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读后感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读后感
在将近5个月的学习后,我们的课程《行政法》在期末考试的靠近中告一段落。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系统地学习了《行政法》的基本知识,学习了有关行政法的相关知识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掌握《行政法》方面的知识以及对一学期所学进行巩固,所以让我们读关于《行政法》方面的书籍,并写读后感。所以在当当网上找相关教材,一本教材映入眼帘——《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与图表》。选这本教材的的考虑是,关于行政法方面的法律比较多而且杂,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且费力,案例,可以与知识点、现实紧密结合,看书中所学如何应用到实际中;图表,可以把抽象的法律知识具体的表现出来。这样,学习《行政法》就不会那么枯燥,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本书简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与图表》,主编:沈福俊;副主编:周卫昕、曾刚;法律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这套教材是由华东政法大学负责编撰,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教育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并得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法学教育高地项目课程建设经费的资助。这本书是按照相关法律的编排体例,选取近年来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典型案例,集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案例并加以评释和注解,同时配以生动而简明的知识、法律图表,系统而全面地讲述和分析了法学核心主干课程的教学体系中的知识精粹,是一套以案例与图表形式教授法学知识的创新型教材。
本书特色
(1)案例崭新而典型。本书选取的案例重点突出、繁简适当,与知识点结合紧密。使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有关知识的重点、难点,同时又体现出较强的时效性。
(2)分析深入而精到。本书在以案例阐明有关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时,强调深入剖析立法意图和法律关系,以案例指导教学,加深知识印象,重在法律思维的培养。
(3)图表清晰而全面。图表是对既有法律与法理的科学分类与整理,并加以系统分解,使之条理化、清晰化、简要化,能起到加深理解和帮助记忆的作用。
(4)引据权威而翔实。本书所涉法律条文均引自最新的国家法律、法规及
司法解释,理论阐述均以学界通说为准,所选案例均为立法、司法实例。
读书有感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的法,若想了解行政法就必须先了解行政。行政法上所涉及的行政活动专指行政中的公共行政,并不涉及所有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形态。所以,我们把行政定义为“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若想了解行政执法活动的特性就必须了解行政的特征:
(1)行政的公益性
行政的公益性是其区别于私人活动的主要特征。在私人日常活动中,活动主体的行为只要不与法律的强制规定相违背,就可以为其个人利益展开相应的活动。而行政则是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
(2)行政的持续性和主动性
行政的持续性是针对其与立法之间的区别而言的。立法是制定一般性法律的活动,法律一旦制定完成,立法活动即告结束。而行政由于要时刻保证法律的贯彻和实施,维持整个社会的日常运转,必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行政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社会。行政机关往往不需要当事人启动程序便可以直接对于相关的事项予以处理,而且法律不允许行政机关怠于行使应当主动实施的职能。
(3)行政的法定性
行政活动所涉及的是公共利益,而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行政活动需要在法律控制的范围内进行,接受法律监督,防止行政不当造成对个人利益的损害。行政的法定性主要体现在行政主体、行政权限以及行政方式都必须受到法律规定的约束和制约。
(4)行政的裁量性
行政的裁量性,又称行政的权宜性或行政的自由性。行政具有裁量的特征主要是因为社会生活复杂多变,法律不能预见所有的社会生活情境,且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变化速度。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主体由于承担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不能拒绝承担相应的行政职责,应当根据事务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判断自由。但是这种裁量也并不是意味着行政主体可以肆意判断,其裁量权的行使也必须符合法治的精神,受到法律的约束。
(5)行政手段方式的多样性
社会事务纷繁复杂,这也就决定了在社会事务的处理上面不可能采取比较呆板的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判断,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就造成了行政手段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例如行政主体可以用强制力实现行政目的,也可以在充分尊重行政相对人自主权的基础上引导行政相对人予以配合共同完成行政目的。
从行政的特征来看,行政法在行使的过程中也具有相应的特征。正是因为行政的持续性和主动性、行政的裁量性和行政手段方式的多样性的存在,加之行政公务员一般都有多重身份,既是公民,也是行政公务员,还是行政主体的代表。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如果混淆了两者的对应性及法律关系,可能导致身份和行为的错位,如公民以公务员身份处理私人事务,利用行政职权优先权实现自身的私权利益,就可能产生滥用职权行为。行政人员在行政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行政的公平、公正。
(1)一些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素质较差,存在办人情案、关系案,在执法中随意性大,不严格执法等问题。一些执法单位越权办案,在行政许可的过程中缺少报批手续,该报批的不报批或者存在随意审批、许可,在许可过程中利用职权来谋取利益。有的行政执法人员办案显失公正,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有些单位或执法人员办人情案、关系案。有些案件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执法人员随意罚款,滥用自由裁量权等等。另外在执法过程中,有的各部门为了自身和局部利益,互相推诿本应管辖的案件,特别是在涉及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案件时,非但不予配合,反而多方阻挠,或存在索要好处费或不按管辖分工乱办案等等。
(2)利用职权便利为自己谋取利益。一些执法人员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以罚款代替其他行政处罚类型,一些地方行政机关视罚款为一种创收手段,随意使用处罚方式以从中获利;有的地方片面规定罚款指标,执法办案要看是否有“油水”可捞。因而常常以罚代拘,在群众中造成犯了罪、违了法都可以用金钱来解决的错觉,忽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忽视了处罚的社会效益,群众对一些事件处理不公意见较大,反应强烈。
(3)有些执法人员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比如在拆迁过程中,执法人员与拆迁住户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动用暴力强制拆除公民的住房。另外在城管执法过程中,一些执法人员蔑视弱势群体,遇到纠纷,不做耐心的思想教育工作,动辄使用暴力手段,影响了执法人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紧张。
造成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有很多,有执法体制的原因还有执法人员自己存在的问题还有体制外监督不力等原因,归纳有如下:
(1)为人民服务的执法理念没有深入执法人员内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但一些执法人员的思想和观念没有及时跟上改革步伐,一些不和时宜的传统执法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特别是法治意识和人权保障意识没有很好确立。一是在把握法律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力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部分执法人员习惯于按长官的意志执法和领导批示办事,以领导和上级的满意不满意作为执法工作好坏的标准,忽视法律要求;当权力需要与法律要求发生冲突时,往往取权舍法,以权代法。二是在用权与维权的关系上,权力本位思想严重。习惯把权力凌驾于公民权利之上,漠视公民权利,没有认识到保护公民权利是执法工作的最终目的。三是在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定位不正,主仆颠倒。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记了人民群众是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在执法过程中官本位思想、特权思想严重,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呼声无动于衷。
(2)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业务不精。一是部分执法人员缺乏应有的法律、业务知识,对新形势下执法办案要求不了解、不掌握。不少年纪较大执法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法律和业务知识,对办案的有关程序要求了解比较少,不能适应岗位执法的要求。二是一些执法人员道德水准不高,缺乏应有的工作责任心。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和影响下,少数执法人员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严重,不给好处不办事,没有经济利益的案件能推就推,能拖则拖,该办的不办,吃拿卡要,有的甚至受贿、贪污。三是部分基层领导业务素质低下,工作作风不实。一些基层领导自己不懂法,不会办案,根本起不到指导和监督把关作用。有的领导作风不实,忙于应酬,很少关心执法工作,在审核、审批案件中,往往只批不审,敷衍了事。
(3)立法滞后,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行政处罚方面没有统一的程序法,而是分散于各实体法律法规中,难免发生相互矛盾,相互抵触,有的规定还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
(4)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责任不落实也是造成行政执法工作主要问题的原因。比如要求公开行政执法的各个环节,实行“阳光作业”,但是在许多地方仍是“暗箱操作”,并且很多执法人员不按程序办事,外界发现不了,也没人举
报,这样监督也就无从谈起。
近些年,随着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发展,我国在行政法治建设也取得了进步,有效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但是,在一些执法领域和一些部门也存在一些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尤其在一些涉及自由裁量权的部门更为严重。若想更好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国就必须加强立法建设,完善行政法律体系,使执法人员在行政过程中依法办事,让人民群众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对于行政执法人员来说,要加强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另外还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转变行政执法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除此之外,还要全社会要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发挥党政、人大、立法、司法、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在执法过程中的监督,使得行政工作更好的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期末作业考核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满分100分
一、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不能自由处分。(4)行政法律关系引起争议后,行政机关有单方解决、处理权。2.行政处罚与执行罚的区别。
答:1)行政处罚是行政行为的一种;执行罚属行政强制行为中间接强制的一种。(2)行政处罚是给予违法者以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而执行罚是对违法者科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3)行政处罚措施只能对一事适用一次,而执行罚可反复适用。3.简述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
答:(1)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指当行政相对人因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后,在诉讼期间,不停止该具体行政行为执行。(2)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的原则。(3)不调解原则。在行政诉讼中,不能以调解为结案方式。但行政赔偿诉讼案件除外。(4)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5)有限变更原则。指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一般不得变更,只是对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判决变更。
4.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的区别。
答:(1)产生的前提不同。行政补偿因合法的行政行为引起;行政赔偿则以行政违法为前提。(2)是否适用等价原则不同。行政补偿不适用等价原则;行政赔偿适用等价原则。(3)发生的时间不同。行政补偿可以在损失发生前进行先行补偿;行政赔偿必须以损害事实的发生为前提。(4)处理的机关不同。行政赔偿因涉及违法,多数国家允许司法审查;行政补偿纠纷一般都由行政机关解决。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及与公正原则相关的制度。
答: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应包括:(1)公正原则。(2)公开原则。(3)保障基本人权原则。(4)效率原则。与公正原则相关的制度有(1)听证制度。(2)回避制度。(3)合议制度。(4)说明理由制度。(5)职能分离制度。(6)不单方接触制度。(7)记录备案制度。(8)复审制度。2.结合实际,谈谈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
答:依据行政法理论,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 个人或组织的申请,做出决定允许其从事某种活动,行使某种特权、获得某种资格能力的行为。行政许可从实质上讲是以法律禁止为前提条件的。即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或社会安全、将个人、组织的某些行为或活动权利规定为普遍,普遍禁止,但同时又规定,对于符合合法条件的,行政机关可通过其许可行为解任禁止。行政许可行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第一,行政许可是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的,不属于行政机关根据职权所主动发出的行政行为。第二,行政许可是一种赋予被许可的相对人权利的行政处理行为,不同于行政机关所做出的实质在于增加当事人义务的行政处罚、强制执行、征税等义务性行为。第三,行政许可在性质上一种特许,即个人或组织所申请许可的事项,对一般人是禁止的,但不意味对任务人禁止。第四,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的行政行为。即必须有正式的法律文件,例如:许可证、执照等才能成立。
行政许可作为行政机关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其本身具有法律效力。这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1、证明力,2、确定力、3、拘束力。
行政许可制度是现代化社会各国普遍使用的对社会和经济进行管理的重要制度。它的主要功能作用在于:第一,有利于国家对社会以及其他事务的宏观调控。第二,有利于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体现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第三,有利于保护个人或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行政许可必须遵循的七项原则,即,合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监督原则以及无偿原则。3.试论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及其选择。
答:1.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指行政程序法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形成的总体特征。行政程序法可发挥多方面的作用,立法者可按照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进行选择,强化或突出某方面的作用。这种选择使一国的行政程序法形成一定的目标模式。从目前各国情况分析,主要分为控制型、权利型和效率型三种。
(1).控制型模式表现为以控制下级行政机构,防止其偏离统治意志为目的。其特点包括设置多层级的审批制度,自上而下的监察制度、复杂的控告和抗告制度、秘密的内部侦控制度等。
(2).权利型模式的突出特征是更多考虑监控行政权的行使。着重防止和控制其滥用,以最大限度的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益)不受侵犯。美国、韩国、日本的行政程序法属此种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
1)规范重心在于规范和监控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尤其对行政强制、制裁等程序做出严格、细致的程序规定。较少或不规定内部行政程序。
2)重视与行政相对人权利行使和保障利益获得等相关程序,诸如参与、申请、申辩、告诉等程序的规定。
3)注意划分清楚行政权力与行政相对人权利的界限,尤其是后者权利的全面、完整和可操作性。4)以对行政相对人切身利益构成重大影响的听政程序为核心内容,对之具体、详尽的规定。有关听证的规定与其他内容中占比重最大。
5)设计程序时应首先考虑达到结果的公平、公正性。6)司法化程度高。(3).效率型模式的明显体现在于立足行政效率的宗旨,着眼于促进行政职权的有效行使和管理目标的迅速实现,尽可能减少行政机器运转过程中的阻力。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的行政程序法可划归此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
1)职权主义倾向明显,赋予行政机关较大的行政主导权和较宽的自由裁量权。
2)规定了一些用以提高效率的特别制度和程序。如西班牙行政程序法中的“紧急审理”制度、“兼并程序”。德国、葡萄牙行政程序法中确立了若干听政排除事项。此外,对时效的规定要求严格,规定时附以违反的法律后果。对有关行政协助、申诉不停止执行制度的规定也较为详尽。
3)在程序的设计方面,重视其科学性、连续性和灵活性,力图简约易行。尤其给紧急、复杂情况下行政主体处量事务,留下必要的空间和余地。
4)对行政相对人的参与权利重视不够,通常仅作较原则、抽象的规定,有关听证制度的内容欠详尽,行政法律救济的制度及程序也着墨不多。
5)司法化程度不高。
但从现行的各国行政程序法看,纯粹选择一种模式的比较少见。大多数国家都以一种模式为主兼容其他模式。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数国家倾向于选择权利与效率兼顾的模式。其特点是,既尊重公民权利,反对违法及不当行政,又赋予行政官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在程序足以体现公平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行政行为过程步骤紧凑、简便易行,注意程序的科学性;在划清行政职权与公民权利界限的前提下,注意明确行政官员的职权与职责等。
2.从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共同点、不同点及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具体衔接关系论 述。
4.结合实际,谈谈比例原则在行政法运行过程中的运用。
答:行政法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基础性、自身的特殊性,它应能反应出行政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法律的本质特性。主要表现在:(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规范制定的依据(2)当行政法具体规范不明确或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直接适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也可以根据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出法律解释。
行政法的原则有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所谓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违反实体法和违反程序法都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破坏。实体法是指规定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的行政法律规范。程序法则通常是为保证行为程序公正,没有偏私,从而保障实体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执行这一原则的制度是回避制度。
(二)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
(三)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前提条件是有法可依。行政合法性原则通常要求行政权依法律的规定存在,行政机关依法设立并应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具体讲,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才能存在
(二)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二者不能偏废。
(三)任何行政职权的授权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行政合法性原则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行政主体应严格依法办事,行政管理活动应有法可依,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进行。这里所讲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不仅仅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宪法、法律,还有国务院指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章、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较大的室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乡法规以及省级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室以上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等。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法治原则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中的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法理。行政合理性原则基于实际行政活动的需要而存在的。任何法律都是有限度的,尤其是规范行政活动的法律。主要表现在:
(一)法律不可能规范全部行政活动
(二)法律对行政活动的规范,应留出一定的余地,以便使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果法律对行政活动规定得面面俱到,毫无裁量余地,则最终可能导致行政机关束手无策。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行政合理性原则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其具体要求主要有:
(一)行政行为 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的目的
(二)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总之,行政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行事符合常理。自由裁量权赋予行政机关更多的权力,因此应受到更多的限制。既要防止对自由裁量限制过严,使自由裁量变成羁束决定;又要防止对自由裁量的放任,使之变成专横行为,破坏行政法治。一般来说,具有不政党动机、不考虑相关因素或内容不合理的相关因素内容要合理是相互联系的,共同形成对行政自由裁量的实质控制,使行政法治得以完善。在现实生活中,行政合法性原则贯彻得非常不好。如有的行政机关没有职权的情况下,却要行使所谓行政权力。如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这样的案件:一城管大队执法人员拦截大货车,要求罚款。罚款的理由为,该车拉散装建筑废弃铁丝,没有罩蓬布。违法嫌疑人进行申辩,执法人员不但不听申辩,并强行扣了大货车司机的机动车驾驶证。不交罚款,就不发还机动车驾驶证。很显然城管大队无权扣机动车驾驶证,但就是这听起来象个笑话事情在现实中的确发生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嫖娼最高被处罚5000元。然而在现实中,被处罚多少数额的都有,大多数被处罚10000元,7000元、6000元情况不等。往往这种处罚是以公安派出所名义进行作出的,并且罚款不出具任何收据占了不小的比例。事后当事人想起诉到法院,却连个收条也拿不出来。嫖娼,不但违法,而且影响家庭,影响工作,影响一个人的仕途升迁。所以某些公安干警抓住违法嫌疑人的这一心理弱点,不仅仅是罚款,简直是有“敲诈”嫌疑,使用精神逼迫的手段迫使违法嫌疑人主动交纳高额罚款。象这样执法,不但执法主体不正确,即公安派出所无权行使象这样的大额罚款,而且罚款数额过高,直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另外行政行为程序不合法。最基本应给违法嫌疑人出具一张收据,告知违法嫌疑人违反了什么法律,有哪些行政救济手段。所以行政合法性原则在现实生活中贯彻得不够顺利。行政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贯彻得也非常不利。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双方发生欧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之规定可以实施拘留。当事人常反映“为什么只拘留我,不拘留对方?”我们或许常做这样的解释,法律只是说“可以”拘留,而没有说应当拘留。所以说只要拘留合法即可,被拘留的人不能强行要求公安机关拘留对方。这种解释只是对行政合法性进行的,没有解释行政行为为什么经常合法但不合理。拘留斗殴一方,不拘留对方,显然不合理,不公平,不能说服人。行政机关应一视同仁,同等情况,应给予相同的行政处罚。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是非常好,但在现实生活中贯彻得非常不利。实现依法行政的梦想,还有待时日,有待于努力
第三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期末作业考核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满分100分
一、简答(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不能自由处分。(4)行政法律关系引起争议后,行政机关有单方解决、处理权。:
2.行政处罚与执行罚的区别。
答:(1)行政处罚是行政行为的一种;执行罚属行政强制行为中间接强制的一种。(2)行政处罚是给予违法者以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而执行罚是对违法者科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3)行政处罚措施只能对一事适用一次,而执行罚可反复适用。
3.简述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
答:(1)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指当行政相对人因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后,在诉讼期间,不停止该具体行政行为执行。(2)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的原则。(3)不调解原则。在行政诉讼中,不能以调解为结案方式。但行政赔偿诉讼案件除外。(4)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5)有限变更原则。指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一般不得变更,只是对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判决变更。
4.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的区别。
答:(1)产生的前提不同。行政补偿因合法的行政行为引起;行政赔偿则以行政违法为前提。(2)是否适用等价原则不同。行政补偿不适用等价原则;行政赔偿适用等价原则。(3)发生的时间不同。行政补偿可以在损失发生前进行先行补偿;行政赔偿必须以损害事实的发生为前提。(4)处理的机关不同。行政赔偿因涉及违法,多数国家允许司法审查;行政补偿纠纷一般都由行政机关解决。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及与公正原则相关的制度。
答: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用以指导行政程序法的制定以及其下一实施的基本准则或原理。它是高度地提炼、凝聚行政程序法的精神、涵盖总结了行政程序法的内容。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1、法律正当程序原则。法律正当程序原则公认是程序正义的主要体现。概括行政法上适用法律正当程序原则之最核心要求有:一是在行使行政权力可能相对人产生不利影响时,须先听取当事人意见。不能片面地认定事实,剥夺对方的辩护权利。概而言之,正当程序是要求将对相对人能产生或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行政行为司法化。
2、自然公正原则。自然公正原则初建于英国。就自然公正原则内容而言,又由两个基本的程序原则组成。其一是听取相对人的意见,其二是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吸取相对人意见原则,是指任何人或团体在行使权力可能使别人受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相对人的意见,每一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和防卫的权利。该原则的核心要求,是不让个人蒙受不利而又没有陈述意见的机会。这一原则又含三个构成要素:首先,要求保证相对人在合理时间以前得到通知。其次,让相对人了解行政机关的论点和根据。再次,提供对相对人为自己辩护的权利。不能作为自己案件法官原则,还被总结为“任何人不得自断其案”之法谚。该原则的重要意义是避免偏私。
3、比例原则。所谓比例原则,是指要求实施行政权时,在目的与手段之间要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4、透明度原则。程序公开实质是现代民主政治向行政权提出的公开行使的要求。坚持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将行政权运作的基本过程公开于社会,接受社会的监督,防止行政权的滥用等。
5、保障基本人权原则。即是说,出于对基本人权尊重和保障,在行政行为中尽量减少乃至于消除对一般公民基本权利或利益的不利影响或损害。
6、效率原则。行政效率是现代行政管理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与法律正当程序原则、自然公正原则相关的制度
(1)听证制度。指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行为时,就有关问题听取当事人评论意见,同时予以说明解释的制度。听证制度被公认为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对行政公正起根本性的保证作用。
(2)回避制度。指公务员在代表国家实施某一具体行政行为时,例如:与当事人具有亲属、爱憎、金钱等方面的利害关系,就不能参与该行政行为实施的制度。其基本内涵是:任何人不得裁决与自己有关的案件。公务员在已知自己与所处理案件存在利害关系时,应自动回避,行政相对人亦可提出请求,由行政首长命其回避。
(3)合议制度。指行政机关(通常指实行委员会集体领导制度的机关),对涉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事项,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或裁决的制度,基本内容为:合议制机关具有独立的不受干涉的行政决定与裁决权;合议机关必须由三名以上成员组成。举行合议之际也应三人以上出席。决定或裁决须取得合议组织半数以上同意方得生效;参加合议的成员对于自己的投票有陈述或不陈述理由的权利,有将其理由制度笔录,并对这作为要更正的权利。
(4)说明理由制度。指行政机关在做出对行政相对人不利的决定时,必须说明做出该决定的事实原因和法律依据的制度。说明理由制度是行政程序法中的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有利于鉴别针对自己的行政决定、决策是否正当合法,理由是否充分,以便在需要时通过行使诉权等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职能分离制度。指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利益问题做出决定,特别是对行政相对人实施行政处罚时,其调查控告职能应与裁决职能分离的制度。负责调查违法事实和提起指控的公务员,不能参与行政处理决定或行政处罚的裁决,负责做出行政处理决定或行政处罚的裁决的公务员,不能与负责调查指控的公务员事先相互协商和交换意见。
(6)不单方接触的制度。指行政机关在处理两个以上行政相对人的具有互相排斥利益事项时,不允许单方接触的制度。
(7)记录备案制度。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听证、做出行政处理或处罚、行政裁判等,均须制作记录,建立案卷,以备查阅的制度。
(8)复审制度。指行政机关做出决定或裁决后,应给予行政相对人一方当事人提出复议、诉讼或申诉的机会,当相对一方当事人提出申诉或诉讼请求时,有关决定或裁决应受到法院、上级行政机关或同级行政机关中专门机构重新审查的制度。复审制度应包括复议制度和司法审查制度两种。
2.结合实际,谈谈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
答:依据行政法理论,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个人或组织的申请,做出决定允许其从事某种活动,行使某种特权、获得某种资格能力的行为。行政许可从实质上讲是以法律禁止为前提条件的。即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或社会安全,将个人、组织的某些行为或活动权利规定为普遍,普遍禁止,但同时又规定,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机关可以通过其许可行为解除禁止。
行政许可行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行政许可是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的。不属于行政机关根据职权所主动发出的行政行为。第二,行政许可是一种赋予被许可的相对人权利的行政处理行为,不同于行政机关所做出的实质在于增加当事人义务的行政处罚、强制执行、征税等义务性行为。第三,行政许可在性质上是一种特许,即个人或组织所申请许可的事项,对一般人是禁止的,但不意味对任何人禁止。第四,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的行政行为。即必须有正式的法律文件,例如:许可证、执照等才能成立。
行政许可作为行政机关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其本身具有法律效力。这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1、证明力;
2、确定力;
3、拘束力;
行政许可制度是现代社会各国普遍使用的对社会和经济进行管理的重要制度。它的主要功能作用在于:第一,有利于国家对社会经济以及其他事务的宏观调控。第二,有利于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体现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第三,有利于保护个人或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行政许可必须遵循的七项原则,即,合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监督原则以及无偿原则。
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包括申请与受理、审查、决定三个环节。
针对行政许可实践中存在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重许可、轻监管或者只许可、不监管,不该准予许可的乱许可或者该许可的又不许或等问题,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行政许可的监督与责任制度。
(一)关于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法规定,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中的违法行为。同时,针对一些行政机关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的现象,行政许可法着重对实施行政许可之后的监督检查作了四个方面的规定:1,书面监督检查制度;2,实地监督检查制度;3,属地管辖制度;4,举报制度。
(二)关于法律责任制度。行政许可法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行政机关违法设定、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三个方面:1,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2,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3,实施许可后不履行监督职责的法律责任。
第四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资格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D.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满分:3 分
2.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A.行政复议判决 B.行政复议决定 C.行政复议裁定 D.行政复议仲裁
满分:3 分
3.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A.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 B.不得收取超额费用
C.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取任何费用 D.无相关法律规定
满分:3 分
4.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A.1年 B.2年 C.6个月 D.3个月
满分:3 分
5.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行政诉讼,其管辖人民法院是()。
A.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B.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C.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D.协商确定管辖法院
满分:3 分
6.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一般由()。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原告或者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D.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满分:3 分
7.《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A.变更 B.撤销 C.发回重审 D.继续履行
满分:3 分
8.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满分:3 分
9.李某是县办公室的安全保卫干部,被借调到县公安局,在借调的一次执行任务中,违法剥夺某人的人身自由。在这里,()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A.县办公室 B.县公安局
C.县人民政府 D.县人事部门
满分:3 分
10.张某和李某是邻居。在一起行政案件的执行中,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将案外人李某的一间房屋当作被执行人张某的房屋强行拆毁。李某提出赔偿请求,该损失应由谁赔偿?()
A.由张某负责赔偿
B.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负责赔偿 C.由人民法院负责赔偿
D.属于意外事件,由李某自己承担
满分:3 分
1.下列属于行政救济特征的是()。
A.行政救济以行政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 B.行政救济以行政争议为基础
C.行政救济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D.行政救济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行政主体的合法权益
满分:5 分
2.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选项属于复议机构的职责的是(A.向有关组织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B.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定行政复议决定 C.对行政机关违反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D.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满分:5 分
3.行政赔偿的方式有()。
A.返还财产 B.恢复名誉 C.恢复原状 D.支付赔偿金)。满分:5 分
4.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有()。A.国家行为 B.行政立法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
满分:5 分
5.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对哪些行政案件拥有一审管辖权()?
A.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件 B.海关处理的案件
C.对国务院各部门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D.对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满分:5 分
6.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必须符合下列条件()。A.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D.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满分:5 分
7.《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是()。A.法律 B.行政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法规
满分:5 分
8.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根据法律规定,可以暂停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情形是()。
A.原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人民法院根据原告的申请或依据职权,裁定停止执行的 C.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停止执行的 D.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满分:5 分
9.行政诉讼当事人包括()。A.原告 B.被告 C.代理人 D.第三人
满分:5 分
10.国家机关行使追偿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已经向受损失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支付了赔偿金、返还了财产或恢复了原状
B.赔偿义务机关已经向受损失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支付了赔偿金、返还了财产或恢复了原状
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提出行政赔偿的请求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对加害行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 满分:5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得分:18 1.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办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国家赔偿仅指金钱赔偿。()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视听资料不能作为行政诉讼的证据。()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行政诉讼案件的起诉应以书面方式,即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14日内立案,并通知原告。()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具体运用于各种行政案件,从而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专门活动。()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其权限范围内,但背离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第五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1—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个体户朱某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工商局发现后处以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下列关于该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
A.工商局应及时告知朱某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B.举行听证的有关费用由工商局与朱某合理分担正确
C.李某既可以自己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1-3名代理人参加听证正确
D.工商局应依照听证笔录作出最终的处罚决定正确
(2)某县公安局因彭某拒绝交纳罚款,将彭某店内搅拌机扣押。一个月后,该局通知彭某将搅拌机领回,但该机器在扣押期间被借用遭到部分损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某县公安局的扣押行为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正确
B.某县公安局的扣押行为应当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的授权,否则构成违法正确
C.某县公安局退回被扣的机器即可视为对扣车行为违法性的确认
D.某县公安局应满足彭某提出赔偿其机器维修费、机器被扣期间停产的收入损失的要求
(3)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下列许可机关的哪些行为不符合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的有关规定?
A.某行政机关制作的企业设立许可登记文本中,要求申请人填写企业负责人的婚姻、血型和父母的情况正确
B.行政许可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中将其中的一个邮政编码写错,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工作场所太小为由要求申请人回去改正,第二天再来递交申请材料正确
C.某机关作出了准予某公司成立的行政许可,在决定作出后8天才将行政许可证件向申请人颁发
D.某煤矿企业主在其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40日时,向有关机关办理了延续登记手续,该机关在两个月以后仍没有作出是否延续的决定正确
(4)下列哪些做法违反《公务员法》的规定:
A.某公安局处长张某因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基本称职,被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正确
B.某市工商局干部王某到该市某国有企业中挂职锻炼一年
C.某市知识产权局与技术员王某签订的公务员聘任合同,应当报该市组织部门批准正确
D.某县商务局办事员李某对在定期考核中被定为基本称职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正确
(5)下列关于行政行为拘束力的表述正确的()
A.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不再争议性,相对人不得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B.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正确
C.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D.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正确
(6)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A.执行法律规定的事项正确
B.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能的事项正确
C.有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事项
D.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对有关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事项正确
(7)金某写检举信而遭到殴打,于案发当日向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报案,九天考资但派出所久拖不理。金某向区公安分局申请复议,区公安分局以未成立复议机构为由拒绝受理,并告知金某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金某可以向某区人民政府申请复议正确
B.金某可以以某派出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正确
C.金某可以以某区公安分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正确
D.应当对某区公安分局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正确
(8)对于原告在诉讼中的举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原告提供的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的,可以认定该行政行为合法正确
B.原告逾期不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C.原告在一审中没有提供而在二审中提供的证据,法院绝对不予采纳正确
D.对于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原告一律必须证明自己提出过申请正确
(9)下列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原告资格是充当行政诉讼原告所应具备的条件正确
B.有原告资格的人一定而且也只能是原告
C.原告资格要求起诉人必须是具备民事主体资格,具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
D.原告资格要求起诉人必须是其主张权益的享有主体,我国行政诉讼不存在他人诉讼和公益诉讼正确
(10)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的,作为例外处理:
A.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正确
B.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正确
C.原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D.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正确
(11)被告人经审判监督程序改判无罪前的哪些情形,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A.执行刑罚中被依法减刑的,对于被减刑部分的刑罚正确
B.执行刑罚中被保外就医的,对于保外就医期间的刑罚
C.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正确
D.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刑罚的正确
(12)对于下列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审查的()
A.某县民政局在春节来临之际,根据生活困难程度不同,按每人100——200元的标准向低保户发放过节补助。李某一家五口获得每人100元的补助,但李某认为县民政局的行政不合理,其应当获得每人200元的补助,并以此为由提起行政诉讼;
B.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情节较重,被民警依法处以罚款五百元的治安管理处罚。张某认为处罚过重,提起行政诉讼;正确
C.某县人民政府向全县经销商发布一公告,规定凡经销该县甲企业产品的经销商可获得低息短期贷款的优惠政策。该县甲企业的唯一竞争对手乙企业以该规定侵犯了其公平竞争权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正确
D.王某申请行政复议后,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出复议决定。王某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复议机关予以受理。正确
(1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在二审程序中,对当事人依法提供的新证据,法庭应当进行质证。这里新证据是指:
A.在一审程序中法院应当准予延期提供而原告未提供的证据
B.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依法申请调取而未获准许,人民法院在二审程序中调取的证据正确
C.原告或者第三人提供的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的证据正确
D.原告或第三人在二审诉讼过程中提出的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所没有反驳的证据
(14)某县人民政府为严格管理本地人力三轮车运输市场,成立“非机动车管理办公室”,并发布108号政府文件,规定本县所有人力三轮车的持有者必须到该办公室办理审批申请“三轮车运输证”方能从事三轮车运输载客业务。个体户李某未申请,办公室以县政府的名义根据上述文件对其作出责令停业、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
A.该县设定行政许可应当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B.该县人民政府发布的文件违法,其无权设定行政许可正确
C.有关机关可责令设定该行政许可的机关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销正确
D.李某不服行政处罚决定,向上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该文件的审查申请正确
(15)关于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均应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进行评价正确
B.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只能行使行政许可权,而不能行使处罚权正确
C.行政机关委托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组织应当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正确
D.行政机关依法举行听证的,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许可决定正确
(16)刘某因使用报废车辆运输被公路管理机关执法人员李某拦截,李某口头作出罚款20元的处罚决定,并要求当场缴纳。刘某要求出具书面处罚决定和罚款收据,李某认为其要求属于强词夺理,拒绝听取其申辩。关于该处罚决定,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该处罚决定不成立,刘某可以拒绝
B.该处罚决定违法,刘某缴纳罚款后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论正确
C.该处罚决定不成立,刘某缴纳罚款后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D.该处罚决定无效,刘某可以拒绝正确
(17)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程序的?
A.因有关纳税问题与税务机关、海关产生的争议
B.公安局对中国公民出境的申请不予批准正确
C.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正确
D.对省级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正确
(18)甲购买汽车从事货物运输,但未办理税务登记,且一直未缴纳税款。某县国税局要求甲限期缴纳税款2000元并决定罚款1500元。后因甲逾期未缴纳税款和罚款,该国税局将甲的汽车扣押,甲不服。下列说法正确的()
A.对缴纳税款和罚款决定,甲应当先申请复议,再提起诉讼
B.甲对上述三行为不服申请复议,应向某县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局申请正确
C.对扣押行为不服,甲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正确
D.该国税局扣押甲汽车的措施,可以交由县交通局采取
(19)上河村、下河村两村因某一土地所有权发生争议,县人民政府将该土地确定为上河村所有,下河村在法定期限内没有向法院起诉,但仍继续占有并使用该片土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上河村无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正确
B.县政府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C.上河村可以要求县政府履行法定职责
D.上河村可以对下河村村提起民事诉讼正确
(20)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A.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帐户内划拨正确
B.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100元至200元的罚款
C.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司法建议,由其按规定予以处理
D.拒不履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