可自主合作教学实验,因此在推进过程中不主动、不研究、不执行,造成推进工作的不协调,有漏洞。
3、对小组合作实验的细节研究不够,只规定了大环节的要求,每一环节怎样分工,怎样合作,做什么?怎么做?组内如何检查,几号帮几号?学生做什么,教师干什么?怎样评价?不同程度的学生怎样因材施教?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都没有细致的研究,本来是想让教师发挥主动性,多做研究,百花齐放,但教师却省了事,因此,小组合作的效率不是太高。
4、学生素质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亟待提高。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我们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做了许多工作,成绩也很突出,但仍然有不少问题。表现在:训练不系统,连续性差,搞突击性、运动式的活动;学校每周的训练目标没有照顾到不同年级的特点,搞一刀切;年级、班级发展不平衡,不同学科教师的训练程度不平衡。
5、本学期推出的分层布臵练习作业的计划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本来为了照顾小组中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由于没有强力推行,只有少数学科教师尝试实行。主要原因是学校推行力度、教师认为管理学生不便、考试成绩要求等。
6、中层领导、教师读书少、研究少,做研究、做课题倾向功利性。
7、执行力的问题。
五、下学期推进策略
1、解决领导团队的执行力问题。
领导团队的执行力是推动工作的基础,一项工作,无论方法怎样好,分工怎样细,措施怎样得力,如果执行不下去,一切都等于零。下学期要吸取教训,继续采取学科领导加级部的管理方法,学科领导、级部主任分管的工作,要执行到位,周工作例会不仅要研究工作策略,还要有上周工作的总结通报。贯彻:计划-执行-总结-通报的思路,做到有始有终。
2、级部捆绑考核。
加大级部主任的管理力度,全面推行级部捆绑考核,利用级部竞争,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下学期的级部捆绑考核一定要做到有计划、有主题,周期性的,切忌盲目,临时性的工作布臵。可设臵每两到三个周为一个周期,提前设定重点工作项目,每周期将重点工作检查成绩及一些临时性工作综合考评,排出名次。奖励前三名考核分和一定的奖金。每个周期要有主题。(无论是准备和相互检查评比都要调动本级部全体教师参与)年级组中有一人没有完成任务的取消奖励。
3、展评
展评活动可以激励先进,对工作疲沓的的教师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下学期继续坚持展评活动,展评可以是一个点,如本学期组织的良好学习习惯展评,早读效果展评,综合实践成果展,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如期中期末的常规展评。展评项目也不宜太多,太多容易造成厌烦。展评一定要做到奖励、激励、评价措施到位,否则无效。上学期大型展评之后骨干团队成员以LDC的形式总结反思,效果非常好,要坚持。
4、团队建设
现行管理体制受制约的很多,团队管理凸显出其优越性。下学期要在学科骨干团队的基础上,组建年级、级部的团队,分担一些学校或领导的工作,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5、课题研究,形成辐射。
小组合作教学实验需要全体领导教师深入研究,以改变这种徘徊不前的局面。下学期,我们要将“不同年级小组合作研究”、“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小组合作学生评价研究”的课题,分解到学科、级部、班级、教师。做到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训练目标,有层次,连续性,稳定性。改变过去的那种升级编班之后一切重新开始的局面。
第四篇:东升小学纠正
东升小学纠正“三乱”自查自纠情况汇报
17日早接到上级通知,我校立即进行了自查。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走访部分家长,未发现乱办班、乱补课,更没有乱订、乱发教辅材料的现象。
东升小学
2012年12月19日
第五篇:小学少先队暑假计划
“争戴雷锋奖章 争做四好少年”
——暑假活动计划
以体验教为育基本途径,在暑假中通过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教育活动,开展以“争戴雷锋奖章,争做四好少年”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少先队员,不断增强队员爱国意识、团结意识;不断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
争戴彬彬有礼章
活动目的:
结合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工作,在假日启动“做文明小市民 为创城做贡献”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广大少先队员、寻找文明、发现文明、做文明少年。
1、争做“文明家庭”
以中队为单位组建文明礼仪志愿者服务队,研究公务礼仪、节日礼仪等礼仪礼节。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积极行动起来,制定家庭文明公约。开学各中队将召开中队会汇报活动情况,并以小队为单位填写“文明礼仪手册”。
2、争做“文明使者”
号召队员到社区寻找一个人们容易忽视的地方,在一个时间段内,记录下人们的不文明行为;观察自己的父母、亲戚的不良习惯并记录下来;约几个伙伴,到社区向人们作“告别陋习”宣传;对正在社区中做不良行为的人作一次劝阻活动;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监督家人的不良习惯等等。
3、争做“文明市民”
我为市长提建议:发现我市发展建设中的不文明现象和社会上的不文明行为,就如何改善提合理化建议。
争戴自律自护章
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自律自护”活动,使少先队员了解掌握自护、自律等知识方法,教育少先队员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内容:
1、各中队在假前要对队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和法制教育。要教育队员注意旅游安全,严禁学生到野外游泳;还要加强对队员防火、防盗、防电等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继续教育学生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坚决制止和杜绝小学生进入“三室一厅”。
2、提高对流行病的防控认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和旅游活动,减少或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保持居住场所的开窗通风,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肺炎病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膳食营养。
争戴自学进步章
活动目的:
开展“经典润心灵 读书伴成长”假日队员大阅读活动。以读名著、名篇,背古诗词,积累智慧故事为主要内容,提高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贮藏,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活动内容:
1、走进图书馆,遨游知识海洋
假期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这一有利资源,畅通学生知识的摄取渠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目,制定读书计划,号召学生走进图书馆汲取知识养料,丰富大脑。1—2年级每位同学至少阅读一本童话故事集,3—5年级同学每人至少阅读2本科普读物或哲理故事,鼓励阅读名著。要求1—3年每人写一篇读书日记,4—6年每人写一篇读书观后感。以班级为单位装订成册,开学上交。(统一纸张)
2、与家长互动共读好书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家长有好的读书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因此,长假期间学校号召家长利用双休日开展两次“亲子同逛图书城”的活动,为孩子选购一些少儿读物,每天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给予孩子最好的精神食粮。
3、定时、定量完成好暑假作业
制定好个人暑假规划,每天定时、定量完成暑假作业。不“突击”、不“恶补”,作业与户外运动结合,学习与实践结合;做到充实每一天、快乐每一天、收获每一天。
争戴成长体验章
活动目的:
通过在家庭中不同角色的换位体验,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 位”,把当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参与“今天在家我上岗”等的孝心活动,学会为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争戴“辛勤家务章”。活动内容:
1.学会尊重父母、长辈的基本礼节和礼貌用语,做到能给长辈让座、让餐、让路等。
2.尊重长辈的教诲,认真完成长辈交给的任务。
3.会孝敬父母、长辈,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他们聊天,做他们的忠实听众。
4.学会拖地、洗餐具、清洗卫生间、擦玻璃和沏茶待客。
5.会在星期天当一次家,操持主要家务,根据家庭成员的情况安排食谱,累计5次。
6.做到不浪费水、电、粮,爱惜用具和衣物,做到不乱花零用钱,会把零用钱储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