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班主任论文-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通用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班主任论文-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通用版
如何站在未来的高度,从社会的需求出发,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品格健全、素质优良的社会有用之材?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把学生置于社会之中,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注重“学做人”教育。针对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状,我校从学做人的最基本素质入手进行教育。学校要求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平时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细小问题,随时随地进行引导,使学生懂得如何爱人,如何助人,如何与人平等相处。学校还要求教师平时以身示范、作出表率。很多班主任还充分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各种讨论。学校还利用一些全校性集体活动,如号召向特困生捐款、向赖宁、钟盛芬等英雄学习,“一帮一”等活动,开展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等教育,使学生懂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
加强秩序教育。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二、加强科学文化教育
进行热爱科学教育,我校通过各种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活动,使学生树立起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的理想,更加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
强化学习习惯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使人终身受用。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
三、加强提高身体、心理素质的教育
学校体育除健体、竞技等目标外,还有教育、教养、娱乐、发展个性、提高心理素质等各种目标。我们在体育观念的教育中,重点抓三个方面:(1)思想素质教育。其中包括荣誉感、责任感、进取心、行为规范、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
(2)竞争意识教育。其中包括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和毅力、意志力、创造能力的培养。(3)心理素质教育。其中包括不怕挫折,不计得失,自信镇定,敢于挑战,持之以恒,排除干扰等能力的培养。
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体育课要求按大纲进行教学,做到教学上有计划,上课前有准备。
xiaoxue.xuekeedu.com
十年来,我校还坚持利用暑假时间,开展10-15天的军事夏令营活动。聘请驻岱陆军、县人武部干部作教练,进行准军事化训练。通过严格的作息、队列、拉练、实弹射击等训练,学生的意志、毅力、组织纪律观念大力增强。
四、加强劳动技术教育
加强劳动观念教育。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受家庭宠爱,从小娇生惯养,劳动观念淡薄,自强自立能力较差,长此以往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因此,我们利用黑板报、广播、校园通讯、班会课、劳动课、文化课等进行劳动观念的教育、渗透,并利用征文比赛、辩论会、演讲会等形式进行讨论。经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家对这样几个观念达成了共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继承和发扬;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未来,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要立足于现代社会,适应于科技发展,需要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
重视劳动技术教育。我们利用体力劳动,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利用技术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学生各方面素质有了提高,校园形成了安定、文明的氛围,学生犯罪率降低为零,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了均衡协调的发展。
第二篇:小学班主任论文-对素质教育的思考-通用版【小学学科网】
小学班主任论文-对素质教育的思考通用版
xiaoxue.xuekeedu.com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来的,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绝不是全盘否定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既然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应试教育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需求越发全面。应试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选拔人才的需要,因此,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
全社会轰轰烈烈地开展素质教育,但成果却不尽人意。一种是一些地区或学校,办事非左即右,站在与应试教育完全对立的角度上搞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简单理解成搞一些小活动;一种是言行不一,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没有任何举措,缩头缩脚,观而后之;再者由于教育的改革和实验是对人的实验,周期长,见效慢,控制因素多,所以任可走轻车熟路的应试教育之路,不敢“摸着石头过河”走素质教育之路。造成这些错误做法的根本原因是对素质教育没有全面的深刻的思考。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学生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即素质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方面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素质教育下的教育对象必须是全体学生。因为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的教育。社会的发展需要尖端人才,但更需成千上万的普通劳动者。若是有尖端人才,没有普通的劳动者,社会只能有一些没有付诸行动的许多空洞理论思想,普通的劳动者才是生产力的直接创造者。所以,素质教育的客体必须是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下的教育对象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这话没有新的含义,就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所表述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二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畸形的,可能是知识的集成块,却是能力的缺乏体,或者没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体等等。
xiaoxue.xuekeedu.com
素质教育的教育对象应该是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个性充分体现的百花园。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三就是用一样的知识,一样的方法,造就出一样的学生。人是不同的人,社会也需要不同的人,但应试教育培养出相同人,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素质教育就是要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培养造就出多种类,多层次的人才。
二、素质教育更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有的人说,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有的人说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但我认为,从理论角度,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观念;从实践角度,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是一种教育模式,但它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只喊素质教育口号,没有素质教育举措的人,其实质就是把素质教育当作一种模式,就象把应试教育当作一种模式一样。应试教育从预习到讲课、练习、作业、考试,最后落到考试,考试成绩好教育成功,考试成绩不好教育失败,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是一种典型模式。素质教育没有应试教育的典型模式性,因此不知道素质教育到底如何搞。素质教育毕竟是一种教育思想,在其思想指导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实际,可能有多种多样的素质教育的模式。但是纯把素质教育当作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不全面的,无论何种素质教育模式,都要紧紧抓住素质的核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提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所以素质教育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
三、抓准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渠道。
直言不讳地讲,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起始阶段,走过弯路,有“抓芝麻,丢西瓜”的现象,对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的主要渠道还抓得不准,把素质教育看得离我们很远,一提搞素质教育,就得把现在的教育完全抛弃,重新“开天辟地”一样,其实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的主要渠道就我们身边。
1、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以身作则、环境、气氛是主渠道。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伦理道德,人的品质是第一位的,古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人。德是做人之本,一个人的理想、道德、情操都要通过德育教育来完成,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必须具备起码的社会公德,而且社会文明程度与公民道德水准相辅相成,公民道德水准越高,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程度越高,要求公民的道德水准
xiaoxue.xuekeedu.com
越高。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什么呢?是教育工作者的言行,是育人的环境和氛围。有些学校挖空心思的搞一些德育教育活动,而且视之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失之偏颇。德育教育活动不是不可以搞,但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成系列,切忌多而杂。真正教育主渠道是教者的以身作则,教育工作者是受教育者的榜样、楷模,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而且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而有的教师却忽略了自身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要求学生作到的自己做不到,这是德育教育的最大失败。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素质,尤其是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这就是最好的德育教育,这就是实实在在地实施素质教育,所以说素质教育不是渴望不可及的,而就在我们身边。育人的环境和氛围也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因为学生每天有7-8小时生活在校园里,校园的环境、氛围时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有人一提到环境,就理解成花很多的钱,建很多很多的东西。当然有钱改善育人环境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是不花钱或花不了很多钱就能营造出来的,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是否意识到和能否持之以恒地坚持。比如,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尊师爱生,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干净整洁等等。
2、课堂教学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以前搞应试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现在实施素质教育,有的人总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全盘否定应试教育。这是不现实的。实施素质教育,智育仍然是最主要的方面,课堂教学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为,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生的全部任务中比例最大,花精力最多的也是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班级授课制将是很长时期内最好的教学方式。不过,在智育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变以卷面分数衡量学生为以综合素质衡量学生。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启发性教学方法。
强调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渠道,并不否定批二课堂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功效。批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提高学生的个性素质,发挥个人优势,形成个人特长创造了良好契机。又因为批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实践性强,将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便于促使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同时,批二课堂活动也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再认识的有机过程,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xiaoxue.xuekeedu.com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有一支素质过硬的班干部和教师队伍做保证。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级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材,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
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也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自身素质、教育科学和教学艺术的水平,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决定作用。所以,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始终进行“师德”、“师能”建设。克服校长、教师主观意识、自身素质给素质教育带来的障碍。加强对现代化教师的在职培训,常抓不懈,不走过场,培训一次提高一次,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关于素质教育认识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但做为教育工作者,要抓准主要方面,抓隹主要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实在在,抓出成效。
第三篇:小学班主任论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通用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班主任论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通用版
俗话说:“好习惯,早养成,有教养,益终身。”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知道: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它将影响着学生的一生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因此,从踏上工作岗位那天起,我从未放松过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一、榜样示范,训练“站、立、坐、行”
俗话说得好,站要有站像,坐要有坐像。我利用班队活动让同学们明白: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就不能坐得东倒西歪,站得无精打采。班队活动把“站、立、坐、行”的训练放在了第一条,在开学的第一周和第二周重点训练。
首先是坐的问题。同学们的坐相用一个词来形容:千姿百态。有的同学坐的时候两只小手不停地来回搓,有时还把一条腿伸在外面晃悠(如果看不见就很容易绊倒他人);有的同学一只手随意放在自己课桌上,另一只手搭在他人的背上(弄不好就会发生冲突);有的同学把头偏向一侧,双腿搭在其它地方(真是不雅观)。于是我先纠正他们坐的姿势:上课时两条小腿平行,小手平放在课桌上,这样就避免两条小腿来回摆弄,避免两只小手玩东西。纠正时把坐得端正的同学请到讲台上做示范,当小老师做榜样。
其次是站姿。有的同学站的时候弯着腰,没有站正就回答问题;有的同学站的时候来回摇晃,好象随时都要倒下的感觉;有的同学还没站好就开始左顾右盼;集会时站得歪歪扭扭,像一根麻绳。针对这些问题,我告诉同学们站好的姿势就是两腿并拢,两只小手分别放在大腿两侧,挺胸抬头不摇晃;回答问题要目视前方;集合时,两眼注视前一个同学的后脑勺。光说不行,还得训练,训练时我自己站得直直的,给他们做动作示范。然后在每一小组中选出代表,站在讲台前让大家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们的站姿终于有形了。
再就是走路的问题。下课了,男同学走着走着,小脚勾出去了,旁边的同学莫名其妙地摔了一跤;要不然就是走着走着,小手儿又活动开了,往前边的同学身上一抓,“战争”就开始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把我所观察到的现象排成小品。在班队会上,用小品的形式把他们自己走路的怪模怪样呈现了出来。同学们观看的时候觉得很精彩,很可笑。可看着看着,便低下头了,脸红了。
我知道同学们认识到了错误,就乘热打铁:“同学们,像我们这样走路,好
xiaoxue.xuekeedu.com
吗?”此刻,小手林立,在我的允许下,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样不好;多难看呀;又容易出安全事故;还容易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我接着训练孩子们如何正确行走,才体现出我们小学生的气质。
在训练的这两周里,很多同学都在某一方面当上了榜样,上了“光荣榜”,夺到了红五星,这大大地激励了同学们的热情,提升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当然我还从生活中为同学们找到了榜样——解放军、警察。我利用网络收集了许多解放军叔叔、警察叔叔站、坐、立、行的画面,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正确、标准的站姿、坐姿是何等的有气质、有精神、有魅力。让榜样鼓励同学们进步,让榜样伴随同学们成长。
二、疏导引领,纠正乱扔乱丢的习惯
一个班级,没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又怎能让学生幸福快乐地学习呢?没有干净卫生的场所,又怎能让同学们享受阳光雨露呢?我利用晨会课、班队活动课,对同学们进行行为疏导,讲一讲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可以让我们健康,让我们幸福!干净整洁的教室,优雅美丽的环境,可以让我们赏心悦目,让我们愉悦无比!
低年级的学生没有自理能力,加之是乡村,很多学生是隔代抚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实在有点差。吃了东西随处乱扔乱丢。课桌成了垃圾堆,教室成了垃圾场。而同学们的小手整天脏兮兮的,既影响了班级的卫生评比,又影响身体健康。
为了纠正学生乱扔乱丢的行为,我在班上选出卫生监督员,配合学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监督。每天早晨检查同学们的书包是否清理干净,上课检查座位是否有垃圾,中午检查同学周围是否卫生,放学检查课桌屉子是否有纸屑。同桌之间还互相检查,老师还临时抽查。同时在班级中开展“弯弯腰,捡一片纸”的活动,每一周评选爱护环境的“小卫士”,“小卫士”也上“光荣榜”,在半期和期末进行评比,让同学们在竞争中改掉坏习惯,让同学在活动中找到成功的快乐,让坏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让我们的环境卫生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越来越美丽。
三、持之以恒,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稳定住学生注意力的能力。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努力把课堂教“活”;针对课堂上不会倾听的学生,或者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
xiaoxue.xuekeedu.com
示法”提请学生注意,如“拍一拍”、“拨一拨”、“点一点”等;或者走下讲台,用“稍停法”,“注视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力。
我在对学生进行习惯训练过程中,其实是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都遵循了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原则,随时把关注的目光洒向所有的学生,随时提升他们的信心,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在其训练的过程中,我和同学们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让各种习惯在不断的重复中、检查中、纠正中加以巩固,让其好习惯自然养成。
法国学者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我们当老师的只有用爱心、耐心、细心、真心去培养学生的习惯,才会为他们的美好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快乐茁壮地成长。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人教版新课标
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正是当前广大数学教师非常关注的新课题。本文就小学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谈几点认识。
一、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和特点
小学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文化(包括思想品德)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品质培养为中介,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教育。
1.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指脑、口、耳、手等各种器官的协调活动的程度。社会文化素质品德素质——爱祖国、爱科学、爱数学,具有勇于进取、勇于开拓、敢于竞争、不甘落后的学习精神。知识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审美素质——指数、形、图、式等的审美修养,能从美的角度去审视和欣赏数学知识。劳动素质——具有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一些劳动技能,会制做一些数学模型、学具、测量数据等。心理素质智力品质素质——记忆力、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非智力品质素质——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上述素质教育的内容,要在具体数学教学中,突出各个侧面的基本要求,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
2.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特点。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比较,具有明显的5大特征:
(1)基础性。科学而全面的认识素质教育,必须从人的发展实质考察。人的发展应包括人的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包含着一系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性的较为稳定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循序渐进。
(2)全面性。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这就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既提高个体素质,还要提高群体素质。全面性的第二层含义是要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不能有任何偏见。
(3)整体性。一是把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以怎样的结构形式和运动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二是使学生主体形成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中表现出
xiaoxue.xuekeedu.com
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知识与行为等方面的和谐完整的形态;三是从素质教育各要素横向联系看,要方向一致,协调发展,相互发展;从纵向运动看,要层次清楚,衔接紧密,浑然一体;四是把每一年教育对象都作为一个整体对待,针对素质构成特点,扬善救失,使每一个学生都相对的最优发展。
(4)开放性。素质教育要把教育过程视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系统,要保持教育与社会实践联系,把单一的封闭的教育逐步改变成开放的格局,逐步建立“班集——学校——社会”的教育系列。
(5)非功利性。作为培养人的素质教育是指面向未来,其特点是周期长,见效慢,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二、素质教育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围绕素质教育的实施这一主题,数学教学改革应重视如下几个方面: 1.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可以转化学习动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调节、强化作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是学生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不同方面,认知过程是这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不仅能使非智力因素对智能发展起到调节、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把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本身看成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2.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注重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发展趋势之一。学法即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程序、学习途径、学习手段和学习技能等等。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东西靠自己去学习,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作为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单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数学。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国外有些学者预言:“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自学能力的人。”
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进行哪些方面的学法指导呢?我认为最少可以抓如下几个方面:①如何预习;②如何听课;③如何作业;④如何复习;⑤如何课外学习等等。
3.重视过程教学,发展学生思维。
xiaoxue.xuekeedu.com
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重结论,轻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改革数学教学,其基点应放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掌握学习方法上。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重视过程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过程教学,应注意做到:概念的教学,重在形成过程;公式,法则的教学,重在推导过程;四则运算的教学,重在审题过程;应用题的教学,重在分析过程。
4.重视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发展。
真正的素质教育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做到因时施教。这就要求在教学组织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以他的长处促使改变他的短处,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目前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分层教学等教改试验,以各自的方式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几种教改试验,都注意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
5.落实活动课程,发展数学能力。
课程改革历来是教学改革的热点。课程的整体设计是培养人的蓝图。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并强调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发挥其整体功能,这应视为一大改革。小学数学活动课程,有自身的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培养兴趣为灵魂,以发展技能为目的。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传授一些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
第五篇: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之我见
“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实施多年,作为一名在小学一线教学多年的教师,我想浅谈一下对我国农村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意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时代已跨入二十一世纪,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李岚清同志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强调指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职业的本质是育人,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具体的说是引导青年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特别关心教育的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教师已真正成为社会大众崇尚的职业,教育战线也呈现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在两种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也使教育领域产生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一些教师把知识当作商品,把纯洁的师生关系变成商品关系,热衷于捞外快,向学生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有的教师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的教师不认真备课,不批改作业,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教学意识淡薄,教学无目标,随意性大,甚至制定目标错位,不能依纲据本,知能传授不严密,缺乏科学性,浅层次的讲解多,许多课还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僵化不变模式,使学生感到乏味、沉闷,现代教学媒体形同虚设等等。上述现象,农村中学尤为突出。不解决上述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只能是喊喊口号而已。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更决定了所培养者质量的高低。荀子说过:“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凌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致士篇〉〉)意思是说做教师要具备四种条件:首先,要有尊严和威信;其次要有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信仰;再次要具备有条理、有传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最后要能够了解精微的道理并加以发挥。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斯宾塞也曾明智地指出:方法只是工具,工具再好,没有本领的工匠也使用不好。所以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还要有高水平的教师使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失衡。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而且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而广大的农村遭到有意或无意的忽视,这样使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分配得不合理,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1.教育经费及教学设施
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短缺。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各种教育集资几乎能占到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45﹪。但改革后逐步取消了这两项资金,这使本来就不宽裕的农村中小学面临很大的经费困难。为此,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通知》,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但由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期积弱积贫,有限的经费不能立竽见影。在资金分配上,县财政是以中心校为单位进行支出预算。下发后归中心校管理。历史遗留债务,危房的改造等使有限的资金能用于隶属学校的也已不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获得的教育经费能投入到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上的也
不多。大多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等。甚至有些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体育课形同虚设。农村中小学校设有微机室电教室的也是凤毛麟角。
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从教师来源来看,有的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是“学历合同”转正的,有的是向社会招收的;从学历层次来看,第一学历合格率低;从年龄结构上看,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从职称结构看,高中级职称的少,绝大部分是初级的;从学科结构上看,音体美和农技教师奇缺。(2)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对新课改感到“水土不服”。加之受农村文化的内在影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3)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学校差距悬殊,农村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城镇教育又发展迅速,亟需调配师资,于是通过招考等方式从农村学校挖走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
3.课程资源单一
目前农村与城市一样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课程标准,出现“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局面。农村学校教学内容单一化,其实施的目标也是唯一的,即参加中考或高考,仅仅追求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加之农村受条件的限制,很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很少使用乡土教材,致使农村课程设置单一,严重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课程与教学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
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对于农村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应当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形成自己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授业”不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还要他们能吸收新信息,具有新思维,也就是说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有现代的新鲜的“活水”。“解惑”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在课堂上不但能解决书本上的“惑”,还要能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发生的知情意行几方面的“惑”。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一定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要达到上述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认真学点教育学、心理学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重视文化、业务的进修,同时苦练教学基本功,这样,自身的素质才能再上一个档次。所以,就要积极地为农村教师创造条件,鼓励农村教师参加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提升教学水平。精心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全面的新课程理论培训,使他们能够认真理解,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精心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让农村教师定期分批到城镇学校“拜师学艺”,由专家引领,促进专业成长。
(二)加强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提高教师的素质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他们对人民事业无限忠诚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教育劳动是一种周期长、见效慢的劳动;教师的劳动没有轰轰烈烈、动人心魄的大场面,总是在一点一滴中进行,是一种平凡的劳动,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它是“全天候的”、“立体多维度 ”的艰巨劳动。虽然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上做了不少的努力,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教师的报酬与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相比,仍然是偏低的,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与其他行业相比还
有差距。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只讲待遇不讲奉献是不行的,要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在教育工作中寻求自身的价值,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找到自己人生轨迹的光辉位置。
提高教师的素质还必须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迄今,我们还有不少同志认为教师职业是“金饭碗”,就连民办教师也是“金饭碗”,一干就是十年、二十年,你教书我也教书,教孬教好一个样,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告别“金饭碗”,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根据本人的德、能、勤、绩逐项打分,合格者聘用,不合格者下岗甚至辞退,势在必行。这样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强压力感,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激烈竞争的需求。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处在世纪之初的教育工作者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提高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树师德,铸师魂,修师业,笃师行,使自己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优秀教师。农村教师在师德方面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不断的约束自我,提升自我。教育主管部门可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评,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建立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相结合的考评机制。重点考核教师教书育人的实绩和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等。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民主和谐的环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托拉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应是民主和谐的,激励创新的环境。正像江泽民同志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神圣的好奇心”和“内在的自由”。所谓“内在的自由”就是“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也不受未经审查的常规和习惯的羁绊,能进行独立思考。”民主和谐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这样自由的空间。这样的环境不仅要靠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也需要变革教育体制与管理。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个性的有一定选择余地的教育模式。倡导人本主义,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教育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找不到自由的空间。而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正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四)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强调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课程不只是官方文本,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成为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的过程。这样,课程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2.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合作学习,并因此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把教学定位为交往,强调
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及“特殊认识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提倡体验性教学。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4.增强师生之间多维互动。互动可能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个人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学生个人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小组学生的互动等。不同类型的互动也是不同文化在不同水平上的交往,促成的是文化间的交融与整合。在这种文化交融与整合中,学生既有机会学习成人的价值和态度,为进入成人世界打下基础,同是也使自已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5.注重学习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学习连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撑。新课程标准为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要求,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方法”提升到学习的上限概念——“学习方式”,这是理念上的进步与发展。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体验到学习的过程,领会学习的真谛,才能促进智力潜能的发挥,促进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终身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教法不能代替学法,今天所学的知识不一定就是未来所实用的。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用。从某种角度讲,“教学生会学”比“教学生学会”意义更为深远。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刻意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善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课堂中,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讲座,留给学生自我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并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讲座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教会学生会学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阅读、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发现与归纳,并能通过自已的力量解决问题,创新问题,提高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与灵气。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已所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天际,张开想像的翅膀去实践、去体验、去创新、去开拓。