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摘 要:在英美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两个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化及历史的差异性,促使文学评论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语言是一个民族得以立足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本民族文化及灵魂相互结合的产物,英语语言中自然融入了英国与美国的文化,两者之间相互统一与协调,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英美文学评论及文学作品中。本文主要介绍英美文化存在的差异,并针对其在英美文学评论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英美国家;文化差异;文学评论;产生影响
作者简介:张燕霞,女,汉族,1968年2月生人,河北省无极县人,大学本科,硕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文学是艺术与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艺术领域中具有鲜明的特色,文学评论是文学发展的直接产物,也是一种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艺术价值及人文内涵的表达方式,能够提高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认知及理解能力,但文学评论与民族意识及人们思维方式息息相关,故文学评论本身便具有差异性及特殊性。针对英美文化领域而言,文学评论受到英美文化差异的影响较大,对英美文化中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深入研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化评论的影响,能够最大程度上推动英美文学评论的发展。
一、英美文化存在的差异分析
(一)语言发音的差异
英语,是英国与美国人民的主要使用语言,对于英国人而言,英语作为母语,在语言发音方面与美国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英国人发音时强调字正腔圆,发音特别清楚,停顿之处较少,反之美国人发音时主张能够省略多少便省略多少,能一句带过便一句带过[1]。一般来说,英国式英语比美国式英语听觉上更为舒服。
(二)语言环境的差异
导致英国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环境的不同。因英国人在处世方面具有严谨性,在思维逻辑与文化理解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且很难被外界因素改变,同时英国文化存在单一性,接受先进文化的能力较弱;反之美国人追求创新,很少受到传统文化因素的阻碍,美国文化具有多元性与包容性,能够充分汲取国外文化。
二、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学评论是文学及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英美文化的逐渐发展,文学评论层出不穷,关于英美文学评论的研究也愈来愈多。受到英美不同社会意识的影响,文学评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如下:
(一)英美文学评论中语言差异的影响
语言作为文化的表现工具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与生存的根本。受到语言差异及各种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评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当语言接受一定程度的加工与再创造后,文学作品便会产生出不同的社会影响力与文化内涵,从而形成文化差异。英语在受到历史的影响后,成为全世界人民的通用语言,一方面推动着世界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与文化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发挥自身的巨大优势,即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浓厚的历史感,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文学评论的顺利开展。英国文学评论的主要特点为:保守性、中规中矩性。原因有:英国人思维及个性与美国人相比带有保守性,低调又不张扬,这点为文学评论的特色之一。除此之外,英语作为社会发展过程的产物,且作为英国的母语,人们对其的尊重与敬仰也能极大地影响到文学评论。反之对于美国人而言,历史上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在英语使用方面受到了英国人的影响,但美国的发展历史中没有经历过封建时期,是直接由奴隶制转变为资本主义,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使得美国历史与文化缺乏了沉淀,故美国文学评论的使用语言具有先进性与创新性的特点,常带有夸张语气,缺少了英国人的保守性,同时非常直接与大胆[2]。
(二)英美文学评论中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
从英国文学评论方面来说,评论语言主要存在继承与摒弃之间,英国人思维的固守性,促使了英国国家的发展水平较为缓慢,英国文学评论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不论是带有宗教色彩或者是现代诙谐色彩的文学评论手法,都展现了英国文学评论领域渴望突破自我与探索新兴评论方式。反之从美国文学评论方面来说,其文学评论发展方向与美国文学趋同,同样作为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但没有历史厚重感,缺乏深层次的含义,而且缺少了历史文化的积淀,难以在世界文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些情况都与美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历史文化密切相联。因美国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了美国文学评论语言上的直接与大胆,加之受到印第安土著及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文学评论的角度更为灵活与全方面,能够取长避短,故美国文学评论在世界文学领域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得以进步的灵魂,不但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决策,而且对于文学评论也有着深远与长久的影响,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制度,这些都能在文学评论中得以体现。本文介绍了英美文化的具体差异体现,对英美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作出了分析。
第二篇:英美文化差异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
英美人的思维模式的特点是呈线性顺序进行演绎推理,而中国人则偏重于直观、直觉,多用意象思维方式。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这种不同表现在:英语国家的人着眼于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中国人则着眼于对对方发出的信息或表明的态度所做出的直接反应。比如,对某一产品或某一设计,不管满足与否,英美人倾向于先给予赞扬,而中国人往往更挑剔。对来自对方的赞扬,中国人和英美人的反应和回答也是不同的。英语国家的人对„称赞语‟做出的反应,往往是欣赏、兴奋,认为对方的赞扬是对自己某件事的认同和认可,对待这种赞扬,英美人觉得应表达自己的谢意,所以通常用“Thank you.”,“I‟m glad to hear that.”。而中国人觉得,谦逊是一种美德,得到他人赞赏时,经常表现出不好意思和受之有愧之感,往往会以“哪里,哪里”,“过奖,过奖”,“还差得很远”等作为回答,则会使英语国家的人感到迷惑不解。
二、价值观念的差异
由于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历史文化的不同往往会使人们形成对待同一事物上的不同观念。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时间观念、决策方式和处理冲突的态度上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在美国用两天就能签订的合同,在中国起码需要两个星期。美国人信仰自由竞争与个人主义。在美国谈判代表实权在握,可以在他被授权范围内自行决策。个人敢于承担责任在美国人眼里是一种美德,是积极进取的表现。然而,中国人却十分注重集体决策,强调集体聪明。我们知道中国早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之说。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导致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对某些事物理解不同,造成在贸易活动及语言交际中不能相互沟通。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中国与英语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他们在传统生活方式、爱好、忌讳等方面体现出的风土人情都不尽相同。
在接待宴请时,中国人更殷勤好客,非常注重面子,规格、档次、品味、数量,都要考虑周全;而英美人较注重礼貌、得体和实效,并给客人一定的自由空间。英语国家的人请客,饭菜一般比中国简单,习惯是每人一份,在饭馆请客也是主客各点自己的饭菜,饭后也可能各付各的账。这种分食法、AA制是西方个人独享主义在饮食文化中的典型反映,中国人却是一种共享方式。
我们一贯强调中国是礼仪之邦,受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了顾及“面子”,涉外企业在贸易洽谈中有时表现得过于恭谦和随和,强调客气。比如,喜爱用一些模糊词,如“也许/或许”,“随便”等。虽然从汉语语境和文化心理上讲,我们做得很有礼貌和委婉,但这类词语在商务往来用得过多过滥便会起反作用。西方人,非凡是美国人,性格开放豪爽,说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过多的模糊词给人模棱两可、缺乏自信、言不由衷的印象。他们会觉得和中国人商务交往非常困难,会产生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能公开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也没有能力公开地阐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的印象,其结果造成商务往来困难和无效率。造成的对外商务交往冲突。克服“面子”困惑,不要因小失大。
在喜好和忌讳上双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不要问对方收入、体重、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去哪儿”、“吃了吗”等。懂得和了解这些一般商务往来英语语用常见的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国人假如听到“Youarealuckydog”时,会感到不快,因为汉语中多借用狗一词来骂人,但在西方社会,人们对狗的爱甚至超出对家庭成员的爱,而“You are a lucky dog”要表达的意思是“你是个幸运儿”。中国人喜欢“666”、“888”,不喜欢数字“4”,而英语国家的人不喜欢数字“13”,若13日又是星期五,则更不喜欢举行或参加社交活动。中国人没有这一忌讳,但是在与英语国家的人交往中,就不能不注重避开这个数目了。
四、语言现象的差异
美国文化学家萨姆瓦认为,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除了中国和英美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外,还有语言形式和内涵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语言内涵的客观存在影响着对语言的理解,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并造成贸易活动中的误会和冲突。
两种文化中都具有某词句、某事物或某现象,但两种文化分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或感情色彩,因而影响语言的准确表达,造成误会。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table”用作动词时,英国人是指马上行动,而美国人则是稍后再作处理,若在商谈中双方就此达成共识,问题可想而知。
在对外贸易中,非凡是使用非母语与对方交流时,对词汇选择、语体等都应加以留意。比如,北方有家企业向英国出口“山羊牌”羊绒被,他们把中文里的“山羊牌”说成英语“Goats”,结果虽然羊绒被的品质上乘,但却滞销,这是因为“Goats”在英语里含有“色鬼”之意。
综上所述,中国和英美文化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差异表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语言现象等方面。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坚持不懈地排除文化优越感、文化模式化和文化偏见的干扰,正确对人,正确待已,相互尊重,平等交往。
一、两个文化与思维方式背景下的教育差异中英美主要的文化与思维差异表现为:中国人讲求整体性,而英美人更注重个体性;中国人重视求同思维而英美人往往追求求异思维。这些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文化与思维方式背景下教育差异性。(一)首先,表现在教育体制差异方面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专业教育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大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等院校大多是单科性学校,以行业性甚至岗位型专业为主。而英美教育方式则是以通识教育为主,训练学生们的忠诚和负责任的公民意识以及语言和思维能力。在学习方式上,中国和英美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英美教育是体验式学习。这种学习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不利于知识的形成,不擅长考试。中国教育是一种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有利于知识的形成,不利于能力的形成,不利于突破思维和创新。英美国家的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看重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国内学生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提高方面,团队意识不强。在国内,学业的完成多以讲授方式为主,考核内容多以书本知识为主,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基础知识扎实牢固。而国外优秀的学生在回答考试问题时漏洞百出,想法甚至怪异,但长远来看我们看到的现象却是作为科学最高奖项的诺贝尔奖很难见到中国人的名字,原因就在这里。中国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全盘接受,分不清学科理论体系哪些部分在未来是可发展的,哪些部分是必须淘汰的。他们的导师根本就不喜欢学生的想法与自己有稍稍相悖之处。学生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他们以拥有丰富的知识而自豪。英美的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发展学科中的合理内核,通过判断把学科的价值观念发展出来,把过时的和走到顶峰的那部分扬弃掉。他们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热衷于辩论,使自己混乱的知识体系在辩论中剔除糟粕和谬误,从而获得迅速的进步。因此,英美学生应该学一点中国的传统,中国的学生则应该多多地学习英美学生那种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以兼收并蓄为主的学习方式,应该勤于辩论,把辩论放到与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去。(二)其次,表现在教育核心和目标差异性中国和英美教育最大差别就在于英美教育灵活、自然、多姿多彩,更接近孩子的天性。差异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英美教育并不过于强调分数,而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根本目的。当学校或家长不恰当地强调分数的时候,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尖子学生一般具有竞争力,但获取高分并不是他们的动机,英美的学生把许多时间用在和自己竞赛上,为自己树立目标,然后设法实现这些目标,这就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所在——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提高学习兴趣。而中国教育比较注重分数,升学、高考等都是以分数来决定优先次序。2.英美教育鼓励学生从社会中,大自然中获取知识,顺其自然发展。英美的学生经常出去旅行,学到什么内容,就去实地参观、考察什么内容,工厂、农场哪儿都去。如果有学生因家庭困难没钱出去,学校也会积极支持,并不认为会耽误学习,反而认为这是最生动的学习,可以开阔眼界。英美国家的父母承认孩子的个人爱好和执著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来了解学生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可以形成宝贵的性格特征,譬如毅力、领导才能和协作能力,让孩子顺其自然发展。而中国的教育注重知识的接受,所有知识都是来自于书本,缺乏从社会中吸取知识,不能辨别知识的对与错,好与坏。3.英美教育注重人性化、社会实践的教育方式。英美学校不会让孩子去苦背标准答案,更注重人性化、社会实践的教育方式,上课时大家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讨论答案。英美孩子的创造力、表达力和独立的思维永远是被鼓励的,而一个孩子是否出色,重在其个性鲜明和锋芒毕露的智能表现上。无论孩子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多么离奇古怪,都会得到一句“Good Try(尝试得好)”的赞许。在英美国家,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占的比例很大,四年大学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时间的比例是:一年级2 :8,二年级4 :6,三年级6 :4,四年级8 :2。比较起来,我国的大学生实践课程少得多。英美国家的中学生有近三分之二的课时是在实验室、机房、图书馆、博物馆和实习基地度过的,而我国却让学生大部分时间是纸上谈兵,动脑不动手,劳心不劳力,只注重让学生去接受、学习书本知识,而严重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善于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三)最后,表现在培养的学生创新性上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果,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然而到了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英美国家,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是:
1、教育传统差距。教育方式不同。中国的教育方式可用压制、保守来形容。老师对孩子说的最多的是“不许”、“不行”,从小引导孩子学会约束自己,服从集体的需要和要求。英美国家老师多采用引导、启发的方式,说的最多的是“yes”、“go”。从小鼓励孩子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放手让孩子自己进行自主思考与学习,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2、教育理念不同 中国的教育理念与英美国家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英美国家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无论是各门课程的课程学习报告、设计报告还是期末考试,中国大学更为重视学生的答案是否符合“标准”;而英美国家大学更看重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国内教育与英美国家教育的重要区别。国内的学生往往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基础,这也是中国学生能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佳绩的原因,但是英美国家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创造,许多课程都安排有案例学习与讨论的时间以及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陈述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老师对学生的面授时间很短,大约为学生所用学习时间的30%左右。其余时间要靠学生自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才能学懂有关的知识。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学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由于他们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英美国家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并提问。虽然有些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老师都会认真解答。而有的问题则非常尖锐,学生甚至可对老师的观点进行反驳。课程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对现行政策或评估方法进行批判性的论述。英美国家高校老师对学生的课程报告或者课程设计的评阅多以鼓励为主:对思维独特、见解不一般的学生大加褒扬;即使一些学生的报告刚刚过关,老师也可以从报告中找到文章的亮点予以鼓励。这些鼓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可明白自己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英美国家高等教育重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来搜索信息,确定实际而全面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自我吸纳知识。英美国家高校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社会感、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由于教育体制不同,中国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高校大学生的外语、计算机、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不如英美国家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好的学习方法。
3、中国与英美国家高校科研模式不同。从教师的科研成果看,随着社会整体研究实力的增强,人们对高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大学面临的研究课题和目标也越来越多。目前,中国高校对教师的科研工作都有硬性的要求,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其初衷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其有更多的科研成果。但机制本身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教师为了完成聘期内的论文数量,随便抓个热点问题,通过互联网搜索,两三天就能凑出一篇质量不高的论文,导致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质量不高,“学术腐败”现象随处可见。英美国家对学术腐败普遍的提法是“不正当科学行为”。不正当科学行为指的是“在提议、开展和评议科研项目或报道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剽窃”。英美国家对于学术腐败采取的方针是揭露、调查等工作,主要由了解内情的科学界承担,但对于在调查过程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包括如何获取物证、传唤人证等,该办公室则准备了一整套非常细致的对策。英美国家高校教师的科研压力很大,但教师能认真专一地在自己的聘期内,就某一个或两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了取得一项成果往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堪称“十年磨一剑”,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的现象基本见不到。
二、文化差异在政治、经济中的表现(一)文化差异在政治上的表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导致了中西方国家在对待一些国际政治问题上产生分歧,主要体现在:
1、在对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事关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冷战后,在一系列国际纷争中如在新世纪的美国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问题中,中国一直主张由联合国起主导作用来解决,并加强联合国的权威;而美国则意在操控联合国,一旦无法操控,便倾向于单边主义。在联合国扩常改革上中国坚持增加第三世界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以确保国际秩序的平等建构,而美国坚持以对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经济和维和贡献及综合国力和人权的实现状况来做评判标准,支持日本等国入常。美国的这种态度除了有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考虑外,含有明显的强国优势论。
2、在国际秩序建构上美国由于失去了苏联这个大对手,更加志在建立单极世界。它力促北约东扩,又借打击恐怖主义之机进人中东、中亚和东南亚,并将中国当作未来假想敌等等。而中国一直坚持反恐非扩大化,在国际社会反复倡导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独霸世界。
3、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一味单方面强调其对华贸易逆差的中国倾销因素,而回避谈及自身产业结构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发起多次纺织品等产业的贸易纠纷;中国则坚持认为贸易逆差的造成是美国方面部分产业发展过分受到保护而失去竞争力,贸易纠纷应该在双方让步的情况下进行解决。在国际金融领域,美国引导西方大国不断向人民币施加升值的压力,以压迫人民币实行可自由兑换等国际金融自由化;而中国坚持认为现阶段只能按中国经济发展步伐有步骤地进行金融改革,否则不仅中国经济将会动荡,而且世界经济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4、在价值观方面美国倡导全人类的民主、自由,认为美国价值观是最好的,其他民族应该遵循美国价值观。中国也追求民主和自由这一目标,但是更强调在天下体系下的民主,强调各个民族实现民主的方式有差异,强调多样化和平等,不承认有任何一种文化占绝对优势地位和实现全球单一的价值观和文化。通过上面四个方面态度的差异,可以发现中华民族性格的温和性。中国在国际政治上崇尚“和为贵”。要求各国在解决分歧时相互妥协,这是化解国际矛盾的最好和最重要的思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这一民族文化的折射。而美国明显是清教精神下的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下的现实主义。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很多早期思想家受到欧洲“天赋人权”思想影响,获得独立后,美国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和拥有最好的制度,如果世界其他地方需要,就可以向它们进行传播。(二)文化差异在经济上的表现中国的教育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实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移也非常困难。从上幼儿园到读研究生,中国教育一直强调死记硬背应对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科学和工程几乎被所有家长、老师所认同.这样的教育体制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西方国家教育重在培养全方位的使实用性人才,并且所倡导的“平等自由”、“独立开放”、“民主”等思想的作用下,很多优秀的人才开始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移民,这就使得西方国家各个行业的人才比较平均,因此经济结构失衡的几率较小,并且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三、中国教育培养人才缺陷中国教育的落后,原因多种多样,但从根本上说,教育理念与核心价值观上的缺失是造成一系列失败的根源。对于一代人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教育的失败也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中国教育从根本上说,是教育理念的缺失以及对人才认识的片面。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重视灌输知识,忽视对下一代做一个具有正常社会人的培养。近年来,中国教育界虽然引进了能力培养的观念,但是知识加能力也不能足以使一个人在社会中发挥正常的功能。要培养一个在社会上正常发挥作用的人,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涵盖如下三条基本理念,这也正是中国教育所缺乏的:1.独立的思想和人格;2.缜密的科学精神;3.博大的人文情怀。虽然如今国内也讲所谓“素质教育”,可这种素质教育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形式上,以为减少作业,学些棋琴书画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创造力,而创造力的核心是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我们的教育理念还有一个误区,把打基础和做研究割裂开来,认为教育的初级阶段是打基础,重在学习知识,高级阶段才做研究。其实,创造力、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必须从小就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才能成长壮大。独立的思想是一颗种子,起初没有一个宽松的土壤,必定发育不良,等到基本定型之后,即使移植到良好的土壤里,或许能成才,但要成为栋梁之材就非常困难了。中国的传统教学还是教师传一个“道”,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操练去“悟道”。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国际科技、经济激烈竞争的当今时代。特别是金融风暴肆虐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创新是保持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新型人才是推进和实现创新的关键。正处于结构调整与效益提高的关键时期的中国,由于高能耗、低效率、重污染的传统工业化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而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机构要以先进的理念、有效的措施顺应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和全球的创新体系提供支持做出贡献。建立创新型社会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也必须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只看重硬技术、偏重训练工程思维,这样离开市场和人性的研究,难以建立价值。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带来的可能不是社会科技和生产效益的全面提高,而是社会性的过量教育和就业困难。我对于高校的教育改革的建议就是:“做中学”、“产学合作”和“国际化”。
第三篇:英美文学评论(范文模版)
(六)英美文学(评论)
该方向主要研究英美文学史及各时期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的文体与写作风格。论文可选择做某一文学理论或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比较中西文学作品或作家,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或人物角色。学生可以进行:
1.文学流派研究; 2.作家研究;
3.作品评论或分析; 4.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5.中西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等。
主要参考书目包括:
1.阿尼克斯特著,载馏龄、吴志谦等译《英国文学史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艾弗·埃文斯著,蔡文显译《英国文学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陈嘉《英国文学史》(1-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陈嘉(编)《英国文学作品选读》(1-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马库斯·坎利夫著,方杰译《美国的文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6.Altick, Richard, and Andrew Wright.Selective Biography for the Stud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6th ed.New York: Macmillan, 1979.(此书专为学生编辑,是精心挑选的介绍英美文学家的资料汇编。)7.Elliott, E., ed.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Novel.New York: Columbia Press, 1991.8.Harner, James L.Literary Research Guide: A Guide to Reference 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Literatures in English and Related Topics.New York: MLA, 1981.9.Holman, C.Hugh, and William Harmon.A Handbook to Literature.5th ed.New York: Macmillan, 1986.(一部详细介绍文学术语和精要介绍文学运动的辞书。)10.Kuntz, Joseph M.and Nancy C.Martinez.Poetry Explication: A Checklist of Interpretation Since 1925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ms Past and Present.Boston: Hall, 1980.11.Leary, Lewis.American Literature: A Study and Research Leary, Lewis.American Literature: A Study and Research Guide.New York: Martins Press, 1976.12.MLA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 of Books and Articles on Moder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New York: MLA, 1921—.(每年更新版本,是一本查阅有关文章和著作的参考资料。)13.Preminger, Ales, ed.Princeton Encyclopedia of Poetry and Poel-ics.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诠释各种诗歌技术名词和诗歌运动。)14.Richetti, J., ed.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Novel.New York: Columbia Press, 1991.15.Sampson, G.The Concise Cambridg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五)英美文学(评论)
1.一个值得同情的复仇者--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 1.小议《红字》中红字的寓意
2.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3.浅析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4.英汉诗歌里的移情比较研究
5.善恶交织的心灵挣扎--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6.论《美国丽人》一片中人物的两面性 7.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8.奏响生命的新乐章--浅析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 9.从《苔丝》看哈代小说的悲剧意识 10.谈简·爱的叛逆性格 11.狄更斯和《圣诞颂歌》 12.哈姆雷特的悲剧人生
13.布莱克诗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14.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手法
15.《阿甘正传》: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呼唤与回归 16.《老人与海》的象征艺术
17.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及其相关作品评析 18.苔丝形象的分析与悲剧命运的解读 19.《苔丝》两个中译本的异化与归化分析
20.论《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思想·人物·艺术 21.狄更斯《远大前程》中叙事技巧的分析 22.评《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和艺术特色 23.论《傲慢与偏见》中幽默风格的翻译
25.文学作品中英汉恭维赞赏语比较——《茶馆》与《傲慢与偏见》
第四篇:《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圣经》作为一本巨著,本身就体现了世界古代文化的巨大成就,并向文学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驰骋想象的艺术天地。
《圣经》既是一部记录希伯来人历史的史书,同时又是一部内涵深邃的哲学著作。在英美文化传统形成的过程里,它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它已成为英美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素材宝库。因此,《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圣经》具有大众化的语言特点,风格简洁清新、深刻有力,语言庄重经典,生动热情,节奏鲜明,旋律如诗歌般优美且结构严谨,内涵丰富,极具说服力。
《圣经》体裁众多,既有神话、传说、寓言,又有诗歌、杂文、短篇小说。有书信、演讲,还有布道。表现手法也是丰富多彩,从隐喻、象征、夸张到讽刺、双关等等,不胜枚举。
在整个英美文学发展时,尚不能找到第二部书像它那样对英美文学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看浮在海洋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尖端只是整个冰山的一小部分而已。《圣经》之于英美文学,恰似冰山的基础同其山巅的关系。有时一句话,一行诗,甚至一个词语,后面都有《圣经》传统知识作为支撑,这是因为英美文学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其影响。
一、《圣经》是许多英美文学作品的重要素材。
西方及英美作家以《圣经》故事为素材进行创作的人很多,不胜枚举。如,弥尔顿的《失乐园》,约翰·班杨的《天路历程》,惠特曼的《草叶集》等。
二、许多英美文学作品直接援引《圣经》中的词句或人名为作品标题或人物名称。
直接援引《圣经》作题目,从而为作品渲染气氛、奠定基词的例子举不胜举。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仔细体会后便会发现,直接援引《圣经》中“押沙龙”作题目,的确有统领全篇的效果,且寓意可谓幽深至甚。此外,威廉·福克纳的另外一部巨作《去吧,摩西》书名也取自《圣经·旧约全书》,也有相似的艺术效果。
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许多作品情节和人物性格都融汇着《圣经》故事的寓意
许多英美文学作家把《圣经》故事的寓意融汇到作品的情节或人物性格里,使这些故事发挥有力陪衬和烘托作用。不了解《圣经》故事作品的人在理解这种文学作品时便难免流于表面和肤浅。
以莎士比亚为例,是善用《圣经》典故寓意的大师,在他的作品中《圣经》典故俯拾即是,不懂《圣经》的人,读起来会感到吃力。《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莎士比亚作品的每一出戏都充满着《圣经》典故。
四、英美文学作品创作受《圣经》的观念和精神影响巨大。
《圣经》的观念和精神对英美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如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被无数作家使用的文学原型———“替罪羊”就源自一个宗教典故。
如霍桑的代表作之一,《红字》,其中的人物白兰的最终回归很好地体现了替罪羊原型的主要特征。再如,《圣经》的仁慈、宽恕博爱是莎士比亚戏剧竭力表现的主题,从而构成了莎剧鲜明的个性。众所周知,《圣经》自始至终鲜明地贯穿着仁慈、宽恕和博爱的基督精神。
《圣经》如影随形般地融入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之中。”
第五篇:希腊神话的对英美文化的影响(完)
一、希腊神话的起源与特点
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化的源头,它最早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各部落流传,后来由荷马、赫希俄德等古希腊诗人整理成集。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希腊罗马神话在西方文化史上有着至尊的地位,对西方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等有深远影响。一直以来西方文学家、艺术家从中撷取创作题材、获得创作灵感,同时,以希腊罗马神话为内容的文学、艺术作品又使希腊罗马神话广为传播,使神话元素不断渗透进西方各语言,并影响着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与文化。英美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响。
兴起于14 世纪 ,结束于 16 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当时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主阶级而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 ,古希腊罗马文化被重新发掘出来 ,重新受到重视。作为希腊罗马文化中的瑰宝 , 希腊罗马神话也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希腊罗马神话以其丰富多彩和富有思想意义著称于世。希腊神话非常丰富 ,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神的故事主要包括开天辟地 ,神的产生 , 神的谱系 ,天上的改朝换代 ,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动的故事。英雄传说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的回忆 ,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邪恶势力所作斗争的颂歌。英雄被当作神和人相结合而生的后代 ,是半人半神 ,实际上是对历史上或现实中英雄人物的神化 ,是集体力量和智慧的人格化。希腊神话用数以千计的人物形象和许多曲折优美的故事反应了史前人类生活的广阔图景 ,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天真烂漫、自尊、公正的特点和向自然、向一切邪恶力量作斗争的英雄气概 ,因此具有永久的魅力[1 ](P9)。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化有特别大的影响 ,古罗马人在用武力征服了希腊后便被希腊文化所征服 ,完全继承了希腊神话 ,于是罗马神话中的神与希腊神话中的神相混同 ,都被赋予同样的经历和个性 ,只是在罗马神话中诸神有了拉丁文名字 ,于是希腊、罗马神话便融为一体 ,通称希腊罗马神话[2 ]
二、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化的影响 2.1 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希腊罗马神话对于英美的文化 ,特别是善于兼收并蓄的英语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典故用语都被吸收到英语当中 ,成为英语语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英语语言和文化的重要体现者 ,英美文学作品中渗透着大量的希腊罗马神话用语。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 ,欧美的文学家们就经常以希腊罗马神话为素材进行创作。在英国文学当中 ,莎士比亚曾运用希腊神话为题材创作了悲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Troilusand Cresida),还写了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弥尔顿(Milton)的《科马斯》(Comus)诗篇不长 ,却提到了 30 多个希腊神话人物和故事。19 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对绚丽多彩的希腊罗马神话更是赞口不绝。美国大诗人惠特曼(Walt Whitman)曾言简意赅地说:“神话真是伟大” [2 ](P8)。英国诗人济慈(John Keats)在《初读贾浦曼的〈荷马全集〉有感》(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2man’ s Homer)一诗中 ,感情真挚地描述了他初读荷马史诗中的希腊神话传说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在《夜莺曲》(Ode to A Nightingale)一诗中 ,济慈借用了希腊神话中的一些人物和传说 ,如树神 Dryad ,酒神Bacchus ,忘河Lethe 和赫利孔山的灵泉 Hippocrene等来表达他对幻想世界中永恒欢乐的向往 ,歌颂永恒的美。[3 ](P2682272)雪莱的《阿波罗颂》、《潘之歌》,济慈的《致普绪喀》至今仍是脍炙人口地歌颂希腊神话人物的美丽诗歌。
著名的英国戏剧作家肖伯纳(George BemardShaw)的剧作《卖花女》(Pygmalion)也是取名于一个著名的希腊神话。这个神话有两个版本。其中之一 ,说匹克梅梁(Pygmalion)是个国王 ,他爱上了一个美丽的雕像。他祈求爱神阿芙洛狄特(Aphrodite)给他一个如雕像那样美的妻子 ,阿芙洛狄特答应了他 ,给雕像赋予生命 ,于是匹克梅梁便如愿以偿地娶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在另一个版本中 ,匹克梅梁是个雕刻家 ,他雕了那个美丽的雕像 ,并且被雕像的美
丽所深深迷住 ,他爱上了自己的作品 ,祈求上帝给他生命。众神满足了他的愿望 ,雕像被赋予生命 ,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美貌女子 ,名叫嘉拉蒂娅(Galatea),匹克梅梁娶了她。在此剧中 ,希金斯教授(professorHiggins)便是匹克梅梁 ,卖花女伊莉莎(Eliza Doolit2tle)就像神话中那个美丽的雕像。肖伯纳用希腊神话中的人名为题目创作此剧 ,寓意深远 ,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增添了剧作的魅力[4 ](P119)。诗人引用神话典故 ,不仅仅是为了神话本身的魅力 ,同时是为了托故言志 ,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他们往往借景抒情 ,抒发忧愤 ,针砭时弊。拜伦(By2ron)在名作《唐璜》(Don Juan)的第三诗章中有一首诗《希腊群岛》(The Isles of Greece),在此诗中拜伦用充满激情的笔调提到了希腊神话中的许多人物 ,歌颂了希腊灿烂的文明 ,目的在于激起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统治的决心。[3 ](P244195)《荒原》一诗成为传世佳作 ,时间的流逝也不能磨灭其光辉 ,原因之一便在于此。英国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代表作《尤利西斯》(Ulysses)借用了荷马史诗中的希腊神话人物奥德修斯(Odysseus)即罗马神话中尤利西斯的故事。乔伊斯把小说主人公布卢姆和奥德修斯相比拟 ,把他在都柏林一昼夜的游荡和奥德修斯的 10年漂泊相映衬 ,从而揭示现代西方社会的腐朽没落和现代人的孤独与绝望。美国戏剧家奥尼尔(Eu2gene O’ Neill)的《悲悼》(Mourning Becomes Electra)以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奥瑞斯特亚》(Oresteia)为基础 ,借用希腊神话英雄阿伽米农一家冤怨相报的故事描写了现代人的悲剧和
苦难的根源。
美国的现代作家约翰·巴斯(John Barth)于 1972年写的短篇小说集《怪物》(Chimera)就是用希腊神话形式来表现人类的历史 ,以传说的英雄故事来反映现实。如其中的短篇小说《柏勒洛丰的英雄行为》(Bellerophon)(就是以希腊神话中射死喷火怪物卡迈拉(Chimera)的英雄柏勒洛丰(Bellerophon)[6 ](P2402251)为描写对象 ,表达了人类理想中的思想境界。巴斯在《怪物》的前言中解释了他的创作动机: “自从神话产生以来 ,它就同其他事物一样进入了我们普遍的精神领域 ,因此它始终面对每天的现实生活;用现实主义的创作观点去写神话 ,将永远创造神话的基础 „„” [7 ](P5372540)
另一位当代美国文坛上最享有盛誉的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在 1963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半人半马》(或译《马人》)(The Centaur)受到一致好评。这部小说是借古代希腊神话中半人半马(Centaur)的故事来比喻主人公 ———乡村中学教师乔治·凯德威尔的悲剧命运。其他英国作家 ,如叶芝(W.B.Yeats),曼斯菲尔德(John Masefield),福斯特(E.M.Forster)等也都曾用希腊神话题材进行创作 ,以古喻今。[2 ](P14)总之 ,自文艺复兴以来英美文学家深受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响 ,希腊罗马神话中富有个性的神和英雄的形象不时出现在英美文学家的作品中。神话中令人心旷神怡或动人心弦的故事给了这些作家以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这些神话故事的神韵给他们的作品增添了魅力和寓意。因此 ,要充分了解英美文学 ,熟读希腊罗马神话是很有必要的。
2.2 对艺术的影响
在艺术方面,希腊神话入画的故事不胜枚举。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的素描取材于希腊神话,有驾驶金马车的法厄同(Phaethon)(太阳神赫利俄斯与海洋女神克吕墨涅之子),有为宙斯斟酒的美少年伽尼墨得斯。拉斐尔(Raphael)的《美惠三女神》(Graces)是宙斯和欧律诺墨的女儿;是众神的歌舞演员,为人间带来诸美;分别是光辉女神阿格莱亚(Aglaia),欢乐女神欧佛洛绪涅(Euphrosyne),激励女神塔利亚(Thalia)。意大利佛罗伦萨画派著名写实主义画家和铸铜雕塑家安东尼奥·波拉约洛的《阿波罗与达芙妮》;佛罗伦萨雕刻家彻利尼的代表作《柏修斯》(Perseus)雕像;佛罗伦萨的另一位雕刻家阿马拉提为佛罗伦萨喷泉广场所创作的《海神》(Poseidon)雕像;法国画家热拉尔的《赛姬接受丘比特的初吻》(Psyche receiving the first kiss of Cupid);俄罗斯画家瓦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谢洛夫的《诱拐欧罗巴》无不取材于希腊神话。2.3.对心理学的影响
在心理学方面,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现,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有一种现象,即在3岁左右开始从与母亲的一体关系中分裂开来,把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与父亲的关系上。只不过男孩更爱母亲,而排斥和嫉恨父亲;女孩除爱母亲外,还把爱转向父亲,甚至要与母亲竞争而独占父亲,对母亲的爱又加进了恨的成分。这就是所谓的 “俄底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和“埃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这两个名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受到神渝警告:如果他让新生儿长大,他的王位与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于是他让猎人把儿子带走并杀死。但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只将婴儿丢弃。丢弃的婴儿被一个农民发现并送给其主人养大。多年以后,拉伊俄斯去朝圣,路遇一个青年并发生争执,他被青年杀死。这位青年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被底比斯人民推举为王,并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后来底比斯发生瘟疫和饥荒,人们请教了神渝,才知道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罪行。俄底浦斯挖了双眼,离开底比斯,四处漂流。根据这个故事,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一种欲望称为“俄底浦斯情结”。
恋父情结的主人Electra,她是神将阿伽门农的女儿,当她得知自己的母亲克莱特尼斯要杀掉自己的父亲时,她帮助兄弟一起杀死了母亲,为父报仇。因此恋父恨母的情结被称为“Electra Complex”。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这个名词也借用了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这个国王性情孤僻,常年一人独居,他善于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了他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久而久之,他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祈求爱神阿佛罗狄忒赋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罗狄忒为他的真诚所感动,就使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来。皮格马利翁遂称她为伽拉忒亚,并娶她为妻 2.4 其他
希腊神话在西方社会流传极广,影响深远,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三叉戟飞机(Trident)、阿波罗计划(Apollo)、波塞冬号潜水艇(Poseidon)、Nike远程高空地空导弹及Nike体育用品、美国塞克拉普斯号战舰(Cyclopes)、荷兰足坛甲级劲旅阿贾克斯队(Ajax)等名称都源于希腊神话故事。其中阿波罗(Apollo)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它是奥林匹斯众神中最受崇拜的神。阿波罗的形象体现了人们对于智慧、和谐、理性的追求。波塞冬(Poseidon)是希腊神中另一位重要的神—— —海神。他手握三叉戟(trident),能呼风唤雨,掌管浩瀚的海洋,权力仅次于其兄弟宙斯。其威力和神勇也为现代西方人命名时所借用。Nike 是希腊的胜利女神。塞克拉普斯(Cyclopes)是独眼巨人,只有一只眼睛长在前额正中的巨人族,群居在塞克拉普斯岛上(Cyclopes)的山洞里,以岛上的野生物和他们豢养的羊群为食。他们是神祇的仆人,为各神祇工作。埃杰阿斯(Ajax)是忒拉蒙和厄里斯珀之子,通称大埃杰阿斯,他身材魁梧、骁勇善战,是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英雄。俄琉斯之子,通称小埃杰阿斯;也是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英雄。现代人选用这些神的名称来命名,注重的就是他们的文化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于美好愿望的追求与向往
结论(意义)
通过以上四个章节对语源学、希腊罗马神话与英语词汇、语言的内涵与民族性、希腊罗马神话与英美文化主题的考察和探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希腊罗马神话以其自身的魅力影响着英语语言。神话中的神名、英雄名、魔怪名等通过隐喻的修辞方式被借用进英语,或以词根、词缀的方式进入英语词汇,从而丰富了英语词汇。源于神话的词汇多数为科技术语,其主要原因是拉丁语和希腊语曾是古代欧洲科学文化的语言,因此对科技英语提供了特别合适的基础。另一方面,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在西方妇孺皆知,因此也更具有国际性。当科学家发现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时,他们往往从希腊罗马神话中寻找具有相同或类似特点的人物、魔怪或动植物,并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新技术或新发现,这似乎一度成为国际惯例。这类借用的科技词语,有些还保留了拉丁语或希腊语的原有形式。
二、希腊罗马神话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对西方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经过仔细分析与探究后发现,源于神话的英语词汇,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意蕴,它们还体现了希腊罗马文化所特有的民族性,这些民族特性后来演变为西方文化的共同特征。源于神话的英语词汇显示了古希腊人民对英雄的狂热崇拜,同时也体现了他们扬善弃恶的道德品质。源自神话的1000多个词汇中,很多出自’于英雄的名字或英雄的故事。英雄及其事迹经过世代传颂,己广为人知,他们的名字或与其有关的事件随被直接或转义借用进包括英语在内的西方诸语言。希腊罗马神话还强调人生的感性约束,通过以人喻义的手法对美德加以颂扬,对罪恶加以贬斥。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经过人们长期的引用,一些已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