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药用部位总结

时间:2019-05-15 10:0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药鉴定药用部位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药鉴定药用部位总结》。

第一篇:中药鉴定药用部位总结

药用部位

一、根入药的品种: 何首乌(块根)、牛

七、川牛

七、商陆、银柴胡、太子参(块根)、川乌(母根)、草乌(块根)、附子(侧根加工品)、白芍、赤芍、防己、板蓝根、地榆、苦参、葛根、黄芪、远志、白蔹(块根)、西洋参、白芷、当归、前湖、防风、柴胡、北沙参、秦艽、紫草、黄芩、玄参、地黄(块根)、巴戟天、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川木香、百部(块根)、天冬(块根)、麦冬(块根)、郁金(块根)

其中块根入药的有: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地黄、百部、天冬、麦冬、郁金

根茎入药的品种:

狗脊、绵马贯众(叶柄残基)、山豆根、升麻、黄连、延胡索(块茎)、川芎、胡黄连、白术、苍术、三棱(块茎)、泽泻(块茎)、香附、天南星(块茎)、半夏(块茎)、石菖蒲、川贝母(鳞茎)、浙贝母(鳞茎)、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天麻(块茎)、白及(块茎)

其中以块茎入药的有:延胡索(唯一一个双子叶植物来源的,块茎入药)、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及

以鳞茎入药的有:川贝母、浙贝母

根与根茎入药的品种:

细辛、大黄、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

七、龙胆、徐长卿、白薇、丹参、紫苑、茜草、红参

根茎与根入药的品种:

虎杖、南板蓝根、羌活、藁本、白前

二、茎木类中药

藤茎入药的品种:木通、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 心材入药的品种:苏木、降香

木材入药的品种:沉香(含有树脂的木材)茎髓入药的品种:通草

茎枝入药的品种:钩藤(带钩茎根)

三、皮类中药

根皮入药的品种: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番加皮、地骨皮

干皮、根皮、枝皮入药的品种:厚朴、秦皮(只有枝皮和干皮入药)树皮入药的品种:肉桂、杜仲、合欢皮、黄柏、关黄柏

四、叶类中药 叶入药的品种:

石韦、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大青叶、枇杷叶、番泻叶(小叶)、罗布麻叶、紫苏叶(或带嫩枝)、艾叶

枝梢及叶入药的品种:侧柏叶

五、花类中药 花蕾入药的品种:

辛麦、丁香、金银花(或带初开的花)、山银花(或带初开的花)、款冬花

花及花蕾入药的品种:槐花

花入药的品种:洋金花、红花

六、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果实入药的品种:

地肤子、五味子、南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鹤虱、砂仁、草果、豆蔻、益智

未成熟果实入药的品种:枳壳

近成熟果实入药的品种:木瓜、乌梅、吴茱萸

成熟种子入药的品种:葶苈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

成熟果肉入药的品种:山茱萸

种仁入药的品种:薏苡仁

七、全草类中药

草质茎入药的品种:麻黄

带叶茎枝入药的品种:槲寄生、桑寄生

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的品种:鱼腥草

全草入药的品种:紫花地丁、苦地丁、金钱草、半枝莲、车前草、蒲公英

地上部分入药的品种:

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香薷、穿心莲、茵陈、青蒿、大蓟

带鳞叶的肉质茎入药的品种:肉苁蓉

茎叶入药的品种:淡竹叶

茎入药的品种:石斛、铁皮石斛

八、藻、菌、地衣类中药 藻体入药的品种:海藻

子实体入药的品种:灵芝 菌核入药的品种:茯苓、猪苓 地衣体入药的品种:松萝

九、其他类中药

成熟孢子入药的品种:海金沙

植物?一或某些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加工品的品种:清代、儿茶、芦荟 虫瘿入药的品种:五倍子、没食子

十、动物类中药

动物的干燥整体:水蛭、全蝎、蜈蚣、斑蝥、土鳖虫、虻虫、九香虫、海马 除去内脏的动物体:地龙、蛤蚚、乌梢蛇、蕲蛇、金钱白花蛇 动物体的某一部分:①角类:鹿茸、鹿角、羚羊角、水牛角

②鳞、甲类:穿山甲、龟甲、鳖甲

③骨类:豹骨、狗骨、猴骨

④贝壳类:石决明、牡蛎、珍珠母、海螵蛸、蛤壳、瓦楞子

⑤脏器类:蛤蟆油、鸡内金、紫河车、鹿鞭、海狗肾、冰獭肝、刺猬皮、动物的生理产物:①分泌物:麝香、蟾酥、熊胆粉、虫白蜡、蜂蜡

②排泄物:五灵脂、蚕沙、夜明砂

③其他生理产物:蝉蜕、蛇蜕、蜂蜜、蜂房

卵蛸、桑螵蛸(属于其他生理产物)

动物的病理产物:珍珠、僵蚕、牛黄、马宝、猴枣、狗宝

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阿胶、鹿角胶、鹿角霜、龟甲胶、血余炭、水牛角浓缩粉

十一、矿物类中药

天然矿物入药的:朱砂、石膏、炉甘石、赤者石、雄黄、自然铜、滑石 矿物加工品入药的:轻粉、红粉、秋石、信石、芒硝、硫黄 动物或动物骨骼的化石入药:龙骨、石燕

第二篇:中药 药用部位 总结

药用部位总结: 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金银花、槐米 2 花序:菊花、旋覆花 开放的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4 柱头:西红花 花粉:蒲黄、松花粉

6、藤茎:大血藤、鸡血藤、木通

7、心材:苏木、降香(树干和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心材)

8、茎髓:通草、灯心草

9、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地黄

10、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11、鳞茎入药:川贝、浙贝、百合

12、根与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 三

七、羌活、藁本、龙胆、丹参、茜草

13、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14、干皮根皮枝皮同时入药:厚朴

15、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16、干皮枝皮:秦皮

17、叶: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

18、复叶小叶:番泻叶

19、枝梢和叶:侧柏叶、紫苏叶

20、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

21、种仁:薏苡仁、肉豆蔻

22、果肉:吴茱萸

23、未成熟果实:枳壳

24、种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两人牵马停在沙滩上,明早吃狼兔)

25、果实: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豆蔻、益智

(小巴豆连杀草寇,吴茱萸贺二瓜,补益梅楂)

26、全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

27、地上部分:淫羊藿、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穿心莲、茵陈、青蒿

28、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肉苁蓉

29、草质茎:麻黄 30、带叶茎枝:槲寄生

31、茎:石斛

32、真菌:冬虫夏草、灵芝、猪苓、茯苓

33、干燥成熟孢子:海金沙

34、贝壳类:石决明(贝壳)、牡蛎(贝壳)、珍珠母、海螵蛸、蛤壳、瓦楞子

35、角类:鹿茸(幼角)、鹿角、羚羊角(角)、水牛角

36、鳞、甲类:穿山甲、龟甲(背、腹甲)

37、除内脏的动物体:蛤蚧、金钱白花蛇、鳖甲(背甲)蕲蛇、乌梢蛇、地龙

38、干燥整体:全蝎、蜈蚣、斑蝥、土鳖虫、水蛭、海马、虻虫、九香虫

39、动物的生理产物:

分泌物:麝香、蟾酥、熊胆粉、虫白蜡,蜂蜡;动物的排泄物:五灵脂、蚕砂、夜明砂 其他生理产物:蝉脱、蛇脱、蜂蜜、蜂房、桑螵蛸(干燥卵鞘)40、动物的病理产物:珍珠、牛黄、马宝(胃肠结石),猴枣(猕猴的胃或胆结石)、狗宝、僵蚕(由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虫体,有白僵菌)

41、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阿胶、鹿角胶、鹿角霜、龟甲胶、血余炭、水牛角浓缩粉。

特殊术语: 大黄:根茎髓部有星点(异常维管束,外为木质部,内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2 何首乌: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商陆:断面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纹。“罗盘纹”。银柴胡:“珍珠盘”、“砂眼”。赤芍:“糟皮粉渣”(外皮易脱落,断面粉白色,粉性大)

有槽皮的是:赤芍、香加皮(有香气)、地骨皮(鳞片状脱落)6 黄连:“过桥”(平滑的节间)。防己:断面显“车轮纹”(稀疏的放射状纹理)。8 人参:“芦头”(根茎)、“芦碗”(芦头上凹窝状茎痕)、“珍珠点”(须根上的明显的疣状突起)、艼”(不定根,根茎上生长的)。白芷:“疙瘩丁”(根表面皮孔样横向突起)。10 当归:“归头”(根上端)、“归身”(主根)、“归尾”(支根)、“全归”(根的全体)。11 羌活:“朱砂点”(皮部的黄色的分泌腔)、“蚕羌”、“竹节羌”、“条羌”、“大头羌”茅苍术:“朱砂点”(为油室。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

“起霜”(暴露梢久,常可见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北苍术无起霜现象)

有朱砂心的:麻黄 防风:“蚯蚓头”(根头有明显密集的环纹)龙胆:“筋脉点”(木质部有5-8个木质部束环列,习称筋脉点。是维管束)。15 黄芩:枯芩(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呈空洞者)。16 党参:“狮子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17 川木香:“油头”(根头部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川贝母:松贝-“怀中饱月”(外层磷叶 2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青贝 炉贝-“虎皮斑”(炉贝表面黄白色,梢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19 浙贝:“珠贝”(直径 3.5cm以下者不摘除心芽加工而成)

“大贝”(直径 3.5cm以上者摘除心芽加工而成)知母:“金包头”(根茎顶端有残留的浅黄棕色的叶痕及茎痕)。姜黄:“蝉肚姜黄”(姜黄主根茎呈卵圆形或纺锤形,表面深黄色,多抽皱,有明显环纹及点状下陷的须根或少数圆形侧生根茎痕)。天麻:“鹦哥咀”或“红小辫”(根茎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23 大血藤:“车轮纹”(木部被红棕色射线隔开呈放射状)。24 厚朴:“鸡肠朴”(根皮弯曲似鸡肠者)。款冬花:“连三朵”(款冬花2-3个花序连在一起,习称)。26 地龙:“白颈”(第14~16节为生殖带,较光亮,习称)27 珍珠:“珍珠结构环”(粗细相间排列的同心性环纹)

“珍珠虹光环”(多数磨片在暗视野中可见同心环状的如虹彩般的光环)28 蕲蛇:“翘鼻头”(吻端向上突出)、“方胜纹”(背部两侧各有17-25个“V”形斑,在背中线相接形成灰白色菱方形斑纹)、“连珠斑”(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佛指甲”(尾部骤细,末端有长三角形鳞片)。乌梢蛇:“剑脊”(脊背高耸,成屋脊状)。30 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麝香:“银皮”(麝香仁中脱落的内层皮膜,内含麝香仁、细毛、脱落的内层皮膜)。

“当门子”冒槽

鹿茸:

花鹿茸: “二杠”(1个分枝)“大挺”-主枝;“门柱”-侧枝;“三岔”(2个分枝);“血片”“蜡片”(尖部切片);“蛋黄片”(中上部切片)马鹿茸: “单门”(1个侧枝);“莲花”(2个侧枝);“三岔”;“四岔” ;“捻头”(四岔顶端无毛)33 有菊花纹或心的:黄芪、羌活、甘草、桔梗、木香、川木香、生地黄、党参 34 牛黄:“乌金衣”(牛黄蛋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挂甲

羚羊角:“通天眼”(羚羊角顶端部分光滑,对光透视有细孔道直通角尖)、“骨塞”(羚羊角基部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长约为全角的1/2或1/3)。

赭石:“钉头”(一面有多数直径约 1cm的圆形乳头状突起,习称)。37 芒硝:“土硝、皮硝”(天然不纯的芒硝)

药物来源

1、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

2、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猪苓(菌核)灵芝(子实体)

3、马尾藻科(1种):海藻(藻体)

4、松萝科:松萝(地衣体)

5、蕨类(4种)蚌壳蕨科:狗脊

鳞毛蕨科:绵马贯众

水龙骨科:石韦

海金沙科:海金沙

6、①药名与科名相同的8种 商陆科:商陆

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远志科:远志 紫草科:紫草 川续断科:续断

杜仲科:杜仲 马钱科:马钱子 车前科:车前草

②药名与科名不相同的: 木通科:木通、大血藤 瑞香科:沉香 桃金娘科:丁香 大戟科:巴豆 鼠李科:酸枣仁 小檗科:淫羊藿 堇菜科:紫花地丁 报春花科:金钱草 列当科:肉苁蓉

爵床科:穿心莲、青黛、南板蓝根 马兜铃科:细辛

苋科:怀牛膝、川牛膝 龙胆科:龙胆、秦艽 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

樟科:桂枝、肉桂

桑科:桑叶、桑白皮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 橄揽科:乳香、没药

葫芦科:天花粉、瓜蒌

十字花科:大青叶、葶苈子、板蓝根 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

木兰科:五味子、辛夷、厚朴

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 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

蓼科:大黄、何首乌、蓼大青叶、虎杖 茄科:洋金花、枸杞子、地骨皮

萝藦科:白前、白薇、徐长卿、香加皮 芸香科:黄柏、枳壳、吴茱萸、白鲜皮 五加科:西洋参 红参 人参、三

七、通草 茜草科:巴戟天、茜草、栀子、钩藤。

唇形科:丹参、黄芩、紫苏叶、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蔷薇科:地榆、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枇杷叶

毛茛科: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川木通、黄连、牡丹皮、升麻

伞形科:北沙参 小茴香 当归;南鹤虱;蛇床子 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白芷、藁本、川芎 菊科: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紫菀、款冬花、菊花、红花、鹤虱、牛蒡子、青蒿、茵陈、蒲公英 豆科:山豆根 葛根 苏木 降香 番泻叶 槐花 儿茶 沙苑子 决明子 甘草 苦参 广金钱草 补骨脂 黄芪 鸡血藤

2.单子叶植物(31种)百部科:百部 泽泻科:泽泻 黑三棱科:三棱 莎草科:香附 禾本科:薏苡仁 香蒲科:蒲黄 薯蓣科:山药

鸢尾科:射干、西红花 棕榈科:槟榔、血竭

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 兰科:天麻、白及、石斛

姜科:姜黄 莪术 砂仁 豆蔻 益智仁 郁金

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知母、天冬、麦冬、黄精、土茯苓、玉竹、重楼 水蛭科:水蛭

珍珠贝科和蚌科:珍珠 牡蛎科:牡蛎 钳蝎科:全蝎 蜈蚣科:蜈蚣

蚕蛾科:僵蚕 蟾蜍科:蟾蜍 雉科:鸡内金 蜜蜂科:蜂蜜 龟科:龟甲 鳖科:鳖甲 钜蚓科:地龙 鲍科:石决明 乌贼科:海螵蛸 鳖蠊科:土鳖虫 螳螂科:桑螵蛸 芫青科:斑蝥 海龙科:海马 壁虎科:蛤蚧

眼镜蛇科:金钱白花蛇 蝰科:蕲蛇 游蛇科:乌梢蛇

第三篇:中药用药部位总结

别名

辛夷——木笔花、春花

金银花——双花、二宝花、忍冬花 茜草——茹虑、虑茹

骨碎补——毛姜、申姜、猴姜 僵蚕——天虫、姜虫

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恶实 射干——乌扇(原名)淫羊霍——仙灵脾 补骨脂——破故纸

山茱萸——枣皮、山萸肉 海螵蛸——乌贼骨 蒲公英——黄花地丁

火麻仁——麻子仁、大麻仁 薏苡仁——米仁、苡仁 牛黄——丑宝、西黄、犀黄 刺蒺藜——白蒺藜、白夕利 麝香——元寸香、当门子 槟榔——大腹子、花槟榔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 诃子——诃黎勒、煨诃子 庶虫——地鳖虫、土鳖虫 川楝子——金铃子

仙鹤草——龙芽草、脱力草 黄药子——黄药脂

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

穿心莲——榄核莲、一见喜、苦胆草 玉竹——葳蕤(原名)

大黄——川军、锦纹、大黄炭 通草——木通 通脱木—— 通草

用药部位

天花粉——栝蒌的块 五倍子——虫瘿 桑螵蛸——卵鞘 海螵蛸——乌贼内壳 五灵脂——粪便 海金沙——孢子 鹤草芽——冬芽 蒲黄——花粉

辛夷——花蕾(丁香)地骨皮——枸杞的根皮

熊胆——干燥胆汁 桑寄生——带叶茎枝

茯苓、猪苓——菌核(雷丸)穿山甲——鳞片 附子——子根

薤白、百合、贝母——鳞茎 竹茹——茎的中间层 琥珀——化石样物质

乳香、没药、血竭——树脂 龙骨——化石

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 牛黄——胆结石

禹白附、黄药子——块茎 鹿茸——雄鹿的幼角 石决明、牡蛎——贝壳 紫河车——胎盘 瓜蒌——栝蒌的果实

第四篇:中药药用一览表

中药药用一览表

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 灵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药

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 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

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

生姜: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寒湿 白茅根: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 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薏苡仁:不是珍珠胜似珍珠

甘草:养人又养颜,平民百姓的补益药 花椒:麻辣医生.中药驱寒很有性格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

当归:养血圣物,保女人一生平安 红花:活血养颜的女人花

益母草:女皇武则天的驻颜美容师 雪莲花:冰山来客养出花样年华 艾草:天然养生“舒肤佳”

芦荟:埃及艳后靠它征服世界 白芨:草药里的美白仙子

葛根:解热生津的“女人参”

白芍:养阴补血的女性知音

杏仁:润养肌肤,容颜不老白嫩嫩

玉簪花:养血祛斑,像花一样美丽无瑕

保佑我们的先天之本

何首乌:温补肾阳,再活500年还是黑发飘飘 枸杞子:古人的四季养生不老丹

冬虫夏草:世间有、天上无的阴阳双补药 三七:起死回生“金不换”

芡实:对脾肾忠心耿耿的水中仙子

女贞子:补肝益肾,完美的天人合一 杜仲:双向调节血压第一药

菟丝子:温和补养,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可以开始

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

白茯苓:健脾补中,连慈禧都能“返老还童” 山药:神仙药食,养足我们的后天之本 番木瓜:“万寿果”保你肠胃平安

陈皮:身边最常见的健脾良药

藿香:助脾胃正气,让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丁香花:香喷喷的暖胃好手

常见病不求人

板蓝根:治感冒的经典药方

桔梗:让大长今微笑的止咳药膳

罗汉果:可以降血糖的甜果子

桃仁:最擅长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紫苏:散寒暖胃,吃海鲜绝对少不了它 南瓜子:每天吃一把,不用担心前列腺 槟榔:消食化积,南药第一名

茱萸:外用降血压的最佳选择

冬桑叶:止盗汗、自汗之妙品

款冬:久咳不愈肺寒患者的首选良药 落地生根:傣家跌打损伤圣药

石菖蒲:善入心经,冠心病患者的福音 大蓟:无论外用还是内服,都是止血良药 卷柏:消炎止血的还魂草

仙鹤草:让人迅速恢复体力

蒲黄:可以降血脂的花粉

现代白领的健脑安神大法

天麻: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 酸枣仁:失眠去无踪,美梦伴一生 红枣:补血安神,每天都可以当零食吃 黄花菜:健脑清心,乐而忘忧

桂圆:养血安神、益智强身,说不完的好处 莲花:清心养神,固精气、强筋骨的宝贝 远志:治疗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的特效药

轻轻松松草本排毒

金银花:有了它,炎炎夏日也清凉 蒲公英:身上长了无名肿毒就用它 鱼腥草:消炎解毒,小草药有大作用 决明子: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 枇杷叶:清肺热的常用药

栀子:擅长解全身热毒

夏枯草:清热泻火,治淋巴结核第一药 紫花地丁:解毒消痈要药

牡丹:凉血妙品,花中神药

凤仙花:外用可以清热解毒的“女儿花” 黄连:清五脏湿热,世间第一苦 麻黄:发汗?止汗?看明白再用

餐桌上的素淡美味

银耳:润肺滋阴的最佳食物

百合:补益五脏,怎么做都好吃 荠菜:“三高”患者的极品蔬菜 薄荷:清咽利喉的芳香疗法

茴香:慢性胃炎的缓解药

白果:治疗咳喘,当仁不让

车前草:前列腺炎患者的最佳食疗。

第五篇:中药鉴定学--常用药物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类

1.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带叶柄残基的干燥根茎。2.狗脊: 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3.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叶片深裂)、药用大黄(叶片浅裂)干燥根及根茎。北大黄是道地药材,其中掌叶大黄主产于甘肃如栓水型大黄,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海如西宁型大黄;南大黄主产于四川如马蹄型大黄、雅黄。4.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5.怀牛膝: 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6.商陆:为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干燥根。

7.威灵仙: 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和根茎。8.川乌: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主根)。9.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子根)的加工品。10.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11.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药材依次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12.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13.甘草: 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14.黄芪: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的干燥根。15.人参: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16.三七: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17.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18.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19.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干燥根。20.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21.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药材习称“关防风”。

22.柴胡: 为伞形科植物柴胡及狭叶柴胡等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

23.龙胆: 为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24.紫草: 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紫草及内蒙紫草的干燥根。依次称“软紫草”、“硬紫草”、“内蒙紫草”。

25.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26.黄岑: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27.地黄: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28.党参:

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29.木香: 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30.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干燥根茎。

31.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32.石菖蒲: 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

33.百部: 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

34.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药材性状的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药材习称“炉贝”。35.浙贝母: 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36.麦冬: 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37.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38.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温郁金、广西莪术的干燥根茎 39.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

40.郁金: 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或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药材商品因产地和品种不同,名称亦不相同,前两者分别称为“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其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茎木类

1.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2.苏木: 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3.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

4.沉香: 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及沉香含有树脂的心材。5.钩藤: 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无柄果钩藤及华钩藤U.sinensis(Oliv.)的干燥带钩茎枝。皮类

1.厚朴: 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及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枝皮和根皮。2.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3.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4.黄柏: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及黄檗除去栓皮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叶类

1.蓼大青叶:为蓼科植物蓼蓝的干燥叶。2.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

3.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树或尖叶番泻树的干燥小叶。花类

1.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2.洋金花: 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的干燥花。3.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4.菊花: 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5.红花: 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6.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果实及种子类 1.五味子: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2.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或独行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

3.木瓜: 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4.沙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

5.决明子:

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6.补骨脂: 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

7.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8.吴茱萸: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9.巴豆: 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10.山茱萸: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11.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干燥果实。12.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或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13.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14.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15.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16.砂仁: 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17.白豆蔻: 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全草类

1.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2.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前二种习称“辽细辛”。3.紫花地丁: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4.金钱草: 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新鲜或干燥全草。5.广藿香: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6.穿心莲: 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7.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8.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环草石斛和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等的新鲜或干燥茎。

藻\菌\地衣类

1.海藻:

为马尾藻科植物羊栖菜或海蒿子的干燥藻体。前者习称“小叶海藻”,后者习称“大叶海藻”。2.冬虫夏草: 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3.茯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4.松萝: 为松萝科植物松萝和长松萝的干燥地衣体。树脂类

1.乳香: 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及同属其他数种植物皮部切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2.没药: 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他种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3.安息香: 为安息香科白花树的干燥香树脂。

4.血竭: 为棕榈科植物麒麟血竭果实中渗出的树脂。其它类

1.儿茶:为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及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的带叶嫩枝的干燥煎膏。前者习称“儿茶膏”,后者习称“方儿茶。”

2.五倍子: 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3.芦荟: 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液汁浓缩干燥物。前者习称“老芦荟”,后者习称“新芦荟”。动物类

1.地龙: 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2.珍珠:为软体动物门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而形成的珍珠。

3.牡蛎: 为软体动物门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4.斑蝥: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

5.蟾酥: 为脊索动物门两栖纲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6.蛤蚧: 为脊索动物门爬行纲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7.金钱白花蛇:为脊索动物门爬行纲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的干燥体。8.蕲蛇:为脊索动物门爬行纲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9.乌梢蛇:为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10.麝香: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11.鹿茸: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麝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黄毛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青毛茸)”。12.牛黄: 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习称“天然牛黄”。羚羊角: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矿物类

1.朱砂: 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2.石膏: 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3.自然铜: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4.雄黄: 为硫化物类雄黄族雄黄的矿石。

下载中药鉴定药用部位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药鉴定药用部位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药鉴定总结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部分总结 药材检测方法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大黄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何首乌用高效液相......

    中药鉴定学总结

    (一)蒽醌类: 1.番泻甙A、B、C、D(双蒽酮甙):大黄、番泻叶。 2.其它:何首乌、虎杖、巴戟天、番泻叶、茜草、大血藤、决明子、连翘。 (二)萘醌类 紫草、茜草。 (三)皂苷类: 1.人参皂苷......

    中药饮片药用部位及性状(5篇材料)

    以叶入药 1. 药材:石韦、大青叶、蓼大青叶、番泻叶、侧柏叶、枇杷叶、枸骨叶、罗布麻叶、艾叶 2. 石韦——叶面密布黑色圆形凹点;叶背密布红棕色或淡棕色星状毛,孢子囊棕色,圆点......

    中药鉴定学各章总结

    中药鉴定学各章总结中药学的复习方法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中药的性能、功效、主治病证及其他临床应用知识和技能为主......

    中药鉴定学——来源总结

    中药鉴定学——来源总结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 一、植物类药材 (一)菌类(4种) 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 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

    中药鉴定随记总结笔记

    中药鉴定随记总结笔记一 1 中药鉴定的依据: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 2 金井玉栏:黄芪,板兰根,桔梗 3 解离组织片的三种方法:销铬酸法,氯酸钾法和氰氧化钾法,具体到每一个的适应对像......

    中药鉴定师

    中药鉴定师实习是对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的经历,实习时我们接触社会的一个平台,最真实的感受社会的一个窗口,中药鉴定师。这次在.......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期的实习生活......

    中药鉴定总论

    中药鉴定学总论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用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