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大学物理CII作业 参考答案[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0:1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南交大大学物理CII作业 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南交大大学物理CII作业 参考答案》。

第一篇:西南交大大学物理CII作业 参考答案

©物理系_2015_09 《大学物理CII》作业

No.7 热力学第二定律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判断题:(用“T”和“F”表示)

[ F ] 1.在任意的绝热过程中,只要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系统的温度就不会发生变化。此说法不对.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Q=0.但不一定系统与外界无作功,只要系统与外界之间有作功的表现,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E+W,可知,E=-W,即对应有内能的改变.而由E=νC,T可知,有E,一定有T,即有温度的变化.

[ F ] 2.在循坏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净功在数值上等于p-V图中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因此封闭曲线包围的面积越大,循坏效率就越高。

有人说,因为在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净功在数值等于p-V图中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所以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越大,循环效率就越高,对吗?

答:不正确,因为循环效率取决于系统对外做的净功和系统由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只有在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一定的情况下,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越大,即系统对外所做的净功越多,循环效率越高,如果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不确定,则循环效率不一定越高

[ F ] 3.系统经历一正循坏后,系统与外界都没有变化。

系统经历一正循环后,系统的状态没有变化;(2)系统经历一正循环后,系统与外界都没有变化;

(3)系统经历一正循环后,接着再经历一逆循环,系统与外界亦均无变化。

说法(1)正确,系统经历一正循环后,描述系统状态的内能是单值函数,其内能不变,系统的状态没有变化。

说法(2)错误,系统经过一正循环,系统内能不变,它从外界吸收热量,对外作功,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必定要引起外界的变化。

说法(3)错误,在正逆过程中所引起外界的变化是不能消除的。

[ F ] 4.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解:第二类永动机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它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 F ] 5.一热力学系统经历的两个绝热过程和一个等温过程,可以构成一个循环过程 解:循环构成了一个单热源机,这违反了开尔文表述。

二、选择题: P1.如果卡诺热机的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从图中的a b c d a 增大为 a b′c′d a,那么循环a b c d a 与a b′c′d a 所作的功和热机效率变化情况是: T2[ D ](A)净功增大,效率提高

(B)净功增大,效率降低(C)净功和效率都不变

O(D)净功增大,效率不变 解:卡诺循环的效率1abbT1dccVT2只与二热源温度有关,曲线所围面积在数值上等于净功,T1所以净功增大,效率不变。

2. 用下列两种方法

[ B ](1)使高温热源的温度T1升高T;

(2)使低温热源的温度T2降低同样的T值,分别可使卡诺循环的效率升高1和2,两者相比:(A)21;

(B)21;(C)21;

(D)无法确定哪个大。

解:卡诺循环效率

1

对1T2,T1T2T2T TT12T1T1(T)T 2T1T11<2。1T2,求两方法的全微分得 T1因为T2T1,所以由上二式可知:

3.一台工作于温度分别为327 ℃和27 ℃的高温热源与低温源之间的卡诺热机,每经历一个循环吸热2 000 J,则对外作功

(B)(A)2 000J

(B)1 000J

(C)4 000J

(D)500J 分析与解 热机循环效率η=W /Q吸,对卡诺机,其循环效率又可表为:η=1-由W /Q吸=1 -

T2,则T1T2可求答案.正确答案为(B).T14.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

(A)自然界中的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B)不可逆过程就还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C)热量可以从高温问题传导低温问题,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导高温物体

(D)任何过程总是沿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5.关于熵增原理,正确的理解是

[ D ]

(A)熵增量大于零的过程为不可能自发进行的过程

(B)一切热力学过程总是熵增加

(C)孤立系统的熵变为零

(D)孤立系统的熵永不会减少

解:根据熵增原理,选D

三、填空题:

1.一卡诺热机(可逆的),低温热源的温度为27C,热机效率为40%,其高温热源温度为

500 K。今欲将该热机效率提高到50%,若低温热源保持不变,则高温热源的温度应增加

K。解:

卡诺循环效率:1由题意: 40%,0T2,T1T1T2300500K10.6

故高温热源温度为T1500K T30050%,T12600K,10.5故高温热源的温度应增加T1100K

T1100K。

2.等温膨胀时,系统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做功,这和热力学第二定律___没有_____(有还是没有)矛盾,请说明原因:等温膨胀过程不是循环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克劳修斯叙述是: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的影响;

开尔文叙述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完全转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一小型热电厂内,一台利用地热发电的热机工作于温度为227℃的地下热源和温度为27℃的地表之间。假定该热机每小时能从地下热源获取1.8×10J的热量。试从理论上计算其最大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析 热机必须工作在最高的循环效率时,才能获取最大的功率.由卡诺定理可知,在高温热源T1和低温热源T2之间工作的可逆卡诺热机的效率最高,其效率为η=1-T2/T1.由于已知热机在确定的时间内吸取的热量,故由效率与功率的关系式此条件下的最大功率.解 根据分析,热机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WPt,可得QQpQt1T2/T1Q2.0107Js-1

t

三、计算题:

1.一定量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初态A出发,沿图示直线过程变到另一状态B,又经过等体、等压两过程回到状态A。

(1)分别计算AB,BC,CA 三个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功、内能增量及吸收的热量;

(2)求整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所做的净功;(3)求循环效率。

3.如图所示是氮气循环过程,求:(1)一次循环气体对外做的功;(2)各个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3)循环效率。

解:(1)一次循环过程气体对外做功的大小为闭合曲线所包围的面积,由图知,其包围的面积为

Sp2p1V4V1

105511051032.0103J

3该循环对外做功为正,所以 A2.010J

(2)1→2为等体过程,吸收热量为

Q12CVT2T15p2V2p1V15 Rp2V2p1V12RR2 5101511051031.25103J2

2→3为等压过程,吸收热量为

7pVpV7 Q23CpT3T2R3322p3V3p2V22RR2 71051011051031.4104J2

3→4为等体过程,吸收热量为

Q34CVT4T35p4V4p3V35Rp4V4p3V3

2RR25555101051036.25103J27p1V1p4V47Rp1V1p4V4

2RR24→1为等压过程,吸收热量为

Q41CpT1T4751551051037.0103J2(3)该循环过程中,从2→3,1→2为吸收热量过程

4因此吸收的总热量为 QQ1Q21.52510J

A2.0103100%13.1%4Q1.52510该循环的效率为在夏季,假定室外温度恒定为37℃,启动空调使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17 ℃.如果每天有2.51 ×10 J 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等方式自室外流入室内,则空调一天耗电多少?(设该空调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为同条件下的卡诺制冷机制冷系数的60%)8

题 8-21 图

分析 耗电量的单位为kW·h,1kW·h=3.6 ×10J.图示是空调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因为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为ek6T2,其中T1为高温热源温度(室外环境温度),T2为低温热T1T2e=ek· 60%=0.6 T2/(T1-T2)源温度(室内温度).所以,空调的制冷系数为

另一方面,由制冷系数的定义,有

e=Q2 /(Q1-Q2)其中Q1为空调传递给高温热源的热量,即空调向室外排放的总热量;Q2是空调从房间内吸取的总热量.若Q′为室外传进室内的热量,则在热平衡时Q2=Q′.由此,就可以求出空调的耗电作功总值W=Q1-Q2.解 根据上述分析,空调的制冷系数为

eT260%8.7

T1T27

在室内温度恒定时,有Q2=Q′.由e=Q2 /(Q1-Q2)可得空调运行一天所耗电功

W=Q1-Q2=Q2/e=Q′/e=2.89×10 J=8.0 kW·h

第二篇:西南交大工程力学A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8道小题)15.画出下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参考答案:

16.简易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重量G=2kN的重物,不计杆件自重、磨擦及滑轮大小,A、B、C三处简化为铰链连接;求杆AB和AC所受的力。

参考答案:

17.求图示平面力系的合成结果,长度单位为m。

参考答案:18.参考答案:

19.参考答案:

20.一为实心、一为空心的两根圆轴,材料、长度和所受外力偶均一样,实心直径d1,空心轴外径D2、内径d2,内外径之比α=d2/D2=0.8。若两轴重量一样,试求两轴最大相对扭转角之比。

参考答案:

21.参考答案:

22.参考答案:

第二次

15.画出下列各物系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参考答案:

三铰门式刚架受集中荷载P作用,不计架重;求图示两种情况下支座A、B的约束反力。

参考答案:

17.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9.参考答案:

20.两个受扭薄壁杆截面,一个是开有纵向细缝的开口薄壁圆环,另一个是闭口薄壁圆环,如图所示。两杆的材料相同,尺寸相同,平均直径D=40mm,壁厚t=2mm,长度为l。两杆承受的扭矩相同。试求两杆最大切应力之比及扭转角之比。

参考答案:

21.参考答案:

第三次

三、主观题(共8道小题)15.铆接薄钢板在孔心A、B和C处受三力作用如图,已知P1=100N沿铅垂方向,P2=50N沿AB方向,P3=50N沿水平方向;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参考答案:

16.夹具中所用的两种连杆增力机构如图所示,书籍推力P作用于A点,夹紧平衡时杆AB与水平线的夹角为;求对于工件的夹紧力Q和当α=10o时的增力倍数Q/P。

参考答案:

17.参考答案:

18.参考答案:

19.低碳钢、铸铁及木材(顺纹方向与轴线平行)的圆棒两端受力偶作用,如图所示,直到破坏。试画出三种棒破坏时裂纹的方向,并说明为什么从此方向破坏。

参考答案:略

20.参考答案:

21.参考答案:22.参考答案:

第四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6道小题)17.图示简支梁受集中荷载P=20kN,求图示两种情况下支座A、B的约束反力。

参考答案:

18.四连杆机构OABO1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OA=40cm,O1B=60cm,作用在曲柄OA上的力偶矩大小为m1=1N.m,不计杆重;求力偶矩m2的大小及连杆AB所受的力。

参考答案:

19.参考答案:

20.参考答案:

21.等截面传动轴的转速n=150r/min,由A转输入功率NA=8kW,由B、C、D各轮输出功率分别为NB=3kW,NC=1kW,ND=4kW。己知轴的许用剪应力[τ]=60MPa,剪切弹性模量G=80GPa,0[θ]=2/m。要求首先安排各轮的位置,然后绘出传动轴的扭矩图,并确定轴的直径。参考答案:

四轮各位置如图,其中A轮应放在轴的中间位置,使得从A轮输入的扭矩由该轮的两侧分担,不会使轴的某段承担输入的全部扭矩。根据功率转化为扭矩关系,A、B、C、D各点的扭矩

22.参考答案: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业答案(西南交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1、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答: 毛泽东在1941年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的这一精辟论述,言简意赅地指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实事求是”的实质,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这就指出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2)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方法。(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简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答:为了彻底清算并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决定新的路线和政策,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八七会议为党指明了革命斗争新的出路。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湖南秋收起义受挫后,他正确地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果断地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率领部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进军。起义部队于10月下旬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略转变:它开辟了在革命低潮形势下重新聚集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3.什么是“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

答:1960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以苏联经济为鉴戒,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工作作了科学的总结,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当时,毛泽东把“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称之为“鞍钢宪法”,使之与苏联的“马钢宪法”(指以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经验为代表的苏联一长制管理方法)相对立。

4.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二,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三,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这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伟大创举,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是什么?

答:第一,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残酷性和严重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的坚决彻底性。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紧密的联盟。中国的工人阶级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他们比较了解农民的痛苦和要求,容易形成工农联盟,增强革命力量。

第三,中国无产阶级的人数虽少,但比较集中,便于组织和领导。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同时,由于阶级成份的广泛、复杂和阶级利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

第二,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此时都有了自己的政权与军队,两党合作实际上是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的合作。

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之下,各自贯彻自己的纲领;涉及两党关系及合作抗战的事宜,只能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特殊形式解决。

7.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答: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是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大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完成第二大历史任务。

9.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 答:(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基本特点: 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仍占着显著的优势。⑵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⑶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⑷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⑸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⑹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

(三)近代中国社会的革命任务:由于两大矛盾的作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统治,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简言之,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标。

1949年一1952年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1953年一1956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6年以后主要任务是把我国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

10.为什么说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

答: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破产和资本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社会的发展客观要求由新的革命阶级和新的革命形式来完成。

2、辛亥革命后,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工人运动水平明显提高,为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准备了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

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中国无产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的觉悟得到很大提高,为革命的转变准备了思想条件。

4、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时代,为革命的转变提供了时代条件。

11.新文化运动是指?

答:新文化运动于1915年9月兴起,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它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给封建专制主义、封建的伦理道德和迷信以前所未有的打击,对启发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激起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探索民族解放新途径的热情,为西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从而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1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答: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⑴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⑵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⑶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⑷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⑸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四篇:西南交大 学习导航第1次作业答案

学习导 航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作业题均为不定项选择题。有1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有不定个选项正确,共30道小题)1.以下关于学籍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学籍是一个学生属于某一所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和资格(B)要取得学生的身份,首先要取得学籍

(C)学生必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持录取通知书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方可取得学籍(D)学校将按规定对新生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方可取得学籍 你选择的答案: A B C D [正确] 正确答案:A B C D 解答参考:

学籍是一个学生属于某一所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和资格,取得学生身份首先要取得学籍。教育部第21号部长令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

2.我国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高校学籍电子注册的?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2004(B)2005(C)2006(D)2007 你选择的答案: C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高等学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是完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高等学校招生行为监督,保障高等教育改革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部明确从2006年开始实行学生学籍电子注册。

3.哪些学历证书需要进行电子注册?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毕业证书(B)学位证书(C)结业证书(D)肄业证书

你选择的答案: A B C [正确] 正确答案:A B C 解答参考: 毕业证书、结业证书都需要进行电子注册。而从2008年起,学位证书也需要进行电子注册的,这一点在2007年9月版的教材中没有明确,我会在下一版的教材中修改。

4.我校网络教育学历证书是否参加电子注册?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参加(B)不参加(C)(D)你选择的答案: A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我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之一,因此我校网络教育的本、专科毕业证书和结业证书均须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

5.什么是“统考”?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统考”是由各省教育厅组织的,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实施的统一考试

(B)“统考”是指由网络教育学院组织的统一入学考试

(C)“统考”是指由网络教育学院组织的统一课程考试

(D)“统考”是指由教育部组织的,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实施的全国统一考试 你选择的答案: D [正确]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统考”是指教育部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实施的全国统一考试,即对我国网络高等学历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的全国统一测试,简称“统考”。

6.哪些学生需要参加统考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所有层次的网络教育学生(B)所有本科层次的网络教育学生(C)所有专科层次的网络教育学生(D)2004年3月1日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生 你选择的答案: D [正确]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2004年3月1日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生均需参加统考。

7.什么是学分制?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一种弹性教学管理制度(B)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C)(D)你选择的答案: A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一种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对传统学年制的一种根本性革命,与学年制有着本质的不同。学生能否毕业不以学年为限,而以修满规定的学分为准。

8.我校网络教育对毕业的要求包括哪些内容?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具有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籍

(B)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德体合格,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各类学分

(C)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D)2004年3月1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生通过“统考” 你选择的答案: A B D [正确] 正确答案:A B D 解答参考:

具有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德、体合格,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含实践教学环节)并取得规定的各类学分(2004年3月1日后入学的高升本、专升本学生必须参加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且成绩合格),准予毕业,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

9.下面有关学位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B)学位等同于学历,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也表示获得了研究生学历(C)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就一定能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D)学位不等同于学历,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却不一定能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你选择的答案: A D [正确] 正确答案:A D 解答参考:

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学位不等同于学历,获得学位证书而未取得学历证书者仍为原学历,而取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却不一定能够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10.什么是学分?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学分是度量课程的计算单位,是学生学习课程所需时间的反映(B)学分是每门课程考试是分数(C)无(D)无

你选择的答案: A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学分是度量课程的计算单位,也是学生修读课程所需时间的反映。

我院规定,理论教学课每16个学时计一个学分,这也就意味着学分越高的课程需要同学投入学习的时间就越长。

11.下面对我校网络教育结业规定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累计不通过学分不超过10个,可以申请结业证书(B)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仅有毕业设计(论文)不合格者,可以申请结业证书(C)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年限内,取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学分,可以用结业证书换取毕业证书

(D)凡获得结业证书的同学,不能再换发毕业证书 你选择的答案: A B C [正确] 正确答案:A B C 解答参考:

具有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但因部分课程考试不合格,不合格课程的学分累计不超过10个,或仅因毕业设计(论文)不合格者,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后,可向其颁发结业证书。

12.以下哪些网络教育学习的特点?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教”与“学”在时间上、空间上分离(B)学生以自学为主(C)学生以面授学习为主

(D)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并下载学习资料 你选择的答案: A B D [正确] 正确答案:A B D 解答参考:

网络教育学生的学习,有别于普通高校校园内学生的学习,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课件光盘和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同时接受必要的面授辅导。

13.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位于: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四川成都(B)云南昆明(C)重庆市(D)陕西西安

你选择的答案: A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四川成都

14.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站地址是: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www.xiexiebang.com 你选择的答案: A C D [正确] 正确答案:A C D 解答参考:287

30.以下关于使用音视频双向答疑平台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本题1分,不选全得0.5分,选错得0分](A)答疑平台的网址是:http://webclass.xnjd.cn(B)答疑平台的网址是:http://webmail.xnjd.cn(C)第一次使用平台时会自动下载插件(D)部分网络工具可能会阻拦插件的安装 你选择的答案: A C D [正确] 正确答案:A C D 解答参考:287

第五篇: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离线作业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第一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12道小题)41.开放系统

答: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

42.请举出一个系统的实例,并分析其目的、要素集、关系、结构和环境.

答:(主观题,自行举例即可)

43.系统的目标集中若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应当怎样处理?请举例说明.

答:分目标之间可能是矛盾的,因此采用某种形式的折衷是必要的,即在矛盾的分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计算每个分目标对总目标的贡献来确定最佳的妥协.

(自行举例既可)

4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步骤是什么? 答:

(1)系统现状说明

通过调查分析,对现存的不良结构系统的现状进行说明.(2)弄清关联因素

初步弄清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3)建立概念模型

在不能建立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4)改善概念模型

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和“学习”的加深,进一步用更合适的模型或方法改进上述概念模型.(5)比较

将概念模型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而且可行的改革途径或方案.(6)实施

实施所提出的改革方案.

45.交通运输系统的作业特征是什么?

答:

(1)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过程系统;

(2)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3)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4)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46.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性?

答:交通运输生产不仅仅是列车、车辆在轨道、道路上移动,而且在交通运输网(包括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上运动.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与结构,要建设成与内部、外部协调的交通运输网.在具有科学

合理的交通运输网上,通过科学的运输组织才能实现国家、社会、厂矿、企业以及人们所提出的运输任务,加速货物和车船的周转,压缩旅客和货物的在途时间,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47.旅客发送人数

答:是指办理客运的车站、港口、航空港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始发的旅客人数.

48.货物周转量

答:指一定时期内全国或一个运输企业在货运工作方面所完成的货物运输吨公里.

49.客流密度

答:一条交通线路或一个运输区段平均每一公里线路所担负的旅客周转量称为客流密度,其单位为人km/km.

50.客流分布

答:

在各个地域之间的旅客交流或在各种交通线路上的流量、流向、旅客构成、旅行距离,即为客流分布.

51.固定设备能力

答:指在采用一定类型的交通运输工具(如机车、车辆、船舶、汽车、飞机等)和交通运输组织方法的条件下,一个交通区段或一条交通线(包括航道、航线等)在一定时间内(如一昼夜或一年)所能通过的列车对数(或单方向的列数)、船舶、汽车或飞机的数量.52.移动设备能力

答:指在一定的固定设备和运输组织方法的条件下,由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船舶、汽车、飞机等所决定的,在单位时间内能实现的满载的列车、船舶、汽车、飞机数和货物吨救.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第二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22道小题)25.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答: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以获取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性质,就是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26.动态系统

答:内部结构参数随时间的函数变化而变化的系统称为动态系统.

27.系统相关性的分析以几元关系为基础?为什么?

答:一般以二元关系作为相关性讨论的基础,因为任何多元素都是从二元关系基础上发展的.

28.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实体系统是概念系统的形态化,又是实现概念系统要求的运行体.概念系统是实体系统的“灵魂”,实体系统则是概念系统的“躯壳”.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使实体系统抽象为概念系统,或者使概念系统具体化为实体系统.

29.硬系统和软系统有什么区别?

答:硬系统又称为良结构系统,是指偏重工程系统、机理明显的物理系统,一般便于观察,便于用数学模型描述,边界清晰,目标明确,有较现成的定量方法可以计算出系统的行为和最佳结果.处理这类系统采用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硬系统方法)非常有效.

而软系统又称为不良结构系统,是指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型的软系统,较难用数学模型描述,往往只能用半定量、半定性或者只能用定性的方法来处理系统,这类系统难以观测,边界模糊,目标不定.

30.系统工程学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系统工程学是涉及到许多学科的边缘科学 2.系统工程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子计算机 3.系统工程学的对象主要是大系统 4.系统工程学与自动化密切相关

31.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连续性?

答: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系统.

其连续性表现为运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运输生产时间的连续性.其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包括了集、装、运、卸、散诸环节所组成的生产全过程.旅客运输过程包

括进站、上车、运行、到站、出站等过程和环节.在完整的运输过程系统中,任何一个单元出现故障都有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实现.

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连续性还表现在时间上的连续;这个系统必须全年、全月、全日地运转,而不能发生任何中断,如果发生运输中断,就破坏了运输的正常生产.为此,研究交通运输系统,需要紧紧地抓住连续性的特点.

32.交通运输学科包含哪些分支?其主要研究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目前交通运输学科主要有以下4大类分支学科.

(1)交通运输法学:研究进行运输活动法律调整的科学.

(2)交通运输经济学:研究交通运输部门中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3)交通运输工程学: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建设问题.

(4)交通运输学: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管理学.

33.货物周转量

答:指一定时期内全国或一个运输企业在货运工作方面所完成的货物运输吨公里.

34.货物平均运程

答:即货物的平均运输距离,表示平均每吨货物运送多少公里.

35.经验判定法的预测原理是什么?其适用性如何? 答:经验判定法主要靠人们的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来进行预测.利用这类方法进行近期预测还是较可靠的,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如进行中长期预测,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专靠经验推倒就不完全符合实际而需采用其他类的预测方法.

36.预测中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有什么关系? 答:预测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定性分析就不可能对定量分析给予科学解释;而定量分析有助于证明发展趋势的数量指标.

37.交通运输供给与一般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有什么不同? 答:

(1)在交通运输系统中,供给者并不十分明确,因而不便于清楚地研究供给者行为.

(2)在交通运输中,供给的一些非货币特征相对于运营者收取的价格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3)很多确定交通运输供给的特征是使用者而不是供给者行为导致的结果.

38.运输短缺在宏观控制中的有什么作用? 答:

(1)短缺作为供给约束,制约经济的增长;(2)短缺作为非价格信号影响着运输的投入;

(3)运输短缺作为一个局部信号,会引起运输需求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中实现替代或转移.

39.为什么说优先建设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是建设和改建整个交通网络的最优策略? 答:

(1)建设一个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联系各大经济区和进出口岸,是执行开放搞活方针,加速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之一.

(2)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系统的建设符合经济原则.交通运输通道系统集中了高密度流量,在交通运输建设资金紧张条件下,优先把通道系统修建好,使一大部分运量处于高速度,高效率的交通运输状况,对缓解我国交通的落后状况意义重大,符合投资少效益高的经济原则.

(3)高效率的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对改善国土综合利用,完善产业布局,加速梯度开发,打破封闭型经济,减少流动资金和原材料积压,提高生产效率都有重大意义.

(4)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的修建,是强化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的基础,它将显著提高铁、水、公、航、管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效率,可以广泛采用联运、推广集装箱等各种有效的措施,使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有一个大突破,获得管理方面的效益.

(5)修建国际陆路交通运输通道对缩短欧亚非的运输距离,加强国际交流,加速我国内地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40.请论述交通运输通道与综合运网的关系 答:

(1)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运输网在形式上的区别是;交通运输通道是联结交通流、客货流的密集带,呈线型结构,一般为双向运输;交通运输网是联结交通流产生地与目的地的交通运输线路与枢纽结合部的点线集合,呈网状结构.(2)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运输网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交通运输网按其空间范围可分为国家交通运输网和地区交通运输网,通道也有如此的层次划分,全国范围的区际通道和地区性的区内通道.两者均可根据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运输需要,由两种或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组成.

(3)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运输网的关系密切:交通运输通道构成交通运输网的骨架,联结交通网的主要枢纽集散点,通过与网的联系,形成强大的交通流,亦即通过线网来聚散通道的客货流.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运输网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以达成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

交通运输通道的最高层次便是多功能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性立体通道系统.

41.举例说明,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点”、“线”系统能力的协调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

(1)必须将“点”系统的能力和“线”系统的能力进行综合平衡,使二者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互相适应,同步发展.

(2)应以通道系统对通道的要求运量为目标,认真分析客、货流的规律,摸清“点”、“线”上各项设备的现有能力,找出薄弱环节,制定出改造协调措施,使二者满足通道运量的要求.

(3)“点”、“线”系统能力的协调,关键在枢纽、结合部的能力与区间能力的协调.应使“点”系统的能力稍稍大于区间的能力,以保证区间畅通无阻,并适应区间能力大幅度增长的要求.(可自行举例说明)

42.交通运输布局

答:又称交通运输配置,它是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线路(包括铁路线、公路线、水运航道和航线、航空线及管道等)、站(包括河港、海港、航空港等)的土木建筑物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地域分布.43.为什么说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大系统?(P40~42)答:

交通运输系统具备社会经济大系统的特征:

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复杂;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庞大复杂;交通运输系统的信息复杂;交通运输系统采用大系统的控制与协调的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管理是交通运输管理的重要手段;交通运输系统具有庞大的职工队伍。所以说,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大系统。

44.简述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的关系?(P79)

答:运输需求决定了运输供给的发展方向、规模和水平;而运输需求的满足受到运输供给的限制,这种限制来自于运输企业的运能、运价以及需求本身的时间和空间因素。

45.在路网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考虑通道建设? 答:

(1)建设一个高效率的综合运输通道,联系各大经济区,是加速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之一;

(2)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符合经济原则;

(3)高效率的交通运输通道对改善国土利用,完善产业布局,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大意义;(4)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将显著提高综合运输效率,使综合运输管理有一个大突破,获得管理方面的效益;

(5)建设国际陆路交通运输通道对于加强国际交流,加速内地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46.试分析交通运输枢纽内的主要协调关系(P134~136)答:

主要包括:

交通运输枢纽内干线运输间的协调,主要是指不同运输方式干线间的协调,以铁路与海运协调为主,分析设备能力匹配、作业过程连续、作业时间协调、有良好的组织保障等基本条件的满足,在日常作业计划中实现;

干线运输与工业运输间的协调,主要考虑衔接点的选择、作业时间的衔接、运输组织的配合等;

干线运输与城市运输间的相互协调,主要考虑干线客运站点与站前广场、城市干道的能力匹配,以城市运输为干线运输提供旅客集散服务为目标。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第三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22道小题)38.系统

答:系统是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式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39.系统的相关性

答:系统的组成元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系统的相关性是系统元素之间全部关系的总和.

40.系统工程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

1.萌芽阶段(1940~1957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进行个别研究和简单应用,实践成果为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发展阶段(1957~1965年)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自觉应用,理论与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3.基本成熟和发展阶段(1965年至今)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理论逐步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在各个社会实践领域得到普及.

41.系统工程的程序体系包括那两个方面的内容?

答:系统程序包括二个方面的程序,一是系统开发程序,即解决给定系统问题的步骤,如系统开发、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试验和运行等管样的从系统设想到具体实现的全部过程;二是价值开发程序,它要求获得最大效益,以此为目的的程序就是价值开发程序.开发系统要求全过程中贯彻系统思想,使每个程序环节体现出系统性的要求,同时注意潜在价值的开发和潜在危害的发现与分析,以及开发对策、多途径的价值开发及评价,技术成果的移植和创新等. 42.系统工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1)“一个系统,两个最优”

“一个系统”是指以系统为研究对象,要求综合性、全面地考虑问题.“二个最优”是指系统的目标是总体效果最优,同时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的方法或途径也要求达到最优.(2)以“软”为主

系统工程是以“软”技术为主的工程技术,它是一大类新的工程技术的总称.(3)综合性强

一方面是应用知识和技术的综合性,另一方面是开展系统工程项目,要由各有关专业和各方面的专家参加协同工作.(4)咨询性

系统工程人员一般来参与决策,他们主要是给决策人员提供和分析评价备选的方案.

43.为什么要进行系统的结构分析?

答:系统结构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找出系统构成上这几个表征方面的规律,即系统应具备的合理结构规律.这就是说,要保证系统在对应于系统总目标和环境因素约束集的条件下,在系统组成集、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要素集和相互关系集在阶层分布上的最优结合并能给出最优结合效果的前提下,能够得到最优系统输出的系统结构.这种结构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合理结构.简言之,系统结构分析是寻求系统合理结构的分析方法.

44.系统分析的准则有哪些?为什么在进行系统分析时要采用这些准则?

答:

(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

一个系统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外部条件的约束,所以进行系统分析时必须把系统要素与内、外部条件和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因为系统大部分是动态的,它随着时间以及外界条件而变化.所以,选择一个最优方案时,不仅要从当前的利益出发,而且还要考虑到将来的利益.如果采用的方案对目前和将来都有利,那当然是最理想的方案.往往有的系统方案从当前看不利而从长远看是有利的,从系统分析的观点看这种方案是合理的.而对那种一时有利,长远不利的方案,即使是过渡的,也最好不选用.(3)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

一个系统往往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又由更低层的子系统组成.大多数情况下,有些子系统是经济的,但从总体大系统看是不经济的,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有的从个别子系统看是不好的,但从全局看则是有利的,那这种方案还是可取的.在系统分析中,对系统的要求是整体效益最优化,而不是局部或子系统的优化,局部利益要服从总体利益.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时,对于一些如政治、政策、法律等因素无法用数量指标进行分析时,只能用“好与坏”、“可以不可以”做主观判断的叫定性分析.系统分析不但要进行定量分析,而且要进行定性分析,因为在有些问题中某些定性的因素还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有了解清楚了系统的一些性质,才能进一步建立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做出定量分析,最后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找出最优方案.

45.运输需求分析

答:将运输需求与产生运输需求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相关分析的过程.

46.平均旅行次数

答:

指每一居民的每年旅行次数.

47.举例说明货流合理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1)合理的生产布局是进行货流合理化的基础(2)运输网合理布局是实现货流合理的物质基础(3)物资调拨组织与物资分配组织要结合货流合理化(可自行举例说明)

48.从运输供给角度来分析,按照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可以将其划分成哪些子系统?各有什么功能? 答:

答:可以划分为区内运输能通道、区际运输通道、国际运输通道和区域对内外交通的接口系统等4个子系统,它们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各具有不同的功能.(1)区内综合运输通道网络.它担负区内各社会经济点之间的运输联系,是区域的社会经济内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2)区际综合运输通道网络.它担负沟通本区域同国内其它区域的社会经济的运输联系.(3)国际综合运输通道网络.它担负着沟通本区域同国际市场之间的运输联系,或者国内其它区域通过本区域同国际市场之间的运输联系.(4)区域的对内、对外交通和接口系统.它是区域对内对外交通系统的结合部,是沟通本区域同外界社会经济联系的口岸或贸口.

49.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其分析过程应当遵循什么步骤? 答: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目标和任务是维持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关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客、货运输需求,以及协调区域内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各子系统(铁、水、公、航、管)的关系,使其综合效益最优.

其步骤如下:(l)确定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总体目标.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重点不同,有着不同的专业方向和综合发展类型,其交通运输系统的总体目标也不同.(2)根据所确定的目标,分析和预测区域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客、货需求量).(3)分析区域交通运输各子系统的发展条件及其优势,确定各子系统的规模,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根据需求建立区域运输系统的供给模型.在区域综合运输网中,客货运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得到合理的分配.

(5)确定评价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包括评价交通运输系统的技术与经济效果,组织管理水平;评价交通运输系统满足区域内部与外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环境等所提出的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指标.

(6)运用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对所建立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模型和模式进行优化,以求得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得到合理的发展.

50.交通运输系统评价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1)对交通运输现状进行系统评价,从而对现实系统有一个全面了解,为系统调整和优化提供基础信息和思路;

(2)对交通运输建设项目进行系统评价,研究交通运输项目明可行与否以及效益大小,从而为最终决策提供辅助信息.

51.交通运输规划

答:交通运输规划是一种战略部署,它主要解决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方向、原则、规模、速度、布局和部门结构等问题,并应指出实现规划的可能性和保证条件,从而对交通运输业和各部门及布局作比较全面和长期的合理安排,使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经济资源以及现有设备,促进交通运输系统发展与提高.5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1)交通运输是社会物资交流、商品流通和社会发展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条件,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是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首要因素。(2)自然条件是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因素。(3)技术条件是交通运输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因素。(4)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对交通运输布局也有重要影响。

53.请说明交通运输布局的步骤。答:

(1)确定交通运输布局的目标;(2)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约束条件;(3)建立交通运输布局模型;(4)对模型进行优化选择;

(5)对交通运输布局方案进行评价。

54.系统分析的要素有哪些?(P24)

答:目标、替代方案、指标、模型、标准、决策.55.制定评价指标应遵循哪些原则?(P168)答:可查性、可比性、定量性。

56.简述区际通道的特点(P109)答:

一般为国家或地区交通运输网的骨干;担负大量稳定的客货运量;运距长、能力大;由多种运输方式组成。

许多确定交通运输供给的特征是使用者而不是供给者的行为导致的结果。

57.固定设备能力(P115~116)

答:是指在采用一定类型的交通运输工具和交通运输组织方法的条件下,一个交通区段或一条交通线在一定时间内所能通过的列车对数、船舶、汽车或飞机的数量。

58.货流密度(P90)

答:是指交通线路上一定距离的货流量。

59.交通运输需求(P74)答:交通运输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旅客和货物空间位移的需要。

下载西南交大大学物理CII作业 参考答案[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南交大大学物理CII作业 参考答案[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南交大建筑材料B第一次作业

    建筑材料B 四、主观题(共17道小题) 52. 今有软化点分别为95℃和25℃的两种石油沥青。某工程的屋面防水要求使用软化点为75℃的石油沥青,问应如何配制? 解: 软化点为 95℃......

    西南交大 大学英语 III第4次作业答案

    大学英语 III第4次作业 客观题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4次作业,注释如下:大学英语III 第4单元 作业题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40道小题) 1. – Well done and......

    西南交大 大学英语 III第5次作业答案

    大学英语 III第5次作业 客观题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5次作业,注释如下:大学英语III 第5单元 作业题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40道小题) 1. – What do you w......

    西南交大 工程数学I 第2次作业答案

    工程数学I 第2次作业 客观题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1道小题) 1. (A) (B) (C) (D) 你选择的答案: C [正确]......

    西南交大 工程数学1 答案

    工程数学I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1道小题) 1.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2.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3. (......

    西南交大历史

    西南交大百年历史1.全国解放前的五次迁徙(1900-1949)(1)山海关校舍在1900年(庚子年)被八国联军强占,曾使我校历史一度中断当时的校名是山海关北洋铁路学堂,归北洋铁路总局领......

    西南交大自荐信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 尊敬的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处老师:您好!我是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李文亚。我希望通过贵校的自主招生来实现在西南交通大学学习的梦想!......

    西南交大,自我鉴定

    自我鉴定 为进一步增强个人综合素质,提升交通运输专业化知识水平,不断更新观念,充实自我,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的新要求,本人于2013年报考参加了西南交通大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