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管理制度及流程
医师管理制度
一、坚持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
二、严格执行诊所工作制度,戴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
三、要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细致询问病情、病史、用药情况及药物过敏史等,并对病人做认真仔细的检查。
四、术前与现场咨询沟通后,对顾客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诊断设计确定手术方案,术前与术中要特别配合的事项要即使告知配台护士和助理医师。
五、术后医师必须认真填写门诊病历,做好门诊登记,向患者交代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六、医师应根据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据处方。
七、发现意外已经突发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或第一时间上报。
八、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精益求精,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病案管理制度
一、在医务科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经常检查各科病历书写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三、负责病案的回收、整理、装订、归档、检查和保管工作。
四、负责病案资料的索引、登记、编目工作。
五、检查再次入诊所和复诊病员的案号,保证病案的供应,办理借阅病案手续。
六、提供教学、科研、临床经验总结等使用的病案。
七、做好病案室的管理工作,保持清洁、整齐、通风、干燥、防止病案霉烂,虫蛀和火灾。
卫生工作制度
一、把爱国卫生运动列入诊所工作的议事日程,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或小组,每年至少开会四次。
二、宣传“除四害、讲卫生”知识,教育群众养成卫生习惯,树立以卫生为光荣,不卫生为耻辱的社会风尚。诊所应为成为“除四害、讲卫生”的模范单位。
三、要认真搞好室内、环境和个人卫生,切实贯彻饮食卫生“
五、四“制,认真执行隔离消毒制度,搞好污水、污物、垃圾处理,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四、坚持突击与经常相结合,建立每日清扫和每周大清扫的卫生制度,节假日大搞突击卫生运动。
五、认真抓好卫生检查、竞赛、评比,定期公布检查结果。
六、有计划地植草、种树,美化环境。
七、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按国家规定,对“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
护士管理制度
一、护士执业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医疗护理共冈的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二、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工作岗位,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三、做好诊所卫生,保持病室整齐、清洁通风、每天紫外线消毒1-2次。
四、工作认真负责、态度热情、言语和气、遵医嘱按顺序进行处置与治疗,急病人员优先处置治疗。
五、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认真执行医嘱,保证治疗效果达到及时、有效、安全。
六、护士必须密切观察患者输液后的反应及患者的精神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妥善处理。
七、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一律先做过敏试验,并询问过敏史,准备好急救药品,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八、各类器材、药品须放在固定位置,定期检查、消毒,及时补充药物需要。
九、努力学习医学护理知识,熟练掌握护理技术,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手术室工作制度
一、凡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进入手术室时必须穿着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
二、进手术室见习、参观,二人以上的需经科室负责人和手术室护士长的同意,参观和见习手术者应接受院方人员的指导、不得任意游走及出人。
三、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置在固定位置。各种急诊手术的全套器材、电器和应急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手术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时,须经手术室护士长同意。麻醉药与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四、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的数量,并及时收拾干净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和敷料,做好终末处理工作。
五、手术室应每天做好清洁卫生和空气消毒,定期做好细菌培养。
六、手术室内禁放各类私人物品,如茶杯、书报等。
七、常规手术的通知单须手术前一日交手术室以便准备,急诊手术须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八、接手术病人时,需带病历并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位、术前诊断、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病人须穿诊所病号服进入手术室。
治疗室工作制度
一、保持室内清,每做完一项处理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 医生和被治疗病人外,其他人员不许进入。
二、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清洁区、污染区严格分开。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带工资帽 及口罩。
四、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周更换两次。
五、无菌物品必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者必须重新消毒。
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消毒记录及器械消毒液的配置、更换记录,防止交叉感染。
七、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八、配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有效 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九、易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需做药敏试验者 必须做药敏试验。特殊药品要反复核对,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十、注射、处置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确认无误后方 可进行
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工作时需穿白色工作服,注射、换药时应戴工作帽和口罩。
二、加强无菌观念,坚持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各种注射必 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需毁形、消毒、统一处理。
三、诊断室、治疗室等每天用0.2%过氧乙酸喷雰或揩檫,如被传染 病人污染,则应立即用0.5%过氧乙酸消毒。
四、体温表应1%过氧乙酸溶液或含1000ml/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5 分钟,再放入另一1%过氧乙酸溶液或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然后用冷开水冲洗或75%酒精擦洗,再用灭菌纱布揩干后备用。
五、压舌板用后浸入0.5%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后清洗烤干,纸包 后高压消毒。
六、消毒镊子要专用,用2%中性戊二醛浸泡。盛器要加盖,盛期每 周煮沸或高压消毒后更新消毒液。并有严格记录。
七、敷料、棉签、油膏纱布均用高压消毒。
手术室更衣制度
一、凡因工作需要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第一次换鞋后进入更衣室,熟悉更衣、鞋,戴口罩及帽子的制度。
二、按"手术室人员更衣着装要求”更衣,且只能在更衣室内更衣。
三、将自己的物品放入衣柜,不得在更衣柜外挂放物品。
四、更换手术室工作衣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五、离开手术室进入更衣室后方可脱下帽子、口罩。
六、手术室衣裤严禁穿回病房。
手术人员着装要求
1、按规定程序进行更衣、更鞋。
2、戴帽子、口罩,帽子必须要遮盖全部头发,口罩必须遮盖口鼻。
3、内穿衣物不能外露于洗手衣裤外,如:衣领、衣袖、裤腿等。
4、不能戴首饰、项链。
配药室工作制度
一、进入配药室需穿戴整齐,戴好口罩帽子,佩戴胸卡,要保持岗位的清洁干净,物品要按规定位置放置整齐,不得到处乱放。
二、配药室内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嬉闹,不得吸烟、进食,招待朋友,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三、配药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规程,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要有 慎独精神,自觉做好自检与互检工作,遇到问题及时反映,解决问题。
四、熟悉各类药物剂型剂量,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避免医生误 开医嘱引起不良后果。
五、加强配药室管理,保持清洁整齐,物品分类放置,按规定放置,每天操 作台、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扫两次,空气紫外线消毒两次,限制无关人员入内。
换药室工作制度
一、换药室须由专人负责管理。
二、工作人员进入换药室应衣帽整齐,操作前后戴口罩、洗手。
三、严格区分无菌区与污染区,无菌物品、清洁物品与 污染物品分别放在固定位置,界限清楚,不得混放。
四、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先换无菌伤口,后换 感染伤口,特殊感染者不得在换药室换药。
五、各种无菌敷料、纱布、棉球由容器内取出后不得再 放回原处。污染的敷料须放放入桶内,不得随意乱扔,污物 桶应每日清理,每周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
六、每次换药完毕,整理用物,放置在固定位置。
七、使用后换药碗、弯盘、镊子,应先消毒液浸泡,后 清洗再高压消毒,无菌瓶、敷料罐每周高压消毒一次,器械 消毒液每周更换两次。
八、经浸泡使用的锐利器械应严格计时,浸泡30分钟以上方可使用。未使用完的各种敷料、油纱条、敷料桶、棉球罐过期后应重新高压灭菌。
第二篇: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处置流程
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为规范医院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一、医疗废物分类方法
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日常生活用品;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物品视为感染性废物。
2.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3.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
——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
——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二、医疗废物分类放臵要求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分臵于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损伤性废物放臵利器盒内;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臵;
6.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臵;
7.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8.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9.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10.放入包装物或利器盒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11.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三、医疗废物包装要求
1.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2.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3.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在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标出类别等。
四、医疗废物运送贮存要求
1.医疗废物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2.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3.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4.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5.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6.收集的医疗废物放在暂时贮存点内,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五、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要求
1.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2.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3.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4.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5.易于清洁和消毒;
6.避免阳光直射;
7.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8.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运送车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9.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
六、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要求
1.医疗废物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科室)、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双方签名等项目。
2.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3.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
有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根据接触医疗废物种类及风险大小的不同,采取适宜、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1.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臵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水靴、手套、口罩等。
2.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3.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培训。
4.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八、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和意外事故紧急处理预案
1.成立“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紧急处理小组”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兼职。
2.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院感染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3.确定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4.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5.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6.采取适当的安全处臵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
他无害化处臵,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7.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8.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9.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10.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报告调查处理结果。
11.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九、医疗废物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要求
1.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要求。
2.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
3.掌握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知识。
4.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臵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5.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第三篇: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
为了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正确处理医疗投诉与纠纷,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及医院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创建平安医院,根据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医疗管理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修订本办法。
1.医疗安全管理基本规定
1.1患者或其家属认为医院或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存在失误或过错并导致患者人身、财产、精神受到损害,或者对服务态度和服务价格以及医疗过程中的其它服务不满意,向有关人员或部门投诉要求维护其权益者称之为医疗投诉;如通过解释沟通后仍不能理解,要求医院和医务人员赔偿或承担其他责任甚至采取妨碍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时称之为医疗纠纷。
1.2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医患双方协商、第三方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和诉讼三条途径,必要时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务部有义务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
1.3医务部总体负责全院医疗安全。住院病人和急诊病人关于医疗、医技方面的投诉和纠纷由医务部负责接待并处理;门诊病人关于医疗、医技方面的投诉由门诊部负责接待并处理。其他方面的投诉由医务部或门诊部接待后根据具体情况分流指引到相关部门处理:护理方面的投诉由护理部负责处理;医德医风方面的投诉由监察办负责处理;医疗收费方面的投诉由财务部和监察办负责处理;医院秩序、治安方面的投诉和纠纷由保卫办负责处理;后勤服务方面的投诉和纠纷由后勤办负责处理。护理方面的投诉以及门诊病人有关医疗医技的投诉上升到医疗纠纷时移交医务部处理。
1.4各有关部门均设投诉电话与接待专人,在接待投诉和处理纠纷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主动、热情、耐心解释并做好记录,所有患方和院方书面及电子资料均应存档。
1.5医疗纠纷发生后,科室应指派专人立即完善病历及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等原始资料并妥善保管,严禁涂改、伪造、隐藏、销毁,患方复印或封存后禁止对病历进行任何修改。各种有关药品和材料均应制定专人妥善封存保管,不得擅自采取转移和调换等方式改变其原貌。如有标本者必须保留,以备鉴定。
1.6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医院有关医疗安全工作的规定,如《曹村镇卫生院患者安全目标》、《关于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的有关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的通知》等,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质量安全相关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
1.7各科室、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应经常进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和不良事件,并积极上报。主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医疗纠纷者,医院将给予一定奖励。
1.8严禁医院工作人员对医疗纠纷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唆使病人或家属到医院吵闹或有意扩大事态。
1.9医务部定期将重大、复杂的医疗纠纷提交医院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讨论,分析原因、明确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吸取教训,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1.10院务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专题会议定期讨论重大医疗纠纷处理情况,探讨全院医疗安全形势和对策,适时全院通报。1.11医院每年根据科室医疗安全情况评选医疗安全优秀奖。2.医疗纠纷处理程序
2.1凡直接投诉到医院有关职能部门者,由相关职能部门接待人员耐心解释,涉及专业等特殊问题时应通知当事科室负责人,科室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到相应部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说明,患方仍不满意时,当事科室需在3天之内集体讨论后出具书面意见交相关职能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再与患方沟通。
2.2患者在住院科室出现不满情绪或有异议时,各级医务人员应及时发现并主动耐心解释沟通;一旦发现医疗纠纷苗头,应立即逐级向医疗小组负责人、病室负责人、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汇报,有关负责人应认真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耐心做好解释沟通工作,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争取在科室内妥善处理;如事态有可能扩大或后果较严重、科室内难以处理的,科主任应立即向医务部安全办汇报,并在24小时之内组织本科室专家对诊疗过程进行讨论,明确性质后书面向医务部汇报,由医务部介入处理。
2.3属以下情况的医疗纠纷,科室应在第一时间汇报,医务部应立即介入处理:患者死亡的;患者或家属不听科室解释、事态恶性扩大、影响医疗秩序的;科室讨论认为诊疗过程存在明显不足或过失的。2.4若出现患方干扰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情况如吵闹、抢夺病历、打砸公共财物、打骂围攻医务人员、影响其他患者诊疗甚至采取其他更为严重的行为时,当事科室主任应立即赶到现场,同时向保卫办和医务部报告。保卫办工作人员应召集足够数量的保安人员迅速赶赴现场,维持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务人员和医院财产安全;医务部安全办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介入处理,必要时向医务部主任和主管院领导汇报。
2.5患者死亡的,科室医务人员、医务部和保卫办工作人员应做好家属工作,要求家属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立即将遗体移送太平间或火葬场,对于死亡原因有疑问的应告知家属有进行尸解的必要和时间要求,如家属拒不移尸,保卫办应汇报湘雅路派出所后在死亡后2小时内采取强制措施。
2.6医务部安全办工作人员召集相关科室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了解患者的诊疗过程及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并组织相关科室当事医务人员参加协商,根据情况必要时要求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参加处理。2.7协商在指定地点进行,保卫办工作人员带领足够数量的保安人员维持秩序,严格控制参与协商的患者及家属不得超过5人,并保障参与协商人员的人身安全。
2.8医务部同时立即汇报宿州市埇桥区卫生局,必要时报告卫生厅医政处。保卫办立即报告警务室、曹村镇派出所、埇桥区公安分局等相关部门,书面报告材料由医务部提供。
2.9如经协商患者或家属仍不理解,医务部安全办工作人员应建议择期再行协商、由第三方进行调解或进入诉讼程序,并建议患方进行尸解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2.10如患方同意择期协商,医务部应要求患方写出书面意见,根据患方意见组织医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进行讨论,根据与患方协商的约定在1-7天内出具书面回复。特殊情况下,医务部应立即组织医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进行讨论,明确纠纷事件性质后决定协商原则,并向主管副院长汇报。最终讨论书面意见应包括诊疗过程具体分析(有无责任)和针对患者意见的回复,如当事科室认为存在一定责任时应表明纠纷处理态度和意见,并由科主任签字。2.11如患方愿意调解,则由相关第三方组织进行调解。
2.12若患方要求复印或封存病历时,科室应及时向医务部报告。医务部安排1名工作人员、保卫办安排1名保卫人员、科室安排1名医务人员与患方代表共同完成病历的复印或封存,病历按卫生部相关规定在病案信息科复印相关内容,封存后的病历由医务部专人负责保管。2.13如患者已达出院标准,仍强行占床不出院者,经相关科室、医务部与患者和家属反复沟通无效后,上报相关部门后,保卫办应采取强制手段强行督促其出院。
2.14经协商或调解后决定给予患方减免部分医疗费或给予一定经济补偿或赔偿时,医务部提出初步方案呈报主管副院长或院长,同意后方可执行。
2.15对于医学会受理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和法院已受理的医疗诉讼案件,由医务部、相关科室及医院法律顾问参与处理。当事科室应指派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和业务能力强、了解诊疗过程的医务人员参加,必要时科室主任参加。3.医疗安全奖惩制度 3.1医院经济损失的承担
3.1.1医疗事故: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各承担医院经济损失的30%,其上限分别为3万元,超过部分由医院承担。
3.1.2医疗纠纷: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各承担医院经济损失的20%,其上限分别为2万元,超过部分由医院承担。
3.1.3如责任人为实习生和通科实习阶段的长学制学生,由带教老师负责;如责任人为担任经治医师的长学制学生、研究生,则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适当予以经济处罚;如责任人为专科医师培训学员或进修生,其经济承担责任按本院职工的50%处理,情况严重者终止进修或培训。
3.1.4如当事科室明确存在责任的纠纷,透支的医疗费由科室承担。3.2对于发生医疗事故和屡次发生医疗纠纷者,医院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院有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并安排到医务部安全办轮训1-3个月,必要时停止其执业
3.3医院对于责任科室的处罚采取扣科室管理分的方式,管理分每1分对应2000元劳务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者医院另对当事人予以罚款。
3.4医务部每月中旬对上个月发生的投诉、纠纷和事故进行讨论,根据其情节轻重、责任大小和后果严重程度扣科室管理分,如配合积极、补救及时者扣分可以酌减,不积极配合甚至消极抵抗者加重处罚。3.4.1医院实行“零投诉”管理制度:
a、患者或家属直接投诉至相关部门且科室和个人无责任的,不扣科室管理分;科室和个人有责任的,扣0、5分-1分;
b、患者或家属已在科室提出异议的,因当事科室未耐心解释而投诉到相关部门者,即使科室没有明显责任,亦扣科室管理分0、2分;科室和个人有责任的,扣科室管理分0、7分-
1、2分;
c、如科室已耐心解释患方仍不理解,当事科室在患者投诉到相关部门之前已行汇报的,无责任时不扣分,有责任的按上述扣分酌减。3.4.2因医疗技术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扣科室管理分1分-3分。3.4.3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责任心不强引起的医疗纠纷,扣科室管理分2分-4分。
3.4.4因告知不全引起的医疗纠纷扣科室管理分1分-3分。3.5对于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违反有关要求的,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扣科室管理分或个人罚款。
3.5.1隐瞒不报医疗不良事件导致医疗纠纷或后果加重的,扣科室管理分1分
3.5.2科室不得擅自与患方协商有关减免医疗费用、补偿或赔偿相关事宜,擅自私了者,扣科室管理分1分。
3.5.3涂改、伪造、隐藏、销毁或未及时认真完善医疗文书以及患方复印封存病历后修改病历造成纠纷处理被动的,扣科室管理分1分-3分。
3.5.4未妥善保管与纠纷有关的药品、材料和患者标本造成纠纷处理被动的,扣科室管理分0、5分-1分。
3.5.5医院工作人员对发生的医疗纠纷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唆使病人或家属到医院吵闹或有意扩大事态者,罚款500-2000元,情节严重者,由人事和监察部门介入处理。
3.5.6医疗纠纷发生后,不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者,扣科室管理分0、2分-1分。
3.5.7医疗纠纷发生后,不积极组织讨论、未按要求出具书面回复者,扣科室管理分1分。
3.5.8医疗纠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法院诉讼时不按要求积极参与处理、推诿回避的,扣科室管理分0、5分-2分。
3.6所有应负责任的医疗投诉、纠纷以及上述扣分的详细情况均在《曹村镇卫生院医讯》上向全院通报。
第四篇: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方案流程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方案流程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
(6)、定期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不良医疗文件公示栏。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把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1.门诊医师(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2.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3.病房主治医师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48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①诊断及诊断依据;②必要的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内或科间会诊。
(6)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
(7)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8)手术和介入治疗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9)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
(10)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4.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
(1)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
(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3)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72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
(4)查房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①诊断及其诊断依据;②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有关方面的新进展。未确诊病人应有:①鉴别诊断;②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③拟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危重病人应有:①当前的主要问题;②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
(5)疑难病例及入院1周未确诊病例,组织科内讨论或院内会诊,必要时向医务处申请院外会诊或远程会诊。
(6)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7)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术中、术后医疗工作。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亲自参加。
(8)审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
(9)审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
第五篇: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与流程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与流程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
感染性医疗废物和损伤性医疗废物两类。
1、感染性医疗废物:
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所用容器;使用过的空针(不带针头)、棉棒、吸管等物品。
2、损伤性医疗废物:
医用针头、采血针、一次性玻璃采血管。
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与暂时储存
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类收集,由卫生工每天下午把废物放入密闭桶内、贴好标签送到储存处。
三.医疗废物的交接和登记
卫生工与储存处完成各种相关手续后,把相应的物品登记在记录本上,并签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