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辛亥革命》影评
《辛亥革命》影评
我开始关注这个电影,是因为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张它的海报,上面写道——“我们的历史,从这里开始。”然后我开始拼命回忆,古代历史真正的起点大概是在夏朝,近代历史的起点是鸦片战争,当代历史的起点是建国,哪儿跑出来一个辛亥革命。看着看着突然反应过来了,哦,是繁体字的海报,瞬间明白过来了。所谓的我们,其实指的是我们的台湾同胞。
我发现现在的国人评价历史电影,都不会先评价电影本身,而是滔滔不绝的讲述所谓的意识形态。这部电影是我在历史课上看的,原因很简单,在它上映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听说还有这么一部电影。犹记得两个《建XX业》上映的时候,学校、车站、广告,不知道有多大的噱头,以至于电影上映了两个月还有无数国人疯狂追随。而《辛亥革命》,同样是历史片,同样是巨星云集,同样是壮观的战争场面,却无法得到人们的追捧。
大陆有一种很特殊的电影分类,叫做“主旋律电影”。什么是主旋律,其实就是红色,红的让你炫目。可能有些不明真相的人们会责骂当今的学生,为什么我们对于那些主旋律电影那么没有热情,难道就这么不爱国吗?那么我要说,我们不是不爱看,而是觉得它们不过是历史书的翻版,不过是把历史课上的东西搬到了银幕上。我们来看一看吧,不论是《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还是《辛亥革命》,哪一个不是正史正谈,大而俗地描写历史的流水账。它和大陆的电影“主旋律”是分不开的。为什么我们不爱看?因为那段历史我们早已熟悉,电影如历史书一般将正义给予给革命,让我们想起——“辛亥革命的意义?”“这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所以说它其实是给老百姓普及历史常识的一部片子。再看外国的一些历史片:《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莱恩》,都是从一个个体事件,一个看似很小的事件来从侧面审视历史,而不是像我们的电影从1911一直哗啦一下讲到1921。我并不是说国外的电影就有多好,但是的确,外国的历史片拿到大陆来放,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得懂。说到这里我们肯定都懂了,我们国人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连辛亥革命是哪年发生的,牵扯到的人物都是谁还不清楚,那么何谈对于历史的拓展与反思?如果我们对于历史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与解读,那么我们的电影是不是也能脱离“主旋律”的束缚?
既然形式上不能吸引群众,那么必将从另辟蹊径,从电影的场面和剧情来下功夫。可以说《辛亥革命》在这一点上做的还是很好的。还记得当初我怀着怎样的爱国情怀到电影院,却看到我们的伟人在打情骂俏,不亦乐乎,影院里时不时的传来悦耳的嬉笑声,而这部影片带给人更多的是反思。我庆幸黄兴和徐宗汉的爱情停留在最美好的地方,保留了历史本身的神秘感和严肃感,让它至少可以出现在历史课上。
让我感到悲哀的是,这一段蔚蓝色的历史,却被红色染的不红不蓝。大陆的近代史电影总是让我很无奈。过分的束缚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这是现在的社会每一个家长都知道的,就像写随笔能写XX字,写作文却憋不出800是一个道理。但是我们的制度却不允许“非主流”电影的发展,似乎“三民主义”并不是他所宣扬的内容。我们背过无数遍的辛亥革命的意义去哪了?我们张口就来的“三民主义”得到体现了吗?
不过在这种畸形的审查制度下,《辛亥革命》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片子了。从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孙中山回国、孙中山就任总统、袁世凯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至少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要去总统职位的原因。它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洗脑,很好的脱离开我们大陆的现状,至少还原了真正的史实,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相。
从意识形态上说,我相信《辛亥革命》是有所进步的。文革之后,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出现。它对于袁世凯和黎元洪的刻画,还是相当令我感叹的。袁世凯或许是第一次这么光鲜亮丽的出场,在背负了叛国,复辟的骂名之后,这位历史人物的命运总是不怎么样。但是撇开道德不谈,他的军事才能,谋略与勇气,可以说后无来者。他是一个政治人物,而不是一个流氓,不至于让我们恨之入骨。孙淳很好的诠释了他,虚伪,但是令人敬佩。黎元洪处事的畏首畏尾,和他在战场的风云四起英明指挥,绝对不是简单的形容词能够描述的。其实历史人物本身就是复杂的,伟人也不是上帝。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名的人,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影响全凭后人给你创造的环境,就像我们和大陆对岸的同胞,文化相通,政治却不相融。如果你只是随波逐流,那未免太单纯了些。
另外,它对于西方势力的演绎也很出神入化。一直以来,我们对西方侵略者都是抱有消极态度的,但是从《辛亥革命》中,我看到了冷静,明事理,没有偏激的西方人。从荷马李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人性中光明的一面,看到政治、经济利益争夺背后的,超越国籍的信念。历史并不是儿女情长爱恨情仇,而是理性的,有规律可循的。战争或革命或许只是利益的取舍,但它们的背后,也有人性的一面。
所以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陆也可以带我们走进蓝色的历史,没有红色的激烈与热血,却富有蓝色的理性与冷静。激情太久,我们需要沉淀下来,从另一个角度去爱国。
第二篇:辛亥革命影评
篇一: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范文(3篇)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范文(3篇)
1、《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这具屹立的骸骨:民-族民-权民生之骨。这个清澈的灵魂:天下为公之魂。这是一个朴素的名字:孙文,他是一个医生。这具医生的骸骨,这个灵魂的名字,具体又是怎样的形象?不知他的勇气从何而来,他的力量——灵魂的力量——又如何而来。他的陵墓上镌刻着“天下为公”,意味着他立志做黄帝魂的拯救者——这也许能解释:重扬黄帝旗的同盟会在武昌的一声枪响,十六年的鸡蛋终于一朝撞碎了石头,这个医生却没有摇身变作历-史上成百上千画地为隅的枭雄,而是将自己作为最后一片蛋壳,向摇摇欲坠的巨石发出了最后一击他的形象清晰了起来:恢复中-华,他胜利了;创建共-和,他胜利了;重焕黄帝文化,他胜利了;揭开现代建设,他胜利了;黄埔肇基两-岸国防,他胜利了;他的继承者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赢来了港澳回归,他胜利了??这位医生在天上会怎样俯瞰着这个苦难的民-族呢?是依旧忧郁地凝望着她的病痛?是仍然抚-摸-着被虚骄的讪笑所掩盖的病灶与伤痕?还是悲悯地注视着她膝盖之下被风化已久的盐碱地,恨不能再生人间、再尝一遍俗尘的辛酸,以将她脊梁里潜伏的“强掩弱、众暴寡”的辫子连根拔起,重生那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华夏原型,再现她“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华夏姣颜?
前所未有的使命向你我他发出了召唤,泪水早已打湿-了我们灵魂的信笺——我们的灵魂,就是黄帝的灵魂,就是中山的灵魂;我们每一个灵魂,不论是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呐喊的、彷徨的、遥远的,都早已在黄帝和中山为我们注-入的血脉里,回荡着黄河的号角。在这号角中,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再属于自己,同时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从此属于我们自己。革吅命远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每一个炎黄子孙,正在那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医生的骸骨下瞻仰着凡十三亿、历八千年的灵光,他告诉我们:从这里开始吧,迈开新的步伐,向一切苦难与耻辱挺-进,为了我们所爱的华夏。
2、观电影《辛亥革命》有感
今天我去电影院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介绍了清末政府腐败不堪,官吏肆意搜刮民财,人民的生活已到穷途末路了。加上帝国主义不断向中国做经济、文化侵略,中华民族受到这种侵略辱,不仅人民无以聊生,连国家也面临覆灭的命运。孙中山先生看到这种情形,知道民族已经面临存亡的关头,如果不推翻满清政府,便无法拯救中国。于是便集合许多同志进行革命工作。孙中山先生决心革命的时候,年纪才二十岁。当时他是以学堂做为宣传革命的根据地,并且利用行医看病的机会,向外一步一步扩展,吸收同志。到了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时,孙中山先生组织兴中会,革命组织才成立。从那时候起,轰轰烈烈的革命行动才一次一次的展开来。孙中山先生发动的革命前后有十一次。《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很好地描述了当年革命时的前因后果已经革命的精神,主要是孙中山先生的那种精神,而且影片将辛亥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都给了很详细的描述,像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孙中山回国、孙中山就任总统、袁世凯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至少很好地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为什么要辞去总统的职位,其实,在那个时代,孙中山先生也有很多的无奈。
我认为这部电影很真实只是还原历史的真相,基本上十分靠谱,没有吹嘘,没有功过是非,没有对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批判,有的只是孙中山先生在革命过程中的无奈,所以我们不应该用意识形态的眼光去看待这部电影,而且其中所展示的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也同样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3、纪录片《辛亥革命》观后感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纪录片《辛亥革命》开始播放了。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我感到十分有意义。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中国人民当然不甘心承认备受列强欺凌的侵略现实,面对列强侵略的加深也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动。民族复兴的追求是几代人的目标、理想。但是,实现近代中国的复兴则面临十分艰巨的困难:摆脱帝国主义的外来干涉侵略与压迫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而使广大人民摆脱贫困,使中国作为大国富强起来,则是中华民族复兴更艰巨的一步。历史上,许多人为这一目标曾经进行了多次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从事的努力。中国近代史就是人们以这样一种精神支撑着从坎坷中走过来的历史。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1911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列宁曾就中国的辛亥革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没有真实的民主主义高潮,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这种高潮才能激发劳动群众,使他们创造奇迹。在孙中山纲领的每一句话中都可以看出这种高潮。”
辛亥革命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断修正改变积贫积弱中国的想法。孙中山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与当时的志士仁人们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果实而导致封建复辟,日本军国主义提出企图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加剧了中国主权沦丧。但是在革命跌入低潮,革命党人陷于苦闷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新的世界观观 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正是在辛亥革命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人重新考虑中国的问题,科学地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识到人民是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障,是历史的主人,自觉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唤起人民,并将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终于使复兴的理想得以实现,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变。
百年后的人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辛亥时期的社会状况,甚至不能理解当时的革命志士们的历史性的抉择。所以在辛亥百年后的今天,社会上流行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如认为“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或者认为革命的设计“超越了中国的国情”,“搞君主立宪会更好些,政治局面会更稳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还是避免为好。
其实,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们如何不欢迎以温和的没有牺牲的方式改变封建中国的面貌呢?对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的人生经历整体考察后即可看出: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醉心于以激进手段改变中国落后局面,但是在经历了一再的失败与挫折,意识到清王朝决不可能真心实意地退出权力的中心而实施“立宪”,而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并没有开明到可以以和平请愿的手段而推动立宪的时候,他们才选择了被认为是“激进”的革命道路,这其实是当时条件下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看了纪录片,对革命者的选择就会有更清醒的认识。(步平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长)辛亥革命观后感1000字 看完电影辛亥革命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既不像电影,又不像纪录片,这是电影界的一种异类影种,既可以说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也可以说是导演基本技能的缺乏。
我认为,所谓电影,必然需要电影的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电影,就像甘蔗缺乏了水分,嚼之无味,没有养分可言,也没有嚼的必要了。电影选择了让成龙来饰演黄兴一角,势必看重了成龙的市场和其无可替代的电影娱乐性,即所谓的成龙式的动作表演。我不知道成龙对于历史影片的市场效应到底如何,但至少全影看下来,成龙的动作表演,或者说他能够赋予电影其个性化的特征没有展现出来。简单来说,我们没有看到成龙的精彩动作场面。或许有人要问,这是一部记录史实的电影,没必要那么精彩的动作,主要还是要忠于历史的事实。那么我想说,既然不需要那么精彩的动作,既然要忠于历史的事实,那么还要成龙演作何?电影的灵魂娱乐性如果没有展现出来的话,那么还不如制作一部枯燥无味的纪录片意义重大。再者,成龙日趋消瘦的身材怎么看也不会象有点肥态的黄兴,如果形象不相像,我看连对于历史的真实性的追求也未必满足得到。
其实,电影本应该有足够的娱乐性的。电影既然启用了成龙,我认为可以在几大起义中独立穿插若干个动作场面来展现成龙的动作和电影的娱乐,当然在不影响整个故事框架的前提之下。一来,让大家感受到当时辛亥革命的气势磅礴,革命烈士的群情激昂。二来,让大家也可以感受到电影本应该给观众的一种娱乐享受。比如,成龙的手指受伤,我原本以为,后面的战争会描述成龙怎么在手指受伤的情况下,去英勇杀敌,叩响革命的枪声。但后来证实,这只是个小的插曲,稍纵即逝,根本没有后面的情节呼应,恕我实在无法揣摩导演设置这个情节的意义何在。既然已经开始着手一些细节的故事性描述,却没能够发挥出其本应该具有的故事性情节。既然已经邀请了诙谐动作片泰斗成龙参演,却只是让他演了一部以文艺形象为主的革命形象。我只能斗胆认为,导演的电影娱乐性的把握相当不够。
那些略显单调的战争场面,大致基本雷同,缺乏电影娱乐性的因素,比如说荡气回肠的杀敌场面,比如说精彩的动作,枪击画面,我觉得所有的一切完全可以用历史音像资料替代,反而让人更加有对还原历史的激动和对历史战役,革命情怀的共鸣。而电影花了大量笔墨去描述战争的场面,一来,没让观众觉得打得有多精彩,二来,也没让观众觉得这些战争场面有多么真实,震撼。
我觉得整部电影最成功的就是对朝廷的描述。里面有娱乐性的成分,也丝毫不影响历史的真实性。举一例,太后最后的一句呐喊,“退位”。我觉得娱乐性很足,退位是靠呐喊的么?退位难道呐喊一下就可以退位了么?当时的清朝太后难道也喜欢咆哮么?显然这些属于电影本身的娱乐效果,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整个电影的历史真实性,清朝的丧钟的确已经敲响,清朝皇室的无奈和落魄在这一刻显现的淋漓尽致,这才是电影和纪录片的最大区别。
辛亥革命举世非凡。而电影尚未成功,导演还需努力。
看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观看了这部电影——《辛亥革命》。这是每个不了解《辛亥革命》意义的中国人都应该去看的一部电影。很多的年轻人不了解历史,不理解革命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会懂得,中国人现在的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进步,都离不开那些曾经先辈们曾经为整个民族的未来做过什么。
在中国,只有彻底的共和、民主才能洗刷3000年君主专制,才能让人民有过上有尊严生活的机会。这是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也是照亮中国未来的希望之光。我们身为中华的儿女,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辛亥革命》观后感——何依凝
清王朝的腐败,更多革命党的出现,而造就了一个举世瞩目的革命——辛亥革命!它推翻了帝国主义,造就了一个民主的国家、规章。这个国庆长假,我去看了电影《辛亥革命》 这部电影不像普通的历史片,它有许多的明星在里面,又有故事的曲折性,深入人心。这部影片主要讲了:孙文在槟榔岛时与黄克强等人策划了广州起义,但却失败了,造成众多人才伤亡。随后,他在各地募捐,在武昌起义终于成功,历经千灾百难终于使隆裕太后退了位。取得了成功。
利益而肯献身的英雄!
看完了影片,我觉得那个年代的人是勇敢的,他们敢去为了争取一个更好的国家环境而去奋斗献身。而我们这代的孩子呢?娇生惯养,怕脏怕累,甚至可以就为了一点点小挫折而去自杀,那是多么自私啊!一个革命的成功需要多少人牺牲换来啊,孙中山在外国可以不怕耻辱去说服那些外国人不要资助清政府,我们也应该敢勇敢地去面对这一切啊!袁世凯就是一个贪婪的人,他所要银子,地位,最后就是自食其果!我们应该缅怀这些英雄,感谢他们所做的一切,没有他们,没有孙中山的领导,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他们肯为国家出生入死,那我们只要把学习搞好那么点要求甚至还达不到,真是悲哀!
《辛亥革命》能带给你一种英雄的豪气,就连那里的女人一样,也带着那么的满腔爱国之情,去看看吧。看看那里的人们是多么的悲惨,再想想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安逸!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我想大声呐喊?? 我是怀着沉重的心情看完《辛亥革命》这部电影的。观后我百感交集,热血沸腾,我想大声呐喊?? 我要大声呐喊:呐喊一个朝代的无能,呐喊一个沉睡的巨人!
一个落没的王朝总是平覆一个辉煌的王朝。在清朝历史的足迹中,我找到了属于康乾盛世的那一个,盛世滋丁,安居乐业。但毕竟康乾盛世毕竟只是昙花一现!更何况其经济水平、军事实力远远比西方的欧美国家落后呢。到了晚清,一时的盛世瞬间便成空中楼阁——1840年,英国的罂粟第一次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开炮,外国商人摄尽所能,大量鸦片浩浩荡荡破门而进。鸦片泛滥,泛滥了中国人们的心;鸦片蛊惑,蛊惑着麻木不仁的沉默者。它的一声炮响打破了沉醉于“天国”的美梦。这只是一个王朝沦陷的开始罢,翻翻沉重的历史吧——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血写的事实刺痛了双眼。今天的我们不能仅仅为外来的侵略者的无理而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而感到愤慨,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透过历史看清了所谓的文明人的嘴脸,当他们擦亮自己的鞋趾高气扬时,还不知道脚底下踩碎了多少他们的“文明道理”。他们一次又一次在古弱国土上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野蛮的分赃。回观历史,那些岁月已过去,我们更应该拨开一切来看清自身的问题:闭关锁国,思想落后,这都是一个民族致命的弱点。当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枪毙时,看看呐,围观的竟是一群中国人啊!麻木的心有谁能唤?麻木的人有谁能唤!
这时,辛亥革命就在民族存亡那一刻,爆发了?? 我要大声呐喊,为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你们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观看历史,我们看到:在檀香山上,在兴中会中,烈火待燃,炮火待发。各国志士,华人华侨决心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共和国。当武昌起义的炮火打响,黄花岗烈士林觉民正在给他的妻子写《与妻书》??他的眼泪潜然而下,滴落化成了墨,写不尽的缠绵悱恻,舍不得搁笔,一阁,就是永别。他没有悲悲切切,而是大义凛然表现出一个男子汉爱国气节。再看秋瑾被捕后,英勇不屈。1907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六)凌晨,秋瑾被押到绍兴轩亭口刑场,她目别祖国蓝天,慷慨就义,年仅31岁。她以一腔热血,终于唤醒了中华民族;还有许多许多这样的仁人志士,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为了探索新中国,挥洒自己的满腔热忱?? 辛亥革命的炮火,响遍武昌城头。连绵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终成历史。悲哉!秋之为气;壮矣!瑾其可怀。寂寞黄花,碧血永悲:风云变色,埋恨千古。青山有幸埋忠骨,有多少为革命而付出了鲜活的生命,而他们的功绩是永远也不会被历史的风沙所冲刷,永远不会??我要大声呐喊,呐喊今天这个用无数生命会换来的世界!我要大声呐喊,醒醒吧,那些民族分裂分子!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看看吧,为什么破坏分子恶意、极端地想闹分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根本没有将祖国、社会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在实施着背叛行动,他们没有铭记历史带给我们血的教训。篇二: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
今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我们在3个月前迎来了建党九十周年,又在十天前迎来了建国62周年,现在我们再次迎来了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记得100年前,武昌的枪声埋葬了一个旧时代,在这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观看了电影《辛亥革命》,重温这段历史,一起感受100年前这段让人感慨万千的历史。汉的感情不断升华,两人决定结为革命夫妻继续比肩战斗„„
影片截取了1911至1912年初那一时间段发生的历史事件。可以说成功做到了短小精炼且内容丰富。因为在这段看似短暂的时间里,却发生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动荡激烈的革命运动,从“血染黄花岗”到“武昌起义”,从“阳夏保卫战”再到“创建共和制”,短短的不足一年时间里,中国的历史得到了充分的改变,长达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迎来了民主自由的时代!虽然贯穿整个影片并没有特别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台词的亮点也并不是很多,但是将真实的历史动人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辛亥革命以后,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升起了新的曙光,充满了光明的希望。今天,一个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总体小康、国际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的强大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美好愿景正在变成现实![1]《辛亥革命》不是一部电影、一部小说可以说完的,而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来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
尽管这部影片无论是从规模来讲还是演员阵容都不及《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要宏大,但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牢记那些为中华民族争取民主自由的革命先驱,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历史的车轮总是不断前进的,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继往开来,作为一名大学在校生,我们深知肩上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我们的智慧。
《辛亥革命》影评
商学院 10级7班
耿丽恒 3号
篇三:辛亥革命观后感2500以上
观《辛亥革命》有感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在学校的要求下看了这部《辛亥革命》,这是继《建国大业》之后的又一部史诗巨作。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但很快,阳夏保卫战的再次失败,可是就在黄兴落寞的乘坐江轮离开武昌之时,远处却漂来了各地光复的木牌水电报,因为革命的胜利已经近在咫尺了!
经过谈判,孙中山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孙中山表示,只要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让位,由逼退清让位的人,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最终,孙中山如约退位。但大家明白,袁世凯的继位并不能使中华人民变得富强起来。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1911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
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束了两千八百年的封建统治,开创了亚洲第一个共和体制,写下了人类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篇章。
看完电影后我感到了思考的重量,对于辛亥革命我想我有以下两点的思考:
辛亥革命给历史和现在所带来的影响。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传承这种精神。
100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100年后的今天,全国各地以各种方式隆重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康德说过,最好的纪念是发自内心的自省。激励人们更加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是对辛亥革命100周年最好的纪念。
综观我国进入20世纪一直到现在百余年的历史,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就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这三次历史巨变,就是“振兴中华”的三次历史选择。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的民主革命,到实现民族独立、政治独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结合中国国情,选择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标始终是一以贯之的,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历史的特色之一,是专制帝制形成早、延续时间长。从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制‘始皇帝’开始,至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为止,专制帝制历时2132年,共有492个皇帝登极。其间改朝换代、起伏跌宕,法有更张而精髓不变,君主集权在涨落间反而愈趋强化。直至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的枪声响起,诸省响应,帝制崩坍终成定局。武昌首义后,湖北军政府建立,《鄂州约法》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共和制首次在中国成为一个鲜活的事实。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诏书中也不得不承认“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外观大势,内审政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今
天的武汉市,鄂军都督府旧址红楼和武昌起义军首先占领的起义门,已成为武昌首义文化区里的两个标志性纪念物。它们既是两千年专制帝制城堡被冲破的象征,也是共和政体在中国首次诞生的见证。这一破一立,虽然留下了种种未竟之业和令人嗟叹的遗憾,但是其首创性价值却可昭日月。
这场革命没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政治民主,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但如果把辛亥革命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则应该更加深入研究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具体分析它怎样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没有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也就谈不上革命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历史的发展就像长江大河,川流不息,奔腾向前,前后承续,无法切断;又如登临崇山峻岭,必须由低及高、拾级而上,每一个台阶都是通往顶峰的必经阶梯。看到过去的贡献而无视现实的超越,或者以今天达到的水准去嘲弄昨日之幼稚,都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
曾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的章开沅,研究辛亥革命历史已有半个多世纪。他说,盘点辛亥革命,要看三个100年,即辛亥革命之前的100年,辛亥革命以来的100年,以及放眼今后的100年。现在更需要的是从精神层面进行盘点和清理。通过纪念,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百年锐于千载”,这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成立以前那100年世界历史的精辟概括,而对于同盟会成立以后这100年的世界历史,这句话也同样适用。因为20世纪的“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等等,其变化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更远远超越了19世纪那100年。只有透过这前后两个100年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辛亥革命。
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就是挖掘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因为辛亥革命最宝贵的就是辛亥革命精神。辛亥革命给我们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带来的是一笔很宝贵的遗产。辛亥精神实质上是对祖国的热爱、追求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前面的两个100年都是前人做的事业,而未来的100年是我们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是摒弃肤浅的科技决定主义,实现精神的回归。当前人类面临诸多共同问题,资源浪费耗竭、生态环境毁坏日益突出,不是科技决定论所能解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需要精神的力量。辛亥志士们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置生死安危于不顾,置功名利禄于度外,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他们气壮山河、感动天地的英雄事迹,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是今天仍然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精神遗产总结为四个方面。即: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情怀,“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的献身精神,关心民生疾苦、立志为百姓谋福祉的高尚品德,顺应时代潮流、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100年前,这些思想成为推动人们投身革命的巨大精神力量。直至今天,革命先辈留下的精神遗产仍然没有失去思想光辉,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人们常问辛亥革命的精神是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振兴中华,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自觉精神。辛亥志士们为什么要革命,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受人欺侮的处境。他们把这种处境的成因归之于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所以要举行反清革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他们的目标虽然在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实现,但他们的精神却给后人以启迪和鼓舞。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成立兴中会的时候,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自此以后的100多年间,“振兴中华”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强大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无数革命先驱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当代中国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所继承的,就是辛亥革命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就是为争取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从铁路建设到港口规划,从矿产开采到衣食住行等工业,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为中华民族复兴勾画了前所未有的宏伟蓝图。这个蓝图,在当时被很多人斥之为空想,而今天,孙中山的构想绝大部分已经变成现实,并且大大超越。
第三篇:辛亥革命影评
辛亥革命影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三百年江山气数将近,内忧外患,时局动荡,正是乱世之际,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变革。以孙中山(赵文瑄 饰)为首的仁人志士意识到只有民主共和才能救中国,他们组成一个个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无数革命者流血牺牲,但是更多的革命家站出来与落后的封建体制作斗争,终于在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纵观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无疑是伟大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华民族民主共和的道路。而时下一些人的“告别革命论”,否定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意义,所谓“革命不如改良,改良不如渐进”的论调一度十分流行。
我们不能盲目的否定革命,更不能否定那个年代的人。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篇章,但辛亥革命中很多仁人志士的名字现代人几乎都不知道,而正是这些人推翻了帝制,把国家引向共和。真正的史学家是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来探究人物内心的心路历程,对历史人物的判定,不单单要看他是怎么说的,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做的。
辛亥革命使我思考了很多,让我提高了党员的先进性,这次活动举办的非常有意义。
第四篇:辛亥革命影评
还原那些人,那些事……
——评电影《辛亥革命》
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待酿满枝清艳露,和风吹上无情墓。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事败垂成原鼠子,英雄地下无长语。
——黄兴《蝶恋花〃辛亥秋哭黄花岗诸烈士》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一百年。一百年的时间,原本就可以忘却很多东西,但翻开史书,重温那段凝重历史的时候,我们发现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在辛亥革命之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已经依托那位有名无实的光绪皇帝进行了改良运动,但短短百日之后,维新变法就被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绞杀了。孙中山开始的时候,也是赞同改良的,但一连串的碰壁之后,孙中山发现清王朝已无可救药,特别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庚子之变”,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定,更让人感觉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此时的清廷已经“烂”到心里去了,光靠改良是无法改变中国的现状的。必须推翻它,于是孙中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孙中山想建立的是一个共和制国家,一个没有皇权的国家。在那个时候,可以想见,提出要推翻皇权,需要多大的勇气,二千年延续下来的“天授神权”,岂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撼动的。就是孙中山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前来刺杀他的那位刺客还骂他是“逆子贼孙”,足见人性中的奴性是多么地难去掉啊。
应该说,辛亥革命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当是时,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机关装配炸弹,不慎爆炸,孙武受伤。俄国巡捕闻声赶至,把炸药、旗帜、符号、文告、印信全部抄走,起义计划暴露。清兵开始按名单搜捕革命党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熊秉坤、金兆龙等人借机起事,武昌起义爆发。这是其偶然性。说必然性,孙中山、黄兴等人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和努力,革命爆发是必然的事,不在武昌,也必定会在别的地方出现。电影《辛亥革命》把这一段历史细细地为观众道来,中规中矩,诸色人等,一一过场,把他们经历的历史岁月一一定格在银幕上。
虽然《辛亥革命》打着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献礼片的称号,但是说起来这部电影还是有点小尴尬。
从表面上看,这部电影力求延续《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那样的主旋律的基调,但是看似都是主旋律,差别却是很明显。中国历史的逻辑讲究成王败寇,建党和建国当然是我们伟大的党,而《辛亥革命》虽然是推翻帝制和清王朝,但建立的是中华民国,讲究的是民族、民权和民生,两者差别甚巨。
和《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比起来,《辛亥革命》虽有大量战争场面,质感却要轻盈不少,也许是因为并非是什么业,而且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衡量起来“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一场革命,所以反而轻松得多,不必太担心现实政治影响,发挥的余地相对就大,所以在追求“信任、信念、信仰”的中心主题下,反而成了一部有点儿文艺范的所谓献礼片
从制作上看,因为主旋律之间的根本不同,加盟班底也不可同日而语,韩三平打着向党献礼的口号一呼百应,众明星没人敢说不,而《辛亥革命》虽然也号称众多巨星出演,基本是成龙独自撑着局面,其他赵文瑄、孙淳、姜武、李冰冰等人的号召力毕竟有限。当然了,明星扎堆儿不一定就是好电影,但是不得不承认韩三平建立的这种明星轰炸的电影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效益。
最后,更为重要的一点,也是最为敏感的一方面,现在“革命”基本等同于敏感词,大肆宣扬革命推翻政府的做法,与我们现时代的意识形态宣传相悖啊,这样的电影怎么可能称之为主旋律的献礼片呢。
我总感觉电影的出场片头很重要,特别是美国好莱坞经典影片出场处理得特别让人惊叹,或温暖,或惊悚,或回忆,或步步惊心,或一览无遗。电影开篇的镜头是秋瑾就义的镜头,宁静饰演的秋瑾走在街头,缓步走向断头台,伴随着画外音响起:“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为何事。
革命是为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这个段落颇为煽情,估计是导演张黎想来个开篇点题,主要是为了阐述革命的价值和意义。
革命究竟是什么,又为了什么?电影《辛亥革命》一直在追问。
清王朝的两广总督在问林觉民,你家境优越,知书达理,为何要革命?西方的银行资本家在问孙中山,你势单力薄,寡不敌众,为何要革命?不仅仅是这些听得到的追问,间接的问题也一直在以隐喻、象征的方式出现,它通过仁人志士的前仆后继在问,通过镇压者的痛恨憎恶在问,也通过战斗的悲壮惨烈在问:“革命为何?所为何事?”
这总让人联想起《十月围城》中的孙文的阐释,同样关于革命:“ 十年以前,一个学生在这里提问:何为革命?我告诉他,革命,就是要让四万万同胞人人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十年过去了,与我志同者相继牺牲,我从他乡漂泊重临,革命两次于我而言不可同日而语。今天,如果再道何为革命,我会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作革命。”
革命之路,异常艰辛,有杀戮,有牺牲,有战争,有炮火,是对人性的最大磨砺和考验。而且革命并不预付美好的未来。革命只为摧毁一切,从来没有想过革命之后会建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革命从来都不是简单地事,特别是从孙中山开始,后来毛泽东就此感慨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从辛亥年开始就已经弄出“革命”万岁的口号了,只不过后来被共产党发挥运用的淋漓尽致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秋瑾慷慨赴义时的话,还是孙文说的话,其实都是透支了革命的意义。而辛亥革命则是这样一种典型的革命:看似成功,实则失败。用我们历史教科书上的总结解释,这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本身的弱点导致的,孙中山妥协之故。
《辛亥革命》中,导演张黎主要铺陈了几场革命戏份: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阳夏保卫战等,但是这些战争场景有些为电影而电影,与剧情本身并不太大。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一个标志,但据张鸣教授考证,其实武昌起义完全都是一个偶然,没有必要渲染它的历史性意义
影片在进行正面描述的同时,也没有把反派人物简单脸谱化,袁世凯这个人物就刻画得非常成功。这个人物可称得是阴险、狡诈、毒辣,当初的维新变法失败就与袁世凯的“两面三刀”出尔反尔有关。辛亥革命发生后,袁世凯又用他惯用的伎俩,在革命党与朝廷间来来回回,以争取得到最大的利益。袁世凯的扮演者孙淳把袁世凯的丑恶嘴脸演得的是形神兼备,入木三分。老奸巨滑、老谋深算,这个袁世凯形象非常符合书中记载的人物形象。个人觉得片子的节奏把握的很好,松紧快慢得宜,就没有被拖着跑或者老牛拉慢车的疲惫,而剧本安排上的首尾呼应方式也深得我心。这是一个典型的套路分析框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革命是什么,革命为了什么”,答案散落在每个故事、每个人物的细节角落,却并非完整,到了结尾,再按顺序用影像和念白做了个排比,也算是为人物群像画上句号,同时自然的铺陈出影片自己的答案。
但是在电影当中,黄兴和徐宗汉的爱情戏多了,虽然导演已经用了许多闪回的镜头回切描述,但仍嫌多,这段历史负载的东西甚多,他们两位的爱情戏实在没有必要太过做重点。哪怕让黄兴写首诗,都比过多地描写他们的爱情强,黄兴写诗也挺不错的。不过,也许是可能黄兴由成龙扮演所至,这位“大哥”级的演员,导演多多少少要照顾一点。这两位的爱情戏过多,在某个程度上减弱了电影的力度。
另外,看完这几部大片后,我有个建议,这么好的题材,为何不好好利用,完全可以拍成多部(集)的电影啊,在目前的时间容量当中,有些事情根本说不完也说不清,拍成多部(集)的电影,每部(集)各有侧重,效果肯定不错,至少要比现在不停地打字幕强。同时,寓教于乐,看电影学历史,比光看书要来得有劲。
第五篇:辛亥革命影评
辛亥电影的又一场风潮—《辛亥革命》
明星出演主旋律电影,似乎已经成了不成文“杀手锏”,前有《建国伟业》后有《建党伟业》,如今更有《辛亥革命》。但要说让人印象深刻,恐怕前两者都是“星星”数量取胜,《辛亥革命》尽管同样集结了成龙、李冰冰、胡歌、陈冲、姜武、房祖名等众多明星,但据小编体验超前媒体场的放映效果看来,该片对于人物刻画的比重分配着实更加恰到好处,一众实力明星的演绎,成功让这些角色“过目难忘”。
孙中山
人物印象:口才好
“医人是我的本职,医国是我的天职。医术只能救人,而革命才能救中国。”
已经在《宋家皇朝》、《夜明》、《孙中山》、《铁肩担道义》以及这次的《辛亥革命》中5次出演孙中山的赵文瑄,看着几乎就是特型演员,不需要说话,一站或一坐,你知道他就是孙中山。但其实,赵文瑄版孙中山一出场就要不断说话,甚至“舌战群儒”,而且大半是英文对白。看片过程中除了不断感叹赵文瑄当“空少”时积累的惊人英文功底,内心最多的呐喊就是:懂一门外语多重要!旧社会也一样!懂英文的孙中山能用嘴改变历史,不懂外语的黄兴只能实实在在挨枪子儿啊!
黄兴
人物印象:死不掉
“前线赴死易唤醒生者难,难的事情当然交给你。”
成龙大哥在他人生第100部片里的武打戏份远不如他之前的任何一部电影,挨打镜头倒有不少,尽管他扮演的是一个军人。奇怪的是,他的英雄气概竟然没有减少分毫,没有了“铁打金刚”般的金钟罩,成龙演绎的肉盾英雄角色反而有血有肉,人性了不少。失去了“武功”的成龙,在这部戏里的文戏部分还是颇有看点的,一出是与李冰冰争执要砍断自己伤口腐烂的手,另一场则是在战场上让乱作一团急于冲锋的战士躲进战壕留住性命。黄兴,不再是成龙依靠个人硬功出彩的角色。
袁世凯
人物印象:奸有理
“要让革命党妥协,只能由我去逼清政府退位!”
实力派演员孙淳也已经不是第一次出演袁世凯了,8年前导演张黎的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袁世凯也是他演的,怪不得驾轻就熟。《辛亥革命》里的袁世凯可以说打破了以往 “窃国称帝”的跳梁小丑形象,虽然依旧野心勃勃,却合情合理起来。用孙淳自己的话来讲,他眼中的袁世凯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他虽有治世之能,却没有处世之德,也不按常理出牌。”。
隆裕太后
人物印象:霸气足
“行了行了!别说这些弯弯绕绕的,直接说!要多少钱?!”
相比《建党伟业》里只有几个短暂流泪镜头的范冰冰,陈冲饰演的隆裕太后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形容,简直“霸气外露!”她的出场总是围绕着一群封建官员的叽叽喳喳,而她总是淡定地喝水,淡定地试穿漂亮衣服,淡定地喝甜汤,被迂腐的套词说烦了,她会马上发飙,还会利用女人的天赋武器——眼泪攻势,让一众人等噤声下跪,情绪的收放自如让这个角色在戏份不多的情况下依然幕幕惊心。
隆裕太后出场的这些清宫戏画面,让人不禁想到24年前贝托鲁奇拍摄的《末代皇帝》,再一想,噢,怪不得觉得似曾相识燕归来,陈冲当年演的正是《末代皇帝》的老婆——婉容皇后,驾轻就熟啊。
写在辛亥后:满腔的热血,爱国的情潮,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与生俱来的基本品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光看“辛亥”,我们还要续想“辛亥”…记住辛亥的热潮,记住对祖国的每一份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